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我校(山东科技大学)水文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

时间:2019-05-15 13:43: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提升我校(山东科技大学)水文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提升我校(山东科技大学)水文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

第一篇:如何提升我校(山东科技大学)水文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

如何提升我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研究

一、对我校水文专业以及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认识

1、对我校山东科技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认识

国内众多院校开设水文与水资源工程这一专业,但是这些院校大多研究的方向是地表水科学,与这些学校不同的是,我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是以地质科学基本理论为基础,以地下水资源为主要研究对象,系统学习地下水资源的一系列科学,并将其应用于地下水环境和地质环境的监测、地下水信息的采集和处理,水资源的规划与开发、评价与管理,水利工程的勘查、设计、施工,评价和治理等的专业。

2、对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认识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指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战胜竞争对手、找到适合才能发挥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适当工作岗位的能力,可归结为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从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来看,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主要包括外部竞争力和内部竞争力。外部竞争力主要包括学校的知名度、家庭背景、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学生户籍区别等。内部竞争力主要包括就业观念和学生的综合素质。由于一个人的外部竞争力是不可变因素,因此只能从内部竞争力方面来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就是一个人所具备的就业竞争能力,主要包括知识素质、政治思想素质、组织管理能力、表达沟通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决策能力、团队合作意识、适应能力、心理品质等。

二、我校水文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现状

1.知识缺乏及结构不合理

我们学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属于工科类专业,将来的工作性质也是工科方向,这就需要我们专业的学生有较好的专业基础素养。同国内众多大学一样,我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学生由于受到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形成了专业基础知识的缺乏和结构的不合理。只要表现在:第一,迫于就业的压力,学生片面重视英语、计算机等实用知识技能,热衷于考证考级,一部分学生因此忽视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打好基础;第二,受到不合理的大学学习观点的影响,学生只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造成学习领域狭窄,基础知识薄弱,导致缺乏必要的基础理论和知识修养。这种知识的缺乏和结构不合理的状况直接导致学生的知识吸纳能力弱、更新能力慢,缺乏创新思维,也就制约了我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2、身体素质不强

身体素质,包括体质、体力和精力。水文作为一项艰苦岗位工作(在山东科技大学就业信息网上我们可以找到往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见下表),在煤矿、铁矿做监测工作需要在矿井下完成,勘探队到野外与自然打交道,工作更是艰苦。但是目前在我们大学校园里,一些学生不能参加正常的体育课,天气稍有变化,就会感冒发烧,每年的新生军训,总有学生晕倒送医院的事发生。正如北师大一位校领导所说的,“大学生中看球的多,踢球的少;化妆的多,健美的少;讲营养的多,讲锻炼的少。”

3、思想品德素质落后

思想品德素质,包括思想观念、政治观念、伦理道德水平以及纪律观念、法制观念等。就目前的水文行业工作范围来看,我们学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毕业生将来一般在煤矿、铁矿以及勘探队等单位工作,在煤矿、铁矿一般负责矿井透水方面的监测工作,生命重于泰山,这些工作需要具有较高的思想品德素质和责任意识,尤其在监测工作期间,国家利益、大局意识需要充分的体现,要有政治责任感。

4、心理素质不完备

现代社会快而多变的生活节奏,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加重了大学生的心理负担,我们学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学生也不例外,他们的心理素质失衡。许多学生的心理成熟程度往往滞后于其生理和智力的发展,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与障碍深深地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一些学生,缺乏良好的适应控制能力,在一个新的环境里,不能很好的进行自我管理,不能承受压力,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各种心理情绪,遇事不冷静思考,一片慌乱。心理素质不完备导致大学生职业道德意识不强,缺乏信心,说话不诚实,做事马虎,不受用人单位欢迎。

三、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是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力保障

学生自身努力提升综合素质,提升就业竞争力

1、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状况

针对我们专业学生知识缺乏及结构不合理的情况,我们应该有一个合理的科学的知识结构,应该用重视专业知识的态度去学习基础知识,努力的提升、补弱,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有意识有目的地使知识结构不断完善,成为良性的循环。从知识结构自身说是不平衡 —平衡—不平衡的循环过程,它通过提升、补弱等手段加以推动,而从知识结构与创新关系上看是一个改造知识结构,开展创新思维,改善知识结构,开展创新思维这样不断反复循环,另外经常地分析自身的知识结构的状况,发现有薄弱的地方,自觉地克服,努力地补足,不仅要认真学习和把握自己从事或感性趣的知识领域、专业的未来发展前景信息,而且要涉猎一般性的未来预测学等学科知识,这样才能给创新思维以广阔的空间,创造更多的机遇。

2、如何提高身体素质

针对我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学生有较高的身体素质要求,首先应该使我们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体育观,增强体育锻炼的意识。体育意识是对体育锻炼的自觉反应,是大学生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动力,只有培养大学生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才能有效的改变大学生体育锻炼不积极,身体素质较差的现状,应该使大学生掌握正确的体育战术、技术以及正确的训练方法,大力开展体育课,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另外还应该加强大学生体育理论的教育学习,当代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体育基础,但是一部分大学生缺乏科学方法和科学理论的指导,导致大学生无法进行正确的体育锻炼,3、提升大学生道德素质与责任意识

首先,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与责任意识教育与宣传工作对于我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极其重要,关乎着矿井下生命的安危,而学校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阵地,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创造者、社会全面进步的宣传者和引导者、人的全面素质的提升者和塑造者。因此在课堂上对学生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教育、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对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的发展规律、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次,抓实抓好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开展对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载体,蕴涵着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对学生的价值取向、生活方式、情感方式的选择有着重要的影响。校园文化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提升学生个人和整个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有效途径。通过调动班级和学生个人的积极性,规范学生行为,如通过评议优秀班级体、优秀个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从而促进优良学风、校风的形成,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此外,根据时代的变化和学生不断发展的实际,开展更多的校园文化活动,特别是有助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活动,如参观爱国主义基地、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学习先进人物、阅读历史名著、听专家讲座等形式陶冶大学生情操,通过加强大学生精神文化形态的建设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与历命感,从而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思想道德水平得到提升。

4、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形式。当前社会正在发生复杂和深刻的变化,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大学生在这个时期面临人生、理想、专业学习、求职就业、爱情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可能引发心理失衡,甚至产生心理疾病,进而严重阻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可能影响人际关

系,以至于影响到以后的工作,因此,要在学校课堂教学中安排心理健康的内容,并且为大学生提供有关提高心理健康的课外活动。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使其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完善自己,从而进行自我调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环境,努力实现自理智的应付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从而丰富自身的人生经验。己的理想目标;培养大学生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在挫折面前采取

参考文献:

郭瑞鹏、岳新利.谈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2010(08)

赵建严、张玉晓.【水文专业技术人员素质问题探讨】.2010(09)

冯泽邦、谢莉莉.【论当代大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化与建构】.2005(09)

豆丁网.【论如何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2012(03)

王越芬【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2010(01)

字数统计:3347

第二篇:提升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思考

提升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思考

由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分析其主要原因,存在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和多数毕业生实践能力弱等原因。针对以上原因提出提升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建议:明确就业目标及方向和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优化课程结构、提倡学以致用,加强实验、实践教学环节管理,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近年来,我国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下降,部分学生一毕业就意味着失业。专业人士认为主要是高等院校扩招后,毕业生人数迅速增加,而就业需求增长速度过小引发这样的后果。2007~2009连续三年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中,计算机专业的就业率也迅速下降,达到历史最低水平,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排名第2[1]。此种现象是否纯粹属于该专业毕业生过剩和就业需求不足产生矛盾的必然结果?经过调查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例如,智联、中华英才网等知名招聘网站,网络工程师等IT相关职位常年处于招聘热门职位前列,每一天发布的招聘信息竟达到万余条[2]。是什么原因造成毕业生就不了业、而用人单位也招不到人才?1 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竞争力弱的原因探析

就当前我国计算机专业教育现状及学生就业情况来看,普遍存在就业竞争力弱且和社会需求严重脱节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应届本科毕业生就业难,而用人单位招不到所需求人才;其次,各种计算机职业培训学校招生和就业十分火爆;第三,高职高专学生就业呈上升趋势,普通院校毕业生就业呈现下降趋势。究其原因,众说纷纭,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作者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

1.1 教学内容陈旧,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

计算机科学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层出不穷,高等学校的计算机教育在强化专业基础的同时,还应结合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传授新知识和前沿技术,让学生能学以致用、且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当前主流计算机培训学校每18个月左右教材进行一次动态更新,教学过程融入主流的技术和产品,使学员掌握最新的技术;师资通常拥有5~6年的实战经验,多数担任过研发一线的项目经理。然而据了解,为数不少的高校还在使用5年前出版的教材,有些课程甚至还基于Windows 95/98平台进行授课,教材更新慢,新知识、新技术很难快速进入课堂。同样,高校里为数不少的计算机老师多年来工作仅限于课堂教学,没有更多的实战经验, 由此师资不能及时更新知识结构, 跟紧计算机科学前沿的发展, 也是计算机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主要因素[2]。

1.2 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实践能力弱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然而高校的扩招使得进入高校的门槛逐级降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有下降的趋势,使得多数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合理。由于教学资源配置跟不上扩招的速度,师资、实验和实践条件不能充分满足教学需求,加之师生对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视不够、实践环节的考核的复杂性和难操作性等众多原因,很大程度上造成学生实践能力差。这也是很多用人单位不想招应届毕业生的主要原因。正如摩根资本与投资集团公司中国总裁刘建华曾说过:“我们不会轻易去用毕业生,因为招聘应届毕业生,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成本去培养。应届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很差,比如,像一些基本的办公技能,传真机、打印机的使用,都得手把手的去教。”[3]提升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建议

要提升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就业竞争力,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作者多年主管毕业生实习工作和就业指导,结合在用人单位的反馈和,就学校和毕业生力所能及的方面提出几点建议。

2.1 及早进行专业和就业指导、明确就业目标和方向,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

在本科学生大一入学就建议开始专业指导和就业指导,通过课程和讲座相结合的方式,给学生介绍专业知识体系、主要就业方向及所需的专业素养。让学生在大学一年级起就了解计算机专业的知识体系、主要课程、就业方向及相应的专业素养,有利于他们在夯实基础知识基础上进行有目的、有选择的学习。进入大学三年级后,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就业倾向等引导学生选择专业方向(如程序开发、网络工程、嵌入式系统等),并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指导学生进行课程选修,同时在毕业设计选题和毕业实习等主要实践环节也要依据学生的专业方向进行,从而构建合理的专业知识体系。

2.2 优化课程结构、提倡学以致用

学校应结合计算机学科发展趋势和人才培养要求,为保证教学内容的延续性和先进性,定期修订教学计划、更新教学内容,同时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紧跟专业发展的方向,使学生能够及时掌握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新技术和新知识。同时在主干课程和专业方向课中紧跟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和社会需求,采用主流技术、方法和平台进行教学,使学生所学知识能在今后职业生涯中发挥作用,做到学以致用。

2.3 加强实践和实验教学管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实验和实践教学是计算机专业教育中比较重要的环节,本环节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决定了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也是用人单位对应届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最不满意的地方。就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措施作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科学合理地安排实验教学内容,增加课程设计和综合设计内容,做到难易适中且实验任务不能过重,如果多数学生无法正常完成的实验就没有开设的价值。第二,加强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的指导、管理和考核工作,重实绩和实效,通过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切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同时也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和工作业绩。第三,建立、健全实验教学的考核体系,由于实验教学不同于理论教学,有效的考核方式将极大督促学生动手提高操作能力。第四,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科研和项目开发活动,提高科研和项目开发水平,同时也尽早了解社会需求。

2.4 认识不足、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当然,计算机专业学生也需要看清就业形势,认识自身不足,有意培养自身道德修养、语言与书面表达能力、组织与社会活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树立团队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诚信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能吃苦精神,加强基本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也要积极参加各种竞赛、比赛活动,参加与专业及专业方向相关的主要认证考试(如软件设计师、网络工程师、各种厂家或专业的认证考试)。结语

总之,通过学校和学生共同努力,通过建立完善、合理的知识体系,强化实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专业和就业指导,做到学以致用、紧跟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全面提高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等措施,将极大的提高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毕业生学生就业困难、用人单位要不到所需人才的难题才能得到逐步解决。

第三篇:高职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的思考

高职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的思考

摘要:高等教育扩大招生人数,将高职教育带动起来,使得高职院校及学生的数量增长非常快。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和学生数量在高等教育中比例不断增大,大学生就业的重点和难点也在高职毕业生身上,如果这类学生的就业问题解决了,就解决了大部分学生就业问题,还能促进高职教育的良性循环,高等教育迈向大众化的进程也被进一步推进。

关键词: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7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5-0233-01

1999年,中国的大学开始扩大招生规模数量,中国的高等教育有了划时代的改变,由面向少数高质量的学生招生变为面向更多普通人群招生。当前,整个社会博士、硕士扎堆,本科生到处都是,高职毕业生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本不占优势,难度愈来愈大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使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面临的困难空前之大。高职院校毕业生要想在就业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

一、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现状的要求

职业规划能力缺乏,职业定位有偏差。当前很大一部分高职毕业生不了解个人的长处与自己的性格特点,对自己没有准确的认识、定位及能力的判断致使其面对就业岗位的选择时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无法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优势,从而导致找工作过程中败给其他求职者或者虽然找到工作了但对工作满意度不高最终离职或工作积极性不高等状况出现。

(一)理论基础不扎实,专业技能不熟练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不够科学,就业指导、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高职教育的特色没有突显,对学生的应用技能的培养力度不够,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被重视,致使高职毕业生理论知识不如本科生和研究生,专业技能不如“三校生”的鸡肋境地,在就业大军的竞争中无法突显优势,劣势却很明显。

(二)缺乏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端正态度的学生。有百分之九十多的企业认为“态度”在选择应聘大学生时尤为重要,高职毕业生的职业能力与素养是企业最看重的,包括较强的团队意识,集体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及沟通表达能力。如今的大学生都是九零后,大多为独生子女,在长辈的宠爱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下性格特征为突显自我,喜欢独处,集体意识淡漠,针对这一特点,高职院校的团队教育与培养要有目的,针对性强,采取渐进式的培养方式,可采取课堂灌输与校外体验相结合的方式。

二、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策略

(一)高职学生要培养良好的职业价值观,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高职学生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从入学开始就要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清楚地了解自身的长处和不足,准确把握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和能力范围,确定自己有兴趣的就业目标,有针对性的提高自己的职业修养,先下手为强,这样才能避免毕业时盲目,不会临时抱佛脚。

(二)高职院校要将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与理论教学并重

用人单位选拔人才时关注重点不是名校、好专业,更多的是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以及未来高职生入职后对企业的贡献。所以,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培养高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才能使其在毕业后更有竞争力。高职院校要吸纳更多的专业技术人员,加强教学理论与实践环节的结合,使得高职院校重知识的同时能力也得以提高,培养出的毕业生能够很好的适应社会所需。

(三)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当前高职毕业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不能满足企业的岗位需求,这种现状提示我们要加强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工学结合的效率,这可以有效提升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另外,“双师型”专业技术型教师人数不多等现状导致单独依靠校方想让高职生享受全面锻炼,学习实际应用技术水平很难,因而要加大教师的培养力度,特别是“双师型”专业技术型教师的培养。

(四)完善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

高职院校要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就业指导活动,首先要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及岗位要求,进而与学生进行对比了解不足并对其有效的进行指导,高职院校在就业指导体系构建过程中注重强化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让他们早点熟悉社会,给自己的未来工作方向定位,再根据自身条件确定日后找工作的方向,并且将就业指导融入实习实训过程中,利用实习提高学生的集体协作意识及组织协调能力。

参考文献:

[1]衣学娟.谈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07(01):18-21.[2]刘超.高职教育的特点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7(02):26-28.[3]谢鑫,刘宁宁.谈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2007(11):73-74.[4]刘佳.德国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及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11.[5]阳慧.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05:202-204.[6]蒋勇.论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J].职业技术,2011(08):88-89.[7]杨欣,刘哲.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9(20):154-155.[8]邹群.论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J].辽宁警专学报,2010(03):101-103.责任编辑:孙瑶

第四篇:文科基础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策略

文科基础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策略

[ 2008-8-19 23:10:00 | By: 荣哥 ]

推荐文科中的哲学、历史学等本科专业,是基础专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这类专业毕业生的市场需求量极少,因此成为高校招生与就业中的冷门。这类专业学生的就业难,与社会对这些专业不了解、部分用人单位选才用人的实用主义倾向有关,也与这类专业毕业生本身的能力和素质有关。前一方面的原因,学生很难去改变,但后一方面的原因,却完全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去克服。与其他专业相比,他们更应早谋划,早行动,切实注意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所谓就业竞争力,是指在个人在职业选择、职业发展过程中能打动用人单位、击败竞争对手的特质,是由人的综合素质和某些突出能力有机构成的人力资本。大学生就业竞争的过程,就是个人人力资本与用人单位人力资源需求的博弈、匹配过程。一个人的素质高、能力强、态度好,可视为人力资本充足,相应地,就能在用人单位的招聘、面试及甄选环节中顺利过关,就能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脱颖而出,体现为强就业竞争力。所以,提升就业竞争力,概括地说就是杨昌济先生提倡的“修学储能”:增强思维能力与实际动手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增储自身人力资本,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与用人单位人力资源需求的匹配耦合。为此,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如下策略提升文科基础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一、夯实基础,拓宽口径:注重专业知识的应用性转化

首先要培养对待专业的正确态度。很多同学,从进校开始,就在为未来找工作发愁,也为此而采取了各种各样的对策,浮躁者有之,他们千方百计转换专业,或者把主要精力放在辅修其他专业课程;消极者有之,他们因为专业冷门,所以没有兴趣,学习不积极主动,没有目标,得过且过,浑浑噩噩。这样的态度对待专业学习,可想而知,其学习效果是不理想的,这样,当他们毕业时,既没有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也没有其他实用的一技之长,背着冷门专业的标签,受到用人单位的冷遇是必然的。对待专业的正确态度是不抛弃,不放弃,坚守阵地,打好专业基础。我们都知道,中国传统学术,文、史、哲历来不分家。作为学科,哲学、历史学是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是任何高深研究必不可少的基础。一个人要想有点人文精神、人文气质,非学好这两门学问不可。而且它们都被称为智慧之学,哲学是“爱智”,“读史可以使人明智”,对人生,对社会,有巨大功用,并非“无用之学”。“腹有诗书气自华”、“熟读离骚,乃可以为名士”,哲学也好,历史学也好,只要专业学得好,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有了扎实基础了,综合素质也会初步体现出来。因此同学们要克服浮躁,脚踏实地,潜心学习和研究,打好专业基础。

其次要向应用性方面发展。哲学、史学的主旨是经世致用,它们完全可以向“应用”转化。本专业的毕业生要善于在职业中将所学到的哲学之思想方法、历史之经验智慧为社会做实事。应用性转化的总体思路可以这样:面向社会需要,结合自身兴趣特点,专攻某一部门所需知识及训练实务能力。如果对经济方面感兴趣,可以专攻经济类相关知识及经济哲学或经济思想史;如果对管理感兴趣,可以专攻管理学、管理哲学或管理发展史;如果对文化艺术感兴趣,可以重点攻美学及美学史;等等,社会需要的方向是很多的,应用转化大有可为。应用性的方向要有专攻,这点比较重要。不要今天看到市场营销好,就学市场营销,明天想考公务员,就学领导学。要专,要成系列,要精,系统学习、研究、突破。

二、培养素质,提高技能:优化素质技能结构

用人单位选人用人,首重综合素质。综合素质中最重要的三个因素分别是态度、能力和素质。

态度,从工作情景来说,就是一种敬业精神,职业道德;从组织文化来说,就是为人处世,待人接物,就是做人;从更高的层面来说,就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态度的这三个层面是相辅相成相互贯通的。我们在大学里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归根结底要在社会交往中落实到学会做人,要在具体工作岗位上坚持原则,坚守职业道德。

人的能力一般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力、想象力、创造力等的综合,抽象概括力是其的核心,想象力与创造力对创新性思维很重要。心理学家们还发现了一种“成功智力”,即一种达到人生中主要目标的智力,它包括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成功智力对于高级管理人才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成功智力的发挥,就是用创造性智力找对问题,用分析性智力发现好的解决办法,用实践性智力来解决实际问题。

素质与能力是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高素质者势必有强能力,但强能力者未必有高素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视野中的素质,主要是指在工作情景中产生高效率或高绩效所必需的人的潜在特征。根据一种广泛认同的关于素质的冰山模型,人的素质存在于五个领域:知识与技能;价值观、态度、社会角色;自我形象;个性、品质;内驱力、社会动机。它们依次构成一座冰山:知识与技能是显性的,浮在冰山之上,而其他四个方面则构成潜在的素质,潜在的素质因素比表象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许多企业组织都不单凭知识和技能来挑选员工,反而更重视素质构成要素中的隐性部分。(彭剑峰主编,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P203—210)

态度、能力、素质,是大学的一门通识课程,对它们的学习培养,应贯穿于任何专业学生大学生活的始终。学哲学、历史学专业的大学生,更要充分利用所学学科在培养和提升人的综合素质方面的专业优势(不须太多解释,对于育人而言,没有比直接受哲学思辨、历史智慧的熏陶更有效的捷径了)。

大学毕业生进入人才市场,就是一种劳动力商品。他之所以被雇用,在于他马上能为雇主带来效益。的确,哲学、历史学方面的知识,很难直接为市场经济服务。因此,几乎任何企业组织都不会直接点名要哲学、历史类专业的毕业生。这类专业的毕业生要敲开用人单位的大门,还得着力培养能马上被用人单位发现和认可的实际实用技能。

除了少数特别岗位需要专门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外,用人单位对文科大学生的要求大致是相通的,重点都在写作能力、语言表达和社会交往能力、组织协调与团队协作能力、计算机操作水平以及8小时以外的应酬能力如球类运动、文艺特长等。

很多学校对文科学生提出了诸如“一手好文章”、“一手好书法”、“一个好口才”等内容的“五个一”式素质目标,这个愿望自然很好,但较难做到,所谓多而不精,面面俱到,似为全才,实则没有一样能拿得出手,不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形成竞争力。为此,笔者在指导本院学生时提出一个“1+1”素质拓展模型。就是在写作、普通话、外语、演讲辩论、计算机、书法、球类、文艺等方面,选准自己感兴趣又有一定基础的某一个方面作为突破口,勤学苦练,精益求精,做出成绩;再辅之以另一个方面,也使之小有所成,够得上称为自己的特长。如果你在写作上,能在校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较多文章;或者普通话测试能达一级水平;或者英语口语流利,能适应基本外事往来;或者能熟练进行计算机操作和维护,精于网页制作;或者球类、文艺特长突出;等等,总之,只要你任何一方面确实较为突出,那么,在职场上就一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如果有两方面较为突出,如写作好,外加普通话也好;或者普通话好,外语也好;或者写作好,书法也好;或者某一方面好,外加有球类或文艺特长,那么,可以说,这样的文科学生将是无往而不胜的。

当然,要培养这些能力,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能做到的,而是非下苦功夫不可。低年级就要选准目标,然后持之以恒地努力。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今天这样,明天那样。

三、转变观念,多面开花:以退为进,曲径通幽

人才市场在挑选文科大学毕业生时,专业概念越来越淡化,都是按文史类、经管类或文科类等较泛化的语言来描述任职要求。这就从另一方面启示哲学、历史学类专业的毕业生:我们的专业没有限制我们不能从事哪类岗位。我们所能选择的方向是很广阔的:既可以选择继续深造将来从事本专业的学术研究,也可以选择考公务员进国家机关,又可以选择到中小学去做光荣的人民教师;还可以到新闻媒体从事记者、编导、广告等工作。更为广泛的就业空间在哪?大中小各类企业。我们可能到企业组织里从事文秘、人资、物流、营销、服务等各类职位的工作。可选项非常多,可能性视角下的就业渠道很宽广。

然而可能性不等于现实性。一方面,你的能力与素质、技能是否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这就有一个职业规划的问题。你想做什么?你能做什么?你想从事的岗位有什么要求?这些能力素质技能方面的突破方法,如前所述。另一方面,这些职位是否向你敞开?或者,你有没有参与这些职位竞聘的机会?胜算如何?这就有一个转变观念的问题。

很多职业指导者强调转变观念时常说“先就业再择业”。用人单位是不赞成这句话的,因为他们希望员工稳定,不希望员工频繁跳槽。笔者这里讲转变观念,一是要大学生转变视线,不要只盯着国家机关、大城市、大企业,而是要面向中小城市,中小企业;二是转变自我定位,觉得自己是天之骄子,堂堂大学生,宁愿饿肚子,不能失面子,这是不妥的。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和未来职业发展的初期阶段,就要放下大学生架子。那么多农民工为什么能找到工作?那么多非大学毕业的打工仔打工妹为什么能找到工作?为什么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这其中深有奥妙。古语云:将欲进之,必先退之。我们在求职时,向打工仔打工妹学习,以退为进何妨?

放下大学生架子,从一线工作干起,是大学生求职的一个很好的策略,是一个大巧若拙的策略。不能认为大学生下到车间一线普通工人的岗位是专业不对口,是人才浪费,相反是对人才的更深层次的培养和锻炼,是成就人才。大学生与非大学毕业的同龄人最大的不同,只在于前者多受几年系统教育,他的可塑性因而发展空间较后者大而已。企业单位很多管理岗位,都是内部招聘,都需要一线工作经验。如果某一位大学生先在某企业做了一段时间的工人,然后来竞聘某个适合大学生的岗位,而另一位大学生直接来竞聘该岗位,企业会选哪一个呢?答案是不言自明的了。

所以,转变观念,以退为进,屈身从一线做起,企业单位各职位就会向你敞开,可能的就业渠道就变为现实的就业机会了。如果真有这种心态,就业有什么难的呢?

第五篇:如何提升艺术类设计专业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如何提升艺术类设计专业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作者:汪晓娟

来源:《职业·中旬》2011年第07期

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660万人,比2010年增加了30万,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而艺术设计成为一个独立的专业领域,发展速度异常迅猛,艺术类设计专业从业者与日俱增,市场与人才的关系正逐渐发生变化。如此形势下的艺术类设计专业大学生该如何提升自身就业竞争力顺利迈入社会,我们一直在努力探索中。

一、艺术类设计专业大学生就业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跃发展,艺术设计与社会的关系日益密切,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大,各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及社会办学力量都投身于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大潮中,艺术设计人才的数量逐渐从早期的稀缺转变为今日的过剩,质量也逐渐从早期的专而优转变为今天的良莠不齐,出现了低端人才饱和而高层次设计人才缺乏的两难境况。

作为应用学科的艺术类设计专业,必须面向人们的心理需求、面向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以满足消费者不断提高的需求为宗旨,以此适应社会对人才提出的不断创新的要求。可以说,艺术类设计专业毕业生找份工作要经历不少磨难,相伴的问题也不少,他们刚毕业工作大都集中在以私企为主的中小设计公司,数月后开始频繁跳槽,这看来似乎是设计类人才增长实战经验的必经阶段,但这种普遍现象的背后也透露出自身的种种弊端。这种随意性和不稳定性让社会对艺术设计大学生产生种种偏见,以至于影响整个群体的就业。

我们知道,多年来是企业为毕业生提供了高校毕业后各种能力的实践锻炼与培养的机会,原本理应在大学阶段完成的能力教育,事实上却是由大量的中小企业代替完成的。针对实践性较强的艺术类设计专业学科,必须与市场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必须让学生增强动手能力、懂技术、把握流行信息、了解市场动态。企业对艺术类设计专业大学生的要求是不仅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更具有创新意识、品牌意识,又能在产品运作过程中解决具体问题的现代应用型人才。

二、艺术类设计专业大学生应该具备的技能

艺术类设计专业大学生大多注重讲究自己的个性,不关心思想政治,不喜欢上文化课,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等等,这些方面的特点制约着教育工作的开展。为适应现代艺术的蓬勃发展,艺术类设计专业大学生应具备以下技能:

1.基本的专业技能

所谓的专业技能是指劳动者从事某种职业所必备的专业,也称从业能力。加强实验、实习教学,是培养专业技能的主要途径。掌握设计的实用性和工艺性,制作精细,符合生产条件,是作为设计人才的基本技能。任何优秀的设计师都是从基本的技能操作开始的,社会需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真正能适用于社会的是手、脑、能力等都具备的人才。

专业技能是艺术设计人才技能结构中的核心,包括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良好的专业实践能力。专业理论知识包括设计概论、设计史论等基础性设计理论知识,还包括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数码动画设计、产品设计、服装设计等设计方向中具体设计原理、设计方法学等方向性设计理论知识;专业实践能力主要是指在各个不同设计专业方向中具体的设计实践能力,尤其强调实战性的设计实践能力。

2.富于时代性的创新技能

创新技能是目前高端人才普遍需要具备并被日益重视的重要素质和技能之一。艺术设计行业本身就是一个需要更多丰富灵感和更多创意的行业,因此杰出的创新技能是一个合格的艺术设计人才所必备的。

艺术类设计专业大学生学习的灵魂在于创新,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内在动力,也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特性之一。艺术类设计专业大学生要勇于挖掘艺术的各种内涵和社会的各种奥秘,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知识的广采博取中力求达到博、深、新的统一,及时更新观念,掌握新兴学科与学术前沿的新思想、新动态。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应多参与创新实践,让创造的成果真正成为创新能力这一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艺术设计类大学生除了掌握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以外,还要学会辐射思维、逆向思维等等,尤其要学会在多学科的交叉互渗整合中,发现新的意蕴。

3.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为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动态需求,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力求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多能力,如艺术与文学之间的互渗,艺术与设计之间的互渗,甚至文理间的互渗,进一步优化知识结构与能力的结构。人类需要生存与发展的和谐统一,一般说来,生存能力愈强,其发展空间亦愈大。因此,艺术设计类大学生需要很好地培养自己的社会生存与适应能力,只有学会独立生存,才能开辟更广阔的天地。加之当代事业的发展更需要集体的合作与沟通,所以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应该学会人际沟通、善解人意,在相互理解和尊重中建构新型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并且优化与他人的合作,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共同发展,以产生积极互动的共生效应。这就要求大学生既要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要有写作能力,两种能力兼备才能在广阔的市场游刃有余地发挥自身的特长。

三、提升艺术类设计专业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具体措施

1.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对艺术类设计专业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教育

转变教育观念要适应国家经济发展、企业发展的需求,坚持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摆脱原有教学模式的束缚,把开发学生各方面的潜能、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艺术类设计专业教育的主攻方向。现实社会对人才素质和能力的需求在不断提高,也使能力教育在教育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在使学生学到专业知识的同时,必须使其具备深厚的理论素养、比较熟练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具备分析事物、评价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针对艺术类设计专业艺工结合、多学科交融的特点,我们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相对调整课程的设置与内容。知识的结构决定着应用能力的可拓展方向,必须转变艺术类设计多年在教与学上的重艺术轻技术、重设计轻工艺、“设计仅是艺术设计”的狭隘观念,要放宽思想、拓展设计内涵。

2.构建评估体系,帮助大学生准确定位

就业定位有两层含义:一是确定自己是谁,适合做什么工作;二是告诉别人你是谁,你擅长做什么工作。大学生就业时对自身条件的定位及其评估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因素:个性特点、天赋能力、形象气质的分析;学习成绩、综合素质能力的分析和期望的薪资报酬、福利分析;期望的企业性质及地域要求等。另外,还要对社会需求环境进行分析,包括就业形势、社会需求形势、职业的工作内容、知识要求、技能要求、经验要求、性格要求、工作环境、工作角色等。

其方法是多方面收集信息,询问老师、父母、朋友,有条件的可以咨询业内专家。最后还要了解自己的竞争对手、自己和职业要求的差距,客观分析原因。

特别是艺术类设计专业大学生,通过以上各因素的分析,了解自己所处位置,再充分认识自己适合做什么、擅长做什么、自己能做什么,从而树立自己的求职目标。构建这样的评估体系,可以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可以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毕业生从容地面对用人单位的招聘,就业定位准确,可以更持久地发展巩固自己。

3.推进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有调查显示,79.2%的大学生毕业后选择找工作,选择创业仅占4.3%,真正创业的比例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其原因是中国的创业教育还不够成熟,可见大学阶段的创新创业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1)加强教育引导。为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激情,可举办各种大学生创业活动,比如通过组织创业大赛、创业论坛、名家讲堂、项目扶持等营造创业氛围。

(2)加强技能培训。依托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创业咨询、创业规划、创业培训以及手续办理等服务,同时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创业培训体系,在高校内组

建了一支高素质的创新创业指导师资队伍,重点加强对创业带头人的培训,并为创业企业提供后续服务支持,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成功率。

(3)简化流程。按照简化程序、降低门槛、提高效率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微型企业申请、创业培训、资金评审、注册登记、政策兑现、后续帮扶和工作监管等操作流程,尽可能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方便。

(4)有效利用网络平台及校友资源为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创业指导服务。广泛联系社会各界成功创业人士、校友,积极为大学生提供创业项目、创业培训、创业孵化等指导服务,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力争自主创业和参与创业的人数进一步增长。

4.积极开拓就业市场,提供优质就业信息服务

艺术设计的市场特性决定了我们必须积极开拓就业市场,为毕业生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就业信息服务,要持续不断地组织各类专场招聘活动,搜集各类招聘信息;同时要高度重视就业困难群体和薄弱地区的就业帮扶和援助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就业困难毕业生帮扶体系,实行一对一服务,建立困难生信息数据库,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残疾学生等尽快实现就业。

5.加强职业规划教育,提供个性化就业指导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联系实际的价值观教育和理想教育。职业生涯的规划意义在于引导大学生积极进行人生价值的思考,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引导大学生了解自我、明确方向。因此,结合具体设计专业特点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可以让他们尽早明确发展方向,促进求学。

同时还要建设一批高水平的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提供高水平的职业咨询和指导,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指导,帮助毕业生合理规划职业发展和就业。特别强调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个体的差异性最集中地表现于两方面,一方面是专业基础水平的差异性,另一方面是性格、心理素质等气质因素的差异性。针对专业基础水平的差异性,要注重扬长避短的培养手段,有效发挥并提升学生的优势项目,利用优势项目弥补劣势项目;在气质因素上则需深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问题成因,适当加入心理辅导环节,以正直、宽容、坚强、乐观、积极的个人气质作为整体培养目标。

(作者单位:广东省汕头大学)

下载如何提升我校(山东科技大学)水文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提升我校(山东科技大学)水文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提升艺院学生就业竞争力对策探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艺术类学生就业竞争力论文摘要:随着近几年艺术类院校的扩招,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就业压力与日俱增。本文从艺术类学生自身及就业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

    山东科技大学成人教育采矿工程专业介绍[★]

    山东科技大学成人教育采矿工程专业介绍 课程体系特色 本计划共设公共基础课(33~38%)、专业基础课(26~28%)、专业课(30~32%)、选修课(5~8%)、实践环节等五大部分内容,其中基础课和专业课所......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就业方向,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水文与水资源专业业务培养目标: 水文与水资源专业培养具有较扎实自然科学知识,较好人文科学知识,较强的计算机......

    大学生如何提升自身就业竞争力研究

    大学生如何提升自身就业竞争力研究 摘要: 近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外就业形势趋于紧张。同样,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文化群体,在择业的过程中将会......

    提升高校贫困生就业竞争力[精选五篇]

    化解“三大矛盾”提升高校贫困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一、贫困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 Core Competence)的概念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普哈拉哈德(C.K.Prahalad)和哈默(G.Hamel)于 199......

    浅析土木专业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

    浅析土木专业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 周彪(土木天佑0801班) 汤欢(土木天佑0801班) 摘 要:在当前土木行业就业日益严峻的形势下,通过分析高校土木专业大学生就业核心竞......

    山东科技大学2013年成人高考采矿工程专业介绍

    采矿工程 :山东科技大学2013年成人高考专业介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固体(煤、金属及非金属)矿床开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采矿工程师的基本能力,能在采矿领域从事矿区开发规......

    强化工商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提升学生职业竞争力论文

    强化工商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提升学生职业 竞争力姓名:学号:系别: 专业:指导老师:[摘 要] 要提升工商行政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竞争力,必须强化工商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构建合理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