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教学的 几点体会

时间:2019-05-15 15:30: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唱歌教学的 几点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唱歌教学的 几点体会》。

第一篇:唱歌教学的 几点体会

唱歌教学的 几点体会

在农村初中,音乐课的教学主要以唱歌课为主。音乐课还没有成为一门知识课。唱歌没有办法以语言文字的形式去描述,而要让学生切身体会和感悟。这就要求老师运用各种方法提高唱歌可的教学效率。

一、整体听唱,难点突破

整体听唱,可以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整体认识。如音乐旋律、歌曲内容、歌曲意境等,有利于学生把握歌曲韵律。

教唱歌曲时,可以先让学生用“啊”或“啦”等发音词轻声学习旋律,然后引导学生填词、练唱歌曲、发现问题、纠正错误。

重难点句段,个别提出重点分析。如:切分音节奏型、附点音符节奏型、高音的处理等。其它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己跟唱,这样可以节省课堂时间。

二、运用体态语言,提高唱歌教学效率

歌曲的每一个音都看不见、摸不着。只能靠耳朵的听来分辨,比较抽象。我感觉,在演唱过程中,运用适当的手势、表情等来提示音高的变化,能使学生更直观的感觉音高。比如:《青藏高原》中,从低音“6”到中音“6”是一个八度音程,但他们中间有“123”三个过渡音,所以这个跨度不能太突然,那么,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就可以运用从低到高平缓过度的手势来提醒学生,让他们从视觉上感觉音高的变化。

三、教师恰当伴奏,引导学生演唱

我认为,在唱歌课的教学中,教师的伴奏不要求多么华丽、动听,而要突出歌曲主旋律,把握好节奏。先让学生跟伴奏哼唱,然后小声填词,在放声歌唱。这样才起到了伴奏应有的作用。

四、生生互动,营造氛围

我发现,一般情况下,音乐课上学生的积极性比较高,但是如果一味的让学生根伴奏练唱,也会出现厌烦情绪。所以我在学生基本掌握歌曲旋律的情况下,给他们分组练唱,练习节奏、节拍等,让音乐特长生发挥起应有的作用,带动其他学生学习。这样既可以让音乐特长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又可以营造融洽的课堂气氛。

五、背唱歌曲,歌曲积累的有效途径

几年的教学,自己感觉教给学生的歌曲也不少,可课间学生常唱的却很少。思来想去问题出在积累上。所以,本学期我尝试了一下歌曲背唱,效果显著。在上课时,分析完歌曲,我便让学生朗读歌词、分析歌词、记忆歌词,然后再教唱歌曲,唱会以后再让其背唱歌曲。这样就可以达到知识巩固的目的,也是歌曲积累的有效途径。

以上是我在音乐教学中的一点不成熟的做法,在此提出来,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以督促和改进我以后的工作。

第1页

第二篇:唱歌教学反思

唱歌教学反思

众所周知,有感情的唱歌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中之重,它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这一学年中,我潜心钻研唱歌教学的方法与途径,积极参各种音乐活动,从听课、评课中学习别人的长处,并随时与本组教师一起共同探讨研究音乐教学的体会与心得,来促进、提高自己的唱歌教学工作。反思一学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自己在唱歌教学方面有了一些感悟、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下面就具体谈一谈:

注重学生的基本功训练。

良好的音乐基本功是唱好歌曲的前提条件。在本的音乐教学中,我主要从节奏和声音两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在节奏训练方面,我根据教材内容依次给学生出示不同时值的节奏型,并按照时值的长短对其进行归类,做到读、写、听、创相结合,集体练习和个别指导相结合,课前训练和课中的歌曲歌词的理解与自身情绪情感相结合,运用多种手段逐步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与节奏感觉。同时我还深刻地认识到,唱歌教学实际上就是声音的艺术,因此声音训练非常重要。我认为声音训练是贯穿一节课始终的,无论是开始的发声练习,还是在歌曲学习的各个环节,只要听到发扁的、喊唱的等需要纠正的声音,教师就要停下来给予指导,让学生始终用优美、统一的声音歌唱。为了让学生尽快掌握演唱方法,我经常提醒他们要张大嘴、轻咬字,用咬苹果的状态来演唱。通过一学年的不断训练,学生的基本功逐步增强,声音效果越来越好。

2、从音乐要素入手感受、表现、处理歌曲。

在感受歌曲阶段,听唱法是我们在唱歌教学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那么让学生带着怎样的问题一遍遍的倾听歌曲呢?这就要从音乐要素着眼,如:歌曲的节拍是怎样的?什么情绪的?速度、力度上有什么特点等等。在表现歌曲阶段我激励学生要唱出歌曲的情绪与情感,而在歌曲的处理环节,我鼓励学生对音乐有不同的理解,突出音乐审美体验,用最美好的声音表现歌曲,形成教学的高潮。在这一环节中,我认为教师一定要善于启发学生,让学生自己对歌曲演唱的速度、力度、连音与短音等做出处理,以此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独特的理解力、表现力与创造能力。例如四年级歌曲《老师,节日好》的最后一个乐句“飘香的果实甜在老师的心窝”要连续演唱三遍,试想毫无变化的机械重复会是多么单调乏味,于是我提示学生可以对其进行演唱处理,使它更具结束感。在我的启发下,同学们纷纷说出了自己的观点:可以在演唱力度上作渐弱处理、可以让我们的演唱速度在最后一遍时逐步慢下来,等等。学生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尝试演唱,参与的积极性十分强烈。

3、让唱歌教学变得更有情趣。

《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小学音乐教学的总目标,即“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我在三年级音乐《老爷爷赶鸭》一课的教学设计中重点突出了“情趣”二字,引导学生在歌曲情境中感受、理解、表现、创造,取得了良好效果,尤其对于二声部的指导练习我认为还是比较成功的。

在《老爷爷赶鸭》这首歌曲学会以后,我让学生用轻声高位置模仿鸭的叫声,然后全班分成两组,在歌曲结尾处,一组演唱歌曲,另一组适时加入小鸭的叫声,进行二声部练习。孩子们学习劲头很高,当然教学效果显而易见。

那么为什么这一教学环节能够取得良好效果呢,分析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情境教学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自然而亲切。

2、使得单调枯燥的唱歌教学变得有趣味,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体现了学生是主体的理念。在不同的教学班,孩子们提出的设想是不同的,我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让他们自己去比较、去选择、去尝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增强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这一别有情趣的教学活动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于是他们积极思考、主动表现,与众不同的心理锻炼了思维的求异性和发散性。

5、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我的小绵羊》是一首单声部歌曲,教学中我并没有拘泥于教材,而是灵活地加入了绵羊叫声作为第二声部,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互相倾听、学会用和谐的声音演唱,从而为后面的合唱歌曲的学习做好准备。

以上是我在唱歌教学中取得的一些经验,当然教学中的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另外不能关注到每一位学生,致使个别学生缺乏演唱能力,音准较差。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逐步完善自己,争取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第三篇:浅谈唱歌教学的几点体会

浅谈唱歌教学的几点体会

新闻来源: 深圳市科城实验学校发布日期:2009-11-19

如何提高声乐艺术教育,是每个声乐教师所直面的重要问题,更是切实关系到学生切身利益的问题。初中学生正值花样年华,天真烂漫,活泼好动,喜欢唱歌,特别喜欢唱易于接受的流行歌,有时甚至高声也致力模仿,扯着嗓子喊叫,乃至常常唱得面红耳赤,喉咙嘶哑,声带充血,这样,正处变声期的他们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声带的正常发育。初中声乐教师在这方面应多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唱歌,尽量少唱流行歌,培养他们热爱声乐艺术的兴趣,掌握科学的歌唱方法。声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不同于其它具体的手艺,这就决定了感悟在声乐里的特殊地位,声乐学习者气息控制、位置统一、歌唱共鸣等方面全凭自己的悟性,再去指导实践。我在初中声乐教学方面经过几年的摸索,总结出了以下几条经验。

一、培养学生艺术兴趣,激发艺术感染力。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音乐教学是情感教学,音乐教学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教师要以情感为纽带来培养学生的兴趣。课内应从音乐教学的特殊性出发,以对音乐作品的情感体验为中心,创造一种自由的、无拘无束的轻松自然的教学环境,教师要以优美的范唱、演奏和生动的讲解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体验,耐心地像面对知心朋友一样地对学生讲解,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这样不仅能使学生迅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还能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使师生成了知音和朋友。在课外,教师应与学生建立起情感纽带,尽量参加学生的课外活动,同他们一起唱歌,表演,或一起欣赏艺术作品,让他们感受到艺术的魅力,以激发他们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增强教学的感染力,总之,不应太严肃、太拘谨,要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唱。想象得到,一个很严肃,很紧张的学生,是唱不好歌的,因为好的心境是唱好歌的前提准备。

二、歌唱的气息和发声练习。

1、要唱好歌,首先要学会运用气息,调整好气息是唱好歌的关键。

大家都知道,气息是歌唱之源,是歌唱的动力所在,只有具有良好的呼吸方法,充足的底气才能唱出优美动听的歌声。要练好气息非一日之功,但须记住,气息的根本原理。“气球原理”即吸气时,气沉丹田,肚子向外扩张,呼吸时,气流均匀地从嘴和鼻腔呼出,肚子往里紧缩,气息出完后,肚子紧贴背脊。再呼气的时候,腹部又会扩张,随之胸腔和腹腔都会打开,这就是胸腹腔式联合呼吸法。

2、经常锻炼、跑步,学做全身放松运动或学会练习吹蜡烛的方法,锻炼肺活量。

3、发声练习是基础的、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最让人厌烦的练习。首先要让学生明白“磨刀不误砍柴功”的原理,发声练习是一个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要唱好歌,就必须一步一个脚印练好扎实的基本功,不能一口吃一个胖子,更不要因为羡慕别人的歌唱的好就只想快速追求结果,而忽略了这个漫长而需要务实的练习过程,结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

4、发声练习曲应尽量选择活泼的、易唱的,像“咪吗咪”、“绿呀绿”、“依呀依”,有时根据需要教师还可以自创,像有趣的带字练习:“小河里游来一条小鲤鱼”、“蓝天上小鸟飞飞”,“天蓝蓝,海蓝蓝,红旗展呀展。”只要能让学生达到历史最高水平那种预定的目的(饱满、圆润的声音),还可以适当变换一下发声练习曲,这样学生不易乏味,厌倦,会以很愉悦的心态接受,这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练声时间不宜太长,要根据学生需要适当休息,练声时音域也不宜过高,应在学生自身音域条件范围之内。正处变声期的学生要让他们尽量不唱歌或少唱歌。

5、要学生像对待声乐作品一样认真对待每一条练声曲,体例第一条练声曲的意境美,像“绿呀绿”要让学生联想到那种很绿很绿,绿得逼眼的那种生机盎然的纯绿,或通过联想想象一幅春天效外满眼青葱,令人心旷神怡的美丽景色。再如“小河里游来一条小鲤鱼”,要让学生联想到在一条清澈的小河里突然游来一条金色的漂亮的小鲤鱼,是多么的活泼,多么地逗人喜欢。“海风吹来了”,“妈妈回来了”,目的就是让学生放松心情,体会到很舒畅很惬意,很高兴的心境。这时,学生就会自然会产生那种很轻松、很兴奋的心情,并且能够很快地找到歌唱的位置,歌唱共鸣,会由衷地从心底里歌唱出一种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这种从心底发出的兴奋、松弛的声音正是我们声乐里所期望的饱满、圆润、富有生命力的声音。

三、歌唱时共鸣位置的统一。

有些人唱歌低音低不下来,高音高不上去,基本在中音区唱歌,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究其原因就是歌唱位置没有统一。这种情形在声乐中普通存在,也是歌唱教学中最难掌握的,我们讲唱歌位置统一就是低音区、中音区、高音区统一在一条线上,低音腹胸腔共鸣点,中音口腔共鸣点,高音鼻腔、头腔共鸣点,把三个支撑点很好地统一起来。但是学生做好这一点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要勤练多悟。首先学生应调整好呼吸,喉咙管道张开,像打呵欠一样,并保持兴奋的吸气状态,低音气息往腹部丹田处下沉,并要学生感受来自腹部支点往上的那股相反的、对抗的支撑力,调整好腹部的共鸣腔体;中音、高音口腔、鼻腔、头腔打开,像含了东西一样的感觉,笑肌往上提,并增强腹部气息的支持力,声音往头腔里面走,要让学生领悟头腔里的那种微微震动,类似于回音共鸣,即泛音。

四、歌唱中的鼻子艺术。

早些年在我国声乐界,这还是一个很新鲜的名词,它的来源也是取自于意大利美声中的“面罩唱法”。二十世纪初,风行于世界的意大利美声唱法陆续传入我国,美声唱法以它独有的魅力在中国逐渐生根发芽,我国声乐界也在那时就致力于美声唱法的探索与研究。于是民族唱法在美声基础上加以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唱法。西洋唱法里的“面罩唱法”也被洋为中用,因为“面罩唱法”的科学性,适用性,声音的位置统一,气息贯通。声乐界也就有了这样一种说法“歌唱的艺术是鼻子的艺术”即鼻腔的共鸣。因为“鼻子艺术能使歌唱声音明亮,气息贯通,音色具有金属质感,具有很强的穿透力,所以在歌唱中如何充分地打开鼻腔,利用鼻子的共鸣是我们声乐教师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怎样运用好鼻子艺术,取得理想的鼻腔共鸣效果?

1、调整好气息,养成好习惯,深呼吸,声音从鼻子里出来,运用鼻腔的共鸣,学会用鼻子说话,用鼻子唱歌。

2、用会提笑肌,无论说话,唱歌,笑肌往上提,鼻孔睁开,例如:“耶、喂、嘿、妈、忙,”想方设法使声音、气流从鼻孔里通过。这样,笑肌往上提了,鼻孔睁开了,声音既明亮,而容又美观。还有利于治疗鼻子塌陷患者免做隆鼻手术。

3、学会用惊讶的表情状态去找鼻腔打开的共鸣状态,例如:用“呀、啊、耶、哦、嗨,”等表情态度很容易找到鼻腔打开的通畅感。顿时,无论是说话或是唱歌,声音会大很多,会明亮很多。只有声音集中了,声音才会明亮,才具有穿透力。才具有振憾力。正如“帕瓦萝蒂”在歌唱时房间里的杯子都在震动。这就是穿透力、振憾力。

4、经常训练面部肌肉的松弛性,经常练习咬字、吐字。例如:“环(huan),长(chang),强(qiang),远(yuan),良(liang),我(wo),贵(gui),等(deng)。无论哪个歌唱家,他们的面部肌肉都是很灵活的,例如:嘴巴唱歌的时候,嘴巴张得很大,一脸的笑容,面部表情非常丰富。

5、多练唱、多朗诵带后鼻音的歌曲或字词。

例:米(mi),忙(mang),方(fang),刚(gang),香(xiang),张(zhang),洋(yang)。

五、歌唱发声的不良习惯与处理。

一般来说,学生在接受过一些专业声乐训练后,又加上老师的训练方法和学生的理解能力不经协调,会不由地产生一些发声方法上的毛病。这时,老师应及时予以督促改正。如:喉音、白声、抖音、跑调等。

1、浅的呼吸造成的胸部、颈部及舌根肌肉紧张,而导致的“喉音”,要纠正“喉音”毛病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毅力。因喉部肌肉构造十分复杂,发声过程中,如不能放松喉部肌肉和舌根肌肉,而用强力去发声,随之产生的就是硬而粗糙的声音和脸红脖子粗的难看状态。出现这种现象时,教师可让学生先停止唱歌,做无声的开口练习,张嘴吸气时,有意放松喉带和舌根肌肉,或用哼鸣练习找到喉咙放松的感觉,感到喉咙是一个出气的通道即可。喉音一般是初这者比较常见,随着声乐知识的不断增加,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调整好共鸣腔,运用好气息,喉音就基本上可以克服。

2、由于歌唱的口型不正确,声音没立起来,喉咙及共鸣腔体没有调节好,声音径直由口腔发出,因没有获得歌唱的共鸣,加上喉部肌肉挤压声音直而刺耳,唱高声时显得更为严重,称为“白声”。这时,教师可让学生开口吸气并保护吸气状态,感觉喉咙管道张开,象打哈欠一样,调节好呼吸及歌唱管道,保持兴奋吸气状态,打开歌唱的共鸣腔体,同时笑肌往上提,脸部保护微笑状态,声音往后靠,就是我们通常讲的把声音立起来。这样可以缓解或根除白声的毛病。

3、经过正确歌唱方法训练的人可以发出一种类似于回音的波动均匀的颤音,通常也叫“泛音”,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一些未经过训练或方法不正确的学生把这种自然的波动颤音唱成了抖音,出现这种现象时,教师在教学生正确发出颤音时,可让学生用“呼吸练习”和“声带档气练习”的方法进行训练,增强声带的档气能力,协调各部分肌肉的合作,先做短促的“啊”母音练习,再辅以长音“啊”母音练习,用控制良好均匀的气息磨擦冲击声带,发出振动均匀的颤音。这种颤音越均匀,其音色就越美丽。

4、跑调现象是很常见的一种毛病,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由于歌唱者对歌曲旋律不熟而造成的走音;二是音域窄,由于喉咙没打开,恐惧高音,低音没有往下沉,导致高音、低音跑调。这两种跑调现象的纠正方法可以采取:第一种情况可让学生充分熟悉歌曲的旋律(包括装饰音、波音、滑音、颤音等),多唱试唱练习,多听歌曲原音。第二种情况可让学生充分打开喉咙,先练单个字的顿音,如“哈”或“嘿”,让学生设想一下用力在背后去吓别人的那种具有爆发力的声音,或设想当最亲的人乘车远去时,你用尽力气想把他叫回来的那种具有穿透力的声音。注意这种发声时要首先调整好气息,共鸣腔打开,把声音集中,应把这个字唱得清脆,响亮,坚持一段时间,音域会有所扩展,跑调现象也会随之消失。

六、声乐作品的情感处理(以情动人,以情感人)。

俗话说:“没有感情不成诗。”同样没有感情也不可能有歌,可见,歌曲情感处理之重要。

1、应从歌词的角度着力挖掘歌曲的自然美,使学生从歌词内容上领悟其艺术感染力,声乐作品大都高度概括、精练、优美,抒情,具有一种诗意美,教师应多帮助学生多方面挖掘歌词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基调。例如,对党、对社会的热爱与赞颂,对革命先辈、英雄人物的缅怀与景仰,对自然、社会、生活的慕恋与赞美,对人生、事业、爱情的追求,对成功、希望和对未来的向往与憧憬,对人类社会美好行为和情感的颂扬和讴歌,等等。这些主题思想,有些比较明朗,有些比较含蓄,有些比较浅显,有些比较深奥,有些比较雄壮,有些比较柔美抒情,学生对这些或多或少理解。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透砌分析,让学生能深刻领悟其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使人能融入歌词所描述的意境中。

2、应从音乐曲调方面要着力揭示歌曲的音乐美,使学生从歌曲优美的旋律中的领悟其艺术感染力。要让学生理解作品的民族风格,乡土人情和民族调式,各民族的歌曲风格和韵味不同,特别是少数民族歌曲,像:《大板城的姑娘》、《克拉玛依之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青藏高原》等等,学生应认真把握好作品的风格。教师还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歌唱方法及仪态(即美的形体形象),同时还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和识谱技能。

3、要努力帮助学生从掌握音乐作品的艺术体裁中领悟其艺术美。比如从进行曲雄壮有力,刚健豪迈的旋律中领悟其节奏清晰、强烈分明的艺术美,从抒情歌曲自由奔放、舒展活泼的旋律中领悟宽广流畅、热列深情的艺术美,从叙事歌曲通俗平稳、紧凑圆润的旋律中领悟自由活泼、轻松舒畅的艺术美,从劳动歌曲节奏清晰,朴实有力的旋律中领悟欢快活跃气息浓郁的艺术美等。

4、注重歌唱教学的演唱技巧处理,诸如:“歌曲的速度快慢,气息控制,共鸣位置,力度强弱,演唱的表现形式,以及高潮与结尾的处理等等,使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增强歌曲艺术形象的感染力。

七、美的舞台形象

大家都知道,音乐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表演艺术,声乐作品不仅要求歌手要以美的声音歌唱它,而且还要能够以好的台风展现它的思想内涵、美的意蕴(即风度、气质、美的舞台形象,大方得体的手势,动作,眼神等)。而不好的舞台习惯,如歪嘴仰脖、拘胸弯背、挤眉瞪眼、多余的摇头摆手、双手无规则地乱动、扯衣角等,这些都是歌唱姿态方面的毛病,声乐教师应帮助其及时改正,使之能较快地以好的状态发展,收效到理想的歌唱效果。

参考文献

1、《提高声乐教学的艺术感染力》梁金平

2、《歌唱中不良习惯与改进方法》周新华

第四篇:唱歌教学的教学目标

一、唱歌教学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主要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简单地说,教学目标就是我们想做什么,怎么做以及做完以后的结果是什么的表述。

在《音乐课程标准》中,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目标表述为三个维度: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关注的是通过音乐课堂教学,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理解音乐文化,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通过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综合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增强学生的独立意识,引导学生敢于发表戏剧的想法,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和合作能力,以音乐为主线了解先关文化。知识与技能目标,则关注了学生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

我们提出过 “唱会歌、唱好歌、会唱歌”的唱歌教学理念。“唱会歌”----能够按照歌曲中所蕴含的基本音乐要素的要求唱会歌曲;“唱好歌”-----在教师引导下,有情感地、发自内心的动情地歌唱;“会唱歌”-----在掌握了正确、有效的歌唱技巧后,自主、自信地、主动地演唱歌曲。

这三个层次的学习过程,也是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审美体验的过程。在学会歌曲的过程中,学生会对歌曲的音乐基本音乐要素进行有效的审美体验;在有情感地演唱歌曲的过程中,对歌曲所蕴含的内在的情感进行审美的体验,而学生优美的歌声也是审美体验的一个重要内涵;当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歌唱的技能技巧进行自由的演唱时,学生将在自己的演唱中对音乐作品进行全面的、自觉的审美体验。

同时,在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时时刻刻也在体现着过程与方法目标。因此将唱歌教学的课程目标与“唱会歌、唱好歌、会唱歌”的教学理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我们不难总结出唱歌教学的课堂教学目标:

基于歌曲的音乐意境,体验歌曲的音乐情感,学习与歌曲相关的音乐知识、歌唱技能以及音乐文化;提升感受音乐、用歌声自主表达音乐情感的能力。

基于歌曲的音乐意境,体验歌曲的音乐情感,学习与歌曲相关的音乐知识、歌唱技能以及音乐文化;----这既是过程与方法目标的体现,也是教学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也是“唱会歌”的歌唱教学过程。

提升感受音乐、用歌声自主表达音乐情感的能力。-------音乐课程的最终目标,学生感受音乐、体验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的培养过程,也是“唱好歌、会唱歌”的教学过程。

二、分年段的唱歌教学知识、技能目标

在《音乐课程标准》中,对知识与技能目标作了如下具体的阐述:9

1、音乐基础知识

学习并掌握音乐基本要素(如力度、速度、音色、节奏、节拍、旋律、调式、和声等)、常见结构、体裁形式、风格流派和演唱、演奏、识谱、创编等基础知识。

2、音乐基本技能

学习演唱、演奏、创作的初步技能,能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演唱和演奏课堂乐器,掌握浅显的音乐创作方法。在音乐听觉感知的基础上识读乐谱,在音乐表现和创作活动中运用乐谱。

3、音乐与相关文化

了解中外音乐发展的简要历史和有代表性的音乐家,初步识别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音乐。认识音乐与姊妹艺术的联系,感知不同艺术门类的主要表现手段和艺术形式特征;了解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联系。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学过的知识,认识音乐的社会功能,理解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知识与技能目标涵盖了音乐知识、技能以及音乐文化与相关文化的目标要求。在本章,将采用分年段的形式,针对唱歌教学提出各年级所涉及的知识、技能目标中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基本技能的要求。对于音乐与相关文化的目标要求,教师在教学时依据教材内容要求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

分年段音乐知识、技能目标:

一年级:

一、音乐基础知识

1、音乐基本要素

(1)能从听觉上区分声音的强弱、长短、高低。

(2)感受十六分、八分、四分、二分节奏的时值长短,并用多种形式读、拍出八分、四分、二分节奏。

(3)感受四分休止符的时值,用动作准确地表现出停顿的时值长短。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2011版(3)通过对比,感受声音的强弱。(4)感受四二拍、四三拍的节拍感。

(5)感受音乐旋律的起伏、初步感受音高的变化。

二、演唱技能

1、在自然呼吸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缓吸缓呼、急吸急呼的歌唱呼吸方法。初步养成歌唱前的呼吸准备习惯。

2、学会在气息的支撑下,用连贯的声音、轻声地歌唱。

3、能够从听觉上区分连贯、跳跃的声音,感受不同的声音对表达歌曲情感的作用。

4、感受声音的力度变化对表达歌曲情感的作用。

5、感受正确的咬字、吐字方法。

二年级:

一、音乐基础知识

1、音乐基本要素

(1)认识八分、四分、二分音符。

(2)采用多种形式读、拍出八分、四分、二分节奏,用适当的节奏型模仿自然音响。(3)感受四分、八分休止符的时值,用动作准确地表现出停顿的时值长短。(4)从听觉上区分四二拍、四三拍,并用动作表现不同的节拍。(5)能够区分不同的歌曲情感。

2、识读乐谱

(1)认识do、re、mi、fa、sol、la、si七个唱名.(2)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模唱乐句的歌谱。

二、演唱技能

1、能够演奏多声部节奏,初步感受声部概念。

2、在自然音区,能够保持优美、自然的歌唱音色,保持声音的流畅、统一。

3、能够控制声音的音量,表达歌曲情感。感受歌唱时的鼻腔共鸣。

4、能够采用缓吸缓呼的呼吸方法,继续唱好连音。

5、能够初步做到唱歌前的呼吸准备,能够在教师指导下掌握歌唱中的换气技巧。

6、能够用连贯的气息,优美的声音,表达抒情、优美的歌曲情绪。

7、在说话的基础上,做到演唱时能够清晰地咬字、吐字。

三年级:

一、音乐基础知识

1、音乐基本要素(1)认识十六分音符。(2)认识四分、八分休止符。

(3)感受附点八分、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4)认识小节、小节线、终止线。

(5)认识力度记号,认识力度在表现歌曲情感的作用。(6)认识速度记号,感受速度对歌曲情感表达的作用。(7)认识顿音记号,以及对歌曲情感表达的作用。(8)认识连音线。(9)认识反复记号。(10)认识换气记号

(11)认识节拍、四二拍、四三拍。(12)感受旋律对歌曲情感表达的作用。

2、识读乐谱

(1)能够在钢琴伴奏下,独立视唱乐句、短小乐段的歌谱。(2)听辨、模唱简单音程。

二、演唱技能

1、学唱简单的二声部合唱歌曲,初步建立二声部合唱声部概念。

2、在自然音区的基础上,逐步扩展演唱音区,保持良好的歌唱音色,保持声音的流畅、统一。

3、能够采用急吸急呼的方法唱好顿音、跳音。能够用连贯的声音,表达欢快、活泼的音乐情绪。

4、能够控制声音的力度,自由、自信地运用不同力度的声音表达歌曲的情感。

5、掌握声断气连的演唱技巧。

6、感受歌唱的口腔、喉腔共鸣。

7、在歌唱中能够结合歌唱发声,清晰地咬字、吐字。

四年级:

一、音乐基础知识

1、音乐基本要素

(1)认识附点四分音符,附点八分音符。(2)认识切分节奏。(3)认识升记号、降记号。(4)认识重音记号、保持音记号。(5)认识三连音。

(6)认识波音、上滑音、下滑音、前依音、颤音。(7)认识弱起小节。(8)认识延长音记号。(9)认识四四拍。

(10)学习四二拍、四三拍、四四拍的基本指挥手势。(11)认识八三拍,学习八三拍的指挥手势。(12)感受旋律线的走向对音乐情绪的表现作用。

2、常见结构

(1)感受二段体歌曲的乐段划分。

(2)感受乐句的特点,能找出相似乐句,能通过视唱给乐句加上合适的结束音。(3)通过视唱乐谱,将乐句按照合适的顺序排列成乐段。(4)感受民族五声调式的结构。

3、识读乐谱

(1)能够在钢琴伴奏下,独立视唱乐句或乐段的歌谱。(2)进行三度音程的二声部视唱练习。

(3)能够在钢琴伴奏下独立完成简单的二声部的识谱视唱,保持准确的音准,节奏。

二、演唱技能

1、能够自由、自信地采用不同的演唱速度、力度来表达歌曲情感。

2、能够运用连贯的气息,采用连音、顿音、跳音的演唱技巧表达歌曲的情感。

3、在演唱二声部合唱歌曲时,能够在保持声部音准的同时,建立声部的均衡、和谐概念。

4、能够在歌唱中保持较好的口腔、喉腔共鸣。

5、能够掌握演唱歌词的归韵技巧。

五年级:

一、音乐基础知识

1、识读乐谱

具有在钢琴伴奏下,独立视唱完整的歌谱,保持准确的音准,节奏的能力。

二、演唱技能

1、能够自由地选择力度、速度、不同的演唱技巧表达歌曲情感。

2、能够保持良好的歌唱音色,保持高、中、低音区的音色统一。

3、具有一定的二声部合唱能力。

六年级:

一、音乐基础知识

1、风格流派

通过聆听、演唱,感受歌曲的音乐风格。

2、识读乐谱

具有较稳定的内心音高概念、较强的内心节奏感,能够独立、准确地视唱歌谱。

二、演唱技能

1、具备一定的歌唱技能,能够自信地用歌声表达歌曲的情感。

2、具有较强的二声部合唱能力。

三、教学目标确定策略

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的方向标,是教学所需要达成的最终效果,是评价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教学目标的制定应遵循以下原则:

1、教学目标的行为对象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如果这样来表述一个教学目标“能够听辩乐曲的主题,了解曲作者的名字,能运用音乐要素分析进行曲的主要特点。”这是对学生最终能力达成的一个预设。

而同样的一个教学目标,表述为“使学生能够听辩乐曲的主题,了解曲作者的名字,培养学生运用音乐要素分析进行曲的主要特点的能力。”这是对教师教学行为预期效果的一种表述,而不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表述。

2、教学目标中,对于最终达成效果的阐述必须是切实、具体的。

“能用连贯的气息,优美的音色演唱歌曲,表现对老师的热爱之情。”这是对通过教学后,学生歌唱的最终状态的一种具体表述。它是具体的,实实在在的可实现的一个预设目标,对学生的歌唱技能和歌唱状态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3、教学目标中所涉及的教学行为方式必须是明确、可操作的。

在教学目标中,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阐述必须是明确、具体,可以转化为教师实际教学行为的。例如:“通过聆听、模唱、律动的方式感受歌曲的旋律,通过对歌词的深入理解感受歌曲的音乐形象,用有弹性的声音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4、教学目标必须是面向全体,而不是个别的音乐基础较好的学生。因此,我们设定的教学目标是最基础的,面向大多数学生的,因为我们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教学总体目标是培养音乐的爱好者,而不是专业的音乐人才。

第五篇:牧童四年级唱歌教学

《牧童》是一首斯洛伐克民歌,旋律流畅,加上简单和谐的二声部合唱把小牧童在美丽牧场快乐放牧的情景展示在人们眼前。歌曲结构规整,分为四个乐句,切分节奏的运用使得音乐显得活泼,跳跃。曲调优美、轻快的歌曲。歌词简练、生动地描绘了牧童快乐的生活。在本课中,我渗透了新的教学理念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参与音乐活动放在重要位置。只有当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去,成为音乐课堂的主体,自己主动地去探寻、领悟时,才能使他们全身心地进入音乐,从而获得音乐审美体验。力图引导学生都能以自己的方式走进音乐,并通过参与真正地聆听音乐、领悟音乐、享受音乐,合作能力、创造力和音乐表现力也得到了提高。

在《牧童》一课中,我运用多种音乐活动,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中体验美、感受美并去创造美。

一、首先让学生感知音乐的旋律。

当学生进行教学时我用的音乐就是今天要学的歌曲,让学生有个无意识印象,但这种欣赏教师是有意指导,为下一步学好歌曲作好辅堑,而这时学生却在无意中学会倾听。用闭眼聆听美妙的旋律及富有儿童气息的动听的旁白,展开学生的想象力——音乐表现的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意境?让学生把想象的美景说出来,孩子们聆听完音乐后想象的景物非常优美,还应用了许多的丰富词汇来形容美丽的风景。

二、感受歌曲节奏和韵律,突破节奏难点在真正要学习这首歌曲前,我又安排了一次节奏游戏:带有律动的练习节奏,感受牧童的悠闲。这属于诱导性的欣赏,并且启发学生:“你听到歌曲的是什么情绪?你听了有什么感受?”„„诱发学生联想,指导学生欣赏,从而对歌曲的情绪、节奏、表现的内容等有初步了解,同时旋律、节奏,在学生脑中有一定印象,起了熟悉旋律等作用。

三、在“寻找切分节奏中”,师让学生充分感受切分节奏体会乐曲快乐的情绪。首先让学生说说切分节奏为歌曲增添了哪些音乐色彩。让学生明白切分节奏就是改变重音的节奏,常用于强调某几个音。给人以一种独特而摇摆的感觉,常用于幽默、诙谐和快乐的乐曲中。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切分节奏”,课堂上我带着学生进行有节奏的朗读歌词,但这样的朗读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切分音到没有什么困难,反而是第一二句的第一小节没有切分音,却容易读成有切分音。学生读的很困难。于是我让学生静静地听一句旋律唱一句歌词,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旋律,去解决节奏的困惑。当学生听琴声第二遍的时候,我惊喜地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跟着旋律唱出来。那个老是混淆的节奏不攻自破。这时候学生在学习歌曲也充满欣喜的表情。我还设计了对比欣赏,在感受了斯洛伐克歌曲的特点后再对比欣赏《山童》,这也是一首中国作品它描写山里孩子的歌。让学生明白牧童这个题材可以有很多的形式和体裁、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四、学唱上二声部旋律。学生刚刚开始学习二部合唱,对他们来说这还是一个新事物,同时如果不具备很高的音乐素质的话,二声部很难施行.唱好合唱的两个关键:第一,是学生的听觉要既能够听到自己的声部也能听到另一个声部的歌声,另一个关键是教师要有准确的动作提示,让第二声部进入,当然学生也要知道在何处进入。并且,唱好本歌曲,学生首先对歌曲的掌握和二拍子的节奏感要好。针对本课最主要的困难我觉得在我的这节课中完成的还算可以。我觉得学生第一次接触唱成这样也算不错,他们最缺的还是练习练习多练习,再多唱几遍就会好了,这节课最主要的是让学生进行二部合唱的实践训练,在认知上并未要求,所以先给他们一个初步的印象和实践就可以了,第二次、第三次就会好起来的。

五、器乐练习

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选择教师给的两条节奏型中适合自己组乐器的,并谈谈为什么要选择这条节奏型。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进行创编活动,全身心投入自己的创作中。选择后让每组派一位同学给大家进行伴奏,其他参与唱歌表演,学生人人参与其中的表演,同时又营造了一种和谐融洽、生动活泼、团结协作的友善氛围。让学生在快乐中尽情地歌唱、表演,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热情。

六、存在问题。

本节课的设计容量过大,虽然设计的内容及形式很丰富但是却不够深入,对学生的分析及教材的挖掘不够深入。另外,对学生声音的关注不够,忽略了孩子声音的控制训练,在今后的课中我将注意这些问题,更多的关注孩子声音的训练。

下载唱歌教学的 几点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唱歌教学的 几点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唱歌课教学反思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带来了音乐教育发展的春天,它改变了音乐课无地位、无组织、无核心的局面,正在走向日益完善、系统的道路。唱歌课是中学音乐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我发现现......

    唱歌教学反思(精选)

    唱歌教学反思 篇一:唱歌>教学反思本课是一年级的一节歌表演课,由于歌曲中出现了乐理知识(强、弱),所以本课的教学内容为: 1. 音乐活动: 声音的强弱2. 学唱歌曲《小动物唱歌》,并创编......

    《小动物唱歌》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尝试着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应用CAI课件创设情景激趣,让学生在声、光、电、流动的画面的启发下走进音乐,让音乐走入学生生活。首先,注重以审美为核心,给学生营造视觉的美......

    唱歌教学的重难点

    唱歌教学的重难点 唱歌教学是音乐课堂的基本内容依据新课标完成教学任务,达到课程标准,在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育的课堂教学中存在一定的制约,特别是教学观念、教学设施和师职能......

    浅谈中学生变声期唱歌教学

    浅谈中学生变声期唱歌教学 略阳荣程中学 淡芙蓉 【摘要】 新课标强调,音乐教学要以人的发展为本。在学生处于变声期时,音乐老师要充分认识这一时期学生的身心状况,灵活驾......

    《拍手唱歌笑呵呵》教学设计

    《拍手唱歌笑呵呵》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好朋友 第一时教学内容 唱 《拍手唱歌笑呵呵》 拓展 《拍手唱歌笑呵呵》的比较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用轻巧、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音乐唱歌课教学基本模式

    音乐唱歌课教学基本模式 一、基本流程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课前活动 感知旋律,了解背景。 探索发现,学习新知。 表现歌曲,实践创造。 拓展延伸,课堂小结。二、流程解读 第一步:创......

    音乐教案-小动物唱歌-教学教案

    教学中与自然科学常识整合,注重培养学生听辨能力和观察能力,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参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能力和在群体中的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