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针对这次考试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
针对这次考试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我认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反思。
一、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应从强调识记转移到强调对知识的理解,从注重结论转移到注重得出结论的过程,许多学生拘以开卷考试就是考试抄秒书就行了,平时看书无所谓,所以学生在答题时无从入手,乱抄书,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性,不要用一种要求对所有学生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层教学,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提高,从基础入手。
二、强调联系社会实践原则,引导学生在平时关注现实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热点问题养成看报、看时事杂志看新闻的好习惯,学会解释一些社会问题,增强责任感,在教学中要贴近现实社会,贴近时代,贴近当代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实际。
三、注重课程理念改革
加强学生指导,重视用课改新理念指导课堂教学改革,另外,要加强个别同学的补差工作,加强教师对后进生进行“一帮一”的结对活动,加强有利于后进生的思想教育和学法指导,多给他们一些课堂表现机会,树立自信心,争取进步。
四、注重学生综合能力与整体素质的培养
学科间知识的渗透在教学中已形成了一种趋势,因此政治课不能脱离其他学科独立存在,在平时应有意识地将其他学科知识引入到政治课堂教学中来。对于初一学生来说,主要是与语文知识和历史课的渗透,通过这些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避免考试中表达不清、理解不透的毛病。同时,要关爱学生,关注每位同学成长,满足好、中、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整体素质的提高。
五、继续转变观念。
继续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政治教学,师生应共同转变教与学的观念。教师应营造一个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是学生乐学勤学;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种手段与形式,真能使学生有所得,有所感悟。教学中还要重视开展研究性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认真组织并落实到实处。学生则要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而不是死记硬背,不求甚解。要感悟和理解,注重学习过程,真正学会学习。
六、加强训练,提高审题、解题能力,注重思维方式的培养。
学生刚进初一,还不是很习惯开卷考试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单一,因此在平时上课时就要注意从多角度启发学生,培养他们发散思维遗迹归纳能力。同时,由于平时训练不多,学生考试时缺乏准确把握材料信息的能力,不能有效地提取信息,答题时不规范,不知道要将基础知识与材料、实际相联系,审题时不细心,马虎大意等。这都需要平时在作业与考试中加强训练,上好练习分析及试卷分析课,做到精讲精练。
七、关注生活实际与社会实际。
只有联系生活实际与社会实际,才能使书上的知识鲜活起来,才能使政治课走进同学们的心里,发挥它的德育功能,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情操。所以,教师在平时上课与练习中要密切关注学生时政,将时政引入课堂,并联系学生身边发生的事及家庭、社会实际,引导学生用理论知识去分析、说明这些问题,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第二篇:电视购物暴露出来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电视购物暴露出来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近年来,电视购物逐渐在各地兴起。电视购物的商品按类别来分,初步可以划分为化妆品、日用品、数码产品、服饰等四大类,很多商品是我们日常需要用的,通过电视购物节目可以使消费者更直观详细地了解广告产品的结构、功能和细部特征,同时又省去了逛街的劳累,节省了宝贵的时间。所以电视购物给消费者带来的应当是前所未有的全新购物体验。
但是,笔者近来注意到,部分在晚间11点以后播出的电视购物广告节目中往往夹带着一些不规范和不文明的内容。一些主持人夸张的表情、卖弄的语调,对商品进行“全能”的展示等,给观众留下了不是很善意的深刻印象。据笔者观察认为,目前的电视购物广告带给消费者的,更多不是产品实用价值的真实介绍,而热衷于对商品消费进行一种引诱和误导。一些暴露出来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广告内容有夸大之嫌,产品质量不可靠。如某品牌面膜,广告中商家邀请明星做现场演示,面膜晶莹诱人,包装精美,明星贴了十分钟后,脸庞马上显得水嫩白净。但是在电话购物尝试后发现,其外包装皱巴巴不说,面膜摸上去也很粗糙,使用后更是觉得皮肤更紧绷。笔者也曾买过一种连钢锉刀、毛刷都弄不破的亚麻袜子,可是使用2个月后就发现脚指头破洞了。
二、广告宣传的产品内容不明确,容易使人误解。最近1818黄金眼也曝光了这么一则电视购物广告引起的纠纷:某消费者在电视购物上购买598元手机送600元话费。可是话费既不能直接充到移动手机上使用也不能直接充到联通手机上使用,必须每次拨打特定号码挂掉,等有回复后再拨相应号码才可以使用。如此繁琐的话费使用方式,如果该消费者在电视广告中被明确告知的话,估计早已打退堂鼓,不买该手机了。
三、质保环节疑问重重且繁琐。当选购的商品出现了质量问题时,才发现消费维权的难度陡增。电视购物广告中一般只有400或800的电话购买号码,没有经销商和生产商的明显标志。消费者既不知道生产企业、产地在哪,也不知道售后服务如何。所以遇到质量问题只好再拨打电视购物广告售后服务电话,通过核对电话信息,他们才会给消费者开具证明,指出可以到相关售后服务店进行商品维修,过程令人难以产生信任度和再次消费的欲望;更有甚者把售后服务作为摆设。
四、使消费者被动落入电话骚扰的困境。笔者曾通过电视购物电话拨打购买过一台洗脚盆,留下了自己的电话号码。过了一段时间后,经常会受到电话骚扰之苦:“我们是某某电视购物,正在销售的一款产品很适合您,而且您作为老会员,还可以给您打折……”等等。
五、不符合精神文明建设要求的内容时有出现。一些电视购物广告采取的不适当的演示、说明、报告等手段,将本是一款阳光型、大众型的商品,变成了某种视角“毒品”,有悖精神文明建设要求。
存在如此多的诟病,“夸大虚假、引诱消费”几乎成为了电视购物的代名词,这严重影响了电视购物行业的健康发展。那么,产生电视购物鱼目混珠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不外乎下面三种情况:
一、通过虚假电视购物广告销售商品存在着暴利。吸引消费者眼球的便宜等虚假宣传产品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利益,况且电视购物的商品周期一般只有2-3个月,顶多半年,所以企业也根本不用太顾及品牌的长期效应和消费者的长远感受,赚一个算一个,导致生产企业不能够做到经营上的严谨自律,只注重对产品宣传的即时和消费诱导的最直接化。
二、电视发布媒体审核把关形同虚设。同样受利益驱动,在商家策划、广告制作和媒体审核发布商品几个环节中,关键的广告发布前的审查责任被淡化了,甚至被放弃了,致使那些只为追逐利益而放弃经营道德的违法广告都有了存在的空间。
三、日常监管存在着诸多不足。一是日常监控存在软肋,电视广告根据内容性质的不同,需要由不同的部门审批,由于各部门的信息不对称同时又缺少及时的通报机制,往往会出现如“审批的部门不知道真实的播发情况,监管的部门不知道审批的细节约束”等监管空档,使部分违法广告者产生一种侥幸心理,违法者有了付出代价的宽限期;二是违法行为缺少清晰的界定标准研究,使广告宣传设计有多条便道可以达到目的钻空子;三是社会思维的多极化发展现状,加之受长期的高强度视觉冲击,使社会关注群体要么适应,要么置之不理,理性的社会监督意识有所弱化。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为广告监督管理部门,有责任加强对电视购物广告的日常监管,以促进电视购物广告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从而更有效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开展治理:
一、引导为先,要为电视购物广告树立标杆。电视购物广告是一个大众化的广告营销形式,建立一种有效的社会选择机制,将有利于促进当前电视购物广告由杂乱走向规范、由漠视法律约束转向主动接受监督。这里我们所说的“社会选择机制”,就是要尝试确立一个规范严谨的示范广告平台,由政府或其管理部门主导,鼓励广大的企业或媒体业主,多角度多层面播发具有示范效应的电视购物广告,定期定时作为标杆在重要时段滚动推出,通过优胜劣汰,使一些不良广告和不规范广告自动脱离原有的运作轨迹,引导其走规范化道路,并最终成为社会自我管理的受益者。
二、着力规范,要为广告发布单位确立准则。要对相关广播电视媒体进行责任意识的再强化,要求独立设立电视购物广告的审查部门,形成一个有效的预先监控机制,严格广告发布的内部准入。同时,可以辅以事先向工商部门报备所播发广告的档案,与事后监测形成对比管理,从发布源头上使各类虚假违法广告得到有效遏制。
三、加强指导,要为电视直销企业注入新途径。工商部门在加强对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开展行政指导的同时,要积极发挥广告协会等有关行业组织的作用,专门成立广告宣传咨询委员会,努力在提供广告法律咨询、广告内容合法性鉴别和广告发布评价书等方面有新的拓展,为电视购物广告的发布加一道锁。还应引导电视购物企业诚信经营理念的树立,鼓励在“电视直销”模式下,尝试走“直销+分销”的路子,以减轻产品广告宣传的短期视觉冲击力要求。
四、多点监管,要为电视购物广告设置外控钮。根据电视购物广告流转各环节存在责任人模糊的现行特点,要让其违法行为无处遁形,加强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掌控和监督显得十分重要。笔者以为:一要对从事电视直销经营活动的企业,实施主体资格备案制,使日常监管更有针对性。二要确立重点监控点,对重点媒体和重点商品进行临时干预措施,做到全天候监测,分类制定相应的监管机制。三要对电视购物广告推销的商品实施实物跟踪抽查制度,主要检查其在售后服务、质量保证、退(换)货制度等方面的落实是否有明确的责任人和具有执行能力,并把重点放在及时查处产品在内在质量、外观包装、标志标识等方面的违法违规行为;同时要及时把广告宣传的商品质量信任度和商品信誉进行适当形式的公示,形成社会化的监督约束力量。四要探索实施强制承诺,要求销售企业、有关媒体在“电视购物”广告节目中开辟群众投诉通道,公布监督电话;同时,工商部门要充分发挥12315申诉举报网络平台作用,对违法行为进行曝光,形成全社会对电视购物广告的大监督格局。五要加大连环查处的力度,电视购物广告的全过程存在多个事主,如果事中监控缺位和事后查处不力会使相关单位违法成本过低,起不到全面震慑设计、制作、发布等各种违法源头的应有作用,因此,坚决及时快速地查处套案、系列案,杜绝“漏网之鱼”,是有效规范电视购物广告环境,以高压态势达到多层面引导其合法经营、诚信经营目的的有力手段。
第三篇:这次考试(作文)
这次考试,令人难忘
山东省巨野县巨野中学七年级张天巍
紧张,太紧张了。我迈着沉重的步子,走进了考场。这是升入初中来第一次大型考试。老师说:“这次考试的结果,将决定各科老师对你的印象,所以大家要努力,拿出自己的真实本领”。好,我已在心里下定决心,一定要考一个漂亮的成绩。虽然我现在已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但我还是按耐不住那紧张的心情,希望不要出什么差错吧,我在心里默默地祈祷。
监考老师走进教室,经过一番叮嘱,终于开始发卷。哇,怎么这么多张,做哪一个呀?我小学考试时,只有一张,可这次竟有了三张。“把所有题的答案都写在最大的一张上!”我终于做完了所有题目,只剩下作文了。我又拿起另一张,呀!这张才是答题纸,刚才这张,岂不是白写了。我一落千丈,犹如自己孤身一人走在那冰天雪地里。我该怎么办?我看了看表,噢,还有一个小时,这好像有人给我在路前点燃了一堆木柴,温暖了我那寒冷的心。快抄上去吧,岁月不待人啊!我赶紧奋笔疾书,终于把所有题的答案都写在了答题纸上。
赶快写作文,我的大脑里只有了这一个想法。写呀写。突然,我的心又一次碎了。我的笔没有墨水啦!我欲哭无泪,心想立刻写下绝笔,可惜天公不作美,偏偏在此危急关头pen
没有墨水。真是祸不单行啊!考场上有严明的纪律,会被判零分的!我想:若我语文得了零分,老爸老妈男女混合双打!呜„„言归正传,我想下策。我甩,我甩,啊,真乃吾之福也,钢笔显了。我加快写作速度。嘿!大功告成。本次考试可谓是一波三折啊!
虽然这事刚刚发生但我会铭记一生。粗心大意害死人,没有备用急死神呀!
第四篇:教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问题是
教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问题是:
1.对教材的钻研不够,有的教师没有吃透教材,教学不能较好地把握教材,对“文”“道”统一的问题处理不好。
2.读的深度不够,教师对读的指导不得法、不得力。主要是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认识应该深入的没有深入,触其表面。教师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把握不住时机,指导的方式方法不得当,读的方式单一。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把握不住契机,引导缺少方法。
3.语言的训练还没有得到足够的加强。一些课是进行了字词句的训练,但训练明显不够,特别是识字的问题(字音、字形、字意)在中高年级有所失落。
4.没有关注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尤其是课堂上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鼓励学生主动阅读,还没有留给学生较为充足的阅读时间“潜心会文”,边读边想,还做得很不够。
5.缺乏阅读学习方法的引导。阅读教学不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是目前阅读教学一大败笔,是无效教学最本质的表现。
6.很多课堂关注了“读写结合”,但是指导不到位,为了写而写。
7.课堂的评价缺乏。教师不知怎样评价学生的阅读表现,把握不住评价的时机。
8.板书没有引起重视,板书不规范,缺乏科学。
9.教师的素质还亟待提高。尤其是教师的文学素养贫乏,朗读水平不高。在课堂上大声范读课文的极少。有些语文老师写不好粉笔字,不读课文的问题要引起关注。
四、改进意见
怎样改进今后高淳县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这里一些粗浅认识抛砖引玉:
1.要既重“人”,又重“文”。
参加比赛的教师在经验交流前做了精心准备,制作了精美的课件, 在说课过程中,教师们各展风采,以全新的教学理念、恰如其分的课件运用,将自己匠心独运的教学设计呈现了出来,教师们展示了自己扎实的基本功和较强的驾驭教材、课堂的能力。通过参赛外塑形象,内练素质,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提高了教师业务能力,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推动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规范科学的发展。通过这一活动,参会教师对于说课有了全新的认识,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带进课堂,也为教师们提供了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有益平台,促使广大教师深入研究如何更好地提高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从而推进我校教师队伍教科研水平的整体提高。
二、主要成绩
本次赛课,评委和现场听课的教师大多持肯定的态度:认为我们的语文课正在向我们期望的目标回归,向常规课回归。这些课可以概括为“六多六少”:
1.注重“语文味”的课多了,重人文、轻语文的课少了。
语文课必须要有语文的味道,要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接受人文的熏陶和感染,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赛课中,我们惊喜的发现,离开语言文字,就内容分析内容或就人文内涵进行挖掘的课少了。绝大多数课做到了凭借语言文字理解内容,体会感情,体会重点语句的作用和表达效果,在此过程中学习了语言,同时进行了人文熏陶。如胡萍萍老师的《“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课,老师指导学生抓住“不管有没有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这一中心句,通过板块教学,把汤姆的话和父亲的几次对话,对应起来教学,让学生感悟明理。吴红凤老师的《夹竹桃》,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句,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在体会的基础上再进行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这样,语言、情境、人文内涵全都有了。“无需贴标签,道德的力量积蓄在学生心中,语言的魅力萦绕在学生脑际”
2.重基础的课多了,轻字词句教学的课少了。
本次的参赛课中语文学科的本位得到了更为有力的突出,语言文字的训练得到了明显的加强。一是重视语言的积累,字词教学得到加强,一些课做到根据课文本身的情况,正音、析形,做得扎扎实实(马秀珍老师的《蜗牛的奖杯》)。二是重视词句的理解,教学中老师们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词句,如杨雪美老师由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入手导入课文的学习。如姜义林老师《祖父的园子》抓住“自由”这个关键词展开教学。此外,许多老师注意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语句,采用比较、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句子,进而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三是重视词句的运用,在积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词语,夏爱香老师执教的《识字6》,一边读词语,一边让学生练习说话,在认读中相机落实了词语的运用和积累。
3.重视读书与思考相结合的课多了,课堂上“空读”的现象少了。
读书与思考相结合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加强,课堂上重新回荡起琅琅的读书声,出现了学生精彩的感悟和回答。杨雪美老师执教《秦兵马俑》时,让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朗读和默读结合起来,让学生读中有思,思中有读。王根娣老师执教《蜗牛的奖杯》,围绕“这是一个()的蜗牛。”,联系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朗读,在朗读中思考。吴红凤老师在《夹竹桃》教学中,采用师生互读的方式,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感受夹竹桃的韧性。马秀珍老师在《蜗牛的奖杯》教学中,声情并茂地范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胡萍萍老师在《“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学中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人物对话,体会课文的寓意。王万明老师在读懂诗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进行赏读……绝大多数的课,都做到了伴随着课文的语言在朗读中行走,读中悟,悟后读,读与思紧密结合在一起。
4.重视整体把握、内容简约的课多了,整体与部分处理失当的课少了。
以往有的课,教学要么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加上补充大量资料,显得过度臃肿,喧宾夺主,老师也难以完成;要么容量太小,一节课只抓一两段,密度小,效率低。此次赛课中吴红凤老师的《夹竹桃》,既注意整体把握,又突出重点,点面结合,取舍适度,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处理得当。
5.教学结构、教学过程、问题设计等注重整合、简化的多了,繁琐复杂、叠床架屋的少了。以往的教学设计,有的环节繁复,设问多多,搞得教师自己都迷失了,学生则被老师牵着在迷宫里转来转去。此次不少的课,用整合的思路,整合的问题,将教学设计成几大板块,清清爽爽,一目了然,体现出教与学的层次性。
6.教法灵活、简便,善用媒体的课多了,不加选择过多地引进图文资料,甚至“课件满堂飞”的情况少了。孙居桃老师在教《学棋》时,首先出示了围棋,做动作,引导学生观察“布子”。赛课中很多老师能够把重点词、句提炼到课件上,而不是整段、整篇不加选择,突出了词句训练的重点,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主要问题
教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问题是:
1.对教材的钻研不够,有的教师没有吃透教材,教学不能较好地把握教材,对“文”“道”统一的问题处理不好。
2.读的深度不够,教师对读的指导不得法、不得力。主要是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认识应该深入的没有深入,触其表面。教师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把握不住时机,指导的方式方法不得当,读的方式单一。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把握不住契机,引导缺少方法。
3.语言的训练还没有得到足够的加强。一些课是进行了字词句的训练,但训练明显不够,特别是识字的问题(字音、字形、字意)在中高年级有所失落。
4.没有关注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尤其是课堂上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鼓励学生主动阅读,还没有留给学生较为充足的阅读时间“潜心会文”,边读边想,还做得很不够。
5.缺乏阅读学习方法的引导。阅读教学不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是目前阅读教学一大败笔,是无效教学最本质的表现。
6.很多课堂关注了“读写结合”,但是指导不到位,为了写而写。7.课堂的评价缺乏。教师不知怎样评价学生的阅读表现,把握不住评价的时机。
8.板书没有引起重视,板书不规范,缺乏科学。
9.教师的素质还亟待提高。尤其是教师的文学素养贫乏,朗读水平不高。在课堂上大声范读课文的极少。有些语文老师写不好粉笔字,不读课文的问题要引起关注。
赛课开展期间,全体英语教师积极准备,认真组织课堂教学,深入钻研教材,努力探索课改新途径,提高英语课堂的质量。他们根据自身的特点,自制课件并充分运用于教学中,课堂生动而活泼,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充分展示了教学能力和水平,彰显出课堂教学的合理性、科学性、有效性。
课后,全体评委对参赛教师进行了逐一点评,同时结合自身的英语教学,提出一些问题和看法。
英语赛课活动的开展为教师间互相学习、切磋和锻炼提供了平台,进一步激发了老师们参与赛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了课堂学习的质量和品质。
第五篇: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总结了考生暴露出来的10点问题
湖北省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黄德灿总结了考生暴露出来的10点问题,希望对来年考生有所帮助。
有深度的高考作文不多
从总体来看,高考作文突出对文化底蕴和思辨性的考查。可是从阅卷的总体情况来看,文章内容普遍较浅显,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行文没有突出文化味,这应该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一定要重视高中语文教材,不可忽视读本的学习,平时多一点文化知识积累;缺乏思辨性,即没有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未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未来,这些都造成文章缺乏深度;写记叙文者少有理性的升华,写议论文者缺乏感性的表达。
十类问题,不可忽视
审题不当,忽略命题限制
仔细审题不难发现,命题中仍然暗含限制,这成为区分考生作文质量高下的一个标尺。限制有两处,一是“这些词语既是社会生产现象或人生经验的概括,又隐含着一定的文化意蕴和人生哲理”;二是“注意„三‟在词语中的含义”。从中可以看出,区分考生作文高下的度就是“文章要隐含一定的文化意蕴和人生哲理”。可不少考生忽略命题条件限制,仍停留在话题作文要求阶段,将其当作话题作文来写。
表现1:有考生以“团结就是力量”为话题来作文,从开篇到结尾只字不提“三”字,虽然阅卷老师猜测这句话可能是从“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中感悟得来,可是作者就是不提及,仅当作话题作文来写,这就属于扣题不准。
表现2:有考生写“三叔的高考故事”。虽然从形式上来看,文中有了“三”,可是在内容上仍扣题不紧。按照命题要求,“三”要有意味,有一定的文化内涵,不仅仅是一个数字。
对策:学会审题三要点。
1.把话题作文当作供料作文来看待。
话题作文和供料作文有很大的区别。话题作文强调文章和话题有相关性,材料可用可不用,文体选择的灵活性较大,有利于考生思维发散,而供料作文必须使用所供材料,行文主旨必须与所供材料吻合,文体上一般只能写记叙文或议论文,考生的思维呈线性特点。总之,话题作文具有开放性,供料作文显示限制性。
正因为话题作文具有开放性,很多考生没有意识到开放不是没有边际,忽略了近年来话题作文增加的限制性。如果我们忽视限制,盲目“开放”,就有可能偏离命题的指向。那么,怎样做才保险呢?话题作文一般提供了背景材料,我们可以把话题作文当作供料作文来看待。作文由供料引发联想、想象,如写记叙文,确定和供料内容相同的主旨;如写议论文,则由供料联系社会现实,找准相似点,将二者紧密结合起来分析推论。如果是多则材料构成的话题背景,则注意各则材料之间的联系,以这个联系点作由头生发开去。做到这一点,作文肯定不会偏离题意。
2.将命题关键词语扩展为观点判断。
半命题作文也有关键词,作文无疑要紧扣命题。怎样扣合才保险呢?最好的办法是将命题关键词扩展为一个观点式的判断句,以这个判断句(可以是一个单句,也可以是一个复句作记叙文的主旨或议论文的观点或其他文体作文的中心。
3.反复呈现有关话题内容的关键词。
为什么要在作文中反复呈现有关话题内容的关键词?这有两个好处,一是提醒自己,不要写着写着节外生枝,离题万里;一是提醒阅卷老师,我的作文始终紧扣了话题。
这里要说明的是,强调反复呈现,主要是指抒情性文章和议论性文章而言,不是要求在所有的文章中都要这样做。文贵含蓄,文学性很强的作文,不管有无必要,反复呈现话题内容关键词语,就面目可憎了。
时代感不强
考生对题目理解正确,但是没有与时代联系起来
表现:有考生写“三寸金莲”,大谈古代妇女如何受压迫,但就是不和实际联系起来,以古论今的语言丝毫不见。
对策:文章合为时而著。文章要有时代感是无疑的。如何体现时代感?若写记叙文,文中的人物、事件、背景要显示时代气息,反映社会热点,体现时代精神风貌。写议论文,要考虑命题主旨与当今时代在哪一点上契合,对目前社会问题,人们关注的焦点有什么认识。考生可做到:审题看时代,找到命题与当今时代扣合点;选择新材料,文中材料内容是最近发生的事;引用流行语,给文章打上时代的印记。
对词语理解有误
表现:有考生将“三顾茅庐”理解成“礼貌待人”,“三人成虎”理解为“人多力量大”,显然不妥,以此立意难以服人。
对策:如果对命题供选择的某个词语或某句话的理解没有充足的把握,建议回避。
另类形式,不合规范
表现:采用证明、符号、辩论等另类形式写作,但因为掌握不好,显得不伦不类。有些作文用荒诞法、意识流手法,表面看内容含蓄,实际上是含混不清,影响得分。
对策:平常作文时,学生可以利用这些另类形式,自由表述。但是考场作文要求尽量规范,所以一旦把握不好,就全盘皆输。因此,在考场上,考生还是应在审题、立意、文采上多下功夫,谨慎采用特殊表达方式。
思想不够健康
有少部分考生在文章中写到了社会阴暗面、庸俗面,但是没有加以批评,有的反而给予欣赏,这实属思想不健康,怎能得高分?
表现:有考生大谈“三角恋爱”、“第三者现象”、“三陪”等,但是没有鲜明的批判观点。
对策:作文要求思想健康,但要求思想健康,绝对不是不允许写社会的阴暗面。学生披露社会阴暗面,不应否定社会,使人泄气,而应针砭时弊,以引起疗救的注意。这是头脑清醒的人才有的认识,是有思想的表现。这样的文章与那些一味歌功颂德,肤浅地说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文章相比,不是有见地的表现吗?
写这样一类文章,考生要注意全面地看问题。记叙文立意,议论文确定观点,既要揭开社会的疮疤,又要让人看到希望;实事求是看问题,不任意夸大事实,不随意编造,耸人听闻;有真情实感,不要玩世不恭;要有正确的引导。
求异性文章,忽略前提条件
表现:有考生对“三思而后行”给予否定,认为这是优柔寡断的表现。这样的求异文章可以写,表现了创新意识,但是作者忽略了前提条件,即在什么条件下“三思而后行”才是优柔寡断的表现,盲目否定不能服人。
对策:避免说理绝对化,加强说理的深刻性。这要求考生的认识全面正确,符合客观实际。在思维方法上要运用辩证法分析。另外,这类求异性文章多是议论文,而衡量一篇议论文章的好坏,有“三看”值得考生注意:
一是看了这面想那面。世界上的事情是复杂的,考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为了使自己的立论有说服力,逻辑思维严密,在看到事物的某一面的同时要想一想事物的另一面,通俗地说,就是看了这面想那面。文章能够写出两面内容,就很不错了。
二是看到表面求实质。写议论文章必然要涉及到一些具体的事实。有不少同学以为在文章中列举的事实越多越好,有了这些事实就有了说服力,其实不然。作者在分析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时,注意将这一件事和周围的事情,或者说和它有关联的事情联系起来思考,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论述的深刻性就在这里。
三是看到前面推后面。为了显示问题的性质,给读者更多的启示,当考生透过现象看到问题的实质以后,还可以“瞻前顾后”,依据已知判断未来。
抄袭试卷材料,犯了大错误
表现:有考生偷懒,在作文中抄袭高考试卷阅读材料,导致低分。
对策:其实作文材料到处都有。如果非要用试卷上的材料,也要用自己的语言灵活转述出来,或者摘录某些语句,千万不能原文照抄,以此作为文章的主要内容。
堆砌诗词华赋,文章华而不实
表现:整篇文章都是华丽的辞藻,但是内容空洞,这说明考生平时积累不够,只是将考前背诵的词语堆砌在自己的作文中。
对策:平时多阅读,多积累,多分析,在增强文采的同时,加强思维深度训练,扩展知识面。
形式上的不协调
表现:有些作文前面看上去是议论文,后面却是大段描述性文字;前面是世界革命,后面是“我”的经历,缺乏过渡,造成形式上的不协调。
对策:善于运用过渡句,学会大和小、点和面之间的过渡。议论文中引例一般应用陈述句。
表达不规范
表现:高考作文都是经扫描后才开始阅卷,有些考生行文不规范,书写潦草,到处涂黑圈圈等,造成扫描后的文章模糊不清,或者色彩暗淡,看不清字。
对策:这是老生常谈的问题,考生除了写字规范外,还要使用规范的笔,并且写错后要轻轻涂改。
如何写就一篇高考佳作
高考作文总体要求是:追求一点文化色彩,显示哲理思辨,注意文体特点互补。写记叙性文章,多一点细节,多一点情感,多一点理性;写议论文章,多一点分析,多问几个为什么,多一点感性。考生一般写的是议论文章,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要求:
1.大处起笔,小处落笔,注意过渡。
大处起笔,显得大气,站得高;小处落笔,切口小,容易驾驭,又容易深化。大处起笔,全面扣合命题材料意旨;小处落笔,突出作者的独到见解。只是由大到小时要注意过渡。
2.切分论点,各个击破,落脚要稳。
文章论点一经确定,可以对论点的内涵和外延作一个准确切分,或并列,或递进,逐一论述。分解层次,全方位立体地表述自己的感悟,理性色彩会更浓厚,有时还有一种铺排的效果,对读者的冲击力度很大。
3.材料要明,分析要准,注意辩证。
衡量一篇议论文章是否优秀,首先是看作者是否揭示了命题的意旨,论据是否典型,分析问题是否充满辩证法。论据角度明确,分析揭示了事物的本质,注意了辩证法,内容就有了深度,语言的分寸感就会很准确。对那些内容复杂的现象,为避免片面,最好是肯定一点,顾及其他。
4.追求诗意,加强感性,表意归根。
文章紧紧扣住立意关键词,语句追求一种诗意,将诗意融于自我人生感悟之中,给读者以回味和唯美感受。具体操作方法是:①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议论文字避免抽象说教。②运用大量对偶句、排比句,骈散交错。③将感性体验浓缩为形象性语言。语句具有浓厚的感性色彩,即使是复述现成的论据材料,也尽可能用诗化的感性语言,让语言灵动起来。
5.语意含蓄,说故论今,文化味浓。
优秀议论文要求语意含蓄,说故论今,追求文化底蕴。办法有:①压缩语言,增加文句容量;②顾及历史,寻找文化渊源;③思考辩证,显示哲理情趣;④留下空白,不要把话说满;⑤注重修饰,追求文学色彩。材料引经据典,分析古今勾连,叙事灵活呈现,语言修辞精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