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京日报七日谈110401
“稳中有降”展现了坚定决心和有力举措
观点提要:
房价控制成败,直接关乎民众对楼市调控的信心,关乎政府的公信力。北京率先作出房价“稳中有降”的郑重承诺,不但表明北京市政府将房价控制在合理水平的态度和决心,更开了一个好头,具有强大的示范效应。事实证明,北京完全具备控制房价的条件,只要多管齐下,敢于作为、善于作为,房价控制目标就可以实现。
“稳中有降”,这是3月29日晚北京市政府向社会公布的今年新建普通住房价格控制目标。这一目标的公布,使北京成为目前按照“新国八条”规定发布“限价令”的城市中,惟一一个对房价明确言“降”的城市。
从“暂停三套房贷款、二套房首付六成”,到“一家限新购一套商品房”,再到“外地人购房须提供五年社保或纳税证明”,两年来,北京的楼市调控步步推进,且京版调控细则往往较中央调控大纲更为严厉。这次,与其他城市普遍将房价涨幅与GDP或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挂钩不同,北京率先作出了年度房价“稳中有降”的郑重承诺。此举不但再次表明了北京市政府将房价控制在合理水平的态度和决心,更开了一个好头,缓解了此前公众对“中央调控遭遇地方执行难”、“限价标准成涨价标准”的忧虑,一定程度上冲淡了市场对房价特别是一线城市房价还将继续快速上涨的心理预期。毋庸讳言,在高房价依然没有出现明显松动、高流动性依然没有得到很好消化的大背景下,控制房价的任务对国内任何一个城市来说都很艰巨。特别是对北京这样城市化进程快、存量土地少、外来人口多、开发成本高,住房供需矛盾、住房投资特征突出的一线城市而言,想要实现房价实打实的“稳中有降”更为不易。但在充分认识到困难的同时,我们更应认识到,房价控制成败,直接关乎民众对楼市调控的信心,关乎政府的公信力,明确目标并兑现承诺是政府责任所系。
从近期市场情况看,随着一系列调控政策陆续出台,北京楼市已经出现了投资投机性购房降温、价格涨幅趋缓的积极变化。而从诸多政策工具的准备情况看,今年北京完全具有实现房价“稳中有降”,缩小房价与居民支付能力差距的条件和可能性。
其一是土地价格稳定。这得益于去年4月,北京市对住宅用地“招拍挂”制度的改革。变过去“价高者得”的挂牌出让方式为“综合评标”,试点“限房价、竞地价”及“限地价,竞政策性住房面积”,这些政策从根本上决定了北京很难再出现不断加价“肉搏”的卖地场景,也很难再出现令人瞠目的“地王”,从而防止了因“高价地”直接造成“高价房”。
其二是投机性购房需求进一步消弭。差别化信贷和税收政策,全国最严厉的限购政策,让北京楼市的热度降到新低,有说法称,现在投机购房在京已近归零。限购令是在一个特殊的时期,针对投资、投机行为过热,供求失衡,采取的一项特殊政策。市住建委负责人日前表示,只要投资、投机性
行为对北京楼市的稳定,特别是对价格的稳定还有消极影响,限购政策就要持续。
其三是普通住房放量供应。北京保障房建设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十一五”期间建了40多万套保障房。今年的目标是:通过新建、改建、购买、长期租赁等方式筹集保障房20万套以上;竣工保障房10万套;实现廉租房应保尽保,公租房保障能力明显提高,廉租房和公租房逐步覆盖各类保障家庭。可以说,这些举措,不仅是中低收入家庭的福音,更意味着政府将对租房市场乃至整个楼市供求拥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普通住房价格将不会再那么容易被商品房推高。
事实证明,只要政府心头装着民生冷暖,多管齐下,敢于作为、善于作为,“稳中有降”的房价控制目标就可以实现。
当然,控制房价只是楼市调控的阶段性目标,光控房价并不意味着就可以解决住房难。要实现“住有所居”,实现房地产业相对健康地发展,还需要解决更多深层次矛盾,作出更多制度性安排。从一定程度上说,迅速冻结购房需求、把房价上涨势头压下来,是在为普通住房回归居住性与保障性争取时间,是在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争取时间,也是在为改变土地财政和货币超发等痼疾争取时间。只有利用楼市调控各项措施出台的契机,抓紧建立梯级住房保障体系,同时倒逼投资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住有所居”这一关系国计民生与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结束公众对楼市“几年一调”、“越调越涨”的焦虑。
靠强化制度来严管地市“一把手”
中共中央政治局3月28日召开会议,讨论研究加强市、地、州、盟党政正职干部管理工作。地市干部管理成为政治局议题,十分少见,凸显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尤其是会议聚焦正职干部,也就是常说的“一把手”,舆论给予了高度关注。
不论是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来看,还是从当前的政权结构和运行机制上来说,地市一级承上启下,处于关键环节,而相应地,地市党政“一把手”虽然属于省管干部,但在推进改革发展稳定中担负着重要责任、发挥着关键作用,是治国理政的重要骨干力量。如果地市官员的权力缺乏足够的约束和监督,很容易带来严重后果。因此,中央传递出从严管好地市“一把手”的强烈信号,可谓抓住了“吏治”的重要一环,体现了对新形势下政权建设、地方治理和干部管理的新思考。尤其是从今年开始,省市县乡四级领导班子将集中进行换届,地市一级干部调整更多地面临进退留转问题,在这一节点上,强化对这一级干部的规范和约束,出台更加精细、精准的管理措施,实有必要。
实事求是地说,不少市地州盟不仅在历史上行政地位就十分重要,对国家整体发展有着很大影响,而且时至今日,这种地位和作用并没有降低,甚至更显重要、更显关键了。在当前中国城市化、现代化不断加快的进程中,这些二三线城市因其所拥有的人口、资源、地盘等优势,发展空间大,潜力也大,在区域发展中的核心辐射功能、带动推动价值更显突出。从现实情况看,地市一级也是发展矛盾较为尖锐、利益博弈十分激烈的肯綮之处,很多深层次问题显现在这一级,处理失当也往往出现
在这一级,容易对全局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应当十分重视这一级党政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配备。如果他们的素质和能力比较高,能够正确行使权力,不仅可以造福一方,使地方发展更为坚实、更有质量,而且很多矛盾问题可能会解决得更好一些,不至于演变到影响全局的地步。
近几年,中央对地方和基层领导干部的管理力度不断加大,制度不断完善。比如对县一级官员,就陆续出台了《关于加强县委书记队伍建设的若干规定》、《关于开展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将管好“县官”作为战略重点工程来抓。此次专门针对地市“一把手”进行研究,反映了中央在地方领导干部管理上的战略延伸,同样也有必要出台一些相关的规范文件或举措,回应老百姓对强化这一层级官员管理的诉求。最近有报道称,广东省茂名市原市委书记罗荫国在被检察机关刑拘后的一个月时间内,不但其“裸官”身份彻底暴露,而且还供出100多名处级以上官员为同伙。罗荫国并不是惟一个案,近些年,地市级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贪腐犯案层出不穷,对当地发展造成恶劣影响不说,还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执政基础和公信力,惨痛教训不少,老百姓意见很大,必须铁腕治理。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对此,我们不应只重视省部级领导配备,而忽视、弱化中层和基层领导干部管理。“十二五”开局,地市一级发展任务同样繁重艰巨,这一级领导干部肩上的担子不轻。越是在这种时候,我们越有必要强化制度约束,从严管好地市“一把手”,在选拔、考核和评价机制上完善细则。最近中央还强调推进依法行政、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用权,地市一级同样是关键。
百度版权纠纷凸显立法短板
百度文库开始删除未授权的文学作品,版权合作平台也正式上线。但无论这些所谓的“最新进展”意味着什么,这次作家联名声讨百度的版权纠纷,一半会儿恐怕还很难画上句号。
因为版权问题遭遇联名抗议和侵权投诉,对百度来说不是第一次,但百度似乎每次都做到了岿然不动,让维权者无可奈何,不得不慨叹:维权是个长期的过程。这次作家集体声讨,尽管势头猛,影响大,但百度是否会就此一改前非目前还很难断言。谁敢保证雷声大、雨点小一定不会成为这次版权纠纷的结局?
声讨百度的作家指责百度偷走了他们的作品,侵害了他们的权益;百度文库是一个“贼赃市场”。百度则认为,自己只是为网民提供了信息储存空间、一个文档分享平台,完全适用所谓的避风港原则。言外之意,就是不承认侵权。不难看出,双方之争虽没有对簿公堂,但实质上已经是有关互联网上著作权保护的法律之争。而互联网立法恰恰是一个软肋。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不适用,难以厘清当事方的责任关系,是互联网上很多纠纷久拖不决的一个重要原因。
还是以百度文库版权纠纷为例。因为知名作家集体声讨,这一事件广受关注,甚至在海外引起巨大反响。但真实情况是,侵权行为在互联网上每天都在发生,早已成为常态。作家集体声讨百度影响
再大,充其量也只是互联网众多侵权案件中的一个个案。何以至此?原因就在于近10年来,互联网发展迅猛,但相关立法却没能跟上。法律规范滞后,导致的必然结果就是当下的一些“无法无天”的网上行为缺少法律约束。互联网上乱象频仍,各种纠纷不断,这应该是深层次的原因。这个根本问题不解决,一次或几次集体抗议、投诉,治标也许可以,治本则希望不大。
因此,此次作家与百度的版权纠纷,双方辩论、交锋,最大的意义并不在于最后会分出怎样的高低上下,而在于能不能在促进、甚至于加快完善互联网立法工作方面起到推动作用、催生作用。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个虚拟的社会。与现实社会一样,在这个虚拟社会里,不仅有各种矛盾、纠纷,也充斥着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披露,仅在去年,就有45.8%的网民遭受过网络病毒的攻击;21.8%的网民被盗取过网络账号或密码。可以说,整治网络环境,杜绝“黑客”、肆意侵权等网络乱象,现在同样需要类似于《反不正当竞争法》、《民事诉讼法》、《公司法》、《著作权法》等有关互联网的法律。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次作家与百度的版权纠纷中,出版商代表曾表示,他们的根本目的,最终的诉求是要推动立法和司法,让立法和司法界能听到产业界的声音,而不是一帮法学专家坐在办公室里拍脑门子瞎写。这样的话,既是对当前互联网立法状态的一种不满,也表达了社会对完善互联网立法的期待。
低调高调都绕不开商业利益
这周,张朝阳先生及时且图文并茂的独家现场报道,以及由此引发的诸多纠葛,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一抹娱乐亮色。
“大小恋”,这段美女明星与豪门公子间电光石火的爱情故事,从一开始就新闻不断,犹如一部关系复杂、情节曲折的偶像剧,抓人眼球。及至婚礼,一台好戏渐入佳境,岂能低调地戛然而止?果然,婚礼“意外”地闹出直播纠纷。说意外是因为有诸多疑问。首先是大S和汪小菲这边,高调宣布婚礼时间地点,又高调谢绝媒体;严格限制嘉宾人数,认真遴选名单,却又请了大门户网站的CEO当伴郎。其次是张朝阳,赫赫有名的IT精英,本来还是伴郎,为抢独家新闻,就真能置友情于不顾?第三,当时现场拍照、发微博的不独张一人,一对新人为何单单对他恼羞成怒?
其后的发展煞是好看,先是新人发出律师函,继而张朝阳硬气地拒绝认错和道歉,再到婆婆张兰出面圆场,可谓节奏紧凑、环环相扣、一波三折,低调婚礼藉此有了一系列抓人眼球的高调后续。难怪有人狐疑,这是不是双方为炒作而安排的互动?
这台好戏事先有无剧本实在不好臆断,当事双方即兴发挥、借力打力也未可知,但双赢的结果显而易见。这一边,搜狐微博点击量飙升。去年张朝阳曾表示,搜狐微博走名人战略是必须的,这回可以说是在实战中打了一个大胜仗。那一边,不仅新郎家族的产业“俏江南”、“兰会所”频频成为新
闻,省了大笔广告费,身为艺人的大S也长时间保持了超高曝光率。
在全民娱乐的今天,八卦成了许多人的生活所需,由此演变为推广宣传的热门载体。有八卦的借助八卦,没八卦的制造八卦。许多人或有专业团体策划,或自编自导自演。他们用心编排、卖力出演,这一出出真真假假、或悲或喜的八卦大戏,尽管披着娱乐外衣,但很多时候心里包的却都是商业利益。
“思想自由”不是放水流舟
近日,北京大学将对“思想偏激”等十类重点学生进行“学业会商”的消息引发广泛争议。面对批评,北大学工部负责人回应称,“会商”并不是管制学生,而是“学校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原本是要“会商”学生的制度,倒遭到社会舆论“会商”。那么,炒得如此热闹的“会商”究竟是什么?据报道,大部分北大学生其实压根没有听说过“会商”,他们自然无法给出感性说明。而按北大学工部负责人的说法,所谓“会商”就是“学院牵头组织教学、教务、心理咨询等各方老师甚至校外专家,对学生的学业情况进行分析评估,有针对性地实施帮扶”。“会商”对象主要是学业困难学生,也兼顾思想偏激、心理脆弱、网络成瘾、经济困难等类型。至于何为“思想偏激”,这位负责人还举了一例:有些学生常夸大学校工作的细微漏洞,“比如因为食堂饭菜涨两毛钱就批评学校”。话说到这里,我们已基本找到了“会商”制度在北大校内波澜不惊而在校外不受待见的原因。在师生眼里,“会商”不过是心理辅导、学业帮扶等传统学生工作的升级,最多算是小小的制度创新。但在不少媒体和公众眼里,北大承载着很多人对于中国大学的期望,著名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传统更是令人神往,于是,原本并非重点内容的“思想偏激”成了媒体突出呈现、公众分外关心的对象,加之相关负责人“批评学校即思想偏激”的说法太过雷人,更让人坐实了北大打算“禁锢思想”的猜想。
可以说,是因为北大对“思想偏激”界定不清、解释不明,才让好端端的学业帮扶变了味儿,而社会舆论由此对北大的密集“会商”则更像是一场鸡同鸭讲的闹剧,显示出的是在大学精神日渐缺失的今天,公众对名校一举一动的高度敏感,以及其间夹杂的失望情绪。
背负“自由”盛名,北大现在似乎也有些讳谈“学生管理”。事实上,没有哪所世界名校不是校规严格、学业艰苦,“思想自由”绝不意味着放水流舟,不意味着学校放弃育人的职责。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的大学失之于精神层面的东西提供得太少,而不是精神层面管得太多。当我们看到大批学生因常常挂科而被劝退,更多学生把大学单纯当成就业服务站,华丽的大学校园里功利主义、形式主义盛行的时候,也许我们更该想想,到底是什么让大学与大学生渐渐流于世俗,这比盯住少数名校,抓住一星半点儿就上纲上线有意义得多。
第二篇:朋友们谈七日谈
重要提醒:系统检测到您的帐号可能存在被盗风险,请尽快查看风险提示,并立即修改密码,朋友们谈七日谈。|关闭
网易博客安全提醒:系统检测到您当前密码的安全性较低,为了您的账号安全,建议您适时修改密码立即修改|关闭
挥杆兄——谈谈“七日谈”
小刚兄出了新书,名字唤作“七日谈”。
小刚兄新书的出版,是周围朋友们的一件乐事。早有朋友拿到书,请小刚兄逐一签上字,然后电话告知,闻者无不雀跃。还有朋友更是迅速,一两日便读完了,在我等还没看到时候,便意味深长的说,这,是本难得的好书。
单是看看是不够,朋友们还要聚在一起说说,单是说说还是不够的,我便和朋友约着要写读后感。先把话说出去,这样便给自己的疏懒找不到理由了。
朋友老孙眼界高,见闻广,曾做过某杂志的执行总编。读完“七日谈”,老兄说,我这个年龄的人,读小刚的书,会不时偷偷的乐。小刚有此书,可傲视同侪矣。
听老兄如此的评价,好奇心更强,只不过读此书之前,多了几分的忐忑,若是看了没有偷偷的乐,岂不是算不得读懂。
夜读“七日谈”,读着读着还真的乐了起来,原来的小小担心早就忘了。读着虽然乐了,七日谈所说的事情却并不轻松,想要读快竟然不能。既然是七日之谈,我便分作七天来读。
读完一遍,便有些后悔自己的承诺了,想要说出个一二来,太难了。再读,这感慨更加的强烈了。要说体会倒也有一二,总是嫌肤浅。
小刚兄的文笔,确实是少见的。语言是极其简单和平实的,正当我感觉如此的语言用来写成书,总嫌有些单调吧,突然而至的大段的铺陈,酣畅淋漓。其中关于文明的争论,饮酒者的自白,乞丐的行头的描述,偷书人对于一本书的挚爱,都可以反复的玩味,恍惚间竟有莎士比亚之风。
故事里搜罗社会、人间之万象,看似简单随意的处理,却能感觉到小刚兄一贯的从容。这种感觉在“中国好人”中,我曾读到过,在七日谈中,也感受到了。如同对于棋局的态度,当旁人在为复杂的局面而焦躁之时,小刚兄轻轻的把棋子挪动。后面的变化,我,看清了。
故事是两个人在讲,一个人讲的是每个人的事,另一个人讲的是所谓社会的事。对于个人,小刚兄是一贯的宽容,“有些人的生活方式,在我们看来,有点奇怪,但我相信,他们如此过活,一定有自己的原因。随随便便地判断别人的生活,总嫌粗暴。”对于社会之现象,小刚兄则更多是反思和调侃。不论是放逐之规,饮酒之法,还是文身的风俗,竟于荒诞中引人思索。
读的时候乐,读完了却乐不出来。这感觉竟是份外的强烈。
再次和孙兄茶聚,自然离不开“七日谈”。孙兄感慨,石家庄之地能有小刚的如此人物,旁人便不敢小觑庄里了。只是,若要在庄里,找出一人能写出篇匹配的评论,恐怕都是很难的一件事情了。小刚的写法借鉴的是“十日谈”的故事结构,而所呈现出来的气息很像卡尔维诺。
十日谈是多年前读的,早都忘记了,卡尔维诺头次听说,一查方知曾获诺贝尔奖的提名。重温“十日谈”。两相对照,又有新的感触。深夜短信孙兄。
张三:看了几段十日谈,从容的感觉很像。
孙兄:古代作家大都是从容的。因为当时的社会是慢速的。当代作家也可以模仿,但会很吃力。因为社会变了,也因此这样的作品成为绝唱。
张三:十日谈,故事明快有趣,所讽直指教会,文风泼辣率直。七日谈所喻社会、人性,面宽而委婉。
孙兄:中国文化有此传统,即孔子所谓谏有五谏,其中最优者为讽谏。小刚所作虽不一定是谏,但内涵丰富,惚兮恍兮,其中有物。
张三:如此而言,七日谈高十日谈远矣。
孙兄:从历史的角度看,不可以这样说。贱内曾说,我看蒙娜丽莎不怎么样啊,我说,那是你不知道那是艺术中的人类第一次出现微笑。
此文即将刊发于《北京晚报》。原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4cbfd00100unlu.ht ml
子益兄——【七日谈】
倘若在书店里面无意中看到这本书,我大致是不会选择购买的,读后感《朋友们谈七日谈》。
钱钟书先生曾经说过:要是你喜欢吃鸡蛋,何必要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呢?这是钱先生的幽默。但普通人大多有这种情结。如果隔壁电视里面有温婉柔媚的女声唱,一般也并不太在意,但如果告诉你,这是个男子的声音,就不免生出好奇心,进而跑出去看看到底是如何的一种形象,竟发出了这种声音。
啰嗦上面的废话,是要说明,因为小刚是朋友,所以朋友的新作尽管不是自己平日关注的内容,也立即拿来细读,这种做法,也无非是一个正常人的正常心理。
小刚是个极聪明的人。
聪明的人大抵不耐烦在一些没有技术含量、不考验智商的事情上用心思。因此,《七日谈》整体设计的最大特点,是并没有过多的设计,平淡、随性的书写和铺陈。然而小刚文笔一贯的犀利和敏锐,在很大程度上遮盖了这种随性。
读《七日谈》,很象和小刚面谈,是他全然的本身。随处可见的影射,含而不露的嘲讽,不动声色的调侃,他不在意读者是否理解。我想,在小刚的心里,倘若读者是懂的,自然没有问题。倘若读者是读不懂的,那么就说明读者还达不到读懂的程度。当然,这种读懂,更多的意味着观念的亲近和疏离,而非智商乃至学问的高低。
每个人都能依托个人的经验和阅历,在七日谈中感受到不同的滋味和体验,因此,我觉得这本书大约会引起一定范围的争论。争论是个多好的事情!如果有了争论,相信小刚兄一定会躲在角落里,嚼着花生米,啜着小酒偷笑。老孙读七日谈会偷笑,可能很多是来自于小刚对于我们习见的场景及人事,入骨三分、精彩纷呈的描绘。这种有无之间的隐约,经常在不经意间搔动了意识或者记忆深处的什么。
不是没有遗憾。小刚兄的智力可以举重若轻的驾驭书中来源于文字或者文字背后的信息,而对于平庸如我,就稍困顿于信息的庞杂。而主人公和张三,一例用着我们素来熟悉的小刚的语言在表达,不免让我觉得,小刚兄有意弄出两个人替他说话,不知不觉中被他占了人多势众的便宜。
小刚应该写什么?在小刚心中或者早有成竹。然而几个朋友凑一起,仍然偶尔会就这个问题替小刚瞎操一下心。这种操心,也似乎从来没有过结论,因为,毕竟是朋友们的聊天罢了。但就我自己的见解,倘若小刚兄仅以一个作家的面目呈现,实在是委曲了他的才学。
才学也好,智商也罢,小刚自己从来是不当回事的,随意的喝着酒,随意的写着字,随意的沉默和调皮,如此真切。
节录一部分书中关于喝酒的片段:
醉汉都爱讲话,而说出来的,没一句不让旁边的人尴尬。他和所有人亲热,不管是朋友的妻子,还是妻子的朋友,都像有几辈子的交情,连送菜上来的服务员,他还跟人家拥抱呢。如果他碰巧知道你一点不愿示人的秘密,那你就完了,因为他不但全部抖搂出来,还要编造一些,来证明你和他亲密无间。他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一会儿又勃然大怒,把桌上的人,一个不落地咒骂一遍。他就这样散发毒气,种植不和,最后他再也支持不住,还得由朋友把他送回家,代他受过,帮他领受太太的白眼。而他自己全然不知,比任何人都无辜,至少他是这么觉得,等到第二天,你向他叙述他的荒唐,指望他有所悔悟,他却笑吟吟地不以为耻。他会要求你把昨天的事,一一道来,连细节也不要遗漏,因为他自己记不清了,甚至全然忘记,所以要从你这里听来,用心记忆,当作自己的豪举或趣事,到下一个酒桌上去自吹自擂。
我不反对偶尔喝一点酒,自己也这么做,我不赞同的是酗酒,不是喝得烂醉,就是日日与这杯中物为伴。在饭桌上,因为我清醒的时候居多,对饮酒给人带来的变化,有些观察。只喝下一点的时候,对方是很好的伙伴,甚至比平时,更加令他人愉快,如果就此停止,该有多好。但我还没见过一个酒鬼,知道适可而止呢。用不了多长时间,随着他的脸变红,他脑子里也有个什么地方,不是变红就是变绿了,反正他开始改变,先是自言自语,似乎有什么东西纠缠着他,然后眼神迷离,不熟悉这种情景的人,会以为他困倦了,然而他马上精神起来,比原先还要精神十倍——如果狂乱也可以叫作精神的话。不管什么人在说话,他都要打断,把话头抢过来,他又说不出什么,因为他的舌头变长了,口齿不清,总是重复,执著地回到一个压根不存在的事情上,来折磨听众,如果在座的,有他的亲人和真正的朋友,到这个时候,就要开始为他羞愧了。他一会儿垂头丧气,一会儿激动万分,一会儿从别人的手里抢东西,一会儿又凝视空气,好像有什么东西在他前面飞。他把筷子掉到地上,把碗碟打翻,最后把自己从椅子上摔下来,然后他爬起来,兴高采烈,说着胡话,企图坐到别人的腿上。如果他是在表演小丑,或者模仿得了失心疯的人,谁也没他演得好,但他只是喝醉了而已。
我知道饮酒由来也古,但人类难道不有很多野蛮的遗俗,起源更古,而仍然逃不脱批评?在我看来,喝酒,特别是醉酒,特别是以多饮酒为荣,简直就是荒唐的风俗。一个人只要是清醒的,谁要是看不出这种行为的可笑,不是脑子有问题,就是脑子有问题。为什么不问问妻子们的意见?她们从古到今,年复一年,忍受丈夫的胡作非为,为他们开门,扶他们躺下,听他们的胡言乱语,清扫他们呕吐出来的东西,这还说的是好脾气的丈夫,至于那些不在少数的粗汉,酒后做出的事情,更是难形难容。据我所知,一个人只要喝醉了酒,就十分理直气壮,在他看来,醉汉就应当被优容、善待,仿佛有天生的特权,可以骂人,被骂的却不能生气,可以打人,被打者只好躲避,可以走在大街的中间,两边的车都得让路,到处扔石头,玻璃只能自认晦气。
此文已转载在我这里。原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d219e40100yhtx.ht ml
第三篇:忽然七日读后感
忽然七日,是一本让全美年轻人集体沉静的书。一个超现实的故事,讲述了死亡与重生、觉醒与救赎的主题,发人深省,其独特的故事和深刻的主题也使得它获得亚马逊书店编辑们的特别青睐,被选为2010年亚马逊最佳青年读物。下面是瑞文小编整理的《忽然七日》读后感,欢迎参考阅读。忽然七日读后感(一)
小说的讲述了一群高中女生的故事,她们漂亮、拉风、张扬,受到众多男生追捧,主人公就是这群女生中的一员。她们是学校里的明星,在丘比特日总能收到大把的玫瑰花,她们在大冬天里只穿小吊带加机车皮外套,虽然冷得要死但还是努力保持光鲜。当然,她们也受到了许多人的羡慕、妒忌、恨。就在丘比特日的夜里,这群女生参加了一个热闹的派对,在派对上,有一个被她们平时称为“神经脖的女生当着大家的面责骂了她们。之后这群姑娘们在回家途中出了车祸,主人公在这场车祸里丧生。神奇的是,当她睁开眼睛,丘比特日又重新开始了,于是她死去、重生,又死去、再重生。她身边的朋友都不知道发生了这样的事,只有她一个人在不断体验死后重生的奇妙感觉。同时,她也想让自己的死变得更有意义一些。
归纳起来,这七日是这么个逻辑:第一日,她遭遇死亡;第二日,她尝试着逃避灾难;第三日,她试图阻止已经发生的事;第四日,她承认了自己已经死亡的事实,并且自暴自弃第五日,她开始感恩思考,自己要做什么才能死得有意义;第六日,她开始发现生活中并非只有自己,有时伤害了别人却不自知,开始反剩第七日,她顿悟:既然发生的不可改变,至少可以去做她能做的一切,不让自己后悔更多。于是虽然最终主人公还是死了,但与第一次死亡相比,最后一次终于让她明白了生活的真谛。在重生的过程中,主人公终于知道了曾经的自己是多么无知,她竭力想要挽回这一切,甚至在挽回的过程中,她还发现了自己年轻美好的爱,这是她此前一直忽略的。
小说结尾处的主人公,是带着欢乐和欣慰离开的。我也从一开始的旁观者角色,慢慢深入到她的内心,开始喜欢她、欣赏她、怀念她。小说中七日重生的经历让我们每个人重新审视生活中一个个平凡却重要的时刻,思考我们希望记住的事和希望人别人记住我们的事。虽然主人公死了,但那些时刻真实存在过,那些她为之付出努力的事,会永远留在她的家人、友人们的记忆中。
生命和脆弱,你根本不知道我们是否还有明天。有很多很多事情我们都没做,有很多人我们都还不懂得珍惜,有很多话我们还没有讲……有很多很多……。如果到死去的那一天我心怀着那么多遗憾离开,那么我会很不甘心。如果死去的那一天没有人为你流泪,没有人怀念你,那是何等悲哀埃只要我们还活着,我们就应该时刻反省自己,不要令自己有任何机会留下遗憾。
忽然七日读后感(二)“年少时候的张扬与轻狂,往往会变成生命中的错与伤。”
“我们平凡而可贵的人生,错了不会再重来。”
一个多月,我读完了死亡与重生的七日、幻想与追溯的七日、醒悟与成长的七日。这是美国高中生生活的真实写照,十七岁的萨曼莎·艾米丽·金斯敦是美丽开朗的女孩,带着青春年少的自信张扬,以为生活中处处是阳光与欢笑,她在丘比特日奶油色的晨光中醒来,满怀着对浪漫的一天的期待,然而忽然注入她生命的那七日,扭转了她的生命,让她发现,身边讨厌她的人甚至比喜欢她的还要多,还有很多简单而重要的事等着自己去做,使她明白,自己曾经历的过往,那些自以为是的无知行为、自私恣意的选择给周围的人带去了怎样的伤害,由此寻找隐匿其中的真相和秘密,重拾人生的美好,改变曾经做错的事情。
第一日,她遭遇了可能是最糟糕的问题,时间的倒退。
第二日,她尝试去幻想:或者问题根本就没发生,所以她逃避。
第三日,她尝试去改变问题,阻止已经发生的过去,做所有无力的挣扎。
第四日,她承认了现实,但是无力无助,一片迷茫,所以干脆自暴自弃,放弃一切,沦陷深渊。
第五日,她开始感恩思考,到底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不可改变的已经可以坦然接受,并重新开始思考,自己要做什么,自己需要的生活,继续自己的旅程。
第六日,她开始发现自己的旅程中,并非只有自己,还有爱我们以及我们所爱的人那些最纯粹最本质最原始最简单的感情,那些最初的梦想,突然都会回归到自己的心中。她开始坦然看待人性的弱,人性的强,开始学会控制自己。
第七日,她发现爱,争取爱,得到爱,分享爱。既然发生的不可改变,至少自己可以去做我能做的一切,不让自己后悔更多。
很难想像萨曼莎身处这样一个时间怪圈中的绝望,知道自己会死却无能为力,于是开始转换视角,如何让这一天过得更有价值。生命往复,循环不息,而且,后一个总是比前一个更新,更深刻。我一直记得书中的这样一个场景:第五日,萨曼莎跨过房门的界限主动拥抱母亲,在一座小山顶上与小妹妹伊奇分享记忆中的那片土地,太阳透过薄雾射出金光,所有的树叶似乎挂上一圈光晕,不时有小鸟突然飞起,大片大片绿茸茸的苔藓出现在脚下。记忆中的小溪——一条冻住的暗色河流,冰上有很多裂纹——一步就能跨过去,远处的小山柔和地起伏。她找到了曾经见过的最大的岩石,它微微上翘,而且伸出来开一点,好似一艘大腹便便的轮船的船身。想起自己躺在那块石头上,望着粉色和紫色交织而成,好像狂欢节的太妃糖一样的天空,好几百只野天鹅飞过,排成完美的人字形。一片羽毛从空中飘下,直接落在她的手边。她将自己藏在石后的那根羽毛和项链送给伊奇,感受到伊奇的惊讶和喜悦,她感到很幸福。
他们说,当你死的时候,你的一生都会在眼前闪现。死亡的时刻充满了声音、温暖和光明,那么多的光线注入身体,吸走灵魂,就像歌唱的感觉,宛若微笑,萨曼莎最后是带着满足离开的,亦不畏惧死亡。她找到了真爱,那个她曾经不屑一顾的前男友,使她愿意将这样的一日不停的循环下去,一遍又一遍,直到时间停止,宇宙终结;她救了朱丽叶,那个她从前感到万分厌恶唾弃的女孩,让她意识到时间并不重要,某些特定的时刻会永远继续,倒带播放,直至永恒。
它们就是一切,它们无处不在。它们就是意义。
《忽然七日》深深吸引着我的不仅仅是译者的文字,更是文字背后的情感和思想。也许你经得起等待,也许对我们来说,还有一个明天,或者有一千个明天,甚至三千个,一万个,有这么多的时间供我们驱遣,它们好像手中玩着的硬币,有那么多可供浪费。但是,对于我们中的某些人来说,只有今天。而且事实是,我们永远不会真的知道自己是否属于这类人。我们的生命不是缺少传奇,而是缺少踏实行走的步履,我们的生活平凡可贵,逝者如斯,而未尝往,它像幕布一样落下,也许,幕布后面还有更为壮美的风景。
忽然七日读后感(三)国外的年轻人都在读什么?千万不要以为人人手里捧着的都是“暮光之城”——人与吸血鬼相恋的童话只会吸引初中小孩子,谁都知道,那些玩意儿太飘渺,太无稽。读小说,与其总是欣赏“别人的故事”,不如看那些让我们感同身受的东西来得亲切。——《忽然七日》便是一本实实在在贴近美国年轻人真实生活的书,也实实在在让每一个经过那个年龄段的我们感同身受,即使,我们并没有主人公萨曼莎那种具体而微的放肆和张扬,但我们或多或少都曾经有青春年少时的缭乱和率性,无论你是否承认。
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我们甚至忽略了萨曼莎经历的轮回和重生。
每个人的少年时代,身边都有一个或几个萨曼莎这样的女生:漂亮、拉风、骄傲,甚至有一点跋扈。因为漂亮所以受到许多人的宠爱,因为宠爱所以愈发以为自己比别人重要,比别人影响大,因而张狂无忌。——反正,在这个世界上,“漂亮”的人犯错,总容易被轻易地原谅,这实在是一件让人不平却又不得不承认的事。
是啊,我们过往的少年时代,那些漂亮而放肆的女生们,让人遥望却不可亲近的女生们,最后去哪里了呢?好多年过去了,我们保持联系的,总是一些外表不那么出众,却努力又平实的朋友或同学,而那些靓丽宝贝,那些花儿(如果你也是女生,说,当初你有没有妒忌过她们,有没有?!),她们在哪里啊?她们还盛开着吗?
那些漂亮而脆弱的女生们,就这样退出了大家的生活,依稀变成了记忆中的传说。
如果萨曼莎没有遇到车祸,她也会同许许多多个最终会淡出人们视野的漂亮宝贝一样,长大、老去,红颜不再、情意不再,过着庸碌的一生。
老实说,即使萨曼莎在许多人眼中,是一个任性、不讲道理、恣意、自私的女孩子,但她并没有诚心想那么做。她看世界的眼光甚至是童真的,她以为,生活中每个人都是好的、善良的(即使有些人看上去蠢蠢的)、友爱的。她以为日子就像蜜糖般甜蜜(会不会也有一点无趣?)。她的生活内容,无非就是跟其他漂亮宝贝们一起疯狂地玩闹,她并不知道她曾经做错过多少事、伤害过多少人。她并不知道当她在开心,在生气,在埋怨的时候,有人在伤心,在愤恨,在张惶不安,在伪装。
她并不知道,身边最亲爱的友人,其实比她自己还脆弱。她并不知道这样一种游戏青春的生活状态,其实未必也是她们想要的。她其实自己也觉得烦,觉得可以下一个日出开始时,就能有一种不一样的生活,但她没敢多往下想。
没敢主动做点什么。
直到死亡的来临。
在重生的过程中,萨曼莎终于知晓了曾经的自己是多么无知,给周围的他人造成了多么大的伤害。她竭力要挽回这一切,挽回那些因她而变成的尴尬和难堪,挽回那些逝去的友情和信任,甚至在挽回的过程中,她还发现了自己年轻美好的爱——是她此前一直忽略了的。她以为只要她做对了,事情就能变好,甚至她就可以不必死,可以平安快乐地长成大人。可是每一次,她都没能成功,事态的演变跟她的心意总是背道而驰,她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言行造成的痛苦演绎,一次,一次,又一次。
什么也改变不了,包括她的死亡。
那是何等的一种绝望——明明知道自己会死,却手足无措。无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总是无法避免被人恨、被人耍弄、被人诅咒,在死的时候,被人思念。萨曼莎一天天地更加痛苦,也一天天更加明朗。她不再认为这种重生是一种折磨,反而欣然接受了起来。
——究竟要怎样做,才能有一个真正的结果?
最后的时刻终于来临,萨曼莎倾尽全力,终于做成了一件最有意义的事。不,在这件事之前,那最后的一天,发生了许多件有意义的事。她甚至终于有了生命中第一次悸动,第一次的脸红心跳,以及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轻盈却真切的吻。反正结局总是注定的,离最后时刻越来越近,她却能越来越充实和勇敢,她已经不怕了!——上帝,是你在提醒我吗?是你在开玩笑或者说折磨我吗?来好了!我已经明白我要做什么了!
小说结尾处的萨曼莎,是带着无比的欢乐和欣慰离开的。读故事的我们,也从一开始嫌弃她、讨厌她,到开始喜欢她、欣赏她、怀念她。萨曼莎的经历让我们自然而然地重新审视人生中的许许多多个平凡却重要的时刻,想起我们希望记住的事和希望人们借以记住我们自己的事。某些特定的时刻会永远继续。即使一切结束之后,它们也不会结束,即使你死了,而且进入坟墓,那些时刻也依然存在,倒带、播放、直至永恒。它们就是一切,它们无处不在。它们就是意义。
这部小说不像吸血鬼、狼人和人之间的苦恋那么的纠结,它是现实的,说的就是年轻人之间的那点事儿,微小平凡,却是真切而感人的。
忽然七日读后感(四)小说讲述了女主人萨曼莎·艾米丽·金斯顿经历死去、重生、又死去、再重生,以及在这期间体会到的死后重生的奇妙感觉。
小说主要围绕着,主人翁死后的七天生活感悟来撰写,第一日,她遭遇死亡;第二日,她尝试着着逃避灾难;第三日,她试图阻止已经发生的事;第四日,她承认了自己已经死亡的事实,并且自暴自弃;第五日,她开始感恩思考,自己要做什么才能死的有意义;第六日,她开始发现生活中并非只有自己,有时伤害了别人却不自知;第七日,她顿悟:既然发生的不可改变,至少可以去做她能做的一切,不让自己后悔。
看完这本小说,首先我倾佩作者的思考模式,她简单、深刻地描述了人类死亡带来的思考,同时也揭示了人的本性,在我们面对一件不好事情的时候,本能地去想怎么规避这件事,发现不能规避的时候,就想着把生活过的更糟,以“反正已这样了……”为借口,逃避现实,人们都说“上帝关闭一扇窗户的同时也为你打开了另一扇窗户”,一扇窗户的开启应该是你学着去面对与改变之后。
恰巧的时候看到了这本书,恰巧的时机我经历了人生中的小变动,恰巧的时机我想着去改变生活……生活的真谛就像是个谜。朋友赠我的话:靠自己是长期的靠别人是短暂的做小事靠才能做大事靠人品,对这句话我感悟很深。
周末看完这本书后,我睡了整整27个小时,我的思想仿佛也从黑暗中到光明中,再到黑暗中,再到光明中……我不知道自己是醒还是在沉睡,我的思想疲惫期,也该结束了!
生活的另一种思考模式:过得好学着防微杜渐,过得不好学着面对改变。
忽然七日读后感(五)《忽然七日》是一位友人推荐我看的,他看了第一章后感觉这本书情节推动太慢,实在是太适合催眠的图书,就把看书的重责大任推给了我,他说等我看完告诉他故事梗概就可以了。我很遗憾他没有看完,阅读是场美妙的事情,唯一需要的,就是坚持下去。
小说的作者劳伦·奥利弗毕业于芝加哥大学,并在纽约大学获得艺术硕士学位。《忽然七日》是她的第一部小说,以一种独特的结构,讲述了一个爱与救赎的故事,令全美年轻读者沉思且热烈欢迎,是2010年亚马逊网络书店最佳青年读物,也是2011年美国图书馆协会最佳小说。
时间轴循环的故事并不稀奇,尤其是在欧美悬疑惊悚电影中更是屡见不鲜,其中不乏《蝴蝶效应》、《恐怖游轮》这些令人拍案叫绝的精品,它们将绝望发挥到极致,而《忽然七日》这个故事却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小说讲述了一群高中女生的故事,她们漂亮、拉风、张扬,主人公就是这群女生中的一员。她们是学校里的明星,受到众多男生追捧,在丘比特日总能收到大把的玫瑰花。当然,她们也受到了许多人的羡慕、妒忌、恨。就在丘比特日的夜里,这群女生参加了一个热闹的派对,在派对上,有一个被她们平时称为“神经病”的女生当着大家的面责骂了她们。之后这群姑娘们在回家途中出了车祸,主人公萨曼莎在这场车祸里丧生。神奇的是,当她睁开眼睛,丘比特日又重新开始了,于是她死去、重生,又死去、再重生。她身边的朋友都不知道发生了这样的事,只有她一个人在不断体验死后重生的奇妙感觉。同时,她也想让自己的死变得更有意义一些。
归纳起来,七日里萨曼莎经历了这样一个逻辑:第一日,她遭遇死亡;第二日,她尝试着逃避灾难;第三日,她试图阻止已经发生的事;第四日,她承认了自己已经死亡的事实,并且自暴自弃;第五日,她开始感恩思考,自己要做什么才能死得有意义;第六日,她开始发现生活中并非只有自己,有时伤害了别人却不自知,开始反省;第七日,她顿悟,既然发生的不可改变,至少可以去做她能做的一切,不让自己后悔更多。于是虽然最终主人公还是死了,但与第一次死亡相比,最后一次终于让她明白了生活的真谛。在重生的过程中,主人公终于知道了曾经的自己是多么无知,她竭力想要挽回这一切,并因此发现了生活的美好。
这是一个让人着迷的设想。小说的魅力或许就在于此。尽管这是一个靠技术手段推动情节开展的故事,但依然有很强的带入感,或许是因为捕捉到了人性深处的共同——迷茫。没有多少人有着坚强的信念,对于过去、现在、未来的言行坚定不移,都希望人生能像一个写字本,可以尝试、修改、删除,重头来过。或许这也是小说留给我们的悬疑。但合上书细细地想一想,萨曼莎七日里自我颠覆般的经历真正告诉我们的又是什么呢?内心给予的答案是:活着,就要活得精彩,要懂得感恩,要善于思考!
忽然七日读后感(六)翻过这本书的最后一页,我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拿起桌上的水喝了一口,仿佛自己也随着主角经历了许许多多。
书名叫《忽然七日》,讲述了一个坏女孩——我认为是的——与她飚车的好友在周五的午夜除了车祸后,又一遍一遍地重复过这一天——没有明天。她从刚开始的放纵,到珍惜自己的家人,到学会欣赏世界,到学会为他人着想,最后救赎了自己。
全书无泪点,却给了我比这更大的震撼。我不禁陷入了沉思,我是否真的好好欣赏了这个世界?我又没有用心去好好珍惜身边的人?我又有没有在不经意间发脾气伤害了某人?
我想,并不是人人在死后都有七天的时间来反思,来改变,甚至也许我们连后悔的时间也不会有。
尽管意外的几率很小,但没有人可以万分肯定自己绝不会出意外,毕竟人的生命是那么的脆弱。所以,尽可能地珍惜每一天,珍惜身边每个人。
第四篇:七日军训
七日军训
高一(2)班符传亮
军训是一个辛苦而又快乐的过程。军训七天的生活,我们记忆犹新。在炎炎的烈日下,我们挥洒汗水;在矫健的步伐中,我们磨练意志;在昂扬的歌声中,我们学会团结……军训的生活是辛酸的。在这七天军训中,我们不仅要面临烈日的考验,而且还需在短时间内适应学校的生活,学会独立自主。这对于从小在父母呵护下成长的我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刚军训的前几天,我感到异常辛苦,白天在炎炎烈日下站军姿,黑夜在宿舍洗衣、洗袜。这样的生活与暑假生活相比,简直是天差地别啊!若吧暑假比作温室,那军训就好比冰窟啊!在温室中,我们能因关爱和呵护而使身体健康成长;在冰窟里,我们则能因信念和毅力而使心理更加成熟。
在军训的第一天,教官让我们在太阳底下站了十几分钟的军姿。起初,我还能挺得住,但在后面的十分钟,我就不“安分”了。脚趾突然感到一阵刺痛,很想动动脚底来放松放松,但瞥见教官严厉的神情,我的这一念头就被吓地烟消云散了。我只好忍着,忍着。在心里默数着时间,一秒,两秒,三秒……数着数着,突然听到教官喊了一句“停!休息一下”。哇!那一句话是多好听哪!我心里涌出了一股凉气。然后二话不说,“啪”地一声坐在地上,使劲捶着我“受伤”的脚底。没当想到这时的情景,我心中就充满了恐惧。
军训的生活是幸福的。军训中,我能认识更多的同学和老师。与其说军训是个受苦的日子,不如说军训是个相互认识,感受团结的过程。这过程是人生中的一笔财富,也是最幸福的时光。
军训的第六天晚上,学校组织开展了军歌大赛。我们苦练了三天的军歌,在今夜就将向全年级展现了!在出场前夕,班中的所有同学都变得异常紧张。在门口排队时竟乱成一锅粥,都找不到自己原定所站的位置。时间一分一秒地逼近,我们也只好将错就错,临时安排新队列,匆匆忙忙地走上了台。在演唱的过程中,我们都很努力,用全力在唱,但是中间还是出现了一些小差错,结果我们只拿了三等奖。虽然我们没有做到最好,但是班里的每一位成员都尽力了。我们演唱是三等奖,但精神是一等奖!
时间飞逝,七天的军训生活就这样结束了。临走前,我们最舍不得的还是教官。是他,教我们如何与风雨搏斗;是他,领我们走向团结之路;是他,给我们上了高中生活的第一堂课,让我们学到了更多东西。军训是辛苦的,同时也是幸福的。只有在辛苦中的幸福才是最甜的!
第五篇:《忽然七日》读书笔记
起初,只是因为这本书的名字很好听,封面很特别才买下的。但,这本书却教会了我很多东西。
它教会我做人。人要诚、承、撑。诚是诚实守信,表里如一;承是承担,做个有责任心的人;撑是支撑,不会轻言放弃。
它教会我看待这个世界上的是与非。不是因为我俩关系有多好,就相信对方,而是要以客观的态度来看待对方,这样彼此才能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它教会我百善孝为先。女主人公对她妈妈不是很好,等到死后重生才明白自己的荒唐之举有多可笑。的确,身在福中的我们总是不能感激那些对我们好的人,可突然的某一天,回首想要感恩的时候,她们,已经是乌有。
从现在起,做想做的事,生命很短,意义很大。任何生命都需要尊重与被尊重,你是如此,我亦如此。
对自己好一点,快乐一点,生活不似《忽然七日》,怎能重来。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范文,希望大家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