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年级数上册学第一单元三说一看材料
细心研读轻松驾驭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某某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很荣幸与大家交流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大数的认识。(幻灯片2)
数学蕴含在生活中的每一处,为社会、人类创造丰厚的价值。引导学生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创造数学的价值,就要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灵活驾驭教材。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特色、教学建议三个方面与大家交流。(幻灯片3)
一、说课标
(1)第二学段对本单元的目标要求是:
1、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万以上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2、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运算,并探索简单的规律。
3、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
(2)内容标准:本单元体现的是数与代数的学习内容,要求学生:
1.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掌握亿以内、亿以上两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会正确地读写大数。
3.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 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大数的近似数。
4.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学生数感。
二、说教材(幻灯片4)
编写特点
我们现在使用的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此教材有以下特点:(幻灯片5)
1.优化教材结构,集中认数。
本册实验教材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的编排,改变了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把大数的认识分成“亿以内的数”和“亿以上的数”两个单元,并分别在四年级上、下两册分散教学的做法;而是在四年级上册整合成一个单元进行教学。这样的编排,一方面是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抽象思维能力,与三年级相比有了较大的提高,能够接受丰富而系统、逻辑较为严密的数概念内容;另一方面由于知识相对集中,便于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迁移类推获得新知,形成较完整的认知结构。例如,在教学亿以内数的读写时,先在万以内数
读写法的基础上教学整万数的读写法,再教学含有两级的数的读写法,以便于学生的迁移类推,同时突出了我国的四位一级的计数规律。
2.提供丰富的素材,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综合知识的渗透。
从万以内数的认识到亿以内数、亿以上数的认识,是学生数概念的又一次扩充。学生在读、写大数时常常出现错误,这往往与学生对数的概念不清楚、数的感受不丰富有关。教材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不仅为学生认识大数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也为对学生进行综合知识的教育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幻灯片6)例如教材10页、29页。
科学知识:一个人一年的心跳次数,地球赤道长度,蓝鲸的重量,海洋总面积,用最大的天文望远镜可以看到的星星数等。(幻灯片7)
环保教育:新闻中的数据(共有多少少先队员参加“手拉手”活动、“保护母亲河”活动)、每年生产的一次性筷子数量等。
爱国主义教育:天安门广场面积、可容纳人数,故宫占地面积,长城长度等。
3.突出数概念的教学,从数学的高度把握十进制的原理,培养数感。(幻灯片8)整数、小数、十进分数从数学本质上是一致的。如小数可以从十进分数引入,也可以从整数引入(如进行单位换算),整、小数的计算法则本质相同。教材还通过丰富的素材帮助学生形成数感。如在“你知道吗”中,用直观的素材让学生体会1亿有多大。
4.给学生留有探索的空间。
教材在安排具体内容时,一方面图文并茂地提供教学的丰富素材,(幻灯片9)另一方面注意留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也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了思路。这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读、写数的法则教材上不给出现成的结论,而是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到。(幻灯片10)
(2)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幻灯片11)(3)亿以上数的读、写更多地是让学生利用前面的知识进行迁移类推。(幻灯片12)
编排体例(幻灯片13)
教材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进行编排,以体现数学课程的特点,编写体例是:激发兴趣的主题图(整体感知、提出问题)——促进思考的例题(促进理解、解决问题)——可操作性方法的小结(归纳概括、得出结论)——多层次的练习(深化理解、拓展应用)——全面的整理和复习(整理巩固、提高升华)
内容结构和知识整合(幻灯片14)
本单元包括:亿以内数的认识、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亿以上数的认识、计算工具的认识及用计算器计算。“数位顺序表”为是知识的生长点,由它牵带出包括“亿以内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读写法”和“亿以上数的读写法”、“数的改写”、“‘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等知识在内的一连串知识。
知识与技能的横向整合:(幻灯片15)
教材先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再教学亿以上数的读法和写法,并对数的理论进行整理,在两部分认识数教学中间安排十进制计数法,知道数位,数级,对亿以内数的认识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也对亿以上数的认识起承上启下作用。加强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综合知识的渗透,从万以内数的认识到亿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数概念的又一次扩充。
知识与技能的纵向整合:(幻灯片16)
学生在第一学段已学习了万以内的数的读和认,而本单元是在以前学习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亿以内的数的读写并了解其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这一单元是小学阶段对整数学习的最后一单元。为以后在学习中接触大数,并计算大数奠定了基础。
三、说建议。(幻灯片17)
教学建议:(幻灯片18)
1、情境中,产生问题(幻灯片19)
课标中提到: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学生又感兴趣的学习情境,在情境中观察、发现,产生疑问,主动获得积极解决问题的情感体验。
大数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读写起来也比较困难。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创设具体教学情境,使学生获得有关大数的丰富的感受。教学读写数时,教师应注意放手让学生探索,理解并掌握了读写数的方法后,要通过一定的训练才能达到熟练的程度。
2、合作中,解决问题(幻灯片20)
课标中指出: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操作、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带着情境中产生的问题独立思考,发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总结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投入到小组交流的活动中,交流相同的看法,讨论不同的见解,从多角度主动探索新知。
在教学《比较数的大小》时, 教材创设了比较我国最大6个省份面积的情境。教师可将中国地图或各省地图展现出来。先由学生根据地图上标明的省的名称说出是哪个省,再展示教材上各省的文化名胜,然后呈现各省的面积数,由学生正确地读出这些数。再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将每两个省份面积数进行比较,并在组内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比较的;之后小组代表在全班汇报交流自己组的比较方法,老师引导学生归纳出大数的比较方法。
引导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觉思考,然后小组内展开合作学习,就地取材,实地排队,针对不同见解展开讨论,寻找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掌握学情,点拨在疑难处,与学生共同总结出可应用的方法,这种教学方式正体现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
3、应用中拓展延伸(幻灯片21)
课标中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幻灯片22)
新课标还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例如让学生收集一些生活中的大数据,并尝试把它们读出来。评价建议:(幻灯片23)
评价是师生交流的一个平台,利用好这个平台,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潜能;能促使师生彼此走进心灵、情感互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评价:
(1)关注学生的感受,巧妙运用评价语言。
教师要善于抓住每一个教学中突现的切入点,运用生动的口头语言进行适当的即时评价。例如: “你的回答使我感到你的数学思维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逻辑性。” 久违了,我终于看到了从前主动回答问题的你!”“你的这个解题思路已经远远超越了老师的解题思路,你真的很棒!”
(2)体验学生的感受,讲究评价学生错误的方法。
教师在真诚赞美的同时,更要巧用善意的批评,尊重学生在理解上的差异。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在认知程度上必定存在着不同,所以教师在批评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时,应注意学生的内心感受,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3)理解学生的感受,拓展学生自评互评的空间。
通过同学互评、小组互评、拓展评价的空间,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突出学生评价的主体地位。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导评”的作用,结合教学实际,教给学生评价的方法,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改进自己,提高自己。(幻灯片25)
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幻灯片24)
生活处处皆数学,身边处处是资源。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地走入数学课堂,学习数学知识。因此,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有效开发校内资源,合理运用校外资源。
1、运用生活资源
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大量的数学信息,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为数学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运用生活中真实、生动的素材,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培
养积极的情感。
2、延伸教材资源。(幻灯片25)
教学过程中,教材中的插图,多媒体教学光盘,网上有助教学的图片、视频,都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清楚地理解和掌握有关大数的知识。教材在亿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教学亿以上数的认识。通过地球不堪负人口之重的拟人素材,生动地引入世界人口总数,让学生在感受大数、学习亿以上数的读法的同时,了解到地球上人口太多了,如不控制将要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渗透有关人口知识和环境保护教育。
3、开发利用多媒体资源。
4、捕捉意外资源。
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出示课堂练习题,展示学生作业,鼓励表扬学生。信息技术(多媒体课件)容量大,老师可以提前将所需要的练习题准备在多媒体课件上,到有需要的时候一一出示,避免了提前写小黑板题量小和时间慢的缺点。在练习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多媒体演播系统)将有缺点的学生作业展示给学生看,以引起大家的注意,避免出现类似错误,也可以将优秀的学生作业加以展示,起到激励、表扬的作用,给其他同学做出积极的示范。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多媒体课件)展示正确答案还可以节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数字是跳动的音符,数学是神奇的学科!做为数学教师,当我们把数学教学当做追求,潜心研究时,我们会伴着优美的旋律与孩子们共同享受艺术般的快乐!
第二篇:六年级数上册学第一单元三说一看材料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材研说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研说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 》。下面我从七个方面来解读课标和教材:课标要求、地位作用及编写特点、编排意图与体例、内容结构和知识整合、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一方面:课标要求
(1)课程目标:第二学段对本单元的目标要求是: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圆的基本特征,会用圆规画圆。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2、能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数学思考: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比较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
2、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问题解决:
1、应用:圆的周长、面积公式,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体会:在解决问题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等良好品质。
(2)内容标准:
1、本单元体现的是图形与几何的学习内容,要求学生: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圆,知道扇形,会用圆规画圆。
2、通过操作,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为定值,掌握周长公式,探索并掌握面积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能画对称轴,能补全轴对称图形。
4、能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角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能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的图案。
第二方面:本单元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作用及编写特点
本单元教材的编写
特点一,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特点二,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特点三,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特点四,丰富了图形与几何的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第三方面:编排意图与体例
教材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进行编排,以体现数学课程的特点,编写体例是:练习题27(弹性设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思考题(本册书共13个,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阅读材料(你知道吗,生活中的数学和数学游戏)
第四方面:内容结构和知识整合本单元包括认识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确定起跑线等在内的一连串知识。
(一)知识与技能的横向整合:
教材先教学认识圆(圆的认识,通过圆心、半径和直径以及半径与直径的关系,使学生掌握圆的基本特征,从而掌握圆的画法。通过介绍圆周率的史料,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再教学圆形的周长和圆的面积(通过计算公式的教学,在教材编排上加强了启发性和探索性,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交流、思考来探究计算方法,导出和掌握计算公式。)加强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综合知识的渗透。
(二)知识与技能的纵向整合:
学生在第一学段一和第二学段分别学习了一下内容:一下:认识图形;三上:四边形;三下:面积;四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四下:三角形;五上:多边形的面积。本单元是在以前学习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圆、学习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下学期将要学:圆柱与圆锥的特征,圆柱的表面积、圆柱与圆锥的体积。
第五方面:教学建议
1、加强动手操作,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
教材里安排了很多活动让学生探究圆的基本特征,故实际教学时,应注意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画一画、剪一剪、围一围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圆的基本特征,探讨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比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当学生画好圆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对折,从而导出圆心、半径和直径等概念,再通过测量来发现半径、直径的特点及相互联系,探究圆的周长时,则可以让学生用围一围、滚一滚的方法先测出周长,在此基础上在引导学生动手剪切、拼贴,从而化方为圆,得出圆面积的计算方法。实际教学时,不应把学生的动手操作简单地作为活动目的,而应合理引导学生在操作基础上,自主探索和发现和圆有关的特性。
2、注重的前后联系、体现“化曲为直” “化圆为方”的转化思想。圆是一种曲线图形,和以前学习的直线图形在性质上有很大的不同,但在研究方法上,联系很密切,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合理应用转化思想,将圆转化成以前学习过的直线图形来研究。如在研究圆形的面积是,可先让学生回顾以前在研究多边形的面积时,主要采用了割补、拼组等方法,将多边形的面积转化成更简单的图形来解决。那么这里是否也可以仿此思路把圆的面积用割补等方式转化成熟悉的图形来计算呢?
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 通过思考、实践、探索、交流等,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数学思想蕴含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逐步感悟数学思想。第六方面:评价建议
课程标准对评价建议是这样表述的:“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应重视过程评价,以定性描述为主,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教学中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展开评价:
(1)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建立成长记录袋
(2)恰当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口算、笔算、概念辨析、文字题等
(3)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从日常生活中提出各种问题
(4)评价方法要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采取课堂观察、课后访谈、作业分析。评价要全面,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和家长评价相结合。
第七方面: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生活处处皆数学,身边处处是资源。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地走入数学课堂,学习数学知识。因此,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有效开发校内资源,合理运用校外资源。
1、运用生活资源
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大量的数学信息,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为数学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运用生活中真实、生动的素材,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培养积极的情感。
2、开发教材中的主题图资源。
教学过程中,教材中的主题图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清楚地理解和掌握有关圆的知识。
3、开发利用多媒体资源。可以观看教学光盘,激发学生兴趣,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出示课堂练习题,展示学生作业,鼓励表扬学生。
4、利用学生课堂上的生成资源。
在练习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将有缺点的学生作业展示给学生看,以引起大家的注意,避免出现类似错误,也可以将优秀的学生作业加以展示,起到激励、表扬的作用,给其他同学做出积极的示范。
数学蕴含在生活中的每一处,为社会、人类创造丰厚的价值。引导学生学
好数学,用好数学,创造数学的价值,就要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灵活驾驭教材。
第三篇:人教版四年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一、教材分析
《大数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起始单元。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巩固和扩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之一。第一课时《认识大数》(P2_P4)则是从“计数单位、数位、数级、十进制计数法等数概念的多方面来全面地认识数,为避免学生在读、写大数时尽量少出错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这部分内容学习的重点是:熟记数位顺序表和有关计数单位的知识,知道每个数位上数字的含义。教学难点是比较正确熟练地说出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和知道“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是个大数;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及数位分级,为以后学习读数和写数打下基础。
3、能正确地说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含义。
4、通过情境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使学生快乐地获得知识,感受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逐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和分析能力。
三、重点难点
重点:熟记数位顺序表和有关计数单位的知识,知道每个数位上数字的含义。难点:比较正确熟练地说出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和知道“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四、课时安排(11课时)
1、亿以内数认识„„„„„„„„„„„„„„„„„„„„6课时
2、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1课时
3、亿以上数的认识„„„„„„„„„„„„„„„„„„„1课时
4、计算工具的认识与使用„„„„„„„„„„„„„„„„1课时 5、1亿有多大?„„„„„„„„„„„„„„„„„„„„ 1课时
6、机动„„„„„„„„„„„„„„„„„„„„„„„„1课时
2、介绍主题图。
老师:2000年我国开展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现在老师提供几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人口数,请同学们看看这几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人口数据。
(1)投影出示:
(2)看了这些数据,你了解了什么?有什么想法?有没有什么问题需要提的?
3、教学例1 教师:从同学们刚才尝试读数中,我们明白要想正确地读出这些大数,应该先了解掌握这些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现在,我们就先来学习这些知识点。
(1)投影出示图例:
老师:3819000这个数有多大呢?(2)计数单位的认识:
计数器上遮去万以上的计数单位 ① 一千一千地数,数到10个一千。老师:10个一千是多少
学生:10个一千是一万。(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满10向前一位进1,得出结果。)教师用计数器表示:
② 一万一万地数,数到10个一万。
老师:10个一万是多少?(在计数器上显示“十万”)③ 同样方法认识百万、千万。④ 认识亿的计数单位。
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千万位左边一位是什么位?它的计数单位是多少? 老师明确说明:千万位左一位是亿位,它的计数单位是亿。在计数器上显示“亿”。(3)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同学们请你们想一想: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4)认识数级。
① 引导学生观察数位及计数单位的排列规律。
学生回答探讨结果,并在自己的数位顺序表中填出新学习的数位以及相应的计数单位。
② 进一步向学生说明:按照我国计数的习惯,每死个数位为一级。最低一级是个级。引导学生理解掌握个级左边一级是万级,万级左边一级是亿级,并填写完整。
(5)认识“数值”
(3)万级中各个数位对应的计数单位各是多少?
2、个级的数的读法。下面这些数怎么读:
5432 4000 2008 105 120 3025 让学生说一说有什么体会?
二、学习新知
1、教学例2。投影出示数位表: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万 万 万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然后对照数位写上数字。(1)(2)个级的数的读法,写出2496。万级的数的读法。写出24960000。
① 先让学生尝试读法
② 比较24960000和2496在数位上的区别。
24960000含两级的数,其中的“2496”在万级,“0000”在个级,2496是个级上的数。③ 启发:引导24960000的读法。说说各个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 6表示6个万 9表示90个万 4表示400个万 2表示2000个万
读作:二千四百九十六万,并在黑板上写出(或电脑显示)这个数的读法。④ 讨论:2496与26960000读法的联系与区别。二千四百九十六┆ 二千四百九十六┆万
联系:“2496”不讨在个级还是在万级都读二千四百九十六。
区别:万级上的数表示多少“万”,读数时要添上“万”字,而个级上的数表示多少“1”,读数时就不读这个1。
⑤ 即时训练。
读一读:50000 180000 2350000 40000000 ⑥ 小结:首先要先明确万级上的饿数(可以缓出分级线);万级上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添上一个”万”字。
了由学生自主先哲合适的读数方法。
第4题呈现三幅北京景观的图片,让学生正确地读出图下面的数,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亿的内数读法的理解,提高学生读数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
由学生自己来说说这节课体会和总结含两级的数的读法:先读万级的数,在读个数的数。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每级中间有0的应该读零(联系两个0或着三个0的只读一个零),没级末尾的0不读。附板书设计:
亿以内数的认识
(二)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万 万 万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第 三 课 时
课题:亿以内数的写法 教学内容:
亿以内数的写法。(课文第6页的例
3、第7页的”做一做”及练习一中的第6~8题)教学目标:
1、掌握含有两级的数的写法,能正确写出亿以内的数。
2、通过探究活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教学难点:掌握什么时候写0、写几个0。教学重点:含有两级的数的写法。教学准备: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亿以内数的读法。
(1)先要求学生读出下面各题的数。
32000 1200000 1050000 30080000 40500000 186400 1086400 10086004(2)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经过学生的回答,教师简明概括,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亿以内的数的读发。
板书:(对照数位顺序表)6850 写个级上的数。
问:个级数位上有没有数?(没有)没有数怎么办?(用0表示或用0占位)如果不写0,就剩下”6850”性不行?为什么? 板书:(对照数位顺序表)在6850后面写上”0000”,即68500000。⑤ 读一读。
同样,把68500000分级,在读做:六千八百五十万,然后和原来的读数(原题目)进行比较,检验。
(2)显示:三千零八十万人参加了”保护母亲河”行动。
① 让学生尝试写数; ② 引导启发:含有几级的数;
万级上的数字是多少?个级上的数字是多少? 与上一题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要注意什么?(同样,这也是含两级的数,万级上的数字是”3080”,个级上的数字是”0000”。在写数时要注意:万级上的“零”要用0表示,个级数位上要用0占位。)(3)写一写:一千五百六十九万三千
六百七十二万三千一百一十三
① 同样,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在让学生学出这两个数; ② 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讨论,检验; ③ 提出存在的问题,有同学或来势来讲解; ④ 全班交流,板书正确写法:
一千五百六十九万三千 写作:15693000 六百七十二万三千一百一十三 写作:6723112 ⑤ 看数读一读。
三、巩固练习
1。课文第7页”做一做”
(1)由学生独立完成,请4位同学上台板演(2)同学之间互相交流;(3)教师奖品,全班校对。2。课文第7页:“你知道吗?”
练习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对照顺序表,回答。
千 百 十 万 ┆ 千 百 十 个 万 万 万 ┆
位 位 位 位 ┆ 位 位 位 位
┆ 0 0 0 0 9表示什么?这个数读作________ 1 0 5 ┆ 0 0 0 0 1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 2 3 0 0 ┆ 0 0 0 0 这个数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 2 3 4 ┆ 0 0 0 0 2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这个数读作___ “234”在哪一级上表示什么? “5”在哪一级上,表示什么? 这个数读作__________。1 0 2 0 ┆ 0 8 0 0 这个数读作__________。
2、写出下面各数。
六千三百二十 二十三万五千 一百零四万零二十 要求:(1)先说一说写数的方法,步骤(你是怎么写的)(2)读一读,先明确含有几级的数;(3)对照数位顺序表写数。
3、练习一中的第12题。
要求:(1)先读一读:13090034,96000000,860100,13909000(2)写一写:九千六百万 一千三百九十万九千
八十六万零一百 一千三百零九万零三十四(3)按题目要求连一连
(4)想一想:如果不经过读数,写数,能不能通过推测,判断进行连线?说出你的策略。
二、专项练习
1、不对照数位顺序表直接写出下面各数。(1)一百五十万三千 ①由学生独立完成;
②引导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过度到直接写数。
1的理解水平,培养了学生对大数的数感,而且训练了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
四、小测:课本练习一的第11题
五、总评: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附板书设计:
练习
千 百 十 万 ┆ 千 百 十 个 万 万 万 ┆
位 位 位 位 ┆ 位 位 位 位 9 ┆ 0 0 0 0 9 1 0 5 ┆ 0 0 0 0 1 2 3 0 0 ┆ 0 0 0 0 2 3 4 ┆ 0 0 0 0 2
第 五 课 时
课题:
比较大数的大小
教学内容: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课文第13页的例4响应的“做一做”,练习二中的第1、2题)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比较大数的大小的方法,能正确地熟练地比较两(或两个以上)大数的大小。
2、通过探索轰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多个(两个以上)大数的比较。教学重点:理解,掌握比较大数的大小的方法。教学准备: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读出下面各数。
32800 230008 1230080 3200000 要求:
1、题目用课件逐一出示;
2、学生看数后,读数(每小题可请1。2位学生来读);
大。我说5600000大雨6500000行不性?为什么?(对这个问题,学生并不难判断,很容易说出理由。老师引导的目的,是让学生概括出位数相同时,两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规律。)启发:从中你又知道了什么? 生:位数相同时,看最高位(学生可能会表达成”第一位”,教师要予以改正。)最高位数字大的,这个数就大;最高位数字小的,这个数就小。
紧接着,教师再出示: 3306558和3380000 问:那个大,那个小?你又是怎么比较的? 等学生争取回答结果并说出比较方法后,老师再问,从中你又知道了什么? 应到学生概括出:最高位上数字相同,就看后一位数字,后一位又相同,就看再后一位的数字,这一数位上的数字大,这个数就大;反之亦反。
3。教学例4 出示中国地图册挂图。(1)先让学生在地图中找到以下几个省的位置;
黑龙江,内蒙古,青海,四川,西藏,新疆。
(2)问:你去过这些省吗?看到了什么?给同学做个简单介绍。(学生知道什么就讲什么)(3)幻灯出示各地区特点的形象图片,教师先对这些文化名胜作简单介绍,然后再呈现各省的面积数。
(4)让学生正确地读出这些数。
(5)随意选取两个省份的面积数进行比较。如:黑龙江:454800 内蒙古:1100000。
经过以上的基本题练习,学生根据位数大雨位数少的数,很容易得出结果。这时再要求学生用“>”号表示,得
1100000>454800 又如比较:西藏:1210000和新疆1660000。
学生根据,位数相同,从最高我诶开始比较,也很容易得出结果。1210000<1660000(6)引导归纳大数的比较方法。
首先看位数,位数多的数比位数少的数大;饿位数相同,就从最高位开始比较,一位一位地往后看,哪为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比较大数的大小
1210000 > 72000 454800 < 48500 位数不同 位数多的数大
1100000 < 1660000 1660000 > 11720000 位数相同 看最高位 如果„„
第 六 课 时
课题:大数的改写
教学内容:大数的改写课本第14——15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1、掌握将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能正确的改写整万的数。
2、掌握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的方法。能争取地“略写”非整万的数。
3、理解,掌握”四舍五入”的含义,并能正确运用。
4、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增强学生的科普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教学难点: 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万”做范围的近似数。教学重点: 大数的“改写”和“略写”。教学准备: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用幻灯出示下面土模。
1、写出下面各数
一百二十万二千三百 写作: 二百零四万五千 写作 三千零二十万零六百八十 写作 五千八百万零七百吨 写作 三百六十四万八千个 写作
写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然后幻灯补充正确写数。
2、读一读下面各数。2000000 读作 3500000 读作 10200000 读作
这时学生感到直接说出这两个大数之间的陪数关系比较困难。
(3)启发学生想到:用”万”作单位的数进行比较会比较方便。(4)观察这两个数有什么特征?怎样把这两个数改为整万的数?
(5)介绍”四舍五入”法及如何用“四舍五入”法将非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①找准万位上的数。板书:12756 ②看万位右边第一位上的数,是2 ③说明:根据”四舍五入”法规定,像这样小于5,把它和右边的数全舍去,改写成0。板书:12756≈10000。
说明:因为得出的是近似数,所以必须用“≈”,不能用“=”。④再把10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板书10000=1万(说明:这里两数是相等的,只能用“=”)(6)想一想:怎么将1389000用“四舍五入”法该写成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先让学生尝试联系,然后教师在逐步引导。
①找准万位上的数:1389000 ②看万位右边第1位上的数。大于5向前一位进1,再把它和右面的数全舍去,改写成0。
板书:1389000≈1390000 ③再把1390000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板书:1390000=139万
教师:太阳的直径是地球的多少陪。(7)即时尝试
把下面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1264008 1328543 1209000 先由学生尝试练习,然后教师讲评,如果学生直接“略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也可以,但要强调写上“≈”。
如:1264008≈126万 1328543≈133万
三、巩固练习。
1、课文第14页的”做一做”。
通过联系,一方面是让学生用刚学到的知识进行改写,进一掌握新知;一方面回忆过去提供的有关地理知识素材,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地理知识,扩大视野。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使学生感受到数的产生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
教学难点:使学生了解数的产生,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初步认识亿以上的数。教学重点: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近3年的数学,每天都要和数打交道,这些数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 板书课题:数的产生
二、探究新知
1、数的产生
师:课前大家查找了一些资料,哪组愿意为大家介绍一下数是怎么产生的? 生:介绍 师:补充
2、记数符号
师:看来数的产生来源于生产、生活的需要,下面介绍一些记数符号。出示:
问:你们知道阿拉伯数字是怎么产生的吗?
1、然数的认识
师: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二、十进制计数法
师:生活中还有更大的数,需要用数级更多的数位表读写。例如:
(1)我国人口:1295330000人;全球人口:6100000000人
(2)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人口总数是十二亿九千五百三十三万人。(3)1999年联合国公布世界人口已达到六十亿,世界上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中国人。
(4)1978年至1998年的20年中,我国城镇新建住宅四十七亿五千万平方米。
13、亿以上数的认识
第 一 课 时
课题:亿以上数的读、写法
教学内容:亿以上数的认识课本第21——22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够正确读、写亿以上的数。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旧知识学习新知识。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
教学重点: 学习亿以上数的读法、写法。教学难点: 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教学准备: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1、小组交流:
在课前让学生搜集一些生活中的大数,可以有意识的用学生复习亿以内数时用到过的一些数据。上课时,请同学们把搜集的数据在小组内互相读读、写写。再说说是怎样读或写这些数的。
2、全班交流: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引导学生看亿以内的数是怎么读的,怎么写的。(2)全班交流亿以内数读写方法。
二、探究新知
(一).亿以上数的读法
1、出示一些亿以上数的信息。例如: ①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是149600000千米。
②我国平均每月生产和丢弃的一次性筷子大约是149600000双。③2002年我国出口总额约为325600000000美元。
④截止到2003年一月,我国青少年上网人数约为102000300人。师:请你比较一下这些数和刚才读的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④ 其他
师:你觉得读含有2级的数和含有3级的数在读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二)亿以上数的写法。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怎样写含有2级的数。请同学们打开练习2,你能试着写出下面这些数吗?
1、写出下面各数。
二百零六亿零五百八十万 写作: 四百八十亿 写作: 十二亿七千六百万 写作: 三十亿零六十万 写作: 一千零四十亿零五百万 写作: 同时提供给学生思考题思考:.请你思考一下有什么好方法、好经验要和同学们交流的?
2、学生反馈:(1)首先全班交流数写的对不对,订正。(2)重点处理写数的方法:以学生交流的形式进行方法总结。
3、在这里教师要重点处理0的写法。
(1)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用0占位。(2)使学生意识到,不能读几个0就写几个0。
4、组间交流。学生手中有很多数据,可以充分利用,可以安排这样一个活动,两人间读一条自己喜欢的大数的数据,1人读,1人记录。小结:(1)怎么写亿以上数的。(2)自己是怎么解决新问题的。
三.巩固练习:
1、读数(1)我国人口总数是1295330000人。(2)1997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494170000吨。(3)1995年我国城乡新建住宅4300000000平方米。
2、先说出下面各数是几位数,最高位是什么位?再读出来。
20700600 4600800000 10560000000 80049020 5000000000 3007050000
3、把下面的数读出来。
土星是太阳系中的第二大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是1427000000千米,绕太阳一周要用29年半。我们用最大的天文望远镜至少可看到1000000000颗星。
我国自行车社会拥有量为470000000,有“自行车王国”之称。
这节课我们来学:亿以上数的改写和省略(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数的改写
1、自主学习:
出示:人类用最大的望远镜可以观测到天空中1000000000颗行星。(1)谁愿意先读读这个数?
(2)你有好办法一下就读出这个数吗? 这个数怎样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 小结并板书:1000000000=(10)亿
注意:只去掉亿位后面的8个“0”,不要有几个“0”去几个“0”,改写后,不要丢掉原题的单位名称。
2、练习:
69000000000=()亿 4200000000=42()亿 8000000000元=()亿元
3、小结:怎样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什么样的数可以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
(二)求近似数
1、出示: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235000000 284000000 小组讨论:用什么方法求?怎样求?学生汇报并板书:出示线段图
想:这两个数在2亿和3亿之间,哪个数更接近2亿呢?哪个数更接近3亿呢? 就要看千万位上的数,把它四舍五入,所以:235000000 ≈ 2亿
284000000 ≈ 3亿
2、练习:把下面的数四舍五入到亿位。1276270000≈_____亿 20897000000≈_____亿
3、小结:怎样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根据省略尾数的最高位千万位上的数来决定四舍还是五入,并且五入时不要忘记进1,而且有时还会遇到连续进位的情况。如:29970000000≈_____亿
试着求一求。板书:29970000000≈300亿
省略尾数是按一定的要求去掉尾数,求出的是原数的近似数,改变了原数的大小,所
教学重点: 认识算盘、计算器,计算器的使用。教学难点: 利用计算器来进行计算。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今天我们来一起认识一些计算工具。你知道哪些计算工具?
2、学生介绍计算工具
3、介绍古代计算工具:
计算工具从古到今,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远古时代,人类在捕鱼、狩猎和采集果实的劳动中,产生了计数的需要。人们就用手指、石子、结绳或在木棒上刻痕来计数。这种方法只能计数,而不能清楚的表示出计数级的是什么事情,人们开始想一些新的办法来计数。这就出现了这样一种计数方法——算筹。
介绍算筹:
我国古代人用算筹计算。用算筹表示一个数,采用十进位制,并且纵式横式交替使用。个位数用纵式表示,十位数用横是表示,百位数再用纵式表示“„„”空格表示零。
二、新授:
(一)认识算盘:
1、介绍算盘的由来:后来我国劳动人民创造了算盘作为计算工具。早在公元15世纪,算盘已经在我国广泛使用,后来游船到日本、朝鲜等国。它的特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特别实用他计算数目较大和数目较多的加减法,更为简便。
2、介绍算盘的组成:算盘各部分的名称如下图:(略)
刚才同学们介绍了许多的计算工具,其中(1)算盘是我们中国所特有的,现在在许多地方还能见到。你认识算盘吗?对算盘有哪些了解?
拨出一个数,说一说这表示多少?
(2)两种不同的算盘:出示两种不同的算盘(书23页图):观察有什么不同。左边的算盘是中国算盘,上面有两颗珠子,每颗代表5。后来算盘发展到日本,逐渐演变成右边这样,上面变成了一颗珠子。
原因是:原来是中国采用的是16进制,满15进1,所以算盘每档上是15;进入日本后,采用的是十进制,所以算盘的上面剩下1颗珠子。(3)算盘的两种功能:计算和计数
3、介绍计数方法:(教师边操作边讲解)
算盘上的每一档代表一个数位。我们选定一档作个位(做个记号),从这一档起向左数,就是十位、百位、千位、万位,这与整数的数位顺序完全相同。
91、用计算器计算
3849+29563 739×254 24010-18925 297756÷919 6389×74 1572×639 51000-29814 25488÷236
2、先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再找一找规律。9999×1=9999 9999×2= 9999×3= 9999×4= 9999×5= 9999×7= 9999×9=
四、小结:计算器的使用为我们带来了许多的方便,通过使用计算器,你觉得计算器如果具备哪些功能就更好了?不妨我们去找一找是否有具备这种功能的计算器,该如何使用,更希望同学们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明出更好的计算工具。
五、作业:请你拿着计算器与妈妈一起去买一次东西,你帮助算一算应付的钱。附板书设计:
计算工具的认识 算盘
计算器:On/c开和清除键 386+179 825-138 Off关闭键 26×39 312÷8
《1亿有多大》
教材分析
《1亿有多大?》是人教版新教材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七册第一单元内容。教材在数概念的教学中,十分重视数感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但由于1亿这个数太大,学生很难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因此在“大数的认识”这一单元后,安排这个综合应用,旨在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利用可想像的素材充分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通过“称一称”“数一数”“排一排”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一亿
指名说说计算结果。
提问:看了这个数据,你又感受到什么了?
2、称一称
那么100000000到底有多大呢?大家想不想切实感受一下啊?下面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古时候有一个叫刘恩的大臣,他非常关心老百姓的疾苦,有一次黄河又泛滥了,波涛汹涌的黄河水不知冲倒了多少房屋,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无家可归。当刘恩得知这一灾情后,他非常的着急,立刻用了最快的速度写了一份奏折给皇帝。皇帝看了刘恩的奏折后就下令让他到灾区去救灾。刘恩到了灾区后,立刻展开救灾工作,他和老百姓吃住在一起,同甘共苦,最后终于让老百姓重建了家园,又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灾区的人民非常感激刘恩,家家户户都挂上了刘恩的画像,可是皇帝知道这件事后,非常的嫉妒。他就不愿意奖赏刘恩,但是又害怕老百姓会说他的闲话,于是他就想了一个自认为很好的办法,一天他把刘恩找来,先是夸奖他救灾的功劳,然后对刘恩说:“民以食为天,你在灾区救了那么多的老百姓,朕就奖赏你每月奉禄多加100000000粒大米吧。”皇帝刚说完,其他的大臣都笑了,心想,皇帝这哪是在奖赏刘恩啊,100000000粒大米才有多少一点点。可是刘恩却是很高兴的谢了皇帝。你能知道刘恩为什么很高兴的谢了皇帝吗?
你能猜想出1亿颗大米到底有多重吗?
(学生猜想)
我们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能巧妙的称出1亿大米到底有多重?
(学生讨论)
师引导出设计方案:把1亿粒大米称一下
方案
1、先称出100粒大米的重量,再除以100,再算出1粒大米的重量,最后乘1亿,算出1亿粒大米的重量。(或用倍比关系算)
方案
2、先称出10克大米,再除以大米的粒数,最后乘1亿,算出1亿粒大米的重量。
3、教师提出要求: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方案计算出1亿粒大米的质量,请写出计算过程以方便后面的汇报,可以用计算器来帮助计算。
4、学生分组计算
5、各组汇报结果,教师板书,感受1亿粒米的多少。
通过刚才活动我们知道了1亿粒米大约有2500000克=2500千克=5000斤重,现在知道刘恩每月奉禄多加100000000粒大米,为什么很高兴的谢了皇帝吧?
而我国有13亿人口,如果每人每天节省1粒米,那么全国一天下来大约能节省多少
第四篇: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三说一看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三说一看说课稿
衙门营子小学
郭艳娟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我从七个方面来解读课标和教材:课标要求、编写特点、编排体例和内容结构、知识整合、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课标要求
1、课程标准中,第二学段目标简要描述如下:识字与写字,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累计认识常用汉字。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阅读,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学习略读。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诗文大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乐于与同学交流。习作,乐于书面表达,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学习修改习作。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口语交际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综合性学习,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用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能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2、本册教材的学习目标,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000个字,会写1300个字。会使用字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开始学习略读。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10篇(段)。练习复述课文。、初步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开始练习习作。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二)编写特点
手捧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实验教科书,爱不释手。作为中年段的起始,教材从编写思想、编写体例以及课例的选编、练习的设计都有了新的突破
1、突出重点──由边际走向靶心
教材在课程内容、课程目标、课程主体的定位上,都是很有针对性,使教材对于茫茫课程资源的使用非常有序,主要体现在:1专题组元,突出课程内容重点,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这些专题,以人文主题为主,有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等六个专题。以工具主题为辅,有细心观察、科学的思想方法两个专题。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2目标突出课程学段重点,纵观教材,本册目标,做到突出本册重点,注意从三个维度,突出本学段的重点要求.注重两头伸展:在突出本段的重点同时还注意立足低段求发展,着眼高段打基础.。3关注学生,突出课程主体重点:教材编写从关注教师的教,转为方便学生的学。2 加强综合──由单一走向综合
教材对于课程本质的认识,已突破了“学科课程”的狭义概念,从单一内涵的学科课程走向广义的综合课程。主要体现在:1、变“工具中心”为“工具与人文统一”,教材编写一把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摆在重要位置,把学科的认识侧面和情感侧面统一起来,积极把社会、自然、人文纳入课程内容,强调学科的综合性和课程的整体结构2、变“学科中心”为“学科与活动并重”。教材在体例、内容、形式的安排上,一方面既立足本学科课程的特点,安排学习语言的重点,重视语文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注意根据本学科母语课程的特点,创设大量的语文实践机会,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做到学科与活动并重,互相配合、互相交叉,相互渗透。
3、整体推进──由线性走向集约,教材基本结构有了明显改进,改变过去训练重点单一,阅读、口语交际、习作三线并进的编写方式,取而代之的是采用专题整合、整体推进、协调发展的集约型统编方式,整合性进一步加强,每组教材围绕专题合理有序地组织内容,精心设计学习活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学习内容与训练内容,阅读理解与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彼此关联,紧密结合,使语文听说读写各项能力的培养整体推进,三维目标协调发展。4‘动态生成──由僵化走向活化,实验教科书改变过去将教材当做圣经、当做唯一课程资源的编写思想,注意体现教材的开放性和弹性,注意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创设让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机会,给地方、学校、教师和学生留出开发、选择和拓展的空间,增强教材对课程资源的吸纳整合力,让教师和学生能够根据学习发展态势和语文综合素养动态生成的需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地开发和利用自然、社会、人文中蕴涵的丰厚的语文课程资源,让语文课程资源在动态过程中不断生成。
(三)编写体例和内容结构。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此外,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设计了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细心观察、灿烂的中华文化、壮丽的祖国山河、科学的思想方法、献出我们的爱。每个专题内涵丰富,蕴涵教育价值。
每组由导语、三篇精课课文、一篇略读课文、一个语文园地组成。精读课文后面有会认和会认的字,略读课文后面没有安排会认的字,哪字属于生字就随文注音。精读和略读之间有连接语,并适当提出略读的要求。一部分后面有资料袋,有两组课文安排了综合性学习。
每个语文园地由五个栏目组成。其中有四个固定的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栏目是机动栏目,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八个语文园地中交叉安排两次。
(四)知识的立体式整合
从横向上看:1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的横向联系,如:第三组“心中的秋天”。导语是激活正在体验的“金秋时节”,接下来,引导学生“发现她的美丽,感受她的美好”:朗读、学习、感悟《风筝》、《秋天的画》、《听听,秋的声音》等课文;背诵秋天的诗歌;积累写秋天的词语和句子;学习课文的结构如,我们来交流交流,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秋天的雨的?等等。一幅幅清晰的赏秋图画,一个个鲜活的写秋词语,一句句生动的绘秋句子,甚至一首首优雅的赞秋歌曲等。秋天的美景凸现在学生的头脑里,歌之、咏之、、写之,多么富有情趣,富有韵味。语文园地的“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各个栏目表面看各自相对独立,但是大多藕断丝连,围绕专题或明或暗地相互关联贯通。如:口语交际《秋天的快乐》“秋天里,我们和爸爸妈妈去摘果子、看红叶,和小伙伴去放风筝、捉蛐蛐一一让我们交流一下在金秋时节做的事情,以及从中感受到的快乐。”习作“选一幅或画一幅秋天的图画,先跟同学说一说图画的内容,再写一写你选的或画的画。注意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写好后读给同桌听,根据他的意见认真改一改。再把习作和图画一起贴在教室里,让大家欣赏。”这些设计,因景生情,因情写景,因景写文。读课文与想象情境,图与文,读与练,口语交际与习作,课文学习与综合活动都横向联系。这不仅是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的横向整合,也是思维、想象与语言表达的横向联系,还是学习过程与方法的引领。我们要张扬教材这方面的个性,在教学中重视整合,融会贯通,综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2.加强了单元内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横向联系。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用一段流畅的文字,很自然地由精读课文过渡到略读课文,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形成一个整体,更好地发挥训练阅读、迁移能力和陶情冶趣的功能。如,学了精读课文《陶罐和铁罐》,在略读课文《狮子和鹿》前有这样一段话:“《陶罐和铁罐》告诉我们应该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下面这篇课文,又会给我们什么启发呢?认真读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再联系实际说说自己的体会。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把这两篇课文联系起来,想想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这段话承上启下,既概括了前面精读课文所学的内容,又引出了略读课文学习的内容,同时还把两篇课文联系起来,提出略读要求。
从纵向上看①立足低段求发展:目标有的是在低年级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如,低年级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而本册的要求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低年级提出“结合上下文,了解词句的意思”,本册在此基础上提出“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及“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的要求。② 着眼高段打基础:作为中年级的起始阶段,有些目标是从本册开始起步的。如,阅读方面,提出“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习作方面,从本册“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口语交际方面,“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教学中,要注意不同目标的的要求,注意全体学生实现的程度差异,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五)教学建议
1.关于学习习惯。通过讲述名人故事、介绍身边榜样等办法使学生懂得养成“认真写钢笔字、毛笔字”的习惯的意义和具体要求。联系各科教师与家长,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对于前几个学期的学习习惯依然要继续培养,不可放松。
2.关于汉语拼音 与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相结合。利用学会的汉语拼音纠正方音。通过激励、督查等办法真正使普通话成为课堂语言、校园语言。
3.关于识字写字,着力培养学生借助汉语拼音、字典等工具以及汉字知识进行独立识字的能力。鼓励学生之间交流识字的方法、经验和感受。对“识”、“写”的生字不能要求一次达标,要为学生创造多次认读、多次书写、多次运用的机会与条件。加强写字指导,严格要求,严格训练。
4.关于阅读 教科书是基本的、重要的教学内容,但不是唯一的、全部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在课前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在课中穿插阅读相关文章,在课后指导学生开展拓展性阅读。着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加强个性化阅读,使每个学生在读中积极思维,展开丰富的情感活动。在此基础上组织好全班的交流,尊重学生的想法,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要加强朗读、默读和诵读。要将朗读、背诵、复述作为必须完成的课堂教学任务。培养语言积累的意识、方法和习惯,加强读写结合。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背诵、摘抄、复述、小练笔等形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积累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新鲜语言材料。
5.关于口语交际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努力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精心创设交际情境,如陈设相关的实物、绘制有关情景的图画等。努力实现口语交际的多回合双向互动。
6.关于习作 要将“文从字顺”作为首要目标,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一定要创造条件使学生无拘无束地放开来写。要爱护学生想说想写、敢说感写的热情、冲动和愿意,消除习作的畏难情绪。不必完全按照教材编排的顺序教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作适当调整;习作指导要常抓五件事:第一是激发兴趣,培植信心;第二是指导观察,积累素材;第三是引导读书,不断增加内容、文化、语言的积累,特别是语言的积累;第四是指导学生想明白了再写;第五是指导学生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
7.关于综合性学习根据实际情况,利用校园、家庭或社会资源确立学习主题。可以采用如下几种方式进行教学:“问题——解决”式,“观察——表达”式,“活动——探究”式。在学习过程中,突出综合,加强实践,强调自主。综合性学习的指导应突出自主、合作和探究。
8.关于练习
学用字词句,对于那些过去那些有利于巩固学生的语文基础的题目依然可以让学生练习,但要注意分量适当,激发兴趣。读读背背及成语积累,其要求是熟记,有所意会即可,不可人为拔高要求。教学时,要坚持“先吞噬,后反刍”的策略,教学成语可以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借助生活经验,观察相关事物,凭借语言环境。
(六)评价建议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查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课堂教学评价应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的,这正是新课程学生评价所倡导的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标准分层,了解学生发展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1.评价内容多样化。重视对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与态度进行全面评价,具体范围包括识字与写字、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的能力等项目。2.评价标准多样性。为了优化教学评价,可以允许不同学生异步达标,实施因人而异的多层评价策略,多用开放式的问题测评学生。3.评价方式多元化。科学的评价方法是实现正确评价目的,落实全面评价内容,本人认为可以实施分层评价,口头评价与书面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交融的策略
(七)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立足课本, 挖掘语文教材资源,科学把握教材, 利用课本资源。我们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 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 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文教学活动, 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2、联系生活, 创建环境资源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每天都会有不同的事情发生,关键在于你有没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如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日常生活习惯,起床、刷牙、洗脸、排队、吃饭„„写出一个个生活中的小片断,在班里交流,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
3、在乡土文化中开发课程资源。乡土文化朴实、生动、富有人情味儿, 处处洋溢着 “真善美” 的气息。乡土文化包括本土的历史文化、饮食文化、曲艺文化、社交礼仪文化、婚丧庆典文化等, 这些将成为丰富的课程资源。抓住我们是农村孩子这一优势,安排学生认真观察家乡周围的景、物、人、田等农村风光,并写成日记形式。有了鲜活的家园风光,学生都一致认为好写。这可是我们农村孩子特有的学习资源啊!
总之,只要我们教师能充分将语文教学面向自然、面向科学、面向社会,只要不懈努力,就一定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断积累更多的经验、取得更大的成绩收获到更多精彩!
谢谢大家!
第五篇:小学四年级英语下册三说一看演讲稿
小学三年级英语下册利用知识树说教材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今天我说的是PEP小学三年级英语下册教材。
一、说课标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基础,为他们继续学习英语和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因此,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综合语言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这五个方面共同构成了英语课程总目标,英语课程总目标又以学生在这五方面应达到的综合行为表现制定出分级目标和对应的分级标准。
在义务教育阶段,从三年级起开设英语课,四年级应完成一级目标,就是指学生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达到的综合行为。
1、语言知识: 语音部分
正确读出26个英文字母;了解简单的拼读规律;了解单词有重音,句子有重读;了解英语语音包括连读、节奏、停顿、语调等现象。
词汇部分
知道单词是由字母构成的;知道要根据单词的音、义、形来学习词汇; 话题部分
能理解和运用下列功能语言:问候、介绍、告别、请求、道歉、情感、喜好、建议、等。
2、语言技能:分为听做、说唱、玩演、读写、视听五个部分。(1)听做: 能根据听到的词语识别或指认图片,能听懂简单的指令并作出相应的反应。能根据指令做事情。能根据图片说出单词或短语。(2)玩演。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用英语做游戏并在游戏中进行简单的交际;能做简单的角色表演;能表演简
单的英语短剧。(3)说唱能根据录音模仿说话。能相互致以简单的问候;能相互交流简单的个人信息,如:姓名、年龄等;能表达简单的情感和感觉,如:喜欢和不喜欢;能够根据表演猜测意思、说出词语;能学唱英语儿童歌曲和歌谣15首左右;(4)读写。能正确书写字母和单词。能看图识单词; 能在指认物体的前提下认读所学词语; 能在图片的帮助下读懂简单的小故事;能模仿范例写句子。(5)视听能看懂语言简单的英语动画片或程度相当的英语教学节目。
3、情感态度:能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乐于接触外国文化,增强祖国意识。培养学生敢于开口表达,积极参与各种课堂学习活动,并养成和谐健康向上的品格。
4、学习策略。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力集中,在课堂敢于表现和交流交流,能注意倾听,积极思考、积极与他人合作。尝试阅读简单的英语小故事,积极运用所学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
5、文化意识。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本册教材中所涉及的英语文化知识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
通过上面的目标教学,让学生在三年级毕业能做到如下四点
1、对英语有好奇心,喜欢听他人说英语。
2、能根据教师的简单指令做动作,做游戏,做事情(如涂颜色、连线)。能做简单的角色扮演。能唱简单的英文歌曲、说简单的英语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和读懂简单的小故事.能交流简单的个人信息,表达简单的感觉和情感。能模仿范例书写词句。
3、在学习中乐于模仿,敢于表达,对英语具有一定的感知能力。
4、对学习中接触的外国文化习俗感兴趣。
二、说教材
我所解读的这套教材2012年 新版教材,这套教材力图激发学生学习英语 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初步建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书写基础,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初步具备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本套教材的主要特点是:、教材体现了交际教学思想,注重学生语音应用能力的培养。教材在整体构思,内容安排,活动设计和教学方法选用上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贯彻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和语言运用的基本原则,把知识和技能目标融合在完成任务之中。、注重能力培养,开发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学习策略,培养创新能力。3、突出兴趣激发,本册书在内容、形式。方法、插图及装帧设计等方面都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为宗旨。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选择话题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需求,同时突出内容的思想性,实用性,启发性和创造性。、教材重视双向交流和中西方文化的介绍。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认知能力,教材选编了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与教材内容和教学进度同步的中西方文化知识。、重视灵活扩展。考虑到学校差异,教师差异和学生个体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影响,所以在教材的安排上有一定的灵活性。每单元分ABC三部分,其中AB是主体教学内容,其中每个部分都以话题情景为主,创造出独立的语言环境,能使学生投入其中,增强趣味性、实践性和应用性。C部分是选学内容。
本套教材贯彻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和语言应用的基本原则,把知识和技能目标融合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之中,体现了“话题---功能---结构---任务”的形式。本套教材共有六个主题单元,每个单元都有各自的话题和功能,如第一单元涉及的话题是学校返校与认识新同学,第二单元涉及话题是家庭和家人,第三单元涉及的话题是动物园里的动物及其他们的样子。第四个单元是学习一些简单的方位介词,并能简单的描述某东西的具体位置。第五个单元是学习简单的带有实意动词的一般疑问句及其回答。第六个单元是学习数字及其如何询问数量。每个单元从主情景图开始,呈现本单元的主要词汇和句型,通过A、B部分词汇
与句型的学习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从而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如第一单元的三维目标为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听、说、认读UK Canada 等国家名,能在情景中运用句型 Where are you from?并能回答I am from China.能够正确说出元音字母a在单词中的短音,并能够根据发音规律读出学过的简单单词。能够逐步做到见到符合发音规律的词就能拼读,听到符合发音规律的词能写。学会与人沟通,交流个人信息,学习对人有礼貌的好行为。通过学习国家名称,了解中国和其他英语国家的国旗和主要建筑。
知识与技能的立体整合 1.横向整合
本册书的六个单元都是学习日常生活中经常涉及到的知识。主要学习一些日常交际用语,还涉及到了一般现在时的简单应用,其中还包括含有实意动词三单形式的句子。由I am a teacher.He is a teacher.逐渐深入到 It has big eyes.并且在第二单元还接触到了含有系动词的一般疑问句形式,在第五单元逐渐深入到含有实意动词的一般疑问句。另外在语音知识方面,本册书从第一到第五单元逐渐学习了元音字母在开闭音节中的发音规则。而第六单元则是对所学语音知识的一个总结。
2.纵向整合
从三年级上册的Hello到本册的Welcome back to school.三上的Colors 到本册的Do you like pears?三上的Look at me 到本册的My family.每单元都和上册有直接的联系。从打招呼到介绍家人,从描述动物的外貌到学习数字,这些都是以人物为主线,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都以语音知识为基础,通过话题出现词汇,由词汇到句型。通过创设不同的情景,让学生能够很快的融入学习并运用所学话题,形成综合语言能力。同时也能看出本套教材在设计过程中对所学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整合。
三、教学建议
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活动应简单易操作,年龄越小,活动就应该越简单。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坚持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民,优化课
堂教学,注重语言实践,加强这习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教师也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可以在教学前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扩展。下面我就针对本册教材教学活动的安排谈一下我的教学建议。
词汇教学:在教词汇时,我主要从音、义、形三方面考虑,利用字母或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则进行教学,还可以利用找同音词或相近词的方法进行巩固。在词汇教学中要做到由词到词组,再由词组到句子的原则。比如在教学father 一次时,我们可以发展为 father---my father---this is my father 同时必须要有大量的输入。因为只要输入足够大才能让学生更完美的输出。
语音教学: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掌握了26个字母的发音及大小写形式,也知道了辅音字母最简单的发音规律。本学期进入五个元音字母在闭音节中的发音规律学习。在教学中,尽量运用已学过的单词,通过引导学生听音辨音和吟唱语音歌谣,总结出字母的发音规律。
3、歌曲与歌谣教学
本册书中有八首歌曲和15首歌谣。这些歌曲也歌谣都是学生乐于跟唱跟读的内容。教学中可以把这些灵活的运用到教学中。除了用于热身,还可以灵活调整,用于呈现或者巩固语言和词汇教学中,也可以在教学中用来调节课堂气氛。因为学生爱动,喜欢表演,还可以把这些歌谣加上相应的动作,让学生在唱起来的同时动起来,演起来,乐起来。
5、趣味故事教学。
每个单元的C部分中的趣味故事的作用不仅仅是给学生带来快乐,更重要的是为学能较强的同学提供语言拓展的内容,对于理解力较强的同学,要求做到理解故事、会讲故事、表演故事,并鼓励他们在故事中运用新的语言。对于中等学生要求能理解故事,能够跟录音指图讲故事。对于接受能力较差的同学,能理解故事即可。
课堂评价
小学英语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评价应有益于学生树立自信,形成继续学习的动力。评价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以学
生平时表现出来的兴趣、态度和合作能力为依据,注意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使用所学语言进行表达的情况。教师应多采取鼓励性语言如:good very good great wonderful well done super
cool 或用小奖品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评价。除教师评价学生外,还有生生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英语课程标准中对终结性评价不建议使用书面测试方式,应该采用在一定学习阶段(学期、学年)结束时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全面评价。它的目标是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对于评价结果,采用等级制与评语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评语分为三部分,一部分为教师评语,主要谈学生的进步,激励学生学习;一部分为小组评,让学生所在的小组讨论评出学生的进步;最后一部分为自评,谈谈想法和表现,并说出自己努力的方向。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合理开发和积极利用课程资源是有效实施英语课程的重要保证。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如教材、教学参考、多媒体资源、网络资源、直观教具和实物等。还可以创设学校教学环境,如图书馆、班级英语板报、校园英语标语、英语主题报和英语广播站等。
自英语新课程改革以来,在新课标的学习和熏陶下,我深知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认真钻研教材。只有做到“心中有课标,口中讲课标,上课落实课标”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师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以上是我对本册教材的具体分析,希望各位领导、老师给予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