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如何发挥初中历史教学的“立德树人”功能

时间:2019-05-15 15:29: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也谈如何发挥初中历史教学的“立德树人”功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也谈如何发挥初中历史教学的“立德树人”功能》。

第一篇:也谈如何发挥初中历史教学的“立德树人”功能

也谈如何发挥初中历史教学的“立德树人”功能

——充分挖掘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因素

重庆市九龙坡区铁路中学古强1215773722@qq.com

【内容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笔者从历史教学的实践出发,深挖历史学科本身所蕴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研究前不久撰写的《挖掘历史教育中的德育因素初探》 一文,探索从情感教育、人格培养、动手技能三个方面充分挖掘历史教学中的德育因素,发挥初中历史教学的“立德树人”功能,真正实现立德为先、树人为本。

【关键词】历史教学、立德树人、德育因素

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每一课时教学,不仅仅是历史知识的传授。从教十二年来,我一直思考着“怎样才能够真正影响孩子一生,让学生终生受益?”党的十八大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其实已对这一问题作出了最完美的回答。“立德树人”可以诠释为树立德业,培养人才。伴随着历史课程改革的推进,不难发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及升华实质上就是对学生的一种无形的德育教育,也就是初中历史教学“立德树人”功能的真实再现——正如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具体国情,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尊重和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继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认识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是中国强盛的重要保证,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增强历史责任感。”“认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以及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重要贡献,吸取前人的经验和智慧,初步理解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提高对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的识别判断能力,逐步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品质。”[1]

透过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我们深知初中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健全人格和科学探索精神方面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同时又具有不可替代的“立德树人”功能。正如历史教育专家赵亚夫先生所说:“为什么要学历史?为了学会做人。”能否充分挖掘好初中历史教学的德育因素,直接关系到初中历史教学的“立德树人”功能的发挥。我认为就当前对学生的教育而言,要充分发挥历史教学的“立德树人”功能,应该从情感教育、人格培养、动手技能三个方面充分挖掘历史教学中的德育因素。

情感教育方面

我国现代教育家夏丏尊曾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2]中学历史教材本身具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内容。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可以将有关爱国主义内容巧妙地运用到历史教学中,使学生在接受历史知识的同时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从而打破传统历史教学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的现状。

以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先进人物为榜样,培养学生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国历史上有无数的英雄人物曾为国家和民族进行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其精神可歌可泣。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适当联系历史上的这些英雄人物、先进人物的英雄事迹和先进事迹,尽量地将他们的事迹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体会那种悲壮、崇高的美感,使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充分发挥“立德树人”的功能。例如我在《鸦片战争》一课的教学中,对林则徐的虎门销烟,重点突出林则徐禁烟的态度之坚决和虎门销烟的历史意义,把大量林则徐禁烟的言论和事迹展现给学生后,学生对林则徐的敬佩形露于色,爱国主义热情高涨。

以中华古老的文明史为主线学习中国古代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就中国古代史而言,川教版历史教材的编排对于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辉煌灿烂的文化十分有利,完全可以形成一条主线进行学习。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中国古代文化部分时,我打破了正常的一课接一课的教学,而是把整个文化史列为一课梳理,先让学生整体把握究尽有哪一些文化成就,然后开设《历史天空》主题[3],让同学们把教材中的文化成就找出以后,通过各种形式根据老师的框架展示出来,比如造纸术的发明、秦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等,当学生通过自已的形式找出并展现时,这么多辉煌灿烂的文化遗产,让学生们感到无比自豪,激发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通过各种形式的展示也让学生们明白了面对这些辉煌灿烂的文化遗产他们应该做些什么,一种时代赋予的传承优秀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

以近代中国的屈辱史为主线学习中国近代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学生如何能正确理解这句话含义,学习中国近代史后一切谜底都解开了。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中国人民的一部探索史,面对着外国列强的入侵,面对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人民为了挽救民族危亡进行了一系列艰苦卓绝的斗争,在探索中前进。例如在主题活动《列强的侵略》一课中,我让同学们构思用文字与图案进行设计,既展现出侵华史实,又展现出中国社会性质变化的程度,在设计中有个别同学干脆用彩图制报的形式表达自已对这段心酸历史的“憎”[4]。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明白了“落后就会挨打”的道理,也明白了自已现在的任务,无形中树立起了自已的社会责任感,一位学生在自已的教材上留言:屈辱只能代表过去,我们的未来是辉煌!

人格培养方面

充分利用历史教材的空间,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精神。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历史就是要用“事实说话”。我们使用的是川教版历史教材,有一个课后设计——“心得疑问”,教材的这一设计给了学生很大的思考空间,我通过巧用“心得疑问”让学生大胆质疑,并通过自已收集相关史料信息论证,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求真务实”的精神。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获取知识——这就意味着发现真理、解答疑问。你要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事情就成功了一半。”[5]宋代教育家朱熹也曾说过:“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都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一节历史课收获有没有,“立德树人”的功能是否得到发挥,可以从每课后学生的“心得疑问”中看出来,什么都写不出来说明这节课学生的学习是失败的,心得是学生的体会与收获,疑问是学生的思考与收获。有“心得疑问”证明教师这一堂历史课的收获是很大的。每一节课上完之后我都会习惯性地给学生布置心得疑问,让学生去更多地思考问题,通过反馈心得疑问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在下一节课的时候有针对性的让收集补充史料信息的同学进行解答,进一步引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我们培养的学生不应是早在 15 世纪的苏格兰德拉蒙德说过的那种:“不愿思考推理的人是顽固的,不会推理思考的人是愚昧的,不敢思考推理的人是奴隶。”

十二年的教学实践已让我深深地了解到了“心得疑问”栏目设置的重要性,现以课后收集的一些典型的心得疑问与大家共享——《辽宋西夏金》一课,李宇同学:“学了历史,既丰富了解历史文化的知识,不让自已开阔了眼见,在这一个历史国度,我知道了10-12世纪,我国先后出现了北宋同辽、西夏政权的并立和南宋与金对峙的局面,然而,其中最让我感兴趣的便是南宋与金对峙时,岳飞的忠勇过人,他的精忠报国,文武全才让我大感

佩服。岳飞当时为什么不造反呢?”邹宗黎同学:“我学到了岳飞是一个精忠报国的好将领,却被昏庸的皇帝和奸臣害死,让我对此感到悲愤,我要学习岳飞的不怕苦,英勇不服输的精神,为什么岳飞拼死也要跟随昏庸的皇帝呢?被害死者都不知道怎么回事?”《科举制度》一课,黄怡同学:“今天了解到有关科举制度的知识,让我觉得很充实很快乐。想想当时那些人考试过程有一点羡慕,也有一点叹息。毕竟考试是很严格的,但是他们到晚上的时候要自已点蜡烛考试,蜡烛的光亮是很微弱的,这样人的眼睛不会近视吗?古时候的人近视又是怎样根治的呢?”查婉仪同学:“从古到今,都有这样一个亘古不变的规律——简单的科目入选的人永远多,困难的则相反。就我们个人来说当然不太希望科举制度建立,这毕竟是考试的前身,不过就社会来说是希望的,因为这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也是为了让人们更好的生活。”《宋代社会生活》一课,张怡灵同学:“学了这课,我不禁为宋朝的繁荣感到震惊,那时没有车,一切都是靠自身的劳力,却也有不逊色于现在的繁华与热闹,那时的衣、食、住、行也是别有特色!娱乐多样性,虽没有什么电视、电脑、但却让人与人的距离更加接近。”《走向全盛的唐朝》一课,李丹丹同学:“历史上唐太宗曾在战场上先后骑过六匹战马,被称为‘昭陵六骏’可是书上为什么出现六骏之‘飒露紫’还有五匹分别叫什么名字?”从这些典型的“心得疑问”大家可以看出,学生通过课后撰写心得疑问,思维已渐渐被打开,调动了积极思考问题的主动性,也激发了学生去查阅大量史料补充知识的兴趣,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求真务实”的精神,历史教学的“立德树人”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

通过历史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与教学对象的针对性,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现在的初中学生多数都存在着怕吃苦,贪图好耍的心态,面对困难,经受不起挫折。如何正确的引导并及时纠正这些问题,历史课堂教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针对现在初中学生的具体情况,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我着重寻找先辈们宝贵的精神遗产,结合课堂教学实际调整,见缝插针,融入德育教育,效果较为明显。比如针对学生不能正确面对挫折的问题,在学习春秋争霸的吴越战争时,我把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以讲故事的形式展开后又与重庆地方台《麻辣生活》节目中的一个不珍惜时光的故事作对比,让这一部分学生真正感受到如何正确面对自已的生活和遇到的困难,虽然短时间内全部纠正还不太可能,但从调查的结果看,1/3的此类同学都表示已经认识到问题并开始在调整,可以看出这种润物

无声的教育效果是有力度的。

针对那种文明礼仪意识薄弱的学生,一般情况下,只要是当天历史课上涉及有相关的名人名言和历史小故事,在教学中我利用课前准备的内容,以此去感化学生,尽可能让学生步入文明礼仪的正轨。当然不是所有的课都有补充内容,要合理的取舍,不要刻意去乱找联系,这样会适得其反。

动手技能方面

越过历史知识的界限学习历史,培养学生的动手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认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历史进步的推动作用,逐步形成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意识,树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6]怎样去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实际上要回归到学生如何亲自参与对科学的探索,对历史教学而言更直接一点就是如何将不同历史时期的科学技术成就和社会生活综合实践课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在学习四大发明时,《雕版印刷术》一课的教学,我在课堂教学中准备了雕刻的材料和工具,让学生亲自动手,以便掌握刻印的原理,使学生加深了对雕版印刷术的了解,在动手操作的同时又认识到了雕版印刷术存在的问题;在学习两宋时期的经济时,一位学生对两宋时期的陶瓷非常感兴趣,课后我与综合实践老师联系,开展以仿制手工制品为内容的学科合作实践,让学生们合作,设计两宋时期可能存在手工品,学生既体会到了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达又通过自已的实践感受到了科技艺术的魅力

[7];在学习了战国争雄后,针对绝大多数男同学对古代兵器的好奇,组织了学生开展仿制古代兵器比赛,学生自制兵器——有的结合现代兵器的特点制作,有的根据自已在电影电视上见到的古兵器制作[8]„„多种多样,很多仿制兵器保留了古兵器的特点同时又有不同程度的创新,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技能还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实为两全齐美。纵观以上的教学实践,对于学生要掌握一项技术而言,初中历史教学的这一特殊性正好发挥了急先锋的作用。我坚信只要我们本着科学的态度注重实践,对于历史教学,我们一定会实现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以上对历史教学中的德育因素的挖掘仅仅是在日常的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的一点实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融入德育因素,进而更好地发挥“立德树人”的功能,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

【参考文献及佐证资料】

[1][6]《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版

[2]《爱的教育》夏丏尊译本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

[3]资料:《历史的天空》为学生刘鑫所作2009年

[4]资料:《勿忘国耻》为学生黎婷婷所作2009年

[5]《给教师的建议》(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2年7月

[7]资料:学生仿制手工制品2008年(右)

[8]资料:学生仿制古代兵器2007年(下)

第二篇:就网络道德谈“立德树人”学习心得

就网络道德谈“立德树人”学习心得 生计班二组

在2017年3月10日晚上,我们班开展了“立德树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教育活动中我对网络道德板块很有感触,所以就网络道德谈一下“立德树人”活动的学习心得。

网络给人类社会带来积极影响,主要是其具有功能多样性、内容广泛性、速度快捷性、环境开放性和效率高效性等诸多优势。据查,中国互联网用户中18~30岁的年轻人占90%以上,而上网人群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占绝大多数,大学生成为“网络社会”的主要成员之一。然而,网络也会给人类生活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处在身心俱长、思想不稳、观念待定阶段的青年大学生来说,网络的负面作用已经显现,突出地表现为道德意识的弱化、道德情感的冷漠和价值观的冲突与迷失。因此,努力帮助大学生抵御网络负面效应的诱惑,构建和谐的,符合大学生特点的网络道德,是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

一、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大学生的网络生活需要有合理道德体系作依托。

丰富的内容、新鲜的信息、漂亮的主页……网络以其独特的魅力让许多大学生流连忘返。然而,他们在感受网络方便、快捷、高效的同时,一些人也陷入了网络负效应的泥潭,特别是在伦理道德问题上,网络人普遍具有的伦理认知的冲突与裂变、伦理情感的疏远与隔阂、道德意志的紧张与无奈、伦理规范的滞后与滥用、道德行为的失衡与异化等现象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他们网络精神生活的质量。人的生活由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部分组成的。在物质生活得到充分保障的情况下,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在精神生活中,道德生活占据了突出的位置。良好的道德氛围能使人的情操得到陶冶,使人的心灵得到纯洁,使人的行为得到矫正,使社会秩序稳定和谐。现实社会这样,“网络社会”也是如此。大学生作为“网络社会”的主体之一,其思想、心理和行为都需要在一定的道德体系下活动,这样才能调整网络人之间的关系,以维持正常的网络秩序,使大学生在“网络社会”的环境下也能够顺利成长。

(二)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进其现实道德的成熟。随着网络的发展而带来的伦理道德问题,已经成为人们普遍重视的前沿性课题。大学生对此也十分关注。在一项问卷调查中,当问及网上宣传需要加强的内容时,首选社会道德规范的学生占绝大多数,仅有少数学生认为网上不该有道德约束。从一个侧面说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必需。

网络道德是现实社会道德在“网络社会”中的延伸,但决不是照搬现实社会道德。网络道德的特点要求网络中人更多地以自主、自觉、自律的品格来遵守网络道德,以达到“网络社会”的和谐。而现实社会的道德是以他律为主的,人们在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的共同作用下实现自身道德的发展。由道德他律上升为道德自律是现实社会道德发展的最终目标。大学生在网络道德的氛围中活动,能够使自己的主体意识,特别是权利、责任与义务意识逐步觉醒;使自己的意志与品格得到充分锤炼;使自身道德主体的地位得以更好的确立。而这些正是现实社会道德环境下大学生需要不断加强的地方。

二、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建议

(一)重视网思想政治工作,确立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地位鉴于网络的强大发展趋势,我们必须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积极探索“网络社会”中政治思想工作的规律和特点,探索新问题,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互联网应该成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新途径。如果我们不去占领这个阵地,任由西方发达国家贩卖他们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那么必将害了整个民族的未来。

(二)宣传网络道德,引进社会道德运行机制。

现实社会的道德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并经过筛选和考验的,对规范人们的行为和保障社会的有序运行是行之有效的。人的网络行为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一部分,人的网络行为和其他社会行为应该是统一的,而社会的发展也应该是连续的。网络道德的建立和发展,是立足于现实社会道德的基础上,运用既有道德的一般原则培养起来并在网络活动的实践中形成现实合理的网络道德规范,形成统一的信息社会的道德体系。因此,必须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力度,在大学生中明确现实社会道德规范在网络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并要引进现实社会道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指导大学生在多元道德体系中遵守适合我国国情和社会发展要求的道德规范,发展和弘扬既有道德的优势。

法国现代著名物理学家约居里说:“科学是不会有罪过的,有罪过的只是那些滥用科学的人们”。科技的发展也呼唤着道德的进步,无论网络文化带来哪些社会思潮和思想文化的挑战。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严格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树立正确的娱乐观念和娱乐方式,培养通过网络学习新知识的良好兴趣,汲取其中有利的信息,使网络真正成为大学生学习知识、交流信息的“伙伴”。利用网络章显个性、展示才华,净化思想、陶冶情操、增长才干,真正发挥其积极作用,丰富我们的日常生活。在网络中,我们要积极坚持正义,明辨是非,与妄图分裂国家和政党的不轨分子作斗争,拥护党为人民谋利益的政策,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做出贡献。

第三篇:历史教学与立德树人

历史教学与立德树人

【摘要】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权人作为 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报告中我们看到了党中央对教育的关注与注视,同时,也传递了一种精神,求才必先求德。我们的培养目标是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人文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精神 创新精神 立德树人

历史是国家和人类的传记;历史是人类的过去的知识;历史是生活的教师;研究历史是医治心灵疾病的良药。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遗产中,有无数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美德相融会,汇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成为民族的根和魂。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指示,立德树人,即教育事业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在历史长河中,处处体现出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人文主义精神;为了民族国家挺身而出的爱国主义精神;大胆改革、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就是在历史教学中让学生感受这些精神,培育学生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学习态度。使学生形成爱国、爱社会、爱和平、谦虚、坚强、有毅力、勇敢的良好品德。真正成为国家的四有新人。

一、让学生感受学习历史教材中蕴含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人文主义精神

一部浩瀚而无有穷尽的人文史,就是一部人类不断地“认识你自己”的心灵历程的形象化的历史。北大校长许智宏讲到:“不学习人文学科就不懂得什么是真正意义的人,就不会成为一个有价值、有理想的人。”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们历史教师在具体历史教学中应努力将人文精神贯穿于历史教学中。

历史学科中有大量人文主义素材,我们要充分挖掘,渗透到教学之中,培养学生人文主义精神。古今中外的发明创造,如中国的四大发明,欧洲十九世纪的三大科学发现,人类三次科技浪潮等,这无不体现出人的聪明才智。中国近代的一些仁人志士为捍卫国家主权,抛头颅,洒热血,演绎了一出出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壮历史,这无不彰现出人格的尊严和魅力。更有一些先行者,如魏源、康有为、孙中山、毛泽东等,在那茫茫长夜,为拯救吾国吾民,上下求索,锐意前行,终于探索出一条强国御侮之道,这无不显示出人的智慧高超和思想伟力。近现代史上,林则徐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鲁迅“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等等,这些英雄人物,无不让我们景仰追慕,对学生是一次次精神的洗礼。文明的演进,物质的进步,改革和革命的动力,处处都体现出作为大写的“人”的价值。这些方面的素材,在历史学科中可以说俯拾皆是,老师要有意识地提取、加工、整理,有机地渗透在教学之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人生品位。早在《易经》中就提到:“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历史上传承下来的关于道德品质、个人教养方面的优秀思想,无疑是净化我们的灵魂、陶冶我们的情操的精神养料。历史学科是社会科学的基础,它更承载着培养高素养现代人的历史使命。

二、让学生感受学习历史教材中为了民族国家挺身而出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髓,也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中学历史教材思想性强,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是其它学科所难以比拟的。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教师应把爱国主义教育放在历史教学的核心地位,通过历史课堂教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以教材为依据,抓住教学内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让爱国主义教育成为历史课堂教学的生命线,做到“寓教于史”。

自从1840年,英国使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封建腐朽落后的清政府国门后,我们泱泱中华 竟然在未来百年里长期遭受列强的欺凌与瓜分。但是我泱泱中华不乏爱国仁人志士:虎门销烟中林则徐果敢点燃了燃烧流入残害中华民族的那把大火;鸦片战争中舍身殉国保炮台的关天培;为求国家富强致力洋务运动、不畏年事已高西征新疆的左宗棠;因炮弹打光而驱舰撞向日舰吉野号的邓世昌„„ 我堂堂中华正处于腐朽黑暗的社会、正在遭受列强欺凌之际,不乏诞生一批批爱国的仁人志士。从这些历史教育素材中,教育学生:“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让学生在现代社会里去体会、认识我们柔弱的过去,让学生们去感受我们当时清政府虽然是腐朽落后的社会,去认识依然不乏爱国志士为了国家的主权不受侵犯而轰轰烈烈的拼搏;让学生知道并牢牢记住中华民族近代的屈辱历史,不忘国耻,从而激发学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爱国主义情感。

初中生正处于从少年期向青年期的发展阶段,是从幼稚走向成熟的一个过渡时期,其生理和心理处于急剧变化的状态,表现为自我意识高涨,独立意识增强,而且具有反抗意识。因此,我们必须用和风细雨般的渗透,才能达到教育人、塑造人的目的。语言要富有感染力,对千古传诵的充满爱国主义激情和气概的历史名言,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等,教师如果有感情地朗读,能燃起学生的热情,激起他们的联想;对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教师如能富有魅力的讲述历史故事,也能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使师生情感交融,引起共鸣。要多运用直观教具,在讲中华民族的伟大成就时,如果将彩陶、瓷器、地动仪、长城等模型展示在学生面前,使他们亲眼看到祖先的发明创造,会使学生产生非常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在讲帝国主义侵略的暴行时,如果拿出实证,如将南京大屠杀、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图片展示给学生,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就会油然而生。

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爱国主义教育集中表现在“拯救中华”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爱国主义则集中表现在“振兴中华”上。因此,在历史教学中一定要结合史实对学生进行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所取得的令世人瞩目、令国人欢欣的巨大成就,使学生懂得我们所进行的现代化建设应当沿着怎样的道路前进,使学生具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激发他们的内驱力,自觉地树立起立志报效祖国,努力学习的雄心壮志。

梁启超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不断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十分迫切。

三、让学生感受学习历史教材中大胆改革、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

改革就是改掉旧的、不合理的部分,使更合理完善;创新是指开创新的事物。改革创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动力。每个时代都有引领社会前进的时代精神,而改革创新就是引领我们这个时代前进的时代精神。战国后期,秦国商鞅为了改变秦国落后面貌,提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勇敢地走向改革舞台上,使秦国逐渐强大并最终统一天下。北宋的王安石,面对北宋中期以来的积弱积贫状况,大胆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反对守旧,勇于创新进行变法,挽救北宋统治阶级的统治。北魏孝文帝为了革除鲜卑旧俗,吸收汉族的先进文化,巩固北魏的统治,顺应历史的潮流,果断改官制、禁胡服、穿汉服、断北语、改汉姓、定族姓、迁都洛阳,促进北魏进步。近代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在中华民族危亡时刻,勇敢地站出来反对封建顽固派的“祖宗之法不可变”的腐朽、没落、守旧的思想,提出“能变则强,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则亡” 的观点,主张维新变法,从而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领导各族人民大胆创新,把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农村包围城市”、“统一战线”、“一国两制”等策略,都体现中国人民是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光辉典范。孙中山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苍,逆之则亡。”人类文明的进步,无不是在一 个个改革者推动下取得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起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逐步开辟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在当今中国改革开放之际,我们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大胆改革、与时俱进、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引导他们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勇于开拓、创新求实。使他们成为二十一世纪创新型人才。

中学历史教材涉及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非常丰富,十分广泛,其中包括显性的和隐性的。教师应该时刻把“给青少年播下传统美德种子”作为己任,深入研究教材,努力挖掘教材中包含的传统美德教育内容,并作统筹安排,通盘考虑,根据各个时期教材内容制订施教计划,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落实历史教学中传统美德教育任务。历史教学中立德树人的途径有哪些呢?

(1)、说理教育。在历史教学中要重视说理,即人们常说的“晓知以理、动之以情”。要做到这一点,一是要寓教于史。教师在叙述历史时应始终用丰富鲜明的事实来揭示传统美德思想,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历史知识中提高认识,懂得道理,逐步形成有关的观念和信念。二是要启发诱导。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提倡循循善诱的启发式的说服教育。因此,思想教育不能采取硬灌的办法,而应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从中悟出真谛,在心灵中受到启迪和教育。

(2)、情感熏陶。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动之以情,以发自内心之情去讲述历史人物和事件,给学生以爱憎分明的情感熏陶。如通过讲述屈原、岳飞、杨靖宇等杰出人物可歌可泣的事迹,激发学生强烈的报国情感。

(3)、榜样示范。中国古代教育家历来重视榜样教育,孔子常举尧、舜、周公等人作为榜样,教育弟子们“见贤思齐”。针对中学生善于模仿、崇拜英模,构建理想人生的心理特点,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历史人物的成长道路、创造发明、英雄事迹、豪言壮语等的内容进行讲述,在学生的心中树立可供学习的榜样。

(4)、对比分析。在历史教学中适当地进行比较教学,可以收到烘云托月地教育效果。中国历史上有对祖国对人类做过杰出贡献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和艺术家,也有碌碌无为、游手好闲的寄生虫、恶霸、流氓、地痞;有为保卫祖国而献出宝贵生命的爱国主义,也有委身外敌,卖国求荣的不屑之徒;有一心为公的共产主义战士,也有追逐名利的剥削阶级野心家。将这些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进行对比分析,可使学生明白如何做人的道理。

此外,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还可通过历史课外活动的方式进行,如通过各种欣赏、收集、收藏、阅读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加强美的教育,宏扬民族传统,培养学生特长爱好和高尚情操;也可通过历史社会活动如参观博物馆,考察史迹,访问各时期革命人物,历史旅游活动,社会调查等,把学生学到的历史知识和社会实践应用结合,开阔学生视野,了解社会,培养学生各种优秀品德。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在教学生,立德树人必须充分认识、尊重和焕发学生的主体性,以教师的育人自觉启迪学生的成人自觉、立德自觉,才能真正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在历史教学中让学生学习人文主义、爱国主义、创新求实精神,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立德,才能真正把学生培育成国家的栋梁之材。

第四篇:立德树人 用心教学(15)

立德树人

用心教学

——老河口市张集中学涂加林事迹材料

我叫涂加林,大学本科学历,中学二级教师,现任老河口市张集中学八年级数学教师。“教书育人,德为本,德的核心是爱”这是我一直以来的教学理念,自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坚持创新教学方法,讲究教学理念,思想积极进步,工作锐意进取,在教育教学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赢得了学校领导和同事以及学生家长的一致肯定。被上级部门评为“学生最满意教师”。

一、认真做人,踏实做事,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树立教师新形象

人常说“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我认为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教书,更为重要和长远的来说育人才是根本。作为教师要育人首先自身要有高尚的品行和先进积极的思想。因此,在思想上,我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深入学习党的精神理念并将其内化到自己的工作之中,积极参加政治学习,以全国师德楷模为榜样,学习他们勇于奉献的精神。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认真履行教师的职责,关心学生的全面成长,言行举止率先垂范,做到即教书又育人。勤奋学习,团结同事,克难奋进,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得到领导认可、同事信任、学生热爱。

二、服从学校安排,工作任劳任怨

由于农村小学教师岗位紧缺,2011年,我主动申请到张集镇李岗小学任教,学校让我承担一个班的数学教学任务,并兼代科学、音乐。由于是初次担任小学教学工作,教学任务繁重,加之农村小学离家较远,在校住宿条件差,压力非常大,但我仍然坚持下来,每天早到校,晚下班,虚心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最终使所带的班级成为年级优秀班级。

三、踏实工作,善于探索创新,教育教学成绩突出

1、敢于实践,以课堂为核心,创新教学方法

认真准备每一节课,精心备课。在备课的同时,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会更多的知识。多年的教学使我懂得了知识储备的重要性。要想教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己必须得成为水的源泉,这样才能满足学生千奇百怪的好奇心。因此,我在课下,十分注意自己的知识积累,大量翻阅课外资料,拓宽自己的视野。课堂上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游戏教学、竞争教学、讲授教学、故事讲学、问题教学等等,都是我应用过的教学方法,最近我又采用阳光值得方法,激励学生不断的自己去学习并相互帮助学习以达到不断提高的效果。课后的思考、反思及总结,让我的课堂质量和效率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2、取长补短,像一切优秀的人事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虚心求教,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同时认真钻研,精益求精,勇于实践。我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技能训练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并取得佳绩,所带班级的语文成绩连年获得年级第一的好成绩。我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探索自己的学习方法,这对学生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为帮助学生形成每天听读说的习惯,经常打一些比方,形象地描述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形成学习一定要建立一个良性循环的观念,体验从学习中获得快乐,逐步养成自己学习的习惯和探索适合自己的方法。几年下来,所教班级的学生大多有了自己的学习和复习方法,形成了将自己的学习风格。

3、以研究反思为前提,严谨治学,努力成为研究型教师

首先,加强自我反思。为不断提高教学研究能力,自己重视从教育教学实践中挖掘鲜活的实例,总结提升。经常自觉地运用学习到的课改理念,审视自己的课堂,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意的回顾,体会成功的方法,寻找改进的思路;对所教学生的成长过程进行分析,总结成功的经验,完善有效的方法,并及时将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撰写研究论文和教学反思日记。

其次,积极参见学校及区县的各种赛教活动,学习他人之长,激发自己的无限潜力。在赛教中我次次取得好成绩,这让我感到很欣慰,同时也是通过这些活动来增加自己对教学方法的新理解,争取不落后,并在教学中力争创优。

四、对学生以爱滋润,用爱引导,发挥教育艺术的作用

一个集体里总会有优差之分,在对待学生上我绝不会因其长相、家庭、或成绩来区别对待,在我眼中每一名学生都是可爱的,也都需要我的爱护和关心,只是个人学校的爱的方式不一样。我爱学生,不局限于当前,更要为其长远发展负责,所以对任何一个学生我都不放弃。我在多年的教育教学中总结了属于自己的“爱生四法”:

1、对好学生要从严要求,爱的长远;

2、对中等生要不断鼓励,步步推进;

3、对“调皮生”要以诚相待,宽容耐心;

4、对特殊学生要处处体谅,细心关怀。在实际教学中我努力做到热情鼓励,及时家访,认真谈话,具体帮助。力求达到抓好一个典型,带动一大片,激活一个班的良好效应。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之中教师为重,教师之本重在律己爱生。教育好一名学生可以幸福一个家庭进而造福整个社会。这就是教师的作用。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会坚持这份对工作的热情和认真、坚守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用心去教学,用爱去滋润,努力将立德树人的光荣事业干的具有艺术感、有成效性!我将会更加努力,用爱心和真情投身到这神圣的事业中去。

第五篇:谈立德树人_立教圆梦(师德)

谈立德树人

立教圆梦

曾几何时,我们天真地唱着“长大后就成了你”的歌曲,梦想着做一名受学生拥戴的老师。清晨就伴着朝阳带上一份微笑还有一份心情,踏进校园就能听到一声声清脆的“老师好”的问候,就能看到一双双清澈渴求甘霖的眼睛、一张张天真烂漫的笑脸,还有一颗颗等待塑造的无邪的心灵,那就是我梦想的幸福。可光阴荏苒,弹指一挥间,我踏上三尺讲台已有二十多个春夏秋冬了。教师的物质生活虽然相对清贫,但我的精神生活却无比富足。最近看到了央视播出的《寻找最美乡村教师》的节目,于贵勤、邓丽、宋志刚、阿力甫夏……他们用自己朴素赤诚的心对抗恶劣的环境,用自己执着的信念引领一批批求知若渴的孩子,用自己无私的付出默默地成就山里孩子的人生。那非凡的奉献一次次让我感动。使我更加坚定地告诉自己:定格在神圣的三尺讲台上的这辈子,一定要对得起学生,圆自己的梦也圆学生的梦。那怎样才能“圆梦”呢?

我认为首先需要为自己立德,然后才能以德育人。有人说:“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人们总喜欢在社会中获得成就感,即使是小事,也能从中得到成功带来的满足,而“立德”是使人更容易获得成功的前提。教师树立德业,就是树立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行,当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的思想观念真正地融入到个体时,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才能把良好的德行从言行中自然地表现,才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成为学生们的楷模。一直以来,教师具备怎样的道德品质,已经不仅是教师个人修养的问题,而是关系到培育出怎样的教育对象的问题。古人云:士有百行,以德为先。其中的内涵不言而喻。

立德包含爱岗敬业,寻找工作的乐趣。爱岗敬业是人类社会最为普遍的奉献精神。但是当我们认真地为此思考一番,就会发现这一奉献精神不是人人都能够轻易做到。所以,爱岗敬业,它看似平凡,实则伟大。每一种职业都存在其固有的一套运行模式,人们时常会在固有的模式中感受到疲惫,产生职业倦怠。总会简单地表述为:没有新鲜感,没有发展空间。实际上,“新鲜”存在于每一个角落,只是人们是否会主动地去寻找、发现。顾名思义,教师每天都要对着同样的学生,为学生进行授课,批改作业,应对家长„„每天都重复体验这些工作。人们想要在固定的工作中体验到乐趣,就需要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教师可以热爱自己的岗位,拥有自己特色的教学艺术,同时具有诲人不倦的精神。当我们对工作拥有一颗热爱之情,才能发自内心地尊敬、尊重自己的职业,才能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才能形成强烈的职业责任感,才能“细心”地发现工作中的“新奇”,不断地体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乐趣,才能“诲而不倦”。教师做到“以德为先”,就能给予学生们更多的正能量。

然后立教我认为很需要尊重、关爱学生。毫无疑问,从小我们的内心就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不同性格的人会用不同的方式吸引别人的兴趣,学生们亦然:学生也是社会中的个体,也拥有被尊重的权利,教师首先需要尊重自己的学生,能够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想问题,做到换位思考,不要专制地控制学生,不应该让学生感受到“不公平”,产生这种感受的学生往往很容易对老师产生偏见,也会因此不愿意完全服从老师的安排,对学习失去兴趣。所以,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坚持做到不心罚、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敢于原谅学生的过错,允许学生拥有犯错误的权利,多表扬少批评,善于观察学生的日常表现,以便及时成为学生们的“心灵鸡汤”,还要学会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鼓励他们大胆地表现自己的优点,弥补不足,做到扬长补短。当然,教师在教育中应做到关爱学生和严格要求相结合。身为教师,不能自视甚高地认为学生不如自己,教学相长,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如果一位教师,能让学生自然地对自己产生“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情感,相信这位教师也算是成功的教师。

处于这样一个知识不断更新、日新月异的时代,立教还需要我们刻苦钻研专业知识,达到精益求精。兴趣对于个体的发展起着十分关键的影响作用。当我们对某种工作感兴趣时,热爱之情会促使我们不断地学习、研究,从中学会更多知识。教师的工作不能简单地对待,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不同时期接受的知识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不一定全部都适合每一代人。为此,教师要学会与时俱进,从工作过程中,更多地了解学生的发展动向,对比不同年代、年龄的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和普及程度,还要学会利用闲暇时间,钻研专业知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力求让自己在一点点的进步中,不但能够跟上社会时代的步伐,而且能够力所能及地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水平与要求。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后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对待教育的态度,以“乐教”为至上追求。有人认为,“乐教”是师德培养的最高境界。我认为,“快乐”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充实,也会为我们的心灵补充积极的养分。教师若能把工作融入到生活中,把工作视为生活一样“经营”,以教书育人为人生最大的快来,并且尝试保留它、延续它、分享它。或许就能快乐地做到“术业有专攻”,让工作达到精益求精。

总之,“立德树人、立教圆梦”简单的八个字,充分地提炼出教师的“修行”之路,指引着教师的发展方向。我们身为教师的一员,我们除了要成为一名“有心”的教师,还需要成为一名“有方向”的教师;我们不但要为自己“圆梦”,同时也要辅助学生们“圆梦”。请相信自己可以做到:桃李满天下,学子尽乾坤!愿同学们都能从老师的身上吸取圆梦的力量。

下载也谈如何发挥初中历史教学的“立德树人”功能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也谈如何发挥初中历史教学的“立德树人”功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立德树人教学改进构想5篇

    浅谈立德树人教学改进构想 2014年第30个教师节期间习近平来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教师学生,在考察中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立德树人

    浅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立德树人” 德格县城关一完小李树康 摘要:《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要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

    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改进构想

    立德树人,扬青春风采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说上一句话也惊天动地。”这样的歌声激荡着我的青春岁月,那时的我就仰慕于神圣的教师......

    也谈估算教学

    也谈估算教学 在落实新课标关于估算的教学要求方面,我谈以下几点体会: 1、新课标加强了对“估计”和“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估算的内容。以往在教学中我们都只关注学生估......

    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改进构想(定稿)

    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改进构想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更深的了解到了教师职业的神圣和责任的重大。在培训中,让我们每一位教师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也进一步提高了业务素质,下面......

    发挥文言文教学的育人功能

    发挥文言文教学的育人功能 吕小平(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吉林 延吉 133000) 摘 要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篇目,是我们古老民族智慧浓缩的结晶,是学生了解学习传统文化的直接载体......

    我也谈作文教学

    我也谈作文教学 摘要:提高作文能力要做到:激发兴趣,广泛积累,培养能力,多做修改。激发兴趣,首先要对学生作出恰当的估量,其次变作文教学目标为学生的自发需要,第三要营造轻松愉快的......

    也谈细节描写教学

    转自论文部落论文范文发表论文发表 也谈细节描写教学 作者:胡斌斌 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和环境富有特色、逼真、细腻、具体、生动的描写。它是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