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工作如何服务于学生的就业教育(5篇)

时间:2019-05-15 14:22: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职学生工作如何服务于学生的就业教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职学生工作如何服务于学生的就业教育》。

第一篇:高职学生工作如何服务于学生的就业教育

基于强化思想素质锻炼,重在提升就业意识培养————浅谈高职学生工作如何服务于学生的就业教育 摘要:

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涉及的内容很多,其目的是通过各项工作的开展,使学生能通过各种活动和高职院校的日常管理,学到能适应于社会的能力。解决高职学生最关心的就业问题,是就业教育设立的根本目标。当前社会的形式下的就业教育体系促使了高职学生工作开展的根源目标:有目的性和方向性的锻炼学生的职业素质,本着思想素质锻炼的目标,通过各种活动来提升学生的组织能力、适应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并结合就业教育理论教学,以提升就业意识为重点,形成以学生工作为媒介的就业服务系统。

关 键 词:职业教育学生工作就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3

4一、当前社会形式下的高职就业教育

高职学生工作服务于就业教育工作,首先要认清当今社会形式下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职院校要进行怎样的就业教育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建设者。

就业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就业指导和教育是整个就业工作的基础和思想保障;严格科学的管理是提高就业率的得力措施和有效手段;以市场为导向的专业结构调整和教学计划调整是提高就业质量的根本。就业教育工作要“以就业为主线,以专业认知为导向,以职业设计为核心,以品德教育为重点,以社会体验为保障”,健全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培养全面发展的劳动者,向社会推荐优秀毕业生。

现今所处的时代,各国都把教育事业的注意力放到了人才素质的提高上。从国际看,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和平与发展成为主要国际形式。从国内看,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全国人民正在为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而努力,在这样一个大变革的转型竞争的时代,没有好的综合素质,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激进创新的智能,较强的适应、生存能力,终将会被社会进步的浪涛所淘汰。因此,当前社会形式下教育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思想品质、培养能积极进取创新的心理素质,是当前社会形式下高职院校就业教育应当包含的主要内容。

1、适合于当前社会形式的就业意识教育是高职就业教育的重点 高职就业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具有优良的就业意识为主要目标,为培养学生实用的求职技能、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所设立的教育体系,主要以培养学生就业意识为思想向导。所以对学生更加强调着求职过程中思想素质的锻炼及培养,强调意识锻炼与思想培养同步,并紧密与时代特征相结合。

当前社会的发展速度要比学校教育理论体系的更新速度要快,但是教育目标的指导思想是适合于时代发展的。在现今就业教育的理论体系中,各项理论教学的制定都是把培养学生就业意识作为重点。不论是求职技巧锻炼、还是职业素质培养介绍,都是以锻炼学生就业意识教育为重点。

2、培养综合职业素质为目标,重在培养社会公众人才

(1)以综合职业素质锻炼为就业意识教育的重点。社会公众道德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人民文明素质的体现,而作为培养着下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校,更是要把培养锻炼大学生道德素质放在重点上。这方面的培养锻炼并不是初中、高中里所强调的思想道德教育,而是要把道德素质的锻炼贯穿于大学生职业意识教育的每一个细节中。如,定期的社会素质拓展活动的开展;社会公德教育讲座等,最终目标是在大学生中形成自我的、潜意识的、习惯性的社会道德素质,而不是“有人强调就执行,无人监督就无效”的形式主义道德素质。

(2)以人才素质锻炼为知识能力教育的重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计划是国家教育部门一直重于实施的教育方针。在职业高校,对人才素质的锻炼培养也是重要的必需环节。从学生入学便开始的“职业生涯规划”到毕业时的“社会职业素质调查”,每个环节无不强调着人才素质的锻炼。高职的学生工作要紧随着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以人才素质的锻炼为开展各项活动基本思想,发挥共青团组织的教育力量来对学生进行素质培养。

3、以适应社会生存需要为基本目标的就业思想教育

(1)在专业认知中重视就业思想教育。专业认知的任务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所选专业的知识框架、就业方向、岗位特质、特殊能力和一般能力要求,引导大学生明确就业方向和自我发展方向,并从中贯穿职业精神的教育,进行企业文化的渗透。

(2)思想教育将就业指导作为新的工作着力点。思想教育要力求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就要针对大学生所关注的就业问题,注重对学生开展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成功观教育,突出吃苦耐劳精神、社会责任感、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团队精神的培养。

(3)就业能力训练。就业能力包括专业技能和岗位基本任职能力等,如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书写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职业精神的培养等内容。

二、体现学生工作中心、优化就业教育体系

认清了现今社会需求下的高职就业教育,以及高职就业教育的实质目标,即可进一步确立高职学生工作与学的就业教育是怎样的联系。高职学生工作既然以学生为制定各项工作的对象,便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学生的需要什么,希望学校能为他们做什么样的工作。

分析中国的现今国情,各大高校学生思考的首要问题:就业

高职学生工作要针对所培养学生群体的特征,和就业教育结合起来,有效的开展各项工作。以服务于就业教育的实施目标为工作的中心,来开设各项活动。除了需要认真

分析职业教育学生群体的特征,结合职业教育体系的培养计划,关注新时期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之外,还需要注重学生意识和素质教育的培养,开展具有创新性、竞争性的学生工作。

1、确定高职学生工作本质重心,把握学生工作开展的目的根源,强调学生工作机制的目的性。

既然高职学生工作要服务于学生的就业教育,便要确立针对学生就业教育来开展学生工作的中心思想地位,正确认识各项学生活动举行的根源目标,有目的性的实行工作机制,以便达到学校预期的就业教育效果。

(1)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积极向上有意义社会实践活动,走正确的成长成才道路。多年的实践表明,由学生工作倡导的社会实践活动,已成为大学生走向社会、服务社会、贡献社会的主要途径。通过实践活动,使大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增强、思想道德素质日渐提高、专业知识日趋丰富,有利于完善他们整体素质形态;使大学生社会化的速度日益加快,有利于他们尽快适应社会需求;使大学生社会能力上日益成熟,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职业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2)各项文体活动的开展,目的根源要把握好。开展活动前要明确 “为什么要开展这项活动”,“这项活动开展后,学生能学到什么”,“怎么才能让学生通过这项活动学要他们想要的”等等问题。以就业素质培养作为活动的最根本目标,意识到学校培养教育学生,最终是要让学生毕业后能为社会作贡献,能发挥所学所长。学生能通过学校的各项活动得到素质锻炼,形成自己的社会生存能力模式。

(3)以培养创新竞争意识为学生工作的基本方法,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学生工作机制本着学生管理、学生发展的思路,指导学生会组织、学会社团组织的工作,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重在于培养大学生自我创新提高意识、锻炼出优良的职业心理素质。学生会组织和学生社团组织是学生群众组织,对活跃校园文化,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有积极意义。在引导其工作的同时,有意识的锻炼学生的职业领导能力、社会协调能力和工作适应能力,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社会职业意识,达到就业教育的效果。

2、工作开展与社会发展同步,与时代进步同流。

每个时代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学校的教育便随着社会的需要确定教育的各项内容、方针计划。社会的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导致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现今社会所需的“公众”型的人才,使学校对学生的培养教育有了新一层次的内容。

一方面,要求学校的教育体系做出调整,做出更新教学内容,强化技能培训,深化理论研究等一系列必不可少的教育发展步骤。另一方面,学生工作的形式和内容、各项工作的开展、活动形式等也随之不断的更新,进化。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变化更是根据社会形式的变化而不断探索着。

当前社会就业形式的调查和反馈,是高职学生工作服务于就业教育的重要体现。这项工作的进行不仅能使学校较准确的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制定教学计划和明确教育方

向,还能使学生在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时,能很好分析社会的动态,树立合适自己的就业理念。

3、突显高职学生群体鲜明特征,发挥职业思想教育优势

(1)工作开展同时注重学生群体特征。高职学生群体特征不同于其他高等学校,有着鲜明的特征:学生素质相差甚远,优秀的学生各方面能力很强,较差的学生不仅能力较弱,还存在各种心理和思想素质上的缺点。针对不同的学生,就要有不同的思想素质培养和就业指导教育。高职学生工作在学生班级的日常管理中,有目标性的对学生进行就业意识教育,通过班级活动和班级管理的各种形式,对不同的学生加以不同的思路引导,能很好的为就业教育的开展奠定意识基础。

(2)重视开展职业特色教育活动。高校学生所关心的问题便是毕业后的就业问题,高职学生更是注重于毕业后的去向。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结合就业教育教学,在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同时,组织学生进行社会素质教育。就业教育中的“三业教育”(既就业、创业、成业)是从就业角度来树立和培养学生的就业意识,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积极的就业价值观。学生工作可以根据就业教育的不同阶段来进行不同的思想教育工作,如在学生接受“就业”教育时,可以组织展开从业心理素质和社会道德素质的锻炼培养;在进行“创业”教育的同时,可以让学生多了解立志思想的内容,开展创业成果展示讲座教育。

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体系理论教学上的优势,为就业意识培养式、创新式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落实工作细节,贯穿教育过程体系,体现高职就业教育终生性 高职学生工作能更好的服务于学生就业教育,即要考虑到学校整体的管理体系,又要思考能确切实施有效的工作方法。所以在学生整个大学在校期间,就业教育工作是机密联系着学生工作来展开的。就业教育工作要从新生入学开始并贯穿整个学生在校期间。

1、就业教育从新生抓起,紧密结合学生工作

要抓住新生入学教育的机会。入学教育和专业教育等通过对学生所学专业的介绍、分析近两年的就业形式和人才市场需求现状,给学生指明目标和努力方向。

(1)让新生进入学校学习起便清楚的明白几个问题:“我在学校里学到什么才能对就业有帮助”、“现在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应该怎样利用大学三年的时间去提高自己的能力”等等。有方向性的指导新生能很快的认清社会现实形式,达到就业教育开展的第一步要求。

(2)在新生中重点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教育。通过对学生进行素质测评,帮助学生发现和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和专长,并结合所学专业,制定出符合自己成长与发展的目标,为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加强校企合作,引进企业对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和方法,通过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提前对学生

进行企业文化和岗位培训的熏陶等手段,加强学生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方面的教育培养,使学生的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国家发展的要求相结合。

2、职业素质以教学强化,动态贯穿管理工作

(1)学校以市场为导向,有计划的调整专业结构和教学计划。教学与市场融合互动,对学生的专业培养更具方向性、针对性,从而从根本上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同时在学生学习专业方向比较明确情况下,指导和鼓励学生多拿证书,尤其要取得在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方向的权威认证(如网页设计师、网络工程师等),因为这些认证可能就是今后选择就业岗位的敲门砖。

(2)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侧重就业观念的引导、就业心理素质的指导、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及管理方法,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艰苦创业,先就业再择业,以良好的心态迎接就业的挑战和竞争。同时,在要在学生工作中不断引导学生注重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拓展知识面,有针对性地提高各方面的素质与能力。

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组织学生参加院卫星就业指导专网讲座,通过举办就业指导专题讲座、就业指导咨询和学生实习就业动员会,告诉学生在学好其他课程同时,一定要选定一个感兴趣的方向(比如:办公自动化、网页设计与制作、平面设计、网络管理、软件编程)刻苦钻研,强调加强实践能力和技能训练。同时,教育学生改变学习方法,找出本身存在不足努力改正,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积极引导毕业生认清当前形势,调整好心态,根据自己的成绩、能力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分析自身的优劣势,发展潜力,合理定位,既不能缺乏自信心也不能期望值过高,以避免求职理想与现实出现的较大的反差,导致高不成低不就,最终导致失去所有机会。特别指出现在学生中存在的一次择业定终生的误区,引导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观念,动员学生到基层工作。

3、职业能力以活动锻炼,创新开展日常工作

(1)学生活动的开展带动社会从业能力的培养于锻炼,有发展性的开展学生工作。大学生就业教育工作形式多样化,是指以学校为中心,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就业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突出高职人才培养特点,更加贴近社会实际,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更加贴近就业实际。通过举办“学生职业能力展示会”、组织学生参加省、市技能大赛等形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聘请社会上专业的生涯辅导机构和专家对学生进行自我测评的职业规划、形象设计等,提高学校就业指导水平。也可以聘请成功人士、政府官员、校友等为学生开设就业指导讲座,提供职业咨询服务,使学生了解社会职业特点,发现不足,明确努力方向,增强求职的自信心。

(3)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可围绕就业指导工作内容,重点开展模拟招聘会、求职洽谈会、求职简历设计大赛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常规性的就业指导教育。

强化对学生开展求职技巧和方法的培训。向学生介绍往届毕业生成功的就业案例。对学生如何抓住机会、求职准备、行业介绍、求职信与简历制作、面试笔试技巧、求职

礼仪介绍、求职心理调适、如何签约一一作具体的指导。提高了毕业生在职场上的竞争力。

(4)认真开展市场调研,组织专人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组织专业人员到厂矿企事业单位调研,力求准确把握市场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情况,真正将人才需求预测与就业状况调查作为专业设置及其结构调整的依据。学院还多次召开由企业老总参加的座谈会,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为学院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调整提供依据。

加强就业形势、就业政策的宣传教育,为学生提供详实可靠的就业服务信息。另外,要特别重视大学生就业网络建设,建立大学生就业管理信息系统,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高质量的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对于毕业生来讲,只有掌握了信息才能取得择业的成功,就业信息的交流在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要充分利用毕业生就业供需网络,在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牵线搭桥,不断拓展毕业生就业空间,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学校除了从就业指导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外,还必须努力探索由就业教育走向创业教育的路子,使学生不仅成为求职者,而且逐渐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

(5)创新日常就业教育工作,努力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全方位参与的就业指导工作模式。

高职学生就业教育的形成与学校、家庭及社会的教育影响密切相关,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和矛盾、自我认识的不成熟,就业观念的转变,不仅需要学校各项工作的努力、社会的支持,也需要国家有关政策措施的保障。学校开展就业的同时,家庭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确立切合实际的职业意识。社会对高职学生的职业意识教育要体现在加强正确的舆论宣传引导上,用健康的主流文化教育引导学生完成职业选择,配合家庭和学校形成良性健康的社会氛围,使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做到“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

有思路才能有出路。高职学生工作服务于学生就业教育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更是一项全新的富有挑战性的工作,通过不断的探索和思考,相信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教育体系会更加完善,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会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 谢树人.思想教育工作如何指导大学生就业 [G],《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8月(总第246期)

[2] 张家俊.加强就业指导的服务意识[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6年第3期(总第79期)

[3] 孙庆珠.《高校校园文化概论》[G],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

[4] 陆俊杰.就业导向:理论辨析与实践探究[J],《职教论坛》,2008年7月

第二篇:高职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高职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201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创纪录的达到795万,再加上中职毕业生和农村城镇化剩余劳动力转移,2017年全国新增劳动力超过2000万人。毕业生人数的激增、用人单位需求量的减少、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学生就业能力的不足和就业观念的偏差,使高职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一)理想与现实的偏差,使部分毕业生有业不就

部分高职毕业生就业观念过于务实,一方面他们有着远大的抱负,希望毕业后能够后轰轰烈烈的干一番事业,最大限度的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另一方面有些毕业生没能正确认清自己和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就业的期望值过高,向往着工作体面、收入高、生活方便又轻松的工作,这就造成了不少毕业生“慢就业”,甚至有业不就。

(二)就业能力的不足,使部分毕业生有业难就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我国对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同时,用人单位非常看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动手操作能力,看重毕业生的沟通、理解、学习、运用和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能力。由于高职生的文化水平与本科生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很多高职学生是从中职升上来,他们的学习习惯较差,自主学习能力较低,造成了高职毕业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未能达到企业的用工需求,能力与需求的差距,导致部分高职毕业生有业难就。

(三)供需结构失衡,使部分毕业生无业可就

目前,我国劳动力就业市场总体供大于求,市场需求主要集中在生产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和生产、管理、服务等基层管理人员。高职院校面临着招生的压力,许多高职院校不是以就业需求为导向设臵专业,而是以招生需求来设臵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同质化现象严重,导致许多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就业岗位,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的毕业生。另一方面,一些用人单位存在着人才高消费现象,在招聘过程时随意提高学历要求,导致一大批高职毕业生无业可就。

第三篇:高职学生农村就业研究综述!

高职学生农村就业问题的研究综述

【摘要】中国的就业问题主要是农村的就业问题,而新农村建设所需的大部分人才应由高职院校培养,因此对于高职学生的农村就业问题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对于高职学生农村就业问题的研究主要是由对高职学生就业以及农村就业等方面的问题展开的,不少学者研究了高职学生以及农村就业困难的问题总结其经验以及不足,对高职学生及农村就业工作的开展大有裨益,并且可以作为今后工作开展的引导性借鉴依据。但综观以往的研究仍然存在研究方法、研究视角不足等问题,对于此问题的较为系统的研究也较少,这需要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进一步加以提高。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农村;就业;研究现状

在全国5.5亿社会劳动者中,农村劳动力占75%,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的就业问题主要是农村的就业问题,新农村建设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根据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素质的需求,新农村建设所需的大部分人才应由高职院校培养。依据教育部2006(16)号文件精神,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在各类教育中,职业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联系最为直接和紧密,高职院校理应在农业科技推广、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现代化管理、农村文化建设、人才培养等新农村建设方面发挥作用。因此,积极引导高职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和创业,不仅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有利于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最终实现,这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益举措。对于高职学生农村就业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然而通过调查对于高职学生农村就业问题的研究现状,笔者通过对 1979——2012 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论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士论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数据库进行检索输入检索关键词“高职学生就业”,显示有732条,输入“农村就业”,则有1683条,但是输入“高职学生农村就业问题”则显示的条目中直接相关的内容目前还很少出现。通过这些文献资料的分析与整理以及专著及相关资料的分析,对高职学生农村就业问题的研究做以分析总结。

一、关于高职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

(一)国外学者的研究

国外的学者对于学生的就业问题研究有很多,随着金融危机的产生,此类问题的研究也更加深入,但是由于许多国家的高职学生的培养方式与我们国家的高职学生的培养方式等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研究的方向和对象有可能不同,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从这些相关的研究中,总结出一些值得借鉴的观点。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并非中国所独有。从世界范围内来看,很多国家都经历或正在面临着一定程度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一般认为,受高等教育群体占到总人口的15%为教育大众化阶段。我国现在正处于实现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期间,而发达国家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间要比我国早得多,西方国家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理论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这一现象进行全面阐述。比如,汉森(Hansen)等在“收益离差、风险规避和教育”一文中,利用大量的实证研究,探讨教育对工资率和就业率的方差贡献。他们得出结论:随着教育年限的增加,工资率方差、就业率方差明显减小。终生收益方差也随着教育程度的增加而急剧减少,教育获得与教育投资的总风险呈反向关系。林南(LINan)等在北美、欧洲和亚洲所进行的大量研究都发现,控制了人力资本因素后,与较好资源相联结的关系纽带对大学毕业生的求职结果具有明显作用。英国学者阿尔伯特(Albert)

和韦恩(wayne)在研究中提出,以父母所处的职业、行业和学历来判断父母的能力,将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重要的影响。布劳格认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现象的存在是大学毕业生们不愿意降低工资的结果。而毕业生之所以不愿意降低工资,又与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市场状况有关,劳动力流动性差意味着起点工资与终身收入密切相关。

(二)国内学者的研究

1.从心理学角度进行的分析

对于高职学生就业问题的分析有的学者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如学者徐畅,在《对高职学生就业心理的分析与思考》一文中从就业心理的阶段性就业心理、区域就业心理、外向型就业心理、矛盾就业心理四个方面对与高职学生的就业心理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就业心理对高职学生就业状况所产生的影响。万明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高职学生就业心态调查研究》一文中,通过以合肥地区高职院校为案例进行研究,作者以安徽省合肥地区的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三联学院、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的在校学生为对象,随机选取一千余名学生进行调查与访谈指出“高职学生在择业时更注重物质待遇及工作稳定性因素,这既说明他们在择业方面的务实态度,也从侧面反映出他们对职业生涯前景的短视等心理因素的问题”。赵晓明在《高职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对策》一文中指出高职生就业心理现状包括就业焦虑心理、抑郁心理、自卑心理、依赖心理、浮躁心理等,并根据具体的现状,提出了树立科学的择业观、调整就业期望值、进行有效的心理调适、加强高职生就业指导和心理咨询工作等相应的解决对策。秦兴顺在《高职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与自我调适》一文中对于高职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从内外因两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科学规划增强综合职业能力、认清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注重实践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等自我心理调试的方式以促进高职院校学生更好的就业。

2.从现实角度进行的分析

据统计整理分析我国学者对于高职学生就业的现状分析较多,如学者赵丽萍等《在高职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一文中就从社会因素、学校及学生因素三方面对于高职学生就业情况进行分析,指出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政策尚不完善、社会对高职教育存在偏见、学校办学与社会需求脱节、专业及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队伍建设还不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就业指导工作不得力”等问题,并相应的提出“加强和改进高职学生就业思想教育工作、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政府部门要提高高职学生就业工作的服务水平”等切实有效的解决对策。学者罗培红在《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现状与探索》一文中对于高职学生的就业现状指出“在就业率方面,高职毕业生有所好转,但一直都比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低;在签约单位上,高职毕业生主要集中签约于民营企业或个体企业,很少有毕业生能进入实力的强企业或事业单位;在薪资福利方面,高职毕业生工资相对有所回升,但高职毕业生中离职率仍然较高;在就业专业分布上,呈现出结构失衡的特点,部分专业高职毕业生连续多年失业;在就业区域分布上,就业弱势群体主要集中在发达地区,收入极不稳定等现状问题。学者张天华在《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一文中指出高职学生在就业时存在“学生就业观念保守、落后、不务实、学校设置专业与就业市场脱节,课程建设不合理、学校教学软硬件建设无法满足高职人才培养要求”等现状问题。学者韩凤芝则在《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一文中用数据的调查指出“2009年是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最不利的一年。从供给角度看,2009年全国有611万高校毕业生,比2008年增加52万。其中,高职高专毕业生人数为340万,占总毕业生人数的55%。从需求的角度看,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各单位都相应调整了针对高校毕业生的用人计划,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3.从问题解决角度进行的分析

对于解决高职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方面,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如学者卢新吾在《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研究》一文中指出,若想解决高职学生的就业问题就应该“改变高校人才培养的模式特色定位、校企联合,打造高职品牌、加强职业规划指导教育、完善就业信息渠道”等对策。学者王毅、杨贵权、艾健等在《坚持就业导向破解高职就业难题》一文中指出“只有培养方向与市场需求对接,高职毕业生才能受欢迎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市场服务,为生产一线服务是职业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并依托实力雄厚的人才市场和中介公司搭建输送毕业生的桥梁和通道,充分发挥广大校友和全院教职工及其社会关系的作用以感情为纽带千方百计拓宽就业市场”。而学者由建勋则在《实施创业教育——树立高职就业新理念》一文中指出“实施创业教育是高职毕业生求职择业的现实需要,高职院校应将创业教育纳入教育教学的计划之中,建立创业教育机制,为学生提供创业环境和机会。广大教师要转变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创业教育观念,积极探索创业教育的新型教学方法和途径,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劳动者”。

二、关于农村就业问题的研究

(一)对于农村就业现状的研究

对于农村就业方面的研究我国很多学者都从不同的方面有所涉及,从他们的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农村就业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对策。如我国学者马贤永在《当前农村就业的前景分析》一文中就指出农村就业市场庞大的现状,文中提到“根据 2005 年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中,居住在乡村的人口 80739 万人,占总人口的 63.78%,大学毕业后,除了极少数学生回到农村发展外,绝大多数的大学毕业生(职校毕业生)选择了留在城市发展,在城市发展固然可以获得更多的机会,但是也造成了就业压力的过度集中。相比之下,农村就业市场目前几乎为空白,农村就业市场一旦启动,能够消化的就业数量必将十分惊人”。学者付晓丹在《我国农村就业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一文中指出我国农村就业困难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农业产业链较短,产业化水平低,弱化了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单一,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有限、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缓慢,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逐渐变弱等几个方面的问题”。学者田忠民的《浅谈农村就业问题》一文中对农村就业问题的现状做了如下介绍“现在我国有人口13亿之多,其中达到劳动就业年龄的人口有7.5亿。加上改革开放前30年遗留下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没有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而转移到城镇的历史欠债,以及近几年来随着体制改革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我国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现在我国已进入了建国后的第三次就业高峰, 就业问题已成为经济生活中的首要问题。

(二)对于农村就业对策的研究

对于其解决对策,大多数文章涉及的都是以大学生农村就业作为一个突破点,如刘慧在《关于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几点思考》一文中就指出“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和新农村建设人才瓶颈的双赢之举。大学生到农村去就业,可以为农民带去先进的思想和观念、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农村建设中的人才瓶颈就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滕云在《促进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就业的对策思考》一文中提到“在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一方面是农村人才匮乏,形成人才洼地;另一方面是大学生城市就业无门,形成人才的闲置。积极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和创业,不仅有利于农村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大学生锻炼成才,也有利于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突出问题,这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战略举措”。孟庆翠也在《大学生农村就业的意义与问题分析》一文中提到“大学生到村就业促进了农村干部队伍优化。大学生到村工作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大学生到村工作促进了农村的和谐稳定”。

可见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已经成为解决农村就业问题的一个有效对策。

三、对于高职学生农村就业方面的研究

对于高职学生农村就业方面的研究,我国学者所研究的文献及著作还较少,但是对于相关的研究还是有所涉及,如学者曾阅林,就在《高职院校招生与就业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一文中分析了高职毕业生难以到农村就业的原因,并指出“高职院校应从培养目标的城市取向、招生制度与就业环境等方面探讨高职毕业生难以到农村就业的原因,从招生与就业的角度探讨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办学新思路”。学者张莉也在《高职院校毕业生农村就业的素质结构研究》一文中指出“积极引导高职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和创业,不仅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有利于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最终实现,这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益举措”。学者肖知亮在《拓宽农林院校毕业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空间》一文中阐述到“当代农林院校的毕业生,大部分来自于农村,对农民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同时大学生们都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待工作有激情有干劲,又掌握了一定的法律知识。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容易突破旧的思维惯性和工作方式。大学生充实到基层组织中去建设新农村有利于农村民主建设和农村干部执政能力的提高;有利于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的锻炼和成长”。学者伍丽莎在《广西农类高职生就业心理调查与分析报告》一文中得出结论农业院校毕业生在高校毕业生就业中是难中之难,她指出“调查显示:从客观上来说,由于社会传统观念对农业行业的轻视、农业高职院校整体实力的相对薄弱等原因使得农业职业岗位工资待遇偏低、农类高职生个人能力素质缺陷。从主观上来说,与其他专业类别高职生相比,农业类高职生的就业心理存在更为严重的缺陷,例如:期望跳出农门的就业趋向与农类高职人才的培养方向相矛盾、过高的就业期望与社会现实相脱节等。因此,对农类高职生就业心理的现实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系统的就业心理指导、培养和提高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已经成为十分必要的举措”。

四、综合评述

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对于高职学生农村就业问题的研究中可以看出,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无论从国内还是国外都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国外学者运用的分析法是多元化的,并运用了多种经济学及人力资源管理相关方面的理论进行研究。但是研究高职学生就业方面的问题还比较少见,这可能是由于国外的经济结构体质以及高职学生学制情况的不同,而所研究的内容针对性会有所差异。而对于高职学生农村就业方面的问题,我国学者系统将其作为研究对象的也较少,但是对于与其相关的研究有所涉及,比如对于高职学生就业的问题我国就有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有的学者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于高职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有的学者则从其发展的现状来找出高职学生就业方面所存在的现实问题。更多的学者根据一些调查写出了许多解决问题的对策。这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更好的就业,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对于农村就业的问题许多学者也从经济及农村的就业发展前景等方面做了一定的分析,而很多学者提出大学生到农村就业是解决农村就业瓶颈及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有效途径。在查询资料的过程中,笔者发现,高职学生以及职业院校的毕业生中,农村的学生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我们可以总结出高职学生面向农村就业也是一个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举措。但是研究发现,目前国内外的学者研究此问题的文献及专著还比较稀有,希望通过进一步的研究以及政府相关政策的扶植,能更好的促进高职学生的就业。

【参考文献】[1]徐畅.对高职学生就业心理的分析与思考[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1)

[2]秦兴顺.高职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与自我调适[J].交通职业教育.2011(01)

[3]山绍芬.浅析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J].职业技术.2008(04)

[4]万明.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高职学生就业心态调查研究——以合肥地区高职院校为例[J].职业教育研究.2011(05)

[5]英淼,陈淑芬.高职生就业心理特点及就业指导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07(23)

[6]王顺.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调适探析[J].榆林学院学报.2009(05)

[7]赵晓明.高职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对策[J].辽宁高职学报.2007(05)

[8]刘慧.高职学生特点分析及对策浅探[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2)

[9]丁玮.高职学生就业的几点思考[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7(04)

[10]陈元勇.浅谈高职学生就业对策——以中国药科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新西部(下半月).2009(01)

[11]赵丽萍,孔凡菊,宋永利,李恒.高职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0(22)

[12]张天华.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J].辽宁高职学报.2004(05)

[13]张贵岑.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08(04)

[14]韩凤芝.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J].成功(教育).2009(10)

[15]程炜.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对策的研究[J].科技传播.2010(07)

[16]卢新吾.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研究[J].科技资讯.2010(34)

[17]刘建春,喻林平.由高职学生就业状况论高职就业教育与战略[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综合版).2006(03)

[18]王毅,杨贵权,艾健.坚持就业导向 破解高职就业难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5(Z1)

[19]马贤永.当前农村就业的前景分析[J].农业考古.2011(06)

[20]付晓丹.我国农村就业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管理工程师.2011(01)

[21]滕云.促进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就业的对策思考[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3)

[22]朱云生.大学生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模式[J].当代青年研究.2006(12)

[23]冯晓静.浅谈大学生就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大学时代.2006(07

[24]孟庆翠,孙丽娅,刘芳,韩彬,孙树智.大学生农村就业的意义与问题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07)

[25]曾阅林,张衡.高职院校招生与就业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思路[J].职业教育研究.2008(01)

[26]张莉.高职院校毕业生农村就业的素质结构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11)

[27]肖知亮.拓宽农林院校毕业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空间[J].发展研究.2006(08)

[28]伍丽莎,陆琦.广西农类高职生就业心理调查与分析报告[J].广西轻工业.2008(03)

[29]田忠民.浅谈农村就业问题[J].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05,(12).[30]林南,沃尔特.约翰.社会资源和关系的力量:职位获得中的结构性因素[J].国外社会科学,1999,(4):55-57.

第四篇:试析高职学生就业法律意识研究

试析高职学生就业法律意识研究

2013-03-12 14:18

提高高职学生就业法律意识的对策及建议

基于以上对于高职学生就业法律意识的调查和对高职院校法律教育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几点提高高职学生就业法律意识的对策及建议。

1.建立一支强有力的专业教学团队。纵观现行教育体制,高职院校注重对学生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众多用人单位关注的则是学生的个人综合的职业素养如工作态度、团队意识、对企业的忠诚度、社会责任感和法律责任感等。这就不可避免的造成学校培养目标和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严重错位。对于高等职业院校不仅仅要高度重视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发展,还要高度重视高职学生的人格教育、法律意识教育及思想品德教育,这是每一所高职院校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

一个学生的专业技能可以通过培训得以提高,但他的人格修养、法律意识、品德操行绝非朝夕就能树立起来。所以学生就业法律意识的培养与教育不能急功近利,不是通过几场报告、几次讲座就可以解决的,它需要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细致的引导,鲜活的实践教学内容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此,高职院校可以对现有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将从事法律专业教学的教师、讲授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师以及学生辅导员进行整合,把关于劳动就业的法律知识通过多元化的教育手段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使得劳动就业法律法规的教育及法律意识的培养常规化、常态化、全程化。

2.在就业指导课中加入就业法律知识的内容。现如今,《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相继出台与实施,高职学生就业正走向社会化、市场化、法制化。培养高职学生就业法律意识,做好毕业前的法制教育工作,能使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做到知法守法,树立较强的法制观念。

高职院校现有的法律课无法满足学生在择业和就业过程中对于法律的需求,所以在现有的就业指导课中加入就业法律知识的内容是最为便捷的选择。

一个学生的专业技能可以通过培训得以提高,但他的人格修养、法律意识、品德操行绝非朝夕就能树立起来。所以学生就业法律意识的培养与教育不能急功近利,不是通过几场报告、几次讲座就可以解决的,它需要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细致的引导,鲜活的实践教学内容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此外课程内容也要适应市场的变化、环境的变化。在学生择业和就业过程中会遇到各种课堂、教材中难以出现的侵权行为,并且法治进程随时代的变革也在不断地完善与发展,因此相关教学内容要及时更新,顺应时代变化,增强对学生的指导性,切实地为高职学生解决择业和就业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在具体的教学中,要做到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有机结合,预测毕业生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规避可能发生的就业风险和就业陷阱。

3.鼓励法律专业教师开设相关选修课程。鼓励法律专业教师开设相关选修课程,为学生更为全面和系统的讲授《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法律知识,增强学生就业法律意识。

4.建立学生就业法律援助的网络体系。有学校设立学生就业法律援助中心,并建立相应的网络体系,在网站开设相关政策法规查询、相关司法解释、典型案例分析、求职 心理素质培养、在线法律咨询等平台,为更的多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帮助。

一个学生的专业技能可以通过培训得以提高,但他的人格修养、法律意识、品德操行绝非朝夕就能树立起来。所以学生就业法律意识的培养与教育不能急功近利,不是通过几场报告、几次讲座就可以解决的,它需要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细致的引导,鲜活的实践教学内容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高职学生就业法律意识的培养与提高,是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从事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教师及辅导员必须重视的问题。除了以上提到的法律教育以外,大学生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诚信教育、择业、应聘、就业过程中的心理素质等都应该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

原文来自:http:///WuNianJiZuoWen/

第五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成才教育的探讨论文

[摘要]目前,虽然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率有所提高,但是工作的稳定性却比较差。这样,作为指导学生就业成才的教育工作便承受着较大的压力,并面临着较多的挑战。本文主要通过对我院部分已经毕业学生的工作情况的调查,分析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成才教育的情况,并进行相应的对策思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 就业 成才

高职教育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且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这是一种既动脑又动手,具有较高知识层次、较强创新能力、掌握熟练技能的新兴人才,是面向生产第一线的技师、高级技工。然而,我们相当多的学生甚至在毕业工作后对这种定位还存在不少误区。他们认为自己是“大学生”,文化层次高,就业岗位应该是坐办公室、搞管理的“白领”,没有到基层一线去工作的想法。于是,笔者便通过对已经毕业的学生(主要是在联华电子、海力士半导体、华为等公司工作的学生)进行访谈和调查,了解高职院校学生对于在校期间的教育在就业、成才方面给他们带来的影响,进而分析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成才教育的情况,并进行相应的对策思考。

一、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成才教育现状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之处在于培养目标具有明显的职业倾向性。也就是说,高职教育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就业,并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充分展现所学的技术以至于使自己得到不断的进步和提高。那么,我们在做高职院校学生的教育工作时就应该注意到对学生就业观、成才观的系统培养。但是,在我们以往的教育过程中经常忽视这方面的培养,一般都是在学生就业前夕,才将相关内容灌输给学生。学生还没有来得及接受、消化这些内容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进入工作单位实习。带着这种较为“幼稚”的就业成才观念匆匆走上工作岗位,势必对学生的工作产生较大影响,一旦就业中受到挫折,不能及时做好心理调整,便会感到迷茫困惑,进而加大了学生就业后的短期内跳槽率。

在访谈调查过程中,许多已毕业工作的学生谈论最多的就是想换工作,觉得目前的工作岗位层次较低,但是又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通常情况是工作换了好几个,又没有令自己满意的,都是在差不多的工作水平线上徘徊。与此相反,部分早有心理准备,定位较为明确的学生则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踏踏实实,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甚至,有的学生更是凭借自己的高技术、安稳的工作心态获得了出国培训的机会。

二、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成才教育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成才教育对于学生择业乃至一生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其根本任务是要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培养职业兴趣、提升职业素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积累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帮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个体人力资本、兴趣和职业的匹配,进而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根据笔者的访谈调查可以了解到,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对学生就业成才教育还没有足够重视,对在校学生进行的就业成才教育和引导仍然比较缺乏,以致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发展计划没有明确的认识,不能准确进行职业定位。但是,这些现状也正好说明了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就业成才教育的必要性。

三、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成才教育对策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规划做得越早,离成功就越近。专业化、系列化、全程化的就业成才教育是高职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因此,从新生入学开始,我们就要通过各种方法向学生灌输“灰领”的理念,明确高职院校学生的定位,并引导学生认识到社会需要大量的“灰领”人才的现状。从而,让学生逐渐他们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与职业理想。

1.注重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艰苦奋斗精神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为凝聚民族智慧和力量、创造民族辉煌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培育和弘扬大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历史使命,也是高职院校学生塑造健全人格、成长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当代高职院校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观念很强烈,自我期望值都比较高,不少学生自我价值的高位追求与缺乏艰苦奋斗精神形成了强烈反差,一些大学生缺乏深层次的心理准备和高层次的理想追求。一些企业、公司等用人单位反映:与前辈相比,现在的学生聪明、知识面宽、思维活跃、但他们个性强、献身精神较差、不太能够吃苦耐劳。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的第一岗位往往是生产第一线,从事在操作工或者技术员的岗位上。这些对于过惯了养尊处优生活的独生子女们来说,确实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于是,经常可以听到毕业学生的抱怨声,工作太辛苦,工资又低,总是盘算着如何跳槽,而从不去思考如何踏踏实实在艰苦岗位上磨练。其实,基层是人才成长的摇篮,艰苦岗位往往是人才紧缺的地方,很多出类拔萃的人才正是从那里成长起来的。因此,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期间,我们也应该注意加强对他们在艰苦奋斗精神方面的培养,通过实践,增强他们吃苦耐劳的意识。

2.全面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是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能力。在已毕业工作的学生中,往往人际交往能力强的学生在工作一年到两年后就能升任管理工作或者技术研究性工作,这部分学生以学生干部居多。而其他一些性格比较内向、人际交往能力差的学生得到的升职机会就要比人际交往能力强的学生少得多。

笔者在访谈调查中了解到,同样是在海力士半导体公司工作,人际交往能力强、善于沟通的学生在半年的时间里就能够得到晋升的机会,而人际交往能力差的一部分学生则依然从事原来的工作。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差是有很多原因造成的,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主要是由于遭受高考的失利,始终无法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有强烈的自卑感,自己将自己封闭起来,不愿意与其他人进行交往。这部分学生,在刚进入学校时就可以很容易将他们与其他学生区分开来。他们往往一开始就对学习持敌视、消极的态度,避开一切团体活动,从不过问班级的任何事情,也从不关心学校的任何动态。他们或对所学知识毫不感兴趣,学习成绩直线下降;或沉迷于网络中,试图在虚拟的世界中寻求胜利的快感;或游离于宿舍、班级之外,充当“局外人”。因此,一旦发现这样的学生,就需要我们做好专门的思想辅导工作,对他们进行及时地疏导,让他们恢复原先灿烂的笑容。至于那些性格比较内向、不善言辞的学生,我们可以多利用班会课或其他有意义的活动,多给予他们锻炼的机会。

3.辅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设计

职业生涯设计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本人实际,制订未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过程,是对个人职业前途的瞻望。职业选择不是在面临择业时才出现的单一事件,而是一个发展过程,因而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应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作,要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

我们可以通过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个性化的咨询服务、大型讲座、模拟招聘会等多种形式,开展全方位、全过程的指导活动。对于一年级学生应重点加强他们的适应能力和对学院及专业认同感的培养,帮助学生了解专业性质、专业能力要求、专业学习的价值和专业前景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帮助学生尽快完成从高中生向大学生的角色转换;此外,还应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重要性,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相关准备。对于二年级的学生应重点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成才观,进行自我拓展,通过专业学习、技能训练和社会实践,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还应帮助学生根据自身条件、理想志向和未来职业的发展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应重点帮助他们树立务实的择业观,通过就业技巧辅导、毕业实习等多种途径,帮助他们提高职业成熟度,促使他们实现人生发展与社会需要的内在统一,从而完成从学生向职业人的角色转变。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这也有利于将来学生能更好地从第一岗位向第二岗位的转换。

四、结束语

在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成才教育工作过程中,我们除了要加强对学生思想素质、道德修养和为人处事等正统的思想教育外,更要注重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了解他们将来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要有针对性地、贯穿始终地加强对学生就业、成才的教育,进而使我们的就业成才教育工作不仅能帮助学生顺利度过大学时光,更能在今后的工作中有重要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郑卫东.高职院校与大学生成才观[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2):9-11.

[2]周杭梅.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策略研究[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31-35.

[3]李毅红.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成才的作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1):55-59.[4]黄世谋.开展大学生职业教育促进学生成长成才[J].职教论坛,2005,(6):43-46.

[5]班正昌.影响高职学生就业的因素分析[J].中国林业教育,2006.

下载高职学生工作如何服务于学生的就业教育(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职学生工作如何服务于学生的就业教育(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5篇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 (作者未知) 【摘要】本文在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的基础上,指出了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高职院校毕业生心理问题的途径,以便......

    高职学生就业意向调查表(推荐阅读)

    高职学生就业意向调查表 本调查表意在了解高职学生就业意向,为学校、相关部门的提高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提供一个信息参考,从而能够切实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请您能够抽出一......

    高职学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其对策

    高职学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其对策 作者姓名:王婷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随着我国高校招生数量的逐年递增和全球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生的就业......

    高职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的思考

    高职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的思考 摘要:高等教育扩大招生人数,将高职教育带动起来,使得高职院校及学生的数量增长非常快。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和学生数量在高等教育中比例不断增大,......

    原创:加强职业观教育 提高高职学生就业能力

    摘 要:职业观教育不仅是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本质要求和当前高职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还是提高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因素。该文在分析高职学生就业心态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高职......

    高职学生请假条

    尊敬的老师:本人因 ,请假天,从月日起至月日止。本人承诺:我已在请假前将日程告知父母,保证严格遵守日程安排,在外注意安全,遵守法纪,按时返校。逾期请按校纪校规处理,望老师批准。学......

    高职学生求职信

    求职信 尊敬的领导: 您好! 衷心的感谢您在百忙之中翻阅我的求职材料,给了我一次实现自我的机会。 我叫李海,是新疆农业职业技学院农业工程分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在校......

    高职学生求职信

    高职学生求职信 高职学生求职信1 您好!我叫xx,是福州工业学校一名即将毕业的“精细化工”专业的高职生。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浏览这份求职材料。这里有一颗热情而诚挚的心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