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温州市启动新一轮市区城建体制改革
温州市启动新一轮市区城建体制改革 2010年11月05日 07:14:47来源:温州网综合温州网讯我市新一轮体制机制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昨天上午,市委市政府召开市国有企业整合重组与市区城建体制改革动员大会。副省长、市委书记陈德荣 在会上强调,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从加快温州转型发展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出发,着力推进国企整合重组和城建体制改革,以国资体制改革推进政府 投资,以城建体制改革提升城市竞争力,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有为作用,担大任,干大事,为温州“十二五”时期大发展建功立业。
市委、市政府此前已下发了《关于调整完善城市建设管理体制的实施意见》,改革内容整理如下:
设立市城乡规划委员会
建立科学民主的城市规划决策机制,促进大都市区的建设发展
主任:市长
副主任:分管副市长
成员:
各城区政府(管委会)、相关部门负责人、有关专家学者及社会人士。主要职责
协调处理全市城乡规划中的全局性、长远性、战略性及跨区域性重大问题。主要任务
保证城乡规划的科学编制和依法实施。
具体事务由市规划局承担。
组建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强化住房保障和城乡建设综合协调职能
领导班子
市规划局、市城管与执法局、市房管局、市工务局、市园林局、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市城投集团和市公用集团等主要负责人进入市住建委领导班子(兼任副主任、委员会委员或党委委员等职)。
主要职能
作为市政府主管全市住房保障和城乡建设的工作部门,承担市建设局、市住房制度改革办公室(城镇保障住房工作办公室)全部职能和市市政园林局有关 市政设施、公用事业、城市绿化、市容环卫等各项专业规划编制及组织实施职能。还要强化城建系统综合协调的职能,负责组织编制住房保障和城乡建设中长期发展 规划、近期建设规划、年度任务计划和各项专业规划,并负责组织实施。受市发改委委托,市住建委行使市级城乡建设开发项目的审批职能。
涉及单位
撤销:市建设局、市住房制度改革办公室、市市政园林局。
调整:市房管局调整为市住建委的部门管理机构(二级局),现市房管局下属的鹿城房管分局、龙湾房管分局体制不变,瓯海区直属的区房管局并入区城建局。组建:将组建市园林局(副县级事业单位),归属市住建委。将市市政园林局有关园林绿化建设管理职能及下属的公园管理处、园林绿化养护大队、景山森林公园管理处等单位并入市园林局。
整合:市建设局下属的工程招标投标监理处、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市建筑节能与建筑材料管理处(市发展新型墙材办公室)、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 处、市建筑工程管理处(市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站),市市政园林局下属的市政公用工程质量监督站(市市政园林工程安全监督站)、市城市园林绿化质量监督站、城 市四自工程收费结算中心、市政建设监理中心、市城建设计院等单位,通过整合归属市住建委。
市政府直属的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归口市住建委管理。
组建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公司、市公用事业投资集团公司和市工务局加大政府性项目投融资力度,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性项目建设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公司(简称市城投集团)
市城投集团是市政府直属国有企业,属政府主导的城市建设和投融资主体。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将政府性投资、融资、建设、营运统一划归市城投 集
团,目前我市已组建的温州城市投资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市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等政府融资平台和各类城建资产按规定运作后转入市城投集团。
主要职责:根据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负责城市重大项目建设的前期筹备、资金筹措、项目投资和组织实施;承担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性项目的融 资、代建和监管工作;负责组织实施市滨江商务区、市行政文化中心区和历史文化保护街区等重点区域的改建;负责经营和管理城建国有资产,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 值。
整合:将各城建指挥部下属的房开公司、物业管理公司等各专业公司通过整合后归属市城投集团。
组建:将组建专门负责保障性住房融资和建设的开发建设公司归属市城投集团。
市公用事业投资集团公司(简称市公用集团)
由温州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温州大江南发展有限公司、温州市燃气有限公司(控股温州市管道燃气有限公司)和市市政园林局下属的温州市排水有限公司(市排污工程建设指挥部)整合组建成而成,负责以市区为主、跨县(市)的供水、供气、供热、垃圾处置、污水收集与处理等公用事业的投资、融资、建设和营 运,加强城乡公用事业投融资和建设运营。
市工务局(副县级事业单位)
归属市住建委,主要承担市级政府性投资项目的前期工作,协助属地区政府开展市级政府性投资项目的征地、拆迁、安置等工作。
撤销各类城建指挥部,将市城市中心区建设指挥部、市旧城改建指挥部、市安居工程建设指挥部、瓯海大道指挥部等市级城建指挥部和市市政园林局下属 的市政工程建设开发办公室、市城市道路桥梁建设处、市政工程建设开发公司、市政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市西片污水处理厂工程建设指挥部等单位,通过调整与整 合分别并入市城投集团和市工务局。
设立市城市管理委员会
主任:市长
常务副主任:分管副市长
成员:
由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
目标:建立高位协调、高位监督、联动执法、自上而下的城市管理责任体系、监督体系和评估体系。
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更名为市城市管理与行政执法局
同时挂“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支队”牌子
将市市政园林局有关市政设施、公用事业、园林绿化(划归市园林局管理除外)、市容环卫等城市基础设施有关管理职能划入市城管与执法局,并将市规划部门的城市规划行政处罚权和市公安部门的公安交通占道行政处罚权的职能予以划转到位,相关规划执法人员一并划归。
市城管与执法局作为市政府主管城市管理的职能部门和城市管理方面行使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主要职责是对全市城管与执法工作进行宏观决策、重点管理、综合协调、监督检查。
根据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属地管理的原则,市城管与执法局负责调整现有下属的鹿城一分局、鹿城二分局、龙湾分局、瓯海分局、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分局,会同区政府按照市、区两级比例调配组建各区城管与执法局,划归区政府管理,同时挂“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牌子。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温州 生态园管委会设立城市管理与行政执法机构与市政设施管理机构合并,行政执法人员由市城管与执法局负责在现有人员中统筹调配。
各区撤销区市政园林局,将区市政园林局的管理职能划入区城管与执法局。市市政园林局下属的环境卫生管理处、市政管理处、市公用事业监管中心、市 建筑渣土消纳管理办公室等管理机构通过调整分别划归市城管与执法局,或下放给区城管与执法局。区城管与执法局作为区政府主管城市管理和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 的直属机构,具有行政执法主体资格(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和温州生态园管委会城市管理与行政执法机构实行委托执法)。各区城管与执法局对辖区内城市管 理和行政执法工作要全面负责,落实责任,综合协调、督促实施。各街道(乡镇)设立城市管理办公室。区城管与执法局下设若干行政执法中队,派驻各街道(乡镇)开展工作。
同时,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城管与执法局,并结合数字化城市管理要求,在市城管与执法局设立市数字城管信息中心(暂定名,事业单位)。
此外,强化公安队伍配合行政执法的职能。为加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力度,在市治安支队设立相应的大队,在各区分局治安大队设立相应的中队,全面配 合市、区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工作。市公安局、各区公安分局增设一位副局长兼任市、区城管与执法局副局长,负责公安队伍配合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的协调。建立城市建设项目征地拆迁属地区政府负责的运行机制
根据市财政体制改革和城建体制改革的要求,事权和财权配套下放后,要进一步明确市、区两级政府的建设职责和内容。建立建设项目市、区两级政府组 织实施、属地政府负责征地拆迁的运行机制。对区级组织实施的建设项目,由区政
府组织专门机构负责征地拆迁和政策处理;对市级组织实施的建设项目(包括市级 负责的特定区域改建项目),属地区政府为征地拆迁主体,市级有关建设单位全面协助属地区政府负责征地拆迁和政策处理,并建立市对区、区对街道(乡镇)政策 处理目标考核与奖罚机制。
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组织实施的建设项目,有关征地拆迁和政策处理实行属地区政府委托,由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为主组织实施。各区政府要设立区拆迁管理办公室,加强区级拆迁安置管理工作。
第二篇:2013年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启动综述
2013年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启动综述
20世纪中国农村体制改革的成功说明,战略上政府主导,体制上放松管制,发展上有效竞争,创新上适应突变,焕发整个社会的生产力不断进步的激情是改革的落脚点。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电力体制改革研究组组长武建东看来,目前中国面临的就是要在能源、特别是电力产业启动松绑、竞争、突变等等改革机制。电力产业的革命还将延伸进能源领域,能源领域的成功则将推动整个经济体制的重大转变,它将支撑起中国社会变迁的整体创新。
2012年9月27日笔者收到国际智能电网联盟的邮件,获知开始讨论美国智能电网立法草案,而且计划2013提交美国国会讨论,立法的目的就是对目前的政策和规定进行改变,以吸引下一轮的投资,并推动网络化能源在多领域实现成为可能。可以预计奥巴马总统2013年1月20日就职演说仍将再次讨论这场新产业变革的总体愿景,此前一年,奥巴马2012年1月24日已在美国国会发表国情咨文时表示,“毕竟,创新是美国的根本”,“谈到创新的前途,没有任何一个领域比美国能源产业更有希望”。我们也可以进一步判断,以力争能源自给,实现能源产业新变革,实施能源高科技创新计划、甚至推动类似阿波罗、阿帕网的高科技战略工程将成为美国三位一体的能源政策实施主体。
目前来看、韩国、印度、欧盟诸国、澳大利亚、以色列、日本等都很关注这场以电网体系发展模式的重大创新和与之相适应体制的变革,能源、特别是电力产业正在成为全球创新的前沿舞台,世界将在能源领域找寻到科技创新和经济增长的活力。
值此全球能源互联网革命之际,恰逢中国电力体制改革十年之时,笔者认为:中国的根本出路就是要推动能源领域的产业革命和实施能源体制变革,而电力体制改革位居首位。从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进化路线图而言,继解决粮食问题之后需要进一步解决能源问题;继中国农村体制改革之后需要实现战略大产业领域的第二次生产力大解放,才能从容确立我国市场经济的宏观架构,而且,市场经济唯有在能源领域内取得主导地位,我国市场经济的完整体系才能站稳脚跟,市场经济是中国成为强国唯一通道!
现行电力体制管理模式需要颠覆
电力消费者也是被电力企业控制的劳动者,这是中国能源低效的根本原因之一。对现代中国电力史而言,打开了电力体制改革通道的战略转折点就是《电力体制改革方案》,这个标志性文件是2002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发[2002]5号文件,通常称为五号文。值此电力改革十年,业界都在广泛思考它的历史定位,有否定的,有肯定的;有失望的,有从中挖掘政治遗产并创造希望的。我想它的历史成就之一就是开辟了对中国电力体制可以实施总体改革并实现大发展的模式,有人也称之为休克疗法,但是,后一个称谓不一定准确。
根据五号文,它拆分了国家电力公司,实施了厂网分开,重组了中国发电和电网企业,将国家电力公司管理的资产按照发电和电网两类业务划分,并分别进行了资产、财务和人员的重组,即使在今日,这也是当之无愧、震魂摄魄的改革。自此,总体改革和渐进改革成为中国电力改革的两种手段、两种模式,而实施总体改革成为历史的里程碑、成为检验改革能力的社会标志,它决定着改革的幅度、高度、影响力、以及进步效果。
我想五号文的历史局限性之一就是在电力平台的建设上,它选择了以厂网为中枢、尤以做大电网为核心的解决方案,这是一种集权解决模式;而不是择选了实现电力消费者和生产者直接互动、电网提供居间输送服务的市场生态模式。就二者区别而言,前者具有集权、垄断化的经济特色,后者属于市场化的经济模式;前者的中心角色是电网,后者的中心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互动;选择后一个模式将营建市场化的中国电力体系,选择前一个模式造就的一个历史过渡体,需要二次改革。就电力流程而言,厂网两元流程仅位居发电、输电、配电、用电的前半部位置,电网核心论使得电网错位配置,并可以统治着输电、配电、用电多个可以分离的要素流程,直接造就了国家电网带病运行机制。
目前来看,就集中分层制的国家电网公司论略,从劳动分工而言,这是一种单边垄断体制,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属于非均衡性的社会关系,强制控制和突然解体是它的天然属性;从消费社会而言,这是一种消费代议制体制,或者在现代电力产业中展现的间接民主,即:电网企业根据它的主观调查和分析为用户提供电力商品和电力服务。在这里,口号里可以呼喊 “顾客是上帝”、“用户是中心”,但是,实际上电力用户不过是电力产业等级体系里的社会底层节点,电力消费终究是被电网控制的劳动形式,电力消费者也是被电力企业控制的劳动者,这是中国能源低效的根本原因之一。
因此,电力体制改革需要新的“杀手级平台的集成”,颠覆旧的电力体制管理模式,实现13亿电力消费者与电力生产者两端对称的直接互动,其中推动占全国70%电力消费的200万大用户进入电力市场直接购电,推动3000万以上电力用户开展智能微网、节能管理的运营创新等就是焕发需方生产力的重要举措,政府需要为这些发展提供激励政策和发放有关牌照。电力体制改革的中心角色也应该从电网为主转换为电力消费者和生产者的互动,电网中枢为王的时代行将过去,集万千宠爱为一身的电网企业需要优化、重组、拆分,电网是电力的输送者、服务者,由电网主导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时代扭曲了电力生产力和电力市场秩序。
市场经济需要进一步推进电力产业的政企分开,实现电力调度、规划、交易、结算等电力公权机构的独立运行;分拆政企贸科四维合一的国家电网,改变国网公司的垄断经营业态,优化电网规模,实现电网从集权垄断型到服务型的职能转变,重新确立电网是电力的输送者、服务者的产业地位;实现从不平等的电力社会模式转向智能生态化的电力社会模式;实现中央和地方电价管理、电力投资、电力政策扶植权力的合理分配和更加高端的运转,以推动新产业革命和构建新的产业制度!电网主导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时代扭曲了电力生产力和电力市场秩序,这个体制是不可持续的。
就电力体制改革的发展模式而论,我国至少可以也有五条路径选择,一是以国家电网为主导的内部转型的改革;二是以国家能源主管机构、地方政府为主导的展开电价市场化、再建新型电力市场交易体系的改革;三是以修改电力法为契机,松绑地方电力体制为主的改革;四是以国家能源监管机构为主导实施政企分开的改革,此举需要拆分国家电网;五是以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为蓝本,实施以中央统筹主导的整体改革。客观上说,操作机制上,改革主导者的层级越高,效率越高,改革成本越小;改革运作上,条条大路通罗马,不同的改革路径可以殊途同归,前呼后应。不同的改革者可能因应不同的位置表达不同程度的改革意愿,以及付诸不同的行动,这都是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生命系统,它们具有相互进化、生态涌现,集成发展的互动结构,具有蝴蝶效应的社会机制。
就电力体制改革的投入成本而论,电力体制既不似卫生、社保、保障房等领域,需要中央政府财政较大投入才能实施改革,也不似铁路大跃进带来的沉重财政负担,消纳被动,中国的电力产业具有世界上最旺盛的市场需求,从电力产业实际运营来看,推动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不需要中央财政承担较大负担,宜于抓住有利时机及时启动改革,而且,没有电力的现代化就不可能确保中国小康社会的建成。
就电力体制改革与国家电网的未来发展格局而言,其战略发展模式可能有三个:一是按照我国经济体系和自然禀赋的特点组建若干跨产业、跨平台的新型能源网络,实现电网企业的政企分开,实现电网管理现代化;二是保留一个经过大转型、大分立、集中从事输电业务的国家电网;三是重组为多个区域性电网企业,分区运营电网业务。我想无论电力体制改革以何种方式展开,明天的电力产业机遇比今天更大;电力从业人员的发展空间比今天还大;电力产业的利益比今天更大。为此,我们也主张应以制造更大的增长体系和文明能力兼并和重组目前的中国电力体系为新一轮电力改革的战略坐标点。
电网成改革理想的战略突破口
国网公司的强权体制拦截了我国5万亿度电力消费能力与10亿千瓦电力装机总量之间市场互动的巨大活力,改革是必然的、迟早的。
通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我国形成了以国家电网为代表的超级电力企业模式,这是一个政企贸科四维合一的机构,它的超级体系的根源不是市场的力量,而是体制的力量,从不同的参考系我们可以确定它的不同价值。它既是经济组织,也履行着政府职能,还主宰着电力市场交易;它既拥有私权,也行使着社会公权,还主宰着电力创新的秩序。国家电网公司集其大成,聚合了我们整个电力中枢的调度管理、电力输送、市场交易、价格上行、电力投资的主导权力,形成了类似人民公社的“超级电力公社”业态。
这个体系采取自上而下的集权分层制主导着国家电力运行,一方面,消费者成为其下游产业的内部社员,消费者无法与生产者实现正常的市场互动,政企贸科四维合一的电网与用户之间属于等级化、不平等的市场关系;另一方面,生产者也成为其上游捆绑的加工厂,生产者不能对消费者的合理需求直接有效互动,政企贸科四维合一的电网与电厂之间属于扭曲了、屏蔽了的生产方式,也可以说,国网公司的强权体制拦截了我国5万亿度电力消费能力与10亿千瓦电力装机总量之间市场互动的巨大活力,改革是必然的、迟早的。
实际上,这个现象不是电网企业管理团队的主观意志的结果,而是长期计划经济、权力经济的惯性因袭,也是高速城市化、工业化阶段急病就医的临时体系使然,也注定了这个体制必将成为电力历史发展的过渡阶段。这种格局既体现了高度强制性的管制特征,也抑制了分布式柔性能源生态系统的发展,更造就了低活力、高排放、非市场机制运行、消费者被动消费的生产方式居于中国电力产业的统治地位。
因此,化解这个局面就客观上成为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理想的战略突破口。解决方案如下:
其一就是要实现对国网公司公权机构的分立
采取电力公权与私权分治措施,加快实现从政企贸科四维合一的现行电网体制之中,分立出电力调度、电力规划、电力结算系统等公权机构,组建产权、治权独立的相应的国家中心,从政企合一、公权力与私权力不分的电力体制转向职能分工合理的市场经济产业体系。
其二就是要实现电力市场交易网络与电力输送网络产权、治权的分离
积极促进电力市场的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市场化互动,通过类似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的改革,加快实现从政企贸科四维合一的现行电网体制之中,分立出全国独立运行的电力市场交易体系,实现电力市场(即:贸的部分)与电力输送网络产权、治权的分离,全面建设与电力体系相对称、规模甚至更大、层级更高的第二个、第三个电力网络--电力市场交易网络和智能网络,实现13亿电力消费者与电力生产者两端对称的直接交易。中国是世界用电量最高的国家,也应该成为世界电力市场化最高、交易最为活跃的强国。与此同时,加快推动对全国电力用户的10%,即大约3000万电力用户实行政策扶植,支持其开展智能微网、节能管理的运营创新,成立电力合作社,或者转变为其他的初级电力合作组织,并可向电网售电,实现其与电网的双向流动。
其三就是要实现对电网企业规模的分拆,建设国际通行的分区电网体制
加快推动政企贸科四维合一的现行电网体制的重组,实现对电网企业规模的科学管理,实现对占有过多社会公共资源电网企业的重组优化,建立与我国经济体系和自然禀赋相适应的电网服务体制。
其四就是要实现电力科技的社会化创新
积极推动电力领域的新产业技术创新,从政企贸科四维合一的现行电网体制之中,加快实现电力科技的社会化创新,大力推动类似乡镇企业发展、民营企业建设类型的电力创新企业的快速发展,积极推动实现互联网与能源网、包括电力网的融合,引领新的产业革命,大力发展智能能源网、大数据管理等先进产业建设。力争建设适合中国600亿平方米建筑的智能建筑能源网络;加快建设适合1亿辆各类车
辆的智能交通网络;力争建立适合30亿工业部件的智能工业网络;力争建立多种能源互动的智能能源网,达到我国能源利用的高端结构。
其五就是要实现电力服务的社会化,实现电力能源消费的创新化
积极推动电力产业服务的社会化,加快实现从政企贸科四维合一的现行电网体制之中,实现电力服务的社会化、虚拟化、高端化,普及电力的第三方电力管理服务,实现电力能源消费的创新化。
电力改革不仅是利益重组,也是为了一个民族的能源生存。因此,能源体制改革将是中国继农村体制改革之后的第二次生产力的解放。电力体制改革也将决定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正确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增长能力,应该成为中国发展的最理想的创新机遇,而且,能源市场经济的水平决定一个国家的真正的核心竞争力。背景
电力体制改革关系中国未来国际产业地位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1971年美国尼克松总统便宣布了追求“能源独立”的目标。但是,四十年来,世界上超大型经济体没有一个能够实现能源独立的,相反,这些大体量的超级经济区却基本实现了电力独立,形成了“一次能源不独立VS二次能源电力独立的二维背反的不对称架构”。溯其根本,能源独立是增长与资源的平衡,能源资源价格具有全球性定价的基本属性;电力独立是能源消费和能源生产能力的平衡,电力产品和服务具有本国或本区定价的根本属性。对世界上经济大国或者联盟而言,拥有能源能力是第一位的、属于知识型能力实现;拥有能源资源是第二位的、属于资源型产品实现;前者是工业8
第三篇:2015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最新解读
2015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最新解读
今年3月份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印发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抓紧制定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贯彻中发[2015]9号文件精神加快推进输配电价改革的通知》、《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改善电力运行调节促进清洁能源多发满发的指导意见》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完善跨省跨区电能交易价格形成机制有关问题的通知》等3个配套文件,推进改革落地。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电力体制改革配套文件的通知》印发,《关于推进输配电价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电力市场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电力交易机构组建和规范运行的实施意见》、《关于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售电侧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和规范燃煤自备电厂监督管理的指导意见》6个重要配套文件正式出台,进一步细化、明确了电力体制改革的有关要求及实施路径。近日,本报记者专访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改革的主要内容及相关情况。
问:请介绍一下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
答: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是电力领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五中全会精神的重要行动,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改革坚持市场化方向,以建立健全电力市场机制为主要目标,按照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体制架构,有序放开输配以外的竞争性环节电价,有序向社会资本放开配售电业务,有序放开公益性和调节性以外的发用电计划,逐步打破垄断,改变电网企业统购统销电力的状况,推动市场主体直接交易,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进一步强化政府监管、进一步强化电力统筹规划,进一步强化电力安全高效运行和可靠供应,推动电力工业朝着安全、科学、高效、清洁的方向发展。
深化改革有利于稳增长、调结构。放开上网电价,可以促进发电侧充分竞争,实现高效环保机组多出力。对输配环节进行成本监审和价格监管,可以有效控制企业成本,提升电网企业效率。放开增量配电业务,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配电网,推动落实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放开售电业务,允许多元化市场主体参与售电市场竞争,有利于更好地服务工商业用户用电需求,从而让电力市场化改革的红利惠及用户。建立市场交易机制,打破省间壁垒,保障清洁能源优先上网,有利于实现能源资源的大范围优化配置,加快我国能源转型升级。
深化改革把保障民生用电放到优先位置。政府通过建立优先购电和优先发电制度,保障居民、农业、重要公共事业和公益性服务等用电。通过常态化、精细化开展有序用电管理,有效保障供需紧张情况下居民等民生用电需求不受影响。还将充分考虑企业和社会承受能力,确保这些领域用电价格相对平稳。同时,加强老少边穷地区电力供应保障,确保无电人口用电全覆盖。
问:请介绍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启动以来的进展情况。
答: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电力体制改革工作。9号文发布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全力推动改革落地。
一是抓紧研究起草配套文件。经过充分征求意见,履行必要审批程序,形成最大改革共识,出台了《关于推进输配电价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电力市场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电力交易机构组建和规范运行的实施意见》、《关于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售电侧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和规范燃煤自备电厂监督管理的指导意见》等6个配套文件。
二是积极推进输配电价改革试点。按照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原则,国家发改委将深圳、内蒙古、安徽、湖北、宁夏、云南、贵州列入了输配电价改革试点单位,国家发改委现已批复内蒙古西部电网首个监管周期输配电准许收入和电价水平。核定独立输配电价是电改的关键环节,下一步还将扩大试点。
三是研究批复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在征求各部门意见后,近日已批复同意云南、贵州开展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两省试点工作正积极有序启动。国家能源局会同有关单位已着手组织研究区域电力市场试点方案,指导开展省电力市场试点方案研究。此外,江西、重庆、广东上报了专项试点申请,这些专项试点也即将展开。
问:请简要介绍最新出台的这批重要配套文件的核心内容。
答:6个重要配套文件是一个有机整体,完整构成了相关重要改革的“操作手册”。它们为推动9号文的落地,建立电力市场提供了基本依据。
《关于推进电力市场建设的实施意见》的主要内容是,按照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体制架构,构建有效竞争的电力市场结构和体系。引导市场主体开展多方直接交易,建立长期稳定的交易机制,建立辅助服务共享新机制,完善跨省跨区电力交易机制。
《关于电力交易机构组建和规范运行的实施意见》的主要内容是,建立相对独立的电力交易机构,形成公平规范的市场交易平台。将原来由电网企业承担的交易业务和其他业务分开,实现交易机构相对独立。电力交易机构按照政府批准的章程和规则为电力市场交易提供服务。相关政府部门依据职责对电力交易机构实施有效监管。
《关于推进售电侧改革的实施意见》的主要内容是,向社会资本开放售电业务,多途径培育售电侧市场竞争主体。售电主体设立将不搞审批制,只有准入门槛的限制。售电主体可以自主和发电企业进行交易,也可以通过电力交易中心集中交易。交易价格可以通过双方自主协商或通过集中撮合、市场竞价的方式确定。
《关于推进输配电价改革的实施意见》的主要内容是,政府按照“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的原则,有序推进电价改革,理顺电价形成机制。核定电网企业准许总收入和各电压等级输配电价,明确政府性基金和交叉补贴,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电网企业将按照政府核定的输配电价收取过网费,不再以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价差作为主要收入来源。
《关于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的实施意见》的主要内容是,建立优先购电制度保障无议价能力的用户用电,建立优先发电制度保障清洁能源发电、调节性电源发电优先上网。通过直接交易、电力市场等市场化交易方式,逐步放开其他的发用电计划。在保证电力供需平衡、保障社会秩序的前提下,实现电力电量平衡从以计划手段为主平稳过渡到以市场手段为主。
此外,还对加强和规范燃煤自备电厂监督管理方面作了规定。新(扩)建燃煤自备电厂项目要统筹纳入国家依据总量控制制定的火电建设规划;应对符合规定的自备电厂无歧视开放电网,做好系统接入服务;企业自备电厂自发自用电量应承担社会责任并足额缴纳依法合规设立的政府性基金以及政策性交叉补贴。推进自备电厂环保改造,提高能效水平,淘汰落后机组。
问:请简单介绍下一步推进电力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
答: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将是积极稳妥地推进电力体制改革试点,让电改方案真正落地,充分释放改革红利。一是加快推进试点,积极支持有改革意愿、有可操作方案的地区开展试点,充分调动各方面参与电力体制改革的积极性。
二是把握正确的改革方向,确保各地在9号文件和配套文件框架内开展试点,防止试点工作方向走偏。三是鼓励基层创新,支持多模式探索。各地情况不一样,不强求统一模式。四是加强对试点工作的指导,不断总结,完善政策,形成可复制的经验,逐步在其他地方推广。五是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形成改革的合力,改革方案注意征求各方面的意见,稳妥地推进改革。六是灵活应对试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切实防范和化解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保持电力供需平衡,保证电网安全,保障民生用电。
第四篇: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战略定位
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战略定位(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2014年06月09日 17:30
来源:人民日报
0人参与 0评论
高培勇
《 人民日报 》(2014年06月09日 07 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新的理念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作了系统部署。这些部署对1994年财税体制改革既是继承,也是发展。鉴于改革的思路已经有所调整,将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放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局,在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中加以定位,全面评估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意义,非常重要。
财政与财税体制:在国家治理层面寻求定位
对于财政和财税体制,以往无论学术界的研究语言,还是实践层的工作用语,基本上是将其作为经济范畴来运用,在经济生活领域内寻求定位。比如,在说到财政的时候,我们通常将其界定为政府的收支或政府的收支活动。再如,当说到财税体制功能及其作用的时候,我们通常将其概括为优化资源配置、调节收入分配和促进经济稳定。《决定》则以前所未有的高度,对财政、财税体制作了全新的解释。
对于财政,《决定》作出的界定是:“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基础”和“重要支柱”,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由“政府的收支或政府的收支活动”到“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是在充分认识财政功能及其作用的基础上,从更高层次和更广范围对财政功能及其作用的全新定位。从国家治理的总体角度定位财政,至少说明财政不仅仅是一个经济范畴,而是一个事关国家治理和整个经济社会事务,牵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的基本要素。随着与国家治理相对接并以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为定位,财政被赋予了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国家治理的各个方面履行职能以至发挥支撑作用的重大使命。
财政功能与作用的全新定位如此,财税体制自然也要与国家治理体系相对接,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寻求定位。《决定》指出,“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由“优化资源配置、调节收入分配和促进经济稳定”到“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绝非仅仅是功能和作用概括上的数量添加,而是从国家治理体系的角度对财税体制功能与作用的提升和拓展,说明财税体制实质是国家治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上述定位已经跃出经济生活领域,而延伸至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在内的所有领域,而且财税体制所具有的功能和所发挥的作用是支撑性的,作为一个必然结果,财税体制就具有了更大的作用潜力和更广的作为空间。
财税体制改革:对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对于财税体制改革,以往我们多是将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与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相对接的。以1994年的财税体制改革为例,《国务院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将分税制改革的意义归结为“分税制改革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国务院批转国家税务总局工商税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将工商税制改革的目的归结为“为了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税制体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组建在各地的直属税务机构和地方税务局实施意见的通知》将两套税务机构分设的意义归结为“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等等。正因为如此,对于1994年财税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我们的表述一直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财税体制基本框架。今天,随着财政与财税体制定位的变化,对于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决定》给出了不同于以往的解释。
与以往的历次重大改革部署有所不同,《决定》所部署的不是某一个或某几个领域的改革,而是全面的改革、涉及所有领域的改革。习近平同志指出,“这项工程极为宏大,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于是,从总体角度布局改革、提出一个统领所有领域改革的总目标,便成为必然之举。
《决定》作出的概括是令人振奋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两句话组成的一个整体,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被定位于统领所有领域的改革总目标,能否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便成为关系这场全面深化改革战役胜负的关键。
因此,不仅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获得了全新的定位,而且财税体制的功能和作用在纳入国家治理体系之后也将获得极大的提升和拓展。这些都是为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而做的准备。这意味着,与以往主要聚焦于经济体制改革而定位财税体制改革的思维有所不同,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对接与匹配的。
进一步看,能够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匹配的财政和财税体制,也应当是基于全新的理念和思维建立起来的。也就是说,从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出发,从财税体制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发挥更大作用出发,构建顺应历史规律、切合时代潮流、代表发展方向的现代财政制度,应当也必须是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基本立足点。因此,《决定》在将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目标与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相对接的同时,第一次以“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标识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方向。
用心体会现代财政制度中“现代”二字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并注意到现代财政制度与现代国家治理之间的内在联系,不难理出如下逻辑线索: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是坚实而强大的国家财政,构筑坚实而强大的财政基础和财政支柱要依托于科学的财税体制,科学的财税体制又要建立在现代财政制度的基础上。于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科学的财税体制” →“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便成为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十分明确而清晰的“路线图”。
说到这里,可以对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作如下表述:建立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匹配的现代财政制度。
财税体制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
将这样一幅“路线图”置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局可以看出,在很大程度上,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已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
以财税体制改革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并非始于今日,而是始自改革之初。追溯一下我国的改革历程可以发现,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30多年的改革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放权让利。大致覆盖从1978年至1993年的15年时间。所谓“放权”,是指政府放权。在当时,政府能够且真正放出的“权”,主要是财税上的管理权。所谓“让利”,也是指政府让利。在当时,政府能够且真正让出的“利”,主要是税收和国有企业上交的利润,也就是减少财政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所占的份额。正是通过财税上的“放权让利”并以此铺路搭桥,我们才能从分配领域入手,实现各项改革举措的顺利出台和整体改革的平稳推进。
第二阶段,制度创新。大致可以覆盖从1994年至2013年的20年时间。从放权让利迈上制度创新轨道的转折点是1994年的财税体制改革,其基本着眼点就在于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财税体制为突破口和主线索,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提供支撑。从一定意义上说,正是由于打下了1994年财税改革的制度创新基础,才有了后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持续20年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第三阶段,全面深化。就是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为契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展开的以全面深化为基本特点的新一轮改革。这一轮改革全面覆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以及党的建设制度等所有领域。于是,在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定位于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背景下,作为国家治理基础和重要支柱的财政自然要继续充当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
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匹配国家治理体系,从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财税体制基本框架到建立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匹配的现代财政制度,我国财税体制改革战略实现了重大转型。把改革蓝图一一落到实处,我国财税体制建设就会迈上一个新的更高平台,更好地对全面深化改革发挥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
第五篇:温州市投资体制改革的初步思路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就如何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作出了重要部署。近几年来,温州市不断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初步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多源化、投资方式多样化、建设实施市场化的基本格局,全社会投资的快速增长。但现行的投资体制还存在不少问题,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破除障碍,加快发展,有效推进实施“一港三城”发展战略。
一、近几年来固定资产投资的基本情况
(一)总量增长,结构优化,基础设施投入逐年加大
近几年,温州市坚持进一步扩大内需的方针,继续落实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固定资产投资在较高的平台上继续较快增长,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重点突出,结构进一步优化。随着一大批事关全局的基础设施相继投入使用,极大地改善了投资硬环境,有力地促进了温州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狠抓落实,提高效益,重点建设成效显著
温州市全力推进以交通、通讯、水利和电力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三)统筹规划,加强调控,深化投资体制改革
温州市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新温州和实施“一港三城”战略目标,大力推进“百项千亿”工程计划实施。在做好规划的同时,温州市加强了对项目建设资金的筹措,做好政府项目的资金平衡和落实工作。在引导民间投资方面,温州市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率先发展民营经济,积极培育民间投资主体,鼓励制度创新,实行投资市场取向改革,大力发展民间投资。目前,温州民间投资已涉及道路、环保、码头、水利、通讯、文化、教育、医院、体育、旅游、城市基础设施、托幼养老等多个领域。
二、存在问题与原因
(一)规划滞后,基础设施瓶颈效应凸现
近年来,各级政府在工作中虽然对规划工作都十分重视,但在实践中,规划的滞后性造成经济建设迟缓性现象还是存在的。主要是在制订规划时前瞻性不够,往往重近期,轻远期,对重大布局和重大项目的研究不够,对综合性、网络化项目认识不足。其次规划衔接不够,各职能部门按各自专业要求制订专业规划时,部门间衔接不够,缺乏综合平衡,影响了规划的协调性。对规划认识不足,往往停留在口头上,在具体工作中重项目、轻规划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时一些规划本身的科学性不强,前期工作深度不够,研究不深,规划制订好后,经不起时间考验,影响规划的权威性。再者,市民参与度不够,规划都是部门制订,往往都是关门搞规划,未及时向社会公布征询意见,缺少群众意见的参与。
温州市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如征地难、拆迁难已成为温州市经济建设中的一大突出问题,并已严重制约和影响工程建设。又如今年凸现的电力紧张问题,集中反映了电力规划不符实际,发展滞后,影响了经济发展,也带来了一些社会矛盾。
(二)形式单一,投资资金融通渠道不畅
温州市投资领域存在筹资渠道不畅、方式单一,来源不多、引导不够等问题。融资难仍是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之一。据调查,30%的民营企业认为资金偏紧或紧张。贷款难和难贷款现象同时存在,不能满足抵押要求和第三方担保要求也是民营企业不能获得银行贷款的重要原因。而游离于现有金融系统之外的自发性民间信用估计达到300-350亿元,约占银行贷款的4成。
在利用外资方面,温州市在全省处于落后地位。外商到温州来投资存在着不知道找谁,找谁都说了不算的问题。高昂的地价又使温州成为一个投资的价格高地,制约着大型跨国公司大项目在温州落户。利用外资的层次也不高,大多是投向技术含量不高的一般加工工业和房地产业,投向基础设施和技术含量高的行业不多。
(三)权责不明,投资体制改革不够深入
一是国有资本投资权责不明,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一些政府投资公司作为不独立的投资主体,存在主体不明,利益不清,政企难分,收益和风险不对称等情况,对投资项目的效益好坏,建设经营,债务偿还等不负有完全责任。既是投资者又是经营者,缺乏约束机制。因而投资积极性很高,一有机会就竭力争取上项目。
二是指挥部的模式存在建管不分,规模扩大的问题。一个工程建一个班子,抽一批人马,买一批设备,搞一个办公楼。工程一完,又各奔东西,无人负责。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管理成本较高,投资浪费较重。指挥部又派生出一些房开公司、服务公司、项目公司等,只好扩大建设规模,收取管理费养人。
(四)管理粗放,有效监督机制尚待完善
温州市投资项目管理中特别是一些政府投资项目比较普遍地存在“三超”(超规模、超投资、超标准)问题,存在一些重复建设,造成投资浪费,影响了资金的总体安排。投资项目在管理上缺乏统一协调机制,并联审批推行没有深入,项目建设周期过长,也影响了投资环境。工程建设中督查力度不够,一些项目在竣工验收上不规范。建设市场尚需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工程招投标中存在转包及违法分包的现象,亟待采取措施予以整治。
三、创新思路,加大力度,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
今后几年,是温州发展的关键时期。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加大投资力度,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以“百项千亿”工程为重点,加大投资力度
要紧紧围绕推进“一港三城”发展战略,以“大规划”带动“大建设”。今后几年的具体任务就是加快实施“百项千亿”工程计划,以计划的实施实现温州市投资总量提升和投资结构的优化。据初步估算,“百项千亿”工程中计划由地方财政性资金投入25%,向国家、部、省及相关投资公司争取35%,其余40%需面向社会,吸引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