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学生快乐学习的策略
如何让学生快乐学习
内容摘要:
数学学习内容本身是枯燥乏味的,如何让学生在枯燥的内容中快乐学习呢?本文从设疑激趣,使学生愿意学;寓教于乐,使学生泼地学;引导参与,使学生主动地学;注重联想,使学生创造性地学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 键 词:设疑激趣寓教于乐创设情境创造性引导联想
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的活动过程,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而教师教的怎么样,关键要看学生学得如何。《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是生动活泼、主动快乐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乐学、爱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就可以调动起来,那么,争取课堂的最佳效果,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也就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了。
一、设疑激趣,使学生愿意学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材料有内在的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生好奇心强,对新奇的东西容易产生兴趣,教师教学时,若能根据教材特点有意制造悬念,提出新颖有吸引力的问题,则能创造诱人的学习情境,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并使这种好奇心转化为求知欲,进而转移到对新知识的学习上去。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上课,教师首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谁能说出几个是3的倍数的数?
生:3、6、9这些数是3的倍数。
师:这几个数是3的倍数,我们也可以说这些数能被3整除。
师:谁能说出几个能被3整除的两位数?
生:12、15、18------这些数都能被3整除。
师:能不能说出几个能被3整除的三位数?
学生立即回答有一定困难,过一段时间,有的学生陆续说出123、963等数。
师:就123这个数,我又能连续说出几个能被3整除的数,如:132、213、231、321等;就963这个数,我也能说出一连串的能被3整除的数象936、639、693、369、396等,学生一一验证结果正确,这时全班学生情绪异常活跃,同时又感到不解。教师接着说:“不论同学们举出一个什么样的整数,我都能立即判断出它是否能被3整除。”学生纷纷举手,说出了许多数,教师一一作了判断,学生验证,果然正确,这时全班学生兴趣盎然,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急切想悟出这其中的奥妙,教师抓住学生注意力集中、求知欲旺盛、思维活跃积极这一有利时机,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这些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从而得出结论: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这样处理,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借以创设问题的情境,给学生以悬念,激发了学生想要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使其跃跃欲试,欲罢不能。
二、寓教于乐,使学生活泼地学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他们对具体形象的内容、生动活泼的形式、新奇动人的事物比较敏感,针对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直观形象的教具,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寓知识教学于活动之中,让学生感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如一年级数学“2”的认识,教师可用儿歌的形式帮助学生学写2,即“2”字象小鸭,圆圆小脑瓜,斜着长脖子,直着小尾巴。学生学得有趣,记得牢固。
又如:六年级教学比例尺,一上课教师首先拿出一张地理图问学生:“你能从图上看出青岛到北京有多远吗?”学生们都摇头,教师说:“今天我们学习了比例尺,就可以从地图上看出来,大家认真学,学会以后,我们可以任意量出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进行一次环球旅行好吗?学生们听说比例尺有这么大的用途,顿时兴趣盎然,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课外活动或放学回家,学生们果然都拿出尺子在地图上量呀,算呀,进行“环球旅行”了,从而加深了对“比例尺”这个概念的理解。
把游戏引进课堂,巧妙地设计新颖有吸引力的练习形式,则能创设轻松活泼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内,学好数学。如:一年级教学十几减8后,教师组织学生做“小猫钓鱼”的游戏。教师当猫妈妈,学
生当小猫,教师指定两名学生说:“小花猫谁能很快给我钓条5千克的大鱼来!”一学生立刻拿起钓鱼竿,钓起写着13-8的大鱼卡片,教师问:“你怎么知道它是5千克的鱼?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学生答道:“5加8得13,所以13-8等于5,它就是5千克的鱼。”又如一年级教学几何初步知识,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几何形体之后,有经验的教师常常把准备好的各种形状的实物装在一个盒子里,先让学生任意摸出一个,告诉大家是什么形状,再让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从盒子里摸出实物,并对说对的同学鼓掌表示祝贺,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图形的认识,而且也初步发展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既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又做到了寓教于乐。
三、引导参与,使学生主动地学
人们常说课堂教学要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而参与过程的优化则是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达到最佳结合的集中反映。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责任不仅仅在于把现成的知识和结论教给学生,还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悉心指导,把静态的知识结论转化为动态的探索对象,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经历与前人发现这些知识结论时大体相同的智力活动,将发现和形成这些知识结论的思维过程集中地再现给学生,并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这一思维过程。因此,要使学生主动地学好数学,教师必须强化参与意识,应特别注意积极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创造条件,创设情境,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通过引导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达到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目的。例如:梯形面积的计算这一节,预先让每个学生准备两个大小全等的梯形,课堂上,启发引导学生自己根据学过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动手拼一拼,看能不能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学生人人动手,很快发现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并发现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原来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原来梯形的高,于是推出了公式: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教师接着启发学生:还有别的方法吗?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只用一个梯形就可以拼成已学过的图形,即可以沿着中位线剪开,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也可以推导出计算公式。教师给与肯定和表扬,学生们兴致更高了,经过了动手动脑,发现还可以沿着一条腰所对的顶点剪开,拼成一个三角形;还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还可以剪成两个三角形等;几种不同的剪拼法都验证了公式的正确性。课堂上师和生沉浸在“成就”的喜悦之中,既引导经历了公式的形成过程,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把操作、观察、思维、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做到:在概念教学中,让学生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在计算教学中,让学生参与算理和算法的探究过程;在应用题教学中,让学生参与数量关系的分析过程;在几何公式的教学中,让学生参与公式的推导过程等等,这样可以促进学生思维飞跃,不断完善认知结构。
四、注重联想,使学生创造性地学
所谓“联想”是指由眼前的事物而想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基石,通过联想,能唤起学生对知识的回忆,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例如:六年级教学“比的基本性质和化简比”,就可以以“联想”为突破口,以“联想”贯穿整节课,教学过程如下:
比的基本性质的教学。
1、通过3∶5=3÷5=3/5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学习的比与除
法、分数的关系。
2、让学生回忆在除法中学过一个什么性质,在分数中学过一个什么性质。
3、既然比与除法、分数有着这样密切的联系,引导学生联想在比中应不应该存在一个性质,如果存在的话,应怎样叙述?
4、根据学生的概念,师生共同举例验证。
5、完善学生的认识结构,抽象出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化简比教学。
1、引导学生回忆: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后,有什么作用?(可将分
数化简,即约分)。
2、让学生联想:学习了比的基本性质后,是否可将比化简?
3、通过引导学生回忆约分的方法,而联想出化简比的方法。
4、根据学生的叙述,教师随之完成如下板书:
分数→基本性质→约分(结果是一个最简分数)
比→基本性质→化简比(结果是一个比,即最简整数比)
这样,从比的基本性质到化简比,都是通过“联想”来突破,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达到了数学教学使学生“即学知识,又长智慧”的目的。
第二篇:如何让学生快乐学习?
如何让学生快乐学习?
少年本无忧,因作业而发愁;学生应无虑,因成绩不好而焦虑。调查显示,多数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相反,感到学习压力非常大,天天有写不完的作业,时时有做不完的习题。但是,我发现当学生三五成群地跳绳、踢毽、跳皮筋、弹玻璃球、砸纸板、打游戏机时,却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于是,这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怎么让学生积极愉快地学习呢?在小组合作学习实验中,我改革了布置作业的方法,让学生像踢毽子那样自己给自己布置作业,自己给自己定目标,最少做多少,争取做多少,并且要得到小组的认可和监督。这样,学生自己给自己布置的作业没有理由不完成。同时,在作业批改上,我采用了小组之间相互批改、组长批改、老师批改相结合的方法。学生批改时,在错误的地方划出横线,让学生用另一种颜色的笔改正。谁批改,谁签名,谁负责,人人既是学生又是老师。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当老师批改、审阅时,作业中留下的只有一些共性的、普遍性的小问题了,教师再进行一些针对性的讲解,学生听得认真,也容易接受,做作业成了一件快乐的事。
在单元测试时,当学生差1分、2分不到满分我给满分,不到优秀我给优秀,不到及格线我给及格。学生乐了,有的学生对我说:“老师你错了,他应得58分,你怎么给了60分呢?”我说:“现在买汽车,买楼房,国家都实行分期付款,挣了钱再还账。大家想一想:住着楼房,开着汽车,哪真是干什么都高兴,干什么都格外有劲儿,工作会更加努力,钱也会越挣越多。我这是学习国家的办法,先让大家高兴、开心地学习,大家成绩好了,老师还怕你还不起我这3分2分吗?”学生乐得直鼓掌。
由于实行了作业布置、批改、测试等系列的改革,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很快,整个班风班纪都有了较大的改变。作为教师,我们不可能给学生过多的物质财富,但我们完全可以给学生精神上的快乐和满足。学生快乐,老师更快乐,善待学生就是善待自己。让学习成为学生的第一需要,决不让分数成为禁锢学生快乐学习的魔咒。
第三篇:如何让学生快乐学习
如何让学生快乐学习
一、融洽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轻松中快乐学习
成功的教学,首先要热爱学生,了解学生。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只有爱学生,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才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的接受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等情绪的变化,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让你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近的亲密朋友。其次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采用一切的方式肯定学生,赏识学生。真诚倾听学生的心声,允许他们提出不同的、相反甚至是错误的见解,解放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与学生平等地商讨问题,把学生看作解决问题的伙伴。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参与中快乐学习
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对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至关重要。而主动学习离不开学生的参与,只有让学生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才能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教学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以新知识为工具进行探索,每一次精彩的发言、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成功感和自豪感。这种快乐的情绪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源泉。教师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多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根据教学内容,适当放手给学生,让学生充当“小老师”,自己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参与中 找到自信,在自信中快乐学到知识。
三、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快乐学习
爱玩是学生的天性。如果能把课堂中枯燥的知识融入到“玩”中,必然会极大的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到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采用多种多样的游戏和活动,把课本上的抽象知识融入到游戏中,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探究中快乐学习。
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爱打破沙锅问到底,对生活中常见的的一些问题容易产生疑问。教师可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成功的快乐,并在快乐中获得知识。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给我们教师带来许多新的挑战。我们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努力使自己的课教得艺术、生动,学生才会学的愉快、主动,教学才将更具有亲和力,学校将会成为学生的乐园,学生将会在快快乐乐地在知识的海洋中健康成长。
第四篇: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
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
[日期2007-03-19] 来源吴忠市利通一小
作者宗玉娥
快乐的感受是更好地学习的情感基础。在课堂上,我们发现,当学生喜欢某种活动时,他们便会全情投入,还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为孩子创设快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激发浓厚的学习的自动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在情景中体验学习的快乐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数学学习活动中去,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就是经历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过程,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从中体验探索数学知识的乐趣,使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的乐趣和信心,认识到数学的意义和价值,使学生不仅“喜欢数学”,而且“会做数学”、“会用数学”,真正使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首先,创设一个坐车到商店购物的情境。课件出示动画汽车,醒目地标上1元字样。“上车1元,请小朋友自觉投币。”由学生自由用各种不同的1元币值上车,从而理解1元=10角。最后,创设一个购物付款的活动情境,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自己的学习用品办一个文具商店,每个小组招聘一名售货员,其他组员充当顾客,开展购物活动。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不断创设情境,让学生掌握元、角之间的关系,并且真正体会1元钱的币值,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通过“文具商店”这一真实、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小面额人民币的认识,还让学生学会简单计算和如何付钱的方法,并体会到付钱的方法有多种形式。同时,培养学生合理使用人民币、爱护人民币的意识和实践能力,将数学课与生活融合在一起,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学生学得自主、效果不错.二、在活动中体味学习的乐趣,儿童的天性爱玩、爱动,而且注意力集中不持久。在教学过程中,把游戏引入课堂,寓教学于游戏中,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活动中掌握数学知识。因此,在教学中,经常设计相关的游戏,如送信、夺红旗、开火车、小猫钓鱼、摘苹果、红花配绿叶“传口令”“找朋友”、“拍手对口令”、“小动物找家”等形式的游戏。穿插在课堂教学中。这些游戏能照顾到点又能覆盖到面,信息反馈及时,学生兴趣盎然,其乐融融。如“十几减8”的巩固练习,教师出示写有下面这道题的小黑板:把上一行的每个数都减8,得数分别填在下一行的□里面。11 13 10 15 12 17 16 14 9 18 □ □ □
□ □ □ □ □ □ □然后进行以下形式的练习:(1)移动8,全班口答。(2)双人抢答比赛,优胜者当小老师上台前移动8(不按顺序),让全班口答。(3)按小组“开火车”,看那列“火车”开得又对又快。(4)插红旗比赛。老师移动卡片8,学生出示数字卡片,给全对的小组插小红旗鼓励。教师要善于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事物趣味化,如色彩鲜艳的教具;新颖的谜语、故事;有趣的教学游戏;关键处的设疑、恰当的悬念;变静为动的电化教学等等,如,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我们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情景:森林里的小动物开运动会,踊跃报名的小动物可多了。大象校长给它们排队,数一数一共来了多少只小动物?(电脑演示)大象校长给它们排好了队:电脑显示队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从左往右—行一行地数,第11只小动物是什么(电脑显示,答对了,我是,并发出三声叫声或跳动三下,答错了,电脑老师给予鼓励性语言);从上往下一列一列地数,第11只小动物是什么;现在老师不告诉你怎样数?第16只小动物是什么?这样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的独特的声、光、色、形、动画等效果,突破了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和地域上的限制,并按学生的学习需要,进行快慢、动静之间的合理调节,通过生动有趣、学生喜爱的画面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使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进一步加深“11~20各数的认识”,以及基数和序数概念的理解,学生初步学会了有序观察、有序思维的方法,通过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尽可能使学生感到新颖、新奇,具有新鲜感和吸引力的问题,为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提供物质内容和探索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再如教学《时、分的认识》,我设计了一首儿歌引入:“嘀嗒,嘀嗒,铛,铛,铛;滴答,滴答,铛,铛,铛,会说没有嘴,会走没有腿,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让学生猜这是什么?同学们猜谜语的兴致很高,通过这样的引入,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上。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组织者、引导者,大量的时间给学生游戏活动,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熟练了计算方法。这样自由的数学课堂,学生不仅学得主动,而且学得轻松、学得快乐。
三、在创新中增强学习的兴趣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意识潜藏于每个学生的头脑中,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尊重每一个学生,保护每一个学生的独创精神。教学中,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也要给予充分地肯定,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有能力,能胜任,有独创性。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信息反馈进行激励和强化,使学生从反馈信息中看到自己的创造天赋,从而使学习兴趣得到加强,激起更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强烈愿望。例如:在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9+5时,我让学生自己去创造计算方法。有的学生借助手指算,1、2、3、4、5、„„
13、14,有的学生借助实物算:先拿9个实物,再拿5个,接着数出一共是14个,有的学生用:“凑十”的方法算,9 + 5 =14,有的学生用: 1 4 9 + 5 = 14
很好,你真聪明!还能继续想出不同的计算方法吗?”在老师的鼓励下,学生体会到几乎每一道加法题都有丰富的解题方法。在他们面前展开的是丰富和生动的学习生活,都能让他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也就更加浓厚了。
四、在激励评价中感受成功 人人都希望被别人赏识,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课堂上,把学生当作平等的朋友来对待,热情关心、循循善诱,最大限度地去挖掘学生的优点,进行“激励式”的评价。“你们听,这位同学说得多完整啊!老师真佩服他!”“你说得真好,如果声音再响亮一些,就更好了!”“太棒了!还有谁能超过他!”„„这些话语在课堂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这些激励式的评语能在学生的内心深处形成一股强大的心理推动力,在潜意识中产生向表扬目标努力的追求,对学习的态度是乐意的、主动的。当学生遇到困难,回答不出问题时,便说“你肯定行,再动动脑筋,好好想一想!”如遇到沉默寡言、不愿意回答问题的学生,更是一次又一次满怀期待地说:“你先试一试,轻轻的说给老师听一听。”“真不错!声音稍微响亮一些,同学们就听到了。”“老师知道你一定行,这不,说得多好、多响亮啊!”这一切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高度尊重,高度信任,学生在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中进行思考和学习,感到学习是一件开心的事。
教学实践表明:兴趣是教学成功的秘诀。“以趣促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不但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愉快地去思考,愉快地去活动,主动去学习,而且还能使学生向“会学习、会创新、会开拓”的目标靠拢,使他们成为高素质的新型人才,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第五篇:让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
让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
乐民小学 金小花
“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了给予学生各种知识,但却没有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幸福。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所以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幸福。因此,十月份,我校提出“幸福教育”。什么是幸福教育?对于学校来说,教育教学的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而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就是课堂。所以新的办学理念对我们教师也提出了一个重大课题: 如何构建“幸福课堂”,实行幸福教育。以下是我自己对“打造幸福课堂”的初浅认识,和大家共同来分享一下。
一、自主课堂——我做主,我快乐。课堂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这个阵地应当蕴含多种养分,应当充满七色阳光,让孩子们如小鸟般自由飞翔、放声歌唱。在课堂中,我们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感受,鼓励学生质疑,给予学生自由学习的时空和自主学习的权利,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全面参与,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从而解放了学生,他们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课堂上,同学们积极参与,大胆质疑,思维的火花频频迸发;对一些疑难问题,同学间主动交流,互相补充,甚至激烈争论;师生间平等对话,其乐融融。在这里,学生的人格得到尊重,身心得以放松,知识不断丰富,能力逐步增强,学习,真正成为了学生自己的事情。
二、趣味课堂——我探究,我快乐。“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经验和认知规律,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材料,进行生动的设计,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知识,提高能力;有的运用活泼生动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同学们兴致勃勃,乐此不疲,笑声阵阵,书声朗朗。学习,真正成为一件有趣的事情。
三、互动课堂——我合作,我快乐。我们积极创设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努力创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备学生,还要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让课堂成为大家共同的讲堂,成为每一个人展示自己的舞台,成为学习人际交流的小社会。课堂上,小组合作,师生互动,其乐融融。师生全身心的投入,他们不只是在教和学,他们还在享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这样的课堂充满激情、充满生命、充满精彩,这样的课堂充满快乐、充满喜悦、充满幸福。学习,真正成为对话的过程。
四、和谐课堂——我共享,我快乐。“快乐课堂”还应该是师生和谐、合作共享的课堂。它有自由的表达和展示,而没有学生的提心吊胆和战战兢兢。在课堂中师生关系是水和水之间的关系,大家互相交融,互相接纳,互相包容,师生之间是和谐的,互相尊重的。学生尊重教师的劳动,认真听取老师对生活、社会、人生的看法与见解;而教师则尊重学生学习实践中的多元感受,呵护学生在学习中闪现的智慧火花,给予学生自由学习的时空,给予他们自主发表独特见解的机会。同时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彼此沟通,彼此给予,彼此分享,共同进步。在分享中,教师与学生都充分享受到尊重的快乐,交流的快乐,成长的快乐。学习,真正成为一件快乐的事。
最后我想用一段话和大家共勉。或许,我们没有过人的智商,但我们有良好的心态,有聪明的情商,有坚韧的品质,有执著向上的精神,和对教师职业的喜欢与敬畏,对每一个学生的尊重与爱护,对生活的不公不怨不艾,对心中的梦想不弃不舍,只要我们拥有这些,我们就一定能够拥有幸福的资本,一定会在前行的路上品尝到幸福的滋味,感受到幸福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