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快乐“做”数学

时间:2019-05-15 15:23: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快乐“做”数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快乐“做”数学》。

第一篇:如何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快乐“做”数学

如何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快乐“做”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增设“实践活动”,这既是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数学教育改革的必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点,注重实践活动是国际数学课程的一个趋势,强调让学生“做”数学,比让学生知道数学事实更重要。那么,如何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快乐“做”数学呢?下面我就来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开展主体性实践活动。

数学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教学时依据教材的特点,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设计丰富有趣和有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例如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我们结合郊游活动,让学生认真观察树叶、各种建筑物的形状、动物的长相、景物的分布等,引导他们从中发现许多物体的形状是轴对称图形。组织学生参观我市尚湖穿湖大堤上的朝阳桥,除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外,还让学生充分感受大桥的对称美。

二、加强探究性实践活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实践是一个大课堂,不仅可以使学生的书本知识得到运用,使知识转化为能力,而且在实践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也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将推动学生去思考问题,探究问题。

例如:在教学多位数读、写法时,我预先布置学生上网查阅有大数目的一些资料并记录。经搜集,学生把含有大数目的材料带到课堂,并在小组中呈现。学生有的带来地球离太阳的距离是147200000km;有的带来天狼星和地球距离

8.2 ×10 千米;还有的从报纸上剪下工厂几年产品数量数据等。通过让学生参与数学信息搜集,给学生一个自由的学习空间,学生在好奇心和好胜心的驱使下,学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使学生在开放的信息中不断丰富自己对数的认识,同时,也发现了教材以外的科学记数法。通过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究问题,不仅使学生获得了成功,增强了信心,还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动手操作、动脑分析、计算 1

等数学素养,也使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得到了不断的张扬、发展和提升,数学素质明显提高。

三、注重创造性实践活动。

没有想象,就不可能有创造。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开展创造性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动脑,既能激发想象的内驱力,又能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如在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时,我发给每位学生一根30厘米长的铁丝,让每个学生用这根铁丝围成不同的长方形(没有剩余铁丝)。比比看,谁围成的不同的长方形多。同学们兴趣倍增,人人动手动脑,摆弄、计算、议论„„变换思维方式和角度,想出了许多不同的答案,并领悟出了不管长方形的长、宽如何变动,其周长都是30厘米。从中渗透了等周原理。这种一题多解的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四、强化应用性实践活动。

活动是认识的源泉,也是发展的基础。学生获得新知,并不是学习的终结,学会应用才识最终目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把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践活动联系起来,与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寓数学知识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之中,使学生的思维由课堂进入社会的大空间,拓宽知识面,让学生能用数学思维方法去审视、去分析、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们在教学中设计的应用性实践活动有:

1、展示在同一生活实际中应用多种数学知识。

如学完“统计图表”后,我让学生回家统计家庭一周丢快餐盒情况,并用统计图表示。课上要求学生交流后探讨四个问题:①谁家丢的快餐盒最多?②先估计平均每家一周丢快餐盒个数的范围,再求出平均每家丢快餐盒的个数。③照这样计算,全班49名同学一周要丢多少个快餐盒?④根据以上计算,你想到了什么?这道题既回顾了学生的统计图表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估算能力和求平均数的知识,还超越数学学科的范畴,渗透了环保意识。答案中许多学生对环境污染、能源浪费、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都进行了很好的阐述,对引导学生关注环保、关注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

2、展示数学知识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如教学百分数应用题时,结合学校实际要求学生了解并计算出勤率、体育锻

炼达标率等,结合工厂实际要求学生计算一个厂某个月的产品合格率,完成任务的百分率等。植树节要求学生统计植树成活率及发芽率计算出要下种子数量的多少,还编出可用来反映各行各业的指标及国计民生状况等问题。

3、展示在不同的生活实际中同一知识运用的不同侧面。

如学习《圆》后,计算圆纸片、圆桌面、大树干的横截面等,课堂上让学生各自交流方法,然后研讨哪种方法更好,最后总结出计算面积最快捷的方法:圆纸片是用对称法折出直径,量出长度后计算;圆桌面是用刻度尺直接量出直径(桌面最宽处)再计算;大树干的横截面面积则要用卷尺先量出树干周长,然后算出直径(或半径)后再计算其面积,等等。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实践能力。

第二篇:在体育课中让学生感受快乐

在体育课中让学生感受快乐

课改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作为新时期的体育教师,我也在课改精神的指引下摸索前进,在新大纲颁布以后,我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坚特党的教育方针,以快乐教学为宗旨,时刻都在想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体验运动的快乐,把快乐带入课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在本学期教学工作中,本人不继地提高自己的工作业务,认真对待每堂课,想方设法地 在体育教学改革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不但能使学生主动完成教学任务,而且对于培养人才及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使之终身受益有着重要的作用。

1、在工作中以创设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

情境教学是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讲解,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体验体育的快乐。体育教学是一种艺术,其效果好坏与教师的语言表达有直接关系,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上得生动活泼,我运用了生动活泼的儿童语言来带领学生投入体育教学中。例如课题为:体育游、欢聚2008奥运等。均以情境的形式来完成了教学任务。也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较好地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在工作中以竞赛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体育课有无兴趣,关键在于教师的诱导和培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好胜心强,将教学内容融入到生产劳动中,例如课题:“打活靶”、“丰收果场”等。使学生对劳动产生间接的兴趣。而学生对体育活动直接的兴趣来源于丰富多彩的游戏与竞赛活动,无论多大的学生都如此,教学时学生自主地进行游戏竞赛活动,情绪特别高涨,竞争特别激烈,对其生理机能有良好的提高作用,使活动结束后让学生还意犹未尽,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锻炼意志,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体验成功。在学校田径训练中,今年市举行笫八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中荣获初中组团总分笫二名。

总之,在本学期体育教学工作是让学生更扎实地学好技术,在活动中更充分地享受到乐趣和成功感,进而使学生得到更全面和更生动活泼地发展,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在洋溢着快乐与愉悦的课堂气氛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感受快乐的神奇!

第三篇:在实践活动中快乐习作

在实践活动中快乐习作

作文教学是我们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知者,好知者莫如乐知者。作文教学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快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那么,要想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我想应该这样来做:

一、培养学生习作的信心和写作的兴趣。

信心是力量的源泉

。前几天,我看了一篇文章,它讲的是一位幼儿园的教师给学生上的人生第一课,当时学生兴趣盎然,激情满怀.这位教师在给学生上课前,首先向学生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

1、你们家中都有谁?

2、谁能把他们画下来?这时学生都拿出笔和纸把他们画了下来。然后老师找了一个非常精美的封面,把这些画装订了起来,并写上姓名、出版单位,接着老师就告诉同学们这是他们写的第一本书.老师还说他们还小,只能写小书,将来长大了就能写大书,就能成为伟大的人物。我相信孩子们听了这话后,肯定没有认为写书难的,并且认为自己长大了一定能成为伟大的人物。这是幼儿园老师给学生上的一次 “灌输”课。我们在习作前,为什么不给学生来一次思想“灌输”呢?

二、联系生活,挖掘素材,唤起灵感。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我们可以经常安排学生在生活中观察事物,展开想象,创造自身语言。

1、鼓励学生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动,在劳动中学做一件家务:做饭、洗衣服、整理房间等。让学生亲自去做,然后再把做的过程如实地、具体地写下来。学生对这样有趣的实践作业,极乐意接受。因此,他们就学得很投入,并能获得深刻的劳动体验,在次基础上引导作文,很容易唤起创作灵感,写出富有趣味性的文章。

2、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感受生活的能力。

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比如春天来了,我们可带领学生在校园里寻找春天的足迹,指导观察,让他们感受春天的气息。组织学生进行放风筝比赛等。冬天来了,可组织学生进行拔河比赛。天下大雪了,我们师生可到外面打雪仗去。学生的生活阅历丰富了,内心充实了,怎愁无话可说?

三、让学生勤于动笔,乐于表达。

良好语言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写日记的兴趣是学生积极写作的先决条件,是提高学生日记水平的心理保证,它能使学生变“苦记”为“乐记”,变“要我记”为“我要记”,从而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发挥,使学生写得轻松、主动而富有创意,即使遇到困难,也会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久而久之,便会形成一种稳固的写日记兴趣----良好的日记习惯。

对于学生“日记兴趣”的培养,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可充实学生生活,丰富日记源头。充实的生活积累是学生日记活动的起点和源泉。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们可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再次,就是反复激励,增强写日记的自信心和对日记活动的兴趣。

四、充分发挥“课例”的作用。

语文课本上的“课例”,绝大部分选自名家之作。无论内容的选择,还是表达形式,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为此,我们要充分发挥“课例”的作用。在写法上多给予指导,让学生真的有所领悟,有所受益。在语言上,对于准确的词、生动的句子、精彩的片段,我们要让学生注意积累。抓住一切可以锻炼的机会,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学生的梦幻是在语言世界里产生的,我们引导学生想象,要将想象力的开发,情感的培养,言语能力的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比如学了《穷人》一课后,学生深刻地感受到了渔夫、桑娜的勤劳和善良,甚至被他们那种急他人所急,想他人所想的优秀品质所打动,我们可鼓励学生续编故事。在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后,唤起了学生的同情心,我们可以“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为题,引导学生大胆想象。

五、抓住一切可以展示学生自我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快乐。

第斯多惠说:“教学不在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作文一旦完成,需要及时鼓励。“善表现”是小学生的天性。我们可以从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位、多渠道为学生营造氛围,提供表现的机会、展示的舞台。在学校里,我们可通过校园佳作宣传窗、学校广播站、校刊等为学生提供佳作展示天地;在家庭中,可将优秀作文读给父母听,获取成功的赞许;在社会上,可让学生多参加社会活动,积极写作,踊跃投稿,学生的作文能在报纸、杂志上发表,这是对他们最大的奖励。学生有了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心里充满了成功的喜悦。在老师、家长和社会的赞扬声中得到了力量,因而激发出一种强大的创作动力,自然就会把作文当成一件乐事,就能越写越好。

孩子的潜能是无限的,作文教学的空间是不可限量的,让我们以切实有效的方式引领他们在想象的天地里驰骋,在言语的世界里沉潜往复,使学生的作文兴趣浓郁,更好地提高作文能力。

第四篇:让孩子在活动中体验生活的快乐

引导孩子在活动中学会生活

烟台市芝罘区塔山小学孙小华 高金芝

内容提要: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综合型课程。生活化、活动化是其主要特征。它以活动为课程的主要组织和实施方式,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经验和体会,使孩子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从而,真正享受到生活的快乐。因此,正确处理好生活与活动的关系,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生活的快乐,是品德与生活课实施过程中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尊重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活动与生活的主人

《儿童权利公约》指出,每一个儿童都是有着自己的发展需要、学习方式、家庭背景以及个人的成长类型和进度的独特的个体。每一个儿童都有学习的权利、发展的权利、参与的权利、游戏的权利等等。随着《儿童权利公约》的精神日益深入人心,基础教育的焦点越来越集中在如何实现儿童的权利上,尊重并保障每个儿童的权利成为教育的重要职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教育顾问吉姆·欧文载文指出,过去对儿童的支持“侧重于提供机会,而较少注意质量和可持续性”;过去是“从需要着眼的方针”,而现在是“从权利着眼的方针”,前者中“儿童是被动的接受者”,后者中“儿童是积极的参与者”。教师的作用是“针对儿童去做(doing to children)”,而不是“给儿童做(doing for children)”,要“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新课程,要求新的师生关系不再是教师设 计控制,学生被动接受,而是一种教师和学生彼此向对方开放自己的世界,在相互开放中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共同成长的关系。在教育交往活动中,教师应将学生视为与自己具有平等地位的独立人格的人,创设民主、宽松的交往气氛,尊重学生的见解和意见,尊重学生真实体验。从学生生活出发,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展自我,建构自我,健康成长。

首先,教师必须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生活,教学活动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的发生是以一定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小学生的各种活动过程和活动方式的展开都是建立在充分的理性和感性准备基础之上的。只有主动参与活动过程的学生,才能产生积极的体验,享受到生活的快乐。因此,我们在教师中开展“和孩子交朋友”活动,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观察,仔细了解每个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关注点,为每个孩子建立个性发展档案,争取在每次活动中,让每个孩子们都能积极投入活动,得到锻炼。同时,加强学科整和,注意开展生活化活动,品德与生活课同少先队活动密切结合。学校委任大队辅导员老师亲自任教低年纪小同学的品德与生活课。每一学期都按计划确定生活化的教育活动主题。例如:“春来了,找春天去”、“我和小树一起长”、“我为妈妈洗洗脚”、找找“幸福在哪里”、“雏鹰假日展翅飞”探索活动„„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使孩子们的生活更充实、更有意义,品德与生活课也有了更大的拓展空间,更受到孩子们的欢迎。

其次,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面向全体,多角度地实施教学活动。由于学生的生活状况、思维方式存在着差异,导致体验也是多元的、各具个性的。学生生活的多元化产生的富有个性的体验,进而必将做出独特的选择。2 教育者不能武断地拿学生的选择与心中的标准比较,来衡量学生德性的优劣,而应理性地了解分析学生在选择过程中的思考,并加以引导,自始至终为学生营造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做到一切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尊重学生的多元化体验,让每一名学生以真实的自我,面对他应该面对与解决的自我问题或社会问题时,才能够使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才能充分调动每一分子,使其活动起来,让学生把一个陌生的、外在的、与己无关的对象变为熟悉的、可以交流的,甚至是融于心智。因此活动体验必须做到面向全体学生的生活,在全体学生的生活中,使全体学生的生活快乐。例如:教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我们去游玩》时,正值“五﹒一”节前夕,教师组织学生学生围绕“我爱美丽的大自然”这个话题展开活动:做好旅行前准备,画出旅行路线图,确定游览景点,旅行前准备。节后,进行旅行收获汇报。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有些学生甚至还带来了旅游胜地的VCD光盘,放给大家观看。但有几个孩子一直沉默不语,原来,他们的父母工作太忙,或者受经济条件限制,不能带孩子出门旅游,只能回农村老家过节。教师发现后,及时地调整了课堂结构,插入一个家乡的话题:谁最美?说说家乡的山和水。请大家说一说,你的家乡有哪些美景?你回到老家准备怎样游玩?课堂气氛一下子热烈起来。所有的孩子都举起手来。有的孩子说想去爬山,有的说想去小河里摸鱼,有的说想和爷爷一起种花生,还有的孩子说想去放羊。这些都是学生真实的心理活动,展示的是他们真实的生活。我们充分肯定学生自己的见解,同时提醒学生,外出要注意安全,守秩序,亲近大自然,做到安全、健康的生活,《我们去游玩》一课成功地取得了实 3 效。从中,我们得到启示:品德教育必须源于多彩生活,注意学生丰富体验,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使学生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真正享有学习自主权,成为活动的主人,才能为活动化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丰富课堂,为学生构建充满生命力的活动平台

体验是一个情感触动且生成意义的过程。积极的情感来自于充满生命力的课堂。《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构建充满生命力课堂教学体系的观点:“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在生长、成长中的整个生命。对智慧没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学不具有生成性;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教学也不具有生成性,从生命的高度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创造孩子喜欢的活动方式,精心设计活动,设计出使学生“动心”的活动,使课堂充满活力。不仅要有表面上的热闹,有学生开心的笑声,还要有学生思维的火花闪现,有心灵的共鸣。教师要善于发现活动中有价值的地方,不断丰富和推进课堂教学活动,使课堂活动成为一种快乐、积极、有意义的生活,让孩子在活动中生活,在生活中发展。

1、情景模拟、创新活动 俗话说:通情才能达理。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补充一些鲜活的素材,创设活动情境,形成能激活学习热情,讲故事、听歌曲、看录像、放投影片,情感朗诵、角色游戏、小品表演等多种形式的情景模拟活动,使学生主动投入,产生情感体验,开放思维,鼓励学生积极创新。例如:教学《合理饮食》时,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课堂学到的知识,开展模拟购物、做早餐活动,让孩子们自己设计一份比较合理的营养早餐,请大家品尝。教学《风儿在哪里》 4 一课时,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到大自然中感受风、观察周围事物的变化,引导孩子认识自然、热爱自然。教材中的儿歌《风儿在哪里》写得生动、富有想象力,孩子们很喜欢。教师就和孩子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诵儿歌、续编儿歌。使孩子们的感情进一步得到了升华。有的学生写道“当小花点头的时候,风,正从那里经过。”还有的写“当红领巾飘动的时候,风,正从那里经过。”“当湖水微笑的时候,风,正从那里经过。”充满幻想的优美诗句源源不断地从一年级学生的心里流淌出来。心随情动,放飞梦想,智慧的火花在闪现,一切皆在自然中。

2、开展辨析、讨论活动 生活时时处在矛盾的冲突、解决和发展中,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他们对是非好坏的理解,往往是具体的、个别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往往是片面的、肤浅的,甚至是错误的,为了帮助学生巩固和扩大生活经验,加深对生活意义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情况、确定合理行为的能力,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设计一些热点问题,引导他们参与评价活动,从而明辨是非,深化生活认识,提高生活能力。例如:教师教学《正确的姿势》一课时,围绕正反两大类问题来进行:什么是正确的坐立走姿势?有什么好处?怎样养成正确的姿势?什么是不正确的坐立走姿势?有什么危害?怎样纠正不良的姿势?我们组织学生进行调查访问、讨论对比,并写出自己的探究结果,当堂辩论,自己寻求答案。实践证明,这样做不仅课堂效果明显,而且学生获得的印象深,收获也是多方面的。

2、动手操作、展评活动 5 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心灵手巧,相辅相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也强调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知识、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好动是儿童的天性。本实验教材关注儿童的年龄特征,重视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倡导动手带动动脑,协调发展。如《我有一双小小手》、《风儿在哪里》、《制作小名片》、《我的事情我来做》等很多课中都把动手能力的培养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在教学中,我们始终坚持动手活动一定要认真做,而且通过展评、比赛等形式多做、做实,把动手活动做出效果来。例如举办“小巧手作品展”、“风车王擂台赛”、“劳动小能手竞技表演” 等,创设学生喜爱的活动方式,充分调动孩子动手操作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生动活泼地投入学习、生,让课堂成为每个孩子展示自己的舞台。

4、拓展延伸、实践活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重视从活动中体验感悟,加强合作与互动是本实验教材编写的又一特点。本套教科书注重于学生生活的实践,小至生活习惯的养成,大至体验地球村多元不同文化情怀的培养,都包含在教科书之中。为此,我们十分注意课内外结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将所学道理付诸于实践,做到知行统一。

如,教学《我和小树交朋友》一课后,我们带领孩子们到学校附近的居民小区调查小区植绿、护绿的情况,调查结果对他们触动很大,孩子们的社会责任感油然而生。孩子当场行动起来,有的将歪倒的小树扶正,有的给小树浇水,6 有的清除小树周围的杂物,还纷纷自发地组成了护绿小队,每人认领一棵小树,开展了“我和小树一起长大”护绿活动,倡议“栽下一棵树,留住一份情,铭记一片爱,让我们用勤劳的双手共同描绘塔山绚丽的春天。”

我们还组织孩子们自己开辟了“收获园”,建立活动基地,引导学生进行“绿色种植”体验活动。孩子们自由结合,组成探究小组。自选研究课题、自定活动计划、自己播种、自己管理、自己收获、自觉写活动日记、总结活动经验、撰写活动报告,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加强课堂与生活的有机结合。不断充实、丰富、拓展课堂知识,最终使品德与生活课上得生动活泼、贴近生活,切合实际而富有成效。

第五篇: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领略数学文化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领略数学文化

樟塘中心小学 林丽娇

数学文化是“以数学科学体系为核心,以数学的思想、精神、知识、方法、技术、理论等所辐射的相关文化领域为有机组成部分的一个具有强大精神与物质功能的动态系统”。如果从文化的视角来看,小学数学就不仅仅只是一种静态的知识结果,它更应该是人类在生存与发展中不断探索与创造出来的一种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狭义上的数学文化是指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语言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广义上的数学文化除这些之外,还包含数学史、数学美、数学与人文的交叉、数学与各种文化的关系以及它们所包含的各个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从而构成一个庞大的数学文化系统。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使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体验数学文化,受到文化感染,产生文化共鸣,从而实现数学的文化教育功能,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新问题。小学阶段不仅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技能,渗透德育,还必须注重学生的健全人格的形成、发展,使他们具有积极的情感、良好的意志品质、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数学教育必须着眼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我们对传统数学教育深刻反思后的结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给我们的所有学生:一双能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一个能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的头脑;一副为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心肠。”以下就数学文化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一、数学课堂教学要充分利用数学家的故事,渗透数学文化的人文教育价值。

在漫长的数学发展史中涌现出许许多多的重要事件、重要人物与重要成果,许多教师都会认为这些和我们的数学教学没有很大的关系,就算是一些教材中编列的数学家的故事也容易被一些教师多忽略。其实就我看来,这些数学家的故事或是数学发展史上的一些故事都是体现数学文化价值的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因为通过生动、丰富的事例,学生们可以初步了解数学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体会数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加深对数学的理解,感受数学家的严谨态度和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等。所以我认为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注意搜集与数学内容有关的数学故事,在讲到相关内容时,随时插入课堂教学中和学生进行交流,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的人文价值教育。如,在学习《圆的周长与面积》时,可开展一次以圆为主题的阅读活动,如《圆的历史》、《圆周率“π”的由来》、《祖冲之

对圆周率“π”的贡献》、《圆周率小数点后一百位趣味记忆法》、《扔出个π来》„„引导学生从多方面来感知圆的文化属性,感受圆特有的美,也可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历史渊源,了解古人的聪明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再如希帕索斯因公开无理数的发现而被学派视为叛徒,阿基米德因沉迷于数学而被入侵士兵杀害,欧拉双目失明仍用心算创作,陈景润病魔缠身仍潜心“皇冠”摘宝,腿残的华罗庚与“优选法”,轮椅上的霍金与“黑洞理论”„„以这些优秀数学人物的事迹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升华为科学、真理而奋斗的思想境界。

二、数学课堂教学要注意展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渗透数学文化的科学教育价值。

虽说新课程改革已经经历了一段不算太短的时间了,但对于许多教师来说,数学课堂教学最重要的还是如何让学生掌握教材上的知识点,进而形成解决考试所需要的解题能力,根本就没有考虑到如何利用展现知识的发生过程来渗透数学文化的科学教育价值。其实,每一个重要数学知识的产生都有其深刻的背景,我们的课堂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获得的过程来发展学生的能力。数学思想、数学思维、数学精神等一些数学文化的精髓都依附在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中,课堂教学可以通过创设知识产生的历史背景、数学的思想方法、数学家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尽力向学生展现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在追寻数学发展的历史足迹的过程中,能够看到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和发展的趋势,也就是能够触摸到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真正体会到数学本身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数学发展的原动力,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这也正是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时,我们可以先引导学生回顾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学习过程,一方面为学生学习新知搭桥铺路降低新知的学习难度,增强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让学生学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及其学法的迁移,引起学生的沉思:可不可以把三角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来分析呢?而在把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时,可用小组合作探究及多媒体演示多种切拼方法,让学生在探讨、切拼的时侯学生发现:无论哪种方法都是把三角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并根据它们之间的联系推导出三角形的计算公式。在这一过程中,向学生渗透了转化、比较、推导等数学思想方法。这个展现过程可能在学生以后的人生中是比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更有用、更有生命价值的知识。特别是在教学数学概念时,重要的不是对于概念内涵、外延的正确呈现与讲解,而是应通过呈现适量符合概念特征的正反例证,组织学生进行观

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逐步在学生头脑中摆脱相关数学对象的非本质属性,进而建立相应的数学概念,获得对概念本质属性的把握与理解。日本著名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在《数学的精神、思想和方法》中指出:数学应该不仅指数学知识,而尤其是数学的精神、思想、方法。学生在学校接受的数学知识,因毕业进入社会后几乎没有什么机会应用这种作为知识的数学,所以,通常是出校门后不到一二年便很快就忘掉了。然而不管他们从事什么工作,唯有深深地铭刻于头脑中的数学精神、数学思维方法都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他们受益终身。

三、数学课堂教学要注意挖掘生活中的数学教学素材,渗透数学文化的应用教育价值。

数学的文化意义不仅在于知识本身和它的内涵,更由于它的应用价值,从这个角度讲,数学应用教学是数学科学与数学文化的最佳契合点。课堂教学中可以把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数学现象或数学问题作为教学素材,或者将教材中问题适当开放使之更接近实际,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我有关,与实际生活有关,数学是有用的。如:在学习“统计”时,可结合奥运会上奖牌数、射击环数的统计,根据“中华风采”彩票抽奖中奖率引出概率的内容等。一方面要使学生了解数学在社会生产及文化层面上的应用,另一方面也要重视社会文化基础对数学教学的影响,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认识所生活的环境与生活”,学会“数学地思考”,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向学生介绍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体育彩票中的数学、生活中的黄金分割;数学在天文学中的应用,如利用概率统计的知识,推断作者的语言风格,解决红学界关注的《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作者究竟是谁的问题;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如广告中的数学数据与可靠性,商标设计与几何图形等等,在数学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在课堂上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体会无处不在的数学足迹,了解数学的应用,体验数学在影响和改变我们的生活,感受数学的应用之美。“购物中的数学问题”、“旅游中的数学问题”等都能让学生体验数学,感受数学文化,努力构建数学课堂文化。我们要充分挖掘与利用这些素材,创设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情境,渗透数学文化的应用教育价值,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问题,用数学的头脑分析生活中的问题,用数学的方法处理其他学科中的问题。

四、数学课堂教学要尽量引导参与自主实践,体验富有生命力的数学文化知识。

现代社会的发展已经使教育观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真正的教育不是“告诉”,有意义的知识并非是教师手把手地教给学生的,而是

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活动体验而自主建构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加重视数学课内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自主参与,体验数学,这也是构建数学课堂文化的重要策略。如: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可以组织学生玩24点和七巧板等游戏,向学生介绍九连环、华容道等中国传统智力玩具,引导学生探究九连环的规律和不同阵式华容道的解法。还可以利用历史上经典的名题,将知识点的训练与文化的传承很好地结合起来。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再比如教学完“认识人民币”,可以开展“小小商店”的实践活动;教学完“统计”,可开展社会调查,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分析比较。让学生参与数学实践活动,锻炼活动能力,通过课内外、校内外的结合,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体验数学。让不同的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只有将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自主参与,才能帮助学生获得富有生命力的数学知识。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数学的发展,数学的影响越来越深远,它为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不断更新的理论、思想、方法和应用技术。数学世界本身就很精彩,而有了数学的人类社会更加精彩。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数学教育,更应该从历史的发展、数学的本质出发,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构建数学课堂文化,让每一位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从而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具有生命的活力!我深深相信:当数学文化的魅力真正渗入教材、到达课堂、溶入教学时,数学就会更加平易近人,数学教学就会通过文化层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喜欢数学、热爱数学,数学知识也才会是学生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下载如何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快乐“做”数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快乐“做”数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课堂中让学生体会我学习我快乐

    浅谈课堂中如何让学生体会我学习,我快乐 武鸣县城厢镇城东小学 陆慧贞 一、重视情景创设充分调动学生有效的学习情感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对于维持学生的学......

    让学生做快乐的收获者

    让学生做快乐的收获者 作为中学英语教师,我一直在钻研学习、总结用法、改正教法,从各个方面力求让学生得到最全的知识,获得能力,提高成绩。但是我很少思考过一堂英语课真正......

    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成长

    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成长 一年一度的远程研修活动开始了,每一年的研修都能够让我收获满满,今年也不例外。在本次的研修活动中,我有幸听到了三节优秀的教学活动案例,分别是《孤独的......

    在小学数学差异教学中让学生共同发展

    在小学数学差异教学中让学生共同发展 武汉市育才二小六年级 幸文静近日学习《差异教学论》后有一种突然明朗的感觉,教书几十年了对这个问题从来没有认真地研究过,所以在学生......

    浅谈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快乐的识字

    浅谈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快乐的识字 滁州市琅琊路小学高涵 识字、写字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准确把握“识字和写字”的学习目标对改进识字、写字能力乃至提高学生的语文......

    让学生在“做数学”中体验数学

    一年级“认图形”教案 金北中心小学郭正华 教学内容:苏教版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看、摸、画、围等多种实践活动,直观地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2.使学生在学习......

    让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让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解放路小学**班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解放路小学 郑晓银 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针对当前中小学生存在的心理素质方面的弱点,进一步提高其心理......

    让智障儿童在快乐中识字

    让智障儿童在快乐中识字 执教者: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川县培智学校董小玉 评课者: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川县城关第二小学肖荣斌 《乌鸦喝水》识字教学片段 片段一: 师: 喝---渴小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