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工作总结

时间:2019-05-13 00:10: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工作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工作总结》。

第一篇: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工作总结

思南县第五中学

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工作总结

民族民间文化是一种区域文化,是一种大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校园文化的重要源泉和基础。把民族民间文化引进校园,不仅是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是创建特色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随着素质教育的日益推进,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育内容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只有在平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自觉地实现文化传承,养成实现文化传承的意识和能力,使我们的教育更好地体现出民族地区的社会生活、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特色。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意见》和省民委《关于做好民族文化进校园方案的通知》,以及县教育局文件精神,从2008年起,学校组织了“体育大课间”,成立了以校长秦重军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教师分组到学生中监督并参与大课间活动。活动主题: 我阳光 我运动 我健康 我快乐;活动时间:上午第二节课下后课间操30分钟;活动内容主要分为:蛇形跑、队形变换、徒手操、分组活动、放松操等。针对我校所处地区民间文化底蕴丰厚,地域分布较广,民族文化异彩实际和学校情况,将学校教师分成二十三个组,重点围绕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本土民族中较为久远文化教育,人情风俗,文化活动内容及开展的形式等方面内容,重点搜集了散落在四村八寨的民间歌谣、民间戏曲、民间风俗、民族饮食、民族英雄人物以及民间工艺制作等原始资料。几年来,我校为了传承发展我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民族素质,促进民族团结,加强我校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培养和提高青少年民

族民间文化保护意识,紧紧围绕项目学校要求,充分利用学校教育的优势,调动广大师生的学习宣传积极性,积极争取上级投入,全体教师利用休息时间,搜集资料,查缺补漏,用好每周两节民族文化课和课外活动时间,扎实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校园文化氛围突出体现了我校民族特色,为深层挖掘,抢救保护和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气氛,为学校此项工作的深入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为申报省级民族民间文化项目学校积累了很多经验,积累了很多资料,为挖掘、抢救、保护和传承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营造了浓郁的社会气氛。现对我校这几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校园文化氛围突出体现了民族特色

1、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培养学生爱国爱家,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材料,也是创建特色学校,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我们紧紧围绕县传统文化,并在教学中去传承民族地区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教育不脱离人民群众,真正体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通过几年的努力,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已经成为我校特色教育品牌。

2、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随着此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凡是参与此项活动的老师,各级领导以及民间艺人都深刻认识到,很多民族民间文化精髓随着岁月流逝,渐渐被人们淡化或遗忘,学校必须要紧紧抓住机会,通过各种途径去挖掘整理,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在社会上营造良好的氛围,唤起全民意识,为此,在这几年的工作中,我校根据实际,结合上级部门的安排,积极组织,开展

各项活动,进行宣传发动工作。2011年6月18日,由我校老师组织学生自编自导的《茉梨花舞》参加“多彩贵州”选拔赛中获县“二等奖”。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文艺表演再次受到思南县内各地来宾和各级领导以及全乡民众的高度评价。我校以才艺汇演的方式三次成功地向县人民展示了民间文化进校园的活动成果,为深入开展此项工作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我校精神文明建设长远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挖掘,传承保护优秀民族文化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3、增进了学校、家庭、社会三者间的友谊,为学校工作打开了新局面。在开展此项活动中,我们紧紧抓住教育质量这一中心,把学校工作与传承优秀文化相结合,与老百姓最关心的子女教育相结合,在访查,深挖的同时,不忘本职工作,把深挖资源与家访结合起来,收集老百姓对学校工作的各项意见和建议,同时对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子女,贫困户进行对口帮扶。这一做法,既收集到了我们所需要的资料,又帮助了老百姓,更难得的是得到了社会的赞誉和认可,无形之中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名誉,为更好地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创造了条件,大大地调动了全社会挖掘,传承保护优秀民族文化的积极性,许多民间艺人积极主动献计献策。为我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既节省了时间,又拓宽了空间。

4、拓宽了视野,调动了学生,改善了条件

在开展此项活动的过程中,得到了各级部门的资金投入,弥补了开展此项活动经费不足的问题,每个年度,根据活动需要,我们都通过精心预算,购置了活动所需的一系列乐器、服装。这项投入,吸引了一大批学生投入到此项活动中,为开展此项活动保障了物质基础,同时,在活动中,我们根据工作需要,我们适时调整工作计划,成立了资料收集整理组,校

本教材开发组,这两个小组的建立,为了解,研究我校民族文化特色提供了大量的原始依据,为实施素质教育开辟了捷径,通过广大教师的收集,整理与编排,提高了教师进行校本研修的能力,为我校开展校本教研创造了条件。

5、地方党政全力支持,几年来,县委宣传部、政协、团县委、县民宗局等部门领导多次到我校调研,观看了我校大课间活动,充分肯定了我校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取得的成绩。为我校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特色创建营造了浓郁的社会气氛和社会环境。

6、编辑了一本反映县民族地区文化特点的校本教材《土家花灯》,得到了县政协、县委宣传部、县文联和县民宗族领导的高度好评,为在校园内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活动奠定了基础。

二、存在的问题

1、教师时间紧,阶段性任务强

开展此项工作,绝大多数时间教师是利用课外时间,教师都是兼职的,教学任务紧,没有多少业余时间投入到深层的收集,整理与节目编排中,不能充分调动全体学生投入到此项活动之中。不能够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2、老百姓时间紧、能够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的都是年纪较大的老人,作为老百姓与教师,作息时间是不尽相同的,他们没有多少时间来配合学校开展此项工作。多数老人行动不方便,很多民间文化内容掌握在脑海当中我们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完全收集到手。

3、师资不到位

尽管在教师中,有多数是少数民族,但经岁月的洗礼,都已汉化,对深入了解,研究,传承保护带来很大困难。

三、下一步的打算

1、结合学校学科特点,重点抓好民族音乐,舞蹈,体育与制作,使其与学生的日常学习活动紧密结合。

2、抓紧深入开展民间文化内容的深入搜集,调整作息时间,抓紧收集原始资料,因为熟悉民族文化的多数是年越古稀之人,让民族文化精髓不因人员的流逝而消失。

3、加大校本教材的重新编排力度,开展民族音乐的编辑,舞蹈的编排,体育的开发和工艺制作的传承,使其有机地与学校各项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根据地方特色,安排调整课时计划。保证我校民族文化凸显本土特色。保证我校教育为地方发展融为一体。

4、加强专业引领,提升教师执教水平

将民族民间文化引进校园,除了争取县委宣传部、县民宗局等部门的支持指导外,对教师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传承和发扬民族民间文化,单靠教师在师范院校学的那点儿知识是不够的,在此活动中,除了将少数教师派出进行专门的短期培训外,最主要的是要走出校门,走进村寨和田间地头向民间艺人学习,对难度较大的要将民间艺人请进校园坐堂授艺,培训教师,这才有助于在校园内开展民族民间文化学习教育活动。

5、加强后勤保障,确保活动开展

将民族民间文化引进校园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是一项费力费时而又花钱的工程,对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学校必须将所需经费进行科学预算,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根据《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和工作开展实际情况,确保资金到位。

6、成立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教研机构,加强课题申报和研究确保民间

文化进校园出成果。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校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虽然取得了较好成绩,获得很多的殊荣,但离上级的要求差值甚远,按学校的规划和领导的要求还没有圆满完成任务,所以我们在不断的总结和回顾。如今,虽然我们在工作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包括学生的泄气,一些老师的埋怨等,但相信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我校全体师生的不懈努力,在未来前进的道路上,我们一定会将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工作做得更好,逐步提高我校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绝不辜负上级领导对我校的信任和厚爱,争取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好更优秀的成绩。

第二篇:2012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工作总结

2012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工作总结

(2012年-2013年学第一学期)

民族民间文化是一种区域文化,是一种大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校园文化的重要源泉和基础。把民族民间文化引进校园,不仅是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是创建特色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随着素质教育的日益推进,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育内容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只有在平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自觉地实现文化传承,养成实现文化传承的意识和能力,使我们的教育更好地体现出民族地区的社会生活、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特色。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意见》和省民委《关于做好民族文化进校园方案的通知》成立工作作领导小组针对苗乡文化底蕴丰厚,地域分布较广,民族文化异彩实际和学校情况,将学校教师分成几个组,重点围绕苗族、仡佬族的历史文化,本土民族中较为久远文化教育,人情风俗,文化活动内容及开展的形式等方面内容,重点搜集了散落在市坪乡四村八寨的民间歌谣、民间戏曲、民间风俗、民族饮食、民族英雄人物以及民间工艺制作等原始资料,提高民族素质,促进民族团结,加强我校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培养和提高青少年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意识,紧紧围绕项目学校要求,充分利用学校教育的优势,调动广大师生的学习宣传积极性,积极争取上级投入,全体教师利用休息时间,在工作小组的领导下,有组织的多次走访乡内的各个村寨、民间艺人,搜集资料,查缺补漏,用好每周两节民族文化课和课外活动时间,扎实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校园文化氛围突出体现了我乡民族特色,为深层挖掘,抢救保护和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气氛,为学校此项工作的深入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为申报省级民族民间文化项目学校积累了很多经验,积累了很多资料,为挖掘、抢救、保护和传承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营造了浓郁的社会气氛。

一、我校的民族概况及现状

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活动实践中相互交融,仍然积淀了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朴实、正直勇敢的市坪人民,形成了独特厚重的乡土文化。然而,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和农村城市化步伐的加快,生长在这块土地上的一些民间传统文化正面临着被现代化进程无情淹没的危险,多少老歌无人唱,多少礼仪无人懂,勤劳、正直、善良的传统美德正逐步流失,文明礼貌日渐淡化,为深化教育改革传承优秀文化,实施素质教育带来了严峻挑战,因此,挖掘保护和传承优秀民间文化更是刻不容缓,通过安排老师走村窜寨收集资料,安排专人辅导学生开展各项活动,编排一系列文艺节目,举行汇报演出,在我校范围内掀起了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热潮,彻底改变了以往单一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学生全面发展开辟了一条符合我乡实际的绿色通道。

二、取得的成绩

1、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培养学生爱国爱家,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材料,也是创建特色学校,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我们紧紧围绕乡村传统文化,并在教学中去传承民族地区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教育 不脱离人民群众,真正体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通过几年的努力,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已经成为我校特色教育品牌。

2、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随着此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凡是参与此项活动的老师,各级领导以及民间艺人都深刻认识到,很多民族民间文化精髓随着岁月流逝,渐渐被人们淡化或遗忘,学校必须要紧紧抓住机会,通过各种途径去挖掘整理,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在社会上营造良好的氛围,唤起全民意识,为此,在这几年的工作中,我校根据实际,结合上级部门的安排,积极组织,开展各项活动,多次组队走村入寨,进行宣传发动工作。同时也为我校精神文明建设长远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挖掘,传承保护优秀民族文化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3、增进了学校、家庭、社会三者间的友谊,为学校工作打开了新局面。

在开展此项活动中,我们紧紧抓住教育质量这一中心,把学校工作与传承优秀文化相结合,与老百姓最关心的子女教育相结合,在访查,深挖的同时,不忘本职工作,把深挖资源与家访结合起来,收集老百姓对学工作的各项意见和建议,同时对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子女,贫困户进行对口帮扶。这一做法,既收集到了我们所需要的资料,又帮助了老百姓,更难得的是得到了社会的赞誉和认可,无形之中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名誉,为更好地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创造了条件,大大地调动了全社会挖掘,传承保护优秀民族文化的积极性,许多民间艺人积极主动献计献策。为我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既节省了时间,又拓宽了空间。

同时,在活动中,我们根据工作需要,我们适时调整工作计划,成立了资料收集整理组,校本教材开发组,这两个小组的建立,为了解,研究我乡民族文化特色提供了大量的原始依据,为实施素质教育开辟了捷径,通过广大教师的收集,整理与编排,提高了教师进行校本研修的能力,为我校开展校本教研创造了条件。

四、下一步的打算

1、结合学校学科特点,重点抓好民族音乐,舞蹈,体育与制作,使其与学生的日常学习活动紧密结合。

2、抓紧深入开展民间文化内容的深入搜集,调整作息时间,抓紧收集原始资料,让民族文化精髓不因人员的流逝而消失。

3、加大校本教材的重新编排力度,开展民族音乐的编辑,舞蹈的编排,体育的开发和工艺制作的传承,使其有机地与学校各项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根据地方特色,安排调整课时计划。保证我校民族文化凸显本土特色。保证我校教育为地方发展融为一体。

将民族民间文化引进校园,等部门的支持指导外,对教师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传承和发扬民族民间文化,单靠教师在师范院校学的那点儿知识是不够的,在此活动中,除了将少数教师派出进行专门的短期培训外,最主要的是要走出校门,走进村寨和田间地头向民间艺人学习,对难度较大的要将民间艺人请进校园坐堂授艺,培训教师,这才有助于在校园内开展民族民间文化学习教育活动。

6成立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教研机构,加强课题申报和研究确保民间文化进校园出成果。

总之,在开展此项工作中,我们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也深感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但要真正做好此项工作,还需要上级主管部门和各级领导的支持与重视,在此基础上,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和民间艺人的工作积极性,全策全力,进言献策,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一定会在我校蓬勃发展。

猫洞乡中心学校 2012.9.17

木耳小学 2012年9月14日

第三篇: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工作总结

紫云自治县宗地民族中学

紫云县宗地民族中学位于贵州省紫云县城东南隅,地处麻山腹地。

这里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民都是苗族,有少部分的汉族和布依族,这也是亚鲁王的故乡。

多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人士和全乡人民的关心和支持下,全校教职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创业、开拓创新,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大批合格人才。

目前,学校正在以科学发展观创新办学思路,以独到有力的管理措施、严谨的教风、求实的学风和文明的校风努力创造一所让学生安心、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农村民族中学。同时,在民族民间文化的教育工作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民族民间文化是一种区域文化,是一种大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校园文化的重要源泉和基础。把民族民间文化引进校园,不仅是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是创建特色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随着素质教育的日益推进,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育内容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校只有在平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自觉地实现文化传承,养成实现文化传承的意识和能力,使学校的教育更好地体现出民族地区的社会生活、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特色。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意见》和省民委《关于做好民族文化进校园方案的通知》,我校从2012年起,成立工作作领导小组针对苗族文化底蕴丰厚,地域分布较广,民族文化异彩实际和学校情况,将学校教师分成几个组,重点围绕苗族的历史文化,人情风俗,文化活动内容及开展的形式等方面内容,重点搜集了散落在紫云县境内的民族体育、民间歌谣、民间戏曲、民间风俗、民族饮食、民族英雄人物(亚鲁王)以及民间工艺制作等原始资料,几年来,我校为

了传承发展我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民族素质,促进民族团结,加强我校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培养和提高青少年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意识,紧紧围绕项目学校要求,充分利用学校教育的优势,调动广大师生的学习宣传积极性,积极争取上级投入,全体教师利用休息时间,在工作小组的领导下,有组织的多次走访乡内的各个村寨、民间艺人,搜集资料,查缺补漏,用好每周1节民族文化课和课外活动时间,扎实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校园文化氛围突出体现了我县民族特色,为深层挖掘,抢救保护和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气氛,为学校此项工作的深入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为申报省级民族民间文化项目学校积累了很多经验,积累了很多资料,为挖掘、抢救、保护和传承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营造了浓郁的社会气氛。现将这几年来学校在这方面的教育工作中取得的成绩总结如下:

1、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培养学生爱国爱家,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材料,也是创建特色学校,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我们紧紧围绕乡村传统文化,并在教学中去传承民族地区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教育不脱离人民群众,真正体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通过几年的努力,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已经成为我校特色教育的重要部分。

2、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随着此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凡是参与此项活动的老师,各级领导以及民间艺人都深刻认识到,很多民族民间文化精髓随着岁月流逝,渐渐被人们淡化或遗忘,学校必须要紧紧抓住机会,通过各种途径去挖掘整理,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在社会上营造良好的氛围,唤起全民意识,为此,在这几年的工作中,我校根据实际,结合上级部门的安排,积极组织,开展各项活动,多次组队走村入寨,进行宣传发动工作。就如何挖掘、保护、传

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友好交谈。为深入开展此项工作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我校精神文明建设长远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挖掘,传承保护优秀民族文化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3、增进了学校、家庭、社会三者间的友谊,为学校工作打开了新局面。在开展此项活动中,我们紧紧抓住教育质量这一中心,把学校工作与传承优秀文化相结合,与老百姓最关心的子女教育相结合,在访查,深挖的同时,不忘本职工作,把深挖资源与家访结合起来,收集老百姓对学工作的各项意见和建议,同时对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子女,贫困户进行对口帮扶。这一做法,既收集到了我们所需要的资料,又帮助了老百姓,更难得的是得到了社会的赞誉和认可,无形之中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名誉,为更好地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创造了条件,大大地调动了全社会挖掘,传承保护优秀民族文化的积极性,许多民间艺人积极主动献计献策。为我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既节省了时间,又拓宽了空间。

4、拓宽了视野,调动了学生,改善了条件

在开展此项活动的过程中,得到了各级部门的资金投入,弥补了开展此项活动经费不足的问题,每个,根据活动需要,我们都通过精心预算,购置了活动所需的一系列乐器、服装。这项投入,吸引了一大批学生投入到此项活动中,为开展此项活动保障了物质基础,同时,在活动中,我们根据工作需要,我们适时调整工作计划,成立了资料收集整理组,校本教材开发组,这两个小组的建立,为了解,研究我乡民族文化特色提供了大量的原始依据,为实施素质教育开辟了捷径,通过广大教师的收集,整理与编排,提高了教师进行校本研修的能力,为我校开展校本教研创造了条件。

5、地方党政全力支持,几年来,安顺市民宗局,紫云县委宣传部、政协、团县委、市、县民宗局等部门领导多次到我校调研,观看才艺汇演,充分

肯定了我校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取得的成绩。为我校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特色创建营造了浓郁的社会气氛和社会环境。

6、积极响应县文体广局开展调研的亚鲁王文化的各种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为在校园内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活动奠定了基础。

三、存在的问题

1、教师时间紧,阶段性任务强

开展此项工作,绝大多数时间教师是利用课外时间,教师都是兼职的,教学任务紧,没有多少业余时间投入到深层的收集,整理与节目编排中,不能充分调动全体学生投入到此项活动之中。不能够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2、老百姓时间紧、能够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的都是年纪较大的老人,作为老百姓与教师,作息时间是不尽相同的,他们没有多少时间来配合学校开展此项工作。多数老人行动不方便,很多民间文化内容掌握在脑海当中我们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完全收集到手。

3、师资不到位

尽管在教师中,有多数是少数民族,但经岁月的洗礼,都已汉化,对深入了解,研究,传承保护带来很大困难。

四、下一步的打算

1、结合学校学科特点,重点抓好民族音乐,舞蹈,体育与制作,使其与学生的日常学习活动紧密结合。

2、抓紧深入开展民间文化内容的深入搜集,调整作息时间,抓紧收集原始资料,因为熟悉民族文化的多数是年越古稀之人,让民族文化精髓不因人员的流逝而消失。

3、加大校本教材的重新编排力度,开展民族音乐的编辑,舞蹈的编排,体育的开发和工艺制作的传承,使其有机地与学校各项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根据地方特色,安排调整课时计划。保证我校民族文化凸显本土特色。保证我校教育为地方发展融为一体。

4、加强专业引领,提升教师执教水平

将民族民间文化引进校园,除了争取市、县民宗局,县委宣传部等部门的支持指导外,对教师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传承和发扬民族民间文化,单靠教师在师范院校学的那点儿知识是不够的,在此活动中,除了将少数教师派出进行专门的短期培训外,最主要的是要走出校门,走进村寨和田间地头向民间艺人学习,对难度较大的要将民间艺人请进校园坐堂授艺,培训教师,这才有助于在校园内开展民族民间文化学习教育活动。

5、加强后勤保障,确保活动开展

将民族民间文化引进校园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是一项费力费时而又花钱的工程,对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学校必须将所需经费进行科学预算,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根据《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和工作开展实际情况,确保资金到位。

6、成立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教研机构,加强课题申报和研究确保民间文化进校园出成果。

总之,在开展此项工作中,我们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也深感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但要真正做好此项工作,还需要上级主管部门和各级领导的支持与重视,在此基础上,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和民间艺人的工作积极性,全策全力,进言献策,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一定会在我校蓬勃发展。

第四篇:2011--12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工作总结

2011--2012年务川民族寄宿制中学 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工作总结

民族民间文化是一种区域文化,是一种大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校园文化的重要源泉和基础。把民族民间文化引进校园,不仅是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是创建特色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随着素质教育的日益推进,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育内容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只有在平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自觉地实现文化传承,养成实现文化传承的意识和能力,使我们的教育更好地体现出民族地区的社会生活、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特色。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意见》和省民委《关于做好民族文化进校园方案的通知》,以及遵义市发(2006)15号文件精神,我校从2006年起,成立工作作领导小组针对仡佬文化底蕴丰厚,地域分布较广,民族文化异彩实际和学校情况,将学校教师分成几个组,重点围绕仡佬族、苗族的历史文化,本土民族中较为久远文化教育,人情风俗,文化活动内容及开展的形式等方面内容,重点搜集了散落在务川县境内的民族体育、民间歌谣、民间戏曲、民间风俗、民族饮食、民族英雄人物以及民间工艺制作等原始资料,几年来,我校为了传承发展我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民族素质,促进民族团结,加强我校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培养和提高青少年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意识,紧紧围绕项目学校要求,充分利用学校教育的优势,调动广大师生的学习宣传积极性,积极争取上级投入,全体教师利用休息时间,在工作小组的领导下,有组织的多次走访乡内的各个村寨、民间艺人,搜集资料,查缺补漏,用好每周两节民族文化

1课和课外活动时间,扎实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校园文化氛围突出体现了我县民族特色,为深层挖掘,抢救保护和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气氛,为学校此项工作的深入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为申报省级民族民间文化项目学校积累了很多经验,积累了很多资料,为挖掘、抢救、保护和传承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营造了浓郁的社会气氛。

一、务川的民族概况及现状

务川主要以仡佬、苗族人口居多。大部分是明清时期从江西、四川等地移民来此居住。少数民族比例达94%,全部使用汉语。尽管如此,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活动实践中相互交融,仍然积淀了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朴实、正直勇敢的仡佬人民,形成了独特厚重的乡土文化,也陶冶了像申佑(已故)这样影响深远的仡佬儿女。然而,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和农村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一些民间传统文化正面临着被现代化进程无情淹没的危险,多少老歌无人唱,多少礼仪无人懂,勤劳、正直、善良的传统美德正逐步流失,文明礼貌日渐淡化,为深化教育改革传承优秀文化,实施素质教育带来了严峻挑战,因此,挖掘保护和传承优秀民间文化更是刻不容缓,我校是民族中学少数民族教师占总人数的89.65%,少数民族学生占94%,校行政紧紧抓住这一优势,通过安排老师走村窜寨收集资料,安排专人辅导学生开展各项活动,编排一系列文艺节目,举行汇报演出,在全乡范围内掀起了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热潮,彻底改变了以往单一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学生全面发展开辟了一条符合我乡实际的绿色通道。

二、取得的成绩

1、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培养学生爱国爱家,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材料,也是创建特色学校,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我们紧紧围绕乡村传统文化,并在教学中去传承民族地区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教育 不脱离人民群众,真正体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通过几年的努力,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已经成为我校特色教育品牌。

2、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随着此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凡是参与此项活动的老师,各级领导以及民间艺人都深刻认识到,很多民族民间文化精髓随着岁月流逝,渐渐被人们淡化或遗忘,学校必须要紧紧抓住机会,通过各种途径去挖掘整理,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在社会上营造良好的氛围,唤起全民意识,为此,在这几年的工作中,我校根据实际,结合上级部门的安排,积极组织,开展各项活动,多次组队走村入寨,进行宣传发动工作。就如何挖掘、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友好交谈。为深入开展此项工作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我校精神文明建设长远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挖掘,传承保护优秀民族文化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3、增进了学校、家庭、社会三者间的友谊,为学校工作打开了新局面。

在开展此项活动中,我们紧紧抓住教育质量这一中心,把学校工作与传承优秀文化相结合,与老百姓最关心的子女教育相结合,在访查,深挖的同时,不忘本职工作,把深挖资源与家访结合起来,收集

老百姓对学工作的各项意见和建议,同时对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子女,贫困户进行对口帮扶。这一做法,既收集到了我们所需要的资料,又帮助了老百姓,更难得的是得到了社会的赞誉和认可,无形之中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名誉,为更好地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创造了条件,大大地调动了全社会挖掘,传承保护优秀民族文化的积极性,许多民间艺人积极主动献计献策。为我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既节省了时间,又拓宽了空间。

4、拓宽了视野,调动了学生,改善了条件

在开展此项活动的过程中,得到了各级部门的资金投入,弥补了开展此项活动经费不足的问题,每个,根据活动需要,我们都通过精心预算,购置了活动所需的一系列乐器、服装。这项投入,吸引了一大批学生投入到此项活动中,为开展此项活动保障了物质基础,同时,在活动中,我们根据工作需要,我们适时调整工作计划,成立了资料收集整理组,校本教材开发组,这两个小组的建立,为了解,研究我乡民族文化特色提供了大量的原始依据,为实施素质教育开辟了捷径,通过广大教师的收集,整理与编排,提高了教师进行校本研修的能力,为我校开展校本教研创造了条件。

5、地方党政全力支持,几年来,遵义市民宗局,务川县委宣传部、政协、团县委、市、县民宗局等部门领导多次到我校调研,观看才艺汇演,充分肯定了我校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取得的成绩。为我校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特色创建营造了浓郁的社会气氛和社会环境。

6、编辑了一本反映务川民族地区文化特点的校本教材《走进务川》,得到了县政协、县委宣传部、县文联和县民宗族领导的高度好评,为在校园内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活动奠定了基础。

三、存在的问题

1、教师时间紧,阶段性任务强

开展此项工作,绝大多数时间教师是利用课外时间,教师都是兼职的,教学任务紧,没有多少业余时间投入到深层的收集,整理与节目编排中,不能充分调动全体学生投入到此项活动之中。不能够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2、老百姓时间紧、能够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的都是年纪较大的老人,作为老百姓与教师,作息时间是不尽相同的,他们没有多少时间来配合学校开展此项工作。多数老人行动不方便,很多民间文化内容掌握在脑海当中我们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完全收集到手。

3、师资不到位

尽管在教师中,有多数是少数民族,但经岁月的洗礼,都已汉化,对深入了解,研究,传承保护带来很大困难。

四、下一步的打算

1、结合学校学科特点,重点抓好民族音乐,舞蹈,体育与制作,使其与学生的日常学习活动紧密结合。

2、抓紧深入开展民间文化内容的深入搜集,调整作息时间,抓紧收集原始资料,因为熟悉民族文化的多数是年越古稀之人,让民族文化精髓不因人员的流逝而消失。

3、加大校本教材的重新编排力度,开展民族音乐的编辑,舞蹈的编排,体育的开发和工艺制作的传承,使其有机地与学校各项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根据地方特色,安排调整课时计划。保证我校民族文化凸显本土特色。保证我校教育为地方发展融为一体。

4、加强专业引领,提升教师执教水平

将民族民间文化引进校园,除了争取市、县民宗局,县委宣传部等部门的支持指导外,对教师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传承和发扬民族民间文化,单靠教师在师范院校学的那点儿知识是不够的,在此活动中,除了将少数教师派出进行专门的短期培训外,最主要的是要走出校门,走进村寨和田间地头向民间艺人学习,对难度较大的要将民间艺人请进校园坐堂授艺,培训教师,这才有助于在校园内开展民族民间文化学习教育活动。

5加强后勤保障,确保活动开展

将民族民间文化引进校园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是一项费力费时而又花钱的工程,对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学校必须将所需经费进行科学预算,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根据《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和工作开展实际情况,确保资金到位。

6成立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教研机构,加强课题申报和研究确保民间文化进校园出成果。

总之,在开展此项工作中,我们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也深感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但要真正做好此项工作,还需要上级主管部门和各级领导的支持与重视,在此基础上,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和民间艺人的工作积极性,全策全力,进言献策,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一定会在我校蓬勃发展。

务川自治县民族寄宿制中学2011年12月20日

第五篇: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材料汇报

贵州省第四批民族民间文化教育

汇 报 材 料

紫云自治县宗地民族中学

紫云县宗地民族中学位于贵州省紫云县城东南隅,地处麻山腹地。这里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民都是苗族,有少部分的汉族和布依族,这也是亚鲁王的故乡。多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人士和全乡人民的关心和支持下,全校教职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创业、开拓创新,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大批合格人才。

目前,学校正在以科学发展观创新办学思路,以独到有力的管理措施、严谨的教风、求实的学风和文明的校风努力创造一所让学生安心、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农村民族中学。同时,在民族民间文化的教育工作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民族民间文化是一种区域文化,是一种大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校园文化的重要源泉和基础。把民族民间文化引进校园,不仅是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是创建特色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随着素质教育的日益推进,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育内容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校只有在平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自觉地实现文化传承,养成实现文化传承的意识和能力,使学校的教育更好地体现出民族地区的社会生活、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特色。我校会重点围绕苗族的历史文化,人情风俗,文化活动内容及开展的形式等方面内容,重点搜集了散落在紫云县境内的民族体育、民间歌谣、民间戏曲、民间风俗、民族饮食、民族英雄人物(亚鲁王)以及民间工艺制作等原始资料,几年来,我校为了传承发展我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民族素质,促进民族团结,加强我校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培养和提高青少年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意识,紧紧围绕项目学校要求,充分利用学校教育的

优势,调动广大师生的学习宣传积极性,积极争取上级投入,全体教师利用休息时间,有组织的多次走访乡内的各个村寨、民间艺人,搜集资料,查缺补漏,用好每周1节民族文化课和课外活动时间,扎实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校园文化氛围突出体现了我县民族特色,为深层挖掘,抢救保护和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气氛,为学校此项工作的深入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为申报省级民族民间文化项目学校积累了很多经验,积累了很多资料,为挖掘、抢救、保护和传承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营造了浓郁的社会气氛。在这样一块充满民族气息的土地中,我们将根据有利条件培养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使学校真正服务于少数民族学生,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贡献应有的力量,这也是我校办学的主要方向。我们将结合自身实际,努力建设一所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学校。为此,特制定我校民族文化进校园方案:

一、领导机构

组 长:韦堂伦(宗地民族中学校长)副组长:杨再华(宗地民族中学政教处主任)

成 员:郭春华 张榜品 闵卫勇 姜世雄 陈莉 危福明 邓兴荣

二、少数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基本条件

重视和发展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一直是我乡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职责。我乡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源远流长。为了传承、保护,弘扬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提高少数民族体育竞技水平,促进民族团结,我们曾开展了以下一系列工作:

为了继续培养少数民族人才,传承民族民间传统艺术精髓。旨在挖掘本地区民族民间文化和学习借鉴其它地区的民族民间文化,并不断地进行开拓创新,使民族民间文化得到发扬光大和注入新的血液,今后我校将邀请有权威的少数民族同胞(如民间艺人罗发兴老师)到我校传经送宝,同时

为了更进一步地搞好我校的这一特色教育,我们将抽一部分教师进行有关方面的技能培训。

我校虽有坚定团结的领导集体,有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和优美的校容校貌,科学合理的管理运行机制,严谨务实的教研课改风尚;但严重缺乏相应的师资力量,欠缺开办少数民族特长教育的器械和设施,并且还需大量资金的注入。

三、少数民族文化进校园面临的资源和有效利用现有资源的问题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从本质上来说,是要培养继承和发扬本地区民族优秀文化的人才。但在办学的过程中,面临的一个最急迫的问题是,所有开设课目,都只能让对这方面略有所特长或爱好的老师去完成,基础的知识还可讲授,欲达到或提高一个层次,则有点强人所难,更谈不上什么专业化了。若采取向社会聘用,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但又何来资金呢?学生是否能学好,教师是关键。因此,师资的缺乏,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民族特色文化的一大难题。

我乡境内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人文景观:国家级景区格凸河下游摆架河、鼠长河;明清年间的湾塘村羊寨官堡,亚鲁王曾生活和战争的地方--德昭等等,独具地方特色的少数民族民居。(这些都是还未开发的旅游资源)。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为我校将民族文化进一步传承和发扬,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如何使校园文化与之相结合,是我校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13年8月——2013年9月):研究调查阶段。

1、组织教师深入各少数民族聚居地,了解我乡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情况。

2、进行归纳、分析、汇总、整理等一系列工作。

3、提出切实可行的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实施意见,制定出计划。

第二阶段(2013年9月——2014年8月):实施阶段。

1、立足于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开设具有民族特色的课程。

2、在学校以前开展的少数民族文化兴趣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吸取经验,总结教训,继续开展好这方面的活动。

3、在开展的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及时调整并加以改进。

4、创建独具少数民族风格的校园文化,加大宣传力度。第三阶段(2014年9月——2015年8月):推广、普及阶段。

1、在以往开展的基础上,继续探索行之有效的创设之路。

2、普及民族特色传统文化,使我校成为一所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学校,为地方文化、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3、总结经验,把我校优秀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推向社会,扩大影响,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的氛围。

五、实施办法

以年级为单位开展少数民族文化教育

六、少数民族文化进校园开设项目(这些项目的开发有助于我乡乡村旅游的发展)。

1、苗族唢呐舞、庆丰收歌舞

2、苗族山歌

3、陀螺

4、刺绣

5、剪纸

6、木叶哨

七、开设少数民族文化进校园所需解决的问题

1、师资问题。

我校无舞蹈、乐器、苗族山歌等方面的人才。

解决办法:是否可在本校抽派一名教师到外进行专门培训,回来后专

任少数民族项目的教学?此是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前提。

2、教材的开发。

我校曾对此进行过尝试,但仅仅只限于业余爱好,在繁重的教育教学中,只能半途而废。

解决办法:成立教材开发、编写领导小组。在学校中抽一些在此方面有爱好且文笔较好的教师,用一定的时间脱离教育教学,专职从事教材的开发编写。抽一部分热爱民族文化的教师组成资料收集小组,下到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进行第一手资料的收集。

所需资金:作为活动资金,大约50000元左右。

3、音乐器材,如唢呐等,大约在2000元左右。总共合计需资金大约:52000万元左右。

对于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在我校是首次进行,没有任何成功经验可借鉴,因此,我们只能逐步探索,在探索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经验,从而进一步改进和调整本方案。

存在的问题

1、教师时间紧,阶段性任务强

开展此项工作,绝大多数时间教师是利用课外时间,教师都是兼职的,教学任务紧,没有多少业余时间投入到深层的收集,整理与节目编排中,不能充分调动全体学生投入到此项活动之中。不能够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2、老百姓时间紧、能够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的都是年纪较大的老人,作为老百姓与教师,作息时间是不尽相同的,他们没有多少时间来配合学校开展此项工作。多数老人行动不方便,很多民间文化内容掌握在脑海当中我们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完全收集到手。

3、师资不到位

尽管在教师中,有多数是少数民族,但经岁月的洗礼,都已汉化,对深入了解,研究,传承保护带来很大困难。

将民族民间文化引进校园,除了争取市、县民宗局,县委宣传部等部门的支持指导外,对教师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传承和发扬民族民间文化,单靠教师在师范院校学的那点儿知识是不够的,在此活动中,除了将少数教师派出进行专门的短期培训外,最主要的是要走出校门,走进村寨和田间地头向民间艺人学习,对难度较大的要将民间艺人请进校园坐堂授艺,培训教师,这才有助于在校园内开展民族民间文化学习教育活动。

将民族民间文化引进校园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是一项费力费时而又花钱的工程,对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学校必须将所需经费进行科学预算,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根据《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和工作开展实际情况,确保资金到位。

总之,在开展此项工作中,我们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也深感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但要真正做好此项工作,还需要上级主管部门和各级领导的支持与重视,在此基础上,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和民间艺人的工作积极性,全策全力,进言献策,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一定会在我校蓬勃发展。

宗地民族中学 2013年08月02日

下载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工作总结(共5则范文)

    石阡县汤山一小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 汇报材料 民族民间文化是一种区域文化,是一种大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校园文化的重要源泉和基础。把民族民间文化引......

    小学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

    黄平县新州镇罗朗小学工作 简 报 黄平县罗朗小学第八期 2014年9月25日 罗朗小学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 ——弘扬和传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开学以来,我校充分考虑留守......

    黔东南州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情况5篇

    黔东南州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情况的 调查报告 文厚德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最为突出,也是我国原生态民族文化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黔东南州......

    仓更中学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工作总结

    兴义市仓更镇中学 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工作总结 民族民间文化是一种区域文化,是一种大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校园文化的重要源泉和基础。把民族民间文化......

    大方县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工作情况汇报

    大方县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工作 情况汇报 各位代表: 根据会议安排,现就我县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我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

    五寨小学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

    五寨小学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 工 作 总 结 民族民间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了素质......

    小学2013年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工作方案(五篇)

    中心小学2013年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方案 一、指导思想 民族民间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全面推进素......

    民族民间文化小结(精选合集)

    贵定县新铺中学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工作小结中华文化是由各民族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我国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实践中创造了自己优秀的传统文化。贵定县新铺中学位于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