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专家教你如何在语言课程后完成续签
英国签证高峰在即,尤其是有配读语言课程的同学,马上就要开始递交签证了,你们做好了准备么?材料都准备好了吗?尤其是资金证明是否准备完善,这是最容易被拒签的材料原因之
一。下面滴答网为你们简单解释一下。
读语言课程的学生有一个问题,就是在英国结束语言课程后还需要延续签证,所以在英国续签又称为一道关卡。在英国申请续签的程序跟在国内申请英国入境许可的程序不同,相关法律非常严格,如果学生无法提供相应的文件,会因为被拒签而导致无法在英国完成学业。续签最好和注册课程同时进行
大多数到英国读语言课程的学生,都持有将于2013年10月初到期的学生签证。因此,为了在英国大学继续学位课程,留学生们需要对所持的学生签证进行续签。在学生签证上,学生所在的大学已经列明作为学生签证的保证人。如果你要继续在英国的大学完成学位课程,可以在邮寄签证申请的同时,在大学注册新课程,而无需等到新的签证签发。
注册和签证申请同时进行十分重要,因为签证需要一个月或更长的时间,所以不要因为等待签证而耽误注册的时间。具体说来,学生们可以通过学校学生支援中心(StudentSupportCentre)递交签证申请。在修读学前语言课程期间,学校会准备你的申请并寄送出去。
续签需要提供两类文件
一般来说,续签需要提供两类文件。首先是学位证书原件或成绩单原件。如果这些证书不是英文文件,那么学生必须提供其翻译版本。翻译版本必须由一位专业翻译员或翻译公司提供了认证的翻译文件,翻译上必须标有日期,并且提供译者或翻译公司授权人员的相关资料。其次就是雅思/托福考试的成绩证书原件。
资金存期不够或将被拒签
续签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资金证明。学生需要证明已经支付了学位课程第一年的学费,或者银行账户有这笔资金。如果学生已经支付了全部或者部分的学费,学校将会提供已收到学费的证明。
同时,还要证明你有7200英镑用于支付9个月生活费用(如果是在伦敦地区的学校,资金则需要达到9000英镑)。这笔资金必须存在学生的银行账户或是学生父母的银行账户,学费或生活费必须存入银行至少28天,该期间,账户的余额不得少于要求数目。如果资金不符合要求或存入银行的时间不够,都可能会被拒签。
与学生签证申请一起递交时,学生的银行账单日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并且必须显示:学生名字或其父母/法定监护人名字;账户名称;账单日期;银行的名字和商标;可以支付学费和生活费的金额。如果得到官方的赞助,比如,政府或是大学,你需要提供说明详细信息的原始赞助支持文件。
学生最好在英国开立的银行账户,并用该账户作为最近证明,因为这是证明资金最简单的方式。但学生必须牢记,证明该资金存在银行账户28天。因此,如果学生采取这种证明资金的方式,到达英国后尽快开立账户。如果学生使用中国的银行开具存款证明,英国边境署(UKBorderAgency)可能会不接受此类存款证明。
第二篇:“奔三”80后如何理财? 专家教你四招
“奔三”80后如何理财? 专家教你四招
“奔三”80后 理财路上“三十而立”
集体迈向30岁门槛的80后,结婚生子、供房养车、赡养父母、交际应酬……他们正在迈入产生巨大消费的一个人生阶段。花钱易,挣钱难,究竟如何理财,才能彻底脱离“月光族”,实现聚沙成塔的理财目标?在理财这条路上,80后,你们“三十而立”了吗?
第一招:10%用于投资
“10%法则”是指把收入的10%拿来投资,积少成多,积腋成裘,将来就有足够的资金应付理财需求。例如你每个月有3000元收入,那么就每月挪出300元存下来或投资,一年可存3600元。每个月都拨10%投资,经年累月下来,可以储备不少资金。
对于大多数人,偶尔省下收入的10%存下来很简单,但每月坚持下来并不容易。很多人往往到下次发工资时,手边的钱已所剩无几,有时甚至是入不敷出。如果是这种状况,我们建议改变用钱习惯,用先存再花的原则强迫自己存钱。
第二招:区分投资与消费
区分投资行为与消费行为。一般人消费前,没有这种概念。先请看一个例子:
10年前小张和小王是同窗好友,工作6年后不约而同地都积蓄了近20万元。4年前,他们都花掉了这20万元。小张按揭了一套房子;小王则买了一辆奥迪。4年后的今天:小张的房子市值100万元,而小王的二手车,市值却只有10万元。两人的资产明显有了很大差异。
他们的收入都一样,同样学历,基本具备同样的社会经验,为何大家财富不一样?原因就是小张花钱买房是投资行为——钱其实没有花出去,只是转移在房子里,以后还是归自己。小王花钱买车是消费行为——钱是花出去的,给了别人。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如果是投资,只要以后回报好,现在就不存在贵不贵的问题;如果是消费,只要以后贬值,现在再便宜也是亏损的。由此可见,看见打折就去买自己根本用不着的东西,看上去省了,其实还是在赔钱。富有的人是“小钱糊涂,大钱聪明”,一般的人是“小钱精明,大钱糊涂”。作为80后来说,投资什么都不如投资自己最有回报。
第三招:养成记账好习惯
对于频频“月光”的“80后”,最首要是节省日常开支,而最有效的办法是养成记账的习惯。每天对着手机、电脑的“80后”,采取电子记账方式更好,传统账本已经落伍了。
目前大大小小的记账网站和软件有数十个之多,原理大致相似:注册登录后,会出现一个记账的页面,里面详细分列了很多条款,比如账目日期、现金数额、信用卡金额、储蓄卡金额,条款还分为收入和支出,对于支出的每一项用途,比如教育、金融、投资等各种用途都有明确的分类。还有一些记账网站,提供了短信记账等更为方便的记账方式。
除网上记账外,目前手机记账软件也开始风靡。目前已推出了不少手机记账软件,如MoneyLogger、手机记账本、挖财365、iwalet记账管理等。手机记账比网上记账更方便,能随时随地记账。这样记账会对自己的消费情况有一个大致了解,碰到很多额外支出,就会能省则省。
第四招:混搭理财巧制胜
对于“80后”的年轻一代来说,正处于牵挂较少、赚钱潜力不断提升的黄金时段。由于他们风险承受能力较强,且投资思路灵活,因此,在保持投资进攻性的基础上,不妨采取“混搭”,黄金、基金、理财产品等一个都不能少。
不过,若“80后”在家庭形成期,可将35%投资于债券和保险,15%留做活期储蓄,可以适当降低高风险投资比例。除混搭理财外,“80后”最需要强制储蓄,而强制储蓄最好的办法是进行基金定投,这样可以规避由于突发事件造成的财务危机。目前的工薪一族其实都非常适合基金定投,可以管理工资等流动资产。有关数据显示,即使投资比较稳健的债券型基金,过去5年的总收益率仍然可以达到80%。若每个月省下500元做基金定投,收益非常可观。
理财专家有话说<<<<
房产投资要慎重
“80后”办理房贷要遵守“三一定律”,即每月的房贷金额不超过家庭月总收入的1/3。而且,对于刚工作不久的“80后”来说,可以采取等额还款方式,虽然累积承担的利息支出会多些,但其优点在于月供初期压力相对小,不至于在置业后负担过重。同时,置业中,还要考虑购房后的生活紧急预备金需要,一般至少要留足3个月的流动资金以备所需。在手上略有闲钱后,不应急于提前还款,相比于银行仅0.36%的活期利息,通过巧用银行产品减少利息支出会更合算。
抑制消费有诀窍
“80后”要懂得善用“团购”分割消费。现在大到房产,小到咖啡之类的日用品都可以进行团购,如此一来,能增强购买人的议价能力,从而达到省钱的目的。很多商品的批零差价多为10%~20%,副食品甚至超过了30%。团购能增大购买量,拥有更强的价格谈判能力,这样可以节省很多钱。此外,分割消费原则很重要,中午同事吃饭采用AA制,和多人一起包车旅游等,可以吃好玩好又省钱。不过,理财专家提醒,这些办法虽然省钱,但还是在消费。80后要注意财富是一个由少到多逐渐积累的过程,每个月最少要存下工资的10%。
有效管理信用卡
如信用卡一般都有51天或者56天免息期,可以简单将手中信用卡安排一下账单日,使每笔消费都尽量享受到最长的免息期;另外,可关注各信用卡的分期付款商品,选择正好是自己所需的购买,也可节约支出。理财专家还表示,“80后”信用卡张数不要超过3张。
“无财可理”的80后理财路
赚钱养家、孝敬父母、抚养孩子,随着愈来愈多的80后跨入社会“夹心层”,理财成为他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近日,本报发起了一项有关“80后的你是否拥
有详尽理财规划方案”的调查,在通过网络、社区回收的60份问卷中,7成被访80后尚没有明确的理财规划。
调查显示,过半被访者因月收入不高、开销较大导致“月光”,继而陷入“无财可理”的窘状;4成人认为,整日忙于工作赚钱,缺乏对理财标的的认知,也没有对理财规划予以足够重视;近3成人表示,在缺乏合适投资渠道的情况下,把钱存银行最为放心;2成人表示,曾投资于风险过高的领域而招致亏损,眼下对于理财不敢轻举妄动。
针对调查结果,业界专家指出,80后理财需从节制消费、强制储蓄开始,同时应及早制定详尽的理财规划方案,并在此指引下构建合理的理财组合,以满足家庭日后的财富需求,避免资金链遇突发事件断裂而影响正常生活。80后“夹心层”当画好“理财蓝图”
看《奋斗》,明白了什么是80后真正的青春激昂;看《蜗居》,知道了80后的爱情也需要面包的支撑;看《裸婚时代》,了解了从爱情到婚姻,必须学会过日子;如今,看正在热播的《而立之年》,领悟到当80后终于要扛起上有老下有小的负担时,现实远没想象般轻松。
对于目前年龄在24至33岁之间的80后一族,事业正处转折关键期,同时面临父母赡养、房子、车子、孩子供养的多重压力,他们已逐渐担起顶梁柱的重任,成为社会“夹心层”中的一员。他们开始思考,如何让“老有所养,小有所依”,如何面对通货膨胀带来的财产逐年贬值压力,如何让生活过得更加有保障等现实问题。然而,当具体到家庭财富目标通过何种方式实现等细节时,却只有少数人有清晰的理财方案。
月入3500元也“无财可理”
被访人:郭毅
年龄:27岁
同多数80后一样,面对花钱还是存钱的问题,郭毅给出的答案迥异于父母,“我根本不存钱。活在当下,不挺好吗?”尽管在经济学家们看来,郭毅这种典型的“挣多少花多少”的80后消费态度有助于未来中国经济再平衡所急需的激增消费,但对个体及家庭而言,这种观念却暗藏危机。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郭毅刚和妻子吵了一架,依旧因为经济问题,即两人互相埋怨对方不懂得如何存钱。其实,婚后的两人曾信誓旦旦地向双方家长保证存钱没问题,可真正过起日子来却发现这并不容易。
郭毅在一家培训机构的办公室上班,月工资3500元左右。妻子在商场做前台,月收入只有2500元,他们的大部分收入基本都花在了娱乐、化妆品、鞋帽等消费上。郭毅说,不是自己胡乱消费,而是花着花着,钱就没了。为摆明事实,郭毅将每月开销依次罗列给记者看:早饭和午饭基本上每月要花500元,晚饭以在外就餐为主,一个月下来总计也要600元左右,即使和妻子不固定谁付钱,平摊下来一个人也有300元。此外,加之不定期的朋友聚会,又会增加500元。所以,仅“吃”这一项,每月要搭进1300元。再看出行与通讯方面,并非有车族的郭毅每月要为公交卡充值100元,手机话费100元,在不选择打车的情况下,总计200元的成本。而购买衣物上,郭毅每个月都会给妻子添置一些时装,本着“不求多,但求精”的原则,平均下来1000元。同时,购买牙膏、牙刷、卫生纸等生活用品的月花费为200元。若再扣除偶尔打车、朋友同事婚礼、满月酒等必要应酬,每月工资基本上只能剩个零头。曾经说好的每月各存500元,就这样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化为泡影。
“其实,平时生活还能将就应付,但想到以后有了孩子,或遇突发事件急需大笔钱时,就完全没辙。”郭毅说,他们不愿向父母伸手,也一度尝试存钱。婚后前两个月,两人说好每月各存500元,一个月就是1000元。可到了第三个月,妻子说要换手机,存下的钱瞬间归零。“后来又存过,但总会有意外开支,总之就是存不下钱。”
郭毅的懊恼事实上很多80后小夫妻都存在,他们喜欢追逐新鲜事物,喜欢享受生活,渴望事业获得发展赚更多的钱,可现实生活却时常令他们左右两难。并非他们不想理财,而是无财可理。业界人士认为,对于像郭毅一样的80后,理财需从节制消费、强制储蓄开始,否则永远会陷入“存不下钱”的窘状。
昔日“刷卡族”变身精明主妇
被访人:小白
年龄:29岁
2011年结婚的小白和老公都是普通公司职员,家庭月收入6500元。两人曾在单身时期皆为不折不扣的“月光族”,结婚的所有花销都由双方父母资助。刚成家时,小夫妻尽管没有经济负担,但也没有一分钱存款。对于理财规划,二人更是没有丝毫概念,只是将月收入放进银行卡,随时“喜刷刷”。直至今年初,在亲朋催促下,小白将生宝宝列入计划,“月光生活”才宣告结束。
为避免未来小三口的生活“捉襟见肘”,双方父母每家掏出5万元予以“援助”。在将这10万元资金存入银行的过程中,小白偶然发现某款银行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高达5.6%,投资期限为6个月。一番咨询后,她果断购买了。也正是从那一刻开始,小白对“理财规划”四字有了初步认识。她发现,原来闲钱存定期或活期是最笨拙的方式,根本无法实现家庭财富目标。为进一步了解并制定理财规划方案,她找到理财师求教,并将未来5年的收入与支出进行了大致估算。
在理财师的帮助下,身为家庭主妇的小白很快补上了理财这堂课。对于未来,她做出了如下打算:在家庭月收入保持现状的情况下,控制月消费额在4000元,这样一来,一年可存下3万元结余。在这10万元理财产品到期后,可以将其中的3万元(一般家庭备用金为双方月支出的5至6倍)作为家庭储备基金存入银行,2万元作为宝宝出生的花费备用,其余5万元可以继续购买理财产品。此外,关于宝宝出生金的准备,小白在理财师的建议下,计划每月拿出1000至1500元固定金额定投一只债券基金,其主要投资于国债、金融债、地方政府债、企业债和可转换债券,是一种固定收益型投资工具,风险较小,比较符合稳健性的风险要求。同时,小白还准备在单位现有社保的基础上,选择购买一些商业保险,包括重大疾病保险和定期寿险,若日后有条件再酌情增加意外险。不论对未来生活还是家庭成员都是一份保障。
第三篇:澳洲留学语言课程 三大误区专家解答
澳洲留学申请中,需要雅思成绩等语言能力的证明,而没有达到相应语言要求的可以先通过在澳洲大学的语言中心学习语言课程,再通过考试入读澳洲大学。可能大多数同学都了解了这么一个情况,同时也有不少疑问,因此,津桥留学专家为大家作以下简单的解答。
Q:去澳洲留学学习语言不是延长了留学时间吗?这对学生来说有什么好处呢?津桥澳洲部经理聂巧艳老师表示:很多同学都问到这个问题,其实在澳洲大学的语言中心进行语言学习,更能够快速适应澳洲当地学习和生活。由于澳洲大学语言中心的课程多元化,适合各种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针对英语为非母语的学生来说,在适当的语言环境下,将激发语言学习的天赋,能够更快更好地掌握这门语言,这种英语课程不仅是老师教授学生如何去听、说、读、写,还将指导国际学生更好地去了解澳洲。
在课堂上,学生将学习到对将来学习有帮助的课程,比如如何准备考试,如何高效地做课堂笔记。学生在进入主课程的学习前,学习到这些有用的学习技巧,将会帮助他们更快更好地适应澳大利亚大学的学习生活。
Q:去澳洲学习语言的费用昂贵吗?还不如在国内先学好了再过去?
津桥澳洲部经理聂巧艳老师表示:其实,澳洲留学费用相比其它热门留学国家来说是很低廉的,仅拥有40所大学的澳洲,有八所大学位列世界TOP100,您就可以看出澳洲大学的教育是在相当高的水平,具有很高的性价比。澳洲大学的语言课程设置灵活、学习技巧的掌握、语言环境等优势,是很难在国内仅靠天天堆砌单词、做题库来实现的。而且澳洲大学的语言课程可不是想读多久都行的,需要根据学生的语言基础,因人而异,按规定是不能超过30周。
报读语言课程的同学需要提早几个月抵达澳大利亚,在主课程开始前完成语言课程。学习语言课程比较轻松,其间可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适应澳大利亚的生活和语言环境。到主课程开始时,学生就可以更轻松地融入大学的学习生活。
Q:现在澳洲大学,尤其是八大名校的语言要求太高了,没有达到语言要求就不能去读语言课程了吗?
津桥澳洲部经理聂巧艳老师表示:有不少澳大利亚大学的校方反映,有些学生即使雅思达到6.5分,语言水平依然成为学习的阻力,实际运用能力仍有不足。因此,越来越多即使达到了雅思成绩要求的学生,仍主动要求提前赴澳读几个星期的语言课程,澳大利亚也有不少大学的语言中心设有一些教授学习技巧的短期语言课程,专门针对雅思符合要求的学生。
第四篇:评估人员在完成审核分析工作后
评估人员在完成审核分析工作后,发现企业存在疑点较多,按规定向企业发出《纳税评估约谈通知书》,要求企业财务人员于2006年5月20日当面举证。在具体实施约谈举证时,纳税评估人员就企业存在的问题逐一展开:
疑点一:虚抵进项税额问题。企业解释为并不存在虚抵进项税额问题,之所以进项税额控制金额与实际抵扣税额不一致,是因为企业实行返场开票制。即该企业在进货时不向销货方开票,待到退货或保质期满后,再由对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企业再抵扣进项税额,由于各种商品保质期不同,造成抵扣时间不均衡,所以可能存在进项税额控制金额与实际抵扣税额不一致的现象。
第五篇:这名转业的人力资源专家,教你规划退役后的职业生涯(大量干货)(写写帮推荐)
这名转业的人力资源专家,教你规划退役后的职业生涯(大
量干货)
导读:3月28日晚20时,再出发邀请到了《从一名政工干事到公司HR究竟有多远》一文的作者Bernard,以“如何做好军人职业规划”为主题,与再出发众多粉丝进行交流,并逐一解答大家的疑问。我们将分享内容专门进行了梳理汇总,希望对众多的“再出发er”有所帮助。各位战友好,今天我分享的主题是如何做好职业规划,首先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其实我的经历在我之前的文章里已经陈述过了,其实不复杂,复员与读MBA同时进行,毕业进入咨询公司,从事人力资源咨询工作。所谓咨询,就是为客户企业提供人力资源系统规划落地,我为多家上市公司提供过服务,由于常驻在客户公司,也见了各色人等,作为顾问也带过客户公司的团队。之前还有战友问怎么进入咨询行业,这里顺便回答了,两个途径:①好的学校背景+年纪不大,作为应届生进入,②较好的学校背景和好的工作背景,作为资深人士进入。先大致介绍一下今天介绍的框架。其实职业咨询的框架都类似,接触过相关咨询的应该都有印象,重点在于结合自身情况来谈.理论上职业规划可以用这四种理论来进行,但是对于我们这种面临职业转型的人来说,更多地是用特质论和适应论来进行规划,在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面临各种平衡时才会用到发展论和建构论。所以我今天的分享就分为两大部分,如何发挥特质和如何适应职场,实际上的含义就是你适合干什么,以及你能干什么。第一部分:如何发挥特质 我接触过不少战友,希望离开部队的,除了服役年限较长的前辈,相对来说还是觉得在部队难以发挥自己的特质,不适应部队,希望能够赶紧重新来过,所以了解自己是最重要的基础。第一步:对性格和倾向进行测评 这方面我是建议大家在这些测试的基础上,找到一些更专业的测试,例如哈佛商学院研发的Career Leader,合益咨询的Talent Q等,这些都是收费的,但是更权威、更专业,能够让你更深入地了解自己。我个人感觉,这个钱还是不要省了 第二步:对职业进行探索 专业的测评,一般都会给出你适合的职业,但是在不同环境下同一个职业可能有完全不同的含义,所以实际上你在中国,或者在某个特定地区和行业适不适合某个职业,是需要自己去探索的。
第三步:选择合适的行业和企业
这一步其实已经跳出了你个人的特质,是要将你的个人特质与大的趋势结合起来。一是选对行业。吴晓波认为未来十年的增长点是新实业,新消费,新金融,新城镇化四个方面,当然还有很多经济学家对未来的预测,我给大家提供一个思路,就是看看美国哪些行业是扩张的,哪些行业是衰退的,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二是选对企业。十年前,外企风光无限,央企、国企紧随其后,然后才是民企。10年后,中国企业的格局重新洗牌,移动互联、大数据趋势已经凸显,以BAT为首的互联网企业稳稳坐上第一把交椅。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加剧,需求职位更加多样化,民企竞争力日益凸显。市场技术演进的周期变短,新业务模式迭代快,企业竞争力以技术为导向更加明显;创投资本充裕促生大量小而美创业公司,新生代管理思维出现;大公司平台化、扁平化趋势明显。这些变化对求职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同时也带来了更多挑战。三是选对地点。二线城市较好的产业政策,吸引大公司进一步优化全国布局,职位布局更均衡。一线城市压力较大,竞争激励,同时资源也更为丰富,是否去北上广深,大家可以斟酌一下。以上这三点,这样说可能比较抽象,我举个例子,假如测评或者自我评估出来,是适合做HR工作的,但是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HR的工作状态是差别很大的,有的是较为轻松又有些繁杂的准内勤工作,准点可以下班;有的是要去激励一线的战斗岗位,长期在高压下工作,这个就需要去摸清楚。第二部分:如何适应职场
第一步,设定远期目标。这个远期目标,可以设定的高一些,现在做不到也没关系。这个目标更多与价值观相关,而不是与你现在所掌握的资源相关,梦想不一定实现,但没有梦想,就像最近一篇文章《25岁你就把自己给杀了,只不过到75岁才入土》一样。
第二步,设定近期目标和前往远期目标的路径。近期目标,最重要的就是人岗匹配。如何做到人岗匹配?这可以三个层面来说。第一层,基本面良好达成,这关乎你能否通过简历筛查。包括你的专业水平、项目实践、兴趣爱好特长、价值观等。对我们来说,如果没有相关工作经验或者项目经验,五年之后你的学历和专业就基本没用了,这是我们最大的困惑所在;更严重的是,不少战友还是学战术、学指挥出身,要转到社会更为困难。如果希望能够完成转型,在部队的时候要抓住一切机会来与社会接触,利用休假机会去工作,有条件的去兼职。其实只要有心,十几天时间你就能对一个企业、一个行业有一个框架性地认识,再回到部队去学习的时候就不会像无头苍蝇一样了。第二层,技术面要长期积累,这决定你能否通过面试。所谓技术面,主要包括沟通能力、执行能力、市场敏感度、跨界思维等“软实力”,这也是相对难的地方,在面试时越来越重要。那软实力从何而来?用心+思考+总结。同样的工作,可能用心的人体会到的就多,就有价值,所以在技术面这个层面,心态很重要。要深入的思考,总结和提炼,最后升华。在部队,要注重这些软实力的修炼,实际上如果你的软实力足够,团级干部经过短期的适应后,出来去中小型公司干个中层问题不大,我了解一些民营企业就比较喜欢要自主择业的行政干部,有些甚至是大型上市公司。第三层,宏观面要匹配,这决定你能否融入企业,胜任岗位。看岗位要求前首先看企业文化,文化是基础,如果对面试企业文化不做了解,或者不适应,即使面试通过,后续的工作开展也会很困难。如何去理解岗位的定位也非常重要,大家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去了解企业的运作和岗位职责,也可以通过校友、战友的网络去了解一个企业和岗位。从我的体验来说,即使是知名上市公司,在某种意义上也乏善可陈。在中国的特殊国情下,大多数退役军人不能参加校园招聘的话,直接参加社会招聘,是很困难的。因为校园招聘要求是比较宽泛的,相对宏观,更注重能力素质;社会招聘则是直接要求相关工作经验。我给大家的建议是,要么想办法把工作经验接续起来;要么通过读书,比如说MBA这样的,重新获得校园招聘的机会;要么就要做好从基层做起的准备,而且可能是销售、行政、生产、质量管理等起点较低的工作。退役后继续求学这件事,我是持积极态度的。无论是军官的MBA,还是战士的自考,因为我确实看到了作用。我服务的一家上市公司的一名中层,就是本科自考,又正在考MBA。这个学习的过程,能带给你知识,又带给你行业和职位的信息,还能让你近距离接触他人的人生轨迹。有人问考MBA的事情,这个看是考国内还是国外的了,要求不同,个人经历可以照实际的写,因为MBA的生源强调多元化,美国有些标榜关注社会服务的高校,更愿意招收一些军队或者政府、公益组织成员。你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表现的比同龄人更优秀。很多人关心考证有没有用,我的观点是肯定有用的,但不能为了考证而考证,考证必须服从你的职业规划。拿最火的司法考试和注会考试来说,的确能够改变你的职业方向,但是做律师、审计和财务,不知道你能不能有拿3~5年很低收入的收入,来补上基本面的差距? 我身边科班出生的律师一个月5000的也有。大家一定要转变思维,在公司里,你的价值就是收益减去成本,没有人会白给你发工资,尤其是法律、会计、咨询这种专业服务,你所承受的压力会远比在部队大。具体方向来说,法律有几个大类就有几个方向,这个是要具体分析的,以我们大多数理工科的出生来说,知识产权法方向是一个连接性比较好的方向。当然,如果你够牛,司法考试和注会都考过,去金融行业是不错的。去公司当法务、做律师,考检察官法官都可以,愿意将法律作为背景的,去做外贸、商务、合同也可以。第三步,做好积累,同时不断修正路径。一份调查报告认为,一个人如果要掌握一项技能,成为专家,需要不间断地练习10000个小时。也就是说,如果每天练习5个小时,那么需要6年的时间,如果你每天只能学习3个小时,那么需要10年时间。在职场上也有3年、5年的槛,一般认为3年算是熟手,5年基本上可以独挡一面。
为什么说路径会修正?因为当你干上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发现一些以前没有相关的机会会出现在你面前,你对职业的思考也会更加深入。热情的 Bernard在介绍完职业规划的办法之后,还对群友们提出的问题逐一进行了解答,我们选出了比较有代表性的10个问题解答,整理出来后与大家一并分享,供那些有相似疑问的战友借鉴参考。1、27岁,副连,曾在人事口帮忙,不擅言谈。想进体制内,证券司法人力资源都有关注,目前还未找到方向,想听听建议!每个地方安置的政策都是不同的,想要进体制内,就需要了解目标地的实际情况,否则许多准备可能是没有意义的。就拿北京来说,许多安置单位比较看重证书,如果你现役期间获得了一些有用的技能证书,那相对转型就会顺利一点。如果是方向问题,就需要就我之前的分享内容,来进行深入思考。
2、我是药师,干龄六年,研究生即将毕业,回到基层又被荒废,在体制外竞争力继续减弱,深感危机,求指导!保持你的学习能力,跟着后期的改革,离开体制并不会太难,应该不需要再经历一个很长的时间来脱下军装。如果你实在走不了,那可以选择通过借调、进修,来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技能水平。
3、我是技术干部,人到中年!感觉自己能力退化,啥都不会。自我感觉对物流,仓库管理比较懂!会开车,会叉车,吊车这些!以后怎么规划比较好? 从问题就看出来,你对未来的职业起点要求并不高,这挺好。目前这种蓝领工作是比较好找的,而且以你的学历、经历,有很大的可能性快速进入到管理层。4、32岁,副营2年,硕士,今年准备转业到北京,在部队曾从事4年干部工作,转业后个人想法是进央企,能从事人力资源相关工作最好,现阶段主要是在复习备考,想请问一下目前我该如何规划短期和长期的发展计划? 这样的条件是很好的,特别是有硕士学历的很宝贵的工作经验,转业进入到对口的部门当然最好。不过你也可以考虑一些其他相关的动作,比如纪检、内审等类似的,也不失为好的选择。长期的计划还得看你的人生目标,看你自己的的成就感深层地来自哪里。从目前来看,建议你去从事HR,既解决了就业,也能够有一定的时间供你对自己的人生发展进行思考。
5、本人36,大学军校本科,持有一级建造师证,长期从事建设管理,业务能力较强,擅长协调沟通,内心想自主择业,但也怕高估自己,失落迷茫。另,也想考MBA之类,是否必要,是否很难? 拥有一级建造师证书,业务能力强,这是非常好的职业条件,而且年龄不大,是比较适合自主出来自己做事情的。关于MBA,这需要分析。建议:先不要着急,因为MBA是个锦上添花的东西,可以在工作一段时间后,根据实际需要,去读一个在职的MBA,工作不耽误,而且也能由实实在在的工作去牵引你的学习。
6、基本情况:某航年轻技术干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转业后想去民航发展。打算考研但还不到准许年限。个人学习热情很高,平时有大量的空闲时间(现在用来看书和学英语)。考研必将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准备,上研也要花费两三年时间。我不想投入这么多资源最后的回报只是一张文凭。问题:如何选择考研专业?是继续本专业本业务?走“一专”道路(又担心到了转业年龄学历拼不过那些北航南航的)。还是跨专业?比如英语,法律,走“多能”道路。首先,考研投入的,绝不能仅仅是用2,3年时间换一份文凭的事情,其中还应该包括人脉、见识等多方面的收获。我们曾经做过一次考验问题的分享,里面有很多干货,你可以具体找出来看一下。如果你想早点到地方工作,那这时候考验肯定是不合适的。你所说的跨专业问题,这个涉及到你专业的长处都有哪些,然后再走多元化。我们现在都说“长板理论”,就是你在社会上的地位通常由你的长板决定,因为在社会上你可以运用一些资源弥补你的短板,但你的长板却一时半会难以拉得更长,因为这可能需要你到更高的层次和圈子才行。如果你对本专业比较感兴趣,那我还是建议你专注本专业,继续读下去,多和圈内业内的朋友、同学交流,也许未来会有柳暗花明的感觉。
7、副营,31岁,科大指挥类专业,今年转业,打算先安置,然后计划通过考研,跳出体制单飞,不想这么一辈子就在体制内熬退休,考虑年龄和风险因素,又有所顾虑,求建议。等到脱下军装再去读研,对于你的年龄来说是一个比较长的周期,其中的机会成本比较大。我的建议是你可以读一个在职的MBA,或者其他专业的硕士,这样既不需要辞职,减小对家庭的压力,同时你也在保持一个学习的状态,也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自己未来的路该怎么走。8、28岁,现在基层苦逼主官,09年军校毕业的,正连两年半,主官一年,现在很矛盾,一是和家属两地分居,诸多不便不用多说,而且单位较小,发展受限,想早点回去,但是年纪小,三年内很难,二是现在一个月工资有八千多,算是中等收入了,不知道出去能干什么拿这么高的工资。目前在准备一级建造师考试,由于基层工作繁忙,过不过真没把握,就算过了,也不知道以后能不能当作自己的职业,毕竟没有任何工地经验。现在我应该怎么办?是继续混到副营转业,还是尽早进行其他职业规划?如果进行其他职业的准备,我就要尽早摆脱主官岗位,平调其他清闲一点的岗位,否则没有精力。不知道你在单位是否能够顺利专业。但我想强调一点,主官经历在管理方面的工作比较有利,这样有比较强的延续性。如果你想从事专业技术方面的工作,那就建议你早点离开部队,因为这需要积累。至于工资问题,你要把时间拉长了来看才行。例如,医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开始的时候工资很低,但后期会是一个向上比较陡峭的线。军人的工资现在看来比较高,带放到长远的未来看,你的收入将会是一个比较平坦的增长线。9、32岁,技术十一级,研究生所学专业基本没用荒废了。工作从事过好几个岗位,目前和地理信息相关,但不是从事技术方面,对项目流程管理相对熟悉。想走,发现改革卡的很紧,最近几年基本走不了了,想学习点东西等待机会或自主找工作。目前规划是考证+专业方向学习,专业方向一是想从目前工作地理信息方面入手,二是入世社会所需(如企业管理,项目管理,人力资源),就是担心能走了的时候年龄已经大了,准备学的东西没实践又脱节,挺是彷徨,望指点。你现在主要的问题可能是:不了解社会需要什么。你现在在练内功,但没有进入圈子。建议你现在进入一些与工作有关的,或者是有兴趣的圈子,和业内人士进行交流,这样你会有更加感性的认识,得到需要的信息,你的选择也会更加清晰。机会会随着你圈子和能力的扩展增强而到来。有时候,在圈子里帮别人做点工作,不要钱吃点亏没关系,只要增长了工作经验,那就是有收获了。10、25岁,武警一期士官,年底面临退留问题,倾向退伍在深圳自主创业,健身业或餐饮行业。学习力强,踏实肯干。劣势很多,当兵五年与社会有些脱节,没有高校学历,在队里平时都是训练为主,没有其他的技能学习,退伍后能靠着创业的也就退伍费了,其他可以算是什么也没有,感觉有些孤注一掷,家人劝说留队求稳,怕输不起,个人还是倾向退伍。在队里很难了解现在的市场形势,不知道如何进行规划,该考虑哪些因素,求建议。
25岁是一个可以重新来过的年纪,我个人感觉你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你真的内心已经存有很大的顾虑,真切地想要回到地方发展,那么我觉得晚走不如早走。你出来之后,不一定要选择创业,因为创业是一个有着很高风险的行为。建议你出来可以先找工作,比如健身等等,在解决好就业问题的同时,学习相关的知识,拓展自己的视野,而不是一退役就草草进入创业领域,这样很容易失败。工作个3、5年之后,当你的思维和眼界有进一步的蜕变之后,刚好你也进入了一个男人的黄金期,这时候再考虑创业可能更加成熟一些。特别是健身行业,它是个朝阳产业,而且未来有着非常非常大的市场,除此以外,其周边的行业,例如营养、健身器材装备等等,你有所涉猎之后,综合考虑,给自己的选择也会更多。而且这方面你在部队现在就可以开始学习积累,领导也不会很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