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化学小结
我在今年的教育和教学工作中,认真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重视政治理论和教育法规的学习,依法执教,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决破除封建迷信,弘扬科学精神。
一、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
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学好化学是很重要的,在教学中,我既注意了概念的科学性,又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由于概念是逐步发展的,因此,要特别注意循循善诱,由浅入深的原则。对于某些概念不能一次就透彻揭示其涵义,也不应把一些初步的概念绝对化了。并在教学中尽可能通俗易懂,通过对实验现象事实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使学生形成要领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应用学过的概念,以便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提高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二、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
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及变化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点工具。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结合实物和化学反应,学习相应的化学用语,结合化学用语联想相应的实物和化学实验。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又有利于加深他们对化学用语涵义的理解。还应注意对化学用语进行分散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和有计划的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三、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
元素化合物知识对于学生打好化学学习的基础十分重要。为了使学生学好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教学中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实验教学,让学生多接触实物,多做这些实验,以增加感性知识。要采取各种方式,帮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在学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知识以后,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等之间的关系,并注意加强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
四、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尽量上好每一节化学实验课。本人教学中,课前准备十分周密,演示实验现象十分明显,效果良好,使全班学生都能看得清楚;教师应从科学态度、规范操作,给学生示范,并启发引导学生从生动的感性知识上升到抽象的思维。根据本校的实验设备条件,我把一些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做的实验,或调换一些实验,或适当做一些选做实验。同时鼓励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家庭小实验,以进一步激励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探究精神。我还严格要求学生,具体指导他们逐步达到能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五、帮助学生解决心理上的问题,防止和消除了各种不良影响。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达到尊生爱生,对学生充分理解信任。对学困生教育采取亲切温和的态度,消除其心理障碍,同时我还善于发现学优生,为他们的深入钻研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学优生敢当领头羊,一马当先,快速发展,成为杰出的优秀人才。在教育中,我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给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形式和足够的自主活动时间,使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得到充分尊重和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及时了解了学生的思想状况,对学生进行了及时疏导。班级学生都具有了健康的心理,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普遍提高,学生心情舒畅、愉快,学习的劲头也空前高涨。
然而在现代的教学中,我也意识到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所以我继续学习了教育教学理论,并加强多媒体教学的学习。由于“应试教育”填鸭式的课堂教学,超负荷的课堂作业,学生处
于焦头烂额的单调机械、消极被动的应付之中,大多数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而且严重地损害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全面发展。针对这种情况,因此我认为应该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
在组织课堂教学时,我一直贯彻自己总结的课堂教学四步法的总体思路。培养学生寻求式的课前预习习惯,激发他们探索式的听课思路,指导总结式的课下复习,精选针对性的习题训练。同时我还利用数学思想综合贯通,加强知识的横向与纵向联系,对已学过的知识从另外的角度进行学习,促进学生灵活掌握知识技能的迁移。并且还利用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实践能力。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开展创新教育、思维性教育。
所以,在教学中,我坚持以学生的生动活泼、主动的创造性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结点;坚持师生共同学习、相互切磋、相互启发、相互激励;坚持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研究其内在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新、有所创造;坚持激情引趣,用我的魅力去感染学生,让学生爱我、更爱我教的学科。
随着知识的经济化和WTO的到来,西方文化的进入和文化服务市场的开放,教育面临着新机遇和挑战。作为跨世纪的青年教师,我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钻研教育教学理论,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第二篇:高二化学小结
一、俗名小结: 甲烷 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H4 11 Na2CO3 纯碱、苏打乙炔 电石气:C2H2 12 NaHCO3 小苏打乙醇 酒精:CH3CH2OH 13 CuSO4•5H2O 胆矾、蓝矾丙三醇 甘油:C3H8O3 14 SiO2 石英、硅石苯酚 石炭酸:C6H5OH 15 CaO 生石灰 甲醛 蚁醛:CH2O 16 Ca(OH)2 熟石灰、消石灰乙酸 醋酸CH3CHCHO 17 CaCO3 石灰石、大理石三氯甲烷 氯仿CHCI3 18 Na2SiO3水溶液 水玻璃NaCl 食盐 19 KAl(SO4)2•12H2O 明矾NaOH 烧碱、火碱、苛性钠 20 CO2固体 干冰
二、物质结构: 原子核内无中子的原子 氢(H)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 碳地壳中含量前三位的元素 O、Si、Al 大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N 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2倍的元素(或次外层电子数为最外层1/2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3倍的元素(或次外层电子数为最外层1/3的元素)CO 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1/2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1/4的元素 Li、Si、Mg 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3个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5个的元素 NF 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3个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5个的元素 PAl 核外电子总数与其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3:2的元素核外电子总数与其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4: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结构简式:乙醇;(2)乙醛;(3)乙酸;(4)硝基苯(1)羟基—OH(2)醛基—CHO(3)羧基—COOH(4)硝基—NO2 写出下列有机反应类型:(1)甲烷与氯气光照反应(2)从乙烯制聚乙烯(3)乙烯使溴水褪色(4)从乙醇制乙烯(5)从乙醛制乙醇(6)从乙酸制乙酸乙酯(7)乙酸乙酯与NaOH溶液共热(8)油脂的硬化(9)从乙烯制乙醇(10)从乙醛制乙酸(1)取代(2)加聚(3)加成(4)消去(5)还原(6)酯化(7)水解(8)加成(或还原)(9)加成(10)氧化
加入浓溴水产生白色沉淀的是 苯酚
加入FeCl3溶液显紫色的 苯酚
能使蛋白质发生盐析的两种盐 Na2SO4、(NH4)2SO4
写出下列通式:(1)烷;(2)烯;(3)炔(1)CnH2n+2;(2)CnH2n;(3)CnH2n-2
第三篇:化学工作小结
2012-2013年上学期九年级化学教学工作总结
王月婷
第一年参加工作,转眼这一学期的工作已接近尾声,回顾这半年的工作,有很多收获,对于教学,学到了很多,但也有不足,下面,我仅对这一学期以来的工作做一个总结:
一、思想政治方面
在这学期的教学工作中, 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工作精神从事化学教学。我积极响应学校的各项号召,积极参加政治、业务学习,认真领会学习内容,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准绳,严格要自己。思想积极向上,要求进步。在教学中,做到为人师表,关爱学生,帮助学生对化学学习充满学习热情和信心,以健康文明的形象言传身教。
二、业务素质方面
为了提高教学能力,我不断地钻研新的教学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将自己的所学运用到课堂教学之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与一些优秀化学教师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由此,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业务学习,认真领会其精神实质,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并积极与我校的其他化学教师研究教材、教法,同时,听课12节,对他们在教学中感到疑惑不解的地方,我也能毫不保留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以此来共同提高业务水平。
三、教育教学工作方面
这学期我担任的是九年级1班的化学教学。学生基础差,我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潜心研究化学课堂教学,深刻领会新课改的理念,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开展了“化学基础知识竞赛”等活动,树立学习化学的自信心,注重形成性评价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并能够及时总结经验。具体成效如下:
1、充分认识教材的特点,了解学生的特性。
这届学生用的是人教版的新教材,针对的是有一定化学基础的学生,起点比较高,而且难度梯度不明显,提倡“用到即学”,很多内容对于大多数学生理解起来是有难度的。而我们作为农村地区的学生本来基础就差,在这种情况下,我感觉上课难度比较大。所以在授课时我尽量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利用演示实验,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尽力采取多种方法去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注重因材施教,准确把握难易度。
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教学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在一节课上,既有适合程度好的学生的难题,还有适合程度差的学生的简单的题,给人的感觉乱而无序。有的学生更有一种“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所以我在备课的时候,就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改编、整理,每节课确定一个重点内容,对于那些难度较大的内容我先适当降低难度再逐步增加,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
同时根据不同学生的整体素质,性格特点等,我也采取了不同的策略。一班学生整体基础不太好,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差。我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多读多背,多给他们布置一些基础性的题来巩固所学内容。基础好的学生要多一些。所以在这个班我采取比较开发的课堂形式,多给学生创设机会让他们尽可能地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实际。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而且学生通过这样多次的“自我展现”,其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3、认真完成各项常规教学环节,注重学法指导。
教师的教学活动是否能取得好的效果最主要还是体现在落实好常规教学环节上。我仍然坚持认真备好每节课,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及备教参课辅资料三结合,总是以最充分的准备去完成每次教学任务。在教学活动中,我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认真抓常规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充分利用晚饭后时间,要求学生大量做题。并能耐心细致地给学生做好辅导工作,详细地批改每份作业。坚持布置适量的作业,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布置作业时,坚持做到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形式多样化。注意教学的侧重点和难点,效果明显;抓小测验,坚持单元检测,及时发现并提醒学习出现问题的学生,帮助他们把成绩赶上来,培养他们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总的来说,这一年的工作我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也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1、班级整体学习氛围不浓
2、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自主性差,不能独立完成作业。
3、一些学生不能坚持上课认真听讲,课下按时完成作业。
4、学生成绩两极分化严重,对部分后进生关注还不够,对优等生的培养力度还很需要加大。
今后在工作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努力在做好教学常规工作的情况下,要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多注意学法指导,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并坚持多听课,学习同科目教师先进的教学方法及教学理念,加大对学生的检查力度,指导学生一些学习化学及做题的方法。加强转差培优力度,加强教学反思,在对知识的积累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力争在下半学期教育教学中上一个新的高度。
第四篇:结构化学小结
结构化学小结
1、结构化学小结
结束了一年的物理化学课程,终于迎来了传说中的专业课,这里面最难的据说就是结构化学。老师第一节课开场便是对上一年纪学生成绩的总结,给我们一个下马威似的警告:不学就肯定不会过。于是我们经历了从开始的将信将疑半信半疑到后来的深信不疑,对这片不曾涉足的微观领域以叹为观止的心态仰视,然后俯首自求多福似地祈求从字里行间寻出熟悉的味道,终于,在无机化学和物理化学的痕迹中逐渐认识了这位蛋白质似的先生,也了解到原来所谓的结构化学真的是化学的结构框架,从前的结论也找到了前因,在化学潜游中愈行越深愈行愈远。
都说结构化学课程在化学专业课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有利于完善我们的化学专业知识结构,而且还可以培养我们探讨宏观世界,微观世界及其相对联系的思维能力。它主要是反映20世纪20年代以来,人们在研究物质微观体系得出的许多重要的化学知识和规律,而主要的核心内容是从微观的角度探讨物质的结构与性能间的关系。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既需要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要有较好的空间想象能力,不仅要有一定的数学、物理基础,还要有与化学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才能从化学的角度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能的本质问题。这对我这样并不是十分聪明,基础功也不是那么扎实的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可是上课时候因为不懂或是懒惰造成的溜号还是终止于老师课堂提问这武器,为了不至于被低着头红着脸说不会得六十,我们还是应激出了复习并且上课认真听讲记笔记,这确实对课程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也渐渐养成了积极思考的习惯,虽然学习和理解还是会出现各种问题,但是习惯就是一辈子的财富,所以我们学着珍惜。
可是扪心自问我做的并不好,有很多弄不懂的地方没有及时疏通,复习也不是那么到位,期末的纠结证实了长期以来的忧虑,总也不能算是对得起老师对得起自己,不过一定会再接再厉,为化学学习填上重彩的一笔。
关于老师的教学授课,我似乎并没有什么发言权,毕竟进入大学伊始就被告知大学的老师授课都是很有个人风格的,而风格既是不分优劣,我们自然会在逐渐适应中找到自己的学习之道,慢慢地历练成长可能才是进入大学的真正目标,所以接受就是一切,评价也许并不十分需要我们的参与。但是关于这门课程,我确实认识到了它的“不好相处”,知识点细碎而且需要记忆的极多,对逻辑要求也并没有任何程度的降低,就像高中时候的文理小综合再综合了一下,是一整个知识体系的浓缩,而不仅仅是一门学科„„但是,困难总是会激起斗志,难题是进步的阶梯。
如果说对于结构的学习有什么样的期待的话,就是希望课时能多些,还是有很多内容被带过,虽然都是非重点,但是了解应该也会很有趣,自己看的话也不是很容易,所以就许下这个愿。
还有就是期待早日能看到老师编的书!
2、结构化学小结
在没上这门课之前,就听说了一句化学界流传很广的话:学了有机化学才知道无机化学如此简单,学了物理化学才知道有机化学如此简单,学了结构化学,才知道物理化学如此简单,学了量子化学,才知道结构化学如此简单。
经过了这一年的学习,体验过后才发现这几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和大多数人一样,起初都认为结构化学难学,难懂。可从第二大节课开始,自己就改变了看法,上课努力的去听,课后及时复习,就这样,自己第二节课懵懵懂懂的听懂了一些内容,再看看周围的同学,依然很困惑,由于自己天生对难的东西比较感兴趣,越难,宁可花费很长时间,也要弄懂,凭着这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第二节课我收获了很多,最主要的是听得懂老师讲课的时候,心里有种满足感,成就感。
时间过得真快,给我感触最深的是老师的一句话:结构化学要想弄懂,必须得多花时间,讲三节课,我们就得用7节课的时间去预习,甚至老师也要在给我们讲课前,花费好长时间提前看一遍书。这句话为什么我会印象这么深呢?因为我不仅听了,而且实践了,这句话带给我是结构化学学习效率成倍的增长,正因为这句话,使我真真的感受到了我付出一天,两天,去图书馆查找各种资料听懂了老师一节课的欣喜,也使我真真感受到书包里背着高数,量子化学,结构化学参考书,结构化学课本,结构化学课件满满一书包书,去自习室看几个小时,结果做出一道波函数求解题的快乐,;真是由于这句话让我学起结构化学很轻松,觉得不是很难,起初需要用一天甚至两天的时间去看结构化学,后来,几个小时,半天就可以弄懂大部分内容。
在本学期众多课程里面,个人觉得结构化学是最有魅力的。因为它带给我们是一个肉眼看不见的世界,我们可以尽情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象原子结构,电子的运动,在这个世界里,没有谁对谁错,在这个世界里,谁也不会质疑我们,因为我们在结构化学所学的一切要不就是前人的一些理论可以解释化学现象,要不就是仪器测定出来的数值。再者,这是空间想象力很强的一门学科,这是对思维的挑战,也是对自己学习知识能力最好的一种肯定,在这里,你可以想象七大晶系,可以想象在各种各样对称操作下分子的改变,可以想象金属的结构,可以想象电子围绕核是如何运动的,可以想象原子轨道杂化后各个轨道是如何发生变化的,对于我来说,只要想通其中的一些,自己就很满足,自己学习知识的能力也就得到了肯定。
学化学的人都知道,位,构,性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用结构可以解释性质,用性质可以反推出物质的结构,通过结构和性质的学习,我们就可以制造出一些新结构,让它产生些人类所需要的性质。通过结构化学的学习才明白导体为什么能够导电,绝缘体为什么会绝缘,这是由于导体的轨道上存在单电子,给一定能量后,能发生电子跃迁,而绝缘体只存在满带和空带,另外满带和空带能级差很大,因此不能电子跃迁,也不能导电。也明白了什么是晶体,什么是无定型;也明白了为什么液体的沸点很高,为什么有些液体的沸点很低„„这些东西自从学了结构化学后,逐渐的便的清晰起来,也在自己的大脑里形成了知识网络。
学了结构化学感触最深的应该说是“基础”二字,我们现在所学的只能称为基础,只是皮毛而已,如果这些东西,我们都搞不懂,很难做大事。不论哪一个单元,学的都是基础,量子力学接触,原子光谱,分子光谱基础,晶体学基础,群论基础,金属结构基础,配位化学基础„„,私底下每一章自己都找过对应的系统的课本看过,就比如说晶体学基础,就拿我们所用的周公度版本的结构化学第五版和晶体学专业课本相比,才发现我们好多东西都没提到,而且晶体学并不像我们结构化学基础那么简单,230个空间群是如何的对于我们来说是不要求掌握的,晶轴,晶面,晶向,这些我们只是简单地提一下而已,而且我们只需要掌握最简单的立方晶系就可以了,所以,从课程的内容,我们需要掌握的程度来看,我们真的学的只是基础,不难!如果我们连这么一点点小挫折,都退缩,那我们的将来是可想而知的,每次上课的时候,听到老师说基础二字,就有很大一部分同学唉声叹气,或者惊叹,或者抱怨,可仔细想想,如果我们多花费一点游玩的时间用在结构化学上,或许不再认为老师说的基础二字是夸张。
学习结构化学,觉得方法特别的重要。尤其是上课认真听讲,因为课堂的内容有时候你用三倍的时间去补救,也不一定能补救回来,老师在课堂上用特别有限的时间将最重要的知识串成一个个知识点,而且为了让我们让一些难点掌握,更会讲一些课本上没有的东西,这些,在课下能补救得了吗?另外就是乘热打铁,意思就是说对老师讲过的知识在课下,尽量复习,这样能及时的巩固,更能将知识点串在一起。我们一般结构化学课程是在周五下午,如果那时候为了早吃一点饭,而不去再看一次课本,这样的机会一旦失去是不会再有的,在老师的讲课的话语,自己的灵感还没有消失之前,完成对结构化学的复习是最节省时间的,也是复习效率最高,最不容易遗忘的时候。一旦老师讲课的声音不再,灵感消失,要想达到同样的复习效率谈何容易。
最重要的一点,也是决定你结构化学能不能听的懂,学的好不好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能静得下心来看书,有不怕困难的勇气,和看不懂还能努力去看的毅力和耐心。记得刚开始上第一节课时,算符,波函数,态叠加原理。。听了三节课,完全没听懂一个字,更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只是很佩服老师对于如此难的内容可以讲的如此轻松。但心里还有另外一个想法,如果我连第一节课都听不懂,那将来的课程,我该如何?而且老师也是人,不是神,他能讲的条理分明,为何我连弄懂都做不到,为了明白这门课,背上了高数,无机化学,结构化学,量子化学,在图书馆苦战了一天后,终于了解了老师到底讲的是什么东西,后来,日复一日,自己也形成了这个习惯,每周都会抽取很大一部分时间去看特别有魅力的结构化学,就这样,自己的综合实力提高了,结构化学也不再是一件难事,而且自己得到了从其他课程没有得到的快乐,得到了从其他课程没有得到的成就感。
有付出可能收获很少,但是没付出肯定没收获。结构化学虽然学了很多伟人,例如poaling,Schrödinger,Heisenberg但我并不崇拜他们,因为他们的成就源于他们的付出,他们可以为了科学熬夜,不吃饭,也可以为了科学一直呆在实验室,更可以为了科学满满的验算,推论了几个草稿本,或者失败了n多次。我们没能付出这么多,所以我们才和伟人是有很大差距的,当然,不可否认他们特别聪明。但是我们可以这样想,虽然上天没有赐予我们聪慧的大脑,但是上天同样给予我们每个人四肢,勤劳的双手,可以思考的大脑,我们可以付出来缩小差距。因为我们别无选择,有付出不一定有收获,但没付出就一定没收获,我们虽然没有像结构化学伟人一样提出一个或多个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们至少可以认真完成自己的结构化学作业,能想得通结构化学课本上的内容,能够会做结构化学的习题。
这样多多少少一点付出,总会让自己感到一点成就感的,有句话叫做量变决定质变,我们之所以没成为伟人,更是由于我们量的积累远远的还不够,如果我们连这些伟人的理论都看不懂,那将来如何推翻他们的理论,建立新的理论,有一句特别经典的话:要想呼吁和平,必须制止原子弹,要想制止原子弹,必须制造原子弹(这句话是在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主席说过的),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结构化学,也适用于其他领域,或许可以夸张的这么说:我们每个人都有成为伟人的机会,一些人因为毕生缺乏当伟人的梦想而失去资格,一些人因为量的积累不够而失去资格,一些人因为在成功的路上退缩了,放弃了而失去了资格。所以在这个大千世界中,只有少部分人成功了,少部分人成了伟人。
换个角度想想,如果我们树立在不久的将来做伟人的梦想,即使自己失败了,没有当成为伟人,但自己的付出,自己在追求伟人的路上拼搏所得到的才华,经验已足够让你在整个社会立足,这也未尝不是理想的结果。poaling,Schrödinger,Heisenberg总结他们成功的原因,总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比平常人努力白倍,千倍,发疯的追求科学真理,才换来他们的成功,也换来人类文明史上小小的一步。
总而言之,成功离我们并不遥远,结构化学虽然难,但是用心学,有像伟人一样发疯的追求的勇气,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我们最终会体会到成就感,满足感。这些是其他课程不能带给我们的。
3、《结构化学》课程模拟教学小结
《结构化学》是一门化学专业的必修课,也是材料等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已成为从事化学、材料和物理专业深入研究材料特性的一把钥匙。但由于该门课是从微观结构研究原子、分子和晶体的结构及其与性能的关系,与宏观世界对物质的认识有很大差异,进而使学生感觉该门课抽象、复杂甚至混乱。因此,本文将主要对该门课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方式、方法上的探讨。
一、课程特点及难点
《结构化学》课程包含两个核心内容:一是描述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波函数,即原子轨道和分子轨道,通过轨道的相互作用了解化学键的本质;二是分子和晶体中原子的空间排布,了解分子和晶体的立体结构。与其它化学课程不同,该门课看物质的角度不同,涵盖的相关知识多,内容涉及面广,如需具备高等数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及量子力学等知识,同时包含的新概念比较多,如波函数,杂化轨道,点阵。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普遍感到这门课很难,有的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很快跟不上老师讲解的速度,相当一部分学生死记硬背,甚至有个别学生由于太难太抽象而放弃对该门课程的继续学习。事实上,这个问题的源头在于学生对该门课基础知识理解的不足,具体来讲,很多学生不明白什么是波函数,什么是晶体。因此,如何更好地理解与数学和量子力学有关的波函数概念和不同于分子的固体的晶体结构成为学生学习的两大难点。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兴趣低
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低的原因很多。从学生角度来看,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并且由于课程本身的特点造成学生对该门课产生误解,从心理上学生觉得该门课抽象、难学、难懂,导致学习非常被动,最终学习效果较差;从教师的角度看,教学方法必须要求多元化,如果不同的教学内容使用同一种教学方式,尤其对该门课难懂的波函数,如果使用文字的方法来讲解,势必会使教学效果差,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值得授课老师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二)教学方法
目前,对该门课的教学方法主要使用板书和多媒体形式讲解。这些方法有如下几个缺点:
1、缺少学生的参与,课题气氛呆板;
2、对具有立体空间结构的可观性差,学生理解受到限制;
3、对数字化的波函数缺乏形象化的表示,成为学习该门课其它知识的瓶颈。这些将阻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因此,授课教师需要在教学方法上根据课程内容进行个性化的调整。
三、解决措施
该门课不像有机和分析等化学课程,没有实验教学部分,因此,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消化受到很大限制。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以下措施。
(一)引入实验教学
由于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该门课程的课时数明显减少,即使采取板书、多媒体和演示相结合的讲述方式完成该课程系统的教学也已经变得较为困难。因此,在教学方式上,我们需要做进一步的改进。通过教学,发现采用一种新型方法,即类似实验教学的方式对该门课的教学效果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清晰地阐述这一方法,本文通过举例的方式来说明。现以二氧化碳分子中存在的两个离域π键为例来说明。在使用板书或多媒体教学中,老师的分析可能如下:
假设二氧化碳分子在直角坐标系的x轴上,碳原子有4个价电子,氧原子有6个价电子,分子中的两个氧原子分别表示为O1和O2。碳和氧原子采用spx杂化,碳和每个氧原子形成σ键,每个氧原子的另一个spx杂化轨道被其上的一对孤对电子占据。碳原子剩余的两个电子,分别占据在py和pz轨道上。
氧原子剩余的三个电子中,如果O1原子中一对孤对电子占据在py轨道上,另一个电子必将占据在pz轨道上,它的pz电子将会与碳原子的pz电子形成πz键,那么碳原子的另一个py电子必将与O2原子的一个py电子形成πy键,此时,在O2原子中pz轨道上必须安排一对孤对电子,那么,O2中由孤对电子占据的pz轨道将会与碳和O1原子形成的πz轨道重叠,形成π4z3离域键,O1中由孤对电子占据的py轨道将会与碳和O2原子形成的πy轨道重叠,形成π4y3离域键。
此时老师可能会将这两个离域π键的图片放在多媒体中。但大部分学生听完之后,由于不能看到一个三维的直观图像,而且讲起来描述语言颇多,最终教学效果不佳。
如果我们利用一种软件,如Chem3D和Dmol3,通过计算得到二氧化碳分子的各个σ和离域π键的三维空间构象,通过空间旋转可以让学生清晰看到碳与氧原子之间的σ键和两个不同方向的离域π键,且通过查看计算结果文件得到这些轨道的波函数。在这里学生还可以学到如下几点:
1、通过简单的类实验计算,学生获得来自书本上与波函数、杂化轨道和分子轨道等相关理论知识;
2、能获得由原子轨道波函数线性组合成分子轨道波函数的明确数学表达式,并能与轨道图一一对应,解决了学生关于分子轨道理论复杂的薛定谔方程,能从图像上理解书本上的纯理论内容,进而达到实践教学的效果;
3、对杂化轨道理论,很多学生从书本上仅仅知道杂化的原因、目的和杂化后的原子轨道,但大多不明白杂化后这些轨道形成什么样的键。通过这个实验的教学,学生可以从轨道上清晰看到碳和氧原子的sp杂化轨道相互重叠形成的π键,同时也能看到氧原子的一对孤对电子占据在氧的2p轨道上的分子轨道图。
通过比较上面两种教学方法,我们发现,由于该门课的教学内容偏重纯理论,学生经常感觉晕晕乎乎,似懂非懂,因此,引入类实验教学部分,可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例子,让学生深刻理解来自书本的较多知识点,同时,可以让学生清楚各个知识点间的区别和联系,从而对教学达到较好的效果。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学中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个教学工作者一直思考的问题。就该门课的课堂教学来说,将教学内容与其它化学课程及日常生活现象相结合,让化学专业学生感到该门课非常有意思或对学生学好其它课程起到重要作用,如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中,关于乙烯加氢气反应活化能大或反应速率慢等现象,离不开该门课关于前线轨道理论知识的理解。再如,在实践中,我们看到的物体表面总是一个宏观的结构,如果额外引入晶体表面结构的教学内容,学生将了解到肉眼看到或感觉光滑的物体表面其实有很多原子缺陷,让学生对常规认识有新的视觉和认识,进而提高了学生的好奇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三)改革考核方式
在考核方面,采用多种考核方式综合评定学生的最终成绩,有助于促进学生注重过程学习,进而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目前,该门课常用的考核是由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构成,其中,平时成绩主要来自出勤、书面作业和期中考试。如果在平时成绩中引入课外作业,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类似于实验设计的材料模拟,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理论部分的理解,而且也能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在《结构化学》课程教学中,针对“教”与“学”双方存在的不足,在教学方式、方法及教学手段上主要引入实验教学部分,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应结合课程特点和实际教学,充分研究教学中的方式方法手段的最佳组合,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4、结构化学小结
大三下半学期的课要结束了,这学期学习的科目中要数结构化学这门课让我受益良多。之前看到结构化学这本书还不是太明白,翻开书本看到一堆的公式和图画,更是晕头转向。就问教我们的老师最严厉,但是备受学生欢迎。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我终于了解学姐所说的话。
结构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分子构型与组成的相互关系以及结构和各种运动的相互影响的化学分支学科。它又是阐述物质的微观结构与其宏观性能的相互关系的基础学科。
结构化学首先是一门直接应用多种近代实验手段测定分子静态、动态结构和静态、动态性能的实验科学。
另一方面,从结构化学的角度还能阐明物质的各种宏观化学性能(包括化学反应性能)和各种宏观非化学性能(包括各种物理性质和许多新技术应用中的技术性能等)与微观结构之间的关系及其规律性。
由于课时的安排,我们这学期只学习了三章的内容,但是就是这三章让我们了解到化学世界的奇妙以及分子、原子的复杂构造及其运动规律。第一章量子力学基础研究物质结构的理论工具是量子力学,它是研究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科学,是结构化学的理论基础。波函数和概率密度,态叠加原理,本证方程与本征值等基本假设是量子力学的基础。
第一章中最重要的公式就是一维势阱中粒子的薛定谔方程及其解的意义。
第二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主要讲的是单电子原子的薛定谔方程及其解。求解单电子原子的薛定谔方程,的到其波函数、能量和量子数。
第二章还包括中心立场模型、以及保理原理和洪特规则等一些关于原子的相关知识第三章双原子分子结构
主要讲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及其相关要点。
通过一学期的对结构化学的学习,让我收获颇多。学习结构化学让我充分了解了原子和分子的运动状态及其结构,还了解了他们之间的规律。并且通过对结构化学的学习,让我对其他学科的一些不怎么了解的地方也有了理解。而且学完真门课我终于了解了学姐们所说的话。结构化学这门课不仅培养了我独立思考的能力还锻炼了我快速思维的能力。因为课时紧,所以上课是老师教授的内容较多,所以我们上课时需要认真听讲,及时做笔记,下课时及时复习,深入理解。
老师为了锻炼我们,会在每堂课前把上节课的知识通过问答的形式帮助我们复习,而且在课堂上老师也会随机的让我们回答问题并要求我们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还利用加分的方法鼓励同学多回答,多思考。让我们从各个方面提高能力,这些都是我们在其它课堂上学不到的。通过这一学期,我发现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些能力将使我受用一生。最后,我想说:谢谢您老师,您辛苦了!
第五篇:苏教版高二化学小结
高中化学必修2小结
(红体字较为重要)
专题一 :第一单元
1——原子半径
(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气体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
(2)同一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2——元素化合价
(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最高正价由碱金属+1递增到+7,非金属元素负价由碳族-4递增到-1(氟无正价,氧无+6价,除外);
(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最高正价、负价均相同
(3)所有单质都显零价
3——单质的熔点
(1)同一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
(2)同一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
4——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及其判断)
(1)同一周期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因此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得电子,从左到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
(2)同一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失电子,从上到下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判断金属性强弱
金属性(还原性)
1,单质从水或酸中置换出氢气越容易越强
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1—20号,K最强;总体Cs最强)
非金属性(氧化性)1,单质越容易与氢气反应形成气态氢化物
2,氢化物越稳定
3,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1—20号,F最强;总体一样)
5——单质的氧化性、还原性
一般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其氧化物的阳离子氧化性越弱;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推断元素位置的规律
判断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应牢记的规律:
(1)元素周期数等于核外电子层数;
(2)主族元素的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
阴阳离子的半径大小辨别规律:
由于阴离子是电子最外层得到了电子 而阳离子是失去了电子
6——周期与主族
周期:短周期(1—3);长周期(4—6,6周期中存在镧系);不完全周期(7)。主族:ⅠA—ⅦA为主族元素;ⅠB—ⅦB为副族元素(中间包括Ⅷ);0族(即惰性气体)
所以, 总的说来
(1)阳离子半径<原子半径
(2)阴离子半径>原子半径
(3)阴离子半径>阳离子半径
(4 对于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的离子,原子序数越大,其离子半径越小。
以上不适合用于稀有气体!
专题一 :第二单元
一、化学键:
1,含义:分子或晶体内相邻原子(或离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2,类型,即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离子键是由异性电荷产生的吸引作用,例如氯和钠以离子键结合成NaCl。
1,使阴、阳离子结合的静电作用
2,成键微粒:阴、阳离子
3,形成离子键:a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
b部分盐(Nacl、NH4cl、BaCo3等)
c强碱(NaOH、KOH)
d活泼金属氧化物、过氧化物
4,证明离子化合物: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共价键是两个或几个原子通过共用电子(1,共用电子对对数=元素化合价的绝对值
2,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对产生的吸引作用,典型的共价键是两个原子借吸引一对成键电子而形成的。例如,两个氢核同时吸引一对电子,形成稳定的氢分子。
1,共价分子电子式的表示,P13
2,共价分子结构式的表示
3,共价分子球棍模型(H2O—折现型、NH3—三角锥形、CH4—正四面体)
4,共价分子比例模型
补充:碳原子通常与其他原子以共价键结合 乙烷(C—C单键)
乙烯(C—C双键)
乙炔(C—C三键)
金属键则是使金属原子结合在一起的相互作用,可以看成是高度离域的共价键。
二、分子间作用力(即范德华力)1,特点:a存在于共价化合物中
B比化学键弱的多
c影响熔沸点和溶解性——对于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其范德华力一般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即熔沸点也增大(特例:HF、NH3、H2O)
三、氢键
1,存在元素:O(H2O)、N(NH3)、F(HF)2,特点:比范德华力强,比化学键弱 补充:水无论什么状态氢键都存在
专题一 :第三单元
一,同素异形(一定为单质)1,碳元素(金刚石、石墨)
氧元素(O2、O3)
磷元素(白磷、红磷)
2,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换——为化学变化
二,同分异构(一定为化合物或有机物)分子式相同,分子结构不同,性质也不同 1,C4H10(正丁烷、异丁烷)2,C2H6(乙醇、二甲醚)
三,晶体分类
离子晶体:阴、阳离子有规律排列
1,离子化合物(KNO3、NaOH)
2,NaCl分子
3,作用力为离子间作用力
分子晶体: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所形成的晶体
1,共价化合物(CO2、H2O)
2,共价单质(H2、O2、S、I2、P4)
3,稀有气体(He、Ne)
原子晶体:不存在单个分子
1,石英(SiO2)、金刚石、晶体硅(Si)金属晶体:一切金属
总结:熔点、硬度——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
专题二 :第一单元
一、反应速率
1,影响因素:反应物性质(内因)、浓度(正比)、温度(正比)、压强(正比)、反应面积、固体反应物颗粒大小
二、反应限度(可逆反应)
化学平衡: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变化,到达平衡。
专题二 :第二单元
一、热量变化
常见放热反应:1,酸碱中和
2,所有燃烧反应
3,金属和酸反应
4,大多数的化合反应
5,浓硫酸等溶解 常见吸热反应:1,CO2+C====2CO
2,H2O+C====CO+H2(水煤气)
3,Ba(OH)2晶体与NH4Cl反应
4,大多数分解反应
5,硝酸铵的溶解 热化学方程式;注意事项5
二、燃料燃烧释放热量
专题二 :第三单元
一、化学能→电能(原电池、燃料电池)
1,判断正负极:较活泼的为负极,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为氧化反应,阴离子在负极(可代入铜锌原电池,增强理解,提高解题速度)2,正极:电解质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得到电子,生成新物质 3,正负极相加=总反应方程式
4,吸氧腐蚀
A中性溶液(水)
B有氧气
Fe和C→正极:2H2O+O2+4e—====4OH— 补充:形成原电池条件
1,有自发的 氧化反应
2,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
3,同时与电解质接触
4,形成闭合回路
二、化学电源 1,氢氧燃料电池
阴极:2H++2e—===H2 阳极:4OH——4e—===O2+2H2O 2,常见化学电源 银锌纽扣电池 负极: 正极:
铅蓄电池 负极: 正极:
三、电能→化学能(电解)
1,判断阴阳极:先判断正负极,正极对阳极(发生氧化反应),负极对阴极 2,阳离子向阴极,阴离子向阳极(阴阳相吸,不可用于原电池的正负极!切记!)
补充:电解池形成条件
1,两个电极
2,电解质溶液
3,直流电源
4,构成闭合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