第一篇:筠连县产业园区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筠连县产业园区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筠连县政府办课题组
产业园区是实现工业关联发展、成链发展、集群发展、集约发展的核心根本和重要平台,加快产业园区建设是助推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现实途径。筠连县按照“调结构、促转变、上水平”的总体发展思路,强力推进“工业强县”战略,积极创新工作方式和运作模式,着力破解园区管理体制、开发模式、建设资金、招商引资四大制约瓶颈,倾力打造巡司产业园区、海瀛产业园区、维乐产业园区和镇舟产业园区,大力推进园区快速发展,力促工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目前我县产业园区发展的现状
筠连县立足煤炭资源优势,着力延伸煤炭产业链,加速实施煤炭开采、煤电、煤化工、建材等资源综合利用型产业开发,实现多产业、多产品、多功能组合及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根据《筠连县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筠连县产业园区含巡司产业园区、海瀛产业园区、维乐产业园区、镇舟产业园区。其中:巡司产业园区是列入市政府2007年批准的全市13个产业园区之一;镇舟产业园区属市级规划产业园区,已启动项目前期基础工作;维乐产业园区已经启动部分项目,尚未开展规范的产业园区规划;海瀛产业园区地处筠连县北大门,项目启动工作已开展。目前,园区建设已完成巡司110KV输变电双回路工程。巡司产业园区已纳入《四川省产业园区发展(2009-2012年)规划》。目前园区内的进场公路和跨河大桥已竣工,已基本完成河堤整治计划和防洪沟建设,铁路桥预计于12月底竣工,道路建设、给排水及跨河大桥工程按计划顺利推进。海瀛产业园区首期道路交通路线已完成评审,正在加紧进行桥梁、公路、防洪堤建设,现已有9户企业主意向入驻。镇舟煤化工产业集中区作为全省煤化工基地已得到省发改委“同意开展前期工作的函”,现已完成总体规划和产业规划。
二、我县产业园区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筠连县产业园区建设已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为推动“工业强县”战略的实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应清醒地看到,产业园区建设总体上还处在起步阶段,与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园区后续发展资金不足,区内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相对滞后。筠连县产业园区重点项目都是围绕煤炭、石灰石资源布置项目,项目地处山区,很难实现 “七通一平”(完成土地平整及水、电、气、通讯、环保、消防管网铺设、道路硬化)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同时,县级财政承受能力也还有限,要按照市上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建设园区困难较大。
二是对外交通严重滞后,运输能力有待提高。筠连县地处成渝经济圈的边缘,特殊的区位造成的远距离运输将使我们的资源竞争优势减弱。随着筠连煤田的不断开发,新维、船景、青山、武乐等大型煤矿的将相继建成投产,现有的金筠铁路、S206省道的运输能力不能满足需要,加之电力设施的相对滞后,严重制约了我县企业的快速发展。
三是评估体系不健全,部分入园项目的质量不够高。由于产业园区建区时间短,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招商引资规模小,项目档次低,缺少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产业链条长、牵动性强的“锚项目”。
四是管理机制不够顺,运行机制不够畅。外地成功的园区有规范的编制,园区人事、财务权利和行政执法权相对独立,对产业园区管委会实行高规格、高标准设立。
三、加快我县产业园区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一)科学规划是前提。要坚持用“高标准、高质量、高规格”的规划设计理念,按照省重点产业园区的要求,从大局出发,依托矿产资源,科学规划产业
园区的项目布置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配套,扎实开展对在建项目的服务指导工作,对拟建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
(二)基础设施是根本。产业园区要继续扭住基础设施建设不放松,坚持“筑巢引凤”的理念,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创新园区建设模式,打造优越的招商引资平台,展现现代化产业园区形象。及时启动的跨定水河大桥、河堤建设、园区一期道路、标准化厂房建设,有利于带动企业的入驻。在前期园区建设的“七通一平”中,可以考虑先由政府投资建设、企业租用的方式支持企业发展,促进园区建设。巡司产业园区要集中打造好物流的配套设施建设,做好火车站台建设等配套设施建设。
(三)项目建设是关键。项目是集中区的灵魂,筠连产业园区地处山区,地理区位优势条件不明显,多数项目都是依托矿产资源建设的资源依托型企业,我们坚持“围绕项目建园区”是既是科学环保的,也是经济可行的。目前,巡司产业园区的规划和环境评价已经完成,鲁班山南矿、北矿已建成投产,日产4000吨干法水泥厂,汉林汉林机械厂等正在抓紧建设,逐步形成以煤炭开采为基础,发电、建材为主导,配套发展机械制造等产业;海瀛产业园区积极打造特色农产品加工园区,西区的规划和环境评价已经完成,为企业落户奠定了基础。四川汇丰能源公司的甲醇项目和尿素项目,烟草仓储项目、玉壶茶叶专业合作社、特色牛肉深加工项目、东富盛公司二期工程等相继落户;镇舟煤化工产业园区总体规划和产业规划已完成,正在编制各配套子规划、编制环境评审、煤水资源评审及后勤保障基地规划等工作;维乐产业园区建设也积极储备了大型洗煤厂、煤矸石电厂、110KV变电站一座、合成氨-尿素项目。
(四)创新发展是动力。要积极创新产业园区发展的新机制。探索采取财政资金投入和国有集体土地折资注入的方式,成立产业园区投资开发公司和工业发展融资担保公司,每年召开1-2次政银企联席会议,实行“政府投资推动、企业
融资活动、项目引资推动”三管齐下,为建成产业集群融资提供“套餐”服务,真正让进入产业园区的企业长得大,留得住。
第二篇:关于加快产业园区建设的思考
关于加快产业园区建设的思考
2010年是定南摆脱全球金融危机不利影响,寻求定南经济新的跨越式发展的一年。县委县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确立了差异化发展战略,建立了“三进区、四基地、五名县”的工作体系,明确了“小县大县城、小县大产业、小县大财政”的发展目标。全县上下各部门各单位树立长远谋事,朴实做事,科学办事的理念,大力推进我县产业园区建设。
一、必须必须充分认识到发展产业园区建设的重要性
先进发达地区的经验证明,一个地区要实现大发展必须狠抓工业,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发展。而大力发展工业,突出工业经济的主导作用,又必须强化产业园区的建设。产业园区建设是城市化建设的需要,是产业集聚的需要,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是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定南经济跨越发展战略任务的主要平台。
总之,产业园建设是我们定南今后较长时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发动机,是建设“四基地、五名县”,定南能否在赣粤边际率先崛起、脱颖而出的关键,是定南的出路及希望所在。
二、要充分肯定我们通过奋斗所取得的成绩
广大干部群众紧扣“抓三化、保稳定、促和谐”工作主线,着重坚持“树立三个理念”、“把握三个方法”、“解决六个问题”,各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城市建设投入超历史、进度超历史、1变化超历史;各产业小区基础设施、招商引资取得了较大进展,设立了台商创业园;工业、农业、旅游、物流、教育等产业园建设取得了省市的高度关注和支持,进入了国家有关部委的视野,吸引了诸多投资者目光……经济发展呈现出“三快、三稳”的特点。“三快”:GDP快速增长,三次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投资项目快速增加。定南的发展迈上了新的高度,站在了新的起点,逐步走上了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新路子。
三、我们要认识到当前推进产业园建设存在的困难
一是国家用地政策有了新的变化,包括林地、山地使用都将更加严格,这对招商引资工作增加了较大难度。二是国家货币政策趋紧,融资越来越困难,各产业园开发建设资金安排难以到位,导致各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不完善。三是工作任务更繁重,工作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四、我们要从以下几方面狠抓落实,抓好产业园建设
产业园区作为工业聚集和招商引资的载体和经济发展的平台,说到底园区建设是筑巢引凤。因此,园区要上规模,要有特色,要有吸引力,要向规模化、产业化、专业化、环保型方向发展,能够推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集聚,从而形成区域化生产和专业协作的发展格局。要尊重、适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对重点园区、特色园区和发展前景好的园区要重点培育和扶持,使这些园区在短时期内上档次、创水平。同时对乡镇建设工业区(小区),应该因地制宜,不搞一个模式,防止急功近利,防止超过实际承受能力,建设园区。
一、合理规划布局。规划是城市发展的蓝图,决定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要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规划没做好,将留下永久的遗憾,造成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因此,我们要坚持政府主导、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要求,超前做好规划工作。园区规划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调整,使其品位更高、功能更全、后发效应更长,发展空间更大,形成一批特色园区、精品园区,努力提升园区的品位。要以特色的思路来培育特色产业,形成园区特色优势,构筑园区龙头地位,凸现园区的聚集和辐射功能。
二、高标准建设基础设施。优越的硬环境是吸引投资的重要条件,是不争的事实。以高标准抓好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不能因为资金制约就降低建设标准,同时要用发展的眼光适度超前;坚持从实际出发,滚动发展,依托项目建设园区,根据入园项目的多少科学合理安排,杜绝“轰轰烈烈圈地、冷冷落落开发”的行为。
三、高水平经营管理园区。
产业园建设工作千头万绪、错综复杂,这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理清关系,明确职责,统筹管理,提升工作水平。一是要处理好管委会、主管局、投资公司、规划分局的关系。二是要处理好全面与重点的关系。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各产业园负责人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学会当领导,统筹布局、全面工作。要理清
工作任务,做好工作计划;要合理安排工作力量,落实工作责任;要科学安排进度,明确时间节点要求;要强化调度,明确推进手段;要科学考核,明确激励机制。三是要处理好园区与片区的关系。园区带动片区的繁荣,片区推动园区的发展。四是要处理好质量与速度的关系。我们要以务实冷静的心态、统筹推进的方法和科学健全的机制,正确把握好工程建设和招商引资项目的质量与速度,既不能贪求数量、急于求成,影响项目质量;也不能拖拖拉拉、推诿扯皮,影响项目进度。运用市场法则,通过科学经营管理,增强园区自我运行能力,实现“投入--产出--回报”的良性循坏。
四、强力招商引资。招商引资是园区建设的生命线,园区建设初期要争取大小、内外资项目一齐上,在较短时间内尽快形成园内工业聚集规模。随着园区的发展,要适时调整招商思路,把重点放在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的大项目、高科技项目上。并充分挖掘园区的特色和优势,利用特色、优势招商,做好项目包装和推介,实现园区招商形式多样化。
五、落实优惠政策。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我县已经制定了优惠政策,要对现有的优惠政策进行梳理完善,并认真彻落实,同时,要搞好政策研究,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抓住重点,制定优惠政策,对重点扶持的园区采用“一园一议”的办法,制定更为灵活有效的政策。
六、加快科技创新。一要建设一批高新技术型园中园,重
视园区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园区的核心竞争力。二要加快产业结构的传统产业,提高传统产品的科技含量。三要进一步扶持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扩张产业链、产品链和技术链,增强园区的聚集效应和联动效应,走上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七、营造良好环境。优越的投资环境,是园区竞争制胜的重要保证。一要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改善审批行为,改进市场准入、投资审批制度。二要进一步清理收费项目,有关部门要对园区涉费项目彻底进行清理,取消不合理的收费。三要进一步建设信用环境,建立包括政府、企业和个人在内的全社会信用体系,努力打造诚信定南。四要进一步确保社会稳定,维护园区企业的合法权益,尽力帮助企业解决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积极探索多渠道安置失地农民的方法,让农民失地后安居乐业。
第三篇:产业集群发展与园区建设的思考
产业集群发展与园区建设的思考
欠发达地区作为一个特定的相对区域,其基本经济就是区域竞争力的弱势。青海属欠发达地区,要提升区域竞争力,加速工业化进程,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必须寻找一种有效的发展模式或发展道路,它不仅能够优化配置区域内自身的资源要素,而且能够吸纳更多的区域外要素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转化。那么青海发展模式或发展道路是什么?这就是产业集群在青海的具体应用形式----园区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来,产业集群逐步取代以大批量标准化生产为主要特点的福特制模式。凭借其强大的成本优势、市场优势、创新优势和扩张优势,产业集群成为新时期组织工业化的一种新型而有效的空间组织形式,成为欠发达地区快速提升区域竞争力,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一种新型而有效的发展道路。如果说经济全球化是一个自发的市场机制起着主导作用的过程,那么区域经济一体化则是一个政府起主导作用下的积极参与区域乃至全球竞争和分工的进程。在这一过程中,资源要素在更大的范围内迅速流动,使欠发达地区在更广阔的区域和空间获取更多的生产要素成为可能。欠发达地区如何积极对接、良性互动,充分利用发达地区的辐射效应、扩散效应,迅速提升区域竞争力,这无疑又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几十年来许多国家和产业中的企业通过积聚方式所产生的竞争力,以抗衡大企业因规模经济所形成的竞争优势,工业园区是多样的,但不论工业园区的形式如何,它实际是众多实现工业化途径或进程中的一种。处于工业化初始阶段的青海实现跨越式发展,在于要同时完成基本实现工业化和大力推进信息化的双重任务。这就决定了青海跨越式发展不能像一些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和地区,而只能选择有一定历史跨度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十六大报告)。一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突出了科学技术的先导作用,这是发挥后发优势的关键。二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突出了经济增长方式的优化,这是发挥后发优势的核心。三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突出了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人本地位,这是后发优势的根本。
一一一
一、产业集群在推动青海新型工业化中的作用机理
1、产业集群在化解青海经济总量小、投资能力不足矛盾方面的作用机理。首先,由于集群内部复杂而强大的企业间联系,使得该地区内一个企业或部门的增长,带动区内相关企业和部门的增长。其次,随着集群规模的增大,其集聚效应不断增强,对区外企业和投资者的吸引力不断增加,新的中间投入的使用者、生产商和供应商不断加入,这些反过来又将导致新的加入者和更强的专业化,形成强大的累积效应,促使集群化的良性循环发展。此外,在集群化的过程中,群内企业会不断从周围地区就近获取原材料、劳动力等方面的供给,集群化的深入发展还会导致产业集群规模不断扩大,在空间上不断拓展,其扩散作用将带动越来越多的区域加快发展。
2、产业集群在形成企业竞合关系、提高青海资源配置效率方面的作用机理。青海企业特征是规模普遍小,产业层次低,融资渠道少,缺乏竞争力。产业经济学认为,改变这种状况的路径在于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资本优势、技术优势扩大单个企业的生产规模,形成寡头垄断或近似的寡头垄断来占领市场。青海经济总量小,资本和人才相对匮乏,加上知识贫困的固有特征,短期内要在这一条路径上有较大作为极为困难。二是通过联合协作方式扩大产业规模,利用整体竞争优势抗衡实力雄厚的大企业,逐步抢占市场份额。这种路径不受单个厂商资本、技术条件的约束,不受行业进入退出壁垒的影响,对青海更具有可操作性,这种路径的有效实现方式就是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的网络化优势在于把大小不等的各厂商和各类机构联成一个有效的网络,各厂商只是该产业集群网络中的一个节点,面对市场的首先是产业集群本身,其次才是各具体企业。
3、产业集群在促进要素导入、增强青海竞争力方面的作用机理。①产业集群的前提是开放型发展,通过要素的流动实现关联产业集中化,形成产业聚集平台,有利于改变青海开放程度低的状况,有利于各类生产要素特别是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的导入。②产业集群的发展使区域按劳动分工理论形成专业化产业区,有利于提高产业竞争力。集群通过绝对优势、比较优势、要素禀赋或规模经济形成专业化产业区,使大量企业集中于一个主要产业,以生产经营性企业为主,同时包括关联类、依附类、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基础设施,通过劳动分工,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③产业集群战略能放大“乘数效应”,带动区域经济发展。集群战略强调企业在本地的“根植性”,在发展形式上,不仅强调大企业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而且尤其重视中小企业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中小企业相对于大企业不易发生区位移植,更具有地方“根植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而且避免了过去一些专业化地区产业和区域经济相脱离的“二元制”结构,即专业化大企业和区域经济关联度很小的情况发生。
4、产业集群在克服青海知识贫困、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产业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机理。首先,产业集群有利于增强产业的有效需求与供给。集群内相关产品众多,不仅降低了顾客对产品的搜寻成本和交易成本,而且增加了作为买方力量的议价能力,降低了交易费用,使集群利用整体力量通过共谋或串谋的方式形成产业集团,容易增强政治力量,获得政策支持。其次,产业集群有利于产业的持续创新。集群依靠本地企业与关联企业间、企业与支撑机构间集聚形成“区域创新系统”,形成一个由完善的、发达的供应商、有经验、挑剔的客户群、有垂直、水平联系的众多企业和各个支撑机构之间共同作用的综合体,形成知识和技术创新极其有效的扩散系统。再次,产业集群有利于产业形成共同进化机制,克服产业衰退。产业的发展通常要受产品生命周期的约束,而产业集群是由众多企业构成,通过协同效应,形成类似于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共同进化机制,企业容易通过收购兼并、战略联盟、业务整合,实现价值链活动的空间分工,使产业不断升级换代,继续维持价值链活动中的高附加值环节,从而延缓产业衰老,或尽早实现产业转型,维持产业的持续发展。
5、产业在加快青海农村工业化、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良性互动方面的作用机理。发展经济学理论表明,工业化与城市化是紧密相关、互为支撑的,工业是城市化的首要驱动力,工业的发展带来了产业集群、人口聚集,必然推进城市诞生、变迁和繁荣,而城市化又为产业栖息创造条件,提供环境和市场,从而推动工业化向横向扩展和向纵向延伸。推进农村工业化是加快青海工业化、城市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一一一,实现农村工业化的途径有多种,便捷可行的是引导农民就地创办小企业,促使农民就地转化为产业工人。这一路径已经在浙江、江苏等先发展地区得到了充分的印证。但青海农村创办小企业面临着资金、技术、设备、管理和人才等问题,可谓困难重重。而产业集群中技术溢出和衍生企业的便利性能够促进新企业不断产生,公共服务部门的职业培训、技术支持有效地弥补了农村企业的先天不足,地方政府的积极参与可以不断改善本地基础设施条件与经济发展环境。可以说,产业集群是促进农村工业化的重要途径。
二、工业园区是青海实现产业集群的基本载体
(一一一一)青海工业园区发展现状
我省自1992年开始先后建立了园区。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青海生物科技产业园、甘河工业区、格尔木昆仑经济开发区等四个园区。“十五”期间园区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招商引资和软环境建设的力度,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据商务部《关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04年投资环境综合评价情况的通报》,中西部15个国家级开发区综合评价结果:我省园区综合指数为12名;综合经济实力为15名;基础设施配套能力为15名;经营成本情况为7名;人力资源及供给为15名;社会及环境情况为10名;技术创新环境为10名;体制建设情况为10名;发展与效率为9名。
----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投资环境有了较大改善。我省四个园区规划总面积48.4
42平方公里,规划用地已全部形成开发用地,90%的用地已完成各类项目建设或正在建设。基本实现“七通一平”具备了引进大工业的条件。
----园区发展势头良好,实现了较快经济增长。目前园区累计批准入驻企业442户,其中格尔木昆仑经济开发区182户、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146户、青海生物科技产业园90户、甘河工业区24户。入驻企业注册资金28.33亿元,从业人员达1.05万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48亿元。
----园区外向型经济取得初步发展。四个园区共批准引进境外资金项目13个,投资总额9918万美元,合同外资9454万美元。目前园区已经吸引了包括加拿大、德国、台湾、香港等地的投资商和省外的投资商,省外企业占入园企业的比重达70%。初步形成了包括机械加工、纺织、生物制品、藏药、特色资源开发、食品和精细化工等产业在内的生产体系。
(二)工业园区是政府推进工业化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
依托工业园区,加快产业集聚,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是青海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综合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工业园区是新时期工业化的一种有效形式。工业化是一个国家由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化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进程的必经阶段。在新经济条件背景下,工业化的组织方式正在实现以下转变:从割裂区域经济活动的整体性,企图通过某一所谓的主导产业发展来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转到重视产业联系,注意产业协调发展和跨部门整体的发展;从政府管理的视角,转到企业发展的视角;从片面强调硬环境转向发展软环境,逐步重视区域创新环境的培养;在发展政策上,已从国家和区域内部的视角,转向从地方和全球相互作用的视角;从游离的企业个体,转向地方产业集群;从片面强调培育大集团,转向促进大中小企业形成生命共同体。在这一转变中,因工业园区作为众多相互关联的企业相关机构的栖息地,政府职能改革和制度创新的示范基地,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过程中流动资本的黏合区,地方产业集群的载体,中小企业的孵化地,世界各地大都把工业园区作为适应这种工业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转变的载体,工业园区日益成为新的经济条件下工业化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
另一方面,工业园区还是政府推进工业化进程的较好着力点。在工业园区建设中,政府把这一块区域分割出来作为体制和机制创新的窗口,进行一系列的体制革新和制度创新,实现园区发展软环境的优化;把这一块区域作为政府掌握的资源的集中投入之地,通过市场手段和行政手段相结合的办法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园区发展硬环境的优化。因此工业园区成为政府推进工业化进程和参与区域竞争的一个着力点。
(三)工业园区是产业集群的主要载体
产业集群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是相关产业和支撑机构在地理上的集中,因而,产业集群形成和产业集群效应得到发挥的第一个条件就是产业在地理上的聚集性。工业园区就是政府通过优化经济发展的软环境和硬环境,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和鼓励大量企业进驻和发展,使工业园区内单位土地面积上的产出远远高于非工业园区,这样就为形成产业集群和发挥产业集群效应准备了条件。另外要使包括成本优势、市场优势、创新优势、扩张优势等方面的内容在内的产业集群效应得以有效发挥,还应具备一些条件,例如,形成产业配套,产业之间有着密切的物质和技术联系;企业间信息交流渠道畅通,企业间形成良好的信任和合作关系;形成有利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环境;形成被广泛认可的价值观和理念,从而构建区域文化。而工业园区恰恰有利于这些条件的形成。政府组建班子,有针对性地按照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律,对工业园区进行整体规划和科学管理,在企业引进上就考虑到产业的配套和企业的联系;通过设立中介机构和提供各种交流场所、交流机会,规范企业的竞争与合作的秩序,增强企业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设立研发机构,通过政策激励,推动企业联合技术创新;把园区当作社区来经营,加强工业园区文化建设……从我国工业园区建设的经验来看,大部分工业园区都能按照这样的规律去培育和发展,在政府的作用下,工业园区有利
于产业向产业集群的方向发展,工业园区是形成集群的有效载体。
(四)工业园区是一种特殊的区域环境
首先表现为一种特殊的政策环境。工业园区是以园区为单位,以提高区域经济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并相应实施系统的促进政策和引导政策。园区企业一方面可以享受各种特殊的优惠政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交易等成本,提升园区企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园区企业还必须接受一些特殊政策和法规的约束,以规范其发展并最大限度地提高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其次为一种特殊的生产环境。园区内企业分工合作,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建设,产业配套、集中经营以及资源共享,也能节约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取得竞争优势。
再次为一种独特的创新环境。工业园区利用其具有的强大物流融通能力方便科研开发,吸纳高技能、高水平的科研人员流入,为产品相关科研、产品更新换代和新产品开发提供良好的环境。
最后为一种特殊的市场环境。工业园区容易形成群体优势和突出的产业特色,从而引起市场的关注和重视,激发消费群体的信任感和亲和力,园区中各个生产者形散而神合,可以共享区域品牌效应,自然成为最大的受益群体。
三、青海工业园区建设与产业集群发展思路
(一一一一)工业园区建设
1、工业园区建设的指导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高标准高起点、科学合理地建设园区。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和先进管理经验,发展外向型经济,努力培育园区经济增长点。
2、工业园区产业发展方向:以现有重点骨干企业为依托,以组建股份制或私营企业为基础,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大力引进和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和出口创汇产品,加快发展环保产业,形成多产业多门类的综合性园区。科学规划、适度扩容、着力提升、培育特色,进一步形成和发展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龙头,以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特色产业基地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带。
3、工业园区管理体制:按照与国际惯例接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原则进行创新。以政府为主导,分为三个管理层次,第一层是决策,即领导小组,由政府的领导组成。第二层是管理层,即管委会。管委会是政府派出机构,实施园区的建设、发展规划和入驻企业的审批,并管理园区企业。第三层是经营服务层,由开发建设总公司、创业服务中心和各类中介服务机构组成,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为创业提供所需要的各种服务项目,降低创业成本、促进创业发展。
4、工业园区发展中的难点:①园区是政府主导型,缺乏自主发展潜力。因为主管政府的级别不同,各园区所能享受的政府条件差异巨大,造成发展机会不平等;过度依赖土地经营和优惠措施,对产业发展缺乏有效调控,在“条块分割”的体制下产业缺乏特色、企业之间缺乏联系和分工、园区内的专业化生产性服务业欠缺、无法形成有效的创新环境;发展平价指标片面,重招商引资数量、产值出口总额等数量指标,轻视内在竞争力、发展可持续性、创新能力等质量指标,从而进一步助长了粗放型的工业园区。②园区存在外来经济成分与本地产业网络如何相互融合的问题。③园区内企业之间缺乏必然的产业联系。实际情况是企业之间的关系如同现代高楼公寓里的邻居,几乎不产生任何关系,园区管理机构偶有的促进企业交流的行为也只是浮于表面,无法促进企业和其他机构之间产生真正有实效的交互作用。④园区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实际上结构调整是在市场资源配置的条件下,政府引导扶持的行为。要使外来投资企业本土化,和当地形成一个产业链,来实现产业化,应处理好三个问题:一是本土产业国际化,这是园区建设互动体系。二是建设中高起点和可行性的关系。三是处理好集中和分散的问题,园区建设的目标是集聚产业,是一个空间资源的合理配置。
4(二)产业集群发展
1、政府应及时发现和识别正在形成中的企业集群,要为业已形成的企业集群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依据自身优势和产业基础,对同一产业进行持续的资金和技术投入施行鼓励政策,培育和发展其优势产业;运用财政和税收政策,引导企业通过专业化提高技术、扩大规模、推动产业快速升级;重视吸引与本地产业有关联的国内外高技术、高管理、高增值企业来园区落户。
2、充分利用现有的比较优势,推进优势企业集群化。青海更多的是具有矿产资源、水资源、畜牧资源、劳动力资源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因此,要充分认清并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促进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持续集群。与此同时,要不失时机的积累资金、技术和人才资源,不断地提升比较优势,促进企业集群规模扩大和产业结构升级。
3、迅速扩大企业集群规模,以取得规模经济,降低交易成本。基地的形成和发展必须要有相应的产业规模作支撑。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围绕发展高技术、实现产业化的主线,推进先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企业集群成长,形成一批新兴的企业集群。
4、产业基地建设的落脚点是产品和企业集群。以产品创新作为促进基地建设的切入点和基本导向,建立以产品为中心的研究开发基地重点扶持开拓国内外市场和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技术的产业化,产值规模在全国同类城市中的位次达到中等水平。
5、按照经济规律,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开发体系以及社会化服务体系,形成科研、开发、生产、市场紧密结合的机制。对有条件的企业集团,组织扶持一批产、学、研联合的示范基地,争取在近几年内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起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实现高科技产业化的各个环节提供专业化服务,并为创新提供全过程的服务。
6、企业集群只有根植于本地,才能获得高效率的竞争力。有关专家认为,企业集群有利于获得外部经济和集体效率、降低成本和促进创新。但是,即使形成了企业集群也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高枕无忧,因为企业集群是产业应有的生态,它不是靠建设基础设施和提供优惠政策所能培养和复制的。因而在吸引外来高新技术企业的同时,重要的是培养本地人才、培养本地供应商和孵化本地企业。
第四篇:巴中市加快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巴中市加快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巴中位于四川省东北部,与陕西汉中和四川广元、南充、达州接壤,辖巴州、南江、通江、平昌一区三县,188个乡镇,幅员1.23万平方公里,人口398.57万。近年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1号文件精神,坚持农业发展要争先,狠抓农业产业园区规划建设,提升农业发展水平,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了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取得的工作成效
(一)坚持规划立园,制定完善园区规划。围绕“发展通道经济,建设产业园区”的区域布局定位,按照“综合、集中、连片、连续”的原则,突出绿色、生态、有机特色,坚持规划先行、科学决策,立足于高起点、高标准科学制订完善农业产业园区规划。市政府编制出台了《农业产业园区建设规划编制技术导则》,各县(区)按照《技术导则》要求,结合各地自然资源和传统产业优势,制定完善了产业园区建设规划。
(二)突出特色兴园,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围绕“绿色、生态、有机”特色,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做大规模,做出效益,做出示范。坚持一村一品、一园一特,突出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品牌化推进、市场化驱动、整体化打造,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截至目前,全市有43个特色农产品获得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标志认证,17个农产品被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各地农业产业
园区特色产业明确,发展重点突出。狠抓龙头企业培育,注重发挥农民专合组织的带动作用,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截止目前,全市共有8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0家市级龙头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园区建设,规范发展各类专合组织102个,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带动作用明显,园区内产业链条逐步延伸,特色产业经营水平稳步提升。
(三)依托项目建园,夯实园区发展基础。坚持以项目为支撑,将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同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产业培育、人居环境改善、社会事业发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有效整合各类涉农项目,夯实园区发展基础。坚持产业发展到哪里、基础设施就配套到哪里,全面推进园区内水、路、电、气、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统筹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同步发展,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按照新农村建设规划要求,结合我市盆周丘陵山区的地貌特点,突出村落特色,优化民居设计,依托产业园区建设建成各具特色、错落有致的新型村落。联结城乡优化园区,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
(四)创新机制活园,有序推进园区建设。强化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农业产业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和新农村示范片建设领导小组,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各县(区)相应成立了领导机构,落实了工作经费,建立健全了工作机制,切实加强了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产业园区建设考评激励机制,市委、市政府就专门制订了农业产业园区建设考评
办法,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实行奖惩,有力地推动产业园区建设。创新产业园区建设机制,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业主带动、市场运作,形成园区建设的合力。规范完善土地流转机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探索推进“龙头企业经营型、农机大户带动型、科技人员承租型”等土地流转模式,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建立多元投入机制,政府采取整合项目实行以奖代补,培育产业引进业主投入,利益联结引导农户投入,最大限度发挥政府投入资金的乘数效应。创新群众满意度测评机制,坚持群众自已议、自已定、自已干,把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园区建设成败的重要指标,全市已启动建设产业园区群众满意度达到95%以上,真正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土地流转机制不完善。土地流转的随意性比较大,部分流转土地未签订流转合同,有书面流转合同的,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概念不清、约定不明、双方权利义务不具体、流转期满处理办法不明确等问题,土地流转平台尚未能发挥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产业园区建设。
二是风险防范机制不完善。一方面园区经营业主与农户利益联结比较松散,缺乏密切的“共同利益”意识和完善的风险保障机制;另一方面我市属自然灾害频发地区,农业基础条件差,工程性农业的比重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产业发展面临市场和自然双重风险。
三是“四缺四低”问题突出。第一,园区建设缺乏融资平台,建设投入水平低;第二,特色农产品缺乏精深加工,农产品附加值低;第三,园区建设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第四,园区建设缺乏科技支撑,产业园区现代化程度低。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作配合。要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把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工作机构,落实工作经费,配强工作人员,进一步强化“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协调联动、各级分工负责”的管理体制,形成推动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的工作合力。建立农业产业园区建设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听取和研究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工作,及时了解掌握园区建设进展情况,确保快速有序推进。
(二)突出园区特色,细化完善规划。坚持一村一品、一园一特,立足各地资源优势和特色,确立园区主导产业,搞好园区规划布局。要将产业园区建设与新农村示范片建设、连片扶贫开发、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相结合,突出项目争取、村镇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培育、社会事业发展、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基层组织建设等,做实做细产业园区规划。要进一步提升规划的科学性、严肃性,规划一旦确定、务必一抓到底。园区规划要细化到乡村,目标任务要分解到,强化督查考核,确保园区建设的质量和进度。
(三)整合项目资源,做大基地规模。牢牢抓住当前连片扶贫开发、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等重点项目实施的有利契机,整合资源优势,捆绑项目资金,积极打造以生猪、土鸡等为特色的畜产品基地,以翡翠米、地膜玉米、马铃薯为特色的优质粮油基地,以金银花、川明参为特色的中药材基地,以通江银耳为特色的食用菌基地,以核桃为特色的林产品基地,以优质水果蔬菜为特色的果蔬基地,做大特色产业基地规模。
(四)培育壮大龙头,提升产业水平。坚持把培育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园区建设的关键来抓,培育壮大一批经济实力强、辐射范围大、以加工型和流通型为重点的龙头企业。围绕优质粮油加工、畜产品加工业、食用菌加工、林产品加工、酿酒、制药等,着力改造一批、壮大一批、引进一批、新发展一批农业龙头加工企业,增强带动能力和精深加工能力,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推动全市特色农业产业上档升级,提升农业产业经营水平。
(五)发展专合组织,增强带动能力。坚持按照“扶持而不干预,参与而不包办”的方针,采取龙头企业领办、技术部门协办、能人牵头兴办、农户自愿联办等形式,积极做好引导兴办、扶持发展、保护权益等方面的工作,促进“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专业市场、专业场园、专业大户”为特色的“五专”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引导专合组
织健全内部管理体制,规范运行机制,强化自我服务能力和发展能力。
(六)发挥品牌优势,强化市场开拓。充分利用全市43个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17个无公害农产品以及无公害猪、牛、羊生产基地的品牌优势,积极实施品牌战略,以品牌引领市场、主导市场、占领市场。发挥“中国银耳之乡”、“中国南江黄羊之乡”、“中国金银花之乡”、“中国核桃之乡”、“中国富硒茶之乡”等特色品牌基地优势,发挥品牌效益,做大基地规模。引导龙头企业市场开拓,支持行业协会等提供多种形式的农产品营销服务,大力培育农产品流通大户、农村经纪人。积极组织特色农产品展示展销等活动,加大宣传和推介力度,提高我市优质农产品的知名度,努力寻求发展机遇,不断拓展省外和国际市场。采取订单生产、农超对接等模式,探索在省外大中城市建立巴中特色农产品销售专柜,实现巴中特色农产品在省外市场的常态展销。
作者系中共巴中市委副秘书长、农办主任 李善君
第五篇:筠连茶产业发展情况简介
1筠连茶产业发展情况简介
筠连县位于四川盆地南部山区,系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势南高北低,海拨368.5至1777.2米之间。东与珙
县毗邻、南与云南威信、彝良接壤、西与云南盐津县交界、北与
高县相连、南北长43.3公里,东西宽48.5公里,幅员面积1256
平方公里,辖18个镇乡(其中有三个苗族乡),243个行政村,1632个农业社,农业户数9.32万户,农业人口36.7万人,以种植
业为主,主导产业为茶叶,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筠连县加
快茶叶产业建设,先后被列为全国100个年产5万担茶的基地县之
一、“四川省出口茶叶生产基地县”和“四川省优势特色效益农
业核心茶叶基地县”等。多年来,筠连县按照“重引导、抓基地、强龙头、拓市场”的总体思路,充分发挥特色优势,坚持以市场
为导向,以项目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以茶农增收为目的,着
力推进茶产业的发展,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
农户的茶产业新模式。茶叶已成为我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
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一、筠连茶产业现状
筠连是川红工夫茶和早白尖良种茶的故乡,也是宜宾早茶最
适宜区。茶叶是我县大宗传统农产品,也是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在全县农村经济、农民收入中具有重要地位。2009年全县茶园
总面积10.6万亩,(其中良种茶园3.5万亩)分别占全省(267
万亩)和全市(52万亩)茶园面积的3.97%和20.38%;茶叶
总产量3622.2吨,分别占四川省(13.62万吨)和宜宾市(2.21
万吨)茶叶总产量的2.6%和16.39%;茶叶总产值1.0152亿元,分别占、四川省(51.92亿元)和宜宾(5.2亿元)茶叶总产值的1.96%和19.52%。全县18个乡镇中,茶叶年产量100-200吨的有3个,200吨以上的有10个。全县茶农户均茶叶收入1080元。全县拥有茶叶初精制加工企业68个,其中市级龙头企业3个,省级示范企业1个,知名商标3个,“筠连红茶”证明商标成功申报,全县发展茶叶专业合作社8个,茶叶专业村20个.茶叶加工机械1200余台套。
茶园分布在海拔400-600米的茶园占全县茶园总面积21.04%,海拔600-900米的茶园占50.62%,900米以上茶园占28.34%,生态环境优良。生产的茶叶产品有筠连红茶(黄金白露)、醒世龙井、圣星茗芽、圣星凊凉苦丁茶、天香佛茗花茶、烘青、炒青等。其中炒青、烘青年产量2554.5吨、红茶50吨、名优茶1017.7吨。
巡司镇银星村是全国标准化茶园建设示范茶叶专业村,现有良种茶园4500亩,2009年全村产茶411.5吨,比去年增长3.58%,其中名茶54吨;产值1150万元,比去年增长6.48%,其中名茶产值864万元;人均茶叶收入9721元,占农民收入的80%,其中10万元以上24户,5万元以上63户,收入最高的一户为23.1万元。
新世纪以来,根据茶叶市场需求和茶区生态资源优势,启动有机茶、绿色食品茶和无公害茶开发,2009年末,全县有机茶
园246亩、绿色食品茶园8300亩、无公害茶园4万亩,茶园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二、筠连茶产业发展优势
1.茶叶生产历史悠久,茶文化沉积丰厚。筠连地处四川南部鸟蒙山区,是我国最重要的茶叶产区。明代开始生产剪刀粗茶(边茶),开创了500多年的筠连茶叶历史,经过建国后的30年的发展,1977年被确定为全国100个年产5万担茶的基地县之一,1985年筠连早白尖工夫红茶获第24届世界优质食品节金奖。筠连茶叶经近20年转型期的调整,茶叶生产、加工、营销体系日趋合理,为优化茶叶资源配置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2.生态条件优越,茶叶品质优异。筠连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森林覆盖度高,茶园生态环境好,有利于无公害茶和绿色食品茶、有机茶生产基地建设。目前颁证的无公害茶园和绿色食品茶园、有机茶园已占总量45.8%。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孕育了优异的茶叶品质,所产的名茶(天香佛茗、鑫龙茗兰、醒世龙井、圣星茗芽),川红(筠连早白尖工夫红茶、黄金白露、红碎茶)等多次在国内外获金奖。“筠连红茶”国家原产地域产品证明商标成功申报,对保证筠连茶叶质量,具有明显的市场竞争力。
3.茶树种质资源丰富,适制多种茶类。本县有筠连早白尖1个国家级地方良种;70年代以来,陆续引进云南大叶种、福顶
大白、福选9号、乌牛早、名山白亮131、平阳特早等国家级无性系良种,这些优良品系的茶树品种及种质的多样性、多适制性,不仅奠定了优异的茶叶品质,还决定了筠连茶叶的多样性,为筠连茶叶更好地满足国内外市场对茶叶的不同需求提供了品种基础和保证。
4.人力资源丰富,技术支撑有基础。以茶为主的农业地域特点,全县拥有茶叶技术推广站1个,其中高级1人、中级4人、初级6人;县茶叶生产办公室有茶技员18人;同时拥有一大批生产经验丰富的茶农、茶工。
5.生产加工体系较完备,一批龙头企业脱颖而出。目前,全县通过多种经营方式兴办了68家茶叶初、精制加工厂,生产加工体系基本形成。筠连红茶、炒青、烘青绿茶加工全部实现机械化;名优茶加工基本实现机械化,涌现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市场竞争力较强的茶叶龙头企业3家。它们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壮大,成为茶叶产业中最具活力的新生主体。
6.茶叶市场活跃,营销网络形成.近年来,随着“筠连红茶”外埠市场的不断开拓,上海、北京、济南等地已成为筠连茶叶的销售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