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成功教育

时间:2019-05-15 14:40: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成功教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成功教育》。

第一篇: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成功教育

浅谈中职数学教学中的成功教育

重庆市合川职业教育中心蒋定琼

摘要:成功教育分为三个阶段,一阶段是帮助学生成功,二阶段是让学生尝试成功,三阶段是学生自主成功。成功教育成功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就明显了。

主题词:浅谈 数学教学 成功教育

成功教育就是给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通过表扬、鼓励等手段,帮助学生获得成功,从而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一种教育模式。只有让学生有了成功的体验,他们才会有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成绩也才会逐步得到提高。而现在的中职学生被多数老师认为是“双差生”,他们中绝大部分数学基础较差,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都比较弱,对数学学习没信心,缺乏兴趣,甚至厌学。因此,作为一个中职数学教师更应该对中职学生实施成功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成功的快乐。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实施成功教育呢?现在就我在数学教学中的一些做法谈谈我的体会。

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取得成功。

兴趣是成功的起点,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在学生的学习中起作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激发更大的学习欲望。如果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了兴趣,就说明学生离成功不远了。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喜欢数学老师,从而喜欢这门学科,帮助学生成功。

人们常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如果教师对待每个学生都是一种积极、热情和信任的态度,那么学生在内心就会升起一种对教师的信赖和爱戴之情,从而喜欢上你这位老师,进而喜欢你所教的学科。

相反,如果老师对学生漠不关心,动不动就是斥责、讥讽、嘲笑等,就可能使学生对教师产生对立情绪,从而对该教师所教的学科不感兴趣,进一步造成成绩越来越差,离成功越来越远,久而久之就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因此,教师对待学生应少一点威严,多一些亲切;少一份指责,多一些关心。应常用信任、理解和鼓励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一种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习数学,由喜欢数学老师到喜欢学习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建立起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是教师在教学中要恰当质疑、巧设问题和联系生活实际,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成功。

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问题情景的创设,通过恰当的质疑,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对新知的探索才会主动,让学生在兴趣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在数学教学中应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观察、交流和操作,让学生通过参与数学教学活动,学会思考问题,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达到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的目的。比如:我在上“等差数列求和公式”这一节时,重点利用好古代数学家高斯10岁就很快计算出1+2+3+„+100这个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诱发学生的好奇心。透过这个故事,了解高斯的巧算方法,然后通过教师质疑、引导和学生的观察、思考、参与,推导出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这样,学生不但学得有趣,而且又牢固的记住和掌握了这个公式。

(三)是在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多用激励语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成功。

课堂教学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每一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问题。对回答正确的学生实施鼓励性评价,多用鼓励性的语言,如“你真行、非常好或者非常棒,还有那些发现”等话语激励学生,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对没有回答正确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暗示等手段让学生回答正确,并用语言和掌声加以鼓励,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和掌握知识。学生发展成功的过程,就是教师赞扬鼓励的过程。

(四)是在生活中用放大镜寻找学生的优点,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成功。

人人都有获得成功的愿望和潜能,每一个学生都有很强的自我表现欲望,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加以正确的引导,及时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尽量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其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带动学生的学习进步。

我班就有这样一个案例:有一个小个子女生,她坐在教室的第一排,高一进校时无论哪一方面都不起眼,期末考试各科成绩都是最后几名。我通过了解发现,她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勤俭节约。她平常很少乱花钱,在用钱方面是班上最“吝啬”的一个。班上有些不懂事的同学说她是最“财”的一个人,甚至出现了不和她在一起耍的现象。我知道这种情况后,利用班会课专门开了一个“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主题班会。在适当的时机把她的情况讲了一下,让全班同学都知道这是一种美德,并且号召全班同学都要向她学习。第二学期她所在小组的组长退学了,我就让她来当组长,负责该小组的所有工作,结果她这一组在班级各项评比中是做得最好的,我抓住机会及时对该组给予了表扬。后来我发现这位同学上课的状态逐步有了变化,变得喜欢举手发言了,也喜欢和老师交流了。在半期考试中,各科成绩都有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数学成绩,居然考了班上的第二名,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甚至怀疑过这成绩的真实性。不过,她

用自己的实力证明了自己,她的进步也带动了班上很大一部分人的进步。

这个案例充分说明了学生在其他方面获得成功后,也会带动学习上的进步,在学习上取得成功。

二、教师创设条件和情景,让学生尝试成功。

在学生尝试成功的过程中,同样离不开对学生兴趣的培养,离不开老师的引导和激励。重点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主动探求新知识,学会独立思考、质疑、答疑,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学得有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在讲“等比数列的定义与通向公式”这一节时,出了这样一道补充题:已知等比数列{an}中a2.a9=10,则a3.a8=?当时很

多同学都运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做出了正确答案,我及时给予了她们表扬。紧接着我就问:“还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呢?不动笔就能一口说出结论来。”同学们想了想都觉得除了用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外,没有什么更简单的方法了。我也没有急着告诉大家答案,而是让同学们观察一个数列1,2,4,8,16,32,64.大家一看都兴奋的说:“唉!这么简单,这就是一个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我说:“对,大家回答的非常正确。现在请大家再仔细的观察一下,这个等比数列的第一项与最后一项的积等于多少?在这个数列中还有哪两个数的积等于64呢?请大家逐一的把积等于64的两个数都找出来,然后观察一下这些数的顺序,想一想,你得出了一个什么结论?”我还抽了一个同学到黑板上来用线和箭头把积等于64的两个数连起来,同学们很快就得出了结论:在等比数列中,第一项与最后一项的积等于第二项与倒数第二项的积,也等于第三项与倒数第三项的积„„。我紧跟着又问道:“那我们刚才做的这道题同学们找到更好的方法了吗?”同学们这时恍然大悟:“好简单哟!”紧接着我又出了一道题:在等比数列

{an}中,已知a7.a12=5,则a8.a9.a10.a11=?我说到:“这

道题的结论和前面一题的结论有点不一样,我想同学们只要稍动脑筋就能说出结果来,我相信大家能做正确!”话音一落,绝大部分同学都说出了正确答案,我当时那种高兴劲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不仅学得轻松愉快,自己又尝试了成功,又获得了一次体验成功的愉悦,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师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成功。在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观念和转换角色,不能越俎代庖,要把自己看成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给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和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充分相信学生,使其大胆地学,大胆地问,大胆地发现,让她们施展身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绝不袖手旁观,而是在学习方法上指导学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逐步提高学生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让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识,体验学习的成功,感悟成功带来的快乐。

比如:在上“等差数列的定义与通向公式”这一节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图形和生活中有趣的例子,让学生说出几个数列,并把这些数列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观察这些数列的特点和规律,再通过老师精心组织和设计的问题,学生自主学习理解等差数列的相关概念。在讲通向公式时,可根据一个具体的数列1,3,5,7,9„,叫学生依次把第二项起的每一项都用第一个数1和数列的公差2表示出来,并写在黑板上,再通过思考和观察,写出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an=1+2(n-1)。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如果把这个数列的第一项用a1表示,公差用d表示,项数用n表示,那

么,这个数列的第n项就可表示为an=a1+(n-1)d。这一过程要让

学生通过观察和推理,自己动手写出等差数列的通向公式。这样学生经历了公式的推导过程,对公式的理解和记忆也比较深刻,在公式的运用方面也可放手让学生去做,充分相信学生。老师在学生做的过程中来发现问题,然后给以点拔,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坚定他们的学习信心,从而有效提高数学成绩。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实施成功教育,教师要善于从各个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利用肯定、赞扬、鼓励、赏识等手段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上海教育出版社《成功教育理论与实践》,作者:刘京海、陈德华;

2、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赏识你的孩子》,作者:周弘。

第二篇:教育教学中成功经验交流

教育教学中成功经验交流

今天,成功经验交流是谈不上的,因为在座的老师都有许多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借次机会向老师们汇报一下,我在这几年中的教育教学工作。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有的学生为什么一直学不好数学,原因是对自己没有信心,没有 信心就没有明确的目标,就没有前进的动力,在校就“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糊里糊涂。如果学生对自己有信心,再努力学习,就会学好数学。所以,我平时很注意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如有些后进生智力并不低,但因前面基础打得不牢,造成学习困难大,失去了学习的信心,于是在课堂上不专心听课,课后不完成作业,常受老师批评,久而久之,产生了厌学情绪,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从不放弃。在课堂上多提问他们,让他们问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多给他们表现自我的机会,让他们也能像好学生一样,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意识到“我能行”,从而树立自信心,使他们学得快乐,变“苦学”为“乐学”。在课堂上,我还经常发现有些学生胆子不够,总怕自己说得不好,或是本来就不够热情。但是因为同伴被老师表扬、夸赞而变得跃跃欲试,我会抓住机会请他们发言,等他们发完言后,我同样也会给予赞扬“讲得真好!”他们腼腆的脸上流露出自豪的微笑。也许正是这一次良好的开端,激发了他们以后学数学的信心,锻炼了胆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乐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经过老师一次次的鼓励,学生们有了好数学的信心。记得,有一个学期学下来,有一个男生高兴地告诉我“从一年级到现在,数学大考考上100分,还是第一次”。我想,这是因为这位男生一进入五年级就有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再经过自己的努力的结果。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保证,也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因素。一个没有良好学习习惯的人往往一辈子平平庸庸。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从一定意义上就是培养好习惯。所以,我平时很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培养学生预习、复习的好习惯

预习可对新课中较浅显的知识通过思考达到掌握。预习也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一旦有了自学能力就会产生学习潜能。因为老师教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而自己学习知识是无限的。为什么有的学生非常聪明,因为他在读五年级,六年级的书已经在预习了,在读六年级,初一的知识已经在学习了,永远和时间赛跑。因为领先一步,他们学得很轻松,成绩 1

也是遥遥领先。教学实践表明,课堂上学生学会了的东西,课后还会忘记,这是大脑遗忘规律的表现。因此,只有及时复习,才能降低遗忘率,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把平日所学的零散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弥补学生知识的缺陷。

2、培养认真听课,积极思考的好习惯

课内40分钟利用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效果,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是学生在数学课上接受信息、吸取知识的最根本保证。

充分调动相互听课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性格特征决定,只有他们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才能被自然地轻松地、牢固地接受。针对这些特性,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如开设数学活动课,在游戏、竞赛中传授数学知识,在学中玩、玩中学,就是一种很好的培养途径;对抽象的概念尽可能地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如教《轴对称图形》让学生动手折出对称轴,把存在于抽象中的对称轴用折痕展示出来。只有坚持教育改革,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课堂上因势利导,学生一定会逐步变成学习的主人,教学效果就会提高。“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如果不能积极动脑思考,就不能学好数学。在课堂教学与课后辅导中,我十分注意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对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而不依赖他人。课后练习时,也要求学生克服边学习边玩,边学习边吃东西等不良习惯。

3、培养认真细致,工整,有质有量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作业练习是巩固深化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环节,既能反映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又能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是学好数学重要的基本功。作业质量的好坏主要是有学生的作业心态反映的,它关系着学生的作业行为和作业质量,左右着学生知识的理解巩固

(1)教师布置的作业量适当,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否则学生易对过量作业的不能胜任而产生捆扰荒乱、紧张畏惧,从而会形成书写潦草、计算粗心,甚至引起作业时思想禁锢、思维堵塞等现象。久而久之,易形成“任务观点”,作业质量低劣、错误和问题增加,根本就达不到有质的要求。所以只有适度安排作业量,才能从根本上排除这些因素,从而使作业有质的保证。

(2)优化作业环境,尽量课内练习

多次的作业证明,当堂完成的作业和课外的作业和家庭完成的作业,其正确率、书写工整度都大不相同。因此,我考虑到作业环境的优化,大部分选择在课内完成,少量量安排在家庭,最多不超过15分钟,坚决杜绝抄写作业现象和机械重复的作业。

(3)养成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平时,学生的错误作业有看错题目、抄错数字、计算错误等,为了避免这样的错误,要求学生做完作业认真检查的好习惯。但注意,检查时一定要比做的时候更细心、更认真才能把错误查出来。

4、对错误作业反思的好习惯

现在有许多学生,一拿到有错误的本子,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察掉,根本不知道自己错误的原因而造成一错再错。针对这种问题,我要求学生先找出错误原因,对症下药,做到“吃一堑,长一智”。

培养的优良习惯还有许多,如有认真审题的习惯,有疑必问的习惯,有错必改的习惯等,总之,成长中的学生,一定要培养好习惯,克服坏习惯,它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业。

三、让数学走近学生,使学生乐学

课堂教学中为了避免枯燥乏味、学生厌学的现象。在平时的数学活动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紧密联系生活和他们所熟悉的生活实际阐述科学知识,引导他们认识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眼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力求体现出在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如第九册应用题教学的例4东岙村1991年人均收入是1700元,比1978年人均收入的6倍还多32元,这个村1978年人均收入多少元?我认为这道题信息落后,题目老化,数据过时,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因此我就根据实际编了一道应用题:高老师今年36岁,比施丽丽同学的3倍还多3岁,施丽丽同学今年几岁?在解答时,不按书本的教法,而是让学生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然后反馈,说说这样做的理由。这样既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又培养了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如:上个学期,我在教研组上了“分数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一课,我也改变了常规的教学。先请学生写一个最分数,然后用分子除以分母,看看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根据学生计算的情况老师给以分成两大类:一类,能化成有限小数;另一类,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再让学生根据上述情况提出问题,有的学生问:为什么有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而有的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还有的学生提出怎样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怎样的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紧接着老师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提出的问题。接下去,让学生猜测到底跟什么有关?有的说与分子有关,有的说与分母有关,还有的说与分子、分母都有关。最后让学生探究验证,得出规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致昂然,学的积极,学的快乐。

当然,在自己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与老师们一起探讨。

第三篇:数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2012-2013第二学期

三年级数学环保渗透教案

《数据世界》课堂教学课例

韦 华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1)体会“将整体化为大致相等的部分,通过部分的数量估算整体的数量”的估算策略,能进行简单的估算。

(2)了解收集数据常用的方法,并尝试收集一些数据。

(3)综合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过程目标:

结合教材提供的素材,通过熟悉的事物从多个角度感受大数,能够了解较大数据所提供的信息,发展数感。

3.情感目标:

(1)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和方法。

(2)通过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分析,懂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做环境保护的小小宣传员,成为生活的有心人。

二、教学重点、难点与关键: 1.重点:

体会“将整体化为大致相等的部分,通过部分的数量估算整体的数量”的估算策略,能进行简单的估算。根据要求收集、整理、概括资料的能力。

2.难点:

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3.关键:

结合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体会估算方法。

三、教学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制作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大家好,老师今天想知道“你们平时都喜欢做什么”?通过学生回答。师出示自己看过的一条新闻(师出大屏幕——关于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的强烈地震,并引发的海啸的图片资料)。

师:指大屏幕在这条新闻中出现的数字,我们把它叫做数据。师:数据也有数据的世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一下数据世界——师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师:看到这样的新闻和这些庞大的数据,你有什么感受。(思考)谁来谈一谈?(生谈)

师:不但说的好,而且还很有爱心,老师真的很喜欢你们,在当今社会最需要的就是爱心。是啊,为遇难者们的生存而担心,他们吃什么呢?师出示大屏幕,假如平均每人每天需要0.5千克的大米,这500万灾民每天大约需要250万千克大米,250万千克大米到底是多少呢?怎样来说明这个较大的数据呢?老师可以给你个提示(我们平时买的一袋米是25千克)(用熟悉的事物进行比较,相当于多少间教室、桌子?„„)

师: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

师:小结:理解较大数据应把整体分成部分或与身边的事物去比较,这样你理解的会更好。

师;这些灾民每天要吃250万千克的大米,(板书250万)光有吃的不行,还需要„„生答(水)呀。

师:水是生命之源吗?师板书水。你如何得到这个数据?(没有告诉你一人一天要喝多少水?)你怎么办,通过什么方法收集?

师:请你来说一说(指生说)查资料、访问他人、做调查等。师:说的非常好,有这么多收集数据的方法,你打算如何得到每人每

天喝多少水的数据呢?(生答)。

师:我们已经知道每人每天需要2.5升水,那么500万人每天大约需要(1250万)升水。生答。

师:我们经常会看到有的水龙头没有拧紧,水一滴滴的往下滴(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如果每分漏30滴,10分钟大约是1毫升,那么1小时会浪费(180)毫升水,大约(14)时浪费的水就够一个人一天维持生命的用水。一个月按30天计算,大约浪费(130)升水或供一个人维持生命约(52)天。

师:我国北方相对南方是缺水的,因此,我国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南水北调,有的同学对南水北调不太了解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出示大屏幕)指生读。

师:太了不起了,可见我国的科技现在是多么的发达,所以说好好学习是可以让我们心想事成的。同时我们要节约用水,要珍惜每一滴水,要保护环境。

师;如果让你把这250万千克大米运往灾区的话,你还应考虑哪些问题?谁来说一说。(1.装多少箱 2.用多少辆车 3.需要多少仓库。)

师:这么大的一个数据是非常精确的吗?(生:不是,估计的)师:是用什么方法估计得到的,(小组讨论)

师:非常好,同学们的方法还真的很多,不论你解决书本上的问题,还是生活中的问题,都要去开动脑筋,选择最好的方法去解决,收到最佳的效果。

(三)巩固拓展 激发情感

1.树木就像空调机一样,每平方米的树木每天向空中散发6千克的水分,这样水分吸热而降低气温,那么100平方米的树木可向空中散发(600)千克的水分。

2.你们知道一平方米树木每天可以释放多少氧气,吸收多少二氧化碳?(700克氧气,900克二氧化碳)

3.一个人平均每天要消耗250克氧气,呼出900克二氧化碳。假设一

个人一天呼吸所需要的氧气都是由植物提供的。那么,一个人一天大约需要1平方米的树木来提供氧气? 按照这样计算,如果一幢楼有居民120人。那么,大约需要120平方米的树木。

4.制造1吨纸需要砍伐17棵树,如果12亿人每人浪费一张纸(150张纸约重500克),需要毁掉多少棵参天大树?(68000棵)

5.谈一谈周围的绿化情况,我们应该怎样做?(植树造林,保护环境,节约用水)

(四)全课小结 升华情感

师:数据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泛,它能够把要说明的事物表述的更准确。

师:通过这节课的交流,谈谈你的感受?(生谈)

师:大家的思维很活跃,表现得不错。老师感到非常的幸福,因为遇到了你们,你们一个个是充满朝气,充满憧憬,充满爱心的你,保护绿色的你,节约用水的你,保护环境的你!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植树造林,利在当代,功在千秋!愿我们都是环保守护者、宣传员!

教学小结:本节课通过部分的数量估算整体的数量的估算策略,进行简单的估算的教学,使学生学会了运用身边熟悉的事物进行大数据的估算。同时也渗透了环境教育于课堂教学,使得这节课教学事半功倍。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非常有效的,使课堂教学鲜活起来,使每个学生都喜爱上数学,在少年儿童的心灵中播下环境保护的种子,使其终身受益,也为培养有良好环保意识的社会公民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第四篇:数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三年级数学环保渗透教案

(2014—2015学第一学期)

----《数据世界》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1)体会“将整体化为大致相等的部分,通过部分的数量估算整体的数量”的估算策略,能进行简单的估算。

(2)了解收集数据常用的方法,并尝试收集一些数据。

(3)综合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目标:

结合教材提供的素材,通过熟悉的事物从多个角度感受大数,能够了解较大数据所提供的信息,发展数感。

3、情感目标:

(1)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和方法。(2)通过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分析,懂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做环境保护的小小宣传员,成为生活的有心人。

二、教学重点、难点与关键:

1、重点:

体会“将整体化为大致相等的部分,通过部分的数量估算整体的数量”的估算策略,能进行简单的估算。根据要求收集、整理、概括资料的能力。

2、难点:

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关键:

结合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体会估算方法。

三、教学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制作

四、学具准备:

每个学生准备一台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大家好,老师今天想知道“你们平时都喜欢做什么”?通过学生回答。师出示自己看过的一条新闻(师出大屏幕——关于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的强烈地震,并引发的海啸的图片资料)。

师:指大屏幕在这条新闻中出现的数字,我们把它叫做数据。

师:数据也有数据的世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一下数据世界——师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师:看到这样的新闻和这些庞大的数据,你有什么感受。(思考)谁来谈一谈?(生谈)

师:不但说的好,而且还很有爱心,老师真的很喜欢你们,在当今社会最需要的就是爱心。是啊,为遇难者们的生存而担心,他们吃什么呢?师出示大屏幕(1)假如平均每人每天需要 0.5 千克的大米,这 500 万灾民每天大约需要 250 万千克大米,250 万千克大米到底是多少呢?怎样来说明这个较大的数据呢?老师可以给你个提示(我们平时买的一袋米是 25 千克)(用熟悉的事物进行比较,相当于多少间教室、桌子?„„)

师: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

师: 小结:理解较大数据应把整体分成部分或与身边的事物去比较,这样你理解的会更好。

师;这些灾民每天要吃 250 万千克的大米,(板书 250 万)光有吃的不行,还需要„„生答(水)呀。

师:水是生命之源吗?师板书水。你如何得到这个数据?(没有告诉你一人一天要喝多少水?)你怎么办,通过什么方法收集?

师:请你来说一说(指生说)查资料、访问他人、做调查等。

师:说的非常好,有这么多收集数据的方法,你打算如何得到每人每天喝多少水的数据呢? 生答。

师: 2.5 升水大约是多少呢?

师:我们已经知道每人每天需要 2.5 升水,那么 500 万人每天大约需要(1250万)升水。生答。

师:我们经常会看到有的水龙头没有拧紧,水一滴滴的往下滴(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如果每分漏 30 滴,10 分钟大约是 1 毫升,那么 1 小时会浪费(180)毫升水,大约(14)时浪费的水就够一个人一天维持生命的用水。一个月按 30 天计算,大约浪费(130)升水或供一个人维持生命约(52)天。

师:请大家自由讨论解决,(同桌、自己、小组)(师巡视、指导)

师:有的同学已经坐好了,看来是已经解决了,那好,谁来说说。生汇报。

师:非常好,通过刚才同学们得到的数据,我们会得出一个什么结论?造成地震及海啸的原因是什么呢?生答。(上面的数据与水龙头拧得松紧有关;人类对环境破坏的结果。)

师:我国北方相对南方是缺水的,因此,我国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南水北调,有的同学对南水北调不太了解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出示大屏幕)指生读。

师:太了不起了,可见我国的科技现在是多么的发达,所以说好好学习是可以让我们心想事成的。同时我们要节约用水,要珍惜每一滴水,要保护环境。

师;如果让你把这 250万千克大米运往灾区的话,你还应考虑哪些问题?谁来说一说。(1、装多少箱 2、用多少辆车 3、需要多少仓库。)

师:下面,请大家把书翻到 69 页。

师:这么大的一个数据是非常精确的吗?(生:不是,估计的)

师:是用什么方法估计得到的,(小组讨论)

师:非常好,同学们的方法还真的很多,不论你解决书本上的问题,还是生活中的问题,都要去开动脑筋,选择最好的方法去解决,收到最佳的效果。

(三)巩固拓展 激发情感

师:下面同学们自己来完成这些练习。(出示大屏幕)

1、树木就像空调机一样,每平方米的树木每天向空中散发6千克的水分,这样水分吸热而降低气温,那么100平方米的树木可向空中散发(600)千克的水分。

2、你们知道一平方米树木每天可以释放多少氧气,吸收多少二氧化碳?(700克氧气,900克二氧化碳)

3、一个人平均每天要消耗250克氧气,呼出900克二氧化碳。假设一个人一天呼吸所需要的氧气都是由植物提供的。那么,一个人一天大约需要(1)平方米的树木来提供氧气? 按照这样计算,如果一幢楼有居民120人。那么,大约需要(120)平方米的树木。

3、一棵生长50年的树每年的生态价值——制造31250美元的氧气,2600美元的蛋白质,防止大气污染62500美元,涵养水源、促进水分在循环37500美元,防止土壤侵蚀、增加土壤肥力31250美元,为鸟类及其他动物提供栖息环境32150美元,综合价值197250美元≈20万美元≈180万人民币。

①如果建造一所希望小学需要40万元,180万元可以建造(4)所希望小学? ②如果培养一名大学生需要5万元,180万元可以培养(36)名大学生?

4、制造1吨纸需要砍伐17棵树,如果12亿人每人浪费一张纸(150张纸约重500克),需要毁掉多少棵参天大树?(68000棵)

5、谈一谈周围的绿化情况,我们应该怎样做?(植树造林,保护环境,节约用水)

(四)全课小结 升华情感

师:数据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泛,它能够把要说明的事物表述的更准确。

师:通过这节课的交流,谈谈你的感受?(生谈)

师:大家的思维很活跃,表现得不错。老师感到非常的幸福,因为遇到了你们,你们一个个是充满朝气,充满憧憬,充满爱心的你,保护绿色的你,节约用水的你,保护环境的你!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植树造林,利在当代,功在千秋!愿我们都是环保守护者、宣传员!好,这节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第五篇:数学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

数学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

应小于江敏

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小学生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品质。在构建和谐社会成为发展理念的今天,加强小学生的德育教育,特别是加强感恩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感恩意识是指人们感激他人对自己所施的恩惠并设法报答的内在的心理要求。感恩,不仅仅是对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的一种尊重,更是社会道德体系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教育学家认为,感恩不仅仅是一种道德强化物,还是一种传统美德。作为一种美德,感恩是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即体验感恩的能力及表达感恩的能力。

在教学“年、月、日”一课时,我导入时出示故事式趣题,小强今年已经10岁,小强的妈妈从出生到今年只过了8个生日,请同学们想一想,小强的妈妈今年是几岁?这时学生就议论开了。正常情况下,过了8个生日就应该为8岁。但是,小强今年都已经10岁了,那么他的妈妈怎么可能是8岁呢?这时同学们顿生疑惑。于是我顺势接着说:“同学们想知道小强的妈妈究竟是几岁吗?学了这一堂课大家就明白了。”在最后揭示答案之后(闰年的2月29日出生的),我又问:“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妈妈的生日是哪天吗?”一句话顿生波澜,有的学生表示知道,有的表示不知道。最后自然而然的引出了对学生的感恩教育。评析:小学生只有理解感恩、认同感恩、学会感恩、实践感恩,才能真正建立起成熟的责任心,才能在社会生活中多一些宽厚和快乐,减少抱怨和对抗,进而建立起和谐的个人发展理念。通过感恩教育,让广大小学生树立起知恩图报、施恩不图报的意识,进而促进整个社会风气的提高,促进小学生人格魅力、道德素质的提升。在构建和谐社会成为发展理念的今天,加强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加强感恩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下载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成功教育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成功教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数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数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在更广阔的范围内,以空前的规模改造着自然创造出史无前例的人间奇迹和物质文明。但与此同时,人类的生存环境却日益恶化,威胁着人类......

    数学教学中的数学史教育

    数学教学中的数学史教育 数学史是研究数学概念、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起源与发展、及其与社会、经济和一般文化联系的一门学科,它反映了数学发展的脉络与本质。数学史的价值表......

    幼儿教学中数学教育的心得

    幼儿教学中数学教育的心得 科学家认为,教学是人类思维发展的体操,幼儿期数的概念和数学计算能力的发展,直接反映着幼儿发展的趋势。 幼儿教育有其独特的独点,幼儿由于其年龄的生......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论文题目:《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姓名:汤子成 工作单位:沭阳县西圩中心小学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摘 要: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小学的数学教学也随着社......

    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生命教育

    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长期以来,由于生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关键词] 数学教学教学改革创新教育 甘肃省临洮县南屏镇学区晏治祖 创新教育已成为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实验的一个重要课题。教育是知识创......

    谈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谈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基础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数学思维中最可贵的品质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

    数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培养

    数学兴趣的培养平泉县小寺沟中学 丁占江 关键词: 情感教育 教师的情绪与学生情绪 合作学习兴趣 摘 要: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