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上饶市中心城区户外广告管理办法
上饶市中心城区户外广告管理办法(暂行)
第一条 为加强城区户外广告管理,规范户外广告活动,维护市容整洁美观,促进户外广告健康有序地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户外广告登记管理规定》、《江西省户外广告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在我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含旭日片区)从事户外广告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均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户外广告,是指在户外发布的各类信息和商品生产经营者或者服务提供者承担费用,通过一定媒介和形式直接或者间接介绍其推销的商品或者所提供服务的下列户外广告:
(一)利用户外广告设施发布的广告;
(二)利用彩旗、条幅在户外发布的广告;
(三)利用墙体发布的广告;
(四)利用车、船等交通工具发布的广告;
(五)利用飞艇、气球等升空器发布的广告;
(六)利用灯箱、霓虹灯、电子显示屏(牌)、电子翻版装置、橱窗、广告架等设施发布的户外广告。
(七)利用其他设施发布的其他广告。
本办法所称户外广告设施,是指在户外专为发布广告而设置的灯箱、霓虹灯、电子显示屏(牌)、电子翻版装置、橱窗、广告架等物质载体。
第四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户外广告的监督管理机关,具体负责户外广告的登记管理工作。
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部门负责户外广告设置的市容管理监督工作;
规划、公安、气象、交通、财政、物价等部门应按照各自职责,协同抓好户外广告管理工作。
第五条 在户外广告经营活动中,禁止任何不正当竞争。任何部门不得滥用行政权力帮助广告经营者垄断或者变相垄断户外广告经营,不准限制和排挤其他经营者的公平竞争权利。
第六条 设置户外广告应当遵循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造型美观、牢固安全的原则。
第七条 市城市规划局应当会同市建设、工商、市容、房管、环保、公安、交通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制定本市户外广告设施设置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
户外广告设施设置应当包括户外广告设施设置的条件、地点、种类、规模、规格、有效期限等主要内容。
第八条 在编制户外广告设施设置规划时,应当广泛听取意见。
第九条 设置户外广告,应当符合市总体规划、户外广告设施设置规划、城市容貌标准和环境保护、交通安全的要求:
(一)内容必须真实、合法、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不得欺骗和误导消费者;
(二)设施应当牢固安全、整洁美观,符合相应的技术和质量标准,应当定期维修、保养;
(三)使用文字、汉语拼音、计量单位、标志符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书写规范准确。
第十条 户外广告设施设置的场地或者设施的使用权可以通过公开招标、拍卖等方式取得。
户外广告设施设置的城市重要场所、主要道路两侧的公共场地、公共设施的使用权,应当由市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制定方案,通过招标、拍卖或者其他公开竞争方式出让。
第十一条 设置户外广告设施应当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到有关部门办理审批手续。
广告经营者依照本办法第十条第二款的规定取得使用权的,其户外广告设施的设置视同已办理审批手续。
第十二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设置户外广告:
(一)利用交通安全设施及交通标志的;
(二)影响市政公共设施、交通安全设施及交通标志等设施使用的;
(三)妨碍生产或者人民生活,损害市容市貌的;
(四)利用违章建筑、禁止使用的危险房屋及其他可能危及安全的建(构)筑物和设施的;
(五)国家机关、文物保护单位和名胜风景点的建筑控制地带;
(六)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禁止设置户外广告的区域。
第十三条 在中心城区主干道上禁止设置跨街横幅广告。
第十四条 在居住区及其周边设置户外广告,应当避免噪声污染,不得影响通风、采光。
第十五条 利用候车亭、站牌、车站出入口等公共交通设施设置户外广告,不得影响交通标志识别和妨碍交通。
第十六条 发布户外广告必须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未经登记,不得发布。
第十七条 户外广告发布单位申请户外广告发布登记,应提交下列申请材料:
(一)《户外广告登记申请表》。
(二)户外广告发布单位和广告业主的营业执照或者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经营资格证明文件。
(三)发布户外广告的场地或者设施的使用权证明。包括场地或设施的产权证明、使用协议等。
(四)户外广告样件。
(五)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需要提交的其他文件。
受委托发布户外广告的,应当提交与委托方签订的发布户外广告的委托合同、委托方营业执照或者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经营资格证明文件。
广告形式、场所、设施等用于户外广告发布,依法需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应当提交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
发布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应当审批的广告,应当提交有关批准文件。
第十八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受理户外广告登记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登记决定。经审查符合规定的,核发《户外广告登记证》;不符合规定的,书面答复申请人并退回有关文件、资料。逾期未作书面答复的,视为同意。
第十九条 设置大型户外广告,设置者应当先征得城市规划部门的规划许可后,向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由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部门依法审批。提出申请者应附以下材料:
(一)申请书;
(二)广告位置图和效果图;
(三)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材料。
(四)利用气球等升空器设置户外广告的,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升放和系留气球的管理规定。
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5日内作出同意或者不同意的书面决定,不同意的,应当说明理由。
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应当将审批的依据、条件、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和申请书示范文本在办公场所公示。
大型户外广告的设置标准由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部门确定并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条 经批准设置的户外广告,应按照登记的内容、地点、形式、规格、时间发布,并标明登记证号、发布者和维护者名称。
第二十一条 户外广告登记后3个月内未予以发布的,登记自行失效。
第二十二条 户外广告场地、设施的使用者必须定期检查、维修、保养,对破损、褪色、字体残缺等影响市容或危及安全的应当及时维修更新,保证广告设施的整洁、美观、安全。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必须对户外广告设施定期检查,发现隐患应及时书面通知广告场地、设施的使用者予以及时整改。
第二十三条 广告发布单位应划出10%-20%位置或时段发布公益广告。
第二十四条 经批准发布的户外广告在期满后10日内,广告发布者应当自行拆除。因举办大型文化、体育、公益活动或举办各类商品交易活、展销会等活动设置的临时性户外广告设施,设置者应当在活动结束后两日内予以拆除。
第二十五条 经批准设置的户外广告设施闲置时间不得超过30日。
第二十六条 经拍卖或竞标方式取得的户外广告设施的使用期限原则上不超过5年。
第二十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拆除、遮盖、涂改、迁移、损坏经批准依法设置的在有效期内的户外广告。
第二十八条 城区繁华地段、车站、广场、码头、居民区等公共场所,应当设置适量的公共广告栏。
第二十九条 张贴各类广告,应在公共广告栏内张贴,禁止在指定地点以外的建(筑)物、树木、电杆等公共设施上乱张贴、乱涂写。
第三十条 因城市建设或者其他特殊情况(不可抗力需要拆除的除外)需要拆除在使用期限内的户外广告设施,建设单位或者审批部门应当在30日前书面通知该经营业主限期拆除,由此对户外广告经营者、设施设置者造成经济损失的,需要拆除户外广告设施的单位或者有关部门应当给予置换或相应的经济补偿。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由工商、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部门等有关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定进行处罚。
第三十二条 户外广告有关管理部门在行使职权时侵犯当事人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并依法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有关行政管理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三条 户外广告有关审批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公平、公正、公开、便民、高效的原则,制定审批程序,公布审批期限。
第三十四条 各县(市)户外广告管理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桃源县城区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办法
桃源县城区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户外广告管理,美化城市环境,保护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及广告设置场地所有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办法》和《常德市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在本县县城建区、规划区(以下简称城区)常桃沿线内从事户外广告活动的单位或个人,均应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户外广告,是指在道路、广场、绿地、桥梁、车站、码头、水域、空间等公共场所和其他建筑物、构筑物以及交通工具上,采取架设、悬挂、张贴、飘浮等形式发布的各种商业广告和公益广告。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广告物是指:
(一)树立广告:指树立或设置的广告牌、路牌、霓虹灯、橱窗、灯箱、实物模型、条幅、电子显示屏、城市雕塑、电动灯光、彩坊、牌楼、气球及旗帜等广告。
(二)招牌广告:指公司行号场所及各业本身建筑物上所建的牌匾、市招等广告。
(三)张贴广告:指张挂、粘贴、粉刷的各种告示、招
贴、传单、海报等广告。
(四)游动广告:指游动的步行、车、船或航空器等所载广告。
(五)会展广告:指展销会、订货会、交易会、体育场等广告。
第五条 城区户外广告归口县人民政府城区户外广告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县广告管理办)统一管理,其职责是:
(一)会同规划部门编制户外广告设置规划,待程序报批后,具体组织实施;
(二)受理户外广告设置申请,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评估、审批、验收,并监督实施;
(三)征收户外广告有偿使用费;
(四)县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职责。
县公安、工商行政管理、规划、市容环卫、市政公用、城管监察、园林绿化、路灯管理等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同做好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工作。
第六条 户外广告的内容应当真实、合法、文明,不损害国家、民族尊严,不得欺骗和误导消费者。
第七条 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拆除、遮盖、涂改、损坏经批准设置的有效期内的户外广告。
第二章 设置准则
第八条 户外广告的设置必须符合城市规划,符合城市
户外广告规划要求,遵循安全美观的原则,不得影响公共设施功能,不得防碍交通、消防,不得损害城市容貌。
第九条 各类户外广告应当在有效期内设置。在公共广告张贴栏内张贴的广告,其有效期一般不超过15天;行医、演出、招生、培训、启事、声明等内容的户外张贴广告,保留期限一般为5-7天;悬挂的空飘广告,其有效期一般不超过7天;悬挂在建筑物和构筑物上的大型喷绘、巨幅广告,其有效期为30天;
大型广告和户外店堂广告设置有效期满,广告设置者应及时予以拆除,并恢复原貌。要求延期使用的需提前向县广告管理办申请办理延期使用审批手续,并予以维修翻新。
第十条 经批准设置城区车行道上方的广告,其设置高度距地面高度不得低于4.5米。经批准设置在人行道上方的广告,其设置高度距地面高度不得低于2.8米。设置在店堂墙面的户外广告,其外端距封存壁不得超出1米。屋顶设置广告牌高度不得高于5米,不得突出于建筑物立面墙体。经批准设置的广告牌(塔)最高点高于地面20米时,应设置避雷设备,高度逾35米时,应另装设红灯(红色闪光灯)。
经批准设置于建筑物外墙招牌或树立广告,不得堵塞各种出入口。住宅区住宅楼房2层楼以上,不得设置广告物。临街道多层建筑物、构筑物3楼以上不得设置广告物。
第十一条 户外广告必须按批准的地点、形式、材料、规格、时间设置,不得擅自更改。大型户外广告应当标明批准文号、设置者、有效期。户外广告设置者应不断提高户外
广告制作水平,有损城市品位及形象的广告不得悬挂,已悬挂的,应拆除取缔。
第三章 设置场所
第十二条 门店招牌的设置应当符合城市容貌标准规定,与街景协调,并保持整洁完好。门店招牌实行“一店一牌”,严禁违规定超标准设置拱门、气飘。
门店招牌的内容应当与依法核准登记的名称一致,并不得含有商业广告内容。确需含有商业广告内容的,应按照本办法规定办理户外广告设置审批手续。
第十三条 户外广告的设置场所,包括由政府投资形成的道路、广场、绿地、桥梁等公共场地和设施,产权属于单位和个人的建筑物、构筑物,公共广告张贴栏以及其他按规定可用于设置户外广告的场所。
第十四条 凡利用各类公共场地和设施设置户外广告(不含公益广告),一律由县国有资产管理局广告管理办采取公开拍卖、招标或协议方式确定广告设置者,实行有偿使用。有偿使用收入列入城市维护费,用于城市管理和市政公用设施的维护。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将公共场地和设施提供给户外广告设置者使用并收费。
第十五条 经县广告管理办确定的公共场地和设施设置户外广告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或阻饶。因城市建设需要拆迁户外广告的,拆迁者应事先通知县广告管理办,并
组织设置户外广告的单位和个人拆除。因其他原因需变动户外广告的,需经广告登记和管理机关同意。
为维护市容市貌,县广告管理办负责统一规划繁华和重点地段(街道)的广告物、门店招牌设置的形式和规格。
第十六条 县广告管理办应按规划修建或组织修建公共广告张贴栏,作为张贴广告的集中场所。公共广告张贴栏原则上实行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
所有张贴广告均应张贴在公共广告张贴栏内。禁止利用交通标志、公共执勤岗亭、各种车站站牌及街道专用路标设置户外广告。禁止在高压供电线路走廊两侧50米范围内设置空飘广告。
第十七条 因设置户外广告给场地设施造成损坏和损失的,广告设置者应予恢复或赔偿。
第十八条 在统一规划的区域设置户外广告,由县广告管理办统一审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侵占统一规划的户外广告场地。城区繁华区域的多层建筑,应在修建时预留安装户外广告位置,并向县广告管理办申报。
在本单位场地内设置存留10天以上的非本单位的户外广告,或在自由场地设置自我宣传的户外广告,均应向县广告管理办申报。
本办法实施前已在城区设置了广告物的单位,应到县广告管理办补办手续,符合要求的保留,不符合的应当限期拆除。
第四章 设置审批
第十九条 凡申请设置户外广告的,应向县广告管理办提出申请并提供下列文件资料:
1、广告经营许可证或其他有关批准文书;
2、场地、设施使用权证明和广告合同;
3、广告设计图及制作说明书;
4、其他相关资料。
第二十条 县广告管理办自收到申请文书之日起5天内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完毕,并作出批准或不予批准的决定。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凭县广告管理办公室的广告设置批准文书,办理广告审查登记手续。
凡需在公共广告张贴栏内张贴广告的,按规定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后,可免办设置审批手续。
第二十一条 城区内大型固定广告牌的设置需经县规委会研究审定。
第二十二条 广告定位,由广告设置者持户外广告设置许可证,申请县广告管理办现场定位放样并填写备忘录,放样后施工。
第二十三条 户外广告设置场地费由县广告管理办按规定标准收取。广告设置场地费纳入行政性收费管理,用于市政设施的维修与建设。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未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审查登记而设置、发布户外广告的,或发布虚假广告的,由县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第二十五条 违法本办法规定,未经批准,擅自设置户外广告,不影响市容市貌的,由县广告管理办责令整改,补办手续;虽影响市容市貌,但可以整改的,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责令整改,补办手续,并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严重影响市容观瞻、妨碍交通以及影响园林绿化效果,损坏市政设施的,由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责令限期拆除,逾期不拆除的,由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组织强行拆除,并处3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不保持户外广告整洁,由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责令改正,并处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在公共广告张贴栏以外城区任何地方张贴、涂画户外广告的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责令清除,恢复原状,并处5元以上1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八条 经批准设置的固定广告期满,广告设置者不自行拆除的,县户外广告管理办公室有权责令其限期拆除,所需费用由广告物负责人或所有人负责承担。
第二十九条 因户外广告设置不牢固导致广告设施坠落、倒塌,造成他人身体伤害或财产损失的,广告设置者应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第三十条 负有户外广告设置行政管理职责的工作人
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
第六章 附 则
全县其他各乡镇可参照本办法执行。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上饶市中心城区建筑退让城市道路红线范围内用地规划管理办法
上饶市中心城区建筑退让城市道路红线范围内用地规划管理办法(暂行)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精细优美城市建设的理念,提高城乡规划管理水平,落实和深化《江西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导则》(2014版)规定,进一步规范中心城区建筑退让城市道路红线范围内用地规划审批和管理,现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上饶市中心城区(北至沪昆高速公路,东北至饶北河,东至云碧峰森林公园东侧边界,南至外南环路,西南至董团乡仙山村,西北至清林学院北侧山林,总面积16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建设用地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
二、规划用途及技术要求
建筑物退让道路红线范围内用地一般可作为:地块内部机动车通道、消防通道、机动车停车位、绿化隔离带、管线走廊、游步道及街道家具、非机动车停放处、围墙、电信电力设施等。
在规定的后退城市道路规划红线的距离内,不得设置零星建筑物;但雨棚、招牌、挑檐、灯饰等属于公益上有需要的临时性构筑物,经规划主管部门批准,可突入后退道路规划红线建造,但其离室外地面的净空高度不得小于3米。
(一)控规或规划设计条件中建筑退让城市道路红线范围内的用地为绿地,应符合下列规定,且不得低于规划设计条件中绿地率的要求;
1、当建筑退让城市道路红线范围大于等于10米时,建设用地沿街布置为非住宅建筑的,退让范围内用地绿地率不得小于50%;建设用地沿街布置为住宅建筑的,退让范围内用地绿地率不得小于60%。该退让范围内用地可用于规划设置绿化隔离带、管线走廊、游步道及街道家具、非机动车停放处、围墙、电信电力设施。
2、当建筑退让城市道路红线范围小于10米时,或规划设计条件中对建筑退让城市道路红线范围内用地有明确用途和功能要求的,按规划设计条件执行。
(二)控规或规划设计条件中建筑退让城市道路红线范围内的用地不为绿地,应符合下列规定,且不得低于规划设计条件中绿地率的要求;
1、当建筑退让城市道路红线范围大于等于8米时,建设用地沿街建筑为非住宅建筑的,退让范围内用地绿地率不得小40%;建设用地沿街布置为住宅建筑的,退让范围内用地绿地率不得小于50%。该退让范围内可用地应用于规划设置地块内部机动车通道、消防通道、机动车停车位、绿化隔离带、管线走廊、游步道及街道家具、非机动车停放处、围墙、电信电力设施。
2、当建筑退让城市道路红线范围小于8米时,或规划设计条件中对建筑退让城市道路红线范围内用地有明确用途和功能要求的,按规划设计条件执行。
三、沿城市道路建设的围墙应为透空型,高度不应超过2.2米,有特殊要求的除外,后退道路红线不少于1米。
四、建筑退界用地规划中为绿地的,同时应严格执行《江西省城市绿线管理规定》有关规定,各类建设工程要与其配套的绿化工程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综合平衡。
违反本办法规定,擅自改变建筑退界范围内用地的规划用途、或占用破坏城市绿地的,由城市规划、园林绿化、市政等相关行政部门,按照《城乡规划法》等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五、规划审批程序
1、建设单位取得土地使用权后、申请建设工程(建筑、市政)方案规划设计前,由市政规划管理科提出退让城市道路红线范围内用地规划技术要求;
2、建设单位申请审查用地规划设计方案;
3、科室人员现场踏勘,对方案进行审查并提出审查意见; 4、方案修改后报局务会审批; 5、对方案出具审查意见并盖审定专用章;
6、工程竣工后,申请办理工程规划竣工验收手续。
六、申报材料
1、申请报告;
2、已核发的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及附图(复印件及电子文件)、规划条件、建设用地规划红线图;
3、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总平面方案及建筑退让城市道路红线范围内用地绿化景观规划设计方案(方案文本和电子文档);
4、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申报材料。
七、本办法自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
2014年11月20日
第四篇:上饶市中心城区道路交通秩序集中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关于对《上饶市中心城区道路交通秩序集中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签署意见:
上饶市中心城区道路交通秩序集中整治
工作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第三次党代会和市“两会”精神,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优化发展环境,狠抓工作落实,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当前交通秩序存在的突出问题,维护城区道路良好的交通环境,根据市政府要求,决定从2011年11月15日至2012年1月15日,在中心城区组织开展为期二个月的道路交通秩序集中整治活动,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集中整治,使各种交通违法行为特别是乱停乱放、乱行乱窜、闯灯越线等现象明显减少,中心城区道路交通秩序明显好转,交通拥堵明显改善,基本达到停车有序,车辆、行人遵章守法的目标,营造安全、畅通、文明、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领导,成立上饶市中心城区道路交通秩序集中整治工作组,负责整治期间各项工作的组织协调、指挥调度,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吴
刚
市公安局党委委员、交警支队支队长 副组长:高
铁
市城管局副局长
成员:吴
萍
团市委副书记
程秀琴
市妇联副主席
吴宣耀
市教育局工会主席 兰
柯
市政府法制办副主任 王建平
市城乡规划局局长 徐江华
市公路局副局长 刘海卫
市房管局副局长 刘东生
市人防办纪检组长
彭芳德
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运管处处长 苏卫东
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客管处处长 郑德成信州区交通运输局局长 李
毓
上饶县交通运输局局长 周元锋
上饶县城管局局长
陈永忠
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城管局局长 徐承志
市城市交通秩序综合整治办主任
工作组下设办公室,地点设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由交警支队副支队长王强兼任办公室主任,成员由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市公路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城管局各抽调一名工作人员组成。办公室主要负责整治工作的组织、协调及信息上传下达。各成员单位要确定一名工作联络员,负责整治工作的具体沟通、协调和每日信息收集、报送,并将联络员姓名、联系电话、传真号码、电子邮件地址报办公室备案,确保联络通畅。
三、工作任务
(一)提高市民的文明交通意识,教育、劝导市民在市区道路通行及驾驶各类机动车、非机动车时,严格遵守交通法律
法规,自觉遵守交通信号规定,服从公安交通警察的指挥和管理,各行其道。
(二)治理车辆违法停放现象,增设临时停车场(点),解决停车难问题。确保公交车、出租车在规定的站点和临时停靠点停车上下乘客。
(三)设臵一批单行道,在有条件的路段加装隔离护栏,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四)打击非法营运车辆。重点打击摩托车、机动三轮车(含残疾人机动三轮车)、人力三轮车和其它无营运证的车辆非法载客营运行为。
(五)规范沙石、建材运输车辆采取覆盖或者密封措施,避免遗洒、飘散载运物。
(六)整治占道经营、堆物作业等非交通占道影响交通畅通的行为。
(七)整治摩托车、电动车非法安装遮阳伞,人力三轮车等车辆非法安装动力装臵的违法行为。
四、整治措施
整治时间从2011年11月15日至2012年1月15日,按照工作安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2011年11月15日至11月30日)
(一)各成员单位结合本部门实际情况,成立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详细、周密的工作子方案,明确目标任务,细化
工作措施,召开动员大会,抓好责任落实。
(二)向社会发布整治通告,提高市民对规范市中心城区交通秩序重要性的认识,了解此次整治工作的内容和要求,引导全市人民共同参与和监督。
(三)集中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各单位将涉及到本部门的整治宣传内容、具体措施及有关法律法规,集中汇总到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将协调政府部门,在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纸报刊等新闻媒体,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各单位要组织人员,将通告及宣传资料在城区各主要交通要道、娱乐酒店场所、辖区、村(居)委会发放和粘贴。对路面一线开展的集中整治情况将联系记者进行跟踪报道,曝光一些典型的、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通过电视、广播电台、各交通主干道电子显示屏等广泛积极地做好宣传报导工作,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争取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各单位在整治过程中的典型事例、事迹、先进个人事迹要及时汇总报整治组办公室,统一安排宣传报导。宣传教育工作贯穿整治活动始终。
(四)开展交通组织调研。各单位为今后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在整治期间按照职责分工,积极开展各项工作调研,并于12月15日前完成,拿出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及意见包整治组办公室。具体调研工作如下:
1、开展增设隔离护栏的调研。(交警支队负责)
2、开展增设、调整临时停车泊位,以及鼓励社会力量建设立体停车场的调研。(交警支队牵头负责,市城管局、规划局配
合)
3、开展将中心城区符合条件的大型建筑防空地下室,改造成地下停车场有关事项的调研。(市人防办牵头负责,市城管局、规划局、交警支队等配合)
4、开展在主要路口设臵LED引导屏有关事项的调研,以满足及时公布周边停车场停车信息,引导车辆停放的需要。(交警支队牵头负责,市城管局配合)
5、开展调整公交车、出租车停靠站点布局有关事项的调研。(市交通局牵头负责,市城管局、规划局、交警支队配合)
6、开展物业小区停车管理的调研。(市房管局、交警支队负责)
7、开展中心城区部分路段采取限时限制摩托车、电动助力车、三轮电瓶车(含加装动力装臵的人力三轮车)通行的调研。(交警支队负责)
8、开展设臵单行道有关事项的调研。(交警支队负责)
9、开展清除影响道路交通的部分市政绿化带设施,增加道路通行能力有关事项的调研。(市城管局牵头负责,交警支队配合)
10、开展上饶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制度的调研,成立交通影响评价委员会,把交通影响评价作为城区项目建设的基本程序和规划控制的基本措施。(交警支队牵头负责,市法制办、规划局、建设局配合)
(五)积极配合政府尽快出台《上饶市超标电动车管理办
法》,对超标电动车实行登记管理、考试发证。
(六)聘请专家对中心城区道路交通问题进行指导、设计。第二阶段:集中整治阶段(2011年12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
各成员单位全面开展整治活动。牵头负责的责任单位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逐一组织整治,逐一解决问题,各配合单位积极主动参与,不推诿,不扯皮,形成合力。
(一)强化路面巡逻管控,严格落实勤务安排。由领导小组统一安排,在市中心城区实行分片包干,逐级负责的勤务模式,划分职能层层包干,边调研边治理。每条责任路段安排交通民警、协警,交通运输、城管及其它各部门工作人员,分两班进行巡逻管控、纠违整治(第一班:7:30—9:00,11:00—12:00,15:00—17:00;第二班:9:00—11:00,14:00—15:00,17:00—18:10)。团市委、市妇联和信州区有关单位负责联系志愿者,在重点整治路段、路口对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不按分道行驶及其它违法行为进行劝阻、教育,志愿者佩戴红袖章,持小红旗和口哨,工作时间:9:00—11:00,15:00—17:00。具体安排如下:
1、东市片区
责任领导:吴
刚 市公安局党委委员、交警支队长
市城管局
市交通运输局
谢柏富 市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大队长 人员安排:
(1)五三大道路段
市交警支队 民警、协警共6人,民政岗确保1名民警在岗,负责人:黄凯(***)。
市城管局 市交通运输局 志愿者20名。(2)赣东北大道路段
市交警支队 民警、协警共6人,信江桥北确保1名民警在岗,负责人:邱梦飞(***)。
市城管局 市交通运输局 志愿者20名。(3)中山路路段
市交警支队
民警、协警共4人,负责人:冯强(***)。
市城管局 市交通运输局 志愿者20名。
2、西市片区
责任领导:王 强 交警支队副支队长
市城管局
市交通运输局
兰照勇 直属一大队副教导员
(1)解放路路段
市交警支队 民警、协警共4人,雷锋像岗确保1名民警在岗,负责人:李军(***)。
市城管局 市交通运输局 志愿者16名。(2)胜利路路段
市交警支队 民警、协警共4人,负责人:黄志华(***)。
市城管局 市交通运输局 志愿者14名。(3)滨江路路段
市交警支队 民警、协警共8人,负责人:黄新国(***)。
市城管局 市交通运输局 志愿者12名。
3、北门片区
责任领导:杨思跃 交警支队副支队长
市城管局
市交通运输局
刘艳军 直属一大队副教导员
(1)带湖路路段
市交警支队 民警、协警共6人,华良岗确保1名民警在岗,负责人:陈文玺(***)。
市城管局 市交通运输局 志愿者12名。(2)庆丰路路段
市交警支队 民警、协警共4人,负责人:张荣毛(***)。
市城管局 市交通运输局 志愿者10名。(3)凤凰大道路段
市交警支队
民警、协警共4人,负责人:程睿(***)。
市城管局 市交通运输局 志愿者10名。
4、水南片区
责任领导:孙建中 交警支队副支队长
市城管局
市交通运输局
管华权 直属一大队副大队长
(1)书院路路段
市交警支队 民警、协警共6人,信江桥北确保1名民警在岗,负责人:吴伦辉(***)。
市城管局 市交通运输局 志愿者10名。(2)叶挺大道路段
市交警支队
民警、协警共4人,负责人:杨奇(***)。
市城管局 市交通运输局 志愿者10名。
5、郊区片区(320国道全路段)
市交警支队
民警、协警共11人,负责人:林桦(***)。
市城管局 市交通运输局
6、经济技术开发区由开发区城管局牵头,交警、交通、运管等部门积极配合;上饶县由县交警大队牵头,公路、城管、交通、运管等部门配合,共同开展集中整治活动,具体措施参照市中心城区工作安排实行。
(二)各部门联合统一行动安排:
1、统一行动周时间为12月1日—12月7日,每日集中开展三次统一行动,行动时间为:上午9:00—11:00,下午15:00—17:00,夜间19:30—23:00。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市交通运输局、市城管局各抽调20人,市公路局抽调10人参加统一行动,其他部门根据行动具体安排,组织人员积极配合。各相关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具体人员、时间安排进行调配;也可以根据工作需要,有重点地安排人员、时间,针对沙石、渣土运输车辆违法行为进行专项整治。
2、从12月8日起至整治结束,每周二、四为联合统一行动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市交通运输局、市城管局在每个行动日各抽调20人,市公路局抽调10人参加,时间及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三)各单位通过两个阶段的工作开展及交通组织调研,根据职责分工,将以下工作落实到位:
1、在条件允许的路段安装隔离护栏(交警支队负责);适当增设临时停车泊位,对影响交通的临时停车泊位进行调整(交警支队牵头负责,市城管局、规划局配合);改造符合条件的大型建筑防空地下室为地下停车场(市人防办牵头负责,市城管局、规划局、交警支队等配合);设臵LED引导屏公布周边停车场停车信息(交警支队牵头负责,市城管局配合);设臵一批单行道(交警支队负责);合理调整公交车、出租车停靠站点布局(市交通局牵头负责,市城管局、规划局、交警支队配合);加
强物业小区的停车管理(市房管局、交警支队负责);在中心城区部分路段采取限时限制摩托车、电动助力车、三轮电瓶车(含加装动力装臵的人力三轮车)(交警支队负责)。
2、建立上饶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制度,成立交通影响评价委员会,把交通影响评价作为城区项目建设的基本程序和规划控制的基本措施(交警支队牵头负责,市法制办、规划局、建设局配合)。出台《上饶市超标电动车管理办法》,对超标电动车实行登记管理、考试发证(交警支队、市交通局、信州区有关部门负责,市法制办配合)。
第三阶段:巩固提高阶段(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月15日)。
(一)各成员单位继续巩固前两阶段的工作措施,制定出台本部门相关管理规定,合理调整完善现有的勤务模式,加强沟通协作,互相支持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确保整治工作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各部门长效管理机制。
(二)各单位要成立集中整治督查小组,负责对整治期间各部门的工作情况进行督导检查,领导小组也将派人对整治工作进行督导。对工作不力、敷衍塞责甚至推诿扯皮的单位和个人要追究责任,对落实工作措施成效明显的,予以通报表彰。
五、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成员单位要充分认识交通秩序综合整治的重要性,切实增强开展整治专项行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思想统一到文件精神上来,把行动统一到整治活
动的部署和要求上来,把整治行动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一项重要举措,下大力气抓紧抓好,切实抓出实效。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成员单位要切实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工作措施到位、宣传力度到位,确保整治活动取得实效。各部门要成立交通秩序集中整治领导小组,既要各司其职、强化工作责任制,又要密切配合、协调作战,联合执法。各承担整治任务的单位要加强领导,明确工作责任,将工作目标层层分解,建立奖优罚劣的考核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确保整治工作落到实处。
(三)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各成员单位每日要及时收集、上报整治情况和信息,宣传本部门法律法规,表扬先进典型,曝光不文明陋习,并利用各种媒体和宣传工具,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地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深入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乡镇(街道)、村(居)委会,开展交通安全“五进”宣传教育,争取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形成浓厚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和整治氛围。
(四)规范执法,依法行政。各成员单位既要严格依法办事,对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充分运用法律手段,依法处罚,同时要注意方法方式,注意上路人员自身安全,防止可能出现驾驶人因拒绝检查逃逸而导致意外事故发生,防止引发和激化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大局。参与整治的工作人员要规范着装,证件齐全,举止端庄,语言文明,令行禁止,注意工作方法,把握工作分寸,在执法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摄像机、照相机等执法装备,注意适时取证,确保证据有效、充分。对于在执法中发现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要坚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迁就,从重从快处理。
(五)严肃纪律,加强管理。各成员单位参与整治的工作人员要自觉遵守执勤巡逻时间的安排,服从整治工作组的领导,不迟到、早退,不推诿、扯皮,任劳任怨,做好本职工作。各任务分片小组实行每日上下岗集中点名签到制度,建立工作台帐,从12月2日起每日上午9时前,将前一日整治工作具体情况、取得的战果及发现的问题汇总上报到整治组办公室。
第五篇:宜昌市城区户外广告和招牌设置管理办法
宜昌市城区户外广告和招牌设置管理办法
宜昌市人民政府令 第152号
《宜昌市城区户外广告和招牌设置管理办法》已经2011年7月5日市人民政府第71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011年9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户外广告和招牌设置管理,规范户外广告和招牌设置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国务院《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湖北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湖北省户外广告管理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本市城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城区范围内户外广告和招牌的设置管理。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户外广告设置,是指以发布商业性或者公益性广告内容为目的,利用户外场地、建(构)筑物等设置广告的行为,包括:
(一)利用户外场地、市政设施及其他建(构)筑物设置展示牌、霓虹灯、发光字体、电子显示屏、电动翻板装置、公共广告栏、实物模型、灯箱、橱窗等设施发布广告,以及利用该户外场地或设施直接绘制、张贴广告;
(二)利用车船、气球或其他充气装置以及空中飞行器、车载电子显示屏等其他可移动设施设置广告。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户外招牌(以下简称招牌)设置,是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或个人在经营地、办公地,设置表明单位名称、字号、标识的标牌、灯箱、霓虹灯、文字符号的行为。
第五条 市规划局负责城区户外广告规划编制和规划行政许可。
市城市管理局(以下简称市城管局)是城区户外广告和招牌设置的主管部门,负责城区户外广告和招牌设置的审批和管理。
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以下简称市工商局)是户外广告登记主管部门,负责户外广告经营者资质、广告内容的审查登记和监督管理。
市城市管理执法局(以下简称市城管执法局)负责依法查处违反户外广告和招牌设置规定的行为。
第六条 市人民政府建立城区户外广告设置管理联席会议(以下简称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市人民政府分管领导主持,市城管、规划、工商、住建等相关部门和单位参加,必要时邀请广告行业协会及部分专家参与审定城区户外广告设置管理中的重要事项。参加联席会议的相关单位应当依照各自职能,密切配合、相互协调,共同做好城区户外广告和招牌设置的管理工作。
第二章 设置准则
第七条 市规划局负责编制《城区户外广告设置专项规划》和《城区户外广告和招牌设置技术规范》,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市城管局组织实施。
第八条 设置户外广告和招牌,应当遵循安全、科学、美观的原则。应当符合户外广告设置专项规划和技术规范;应当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不得损害市容市貌,不得影响交通安全和消防通道,不得妨碍相邻建(构)筑物的通风、采光和安全。
户外广告内容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户外广告和招牌使用的文字、汉语拼音用字书写应当规范准确,计量单位必须符合国家规定。
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应当不断提高设计、制作水平,使用新材料、新技术,设置低碳环保、具有时代气息和地方特色的户外广告。
第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禁止设置户外广告:
(一)影响市政公用设施、园林绿化设施、交通安全设施和交通标志使用的;
(二)妨碍生产、生活和影响风景名胜区景观、市容市貌的;
(三)属国家机关和文物、纪念性建筑保护区域的;
(四)利用违法建筑、危房和其他可能危及安全的建筑和设施的;
(五)法律、法规、规章和市人民政府禁止设置户外广告和招牌的其他区域。
第十条 城市道路,除交通标志、路名牌等用于公用管理或属于公益服务性质的招牌外,不得设置其他招牌。
第十一条 户外广告和招牌设置人(以下简称设置人)应按批准或告知的项目、规格、内容、形式及安全措施等,在规定的期限内设置户外广告和招牌。
户外广告应当在其右下方醒目位置标明批准文号、设置人、使用期限(霓虹灯广告除外)。
第十二条 户外广告设施的设置期限一般不超过3年,电动翻版装置一般不超过4年,电子显示屏一般不超过6年。设置期满,设置人应当自行拆除,需要延长使用期限的应于期满前30日内向原审批机关申请办理延期手续。
户外广告设施使用期限内,需要变更广告画面内容的,应当向原审批机关申请办理变更手续。
第十三条 下列情况可利用条幅、彩旗、布幔、充气模型或拱门、气球、花篮、看板、墙面喷绘等形式设置临时性户外广告:
(一)公益性宣传;
(二)大型节庆、文化、体育活动;
(三)各类展销会、交易会、经贸洽谈会等;
(四)企事业单位、商铺举办庆典活动。
临时性户外广告设置期限一般不超过30日。
第十四条 公益广告应当与户外广告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有义务进行社会公益宣传,户外广告位使用权出让者制定拍卖、招标方案时,应当安排不少于5%的广告位或广告发布时间用于发布公益广告。
第十五条 户外广告位不得空置。未能按时发布商业广告的,应当以公益性广告补充版面。
户外广告设置期满未申请延期或延期申请未获批准的,设置人应当于设置期满之日自行拆除。
临时性户外广告不得申请延期,应当于设置期满之日自行拆除。
招牌设置人搬迁、变更、歇业、解散或者被注销,应当于上述行为发生之日自行拆除所设招牌。
第三章 设置审批
第十六条 设置户外广告,设置人应当向市规划局申请《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凭《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向市城管局申请《宜昌市城区户外广告设置证》。未经批准,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设置户外广告设施。
第十七条 设置可移动户外广告或者设置临时性户外广告和招牌的,设置人应当向市城管局提交申请资料,由市城管局审核、踏勘、审批。
第十八条 利用现有或新建户外场地或建(构)筑物设置户外广告,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设置人向市行政服务中心规划局窗口提交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申请表;
(二)市规划局、城管局负责审核资料、踏勘并提出初审意见;
(三)经联席会议审定后,符合条件的,由市规划局发给《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市城管局发给《宜昌市城区户外广告设置证》;不符合条件的,应当告知其理由。
第十九条 招牌应当严格按照《宜昌市城区招牌设置告知书》设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招牌视为户外广告,应当按本办法的规定办理相关审批手续:
(一)招牌内容超出本单位名称、字号、标识的;
(二)附带商业内容的,或者设置地点不在本单位经营地、办公地的;
(三)外形尺寸长超过门店范围、宽超过2米的。
第二十条 申请户外广告《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宜昌市城区户外广告设置证》、《宜昌市城区临时性户外广告设置证》或者《宜昌市城区招牌设置告知书》应当提供的资料,由市规划局、市城管局在各自部门网站、市行政服务中心办事窗口公开告知。
第二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涂改、出租、出借、倒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宜昌市城区户外广告设置证》。
设置人名称依法变更的,应当自名称经核准变更之日起30日内向原审批机关办理变更手续。
第二十二条 设置人凭《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宜昌市城区户外广告设置证》或《宜昌市城区临时性户外广告设置证》,到市行政服务中心市工商局窗口申请办理《户外广告登记证》后方可发布户外广告。未经市工商局登记,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发布户外广告。
第四章 户外广告位使用权出让
第二十三条 城区户外广告位使用权包括所占用的场地、建(构)筑物户外广告专项使用权和城市空间资源使用权两部分。
户外广告位占用公共场地、建(构)筑物和行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拥有的场地、建(构)筑物的,其场地、建(构)筑物户外广告专项使用权属市人民政府所有。户外广告位占用个人、私营企业和其他组织拥有的场地、建(构)筑物的,其户外广告专项使用权归产权人所有。
城区城市空间资源使用权均属市人民政府所有。城区户外广告设置和发布,均需取得城市空间资源使用权。
第二十四条 城区户外广告位使用权实行有偿使用。出让户外广告位使用权应当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向社会公开拍卖或招标。
市人民政府授权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市城投公司)统一出让其拥有的城区户外广告位使用权。市城投公司不得从事商业性户外广告经营、发布活动。
个人、私营企业和其他组织拥有的场地、建(构)筑物,按规划可用于发布户外广告的,其户外广告专项使用权可以自用或出让,但应当由市人民政府授权的单位统一组织实施。出让收益分成由双方协商确定。
第二十五条 出让下列户外广告位使用权,应当经联席会议批准后,由市城投公司向社会公开拍卖或招标:
(一)公共场地、建(构)筑物上的户外广告位;
(二)行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所拥有场地、建(构)筑物上的户外广告位;
(三)个人、私营企业和其他组织拥有的场地、建(构)筑物上的户外广告位,产权人委托市城投公司出让的。
第二十六条 市城投公司公开拍卖或招标户外广告位使用权,均应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按其管理规程进行。
第二十七条 市城投公司出让户外广告位使用权全部收入上缴市财政,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
第二十八条 未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履行相关手续取得户外广告位使用权申请设置户外广告的,市城管局依法不予办理《宜昌市城区户外广告设置证》。
第二十九条 户外广告位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使用权期满,户外广告位使用权由市城投公司收回,原使用人应当拆除其户外广告设施。
第五章 日常管理
第三十条 设置人是户外广告和招牌安全管理的责任人,负责户外广告和招牌日常维护和管理,保证户外广告和招牌完好、安全、美观。
第三十一条 遇大风、暴雨等异常天气情况或者其他影响公共安全的情形,设置人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户外广告和招牌出现画面污损、严重褪色、字体残缺等影响市容市貌的,设置人应当及时修复、更新或拆除;配置夜间照明设施的,设置人应当保持照明设施功能完好,保持画面显示完整,出现断亮、残损等影响美观的情形,应当及时维护、更换,并在修复前停止使用。
第三十二条 市城管执法局应当加强对户外广告和招牌设施的监督检查,发现户外广告和招牌设施存在安全隐患或者影响市容市貌的,应当责令设置人限期整修或者拆除。
第三十三条 市工商局应当加强户外广告的日常监督和管理,依法查处未办理《户外广告登记证》擅自发布户外广告等违法行为。
第六章 违规处理
第三十四条 未按本办法的规定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宜昌市城区户外广告设置证》、《户外广告登记证》,擅自设置户外广告的,由市城管执法局、工商局依照相关法律法规予以行政处罚。
第三十五条 按本办法规定应当拆除而未拆除的户外广告和招牌,由市城管执法局书面通知设置人自行拆除;设置人拒不拆除的,市城管执法局可以指定其他单位代为拆除,所需费用由设置人承担。
第三十六条 户外广告和招牌设施倒塌、脱落,造成他人人身伤残、死亡或财产损失的,设置人应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三十七条 户外广告和招牌审批、登记、监督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徇私舞弊、贪污受贿和失职、渎职,尚未构成犯罪的,依法依纪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提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八条 设置人对户外广告和招牌行政管理部门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九条 夷陵区户外广告和招牌设置必须符合《城区户外广告设置专项规划》和《城区户外广告和招牌设置技术规范》,其审批、监督和管理可参照本办法的规定执行。
其他各县(市)户外广告和招牌的设置管理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十条 本办法自2011年9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15年12月31日。本办法实施前有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施行过程中上级国家机关有新规定的,从其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