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连县发展烤烟产业的探索与思考

时间:2019-05-13 09:57: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筠连县发展烤烟产业的探索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筠连县发展烤烟产业的探索与思考》。

第一篇:筠连县发展烤烟产业的探索与思考

筠连县发展烤烟产业的探索与思考

筠连县副县长 甘华锋

筠连县具有发展烤烟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是全市烤烟种植区划最适宜区县之一。历年来,筠连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烤烟产业发展,始终将烟叶生产作为是促进农民增加经济收入的支柱产业和富民惠民的德政工程来抓,并取得了一定实效。为进一步做强做大该项农业特色经济产业,实现烤烟生产可持续发展,筠连县委、政府立足本地实际,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到2012年打造100万担优质烟叶生产基地的战略构想,确定了到2012年打造30万担优质烟叶生产基地的战略目标,并积极增添工作措施,全力组织实施。

一、筠连烤烟发展优势

(一)优越的气候条件。筠连县地处四川盆地南缘,云贵高原北麓川滇结合部,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型气候区,光热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完全符合优质烟叶生产的需要。全县年均降雨量1138.1毫米,其中5-8月的降雨量730.2毫米;年平均气温17.5℃,≥15℃的活动积温4560℃,5-8月≥20℃的天数98天;年日照时数1054小时;年无霜期334天以上。

(二)充足的宜烟面积。全县海拔高度368.5到1777.2米,耕地总面积达50.66万亩,适宜种烟区域主要分布在16个镇乡,海拔高度在600-1300米之间,土壤质地以壤沙土为主,PH值在5.5-6.5之间;宜烟面积达25.5万亩,按照烟叶种植的轮作要求,能满足30万担烤烟生产用地需求。

(三)富集的煤炭资源。经国家地质部门探明,筠连煤田无烟煤储量达35.82亿吨,占四川省煤炭储量的四分之一,是全省目前已探明的最大煤田和唯一具备可开发条件的煤炭资源富集区,能保障烤烟生产燃料所需。

(四)悠久的种烟历史。从1972年筠连试种烤烟至今已有37年历史,有一支种植经验丰富的烟农队伍,有一支懂生产和收购的技术队伍,有一支懂技术、又懂得如何调动、鼓舞和管理烟农的干部队伍。

二、筠连烤烟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筠连县抢抓“北烟南移”有利机遇,积极增添工作措施,着力提高烤烟生产整体水平,全力打造全市优质烟叶生产基地,努力实现烤烟大县向烤烟强县的转变。

(一)科学规划宜烟区域。根据烤烟生产需要以及区域分布特点,我县在烤烟生产“十一五”规划的框架下,在烤烟适宜区实行规模化种植,逐步形成了10万亩优质烤烟产业带和4个万担优质烤烟示范园区,并集中在16个种烟镇乡中规划、打造了36个种烟重点村。

(二)夯实基础便民利民。3年来,实际投入资金7200万元的烟水配套一、二期工程,在16个镇乡83个村新建蓄水池 727口、山坪塘11口,实现新增蓄水21.7万立方米,保障了5.6万亩烟地烤烟生产用水所需;投入资金196万元,为烟区烟农购置285台旋耕机和起垄机,减少了烟农劳力投入,降低了种烟成本;投入资金447万元,新建和改建烟路25.1公里,新建田间生产便道55.1公里,降低了烟农售烟成本,帮助解决烟农行路难问题。

(三)狠抓科技提质促产。积极邀请省内外烟叶生产专家来筠对烟农和烤烟辅导员开展技术培训的同时,先后组织种烟镇乡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种烟重点村支书46人次到泸州市古蔺县、叙永县、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等烤烟种植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全面推广以村社为单位相对集中的漂浮育苗技术和地膜栽培技术,确保烟苗质量和种植面积需要;积极推行烟叶生产精细化种植和科学化管理,坚持烤烟生产合理轮作制度,动员群众用好田好土种烟,使用新技术种烟;大力推广起垄栽烟,科学配方施肥,实施病虫害统防统治,努力提高全县烤烟生产整体水平。

(四)健全完善考核机制。为加强对烤烟生产工作的督促检查,县上成立了由县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分管或联系领导任组长的四个烤烟生产督查组,分片包干督促检查各种烟镇乡烤烟生产各阶段工作开展情况,并建立了一整套将单独考核与政府目标考核有机结合,分阶段考核与收购结果考核有机结合,领导组成员负责乡镇与下派驻村干部有机结合,经常性情况收集与深入基层督查有机结合的烟叶生产考核奖励办法,为烤烟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发展进程中需要克服的困难

当前,随着烟草行业大品牌、大市场、大企业战略的深入实施,国家烟草专卖部门把烟叶工作的重点和政策扶持的重点放在了30万担以上的产区。对此,我县立足烟叶生产发展实际,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到2012年打造100万担优质烟叶生产基地的战略构想,确定了到2012年打造30万担优质烟叶生产基地的战略目标。在建设30万担优质烟叶基地进程中,我们也认识到有五个方面困难急待克服。

(一)烟叶种植比较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效益是烟农从事烟叶生产的主要动力。烟叶种植收入虽然相对某些传统农作物较高,但由于烟叶生产环节多、技术繁复等原因,导致烟叶生产成本高,劳动强度大,烟叶种植比较效益不高。尽管近几年我县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适用农机具,狠抓烟叶生产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减少了烤烟用工数量,但相比其他作物,烟叶生产劳动强度大问题依然没有明显改变。

(二)烟叶种植风险有待进一步降低。目前来看,烟草收购价格相对稳定,烟叶种植经济风险相对较小,但是自然灾害、烟叶栽培管理不当、烘烤技术不成熟等因素都会对烟叶生产造成影响。一旦农户烟叶产、质量下降,无法达到农户预期经济收入目标,甚至不能收回种烟成本,必然大幅挫伤烟农种烟积极性,给烟叶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三)烟区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夯实。我县多数种烟镇乡地处偏远山区,路、水、电等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条件相对落后,严重影响烟叶的生长和产质提高。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县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靠天种植”的落后状况和较强的劳动强度,依然制约着烟叶经济效益的提高,导致烟农种烟信心不足,很多技术措施难以真正落到实处,严重影响了烟叶质量的稳定性、一致性。

(四)烟叶生产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从事烟叶技术推广工作的人员和烟农文化素质整体上已不能满足形势发展需要,难以适应烤烟生产各环节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生产上墨守成规、知识更新滞后、观念陈旧、凭传统经验种烟的问题在部分技术员和烟农身上表现较为突出,病虫害防治重治轻防、田间卫生意识淡薄的问题在烟农中仍然存在,严重制约我县烤烟产质量的提高。

(五)烟农队伍有待进一步稳定。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就业渠道和增收渠道多元化,大部分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外出打工,导致部分烟农转投其他行业,对烟农队伍的稳定形成了比较大的冲击。而留守烟农老龄化严重,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综合素质相对较低,机械化程度低下,烟叶生产水平不高,烟叶质量不稳定。

四、全力打造30万担优质烟叶生产基地

筠连做好30万担优质烟叶生产基地这篇文章,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现代烟草农业为基本方向,以优化布局为基础,以提升烟叶种植技术水平为手段,以“一基四化”为核心,继续加强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单产,突出效益,保持烟叶生产稳定健康发展。

(一)优化区域布局,提高产业种植规模。我县在建设30万担优质烟叶生产基地,推进山地烟区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完善宜烟区土地勘察工作,在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合理利用、集中连片、用养结合”原则的前提下,及时调整烤烟发展规划,优化种植区域,划定基本烟田,按照两年以上轮作要求,优化宜烟耕地面积,提高烟叶种植的规模化程度。

(二)加强科技推广,提升烟叶生产水平。积极开展技术攻关,增强烟叶生产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科技对烟叶发展的贡献率;加大品种引进力度,不断筛选优质高产的品种,加强对黑胫病、青枯病、花叶病等病害的综合防治研究,确保烟叶产量和质量;搞好信息化建设,积极构建覆盖烟区农村的信息网络,建立基础信息库,储备科技信息、生产信息、市场信息等,为烟叶生产经营提供政策、科技、价格、市场、气象等全程指导和信息服务,不断提高现代管理水平。

(三)加强烟基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抢抓机遇,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以适宜产区、种烟大村、大组为主要目标,在烟水配套、烟路交通、标准化烤房建造、防雹炮点、烟站设备等方面加强建设,进一步改善烟叶产区农业生产基础条件,提高基本烟田保护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打好硬件基础。同时,完善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方式,规范管理行为,落实管护责任,确保烟田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和效果。

(四)加强队伍建设,优化队伍素质结构。通过各种有效方式和途径,对烟农开展知识技能培训,加快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烟农,为我县现代烟草农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加强基层专业技术指导队伍建设,创新技术推广模式和科技应用转化机制,加大适用技术推广力度,实施标准化生产,提高基本烟田综合生产能力。以减工降本增效为核心推行专业化分工,在集中成片区域分村、分组整合劳动力资源,开展育苗、整地、植保、采收、烘烤等烟叶生产主要环节的专业化服务,着力提高烟叶生产社会化服务水平。

(五)探索多种经营,增加土地产出效率。结合烟区实际,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有效流转,加快推进烟叶种植向优势产区适度集中,适宜土地向专业大户、专业能手流转。稳步推进集约化经营,注重各种要素资源的高效、集约利用,努力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最低的成本费用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坚持合理轮作的前提下,注重发展以烟为主的配套农业生产经营,积极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如:烤烟+蔬菜、烤烟+花卉、烤烟+生猪等,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综合产出率,增加适度规模种烟农户的综合收益,实现烤烟产业可持续发展。

(六)健全保障机制,推进烤烟健康发展。健全完善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及统防统治体系,切实减轻突发性病虫害给烟叶生产造成的损失。完善烟区长、中、短期天气预报及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信息发布制度,健全灾害性天气的快速反应机制,降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给烟叶生产带来的危害。健全完善烟草部门、保险公司和烟农的风险共担机制,切实保护好烟农利益,推动全县烤烟生产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第二篇:播州区发展烤烟产业的探索与思考

播州区烤烟产业发展的思考

播州区具有发展烤烟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是全市烤烟种植区划最适宜区县之一。历年来,播州区(遵义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烤烟产业发展,始终将烟叶生产作为促农增收的支柱产业来抓,并取得了一定实效。为进一步做强做大该项农业特色经济产业,适应烟叶生产的“新常态”,实现烟叶生产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播州区委、区政府立足本地实际,依据全市烟叶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坚守计划红线、彰显品质特色、持续稳定发展”的主基调,确定了以转变方式为主线、以烟叶质量为中心打造优质生态特色山地烟叶生产基地的战略目标,并为此积极增添工作措施,全力组织实施。

一、播州烤烟发展优势

(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播州区隶属于贵州省遵义市,地处贵州省北部,大娄山脉东支中段与乌江中段北岸之间,介于东经106°17′22″—107°26′25″,北纬27°13′15″—28°04′09″之间,东接湄潭县、瓮安县,南邻息烽县、开阳县,西连仁怀市、金沙县,北邻红花岗区、汇川区。属于国家战略下的黔中经济区和黔北经济协作区核心区域,系贵州“金三角” 战略腹地,是长江中上游综合开发和黔渝经济合作的重要节点。全区国土面积2487.63平方公里,辖19个镇2个民族乡,总人口83.79万。播州区地处西南出海大通道,北离重庆260公里,南距贵阳110公里,兰(州)海(口)、遵(义)赤(水)、杭(州)瑞(丽)高速公路,210国道、326国道以及渝黔铁路和在建的渝黔高速铁路穿境而过,乌江航道顺境而下直达长江。

(二)优越的气候条件

播州区境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14.7℃,终年温凉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年均降水量1200毫米,年均日照1146.9小时,无霜期270天。年平均相对湿度在82%左右,年平均蒸发量1150毫米。

(三)充足的宜烟面积。全区海拔高度800到1300米的区域占全区91%,水资源总量30.87亿米,河网密度0.26千米/千米,比贵州省平均高出52.49%。耕地总面积达110.36万亩,适宜种烟区域主要分布在13个镇乡,海拔高度在800-1300米之间;宜烟面积达12万亩,按照烟叶种植的轮作要求,能满足15万担烤烟生产用地需求。

(四)悠久的种烟历史。从1945年春天团溪商人刘文明从贵定买回一扎烟苗栽种至今已有71年历史,在这71年中,经历了初期发展、规模发展和稳定发展三个阶段,逐步培育了一支种植经验丰富的烟农队伍、培训了一支懂生产和收购的技术队伍、造就了一支懂技术、懂管理的干部队伍。

(五)完善的烤烟生产设施。截止2015年,播州区(遵义县)历年烟叶基础设施项目投入资金10.63亿元。实施烟水配套项目139个,工程投资18689.29万元,受益面积27.56万亩。整治山塘117座,修建提灌站146座,水池924口,沟渠690.295千米,管网1096.65千米。实施烟路项目40个,建设里程346.63公里,工程投资6582.97万元。实施土地整理项目8个,工程投资1145.2万元,受益面积0.4958万亩。实施育苗工场4个,建设育苗棚面积143578平方米。新建密集烤房5695间,改建烤房478间,投资20736.38万元。建设烘烤工场15个,工程投资6165.39万元。购置农机2475台,资金1161.57万元。实施绿竹坝、浒洋水、木斯千3个水源性工程,总投资3.99亿元,其中烟草援建资金3.2亿元。实施站点建设13个,投入资金7688.94万元,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

二、播州烤烟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播州区紧紧围绕烤烟生产市场需求,按照“计划种植,合同收购”要求,严控种植规模、守住计划红线,着力提高烤烟生产整体水平,全力打造全市优质烟叶生产基地,努力实现烤烟从大向强的转变。全面实现了全区“农民增收、财政增税、企业增效”的三赢目标。

(一)种植区域布局越来越科学。根据烤烟生产需要以及区域分布特点,逐步将烤烟种植向适宜区调整,淘汰零星种植区域,实行规模化种植,逐步形成了东西两个优质烤烟产业带,并集中在15个种烟镇乡中规划。

(二)基础设施建设逐年夯实。十二五以来,我区(县)累计投入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补贴资金达7.14亿元,实施烟水配套工程39个,烟田机耕道项目48个,新建密集型烤房2978间,改造密集烤房424间,配置农机具2100台,实施土地整理项目15个,涉及面积13799为,建设育苗工场4个,育苗点14个,实施新农村项目8个,投入资金1440万元,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大幅提高了全区的烤烟生产水平,同时也有效改善了农业和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确立了烤烟是促进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主体地位。

(三)培训指导系统规范。积极邀请有关烟叶生产专家来对烟农开展技术培训的同时,先后组织种烟镇乡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烟办主任召开各阶段现场会,通过现场会学习先进经验,全面推广新技术在烤烟生产中的运用。积极推行烟叶生产精细化种植和科学化管理指导,引导烟农转换种植品种。对备耕起垄、科学施肥、烟地覆膜、田烟开沟、井窑打孔、小苗移栽、溶肥施肥、培土上厢、打顶抹芽、合理用药和成熟采烤等方面进行系统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了烟农对各项标准的把握能力,全区烤烟生产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四)考核机制健全完善。为加强对烤烟生产工作的督促检查,历年来,区烤烟生产领导小组都成立了由区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分管或联系领导任组长的烤烟生产督查组,分片包干督促检查各种烟镇乡烤烟生产各阶段工作开展情况,并建立了一整套将单独考核与政府目标考核有机结合,分阶段考核与收购结果考核有机结合,经常性情况收集与随机深入督查有机结合的烟叶生产考核奖励办法,为烤烟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五)烟叶生产健康持续发展。近年来,烤烟生产由于受全国烟叶政策“三年调减压库”的影响,每年省、市按政策规定都压缩种植规模,但我区烤烟每年都在政策吃紧情况下,实现了同比增长目标,完成了市下烤烟生产任务。2013年,全区(县)计划种植烤烟16万亩,计划收购烟叶29.5万担,实际收购烟叶30.01万担,完成了市下任务的101.7%,实现烟叶产值3.63亿元,完成烟叶税收7986万元;2014年,全区(县)计划种植烤烟10.58万亩,计划收购烟叶24万担,实际收购烟叶24.93万担,完成市下计划任务的103.86%,完成烟叶税收6924.5万元;2015年,全区(县)计划种植烤烟8.7万亩,计划收购烟叶22万担,实际完成收购烟叶22.83万担,完成了市下计划的103.81%,实现产值3.02亿元,完成税收6648万元。2013-2015年的三年中,烤烟生产均完成了市下烤烟生产任务。三年烤烟计划种植面积累计35.28万亩,烟叶计划产量75.5万担,实际完成77.77万担,完成了市下任务的103%,实现烟叶总产值9.8亿元,完成烟叶总税收21558.5万元,全面实现了“烟农增收,财政增税,企业增效”的三赢目标,2014至2015年全区(县)烤烟生产获市人民政府二等奖。

三、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当前,由于供给侧改革和烟草市场转向卖方市场的因素,烟叶生产计划量逐年下降。对此,我区立足烟叶生产发展实际,紧紧围绕打造优质生态山地烟叶生产基地的战略目标。在建设优质烟叶基地进程中,我们也认识到有五个方面困难急待克服。

(一)烟叶种植比较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效益是烟农从事烟叶生产的主要动力。烟叶种植收入虽然相对某些传统农作物较高,但由于烟叶生产环节多、技术繁复等原因,导致烟叶生产成本高,劳动强度大,烟叶种植比较效益不高。尽管近几年我区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适用农机具,狠抓烟叶生产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减少了烤烟用工数量,但相比其他作物,烟叶生产劳动强度大问题依然没有明显改变。

(二)烟叶种植风险有待进一步降低。目前来看,烟草收购价格相对稳定,烟叶种植经济风险相对较小,但是自然灾害、烟叶栽培管理不当、烘烤技术不成熟等因素都会对烟叶生产造成影响。一旦农户烟叶产、质量下降,无法达到农户预期经济收入目标,甚至不能收回种烟成本,必然大幅挫伤烟农种烟积极性,给烟叶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三)烟区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夯实。我区多数种烟镇乡地处偏远山区,路、水、电等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条件相对落后,严重影响烟叶的生长和产质提高。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区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靠天种植”的落后状况和较强的劳动强度,依然制约着烟叶经济效益的提高,导致烟农种烟信心不足,很多技术措施难以真正落到实处,严重影响了烟叶质量的稳定性、一致性。

(四)烟叶生产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从事烟叶技术推广工作的人员和烟农文化素质整体上已不能满足形势发展需要,难以适应烤烟生产各环节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生产上墨守成规、知识更新滞后、观念陈旧、凭传统经验种烟的问题在部分技术员和烟农身上表现较为突出,病虫害防治重治轻防、田间卫生意识淡薄的问题在烟农中仍然存在,严重制约我区烤烟产质量的提高。

(五)烟农队伍有待进一步稳定。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就业渠道和增收渠道多元化,中心镇乡纷纷烟农转投其他行业,对烟农队伍的稳定形成了比较大的冲击。而相对稳定的种植区域受基础条件制约,机械化使用程度低下,烟叶生产用工成本居高不下,烟叶生产水平不高。

四、下一步发展思考

要做好优质生态特色山地烟叶生产基地这篇文章,必须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发展现代烟草农业为基本方向,以优化布局为基础,以提升烟叶种植技术水平为手段,以“一基四化”(一基即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四化为生产计划化、烟叶特色化、安全绝对化、效益更大化)为核心,继续加强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单产,突出效益,保持烟叶生产稳定健康发展。

(一)优化区域布局,提升专业服务。我区在建设优质山地特色烟叶生产基地,推进山地烟区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过程中,首先要要结合我区发展实际,按“中控、西稳、南提、东优”的理念进行区域布局,其次要完善宜烟区土地检测工作,抓好土地流转这个关键,促进集约化适度规模生产。第要坚持推进专业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支持烟农合作社发展,积极开展育苗、整地、植保、采收、烘烤等烟叶生产主要环节的专业化服务。按照两年以上轮作要求,优化宜烟耕地面积,提高烟叶生产布局水平。

(二)加强科技引领,提升创新驱动。积极开展技术攻关,增强烟叶生产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科技对烟叶发展的贡献率;加大优质山地烟叶品种引进力度,不断筛选优质高产的品种,加强对黑胫病、花叶病等病害的综合防治研究,强化绿色防控体系运用,确保烟叶产量和质量;创新技术推广模式和科技应用转化机制,加大适用技术推广力度;搞好信息化建设,积极构建覆盖烟区农村的信息网络,建立基础信息库,储备科技信息、生产信息、市场信息等,为烟叶生产经营提供政策、科技、价格、市场、气象等全程指导和信息服务,不断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

(三)强建设重管护,提升生产条件。抢抓机遇,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以适宜产区、种烟大村、大组为主要目标,在烟水配套、烟路交通、标准化烤房建造、防雹炮点、烟站设备等方面加强建设,进一步改善烟叶产区农业生产基础条件,提高基本烟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完善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方式,规范管理行为,落实管护责任,把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维护工作真正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和“一把手”工程抓好抓实,彻底转变“重申报轻实施、重建设轻管护”的观念,确保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发挥应有效果。

(四)探索增收途径,提升产出效率。结合烟区实际,加快推进烟叶种植向优势产区适度集中,适宜土地向专业大户、专业能手流转,稳步推进集约化经营,提高烟叶质量。在坚持合理轮作的前提下,注重发展以烟为主的配套农业生产经营,积极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如:烤烟+蔬菜、烤烟+花卉。充分利用闲置生产设施进行多元化经营,如:闲置烤房种植蘑菇、闲置育苗场种植花卉等。回收烟地废料进行多元化利用,如:烟杆生产有机肥、废旧膜生产托盘等,进一步提高土地单位利用率和综合产出率,增加种烟农户的综合收益,实现烤烟产业可持续发展。

(五)健全保障机制,提升抵御风险能力。健全完善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及统防统治体系,切实减轻突发性病虫害给烟叶生产造成的损失。完善烟区长、中、短期天气预报及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信息发布制度,健全灾害性天气的快速反应机制,降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给烟叶生产带来的危害。健全完善烟草部门、保险公司和烟农的风险共担机制,切实保护好烟农利益,推动全区烟叶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第三篇:关于剑阁烤烟产业发展的思考

关于剑阁烤烟产业发展的思考

贾剑生

剑阁烤烟种植已有23年历史。发展到近两年,全县种植面积达到6万多亩,产量15万担左右,产值1.2亿以上,实现税收3000多万元,种烟农户户均收入近万元,人均收入2400元。产量已位居全省种烟县区的第七位。成绩,只能说明过去,未来剑阁更要发展。烤烟产业是保持现状,还是要抓住机遇继续发展,做大做强?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一、为什么要做大做强烤烟产业

1、烤烟是一个富民强县、市场风险小、经济效益高的好产业。剑阁是一个农业县,种植业除了常规的粮油作物外,经济作物形成一定规模的不多,但烤烟算是最大的一个,参与种植的农民多,收益较高,已经被全县六分之一的农民普遍接受。

2、烤烟是经过我县多年的农业结构调整而形成的优势产业。历届县委、县政府都着力调整种植业结构,烤烟经历了二十余年的艰苦努力,终于保留下来了,并且发展到了今天的规模,成为我县农民增收的骨干项目。我们应该珍惜历届县委、县政府的努力成果,应该珍惜各级干部群众多年的心血和汗水,历史的教训要求我们必须将烤烟发展持之以恒地推进,做大做强。

3、烤烟产业的发展引领了我县现代农业的发展。我县是山区农业县,生产方式以传统为主,要向现代农业转变,就必须要有一个发展过程,要找准一个突破口。从目前我县的进程看,仅有烤烟生产能看见现代农业的雏型。这是因为:一是烟草行业为 1 了提高烤烟生产质量和效益,给予了很多的科技投入,如建设智能化的烤房、规范化的收购站等等,以现代的设施和科技武装了烤烟生产。二是为了提高烟叶生产效益,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干部认真研究,逐步形成以现代的生产组织方式来发展烤烟生产。三是烤烟的生产规模化突破了传统小农生产。在规划种植上突出成片成带、大户种植,体现了较好的生产效益。四是烟草行业投入加大,率先在烤烟生产上步入现代农业的行列。烟房、烟水、烟路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行业投资巨大,将使烤烟生产率先步入现代农业,从而引领我县的现代农业的发展。

4、烟草行业的产业发展战略调整,需要我们尽快做大做强烤烟产业。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必须尽快建成烟叶原料稳定的战略保障基地,支持一些有条件的县区,加快烟叶基础设施建设,扩大生产规模,尽快建成国家重点基地县,逐步减少那些生产条件差、产量少的种烟县。因此,我们必须要提高认识,增强紧迫感,抓住机遇,尽快扩大规模,争取早日进入国家级重点县的行列。

二、剑阁能否做大做强烤烟产业

1、我县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一是目前正处在烟草行业对烟中生产布局的战略调整最佳时期。烟草行业正在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发展,只要我们加倍努力,有行业的支持,剑阁是能够进入国家重点县行列。二是省市烟草行业全力支持剑阁发展烤烟生产。近几年来,在县委、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下,烤烟生产发展较快,烟草行业也看到了县委、政府发展烤烟的决心和希望,因而全力支持我县的烤烟生产。三是剑阁的烤烟产业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县的烤烟生产若现在努力发展,将尽快实现做大做强 2 烤烟产业的目标,反之,将实现不了这个目标,并且还可能下滑,甚至消失这个产业。四是抓住地震灾后重建的后续机遇。剑阁是“5•12”地震重灾县,中央和国家部委(局)都十分关心我们的重建和发展。我们必须在灾后恢复重建期间尽快扩大烤烟生产规模,抓住机遇,争取烟草行业的更多支持。

2、我县具有良好的自然资源优势,适合烤烟产业发展。一是剑阁的气候适宜烤烟生产。我县历史上种植晒烟,1987年试种烤烟以来的实践证明,我县能够生产出优质烤烟,各种烤烟品种均能在我县种植,是烤烟生产的适宜区。二是土地资源丰富。根据国土局对全县的土地详查情况报告,我县的实有耕地119万亩,其中适宜种植烤烟的面积在50万亩以上,只要我们努力,发展的空间足够,完全能够实现目标。三是生态良好,适宜生产无公害的优质烤烟。据行业专家意见,剑阁虽不如攀西地区气候好,但生产出的烤烟重金属含量低、无公害。四是农村劳力丰富。我县拥有68万人,农村劳力有33.7万余人,常年从事农业生产的有22万多人,只要我们普及好种烟的技术,认真为烟农服务,做大做强烤烟产业的条件是具备的。

3、我县种植烤烟的历史较长,具有大发展的基础。自1987年试种烤烟至今,已有23年的历史了,虽然经历了风风雨雨,但成绩是主要的,已经形成大发展的基础。一是发展烤烟的共识已经形成。烤烟在我县从不认识到认识,到现在离不开这个产业,可以说是历届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是各级干部的辛勤工作,是全县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创造的结果。二是种植技术成熟,烤烟效益高。经历了二十余年的烤烟生产,广大的基层干部和烟农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技术难关,探索出了许多新的技术措施,现 3 在已经成为全省种植水平最高的县区之一。三是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为烤烟生产大发展奠定了基础。在烟草行业的支技下,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全县已建成“普改密”烤房6868间,“密集式”烤房3250间,微水池1928口,整治山坪塘441口,新建整治烟路457km,建设标准化收购站点12个,这些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对我县近年来烤烟产业的发展发挥着巨大作用,而且为全县的农业生产和群众的生活改善了条件,为今后烤烟产业更好更大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四是广大烟农已形成了种植烤烟的良好习惯。

4、我县具有稳定的烤烟生产“三支”队伍。一是有一大批稳定的烟农队伍。近几年来,较稳定的烟农队伍已超过3万人。二是有一支成熟的技术队伍。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县局(营销部)已培养出有159人的技术队伍,长年深入村、组、户给烟农指导烤烟生产技术。三是有一大批经验丰富的乡镇、村组干部队伍。绝大多数乡镇的镇、村、组干部,人人懂烤烟,人人会讲生产技术,人人会做发展工作。只要用心工作,集中精力抓生产,全力依赴服务烟农,完全能够做大做强我县烤烟产业。

5、我县已经形成了较为科学的发展工作机制。为了发展烤烟产业,县委、政府努力探索,形成了一套抓发展的工作机制。特别是近几年,烤烟发展一年一个新台阶,产量几乎每一年翻一番,主要是我们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科学的工作机制。

当然,在发展中也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如农村劳动力相对减少,以烤房、电力配套和收购站点为主的烟叶基础设施建设压力仍然很大,还需进一步“减工降本”提高烟叶生产效益的任务艰巨,等等,这些需要在以后的烟叶生产中着力加以解决。

三、我县做大做强烤烟产业的主要途径

1、加大宣传,引导烟农大发展。各乡镇一定要利用各种有效的宣传手段,广泛、深入、细致地开展好烤烟生产的宣传。一是广泛宣传烤烟市场风险小、价格稳定增长、产业能稳步发展的优势;二是宣传好烟草行业的产前投入、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收购扶持政策等;三是宣传好各级财政对烟农的扶持、对基层干部的激励政策等;四是宣传好当地的烟农典型,让农民身边的事实来做示范和引领,带动烤烟生产发展。

2、科学规划,推进规模种植。各乡镇和村组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认真分析,确立目标,科学规划,形成规模化种植。一是按照“一村一品”的模式发展专业种植村和重点种植村。以烤烟为主,凡有能力种植都应该种烤烟,形成该村人人懂烤烟、个个学烤烟、户户种烤烟、家家因烟致富的烤烟专业村或重点村。二是采用“一事一议”方式成片规划。以村民委员会或村民小组为单位,召开村民会议,大家来讨论规划烟叶集中成片种植,尽力将分散的烟农调整到片区内。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思路,轮作片区,今年集中种这一片,明年集中种那一片,形成规律,稳定发展。三是发展规模种植户。今后烤烟种植以8亩以上的户为主,大户以16亩为主,形成一户当年以烤烟种植一项就收入两万元以上的收入格局。各乡镇和村组原则上发展大户以本地农户为主,适度引进外地业主,努力培育本地的铁杆烟农。

3、普及技术,着力服务烟农。烤烟生产的关键抓技术的普及、提高和服务。一要全力依赴普及种植技术。要种出高产优质高效益的烟,就需要普及和提高生产技术。今年全县新增加了一批乡镇,老乡镇也需扩展一批新烟农,因此,普及生产技术尤其 5 重要。要在烤烟生产几个最关键的时间段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建立烟农培训档案,让每户烟农必有一个技术明白人。二是要更新技术,减工降本。烤烟生产必须要按照行业要求的“减工降本、提质增效”的思路发展,积极开展机械化生产,研究和探索新的技术措施和生产工序,减少用工,减轻劳动强度。烟草行业和烟叶技术员要开拓创新,乡镇和基层干部要勇于探索,为烤烟生产的“减工降本、提质增效”做出积极的工作,也为烤烟产业大发展铺平道路。三要搞好专业化、互助合作生产。我们已经探索出了“三专业、两体系”的专业化、社会化的服务机制,各乡镇要根据实际,积极地组织实施,并且还要努力创新,从而提高烟叶生产水平和效益。四要继续抓好植保服务。烤烟生产植保是关键,近两年,以县招标采购常用烟药,由技术人员分送到烟农手中,按要求统一时间段组织烟农防治,有效地控制了烟叶的病虫害,大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今后还应坚持这个思路,完善工作环节和内容,更新药品,合理配送数量,提高烟叶植保的效率。五要抓好技术队伍建设,强化技术服务。烟草行业必加强技术队伍建设和管理,各乡镇必须加强领导和监督,提高技术队伍的素质。2011年,种烟老乡镇按每500亩配备一名专职技术员,新种烟乡镇按每300亩配备一名专职技术员,技术员要实行包片、包村、包户,从落实计划到收购结束的全过程考核,将工资、奖金和补贴与烤烟生产效益全挂钩。六要抓好烟叶站点建设,努力搞好收购报务。烟草行业尽快抓好已建的11个站点后期完善配套工作,确保明年投入使用。同时还要抓好其他乡镇站点建设立项争取工作,力争三年内全县能建成三十个站点,服务烟叶生产。各乡镇要主动加强站点建设的服务,解决好土地等具体问题。收购工作 6 要认真执行好价格政策,让利烟农、平稳收购,搞好服务,维护好收购秩序,确保烟农种放心烟。

4、稳定政策,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一是要稳定行业的投入政策。行业的产前投入政策要有利于烟农生产和得实惠,要方便执行和结算,一但宣布明确政策就必须坚决地执行,不能失信烟农。二是要稳定财政的优惠扶持政策。近两年来,县委、政府出台的财政优惠扶持政策比较科学合理,执行到位的。各乡镇要科学合理地运用好这些政策,将县上给予的全部政策和资金用到烤烟产业的发展上。三要整合涉农项目投入烟区基础设施建设。县委、政府将整合所有涉农项目,尽力安排到专业村、重点村,安排在烤烟集中种植的大片区,县级相关职能部门要以大局为重,为烤烟产业发展争取项目和资金,形成全县上下齐心协力发展烤烟的合力。四要充分调动基层干部为烟农服务的积极性。农村基层干部是做烤烟产业发展工作最重要的力量,只有把基层干部的积极性调动好,才能把烤烟的发展工作做好。各乡镇一定要制定有利于调动基层干部积极性的政策,让他们在农户中做好发动工作和服务工作,使他们主动为烤烟生产努力,也因烤烟生产而受益。五是乡镇应制定一系列规模种植户的优惠政策。各乡镇应在税收奖励中拿出大部分资金来激励规模种植户,来调动规模种植户的积极性,来发展规模种植户数。

5、加强领导,强化督查督办。县委、县政府加强了县烟叶领导小组力量,主要领导亲自抓,副县级以上领导联系种烟重点乡镇,县级部门挂联种烟乡镇。各种烟乡镇配备一名懂烤烟、工作扎实、有经验的班子成员具体抓,包村干部汇同村组干部全力抓的三级连抓机制,真正把最得力、最精干的人放在烤烟生产上。7 县级部门挂联种烟乡镇,帮助乡镇解决烤烟产业发展中的具体问题。县烟办加大阶段性任务落实情况的督查,使工作落实到每一个阶段和每一个环节。

剑阁的烤烟产业已处于关键时期,我们有条件、有能力、有决心将这个产业做大做强,为了实现县委、政府“把剑阁建设成广元的经济、文化、生态强县和川北旅游强县”目标,我们必须要发扬“亮剑拼搏、自强不息”的广元精神,抓住机遇,下死决心,克服一切困难,排除一切干挠,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奋起努力,抓好我县的烤烟生产工作,力争每年上一个新台阶,尽快实现做大做强烤烟产业的目标,为富民强县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作者系剑阁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第四篇:筠连茶产业发展情况简介

1筠连茶产业发展情况简介

筠连县位于四川盆地南部山区,系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势南高北低,海拨368.5至1777.2米之间。东与珙

县毗邻、南与云南威信、彝良接壤、西与云南盐津县交界、北与

高县相连、南北长43.3公里,东西宽48.5公里,幅员面积1256

平方公里,辖18个镇乡(其中有三个苗族乡),243个行政村,1632个农业社,农业户数9.32万户,农业人口36.7万人,以种植

业为主,主导产业为茶叶,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筠连县加

快茶叶产业建设,先后被列为全国100个年产5万担茶的基地县之

一、“四川省出口茶叶生产基地县”和“四川省优势特色效益农

业核心茶叶基地县”等。多年来,筠连县按照“重引导、抓基地、强龙头、拓市场”的总体思路,充分发挥特色优势,坚持以市场

为导向,以项目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以茶农增收为目的,着

力推进茶产业的发展,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

农户的茶产业新模式。茶叶已成为我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

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一、筠连茶产业现状

筠连是川红工夫茶和早白尖良种茶的故乡,也是宜宾早茶最

适宜区。茶叶是我县大宗传统农产品,也是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在全县农村经济、农民收入中具有重要地位。2009年全县茶园

总面积10.6万亩,(其中良种茶园3.5万亩)分别占全省(267

万亩)和全市(52万亩)茶园面积的3.97%和20.38%;茶叶

总产量3622.2吨,分别占四川省(13.62万吨)和宜宾市(2.21

万吨)茶叶总产量的2.6%和16.39%;茶叶总产值1.0152亿元,分别占、四川省(51.92亿元)和宜宾(5.2亿元)茶叶总产值的1.96%和19.52%。全县18个乡镇中,茶叶年产量100-200吨的有3个,200吨以上的有10个。全县茶农户均茶叶收入1080元。全县拥有茶叶初精制加工企业68个,其中市级龙头企业3个,省级示范企业1个,知名商标3个,“筠连红茶”证明商标成功申报,全县发展茶叶专业合作社8个,茶叶专业村20个.茶叶加工机械1200余台套。

茶园分布在海拔400-600米的茶园占全县茶园总面积21.04%,海拔600-900米的茶园占50.62%,900米以上茶园占28.34%,生态环境优良。生产的茶叶产品有筠连红茶(黄金白露)、醒世龙井、圣星茗芽、圣星凊凉苦丁茶、天香佛茗花茶、烘青、炒青等。其中炒青、烘青年产量2554.5吨、红茶50吨、名优茶1017.7吨。

巡司镇银星村是全国标准化茶园建设示范茶叶专业村,现有良种茶园4500亩,2009年全村产茶411.5吨,比去年增长3.58%,其中名茶54吨;产值1150万元,比去年增长6.48%,其中名茶产值864万元;人均茶叶收入9721元,占农民收入的80%,其中10万元以上24户,5万元以上63户,收入最高的一户为23.1万元。

新世纪以来,根据茶叶市场需求和茶区生态资源优势,启动有机茶、绿色食品茶和无公害茶开发,2009年末,全县有机茶

园246亩、绿色食品茶园8300亩、无公害茶园4万亩,茶园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二、筠连茶产业发展优势

1.茶叶生产历史悠久,茶文化沉积丰厚。筠连地处四川南部鸟蒙山区,是我国最重要的茶叶产区。明代开始生产剪刀粗茶(边茶),开创了500多年的筠连茶叶历史,经过建国后的30年的发展,1977年被确定为全国100个年产5万担茶的基地县之一,1985年筠连早白尖工夫红茶获第24届世界优质食品节金奖。筠连茶叶经近20年转型期的调整,茶叶生产、加工、营销体系日趋合理,为优化茶叶资源配置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2.生态条件优越,茶叶品质优异。筠连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森林覆盖度高,茶园生态环境好,有利于无公害茶和绿色食品茶、有机茶生产基地建设。目前颁证的无公害茶园和绿色食品茶园、有机茶园已占总量45.8%。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孕育了优异的茶叶品质,所产的名茶(天香佛茗、鑫龙茗兰、醒世龙井、圣星茗芽),川红(筠连早白尖工夫红茶、黄金白露、红碎茶)等多次在国内外获金奖。“筠连红茶”国家原产地域产品证明商标成功申报,对保证筠连茶叶质量,具有明显的市场竞争力。

3.茶树种质资源丰富,适制多种茶类。本县有筠连早白尖1个国家级地方良种;70年代以来,陆续引进云南大叶种、福顶

大白、福选9号、乌牛早、名山白亮131、平阳特早等国家级无性系良种,这些优良品系的茶树品种及种质的多样性、多适制性,不仅奠定了优异的茶叶品质,还决定了筠连茶叶的多样性,为筠连茶叶更好地满足国内外市场对茶叶的不同需求提供了品种基础和保证。

4.人力资源丰富,技术支撑有基础。以茶为主的农业地域特点,全县拥有茶叶技术推广站1个,其中高级1人、中级4人、初级6人;县茶叶生产办公室有茶技员18人;同时拥有一大批生产经验丰富的茶农、茶工。

5.生产加工体系较完备,一批龙头企业脱颖而出。目前,全县通过多种经营方式兴办了68家茶叶初、精制加工厂,生产加工体系基本形成。筠连红茶、炒青、烘青绿茶加工全部实现机械化;名优茶加工基本实现机械化,涌现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市场竞争力较强的茶叶龙头企业3家。它们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壮大,成为茶叶产业中最具活力的新生主体。

6.茶叶市场活跃,营销网络形成.近年来,随着“筠连红茶”外埠市场的不断开拓,上海、北京、济南等地已成为筠连茶叶的销售区域。

第五篇:瓮安县蔬果产业发展的探索与思考

瓮安县蔬果产业发展的探索与思考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以及农村出现劳动力的大量外出务工、种植效益比较低、居民消费需求提升等新情况和新形势,瓮安县蔬果产业正面临如何扩大面积、提质增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解决发展中的制约瓶颈,巩固多年来的发展成果,实现提质转型,是当前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为此,现就当前瓮安蔬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困难报告如下:

一、发展的现状

至2014年止,全县蔬菜种植面积发展到35万亩(次),总产量72万吨,总产值16.55亿元,形成以辣椒为主的夏秋冷凉型蔬菜快速发展的势头,销往两广、湖南、重庆、四川、浙江、贵阳、遵义等地,市场空间较大,特别是辣椒、西红柿等产品供不应求。实现了10万亩辣椒生产大县的目标。全县辣椒平均亩产鲜红椒1706.6kg,平均单价2.1元/公斤,平均亩产值3583.86元,平均亩投入1152元,平均亩净产值为2431.86元,总产值达6.81亿元,总净产值46209.3万元,全县农民人均种植辣椒纯收入1248.9元,辣椒已经成为我县农民增收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2014年共有62个村51340户农户种植蔬菜,种植面积35.1万亩(次),可实现总产值16.55亿元,平均亩产值达4715.1元,平均亩

投入1180元,平均亩净产值为3535.1元,总净产值12.41亿万元,仅蔬菜产业实现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354.05元,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2014年水果种植面积达6.8万亩,主要为桃、李、核桃、刺梨。全县栽培商品果树10余种,品种主要为梨2.5万亩,柑桔0.35万亩,桃2.2万亩,猕猴桃1.35万亩,优质水果挂果面积5.5万亩,总产量4.5万吨,总产值13500万元。

蔬果产业的健康发展带动了餐饮、物流、运输、城镇建设等二、三产业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一)蔬菜产业面临萎缩。由于玉米面积的增加,导致种植效益的下降,每亩玉米收入仅1200—1600元,比辣椒每亩收入4000—5000元少了3400—3800元;比西红柿亩收入8000—10000元少了8400—8800元。但是,群众只图玉米种植较为粗放,技术要求简单,一次性采收,劳动力投入少等等方面来考虑。没有在效益较好的品种上去下功夫,会导致常规农业逐年上升,蔬果产业逐年下降。

(二)科技成果转化速度缓慢。由于缺少必要试验、示范环节,多年来还一直延用传统的品种及种植模式,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材料等“四新技术”得不到及时的推广和应用,如:漂浮育苗、穴盘育苗技术、现在全州推广的长研十七高抗辣椒品种、系列蔬果高产栽培新模式等推广不

快,大田推广跟不上。究其原因:一是业务部门缺乏必要的试验、示范经费。每年用于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新模式的试验示范经费几乎没有,使科技推广工作难以开展。二是技术团队老龄化。目前,全县从事蔬果技术推广的事业单位人员编制仅7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已抽调到其它部门),中级职称5人,其中有3人2年内退休,1人借到局综合科。多年来,没有1人去接受过新的培训和深造,导致在思维方式和技术指导上没有创新,技术人员又无法单独担任技术指导工作,技术人员断档现象较为严重。

(三)基础设施不配套。一是现有的水利设施老化破损,蔬果产业出现“大灾大减产,小灾小减产,无灾只保产”的局面,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无法保证蔬果正常生产。二是缺乏大型的蔬果批发市场。三是采后商品化处理、冷库、分级包装等环节还尚未起步,影响了品牌效应和采后附加值的提高。

(四)组织化程度不高。目前,蔬果产业在生产上仍以农户自产自销较多,营销组织不很健全,生产分散,规模小,生产波动性大,规模效益不高,发展后劲不足。

三、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下一步,瓮安县蔬果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加大高山冷凉型蔬菜的开发力度,重点围绕“贵阳—瓮安”、“道真—瓮安”、“瓮安—马场坪”和“江口—瓮安”四条高速,“马

遵”、“久铜”两条公路沿线打造优质冷凉型蔬菜带,围绕猴场三佰佬大坝打造蔬菜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岚关、建中、猴场、珠藏蔬菜专业乡镇,辐射带动全县冷凉型蔬菜快速发展。使我县蔬菜面积逐年增大。每年搞好蔬菜各新优品种的试验示范。从适应市场的需要,通过试验示范,选择优良品种。使我县蔬菜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精品果业发展以桃为主,李、葡萄、杨梅、枇杷等水果为辅,积极推进休闲观光采摘园,做大做强蔬果产业。

(一)优化区域布局

1、干鲜两用辣椒基地

规划面积25万亩,具体分布在猴场、银盏、平定营、建中、玉山、江界河、珠藏、中坪、永和、岚关10个乡镇。

2、时鲜蔬菜基地

规划面积15万亩,其中:①以西红柿、茄子等为主的时鲜蔬菜基地3万亩,主要分布在猴场、银盏、玉山、平定营、瓮水办等乡镇。②以萝卜为主的时鲜蔬菜基地2万亩,主要分布在平定营镇、岚关、永和、建中等乡镇。③以菜用马铃薯、菜玉米为主的时鲜蔬菜生产基地6万亩,主要分布在中坪、玉山、江界河、珠藏等乡镇。④以甘蓝、白菜为主的时鲜蔬菜2万亩,分布在中部的6个乡镇。⑤以西葫芦、黄瓜为主的时鲜蔬菜生产基地1万亩,主要分布在瓮水办等中南部相邻乡镇。

3、建冷凉型蔬菜专业乡镇

针对两广市场,在岚关建高山冷凉蔬菜基地2万亩;在珠藏建以大葱为主的蔬菜基地3万亩;在猴场建以辣椒、西红柿为主的蔬菜基地4万亩,在建中、中坪以贵阳城市后花园建茄果类、叶菜类时鲜蔬菜基地3万亩作为省城保供蔬菜基地。

4、根据瓮安县以融入贵阳市城市经济圈为契机,打造城郊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指导思想,结合全县境内坡耕地和山地资源的具体条件,以“贵阳—瓮安”、“道真—瓮安”、“瓮安—马场坪”和“江口—瓮安”四条高速、两线(马遵线平定营镇龙薅村—珠藏镇荣院村,沿线约87公里,涉及平定营镇、雍阳镇、银盏乡、鱼河乡、玉山镇、龙塘乡、铜锣乡、珠藏镇、牛场坝乡共9个乡镇;久铜线松坪乡余家嘴村—中坪镇茶店村,沿线约66公里,涉及中坪镇、鱼河乡、银盏乡、猴场镇、松坪乡共5个乡镇)”为主。

以玉山、渔河、龙塘、中坪、白沙、玉华、建中、雍阳、永和、岚关、银盏、松坪、草塘、木老坪、老坟嘴、小河山乡镇为主,建设5.5万亩桃、李、葡萄为主的精品水果基地,核心区1.5万亩,辐射带动区3.5万亩。其中:

重点规划发展桃的乡镇有:草塘、木老坪、老坟嘴、小河山、松坪、岚关、永和等乡镇;

梨等其他果树维持原有面积,以提高品质,增加单产,加强管理和维护为主;

在平定营镇和城关镇分别新建或改扩建年加工鲜果达1万吨的果品深加工厂各1个,以提高果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条,确保果农增收,促进果品产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二)推进标准化体系建设。大力实施蔬菜水果生态标准化栽培示范,兼顾产品质量安全、加工包装、储运标准、市场准入等,提高蔬菜水果的商品率,确保优质优价,提高经济效益。一是结合全县蔬菜水果标准化生产的实际特点,制定生产技术标准、质量标准、采收标准、分级标准、包装标准、贮运标准等,指导全县蔬菜水果种植户由经验种植向标准化、生态化种植转变。二是注重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紧紧围绕当地主导产品、特色产品,加大建设蔬菜水果标准化示范基地的工作力度,将标准化工作由点及面开展起来。同时,加大“四新”技术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力度,把过去传统种植技术转变为现代高效综合配套技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三是完善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立田间档案,完善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抓好蔬菜水果全程监控指导。

(三)推进产业园区化建设。一是抓土地流转。适应农村新情况、新形势需要,为推动蔬果产业的提质增效,加大农村土地流转,引导和扶持企业、合作社流转土地,发展适度规模的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二是抓基础设施配套。根据蔬果产业(基地)布局,重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水利、发

改、财政、扶贫、农业等部门,要围绕蔬果基地灌溉条件的改善,推进小水池、小水窖、灌渠、喷滴灌、冷库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十三〃五”规划,加快建设力度,力争达到10万亩蔬果基地实现水肥一体化灌溉,园田化式标准栽培,夯实蔬果产业基础。三是抓管理体制创新。以产业基地建设为载体,整合产业发展中的技术、人才、资金、政策各要素,努力推进新阶段蔬菜水果发展的机制创新。积极探索“科技人员+基地”、“科技人员+科技大户+基地”、“科技人员+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基地”等多种运行模式。鼓励科技人员以技术承包方式到生产一线,以企业管理的形式领办标准示范基地,推广“四新”技术,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四是抓专业合作社建设。合作社起到上连企业和市场,下接农户组织生产管理的作用,为此,下大力做好合作社规范管理服务,推进“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产业链利益联结,通过企业和合作组织的带动,逐步形成集约化、规模化种植的生产格局,促进蔬果生产,农民从中分享收益。

(四)加大品种结构调整力度。以市场为导向,建立种植农户与市场连结的机制,推广种植适销对路品种,合理调整品种结构。一是抓市场调研。瞄准贵阳市场、重庆、长沙、武汉、广州等目标市场积极开展调研,根据市场需求变化来确定品种布局和茬口安排,通过网络、报纸等媒体和召开群

众会、培训等形式发布准确市场价格信息,为农户提供参考,增加市场紧缺的品种种植面积,适当调减滞消价低品种种植面积,确保蔬菜果生产的经济效益。二是抓试验示范。在前期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大市场需求的蔬菜新品种、种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力度,选择适销对路的新品种以及省工节本增效种植技术加以推广,充分发挥蔬菜科技人才作用,帮助农户提高种植效益,为蔬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五)狠抓质量安全创品牌。一是配合县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在蔬果生产期开展农业投入监管,在蔬果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开展农产品抽样检测工作,提高我县蔬果产品品质。二是根据不同层次市民需求,进行分类、分级包装,提高产品档次,提升产品附加值。三是狠抓标准化体系建设,从建立田间档案着手,加强品牌创建,打造我县特色蔬果品牌。四是鼓励开展无公害产地和产品的认定、认证等工作。

四、需要解决的问题

蔬果产业的持续发展,深受各级领导的关心和重视。抓好蔬果产业,既是一项民生问题,也是一项至关能否与全州、全省、全国同步小康的政治任务,否则,将无法向各级领导和全县人民交待。为抓好我县蔬果发展,急需解决以下问题:

(一)加强蔬果科技队伍的建设。一是增加县级业务部

门技术力量,为抓好全县蔬果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建议将县蔬果站的事业编制从现有的7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已抽调到其它部门;中级职称5人,其中有3人2年内退休,1人借到局综合科)增加到15人,二是调整充实县乡两级的技术队伍,在人员招录时,每年安排一定的比例考虑蔬果专业毕业的人员。三是加大培训力度,提升业务水平,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对现有的科技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

(二)建立财政稳定投入的长效机制,确保我县“四新”技术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使蔬果产业不断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建议:县财政每年将从预算中拿出50万元经费,用于科技培训、新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研究、试验、示范、市场调研、表彰奖励等;县直相关部门在安排资金时,要结合蔬果产业发展给与重点倾斜。县蔬果中心也要积极探索蔬果产业发展的投、融资机制,开展蔬果生产、加工的项目招商,努力推动我县蔬果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推进品牌创建。建议:从财政安排一定的经费,采取补贴的形式,鼓励从事蔬果产品的销售、商标注册等,全面提升我县蔬果质量,确保蔬果产品实行品牌销售。

(四)加快出台蔬果产业发展意见(扶持政策)。制定出台系列蔬菜产业、精品果业优惠扶持政策,使我县蔬果产业得以迅速健康发展。

下载筠连县发展烤烟产业的探索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筠连县发展烤烟产业的探索与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广城镇烤烟产业发展的调查和思考

    关于广城镇烤烟产业发展的调查和思考 作者:唐小平、唐波 2012-5-2 紫阳县广城镇位于紫阳县西南部,座落于任河北岸,毗邻汉中市田坝镇,是一个具备一定农业基础和产业发展潜力的边......

    攀枝花市烤烟产业发展探析-分析范文大全

    攀枝花市烤烟产业发展探析 有大量的数据支持,表格等形式,清晰明了 攀枝花市烤烟的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行业管理,形成齐抓共管(二)制定优惠政策,激励烟农种烟(三)抓好补贴落......

    崇义县发展竹产业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探索与思考

    崇义县发展竹产业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探索与思考 江西省崇义县委常委、副县长、农工部长 崇义县在新农村建设中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核心任务来抓,通过发展竹产业,强化新农村建......

    探索烟叶产业发展互助组生产的思考-----

    创新烤烟生产模式努力推动烤烟生产跨快速发展 罗成宇 班级 :2010级行管 学号: 摘 要:通过分析我县当前烤烟种植情况,结合实际,创新我县烤烟生产模式,即发展烟叶生产互助组或入股......

    烤烟发展情况

    烤烟发展情况 (2011年12月10日) 2011年,全县涉烟部门在2011年的烟叶工作中,面临冰凌灾、强倒春寒、冰雹、夏秋连旱等自然灾害的挑战,紧紧围绕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这一中心任......

    烤烟发展情况

    沧沟乡经济社会发展及 大水村烤烟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中共武隆县沧沟乡委员会 武隆县沧沟乡人民政府 2011年9月9日 (送审稿) 尊敬的小军副主席及各位领导: 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

    思考与探索

    对年轻的公务员如何成长为 真正乡镇干部的思考与探索在就业形式愈发严峻的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一直是党中央解决民生实际的重中之重,而随着历年来以基层工作为主要对象的......

    思考与探索

    思考与探索 1.反思你执教的一次语言教育活动? 2.在谈话活动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3.在绘本阅读活动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 在一次的语言教育活动《三只小猪》中,我将幼儿分成三大组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