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成功走近学生
走近学生的成功教育
学生的人格培养离不开对学生的激励。
而成功教育就是激励学生的一种重要途径。
成功教育应从好习惯培养开始。一个人养成了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的习惯,一辈子都还不清它的债务。
有一位教育名人曾说:“成功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的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清它的债务”。我国著名青少年研究中心教育专家孙云晓指出:“如果我们对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暴露的哪怕点滴不良习惯容忍迁就不加指正,就可能因非智力因素残缺限制其发展”。为此,学校在培养学生好习惯方面也费了一番心思,我们自己的做法是:
首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确定不同年级学生成功教育主题,让成功教育的目标更具体,更具有针对性。七年级学生遇到主要问题是走向新的学习生活,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其教育重点是学生养成教育,其主题:珍惜初中生活,学做生活的主人;八年级是学生青春期过渡重要阶段,面对主要问题是学习分化,正确处理好三种关系,即同学、师生、父母三者关系;其教育重点是培养学生自信心,帮助学生走向成功,其主题:学会合作与交流,做尊重法律的公民;九年级是学生义务教育阶段结束,学生面临升学压力,其教育重点指导、帮助学生明确社会责任与使命,学会选择,其主题:承担社会责任,迎接希望的明天。
“真教育是不露痕迹”,校园文化教育对学生的品行养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知道,“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当属灵魂与思想的感召,其实质是形成一种文化力量的感召”。为此,学校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对学生的行规教育。“让每块墙壁说话,让一草一木传情,润物细无声”。如:我们在楼梯间张贴了“轻声漫步,文明右行”;在食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草坪上有“脚下留情,我也有生命”;教室门前“请说普通话,请写规范字”等温馨语言,处处有这样校园文化示行规方向,学生秩序井然;另外,校园里环境优美,功能设施齐全,文化氛围浓郁,草碧花艳,佳木葱笼,绿化群落将校园点缀得如诗如画,散落在校园各处文化长廊,名人字画,葡萄画廊等,处处体现人文关怀。“成功大道”、“历史的足迹”、“树之物语”、“思校情怀”、“鸟语林”、“丹桂园”等景点更是蕴育着希望,充满人文关怀,这一切让学生在环境的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品行。
“一言一行总关情”,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意志行为。坚持“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思想,贴近学生的心灵。在养成教育中,重实践、重过程、重体验,最终内化成自觉的品行。首先,搭建自主管理平台:充分发挥学生会、文明监督岗成员的职能作用,每日开展“1、2、3、4”自主管理活动,增强学生主人翁责任感,督促学生自律、自制、自理。学校秩序明显改观,使学生行为规范得到深层次内化。其次,通过军训活动,培养学生艰苦朴素,吃苦耐劳,勤奋学习,团结合作的道德品质和坚强意志,规范学生的“坐、立、行、走”姿式,养成“今日事今日 1
毕”的好习惯,为新学期学习作好准备。再次,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素质实践活动。注重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注重拓宽渠道,校内外结合,注重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我们组织学生开展了“快乐双休五个一”活动。即“看”,利用双休,学校或家长组织学生看家乡的变化,参观“神州五号”模型展等;“读”即利用双休让学生在家长指导下读中外名著,拓宽视野,增加人文素养;“做”即要求学生双休为家长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写”让学生写出活动感想或开放性作文;“说”让孩子回家主动向家长说一说一周来在校的生活、学习、进步与不足。同时,我们利用寒暑假,引导学生走出校园,投身社会,奔向大自然,在社会中锻炼,在社会中成长。
关爱是激发学生追求卓越的火花塞。特别是偏长生、学困生,关爱往往能唤醒他们取得成功的信心,激活他们学习兴趣,点燃他们愈挫愈奋的激情,引导他们去采撷成功的果实。
很多教育家提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因此要热爱学生,特别是偏长生、学困生,要特别耐心和谨慎,不要伤害他们自尊心,要时时想到他们的成长影响可能就在教师的一言一行中。当下,“让每一个走进一初中的孩子都能”“成人”,继而“成才”、“成功”,已成为全校教师共同信念和自觉行为。注重抓好起始年级是关键。学校从七年级学生进校的第一天抓起,从学习基础最差,行为习惯最不好的学生抓起,从学生起始学科抓起,规范学生的行为,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会学生学习。学生基础实了,水平齐了,从根本上保证了学校连续多年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合格率均为100%。
重点辅导学困生、偏长生千万不能遗忘。教师上课起点是学困生和偏长生,重点是学困生和偏长生,落脚点也是学困生和偏长生。中等学生和学困生不会的地方,就是教师要教的地方。我们通过“中等、学困生板演——优等生更正——中等、学困生再修改——尖子生再更正”的模式,把检查重点定为中等、学困生,让其先尝试解决。当然“优生”的更正比做一道练习题要求更高了。另外,每天早晨英语教师辅导学困生记单词,中午理科教师帮助学困生纠正作业中错误,下午自习教师指导学生做好预习。把课前预习、课堂练习和课后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让所有学生做到“今日事今日毕”的良好学习习惯,让质量形成于教学过程中。正是一初中人坚定“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人——成才——成功”的这种信念,全校形成了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服务学生的育人氛围,校长率先垂范,带领教师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努力帮助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不忽视每一个学生闪光点,也不放过每一个学生的弱点,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不让一个学生辍学,终于使所有学生能在原有基础上取得进步,走向成功。
成功的主渠道在课堂。我们立足于“课堂教学是成功教育的主阵地的研究”,创设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激活学生潜能,引导学生走向成功。
学校立足于“课堂教学是成功教育主阵地研究”,主要从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和重视教学策略的研究等方面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这既是成功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具体实践中现实反映,又是对成功教育内容机制实践性把握。
转变教学观念。学校在新课程改革中转变教学观念,强调师生双主体和谐发展。在观念上树立了教师是教学主导,学生是自主学习的主体,课
堂教学是师生这对生命主体绽放人生精彩的驿站,从而建立新的课程观、人才观、质量观、师生观。
重视教学策略重构。要构筑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课堂,首先构建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我们倡导“教学相长,共同提高”八字原则。提倡“让学生先读,让学生先问,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创新”的“三让”原则。教师的角色已变成“平等中的首席”,变沉闷的“讲室”为活跃的“学室”,变“教时”为“学时”,教师充分参与学生学习活动、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情景,焕发出课堂教学春天般的生机与活力。其次是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意义重构。我们在课堂是成功教育主阵地的探究实践中,我们积极倡导“八个优化法”,追求高效课堂,努力构建“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的教学流程,切实落实教学三维目标,重视过程学习、过程体验,强调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引导、启发、点拔、总结、质疑”,增强服务意识;强调学生学习方式是“发现、质疑、体验、实践、归纳、反思、新发现”,增强自主能动意识。在语文课上,倡导阅读与感情相结合,组织好师生,生生与文本对话与交流;数学课上,强调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紧密联系生活中数学进行学习;其它学科强调资源利用与整合,紧密联系社会实践,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成功教育”在值得实施、推广、深入,成功教育会使我们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第二篇:让学生走近生活感悟数学
让学生走进生活感悟数学
湛田中心小学黄艳萍342825hyp030937@163.com***短短的几年时间,新课程已经走向了中国大地数以万计的实验学校,迈入了在这块心灵土地上辛勤耕耘的数千万教育工作者的心坎,使数以亿计的孩子在领略新课程的同时,受益非浅。新的课程理念,新的课程要求,正在从根本上改变着广大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师们已经逐步理解和接受这种新的理念,并在教学中不断进行实践。教师的教学形式在悄悄地发生变化,正逐步由原来的主导地位转变成组织引导,学生的学习也在趋于自主、合作、探究、新的课堂正在逐步生成。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面向21世纪的数学教学,我们的理念是“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有用的数学应当为人人所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的数学”,“数学教育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把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生活中感悟数学的真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处理。
一、联系生活,创设情境,正确认识数学学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数学,不是脱离生活实际的抽象符号,也不是没有感情活力的荒 1
凉沙漠,正如著名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所言:“数学是现实的,学生要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提出:儿童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因此,我在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设计、挖掘一些鲜活的生活素材来充实、拓展教学内容,使学生能主动地进行观察、操作、猜想、验证、交流等数学活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产生的一种积极的认知倾向。如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时,我先跟学生玩猜一猜“石头、剪子、布”的游戏,玩前先让他们猜一猜老师会出什么?这时就激起学生的学生兴趣,他们就畅所欲言会用“可能”来描述猜测的结果,在活动中体验到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抽一抽活动,分成四个小组每组同学分给一种不同花色的扑克,把扑克发扣放在桌面上小组内的每一个同学任意抽一张看是什么颜色再放回去,小组内轮流抽牌后在组内交流讨论自己抽到的是什么颜色的牌?为什么?通过抽牌这个活动学生懂得了用“一定”来描述了抽牌的结果,体验到了事件发生的确定性。接着从这副扑克牌中拿走大王和小王再让他们来抽牌中的大王和小王活动,你能从这些牌中抽到大王或小王吗让学生猜猜?结论是:不可能抽到大王或小王,为什么?同学间交流。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又会用了“不可能”来描述了抽牌的结果,进一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又如在上“认位置”一课时,以学生眼前的
2教室为情境,为学生提供一个观察生活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位置关系的场景。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结果每一位学生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学习中去,“学习”热情很高。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圆满完成了整节课的学习任务。这样的数学课堂,让学生深切体会到原来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身边就有数学,而且离得很近,使学生对数学逐渐产生亲切感,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
新课程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有用的数学。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在于用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工作的实际问题。因此,数学学习必须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只有回到生活中,才会显示其价值和魅力,学生只有回到生活中运用数学,才能真实地显现其数学学习水平。《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指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积极倡导应用意识,培养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达到知识的巩固和知识迁移,从中体会到学以致用的快乐。如在上了“百分数的意义”后,我让学生算算当天我们班的出勤率是多少?除了这些你还能算出那些百分率啊?此刻学生们七嘴八舌说起来种子发芽率,红领巾佩戴率,考试的及格率、优秀率,做练习题的正确率等等。并且根据教师的问题纷纷动手计算起来,原来学的这些知识在我们生活中很多地方
3都用到了它,从此体会到了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又如学完了“比和比例”的知识后,我把学生带到操场上指着高高的旗杆问:“你能告诉我这个旗杆有多高吗?”勇敢的学生大胆说12米、15米……很多同学不赞同。此时同学们出谋划策积极讨论起来,有同学提出:把升旗的绳子拉下来量再加上下面这段没有绳子的;有的同学则建议:把旗杆放下来测量。最后通过学生们讨论:利用“同一时间,物体的高度和它的影长成比例,找来一根竹竿立在阳光下,先量出竹竿和它的影长,再量出旗杆的影长,根据“竹竿的影长:竹竿的长=旗杆的影长:旗杆的高”解比例,很快算出旗杆的高度。此刻同学们个个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脸并说没想到刚学知识在这里竟然能用上了。终于发现了生活中无处不用数学的,体会了数学的价值。
三、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和欣赏生活的美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师要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观察生活的习惯,引导学生欣赏生活中的数学美,并学会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本事,练就敏锐的数学慧眼。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作为老师要引导学生去欣赏、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美,逐渐练就学生敏锐的数学慧眼,让学生从心底爱上这充满生命活力的数学课堂!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时,我要求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并把自己认为美的图形拍摄下来或下载、收集、整理出来,展示在大家面前,如:美丽的蝴蝶、蜻蜓、树叶,新式的飞机、坦克,一些国家的国旗,更有美丽而雄伟的天安门、埃菲尔铁塔等名建筑。另外让学生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自己设计一些美丽的图案。这样的观察、查找、设计,4不仅让学生掌握了数学知识,而且还让他们感受到了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蕴含着这么多的数学美!对数学有更浓厚的兴趣。如在学简单周期中现象的规律后,我让学生找找并说说在生活中哪些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呢?然后课件欣赏生活中的规律如自然动物中:斑马身上那黑白相间的条纹,使它显得是那样的与众不同;床上用品:床罩、枕套上有规律的色彩变化,让我们的居室显得整洁又温馨;建筑:排列有序的护栏和一根根颜色醒目的柱子,既保护了我们的安全又美化了周围的环境;四季:就连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也存在着变化的规律,从春到夏,从夏到秋,从秋到冬。在欣赏图片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有规律的美。通过欣赏,可以让学生感知到在我们身边有些事物是有规律的,有规律的事物是很美的。同时也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欣赏完后让学生动手实践、应用规律摆一摆、剪一剪、画一画,然后让学生互相欣赏评价。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剪一剪、画一画等活动,让学生在开放的生活情境中运用刚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既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足够的创造空间,又让学生体会到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生在评价成果的过程中,既感受数学美,欣赏数学美,又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和别人的学习成果。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使学生看到生活的精彩与人类的智慧,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总之,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它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来于生活、归于生活的知识才是有价值的知识。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数学的真谛。
第三篇:让数学走进生活走近学生的教学反思
去年,有幸到乡村小学去送课,所讲内容为《列方程解应用题》之列方程解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师生初次见面,为一扫拘束感,陌生感,融洽彼此间的关系,新课伊始,我与学生进行了简短的交流,而当学生询问到我的年龄时,我灵机一动,决定将先前准备好的例题抛到九宵云外。既然学生对此感兴趣,何不------于是我巧妙作答“女人的年龄是不能随便告诉别人的。”男孩识趣地坐下,我接着说“不过如果你能根据老师提供的信息算出来,那老师会很高兴。”孩子脸上闪现光彩。在必要的复习铺垫之后,我顺手将我与女儿年龄的相关信息板书于黑板上,编成一道和倍问题的应用题,请学生尝试列方程解答。学生感兴趣的运用所学知识和已有生活经验分析着,思考着,计算着,忙得不亦乐乎。在交流解题思路及方法时,学生思路清晰,算法多样,之后我又将上述信息改换,编成一道差倍问题的应用题,学生自己顺利解答。在此过程中,学生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内在需要得到满足。而我也轻松地完成了教学目标,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才会有兴趣。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数学的魅力。同时又指出:“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这一要求揭示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关系,即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又应用于生活,这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因此,强调生活问题的数学化和数学问题的生活化这两者的辩证统一,对于数学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也是数学应用的最终归宿。只要细心地观察周围的世界,我们就能发现,生活处处皆数学。
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生活经验出发,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现实生活密切联系,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解释周围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是让学生体会数学价值,体验学习成功的最佳选择。如此数学教学一定能绽放出生命的活力,学生学习数学的愿望和能力也将不断增强。
第四篇:课本剧让师生走近艺术
课本剧让师生走近艺术
通辽市奈曼旗沙日浩来学区中心校 金常胜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课本剧是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剧本创作、表演为一体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语文实践活动。因此,我校以“课本剧大赛”作为学校特色活动,落实新课程理念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课本剧作为学校特色活动,授启与美国56号教室走出来的雷夫·艾斯奎斯,他开发出堪称奇迹的“莎士比亚课程”以至于学生着迷每天提前2小时到校,放学后数小时仍不愿离去。著名媒体人李振村采访雷夫提问“艺术真的重要吗?这么做,您是要培养艺术家吗?”“一个学艺术的孩子注意力更集中,参与排练时会唤起他的责任心,和同伴的合作、妥协,对语言的领会,接触艺术教育的孩子学到的,远远超过他们所学到的艺术本身,这些品质对他们今后有帮助,比如成为律师等等”雷夫如是的回答。课本剧可以让师生走近艺术,艺术也必将促进师生成长。
一、从文学作品到剧本创作,使师生走进了文本。
1.剧本的创作要从解读文本开始。教师引领学生领会文本的深刻内涵,特别要从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中揭示人物性格特征。例如表演课本剧《地震中的父与子》时,父亲和阿曼达台词中反复出现的“无论发生什么,我们永远在一起。”;父亲的一跪一站的演绎;父亲与家长、消防队员、警察反复问的“你是来帮我的吗?”;创造性的演绎废墟下的阿曼达与伙伴们的对话等等,都是对原有文本的深刻解读。
2.剧本的创作要发动学生群策群力。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全员参与,让孩子们各尽其职,各显其能,群策群力。例如在《学会看病》的课本剧表演中学生提出,可以用电视节目播报的形式让母亲从犹豫不决到做出决定——让“我”自己去医院看病。用添加奶奶的角色来解读母亲心软后悔、自责担心。在编排的过程中有的进行道具准备,有的进行服装配备,有的捕捉即兴语言,有的成为观众进行评价,孩子们的一言一行,无不诠释着集体智慧。
3.剧本的创作要发展文本。叶圣陶说“学习的过程是游戏的过程,有益的游戏能丰富想象,丰富的想象有助于培养创作性思维,具有创作性思维的学生是将来知识型人群社会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课本剧本来就是一种游戏,是孩子们的戏剧,作为游戏定能丰富想象。如《伯牙绝弦》中伯牙的台词中虽然用比他晚几百年的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但是也表明了孩子们对伯牙心理的把握。《坐井观天》中天鹅让井底之蛙环游世界;《陶罐和木罐》的故事中考古学家的角色插入;《狼来了》中猎人的施救;《卖火柴的小女孩》中捡到鞋子的人的忏悔等等无不体现出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课本剧的表演要容音乐、舞蹈、美术为一体,使剧情更加丰满。1.用音乐来创设情境,使观众产生情感共鸣。音乐本来就被称之为人类第二语言,音乐没有国界。如《盲人摸象》中当商人牵着大象出场时,响起印度歌曲《拉丝之歌》时把观众一下带进了剧情之中。《狼来了》中响起《Ninja Quiet》时,观众被自然而然的带入了剧情。
2.用舞蹈来演绎剧情,使观众入情入境。用优美的舞姿体现主人公的内心变化本来就是一种美的享受。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当幻象出现时,女孩用优美的舞姿诠释了向往幸福生活,达到了情感共鸣,很多孩子都潸然泪下。
3.用头饰来代替道具,使观众走进角色。毕竟是课本剧、是游戏、是儿童戏剧,所以演出时不必太追求舞台的布置,一些道具可以从减,尽量用学生的自制道具,多用简笔画头饰解决道具问题。如《从现在开始》和《狼来了》中教师用自制头饰演绎了多彩的童话故事。
三、中国古代神话和诗词成为课本剧创作源泉,让传统浸润校园。本次课本剧大赛让我感触最深的是祝老师改编陆游的《游山西村》,台词的诗情画意,诗词的背景演绎,道具的废品利用,PPT背景插入等等无不体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教师的文化底蕴,孩子们的深刻理解及惟妙惟肖的表演。也联想到了雷夫·艾斯奎斯在同一所学校的同一间教室,年复一年地教同一个年龄段的学生莎士比亚剧达20多年,他的事迹轰动整个美国,而且被拍成纪录片,他的著作《第56号教室的奇迹》成为全球最热门的教育畅销书,但他仍坚守在他的56号教室。我们可以坚守什么呢?课本剧可以坚守什么呢?中国没有莎士比亚吗?我们可以坚守传统文化!课本剧可以坚守中国神话故事、可以坚守诗词歌赋!中国有盘古开天、女娲补天、羿射九日、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嫦娥本月;有诗经、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些文化瑰宝哪个不是课本剧的题材?所以课本剧将成为我校特色活动,传统文化将成为我们课本剧的源泉。
乔布斯说“专注和简单一直是我的秘诀之一。简单可能比复杂更难做到:你必须努力理清思路,从而使其变得简单。但是最终值得的,因为一旦你做到了,便可以创造奇迹。”就让我们专注于课本剧,专注于传统文化,简单的坚持下去,让课本剧成为师生走近艺术,亲近传统的文化的桥梁。
2016年12月25日
第五篇:让我走近你教案
让我走近你 可爱的动物
教学内容:
小学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第五组第一课 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动物,并了解它们的特征及生活习性。
2、能说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和为什么喜欢它,并以把自己喜欢的动物画下来。
3、通过学习教育学生要保护动物,渗透《野生动物保护法》教育。教学重点:
了解动物的特征。教学难点:
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一份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播放小短片)同学们,通过刚才的短片,让我们看到了许多的动物,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他们吧!在这节课里我们还要在课堂上积极发言,了解动物最多,表现最好的同学中评选一位“爱心小天使”。大家努力吧!
二、比比看,谁认识的动物多?
1、出示课件,让学生观看。
2、看后说一说,能认识哪个动物,并能简单说说对它的了解。
3、指名学生说。说得不完整的可让其他学生补充。生:我认识老虎,它兽中之王。
生:我认识孔雀,它开屏时非常美丽。生:我认识大象,它的鼻子很长。„„
三、活动:给动物排排队。
1、出示课件,让学生明白活动要求。
2、把动物按下面的要求排排队。空中飞的: 水里游的: 地上跑的:
3、学生汇报,集体评议。
四、说一说,你最喜欢的动物。
1、明确说话内容。
师:说一说这么多动物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喜欢它?
2、指导学生看书,引导学生怎样来表达自己喜欢什么。
师:同学们看一看书上的小朋友它们都喜欢什么动物呢?它们是怎么说的呢?
3、指名学生说一说。
4、引导学生像书中的小朋友一样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动物。
五、画一画。
1、指导学生看书中的图画,明确画画要求。
师:同学们看书中的小朋友在他的画里都画了些什么呢? 生:(学生自收回答)
师:同学们,你能把你喜欢的动物画下来吗? 生:能。
师:那你们就动起笔来,画一画你喜欢的动物吧!你也可以像书中的小朋友一样,配上一些环境和一些话语。(出示课件)
2、学生自由作画,教师相机指导。
3、学生画完后,指名学生起来说一说他画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画?
六、活动:找找我们周围的小动物。
1、出示课件,让学生找一找身边的小动物。(1)草丛里生活着什么动物?(2)菜地里生活着什么动物?(3)大树上生活着什么动物?
2、学生小组讨论后,指名说一说.七、学习拓展,渗透法制教育。
师:今天我们认识这么多的动物,它们可爱吗?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它们呢? 生:我们应该保护好它们。生:跟它们成为好朋友。
师:请你说一说你是怎么保护小动物的呢? 生:我看到小动物不去伤害它。生:不乱捉小动物来玩。
师:为了有效保护野生动物,我国专门出台了《野生动物保护法》,请看其中的两条: 第八条 国家保护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非法猎捕或者破坏。
第九条 国家对珍贵、濒危的野生动物实行重点保护。出示并带领学生齐读,并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七、评选“爱心小天使”。由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评选。
八、小结。
同学们,今开我们认识了许多的动物,增长了不少见识,今后同学们还要在生活中留心观察,去发现更多的动物,好吗?
板书设计:
可 爱 的 动 物
一、认一认
二、说一说
三、画一画
四、评一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