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李江涛教授:企业战略管理要做到坚持不懈
李江涛教授:企业战略管理要做到坚持不懈
任何企业战略管理都只不过是从后向前看提出的一种路径假设,不是伟大的预言,不能确保你梦想成真。为了聚焦,决定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因此制定出企业战略管理。有战略的管理的好处是可以面向未来做今天的事儿。
企业战略的管理的最后胜利不仅在于要努力去做,而且在于要坚持不懈。有多少企业,明明有很好的企业战略的管理,就是因为执行中瞻前顾后、犹豫不决而半途夭折,错失了企业发展的机会。在民营企业中,其在实施战略管理体系时往往由于不足,最终遏制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在民营企业战略管理体系中,容易存在如下几方面的不足:
一、战略管理模式单一
中小企业战略管理分析更多的是对大型企业或成功企业经验的模仿,这本来无可厚非。但单纯的生搬硬套就导致了战略管理形式的呆板、不切实际,从而忽略了中小企业独有的特点,没有形成自身发展所需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大多数中小企业一旦形成某种战略管理模式,就忽视币场实际形势的变动,失去了及时调整的先机,也就失去了战略管理的效用。
二、战略管理缺乏有效实施方案
中小企业战略管理分析更多的是设定远期目标,而忽视了对中小型企业来说更重要的反而是具体实施的步骤,返使得中小企业空有目标却不知道如伺朝这个方向努力,这使得企业战略管理分析流于形式。同时,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中小企业实际上还停留在战略规划而不是战略管理水平上。
三、企业对战略管理缺乏认识
企业战略分析是对企业的整体谋划,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涉及企业与环境的关系。企业使命的确定,企业目标的建立,基本发展方针和竞争战咯的制定等。在这方面,我国的某些大型企业还给与了相当程度的重视,而大多数中小企业仍未能转变观念,发展自身的战略管理。
一个总体战略管理之下,在战术和策略上有变化是十分必要的,这不是否定战略,反而是为了更好地执行企业战略。一定要不断地审视,做出适时的调整,因为战略管理本身是确定的,但未来是不确定的。
第二篇:李江涛教授:解析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原则
李江涛教授:解析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原则
企业对于战略管理的实施需要遵循一定的实施原则,以保障自身的战略可以在市场中顺利的实施。本文对实施战略管理的基本原则总结如下:
一、信息原则
信息是决策的重要基础,它在决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全面准确地掌握了与战略管理有关的信息,才有可能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战略决策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信息收集、加工和转换的过程。因此,面对复杂的战略决策,一定要充分发挥各类咨询组织的“外脑”作用,充分调动企业员工参与战略决策的积极性,起到“集思广益”的作用。
二、系统原则
系统原则要求战略管理必须正确处理好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必须对其各项指标的利害得失进行全面衡量、综合分析,使部分功能和目标服从于战略创新系统的总体最优目标。
三、可行原则
可行原则是指运用科学的程序、方法和技术对战略管理方案进行可行性推断,预测方案的可行性。战略管理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具有可行性,可行性是指在现有的主客观条件下,战略管理能够实施的程度及效果,它是衡量战略管理决策正确性的标志。
四、动态原则
战略管理决策是由创新主体做出的,而作为创新主体的人受其所掌握的信息不全及认知能力不足所限,难免会出差错。有时战略管理方案本身就有错误,但在实施前没有发现;有时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使得原本有效的战略管理方案不再有效;有时由于战略管理实施过程中的操作失误,需要加以修正。这些都证明战略管理是一个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因此,在战略管理过程中只有贯彻动态原则,才能保证战略管理的成功。
第三篇:李江涛教授:企业如何实施战略管理?
李江涛教授:企业如何实施战略管理?
由于企业自身在经济市场中要达成的战略目标不同,从而企业对于战略管理的实施对策也会有所不同。企业在执行战略管理体系时,需要了解其不同的实施措施有哪些,进而选择出适合自身的战略管理实施对策。
一、指令型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高层管理人员或者其委托者制定战略,并且下属的主要任务是实施,高层往往不参与实施。优点是在原有战略或常规战略变化的条件下,企业实施战略时不需要有较大的变化,实施的结果也就比较明显。缺陷是不利于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
二、转化型
也称变革型。这种方法的特点是高层管理人员重点研究如何在企业内实施战略,并且要为有效地实施战略而设计适当的行政管理系统。因此要进行一系列变革和转化,如建立新的组织结构、优化业务流程等,以增加战略成功的机会。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从企业行为角度出发考虑企业战略实施问题,可以实施较为困难的战略;缺点也很明显,一是企业的变革和转换可能来不及适应环境的变化,而且企业的内部流程可能由于经常处于变革中而变得不稳定甚至无所适从,第三,高层主管的时间精力被牵制而不利于企业战略管理。
三、合作型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战略制定者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各方在战略制定中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方案,战略制定者实际上是一个协调员的角色。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不足之处在于讨论时间可能过长甚至争执不下以致错过战略机会,二是战略的稳定性和全局性容易受到职能部门倾向性和局部性的影响。
第四篇:李江涛教授:中小企业管理如何提升
李江涛教授:中小企业管理如何提升
近年来,一些具有发展理念的企业发现了自身能力水平的不足,意识到了创建学习型团队的重要性,于是不少企业老板不惜代价,踏遍千山万水参加各类行业培训,虽然综合视野方面获得了一些提升,但是由于培训行业引导方向的失误,使得很多中小企业培训追求华而不实,使学员出现了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老板听了很多课,但还是不懂如何经营,不知道怎样开展日常管理。
这些问题说明,我国中小型企业培训无意间进入了一个很大的误区,越是追求大而全,越是招致虚而空。俗话讲得好,“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是建高楼的前提条件,没有这个基础,高楼就无法建好。企业管理犹如带兵打仗,实战性很强,企业培训更应该注重管理基础知识与操作层面的结合,而不应该脱离企业实际高谈阔论。
根据本人多年对中小型企业的深入研究发现,中小型企业老板及管理层普遍文化程度不高,他们所欠缺的是基本的系统化的企业管理知识,而不是高深的国学体系或者领袖人物智慧。如果他们不能立足于企业日常管理,就不能了解掌握企业的真实情况,不能带好团队,不能驾驭全局,不能把控好企业的发展航向。
我国的中小型企业情况特殊,一个企业的情况与另一个企业情况不同,如:管理环境、资本构成及人力资源构成都是不一样的。人力资源素质、职业化程度不同,在管理上采取的方法就会不同。比如说,很多人都认为企业必须制度化,流程化,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几个企业能够实现制度化,流程化。所以,在管理上应该有所不同,不能采用同样的手段与管理方法。更多的中小型企业需要的提升的是对管理原理及方法论的基本认识。如果在企业培训中,缺少了基础管理知识的培训,就会出现头重脚轻的现象。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欠缺的管理知识是一些基本的原理、方法。在中小型企业培训方面只有从基础开始,才能真正的有利于中小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中小型企业只有走出培训误区,立足于实战,以实际管理问题为出发点,在掌握管理基础知识上面下功夫,才能走出浮躁无效的学习环境。
第五篇:李江涛教授:商业模式的特点
李江涛教授:商业模式的特点
商业模式是了解资源和资源的关系,是研究外部资源和外部资源的关系,管理是研究内部和内部的关系。所以大家一定记住,一个真正好的企业,你把内部的关系搞好了是没有用的,你只有把外部的关系搞好了,你和顾客的关系搞好了,有人买你的东西;你和官员搞好关系,有人给你政策支持;你和物流搞好关系,有人给你做物流。因此我们说,商业模式给了我们一种什么?把我们有价值东西变成效益的过程。
我们对资源的投入的方向要从内部走向外部。我们要在企业外部上做文章。我们过去说叫练内功,我不是说不能练内功,我的意思是练内功的时代过去了,你甚至可以像苹果那样,根本不用找自己的工厂,直接让别人帮你干。当然,我一会儿会讲一个案例,告诉大家就像赵本山一样,先要打造个人品牌,先要把小品说好,然后才有机会谈别的。咱们现在既然有自己的企业,咱们就要分三步走。第一步,把管理做好,把品牌打造好;第二步,按照商业模式的要求做我们的企业。所以李老师想说,我们要真正理解企业经营,我们必须把头抬起来看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