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处理初中生早恋案例
处理初中生早恋案例
有统计数据表明,现在中学生初恋的平均年龄为14.2岁。心理学家认为:如果说早恋是一个问题,那么疏导是解决这个问题最得力的方法,一味地纵容或者压制都是不当的。如果简单粗暴地干涉和限制,不但不会产生好的作用,稍一不慎,可能还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因此,作为教育者,要注重教育语言的艺术性,用“巧言”、“妙语”来消除和预防学生的逆反心理,从而达到忠言顺耳暖心房,批评教育助成长的目的。下面三位班主任的做法值得借鉴。
案例一 以失时花果为喻
一位教师发现他的学生出现“早恋”现象时,巧妙地向学生讲起家乡果园的事情。他说:“我们村子周围有大片的果村园,寒来暑往,春华秋实。
有一年秋末冬初,我突然惊奇地发现,有些就要落叶的果树枝上竟然开出了一簇簇果花。不久,花谢了,居然也结出了山楂般大小的果子。可惜没过几天,霜冻就来了,叶落尽了,小果实也烂掉了。
小时候我每每捧着这些可怜的小果子发呆。后来,我才明白:不该开花的时候开花了,不该结果的时候结果了,是会受到自然规律惩罚的。今天,同学们中的一些事又引起了我的思索。你们是否也从中得到了一些启迪呢?”
分析:引譬设喻,使学生愿意听,听得进,从而产生出一种内在动力,这才是教育的高招妙法。
案例二 镜中之花不能戴
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一个好学生的作业质量突然下降:字迹潦草错误百出。观其上课,心神不定。私下一了解,原来他一厢情愿地恋上了本班一个女同学。怎么办呢?对这个敏感的话题教师觉得面谈不好,于是在作业本里给他夹了一个小条:
××同学:
不知你是否明白这个道理,镜中之花虽美不能戴,水中之月虽好捞不到。因此,对她的一片“痴情”只能给你带来痛苦。况且,你才十七岁,对“爱情”的含义未必真懂,学识不足,事业未成,过早地陷入“情”中不能自拔,岂不影响身心健康,贻误光明前途?望你三思。
这个学生正挣扎于早恋的漩涡之中不能自拔,看到老师关怀、中肯的话语,如同落水者遇到了救生艇,视老师为知己。教师趁热打铁,终于使这个学生获得解脱。
分析:教师把握了学生的思想脉搏,借物喻人,因势利导,用巧妙的语言进行指点和规劝,使学生战胜了盲目的情感。
第二篇:初中生早恋案例分析
初中生早恋案例分析
案例介绍:
吴某、刘某,系学校八年级学生,两人在六年级时就同班至今,拥有较深厚的友谊。在青春发育期,两人关系由正常的的同学关系转化成为“早恋”。两人经常在课后、晚自修放学后趁无人之处交谈。上课期问,也经常传纸条等行为,严重影响了其他同学的学习。
个案生活背景:
1、家庭情况:
刘某,长期跟随外婆生活。外婆、外公对其十分宠爱,从不相信老师、其他人对刘某的评价。父母均在温州打工,没有时问来关注刘某的成长。刘某父母也与学校、老师联系较少,一年多也未曾有一次电话联系。
吴某,长期跟随爷爷奶奶生活。父亲出国在外,抚养教育孩子的义务全部落到母亲头上,但由于夫妻感情不好及其他家庭原因,母亲一怒之下,独身前往温州打工,不管孩子的成长教育。吴某还有哥哥同在学校读书,其哥哥也无心学习,多次想要退学,行为习惯较差,不服从学校和老师的管理。
2、家庭经济情况:刘某父母在外打工,家庭收入一般。但相对农村其他学生而言,经济状况属于中上水平,因此他自己有较强的自我满足心理。吴某父亲出国打工,母亲也在外赚钱,因此家庭经济较富裕。刘某和吴某的经济状况在班级里属于中上水平,每周都有较多的零花钱。
3、家庭教育情况:刘某,父母在温州打工,常年不回家。外公、外婆的教育方式纯属溺爱。几乎没有指责、批评。导致刘某在校也不服从学校、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吴某,父亲出国,几乎中断与孩子的联系,只负责基本的抚养经费。抚养、教育孩子的责任也就由爷爷奶奶承担案例分析:
早恋是未成年男女在青春期性成熟过程中,两性之间出现的一种过度亲密的互相接近、过早建立恋爱关系的行为。中学生谈恋爱,属于早恋行为,现在人多数称早恋为“交往过密”。少男少女因为性发育开始成熟,本能地产生互相爱慕的情感。有的人表现为独自的单相思,有的人突破了羞涩的束缚,递纸条,约会,互相倾吐爱恋之心,借口互相帮助,形影不离,个别人则还发生进一步的两性接触。
刘某、吴某则是由家庭教育不到位、学校、老师教育不到位和自身原因共同导致的。家庭从来没有早恋这种观念,爷爷奶奶一直跟吴某说他们这个年代像十八七岁的女孩子早就结婚生子之类的封建观念,导致吴某的思想上产生错误的观念。学校里面,学校领导和老师,在男女同学交往上设置种种限制,对突破限制的同学横加指责。结果,“禁果分外甜“,限制反而引起了他们的好奇,找机会尝试恋爱的滋味。其实在刚开始交往的时候,他们之问只有懵懵懂懂的好感,行为上夜没有那么出格,但他们俩之问的接触多一些,就被其他同学哄成“恋爱”,班级里面大家都拿他们开玩笑,说他们谈恋爱。因此刘某和吴某就有种被逼上梁山的感觉,干脆破罐子破摔。个案指导:
观察、了解到两人早恋的情况后,我以通过多样、生动活泼的活动,把学生的精力吸引到学习中去为指导,疏通他们的心理障碍,帮忙他们走出早恋的现状。首先,正面说理,启发诱导的方法,指出早恋的危害。教育吴某学会宣泄和转移。所谓宣泄,就是把自己的苦恼告诉自己最信赖的人,一吐为快,或把火发在日记上,以此来减轻心理压力。所谓转移,就是要充实自己的生活,多关心点国家大事,多参加集体活动,把自己放到集体当中去交更多的朋友,使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把主要精力集中到学习上。针对吴某爱看言情小说,我特意安排她每天抽出时间去阅读我指定的小说,这样一来缓冲了他们相处的时间。
其次,恩威并用,多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用支持疗法给予适当的理解,同时要以校规校纪、道德、法律不允许,经济不能自立相警告,特别指出这样下去往往会失身或失足,造成终身遗憾。我经常与他们俩单独聊天,保护他们的隐私不受侵犯。再者。及时与双方家长取得联系,相互配合,要劝告家长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不要采取打骂等过激行为。起初,俩孩子以为我是要跟他们的家长告状,对我的态度十分不友好。在与家长的交谈中我,要求他们不要采用粗暴的手段制止他们的交往,相反要温和的劝说他们继续保持正常的异性同学。经过多次的与家长交流,他们也都很肯定反对白己的子女早恋。
另外,针对这件事情的影响,我还开了一堂“萌动的青春,懵懂的情感”的主题班会课。希望借此机会,旁敲侧击地提醒他们,要拥有一个无悔的青春就必须要保持正常的男女交往距离。
案例思考:
正确对待中学生的一早恋方法有很多,主要还是要适时、适度地对待这个问题,关键在于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用自己真诚的心去爱学生,去关心学生,相信学生,这样才能处理好中学生的早恋问题。
总之,面对早恋我们既不能把它当成洪水猛兽、如临大敌;也不能听之任之,任其发展;要坚持积极疏导,热情帮助:同时更需要学生生们自己去积极调节心理,用
理性战胜自己,毕竟人最可怕的敌人是自己,最有力的朋友也是自己。班主任一定要重视学生的“早恋”问题,端正自己的态度,明确自己对“早恋”问题的认识,用关心和智慧引导学生走出“早恋”的沼泽,迎接美好的明天。
第三篇:初中生早恋
初中生早恋
徐州励志教育周老师
家里最麻烦的时期,莫过于更年期父母,遇上处于青春期叛逆的孩子。中年危机对青涩少年,双方的荷尔蒙分泌都出了点小问题,事事不对劲,天天有冲突。尤其是当家长发现孩子有早恋的蛛丝马迹,就更是惶惶不可终日。
早恋:一个不容回避的话题
在青春期有异性朋友,这是目前很普遍的问题。据我们徐州励志教育对本市学生的调查,某初中三年级学生当中有早恋倾向的约55%,有早恋迹象的约27%,某高中二年级学生当中,有早恋倾向的约45%,有早恋迹象的约37%,这说明早恋现象确实不容忽视,更不能回避。
早恋形形色色,原因五花八门。
西方社会心理学家将十二三岁到十八九岁处于青春期的恋爱行为称为“青春期恋爱”,我们则通常称之为早恋。据调查,在中学阶段发生过感情的大多数都是暗恋、单恋。只有相互有好感,才能发展成为早恋。由早恋的各种情况综合起来看,一般有下列4个特 :
1朦胧性
青少年对于早恋发展的结局并不明确,早恋的青少年仅仅是渴望与异性单独接触,而对未来家庭的组建、处理恋爱和学业之间关系、区别友谊和爱情等问题都缺乏明确的认识。
2矛盾性
早恋的青少年其内心充满了矛盾,既想和其喜欢的异性接触,又害怕被老师和父母发现,既想与钟情的异性交朋友,又害怕被对方拒绝。可以说早恋的过程中愉快和痛苦是并存的。对于暗恋者而言,这种矛盾性还表现在是否向爱慕者表白的矛盾,内心愁苦,焦虑异常。
3变异性
友情是充满变化、极不稳定的,因为青少年往往欠缺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及经历,导致双方缺乏互信;关系一般都难以持久。正是这样,常常令双方的心理造成痛苦。由于青少年自我控制能力较差,人格上还不够成熟,如果出现“争风吃醋”或失恋或被对方拒绝甚至嘲笑,还可能由钟情变成仇恨,若老师和家长不能及时发现和引导,有可能酿成悲剧,或伤害对方,或自残自杀,等等。
4差异性
青少年的早恋行为有明显的差异。在行为方式上,极其隐蔽,通过书信、电话或者网络等传递感情,进行秘密的私下沟通和感情交流,家长难以发现,但也有青少年会公开他们的关系,在许多场合出双入对,公开张扬,以宣告自己“已经长大成人’。大多数早恋者还主要是交流感情,或者一起学习,取长补短,或者一起玩耍,一般没有超出正常的朋友关系。但有的早恋者关系发展得很深,除了交流感情外,有时甚至发生性关系。个别女孩比较幼稚,甚至同时与多个男孩保持所谓的“恋爱关系”。
早恋必须及时的解决,我们励志教育愿为您提供更多的帮助。
第四篇:如何处理初中生早恋问题呢
如何处理初中生早恋问题
首先我要谈谈初中生早恋残生的原因。我认为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孩子们已经长大了,某些情感会自然而然地滋生。伴随着生理与心理上的需要,加上社会影响(启蒙),难免对异性产生“爱恋之情”。少男少女之间的特殊感受,每个成年人都经历过,因为它更多的是“自然属性”,正因为如此,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才指出“恋爱是不能禁止的”。对于这种“人”的成长过程中的需要,尊重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第二,缺乏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由于现在国家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高校的扩招,那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高考一锤定音”决定考生命运的高考现象日渐“淡化”,若青春期阶段的学生没有明确的理想和目标,就很容易丧失学习动力,容易受到青春期成长的冲击。
第三,家庭环境。学生在青春期缺少与父母的沟通,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理解,他们很容易被同龄异性的关心所打动,陷入早恋。
第四,文艺作品的影响。有不少学生受部分文艺作品中那些风花雪月、缠绵悱恻的浪漫影响,热衷歌星、影星等的花边新闻,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追求好奇,对恋爱行为进行简单模仿。跟风、攀比。
第五,家庭及学校忽略了学生适度的性知识和性道德教育,还有青春期学生因不同程度产生的性困惑、性忧虑而得不到家庭、学校的关心和理解,致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反叛心理。
正因为早恋是多方面因素的产物,所以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帮助家长正确看待子女的早恋。目前80%有“早恋”行为的青少年都与家长教育不当或父母关系出现问题有关,因此,防止孩子出现真正的“早恋”应先从家长做起。据青苹果热线近两年青春期心理咨询表明,近年热线接到的有上千条电话都是
就“早恋”等思想问题进行咨询。电话中孩子反映家长不能与自己沟通而产生逆反心理或报复心理出现“早恋”,或因家庭出现问题而寻求异性温暖的电话占大多数。其中,因家庭破裂、父母关系不和、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等情况出现“早恋”的情况占大多数。了解到子女的早恋情况以后,父母不要让孩子背上心理包袱,因为恋爱是由我们无法控制的荷尔蒙决定的,跟道德、年龄无关。平时要使孩子感到父母是可以亲近和倾诉的对象,使他们心情放松,自然就不会只把心思放在某个异性朋友身上了。第二,帮助早恋的中学生正确看待早恋。由于早恋带有隐蔽性和神秘性,一些早恋的中学生往往都是在私下接触和往来,他们自身也有一种负罪感,生怕被家长和老师知道,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十分不利。班主任和家长要让孩子知道,早恋固然不对,但一旦发生,也并非做了什么坏事和错事。一个人爱别人和被别人爱都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只不过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生理和心理都尚不成熟,现在还不具备处理恋爱、婚姻各方面的条件。如果真正的喜欢一个人,你应当在各方面完善自己,努力使自己成就一番事业,为对方创造各种通向幸福的条件,更应该为对方着想,不能因为早恋而影响对方的学习和发展。还要要引导孩子明白早恋的危害性。青春期学生早恋的最大影响就是耽误他们的学业,不可避免地分散了他们的意志和精力,致使学业成绩下降。其次,早恋必然会影响人生的奋斗目标。社会、学校和家庭应该积极帮助青春期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关心青春期学生的成长,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社团文化,广泛地培养青春期学生的兴趣爱好,尽量提供他们参与实践,服务大众的机会。也可以告诉他们:这是你们在真正的恋爱开始以前进行的热身。你们可以当它是一颗糖果,但绝对不能代替你们眼下的正餐。生活里有很多比爱情重要的东西等着你们去做。有一个比喻,现在你们正在一列高速行驶的列车里,窗外的景色很美,但是如果你下车浏览景色,你就再也赶不上这趟列车了。第三,帮助学生学会正常的异性交往。我们应该鼓励孩子交往广泛、自然,要孩子和异性公开交往、群体交往,他就不会对个别的异性产生过分的好感。虽然同龄人有谈恋爱的情况,但是家长不要断然让孩子和谈恋爱的同学绝交。因为同龄人的带动力非常大,这种带动力量比家长和老师都要大。家长应该采取宽松的态度,让孩子自然地选择,是否跟着感觉走,还是不进入恋爱的状态,在选择中确立自我。老师和家长应该为孩子提供充分的信息和建议,帮助孩子自己判断:这样做究竟对不对、该不该、值不值。比起他律,自律的效果会更显著、更持久,也是孩子们乐于接受的方式。所以在指导男女生交往的过程中,我强调了三点:一是强调男女生的集体交往,反对个别交往,个别约会。二是在交往过程中注意掌握一个“度”,既不必过分拘谨,也不可过分随便;不可过分冷淡,也不可过分亲昵;不可过分严肃,也不可过分卖弄。总之应该与同性交往一样,做到真诚坦率、落落大方,同时也注意男女有别。
第四,帮助早恋的孩子走出困境。处于青春萌动期的孩子内心充满希望和幻想,他们的内心世界很精彩,可是又不愿表露。这时如果得到积极的引导,他们便会打开美好而神秘的心灵之窗,让热情、才智源源不断地流淌出来;如果受到强制的压服,他们便会把受了伤的心灵深藏起来,让压抑、困惑相伴左右。所以,成人不应用成人的眼光看待他们,批评他们,因为孩子交朋友多数并不是成人的谈情说爱。倒不如在青春期阶段,多教给他们必要的生理和性科学的知识,使孩子们一方面大大方方地与异性交往,一方面又增加理智的意识,学会自我感情的调节与控制。我在处理这些事情的时候遵循了以下几点:一是要充分理解,二是保密不加渲染;三是方式可灵活多样;四是不可捕风捉影,上纲上线,不注意方式方法。
第五篇:浅谈如何处理初中生的早恋心理
浅谈如何处理初中生的早恋心理
鹤山市址山中学麦达堂
【摘 要】初中生进入了青春期,心理和生理上都开始出现性的萌动和对爱情的美好期望,这本是个人成长的必然阶段,也是这个年龄阶段正常的心理生理反应。有些学生由于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思想,堕入了早恋的阶段,甚至偷吃“禁果”,对他们造成了严重的身心伤害。本文从中学生的早恋心理特点,形成原因和处理措施进行了论述。
一.初中生早恋心理特点
初中生的早恋心理特点青春期又称青少年时期,是指由儿童生长发育到成年人的过渡时期,年龄大约为10──20岁左右。青春期的前期10──14、15岁,这正是初中时期,青少年性的勃发时期。这一期间,他们的早恋心理具有以下特点:
(l)由性冲动和外在吸引而产生,缺乏思想情感方面的考虑;
(2)彼此往往是由双方身上的某一方面的优点产生倾慕之情,缺乏对对方的全面评价;(3)缺乏责任感和伦理道德观念的约束,极易发生性行为。
二.中学生早恋心理的形成的原因
中学生早恋心理的成因,是社会环境(政治、经济、文化、风气)、教育影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大众传媒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不良社会文化的传播,促进早恋意识的发展。
据了解,中学生性知识的来源,绝大多数是从朋友那里听来的,其次是从杂志和有关书籍中看到的,而朋友的性知识也同样是从有关书籍和杂志中得到的,包括科普报刊、文艺报刊、电影电视、文艺书籍等等。其中,有一部分是不正确的,有些是完全错误的。通过非正规途径获得的性知识是青春期中学生性知识混乱的重要原因,由此带来恶性循环。另外,在经济发展的背景下,精神文明水平有待提高,一些内容庸俗、下流的手抄本和非法出版物在少年中学生中广为流传,一些影视节目中也不乏庸俗、低劣的内容,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尤其是促进其早恋意识的发展的影响已到了非重视不可的地步了。
2、课堂教学是影响中学生早恋心理的关键因素。
对绝大多数中学生而言,获取性知识的正规渠道,首要的还是课堂教学。学校的正面教育的先入为主,成为植根于学生心灵的坚定信念。也成为防御腐朽文化的思想盾牌。它可以增强中学生的免疫力和拒腐防变的能力。
3、同伴交流是是形成中学生早恋心理的相互学习过程。
中学生对自身性生理特点的了解,同学交流是女生获得性生理特 1
点的次要途径,是中学生获得性生理特点的第三途径。调查显示,在伙伴交流中吟唱或者吟诵校园歌谣的现象十分流行,分析发现校园歌谣的性质和内容,大多属于不健康的范畴,黑色幽默、灰色调侃、黄色段子,污染着中学生的精神世界,传播着低级趣味的东西和下流淫秽的信息。而校园歌谣的流行,具有内容灰、韵律强、方便记、速度快、传播广、影响坏、腐蚀深的特点。灰色校园歌谣和色情淫秽“口袋书”是继污言秽语之后另一种形式的文化垃圾。在同学之中传诵灰色校园歌谣、传阅色情淫秽“口袋书”,目前已成为同伴交流的重要内容。我们说朋辈交往、伙伴交流,虽然是中学生了解、学习性知识的主要途径,但特别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向他们提供科学的性信息。中学生在交往中交流,在交流中学习。交往会产生情感,形成好感;产生摩擦,造成挫折。无论发生哪种情况,都是一种学习的过程,都是人生的一种经历。对于中学生而言,它是一种财富,而不是一种包袱。
4、初中生之间的攀比心理造成早恋。
据了解,一些中学生认为:如果其他人都有男(女)朋友,而自己却没有的话,会觉得自己很没有面子。他们把自己有无男(女)朋友当作判断自己有无魅力或对异性有无吸引力的一个重要标准。在这种攀比心理的刺激下,许多中学生纷纷成为早恋的忠实拥护者。实际上,在这一阶段,中学生的相恋只是动荡的、不稳定的情感的体现。他们的恋爱带有短期性,保持时间短则两周,多则不超过两年。他们的恋爱也带有幻想性。
许多中学生尤其是一些缺乏家庭温暖的学生,他们是如此寂寞和渴求爱。他们想象在他们的恋爱对象身上集中着一种不可思议的好品质,甚至把对方的缺点当作优点,而经过一段时间的相互了解,看到了对方的一些缺点,又往往夸大了这些缺点,几个月后,美好的幻想烟消云散,看到的只是一个无任何特长和能耐的男孩或一个只顾打扮、脾气很坏的女孩。于是,白白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5、初中生逆反心理造成早恋。
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有着比其他年龄的人更强的逆反心理。由于在学校或在家里老师和家长都不停地向他们强调:“中学生不许早恋。”而且目前大多数学校都没有较完善的性心理指导课对中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因此,这反而加深了中学生的逆反心理,老师和家长越是说“不能这么做”,学生则越是希望能偷尝一下这种滋味。
三.早恋心理辅导的主要方式
1、父母和老师对中学生早恋要有正确的认识。
父母和老师对中学生早恋要有正确的认识,要客观地看待“哪个少女不怀春,哪个男子不钟情“的现象,陷入早恋中的少男少女因受
到相互的吸引,相互的爱慕,相互支持,情绪是欢愉的,情感是纯真的。恋爱,它似一杯甘醇芳馨的美酒,令人如痴如醉,再加上社会风气的影响,校园学生早恋现象日趋严重,这也不足为怪。学生在早恋中,由于情感处于主导地位,通常缺乏理性,多数人有肉体和性接触的意向,但不一定都会付诸实践,相当多的早恋学生满足于温馨的即景般的情感交流和卿卿我我的语言交流,然而假如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将会后患无穷。因此我们反对两种倾向:一是放任自流;二是严加扼杀,一棍子打死。
2、在学校开设青春期心理卫生教育课。
事实证明,性教育的封闭是有害无益的,在极左的年代,“性”的教育是最严密封锁的禁区,可那样却造成种种社会祸害。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性教育得到较普遍的重视,但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师资力量的不足,应试教育的冲击,性教育并未得到真正的普及,即使有些学校开设了心理卫生课,授课教师也是就事论事谈一点,更谈不上性心理的指导,而目前一些中学生对性的好奇及错误的性观念已使得开展青春期性心理指导刻不容缓。
3、引导学生培养健康、高尚的情操。
利用班会,团组活动,组织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将学生充沛的精力引导到正当高尚志趣和对各种知识的探求上。要形成一种健康的环境和正确的舆论,使学生各种朦胧的感情得到约束和自制,对抵制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影响,如不健康小报、书画、录像等,也有很好的作用。扫除一切阻碍青少年成长的阻碍,除了进行一般的人生观、青春期性教育外,有两点必须予以重视:一是开展青少年年学生应该怎样正常交往的教育;二是开展高尚情操教育,让青少年学生进行专心,勤奋地学习和经常参加健康的、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转移他们自然产生的性兴奋,增强他们的理智水平和自制能力。
4、引导初中生用理智战胜情感。
人的大脑里有一个天平,一边装着感情,一边装着理智,当我们用心所爱之时,也要用心所思。爱和被爱都没有错,错在时间和空间上。你现在是读书的黄金时间,你从走进高中的那天开始,就在一步一步向高考靠近,你已经没有退路,你要对自己负责,对明天负责,同时也是对爱情负责。一个8岁的小男孩对自己的母亲说:“我好喜欢我们班上的一个女同学,我要娶她做我的新娘!”这个母亲告诉孩子:“你喜欢她就要给她幸福,你就要买带花园的房子,买小汽车,送给她钻石项链和玫瑰花,所以你要好好读书,到时候才可以赚钱买这些东西,你才有资格去爱她。”这位母亲说的话是很有道理,爱一个人就是要给他(她)幸福,如果你现在还没有能力给他(她)幸福,就要努力地去创造给他(她)幸福的条件。作为中学生你只有把爱的种子
珍藏在心底,把精力用在自己的学业和个性的完善上。你将来才可以赢得甜蜜的爱情!有的同学暗恋一个人,我想提醒你:你现在千万不要去打扰他(她),不要去破坏他(她)平静的生活!爱一个人就是对他好。对他好就是给他自由、尊重,以及配合他的喜好,以他能接受的方式,行你认为善意的好!不管他(她)现在是不是也喜欢你,你都不要去惊动这份唯美而圣洁的感情,你可以把他(她)拥在记忆深处,默默的把他(她)的名字呼唤成一首美丽的小诗,悠悠的把他(她)的肖像倾诉成一曲清丽的小调,甚至把与他(她)的点点滴滴精致成一串串回味无穷的故事!请你把他(她)当成一幅画,远远的,悄悄的去观赏吧!
5、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形成家长、学校教育的合力。
开好家长会,取得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提高家长在这方面的认识。另一方面,加强与外出家长的联系,保证留守孩子教育的到位。形成家长、学校、教师、自我教育一体的教育合力。
总之,要正确对待学生的早恋现象,应重疏导而轻禁止。可从爱护和关心学生出发,充分尊重学生的权益,避免因方法不对头而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把学生的情感生活引导到正常的发展路上。学生是发展变化的人,爱也是他们的本性,我们要利用教育教学手段,让他们从早恋的阴影中走出来,懂得什么是爱、学会爱,排出不良因素的影响,从而拥有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做一个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1.郑芳;;浅谈中学生的早恋及防范[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2.刘艳;钮丽丽;邹泓;;对中学生压力状况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陈家麟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一版
3.刘宣文:《学校发展性辅导》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3月,第一版
4.郑日昌:《中学生心理咨询》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年1月,第一版
5.刘华山:《学校心理辅导》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年3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