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和谐校园的思考

时间:2019-05-15 15:29: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和谐校园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和谐校园的思考》。

第一篇:关于和谐校园的思考

关于和谐校园的思考

人与人之间要和谐,人与自然要和谐。我想,一个和谐的校园是一盏灯,它能照亮教师脚下的路,照亮学生的心。下面是本人对和谐校园的一些思考。

1、创人文环境,树校园精神

人文环境是指校园的人际环境,集体舆论环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体现在老师的精神面貌、校风、集体舆论、校园精神等。良好的人文环境具有催人奋进、积极向上、开拓创新的教育力量,能帮助师生树立以社会主义理想、道德为核心内容,以科学态度和高尚品格为目标的校园精神,形成团结、和谐、热情、融洽、民主、友好、合作的人际环境。事实证明,一所校风良好的中学,校风就是无声的命令,是一股强大的约束力量,全校师生会自觉地、积极地按要求去做,同时这也是教学质量能够提高的根本保证。

2、活化集体活动环境,增强文化的吸引力

校园文化生活单调、枯燥、乏味,缺乏向心力是校园文化未能很好发挥其各种教育功能的症结所在。行之有效的改变方法是活化校园文化环境,引进一些社会文化中生动活泼而又格调健康的形式和内容,为校园文化注入时代的、民族的色彩与生机。校园文化建设是营造良好育人环境的重要途径,在师生中强化以校训为中心的校园精神,把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渗透到科技、艺术、文学、体育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去,使学生在高雅又严肃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中吸取知识的营养;利用当代小学生的思想、心理变化特点,建立学校运动队、合唱团、文艺队、文学社、广播站、科技兴趣小组等,开展各种竞赛和第二课堂活动,带领学生进行秋游等校外活动,让学生多接触社会,认识人生,充实自己,提高阅历,尽快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

3、团结和睦,造就平等的人际氛围和互助的人生道德品格

目前,家庭独生子女比重很大,无形中造就了部分独生子女的种种不良行为习惯以及相关的思想品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坦诚相见、相扶相帮的关爱之风,需要潜移默化逐步影响、提升他们的道德境界和人格品格。正所谓“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学生也是教育者,学生良好的表现所形成的效应及氛围,本身也可视为一种教育资源。我校学生偶尔同学生病或在运动中不慎受伤,就涌现很多的助人为乐,相扶相帮的例子。这些思想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过去家庭里边的“骄娇”习惯。学生在在朝气蓬勃的集体环境下,易于使他们在心理上增强沟通.思想上发生共鸣,认识上得到认同,有利于共同形成较高的人生目标和理想。

4、开放性德育体系

在德育教育中,应以“素质全面,人格健全,自我完善”为育人总目标,以“三自(自尊、自律、自强)”“四会(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健身)”为具体培养目标。通过各育的和谐配合,促使学生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评价能力及自我教育能力和谐发展。

5、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心理辅导活动要求做到:形式上以学生活动为主,内容选取上充分适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活动组织上应以教学班为单位,活动课的目的、内容、方法、程序要有计划、有系统地安排设计。这对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行为各方面有目的地施加了积极的影响;

和谐校园是教师的追求,也是学生的向往,只要共同拥有这份热切的心,学园就是孩子们幸福的家园。

第二篇:关于构建和谐校园的思考

关于构建和谐校园的若干思考

陈佳奇

2011级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实验班 学号:41101319 联系方式:***

【摘要】:社会和谐是国家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生活幸福的重要保证。而构建和谐校园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对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引领、示范和推动作用。本文将通过从阐释和谐校园的特征入手,探求建设和谐校园的有效途径,促进高校建设生机勃勃的未来。

【关键词】:校园、和谐、建设

“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1在现代社会,教育的主要目的一是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二是提高国民素质,为民主社会培养合格公民。高校是传承文明、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建设和谐校园一方面有利于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个体,为社会提供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另一方面也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播,将和谐文化向社会广泛的辐射。

一、和谐校园的基本特征:

1、和谐校园是安定有序的平安校园。平安是和谐的基础,稳定是和谐的保障。和谐校园首先是平安校园,在这样的校园里,师生员工具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常识,能够自觉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一方面能够常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预防工作,及时消除隐患。另一方面即使遇到突发性或者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时,师生也具有自救意识和能力,将灾害减少到最低限度。在这样的校园里,师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养成自觉遵守纪律和秩序习惯。人们心态平和,秩序井然。

2、和谐校园是具有浓郁文化和学术氛围的书香校园。校园是传播知识,孕育文化的摇篮。理应带有浓厚的书卷气息和深厚的书香味。在这样的校园里,人们把读书当成乐趣,当成精神的享受,而绝不是功利性的以完成考试为目的。书的世界是丰富而又多彩的:书中有光明,可以烛照我们的内心;书中有警示,指导人生之舟绕过暗礁和险滩;书中有天籁之音,让我们回到自然的怀抱,返璞归真;书中有历史的回响,让我们领略刀光剑影、世事沧桑„„书中跃荡着睿智的情思、流淌着纯美的情怀、延展着跌宕的故事,传达着绝妙的诗意,才是书香的根本原因。”2校园里,人们手不释卷,低吟浅诵,伴随着清晨的微风和斜阳的余辉,在花的芬芳和鸟的鸣啼里,构成一幅美的画卷。在这样的书香飘逸的校园里,人们读书、思考,写作、表达和实践,对于个人的成长将是大有裨益的。“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书万卷,神交古人。”

3、和谐校园是民主团结、道德法制的文明校园。民主法制,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这就要求人们普遍牢固树立岗位意识和责任意识,形成良好的自律习惯,遵守共同认可的道德、纪律和制度,追求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价值取向,从而逐步形成自我教育的人格。校园民主风气浓厚,人们的愿望和期待受到尊重,学习和工作是作为享受生命的一种手段。人们从言行到举止,从服饰到仪表,从礼仪到心灵都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校园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

4、和谐校园是充满智慧和生命力的校园。和谐校园应当是激情洋溢、活力四射的。在校园里,从事教育工作的是一个个有着个性特点的教师,教育面对的更是一个个青春鲜活的生命个体。“老教师的经验固然重要,但年轻人的激情与创造同样重要”,教育需要激情和智慧,学生成长也需要激情和智慧。在教与学、在交与育的过程中,根植于激情的师爱会迸1《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版肖川《教育的真情与智慧》岳麓书社2005年3月第一版朱永新《新教育之梦》人民教育出版社

发出智慧的火花,让教师领略生命的存在与价值。同时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也学会辩证理性地思考,在学习交流、探索的过程中丰富自我,逐步发掘人生的价值。

6、和谐校园是环境优美,人际关系和谐的校园。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和谐校园的建设也不能忽视生态环境。一个和谐的校园,应当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珍爱生命,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场所。每个人都树立起对他人负责,对后代负责的理念,自觉地保护环境,把校园当成自己的家。同时,学校的每个人都应和睦相处,诚信正直、民主平等,严于律已,宽容别人,让爱与关怀充斥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

二、构建和谐校园的思考

1、干部表率,思想引领。“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构建和谐校园,学校领导和中层干部的表率作用是基础。“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只有干部首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务实的工作作风,勇于牺牲的精神,开拓创新的思维,科学的管理理念,民主谦虚的品质,对人对事客观公正的评价,才能形成领导集体和领导者的人格魅力,才能团结和带领导师生员工不断进取。同时,“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是照亮人类前进的火炬”,校长对师生员工的引领首先是思想的引领。眼界决定境界,方向决定方法。教师只有真正理解“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④理解社会主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学教育是为人生的幸福奠定基础,为民主社会培养合格公民的教育,才能在教育实践中更好地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发展、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才能自觉地注意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和终身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和一生的发展铸就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人格力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当我们的学生离开校园的时候,带走的不应该只有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理想的追求。”因此,校长要让教师清楚学校“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方法培养人?”只有让全体师生员工都了解并形成共识,才能使办学的理念和目标由学校的号召和要求,变为师生自觉的行动。

2、制度保障,奖惩分明。以前教育界流行的一句话叫“一个好校长等于一所好学校。”说明校长作为学校的主要领导,其个人的政治意识、道德素养、人格魅力、办学理念、工作作风对学校的发展和特色是至关重要的。几年前,一个美国人写了一本书叫《美国总统是靠不住的》,说到没有制度作保障,只依靠个人的道德操守其实是很危险和难以持久的,且也不符合现代社会的法治精神。因此,一所好学校应当有一套科学公正的考核评价和激励的机制,有一套激励校长有所为,制约校长有所不为的规章制度,让全校每一个人想干事业有舞台,做出成绩有地位。也让每一个人都有所制约、有所敬畏。如果一个人“天不怕,地不怕,那这个人就很可怕”。一套好制度在一个好校长的贯彻执行下,才等于一所好学校,才是从实现人治走向法治的的保障。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不是搞一团和气,不是绝对平均主义,不是不要批评与争辩。如果干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差一个样,质量高低一个样,你好我好大家好,就会严重挫伤更多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导致校园风气不正,矛盾重重,那就与构建和谐校园的目标南辕北辙。因此,构建和谐校园,必须要创新学校内部管理,建立健全机会公平、客观公正、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的考核评价激励制度,并严格要求和实施,从而形成学校内部能者上、庸者让、劣者下的良性竞争机制,让混世魔王没有天地,让南郭先生没有土壤,让校园充满活力,充满和谐。

3、加强学习,提高管理水平和化解矛盾的能力。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的,矛盾无处不在。“和谐社会应是能有效化解内部矛盾的社会,”⑤构建和谐校

园,不是指没有矛盾,也不可能没有矛盾,而是有效化解学校内部的矛盾。在学校内部由于所处岗位不同、思想认识差异等,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矛盾,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必须统筹兼顾,把学校的长城利益和师生员工的具体利益结合起来,把不同群体、不同岗位的利益结合起来,公平公正地解决和处理矛盾。这对领导者和管理者来说“需要高超的领导艺术、长远的战略眼光和公平公正的立场。”⑥要实现上述要求,必须加强学习,提高思想理论水平,提高政治敏锐性和对矛盾的分析洞察能力以及科学思维和决策能力。让校园在矛盾的化解中创造新的和谐。

4、师生参与、民主治校。“都说创造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点,我也认为这也是素质教育面向未来的标志。培养创造者的前提是教育必须充满民主。没有民主,便没有创造;没有民主,便没有民族的未来”。⑦民主是专制的天敌,只有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大力开展民主教育,相信师生,依靠师生,在实施好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才能最大地激发师生的智慧与活力。构建和谐校园,符合学校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也符合师生员工的现实利益和根本利益。师生是构建成和谐校园的主体,学校领导要充分相信和全心依靠师生员工,健全以教代会、学生会为主体的民主管理和自主教育组织,尤其要充分发挥学生社团或兴趣小组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巨大作用,广开言论,认真听取师生的意见和建议,了解民情,集中民智,才能构建和谐校园。

5、党政重视、社会支持。有为才会有位。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党委政府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学校首先奋发有为,做出成绩,让成才、家长放心,才能让党委、政府和社会满意,才能更好地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关心,更好地取得社会各界的理解与支持。同时,学校也要主动让党委政府和社会了解教育,了解学校,注重协调各方面的力量解决学校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学校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总之,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师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努力为社会培养大批用知识和智慧武装起来的人才,才能真正体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也才能为推进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和依法治国奠定坚实的基础,最终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发展先进文化并最终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真正办出让人民满意的学校。

注释:

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版第227页。②肖川《教育的真情与智慧》岳麓书社2005年3月第一版第318页。

③朱永新《新教育之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第一版113页。

④《现行教育法规与政策选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第二版第400页。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华出版社2005年3月第一版第180页。

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华出版社2005年3月第一版第195页。

⑦李镇西《民主与教育》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2004年3月第一版294页。

第三篇: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的思考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未来十五年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主要任务,应当说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结合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愿同大家对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的问题进行探讨。

在展开讨论之前,首先让我们共同来重温什么是和谐,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概念问题。

关于和谐。有人把和谐作抽象化阐发,说:和谐是一种声音,和谐是一道风景,和谐是一缕阳光;有人把和谐作生活化解释,说:和谐与稳定是连襟,彼此依存,相互促进,和谐与发展是形影,相随相依,时刻不分;也有人把和谐作人性化定论,说:和谐是你快乐时与他人会心地一笑,你得意时衣角悄悄的一拉,你痛苦时肩上轻轻地一拍,你失意时掌心重重地一握,见人跌倒时扶他一把,逢人困难时帮他一下。关于和谐的说法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实质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和谐精神可以归纳为八个字“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就是说,和谐不是指完全统一,而是指事物多样性的有机统一。和谐的本意在于和衷共济,协调和睦。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概念,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归纳定义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团结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定义在2006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六中全会会议上通过的《决定》中以此为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的总要求和目标提出。在《决定》第二部分中提出:要使“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在第三部分提出:“保持高等学校招生合理增长,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在第五部分中还提出:“普及科学知识,弘扬学科精神,”由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高等教育任重道远。如此可以这样结论:一个国家需要和谐,一个民族需要和谐,一个社会需要和谐,一个校园同样需要和谐。而校园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可以这样说,社会和谐大学校园首先要和谐,校园和谐不仅是理论问题,更是实践问题。

作为高校如何落实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如何实现和完成《决定》中提出的相关目标和任务,学习之后给了我构建大学和谐校园思考的课题。我从四个部分阐述:

一、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的意义;

二、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的特征;

三、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的重点;

四、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的途经。

一、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的意义

(一)大学和谐校园的构建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内核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关心人、尊重人,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就是建立师生员工身心愉悦的物质和精神环境,以人为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办学以人才为本,教师是主体。二是学校教育以学生为本,学生是主体。构建和谐校园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她贯穿在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构建大学和谐校园体现了这种要求。

(二)大学和谐校园的构建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决定》分别在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五部分给高校提出了任务。因此说,推进和谐校园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一方面,构建和谐社会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了持续的动力,一个幸福、公正、和谐的社会,将为和谐校园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实现和谐校园,将直接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和就业技术支持。

(三)大学和谐校园的构建是高等教育面向未来的发展要求。21世纪大学理念的价值取向是追求个人、知识、社会的和谐发展。一所大学的发展应该是软实力与硬实力共同提升,尤其是软实力。软实力体现着学校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向心力。构建大学和谐校园,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这个氛围中去思考、理解、感悟,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完善自己,这种和谐使学校在其内在凝聚力、对内外吸引力和向心力等各方面都能够得到发展,这也正是学校软实力的一种体现。

二、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的特征

(一)民主法治校园。民主法治是学校管理的重要手段,学校事务的治理,学校与国家、社会关系的处理以及学校的制度安排、规则程序、合作参与、责任分担、利益共享等都离不开民主法治。这是因为民主法治是和谐校园最根本的指导原则和最重要的运作机制。只有将民主法治的指导原则和运作机制引入学校事务治理的过程之中,才能有效克服集权制、官僚制可能造成的弊端,从而加速大学和谐校园的建成。

(二)公平正义校园。和谐校园是体现公平正义的校园,是学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真正意义上公平正义的校园意味着在良性机制下机会的平等、竞争的公平。在学校内部,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师生员工,都能够通过公平竞争获得自身的利益,从而实现学校与个人的共同发展。

(三)诚信友爱校园。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的道德基础是诚信友爱。诚信友爱可以增加学校的价值认同和凝聚力,使人们在彼此信任和相互关爱中,感受做人的价值和尊严,体验生活的美好和人生的幸福,甚至激发生命的创造力。同时,诚信友爱还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校园生活中的各种内耗和摩擦,构筑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有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和事业的成功,使学校的整体利益最大化。

(四)充满活力校园。要使校园充满活力,关键要充分发挥学校成员、管理机构和机制的有效作用。不断的改良那些影响和束缚活力的制度供给和政策设定,大力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机制和环境。在校园充满活力的氛围中,才能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使一切有利于教师、有利于学生和有利于学校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五)安定有序校园。校园运行安定有序是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特征之一,也是学校全体师生普遍的渴望和需求。要使校园运行安定有序,必须是校园组织机制健全、管理完善、秩序良好、教职工队伍建设科学合理。必须是学校的各种利益之间存在一种协调机制,维护和保持学校各阶层及各方面利益处于一种协调、稳定、平衡的发展态势。同时,和谐校园又是安全文明校园,安全文明的校园首先应该是校园内部的安全文明,校园可以为教师、学生提供一个安定有保障的生活环境,更主要是在心理上提供一种安全与信任的良好氛围,人与人之间各种交往在文明友善的环境中进行。

三、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的重点

(一)学科发展的和谐。学科发展的和谐是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的重点之一。按照科学发展和学科发展本身的要求,高校首先要做到和保持各个学科之间的布局合理、互相支撑、协调发展。高校对学科和学院布局的调整,包括建设新校区、成立新学院、申办新专业等,都是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加强学科协的重要举措。同时,学科发展的和谐人事工作也要积极配合学校的学科调整,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方面,对不同学科人才的评价与管理方面多做工作,促进各学科的协调发展。

(二)规模与质量的和谐。规模与质量是辩证的关系,规模是质量的基础,质量是规模的关键,没有质量就没有规模,没有质量就没有效益。处理好规模与质量水平的关系,其着眼点是稳定本科生规模、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落脚点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保持学校规模、结构、质量协调发展,提高学校办学的整体效益。同时要坚持多元化的质量标准的发展观,既要有精英教育的质量观,给少数智商发展水平高的学生提供发展空间,也要树立大众化的质量观,给大多数学生提供成长成才的空间,使规模和质量二者和谐发展。

(三)人的发展与学校发展的和谐。构建和谐校园必须重视人的发展与学校发展的和谐,必须做到做到教师的个人发展与学校发展的和谐统一;学生的个性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和谐统一。学校管理应该始终以人的发展为本,着眼于人的终身发展,着眼于学校的长远发展。只有实施人本管理,才能把全校师生凝聚在一起,共同把学校的教育教学推向新的台阶。

(四)校园文化设施与学校发展的和谐。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设施建设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硬件建设,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有序推进,目的在于营造更加整洁的校园环境,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更好的设施和条件;另一方面是软件建设,必须融入高校自身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目的在于营造更加浓厚的学术氛围,为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气息。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要同步推进,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才能发挥最佳效果,努力营造更加整洁的校园环境和更加浓厚的学术氛围。

(五)法制与法治的和谐。构建和谐校园,法制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现代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已成为衡量人才素质的重要指标。因此,必须把提高青年学生的法律素质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纳入教育的整体规划和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

(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和谐。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要求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两者的有机整合。科学精神中既含有科学技术的精神要素,也包括促进社会发展和终极关怀的精神要素。同样,人文精神既含有发展社会、发展文化的精神因素,也包括发展科技的精神因素。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在最高层面上是高度融合、统一和不可分离的。因此,要真正促进其相互融合并和谐发展,关键还在于深刻理解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内在关联,特别是深刻理解科学精神的人文性,在人文精神中加重科学精神的培养,在科学精神中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

四、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的途径

(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离不开建设团结和谐的领导班子,和谐校园的构建与发展,班子是关键,校长是灵魂,教师是根本。领导班子成员要加强个人修养,识大体、顾大局,大事讲原则、小事讲谦让,以工作和事业为重。在班子内部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充分发挥每名成员的聪明才智,实现工作效率、人际融洽和班子整体效能的最大化。同时,学校领导班子和成员要牢固树立“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执政意识,实施集中领导、分层管理、权责到人。坚持以人为本、人才兴校的战略,把师生的利益放在首位,把教师队伍建设提到重要位置,以和谐的理念和方法激励教师主动发展,坚持刚性制度约束与人性化的人文管理的和谐统一,改变单靠“硬性”的行政指令,要求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做法。在依法依规、坚持原则的基础上,把各种任务、要求和教师的态度、感情、利益、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以公平的信念创造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激励和分配机制,如建立教师业务档案、教育教学效果评价方案、课改方案、奖教奖学方案等。

(二)加强制度建设,推进依法治校。加强制度建设,必须克服个人随意性行为,强化秩序规范。学校的各项日常工作必须在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状态下进行,并辅之以保证措施;制度本身不够完善的,要不断充实完善,制定制度要集思广益,不合理、落后的制度要及时改革;缺乏制度保证的,要认真研究建立起相关的制度。建设和谐校园要依法治校,要充分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完善校园法制教育,既要使全体师生懂得如何通过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更要懂得如何利用合法权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形成聚精会神抓质量、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局面。要做到依法治校、民主决策,程序规范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在处理进人、干部提拔、教师职称评定、选拔先进工作者等敏感问题时一定要体现规范、公开的理念和效果。

(三)坚持教师发展为本,激活教师内在动力。实现这一途经,学校要制订出校本教研、校本培训的近期、中期和长远发展目标,全面、发展、辩证地看待教师,承认教师客观的差异,公平调控差异。对有学识、高水平、爱提不同意见或有小毛病的教师,不求全责备,以尊重人、激励人、关爱人、发展人为前提,为每个教师的智慧和才能的发挥创造机会和条件,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创设民主、积极向上的学术气氛;支持教师学历进修,分批选送教师参加业务培训,给教师乐业的空间、发展的空间、创新的空间,发掘教师的潜能,激发教师的内部动力。大力培植团队精神和群体意识,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帮助教师牢固树立敬业的精神和乐业的态度。教师人心顺,主人翁意识增强,就会自觉地把自己和学校的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四)强化民主意识,实施校务公开。在构建和谐校园过程中,建立公正、公开、透明的管理机制,尊重和维护广大教职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和其他民主权利,增强广大教职员工对学校建设的参与意识,激发他们的责任感,使大家能以主人翁的心态积极接受或参与学校改革,从而减少不必要的逆反心理和矛盾,强化民主意识,实施校务公开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她要求学校在实施校务公开过程中要进一步在力度、深度、效度上下工夫。从校级层面来说,学校教代会制度要健全完善。每年应定期举行教代会例会,不仅事关学校的重要决定和决策要经会议表决通过,而且教师关注的许多重要事项,如评优、职称晋升、基建、财务收支等,也应在会议上告之全体教职工,从而在校园范围内全力营造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民主平等、团结尊重的校园环境。

(五)开展和谐处室活动,创建良好人际关系。在开展和谐处室活动中,学校管理机构首先要明确量化考核指标,定期进行检查评比,使构建和谐校园活动细化、实化,落到实处。其次,建设良好的纵横之间的上级与下级、部门领导与所属人员、党员干部与群众、老同志与年轻同志以及师生间的人际关系。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基础上,使校内各处室、各工作岗位有能者居之。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公开、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让各类人才获得均等的展现与发展机会,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各得其所,学校教育事业各项工作的开展才能高效有序,和谐校园才能形成。

第四篇:构建和谐校园的几点思考

构建和谐校园的几点思考

戴晓程 戴班明

(河北省承德护理职业学院,河北 承德 067000)

摘要: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一位教育管理工作者所必须关注和思考的。研究和回答这些问题对于深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认识,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构建;和谐校园;思考

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观念,是事物存在的最佳状态,也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点。实现和谐,是古往今来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和愿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共中央提出的伟大战略部署,是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构建和谐校园,是值得每一位教育管理工作者关注和思考的。研究和回答这些问题对于深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认识,进而构建和谐校园,加快教育事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什么要构建和谐校园?因为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组成部分,没有和谐校园,就没有和谐的社会。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随着我国教育结构的调整、教育大众化的实现,教育规模的扩大、结构多元化、质量和效益的不均衡发展越来越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片面追求规模,忽视教育质量提高的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教育的发展。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成员之间的利益分化、利益矛盾,校园内一些不和谐因素等问题日益凸显,处理和解决这些问题,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关键。

1以党建带动和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和谐校园建设要从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建设。在这个过程中党员、教师、学生是三个主体,特别是学生是学校的多数,学生的工作做好了,学校的和谐才有了广泛的基础。在学校加强党建工作,用党建促进和谐校园建设是有益尝试。设想学校中的党建工作做好了,每一个党的基层组织(支部、党小组),每一名共产党员都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建设和谐校园将只日可待。

建设和谐校园,重心在基层。随着学校管理重心转移,党支部由学校党委决策的执行者变为和谐校园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学校在规范党组织设置的同时,加强党支部建设,积极开展对广大青年教职工和学生的教育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广大教职工和青年学生综合素质,在教师和学生中发展党员。让教师和学生党员在学校教育中起到鼓干带头作用,是营造团结、奋进、和谐的校园重要力量。党组织要以党的先进性建设长效机制管党风、促校风、带教风、育学风,创新思路,通过开展丰富的活动营造团结、奋进、和谐的校园。通过弘扬先进典型,为和谐校园建设树立身边可敬可信可学的榜样。在师生中树立标兵,组织先进迹报告会,在校园网上设立先进典型宣传报道专栏,广泛宣传先进事迹。维护校园稳定和谐局面,搞好教职工,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是重要一环。党建工作不但要抓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也必须重视在老师和学生中发展党员。在教师和学生中发展党员,应贯穿于教师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全过程,通过发展一个,带动一批,影响一片,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和桥梁纽带作用,使校园中影响稳定的苗头能早知道、早报告、早处理,在切实维护学校稳定发挥良好作用。工作中以积极创新党的活动方式,提高党的工作覆盖面和有效性,使得党组织发挥作用的范围日趋扩大。在支部生活中,运用丰富教育载体,改进教育手段,寓教育寓乐于活动之中,增强教育的效果,让党的生活成为党员交流思想、沟通信息、产生火花、推进工

作的有力平台,提高了活动质量,增强了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大力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使学生党员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同时协助学校对广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又一支生力军,成为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组织学生参与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力量。

2以加强人文教育,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纵观历史,我国应试教育的痕迹仍十分明显。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心理素质比较差,是很多学生所共有的问题。表现突出的是对学习普遍没兴趣,心胸狭窄,遇事急燥,思想简单,抽烟喝酒,过早涉入情网,纪律观念淡泊、组织生活能力、学习能力不足等问题比较普遍存在。另外,学生的礼貌、礼仪方面的知识和行为也是缺乏的。这些都是造成学校不和谐的重要因素。从现行的教育效果来看,存在不少的问题。如学校的课程设置专业性强,有关人文教育方面的内容少是普遍现象。造成了学生“有知识,没文化”、“有专业,没修养”。过重的专业导向,导致了学生学习没有动力,也就自然地导致了校园学习风气不浓。过窄的专业设置也限制了学生知识的拓展。从未来的发展看,学生的适应能力与发展能力必须得到提高。学生在完成主要的学习任务后,他们将来如何发展?如何迎接新的一轮就业的竞争和挑战?这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的。因此,有人认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与管理工作的职能就在于教育、管理与服务。但我认为学生的教育管理其核心应该是发展问题。发展是学生第一要务。学校要重视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校园精神引领,最佳校园人物配合,严格校园行为规范,刚性校园制度,是和谐校园文化的根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和谐成为师生的自觉追求是我们工作的目标。人的身心是和谐发展的内在基础。教育家夸美钮斯说过:“人的本身里外都是一种和谐”。这就不仅要求学校德、智、体、美”要和谐发展,各门课程之间、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相互配和,而且要求各种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谐利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结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互动教学相长,使学生的身心和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和谐,使和谐社会成为由和谐的人组成的社会,也使和谐的人成为和谐社会的合格成员。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学会生存》著名报告一文指出:“应该把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这应该成为我校师生共同追求的目标。首先,先进的校园文化既包括丰富的文化生活、和谐的人际关系、浓厚的学术氛围、文明的生活方式、良好的校园环境、共同的价值取向,也包括学校的校容校貌,校园特色,校园绿化美化程度,教学科研水平等。师生员工既是校园文化和和谐校园建设的主体,也是客体,既是创造者,又是受益者。我们要建设和谐的校园,就要坚持用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人生信仰、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因素去引导和塑造师生员工灵魂,共同建设高尚、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其次,教育是充满爱的阳光事业。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己任,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主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引导、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要实施人性化管理,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和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母爱给学生以成长的生命,师爱给学生以发展的生命。实施人性化管理,就是要在学校的管理活动中,给学生以关爱、始终贯彻“平等、尊重、合作、发展”为基本内涵的人本思想,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构建和谐校园要形成公平、公正、公开的发展环境,让各类人才获得均等的展示与发展机会,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各得其所。

在学校教师和学生是主体。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就必须尊重教师,关心教师,体谅教师辛苦甘甜。对于学生,一定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和谐校园的鲜明特点是学风浓,校风正,德智体美和谐发展。学校所有人员要形成合力,在爱心、诚心、善心的基础上形成综合育人责任意识和氛围。和谐的校园里人与人之间,不应该有任何歧视,教师、学生、优秀学生,问题学生、贫困生、残疾学生,都应该受到充分尊重,享受共同的人格尊严。学生要尊重老师,关心同学,更要学会体贴和关心学校的所有工作人员。学生在校内学会了同情、体谅和关心,走入社会以后才能知道怎样同各方面的人交心。从而练

就构建和谐社会最有用的基本功。构建和谐校园必须高扬社会主义的主旋律,提高学生接受先进文化和主流文化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和谐校园必须高度关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健康素质的全面提升,引导在校学生振奋精神,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高扬远大的理想风帆,保持激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学校要特别注意保护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珍爱自己的民族传统,充分尊重和合理利用传统文化,学习和宣传本民族的英雄人物,让人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和谐可以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可以发展事业。社会和谐和校园和谐是统一的,其价值取向完全是一致的。社会和谐辐射校园和谐,校园和谐服从和支撑社会和谐。社会和谐的各种要素中,教育的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学校和谐要求处理好学校、学生、家庭教育三者的关系,实现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潜能。

3以完善制度建设、执行,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到一个家庭,一个单位。大到一个市、省,以至国家都是如此。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是搞好各级管理的关键,也是建设和谐校园和和谐社会的关键。对于学校来说,就是要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建设和制度的检查执行情况,用制度管人,管事。对违犯制度的组织和个人,不是用人情去处理,而是用制度去约束和处理。只有人人,各级都认真执行制度,各项工作才能有效进行,和谐校园才能有良好的建设基础。和谐校园建设是多方面的,所做的工作也是多方面的,要真正让每个校园都奏响和谐的主旋律,必须要在各方面多做工作,各级组织,每个个体都要在其中发挥作用于,和谐校园建设才能成为可能,和谐社会才能成为可能,而和谐校园建设和发展,必将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注入活力。我们要努力创建和谐的局面,和谐的校园,坚持用和谐的音符推动学校稳定持续的发展。

第五篇:关于怎样建设和谐校园的思考

关于怎样建设和谐校园的思考

杨家坊中学 周艳辉

内容摘要:

创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没有和谐的校园,就不会有和谐的社会。建设和谐校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谐的校园环境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基础,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既要加强校园自然环境的建设,也要加强校园人文环境的建设;和谐的领导班子是建设和谐校园的保证;和谐管理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关键,和谐的管理要做到民主化、人性化、责任化和制度化;校园的文化建设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举措,学校应形成校本文化,彰显和谐教育之美。

关键词:和谐校园 自然环境 人文环境 管理 文化建设

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学校作为培养人的场所,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重要基地,从教育的作用来看,学校教育具有促进人的发展和促进社会发展两大功能,在启迪心智、传授知识、确立人生价值、实现人类进化上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教育理应担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创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没有和谐的校园,就不会有和谐的社会,我们应致力于和谐校园的创建。

一、和谐的校园环境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基础

(一)加强校园的自然环境建设

如果孩子跨进校园所看到的一切,所接触的一切,处处是俯拾不完的美丽,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校园达到绿化、亮化、净化、美化,身心自会愉悦,思想也会无止境地翱翔。回首我国古代书院大多依山傍水,就是为了“借山光以悦人性,假湖水以静心情”。在绿草如茵、鸟语花香、亭榭交错、山水相映的校园环境里,学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放飞美的心灵。校园里面的各种花草树木构成了一道独特的校园风景线。小桥流水,绿树成荫,假山水池,错落有致。教室窗外令人沉醉的绿意,不仅能给人以美的陶冶,也能给人以智慧的启迪,以及由此感受到无穷的希望和力量。生态化的校园,公园式的校园,花园式的校园,能够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全校师生员工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在生态化校园建设的物质层面,我们要按照我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的朴素思想和现代文明“生态平衡”理念,充分利用学校优越自然条件,继续构建集绿化、美化、净化、园林化为一体,融校园、公园、家园于一身的育人环境,既注意创建生态环境,又精心规划设计,形成功能配套;既具有恢弘气势,体现学校的崇高,又赋予人文底蕴。在生态化校园建设的精神层面,就是要体现学校的校园环境、办学理念、制度建设、校风校貌等校园文化方面的育人因素。学生在这样的校园环境中学习、生活,能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相反,如果学生一进校园看到的是污水横流、垃圾遍地、教室门窗破损、环境花残枝断,闻到的是污浊的臭气,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生活,纵然教师有天大的教学本领,恐也难受到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让每一株花草都能育人,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每一条通道都富有生命力,让每一处设施都具有教育功能,让校园环境成为滋养学生心灵、熏陶学生情操的沃土,这是学校对校园环境建设的基本要求。

(二)加强校园的人文环境建设。

校园环境不仅包括自然环境,还应当包括师生创造的人文环境。一帧帧醒目的优秀学生照片、一篇篇精心挑选的佳作都可以融入校园环境的建设。尤其当校园环境浸透着每个师生的汗水,凝聚了每个师生的智慧,就更能激发每颗心灵的自豪感和对学校的热爱之情。“景美则心旷,心旷则神怡,神怡则智清,智清则学佳。”一个净化了的环境,会使人的心灵美化,并激起一种奋发向上的自尊自爱的意识。

只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校园,才能称得上是和谐的校园。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是师生关系融洽的前提。有人说:“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教师只有真诚地爱着学生,真切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学生才能在和谐的校园里健康成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有人把教师比作学生的第一盏灯,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所以教师自身应该做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身为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彼此用心营造一种充满真情与关爱的氛围,当一个学生遇到困难时,大家都能伸出援助之手,给幼小的心灵以温暖的慰籍,给平凡的日子以真切的感动……当然,人文环境还应包括领导与教师之间良好的关系、教师与教师之间良好的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良好的关系等等。

二、和谐的管理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关键

和谐管理就是让师生在健康的集体舆论与和谐舒畅的心理气氛中,通过多样的人际交往,丰富多彩的自觉的主体活动,创设一个友善、民主、平等、互相理解、互相进取的团队,使他们的个性获得健全、充分、全面的发展,使他们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得到充分培养和发挥。

(一)必须着眼于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质

着力于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加强团队意志的和谐共振,打造奉献团队,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凝聚、约束和激进等作用。教师的道德素质是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部分。教师是实施教育的主体,是所有教育力量的核心。学校要通过他们落实教育任务,又要通过他们广泛团结社会教育力量,鉴别吸收社会教育资源,改善和利用家庭教育,整合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力量,形成教育的合力。同时,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崇拜和模仿的对象,这直接影响到师生间的和谐发展。所以,建设好学校的教育群体,达到群体一致的和谐共振,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首要条件。要引导教师树立崇高的理想,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和文明行为习惯。教师要优化自己的情感,以健康的情感去感染、教育、鞭策和激励学生,与学生平等、友好地相处,化解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矛盾与磨擦,创建安全稳定、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坚强意志和健康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二)和谐管理应做到民主化、人性化、责任化和制度化

民主化管理,学校要加强民主作风建设,充分发挥工会、教代会、团代会、学生会的职能,实行校务公开,工作意向透明等民主制度,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发挥集体的监督职能,运用各种方式搭建学校,教师和学生互相沟通与交流的平台,并通过校长信箱,校长接待日等方式听取师生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形成民主和谐的集体氛围。

人性化管理,一方面学校要树立为教职工服务的意识,关心教职工的物质生活和精神需求,不但给他们提供事业上的用武之地,而且为他们创造健康的生活环境,尤其要关心教职工的身体健康,家庭生活等问题,积极创造条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让每个教职工既有事业上的成就,又有体面的甜美的生活。另一方面要促进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和谐。教育是充满爱的阳光的事业。母爱给学生以成长的生命,师爱给学生以发展的生命。实施人性化管理,就是要在学校的管理活动中,始终贯彻以“平等、尊重、合作、发展”为基本内涵的人本思想,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坚持培育和发展“以学生为朋友”的新型师生关系的理念,给予每一位学生切实充分的人格尊重、人文关怀和人情温暖,主动为学生的学业成才、健康成长、精神成人和事业成功无私奉献。

责任化管理,打造敢于承担责任、真诚奉献的团队,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保证学校各项工作和谐并举。爱与责任是师德之魂,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只有爱,才能统一全校教职工的思想与行动,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孕育教育对象的和谐发展。要牢记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宗旨,把每一个细节的管理都落到实处,最大限度地增强教育群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校兴我兴,校荣我荣”成为全体师生共同的信念,形成一个具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工作目标的,利益相关,荣辱与共的事业命运共同体。

制度化管理,要加强建章立制工作,通过制度和机制建设和谐校园。就目前而言,学校至少应当要健全完善以下几个方面的制度:关于学校领导管理方式方面的规章制度;关于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方面的规章制度;关于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方面的规章制度;关于日常工作程序,秩序方面的规章制度;关于各单位,各部门职责的规章制度;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规章制度;关于学校安全稳定的规章制度。要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完善管理制度,使责权到人,督导到位,运行有序,上下畅通。

三、形成校本文化,彰显和谐教育之美

建设和谐校园离不开校园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长期的实践告诉我们:文化关怀、精神建设能起到比制度约束更为重要的作用,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工程,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学校应该积极开展以“绿色校园、人文校园、书香校园”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工程,达到校园文化建设的更高境界———形成“校本文化”。

(一)开展养成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嘴上无脏话、地上无碎纸、墙上无划痕的“三无”活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组织开展“安全教育伴我行”活动月,增强学生的安全文明意识;抓好文明学生、文明班级、和谐科室的创建评比活动;每年为毕业学生举行隆重的毕业典礼,校长亲自将毕业证书发放到每个孩子手上,这既是对同学们毕业的祝贺,也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让每个学子都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走出母校大门;结合学校实际坚持组织不同主题的班会,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手抄报展和书画展览等形式,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开展艺术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每年,学校都要坚持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举行学生书法、绘画、摄影比赛以及文艺汇演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展现学校艺术教育成果;开展中华古诗词诵读活动,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每学年从学习、体育、艺术、文学和科技等方面评选出“十大校园之星”,让不同层次、不同特长的学生都得到鼓励,使他们在眼前的、阶段性的成功体验中,走向人生的大成功。所有这些都体现了校园文化的引领作用。学校还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扫墓,到街道社区和农村乡镇开展演出活动,到社区参与卫生打扫、读书竞赛、演出活动,为边远农村学校和贫困山区捐献学习、生活用品,认真开展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对祖国、社会和人民的热爱之情。

(三)举办读书月活动和读书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

学校要坚持每年举办一次读书月活动,分年级举行读书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只有从点滴做起,营造教师文化、学生文化,才能把校园办成学习的乐园,办成一所真正读书的学校,让师生成为真正的“读者”,成为志同道合的“书友”。在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的熏陶下,教师的价值观与集体利益走向趋同,走向一致,使学校成为凝聚文化的场所,成为教师施展才华、实现人生价值的载体,成为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家园。学校通过开展“建学习型校园,做研究型教师”活动,引导教师学习理论,钻研业务,提高技能,定期举办教师才艺大赛、技能大赛和教育教学经验交流活动,让教师展现自身才华;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不断加强师德教育,形成了人人关心校园文化,人人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良好局面。书香校园香飘远,人文校园人气旺,绿色校园景色美。这里的学生是幸福的,因为他们一路沉浸于快乐与幸福、成功与激情、挫折与奋进的成长感受中;这里的教师是幸福的,因为他们拥有为人师表的职业幸福感和自豪感,心灵更加高尚和纯粹。和谐可以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可以发展事业。校园奏响和谐的旋律,必将为学校、教职工和学生的发展注入活力。构建和谐校园任重而道远,在前进的路上不免要应对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我们要坚定信念、率先垂范、弘扬正气,我们要倍加珍惜已有的团结和谐的局面,始终用和谐的音符推动学校稳定持续的发展,以发展增和谐、以改革促和谐、以公平求和谐、以稳定保和谐,让我们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天,向和谐校园的彼岸前行,更为我们社会的和谐进步而奋斗不止!

下载关于和谐校园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和谐校园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创建和谐校园的尝试与思考

    创建和谐校园的尝试与思考 和谐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是一种美好的境界,是人们共同追求的目标;和谐不是强调一律,保持一致,并非完美无缺,没有矛盾差异。矛盾差异是绝对的,平衡和谐是......

    和谐~~~校园

    爱校如家 伟大的文学家奥夫斯坦曾经说过:“个人的品德远远比个人的成就来得重要。”是啊!像我们这些学生,“爱校如家”这四个字,甚至可以和成绩相提并论了。不爱学校,不把学校当......

    和谐校园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我今天讲话的题目是《和谐校园需要你我他》。 怎样才能使我们小学生的文明礼仪洋溢在美丽的校园里呢? 首先,我们小学生的着装要得体,符合学生......

    和谐校园

    和谐校园,你我他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带大家到我们的校园里去走一走,看一看。我们的校园绿草成荫,芳草菲菲,到处充满了欢声笑语。 这笑声像一朵朵小花,点缀着......

    和谐校园

    和谐校园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有啥好嘞,没有我好啥,咱样嘞,因为,我上台讲搞子好撒! 哎呀,忘了自我介绍了! 我呀,家穷人丑,一米六九,中专文化,农村户口,破屋三间,薄田一亩!来到此校,......

    和谐校园

    对教育来讲,创建一个和谐的校园是实现“和谐社会”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只有和谐的校园才能为所有师生个性的张扬,“人”的成长提供平等、民主、团结的环境。也只有在这样一个......

    和谐校园

    美丽校园 和谐昆明 和谐同学 ——校园调查报告 制作人:机制6班 王朝飞 学号:201104100227 时间:2013年4月20日 星期六 美丽校园 和谐昆明 和谐同学 大学的学习生活对我们......

    和谐校园

    做一个文明之人 八(3)班学生: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做一个文明之人。 记得有人说过:“好人,一撇一捺,写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要经常性地思考,我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