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课堂策略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课堂策略
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是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之一,也是实现学生主动发展的基本前提。为了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必要实施以下五种策略:
一、成功学习策略
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都证明,学生最长远、最稳定的学习动机就是学生成功后产生的激励动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帮助学生成功。在教学中实施成功策略,教师要做到:第一,转变观念,对学生要有期望,相信学生能在多方面成功。第二,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成功欲望,提出学生通过努力后能达到的目标和要求。第三,为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使学生不断地成功,并引导学生体验成功后的喜悦,使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产生更大的成功欲望。
二、差异教学策略
实施差异教学不仅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更好地面向全体学生的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实施差异教学,第一,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真正做到心中有“人”,因“人”施教。第二,要切实制定好分层教学目标,使学生学有可能。第三是差异评价。评价应根据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施以不同的评价。第四是差异发展。不强求学生全体“齐步走”;不强求学生个体“同步行”。
三、合作学习策略
《课程标准》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应为学生创设一种合作学习条件,帮助学生组建“互相合作学习小组”,实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开放教学格局。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策略,教师一方面要为学生创设合作学习条件,帮助学生建好合作学习的学习小组。另一方面,要为学生设计好合作学习的内容及目标,并教给学生顺利进行学习的技能。
四、师生民主策略
实施师生关系民主化策略,教师首先要转变学生观,不把学生看成仅供充填的容器,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无限的发展潜能。其次,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维护他们的尊严,给予他们保留个人见解的权利,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真正成为一种民主的、和谐的学习生活。再次,要真诚地理解学生。教师要善于经常从学生的所思所行出发来考虑问题,全心全意为学生的成长服务。第四,还要教育学生相互信任、相互学习、相融相助、共同提高。
五、优势激励策略
优势激励策略是指教师对学生学习中显现出来的长处和积极的学习行为予以充分激励,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积极的自我观念,从而以优带劣,主动学习,全面发展。优势策略的操作,教师应做到:一是在平常的教学中,不搞简单的横向的比较或分数排队,而是重视每一个学生的努力与否,以及其努力所获取的进步。二是要注重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和成长过程中的优势项,发现学生潜能显现的闪光,并及时给予充分的激励。三是适当安排学生展示优势的机会,让学生主动、自信、顺利地发展优势,各显其能,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和谐地发展。
第二篇:角色主题促进主动学习的策略
在角色性主题游戏中促进幼儿主动学习
内容提要:
主题游戏是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兴趣需要选择主题,根据游戏过程和发展内容,使幼儿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主题游戏中得到充分体现。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又称创造性游戏、角色主题游戏。它是幼儿的主要游戏活动,能充分发展幼儿游戏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大班幼儿无论是在游戏中的独立性、思维还是想象力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他们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借用假象的游戏材料、模仿成人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生活的社会性活动;同时它还能促进幼儿社会性方面的发展,让幼儿在游戏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幼儿入小学奠定基础。
通过几年的实践我探索出一些在角色性主题游戏中促进幼儿主动学习的方法和途径:(一、)保护好奇心,引发幼儿主动学习兴趣(二)师幼互动,共创主动学习环境
(三)适时引导,满足幼儿主动学习的欲望
(四)利用角色扮演激发幼儿主动学习
1、角色游戏的开展为幼儿创造了主动学习的机会,激发了幼儿创造性的玩法
2、通过角色游戏的开展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五)丰富的游戏材料的投放能激发幼儿主动学习、合作、探索的愿望
主题词:角色性主题游戏主动学习
一、问题的提出
在新《纲要》明确指出:在幼儿一日生活里,创设宽松、自由丰富的活动环境,尊重幼儿兴趣和需要,让幼儿资助的选择、主动发展。“这一切已阐明一个新的教育理念:让幼儿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如何体现这一教育理念,在角色性主题游戏中我们对此作了尝试和探索。主题游戏是我们把在幼儿中间以群体形势开展的带有主题色彩的游戏称作主题游戏,这种游戏强调所有活动读围绕一个中心---幼儿的好奇指向。我们鼓励幼儿应自己的方法探索周围世界,自己去观察、思考、理解、验证、,还可以借助信息资源和交流活动,建构出一个个独特的、闪烁创造光辉的、超越每个人自身能力的知识共同体。
由于幼儿天生的好奇心理,他们对来自生活中的各种科学现象和来自媒介的幻想世界都充满了探索的欲望。这种探索欲望正好为教育者提供良好的教育基础。利用幼儿的好奇心理,引导他们在兴趣活动中求知和发展,可以培养起主动学习、协作学习的能力和想象力。以此我们将主题游戏和角色游戏进行组合,通过丰富的主题游戏内容,促进幼儿主动学习。
二、研究方法与对象
1、研究的方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
2、研究的对象:幼儿园大班幼儿年龄5-6岁
三、研究结果的分析
(
一、)保护好奇心,引发幼儿学习兴趣是促进幼儿主动学习的最佳途径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求知是人的本能,幼小的孩子可以说个个好奇好问,好探究。好奇心和探究欲是学习的原动力和内驱力,它不仅能提高认识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使认识活动成为一件快乐的事。
支持、鼓励幼儿自己生成主题,激发探究兴趣幼儿兴趣、生活经验各不相同,因此会自发生成许多不同的主题,而这些主题正是能表现幼儿的需要。幼儿自发的主题教师应该支持、顺应幼儿的活动,为他们提供有关主题的资料及活动所需的材料。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可以根据需要,通过想(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问(如问家长、朋友、老师等一切可以作为资源的)、看(书、画报、vcd等资料)去获取信息,使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探索。
例如:我班在开展《宠物小精灵》主题活动时,班里有几个男孩子每天从家里带来《宠物小精灵》的书,孩子们天天围在一起背诵103个小精灵,这时教师并不干涉,而是以支持、欣赏的态度与他们一起观察:小精灵有多少种?它们是怎样分的?于是幼儿自发的研究小精灵的种类、生活习性的愿望。这时我们老师在图书资料室提供了vcd、图书、图片等,很快幼儿投入到查找资料的研究活动中去。此活动过程中,幼儿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他们发现问题、寻找问题答案的能力,幼儿的潜能得到真正的发挥。因为此活动是幼儿自己的活动,所探索的问题是他们真正想知道的东西。此活动教师给足幼儿自由的时间与空间,提供丰富的材料、支持、鼓励幼儿的探索活动。
(二)师幼互动,共创主动学习环境
师幼互动是教师和幼儿之间的相互作用,教师和幼儿都是师幼互动的主体。在师幼互动中,教师决不是简单的管理者、指挥者、或裁决者,更不是机械的灌输者或传授者,而是良好师幼互动环境的创造者、交往机会的提供者、积极师幼互动的组织者和幼儿发展的支持者、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所以作为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才可能在实际中更多的关注幼儿的实际情况和主体发展,关注幼儿的情感需要,而不是局限于约束纪律和简单的传授知识。
教师在主题活动中的引导,能使幼儿持续不断的探索。在主题游戏过程中,幼儿会产生许多兴趣与需要,使教师可以捕捉到生成主题的各种机会。教师应根据自己对主题价值的判断和可以有效利用的教育资源来引导幼儿确定主题。主题确定后,还要引导幼儿丰富游戏内容,扩大游戏范畴,让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充分的发展。例如小精灵幼儿在主题活动中,对事物的探索往往缺乏深度,所以在幼儿活动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观察、思考,找到恰当的机会,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用巧妙的方法引导幼儿生成新的主题。
例如:在《宠物小精灵》的活动中,幼儿在查找资料时,大部分幼儿对小精灵的外形、及书中的迷宫比较感兴趣。孩子的观察引发了教师的思考:如何引导幼儿更深入地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呢?教师设置了一些问题:“小精灵生活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它们的区别是什么?”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小精灵生活环境及本领产生极大的兴趣。这一主题便是师生共同的交谈中产生的。在主题过程中,教师以玩伴的身份参与活动,借助问题与幼儿有效的互动。在活动中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的一言一行,理解他们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帮助他们发现新的问题,通过自己动手去解决问题和获取信息,使主题活动持续不断的探索下去。
(三)教师要做幼儿学习的参与者、支持者,满足幼儿主动学习的欲望
幼儿主动学习决不是不需要教师参与学习,幼儿形式上的“主动”学习也绝非实质性的主动学习,更难成为有效的学习,这其中需要教师主导作用参与和发挥。
在主题游戏中教师成为幼儿的参与者、帮助者,能把幼儿的学习兴趣推向深入。
由于幼儿生活和对事物的认识有限,因而探索容易停留在表面,而且幼儿能力有限,又常常无法对事物进行深入的研究,这就需要教师助幼儿一臂之力,即在适当时机进行点拨,借助当时的情景、材料,直接的提出主题,把幼儿的学习兴趣推向深入。例如:在《宠物小精灵》主题活动中,教师发现幼儿只注意小精灵的外形及各自的本领,没有想到深入研究小精灵的进化过程,于是教师问:“妙蛙种子”是怎样进化成“妙蛙草”的?它们的本领有什么不一样?“在教师的提议下,幼儿开始研究、探索小精灵的进化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主动出击,把幼儿的兴趣点转向研究、探索小精灵的进化过程上来。教师生成的主题之所以被幼儿接纳,关键在于教师捕捉了随机教育契机,并能把教师的主题变为幼儿感兴趣的问题,从而把幼儿的探索兴趣引向教师要求的方向。
(四)利用角色扮演激发幼儿主动学习
角色游戏可以使幼儿有机会扮演社会角色,进行换位思考,体验他人的情感和态度,模仿成人社会各类角色应有的行为方式,从而理解成人世界和各种社会角色之间的关系,学习并掌握一些社会生活准则。
角色性主题游戏有利于更好的利用角色游戏环境,有目的、有计划、有分工合作、有创新的玩。他们还可以产生参与区域环境创设、改变游戏空间和调整布局的愿望。当两种游戏在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中融合到一起时,我们看到了孩子主动建立与主题有关的角色区域、主动丰富所需的材料,从而丰富角色游戏的内容。
1、角色游戏的开展,激发了幼儿创造性的玩法
在角色性主题确定后,由于幼儿对游戏兴趣不同,所以扮演的角色也不同。通过和幼儿讨论决定,角色的参加人数、角色的内容每天可以不同,但要有负责人。以“餐厅”角色游戏为例。首先幼通过讨论认为餐厅的角色应该有经理一名、两名厨师、服务员两名,经理是“总管”。可有一次“餐厅”出现了有三名幼儿选择“厨师”,因此三人发生争执,有的说:“我做的菜好,小朋友爱吃”有的说:“我爸爸是厨师。”最后他们一起制作点心比赛,有两个小朋友入选。可是被“淘汰”的小朋友还想玩,我对他说:“餐厅已经不需要人了,你又想玩,还有没有好办法?”他说:“我可以给客人送饭,我见过餐厅给建筑工地送饭的。”通过这小小的细节,不难看出幼儿在玩游戏时善于动脑,主动解决问题,与现实生活发生了联系,创造性的反映了现实生活。结果我们班的餐厅出现了一个负责“外卖”的服务员。
2、通过角色游戏的开展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在幼儿园的各种教育活动中或在家庭和社区里积累了的经验越丰富、越巩固,幼儿的创造性的玩法也就越多样。所以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发现问题、引导幼儿运用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在游戏中教师还要特别鼓励幼儿的创造表现。强化创新意识和动机,提高创新能力。如:在花卉展览馆两名讲解员争执起来,原来两人都是因为要去餐厅吃饭没人照看展览馆。于是就这个问题引导幼儿讨论用什么办法解决,有的说:“两人轮流去”,有的说:“把展览馆关门,写上‘停业’两个字”,有的说:“把展览馆撤掉”。通过讨论两人把展览馆规则制定出来,并贴在墙上。通过扩展幼儿思维,问题解决了,所有的幼儿都乐在其中。
(五)丰富的游戏材料是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源泉
幼儿游戏离不开游戏材料。幼儿在游戏中通过操作这些材料,将生活中的经验在游戏中进行再现和再创造,是游戏过程成为学习和发展的过程。在“教师是幼儿活动的支持者”这个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开始重新审视投放游戏材料这个教育环节。在以前的各种游戏中,幼儿操作的材料绝大部分都是由教师来制作、投放到活动区中。但看到的结果是:两天后,教师辛苦制作的玩具已经毁坏,没有人玩。我在思考:幼儿需要什么样的游戏材料?由谁来提供游戏材料?什么样的材料能够促进孩子们的主动学习?通过与幼儿谈话发现:大班幼儿喜欢自己动手制作玩具。他们根据自己的设想和游戏的需要来选择材料。有些幼儿甚至说:“我们家有***玩具,可以放在***地方玩。”幼儿的一席话,启发了我:教师是不能包办代替一
切的。何不支持孩子们的想法,尊重孩子们的意见呢!于是我们班开展游戏活动之前,由孩子们自愿组合,设计角色游戏开展计划。计划中包括预计开展的时间、需要的玩具和操作材料等。这一行动受到孩子们的积极响应。在执行餐厅角色游戏计划的四天中,孩子们自己用废纸卷成纸筒、压扁,涂上灰色、装入盘中的带鱼;用塑料泡沫涂上颜色重叠在一起制成了三层的生日蛋糕;还有的幼儿发明了特色菜、五彩水饺、面条、菜谱等等游戏材料。在游戏中,幼儿向顾客详细地介绍自己发明的特色菜、味道、制作方法。这个游戏持续了一周的时间。通过幼儿的表现,我从中悟道:富于变化的游戏材料,展示了幼儿的创造性。幼儿游戏的情绪非常高涨。
四、研究的结论:
1、在角色性主题游戏中, 教师为幼儿创设宽松、自主的探究氛围,幼儿对主题游戏产生浓厚的兴
趣,激发了幼儿主动学习,2、在角色性主题游戏中,他们尝试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想办法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发展
3、在角色性主题游戏中,由于幼儿是自主参与自主选择伙伴开展游戏,幼儿学会合作,增强了幼儿的友好交往合作的能力,4、在角色性主题游戏中, 教师把游戏规则的制定的权利交给幼儿,他们通过共同讨论、确定游戏
规则、制作规则宣传绘画图表贴在墙上,便于幼儿互相监督,孩子们的规则意识明显提高。
五、下一步开展角色性主题游戏的设想:
1、在幼儿游戏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多给孩子们思考的时间,教师不要忙于去帮助幼儿解决问题
2、教师善于捕捉教育契机,创设适宜的探究氛围,建立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努力促使幼儿的态度、情感、求知欲、学习愿望都保持良好的状态,使活动的全过程真正成为促进幼儿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过程。
参考文献1、2、《北京市幼儿园教育纲要》 汪荃著《大班游戏课程》中国妇女出版社
在角色性主题游戏中促进幼儿主动学习
单位:北京市朝阳区劲松第一幼儿园 姓名:刘俊红
时间:2004年11月
第三篇: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学生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素质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种弘扬学生主体性教育。因此,素质教育强调要使学生生动活泼地,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为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就应当想方设法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体育课堂的学习,具体做法是:
一.精心安排教学过程,注重激发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
为保证学生能真正参与此教学之中,教学过程的设计要使学生在看一看,听一听,想一想,练一练,议一议,评一评,帮一帮的过程中得到能力的提高,同时,教师要创造一种民主,自主,和谐与相互协作的课堂氛围,为此,体育教学也应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觉主动参与小组讨论,竞争,合作,让学生在互帮,互学,互练中共同提高,让学生在获得成功愉悦中得到发展。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前苏联教育学家赞可夫认为,教学中一旦触及学习的情感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学习兴趣是学习成功的内驱力。为此,体育教师应努力研究教材,把握教材的魅力,改革教学方法,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要学生对体育课感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二.创设表演情境,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积极参与:
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有自然表现的机会,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重要途径。如在练习跳绳时,有的学生创造了新的跳法,教师就应当及时予以肯定,并让其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演。同学们看到新奇,个个都会跃跃欲试,这时教师可提高要求,哪位同学创造了新的跳法就报告老师,老师就让他给全班同学表演,这样,学生的练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容易被调动起来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学习方法是学习能力的一个基本要素,进行学法指导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前提和保证。使学生在参与中由“学会”转变成“会学”。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模仿等学习过程,在不断实践中,逐步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如合作法,发现法,自练法,分析法,助手法等),并能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去。
三.通过课堂调控,确保学生高效参与
教学反馈是教学调控的前提。教师通过教学过程的反馈,及时对教学目标,方法,手段进行调控,使教师的“教”适应学生的“学”,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达到和谐的统一,促进学生在参与中不断获得成功。
总之,要给学生创造更多参与学习的机会,教师就要努力创造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与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表现欲望,注意因材施教,不断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学生在成功愉悦中焕发旺盛的学习热情,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进步,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第四篇:引导探索 促进主动学习
2012年10月19日参加在高兴小学的数学片区教赛的交流文章
自学互帮导学法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李子垭小学
唐其林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是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新世纪教育改革大趋势。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内在的规律和联系。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数学教学过程的实质是让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下面我简要谈一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体会。
一、提供契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要让全体学生都能主动地学习,就必须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去,为他们创造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例如,我在教学《圆的面积》这一课时,先把学生每四人分成一个学习小组,各小组同学把课前准备的直径不同的四个圆,将它们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数并剪下来进行重新拼排成我们学过的图形来计算它的面积,发现剪下来的图形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且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半圆周长(πΥ),宽相当于圆的半径(Υ),由此得出圆的面积公式(s=πΥ²),通过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过程中,面积公式的形成、获得、应用了然于胸。这样把学生推到探索新知的“第一线”,向学生提供探索的契机、设计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主要途径。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主动思索问题,并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实现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恰当地创造情境,容易引起学生兴趣和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学生感悟到数学问题的存在,引起一种学习的需要,从而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如我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时,先出示一个商场经常用的抽奖游戏,让同学们参与到游戏中,并引发大家进行讨论,哪种奖品的中奖率更高,为什么?这样创设情境,使教学内容增加了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和现实性,使学生不再感到枯燥乏味,同时也激起了大胆探索的兴趣,又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
三、运用迁移规律,促进主动学习迁移规律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学习的目的不是把知识贮存于大脑之中,而是最终要化为能力,去解决不同情境的数学问题,这要通过迁移来实现。数学知识中相似点越多,越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因此教学中教师出示新的学习内容时要尽量揭示它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数学知识的相似相通之处,这样学生就能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主动学习新知识,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例如我在教学《小数的四则运算》时。就把以前学过的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迁移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中,先出示原来学过的整数四则运算作为准备题,让学生在解答准备题时先复习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师再把算式中的整数换成小数,这时再引导学生解决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运用迁移规律教学,不仅使学生轻而易举地掌握了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特征和解题方法,而且有利于把数学知识化深为浅、化难为易,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利用迁移规律,促进自我发展的能力。
四、运用操作实验法,促进主动学习
数学中有很多知识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去操作、去探究,然后得出正确的结论,这也可以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让他们把所学知识记得更牢固,应用得更得心应手,所以,当遇到有这方面的活动,要尽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操作实验中,去总结,归纳出规律性的东西。例如在教学《可能性》例2和例3时,都可以让学生自主去探究、讨论、交流和总结,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
总之,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灵活运用不同的导入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他们才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才会快乐地学习知识,探究知识的产生过程,熟练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是各种教学改革要达到的最高目标。
2012年10月15日
第五篇:培养学生英语主动学习的几种策略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几种策略
现代的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相信所为的专家说:“孩子要赢在起跑线上”。幼儿时园就得学英语、日语、语文、数学、美术、舞蹈、钢琴等;上学后,孩子每天的作业到晚上十二点还不能完成。放学后,还送去补一小时的课,双休日送去上奥数班、奥英班、什么加强班等。家长们总是担心,若一放松孩子就会落伍。时间长了,孩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讨厌学习,需要家长、老师强迫其去学习,甚至拒绝学习。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再主动去学习呢?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还给孩子自己的学习空间
在学校,自习时间,课余时间,满是各科的作业、练习,学生已喘不过气来。回到家里,父母拿出自己买的辅助资料让孩子做,那怕是牺牲休息时间都得做。学生没有属于自己支配的时间,谈不上学习爱好的科目,更谈不上钻研某些未解决的难题。在此,老师应把每一节课的内容备得更精简,选取的题目更有代表性、更典型、更具有灵活性,使到学生在课堂上有多点时间独立思考,思考尚未完全理解的问题,让学生有多点时间相互交流与探讨。教师不能过多利用权威性左右学生,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过于“管束”,就会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思想,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的发挥,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家里,父母不要干涉孩子学这学那,而是帮助孩子解决未懂的疑难,或引导孩子学习最感兴趣的知
识。从时间上给予他们自由的空间,给予求异机会。给他们留足时间,充分表达、展示其独特的思维方法,有利于他们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二、增强自我监督意识
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能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自我教育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在中学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由童年期的模糊、不太自觉、被动状态发展为比较清晰、自觉、主动的状态。他们开始了解自己、关心自己的发展,更自觉主动地支配自己的行为,对自己的个性品质和精神世界进行评价,他们会因学习上的进步而春风得意,洋溢着愉快之情,会因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而迷惘苦恼,会因为失败而消沉,也会因榜样的激励而热血沸腾,对未来充满必胜的信心。所有这些,充分表明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已得到了迅速发展,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让学生随时反省自己,发现优点,找出缺点,以利进步,这是自我监督的有效方式。我曾指导学生设计了一个“学习生活自我检查表”,对每天的课堂学习,课间休息,课外活动,完成作业分项作出评估,然后每天小结,周末总结。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地填写,教师随时抽查。这种自我监督的方式深受学生欢迎,特别是一些自制力较差,意志力薄弱的学生在这种有效的自我监督下,自觉学习的习惯逐步养成。
三、注意学习兴趣的培养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由于学生长期处于机械式被动的学习中,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已丧失尽。若今天老师或家长不布置作业,那么学生就认为今天没事干,不知道要去学些什么东西,什么也不想干。要改变这种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是重中之重。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是一个重要的非智力因素,是可以培养的,那么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
1.设置精彩的问题吸引学生,诱发求知欲。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需要做的是引导和启发。课堂提问是启发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善于运用富有吸引力的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由于学生迫切地想知道问题结果如何而不断地求索, 利用这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学生自然心情愉快地接受了新知识,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2.从生活中的例子和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简化复杂问题。知识大多数比较抽象,要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易懂,就得从生活中挖掘素材,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知识, 来解答学过的课本知识,以达到提高学习的兴趣。
3.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吸引学生。
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采用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一个笑话、一句生动的话、一个有趣的事例都给人以美的遐想,更重要的是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克服困难、奋发进取的信心。对学生感到困难的、繁杂的、记不牢、用不好的知识,而单纯的死记硬背又往往容易记错,这时要对知识加以概括提炼,找一些形象的口诀、图表,学生会感兴趣,乐于接受,这样学生就容易掌握了。
4.利用教具进行操作实验激发兴趣。
让学生动手动脑,看一看,摆一摆,想一想等,感知学习内容,动中促思,玩中长知,乐中成才,使学习内容在有趣的实验中牢牢记住。学生在各种操作、探索活动中,观察,感知,猜测,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5.用成功效应激发兴趣。
简单地说就是让学生在不断成功中感受快乐,提高学习的兴趣。如在课堂上经常开展一些计算比赛、改错比赛、编题比赛等,对于获胜者给予表扬,对于失败者给予鼓励。当然在开展这些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实际, 分层次进行比赛,让每个学生都有获胜机会,使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建立起更强的信心。另外,以正确的教育观念对待考试,通过考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更多的学生分享考试后获得优异成绩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注意学习方法的培养
学习是一个艰苦的劳动过程又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对于广大学生来说,学习方法正确,就会更主动去学习,学得更轻松。
1.学习中要学会读。
第一是要读课本,课本是学习的主要材料,具有极高阅读价值。读课本包括课前、课堂、课后。课前读课本主要了解内容,发现疑问,课堂读课本则更能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掌握有关的知识点,课后读课本达到全面系统的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第二是要读书刊,读各种的与学科有关的课外资料,可以丰富、加深理解所学的知识。
2.学习中要学会听。
它是获取知识的重要环节,也是系统学习知识的基本方法。听老师上课的思路,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疑问。既要听老师讲解、分析、发挥,更要听好关键性的步骤、概括性叙述,特别是预习读课本时发现的疑难问题。听同学发言,同学间的思想交流更能引起共鸣,从中可以学习其他同学思考问题的方法,有利于自己开阔思路,激发思考,引起反思。
3.学习中要学会 “讲”。
讲是培养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重要形式,是培养独立思考的一种手段。首先是讲体会,讲对老师讲授内容、同学发言的看法,讲自己存在的疑问。再次是讲思路,通过大胆地讲,才能反映自己的思想,暴露自己的不足。
4.学习中要学会 “写”。
写是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重要形式,是对上述“读、听、讲”的进一提高、深化。通过写作业提高思维能力,复习掌握知
识。通过写读后感,写小论文,是对知识的归纳和概括,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本的知识,它来源于生活,又要回归于生活,是现实世界的抽象反映和人类经验的总结,知识的学习必须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制定计划。要循序渐进,防止急躁。不要贪多求快,囫囵吞枣。不要取得一点成绩便洋洋自得,遇到挫折又一蹶不振。要知道,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巩固旧知识、发现新知识的积累过程,决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要持之以恒。
当然,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方法还有很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只是我的浅陋之见。只要我们改变观念,真正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尊重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并为之“搭桥铺路”,就一定能使他们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得到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