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发和利用数学教学资源的一些想法[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5 14:49: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开发和利用数学教学资源的一些想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开发和利用数学教学资源的一些想法》。

第一篇:如何开发和利用数学教学资源的一些想法

如何开发和利用数学教学资源的一些想法

盐城市冈中小学王亮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材编写者、学校管理者、教师和有关人员应因地制宜,有意识、有目的的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因此,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材料以及数学课程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使我们的教学内容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下面就我个人的一些体会谈谈这方面的一些想法。

1、教学中要“用活”教科书

新教材与以往的教材相比,从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教师用书也减少了以往对教材的详细分析,取而代之的是对教师教学的一些建议。从编者的意图来看,主要是想给广大教师提供更为广阔的创造空间,为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提供机会。因此我们教师应该深入的研究教材,明确教学的重难点和教学关健,根据学习需要、实际情况来设计教学,创造性的设计教学。例如我在教学“

6、7的认识”一课时,没有用教材上的主题图,而是创生了新的教学信息资源,创造性地制作了7个小动物(每组一套),创设了学生最喜欢的“小动物来做客”的情境。上课时,先让学生从信封中“请出”小动物,并和它们玩一会儿,这样一上课就可以充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根据教师的提问“一共有几个小动物”,学生很快地通过数数得出答案。最后由学生说名字,依次“请出”这7个小动物。创设的这个环节,不仅灵活地引出了6和7,还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到5添上1是6,6添上1是7,为后面学习数序奠定了基础。这样创生学生喜爱的信息资源,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们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小组内同学互相提问等形式,掌握了新知,获得了成功体验。

2.善于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

每位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同,他们对事物的认识不同,生活体验也不同。因此,学生的生活体验应成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以丰富课堂教学,使之与教学内容、目标发生良性互动。教学时,教师应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鲜活的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对于课本中的例题和习题,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使之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服务。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让学生在教室里布置模拟超市购物,使他们学会花钱买东西;学习“认识图形”时,让学生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设计出自己喜欢的图形或物体,开办“小小创意展示会”;学习“量长度”时,让学生相互合作测量身高,测量教室里物品的长度,每个人立定跳远的长度,并带到室外,让他们相互合作测量物体。这种生活化、活动化、综合化的数学课充满生气和乐趣,充满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在具体的场景中,使学生学会综合并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也使每一位学生在自己的课堂生活中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个体生活的主体”和“社会生活的主体”,这就是“活化”课程资源的效果。

3、善于挖掘数学人力资源

人本身就是最丰富的活资源,我们教师要清楚地意识到自身就是最主要也是最丰富的课程资源,学生、家长同样也是一种课程资源。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人作为一种活的课程资源的优势,努力在学生中营造良好的合作交流的氛围,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如学习了“认识钟表”后,让同学们互相说说怎样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认识了“千克”后,让同学们说说家里买的一条鱼、几个苹果的重量等。学习了“分类统计”后,我鼓励学生交流生活中有哪些事情可以用统计知识来解决。有的学生调查了班内有多少人在学校吃午饭,有的学生调查了自己家一周内丢弃的塑料袋的个数,还有的调查了一个月的天气情况。有意营造了一种鼓励学生敢于、善于用数学交流的氛围,以不断增加学生使用数学的机会。在了解“元、角、分”后,教师可以与家长商量,让孩子当一个星期的小主人,做个小小管理员,在家长的支持下,让孩子们成为一个小主人,参与去买菜,去超市买东西,做简单的家务活等。,让孩子们有一次次的社会实践活动,积累了简单的直接的生活经验。这样,用开放的思想来组织数学教学的人力资源,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4、善于挖掘数学信息资源

为了丰富学生的数学课程资源,开拓多种教与学的渠道,更新教与学的方式,增强数学教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除了充分运用投影仪、音像设备等基本和常规的教学设施外,还常常利用学校为教学配备的电视机、录像机、计算机等多媒体设备,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如录制生活中的一些场景作为与学习内容相适应的问题情境,录制一些数学活动方案供学生讨论等。课程资源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还有很多需要我们教师深入开发的潜在资源,努力优化课堂教学,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多思考的事

第二篇: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转变课程功能,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着重要意义,而在课堂教学中由学生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可以超越教师的思维,就更显珍贵。因此教师一方面利用教材资源,精心设计,促成智慧的火花;另一方面要善于捕捉、放大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瞬间,一旦发现学生有什么奇思妙想,我们要有教学资源意识,认识到这种课堂上生成资源的宝贵,并有效地加以利用,让学生在亲历探究的过程中,增强实践和创新的能力。课堂教学中,到处都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在奇思妙想,甚至是胡思乱想中;在顺水推舟中,甚至是逆水行舟中;在锦上添花,甚至是画蛇添足中……只要蕴含着闪光点、生长点、转折点、链接点,哪怕是微乎其微,教师就可挖掘、开发、引伸、利用,见机行事,不断优化教学。

例如:“千克的认识”教学

生:老师,我看我妈买蔬菜、水果时,总是讲买了几斤,斤就是千克吗?

师:这位同学真善于开动脑筋,给我们提出了一个这么好的问题。因为我们所生活的区域,都习惯用“斤”作计量单位,因此,日常生活中我们几乎很难听到“千克”这个计量单位。其实,“千克”是国家法定的计量单位,而“斤”是日常生活中我们中国习惯使用的计量单位,同学们有谁知道“千克”与“斤”的关系吗?……

在教学过程中,尽管要学生“掂一掂”、“称一称”去感知1千克物体有多重,但学生还是觉得抽象。当把“千克”与他们生活中很熟悉的计量单位“斤”联系起来时,再要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1千克物体大约有多少,学生就争先恐后地回答。

生:16个鸡蛋大约1千克,8个苹果大约1千克……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也是师生、生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过程。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正是积极捕捉信了学生的这一意外,充分用了这一教学资源,不仅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知识,而且还弥补了教师教学中的漏洞和不足,教学也因此才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第三篇:数学教学中开发和利用人文资源的研究

数学教学中开发和利用人文资源的研究

结题研究报告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课题组

一、研究背景

1、新课改的要求

新一轮课程改革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进入一个崭新时代——课程改革时代,这种改革不只是教育内部的事,而是一个社会化的工程。它意味着我国学习型社会的形成与不断完善。2005年秋季江苏省已全面正式进入高中新课改,普通高中数学课程目标提出要使学生: “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人文价值,探寻数学发展的历史轨迹,提高文化素养,养成批判、质疑等理性思维的习惯和锲而不舍的追求真理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论世界观。”而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数学文化的学习,可以了解人类社会发展与数学发展的相互作用,认识数学发生、发展的必然规律;了解人类从数学的角度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发展求知、求实、勇于探索的情感和态度;体会数学的系统性、严密性、应用的广泛性,了解数学真理的相对性;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所以数学文化应尽可能有机地结合高中数学课程的内容,选择介绍一些对数学发展起重大作用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反映数学在人类社会进步、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但长期以来,传统的数学学科教学强调的是学科自身的体系性、逻辑性、严谨性和系统性,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数学教育存在过多的短期“功利色彩”,忽视人的发展和人文性的教育。因此在数学教育的实践中,大多数教师传给学生的是充满“科学精神”的“业”,而没有挖掘富有“人文精神”的“道”;更多的是教给学生如何求“真”,恰恰忘了也应教会学生如何去求“善”与“美”。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要忘记应让数学教育充满文化和生活气息,让数学教育在传授科学的同时起到人格教化的作用。因此,充分认识数学精神及其教育价值,确立科学与人文并举的教育价值观,开发和利用人文资源是全面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新课题。

2、教材实施的要求

在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中,每一章节都有大量的“探究与拓展”问题,并有许多的链接和阅读材料,所有这些都是非常好的人文资源,它使学生体会到了数学内容内隐的人文价值,体验数学知识生成的创造价值成为可能。

二、几个概念的界定

1、关于对人文的理解

关于人文,《辞海》中是这样的:“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这太过于抽象和概括。这里的人文,我们主要是指人类文化中的先进的、科学的、优秀的、健康的部分。其集中体现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2.关于对人文资源的理解

所谓人文资源,是指人类为开辟、发展和完善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在改造利用自然、改造社会和塑造人类自身的长期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可供利用的物质文化遗产和精神文化遗产。人文资源是由历史上的人们所创造和积累的遗产,是以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两种形态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殊的、其他任何资源都无法替代的资源。

人文资源的主体是历史遗存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人文资源包括以下三种形态:其一,是以物质形态表现出来的物质文化遗产。其二,是以制度、观念的形态表现出来的社会文化遗产。其三,是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文化遗产。其中人文精神文化遗产资源在人文资源中居于核心的地位。人文资源由于都是“人为”的产物,因而它们都必然表现为一种物质与精神密切结合、互为作用的有机整体,而物质形态表现出来的,实际上已经蕴含了相当的人文精神,融入了丰富的精神文化,精神文化中的许多东西,又正是通过这些有形的物质载体被印证,才使其摆脱了子虚乌有、虚无飘渺的困境。二者以形显神,以神统形,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使人文资源饱含生机,独具魅力。

本课题所指的人文资源主要指精神文化的形态。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1、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兴起是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潮的兴起为先导的。该理论力图证明:“每个人具有先天性的友爱、求知和创造等潜能,这些潜能必须发挥出来,人的自我实现则是人的潜能不断得到发挥的一种动态的、形成的过程。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创造最好的条件促使每个人达到他所能及的最佳状态,帮助个体发现与他的真正的自我更相协调的学习内容和方法,提供一种良好的促进学习和成长的气氛;因此,必须制定出适应的课程,培养作为促进者而不是权威者的优秀教师,来作为实现这一教育目的最可靠的载体。”

2、新课程标准的引领

“数学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已经广泛渗入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社会文化的进步。数学是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必须的工具,数学素养是现代公民必备的素养”,数学课程标准对高中阶段明确提出“在数学活动过程中,理解数学的价值和数学美,增强创新意识”、“在数学探索、应用的过程中,强化社会意识,提高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等等。该课题的研究正是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人文数学等文献的收集和研究,使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更明确,更科学。争取在现有研究水平的基础上有提高和突破。

2、个案分析法

即对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人文资源素材进行收集,对其进行人文资源方面的分析研究,作出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并根据实际需要指出处理措施的研究方法。

3、经验总结法

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研究重点,随时积累素材,总结得失,寻找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提高学生实际运用、实践能力的方法。

五、课题的研究目标

爱因斯坦说:“只教给人一种专门知识、技术是不够的,专门知识和技术虽然使人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给他一个和谐人格,最重要的是人要借着教育获得对于事物和人生价值的了解和感悟。”

1、从教师方面看

通过研究,引发教师对数学人文现状的理性剖析,从而以更为客观、理性的眼光来组织人文性的数学课堂教学,最终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与人文素养。

2、从学生方面看

通过研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能力,增强学生探索知识的体验与感受,激发学生形成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态度与情感,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求实、创新等人文精神。

六、研究内容

好的数学教材总是充满人文精神的,我们在强调教材工具性时,首先要有效开发人文资源,充分挖掘新教材中的人文内涵,将数学教学融于当今改革开放、科技进步飞速发展的形势中,融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为此,本课题以设计充分体现数学与人文精神整合的典型教学课例,也就是案例研究为主要内容。

第一,要让学生体会数学内容内隐的人文价值。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思想内容、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因为数学是人们在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这一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猜测、矫正、调控、探索和创新等。

第二,还要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生成的创造价值。如果说,数学学习内容内隐的人文价值还有一定的依附性和外在性的话,那么让学生自己去经历数学知识的发现和创造过程,就是高层次的人文教育追求,在“再创造”的过程中,学生自主参与,积极思维,大胆想象,不断发展的再发现再认识过程和获得成功的喜悦无疑会使学生的理智过程和整个精神世界得到实质性的发展和提升。

第三,要让学生享受数学学习活动的生命价值。教学活动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应只引导学生学数学知识,练数学技能,进行数学思维训练,更要让他们平等,信任,宽容和关爱,并在不断的激励,感化,指导和建议下,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

真正确立“以人为本”的数学教学目标走向,使数学学习成为学生掌握数学工具,感受文化魅力,形成健全人格,获得终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力量源泉。

七、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有关文献资料,进行初步的调查分析。

(1)学习教育理论,把握正确方向,确定研究目标

这阶段课题组成员通过集体讨论和自学两种形式,选择适当的学习材料,定期学习交流,使全体课题组老师深刻理解课题的含义及课题研究的价值和实际意义,明确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应该把握的原则及其研究的方法,正确把握好课题研究的方向,尽可能确保课题研究的质量。

(2)分析教师和学生现状,制定实施方案。

课题组教师要认真对全体学生进行细致的摸底,通过座谈、家访、谈心、批改作业等形式,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习惯及方式、学习基础、分析理解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为课题研究作好准备。

(3)请专家作专题报告,理论指导实践。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

(一):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进行实验,开设研究课进行人文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撰写论文,进行教学实验。

(1)认真设计教案

在教案中能够体现课题对教学的要求,体现新的“以数学文化关怀人,以数学精神培养人”的课堂教学模式。

(2)做好个案资料的积累

个案资料包括:(1)教师教案;(2)学生小论文;(3)教师课题论文;(4)理论学习笔记等。根据这些资料随时调整教学方案,以满足学生的需要。

(3)研究课公开教学活动

为了解实验效果,不定时的举行研究课公开教学活动,目的是请老师们一起来发现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后阶段要采取怎样的措施。

(4)上网查找资料,拓展知识面。

第三阶段:研究实施阶段

(二):完善实施方案,解决课题实施中有关问题,进一步整理资料,开展个案研究,对有关资料进行整理,开展调查分析,撰写课题论文及课题中期评估报告。

第四阶段:总结概括阶段:根据中期评估后专家提出的要求,制订具体的改进方案,对有关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整理,进行教学实验, 撰写课题结题研究报告。

八、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1.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改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观

本课题通过对教材的深入研究,充分利用教材蕴含的人文因素,挖掘了课本潜在功能,把数学思想发展史、数学哲学、数学美学、数学中人文思想等融入平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形成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的教学模式。

2.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学习兴趣

本课题通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寻找数学美等)让学生具有对数学与人类以及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体会,懂得数学的价值,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师通过对学生各方面的指导,使学生在具有探索和创造的数学活动中,体验了成功的历程,也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了学生自己研究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创新意识。

3.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达到了师生共同提高的目的

课题组老师通过四年的努力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写出了90多篇教研论文,其中59篇文章在省级杂志上发表、8篇在省级各类论文评比中获奖、6篇在区级优秀论文评比中获奖、7篇在校级优秀论文评比中获奖,其中跟课题密切相关的论文就至少有10篇,另外课题组成员还写了十余篇有关课题的未发表的论文,其中,张国良、陈丽琴老师的课题论文《数学教材中人文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发表在省级刊物《高中数学教与学上》,张国良、陈丽琴老师的课题论文《数学教学中人文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初探》获省年会论文二等奖,陈丽琴、张国良老师的课题论文《数学教学中人文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获师陶杯论文评比三等奖,张国良、陈丽琴老师的课题论文《一则充满人文气息的教学案例与思考》获省年会论文二等奖,陈丽琴老师的课题论文《数系的扩充教学中人文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获武进区年会论文一等奖,陈丽琴老师的课题论文《指、对函数教学中人文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获蓝天杯论文评比三等奖,周子君老师的论文《新课标下高中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获蓝天杯论文评比三等奖,孙东升老师的课题论文《人文资源开发利用的几则案例》获区年会论文二等奖;学生也踊跃参与到课题中来,撰写了二十多篇课题小论文,其中杨馥期同学的小论文《我眼中的推理证明》及朱志韬同学的小论文《我眼中的概率证明》发表在时代学习报上;本课题在2009学校课题考核中被评为优秀课题。针对课题,我们共开设了二十多节课题研究课,其中周子君老师开设的《推理案例赏析》还进行了录像,成为学校课题研究课的典范,放在课题网站上供所有人学习。每次理论学习,大家都非常重视,共积累了15份理论学习的笔记。通过四年的努力,课题组里张国良副校长远赴山东及天一中学开设省级示范课,受到与会老师的一致辞好评,被评为省级新课程改革先进个人,常州市德育先进工作者,今年还被评为江苏省第十一批特级教师;陈丽琴老师也热情地参加到送教下乡活动中去,获得常州市第九届“华英奖”,武进区优秀教育工作者,今年还被评为常州市数学特级教师后备人才;孙东升老师年年都有文章在核心期刊——《数学通报》上发表文章,被评为武进区学科带头人;徐伟老师被邀请到南京江宁高级中学开设省级观摩课,反响很好,被评为常州市骨干教师;顾松老师被评为常州市教学能手;周子君老师被评为武进区骨干教师;陈丽琴、周子君两位老师也在此期间读完了教育硕士的相应课程,取得了教育硕士学位;蒋建红老师、宋书华老师、王盈慧老师被评为校级教坛新秀和教学能手,其中王盈慧老师在江苏省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观摩与评比活动中荣获二等奖,蒋建红老师在常州市高中数学优质课评比中荣获二等奖。

九、课题研究的体会

通过课题的实施和研究,在深刻体会到课题研究的价值之余,也促使我们进行深刻的反思,以下是我们反思后的几点体会:

1.学生的学习潜能是无穷的,教师的人文关怀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学生的情感不可能完全自发地产生,它需要通过教师美好的心灵、高尚的情操、精湛的教学艺术来浇灌,发掘和培养。怎样激发学生的情感呢?我们教师的人文关怀是激发学生情感的基础。教师的人文关怀主要是指教师的情感,和对学生的爱。教师的情感是激发学生情感的灵魂,具体的表现为:(1)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让每个学生都感到教师对他的关心、鼓励、信任和希望;(2)为每个学生在学习中创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尽可能地尝到成功的欢乐,使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在学习中有所提高;(3)充分满足学生自我表现的要求,使他们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而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正好为情感教学提供了机遇,通过对教材、课前预习、例题讲解、课堂提问、课堂练习、课外作业的分层自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不同的需要出发去获取成功。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只要教师具有丰富的情感并善于抓住各种培养情感的机遇来传递自己的情感,学生是能够感受到的,并能转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从而调动学生积极学习数学的情感。

2.数学教育的任务,不仅是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而且也是文化的熏陶和素质的培养

如果把数学章节知识和技能比喻成人体的肉,则数学思想方法是人体的骨,而数学本质和数学文化就是人体的精、气、神了。如果能意识到数学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数学、体验数学和欣赏数学,那么我们的数学教学就不会单纯地停留在解题教学和应付高考的认识水平上。进一步还要追求充分展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帮助学生体会、吸纳其中的精、气、神。

3.要让数学文化走进课堂,应重视以下六个方面

(1)数学教师要调适好自己的数学观、数学价值观和数学文化观,建树起高观点下看中学数学的意识,并自觉地运用于数学教学过程。

(2)善于运用数学史料,揭示数学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展望演变趋势。

(3)适时介绍数学家的成长过程及其面对挫折、执着追求的精神。

(4)结合哲学观点(如特殊与一般、静止与运动、正与反、变与不变、陌生与熟悉、复杂与简单、整体与局部、常量与变量、否定之否定,对立统一、有限与无限、矛盾转化),物理模型等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5)重视数学的应用价值,不限于只解决数学应用题,更多地采用数学观的思维手段考虑各类非数学问题。

(6)利用数学的抽象性、严谨性、应用性落实德育教育的功能,即完善人的心智、净化人的灵魂,如严谨性——诚实、求是、质疑;抽象性——想象、理解与探索;应用性——服务社会、学会应用。此外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合作精神;承受挫折和适应竞争。

把科学的人文精神教育、构建健康的人格渗透于数学教学是时代的需要,也是高中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愿与大家更深入地探索数学人文精神的培育途径与实践策略,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的同时,养成必要的观念,以适应当今的信息社会的需要。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多途径地培育数学人文精神,为学生可持续发展起到必要的奠基作用。当然讲“数学文化”也要有个“度”。过或不及都不是科学的态度。只要我们长期坚持、不断探索,数学文化之花一定能开遍我们的课堂。

执笔

陈丽琴 张国良

2010年12月25日

主要参考资料

[1] 《走进新课程》丛书编委会组织.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4

[2] 廖运章、吴振英.基于新课标的数学教材应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广州大学学报,2004,(4)第3卷第2期:180-184

[3] 王新民、吴开腾.数学文化观下的课程资源开发.内江师范学院学报.第21卷第4期

[4] 童其林.人文素质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其渗透.上海中学数学.2003,(2):1-4

[5] 克•基塞尔曼(张大卫译).数学的文化涵义,2008,(5)

[6] 冯青.数学文化与中学生人文素养.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3):12-14

[7] 叶秋平.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实践与探索.数学教学通讯.2008,(9上):1-3

[8] 桂德怀.数学史对高中生数学观影响之探索.

[9] 林立军.浅谈数学史在中学数学课程中的教育功能.

[10] 袁正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11]邵婷婷,邵光华.一则体现数学文化的教学案例与思考.数学通报,2009,2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13]孟燕平.数学文化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数学通报,2009,3

[14]蒋际明.数学教学中体现数学文化的思考.数学教学通讯,2009,6

阅读全文(93)| 回复(0)| 引用通告(0)| 编辑

标签:课题 评估

上一篇:2010课题考核表

下一篇:课题学习材料: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游客无须输入密码)主页: 标题:

第四篇:合理利用信息技术 开发小学数学教学资源

合理利用信息技术 开发小学数学教学资源---刘桂兰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一切有条件和能够创造条件的地区和学校,都应积极开发与利用计算机(器)、多媒体、互联网等信息技术资源,组织教学研究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教师开发与利用适合自身课堂教学的信息技术资源,以充分发挥其优势„„”我校是市政府花费巨资新建的一所现代化学校,各班都配备了电脑、实物投影、电子白板等各种多媒体教学设备,还有自动录播室、软件工作室等各种多种功能教室,完善了校园网络资源建设。为了充分开发和利用好信息技术资源,我校全体数学教师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体会到了“课件共享”的乐趣。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已经意识到:“多媒体技术”在“获取和进行交流等方面的作用和价值越来越体现出来”,它将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课程资源。我们在单元集体备课时,会在对各个课时的教学设计进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对每一节课的课件制作进行合理的分工。老师们可以通过网络资料,相互推荐一些好的网站,如“小学数学教学网”“好课件吧”等。在这些网站中,收集一些素材,下载一些与课程直接相关的、富有参考价值的课件,经过筛选,再加上自己的思想,形成自认为最好的教学课件,也可以自己精心设计教学课件。再次集中时,同年级组的全体教师一起观看,一起修改,形成一个个“成熟”的课件,最后,教研组长将这些课件整合好,就形成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每位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可以“拿来”,并加以改进,使之适用于自身课堂教学,课后多反思再修给。实践下来,教师们在交流的过程中,提高了课堂教学水平,避免了课件的低水平重复,切实感受到了资源共享的乐趣。

2.发挥自动录播室的作用

传统授课形式下,教师很难发现自己课堂教学中的不足,是因为看不见自己的表现,因而也就不能及时跟进改正,这也成为制约教师教学水平提高的症结所在。采用全自动录播系统对课堂教学活动实时录制,可以把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活动、语言、互动、细节、资源等原汁原味的录制下来,同时将视频直接推送到校内多媒体服务器,支持多用户同时在线观看视频直播。

为了发挥自动录播室的作用,我校每学期都会开展“有效课堂研究”活动。在各个年级组内人人上课的基础上,推选出一名最优秀的教师代表参加学校展示。展示地点就在自动录播室。集体议课时,有必要时会将部分教学过程进行重新回放,上课教师与听课教师一起讨论、交流其中的环节。尤其是上课教师通过观看自己的教学录像,能够跳出自身的局限进行反思,更容易的找到自己的不足与需要改进的地方。对教师的课堂教学中的备课、教学、互动、应变能力等环节的揣摩、提高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录播系统的应用为教师的磨练及自我反思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为学校培养优质教师资源提供了良好的培训环境。现在,我校有许多教师脱颖而出,在各种课堂教学比赛中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3.经常举行同课异构活动。

在体会到开发于应用信息技术资源为教学提供便捷之余,我们也在思考:怎样处理好利用信息技术之源与传统的教学手段之间的关系。为此,我校与泰州实验小学、跑徐中心小学两所市内学校、外市建湖小学等,每学期都会根据四个部分的课程内容选择有代表性的相同的教学内容,然后由不同校的老师根据自己的实际、自己的理解、自己备课并上课。由于师生的不同,课堂教学的结构、风格不同,教学效果也不一样。参加研讨的老师通过对这些课的对比,找出每节课的优点与不足,然后再把经验运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低年级数的认识、几何图形的转换、图形公式的推导等运用多媒体教学,尤其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以前,教师们对于苏教版教材中新增加的“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这一内容,教学时感到十分棘手。在课堂上无论教师是多么善于表达、比划,学生就是很难弄明白,自从有了多媒体后,大家都感到教得轻松多了,学生也学得兴趣盎然。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只简单地将信息技术作为加大教学容量的工具,或因为有计算机演示而弱化对数学规律的探索活动,对学生学习数学反而会起到消极作用。记得刚开始在教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中小数乘除法单元时,开始我们与平时的做法一样,每节课都使用课件,结果发现教学效果总不尽人意,尤其是小数除以小数。我们在讨论时,大家一致认为可能是多媒体惹得祸,有时干脆一张嘴,一支粉笔进课堂,结果教师在黑板上根据学生的回答演示计算的全过程,让学生上黑板板演,再根据学生中出现的错误及时地分析原因并加以纠正,教学效果明显好多了。

4.不让黑板变成“白板”。

我校在各个教室里,除了保留传统的黑板外,还配有电子白板。教师可以用智能笔在书写屏上写要点、圈点、批注,或画出各种图形,也可以轻松地调用内置的各学科资源。因此,有些老师认为用现代教学媒体替代黑板,是新课改下的新课堂的体现,有了多功能的现代教学媒体,黑板就应该“下岗”了,用粉笔和黑板上课,已经“老土”了。以至于40分钟的一堂课,偌大的一块黑板上,只有寥寥几个粉笔字孤立其中,感觉就像一片沃土上的几根禾苗,稀稀疏疏。更有甚者,黑板上没有一个粉笔字,“白板”一块。

我们现在上数学课,还要不要使用黑板?我认为,回答是肯定的。诚然,我们不可否认,现代教学多媒体的先进性,目前还没有哪个教学多媒体能比我们自己的双手灵活的。优秀的数学板书具有概括性、合理性、持久性、完整性、示范性、操作性等特点。课件板书由于画面经常变动,具有短暂性与局部性。学生只能是一种视觉暂留,不能及时地把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其结果不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因此,每次在议课时,黑板上板书什么,什么时机出现,都是必可可少的环节之一。正如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的《教育》中说:“所有的直观教具中,要数黑板最普遍、最重要、最灵活。也许正因为黑板过于为人们所熟悉,因而往往被人们忽视或不使用”。但愿我们能从教学实际出发,充分发挥黑板的作用。课堂上,千万别让黑板变“白板”。

在开发与利用这些信息技术资源的过程中,老师们真正体会到了“信息技术能向学生提供并展示多种类型的资料,包括文字、声音、图像等,并能灵活选择与呈现;可以创设、模拟多种与教学内容适应的情境;能为学生从事数学探究提供重要的工具;可以使得相距千里的个体展开面对面交流。信息技术是从根本上改变数学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必须充分加以运用。”确实,组织教师积极开发与利用适合自身课堂教学的信息技术资源,可以充分发挥其优势,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及有力的学习工具;为学生提供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理解数学的机会,丰富学生的数学视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第五篇: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既是学生数学知识系统性提高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思维提高、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对小学数学教学来说,合理的利用开发教学资源是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有效途径。

1.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与普及,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在不断增加。从原始的教具教材到音像光盘,从单一的实物到多媒体的应用,从固定的学校、班组这个相对封闭的小环境到互联网、异地同步教学这个广泛开放流动的环境,教学资源在不断增加,从而为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在教学中适当选用新的课程资源,来增加学生的学习情趣,增强学生对数学概念、定义、规则、方法或技巧的理解,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长此以往,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2.多种教学方法、手段对已有的资源优化整合,以达到教学目的

2.1合理运用各种教学媒体。时至今日,科学飞速发展,学校的教学设施也相当得到改善。为了体现这一点,我在课堂上尽量运用多种感官,动用全部认知和情意方面的储备投入学习过程中。如在上《认钟表》时,我就用了多种教学媒体。先运用实物让学生感知时间的概念,再运用电脑显示出钟表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既让学生动眼、动耳、动手,还让学生动了口,突破了认时间的教学难点。教学中,我利用电脑的优势,设计了一个活动的钟面同时配上动听的音乐,把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上来,师生之间的交流融洽了,教学效果自然比“一言堂”好得多。

2.2利用学具操作,激发参与兴趣。兴趣是推动学习的一种最有效的内部驱动力,合理地安排学生动手操作,就可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激发他们参与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学生乐意去学。如:教学“8的认识”时,为了激发学习的动机,引起兴趣,教学中我特意安排一个学生动手操作的有趣练习,创设一个建构认知的情境。首先让学生把准备好的8根小棒放在桌子上,问同学拿出7根小棒,再放1根是多少根?然后要求学生用8根小棒拼出自己认为最美的图形,看谁拼得最好。然后让学生说出自己拼的是什么图形,怎样拼的,在此基础上教师归纳:小朋友拼的各种图形都是用8根小棒拼的,于是引入新课《8的认识》。教学8的组成时,让学生拿出8根小棒分成2份,学生借助于学具的操作,学得自然就轻松了。又如在教学“平均分”这个概念时,可先让学生把8个梨(图片)分成两份,通过分图片,出现四种结果:一人得1个,另一得7个;一人得2个,另一人得6个;一人得3个,另一人得5个;两个人各得4个。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第四种分法与前三种分法相比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讨论,知道第四种分法每人分得的个数“同样多”,从而引出了“平均分”的概念。这样通过学生分一分、摆一摆的实践活动,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形象的实物图片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概念具体化,使学生悟出“平均分”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每份“同样多”,并形成数学概念。

2.3巧设疑问,创设情境。问题是推动创新的原动力,鼓励学生提问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课堂上无论学生提出的问题正确与否,教师应从正面引导,鼓励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抓住思维含量高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研究,这样就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直线、射线、线段”的教学,为了让学生弄清“直线、射线、线段”的联系和区别。我首先从不同类型的线入手,观察“直的线”和“曲线”,让学生感性认识“直线、射线、线段”都是“直的线”,接着让学生随着我的演示从“能否延长”、“能否度量”、“几个端点”等方面弄清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最后再通过学习教材的找一找、量一量等活动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学中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利用已有生活经验建构起了新的知识,也掌握了学习、思考的方法。

2.4联系生活,加强运用。教学过程中,可能地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去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第三册的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的第一课《东南西北》中,若在室内上课,学生接受的方向知识将是抽象的,不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把学生带到户外,让他们找找日出的方向,联系太阳是从东方升起的,以此为固定方向,让学生辨别一些树木、建筑物的方位。教师再稍加引导,有部分学生就能自己指出学校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又如在第四册的第五单元《测量》中的《千米的认识》中,把学生带到操场上,测量出10米的距离,请他们试试若手拉手,需要多少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走一走,大约走几步?然后让学生根据刚才步行10米距离所得的经验猜测:100米大约走几步?学生猜测后,再请他们走一走,把所得的数记录整理;至此,部分学生会以此类推:10个100米是1000米。教师再作引导:1000米=1千米,前面是用米作单位,后面是用千米作单位。课后可布置学生步测从家里到学校的距离。学生通过亲身参加实践活动,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能经常用上,因此所学得的知识比较深刻,不容易忘掉。

3.优先整合各种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利用,对教师备课,提供了方便,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教师既要坚持跟踪社会上新事物的出现,又要学习研究掌握,并熟练地应用到教学工作中去,把新事物变成新的课程资源。这要求教师不但有过硬的教学能力和扎实的专业功底,还要有长期坚持不懈的学习新事物运用新事物的韧劲。

其次,要合理选用各种课程资源。在备课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对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予以必要的比较、筛选,使教学内容与教学资源更紧密地结合起来。通过课程资源的利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运用所学的知识。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广泛开发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加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是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改变以往过于注重教材机械训练的倾向,也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下载如何开发和利用数学教学资源的一些想法[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开发和利用数学教学资源的一些想法[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利用和开发学生资源

    如何开发和利用学生资源?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要求教学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针对我......

    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新课程下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资源是指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所开发的各种教学材料以及数学课程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工具和场所。对数学课......

    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常州市勤业中学 苏菊良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突破教材的概念局限,寻求更广泛的课程资源的支持与保障。英语课程资源是广泛的,多样的。因此,在英......

    历史教学的教材资源开发和利用

    历史教学的教材资源开发和利用摘要:教科书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是所有教学资源的核心部分,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潜心研究教材,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合理设计教学,对于提高课堂......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开发和利用数学资源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开发和利用数学资源 关键词句:挖掘教材资源 抓住随机生成资源 《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稿)》中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论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论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优质丰富的教学资源是进行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和实现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证。但是,从目前现状来看,数学教学资源还存在总量不足、形式较为单一、......

    农村教师如何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农村教师如何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临泽四中刘梅内容摘要: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感,教育学生养成收集资源的习惯。在课堂中拓展相关知识点内容,提供更多的课程资源。在教学活......

    初中英语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初中英语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资源无处不在。一个英语教师只要心中有了资源意识,就不会对教学感到茫然。有资源意识的教师,在他们眼里,再平凡不过的东西都是富有情感的,都是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