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有效课堂的成败探究
有效课堂的成败探究
同安区洪塘中心小学陈随治
一、备课主要是对教材把握,深入浅出
备课主要是对教材的把握,深入浅出。课前,老师一定要下足工夫,不要错过任何一个细节,错过任何一个可以让学生挖掘的地方。老师要做个聪明的备课者,要科学地把握教材,提炼教材,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得轻松,学得快乐。
二、开放学习空间,实现平等对话,落实自主参与
我们应有效地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例如我在教学《黄果树瀑布》这一课时,从“杰作”入手导入新课,既理解了词语,有巧妙过渡到了本课的教学内容上。如学习描写黄果树瀑布的声响那一段时,我不局限于书本中对瀑布声响的描写,而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出发,调动他们已有的经验,让他们用自己积累的词语来描述瀑布声响,而且我板书的内容也来自于学生的语言,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强调的“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和中开拓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这一理念。我还让学生通过与文本的积极对话,在自读自悟中感受到黄果树瀑布的声音是如何“气吞山河”。也真正落实了自主参与,教学3、4自然段,我让学生选择自己感触最深、最喜欢的语段来谈自己的体会,这在最大限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音乐在语文课中的辅导作用
音乐是能够打动人情的东西,语文教师是“性情中人”,应该是善于“抒情”善于“煽情”的人。在名师的课堂里,老师们在课文的朗读中大都巧妙地配上了音乐,在音乐的渲染下,使课堂更加富有诗意。在音乐引入课堂的同时,我在想如何更好地将其他学科与语文学科融合,使语文学科在其他学科的推动下而变得更加有血有肉。
我们不可否认我们教师备课的辛苦和传授知识的无误,但是教师在课上“讲”的学生都“听”了吗?有些学生上课的确认真地听了,怎么还是没有真正学会呢?现在我明白了:教≠学!尤其是语文阅读教学,并不能成为教师的分析和讲解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它应该成为一种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并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我们教师一定要澄清认识,在课堂上主动地变“讲到”为引导学生自己去“读到”、“悟到”!这才是现代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堂。
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它需要我们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总结、提高。
第二篇:有效课堂之探究
有效课堂之探究
梁家营中学:李传东
今天,去市八中听课,我听的是历史课。在课后评议过程中始终在围绕着一个主题,就是“有效课堂”,甚而为“高效课堂”。
其实,这一问题应该是教学的根本之一,探究这一问题也是非常必要的。大家针对这节课讨论的很深刻,我从中也受益匪浅,感触颇深。下面就结合我的收获以及自己的感触来谈一谈这个问题。
我还特意查了一下相关的网上资料是这样说的: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是学生的...有效学...习.,其核心是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教学是否有效,关键是看学生的学习效...果.,看有多少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有效学习,取得了怎样的进步和发展,以及是否引发了学生继续学习的愿望。
我很认可这种说法,因为课堂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结合体,最终目的是学生是否学会了,因此,教师是学生与知识之间的桥梁,如果这座桥梁是绿色的,那么学生就会畅通无阻的获得知识,这应该是课堂的有效性之最高境界,当然,任何事情都很难达到完美,可是我们只要将起点通向完美的路途缩短一些,那你的课堂效果就会很明显了。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可教师导的学问就很大了,老师的心血应该全凝聚在这上面,它的成功与否,应该直接影响着课堂的质量。
上边这一自然段,是结合自己的理解作了一个比喻。在学习过程中,还了解到了关于保定洋思中学的成功经验:当堂学,当堂会,堂堂学会;人人清,堂堂清,人人堂清。这两句话非但押韵,而且含义深刻。从字以上来看,都在说学生在课堂上要干脆、利落、不折不扣的学会每一堂课的知识,若能长期如此,当学生在总复习的时候,知识上就会前后勾连,复习起来就会得心应手,这样,学生再在经过不断的练习,书本上的基本知识不但掌握牢固,而且还会运用自如。这正是体现了前边所说的“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是学生的有效学习.......其核心是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八中老师历史课后的教师评论很深刻,谈及的有成功的地方,也有遗憾之处,其实这正是我们所想要的,好的继续坚持,不足改掉就行了,然后的课堂就会增强效果。其中我感触很深的有 点:
1、学生自己提问题。这一方式就很好,学生既然能提出问题,就说明他已经把某部分的知识已经掌握或者领悟,老师设计问题不也是这样吗?我想学生这样做会比自己机械记忆要有兴趣。
2、复习课的课堂节奏,课堂容量。这应该是其不足之处。因为有些环节过于细而浪费了时间,就直接影响了课堂的节奏,容量。我认为,复习课就是对某些知识的梳理、整合,应用、融化、拓展、迁移深化等环节的过程。
3、应用、拓展、延伸。这应该是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检验,是知识的应用与巩固的过程。通过这一部分,可以发现问题,然后再具体分析问题,最会让学生知道如何解答问题以及在解答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在这一环节教师要斟酌再三,可以设及考试当中出现的题型,并且要有梯度。
这就是我去八中学习过程中针对有效课堂这一问题所产生的感想和认识,比较浅薄,请领导,老师们给予指正。
第三篇: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有 效 课 堂 教 学 策 略 探 究
温水镇中心小学 赵续正
给学生一个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每一个老师的责任。在人生学习的有限道路上,老师就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涯中的领路人,而我们就要把孩子们引领到一个最肥沃的草场上,让他们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觅食营养丰富的食物,让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然而,不曾有什么教学经验的我在心中很是疑惑的是,每天马不停蹄地赶课,眼睛盯着同年级组的进度,不断地调整着我的语文课堂。
在教师培训中老师有句话是‚在教学中要坚持两条腿走路‛,不仅要将课文内容讲好,更重要的是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注重孩子们的文学素养的积累。是啊,我的观念中一直也是这样想得,一两节语文课不听、不学,并不会影响孩子们的语文水平,但是没有了课外阅读,仅仅把眼光聚焦在课文,让学生对课文翻来覆去地理解,品琢词句,却始终只有井底之蛙的见识。记得我的老师经常说‚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
在我的心中也像这样做,尽力去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孩子们的积极性,但是孩子们课堂上混乱的纪律以及刻无停息的小动作让我的语文课堂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老师话语漫天飞的‚天下‛,每天扯着嗓子在呼唤着孩子们认真学习、端坐静听,盯着课本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心中却倍感这种教法的极大局限性。
理想中充满想象与活力、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课堂幻化成泡影。现在心中真的很佩服魏书生的教育智慧,既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素养,拓展课外阅读,更羡慕他能够用一个月的时间就把我们一个学期围着转的课文内容讲完。他预留了这么多时间,让孩子们贪婪地吮吸着知识的养分,让孩子们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我想他所给学生的这种‚空白‛时间,留给孩子们无限的思索与遐想,让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荡气回肠。
我想,作为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在教学中更应根据教材和学生,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提问。鼓励学生做充满热情的、独立的、反思的阅读者‛,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并重视其独特感受和体验。
相信追求课堂的有效性并不是神话,只要我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多多地加以反思和改进,那么我的目标就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实现。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在学习态度上,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我认为不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下尝试:
1、创设情境,营造利于能力发展的教学环境。只有在课堂创设多元化的情感空间,才会使能力的形成融汇于统一的整体布局中,才会使学生在充满情感、美感、和想象的教学情境中不断体验,从而发现学习的乐趣。
2、围绕问题,让学生在情境中做学问。在问题设计上尽量与学生日常经验相联系,力求有实用价值;具有开放性,以便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设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孩子在‚跳一跳,摘果子‛的过程中获得学习过程的体验。
3、围绕活动,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交流。
让学生们亲自经历发现、体验、探究与感悟过程的课堂,孩子们的主动参与使课堂变得生动,充满生机。
4、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创造。为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培养其独立思考与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为他们充分发展创设宽松的环境和氛围,还要尽量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处理问题,猜测、操作、试验、调查、信息搜集与、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
5、让学生在有效的课堂练习中巩固知识,学生层次的不同决定了巩固练习的不同。现在提倡的精心设计板演作业、基础训练作业、拓展提高作业等这样几种作业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在作业的选择上一定要有分类。批改作业中要仔细分析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个别问题。如是共性问题,就要集中讲评;如是个别问题,就要个别当面辅导。
6、要重视教学活动的反馈。
教师和学生要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调节教和学的活动,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1)反馈时间要及时。教师要做到每一节课都有反馈,表扬好的做法,提出问题和缺点,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强化重要内容,加深学生对当堂内容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能灵活理解所学知识,做到举一反三。对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教师要耐心地多讲解几遍并加上适当地练习。(2)反馈方式要多样、灵活。(3)反馈应该贯穿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只有师生的心灵不断撞击,才会产生激情的火花;只有师生的情感不断交流,才会激发人性的快乐。只有通过我们尊重人的发展规律、尊重教育的发展规律,转变观,念提升能力,才能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四篇: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途径探究
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途径探究
刘宏亮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初中化学有效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从实际出发。作为教师,要整合一切可以整合的资源,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个性特征来设计教学模式,力争使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有效互动,优化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模式,锻炼学生的综合素养,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化学 有效教学 途径
化学作为理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同时,化学知识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可以说生活本身就是直观、生动的化学课堂。然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在采取传统的“题海战术”、“填鸭式”等教学模式,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使得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自新课改实施以来,强调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注重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因此,作为化学老师,想要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改变自己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中心,实施“生本”教育理念。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经验,谈一下新课改下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途径,以供同仁参考。
一、教师做引导者,实施有效教学理念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师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获得发展,可以说学生是衡量教学有效性与否的关键点。鉴于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的实际要求,强化教学的目标意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学生的问题能力培养意识等等,不断地创新自我教学观念,实施有效的教学理念,将自身的知识结构与应用能力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融合起来,创设有效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等教育机制。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化学中各种各样的实验教学进行提炼,选择能够增强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实验,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探究,最后让学生自主总结仪器的使用、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废液气的处理等。例如,用浓HCl和MnO₂加热制取Cl2,由于浓HCl具有挥发性,而恰恰水的沸点又不高,所以制成的Cl2混有水蒸气等,因此需要用饱和的NaCl洗涤,不能用水。笔者让学生亲自手动手实验,从而深化学生对氯气与水、氯化钠与氯化氢内容的认识和了解,熟练掌握操作中的加热、强酸的使用原则,以及如何避免化学反应产品被污染等一系列的实验操作技能。
二、师生有效互动,活跃课堂氛围
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两个对立面,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硬性地讲述,师生关系存在着不平等现象。新课改提倡师生关系的和谐,意味着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对话、相互合作、相互建构的。因此,作为初中化学老师,应打破传统的按部就班的模式,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促使多元化的、有效地初中化学教学模式形成。我们知道,学生是检验教学有效性与否的关键,但是课堂教学的实施主体是教师,可以说,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仅只是教与学之间的活动方式,更是师生之间合作的一种教学情境。教师只有平等的、公平的对待学生,与学生共同合作、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才有可能推动学生全面有效的发展。笔者在教学中,没开课之前就结合教材的内容,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有意识的安排一些化学实验来实施互动,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学习“酸碱指示剂”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设计趣味实验“杀妖见血“;在学习“燃烧的条件”相关内容时,设计“烧不坏的手帕”等“神奇”的实验现象,诱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优化教学资源,拓展课堂教学范畴,深化有效教学
化学课程资源直接关系着课堂目标的实现程度和水平。初中化学知识点广 泛,与生活关系密切,且资源分布也较为广泛,其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与有效教学有着一定的关系。新课程强调:教师要整合一切可以运用的教学资源。作为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运用区域、学校、学生个性特征等方面的优势,优化教学资源,拓展课堂教学范畴,开阔学生的视野,深化有效教学。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鉴于学生某些实验器材、教学工具的欠缺,实施创新教育模式,即倡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试验,鼓励学生运用生活中的物品来代替实验设备、药品等,对废品进行二次利用。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笔者还常举办实验技能操作的比赛,如“化学实验操作技能打擂台”、“化学实验操作知识竞赛”、“家庭化学实验创新发明比赛”等一系列的有趣活动。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探究能力,同时还提升了学生的化学素养。
总之,传统教学过于重视学科的知识体系,忽略了学生综合技能的培养,使得学生对化学学习兴趣匮乏,致使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因此,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创新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构建教学模式,整合、优化、拓展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江苏省睢宁县黄圩中学
第五篇:高中地理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究
高中地理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究
摘要:随着新课程观念的不断深入人心,整个高中地理教学的教学策略发生巨大的变化,教师的教学观念与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了很大的改变,很多老师已经开始意识到了以往的教学策略的各种弊端,会严重影响学生身心的发展,尤其是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成长。关于新课程下地理应该怎么教,众说纷纭,各执己见。没有一个好的思路,或是说没有一个好的模式。在本文中我从以下各个方面来介绍我对教学策略的几点认识。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策略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追求。当前,课堂教学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这就要求我们尊重教育规律,以人为本,使课堂教学从内容到形式,都强调学习者过程的体验,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创造性与开发性思维的培养,强调价值观教育和道德教育,尊重学生成长规律,突出学生个性发展是新形势下课堂教学的重要特点。
一、高中地理有效课堂教学提出的背景
教育的责任就在于珍惜学生的自主性,唤醒、维护学生的自主性,创造适当的教育环境和教学环节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促进学生更高层次的健康地自主发展。如果错过了发展期,如果一个孩子在学校里度过9年或12年,整天处于被动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之中,可以说在他(她)的一生中,不可能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不可能成为一个独特的自我,不可能具有创新的精神和实践的能力,也不可能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和美好社会的建设者。在教育实践中,教师的“主导”地位被提到一个十分不恰当的程度,片面追求分数和升学率,造成学生成为知识的接受器,苦战于茫茫题海,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不爱学、不想学、不会学。这样做培养出的只能是只会答题的“畸形人”,而不是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全面发展的“和谐人”。
二、高中地理有效课堂教学的内涵
所谓教学内涵就是指相同时间内,学生的受益量的多少,也就是课堂效率。其次有效地课堂教学内涵还包括学生受教学影响的积极程度。主要表现在兴趣培养、学习习惯养成、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与品质等方面的培养,也就是我们常讲的优化学生。总之,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的投入,达到尽可能好的效果。
三、高中地理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意义
1、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独立的思想和意识。他们不满足于死记硬背,也不想被当做灌输的器具,他们更想自己动手,自主专研,自主思考,最后自己得出结论。这样,学生不仅仅学得扎实而且学的轻松愉悦。而有效地课堂教学策略就是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展开教学的,这样的教学策略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对教师自身的发展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被传统教学模式禁锢的老师们可以通过新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来完成其教学活动,教师还可以共同合作,共同设计教学过程等。这种教学策略可以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素质,对教师自身的提高也是很有帮助的。
3、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对社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生活中处处有地理,生活离不开地理。地理学科的实用性很强,它引导我们把身边的世界看得更清楚。宇宙的奥妙,海陆的变迁,气候的异常,资源的开发,工业的合理布局,农业的因地制宜,人口的合理增长,环境的有效保护、航空航天、南极探险、边贸洽谈、中东战乱、三峡工程、经济发展等都是地理范围。如果我们的学生有相当高的地理知识,对我们国家的国民素质的提升也是有一定的好处的。
四、高中地理有效课堂教学的具体策略
1、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地位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针对学生的主体性的实现设计和采用一系列的教学策略和手段,教师作为这些策略和手段的实施者,在教学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如讲到全球环境问题之一――温室效应,首先可以给学生提供阅读材料:“温室效应浅析”,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产生温室效应?其次,请学生观看有关“温室效应影响”的视频,并讨论总结出温室效应的主要影响;最后,观看“关于温室效应发展”的教学录像片,结合已有背景知识思考并讨论:人为因素对温室效应的影响有多大,各种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与我们目前的生产生活方式之间有何联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是积极的旁观(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二是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只有充分发挥教与学的统一,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的统一。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的统一。
2、运用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英美国家,是采取一种很独特的案例型式的教学,是通过一个包含有问题的具体情境的描述,来引导学生对此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一种教师和学生直接参与共同对案例或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的方法。案例的选取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选取典型的,真实的,有针对性的一些案例,并且案例一定要近期的,才会与现在的知识接轨。比如:在讲授地震的发生原因和过程时,我们就可以拿汶川地震的情况来作为案例分析,分析它是如何发生的,并把地震的类型和形成的原因都加进来,结合汶川特殊的地理位置简述这个地震发生和形成的过程,这样学生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通过案例分析对知识的加深了解更加深刻。
这种教学法的优点就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够克服传统教学法的缺陷,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缩短了教学与实践的距离。能够使学生有更多的技巧训练,使其在分析问题,进行辩论等方面的训练得到强化。
3、合作与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主动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以一种研究的方法,让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然后就发现的问题师生合作,共同探究从而在解决问题中获得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一种学习活动和学习过程。比如:在讲授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一课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对破坏森林和草场植被、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带来哪些严重后果?进行合作探究。通过这种方式得出破环森林和草场植被可以导致水土流失、风蚀沙化,最后导致洪水加剧、沙尘暴加剧等;过量开采地下水可以导致海水入侵、地表沉降、地面塌陷,最后诱发地震或塌方等,通过合作和探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会感到很有成就感,并且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也比较高。
以往的教学模式是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课堂教学,二次课改后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那么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结束语:
每个学校,学校里的每个老师的优点和特长各不相同,有的老师善于新课导入,有的老师善于总结;有的老师善于把握课堂动态生成资源;有的老师计算机水平好----我们不能要求每个老师都是多面手,不能要求每个老师把自己的每个教学环节都处理的非成完美,这毕竟是超出我们老师能力范围的。但是我们可以把各个老师的优秀心得综合起来,形成一种适应新课程的、适应新形式的、适应新高考的比较完善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吴和贵.《高中教学课堂教学方式的探索与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1
[2]李斌.《高中地理有效教学实用课堂教学艺术》.世界图书出版社,2012.6
[3]郑鑫.《高中地理新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