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教育哲学讨论题徐[优秀范文5篇]

时间:2019-05-15 15:04: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3年教育哲学讨论题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3年教育哲学讨论题徐》。

第一篇:2013年教育哲学讨论题徐

2013年教育哲学讨论题:教师应如何管理学生

观点:我认为教师应该对学生加强管理,这是教师不容推卸的职责,只授课不管理的教师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当然管理不是强制,而是结合学生的特点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来指导教师的行为。

课堂上要求学生集中精力听课,专心学习,保证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有一个安静正常的学习环境是教师的职责,对于扰乱教学秩序、破坏课堂纪律、干扰老师授课、影响学生学习的现象,教师如果不闻不问,表面上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可能得到少数学生的好感,得到这个老师“不干涉学生自由”的称许,实质上却损害了大多数学生的利益。因此,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教师,必须大胆管理,最大限度地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空间。

现在的学生思维活跃,强调个人自我意识,外界诱惑很多,所以针对不同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因生施教。自尊心强的学生尽量给予信任,要和气说服;性格活波开朗、调皮的学生则要严厉一些,给他们点震慑。内向不爱说话的要课下多和他们沟通。学生每个人都是不同的,要找到合适的方法管理他们。

每个教师的性格品质对学生都会有深刻的影响。从现在的教育环境来讲建立平等、民主、和谐、朋友式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成功一个关键的地方,一双眼睛盯不住几十个学生,但一颗爱心却可以拢住几十颗心,教师应该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无私精湛的育人艺术,走进学生的心灵,教师必须打开学生的心理的壁垒,透视学生的内心世界,为他们分忧,为们清除“病灶”,在学生心灵世界的沃土上开垦成“真、善、美”的苗圃,真正建立平等真诚的师生关系。在教育活动中,老师只有用爱心换起学生的信任感,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使学生喜欢老师,再喜欢他所提供的教育,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

结合自己的工作和理论学习,我觉得在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对学生要“恩威并施、严慈相济”才能真正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具体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接班之初,首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与性格方面的情况,了解学生家庭的环境及以往的学习环境,做到心中有数,因材施教。

二、日常管理时要做到严而有理,教师对学生提出的一切要求都要符合教育方针,都要有利于学生的生理心理健康,有利于学生学业的进步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对学生的学习严格要求的同时必须防止“一刀切”。有的要求对于多数学生来说可能是适度的,但对于个别程度低学生来说可能是他们努力也难以达到的,而对于程度好的和优秀的学生来说又显得偏低。所以,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要区别对待,分层适度地要求学生,这样才会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四、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可否收到显著成效,关键在于方法的使用。给学生提出这样做那样做的要求,没有考虑学生心理感受如何,只是在那居高临下,盛气凌人,这时学生即使表面上在听,在顺从,内心也是不服气的,与教师的心的距离会越来越大,甚至会对教师产生极度的反感,抵制教师的管理,与教师形成对立。所以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首先应建立在尊重学生适应他们可接受的心理范畴内,同时要采取耐心、疏导的方法,要寓教于教学之中。寓教于各种活动和师生的接触之中。只有方法得当,严格才会在教育中奏效,学生才会口服心服。才能培养和教育出出色的学生。

总之,在教育教学管理中要恩威并施,严慈相济,刚柔结合,该严就严,能慈则慈,该表扬就表扬,该批评就批评,用真挚的感情对待自己的学生。这些浸润了教师真爱的教育必能让学生因“亲其师敬其师”而“听其言信其道”。

第二篇:教育哲学

教育公正

教育公正与教育公平

教育公正是针对社会任何成员而言所反映出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分配关系,特别是依据个体所扮演的角色、享有的权利和义务而涉及的教育资源通过教育制度适度调节的分配表现出既合理又公平的价值取向。

教育公平关乎教育活动中操作层面的事情,只需遵循同一标准,意味着教育现实中在条件相同情况下的同等对待,强调着衡量教育利益关系上的“同一尺度”,是对教育制度的一种有效的补充。

公平侧重于个体之间利益的均衡分配,公正立足于社会的整体利益,其本质是对一定的人际关系、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反映,公正的事情一定是公平的,公平的事情未必是公正的。教育公正被作为一个。相比之下,公正的“应然”成分更多一些公平则带有更多的现实成分。

教育公平与教育平等

教育平等主要是一个反映教育活动中主体间关系的客观事实的概念,而教育公平则主要是一个主观概念,是人们根据对教育平等事实状况的主观体验所作的一种评价。

教育公平与教育平等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教育平等强调的主要是“怎样”,属于实然状态;教育公平强调的主要是“应该”,属于应然状态。教育平等反映的是客观事实或现实存在。教育公平则是对这种客观事实或现实存在的一种价值判断。教育平等是教育公平的前提和核心,也是教育公平的载体和实现手段,如果不能保证受教育权利和机会的平等,那么也就谈不上教育公平;如果抽掉了教育平等,教育公平就成了空中楼阁。

教育公平是教育发展追求的现实目标和永恒理想,是教育平等与教育效率的统一,是二者相互促进、不断提高教育发展水平的有效保证

教育公正与教育平等

1、平等存在着“过度”的可能性,而公正则不存在“过度”的可能性,所以合理的平等才具有公正的性质。

2、相比较而言,公正所涉及的范围要更为宽泛一些,平等涉及的范围则明显小得多。正是由于公正这一理念的内涵包含了平等、自由和社会合作几个方面内容,所以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公正自然广泛涉及到了一个社会的主要制度、社会规范、社会主要规则及主要政策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讲,公正是一种体系化的集合。相比之下,平等只是这种“体系化”中的一项属性、一个层面,尽管这项属性或层面是非常重要的。从公正与平等的分析延伸到教育领域,可以这样认为,教育公正的范畴涵盖了教育平等。具体讲,教育公正是针对最大多数人和事,是以教育制度和规则来约束,针对现实生活中某些失当教育行为纠偏”,是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权利和义务寻求平衡点,保持一致而进行的活动。在教育领域,平等并不能代表公正,有时为平等而平等可能成为不公正的起源。

3、公正概念往往倾向于认同现实社会,而平等概念则往往存在着一种抵触现实社会的倾向。

第三篇:教育哲学

教育哲学

名词解释

1、什么是实用主义,实用主义(名词解释)

2、后现代主义及其教育

3、广域生存和局域生存(名词解释)

4、教育哲学的实践意义和价值型

5、存在主义教育哲学、永恒主义教育哲学、改造主义教育哲学、要素主义教育哲学、再生

产理论、抵制理论、博雅教育

问题

1、中国传统教育哲学形成背景

2、墨子人文主义观点

3、什么是墨子的强说之教

4、墨子非月非命教育哲学思想

第四篇:名人故事:徐渭的快乐哲学

名人故事:徐渭的快乐哲学

一代奇人徐渭(1521—1593),字文长,号青藤居士,与解缙、杨慎并称明朝三大才子。他的自我评价是“书法第一,诗第二,文第三,画第四”。

徐渭的人生是以“神童”身份起步的。他六岁就开始读书,过目不忘。十岁就模仿西汉扬雄的《解嘲》,写了一篇《释毁》,受到山阴知县刘昊的欣赏。每个知道他名字的'人,都相信他能金榜题名,出将入相。徐渭自己更是做如是想。

然而,谁都无法预料,他的科举之路,在起始阶段就碰了钉子:十七岁那年,第一次参加绍兴府童试,居然落榜!徐渭心情如何?简直要“负石投渊,入坑自焚”。二十岁那年,徐渭再上考场,勉强考上秀才。此时的徐渭锐气未消,踌躇满志,然而他不知道,他漫长的受难史才刚刚拉开帷幕。

以后每过三年,徐渭就赶到杭州参加乡试。前后八次,每次都铩羽而归。仆仆风尘,空化作凄凄一笑,这个自幼就梦想借助科举之力平步青云的人,却成了被科举制这条皮鞭反复抽打的陀螺。

徐渭的苦难深重之处在于:折磨他的,远远不止是功名。在分外难挨的二三十年里,除了乡试屡战屡败之外,他还经受了五花八门的苦难,依次是:二哥徐潞因病,撒手人寰;大哥徐淮逝世,家产被恶人霸占;第一任妻子潘氏夭亡,与第二任妻子王氏离婚;托身幕府,寄人篱下;入狱数载,苦不堪言。对徐渭来说,苦难的降临方式是隔三差五,是雪上加霜,是屋漏偏逢连阴雨,是迫击炮,是伏击战。难怪有史料暗示徐渭患上了后世所谓的“抑郁症”,而且程度不轻。

徐渭毕竟不是庸常之辈,他没有沉沦,居然在监狱这种地方,开始潜心研究养生之道,于是面色转为红润,抑郁渐渐消退,精神逐渐健旺,多年来颇似枯藤的心灵,复活为“青藤”。这个前半生极缺乏快乐的人,在后半生终于感到了快乐。百转千回的命运,使他的快乐体验上升到了哲学高度。富于文采的徐渭,把这种哲学总结成了一副对联:

乐难顿段,得乐时零碎乐些;

苦无尽头,到苦处休言苦极。

大块的、整段的快乐,在生活中是很难获取的,然而,快乐又是极重要的,所以要把快乐视为一种值得争取的宝贵机会。不能因为机会的有限、零碎就不屑于捕捉。一旦有了高兴的事情,就要赶紧高兴。这就是徐渭用半生坎坷换来的快乐哲学。

靠着这种哲学的支撑,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古代中国,徐渭活了七十二岁,并且在文学艺术的多个领域取得了罕见成就,成为文化史上一座绕不开的里程碑。在人生的苦海里,是他的快乐哲学救了他,使得他做到了“反抗绝望”,做到了“与往事干杯”。如果没有这种哲学,我们很可能不会知道曾经有个人叫徐渭。

第五篇:教育技术中级培训讨论题一

研究性学习的设计,符合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他可真正地体现合作探究的原则,一改填鸭式和满堂灌的陈旧方式,师生平等,合作学习,学生学有目标,针对具体的问题,学生在较强的求知欲的驱使下,就会展开你能我胜的竞争,在竞争中发挥自觉学习的能动性,在课堂中养成的相互合作,共同探究的能力也可以延伸到课外,以至于让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研究性学习,最主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养成打下基础。

哪些内容适合运用研究性的方法学习?请结合你的学科来举例说明。不少于100个字

我认为我们语文学科中,特别是对文本的理解,可以运用研究性学习,例如在教授《伟人细胞》时,就可以设置以下问题供学生研究,贾里为了证明自己的伟人细胞,他的前三件事为什么失败,后来的一件事为什么成功呢,三次失败能不能找到共同的成分呢;在最后一个故事里,贾里说:“看来,我是个普通人,只配做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贾里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这种说法对么,说说你的研究成果。

论话题三:结合教学实践交流你在平时工作中资源收集与处理的经验与体会,遇到什么困难?怎么解决?

平时我用的较多的还是ppt,一般是通过一些网站下载,对于多个课件在熟悉它们的不同内容的基础上再加以组合,做出自己满意的课件,这样可以节省时间,也可以他人之长,补自己的不足,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就是钱的问题,有时网站不给你下资料,要钱,单位又不闻不问,你就难看,这种情况下,就只有自己掏腰包了。

话题四:你准备在创建主题资源网站时如何突出所选择的单元学习主题特点?不少于150个字。

我选的主题是《感悟至爱亲情》,我打算把这个主题分成三个板块,朱自清的《背影》、黄飞的《甜甜的泥土》、刘义庆的《人琴俱亡》等组成,专题的划分是从文章所表达的感情以及如何表达这一感情而设计的,依次划分为父子深情、母子深情和兄弟深情三个专题。从而突出人间的最美最真挚的情感。在各个主题中再配上一些视频,音像材料,名人轶事等等的材料,相关材料的延伸更不可少,可以使主题的设计更丰富。

主题资源网站是是一个基于网络资源的主题研究、协作式学习系统,它充分发挥了信息网络的开放性大容量等优势。创建主题资源网站首先要注意该学科的特点,其次要注意该主题单元的特点,以一切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为出发点。我所教的学科初中信息技术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应用性、综合性、创新性的特点,特别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同时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也突出了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特

在平时工作中资源收集,经过适当加工,利用多媒体用课堂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合理利用好课堂时间,在相同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又促进我们老师学习,提高教学能力。当然我清醒地认识到它也有弊端,应该如何发挥它的用处,扬长弊短,这也是我所要思考的。4组陈广军(1069688328)20:14:07 谢谢范主任

2组 王丽丽(986134965)20:14:11 我在工作中资源收集与处理的经验与体会:就中专的学生而言,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较差,教师需要更多地为学生准备预设资源,指定一些相关资源。要重视,素材收集工作是设计好课件的关键要素之一,有了好的素材,课件容易出效果。中专英语资源要先收集,在动手做课件之前要先把素材全收集齐,不能用到啥再找啥。收集素材是一个长期工作,平时就要注意收集,可能有用的就要存起来,不能用到了再去找。比如一些视频可能播过后再也没有了。渠道,方法要多样化,不能认死理,有些东西你费力收集也不一定效果就好,也许换一种思路发现原来却这么简单。先做好教学设计再收集,认真选择好需要用的素材再动手收集,有些东西费劲收集了最后却没用上,白白浪费了人力物力。5组王余志(3141476722)20:14:16 这位老师观点好,我赞成

徐志兰(363862325)20:14:24

6组杜庆忠(1066548519)20:14:38 对教师用户来说,他们希望资源能够提供对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的支持,并且方便使用。主题资源不仅要提供与单元学习主题关联的资源素材,更要提供资源如何使用的信息。

5组-王洪昌(2640196645)20:14:39 在各个模板的设计时,要选择合适的问题,遵循五何问题设计法:是何,为何,如何,若何,由何

3组孙正伟(17316212)20:14:39 赞成2组王丽丽老师

1组陈学忠(1571683954)20:14:41 我觉得探究性学习更有利于学生们思维的培养,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多种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和科学型人才,我觉得是值得多推广的教学形式。徐志兰(363862325)20:14:50 真心感谢来自亲身的例子

3组张青(576778380)20:15:00 主题的重要性是建立在它所呈现信息的基础之上,反过来说,页面要向用户展示哪些信息是决定其重要与否的首要指标。需要展示哪些信息,知道了信息之间的权重,如何把信息呈现得更符合信息本身,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时间的磨练与经验的积累。要求文案简洁明了,语言、句式的表达需符合网站的整体调性。在产品或劳务宣传的文案设计上,要求简短、易懂、描述要完整,语言要情感丰富,具有扇动性,吸引用户注意力,最终促使用户付出行动,这就达到了目的。在色彩的设计上,即要符合整体特征,又要适合所渲染信息的特征。一般采用同色系或相邻色系对网站基础信息进行渲染,对于突现主题的信息采用基础信息色彩的补色或对比色进行渲染,从视觉上体现信息的权重与逻辑关系,达到突出重要、弱化次要地目的。

6组杜庆忠(1066548519)20:15:03 我赞成王老师的意见

4组周静(1248982609)20:15:07 我刚才回看了一下大家的发言,觉得范奋老师的观点新颖 1组 杨军(1094726631)20:15:07 研究性学习通常围绕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展开。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和分析资料,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并进行成果交流活动,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学习和掌握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组 李大喜(1508844214)20:15:12 研究性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也可以通过研究性学习,进一步了解学生掌握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足。以利于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指导。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感受、理解的基础上完成教学目标。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以老师讲授为主的模式,使教学进一步落到实处。但是,老师要把握好课堂,目标一定要明确。这种教学模式值得推广。6组张兵(2694046536)20:15:20 在创设主题资源过程中,框架的设计是重要一环。资源能够提供对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的支持,并且方便使用。主题资源不仅要提供与单元学习主题关联的资源素材,更要提供资源如何使用的信息。我的设计是按照单元主题,选取所需要的专题活动设计及其配套的资源,以图片范例和相关知识补充为主,为学生提供体现其风格的学习支持资源。学生在具体的单元学习实施过程中,对主题资源会有自己的加工和处理,会动态地生成新的资源。虽然是有限的互动,但对于学习者和指导者都有一定的空间,能够比较及时的沟通交流,这是适应信息社会学习方式的关键所在。

下载2013年教育哲学讨论题徐[优秀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3年教育哲学讨论题徐[优秀范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哲学学习心得

    周浩明版 导言部分 哲学并不是超越时空的,它是时代精神更高层次的概括。它的发展一方面取决于自身的逻辑延伸的力量,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取决于研究主体自身的文化特质与思维敏......

    教育哲学心得

    观影片《地球上的星星》后感 物理学院2011级地理1班冯舒雯2011944131 《地球上的星星》是一部无论什么人群,无论哪个年纪,无论重看多少遍都会泪流满面的感动得一部优秀印度教......

    读后感《教育哲学》

    把你放在我的心上 — —读张楚廷先生的《教育哲学》有感 哲学颇让人视为畏途,而选择张楚廷先生的哲学思想来谈体会,这无疑更需要勇气。台湾作家龙应台曾说,每个人的人生,都......

    教育与哲学

    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德育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大力发展教育,期间经历了许多改革和各种举措,给学生们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但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就我个人而言,当今学校教育中......

    教育哲学思考题

    《教育哲学》思考题1. 什么是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如何让孩子过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2. 乌托邦精神是中国教育变革的内在力量吗? 3. 我的教育理想? 4. 钱学森之问带给我们什么样......

    教育哲学(Philosophy

    教育哲學(Philosophy of Education)的涵義教育哲學是應用哲學思考,對教育的語言和基本概念加以澄清,或對教育的現象、問題或預設作通全而深入的探索、反省、描述及檢證;最後形成......

    教育哲学读书笔记

    《教育哲学通论》第一编读书笔记书名:教育哲学通论作者:黄济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11月第一版总体来说,黄济教授的《教育哲学通论》可以说是比较通俗易懂的,全书总共有三编......

    《教育哲学》教学大纲

    《教育哲学》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2010级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生 开课学期:第3学期学时:36学分:2 教学目的: 唤醒并促使教育者更好地理解与他们密切相关的教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