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肖川(5篇材料)

时间:2019-05-15 14:58: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解读肖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解读肖川》。

第一篇:解读肖川

解读肖川“教师的六个学会”

原文:教师在一个人成长历程中的重要性几乎是不言而喻的。假如一个人在他的学生时代曾经遇到过一个好老师,那么,他即使用权坏,也一定有限;相反,假如一个人在他的学生时代不曾遇到过一个好老师,那他的存在对于社会就可能是一个巨大的危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成为你自己。这是从培养年轻一代所应有的素质而言的。而作为教师,要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胜任自己的工作,就需要不断成长和发展。所以,广大教师,特别是优秀教师,需要做到“六个学会”: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宽容、学会选择、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只有当我们的教师具备了这些素质,人类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一、学会等待

学会等待,意味着教师能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意味着能够用从容的心态对待自己所做的工作:不急于求成,不心浮气躁,不指望一次活动、一次谈话,就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为一个好的品质的形成,一个不良品质的矫正,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即使是一个概念,一个原理的掌握,也都很难一步到位,而是一个不断丰富、不断深化的过程,一个需要不断“温故知新”和“知新温故”的过程。

其实,从我们个人的生命历程来说,我们90%的努力都是徒劳的努力,是我们而正是这貌似徒劳的努力,使我们拥有9%的接近成功的机会,而正是这“9%的接近成功的机会”,最终使得我们有1%的取得成功的可能。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学会了等待的教师,一定永远不会对学生说“你不行”。教师是最能体现“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领域,只有我们付出真诚的努力,就一定能取得成效,尽管更多的时候不是那么直接,那么迅速。当我们学会用等待的心情看待学生时,我们就能对学生少一点苛责、少一点失望、少一点冷漠,而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信心、多一份亲切。

[解读]俗语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待学生的过错,要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即使是经常犯错误的学生,也不能冷落和抛弃他们,要有等待意识,相信学生会真的改过,应以自己的仁爱之心、宽容之心,唤醒学生的改过之心。把学生的过错想象成是在孩童学步时的一次跌倒,难道你就可以断言他跌倒了就不会再爬起来?!

有很多案例已经告诉我们,童年时代的爱因斯坦、少年时代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并不是班上最优秀的孩子,甚至是别人眼中所谓的笨孩子。如果这些被下了断言的孩子,从此自暴自弃,一蹶不振,那我们人类不知道还要倒退多少年。教师不能用一种成人的眼光和心态去衡量正处于生长发育状态的孩子,要耐心地等待他们的自然成熟,而不能拔苗助长。孩子如果和成人之间已经没有了任何差距,那么何谓成人何谓儿童呢?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知识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体验中积累起来的。有些家长和老师不允许学生作业本上出现错误,一旦出现了错误就是多么的不应该。但是请想一想,如果没有错误的体验,又用什么来判断正确呢?

学会等待,意味着要善于给学生机会。俗话说:“十个手指伸出来不一样齐。”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素质和成长背景。在班级中,有的同学表现很好,有的同学则表现一般,这是正常现象。尤其,对于那些所谓的“无法无天”的成绩、纪律双差生,我们更应该对他们施与爱心和期待。我们经常会遇见和我们打招呼的学生,而大部分是原来班上的“捣蛋鬼”、“淘气包”、“皮子”。他们说的最多的是感激我们给予他们的宽容和谅解,她们愿意和我们老师交流,话语中流露最多的是对我们的无限感激和一丝悔意。“唉,老师,我那时,要不是你收拾我,我现在已经学坏了,老师,我那时要听你的多学点东西,现在就不会这样憋手。”相反,一些获得小小成功的学生往往遇到你之后,把头一扭装作不认识你了。一个学生的成长,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是缓慢而不可或缺的。正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发现学生的进步,及时鼓励;发现学生的毛病,及时指出。亲切的表现有多种:温暖的话语、温馨的眼神、耐心的询问。当然,疏远的表现也不少:冷漠的言语、鄙夷的神情、不耐烦的态度。要知道。我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上留下烙印。不要忘记,苦口婆心是教育,强烈的期待也是教育;恨铁不成钢可以理解,为每一个孩子设计蓝图更为可贵。我们要努力为学生创造表现的机会,为学生搭建

表现的舞台,变被动的评价为主动的诱导。

学会等待,意味着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切记不要用单一的和一成不变的标准来评价学生。考试成绩固然重要,但是以一次的成绩来认定优劣,未免太过狭隘。有的班主任容易被“先入为主”的一般规律所左右,认为进入班级的前十名,就是永久的好孩子。而同时将后十名的同学视为“后进”。这是不可取的,既忽视了学生要成长的事实,也未去研究学生为什么会有差距以及如何减小差距。既然是学生,他就会有分别,有差异。而我们应该对他们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了解他们的家庭,了解他们的生活以及了解他们在课上的表现。为他们找到成绩不高的原因,找到提高成绩的突破口。

二、学会分享

[原文]分享是双向的沟通、彼此的给予、共同的拥有。教育的过程其实也就是教师和学生一道共同分享人类千百年来创造的精神财富的过程,分享师生各自的生活经验和价值观的过程。分享,意味着教师更多的是展示,而不是灌输;是引领,而不是强制;是平等的给予,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

学会分享,首先意味着学会倾听,学会走进儿童的内心世界,学会从儿童的眼光看待世界。高高在上的老师,怎能听到学生真情的呼唤?自以为是的学生,又如何听得进老师的肺腑之言?重要的是以心换心,彼此倾听。其次,意味着努力创生一种新的分享方式和新的表达方式,因为分享方式和表达方式本身就蕴含教育的因素。再次,意味着对于自我中心、自以为是、好为人师的倾向的自觉防范。最后,学会分享是和学会欣赏别人高度相关的:欣赏别人其实就是真诚地去分享对方的闪光之处,它会带给我们非常单纯的满足、愉悦和欢乐。有人讲,我们不见得喜欢我们所赏识的人,但一定喜欢赏识我们的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对别人表现出真诚的赞扬和欣赏会使我们的生活有更多的阳光、温馨和美丽。而当一个人在成长的历程中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爱和欣赏时,一旦他拥有了权力,就更容易表现为自我中心、专制与独裁。

[解读]英国戏剧作家萧伯纳说过:“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人将各有两种思想。”

把自己的东西主动拿给别人分享,这需要勇气,体现的是仁爱和宽容;而积极地分享别人的思想,则意味着尊重,体现的是民主和合作。

学会分享可以使我们学会关心他人,关心自己;欣赏他人,欣赏自己;有效地团结协作,交际磨合;注意权衡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和作用,处理好人际关系;及时地把自己的想法以适当的方式表达出来,走出封闭的自我,积极接纳别人的看法,能够与他人进行心灵的沟通。

交流是师师、师生、生生可以体现学习快乐的平台,分享这种形式则是最理想的选择。我们不妨对学生说:“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好想法,说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你的智慧吧!”不妨对同事说:“我有一个想法,你们看看是否可行?希望多提宝贵意见!”

古人也曾说过: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是的,如果把快乐和别人分享,那么不仅会使别人快乐,自己也会更加快乐!

在20世纪30年代,英国送奶公司送到订户门口的牛奶,既不用盖子也不封口,因此,麻雀和红襟鸟可以很容易地喝到凝固在奶瓶上层的奶油皮。后来,牛奶公司把奶瓶口用锡箔纸封起来,想防止鸟儿偷食。没想到,20年后,英国的麻雀都学会了用嘴把奶瓶的锡箔纸啄开,继续吃它们喜爱的奶油皮。然而,同样的20年过去了,红襟鸟却一直没学会这种方法。原来麻雀是群居的鸟类,常常一起行动,当某只麻雀发现了啄破锡箔纸的方法,就可以教会别的麻雀。而红襟鸟则喜欢独居,它们圈地为主,沟通仅止于求偶和对于侵犯者的驱逐。因此,就算有某只红襟鸟发现锡箔纸可以啄破。其他的鸟也无法知晓。

动物是这样,人亦如此。在独立钻研的同时,要学会与大家分享新发现、新成果,相互磋商,彼此分享,创造一种积极互赖的关系;合作能够产生合力,分享能让人领先一步。因为每一个人的才干、智慧和个性有其独特性,所以在一个合作团体内,如果能够交互、分享、包容不同的特点,就会起到大于单一要素的整合作用。

麻雀们懂得的道理,我们人类当然也能体验到的。奉献与成功的愉悦无法替代,我们在智慧与情感的分享中不断提升与发展。期望分享你的成功,分享我的收获,分享我们每一份感受,让我们每一个人都亲身体验到分享的快乐!

三、学会宽容

[原文]教育就是引领人们从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学会宽容,就是努力使自己变得胸襟开阔、气度恢宏,就是心智不那么闭锁,头脑不那么固执,思想不那么僵化,眼界不那么狭隘,就是尽可能地尊重多样性、珍视个性,尽可能地从多种角度看待事物,尽可能地习惯“一个世界,多种声音”。

要做到如此这般,就必须不断地学习,领悟人类心灵的广袤与深邃,理解世界的多样与神奇,明了世事的无常与诡异。俗话说得好,“人心不同,各如其面”,由于每一个人的社会关系是千差万别的,每一个人的生活境况、生活道路也各不相同,世界在每一个人的眼中所呈现的样貌、所展示的色彩,也就不尽相同,因而每一个人对于同样的事情有不同的态度、不同的看法,就再正常不过了。使我们每个人变得开朗、开放、开明,去创造一个宽厚、宽松、宽容的心理氛围,对于人的健康成长与和谐发展,对于我们宁静的心绪,对于我们的修身和养心,都是十分必要的。

[解读]肖川教授在《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一书中指出:倘若我们的观点遭到猛烈的抨击,我们的行为遭到别人的非议,我们仍然能够从容面对,并能反身而诚,而不是气急败坏,甚至暴跳如雷,那么,我们就有一种胸怀,一种境界,一种精神气质,那就是宽容。但要真正做到宽容,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陶行知先生在育才学校当校长时,有一天,他看到一个男生用一块石头砸同学,便立刻上前制止,并要这位男生过一会去他的办公室。陶先生回到办公室时,那男生已经在哪里等候了。陶先生掏出一粒糖果给男生,说:“这粒糖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比我按时到了。”还没等那男生从惊异中反应过来,陶先生又掏出一粒糖说:“这粒也是奖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了手,说明你很尊重老师。”那男生正想开口,陶先生再次掏出一块糖说:“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你打抱不平,说明你有正义感,所以这一粒也给你。”男生感动得流下了忏悔的泪,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该这样去制止他。”陶先生脸带微笑,拿出了第四粒糖果,说:“应该再奖你一粒糖,因为你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我们被陶行知先生睿智的处理方式所折服,被先生对学生的宽容所深深感动,我想那四颗糖果对那个孩子来说一定会永远记在心里,也许是他一生的转折点。

在生活当中,我们需要宽容,更要学会宽容。没有宽容,会使你处处碰壁,寸步难行。记得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我们要用宽阔的心胸去包容一切违逆和挫折;更要以宽阔的心胸去理解他人的误会和偏见。如果你宽容他人,你也会得到他人的宽容。假如你我都学会了宽容,懂得宽容,那么生活中的许多纠葛、怨恨、偏见和不快,都会烟消云散,猜忌诽谤,恶语中伤也将消失得无影无踪。

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学会宽容。我们对学生的内心深入的宽容,就会为学生提供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和空间,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启顿悟,进行有效的教育,并培养他们的判断是非的能力;我们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宽容,可以激发学生的个性思想火花,培养创造精神;我们对学生特殊行为方式的宽容,是尊重个性发展特点,使学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展示自我,发展自我;我们对学生情感的宽容,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对教师而言,我们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意味着我们的教育思想更加深刻,教育手段更加成熟;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时,就是科学地看待教育过程。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尊重学生还要学会欣赏学生,特别是对那些学习基础差、纪律松散的学生更要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把这闪光点放大,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在成就感中获得自信。当你面对"恨铁不成钢"的学生时,一定要冷静。如果我们把指责、批评、抱怨,换成启发、表扬、激励时,我想我们都将会看到另一种情景,一种让人喜悦的情景!当然,在宽容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宽容地对待学生的每一个想法的同时,也应该做到严格要求学生。因为宽容绝不是放任、不是纵容,不是消极的无所作为,它意味着尊重、信任、理解和沟通。

多一份宽容,就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信任,就多一份友爱。虽然,做到宽容并不十分简单,但我们还是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尝试,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那样的话,相信我们会离宽容越来越近。

四、学会合作

[原文]一个崇尚个性的时代,也必定是一个崇尚合作的时代。因为一方面,个性使得合作成为必要与可能;另一方面,个性也只有在人与人的合作关系之中才能得到健康发展。因此,学会合作就意识着对于不同、对于差异、对于另类,甚至是对于异端的尊重与接纳;意味着我们学会了必要的妥协、退让、隐忍和放弃。

作为教师,需要很好地与校长合作,和同事合作,和学生合作,和家长合作。合作需要有善于沟通的品质和能力,需要有理智的判断和成熟的热情,需要有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品质和推己及人的胸怀。

[解读]和同事合作。学校是知识分子云集的地方,自古就有“同行是冤家”的说法。面对知识的日新月移,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交流,补充能量。这个学习不仅是自学教育理论、自学专业知识等学习,还包括向同行学习,这种学习是更加直观的学习,是在实践中的学习,我们要善于发现其他教师身上的长处,变他人的经验为自己的能力,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一名教师他的能力再强,水平再高,也不可能把所有的教育、教学问题都考虑周全,总有自己的弱点,需要相互合作,取长补短,使教育、教学活动更为完善,作为老教师也应学会年轻教师身上的长处,在学习和合作中提升自己。我们学校开展的集体备课活动、我们学校倡导的合作学习活动,就是为了加强教师间的合作,发挥集体优势。因此,我们教师自己切忌相互封锁、各自为战,这样做的结果不仅封住了别人,也封住自己。一个学校的教师队伍就象一支球队,里面即使有几个明星,但相互配合不好,是赢不了球赛的。因此,我们教师要把自己的工作看成集体劳动,发扬团队协作精神,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学会和同组老师或同学科老师合作,这里不仅有业务上的合作,更有思想的交流,也能体现良好的人际关系,搞好这方面的合作,能使我们心情舒畅地工作,可以使我们在教育工作中少走弯路,使我们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因此,一个教研组是否先进,不是看它有多少名教师,而是看他们的协作精神,一个协作较好的教研组,其整体教学水平也高,组内也会充满活力,它对后加盟的教师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甚至对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都会产生重大影响。作为教师必须学会和班主任、其他任课老师合作,因为我们面临着同样的教育对象,有同样的工作要做。我们经常发现,同一班级不同的任课老师为争夺学生课外时间而发生矛盾,都在抱怨学生不做自己那门学科的作业,于是,教师之间开始了布置作业竞赛,使学生陷入题海战的灾难之中,这种教学上的“个人主义”不仅影响了教师之间的合作,也干扰了学生的学习计划,使学生疲于奔命,穷于应付。教师还要学会和领导合作,和领导合作不是一定要讨领导欢心,而是要确确实实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作为一名教师不能拖学校的后腿,和领导合作将为你制造更多的机会。

与学生合作。首先教师要学会在课堂上与学生合作,要牢牢确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公开课结束后,我们总能听到一些授课老师抱怨学生不配合,这里的不配合就是指没有合作好。在合作的过程中还存在谁主谁次的问题,作为教师更应主动与学生合作,如果我们不与学生合作,我们就不了解学生的基础与爱好,不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就不了解自己的授课方式是否适合学生,就不知道还要为学生提供哪些帮助。这样,教师的活动就会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就会出现学生已经弄懂的内容还在不停地讲,而学生还没有弄懂的知识却不讲了,完全从主观出发,这也就难怪学生不配合了。因此,在课堂中应有学生的声音,应有师生之间的交流,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有所提高。其次,教师要与学生合作好还必须平等地对待学生。要明确与学生合作不是让学生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指令,而是应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和学生商量,我们要相信学生是有能力管理自己的,有时学生也许会比教师考虑得更周全,更有创造性。我们在与学生合作时要学会倾听,要善于采纳学生的建议。魏书生老师有事与学生商量,就是与学生主动合作,没有这种合作,就没有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同时,师生之间还是教学相长的关系,师生在合作中共同进步。

与家长合作。孩子的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对人生的态度,取决于家长的价值观和教育方法。有一名教育家说过:“国家的命运不是掌握在那些政客手里,而是掌握在摇摇篮的人的手里。”因此,离开家庭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学校应与家长合作,共商对学生的教育大计,要让家长掌握一些教育知识,懂得教育之道。我们应该明白,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任何不一致,都会给教育带来巨大的困难。因此,教师自接触学生的第一天开始,就应学会和家长合作,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脾气性格、原有基础必须与家长合作,要了解家长与子女的关系,需要与家长合作。尽管家长的素质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但在关心孩子这一方面是共同的,学校与家长的愿望是一致的。通常情况下,家长会很乐意地与老师合作。与家长合作,不是等学生出了问题才通知家长,让家长与学生一起听候发落,教师在平时就应和家长多合作。教师家访不是向家长告状,不是去指责学生的不是,而是要多研究学生,多发现学生身上的亮点,我们要把这些亮点反馈给家长。这种反馈使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信心,让家长感到孩子到学校读书是放心的,感到学校、教师是负责任的,也使学生对自己充满希望。作为一名教师,不能把与家长合作理解成共同对付学生,过多的责难只能使学生自暴自弃,使学生的心里蒙上阴影。有时,教师与家长意见也会出现不一

致,教师就必须深入调查研究,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使问题妥善解决,避免对孩子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总之,只有教师与家长精诚合作,才能使学生健康成长。

五、学会选择

[原文]社会的加速发展,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呈现出多变、多元、多彩、多险的飘忽迷离状态,平衡而单一的局面被打破,不确定性和可选择性同时增强。因而每个人或社会在求发展的同时,必须学会做选择。当成功与失败并存、机遇与陷阱同在时,正确的选择就成为走向成功、抓住机遇的十分重要的第一步。所以,我们可以用“注重选择”来概括这一时代精神。它意味着人类将通过选择来寻求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和途径,划一的、同步的、简单服从计划安排的发展模式不啻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了。

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尺度便是:看它大多大的程度上,多大的范围内,为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实质上就是人们对于自己的生存、发展和享受的方式的可选择性。社会的进步总是伴随着人们拥有愈来愈多的选择的机会和可能。学会选择就成了一个更加文明、人道、合理的时代人们必备的素质和能力。在一个变得越来越多样、丰富和便利的世界,人生的历程真正成为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

民主化、个性化教育自然需要以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方式的可选择性为条件。而教师不是一个被动的被选择的对象,而应是一个引领学生进行积极选择的向导。因此,教师本人必须学会选择,学会选择教育的内容,选择教育的时机、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这就要求教师有非常丰富的积累,有高度的判断力和鉴赏力,如此才能有不俗的选择能力。

六、学会创新

[原文]学会创新,意味着教师能够不断地探索以便改进自己的工作,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风格,能够从不同角度对那些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事情作出新的解释,能够对那些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事物抱以重新的审视,能够对那些似是而非,以讹传讹的种种说辞予以警示。

我们希望教师学会创新,是因为只有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师,才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创新是一种心态,一种工作作风,一种人格特征。我们希望教师学会创新,并不是要教师能探索出对于整个人类来说都是新的认识、新的规律,而是希望教师通过自主探究,将古老的教育智慧变成自己的信念和教养,从而体现于自己的日常的、细微的教育行为之中。

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师,也一定具有开放的头脑、进取的精神和探究的兴趣。而这些品质本身就是极其重要的教育力量、教育资源,是好教师重要的人格特征和内在资质。

[解读]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师,首先应该具有理想。既应有远大的理想,又应有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小理想,对于学生的要求更应如此。我们缺的是小理想,从来不缺大理想。学生们在老师的暗示与规定下,只能有高尚的大理想,不能有渺小的小理想。结果导致孩子们高的达不到,低的也不做。我觉得我们教师缺少了一点诗人的气质,缺少了一点理想的追求,缺少了一点青春的活力,缺少了一点创造的冲动,而这一切都是与理想有关。一个没有理想的人,是不可能走得多远。一个没有理想的学校,也不可能走多远。一个没有理想的教育,更加不可能走得多远。一个有追求的教师和一个没有追求的教师,生活的方式是相差非常之大的。一个没有理想的教师,是把教师作为一个职业,一个有理想的教师,他会把教师作为一个事业。职业是谋生的手段,是为了养家糊口,而事业是没有止境的。一个教师教书教了一年,然后很可能重复了29年,他把第一年的讲稿重复地练,拿着教育的旧船票,不断地重复昨天的故事的人,他走不到教育的彼岸,只有不断地创造,不断地创新的人,一个认认真真的教了五年的年青教师,很可能他对教育的理解,他的教育成就超过教了一年而重复了29年的老教师。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些年轻的教师比年纪大的教师有成就。这就是理想与创新的问题。

“六个学会”是优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是新世纪对教师的厚望,也是衡量教师专业成熟与否的标尺。

第二篇:感悟肖川

带着孩子们快乐地成长

庆云山小学郭志平

从上个学期开始,校长就给我们推荐肖川的教育随笔《教育的力量》。这个学期开学后,我就从图书室里借来这这本书,利用工作之余的闲暇时间拜读。在这个过程中,我认识了肖川教授,而且对我从事了十年的教育事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肖川(原名:肖贵祥),1963年1月3日出生,湖南望城人,教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教授,英国教育哲学协会会员;北京师范大学校课程中心“优秀教师与教育专家合作论首席专家;北京师范大学生命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中小学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首席专家;《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等多家媒体特邀作者。出版《教育的理想与信念》等20多部著作,在全国各地讲学1000余场,受到广泛的好评,是我国生命教育领域的开拓者之一

在他的《教育的力量》一书,他平和、自然,“人味儿”十足的把教育娓娓道来,那真挚的情思、精炼的语言,犹如甘泉汩汩涌进心田。一切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用真诚的文字,将平淡如水的岁月定格为永恒”。

多少次在忙碌的教学之后,利用几分钟的时间穿行于肖川先生的字里行间,一次次感受着肖川先生对待生命生活、对待教育教师的思想,也开始自觉而又不自觉地审视和反思起自身的教育态度与教学言行,进而不断享受着做一名有幸福感教师的体验过程。

最令我有同感的是肖川教授所强调的:成长是儿童生命的最重要的主题,作为教育者的职责就是帮助他们获得成长。为了孩子幸福的人生,教师应该努力从自己孩子的成长中探索出一些有效的教育方法,并上升到理性认识。我们是教育的专业人员,我们有责任以自己卓越的见识和良好的专业素养引领社会和家长,帮助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抱以合理的期望和用先进的教育观念与方法教育孩子,从而提高我们整个民族素质,促进社会文明和进步。是啊,我们经常会教育孩子勤奋、上进、善良、诚信,甚至爱劳动等等,但我们很少教会孩子们发现和理解生活的幸福。我们带领孩子感受生活的美,但生活的幸福感还不仅仅是感受美;我们带领孩子感受彼此间的善,但生活的幸福感还不仅仅是友善。只有我们真正地为孩子们营造了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孩子们在其中收获成长的快乐,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才能称得上是幸福的。

肖博士在书中这样写到 :“而 ‘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的发展’。没有任何真正的教育是可以建立在轻蔑和敌视之上的,也没有任何一种真正的教育可以依靠惩罚和制裁来实现。真正的教育只能建立在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在宽容与乐观的期待上。真正的教育存在于人与人心灵距离最短的时刻,存在于无言的感动之中。”

肖博士的这段话让我感受深刻,是的,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教师与父母!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教师或家长怎样对待孩子,决定了孩子的一生!农民希望庄稼快快成长的心情和教师希望孩子早日成才的心情完全一样,但做法却截然不同:庄稼长势不好时,农民从未埋怨庄稼,相反总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我们孩子在某方面表现不好时,有的教师或家长却更多的是抱怨和指责,很少反思自己的过错!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赏识他,给他以信心,学生的自信无论对学生的学习还是一生的发展,都至关重要。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表扬和肯定,学生尤其如此,因此我觉得我们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表扬,多给学生表扬,以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其中还有一篇讲到“微笑是一种力量”。肖川老师说“在我们的身边有一个精灵,它产生于刹那之间,却可以定格成为永恒。它不会因为你富甲一方而需要他,也不会因为你一贫

如洗而不能拥有它。它如夏花灿烂,它如春风温暖,它如清泉甘洌,它,就是微笑。确实,微笑可以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可以沟通彼此的心灵,能使人产生信心和力量,能使人心情舒畅,振奋精神。”

在我的课堂上,我是个认真而严肃的人,因为我认为这样可以树立在学生间的威信。课堂上我很少会微笑,只是把我所知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威信确实树立起来了,但是总觉得和学生们有种距离感。一次在与学生交谈的时候,有个调皮的男生对我说,“郭老师,怎么很少看见你笑呀?”我突然意识到了,有时候微笑对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试着让自己在课堂上用微笑面对大家,有时也会调侃一下,让学生在一种轻松的、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同时我也感到很轻松,并且与学生的交流也多了起来,和学生的距离也拉近了。我真正地感悟到了微笑的力量。我想,尽管以前对学生因为期待而产生的急躁是因为对学生的关心,可是,以一种快乐的心情上每一节课应该更能让学生找到自信和学习的乐趣,我想没有哪个孩子会希望看到一个面带愁容、怒容的老师,正如肖川老师说的,你脸上的微笑有多少,学生心中的阳光就有多少。当您离开教室的时候,请把你的微笑留下。

总之,肖川先生在《教育的力量》这本书中诠释的“教育即解放”的概念,让我意识到应该把人的解放、自由、超越、完善都带入自己教育的范畴内,我也讲用我的教育生涯,引领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让学生永远都充满快乐、希望和自信。

2010年7月1日

第三篇:听肖川报告有感

听《肖川教授的报告》有感

听了著名专家肖川教授的报告,我感到受益匪浅,特别是肖川教授对幸福的理解,对我有深深的启迪。他对幸福的理解是:幸福是充实而又闲适,心中有盼头,手中有事做,身边有亲友,家中有积蓄。真正幸福的人,是过着值得尊敬和真正的人的生活的人,是精神上和物质上都很富有的人。有心的地方就会有发现,有发现的地方就会有欣赏,有欣赏就会有爱,有爱就会有美,有美就会有自由,有自由就会有快乐。

幸福意味着什么?就像肖川教授说的那样心中有盼头,手中有事做,身边有亲友,家中有积蓄。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理解。那么,对于我们教师来说什么是幸福呢?教师的幸福就是在生活中无疲惫、压力、焦虑,精神充实、身心愉快。培养出优秀的学生,为祖国培养出人才。这样,教师才能品尝到自己人生的真正幸福,我们不仅要把握握 好自己的心态,同时还要用心去发现自己身边的幸福,捕捉生命中的每一次感动,作为教师 只要保持积极的心态,你就会拥有这种快乐,你就会嗅到来自灵魂香味——幸福。

教师的幸福人生

优秀的教师都能从教育中品味到快乐、享受到幸福,因而他们能对工作保持长久的兴趣,不仅为了生活而工作,更是为了工作而生活,所以成了教师的楷模。工作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必须完成的任务,我们需要找到工作的快乐,感受教育的幸福。

教育工作是由一个个细节组成的,教育的快乐就蕴含在一个个细节之中。看看那些优秀的老师们吧,他们能在日复一日看似平常、平淡、平凡的工作中不断发现新奇、新鲜、新意,能体会到自己的教育智慧在学生身上得以验证的满足感和成就感,看到自己的心血在学生身上溶化、萌芽、生长,真是越干越快乐,越干越幸福。老师如果能进入这种状态的话,那他的一生都是快乐的。如果我们能关注到教育的每一个细节,及时捕捉到这些变化,就能从中感受到教育的 快乐与幸福——常怀感恩之心

要感谢家长,他们把孩子交给我们,是对我们的信任。能被那么多人信任,是一件多么高兴的事。

要感谢学生,是学生给了我们施展才华的场地,让我们的知识和智慧能够传承、增值,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了我们自己,使生命有了意义。

用感恩的眼光看人,就会觉得世上还是好人多;用感恩的眼光看事,就会觉得好人终归有好报。常怀感恩之心,会让你拥有很多朋友,会让你淡泊名利。感恩,会让我们变得富有,知道快乐,享受幸福;感恩,让人明白爱,然后去爱,最后得到爱。

听过了肖川教授关于《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的报告,让我对教师这个行业有了全新的认识。最后宵川教授送了我们八句话:“一快乐是一种美德, 微笑是一种力量,歌唱是心灵的阳光,简单就是享受,优秀是一种习惯,成功是一种心态,成功是一种心态,幸福是灵魂的香味。”这八句富有哲理的话让我感受很深,只有自己心中有盼头,才能给学生希望;自己手中有事做,才能敬岗爱业;自己身边有亲友才能有成就感。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真诚、深刻、丰富”,这是肖教授对一个人心灵的诠释,用它来评价他的讲座也不为过。在长达三个小时的讲座中,肖博士始终精神饱满,思维敏捷,口若悬河,妙语如珠,充满激情地阐述他以“幸福生活”为核心的教育主张,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智慧的启迪。他独特的语言魅力,含蕴丰厚、深刻独到的见解,更是给我留下了难以抹去的记忆。

如何才能让我们的人生拥有幸福感?肖博士认为幸福人生需要“四个有”:首先是心中有盼头。就是心中有所期待,有所憧憬,有所向往。真正好的老师能够不断去唤醒学生对于未来的憧憬与向往,把人生美妙的前景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他们有美好的期待和美好的渴望去成长,能够不断强化他们的自我评价,强化他们的自尊与自信。第二,手中有事做。有事可做,意味着社会需要你,有实现人生的价值的机会。“第三是身边有亲友。人是社会的动物,有归属的需要,人都需要得到别人的接纳、认可。因此我们要思考怎样使得学校成为温暖的家,我们怎样去支持别人,欣赏别人,使我们感受到生活更加美好。第四个有是家中有积蓄。

“ 教育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引领着另一个(或另一群)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过程。”如今的我们不正是如此吗?让我们都去做一个幸福的老师吧,和我们的学生们一起乘上幸福人生的列车,去追寻完美、光明、温暖……追寻我们梦寐以求的阳光普照、鲜花满园的未 星期六上午肖川教授在我县作了主题为:《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的报告。整个报告长达三个多小时,在报告中,肖教授阐释了他对“幸福人生” 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畅谈了影响教师、学生校园生活质量的因素,更就“生命教育”主题阐述了“生命教育”的目标、教育主题与途径与检测。最后肖教授用六句话总结了“生命教育”的精神,与广大教师共勉:快乐是一种美德,微笑是一种力量,优秀是一种习惯,成功是一种心态,清白是温柔的枕头,幸福是灵魂的香味。

肖川教授以富有诗意、凝练、雅致的的语言充分展现了他博大精深的学术造诣和乐观宽容的人生态度。他的报告唤起了我们对“教育对于生命助长基点作用”更多的思考,给所有在场的领导和老师一次心灵的敲击与洗礼,开阔了视野,得到精神的飞跃和审美的愉悦。

幸福是什么

幸福就是春天里偶然看到钻出土的小草,夏天里穿着鲜艳的T恤坐在海边看潮起潮落,秋天里走在满是法国梧桐的小街上,心里有淡淡的忧伤,冬天里置身于银装素裹的童话世界。

幸福就是工作上受到领导表扬,心中暗自得意的窃喜。

幸福就是上完一节成功的课后,心中的那份满足兴奋。幸福就是用心采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论是苦是甜都当作人生的风景收入行囊,然后以更轻松潇洒的心态继续生活。

转眼工作十年了,每天都重复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日子,不免有些消极.总渴望生活能有些 动力,总渴望生活能多一些精彩,总渴望为平凡的一生增添一些精彩.星期六,天空中虽然飘着雨,但是我们做教师的,每个人心中都喜洋洋的。因为北京师范大学的肖川教授要跟我们进行一次真正的心灵的对话,真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

肖教授给我们做了“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的报告,让我对人生有了新的认识。曾经有这样一句话“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同”,从没有认真的思考过这个问题,通过今天跟大师交流,我才确确实实的认识到真正的幸福来源于乐观积极的心态,理论修养。内心世界丰富了,精神世界才会变得更加丰富。只要拥有了乐观积极的心态才会事业辉煌!

在肖教授讲的三个小故事中,我也得到了启示,《木匠的故事》让我体会到,作为教师要调整自己的心态,无论做哪件事情,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要有接受现实,脚踏实地去作好它,有了认真的态度,实实在在的付出了,才会有所收获。正如肖教授告诉我们的,人生就是自己做的一项工程,今天的态度决定明天的成败!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志关重要,做事情时还需要有目标,确定了目标就要努力的去实现它,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意见,自己都要有主见,在关键时刻,记住那些充满力量的话语,记住那些期待的眼神!

孩子们需要自尊,教师也同样也需要自尊,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教师要让自己的心灵变得丰富,深刻,阅读改变人生,教师也同样需要读书,多读书,丰富自己的语言,给予学生更多真诚的鼓励,开阔自己的胸怀,沿着肖教授的幸福人生指南“快乐是一种美德,微笑是一种力量,歌唱是心灵的阳光,简单就是享受,优秀是一种习惯,成功是一种心态,清白是温柔的枕头,幸福是灵魂的香味”。相信我们的人生会更加灿烂辉煌!

今天有幸听了肖川教授的专题讲座,我感到很幸福。幸福就是充实和闲适,幸福就是内心的平安,从容、自由、自主。而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应该服务于学生的幸福人生。让学生的生命健康成长,能够感受到幸福生活。教会学生如何去发现生活世界中的真诚、善良和魅力;教他们用一颗真诚的心去融入社会,理解他人、关爱生命。有爱的地方就会有美,就会有快乐。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贪婪与报怨;多一份奉献就少一份索取;多一份奉献,是一份朗朗的心境,美好的事物也变得很近很近……给永远比拿愉快。

我们有幸聆听了肖川教授名为“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幸福人生”的主题讲座.肖川教授的演讲从幸福对于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怎样评价教师的幸福人生、哪些因素影响教师的幸福指数、怎样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给教师的五条建议等五个方面,对教育的真谛作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引人入胜.他的演讲有事例,有故事,有理论,有分析,有朗诵,有演示,言词恳切,情意真切,妙语连珠,激情四溢,让大家享受了一道丰盛的精神大餐,经历了一次心灵的震撼与洗礼。他用他独到的见解和深邃的思想,引领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他向我们解读:幸福是充实而又闲适,心中有盼头,手中有事做,身边有亲友,家中有积蓄。

他向我们解读:教育的目标是要为学生幸福的人生奠定基础。他向我们解读:人总要保持积极乐观。

他向我们解读:人在痛苦时,不要只做一只杯子,要做一个湖泊。他向我们解读:有心的地方就会有发现,有发现的地方就会有欣赏,有欣赏就会有爱,有爱就会有美,有美就会有自由,有自由就会有快乐。

肖川教授的讲座,使我们对教师的价值观有了重要启迪。教育应该为幸福人生奠基,而我们作为教师,更应该把美好的前景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幸福。

第四篇:知名教授肖川讲过

知名教授肖川讲过:“校园文化体现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这句话告诉我们,形式上的校园文化不是真正的校园文化,内化后的人的言行举止才是真正的校园文化。因此我校以养成教育为基础,加强常规管理,求真务实,以活动促德育,以德育促发展,真正做到了育德于心、成德于行。我校对学生养成教育的目标是:在学校做一个有个性、会学习、知荣耻的好学生;在家庭做一个有孝心、会自理、担责任的好孩子;在社会做一个有教养、会共处、守公德的好公民。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是这样做的:

(一)、规范班级管理,促使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落到实处 班级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最理想的单位,本学期学校进一步落实班级考核制度,确实加强对班级工作的管理,从常规入手,要求班主任抓好“五个一”:

整顿“一个阵容”:抓好升旗仪式,塑造精神面貌;

建立“一种秩序”:课堂秩序、集会秩序以及课间秩序、上下楼梯秩序的文明有序;

养成“一种习惯”:语言文明、行为规范、待人接物有礼貌的习惯;

坚持“一种制度”:室内卫生、室外环境区全天保洁的制度; 树立“一种观念”:团结友爱,诚实守信,热爱集体的品质观念。

(二)、创设德育载体,让养成教育之花常开不衰

我校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落实和常规管理做到深入学校的每一个层面,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活动中去,学生在经常化、递进化轨道中,日常行为文明习惯呈螺旋上升,从而不断积淀,不断升华。为此,我们要求政教上做到“五个化”。

1、活动形式多样化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悟出做人的道理。演讲比赛、拔河比赛、跳绳比赛、中长跑比赛、古今贤文诵读等活动,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使他们重新找到了自信。二是利用周一国旗下演讲对

学生进行教育。三是利用校园广播站对学生进行安全、习惯养成的教育。

2、活动内容序列化

一二年级以学习版面、解读版面内容、文明礼仪教育为主,三四年级以养成八大习惯教育为主,五六年级以心理健康教育、祁县文化教育为主。形成了一系列德育管理体系,为教学的顺利实施起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3、活动渠道主体化

发挥了五种渠道的功能,一是把德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中,二是开展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三是开办家长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拍,四是利用媒体,每班订阅一份德育报、每人发一份校报,五是学生通过校园文化环境图书角、读名著、学名人、看名画的活动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4、阳光体艺常态化

为了让学生全面发展,彰显个性,绽放灵性,我校在课余时间成立了绘画、音乐、棋类、乒乓球、武术队等兴趣活动小组。在2013年10月份学区组织的“体艺2+1”展演中葫芦丝表演、武术表演以及下棋展演赢得了阵阵掌声,最终我校获得了阳光体艺活动展演一等奖的好成绩。我校六年级学生霍俊晨获县喜迎“十八大”声乐大赛二等奖、高齐阳获山西省少儿书画创作大赛二等奖。

5、检查评比规范化

为了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学校制定了《王村学校卫生考核细则》《王村学校纪律考核细则》。学校专门设立了“红领巾监督岗”,坚持日检查周评比,分工明确。要求值班领导、教师切实履行好值班职责,对课间纪律、校园卫生、放学路队和学生到校情况等方面加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促进了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学校全方位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并成功进行了预防地震、预防火灾等的应对逃生演练,今年10月份学区的安全教育现场会在我校召开,通过与交警、消防队员面对面接触,切实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学习实践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安全意识。

我校的流动红旗分文明、卫生、全面五种,各负责人把一周检查情况记录下来,交由“红领巾监督岗”的学生计算出总分,排出名次。周一升旗后总结发放流动红旗,起到了很好的竞争激励作用。

三、凸显教学为中心的理念,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一)、创建书香校园,注重教师素养的提高

为进一步加强书香校园建设,我校采取了多种途径和方式,引导教师多读书、读有用的书、读有助于专业成长的书,以丰富自身的内涵,提升业务素养。一是利用每周例会时间引领教师学习,重点学习一些影响教师精神层面的讲话、文章以及上级文件、精神等内容,以鼓励全体教师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把满腔热情投入到工作中,用真挚的爱去关照每一个学生。二是利用周五活动时间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教学改革之类的书籍,观看光盘、优秀教师课堂实录等,以此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能力。三是注重信息技术的学习,我们鼓励教师制作课件,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五节多媒体课。为了满足广大教师的网络备课需要,我校新买了七台液晶电脑,供教师学习工作使用。四是注重教师自觉学习,年初学校图书室就给每位教师选定五本图书打包给室长,再由室长分给每位教师,陈列在办公桌上,供教师空闲时间学习,不少教师写了心得体会,并撰写了反思、论文。近两年来,全校教师人人参加了全国中小学教师论文大赛,分别获得了一、二、三等奖,学校获得了组织奖。

(二)、狠抓教学常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我们制定了《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具体做法是:认真落实教学常规检查工作,本学期我们采取随时抽查为主,集中检查为辅的方式,对教师的备课、辅导、批改等环节进行量化,采用事先不打招呼,推门听课的形式,认真掌握教师课前备课的情况,下课后再查看该教师的教案本、学生的作业批改、辅导等常规教学内容。发现好的做法、认真的教师及时鼓励表扬,本学期程永平、王晓航、贾庆华、武照萍、王水仙的教案就受到了学区领导的表扬。

(三)、注重考核考评,增强教师责任意识

我们每学期期中、期末都参加学区统一组织的考试,配合学区工作。我们严肃考风考纪,规范考试程序,确保了考试的公平公正、成绩的客观真实。以真实了解我校教育教学质量,考试结果作为年终考核、评优、晋升职称的重要依据。(详见《王村学校考核方案》《王村学校考核细则》)

另外我们还重视学生对各科任教师的评价。期末考试结束后,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教室找学生座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各科教师的评价。对学生普遍反映工作责任感不强的教师,我们进行个别交流谈话,促使教师规范自身的行为,增强其责任意识。

(四)、推进教研教改,提升教师业务能力

一位名人曾说过:“优秀的教师是学校的宝贵财富。”教师最大的师德就是专业发展,我校始终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激活教育活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发展的大计,注重学习武装教师头脑,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素质。一是外出培训机会决不放过,我们派美术教师范国瑞到浙江培训学习,派原冬琴到和顺取经,派李俊娇参加班主任培训,派武照萍参加音乐培训„„;二是利用周五校本教研时间学习、观摩优秀教师讲座;三是积极参加学区组织的联片教研;四是自觉参与网络教研活动;五是每学期组织一次公开教学。通过培训、学习、反思,教师把学校追求的目标变成了自己的目标,把自己的工作动机由职业需要上升到了职责需要了。本学年我们涌现出了不少师德标兵:贾庆华、武荷赟、王晓航、武照萍、原冬琴,锤炼出了一支品德高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

2013年是播种的一年,我们播下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种子,播下了教师爱岗敬业的种子,也播下了家长重视教育的种子。

2013年更是收获的一年,我们收获了中考的惊喜——连续三年获学区成绩显著奖牌,也收获了小考的“喜出望外”——首次获得了学区小考成绩显著奖牌,更收获了村委领导、广大家长对王村学校的信任、理解与支持。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的时期面临新的挑战,我们要紧紧抓住机遇,围绕“学校教育”这个永恒的主题,一如既往地秉承“以质量求生存,以自主促实力,以教研促发展,以创新铸特色”的思路,发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制定更新更高的奋斗目标,不断开拓、再创辉煌。

第五篇:肖川老师的[模版]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后感

红寺堡小学高文辉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是肖川教授历时10年写就的一本教育随笔。书中收录的60多篇文章,涉及到了教育学众多的领域和主题。书中肖教授从“与经典为友、教育的意蕴、教育给了我们什么、审视教育目标、教育的灵魂、教师的学习与成长、完美的教学、教育的期待、有所执着和真诚的言说”等方面对教育世界中那些习以为常的现象,给予了精确的阐释,他力图做到用感性的文字表达理性的思考,用诗意的语言描绘多彩的教育世界,以真挚的情感讴歌人类之爱,以满腔的热情高扬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本书的封面上赫然写道:“我力图创造出一种融哲学的理趣、散文的韵致和宗教的情怀于一体的表述风格。因此,我更愿意用‘心’来写一点文字,让读者读出启迪之外的一点激动,一点推动,一点感动;读出一种情怀,一种心境,一种胸襟,一种器局,读出一个完整的、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来。”我被这一段话所感动,让我的内心充满了一种解读的渴望。

我虽然没有每一篇都细细读到,但看了其中的不少文章后,使我感到这本教育随笔对于我们来说,很多事情就像发生在自己的周围,为我们教育学生提供了一些经典案例。

其中“教育就是服务”这是书中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短短六个字其实就在告诉我们,我们的教育就应该为学生服务,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书中这样写到 “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的发展。没有任何真正的教育是可以建立在轻蔑和敌视之上的,也没有任何一种真正的教育可以依靠惩罚和制裁来实现。真正的教育只能建立在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在宽容与乐观的期待上。真正的教育存在于人与人心灵距离最短的时刻,存在于无言的感动之中。”当我们站在三尺讲台上,传业授道解惑之时,是否洞察到了每一位学生的需要。教育并不单单只是知识的传递,人的知、情、意、行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所以,我们教师要将自身的真实展现来感染身

边的学生。简单地说,你要学生有爱,教师先得爱学生;你要学生有容人之量,教师先得对学生宽容;你让学生懂得帮助他人,教师就得给予学生更多的温暖。当孩子从身边你的身上感受到温暖、真诚、仁慈、宽容的时候,他的心中也开始对人性的光明有所了解和感悟,俗话说:“近朱者赤”应该也适用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处吧。从字里行间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肖教授对教育思考的深刻性,从他的言论中透露着对教育的人性化追求。是的,我们的教育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应该高举“人文”这面旗帜的,正如书中所言“良好的教育必定有一个价值预设:人性向善”,基于以上这一点,那么,我们的良好教育更多的应该是尊重和信任,但我们又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忽略了这一点。知识的灌输往往成了教师教育生活中的主要事情,重知识,轻方法的指导,重结果,轻过程,重传授,轻情感,缺少了对孩子个性的培养。正如序中写到的“教育的任务首先不在于教会受教育者多少知识和本领,它最基本的任务是教他们如何去发现生活中的真诚、善良和魅力,教他们用一颗真诚的心去融入社会、理解他人、关爱生命。”好的社会,并不在彼岸,而就在当下,只要我们教师教给学生当下生命中所需的东西,尽力去挖掘学生身上“真、善、美”的本质,使其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教育应该是用智慧启迪智慧,用思想品德熏陶感染思想品德,用情感激发情感,用意志调节意志,用个性影响个性,用心灵呼应心灵,用灵魂塑造灵魂,用人格塑造人格的事业,是一个人文的世界,书中提到“良好的教育更多的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防范与责罚。”希望我们能让我们的学生离开校园的时候,带走的不应该只有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理想的追求。虽然梦和理想,理想和现实之间还有距离,但只要坚持信念,只要他们带走的不仅是知识的蜡烛,还有理想的圣火,那我们的理想之舟就一定能够在知识的海洋中执著前行,直到理想的彼岸。

读《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有感

红寺堡小学高文辉

肖川博士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分成《与经典为友》、《教育的意蕴》、《教育给了我们什么》、《审视教育目标》、《教育的灵魂》、《教师的学习与成长》、《完美的教学》、《教育的期待》、《有所执着》、《真诚的言说》十块内容共60多篇文章。涉及到了众多的重要领域和主题,包括教育的真义、教育的价值、教育与社会、教育与生活、课程与教学、道德教育、师生关系、教师的学习与成长等等。涵盖面非常广。

整本书反复读了好几遍,觉得大有收获。

首先,整本书中作者的教育思想处处闪烁,在不同领域不同角度予以我不同感悟,在思想给予了我许多确认、肯定、启示与引领。

如开篇《用思想提升教育的品质》,告诉我“思想”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思想是一个人的生命,教育者如果没有自己的思想,就没有自己的个性魅力和人格魅力。也无法去解释教育的现象、揭示教育的真谛、预见教育的未来。在教育中,“思想”有双重意义:“一是用思想武装教师自己的行为,去重塑教师的教育行为,二是用思想陶养学生的心灵。”确实,在现实教育教学行为中,很长的一段时间以来,“我”的思想只局限于《教参》与相关的参考书中,总认为它们是至高无上的真理,任何与之相左的都是谬论,在教学中也唯此一种标准答案。现在想来,这种想法太危险。这不仅把自己的思想禁锢,使自己变得逼仄、肤浅、低俗;更是将学生原本自由、活泼的思想、思维方式纳入自己畸形的轨道上来。想想就害怕。其实,教育,更多是心与心、思想与思想之间的激荡与碰撞。教育只有用活泼的思想才能滋养自己丰富的心灵和厚重的人格,这样才有可能与学生的思想相互碰撞,才有可能以我们丰富、高尚、独到、深刻来激发学生的丰富、高尚、独到、深刻。这样我们的事业、我们的人生,才更有趣味,更有魅力,我们才真正无愧于上苍给予我们的不可重复、不可替代、无比珍贵的生命。

《教育给了我们什么》一文中最触动我的是“什么是教育?是把所学的东西都忘了,剩下的就是教育。”确实,在课堂上,我们教学生一个一个知识点且每个知识点都很重要,都得背下来;教学生一种又一种的解题方法且每种都很重要,都要掌握。然后,反复强调、反复操练以求熟能生巧。似乎,在各次考试中这些东西也总有用武之地。于是,我们教师包括学生们都一致地坚定的认为,这就是教育的内容。可是,这真的是教育的内容吗?这些知识点与解题方法除了换来一张大学通知书外,似乎什么都没有,只有无穷无尽的埋头苦读,为了高考中得高分,不得不压抑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花成倍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自己不喜欢、不擅长的学科。结果是“全面的丰收,导致全面的平庸”。学习的乐趣被剥夺,学

校成了造就失败的场所,进而导致厌学和恐学,导致内必的畸变和人格的扭曲。这种现象在我们身边不断的上演,甚至我们自己也是受害者的其中一员,而作为教师,我们又在不断的制造这种现象。教育悲剧轮翻上演,大家都身不由已,教育陷入怪圈。

在《教师的学习与成长》这块内容中,我学到最多。我懂得了要“以古典的心情对待学习”,需要我们以宁静、闲适的心绪来对待学习,要快乐的学习,不要太功利,因为真正的学习是人深层的精神需要。知道了教师的专业成熟及其多途径。懂得了一个优秀的教师需要做到“六个学会”: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宽容、学会选择、学会合作、学会创新。懂得了“教书育人的过程同时是一个探索的过程”,而教育探索应从自我反思开始。

我还从肖川博士的《有所执着》中看到自己追求的教师的理想品格。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对自己所认同的对象能抱以审慎的态度,而对别人所信赖的事物又能假设它确有合理之处”。要“有所执着”,我希望自己过得充实,但是是踏实的充实;希望自己不断跋涉,但是是从容的跋涉;希望自己有所追求,但是是淡泊的追求,用这种执着来真诚的、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事业中来。要“心存感激”,对我们拥有的一切,带着朗朗的心境,天空会蓝,空气会更清新,美好的事物与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这其中的有些思想,平时在自己脑中也偶有闪现,只是不那么明确、系统、有条理、有深度。看了本书,思想的道路突然明确、心中原本模糊的也已然澄明许多。虽然,在现实中还不知具体该如何去做,但,肖川博士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在远处给了我启发和引领。较之以前,心中还是有了更明确的努力方向。这是阅读本书收获最大的。

其次,本书说出了我们一线教师想说而又表达不出的心里话。如对教育现状的分析、对理想教育的期待、对教育实质的探求、对教师本身的分析,并对教育世界中那些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现象,给予学理上的阐释,并发掘出其中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底蕴,从而收到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以孔窥豹、洞幽察微的效果。

第三,本学虽是一本有关教育理论的书,但并没有以往其它说理书的枯燥。本书词汇丰富,语言非常凝练、隽永、雅致,如阅读优美的散文。再加上作者写作多了一份自己真实的感悟、率真和灵性,读文章也如读作者的心灵世界,在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作者对于教育、人生与社会独到而细腻的洞察与体认,及从中洋溢着的浓浓的人间情怀。

阅读本书的过程,自己的心灵、思想与作者的得以碰撞、激荡,并最终有所获得,这也算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吧!

下载解读肖川(5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解读肖川(5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肖川报告(最终五篇)

    肖川报告《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 (2007-06-02 11:28:09) 转载▼这是在网上摘录的与大家共享。我对肖川不了解,但感觉他的教育理念挺好。 什么会使我们的生活做到圆满?是......

    听肖川讲座有感(★)

    听肖川教授报告有感东庄镇钟庄完小吕庆常2010年6月28日听肖川教授报告有感 6月26日,我有幸聆听了北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肖川先生的讲座。讲座的主题是《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

    听肖川教授报告心得体会

    肖川教授报告心得体会 田丽丽 前几天,学校聘请了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肖川教授为全校老师做精品课堂讲座。聆听了肖教授的报告让我受益匪浅,这对我的教育工作有很大......

    肖川老师的建议读后感

    《给教师的五条建议》读后感 常常大会小会,领导号召老师们要多读书,很多优秀的专家学者作报告,也强调自己的专业成长道路顺畅也是因为坚持读书。肖川老师给教师的建议中谈到:对......

    肖川《教育的力量》读后感

    和谐教育是打造教育现代化先进区的灵魂 ---读肖川教育随笔精选《教育的力量》有感 广州市第一二三中学焦非非最近偶读北京师范大学肖川老师教育随笔精选《教育的力量》,感慨......

    肖川的幸福人生学习心得

    肖川的幸福人生学习心得我校组织学习了肖川博士对幸福的感悟,学习后感触良多。自参加工作至今,我困惑,教师的幸福感在哪里呢?以前精力充沛、信心十足、情绪饱满、热力四射的我又......

    肖川小学特色工作申请报告

    肖川小学 关于学校特色工作的申请报告西巩驿学区: 本学期我校教育教学工作以“两基”国检为契机,在上级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无论是在学校的硬件建设还是在软件建设都有......

    肖川教师的幸福人生

    肖川报告: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 收藏理由:每个人都会向往幸福生活,每个人都不会拒绝专业成长。幸福和成长的内涵是什么?幸福和成长从哪里来?主观的心态努力与个人的幸福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