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天动地五十年——中国航天固体动力事业发展报告

时间:2019-05-13 09:42: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惊天动地五十年——中国航天固体动力事业发展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惊天动地五十年——中国航天固体动力事业发展报告》。

第一篇:惊天动地五十年——中国航天固体动力事业发展报告

惊天动地五十年

——中国航天固体动力事业发展报告

这是一个奇迹。千年以前,火药最早在中国诞生。北宋军官造出世界上第一个以火药为动力的飞行兵器——一种最早的原始火箭。当时民间流传的是能高飞的‚火流星‛,是最早的观赏性火箭。这同样是个奇迹。50年前,为了巩固社会主义建设成果,中国决定开始研制现代固体火箭。面对国际上的重重封锁,中国航天人用智慧、汗水乃至血水,在火箭故乡再次书写了惊天动地的传奇。筚路蓝缕,攻坚克难

古都西安,在中国航天固体动力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固体发动机专业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四研究院,82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邢球痕向记者回忆50年的研制历史时,依然感慨万分。火箭在我国古代拥有悠久的历史,但现代固体火箭却起步晚。1956年,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任首任院长。1962年,在钱老的提议下,成立了国防部五院固体发动机研究所,这也是四院的前身。

‚固体火箭发动机作为导弹武器及航天运载动力的独特用途,就决定了这项事业从诞生那天起,就只能走自力更生的道路,充满漫长而艰辛的探索。‛邢球痕告诉记者,‚起初条件很艰苦,几乎可以说一无所有。‛

那时候,一批刚刚走出校门不久的大学生,基本没有学过相关专

1业,凭着工作热情反复研究方案,几经磨难,孕育出固体火箭推进剂第一支药芯;点火试验没有试车台,就自己动手在被称为‚土地庙‛的小木屋建造了中国固体发动机第一个试车台……

在危难关头,他们面对的,甚至是生与死的考验。

某重点战略固体导弹发动机研制初期,一台即将试车的发动机发生大面积脱粘。为了减少损失并彻底查清疑点,当时,四院人综合考虑后选择了人工挖药,可如果稍微操作不当,就可能导致爆炸起火,3000多摄氏度的高温把钢铁都能熔化。

‚这种情况下,突击队员没有丝毫犹豫。挖出300多千克的药后,经过重新浇注灌浆的发动机试车成功。‛邢球痕说,每一次创新背后有无数个攻坚克难的故事,永远铭记在航天人心中。

惊天动地,成就斐然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顺利升空。当时长征一号的末级发动机采用了固体动力,它的有力一推使卫星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这是固体动力在我国航天领域的首次应用,随着其技术的成熟,它惊天动地的力量日益显现。

1982年,我国潜地固体导弹巨浪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潜艇水下发射导弹能力的国家,具备了二次核打击能力。

建国60周年大阅兵中,多种型号固体导弹武器盛装亮相,更是让世界见识了中国的强大‚神剑‛。

‚一个国家有强大的国防,才不会成为被人蚕食的对象。‛四院党委书记张康助介绍,进入四院的员工,学习完固体火箭的历史后,自豪感油然而生。‚他们爱航天爱事业,更肩负着对祖国、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默默奉献,将航天精神薪火相传。‛

50年来,我国航天固体动力技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导弹武器逐步实现了由液体动力向固体动力、由固定发射向机动发射的跨越发展。截至目前,我国已形成战略、战术型号并举,拥有地地、地空等各种系列固体导弹的大家族,构筑了空中、陆上、水下全方位的打击和防卫能力。

不仅应用于国防领域,运用固体动力造就的载人航天逃逸救生系统,还是航天员的‚生命之塔‛。在火箭发射过程中,一旦发生危及航天员生命安全的意外紧急情况,2秒时间逃逸塔就会启动,将载有航天员的飞船返回舱带离危险区域。

‚载人航天逃逸救生系统从1992年开始进入工程研制,先后攻克多项技术难关,堪称世界最先进水平。此前该系统已顺利完成从‘神一’到‘神八’的任务,这次针对神九任务,我们又对关键部件设计等进行了改进,全力保证航天员的安全。‛四院副院长、我国第一位航天固体动力发动机博士侯晓告诉记者。

国计民生,大显身手

火箭,是人类走向太空的桥梁。‚我们不仅要打造精良的发动机把火箭送上天,还要将航天技术服务到国民经济建设和普通百姓日常生活中。‛四院院长田维平说。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在即,一场暴雨即将莅临京城上空,怎么办?应用航天固体动力技术的火箭弹,成功将暴雨拦截在城外,确保了开幕式顺利举行。

2011年,面对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的60年不遇的大旱,增雨防雹火箭开展大规模的人工降雨作业缓解旱情。

如今,作为国内第一家把火箭技术用于防灾、减灾的单位,四院面向减灾、防灾等人工影响天气和气象探测市场领域的服务,在全国28个省区市得到广泛应用。

此外,利用火箭发动机爆燃技术发明的双金属复合输油管线,解决了特殊环境对管道性能的要求;利用复合材料核心技术优势,研制生产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飞机碳刹车盘,打破国际技术垄断,结束了我国从国外进口该产品的历史。……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田维平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航天人将进一步履行好富国强军的使命,不断推动我国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

(新华社记者王敏)

第二篇:浅谈以激励机制激活事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去年以来,**县国税局贯彻以人为本原则,建立实施了新的育人用人激励机制,把对税务干部的工作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立功受奖、职务晋升等紧密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全县国税系统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了活力,激活了动力,形成了合力,推动了各项工作任务的全面完成。

一是以提高干部综合素质为出发点,实行成绩与晋升挂钩那一世小说网 穿越小说网 言情小说网 免费小说网,用职务激励。

求才,惜才,育才,用才,使人才各尽其能,各展其技,才能齐聚本了贤士、广纳八方英才。去年,**县国税局对三名获得省级业务能手称号的同志提拔使用;将每年两次的政治业务考试的成绩,计入干部人事档案作为选拔作用的重要依据,此次整合又将上年的成绩计入选拔总分,有效地调动了全体税干学习的积极性。在利益驱动机制的作用下,税干们自觉学习积极参训,提高素质增强能力已蔚然成风,执法水平明显提高,好多同志不惜花钱买上电脑在家自学。仅去年一年县局就举办各类培训班17期,年内准备投入10余元用于干部职工教育培训,计划举办各类培训班19期,现已兴办5期。建起了宽敞明亮的图书阅览室,藏书3200余册。

二是以激发中层干部队伍活力为出发点,实行优胜劣汰,竞争上岗,用责任激励。

股所长是税收一线组织收入的直接指挥者和战斗者,能否较好地完成收入任务,他们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如何到关重要。为了激发其竞争,也为了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今年在税务机构整合建制升格中,本着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公开任职资格和条件,通过个人报名,资格审查、群众评议、党组审定、正式任命等程序,25名税干走上了副科级股所长岗位,平均年龄33岁,全部达到大专以上学历,税务所长队伍实现了知识化和年化。

三是以增强队伍凝聚力为出发点,实行双向选择,优化组合,用信任激励。

上下级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它有助于单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振,有助于单位团队精神和凝聚力的形成。过去在税务干部的交流形式上一直彩委派制,忽视了人员组合中“情感”、“志趣”等因素,使股所长和一般税干之间因此而产生了许多矛盾,影响了团结,造成了内耗,使组织收入的精力分散。采用双向选择、优化组合的办法后,将点兵、兵选将,实现了工作需要和个人愿望的有机结合,获得了人员的优化配置和最佳组合,形成了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四是以落实公务员制度为出发点,实行《工作日志》制度,用目标激励。

目标作为一种诱引,具有引发、导向和激励的作用。一个人只有不断启发对高目标的追求,也才能启发其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今年以来,在全县国税系统实行了工作日志制度,统一印,人手一册,税务干部逐日将履职情况如实记载,分局定期考核,县局明察暗访,重点抽查,由专职考核人员对各岗位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复核验收,评出优劣。这样一方面税务干部明确了工作奋斗的目标,如实记载了工作的历程,另一方面县局把以往面向单位的考核,变为直接对个人和岗位的考核,实现了对税务人员岗位、素质和业绩的客观评价,为单位和公务员考核,实现了对税务人员岗位、素质和业绩的客观评价,评先评优、提拔作用提供了重要依据,有效地解决了以往公务员考核中缺乏硬性指标,难以操作掌握,主观随意性大的端,保证了考核结果的公平公正。

五是以加强人文怀为出发点,积极打造“民心工程”,用情感激励。

情感是影响人们行为最直接的因素之一,任何人都有渴求各种关爱的需求。新的班子组成后,把凝聚人心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其一,凡本局职工每年都组织一次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凡职工家庭遇到困难时,组织上都尽力予以帮助。其二,广泛开展种类文体活动。其三广泛开展谈心活动,每年局领导同干部职工至少两次谈心交流,听取干部职工的心里话,及时了解和掌握思想动态和心理需求,消除了疑虑,增进了团结,营造出一种相互信任、相互关心、相互体谅、相互支持、团结融洽的和谐氛围,增强了集体归属感。

通过靠竞争上岗、以实绩说话、用真情暖人,激发了全体税务干部献身国税事业的工作热情,促进了全县国税系统各项工作更好更快发展。

传奇小法师 绝世游戏 篮球,风云再起的岁月 高中篮球风云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第三篇:解放思想是我市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全党全国范围内经历过两次思想大解放。第一次是1978年,在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领导和支持下开展起来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这场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恢复了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推动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第二次思想大解放,以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召开为标志,冲破了姓“社”姓“资”的思想束缚,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三十年的实践证明,解放思想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没有思想的不断解放,就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国三十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回顾近十年来海宁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历程,解放思想的可贵精神,敢为人先的胆识魄力,正是海宁残疾人工作走改革开放发展道路的生动实践和深刻体会。

一、只有解放思想,突破瓶颈,才能作出正确决策。解放思想,就是要清除各种不适应发展的思想观念、工作方法、体制机制等障碍,因此解放思想不能只唯书只唯上,关键是要务实,要敢于突破。1999年6月30日,海宁遭受特大洪涝灾害,部分贫困残疾人家庭的住房倒塌或濒临倒塌,急需援助。但根据当时的政策,残疾人保障金只能用于就业培训方面。是被政策束缚手脚,还是想残疾人所想、急残疾人所急,切实为他们解决困难?灾情不允许我们犹豫,市残联立即组织力量,深入基层,实地察看各受灾残疾户,并马上召集领导班子讨论,向市政府残工委建议,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筹集资金10万,又从工作经费中自筹资金1.2万,为62户特困残疾人家庭修建住房。此举冲破了政策禁区,但切切实实符合人民利益,受到了残疾人的一致好评,同时在社会上引起了良好反响。海宁市残联也成为了全省第一家将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投入扶贫工作的单位,这为我们以后深入开展残疾人扶贫工作奠定了基础。由此可见,解放思想,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根据人民群众的需要开展工作,一切从实际出发,打破按部就班,墨守陈规,的思维惰性,突破制约工作需要的机制瓶颈,积极谋创新、求突破,以实践来检验真理,以人民利益来检验工作,这样才能作出正确决策,推动工作不断发展。

二、只有解放思想,抓住重点,才能创建工作特色。残疾人作为特殊的弱势群体,需要政府和社会给予特殊的帮扶。海宁市残联作为全市广大残疾人的娘家,切实履行“代表、服务、管理”的职能,在残疾人的众多需求中,着力抓住“扶贫解困”这一主线,以实现广大残疾人脱贫致富奔小康为目标,不断完善扶贫机制,开辟扶贫途径。自1999年“6·30”洪涝灾害时为残疾人修建住房,尝到解放思想,大胆决策的甜头后,20xx年市残联结合周边地区兄弟县市残联的先进经验,进一步解放思想,迈开改革步伐,首次向市政府提出投入50万元无偿扶贫资金开展五项残疾人扶贫工程,之后以每年平均50万元的速度递增,到20xx年发展为十项扶贫工程,20xx年投入残疾人扶贫资金400万元,扎实开展助学工程、安居工程、救济补助工程、送温暖工程等十项扶贫工程。8年来共计投入残疾人无偿扶贫资金1810万元,受益人数43700多户次。以系列扶贫工程为载体,海宁市残联扎实、深入地开展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切实帮扶贫困残疾人脱贫致富,共奔小康、共享和谐。扶贫工作既是市残联工作的重点,也是一大亮点,市残联一直将其作为长期的战略任务常抓不懈,坚持以开发式扶贫为主线,“造血与输血”、“有偿与无偿”相结合的工作方针,不断开辟新途径,探索新模式,多次获得市委市府及上级残联的充分肯定。20xx年,市残联获得“全省扶贫工作先进单位” 荣誉称号,海宁市政府又将“150万元残疾人无偿扶贫资金和100万元小额贷款”列入当年政府十件实事之一;20xx年又获得市委市政府授予的“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称号等等。解放思想,使我们在复杂的现实面前把握实质,抓住重点,解决残疾人生产生活中的首要问题,从而推动其他各项工作有声有色地开展。

三、只有解放思想,创新方法,才能提高工作针对性。邓小平同志曾说:“在党内和人民群众中,肯动脑筋,肯想问题的人愈多,对我们的事业就愈有利。”这就要求我们面对现实问题时不仅要解放思想,而且要积极动脑,不断拓宽工作思路、创新方法,提高工作针对性,从而解决各类矛盾和难题。近年来,我市残疾下岗职工面临一个新的困境:根据现有的社保政策,社保中断脱保后,医保卡也随即停止使用。残疾职工下岗后因经济困难无法自行缴纳社保金,因此需要及时参加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使其就医有保障。但根据城乡居民合作医疗政策的有关规定,当中途不允许入保,只有在年底前登记上报后,次年一月份才可享受医保政策。这样又使中断社保的下岗残疾职工新增了就医上的经济负担,生活更加困难。民生无小事,更何况这是直接关系到残疾人基本生活的大事。

第四篇:《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

欢迎大家出席全国老龄办新闻发布会,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老龄事业的关注和支持!下面,我通报《中国老

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的有关情况。

一、发布《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的背景及意义

今天,我们在这里发布由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编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这是我国第一部全面总结和评估我国老龄事业发展状况的蓝皮书,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

白。

2012年和2013年是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年份。一是随着新中国成立后新出生的人口,也就是1952年和1953年出生的人口进入老年期,我们迎来了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截至2012年底,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94亿,比上年增加891万,占总人口的14.3%,其中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达2273万人,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将突破2亿大关,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4.8%。二是迎来劳动年龄人口进入负增长的历史拐点,从2011年的峰值9.40亿人下降到2012年的9.39亿人和2013年的9.36亿人,劳动力供给格局开始发生转变。三是底部和顶部老龄化相叠加,推动人口机会窗口逼近关闭。少儿人口抚养比从2012年的23.96%提高到2013年的24.36%,老年抚养比从2012的20.66%上升到2013年的21.58%,推动社会总抚养比从2012年的44.62%上升到2013年的45.94%。

同时,老年人口的高龄、失能和空巢化将进一步加剧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性和复杂性。一是高龄老年人口数量迅速提高。到2025年之前,我国的高龄老年人口将一直保持年均100万的增长态势。二是失能老年人口继续增加,从2012年的3600万人增长到2013年的3750万人。三是慢性病患病老年人数持续增加,2012年为0.97亿人,2013年将突破1亿人大关。四是空巢老年人口数量继续上升,2012年为

0.99亿人,2013年也将突破1亿人大关。

由于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未富先老”和“未备先老”的特征日益凸显,老年人面临着贫困、疾病、失能、服务、照料、精神关爱等诸多困难和问题,加强发展老龄事业和产业,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方面需求,既是中央的战略部署,又是全社会的共同期待。在这种背景下,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组织编写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从研究者的独特视角,全面审视了2012-2013年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态势,从老龄政策、养老与医疗保障事业、老龄事业法制化进程、老龄服务、老年宜居环境、老龄文化、老年群体社会管理、老龄科学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这对于进一步宣传老龄事业,提升全社会的老龄意识,加快形成全社会关注、关心和支持参与老龄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对于为政府发展老龄事业科学决策提供翔实理论依据,推进老龄事业科学发展;对于探索老龄事业发展规律,促进老龄科学研究工作

开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二、《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主要内容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由总报告、政策篇、保障篇、服务篇和研究篇5部分组成,包括

1个总报告和15个分报告,主要内容包括:

(一)2012年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回顾

2012年是我国老龄事业发展历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年。党的十八大作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的战略部署,各地、各部门纷纷加强老龄政策创制,积极推进老龄事业发展,老龄事业发展呈现出五大亮点。

一是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首次实现制度全覆盖。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填补了中国养老保险最后的制度空白。两项保险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障制度、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一道,为中国人民织就了一张覆盖城乡的养老保障网,几千年来亿万群众“老有所养”的梦想首次在制度上得到了实现。2012年底,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30379万人,比上年底增加1988万人;全国城居保和新农保参保人数达到48370万人,比上年底增加15187万人,13075万城乡老年

居民按月领取养老金。

二是中国老龄事业法制化进程取得重要进展。新修订的《老年法》从6章50条增加到9章85条,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纳入国家的长期战略任务,对家庭养老进行重新定位,突出对老年人的精神慰藉,确定老年人监护制度,新增加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的内容等。可以说,新《老年法》更符合时代精神,不仅是一部全方位解决老年人问题的对策之法,也是一部促进中国老龄事业健康发展之法,具有重要意义。

三是老年人医疗卫生保障状况显著改善。在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覆盖的基础上,城乡老年人医疗救助制度更加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超过13亿,覆盖面从2008年的87%提高到2012年的98%以上,构建起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

四是老龄服务体系建设势头强劲。国家投入31亿元用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试点设施建设,各级民政、财政等部门加入投入力度,各地大力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老龄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截至2012年底,养老床位数已达到390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的养老床位数达到20.5张,社区各类服务床位数已达到17.6万张。18个省市建立高龄老年人生活补贴制度,22个省市建立起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养老护理员

职业技能的培训、鉴定和评估系统初步建立。

五是老年文化事业和基层老年协会建设快速发展。《“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年文化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基层老年协会建设的意见》等多项涉老文化政策出台。以“敬老月”和“中国老年文化艺术节”为代表的特色老年文化活动成效显著。基层老年协会建设工作快速发展,全国已建成基层老年协会44.7万个,覆盖65%城乡社区,部分省(区、市)基层老年协会覆盖率超过95%。

(二)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存在问题及今后展望

中国老龄事业在取得较快发展的同时,还面临着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一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滞后;二是多元主体共同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体制机制尚未形成;三是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水平还比较低;四是老龄事业发展不平衡,农村老龄事业、老龄文化、老龄宜居环境和老龄社会管理等的发

展明显滞后。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也是做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准备的重要一年。各地各部门将制定出台促进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的政策和规划,推进老龄事业和产业健康发展;将掀起宣传贯彻新修订的《老年法》的高潮,老年人权益将得到进一步保障;将加快老龄服务体系建设步伐,老龄服务进一步快速发展;全社会关心支持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的氛围将更加浓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环境会更加优化。

2013年02月27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蓝皮书指出,中国将迎来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突破2亿大关。在2025年之前,老年人口将每年增长100万人。同时,劳动年龄人口进入负增长的历史拐点,劳动力供给格局开始发生转变。

近两年,新中国成立后新出生的人口,也就是1952年和1953年出生的人口进入老年期,形成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依据《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课题组预测,2012年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94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3%,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突破2亿大关,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8%。

同时,劳动年龄人口进入负增长的历史拐点,从2011年的峰值9.40亿人下降到2012年的9.39亿人和2013年的9.36亿人,劳动力供给格局开始发生转变。人口机会窗口逼近关闭。与此同时,老年人口

[1]内部变动将进一步加剧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性。一是高龄老年人口继续增长,从2012年的0.22亿人上升到2013年的0.23亿人,年均增长100万人的态势将持续到2025年。二是失能老年人口继续增加,从2012年的3600万人增长到2013年的3750万人。三是慢性病老年人持续增多,2012年为0.97亿人,2013年突破1亿人大关。四是空巢老年人口规模继续上升,2012年为0.99亿人,2013年突破1亿人大关。五是无子女老年人和失独老年人开始增多,由于计划生育一代陆续开始进入老年期,加上子女风险事件的发生等因素,无子女老年人越来越多。2012年中国至少有100万个失独家庭,且每年以约7.6万个的数量持

续增加。

由于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未富先老”和“未备先老”的特征日益凸显,老年人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一是贫困和低收入老年人数量仍然较多,2012年全国约有2300万人。二是城镇老年人口的宜居环境问题十分突出,七成以上的城镇老年人口居住的老旧楼房没有安装电梯,其中的高龄、失能和患病老年人出行举步维艰。三是农村老年人留守现象更加突出,2012年约有5000万,其中的高龄、失能和患病老年人的照料护理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四是涉老侵权案件、老年人受害受骗事件、老年人自杀现象时有发生。五是老年群体社会管理存在真空,三成以上老年人游离于社会管理之外,少数老年人被地下宗教和非法组织利用,不利于社会和谐和政治稳定的隐患依然存在。

专家认为,综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看,“未富先老”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同时,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与工业化、城镇化相伴随,与中等收入陷阱相遭遇,老龄问题的严峻性是世界上少有的,必须认清形势,全面应

对。J063

劳动年龄人口

劳动年龄人口进入负增长的历史拐点,从2011年的峰值9.40亿人下降到2012年的9.39亿人和201

3年的9.36亿人,劳动力供给格局开始发生转变。

老年人口

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突破2亿大关,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8%。老年抚养比从2012年的20.66%上升到2013年的21.58%,推动社会总抚养比从2012年的44.62%上升到2013年的45.94%。

少儿人口

少儿人口抚养比从2012年的23.96%提高到2013年的24.36%。

机制欠缺导致失能老人需求不能满足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吴玉韶表示,根据报告,目前,我国老龄服务体系建设还存在“瞄准机制”欠缺、政府定位不清的问题。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建设公办养老机构,服务对象大部分却是健康和经济收入条件较好的老人。根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三次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失能老年人愿意入住养老机构的比例为16.6%,即有597.6万失能老年人需要入住养老机构,但目前护理型养老床位严重不足,民办养老机构中仅有15%左右的养老机构以提供“康复护理”服务为主,远不能满足失能老年人的长期护理需求。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表示,“失能风险”是人口老龄化过程中面临的难题。因此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十分重要,目前建立该项保险已列入议事日程,同时,长期照顾的商业保险也正在推进,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出台政策完善税收政策,以促进此类保险快速发展。

失独家庭以每年7.6万的速度增长

党俊武表示,我国现有的失独家庭约为100万,同时以每年7.6万的速度增长。针对失独老年人的现象,政府和社会各界应有担当,首先靠制度安排,如果是低龄健康的失独老人,主要是解决精神孤独问题;如果失独老人再遇到老年失能,问题就比较复杂,应在养老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养老长期照顾保障制度,通过社会保险、商业保险、津贴和社会慈善几个方面入手。同时要靠服务体系,在解决服务费用的前提上,更要解决服务质量。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吴玉韶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12年和2013年是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两个年头。新中国成立后新出生的人口,也就是1952年和1953年出生的人口进入老年期,形成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推动了社会总抚养比从2012年的44.62%上升到201

3年的45.94%。

报告以每五年进行一次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结果为研究对象,对我国的老龄事业发展进行了全面梳理。报告认为,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与工业化、城镇化相伴随,老龄问题的严峻性是全世界

少有的。

绝大多数城市建设忽略老年人需求

“调研中我们发现,老年人住老房子的较多,这些老房子有七成多没有电梯,以致失能、高龄、患病老人的行动非常不便,老旧楼房加装电梯难度大,无障碍坡道改造经费难以落实。”吴玉韶说,在老龄化程度急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绝大多数城市建设标准不符合适宜老年人出行、居住、活动的标准,属于“问题城市”。

在过去相当长时期内,中国的人居环境建设缺乏长远规划,没有充分考虑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要求。大多数基础公共设施和建筑都是针对健康、无残疾的中青年群体,忽视老年群体的要求,当前城市建设中不适宜老年人生活的种种设施,特别是城市中的过街天桥、地下通道、公交车站已逐渐显露缺陷,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增加,高龄老人、高龄空巢老人、高突发病老人增多,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居住、出行出现困

难。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广州对这一现象很有感触,“现在城市的地铁交通、住宅建设,考虑了方便残疾人,但对老人需求考虑不够,老年人地铁换乘非常困难,上下台阶很不便,还有过马路的信号灯,有的要求20秒内必须通过马路,很多人老人走得慢,20秒过不去,很多细节的东西都

被忽视了。”

王广州认为,城市建设规划提前几十年就需要充分考虑,建成后再进行改建,一方面造成巨大浪费,另一方面改建非常困难。报告提出,老年宜居环境建设是实施《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长远发展应纳入新型城镇化整体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要均衡各方利益,建设资金、土地、管理等要素应加大投入,适老改造工程面临艰巨任务,是下阶段城镇化建设工作的重点与难点。

吴玉韶认为,中国老年宜居环境建设应该通过立法,制定强制性的规划和老年宜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老年宜居环境体系考核与评估,加强老年宜居环境创建工作规范运行,促进老年宜居环境体系的管理、服务、监督。

在王广州看来,应对人口快速老龄化,最重要的是战略和规划,“社区里需要方便就医、提供家庭医疗服务,有些老人的病不是天天需要去三甲医院,而是经常需要在社区医院打针输液。”

“不能出了问题,再想办法解决。要早做规划、准备,现在很多城市的幼儿园、小学入学压力很大,再过几年,就会发现养老机构压力很大。”王广州说。

老龄服务供给不足

以老年人自我服务和家庭养老服务为基础、以社区居家服务、公寓服务和日间照护服务为主干、院舍服务为支撑、邻里服务和志愿服务为补充的中国特色老龄服务体系,是蓝皮书提出的我国老年人养老的理

想模式。

报告提出,在建设中国特色老龄服务体系的过程中,现阶段重点要解决的三个问题是:政府的“进与退”、市场的“增与减”和老年群体的“收与支”。

总体来讲,老龄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同时,老年人的服务认知程度较低、服务购买能力和服务购买意识薄弱等又造成了服务利用不足的问题。缺乏“瞄准机制”,政府、市场定位不清、分工不明。一是瞄准主体定位不清,政府“投入不足与监管不够”的“越位”与“缺位”并存。

社会最关注的“公办养老机构一床难求”、“民办养老机构无人问津”的现象,就是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瞄准主体定位不清、责任不明的后果,一些地方政府投资建设了许多公办的豪华高档的养老机构,本应为高龄、困难、失能老年人服务的公办养老机构,事实上的服务对象是低龄、经济条件较好、身体健康的老年人,既浪费了国家财政投入,也使本应属于老龄服务市场的消费群体流失。

蓝皮书分析认为,在城市化发展不断加快以及房屋建设成本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单纯依靠民间资本进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很不现实的,高昂的土地使用费用会加大企业的成本,因此,现阶段政府必须加大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基础设施的投入,在硬件设施完成之后,再引入市场来提供服务。

吴玉韶认为,目前政府在老龄服务市场上的投入和监管都不足,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不足,“有的地方政府可能会花一大笔钱建一个功能齐全、面积很大的老年人活动中心,其实,老年人最需要在他居住的社区附近能有间活动室,可以和其他老人聊聊天,步行一刻钟就能到。”

另外,目前的老龄服务尚未形成充分和完善的市场竞争,准入、退出都缺乏系统的规范。

蓝皮书分析认为,在老龄服务体系建设中,政府绝对不是万能的,老龄服务体系的建设也不能全靠政府,在提供基本养老保障、制定老龄服务规划、加强市场监管管理、为困难老年人提供基本养老服务方面,政府的责任责无旁贷,但是在老年人服务市场的发展中,一定要真正实现“公退民进”。政府还是应该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扶持民办养老服务业的发展中来,由市场来提供更多满足老年人需求的老龄服务产品。

老龄政策碎片化严重

报告认为,当前,中国老龄政策规范和调整的领域主要局限于老年人的供养、医疗保健、照料服务、精神文化生活、权益保障等有限的几个方面,老龄政策似乎就是“老年人的政策”。设立相关政策的背景大多是处于形势发展到迫不得已才匆忙出台一个政策应对,缺少前瞻性和全局观,也缺少统筹意识和统筹制度性设计,使得老龄政策处于“救火队”的状态。党的十八大报告已提出要“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老龄产业”,但目前还没有独立的老龄产业政策,与老龄产业相关的政策散落在与各种企业有关的政策文件中。像民办养老机构的土地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政策、水电费优惠政策等分别由国土局、税务局和水电公司等执行,实际上有的部门执行,有的部门不执行,为此而扯皮的事情并不少见。

从2012年出台的涉老政策文件看,当前国家层面的老龄政策主要局限于部委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层面,上升到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层面的很少。目前上升到国家法律层级的只有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绝大部分老龄政策在形式上以“通知”“意见”“决定”等规范性文件的形式出台,这些文件的效力较低,导致政

策的贯彻实施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报告认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在整个老龄政策体系中属于最高层次,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同国家其他领域的发展战略一起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但现在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在物质、文化、制度特别是组织体系和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准备仍很不充分,主要体现在老龄政策缺乏顶层设计,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国家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这一规定应当

体现在国家老龄法规政策的顶层设计上。

目前我国关于老年人的养老、医疗保障等政策碎片化严重,十多个部委都可以出台政策,同样是城市老年人群,有退休和离休之分,在退休的人群中,由于退休前的职业、身份等不同,退休政策包括退休金差别很大。同样是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由社会保障部门主管,“新农合”由卫生部门主管,由于医疗保险实行省级统筹,因此不同省的老人所能报销的比例也不同。老龄政策中存在如此多的不公平和不均衡给老年人带来诸多不便,也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

另外,已经出台的老龄政策内容本身也存在不少问题。目前虽然有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但是缺乏相应的实施细则,以及养老保险、老年医疗保健、老年福利等方面的配套法律法规,使《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许多规定显得过于原则化,只能是宣示、倡导,不具有可操作性。

报告建议,老龄政策首先应该明确老龄服务所遵循的规范和标准,如老年人家庭服务的培训要有什么样的内容,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才能上岗,如何防范风险,出现问题和纠纷如何解决等,都需要有明确的规定才能够保证服务者和服务对象双方的合法权益,有些老龄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之间,以及老龄具体政策之间存在不一致的内容,也需要及时修改和完善。

结论:《中国式养老只能靠自己》http://news.ifeng.com/opinion/special/laowusuoyi

第五篇:《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

2013年02月27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蓝皮书指出,中国将迎来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突破2亿大关。在2025年之前,老年人口将每年增长100万人。同时,劳动年龄人口进入负增长的历史拐点,劳动力供给格局开始发生转变。近两年,新中国成立后新出生的人口,也就是1952年和1953年出生的人口进入老年期,形成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依据《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课题组预测,2012年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94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3%,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突破2亿大关,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8%。同时,劳动年龄人口进入负增长的历史拐点,从2011年的峰值9.40亿人下降到2012年的9.39亿人和2013年的9.36亿人,劳动力供给格局开始发生转变。人口机会窗口逼近关闭。

与此同时,老年人口内部变动将进一步加剧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性。一是高龄老年人口继续增长,从2012年的0.22亿人上升到2013年的0.23亿人,年均增长100万人的态势将持续到2025年。二是失能老年人口继续增加,从2012年的3600万人增长到2013年的3750万人。三是慢性病老年人持续增多,2012年为0.97亿人,2013年突破1亿人大关。四是空巢老年人口规模继续上升,2012年为0.99亿人,2013年突破1亿人大关。五是无子女老年人和失独老年人开始增多,由于计划生育一代陆续开始进入老年期,加上子女风险事件的发生等因素,无子女老年人越来越多。2012年中国至少有100万个失独家庭,且每年以约7.6万个的数量持续增加。

由于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未富先老”和“未备先老”的特征日益凸显,老年人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一是贫困和低收入老年人数量仍然较多,2012年全国约有2300万人。二是城镇老年人口的宜居环境问题十分突出,七成以上的城镇老年人口居住的老旧楼房没有安装电梯,其中的高龄、失能和患病老年人出行举步维艰。三是农村老年人留守现象更加突出,2012年约有5000万,其中的高龄、失能和患病老年人的照料护理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四是涉老侵权案件、老年人受害受骗事件、老年人自杀现象时有发生。五是老年群体社会管理存在真空,三成以上老年人游离于社会管理之外,少数老年人被地下宗教和非法组织利用,不利于社会和谐和政治稳定的隐患依然存在。

专家认为,综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看,“未富先老”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同时,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与工业化、城镇化相伴随,与中等收入陷阱相遭遇,老龄问题的严峻性是世界上少有的,必须认清形势,全面应对。J063

劳动年龄人口

劳动年龄人口进入负增长的历史拐点,从2011年的峰值9.40亿人下降到2012年的9.39亿人和2013年的9.36亿人,劳动力供给格局开始发生转变。

老年人口

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突破2亿大关,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8%。老年抚养比从2012年的20.66%上升到2013年的21.58%,推动社会总抚养比从2012年的44.62%上升到2013年的45.94%。

少儿人口

少儿人口抚养比从2012年的23.96%提高到2013年的24.36%。

机制欠缺导致失能老人需求不能满足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吴玉韶表示,根据报告,目前,我国老龄服务体系建设还存在“瞄准机制”欠缺、政府定位不清的问题。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建设公办养老机构,服务对象大部分却是健康和经济收入条件较好的老人。

根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三次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失能老年人愿意入住养老机构的比例为16.6%,即有597.6万失能老年人需要入住养老机构,但目前护理型养老床位严重不足,民办养老机构中仅有15%左右的养老机构以提供“康复护理”服务为主,远不能满足失能老年人的长期护理需求。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表示,“失能风险”是人口老龄化过程中面临的难题。因此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十分重要,目前建立该项保险已列入议事日程,同时,长期照顾的商业保险也正在推进,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出台政策完善税收政策,以促进此类保险快速发展。

失独家庭以每年7.6万的速度增长

党俊武表示,我国现有的失独家庭约为100万,同时以每年7.6万的速度增长。针对失独老年人的现象,政府和社会各界应有担当,首先靠制度安排,如果是低龄健康的失独老人,主要是解决精神孤独问题;如果失独老人再遇到老年失能,问题就比较复杂,应在养老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养老长期照顾保障制度,通过社会保险、商业保险、津贴和社会慈善几个方面入手。同时要靠服务体系,在解决服务费用的前提上,更要解决服务质量。

下载惊天动地五十年——中国航天固体动力事业发展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惊天动地五十年——中国航天固体动力事业发展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县中医药事业发展情况报告

    夯实基础发挥优势 全面加强农村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 *县卫生局 (*年*月*日) 多年来,*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始终坚持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的卫生......

    公共交通事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最终定稿]

    为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提升群众幸福指数,按照建设“幸福xx”和《政协xx区委员会2013年工作要点》的部署安排,区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对全区公共交通事业发......

    公共交通事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政协**区委员会关于全区公共交通事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提升群众幸福指数,按照建设“幸福**”和《政协**区委员会2013年工作要点......

    关于残疾人事业发展调研报告

    关于安宁区残疾人相关工作的调研报告根据省、市残联的文件要求,我区残联再次认真学习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及《甘肃省残疾人优惠待遇暂行规定......

    跨越式发展动力难题调研报告

    唯有源头活水来。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需要强劲的内生动力。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自身的矛盾运动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发展观,努力推动我县经济和社会事......

    以雷锋精神为动力 全力推进民政事业发展——民政局

    以雷锋精神为动力 全力推进民政事业发展今年3月5日,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49周年纪念日,四十多年来,雷锋精神鼓舞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进步......

    2014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报告

    2014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报告 2013-07-27 字数: 1547 阅读: 2426 2014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报告 今天,非常高兴能和大家在这里见面!受全国老龄办领导委托,我在这里向......

    残疾人事业发展调研报告10

    残疾人事业发展调研报告 残疾人事业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零陵区残联在上级残联的指导下和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认真履行代表、服务、管理 ”的职能,抢抓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