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班主任责任心对学生、班级成长的影响及其实现方法
浅谈班主任责任心对学生、班级成长的影响及其实现方法
有人说当班主任是个良心活,这话一点不假。作为班主任,负责与不负责的工作量相差很大,而干多干少的结果却相差不大。有时相反的,自己尽力而为的事情可能毫无收获,还不如有些人投机取巧的出得了成绩。所以说,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要做好这项工作既要有热情更要有方法。但说到底,做班主任完全是源于一种心中的责任,一种问心无愧的责任感。
班主任在学校的日常工作中起到桥梁作用,班主任是那根不可或缺的纽带,班主任实施贯彻着所有学校工作,掌握、反馈、调节所有本班学生中发生的事情,是学校得以稳定发展的支柱。
一个班级好比一只船,而班主任就是船长,船儿是乘风破浪前进,还是随波逐流甚至沉没,船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班级又象一个小社会、大家庭,是孩子们在校的主要活动场地,初中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做为“家长”的班主任,你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可以看到活动中很多学生做事、看事多多少少折射了家长的影子。
一、班主任工作需要强烈的责任心
1、责任心是班主任工作的源动力,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关键。
责任心是任何事业获得成功的一种宝贵品质,能促使人追求工作尽善尽美,因而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出类拔萃地完成任务。一般说来,班主任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未来的影响,是任何一位普通任课教师无法企及的。正因为这项工作的重要性,需要班主任具有科学的工作方法、较强的管理能力和较高的教育艺术水平。
班主任工作需要责任心,没有高度的责任心是不行的。要传道,要授业,还要解惑,处理日常琐事。在充当老师角色的同时,还是保健医师、安全顾问等,每一方面都要付出心血,丝毫马虎不得,家长做的我们做了,家长做不到的我们也做了。行内经常说,年轻时在处理班级工作时钢硬得多,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小遗憾在心中,而随着教龄的增长(特别是为人父母后,我们更多地学会了宽容),在处理一些班级问题上会柔和得多,这些改变一方面是因为在长期的锻炼中我们感受到教师这个行业所赋予我们的责任感。从心理层面分析,是因为,为人父母后的我们更多的时候能站在一个家长的角度,家长们希望他的孩子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我们就给他什么样的教育,这也是自我需求所激发出来的一种无形的责任感。只要是念过书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班主任留给我们的影响和印象最深!班主任之所以在学生中有着高尚的形象,就在于他们言传身教,身体力行,时时处处引导学生,你的每一份关心与帮助,甚至是一经意的一个言行,都会在每一位学生的心中留下一辈子的烙印。
2、班主任责任心增强班级荣誉感和凝聚力。
班主任是连接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班主任的责任心体现在上对学校负责,下对学生负责两个方面,对班主任工作负责就能充分发挥好桥梁与纽带作用,认真落实学校的各项活动,保证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能够迅速及时、准确无误,畅通无阻地传达到班级,并积极带领全班同学,通过各种组织和教育手段,使学校各项工作得到很好的落实,并取得良好的成绩,增强了班级荣誉感和凝聚力。学生做为一个社会人,将来无论从事什么行业,团队合作精神、集体荣誉感和融入团队的能力都会影响到他长远的发展,更有甚者会影响到一生的成败。而做为初中生,他的精神世界是开放的,也是他形成自我价值观的重要时期,这个时候我们班主任做为一家之长,需要引导他们学会融入集体,教会他们学会合作,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无法想像,一个不思进取、毫无斗志、目空一切的人,会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干出什么成绩,而当这一现象成为了一个社会现象,那么这个社会如何谈进步与发展。我们经常报怨现在的孩子缺乏责任感,但我们很少反思是什么导致了这一结果,这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共同作用的结果。虽然说影响一个人思想不容易,我们教育者能做的也很微弱,但古圣人亦训:勿以善小而不为!我要需要在我们可以做的时候尽量地去积极地影响,这是社会赋予我们的责任。
3、班主任责任心特别体现在细微和琐碎之处。
作为班主任,投入精力最多的往往是班级里两头的同学,而对于处于中游的学生常常少了一分关心,多了一分“放心”。而事实上这些学生同样需要老师的关注,老师“放心”给了他们可乘之机:上课可以分神,作业可以抄袭,下课后可以结伴去玩电脑……这就很容易出现让班主任措手不及的难题。因此,中游学生存在的问题其实更隐蔽,也更需要老师的注意。作为班主任,一定要抱着一颗责任心,经常深入学生,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了解关心每一位学生,把握每一位学生,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日常的学习和工作等各项活动,在思想上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们树立各种正确的观念。可以说班主任的责任心要时时有,事事有,处处有。(班主任)班主任要有为全体学生负责的思想,要有为学生终身负责的思想,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
总而言之,班主任工作需要忘我的热情,需要高度的责任心。但是班级管理工作的繁杂,往往弄得班主任穷于应付、心力绞瘁。如果在工作中不注意方法,那么这样的“责任心”很可能会适得其反,造成对班级体建设不良的后果。这就需要我们正确看待班主任工作的责任心。下面,我就谈谈班主任责任心的实现方式(或途径)。
二、班主任责任心在班级管理中升华
1、深入了解,细心观察。
要教育好学生,就得先了解学生。我做班主任工作就是从了解学生开始的。一般任课老师碰到新接手的班级,对学生的名字很陌生,有些老师甚至学期结束了,还叫不出学生的名字。但班主任就不同了,不仅要知道学生的名字,对其家庭地址要了如指掌,还要对学生的性格、特长、爱好、身体状况了解入微,只有创造了良好的开端,学生才会愉快地接受你。
了解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基础,班主任工作是否有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学生的了解是否深入。只有掌握了学生的思想状况、个性特点,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才能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要带好一个班极,必须深入到班里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成绩,兴趣爱好,以及家庭环境与社会环境等。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细心观察。通过开展向老师说心里话活动、家访、个别谈心等方法,摸清情况,针对同学中不同的情况,分别进行教育和疏导。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班级工作良性的发展。
2、关心爱护,严格要求
关心爱护学生是班主任老师的职责。爱的力量是无穷的,班主任工作离不开对学生的爱,在思想上爱护他们,生活上关心他们,学习上帮助他们。但在爱的同时又要注意不能溺爱,爱得过分。我在做班主任工作时给自己定了这样一个原则: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用爱的教育来打动学生的内心,用严格要求来指导学生的行动,两者密切结合。在尊重、信任、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小事入手。对在小事上暴露出来的问题,抓住不放,及时进行教育,即可产生良好的效果(要行当地跟学生斤斤计较)。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虽然所处的地位不同,都是履行同一项特定的教与学的义务,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和学生只是分工的不同,而没有高低、贵贱等级之分。
3、坚持不懈的“引导和培养”
班主任的责任心体现在对学生坚持不懈的“引导和培养”上,体现在不遗余力地培养学生的自管能力上。一个优秀班集体的形成,需要班主任的“引导和培养”。用什么作引导?引导可通过舆论、报纸上的有关文章、主题班会、黑板报等。但班主任的言行影响最大。例如:我们在班会上不断地向学生讲理想、讲道德、讲互助精神,引导他们学好文化课,这种教育应不怕罗嗦,反复地灌输,这样,自然而然地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种理念,自然就会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风气,这样,良好的班风也逐渐形成。又如,在我们学校的量化管理中,要是今天班里的卫生这一项被扣了两分,学生来找你说:“我们明明打扫得很干净,不知道为何还扣分?”这时你怎么回答?你要是说:“这说明我们还做得不够,扣分都是有根据的,我们应找出原因,才能做得更好,学校对我们的要求高,说明对我们的期望也大啊!”这样,会引导班的工作做得更好。反之,你要是这样回答:“唉!值日的老师都是乱记的啦,这些都是形式的啦,我们学好功课就好了,不要管他太多了!”这样的一句话,学生如被泼了一瓢冷水,他们会觉得值日老师是成心跟他们过不去,对这种管理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要做好工作就较难。班主任的言教还表现在对班的事务的决策和与学生的交谈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
班主任不但要言传,还要身教。中学生的模仿性,可塑性极强,教师的思想、行为、作风都会受到学生的关注,从而感染、影响他们。因此,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也先做到,这样才能给学生以良好的榜样,师生间不搞双重标准。不然,难以形成规范的行为。
4、走班级自主管理之路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们倡导的“由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班级的管理角色被细分,管理岗位得以极大丰富,而且各种管理角色进行动态轮换,使学生个个有了当班干部的机会,调动了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我也从“事务”摊子中解放出来,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了教学上。
比如我们倡导的班级日常工作包点制,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去,每个人都是管理者,也是被管理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都要行使自己的权力,只有这样人人都动起来,才能把班内的日常工作管的井井有条。在“职务”任免上,可以实行竞选制,竞选每一个职务,都要郑重提出申请,经全体同学审议通过,才能走马上任,如果“政绩不好",还可以由同学开会罢免,只有这样才能让“当选干部"工作起来认真、敬业。学生们的主动性、责任心、义务感及创造性得以激发,同时给学生一种发展个性、培养能力、敢于实践、展示才能的机会,也能让自己从烦琐的班级管理事务中解脱出来。
全民皆“官”,官便不再是“官”。同学们都感到,为班级做点儿事,并得到大家的认可,是一种荣耀,是获得自信心的源泉。班级自主管理,老师从台前主导,转为幕后参谋,把天地让给了学生。学生每人都觉得自己在班级里很重要,觉得自己能行。大家责任感强了,参与班级事务的积极性提高了。有的同学,以前总和老师、班干部做对,不服管,自己当上“干部”后,体验到了管理者的辛苦,变得自觉了,配合其他同学的工作了;有的同学,以前自私又蛮横,在同学中没有威信,在管理与自我管理中变得有集体感了,会关心人了。
周激励会,让班干部轮换主持,使他们都能得到锻炼。第二方面的力量是“小团体”中的“小头头”。在学生中,由于兴趣爱好、学习成绩、性格脾气、或社会关系等因素会自然形成一些“小团体”,在“小团体”中必然会产生交叉,比如:学习成绩好的形成一个“小团体”,爱好体育者又形成一个“小团体”。但其中必有一部分同学在学习成绩优秀的同时,也爱好体育。这些人往往是“小团体”的头头,在客观上都有着一定的管理能力,我交给他们适合的工作,让他们成为桥梁,使两个“小团体”的学生互相影响,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他们长期相处一起,教育作用比老师更大。这比班主任强制的“一帮一”还强得多。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因此,只有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的能力,才是组织好班集体的“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5、下苦功夫,转变差生
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总是有好的、一般的、较差的区别。班主任的过硬本领,就在于能否转变差生为优生的功夫。思想教育工作法可用24字概括,即:了解“病史”、及时解决、目标跟踪、鼓励为主、家校配合、狠抓“反复”。
了解“病史”:通过各方面渠道了解学生不良习气的来龙去脉。包括了解家庭背景、学生思想、询问过去与其一起学习的学生,教过他们的老师,弄清“病史”、“病源”、“病结”,然后开出针对性“处方”,进行“疗治”。
及时解决:做到问题不过夜。一旦发现问题,立刻着手解决,决不拖拉而让事态恶化。
目标跟踪:对于“问题”学生,采取一定的思想工作方法教育后,又进行目标跟踪,随时引导,使后进生朝着好的方向不断前进。
鼓励为主:对后进生的点滴进步,及时表扬。正如苏校长说过,“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话形象地揭示了学生乃至成年人的心理特点。通过鼓励,学生要求进步的欲望会更强。
家校配合:碰到较大问题,及时与家长联系,家校配合,形成合力,同时要求有的家长,一定要注意教育方式,切忽简单粗暴。
狠抓“反复”:就是要反复抓、抓反复。对待后进生不但要有爱心、细心,而且要有耐心。一个后进生的转化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旧病”有时是顽固的。不怕反复,狠抓反复,当然要注意工作方法的改变,以真诚感化他们,引导他们。
总而言之,班主任工作是很有挑战性的工作,需要忘我的热情,需要高度的责任心,也需要讲究方法,做到一张一弛,有分寸,有尺度。既然我们承担了这份工作,我们就应该把全部热情融入到班级管理工作中去,把属于我们的那片园地管理得天清日朗,使这段共同走过的日子在每一位班级成员的心目中成为最美好的记忆,相信,只要我们真心付出,我们也必将得到一个美丽的世界,今天所有的努力必是我们一笔难得的精神财富。若干年后,家长的认可,学生的认可,将是我们自我价值的最大体现,届时,我们也必将找到一直以来我们苦苦寻觅的职业幸福感。
第二篇:浅谈班主任对学生责任心的培养
浅谈班主任对中学生责任心的培养
柳江县进德四中 朱洪斌
常常看到报纸上或网上或街头巷尾墙上的招聘广告,无论是国营单位厂矿或者私人企业,招聘的人才,除了要求应聘者年龄范围、身高、文化程度以外,还常看到要求应聘者能够吃苦耐劳和具有良好的工作责任心。由此说明,人的责任心多么重要,它可以改变一个的命运,可以给一个单位企业带来利益,可以给社会带来福音。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明确指出:“培养一种认真的责任心,是解决许多问题的教育手段。”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使在校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负责,培养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已成为教育工作的主流意识,责任心的培养正在引起人们的关注。在人类走向新世纪的教育中,教育的支点应该落在人的发展上,包括班级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需要,关系到学生将来的命运,决定着学生的人生。我想班主任教育的重要性就在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作为中学班主任要时刻培养学生的责任心,那么,在班级管理中,我们要如何对中学生进行责任心的养成教育呢?
一、培养中学生责任心的重要性
什么是责任心,也许学生在小学时就模模糊糊懂得了责任心就是口头上的负责任,其他便不知道了。由于一个人的责任心并不是天生具有,也不是一下就可以培养完善,所以我们中学生还要继续学习、培养责任心。为此我们作为中学班主任还要进一步让学生对责任心的更高领悟:责任心是一种心理品格,同时也是一种道德素质和能力要素。我们每一个人不可能都成功,但是不可缺少责任心。学生责任心强,做任何事情都很负责任,非常认真,就磨练了意志,具备了克服困难的毅力,做事情就容易成功。学校是教育人的重要性基地,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人”就是在学生的心田“播种”,播种一棵火热的责任心。给学生一个信念“我要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好好学习、好好生活,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帮助每一个中学生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要靠我们班主任培养他们的责任心。
二、班主任要以身作则,让学生潜移默化。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无形中影响着孩子,为此作为班主任要时时给学生起表率作用,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要首先做到。与其一遍又一遍地对学生说“你要有责任心,你要对自己,对家长,对国家等等负责。”还不如自己平常在孩子面前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们,比如,平常的一个承诺,不能说完之后就烟消云散,要确确实实地做到。如要想让学生懂得认真值日 1
是应尽的职责,教师就应亲自提水洒水,拿起扫把跟学生一样认真地扫地、摆课桌等,用无声的语言告诉学生:要认真负责地对待自己的值日工作。如要求学生不迟到,班主任首先要在上课铃响之前进教室。要求学生每天按时完成作业,班主任上课布置的作业,也要当天批改完作作业并发放到学生手中。这样,学生的责任心会在班主任的潜移默化影响下逐步增强,即使老师不在场,学生也会将地面打扫得干干净净,将桌子摆得整整齐齐,按时完成作业。让学生尽快养成了一种要对值日负责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热爱集体的责任心。
三、利用课堂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作为班主任兼教数学科,我非常重视数学课、班会课、劳动课以及各种活动课,对学生进行责任心的教育。日常教学用心在每一堂课渗透与课堂教学知识相关的思想品德教育,将空洞的教育变成具体形象的教育,使学生潜移默化地长期受到责任心教育的影响。课堂教育具有极强的渗透力作用,我从不给学生讲大道理,在每一堂课中抓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时刻让学生清楚“作为一名中学生,有责任培养自己良好的学习品质,应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像各种领域的科学家一样,对科学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完成科学研究的光荣使命,才能在科学道路上取得辉煌的成就,才能对人类有所贡献。要让学生学会听讲、回答问题、读书、做作业,培养学习做事的认真态度,教育学生面对知识不要单从兴趣出发,要磨练自己学习的意志,在学习中能吃苦,说明学习的责任心就强。通过课堂纪律的监督,同学们上课普遍自觉守纪律了,我就从班主任的课堂延伸到所有学科的课堂。学生往往是上班主任的课守纪律,而上科任老师的课就放松了,针对学生的两面性,我要求本班学生不仅要上好班主任的课,更要上好其它学科的课,这是每一个学生的责任。多年来,在课堂教学中我不厌其烦地“反复抓”、“抓反复”,塑造着学生上课主动学习的责任心,等到同学们逐渐上课自觉了、稳定了,就会把上课专心听讲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每当有老师选我们班上公开课时,同学们都很珍惜每一次机会,认为这是老师对自己班的信任,也是平时同学们上课遵守纪律、积极发言的责任心换来的。
四、平常注意培养学生为自己言行负责的好习惯。
班主任要经常教育学生不要随便夸夸其谈,胡乱吹牛,对自己不能做到或者很难做到的事情不要随便许诺,要不然就会使自己失言,容易造成不良影响,那是不负责任的表现,自己应该对后果负责任。比如,我们老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征求学生的意见,让他们自己说一个交作业的时间,如果在承诺的时间内不能完成作业,他将要比别人多做一遍,我们老师这样做只是想告诉他们,要对自己说出去的话负责,不然要承担后果。
五、培养学生责任心的主要渠道在课外。
(1)培养学生努力独立完成课外作业的责任心。培养学生认真写好每一个字、写好每一道
数学题、认真完成每一项作业、认真改正每一道错题。无论哪一科,对于容易做错的题目要写在纠错本子上,以加强记忆。要求学生有认真写好每一个字的责任心。凡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字迹大都潦草,解题过程思路混乱,说明平时的学习态度有问题。字写好了、作业本干净整齐了、学习态度一端正作业的正确率自然就提高了。可见认真的学习态度正是学生表现责任心的行动。
(2)重视三操,关心学生身体健康,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责任心。班主任要重视每天学生做早操、课间操和眼保健操的表现,无论是全班同学队伍的集合、队列的整齐,还是每一节操的某一个动作姿势,跑步的步伐,只要学生出现错误,班主任都要及时纠正,每天总结,教育学生要有责任锻炼好自己的身体。不论是学校体育组开展什么活动,班主任都尽量陪同,和同学们一起锻炼,让自觉锻炼的责任心逐渐形成,学生们懂得了:别小瞧每天的做操,现在对自己负责,自觉锻炼出健康的体魄,将来有个好身体才能为社会更好地工作。即使有时班主任没在操场,同学们也能自觉运动。
(3)在平时的卫生清洁工作中,培养学生主动劳动的责任心。常常一开学,班主任可以和同学们商量制定教室、宿舍、清洁区的卫生制度:值日人员不但要做好值日工作,而且要监管好其他同学的卫生行为,如发现哪个同学乱丢垃圾,只要揭发出来,那么那个学生就要被扣掉一定的卫生分数,同时也要求每个学生负责自己书桌下一方块、床下一方块、清洁区域平均分的一方块的卫生责任,要让学生养成重在保洁卫生,看见食品包装袋、废纸就捡,不要乱扔垃圾,养成整理好自己的座位、床位的好习惯。要求在每一天的保洁活动中,同学们不仅捡自己位子下的废纸,还帮助旁边的同学捡。“伸伸手、弯弯腰、捡捡纸”的劳动责任,使得同学们懂得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加强了保洁意识。
(4)利用共青团工作培养中学生的责任心。每当学校开展团队活动,团组织带全校团员进行组织学习或者搞团队活动,班主任就应该组织余下的非团员同学进行一些有益的活动,向他们灌输一些团队知识或团队的活动方式,使他们羡慕团员的活动、团队生活,使他们也有靠拢共青团组织的愿望。同时要求班上团支书多进行团队宣传工作,使我班人人有自己的奋斗目标,争取作好每一件小事,争当优秀班集体,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爱集体的责任心。在做事情时,同学应该努力去做,作完后每人要反思“我尽力了吗?我努力了吗?”作为集体的一份子,要为集体争光,集体的荣誉就是个人的荣誉。每位同学要有自己的奋斗目标,班级分层次设立的个人荣誉有:①学习标兵;②纪律标兵;③卫生标兵④三好学生;⑤优秀班干部;⑥劳动标兵;⑦进步生。通过平常学习生活的表现,给予相应的奖励,获得对应的奖励荣誉,使每月和期末的各项评选工作落在实处。
(5)利用家庭培养中学生的责任心。
家庭教育,是培养孩子责任心的另一重要渠道。而家长往往有这样一种错误意识,“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其他什么都不重要。”这就需要班主任多做思想工作,让他们知道培养孩子责任心的重要性,因为家长素质较低,想改变他们的这种想法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一接班,往往我首先进行了家访,为的是寻求学生、家长、教师三方面的了解。告诉家长,老师有信心、有责任培养好每一个孩子。在交流中我把自己抓班级的教育观念告知家长和学生:“呼唤责任心,培养责任感”能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强烈的责任心的人,是我班主任的首要工作,在每一件小事中去培养,为的是将来达到“尽量减少家长或学校教育的教育”,形成学生自我教育的自动化,学生自己要求上进,才真正受益终身。家访取得了教育观念的共识,让家长放心,老师会想方设法创设“让每一个孩子发展进步”的教育氛围,只要老师、学生、家长心往一块儿想,话往一块儿说,劲往一块儿使,学生一定会朝着全面发展的方向成长。教给家长们一些实际可行的教育孩子的方法,例如:跟孩子签订责任合同,对孩子们有责任心的行为及时表扬,让孩子们自己的事自己做:鼓励他们多做家务、多收拾自己房间,让孩子对自己的过错进行补救等等。有了家长的配合,会收到更好的效果。我把单位、家庭的电话告诉全体学生和家长,也让每位家长留下自己联系电话,方便随时与家长学生互通思想,增加家长对学校的认知程度。
总之,在平时教育工作中我与家长谈得最多的一个话题就是“让我们共同呼唤孩子的责任心,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吧!”;平时教育工作中我问学生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你努力了吗?你认真了吗?”平时班主任教育工作中我最喜欢的一首诗是《播种》:
把一个信念播种下去,收获的将是一个行动;
把一个行动播种下去,收获的将是一个习惯;
把一个习惯播种下去,收获的将是一种性格;
一种性格关系到一个人的命运;
具有了责任心的性格,就会收获一个金色的人生。
一个人的性格将影响他的一生,我想,中学生具有了责任心的性格,他们今后一定会收获美好的未来。在班级管理中, 班主任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是对学生教育始终贯穿的主线,教育学生就要教育他们做有责任心的人!
第三篇:班主任心态对班级管理的影响-班级管理
班主任心态对班级管理的影响
班主任工作中的心态定位是班主任对待学生的一种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表现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教师的态度,影响师生关系和教育效果。因此,班主任恰当、准确的心态定位和适时、适地的角色转换可以潜移默化式地起到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作用。
班主任工作案例:有一段时间,发现班级的整体学习气氛很差,课间纪律很乱,每个学生好像都很忙,也不知道在忙什么,整个班级好像处于混乱状态。所以那段时间自己狠抓纪律,看到每一个学生都不顺眼,老是想从学生的身上找到问题。通过班会、晨会强调纪律,狠抓课间等时间段,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发现学生看起来都蔫了,没有了精神,没有了热情。通过和班干部以及一些学生调查聊天知道,学生这段时间很紧张,感觉好像没有了主心骨,每天看到班主任阴森森地走进教室,沉着脸讲话,学生们都不知所措,心理很压抑。
了解了这些情况,我仔细地反思了自己近一段时间的方式方法,可能对学生要求过于苛刻,自己的眼里只有了缺点和问题,根本没有看到学生的优点和闪光点,一直抓住问题不放,导致出现了目前的情况。班级和学生不可能不存在问题,关键是我们用什么样的眼光去看待它,处理它。
这样,我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向同学们说出了我前一段时间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班级的不足之处,同时向学生们说明,(班主任工作)我在以后的工作中尽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和优点,对于缺点和不足我会明确地给大家指出,在以后的工作中,尽量告诉你们“应该怎样做”,而尽量少的去说“不要做什么”。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工作,我发现班级的整体气氛已经回到了正常的轨道,一切事情都有条不紊地进行,学生们逐渐达到了忙而不乱的状态。
班主任都希望自己带的班能成为优秀的班集体,认为班级的好坏也是自己能力高低的体现,因此,他们会处处维护班级形象,甚至产生批评学生就是批评自己的不良心态。在这种心态下,一旦出现情况他们往往或者偏袒学生,或者迁怒于学生。过于偏重的成人心态定位会阻碍教师和学生的交流,给师生关系蒙上阴影,从而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班主任要提高自身涵养,加强道德修养,始终保持平和、宽容、理解的心态,既不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又能够克制自己的情绪。在班级管理中应该做到,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学生的错误,客观正确地认识学生的错误,公正合理地处理学生的错误。多告诉学生“你应该做什么”,少去强调“你不要做什么”。
第四篇: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态度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作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的倾向。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是指教师对待学生的一种心理倾向,教师的态度有价值判断成分和感情色彩,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指向教育的对象——学生。孩子出生以后跟随父母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孩子和父母有了相同的个性。学校是学生生活的第二个家庭,教师扮演着父母的角色,在孩子们的眼里,教师具有无可怀疑的威信,教师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和可供效仿的榜样,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的言行、对每一个现象的态度,都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对学生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感化下,学生的思想、行为、看待事物的态度等都或多或少受到其影响。本文将从教师对待学生的语言、行为方式、情感等方面论述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态度所带来的影响。以下是我的学习体会:
一、教师的爱对学生成长的作用
中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没有水就没有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是教育成功的关键。
师爱是平凡而伟大的,是教师发自内心的由衷的热情,是一种自我牺牲,依恋不舍的道德情感。鲁迅先生说过:“教育是缘于爱的”,作为爱,它具有高度的责任性、高尚的无私性。师爱又是对学生的成长全方位、全过程殷切的关爱和呵护。自教师接手一个班后,便会对这个班负责,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把他们作为自己的孩子看待。教师对学生的爱无时不在,对优秀学生加强督促、严格要求是爱,对后进学生教诲、促使其进步是爱,对学生学习、工作、生活上的指导帮助是爱,对犯错误的学生进行严厉批评,使其改正错误也是爱。
从孔子的“爱之,能勿劳乎?忠之,能勿悔乎?”到夏丐尊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罗梭“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者自由地得到发展”到苏霍姆林斯基的“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教育思想有所不同,教育风格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爱的教育”。师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不仅能提高教育质量,也会促进学生成材,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人格形成、职业选择和人生道路的转变。
师爱犹如春雨,无论滋润怎样的学生,都会产生巨大的效应——使学生看到自身的价值,产生向上的力量,自励进取。正因为如此,学生渴望爱的抚育,有时甚至超过对知识的追求。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当一个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观察和体验到教师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怀和谆谆教导,完全是为了自己健康成长的时候,就会对老师信赖,乐意听从和接受老师讲的道理,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控制自己的行为。相反,如果教师对学生缺乏感情,态度冷淡,甚至随
意损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就会引起学生内心的厌恶和反感,还可能形成“逆反心理”。一旦学生对教师的教育抱敌对情绪,就意味着教育活动的失败。
二、教师的情绪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学生白天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因此,和教师接触的时间比较多,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深刻的感染力。教师的语言、表情、动作行为等都在影响着学生。俗话说,吃这家饭像这家人,不同性格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教师性格温和,语气和顺,教出来的学生文静,听话;教师脾气暴躁,经常动粗,教出来的学生要么胆怯,要么蛮横不讲理。
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性,他们总是以成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行为,作为知识的传授者的老师,在他们心目中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般来说,家长的话可以不听,老师的话一定要听。人的情绪象感冒一样会传染,原本心情舒畅、开朗的人与一个整天愁眉苦脸的人相处不久也会变成一个沮丧的人。因此,我们老师必须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让自己不良的情绪(如焦虑、压抑、烦躁、失落、言行过激、怨恨、愤怒等)去影响学生,而要以自身良好的情绪(如乐观自信、情绪饱满、愉悦、温和等)来感化学生,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获得充实的精神生活,才能更有益于学生接受和理解知识。
三、教师对学生的表扬的作用
人人都喜欢听好话,对大人如此,对学生来说更是如此。研究表明,学生期待教师对自己作出评价超越了父母的评价。孩子年龄小,不要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的行为,他们做好一些简单的事已经很不容易了,应该及时给予表扬。为了让表扬更好地体现其价值,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注意表扬时的用语
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很注重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许多亮相课上,左一个“你真棒!”右一个“你真厉害!”回答出一个简单的问题,就大肆表扬,使表扬的价值得不到体现。真正的表扬应该是学生良好行为的强化物,而在教师滥用表扬之词时,学生只知道自己好,却说不清好在哪?更别提保持这种良好的行为了。如果说回答出一个轻而易举的问题就算好,那么别的同学一定会忿忿不平,这问题大家都能回答,凭什么只表扬他。如果教师能表达得更具体点,学生就容易找到别人的长处进行学习。比如:“你真大胆!”“你回答得真完整!”“你的声音真响亮!”这样的表扬方式就比“你真棒!”更具体,更容易让人理解。
2、表扬要体现个体差异
某位教育家曾言:既然到目前为止,我还没发现有一个孩子因为表扬过多而变坏的例子,就说明我们的表扬还不够。表扬不但可以使孩子树立自信心和责任心,而且能使孩子尽力将事情做得更好。为了使我们的表扬更好地体现其价值,我们要细致观察和了解学生,发现学生身上的不同的闪光点,再给予不同的表扬。(1)对优生的表扬
“优生”当然应该是指品学兼优的学生,但在不少老师、家长眼中,所谓“优生”更多的是指学习成绩拔尖的学生,尤其是在现在的教育背景下,有的学生成绩优异,教师容易产生一种偏爱,这种对优生的偏爱会不知不觉地遮盖其缺点,使之滋长一种优越感和满足感,从小生活在受表扬、获荣誉、被羡慕的顺境之中,这些“优生”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会远不及一般的学生。所以教师应该把他们和一般的学生一样对待,不要刻意去夸大他们的优点进行表扬。(2)对后进生的表扬
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是教师应格外关注的人群,教师要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当出现一丝一毫进步都应及时表扬,这样有利于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我班上有个学生学习习惯极其不好,作业马虎,经常有拖拉作业的现象,针对他的这一情况,我组织他和其他同学进行竞赛,看谁先完成作业,当他体验到胜利的喜悦时我及时鼓励他:“好样的!你的进步很大!”从那以后每天回到家他都先做作业,他妈妈问他:“你最近怎么认真了?”他说:“老师表扬我学习好了!”从他母亲那了解到的这句话让我明白我的一句赞美之词对这位学生来说是多么重要!是啊,在平常的课堂中,这些后进生的行为很少有令我们满意的时候,他们所面对的总是无休无止的埋怨、责备。表扬对他们来说是冬天里的那一缕阳光,给学生一缕阳光,他会带给你一个明媚的春天。
四、教师对学生批评的作用
如果说:表扬能激励学生,使学生更好地成长,那么批评同样能帮学生指出缺点和不足,让他们更好地发展。一提到批评,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件难堪的事,谁也不愿意自己受批评,被人批评总不是件开心和光彩的事情吧!特别是现在的学生,从小生活在受宠的环境中,在家中以小皇帝自称,吃不得半点批评,批评过了点,伤其自尊心,不仅学生不满意,家长也要站出来说句话了。因此,作为老师,要时刻注意批评学生的方式、方法,讲究批评的艺术。批评用得不恰当,不仅得不到想要的结果,还会产生负面影响。
1、批评要指向行为而不是人
教师不能因为学生的一次失误而对他加以人格判断,学生对自己的行为很难作出判断,大人都难免会犯错,何况孩子呢。我们的批评是为了帮助学生纠正不良的行为,而不是对学生进行人身攻击、人格侮辱。
2、批评不能一味指责
俗话说:“行船人爱舟跑得快。”教师当然希望自己所教的学生都能成材。但人存在着很大的个性差异,难免有一部分孩子不跟着老师的节奏走,经常跟老师唱
反调,学习不好、不听话等诸多不良行为陆续涌出,有的老师脾气急躁,一看到学生不良行为,按捺不住心中的不快,对学生出言刻薄,三句不离骂字,给孩子造成紧张、恐惧的心理。导致孩子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还可能产生逆反心理。久而久之,学生对教师的这种态度会习以为常,不加重视了。因此,教师在批评学生时不要不着边际,应该给学生和自己都留个台阶下。
所以,批评学生时要坚持以说理贯穿整个过程,通过说理让学生意识到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后果,通过说理向学生指出今后的奋斗目标和努力的方向。研究表明,批评与讲道理相结合,比单纯使用批评的效果好。
既然教师的言行、态度等都有可能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那么教师不仅要在自己讲授的课程中学识渊博、循循善诱,更要通过言传身教,通过榜样、无言的力量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教师要以自己健康的价值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走在时代前列的学识来感化学生。让我们更好地审视自己的态度行为,从平时的细节做起,做一个对学生成长有帮助的教师。
教师的态度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教师是一切美好的化身和可资效仿的榜样,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的言行、对每一个现象的态度,都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对学生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从而对我们整个民族特点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孩子出生以后跟随父母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孩子和父母有了相同的个性。学校是学生生活的第二个家庭,教师扮演着父母的角色,在孩子们的眼里,教师具有无可怀疑的威信,教师是一切美好的化身和可资效仿的榜样,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的言行、对每一个现象的态度,都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对学生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从而对我们整个民族特点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一、教师要捧着一颗爱生之心
中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师爱是平凡而伟大的,是教师发自内心的由衷的热情,是一种自我牺牲,依恋不舍的道德情感,是教育成功的关键。鲁迅先生说过:“教育是缘于爱的”,作为爱,它具有高度的责任性、高尚的无私性。师爱又是对学生的成长全方位、全过程殷切的关爱和呵护。自教师接手一个班后,便会对这个班负责,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把他们作为自己的孩子看待。教师对学生的爱无时不在,对优秀学生加强督促、严格要求是爱,对后进学生教诲、促使其进步是爱,对学生学习、工作、生活上的指导帮助是爱,对犯错误的学生进行严厉批评,使其改正错误也是爱。
从孔子的“爱之,能勿劳乎?忠之,能勿悔乎?”到夏丐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罗梭“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者自由地得到发展”到苏霍姆林斯基的“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教育思想有所不同,教育风格各有秋千,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爱的教育”。师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不仅能提高教育质量,也会促进学生成材,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人格形成、职业选择和人生道路的转变。师爱犹如春雨,无论滋润怎样的学生,都会产生巨大的效应——使学生看到自身的价值,产生向上的力量,自励进取。正因为如此,学生渴望爱的抚育,有时甚至超过对知识的追求。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当一个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观察和体验到教师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怀和谆谆教导,完全是为了自己健康成长的时候,就会对老师信赖,乐意听从和接受老师讲的道理,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控制自己的行为。相反,如果教师对学生缺乏感情,态度冷淡,甚至随意损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就会引起学生内心的厌恶和反感,还可能形成
“逆反心理”。一旦学生对教师的教育抱敌对情绪,就意味着教育活动的失败。
二、教师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
在暑期的家访中听到很多家长都说:“要是暑假学校也上课就好了,小孩在家烦得不得了。”每个家庭教育一个孩子都这么烦,何况老师们带了一个班甚至二三个班的孩子呢?怎能没有烦恼的时候?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显得尤为重要。学生白天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因此,和教师接触的时间比较多,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深刻的感染力。教师的语言、表情、动作行为都在影响着学生。俗话说,吃这家饭像这家人,不同性格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教师性格温和,语气和顺,教出来的学生文静,听话;教师脾气暴躁,经常动粗,教出来的学生要么胆怯,要么蛮横不讲理。
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性,他们总是以成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行为,作为知识的传授者的老师,在他们心目中更始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般来说,家长的话可以不听,老师的话一定要听。有一次,我带了一根手链,第二天,n个学生手上多了一根链子。刚踏上工作岗位时,一位名教师来指导我上课,当课堂纪律混乱时我扣了一下教鞭,这下可好,非但这位名教师帮我指出错误,学校的领导个个找我谈话,他们只是告戒我以后不可以再这样了,一个也没确切告诉我为什么不能扣教鞭。当时我心理觉得很委屈,现在不是主张不可以体罚学生吗?我打不得、骂不得,扣扣桌子总行吧!直到后来的一次事故我才恍然大悟。又是一次纪律混乱的公
开课,课后为了表示我对学生的不满,我让他们全部坐端正,并用教鞭时不时地顶他们的后背,下课后有个学生模仿我,也去顶其他人的后背,弄得你追我赶,最后撞破了头,缝了好几针,虽然没有人指责我什么,但我知道这次事故的起因是因为我的粗鲁。
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在教学上也是这样,一定要以细致耐心的态度来辅导学生。有一次,我辅导了几个差生,我发现他们连最基本的都不会做,太不应该了,就很生气,带着几分怒气辅导他们。第一个学生:订正了又订正,结果还是错的,我很生气,把他大骂一顿,结果还是订正不出来,我干脆把答案告诉他;第二个,又是这样一个过程,不同的是,因为我的指责,他明明订正出来了却不相信自己,还是把对的改成错的;第三个,在前两个的基础上,我气得都没气了,就温和地对他讲话,慢慢跟他讲道理,结果居然在我 的引导下他自己会做了。通过这件事我知道,教师的怒气会使学生变得胆怯,对自己没有信心,从而产生厌学、惧怕学习的心理。
三、教师要对学生适度表扬
人人都喜欢听好话,对大人如此,对小孩子来说更是如此。研究表明,小学生期待教师对自己作出评价超越了父母的评价。孩子年龄小,不要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的行为,他们做好一些简单的事已经很不容易了,应该及时给予表扬。
1、表扬要体现其价值
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很注重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许多亮相课上,左一个“你真棒!”右一个“你真厉害!”回答出一个简单的问题,就大肆表扬,使表扬的价值得不到体现。真正的表扬应该是学生良好行为的强化物,而在教师滥用表扬之词时,学生只知道自己好,却说不清好在哪?更别提保持这种好的行为了。如果说回答出一个轻而易局举的问题就算好,那么别的同学一定会忿忿不平,这问题大家都能回答,凭什么只表扬他。如果教师能表达得更具体点,学生就容易找到别人的长处进行学习。比如:“你真大胆!”“你回真答得完整!”“你的声音真响亮!”这样的表扬方式就比“你真棒!”更具体,更容易让人理解。
2、表扬要体现个体差异
某位教育家曾言:既然到目前为止,我还没发现有一个孩子因为表扬过多而变坏的例子,就说明我们的表扬还不够。表扬不但可以使孩子树立自信心和责任心,而且能使孩子尽力将事情做得更好。为了使我们的表扬更好地体现其价值,我们要细致观察和了解学生,发现学生身上的不同的闪光点,再给予不同的表扬。
(1)对优生的表扬方式
“优生”当然应该是指品学兼优的学生,但在不少老师、家长眼中,所谓“优生”更多的是指学习成绩拔尖的学生,尤其是在在现在的教育背景下,“抓素质教育轰轰烈烈,抓应试教育扎扎实实”“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有的学生成绩优异,教师容易产
生一种偏爱,这种对优生的偏爱会不知不觉地遮盖其缺点,使之滋长一种优越感和满足感,从小生活在受表扬、获荣誉、被羡慕的顺境之中,这些“优生”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会远不及一般的学生。所以教师应该把他们和一般的学生一样对待,不要刻意去夸大他们的优点进行表扬。
(2对差生的表扬
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是教师应格外关注的人群,教师要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当出现一丝一毫进步都应及时表扬,这样有利于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我班上有个学生学习习惯极其不好,作业马虎,经常有拖拉作业的现象,针对他的这一情况,我组织他和其他同学进行竞赛,看谁先完成作业,当他体验到胜利的喜悦时我及时鼓励他:“好样的!你的进步很大!”从那以后每天回到家他都先做作业,他妈妈问他:“你最近怎么认真了?”他说:“老师表扬我学习好了!”从他母亲那了解到的这句话让我明白我的一句赞美之词对这位学生来说是多么重要!是啊,在平常的课堂中,这些差生的行为很少有令我们满意的时候,他们所面对的总是无休无止的埋怨、责备。表扬对他们来说是冬天里的那一缕阳光,给学生一缕阳光,他会带给你一个明媚的春天。
三、教师要擅用批评
如果说:表扬能激励学生,使学生更好地成长,那么批评同样能帮学生指出缺点和不足,让他们更好地发展。一提到批评,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件难堪的事,谁也不愿意自己受批评,被人批评总不是件开心和光彩的
事情吧!特别是现在的学生,从小生活在受宠的环境中,在家中以小皇帝自称,吃不得半点批评,批评过了点,伤其自尊心,不仅学生不满意,家长也要站出来说句话了。因此,作为老师,要时刻注意批评学生的方式、方法,讲究批评的艺术。
1、批评要指向行为而不是人
教师不能因为学生的一次失误而对他加以人格判断,儿童年龄小,对自己的行为很难作出判断,大人都难免会犯错,何况孩子呢。我们的批评是为了帮助学生纠正不良的行为,而不是对学生进行人身攻击、人格侮辱。比如班上某个同学由于喜欢别人的东西而偷偷地去把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老师知道后,就当众批评他,说偷东西的人是小偷,于是这名学生就觉得自己永远成了一个小偷,起码其他同学是这么认为的。擦不去,抹不掉,他就生活在这样一个阴影中。假如当时老师单独找他谈话,告诉他偷东西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现在老师可以为他保密,不告诉其他同学,希望他今后能改正,结果就会截然不同。
2、批评不能一味指责
俗话说:“行船人爱舟跑得快。”教师当然希望自己所教的学生都能成材。但人存在着很大的个性差异,难免有一部分孩子不跟着老师的节奏走,经常跟老师唱反调,学习不好、不听话等诸多不良行为陆续涌出,有的老师脾气急躁,一看到学生不良行为,按奈不住心中的不快,对学生出言刻薄,三句不离骂字,甚至舞枪弄棒,大打出手,给孩子造成紧张、恐惧的心理。导致孩子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还可能产生逆反心理。同时,教师出言不逊有可能产生尴尬局面,比如某个学生经常不做回家作业,老师动手把他的书包一扔,说:你回家去吧!不要来读书了!学生作出的反应当然是呆立不动,等待老师的处置,难办的还是老师,因为这句话是不可能实现的,教师只能婉言问:“你想不想读书了?想就要怎样怎样。”久而久之,学生对教师的这种态度会习以为常,不加重视了。因此,教师在批评学生时不要不着边际,应该给学生和自己都留个台阶下。
此外,批评学生时要坚持以说理贯穿整个过程,通过说理让学生意识到“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后果”,通过说理向学生指出“今后的奋斗目标和努力的方向。”研究表明,批评与讲道理相结合,比单纯使用批评的效果好。我们班的学生大多不爱劳动,一天我走到教室,看到一片狼籍就叫人打扫,结果有的不动,有的还解释说已经扫过了,我当时很生气,很想对他们大发雷霆,但最终忍到了晨会课上,我对同学们大谈什么是集体主义,什么是主动性,讲得很生动,同学们听得很认真,最后我希望他们多为班级做点事。从那以后,同学们开始爱劳动了,更能主动参与到班级的卫生工作中去。
教师的入格力量来自于学术水平与道德情操的完善统一,不仅要在自己讲授的课程中学识渊博、循循善诱,更要通过言传身教,通过榜样、无言的力量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在我看来,这种人格力量表现为健康的价值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走在时代前列的学识。无有人能将自己没有的东西献给别人。要使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理想,教师自己首先要有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为人师表,垂范师德的基础。让我们更好地审视自己的态度行为,做一个对学生成长有帮助的教师。通过我们“润物细无声”的浇灌与培育,让我们的新一代确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五篇:浅谈初中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
浅谈初中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
威宁县观风海中学 刘龙
班主任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家庭和学校沟通的重要纽带。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管理者,是班级这个大家庭的家长,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关系到学生的成败,班主任的一句话,一个行为,有时能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是一个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初中是学生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时候是他们逆反心最强,最要面子的阶段,也是人生转折的一个起点,他们接受的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做人,班主任是他(她)们一位间接的家长,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结合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简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
一、班主任对学生要有责任心,有爱心
我们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是有思想,有血有肉的而且会对自己的人生进行思考的人,因此在教育中,我们对学生要有责任心,有爱心,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看待和爱护学生,班主任是这个班级的领导,无论在什么时候,对学生要有强烈的责任心,用心对待每一位学生,把每一名学生看成是自己的孩子来对待。能够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来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在班级的平时管理中,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说到的就一定要做到。去年我带毕业一届,9月又接了一个八年级的班级,这个班行为习惯特别的差,整个班级乱成一片,见着这种状况,心里特别着急,静静想了一天一夜,没有上课专门对学生做了一个星期的工作,从学习上,纪律上,为人等方面做了交流,并且要求个别调皮的学生作了表态发言,经过一 年的努力,整个班级得到较大的改变,学习成绩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这都是取决于责任心和对学生的那份爱,对成绩好的学生多从学习、做人方面入手,对于成绩不太好的学生从纪律、为人、行为习惯方面入手。特别有个典型的学生,成绩不好不说,个人卫生是整个班级最差的一个,全班学生没有一个和他玩,对此我进行家访,该学生是一个智商有问题的学生,多角度结合家长,又和学生做了心与心的沟通,现在得到了很大的改观,班上的一些学生也和他玩了,个人卫生也改变了,这就是爱的力量。作为班主任要有一颗“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贵品质。学生都是金子,他总会有发光的时候。
二、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勇于承认错误,经常进行自我反省
班主任就是家长,就是一个班级的服务员,对班上的大事小事样样都在管,每天都要与学生交流,谈心,而在此过程中,难免会有情绪激动的时候,或多或少的和学生产生一些小的矛盾,事后对这些事情加以分析,若发现自己的错误时,要主动站出来给学生承认错误,记得有一次,去年毕业班上有个学生快毕业时去喝酒来上晚自习,当时当着全班学生被我狠狠批评了一顿,事后他找我说喝酒是他的不对,但是有原因的。之后我就向他承认错误,是我不了解情况就批评你。
三、班主任的思想修养对学生思想发展的影响
我们学校的校长经常说,有什么样的班主任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我在我们学校进行了几年的观察,校长的话还真是一个事实,而且有的学生的思想、行为,说话都和他的班主任仿像,从思想上来说,班主任坚定的政治方向,对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会影响到学生政治的进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美好的生活。从工作上来说,班主任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诲人不倦的精神将会影响着他的学生,感染着他的学生。从而会培 养学生树立学习的目标,有远大的理想,有刻苦学习的态度。要有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无私奉献的精神,给学生树立一个榜样,现在的这个班级,初二刚开始时,学生连清洁卫生都打扫不好,有很多学生已经养成了偷懒的坏习惯,在一段时间,我每天都要求学生把卫生打扫好,但越说越糟糕,之后我就教学生扫,陪他们一起扫地,直到每个学生都教过为止,对于做得好的学生给予表扬,经过一个星期后,我放手让学生去做,之后,学生们都做得很好,不但卫生打扫好了,在其他方面也得到一些改观,这件事给我很大的启示,班主任就是学生的表率。
四、班主任扎实的文化知识,过硬本领对学生的影响
班主任和科任老师一样,对于本人所教学的科目一样要给学生传授知识。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多才多艺。班主任要在学生中树立威信,除了在管理上,更重要的是你所教学科要有高超的教学本领。在学生心目中认为:“我们的班主任老师不但在管理上很有一套,而且他上的课我们很感兴趣,很想学他教的科目”。班主任的学识越渊博,身心越健康,人格魅力就越大,对学生的吸引力就越强,教学效果就会越好,教学质量就会提高。班主任扎实的文化知识,过硬本领将会从不同程度影响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和学习的效果。
五、班主任行为规范对学生的影响
学校无大事,教育处处有小事,教师的行为将会影响着学生,由于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它要比其他职业要认真严肃,甚至言行也要受到大量的关注,也是最有感染力的。记得曾经我们学校的一位副校长不经意间披着外衣在学校里走了一趟,有的学生就和他说,校长您要我们衣着得体,校长都没做到,从此,这位校长不再这样了,所以说老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他的学生,班主任老师更加重要。
六、班主任的管理方法对学生的影响
2015年听了教育家魏书生的讲座,我受到很大的启发,随后我也尝试让班上的每一名学生都当值日班长,人人都有职务,每人负责一件事,这样学生把事情做好了,就有成就感了,他就会把这种成就迁移到学习上,生活中。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养。
总之,班主任是学生的榜样,其理想人格,像一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班主任在工作中的种种表现,都会对学生产生极为明显的影响,而如何将有利的影响带给学生,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一个长期更新的过程,这对班主任各方面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但只要我们不断努力,将会取得更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