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年级政治质量分析
检测内容:七年级政治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检测检测时间:2013年1月15日 检测人数:84人检测年级:七年级
检测班级:七年级一、二班检测科目:政治
一、检测题总体评价:
试题以课标为指导,体现了课程改革精神,以教材为依据,注重课内向课外延伸。难度适中,题型新颖灵活。注重基本知识考查的同时又十分注重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查。重视基础,知识覆盖面广,突出重点知识考查;注重考察内容适度综合,重视考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试题的创新性与应用性。
二、学生总体情况分析:
1、本次测试学生充分发挥了自身的能力水平。对于选择题掌握到位,不少学生的了满分。
2、材料题能准确运用不同的知识点来解决问题。
3、个别题解答不够严密或解答时内容繁琐。
三、典型错例及原因分析:
第14题价值判断,对于观点的判断是正确的,但在简要说明理由,解答不够圆满,部分学生没答出明辨是非善恶的重要性,也有的对这个观点判断错误。
四、教与学的反思:
1、加强对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训练,全面抓与个别辅导相结合。
2、教师在教学中要密切联系生活,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3、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以学定教,使教学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教师应该创造条
件,让每一位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因为构建和谐课堂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健康、和谐全面的发展。
4、加强开放性试题的训练,让更多学生掌握开放性试题的解题能力和技巧。
五、努力的方向:
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师生及时沟通,耐心辅导,让教育教学迈上一个新台阶。
第二篇:七年级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黄草岭中学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学期
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孙秀春
下期末考试已经结束,从试卷成绩来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许多问题。为了有利于以后的教育教学,在实践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下面对本次政治期终考试进行质量分析,具体如下:
一、试卷分析:
本次试卷共分两大板块,分别是:
一、选择题(50分);
二、非选择题(50分);多为学生常训练过的常规题型,覆盖面较广,涉及内容较全面。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力求联系现实生活,做到学以致用。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第一题选择题,包括25道单项选择,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从学生考试成绩来看,得分率还可以。这说明学生较善于基础知识的识记。失分率较高的题是第7题和第8题、第15题、第16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联系现实生活比较紧密,导致失分率也比较高。
第二题是问答题题。从学生答题成绩看,得分率不高,这说明学生学习政治的综合能力不强。不能够活学活用,机械地学,机械地背,学生学习比较教条,不灵活,不善于融会贯通。另外,有些同学审题不准确,答非所问,也是失分的主要原因。如27题和29题失分较多,与学生的审题有很大关系。第三题是分析是说明题。24分,从学生的得分和答题来看,是最差的一个题,说明学生的分析能力不行,以后要多加强教学。
三、成绩优劣分析:
从学生考试成绩看,基础知识得分率较高。学生能够在日常学习中,认真学习政治最基本的内容,优等生和后进生的差距有点大,好学生会考87多分,最低分是4多分。以后要保持优等生更优秀,后进生能有更大的进步。
四、本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有效策略:
(1)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初中政治课程的总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政治的基本知识,提高自身素质。(2)认真备课,制定教学计划,积极参加备课组活动,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去面对学生。无效策略:
(1)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待提高。特别是资料分析的能力很欠缺,直接影响到相关部分考试成绩。(2)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较差,有待加强。
五、下学期政治学科教学思路:
1、提升政治学科重要性的认识。
当前政治教学的转轨使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要求政治教学质量达到大面积的提高。但由于认识的误区导致师生行为的不到位。从学生角度而言,更多的学生早已把政治学科当作“副科”学习积极性不高,被动学习或者干脆不学,直接导致成绩低下。政治学科的设置,充分说明它存在的重要性,师生都要进一步提升认识,要清楚政治学科在素质教育乃至现实生活、学生终身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摆正位置,密切政治学科同其它学科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教师要不断教育学生重视政治学科的学习,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成绩提高的主体。
2、上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我们必须承认,目前学生学习政治的主动性不强,平时很少主动学习,除了教师指定了此外,不想再看书。学生会在基础学科下功夫,而对政治学科放任自流„„除了要逐步引导学生转变其观念、行为外,教师一定要上好每一节课,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时间的有效性,把每一节课都当作提升政治学科成绩的重要机会、重要时间,努力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到、学会更多的知识,提高综合能力。
3、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使学生“会学”。
(1)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政治理论知识体系。使学生在政治学习中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会学”新知识。(2)强化学生预习、听课、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的政治成绩不断提高。(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加强课后辅导,实行分类推进。
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基础,课后及时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尤其对提高学习困难学生成绩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辅导中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给予解答,鼓励学生思考、提问。每次考试之后,教师要认真对待学生试卷,分析错误所在,教给改正方法,分类推进,共同提高。争取下学期取得比较好的成绩。
元阳县黄草岭中学政治教研组
2016年7月15日
第三篇:初三政治质量分析
初三政治期中分析及学科成绩提升措施
李 修 梅
一.试卷分析
这次的考试范围是九年级全一册1-4课内容,上完新课只有2节课时间做练习和讲评,没有课上时间进行复习,同时此次试题的灵活性较强,难度较大。
二.从考试中反映学生的情况
优分学生较少,及格率较低,边缘学生较多。因此本学科的增长点在于提升优分率和及格率。
对失分率较高的题目,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学生审题能力较差,读不懂问题。
2.分析归纳能力欠缺,尤其是归纳能力较差,回答问题角度单一,不能多方位多层次的思考,如:第25题,只能从单个角度分析,做题能力还达不到中考水平,这是最主要的原因,从而丢分。
3.一些学生答题没有条理,想到哪里答到哪里,有效答案很少,不能将所学知识同材料结合起来,同自己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4.在平时教学中对没有过多的时间关注成绩不好的学生,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对本学科学习不重视,过分依赖书本,平时不看书,考试时又翻不到,导致出现低分。
5.审题能力,特别是根据材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
三.相应措施
1.继续做好基础落实工作,注重课堂效率的提高。
2.对于可提优的学生,教会他们找关键词,我们决定在平时讲课过程中重视关键词,要求学生用红笔画出,并在课上强化记忆;引导他们将所学知识整理,构建成网络图,学会综合运用,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在平时的练习中,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特别是根据材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习成绩。
3.对于“边缘学生”,在课堂和作业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其学习的能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牢固掌握基础知识,解题方法、步骤等,争取达到良好水平。
4.对一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平时上课多关注,经常检查他们的课堂笔记,经常提问,让他们上课出紧张状态,提高他们的听课效率。鼓励他挑战自己,争取有点进步,提高及格率。
5.每堂课中都要有相应的习题训练,在习题训练前,应针对不同的题型,做好必要的学习指导;在习题训练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及时总结,既要对题型内容进行总结,又要对学生的答题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对自己提供给学生的“标准答案”一定要留有余地,一定要向学生强调它还有完善的空间,这样有利于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创新思考。其目的是通过每一次的训练让学生的解题能力能有一点点的提高。
6.加强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答题时运用政治学科语言,避免口语化、大白话的倾向,要注意明确题目要求,根据具体要求组织答案,答题时必须注意取舍要得当,有条理,有层次。答案中既要有书本中的观点原理,又要有对材料内容的分析,同时还要求有学生自己的观点。在答题过程中,一定要避免两种错误的答案:纯观点答案和纯材料答案。
第四篇:初三政治质量分析
一、试卷基本情况分析
本次期中考内容源自人教版思想品德七—九年级内容。本张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题型分为单项选择题与非选择题二部分,各占40%与60%.。此卷是根据中考要求出的,能够体现新教材的理念。本次考试为开卷,纵观整张试卷,整体上难度适中,较适合乡镇地区学生的知识水平,主观题中,大部分是课文基础知识的运用,但由于主观题开放性较强,很多学生的回答并未抓住重点,或者忽略政治专业术语的运用,致使主观题得分率较高。
二、考试成果基本情况分析
本次考试共个班级97位学生参与,整体来说,高分的同学较多,高分率仅27%左右。及格率也有待提高,平均分65.45分及格人64人,及格率66.67%优秀人26人,差生人5人差生率5.21%最高分97分。主要原因是来自多方面的。老师方面:对于此次的期末考复习不够充分,平时的针对性的练习偏少;学生方面:部分学生厌学情绪较高。上课不认真听讲,也没有复习巩固,甚至考试时,部分学生放空白,答题也存在不规范等问题。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单项选择题
这一类型题目学生的作答率以及得分率较高,有的学生达到58分满分。错误较多的集中在第4、14、15题。这几题属于政治性选择题中较难的一种类型即“最优选”的题型。学生若不加以认真斟酌,很容易判断错误。
2、简答题
此卷的主观题较多题属于“开放性题目”。学生在答题时容易偏离课本内容,忽略政治专业术语的运用。①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内容较多是开放性,讨论性课题,老师们上课时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往往会引入较多的课外话题,致使很多学生忽略了课本上的重点内容。
②学生目前对政治科的“专业术语”敏感度不够,还不能熟练地运用政治科的“专业术语”。
③学生对课本识记的内容,掌握得不够牢固。
存在问题:
1、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较差,审题不清,如“在你身边有人不友好地对待其他生命的事件吗?”在此处“其他生命”应为动、植物,而有部分同学理解为“其他人的生命”。
2、回答问题语言不简洁,随心所欲。
3、对“生命的价值”体现还不清楚,如“只有苦难的经历,才能让我们实现生命的价值”
其错误在哪,不明白,对于平凡的生活中也能体现生命的价值,理解不够。
4、个别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只做了选择与判断题,其他题一字未写。
5、理论联系实际,谈行动能力不强,不具体,比较空洞,说明学生还不能达到知行统一。
改进措施
1、与家长交流,与学生沟通。帮助学生正确对待学习,确立良好的学习态度,积极主动学习。
2、与各任课老师合作,培养学生语言、文字阅读、理解能力。
3、平时多开展时间活动,让学生体验、参与。从而达到思想境界的升华与行为习惯的养成。
4、教学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尊其师,信其道。” 5、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6、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指导,与作业训练的指导。
四、教学新策略
针对此次考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我校政治组提出了以下的教学新策略:
1、继续保持活跃课堂氛围的教学方式,但要注意课本内容的把握。在引入课外话题时,最终应将学生引进到课本的知识上来。
2、平时应增加一些练习,特别是对基础知识进行巩固的练习,上及平时做练习时要注意规范学生的答题格式。
第五篇:七年级政治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七年级思想品德教材分析
和谐教学法的创立者王敏勤教授说过:“钻研教材和把握教材是教师永远的基本功”。只有把握好教材,教师在教学中才能游刃有余。下面我从九个方面谈谈自己对北师大版七年级思想品德教材的理解和认识。
一、新教材 新目标(说课程的总目标)
?思想品德的总目标是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
二、新教材 新要求(说课标对本学段的要求)
三、新教材 新理念(说教材的设计理念和编者意图)
(一)教材的设计理念是:
1、尊重学生的道德心理发展状况,依据学生的道德认知发展水平设计教材。
2、内容阐述方式体现了思想品德形成的一般规律。
3、呈现方式生动活泼,丰富多样,有利于教师教学和学生的自学。
4、课程设计上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
5、文字表达简单精炼,层次感强。
(二)编者意图是:
引领初中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学会分清是非善恶,树立责任意识和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锻炼做合格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新教材 新内容(说教材的知识内容及培养目标)
(一)、知识体系:
(二)、能力体系:培养交往沟通能力;提高辨别是非能力;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增强寻求法律保护能力.。
(三)、价值体系:热爱生命、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孝敬父母、尊重他人、乐于助人、诚实守信。尊重规则、尊重权利、尊重法律、追求公正。
五、新教材 新体例(说教材的体例安排)
(一)各单元之间的逻辑关系(教材的基本框架)
这套教材是以学生身心发展特征为基础,以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为依据,提炼出一个四单元循序渐进的生活主题逻辑系统,每册书都是按照“一单元成长、二单元交往、三单元规则、四单元理想”四个维度展开,形成教材的总体结构框架。简单可以概括为:成长是初中生生活起点;交往是初中生生活的基础环节;规则是社会性成长的关键;理想是责任意识的提升。
(以单元的纵向联系)以七年级下册教材为例,第一单元《做情绪的主人》;第二单元《让我们真情互动》;第三单元《生活离不开规则》;第四单元《积极取共同进步》。这一纵向系列主题构成了学生生活的一个扩展系列,逻辑体系彰显了:只有“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才能“学会与父母、老师和同学沟通”,“面对公共生活,知道生活离不开规则”,“能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合作与竞争”之后才能“养成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贯穿了:体现自我--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的线索;(以七至九年级第二单元内容横向联系)以北师大版教材每册第二单元为例,七(上)《个人、集体与社会》;七(下)《让我们真情互动》;八(上)《养成交往品德》;八(下)《明辨是非善恶》;九年级《踏上强国之路》。这一横向系列的主题构成学生生活的循环上升的发展系列,体现学生在自我认识、交往、对他人和对社会的理解这四个方面由儿童向青少年的发展。
(二)、每个单元的结构及各个板块设置的目的
每个单元的结构有主题页、主题课文(2-3课)和主题名言组成。每一课的结构又是由引言、活动平台、扩展阅读和站组成。站的基本结构是由正文、思想驿站、知识链接、社会观察、各抒己见和名言隽语组成。因此北师大版教材主要由引言、正文、思想驿站、活动平台和扩展阅读五大主要版块构成。
1、引言放在课题之下,其功能有二:其一,通过趣味引入,吸引学生;其二,承前启后,体现课与课之间的逻辑关系,揭示课文的基本内容。
2、“思想驿站”是主体
每册教材都以“思想驿站”为第一板块。这是课文的主体部分,分别由一个事例、情境、场景故事、活动设计等为开端,向学生提出一两个思考的问题,然后以同龄人的口吻作由浅入深的交谈式讨论,旨在引导学生从他们的实际生活经验出发,思考他们面临的成长与交往方面的问题。
3、思想驿站后进入进入正文。正文内容用了三种字体:(1)黑体字,用于表述和分析基本事实,一般概念、观点和结论;(2)宋体字,用于提供教学活动所需资源;(3)楷体字,用于介绍有关事例和资料,使课文主题更加突出。
4、“活动平台”
“活动平台”是辅助性板块。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以主动探索的方式感受、体验和领悟课文所讨论的内容。主要的活动形式包括小组讨论、正反方辩论、社会小调查、形体表演、课堂短剧、训练等。它将留给教师和学生充分的空间来展开与课文主题相关的体验性活动。
5、“扩展阅读”
“扩展阅读”是课文的有机延伸。它力图将学生从课文讨论和活动体验所获得的理解延伸到某个更深的层面,使这种理解和体验通过获得进一步的支持而得到巩固。“扩展阅读”提供给学生一段与课文内容既密切相关又能够拓展学生思维的、文情并茂的哲理散文、寓言故事、真人真事等。这段文字将因为它所蕴涵的思想而吸引学生自己阅读,也将因其文字的优美使学生得到美与善的熏陶。
6、除了上述五个板块,课文在需要的地方还插入一些与课文主题内容有密切关系的“社会观察”、“各抒己见”、“插图”“名言隽语”和“知识链接”,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建立理解课文的社会情景,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拓宽学生思考和理解的范围。
六、新教材 新设计(说教材处理、教学建议和期望)
(一)、教材处理 对于教材处理我总结为八个字:
1、简约:------把文中不好理解的理论知识与形象生动的生活实例相联系,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用简单的道理解决复杂的问题。
2、整合:------每套教材都是按成长、交往、规则、理想的维度编排的,这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但是也往往会使学生感觉知识零乱,因此我们在九年级学完全套教材时,可以按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国家社会的关系整合教材,这有利于将知识系统化。
3、拓展:------要努力挖掘教材,拓展资源。一方面要利用教材提供的各个板块体验和运用知识;另一方面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提高课堂直观性,扩大课堂容量。
4、延伸:-----引导学生向课外延伸,观察社会事物,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思品的积极性,使学生乐于学,在乐中学,学有所获,学有所悟。
以七年级下学期《跨越代沟》第49页思想驿站为例:你赞同这位同学母亲的做法嘛?在这个问题中要让学生来谈谈自己的父母是如何管教我们的。当然正反两个方面都要谈到、谈具体,即为我们所说的延伸;联系本课内容,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达到理解父母的做法和目的,拓展学生的思维,学生认识到和父母之间存在代沟等现象,要好好和父母进行沟通,争取父母的理解和支持,父母的做法和目的都是好的,是对我们负责的表现。我们应当原谅父母的做法。整个习题,先延伸开来,再简单作出分析,拓宽视野,整合本课知识点和七年级下学期的《学会沟通》、八年级下学期的《珍爱生命》、《远离暴力》等,最后作出自己的见解,完美地解决了实际问题。
(二)、教学建议
尊重教材坚持正面教育(观看录像、阅读材料、模拟现实);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社会调查、开展辩论);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小品表演、参观访问、专题访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集体讨论、小组交流)。
(三)、教学期望 我期望中的思品课堂应该是这样的;
设一个巧妙的问题--让学生去挑战;创一个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去体验;搭一个PK的赛场--让学生去竞争;给一个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去探究;建一个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去感受成功的快乐。
七、新教材 新单元(说对教材的单元解读)
北师大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 第四单元 少年当自强
(一)本单元的地位
1、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单元内容比前三个单元抽象,涉及到心理品质这方面比较复杂的问题。在课标中,虽然删去了一部分心理学概念等教学内容,减少了对一些抽象概念的识记或理解要求,从而淡化学科体系,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但是心理方面依然是思品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课标中,要求把心理品质教育、道德教育和健康人格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加强学生的品格修养为重点。本单元正是这一思想的重要体现,重点培养并发展自尊、自信和自强的重要人格品质,使青少年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2、在学生发展中的地位
本单元的设计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从小学到中学,不仅仅是学习生活的转变,个体的生长发育也进入了第二个高峰期,由此带来心理方面的许多变化,其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相对不平衡,引起种种心理发展上的矛盾。在这期间,个体的自我意识高涨,极易出现主观偏执性,一切以我为中心。因此,有必要及时培养学生学会如何认识与接纳自我,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接纳与肯定自我获得的便是一种自尊,个体的自尊会影响其生活的许多方面,它是自信自强的基础。自信自强是一个人获得成功需要具备的重要品质,初中生正处于人格塑造关键时期,需要及时恰当地引导他们尊重和相信自己,从而奋斗不息,这就是自尊、自信和自强。
(二)、本单元的设计思路
本单元共三课,第九课 “做一个自尊的人”,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尊的意义,理解自尊的深刻含义,并学会如何拥有自尊。第十课“ 做一个自信的人”,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自信对人生的重大影响,了解如何获得自信。第十一课“做一个自强的人”,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自强不息的力量,培养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三)、课标依据
1、知道应该从日常的点滴做起,实现人生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
2、“成长中的我”中的“自尊自强”部分:懂得自尊和知耻,理解自尊是获得尊重的前提,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3、“成长中的我”中的“自尊自强”部分: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
(四)、教学评价、建议
1、本单元主要让学生理解自尊、自信和自强的含义,重点在于评价学生是否能够根据所学到的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这些心理品质又能够从行为中反映出来。建议本单元采用观察和描述的方式进行评价。如观察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些思想倾向,实际生活中的行为习惯,并用描述性评语表述出来。
2、建议采用成长记录袋的评价方式。将学生活动资料收集起来,作为学生成长记录的一部分。
3、可用谈话法,在评价学生的同时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4、根据课改的新理念,对学生的评价可采用不同的方法,综合运用。
八、新教材 新课例(说对教材的课例解读)
北师大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 第一课 《七彩情绪》
(一)、说教材
本课是七年级下册的起始课,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品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学习本课,对于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心态,具有重要意义。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情绪表达和判断方法。
2、理解情绪对于个人行为和生活的影响和作用,包括情绪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能力目标 逐步掌握一些情绪调节的有效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懂得调控自己的情绪对个人行为和生活的重要性。
(三)、说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情绪的表达和判断方法。
教学难点:情绪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四)、说考点(考点2)
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培养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
(五)、说教学方法 体验式教学、自主探究式教学。
(六)、说具体教学过程
为了何使本节课上得充实而不空洞,生动而不呆板,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生共同进行游戏“我来表演,你来猜”,要求表演学生可以运用语言、表情和姿态表演出大惊失色、拍案而起、手舞足蹈等描述情绪的词汇,其他同学细心观察并猜词汇。这样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让学生感受情绪的丰富多彩,从而引出课题--“七彩情绪”,并为
面知识的学习创设情境。
2、运用情境,构建新知
在突出本课教学重点:情绪的表达和判断方法。借助刚才活动所创设的情境,进一步让学生观察体会思考,情绪是怎么表达的?我们又如何判断情绪状态?学生通过自己的参与和感受很容易得出情绪的表达方法有表情、语言、姿态、手势、流泪以及脸红等生理状态,从而解决本课的教学重点,即情绪的表达和判断方法。
3、典例导析,合作探究
播放flash《打电话记》,通过幽默的方式先让学生直观感受情绪的作用,再通过历史上伍子胥过韶关,三国周瑜,范进中举等例子和学生共同探究出情绪对人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从而突破本课教学难点。
(设计意图:运用典型事例能够直观表达所要传授的信息,同时将知识内化在事例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中构建知识,从而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并重,知识与能力并重的目标。)
4、回归教材,加深理解
遵循五步教学法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获取知识。在知识的探究结束后,进入回归教材,加深理解环节。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判断教材中遇到同参加一场演讲比赛的两个同学因结果差异产生了怎样的情绪,不同情绪对他们产生了什么影响?
(意图:符合思品课的学习特点,培养学生入于书中掌握理论,出于书外实践生活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5、整合知识,拓展延伸
选取一些古诗词,例如:(1)、漫卷诗书喜欲狂。(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让学生判断反映了什么情绪?哪些是积极作用?哪些是消极作用?整合语文学科中的古诗词和名言警句,既巩固了本课知识又拓宽学生思维,达到学科间融会贯通。
九、结束语
我们要在教育和学习中认真研究教材、质疑教材,才能做好一个研究性的教师。严格遵循课程标准要求,深入掌握教材逻辑规律,潜心实践“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才能站在一定的高度统领教材。把大的知识点变小可以把握教材,把小的知识点变大可以研究教材。把握教材知识规律,全段知识整合为一。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师才能愈学愈奋,愈学愈强;我们的教育才能蒸蒸日上,继往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