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化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报告

时间:2019-05-15 14:21: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班化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班化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报告》。

第一篇:小班化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报告

小班化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报告

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海寿小学

一、选题的背景

小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的重要方式。”由于每个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不同,家庭背景和自身的思维方式不同,更重要的是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使对学习的需求不同,因此,开展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知识构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给每个学生创造一个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的机会,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开展学习小组的活动,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我校于2005年底举行了“微格教学现场会”这个镇级教研活动和2006年初进行了区级教学视导,各级领导对我校开展小班化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设想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支持,成为我们开展这项研究的动力。

我校由于地域原因,学生人数较少,从2004年的二百四十多人减少到现在的一百三十多人,每班学生只有二十多人,这为我们研究小组合作学习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研究的目标

我校开展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主要是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进行初步的探索,寻求一种适合我校实际的教学方法,为整体提高我校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在教学中的重点问题可以放手让学习小组去完成,引导组员进行讨论交流,然后在班上自由发言,倡导一种互相协作、互相探究的合作精神。同时,在课堂中进行学习小组的互动,更能使课堂气氛活跃,让学生在身心愉悦的中接受知识,锻炼技能,最终目的是让全班的学生在合作的愉悦中,在良性的竞争中享受学习的乐趣,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二)、研究的思路

1、教导处指导制定各年级段的学习小组的组成要求,要求各学科教师对小组长进行指导,让他们知道自己的职责,配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带领小组进行研究。

2、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设计好小组研究的问题,深浅得当。

3、在课堂教学中确保小组研究讨论的时间,注重多元化的评价。

4、定时组织经验交流,对小组长实行培训、轮岗。

5、任课教师积极鼓励学生设计自己小组喜欢的研究方式。

6、实施小组竞争奖励制度,所有荣誉归小组拥有。

7、邀请专家到校指导研究工作。

三、具体实施方法

(一)学生分层

1、按语、数、英三科成绩为主要依据,把全班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 A层:为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

B层:为学习成绩中等且不太稳定的学生; C层:为学习成绩稳定且有一定余力的学生。

2、再把全班学生编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组由4-6名学生组成,每组中A、B、C各层次的都要有,并选派一名学科成绩好且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任组长,负责组织同组成员进行各项教学活动。这样的目的是让各层次学生有机组合,高层学生带动低层学生,低层学生受到了教师和同学的双重关注,从而使学生在组内互帮互学,保证了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

要注意的是,学生分组后,教师要让每一个小组明确要求和做法,使小组成员之间达成共识。另外,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使小组之间、学生之间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

(二)目标分层

根据教材和课程标准的一般要求,以及各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制定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A层学生:只要求掌握最基础的知识;

B层学生:以掌握基础为主,可适当调高难度,并能协助C层学生一起督促A层学生学习;

C层学生:这层学生不仅要牢固掌握基础知识,还要不断拓宽知识面,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并能做好A层学生的“现场指导老师”。

(三)分层练习

在书面练习、口头练习、课外作业中,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难易不同练习或作业,不要千篇一律,统一要求,尽可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分层的目标,有效完成练习和作业,使每个学生感受到成功和满足。

(四)分层辅导

(1)教师课堂或课后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对进行导和辅导,同时组织C层学生对A、B层学生在学习上给予帮扶,让每个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教师的关爱、同学的关心,在分层学习中共同提高。

(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按A、B、C三层学生提问的先后顺序,鼓励后进生先发言,再让优生补充,最后教师矫正并完善。最大限度让每一位学生在每一节课上都有发言的机会、表现自我的机会。

(五)分层评价

分层评价即在练习、提问、讨论和作业后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及时作出不同的评价。教

学中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各自分层目标后,教师就应及时给予肯定、表扬,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同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的互相评价。

对于A层学生:采取鼓励信任式评价,做错题目或答错问题时给予鼓励肯定,树其信心;对于B、C层学生:采取激励赞赏式评价,报以激励的言语,投以赞赏的目光。

评价要求:

(1)采用即时评价。教师要及时把评价的结果反馈给每一个学生,使每个学生能享受成功的喜悦。

(2)评价的表现方法要多样性。例如:答对了问题,对于不同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表扬方式:走到学生面前,面带微笑地摸一摸学生的脑袋或轻拍肩膀,以示鼓励;翘一下大拇指,说一句赞赏的话;与学生握一下手;全体学生鼓掌;在作业本上打一个五角星、画上一个“笑脸”的图章;写上一句鼓励性的话;送上一颗幸运星等。这些简便易行又极能激励学生的有效的评价手段,在教学中可以经常运用。

(3)小组内的互相评价主要体现在一些练习、小测结束后,由小组内的同学互相批改,再由组长向教师反馈。通过学生与学生的互动,促进小组成员的共同进步。

四、预计出现的问题

1、组员的配合不协调。

2、小组长的指挥与带动不到家。

3、在讨论过程中未能领会教师的意图,出现无效劳动。

4、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大胆冲破时间的限制,在学生未得到实质性的研究时中断学生的讨论。

五、解决方法和措施

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应注重学生的心理反应和心理体验,有敢于创新的能力,引导和调控好学生讨论的时间。从学生和教师的评价中反馈教学的效果,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1、备课——认真钻研教材、教法,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手段,精心设计提问、练习,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备好个案,体现分层要求。

2、上课——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在教学活动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做到分层教

学。精讲多练,提高40分钟课堂效益,既有面向全体又有面向个别的教学活动。

3、练习(作业)——练习、作业设计精炼实用,避免过量的机械重复。设计分层次的练习和作业,尽可能即堂面批。

4、辅导——教师在课内、课外根据学生实际重视个别辅导,为学有余力和学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不同层次的帮助,不忽视成绩一般的学生的辅导,帮助所有的学生在各自基础上有所提高。

5、考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和分层目标,设计不同层次的考查内容。

六、研究的效果

1、教师的理论水平提高较快

教师在研究这项工作取得共识后,大家在教导处的组织协调下,都积极参与到这项活动中去,大家积极学习有关的理论,为开展工作打下理论基础。特别是确定当时的四年级作为试点研究对象后,校长、主任都亲自挂帅,担任这个班的主语文和数学科的教学。老师们认真分析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努力寻求解决的方法,把研究过程中的得失认真总结并上升为理论,2006年,两篇关于小班化研究的论文获得佛山市论文评比二等奖,2007年,两篇关于小组合作研究的论文获南海区二等奖,论文《“小组合作学习”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入选南海教师继续教育丛书。通过这项研究,我们发现,教师的理论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使学校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入了旺盛时期。

2、教师的教学能力有较大提高

通过近两年时间的研究,我们发现我们的教师教学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是课堂教学的组织与调控方面,教师的教学机智、教学语言随着这项研究的深入而变得灵活多样,克服了小组合作的形式主义表现,如装饰性“合作”;个别主体性“合作”;放任自流性“合作”等,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情况能及时有效地调控,对提高教学的整体效益有着重要的贡献。

3、学生学业成绩稳步提高 下面是一些数字的统计:

(1)学校整体学科考试成绩(以近四学期为例)

(2)班级考试成绩表(以现在的五年级近四学期为例)

从以上的统计中,我们可以看出,本班实行小组合作学习后,学生的学业成绩在这两年里稳中有升,其他班级的一些科目也有很好的表现,如一到六年级的数学成绩,三到五年级的语文成绩。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是我们研究工作的重点。

4、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较快

在我们的实践中,我们除了提高学生学业成绩外,也注意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小组与小组都会产生相互的活动,在互动中,在教师有指导下,学生讨论、研究都是自主进行的,需要对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上、礼仪礼貌上、与人和谐相处上都要有一个系统的培养,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和谐共处,良性竞争的运作环境,引导每个小组不断地为学习服务。

七、主要存在的问题

1、参与研究的教师流动性大,每年调动的教师人数多,在研究的延续性上打了折扣,增加了研究的不稳定性。

2、由于现在是进入了全校性的研究阶段,所以在人员、经费、设备等仍要加大投入,按我校现在的状况,需要上级或办学单位的支持。

3、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仍待改进,特别是对理论的学习、资料的整理,经验的撰写等。

4、教师在课堂的教学设计上仍需下功夫,在现有的基础上设计一些有深度的研究问题,增加学生互相合作学习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5、需要专家的专业引领,扩大研究的成果。

特别鸣谢:

在我们近两年的研究中,得到了上级领导和有关单位给予的大力的支持,他们分别是:

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镇委员郭炎兴同志、邱宇翔同志 佛山市南海区教育局霍兆锦副局长

佛山市南海区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关志光科长、张岚主任

佛山市南海区教育局教研室禹主任,党主任及陈劲茹老师,卢慧仪老师,蒋文老师,叶旭华老师,陈茂贤老师,盛珩老师

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教育组黄影芳组长,崔荫辉副组长、彭志明老师,邓广鸥老师 湛江师范学院基础教育学院欧何生院长

湛江师范学院基础教育学院教育科研处全体老师

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各兄弟学校曾经参与我校教研活动的领导及各学科骨干教师

第二篇:2012年小班化背景下的小组合作理论学习

菜园第一小学数学组小组合作理论学习方案

设计者:华敏峰

研训主题:《小班化背景下的小组合作理论学习》

研训目标:通过小班化背景下的小组合作理论学习,进一步提高教师对小组合作

学习的理论意识和实践应用能力,让教师指导什么内容适合小组合作,合作的时机如何把握,合作的形式怎样,做到心中有数。

研训重点:以《长方体的认识》为载体,以新授或者练习为主设计的小组合作活

动进行交流。

研训难点:通过活动的展示后,让教师深深认识到什么样的内容适合小组合作,怎样选择合作的时机和合作的形式

研训时间:2012年2月28日

研训地点:菜园一小三楼小会议室

研训过程:

一、本次研训的主题背景 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全新理念,数学课堂合作教学活动是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边互动,积极合作来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我们通过让学生自主活动,使他们获得了直接经验并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促进了学生兴趣、个性、特长等自主和谐发展,实践告诉我们,小组合作是一种有效而又十分可行的学习方式,这就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那就是我们在设计新授或者练习时的小组合作,应该考虑到什么内容适合小组合作?怎样来选择合适的合作时机与形式?今天,我们以《长方体的认识》为载体,以新授或者练习为主设计的小组合作,展开讨论。首先以新授开始展开讨论,大家可以从自己设计的小组合作开始展开,你为什么要安排这个小组活动,有什么理论依据?这个活动安排后为你的教学达到了一个怎样的目的,起到了什么作用?

二、舒金发围绕主题进行点评

三、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作小结

华:今天我们以《长方体的认识》为载体,安排设计新授或者练习的一个小

组活动,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体现小班化背景下小组合作的教学理念,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我们每位教师进一步提高对小组合作的理论认识和实践应用能力,也理清了在小班化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什么内容适合小组合作,怎样来选择合适的合作时机与形式,我也希望大家在今后的教学中,随着自己的实践,对这方面的收获会更多。接下来,请我们的教研员对我们本次的研训活动进行点评。

四、教研员对本次活动作总结性发言

第三篇:小班化教育下的小组合作学习

小班化教育下的小组合作学习

我区开展中小学小班化教学已两年有余。在落实新的教学环境过程中,我校组织师资力量对“如何开展小班化教学”进行长期的研讨和实践,并逐渐形成我校小班化教学的特点和特色。下面我以自己在开展英语教学过程中感悟,分别就小班化教育的认识和在此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介绍:

一、小班化教育的特点

小班化教育主要表现是缩减了班级学生的规模。在此基础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都产生了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新的教学环境,这使得目前开展的教育活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1.教育时间和空间上的增加 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学生获得的教学服务时间和空间都得到明显提升,对教师如何运用现有教学空间,提升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教育活动中互动环节的提升

随着教学服务时间和空间的提升,这使得课堂上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有更充分的时间进行讨论和交流,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并从根本上对教师提出了改变教学方式和师生交往方式。

3.教学个别化和个性化的增强

学生人数的减少使教师有更多的机会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包括学生的基础、心理、个性爱好、特长等。这使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具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对学生开展个性化指导。

4.师生关系的转变

小班化教学条件下,师生交往机会增多,交往频率增大,师生之间更易加深了解,使传统的教学过程向师生间双向交往的形式转变,使学生拥有更多机会参与教学活动。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索,相互评价,使其个性得到张扬,这对开展如电脑、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等据有兴趣的课程具有积极意义。

二、小班化教育的教学方式改变

通过对小班化教育的特点梳理,我校对以往的教学方式也作出了相应的调整。其中,我认为小班化教学理念的核心是开展精细化教学和关注学生成长。

1.开展精细化教学

小班化教育这对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艺术性提出更高要求。对学生实施因材施教,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也必须融入更多的教学方式。小班化教育中,传统的粗放经营不得不被精耕细作取代,这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2.关注学生成长

小班化教育的变革,其核心在于实现以学生为本,注重教育上的人文关怀。小班化让教师从原本的单一知识教学转移出一部分放到学生上,针对性开展分层教学具有了实际意义。在小班化教育的班级里,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学习困难更能够获得老师及时有效的关注和指导。

通过关注学生成长,小班化有助于改善师生关系,教师更易于带着积极的心态和情绪对待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教学方法教学,教学积极性普遍提高。

三、小班化教育下的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互动性较强的教学方式,符合小班化教育的基本特点,也被我校较早应用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自身在英语教学过程体会,分享小班化教育下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经验和体会。

1.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1)科学分组,组建学习小组

教师首先必须进行合理的学习小组分配,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其中,学习小组分组遵循两条规则:第一、成员少,确保每个学生的参与度;第二、性格互补,避免性格内向的学生集群导致无法形成交流环境。

(2)提供示范,明确学习内容

小学阶段教师示范对学生的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具体的示范让学生明确英语教学内容。因此在合作学习之前给予学生充分、合理地示范,不仅可以使学生明确合作学习内容,为合作学习奠定基础,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运用英语交际的兴趣,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

同时,英语学习需要良好的语言环境,通过指导学生模拟场景演绎,帮助学生体会英语交流的实用性。

(3)过程指导,提高学习效果

分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在各小组间巡回指导,鼓励英语对话,并做好两点:第一、及时发现小组英语交流中的错误和不足,并加以纠正;第二、引导英语能力较强的学生帮助英语能力较弱的学生。通过这样引导,不但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小组学习中,更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友情。

(4)组织交流,加深学习效果

学习交流是促进英语学习互相学习、促进的重要环节。同时,组织交流是检验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的有效手段。

交流可采用竞赛的方式,鼓励学生上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过程应鼓励学生自主思考,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5)建立标准,分析学生反映

有评价就要有标准。通过公平开放的标准,激励优秀的学习小组,发挥榜样的效果,通过激励的手段,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从而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环境。

同时,课后教师可对每名学生的表现逐一分析,标注他们小组学习过程中的习惯、性格、能力,为之后开展个性化教育提供参考。

2.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和效果

实践证明,通过合作性学习这种活动,提高了学生参与性,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也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同时,评估体系也为后期差异化教学提供了有效地数据参考。

教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思维水平,激发学生创造性运用语言的能力,也有利于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由此可见,小组合作学习对推动素质教育和关注学生成长具有积极的示范效应。

简述:

我校开展小班化教学两年,在通过对新教学环境研究和实践,总结了小班化教育的特点和特性,认为小班化教学理念的核心是开展精细化教学和关注学生成长。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我们针对小班化教学的特点,尝试性地将分组合作学习引入课堂,通过激发小学生的荣誉感、参与感,使其形成自主交流学习的学习习惯。在关注学生成长的同时,推动行之有效的素质教育。

第四篇:浅谈小班化小组合作学习

浅谈小班化小组合作学习

何伟忠

“小班化教育”是在小班配置的条件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其根本宗旨是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教师的关爱,增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激发学生的聪明才智,发展他们各方面的能力。而小组合作学习是小班学习的一个重要模式,也是适应个体差异的一种教学策略,它能较大程度地发挥集体互助的力量,促进学习困难学生的转化。它给学生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给学生提供较为宽松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共同提高,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优势。

小组合作有助于让学生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培养参与意识、主体意识和学生的团队精神。对于增加学生交往、改善师生关系、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品质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下面就结合我自己的点滴教学经验,谈一下我对小班化教学模式下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些见解:

一、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小组

所谓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集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需要组员的密切配合,需要组员有高度的责任感,需要组员能建立相互信任、互相沟通的和谐关系,并能对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加工、评估,并找出更好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合作的过程中,组员之间既是竞争对手,更是合作伙伴。合作学习把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他们在一起共同生活、共同学习,一起发现问题、讨论问题,一起寻求方法解决疑点,从而达到共同进步。在合作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要培养他们终生需要的素质:在竞争中学会与人合作,体会到与人合作的快乐,成功的喜悦,学习的乐趣,从而增强组员的主人翁意识和小组的凝聚力。所以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小组,这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第一步。

要想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小组,首先要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进行综合评定,把学生分为甲、乙、丙三个层次,再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分组的原则,进行分组,使得每个小组的实力基本相当。合作小组通常在四人至六人之间为宜。在组建的时候在座位安排上进行了合理搭配,让每个学习小组同时兼顾不同性格不同性别的学生,使优等生的才能得到施展,使中等生得到帮助,实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注重师生之间的合作

布鲁纳认为现代教育方法是“教师与学生合作”的方法,前苏联合作教育派的教育家们指出,教育过程应该是“人际交往的过程,正是师生关系的问题已被提到了学校工作的首要地位之一”。

素质教育需要良好的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必须以平等为基础。教师把自己当成学生中的普通一员,放下架子,与他们诚恳对话、交流,同他们合作,从而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建立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师生合作,强调学法,重视研究如何学,让学生有更多学习机会,更多思考空间,更多发表独立见解的余地,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中来。

这种合作学习不仅使学生各种能力得到了训练,而且还彻底地摆正了师生平等的关系,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权利。

三、注重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

新课程理念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在合作学习中可以极大地促进师生、生生的互动与交往。实际上合作交流也是一种课程资源,在合作交流中,可以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体现学生学习的个性特长。交流是认识升华的阶段,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够拓展思路,增长知识,启迪智慧。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要让学生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为此,教师有必要先做好后进生的思想工作,鼓励他们积极动脑,大胆发言,勇于说出自己的意见,在合作中善于对别人的意见进行补充。在组内可安排他们优先发言,让他们先说出最容易想的解题策略,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师进行指导时,重点指导后进生的学习操作活动,了解他们的学习思维状况,帮助他们解决操作问题。其次,注意分组的科学性,把性别、成绩、能力各不相同的学生编成一组,做到组内成员之间同组异质,相互帮助,共同提高,人人做活动的主体。这样,不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的有效性,而且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只有学生之间进行实质性的交流、互动合作,才能取得我们预期的效果。

四、注重发挥小组长的作用。

中国有句老话: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要想让学生小组学习见成效,每个学生都有收获,小组内必须要有一个优秀的组织者,领导者。所以,每个小组都安排一名组长,让他们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组长都由有一定的组织能力,能组织学生学习,能对学生严格要求,认真负责,并且有扎实的汉语基础,学习成绩优秀的人员来担任。让他们负责组织组员学习讨论,随时解决遇到的问题。如字词的学习,组长组织学生交流字词,补充自己没有找到的形近字,多音字,纠正自己的错别字,预习中的一些问题,组长和组员共同讨论解决。组长对本组同学的学习情况很了解,所以可以布置不同的作业,如老师检查的听写有问题,就留读读写写和字词的作业,如老师检查的读书有问题,就留朗读课文的作业,还可以留搜集资料,积累词语,背诵段落等作业。

组长检查预习认真,组织交流积极,布置作业合理,会大大帮老师的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及时纠正了朗读中的错误,为课上朗读课文做好了准备,因此课上同学们汇报学习收获时表现得异常积极。请三个同学到黑板上听写,只有一个同学出现错误,而同学们找到的多音字更多。检查同学们的朗读更是令我满意,同学们读得正确,流利,就连平时读书不让人满意的同学,这次检查也顺利过关了。我深切的感到小组长的作用之大。

五、注重多元评价,热情鼓励。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评价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以往采用的单一的量化评价手段,既让老师未能注重每个学生的素质发展,又让部分后进学生在学习中找不到自信。因此,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应该注重多元评价,并给予学生热情鼓励。

中国有句谚语: “谁也说不清哪块云彩会下雨。”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坚信——每一块云彩都会下雨!正如素质教育提出的育人理念:每位学生都要发展,不求一样发展;每位学生都要提高,但不是同步提高;每位学生都要合格,但不必相同规格。因此,在学习上,不要只把眼光盯在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身上,而要关注每一位学生,要把一个孩子都看成一座亟待开采的金矿,及时发现并挖掘出闪闪发光的金子。在这种理念下,首先把能否全员参与,合作是否密切当作小组学习评价的一个重要标准,再将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展开自评、互评。要求不仅要注重学生知识的积累和掌握程度,更要对学生身心各方面的素质发展评价,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和评价他人,加深理解、沟通和包容,在相互交往中表现出尊重和信任,懂得成果的分享,培养其社会交往能力。

学生在活动中体现出的前所未有的热情,不辞辛苦地购买、查找资料,调查访谈,发挥出的巨大的学习潜能,以及他们在活动过程中充分体会到的学习的快乐,都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而这些都应该充分予以肯定。教育是一种“回归生命本位”的历程,无论哪一种学习,我们都坚信其本质是生命的呼唤。所以我们对学生应该少一些扼制,多一些鼓励。一些平时学习成绩并不太理想的学生,这下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却非常高,协调能力也很强。

只有让学生尝到成功的“甜头”,学生上才可能喜爱,才能激发更高的热情,才能达到三个维度,才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教师、学生和自我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使学生能从评价中体会到他们才是真正的学习的主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实践证明:小班化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能促进大家共同努力,共享成功的喜悦。学生的学习应该是全方位的,学习不仅指知识的获得,更重要的是在学会共同探究知识获得的过程中,培养合作能力。

在小组群体活动的互动中,优等生的才能得以施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后进生得到帮助。这既可发挥学生间的互补作用,发展合作、交往的能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一块沃土,因此我将继续努力培养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能力,让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体会合作的快乐!

第五篇:小组合作学习实验研究报告

小组合作学习实验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教学组织形式在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处于真正具体落脚点的地位,具有综合、集结的性质。教学组织 形式的沿革,反映了教学理论的深化和教学实践的要求。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相比,它在增加学 生的交往、促进社会技能、社会情感的发展以及在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上具有较为显著的优势。小组合作学习也因而成为西方当今最受欢迎的教学策略之一。在我国,由于传统教学理论的影响和教学条件的限制,集体教 学仍然是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本选题针对我国实际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实验研究,在理论上企图吸取国外教 学理论的精华,从而丰富、深化和完善我国教学理论,尤其是教学组织形式理论;在实践上,企图将小组合作 学习进行合理移植,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本土化,从而构建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促进教育教学质 量的提高。

二、课题释义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由于其实效显著,被人 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各国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其具体形式和名称上不甚一致,如欧美 国家叫“合作学习”,在前苏联叫“合作教育”。综合来看,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 动。

三、实验过程

(一)实验假说的建立

“小组合作学习”的实验研究是在北师大教育系“少年儿童主体性发展”课题的基础上进行的。该课题的 基本思想是: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全面发展学说和教学认识论的基本原理,以发展小学生主体性为主要目 标,通过树立教育主体思想,严格地进行基本功训练,诚心诚意地把小学生当作主人,适当调整现行教材和管 理方法,使学生主体性不断提高,并对学生主体性的具体表现、发展规律和有效的教育影响及教师应有的素质 等获得科学的认识,推动教育改革,丰富教育理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验假说也正是上述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 的思想指导下,综合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实验假说是:

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识规律,在现代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在现行传统的集体教学形式的基 础上,适当运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使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得以充分合作和互助,不 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业成绩,同时还能促进他们的社会适应性发展、合作意识、技能提高以及健康 个性的养成和积极情感的发展。

(二)实验对象的选取和实验的时间

实验对象为北京航天航空大学附属小学三年级的两个班:三②班和三③班。为了不干扰该校的教学计划和 避免非实验班产生负面情绪,确保实验情境的真实、自然,本实验尽可能地不改变实验班原订的教学内容和教 学进度,并且,本实验不设对照班。

实验时间为1995年6月至1996年7月。

(三)实验的具体步骤

1.组织参加实验的教师学习国内外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使实验具有较高的理论起点,防止实验流于 形式和经验。

2.深入实验班级,在充分了解实验班级学生的各方面情况之后,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对学生进 行分组。具体分组方法:

(1)为每个小组制订小组概况表。形式如下。

表1 小组概况表

小组组号 小组成员 1 2 3 4 5 6 7 8 9 10 小组总分 小组平均分 小组奖励

说明:①小组平均分=小组总分÷小组人数

②表上的数字为竞赛次数

(2)给学生排名次。要求把实验班上的全体学生按其以往的学业成绩从最高排至最低。这种排列要做到完全 客观。

(3)确定小组数目。两个实验班的学生接近40人,按人数分为8组,每组5人。

(4)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学生分到各小组。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每组都应包含学习成绩好、中、差的学生。②应使全班各组的平均成绩大致相同。③不允许学生自由选择本组成员,防止出现组内同质的现 象。④应注意小组成员在性别、兴趣、能力等方面的合理搭配。⑤每小组设语文、数学小组长各1名,并隔一周 轮换一次。⑥填写小组概况表。

3.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及教学内容上的差异,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采用不同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1)基本式。基本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教师精讲和小组成员互助合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的合作学习形式。其具体流程为:

①教师精讲。这是在课的起始阶段进行的。在这一阶段,教师应用生动、直观的手段,扼要讲解所要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对其中的关键内容加以提示和点拨。

②小组成员进行互助性合作活动。这是在教师精讲学习材料后,小组成员通过组内的互助性合作,掌握教 师精讲的内容。小组合作活动有以下几条规则:一是每个学生都有责任保证他们的小组成员学会教学内容。二 是只有在所有小组成员都掌握了学习材料后才能算完成学习任务。三是在请教老师之前要先请示小组所有成员 的帮助。四是小组成员可以小声地讨论。

③形成性测验。对学生进行形成性测验的目的是检查各小组每一成员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同于前一 阶段的是,测验不允许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互助活动,而必须由个人独立完成。测验的试卷可由不同小组交换批 阅。

④小组奖励。与传统教学的个人奖励不同,小组合作学习实行小组奖励。即对测验中个人成绩较好的成员 以及均分较高的小组进行奖励。基本式小组合作学习这种侧重奖励优胜小组的做法,能大大激发学生的集体荣 誉感,促进下一阶段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

⑤在实施基本式合作学习5—6周以后,应对学生重新进行分组,这样可保证各小组力量均衡,并使学生有 机会同别的同学合作,从而使教学过程充满生气和新意。

(2)拼盘式。拼盘式就是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之后,把一项学习任务分割成几个部分,各小组的各个 成员负责掌握其中的一个部分。然后,将分在不同小组中学习同一部分任务的学生集中起来,组成一个个专家 组,共同学习

和研究所承担的任务以至熟练掌握。然后全部学生都回到自己的小组中去,分别就自己掌握的那 部分内容都教给同组其他同学,从而全面掌握全部的学习任务。一个单元结束后进行测验,检查每个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每个学生的测验成绩单独记分,小组之间不进行比较。

拼盘式小组合作学习的显著特点在于,由于任务的关联性很强,大家对其他同学的学习都会产生兴趣并表 示关心,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帮互教,从而共同掌握学习内容。

(3)游戏——竞赛式。游戏——竞赛式与基本式在许多方面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游戏——竞赛式以学业竞 赛代替了基本式的测验。在游戏——竞赛式中,学生都作为不同小组的代表,同以往成绩与自己相当的其他小 组成员展开竞赛。游戏——竞赛式的教学流程是:①教师精讲。②小组合作活动。③游戏与竞赛。其中①②与基本式前两个步骤基本相同。

游戏通常与教学内容有关。游戏以3人一张竞赛桌的形式展开。竞赛桌的3位选手由每小组推选产生。游戏的过程是:一个学生抽出一张带有数码的卡片,就必须回答与数码相应的问题。按照竞争的原则,参赛者可对 别人的回答进行质疑或提出自己的答案,正确者记分,错则扣分。

拼盘式的教学流程图示如下:

(附图 {图})

游戏——竞赛式通常是在一个单元结束之后,在每周的周末进行为宜。可根据竞赛的成绩对参加竞赛的选 手进行调整,尽量做到使组内每个成员都得到参赛的机会。

4.实验结果与分析

(1)本实验为自然情境实验,不设对照班。实验者为了研究传统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活动时间的 构成情况,分别对开展小组合作实验前后的10节课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见表2。

表2 实验前后10节课的活动构成(%)

(附图 {图})

从表2不难看出,在进行小组合作实验前后,教师在课堂活动的时间均占课堂时间的主体,但在互动时间的 构成上存有明显差异。这些差异表现在:在进行小组合作教学实验前,教师几乎不与学生小组交往,而注重与 学生个体及全班学生交往,并将后者置于更优先地位;而在小组合作教学实验展开后,教师的课堂交往对象不 仅是学生个体和全班学生,而且,学生小组也作为一个重要的功能单位成为教师的重要交往对象。这种时间构 成表明,在传统的集体教学中,学生的课堂交往对象主要是教师,课堂主要是以教师权威为中心,学生及学生 小组在课堂中几乎是没有作用的,学生处于被动和孤立的地位。而在开展小组合作实验后,师生之间的交往改 变了“师——个”的单维交往状况,学生小组作为有实质的功能和意义的单位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学生与学生(个——个)之间的交往与合作比例有显著上扬。这表明课堂上的信息、情感交流改变了 传统的直线式而成为网状立体的交流,从而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2)进行小组合作教学实验前后,实验班学生的主干学科成绩有了变化。实验者在每个实验班中随机抽取了 10名学生,对他们在实验前后的语文、数学成绩进行了显著性分析,结果见表3。

表3 实验班1995—1996期中期末成绩比较(n=20)

从表3可以看出,实验班学生语文和数学两科成绩在实验后有了提高,且前

后的差异达到十分显著的水平。从平均分和总分来看,实验后的成绩也明显优于实验前。这表明,尽管我们还不能排除其它因素的影响,但从 实验前后学生成绩的显著提高来看,小组合作学习能有力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3)实验前后实验班学习主动性测查结果与分析。学习主动性的测查进行了两次,测查工具是学习主动性自 陈问卷,结果见表4。

表4 实验班自陈问卷测查

由表4可以得知,实验班学生在实验前后,其学习主动性有了明显提高。这表明,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小 学生的学习适应性的提高和积极、健康个性的养成有较大促进作用。

四、关于传统集体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两点思考

(一)小组合作学习具备传统集体教学所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

小组合作学习是针对传统集体教学的弊端而产生,并在世界各国逐步推广开来的。班级授课制自17世纪发 韧以来,几乎一直是在学校教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组织形式。它的优点主要表现为效率高且易控制。但它的 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诸如:教学不民主,教学活动多由教师直接做主,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扼制;固定化、程式化、缺少弹性,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教学方法以灌输为主,学生的探索性、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 ;缺乏真正的集体性,每个学生的学习都是孤立的,学生之间缺乏分工协作,不利于学习任务的掌握和社会意 识、社会技能的增强与提高„„。与集体教学的上述不足相比,小组合作学习有以下优点:

1.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教学活动中各动态因素的多边互助。从前面对实验班课堂教学活动时间构成情况的 调查结果中不难看出,它不仅包含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互动,还涉及教师与学生小组的双向交往、学生之 间的多向互动等多种交流形式,从而构成了动态因素互动的立体交流网络。尤其是生生互动占据了课堂教学的 重要地位。这种互动方式改变了在传统集体教学师生单维交流中教师垄断了整个课堂的信息源而学生处于十分 被动的局面,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因此得以充分的发挥。

2.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增强。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传统的能力分组,把全班学生划 分成若干个异质成员组成的小组,给每个小组设置共同的学习目标,使之成为一种“利益共同体”。也就是说,只有在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取得成功的前提下,组内的每个学生才能获得成功。这种做法可以使组内的每 一个学生都树立起“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集体中心意识,增强学生捍卫为集体荣誉而学习的强烈动机。

3.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了满足需要的机会和形式。需要满足论认为,学校是满足学生需要的最主要场 所。学生到学校里来学习和生活,主要的需要是自尊和归属。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组织形式的建立,给学生提供 了开展互助学习的场所和机会,使之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

4.小组合作学习把学生由传统教学中单纯的旁观者、消费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它主张在小组 学习过程中,掌握某种知识和技能的成员,把知识和技能教给组内的其他成员,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小 组合作学习的这种对课堂教学的积极参与,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加牢知识保持的强度。为了能够教 得清楚、透彻,作为讲授者的学生就必须对所要解释的材料认真阅读和分析,从而提高了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 度。

5.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和健康个性的养成。社会心理

认为,人的心理是在人的活动 中,尤其是在人和人之间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提供成员之间合作 的机会,增加课堂上学生之间合作、互助的频度和强度,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儿童社会化程度的提高。

(二)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集体教学相容,二者应有机融合,不可偏废。任何一种教学模式或教学策略都不是万能的,小组合作学习也是如此。在实验中我们发现,小组合作学习比较适宜在班级规模较小的班级中实行。学生过多的班级,不仅给分组、小组的座位排列带来困难,而且,由 于每小组组内学生坐的较近,容易产生说闲话,做小动作,测验时偷窥别人试卷的问题。同时我们还发现,小 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气氛难以控制,有时会产生看似热烈,其实混乱的局面,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原订的教学计划 难以开展,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另外,也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宜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象知识点密 集的内容,就更需要教师的精讲。

上述这些问题,却正是传统集体教学的长处。传统班级授课制在我国现有的班级规模过大,人数众多,教 室拥挤的情况下,能够大规模、高效率地面向全班学生进行教学;能保证学生的学习活动循序渐进,使学生获 得系统的科学知识,扎扎实实,有条不紊,能保证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控制课堂教学全过程,杜绝课堂纪 律紊乱的现象;能对教学内容和活动加以有计划的安排,充分保证教学计划的执行和教学目标的达成。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实验过程中,我们有意识地将集体教学和合作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师精讲的基础 上,使学生得以充分的合作,从而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下载小班化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班化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班化背景下学生互动交流与合作学习分析

    小班化背景下学生互动交流与合作学习分析 在小班化背景下,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够使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密度和频率都有所增加。随着新课改内容的不断深化,小班化教学已经成为一种......

    基于教学案背景下的小组合作学习

    基于教学案背景下的小组合作学习--------金山实验学校高效课堂建设讲座 王 勤 教学案,是教师的教案与学生的学案二者融为一体的教与学方案,使用教学案教学,可以促进课堂上......

    小班化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小班化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青浦区大盈学校 杨玉红 小组合作学习是小班化教育中一条极为重要的教学策略。它主要是充分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间的互动,特别是学生之间的和......

    小班化小组合作学习案例分析(推荐阅读)

    关注每个学生的成功 ——小班化小组合作学习差异教学 照旺庄中心初级中学窦春辉 梨乡校园,这里和谐优美,这里是梦想启航的地方,书香满园,欣欣向荣。这就是我们莱阳市照旺庄中心......

    小班化背景下的花样跳绳

    小班化背景下的花样跳绳(校本)课程研究 (花样跳绳教学的小班化研究) 苗庄小学的花样跳绳校本课程在镇小班化教学研究的大背景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本学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对“......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研究》研究报告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研究报告 [摘要] 在科技发展飞速的今天, 把合作观念引入教育,是现代社会需要,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

    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 研究报告

    《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 》研究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课程改革已经经过了几个春秋,学生的学习方式多种多样。与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相比,小组合作学习确实能有效地改善学习环......

    小班化小组合作型教学模式

    构建小班化“小组合作型”教学模式应用研究景泰县寺滩乡九支小学 一、小班化“小组合作型”教学模式研究背景 随着我乡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学生生源逐渐减少,班级授课更趋于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