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草船借箭》教后感卜闯
《草船借箭》教后感
实验小学卜闯
《草船借箭》选自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上完本课后,思绪颇不平静。记得我刚来实验小学那年,学校安排我送教下乡,我上的就是这一课。那节课我上的是一团糟,没有把握住重点,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上课的气氛极不好,师生配合也不默契。这次,为了上好这节课,我下了很大的功夫去备这节课,上完后感觉还行。现在述说述说。
首先,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我用评书的形式讲了《三国演义》中的关于诸葛亮“空城计”的故事。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学生却听的津津有味,听后不过瘾,要我再说一段。借机我引出本课并板书课题,我让学生合上书本,我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把本文范读了一遍(本人引以为豪的是读书还是能够吸引学生的!)。我读完后,我让学生自己自由读,并提出了一个问题,根据课文内容扩句:草船借箭。
第二步,扩句。学生读完后,我先让学生不理解的词语或名词。学生提的有:都督、军令状、旱寨、弓弩手等等。解决了这些问题后,我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扩句。孩子们经过思考,纷纷发言,我还要求他们说出原因。比如第一个学生这样扩:诸葛亮用草船借了十万支箭。我让他解释为什么是诸葛亮,又为什么是十万支?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出来了。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不能很好解释原因的,其他学生给予补充,课堂气氛很热烈,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把我越来越透彻,也对于人物形象的理解更深入。最后扩句为: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为了
应对心胸狭窄的周瑜的陷害用忠厚老实、顾全大局的鲁肃提供的二十条草船向生性多疑的曹操借了十万支箭。这虽然不是很规范的扩句,却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学生都主动地学习起来了。第三步,重点理解“神机妙算”。扩句结束后,我让学生根据扩句的结果复述课文。这样做是化零为整,让孩子对课文有整体的把握。在这个基础上,我抛出一个问题,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体现在什么地方?自主学习,前后桌讨论交流,组织好语言。这个环节主要是培养孩子合作学习的好习惯。毕竟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集体的智慧才是无穷的。在扩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孩子们经过合作学习,很快地条理清晰的分析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更加深刻的理解了在教学中运用“自主、合作、创新”的重要性。它不仅给老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轻松,也使学生学会了如何让与比人合作、提高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第二篇:《草船借箭》教后感
《草船借箭》课堂叙事
《草船借箭》这一课是在前一段时间边教边改、边改边教特别是在全面回顾总结《将相和》一课课堂教学流程的基础上,首次整体按“自学—展示—反馈”的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实施的。共用了13个课时:形象感知1课时,解决阅读障碍1课时,理清文章脉络2课时,复述课文2课时,分析课文内容2课时,分析人物2课时,分角色朗读和编演课本剧2课时,课堂达标检测1课时。耗时太多这个问题必须解决,不然教学进度和教学任务很难完成。“集中自学—集中展示—集中反馈”不知是否能把课时减下来,下一步要集中精力进行这方面的探索。但对于刚进入课改的小学生来说,每个教学环节都按“自学—展示—反馈”这三个环节进行处理也是很有必要的,好让同学们亲历亲为整个教与学的过程,熟悉和掌握每一部分的自学的方法、展示的方法和反馈的方法。
初读课文展示字词句时,与前几课不同的是没有学生展示生字了,一个生字都没有展示。课改刚开始时如14课《再见了亲人》仅生字一项整个黑板都展示不完。前后变化这么大,令我有点接受不了。我当时还在黑板上画出了生字展示区。仔细回想一下,随着一课一课的推进,生字的展示量呈逐课下降的趋势。原来学生手里的工具书几乎没有,现在工具书每个组都有几本。上课也是利用工具书解决生字,是不是同学们在课前解决了,我还没有调查。写到这里,我到大办公室问正在练习硬笔书法的吴龙同学(吴振合老师的孙子,晚上和吴老师一起住校)。吴龙说:“生字已经在单元通读时利用字典解决了”。学生能自觉的利用工具书解决生字(按部首查字法解决字的读音的过程本身就是据形辨音识字的一个科学方法)。这算不算课改的一个成果,当然这个成果的巩固问题值得研究。
在理清文章脉络时,仅“借箭前”的划分4个组就展示出了3种答案:1,到“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2,到“周瑜疑惑起来,说:“到了第三天,看他怎么办?”3,到“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驶去。”虽然找出各种答案的差异后,通过一自然段一自然段的阅读和讨论达成了共识。课后想一想若把问题设计为“为什么借箭—怎样借箭—结果怎样”。不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而是按事情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更能清晰的把文章的脉络理清楚。“借船”属于“借箭前”还是“借箭”呢?不好区分;但“借船”很明显属于“怎样借箭”。老师对教材的把握和处理始终都是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不存在“一劳永逸”。
在分析课文内容时,仅“诸葛亮为什么签军令状?”各组展出的答案都不一样。有的认为“周瑜以大都督的身份威逼诸葛亮签军令状”,(不签不行);有的认为“军中缺箭,这是公事”(该签);有的认为“诸葛亮事前有准备,心中有把握”(能签);有的认为“诸葛亮为了展示自己的才干,让周瑜心服口服”,(要签)。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就得出了不同的答案。如果不是让学生自学和讨论,不把答案展示出来,老师很难相信学生分析得如此透彻,如此全面。把学生的学习权交给学生,你就会发现学生的潜力是如此的令人吃惊!不是要老师去爱学生,而是学生身上可爱的东西太多了;不是要老师尊重学生,而是学生身上值得尊重的东西太多了!不是要老师去相信学生,而是学生身上值得相信的东西太多了。
在分析人物的品质特点时,第三组对鲁肃的评价是:忠厚老实、诚实守信。而第四组的评价是:宽厚老实。第三组对周瑜的评价是:心胸狭窄、面善心毒。而第四组的评价是:小肚鸡肠。异组点评时,第四组的组长李梦顺同学说:第三组概括的全面,俺组就没有把鲁肃的“诚实守信”,周瑜的“面善心毒”总结出来,以后要更全面的分析人物。第一、第二组对曹操的评价中都有“善于用兵”,第三组的吴龙同学提出来:一个让诸葛亮把十余万支箭骗走的将军,一个在用兵时吃亏上当的将军,怎能称得上“善于用兵”呢?最后第一、第二组的同学只好把对曹操的评价中的“善于用兵”去掉。能虚心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能诚恳的指出别人的不足,能根据一个人的言行去评价人,课堂教学能到这个
份上,我认为这就是道德的课堂,智慧的课堂。
在分角色朗读课文组内分配角色时,我发现第四组的组长在写小字条。经过了解才知道,都想扮演诸葛亮和鲁肃,不想扮演周瑜和曹操。组长只好“抓阄”解决角色的分配问题。学生自创的解决矛盾的方法,老师连想都不敢想的。分组编排课本剧时的课堂气氛之活跃,用“狂欢”一词形容一点都不过分,下课铃声已经没有丝毫的意义,我只好悄然离开教室。
分题到组展示后,异组批改时,同学们极其严肃认真,一点毛病都不放过。一个标点,一个笔画等等都在纠正之列。老师批改作业时绝对做不到如此认真、如此及时到位。作业的批改权应下放给学生(当堂面批)。这对改者和被改者都有促进,而且是在老师的关注之下进行的,我认为没有什么不妥。老师尽量少动口说和讲,少动手写和改,多动脑,是老师和学生的位置摆正摆不正的标志,是教和学的关系理顺没理顺的标志。不能看见老师闲着(表面的闲着),这是一个落后的观念,尤其是作为学校管理者急需转变的重要观念之一。
第三篇:教后感
在教学四会要求单词时,先通过日常谈话引出要学的四会单词,然后把它写到黑板上的四线格中,边写边让学生一起拼写,让学生注意单词的书写格式和书写方法。然后再与学生一起拼写,并告诉学生一些单词的发音规则,告诉他们哪些字母和字母组合通常发什么音,以便于他们对单词的记忆。之后,让他们在活动手册上进行临摹,并在抄写本上进行适量的抄写,及时批改,对拼写错误的和格式错误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努力做到人人都能掌握。
另外,我在教学新的四会单词前,会对前面学过的四会单词进行复习,然后再教学新的单词,帮助学生进行不断的复习。并且我还在早上或者课前进行集体默写,让学生对自己的复习情况进行检查。
教学设计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激发了学生内在学习动机,使学生很快地进入了学习状态。同时,又通过丰富多彩的情景设计,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创造了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机会,使学生有话可说,从而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我想 “目标教学”课堂教学模式更能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小学生,特别是低中年级的小学生爱说、爱动、爱唱、爱跳,他们不愿意去死记硬背那些枯燥无味的单词,却易于从多方面、有变化、多感官运用的信息传播中接受语言训练,故而,我在单词教学中,根据学生这些特点,用形体语言、游戏、歌曲交替或同时进行,融入单词教学当中,增强英语学习的趣味性。小学英语出现了较多的日常生活中名词,这样可借助实物、色彩图片及英文歌曲,化静为动,在文具类的单词时,教各学生用自己的文具边举起边唱英文歌《 Pen, Pencil,Ruler, Book》,从而在欢快的节奏中学习了11种文具的英文单词,并琅琅上口。
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恰当地运用手势的作用。如今天所学的儿歌中有两句 ”I can see ”教师边说,边用手指指眼睛,示意学生看;”for you and me ”老师指指自己再指指对方,让学生明白you和me的意义。当学生操练或表演结束时,教师竖起大拇指说“Good!”给学生以表扬和鼓励。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为了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师可运用强调的手势,引起学生高度注意。不同的手势表达不同的情感,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学中运用的手势越多越好,教师要选择运用恰当的手势,使手势和所要表达的语言知识内容真正统一协调起来,起到润色、强调和交流的作用。
通过让学生学一学 ,做一做,动一动来掌握知识。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最喜欢这种游戏方式,课堂气氛非常热闹,学生的思维也活跃起来。
歌曲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事,在欢快的音乐声中,他们又唱又跳,激发了他们对英语学科的兴趣。
第四篇:教后感
《七的乘法口诀》教后感
盐城市建军路小学
吕 燕
《7的乘法口诀》是小学数学第三册第6单元第一节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1—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教学的。7的乘法口诀的编排,与前面教材中6的乘法口诀类似,包括例题、想一想和想想做做。在例题中编出乘法口诀,在想一想中用乘法口诀算乘法。由于学生在学习1—6乘法口诀时已有编制口诀的活动经验和方法,教材在这里创设了活动情境,预留了需要学生思考和填写的“空白”,安排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认知规律,结合本课知识特点及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经历推导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并熟记7的乘法口诀,能正确计算7的乘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认识7的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3、在学生自编乘法口诀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在教学中依据《新课标》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注重知识获得的过程的教育理念,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究为主线,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推导7的乘法口诀和讨论怎样记忆时分别运用直观演示、实践探索、观察比较、演绎概括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方式,展开自主学习,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学习,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发展,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得到充分体现。在交流时,不仅要让学生积极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过程,还要让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优化自己的思维过程。
在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参与编制乘法口诀的活动,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掌握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特别是记忆口诀的过程中,利用相邻乘法口诀间的联系来理解并记忆乘法口诀,同时问一问学生最喜欢哪一句口诀,并要求说说喜欢的原因,从而使学生发现口诀间的规律。让学生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学习用数学方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推理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第五篇:独闯天下后感
这是达尔自传《好小子—童年故事》的续集。前面说到达尔完成了中学学习,他希望从事一个职业能带他到“像非洲和中国一样美妙的遥远地方。”他赢得了壳牌石油公司的好职位。1938年秋天,达尔被调到非洲工作,在那里他和壳牌石油公司的另两名代表一起管理整个东非领域,同时也开始有了更多奇妙惊险的经历,比如眼镜蛇进入他朋友的房子而不得不叫捕蛇者来捕蛇,或者一只狮子抓住了一个本地妇女,而达尔关于其营救过程的纪录被登在一家非洲报纸上,这成为他第一篇公开发表的作品。
1939年,对达尔来说似乎有什么重大的事情就要来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所有领地的英国人都要变成临时士兵,达尔参加了英国皇家空军服役,受训成为战斗机驾驶员。从此达尔的人生变得更加传奇。
1940年9月19日,罗尔德.达尔接到通知,他要单独去加入西沙漠的八十中队,他驾驶的“格斗士”飞机是新的,罗尔德.达尔对自己所飞毫无经验,又对长途路程毫不熟悉,还没有导航和无线电帮助他。这将是一次令人生畏的飞行,司令员福卡告诉了罗尔德.达尔八十中队的位置,不料,飞行中途,罗尔德.达尔的飞机撞在了一块巨砾上完全坏了,左翼的油箱爆炸了,紧接着,右翼的油箱也着了火,罗尔德.达尔的头部不幸受伤了,他的眼睛看不见一点东西,但是,他没有因此而退缩,而是拼了命地往外爬,一直爬出机舱,一个打滚儿栽在了下面的沙子上。周围的热气非常可怕,他要是待在原地,准备活活烧死。于是,罗尔德.达尔艰难的向外爬,周围的世界被分成两半,一半火烧火燎的热,另一半则是比较阴凉的,他花了巨大的努力,才爬出热源,便瘫到在地,昏死过去。
后来,一个救援小组发现了昏迷不醒的罗尔德.达尔,他的头部大量出血,鼻子也撞扁了。经过治疗,他逐渐恢复了。罗尔德.达尔的坠机是因为司令员福卡告诉自己的地址是错误的,那是沙漠的无人区,因此造成这次坠机事故。罗尔德.达尔继续与敌军交战,打的是不可开交,然而,在他战斗时,头痛一次又一次地袭来,医生说这是西沙漠坠机的后遗症,所以不能当战斗机飞行员了。罗尔德.达尔因此退出了英国空军,回到了家。经过几个月辗转于战地医院的治疗,达尔渐渐康复,1941年春天他又开始驾驶战斗机翱翔蓝天执行任务了。达尔被派到驻扎在希腊的一个英国空军基地去。他开着一架从没开过的新型飓风飞机(只练习了两天),就从埃及飞过地中海到希腊。他第一次在希腊驾机起飞就遇上敌人的轰炸机,敌人的6架护卫机同时向他开火,他幸运地打下了一架敌人的轰炸机。但是他第二次打下敌人轰炸机后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为了躲避蝗虫般的敌机的追击,他只好尽可能地降低高度,贴着地皮飞行,甚至当前方出现一段矮墙时,他都得将飞机拉高才能越过墙头。由于当时战斗机上的机枪瞄准敌方,因此德军的飞行员没有人愿意冒险将飞机飞得那么低或在空中采用大角度的俯冲姿势来瞄准达尔,于是达尔终于逃过了一劫。当时的空军力量对比是这样的:英国空军在希腊只有15架飞机,而德国人有1000架!最后达尔他们的飞机被敌人打得只剩下7架了。
但达尔注定不能长久当飞行员,当因上次飞机坠落遗留的头痛再一次向他袭来时,达尔作为伤员回到了英国,结束了英国皇家空军的生涯„„
罗尔德.达尔的一种品质很值得我们学习,那就是他当面对困难时,不会退缩,而是勇敢地迎上去,打败它,克服它。正符合这本书的名字——独闯天下!不论有多少困难,也不论有多么艰难险阻,我们都要像达尔那样不要低头退缩,一定要勇往直前。我们要记住,再难走的路也是人走出来的,再好走的路也有人跌倒,成功与失败,前进与后退,关键在于你怎样去对待。
罗尔德.达尔遇到危险时,他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地面对。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面对困难,躲避是没有用的,因为它迟早会撵上你,抓住你,唯一的方法就是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