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姜恕文自传
勤耕耘多奉献
——姜恕文同志事迹简介
姜恕文,男,于1952年11月22日出生于甘肃省民勤县东坝镇东一村一社,1972年1月在六坝中学高中毕业,1972年8月参加工作,任民办教师,1996年转为公办教师,2004年10月聘为小学高级教师。
他在四十年的教学工作中,先后在东一小学、蒿子湖小学担任过两校的校长工作,工作中默默无闻,用青春、用热血、用爱心教书育人,在教学过程中,勤奋、敬业、努力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虚心想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请教,积极与年轻教师共同探讨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同时转变教学观念,用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坚持学习理论与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学会结合,加强内功练习,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他自从教以来,大多时间担任班主任工作,他热爱学生,对学生严爱相济,既是严师,又是朋友,教育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他常常深入到学生中间与他们谈心,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发现学生在学习和生活遇到困难时,与同学们一起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克服困难。当学生遇到挫折情绪低落时,他鼓励学生树立坚强的信心,振作起来,扬起理想的风帆。当学生犯了错误时,他不是严厉的批评,而是和风细雨般的进行批评教育,打开学生的心扉,与学生平等交流,真正做到良师益友。
由于自己在工作中的辛勤耕耘,得到学生家长和上级领导的满意,所任各科的教学在站统考中多次取得有意的成绩,名列前茅。在任教师和校长期间,几次被授予先进工作者。
四十年的教学生涯中,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凭着一颗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新,一如既往的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
第二篇:文珍自传
自传
本人姓名:文珍;性别:女;出生时间:1990年4月13日;曾用名:无;民族:汉;单位:工程系08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2)班;家庭出身:农民;本人成分:学生;学历:本科;毕业院校及专业:南昌理工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位:无;现任职务:学生会秘书长;技术职称:无;籍贯:江西省九江市;出生地:江西省九江市;家庭地址:江西省九江县新合镇爱国村;邮编:332112;入团地点:新合中学;入团时间:2003年9月1号;家庭主要成员和主要社会关系情况:父亲:文先奇,年龄:41岁,在江西省九江县爱国村务农,政治面貌:党员;母亲:汤荣华,40岁,在江西省九江县爱国村务农,政治面貌:群众;姐姐:文佩男,年龄:22岁,在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文锦渡支行工作,政治面貌:群众;弟弟:文熙,年龄:14岁,在江西省九江县新合中学念书,政治面貌:团员;叔叔;文先明,年龄:36,在深圳光明新区公明第一小学任教,政治面貌:群众。
对于我而言,入党是神圣的,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努力学习,恪守职责,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由于爸爸是党员,从小我就受到了党的思想的熏陶,爸爸教育我:“入党并不是为了自身的炫耀,而是一种服务,是一种献身,是精神和灵魂的提高,那个时候我的并不是很理解,只觉得中国共产党是崇高而不可接近的。后来在高中阶段,班主任就找我谈过话,我以为他想说的是学习方面的事情,所以我也没太刻意做准备,但他一来就问我除了学习上的计划,有没有其他方面的打算,我没怎么明白老师的意思。因为我从来都没有想别的,除了学习,我似乎不应该做别的。后来我才明白,老师是鉴于我工作和学习上的优异表现,想考虑让我写入党申请书,更进一步发展自己。我心里很开心,接下来我为了这个目标付出了很多努力,更加刻苦学习了,工作上也更加积极,认真负责了,生活上勤俭节约,给身边的人做榜样,但这毕竟是一场,持久战,高中繁重的课业负担压得我喘不过气。为了更好地备,战高考,我把所有的重心转向学习,这样也就耽误了入党。但这并没有打击我入党的自信和决心,我要把眼光放远点。共产主义事业是值得我一直努力奋斗的,我要加油!
本人于1997年9月~2002年6月,在江西省九江县新合中心小学念书,证明人:班主任李明洁,儿时的我只知道上课要认真听讲,听老师的话,好好完成作业,那时的我一直是个成绩优异的好学生。自小学二年级起一直到小学毕业,这期间我一直担任班长一职,曾获“优秀少先队员”称号,多次拿得学校的“三好学生”称号,受母校老师的殷切和教导,那时候的我就了解了中国共青团的意义,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理想之地。或许是红领巾教会了我什么是光荣,是少先队队歌告诉了我什么叫奋斗,是我们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向我诠释什么是革命!那时的我一直在准备着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很快,五年级的小学生涯结束了,2002年6月,我以新合中心小学全年级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了新合中学重点班,全体老师都为我自豪,我自己更是倍受鼓舞,在以后的学习中再创辉煌。毕业时,班主任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切记:戒骄戒躁”。当时的我才12岁虽尚未完全懂事,但也略懂老师的良苦用心。告诉自己一定要努力,不能辜负老师的期望,更要为自己的人生努力奋斗,拼搏。
本人于2002年~2005年6月,这期间在新合中学接受中学教育。证明人:
班主任唐兆地。开学第一天,当我走进中学的殿堂,才初次感觉到自己的渺小,无数张热情洋溢而活力四射的新面孔,让我心里特别激动,感觉自己真的来了这个知识的宝地,来到了这个彰显才艺和文化的舞台。第一个月的学习就让我体会到了“紧张”二字和巨大的压力。幸好我早已习惯了学习的快节奏,学习上我还算得心应手,金子总会发光的,老师注意到了我的优异表现,在接下来的班会选举中,我自荐班长一职,老师鉴于我平时的不错表现,答应了让我担任班长一职。我非常感谢老师给我这个机会,他如此器重我,使我的内心更加自信,也迫使自己更加努力上进,这样才能配当这个班长。面对六七十个人的大班,在工作上,我公私分明,处事果断,在短期内就赢得了老师的表扬和同学们的支持。有了这么好的开始,这更加促进了我学习上的进步,成绩一直名列前茅。2003年,9月1号,很幸运地被选为第一批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当我戴上团徽的那一刻,当敬礼的那一刻,内心充满了激情与斗志,光荣而神圣,这不是一种炫耀而是一种使命,从此以后,我的一言一行都要对得起共青团,更要对得起胸前的这枚团徽。人家说,初中的生活很快,像一场梦。对我而言,我的这场梦很美,初中的班主任带了我们整整三年,对我的帮助可谓是举足轻重,记得中考前段时间,由于压力太大以致于学习下滑,老师不但没有批评我,反而耐心地做我的思想工作,慢慢教会我缓解压力,更使我意识到学习要有正确的方法和心态,这让我受益匪浅。转眼就到了2005年的中考,18号考完回家后,我心里一直扑腾扑腾的,生怕考不好。7月份成绩公布后,我考得并不是很理想,进入了江西省九江县进修学校高中部的重点班学习。细心的爸爸了解到我的心事,语重心长地开导我,对我说:“分数不是最重要的,只是一把进入高中的钥匙,你要注重这个学习的过程,你以后的学习之路还很长,能不能进入大学里深造就要看你自己的能耐了,要把眼光看远点”。关于自己的人生路,我也想了很多,曾经也迷茫过,也彷徨过,但我还是要重新找到动力,我要坚定自己的信念,确立目标,为接下的生活和学习做努力,我相信,我可以!
第三篇:恕,引领我成长
“恕”引领我成长
九(8)班 李子莹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题记
“砰!”一声巨响划破了清晨的寂静,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息,看着地面躺着零碎的奖杯,我心如刀绞,脑海里不断浮现出它完整无缺时的样子。那可是我最宝贵的荣誉!怎么一夕之间便沦为碎片!?
我极力控制住泪腺,看着眼前这个惊慌失措的人——我最要好最知心的妹妹。怎么会是她?她抬头看着我,眼里噙满泪水,脸涨的通红,颤动的声音清晰地飘进我的耳朵:“对不起!”一声对不起就可以将碎片复原了吗?我被愤怒冲昏了头脑,毫不留情地向她吼道:“我不会原谅你的!”说完我便只留给她一个背影,摔门而去。
我回到学校,不久,她便气喘吁吁地进入教室,径直朝我的方向走来,在我的桌上放下一份早点,像什么事情也没发生过一样,微笑着说:“快趁热吃吧,凉了吃对身体不好。”说完,她便转身走回她的座位,看着她的背影,看着桌上热气腾腾的早点,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像是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全都涌出心头。
第一节上的是语文课,和蔼可亲的语文老师走上讲台,我最喜欢她了,上她的课,所有的悲愤全都跑到九霄云外去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孔子语录》。”她的声音很动听。
翻开课本,朗读着课文。“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其‘恕’乎。几说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深深刺痛了我,我自己何尝没有被人讨厌过,何尝没有不被不被原谅?我深深地厌恶这种感觉,而她有何尝不是呢?想起我们以前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何苦为了一个已经破碎了的奖杯而伤了彼此的感情呢!我如释重担,心里快活极了。
“恕”引领我成长,他教会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懂得宽恕别人,就是宽恕自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四篇:《陶恕传》读后感1000字
《陶恕传》读后感1000字
原创: 甘随
这本书记载了陶恕如何从一个不认识神的农场小伙子成长为影响广泛深刻的牧师、作者和布道家;他既是书痴、工作狂、震耳发聩的讲道者,也是怪老头、有意思的朋友、粗枝大叶的丈夫和父亲;他不是完美的圣徒,却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陶恕出生在一个极其普通的家庭中,他的成长也是如此的平凡。像大多数的男孩一样,他的童年因着天性的调皮,上演着一幕幕不可见人的糗事,私藏着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例如:他曾瞒着母亲偷偷的带着妹妹去下河洗澡,结果妹妹从木筏里翻落入水中,差点溺水而死,有幸死里逃生之后,他却为着妹妹的衣服被弄湿一时干不了无法向母亲交账而苦恼。类同的糗事也使我联想起自己的童年,实在是倍感亲切。这一点也更使我相信一点,一个人出生及成长的环境并不是我们追求神、渴慕神的先决条件,我们需要有信心来到他的面前,不管我们的过去做过多少像陶恕童年时所做的这些糗事,神依然愿意接纳。因为神看我们不是看我们的外在,而是看我们的内心。
精彩的讲道和优秀的文章为陶恕赢得了许多赞誉,这些成就实在应归功于他与上帝之间的亲密关系。陶恕最爱与上帝同在,胜过世上的一切。而祷告正是他这个基督徒生命的根基。他不仅在讲道中教导大家祷告,也在生活中身体力行。他总是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记下自己和别人的祷告事项,而且这些事项往往与属灵的事有关。
陶恕的祷告和他的讲道一样:诚实、坦率、幽默、火热。()他的祷告深刻影响着他的讲道,因为他所讲的道,正是他在祷告中的得着。他的祷告影响着他的生活,人们经常说:“陶恕是个祷告的人。”他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来自于他的祷告。
在陶恕的身上让我看到祷告的能力是如此的真实,他不只是一个会讲道的人,而是一个会祷告的人。这是他侍奉神的根基,也是他侍奉的秘诀。
陶恕的祷告内容往往具体而细致,把生活中的小事也带到上帝面前。有一回金博士去拜访陶恕,正赶上陶恕要出门为教会买几个特型灯泡。离开办公室前,陶恕跪下,做了一个非常简短的祷告:“上帝啊,你知道,我们是完全不懂该怎么挑灯泡的!”然后他用非常自然的口气和方式,为了买灯泡这样一件日常小事向上帝求智慧。
他能够在具体的小事上经历神的引导,在凡事上让神居首位。
陶恕是一个极其渴慕神的人。有一次他和一个拜访他的人一起穿越树林来到一块空旷的地方,深吸一口气说:“年轻人,我要成为这个时代最爱上帝的人。
通过陶恕,我对”敬拜“这个词有了一层更深的理解。他对敬拜的诠释,”敬拜就是用你的心去体会这种谦卑却又喜乐的感受,并用合宜的方式把它表达出来。“而且在谈到圣灵时,他说:”不要因为想更多地得到圣灵而烦恼,我们要寻求的是让圣灵更多地得到我们。如果圣灵能够完全得到我们,我们就能够完全得到圣灵。"这些诠释令我感到十分的羞愧,因为我都没有如此去做,甚至于正陷在敬拜的误区中,陷在追求圣灵的误区中。
读完这本书,我现在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祷告。因为我察觉到在以往的日子里我实在是错失了很多,此刻我渴想弥补以往在祷告中的亏欠。不,不止是此刻,从此以后我都要用心灵和诚实来到他的面前,追求神,渴慕神,默想神,在祷告中真实的遇见上帝,享受上帝的同在。
第五篇:从文自传读后感600字
从文自传读后感600字
沈从文先生的自传通过叙述描写他个人的生活经历使我对湘西那个远离喧嚣远离繁杂的地方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也对沈从文先生生活的时代有了更厚的感悟。
湘西是个民风淳朴介于自然与空灵间的美丽的地方。看沈从文先生的自传我的感触挺深的,觉得看他的文章就像是在一口古朴的井里取水一样,清清淡淡甜甜,没有可以雕饰的华丽的辞藻,平平淡朴实的语言用心的勾勒着湘西边城这个美丽的地方。他的文字就像温润的甘泉,自然流淌没有波澜,但是每一股清流都缓缓流淌入人心肺。那美丽的地方那淳朴的人们一直都向一幅不可触及的画在我的脑中出现。
边城的宁静让我沉浸,那悠长悠长的古韵让我不觉去领略和感受。沈从文先生的童年快乐无忧,他在湘西这个地方度过了自己美好的童年。“除此以外路上无处不是莓类同野生的樱桃,大道旁边无处不是甜滋滋的枇杷,无处不可得到充饥果腹的山果野莓。口渴时无处不是可以低头下去喝的泉水。至于茶油树上长的茶青,则一年四季都可以随意采吃,不犯任何忌讳。即或者任何东西都没得吃,我们还是依然十分高兴。”说真的,我很羡慕沈先生,因为他们过的很快乐,就算在别人看来是没有出息的行为。沈从文先生喜欢下雨天,因为可以不要穿鞋子,走路时专门走水坑,看到河里有人在捞东西,他也要停下来看好一会,逃课去野外捉蟋蟀,在巷子里跟人打架,总之,只要不学习,干什么都行。我从来没想过,沈先生的童年会是如此,总觉得他应该跟其他人一样从小就是一个佼佼者,而不是一个令人头痛的孩子。
边城的宁静中却暗涌着最黑暗却又无可奈何的因素,落后的思想对生命的无视、无一不刺激着我们的内心。人总是矛盾的。沈从文的矛盾更是有几分必然。在某种意义上,他对昔日湘西的整个向往之情,都是被他与北平文化生活的接触所激引起来的。当他决意用现代小说的形式来抒发这种感情的时候,他就已经注定要陷入那行为和情感之间的矛盾了。除非他真正实践他在一篇小说集序言中宣布的计划,重新回到那个湘西土著军队的司书的位置上去,他就不要想摆脱这个矛盾。有人说沈先生不管他在笔下如何挑剔都市,赞美湘西,甚至引申出一种对整个现代文明的怀疑和否定判断,他实际上却是湘西社会的逆子,他千里迢迢从湘西来到北平,此后虽也辗转迁流,却一直安心于城市的生活。作为作家的沈从文,他始终是一个嘈杂都市里的居民,而并非沅水岸边的隐士。
不管他人如何评价,看了沈从文先生的自传我只想认为沈先生的童年经历是我们心向往之的,他后来的人生之路也是他自己努力得到的。永远都应得到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