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省国际海运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文章标题:省国际海运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资本国际化、高新技术迅猛发展,对世界经济和贸易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给我省国际海运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我省是海洋大省,优越的海洋资源赋予了我省极大的海运优势。海运业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交流的重要资源,加快发展国际海运业是建设我省海洋经济强省的主要举措之一。海运业具有运能大、投资省、成本低、占地少、能耗低、污染轻等优势,发展国际海运业,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我省独有的资源、区位、产业基础等方面优势,较好地解决陆域经济发展中的建设用地、电力和区域性水资源短缺等生产要素问题和环境保护等社会问题,更好地满足我省及区域性对外贸易运输的需要,而且还可为全省经济发展构筑新的纵深平台,对全省国民经济起到很大的推动和拉动作用。发展我省国际海运有百利而无一害。
一、我省国际海运发展现状
(一)我省国际海运发展现状
2005年底,我省共拥有从事各类国际海运及其辅助业的企业288家。其中,从事国际海运企业24家,共拥有经营国际海运船舶51艘、143万载重吨、5303TEU(其中方便旗船25艘、106万载重吨、2076TEU);从事国际海运辅助业企业264家。
2005年全省完成国际海运货物运输量790万吨、货物周转量521亿吨公里(国际集装箱17万TEU)。
(二)对我省国际海运现状的基本评价
1、“十五”时期,我省国际海运发展较快,但尚处于起步阶段。2005年与2000年统计数据相比,我省国际海运的运力规模、货物运输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增加了3倍、2.4倍和3.3倍。但与全国水平相比,我省国际海运无论是运力规模,还是货物运输量和货物周转量占全国的比重都相当低。2005年,我省国际海运运力规模仅为全国国际海运运力规模总量的3.9,货运量为1.6,货物周转量为1.4。
2、企业运力规模小,市场竞争能力较弱。我省大部分国际海运企业规模相对较小,整体实力偏弱,发展后劲和市场竞争能力不强。作为我省国际海运龙头企业浙江远洋运输有限公司也只拥有运力17艘、100万载重吨,而我省其他的23家国际海运企业运力合计仅34艘、38万载重吨,平均吨位仅1.12万载重吨,而且船龄老、船型落后,难于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优势,抗风险能力比较低。而同期我国最大的国际海运企业中远集团运力达600多艘、3000多万载重吨,河北远洋运输有限公司运力达40多艘、500多万载重吨。
3、企业运力结构单一,集装箱运输水平较低。目前,除我省宁波远洋运输有限公司1家企业从事集装箱班轮运输外,其他的我省经营国际航线运输船舶主要以散杂货船和部分冷藏、鲜活鱼品运输为主,经营结果较单一,集装箱运输在我省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到2005年底,全省仅拥有国际航线(全部为近洋航线)集装箱船10艘、5303TEU,单船平均箱位仅530TEU,和国际航线船舶大型化、船队专业化、经营集约化进程趋势接轨的程度尚有很大距离。
4、企业扩大再生产能力偏弱,发展缺乏后劲。由于国际海运业是资金高密集型产业,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必须依靠大量的资金投入购置船舶,但受其规模、实力和行业特点等限制,船舶更新缓慢。
5、企业符合国际海运市场要求的高素质人才还相当匮乏。较于其它行业,涉足海运市场不仅门槛较高,更重要的是其经营过程十分复杂。如货源的组织,国内、国际的经济环境,相关政策的出台,燃油价格的波动等诸多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但是目前我省除个别企业如浙江远洋、宁波海运等,大多数从事国际海运的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几乎没有受过系统专业培训。
二、我省国际海运发展的潜力和优势
(一)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海洋经济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海洋经济,“发挥山海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成为浙江在新世纪头二十年必须发挥的八项优势和必须推进的八项举措之一;“建设海洋经济强省”,作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指导性文件《浙江海洋经济强省建设规划纲要》在2005年正式出台实施,为加快发展全省海洋经济提供了政策指南。宁波、舟山、台州、温州等濒海地区也因“海”制宜,出台了不少具有创新性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临港工业,努力建设海洋经济强市。所有这些极富远见的举措,有力地推动了我省海运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国际海运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具有良好的人文环境
我省具有悠久的航运历史,早在七千年,宁波市的河姆渡先民就已经开始了原始的航运。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沿革中,浙江人民形成了丰富特有的海洋文化和重海观念。悠久的航运历史传统和重海观念为发展我省国际海运创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
(三)具有良好的经
济基础
发达的地方经济为国际海运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源动力。我省是个经济强省、对外贸易强省。据统计,作为全国第4个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元的省份,2005年全省生产总值为13365亿元,人均GDp超过3400美元。全年进出口总额1074亿美元。其中,出口768亿美元,进口306亿美元。批准设立外商直接投资企业3396家,合同金额161.3亿美元,实际使用金额77.2亿美元。“十一五”时期,我省将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降低消耗的基础上,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左右,到2010年达到2万亿元左右,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万元左右,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更大进展。浙江省90以上的外贸货物是通过国际海上运输完成。
同时,我省作为我国民营资本最为活跃和实力最为发达的大陆省份之一,民营资本十分庞大。
(四)具有优越的港口条件
2005年底,全省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6396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81个。年综合通过能力5.7亿吨。全省生产用码头泊位中,通用件杂货泊位542个、通过能力0.5亿吨,通用散货泊位2466个、通过能力1.7亿吨,专业化泊位959个、通过能力2.7亿吨。专业化泊位中原油泊位42个、通过能力0.6亿吨、成品油及液化气泊位202个、通过能力0.3亿吨煤炭泊位327个、通过能力0.6亿吨,集装箱泊位14个、通过能力356万TEU。到2005年底,我省宁波——舟山港已开通国际班轮航线147条,2005年月均航班次达614班次,航线覆盖全球160多个国家或地区。
我省可以开发的港口岸线资源特别是深水岸线资源仍相当丰富。据初步统计,全省现有可利用的深水岸线开放利用率约为10左右,目前全省有在常规工程条件下可建万吨级以上泊位的深水岸线还有290多公里。
三、制约我省国际海运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资金问题
1.作为资金高密集型的产业,投资国际海运业需要巨额的资金。例如购买一艘第六代的集装箱船,单船价就达到上亿美元,开通一条到欧美的集装箱班轮航线,需要投入至少这样的船舶3艘,我省现有国际海运企业没有一家能筹集到如此巨额的资金。
2.由于国际海运业具有政策性、专业性和国际性强的特点,客观上削弱了社会各类资本特别是民营资本投资参与的热情。
3.由于国际海运船舶流动性高,营运风险大,在取得金融机构的融资方面经常受到种种限制。由于融资渠道过于狭小,几乎全省的国际海运企业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
(二)人才问题
国际海运业更是人才密集型产业。随着我国国际海运业持续快速发展,国际海运专业人才、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高级持证船员、各类中介服务人才出众需求不断增长,同时由于缺乏长期有效的人才积累,出现国际海运人才严重供不应求局面,而且,激烈的行业竞争造成专业人才频繁流动,许多中小企业经常面临人才流失、人才断层的现象,很多企业现有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综合素质不高,导致企业管理水平较低。至于能掌握国际惯例、精通法律业务、熟悉掌握外语的高层次海事法律人才,既懂航运业务,又擅长统计分析的综合型航运统计人才、航运经济研究人才和航运信息人才在我省更是寥寥无几。
(三)企业规模问题
经营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是我省国际海运业的一个显著特点。我省国际海运企业队伍总体实力不够强大,企业规模相对较小,整体实力偏弱,缺乏足够的发展后劲和同境内外大企业同台市场竞争的能力。我省最大的国际海运企业浙江远洋运输有限公司也只有运力100万载重吨,而且老旧散货船居多,在国际海运市场竞争中明显处于弱势。
(四)船舶进口税赋问题
据统计,我国国际海运船队中,挂“方便旗”经营的船舶约占总吨位的56。而在境内登记,挂五星红旗的船舶仅占总吨位的44。我国国际海运船舶挂方便旗经营,最主要原因是进口船舶税赋过高,企业须缴纳27.53进口关税和进口增值税。进口1艘造价为1亿美元的大型专业化新船,尚未投入运营便须先缴纳2753万美元的税费,实在令想悬挂五星红旗的船东望而生畏。船舶价格如此昂贵,再缴纳高额税赋,必将大大增加船舶经营成本,这在竞争非常激烈的国际航运市场中,无疑将严重影响我国航运业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
四、促进我省国际海运发展的措施建议
(一)加强研究和宣传
加强对国内外国际海运业的研究,及时掌握国内外国际航运业发展的最新动态以及我省国际海运业发展过程中的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有利于引导我省国际海运企业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方向,调整经营思路。
尽管政府对把发展国际海运业、建设海洋大省、提升我省经济整体实力放在了重要地位。但是社会对国际海运业的关注程度还相对不高。因此,应加大对国际海运产业的宣传力度。利用互联网、新闻媒体和行业协会,形成全社会关注、支持国际海运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建议出台促进我省国际海运发展的产业发展导向政策
1.参照发达国家的做法,建立国际海运船舶发展专项补助资金。通过专项补助资金,对投资组建国际海运企业、购置国际海运力、更新运力结构等项目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补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资金上压力,提高对境内外各类资本参与我省国际海运业建设的吸引力。
2.出台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对国际海运企业的所得税、营业税等给予一定比例的优惠,以进一步加快国际海运企业的再扩大再生产资金的积累速度。
3.扶持龙头企业。扶持我省现有的规模较大的国际海运企业,在若干年成为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在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海运企业,提升我省国际海运业的良好形象。
4.鼓励吸引民营资本投资参与经营国际海上运输和基础设施建设。我省作为我国民营资本最为活跃和实力最为发达的省份之一,民间资本十分庞大。应尽快建立吸引这部分民营资本投资参与我省国际海运的机制。把民间资本转化成为长期稳定的建设资金来源,对于加快我省国际海运业发展进程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建议建立我省国际海运水运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我省国际海运企业无论是在设立期还是在企业的运行期,依靠自由资金无法进行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必须通过外界的资金予以支持。建立我省国际海运水运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是切实解决企业对发展资金的需求的一种便捷的、有效的银行贷款融资机制。
(四)加强对现有国际海运人才的培训和建立引进人才机制
现代国际海运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针对当前我省国际海运人才缺乏的矛盾,一方面,企业应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加强对企业职工的培训,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和技能,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政府部门应依托国内外海运培训院校,建立国际海运业从事人员的培训教育机制,加大对我省现有国际海运人才教育培训力度,提高海运企业管理层、海员、海运中介服务人才的整体素质和技能。另一方面,企业应尽快推动体制改革和创新,改家族式管理体制为现代企业管理体制,实施董事会领导下的经理负责制,让经营管理层和技术骨干持股,把企业人才的利益与企业命运紧贴在一起,建立引进人才机制。
(五)向国家建议建立我国特色的国际船舶保税区,实施船舶保税登记制度。
船舶作为一种可以买卖的交通工具,本质上也是一种商品,具有一般商品的属性。因此,尽快建立我国特色的国际船舶保税区,实施船舶保税登记制度,对现行的从事国际海运跨境服务的中资方便旗船舶,和一般商品一样在保税区享有保税待遇,对阻滞我国船舶移籍海外、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发展我国商船队和增强我国海运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世界范围内,船舶保税登记制度作为一种财政上无需投入的新的航运扶持政策,倍受各海运大国的青睐。自1978年英国最早以马恩岛为境外登记处以来,先后有法国、荷兰、葡萄牙、挪威、日本等十几个海运强国实行此类船舶登记制度。因此,我国实行中资方便旗船舶回归保税登记制度完全符合国际惯例。而且在事实上,此类保税登记在国内也曾有过先例,如中远集团就曾在厦门经济特区登记过缓缴关税和增值税的进口船舶。
《省国际海运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来源于网,欢迎阅读省国际海运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9Hf
济基础
发达的地方经济为国际海运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源动力。我省是个经济强省、对外贸易强省。据统计,作为全国第4个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元的省份,2005年全省生产总值为13365亿元,人均GDp超过3400美元。全年进出口总额1074亿美元。其中,出口768亿美元,进口306亿美元。批准设立外商直接投资企业3396家,合同金额161.3亿美元,实际使用金额77.2亿美元。“十一五”时期,我省将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降低消耗的基础上,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左右,到2010年达到2万亿元左右,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万元左右,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
第二篇:省国际海运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文章标题:省国际海运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资本国际化、高新技术迅猛发展,对世界经济和贸易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给我省国际海运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我省是海洋大省,优越的海洋资源赋予了我省极大的海运优势。海运业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交流的重要资源,加快发展国际海运业是建设我省海洋经济强省的主要举措之一。海运业具有运能大、投资省、成本低、占地少、能耗低、污染轻等优势,发展国际海运业,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我省独有的资源、区位、产业基础等方面优势,较好地解决陆域经济发展中的建设用地、电力和区域性水资源短缺等生产要素问题和环境保护等社会问题,更好地满足我省及区域性对外贸易运输的需要,而且还可为全省经济发展构筑新的纵深平台,对全省国民经济起到很大的推动和拉动作用。发展我省国际海运有百利而无一害。
一、我省国际海运发展现状
(一)我省国际海运发展现状
2005年底,我省共拥有从事各类国际海运及其辅助业的企业288家。其中,从事国际海运企业24家,共拥有经营国际海运船舶51艘、143万载重吨、5303TEU(其中方便旗船25艘、106万载重吨、2076TEU);从事国际海运辅助业企业264家。
2005年全省完成国际海运货物运输量790万吨、货物周转量521亿吨公里(国际集装箱17万TEU)。
(二)对我省国际海运现状的基本评价
1、“十五”时期,我省国际海运发展较快,但尚处于起步阶段。2005年与2000年统计数据相比,我省国际海运的运力规模、货物运输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增加了3倍、2.4倍和3.3倍。但与全国水平相比,我省国际海运无论是运力规模,还是货物运输量和货物周转量占全国的比重都相当低。2005年,我省国际海运运力规模仅为全国国际海运运力规模总量的3.9,货运量为1.6,货物周转量为1.4。
2、企业运力规模小,市场竞争能力较弱。我省大部分国际海运企业规模相对较小,整体实力偏弱,发展后劲和市场竞争能力不强。作为我省国际海运龙头企业浙江远洋运输有限公司也只拥有运力17艘、100万载重吨,而我省其他的23家国际海运企业运力合计仅34艘、38万载重吨,平均吨位仅1.12万载重吨,而且船龄老、船型落后,难于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优势,抗风险能力比较低。而同期我国最大的国际海运企业中远集团运力达600多艘、3000多万载重吨,河北远洋运输有限公司运力达40多艘、500多万载重吨。
3、企业运力结构单一,集装箱运输水平较低。目前,除我省宁波远洋运输有限公司1家企业从事集装箱班轮运输外,其他的我省经营国际航线运输船舶主要以散杂货船和部分冷藏、鲜活鱼品运输为主,经营结果较单一,集装箱运输在我省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到2005年底,全省仅拥有国际航线(全部为近洋航线)集装箱船10艘、5303TEU,单船平均箱位仅530TEU,和国际航线船舶大型化、船队专业化、经营集约化进程趋势接轨的程度尚有很大距离。
4、企业扩大再生产能力偏弱,发展缺乏后劲。由于国际海运业是资金高密集型产业,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必须依靠大量的资金投入购置船舶,但受其规模、实力和行业特点等限制,船舶更新缓慢。
5、企业符合国际海运市场要求的高素质人才还相当匮乏。较于其它行业,涉足海运市场不仅门槛较高,更重要的是其经营过程十分复杂。如货源的组织,国内、国际的经济环境,相关政策的出台,燃油价格的波动等诸多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但是目前我省除个别企业如浙江远洋、宁波海运等,大多数从事国际海运的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几乎没有受过系统专业培训。
二、我省国际海运发展的潜力和优势
(一)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海洋经济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海洋经济,“发挥山海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成为浙江在新世纪头二十年必须发挥的八项优势和必须推进的八项举措之一;“建设海洋经济强省”,作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指导性文件《浙江海洋经济强省建设规划纲要》在2005年正式出台实施,为加快发展全省海洋经济提供了政策指南。宁波、舟山、台州、温州等濒海地区也因“海”制宜,出台了不少具有创新性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临港工业,努力建设海洋经济强市。所有这些极富远见的举措,有力地推动了我省海运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国际海运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具有良好的人文环境
我省具有悠久的航运历史,早在七千年,宁波市的河姆渡先民就已经开始了原始的航运。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沿革中,浙江人民形成了丰富特有的海洋文化和重海观念。悠久的航运历史传统和重海观念为发展我省国际海运创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
(三)具有良好的经
第三篇:林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林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此文系本人代写,稿费未付,携稿潜逃,强烈谴责欺骗行为,必有恶
报应
【摘要】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森林资源是林业产业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的林业发展存在一些弊端,本文针对当前我国部分地区林业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林业发展的有效对策,促进我国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林业产业;发展现状;解决对策
林业产业不仅是一项公益性事业和基础产业,更是人与自然联系的纽带,所以我们要加强对林业资源的保护。下文将以云南省为例,通过对该省的林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有效的对策,促进现代林业产业的快速稳定发展。
一、云南省林业产业的发展现状:
云南省的森林资源丰富、植物种类繁多、达到1.7万种以上,占全国总植物种类总数的52.8%,素有“植物王国”的美誉。
“十二五”期间,云南省在坚持生态建设优先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林业产业,目前云南已经初步建成门类齐全的林业产业体系,林业整体实力有了明显提高。目前已经建立国际重要湿地4处、国家湿地公园11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处、国家级森林公园27处、国家沙漠公园1处、省级自然保护区38处。超过90%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约80%的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和40%上以的自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完成了集体林确权面积2.7亿亩和营造林3634万亩。截止2015年底,林业总产值达到了2800亿元,相比于2010年增长了3倍林区群众来自林业的人均年收入突破2000元。生态文明建设构筑了一道绿色的屏障。
(一)云南林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云南省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地理位置的优越、气候适宜、森林资源的丰富等明显优势,为云南的林业产业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但是在林业发展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1、科技力量较弱,林业资源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 由于云南省的林业产业发展起步较晚,一些发展项目仍处于起步阶段,导致资源的利用率较低,例如:云南共有6559种天然药材,但是真正被开发出来的药物资源还是很少的。
另一方面,由于创新能力和科技力量较弱以及管理运行体制的不健全导致林业资源的开采技术还不到位,云南省一些林业资源还沉睡在深山老林中,尚未被利用。所以林业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
2、省内各区域之间的产业发展不平衡
目前云南省的林业产业主要集中在滇中经济圈,而其他地方的林业资源等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导致林产业的发展区域分布不平衡,各地区间林产业发展的差距明显。
3、社会化服务功能不明显
环境标准体系认证、林产品质量标准认证、森林认证等都属于社会化服务的范畴。
云南省虽然有丰富的林业资源,近年来林产业发展也更上一层台阶,但是其社会化服务功能未能跟上发展的步伐,这可能会导致云南省一些林产加工企业在国际化贸易中面临着不平等待遇和关税问题。这严重的影响到云南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发展,阻碍了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4、林业产权制度的不健全
目前云南省在对林产业发展的政策存在着很大的漏洞,相关林业产权政策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省内存在着树木资源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划分不规范的现象,这可能会降低大家对投身于推动林业产业发展事业的积极性,是云南省规模化建设商品林基地的阻碍。
5、林产业发展过程中资金的短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感受到林产业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国家越来越重视林业产的发展,投入的发展资金与往年相比增加不少,但是,由于由于云南的林业资源面积广且分布地区地势较为复杂,开采难度较大等原因的制约,导致国家所投入的资金和云南林业发展需求的资金数目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资金的短缺是云南省林业产业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
二、云南省林业发展中问题解决的对策:
(一)提高林业产业建设的科技含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林业发展过程中,我们要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改善林业产业结构、例如:改善人工林种植和维护技术、定向单株培育技术、复合经营技术等。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加强对林业技术人员的生产培训,培养他们科学合理地使用现代化装备,全面提高云南省林业产业的科技含量和林业的综合效益,通过市场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二)建立健全的林业产权制度和林业管理制度
完善相关林业产业的制度和加强林业产业的管理制度,对云南省的林业的采伐必须要有政策的保障,明确森林树木的产权和林地的使用权,依法保护林业户主的合法权益,调动大家的造林营林的积极性,促使林产业的生产经营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同时,还要建立林产业的管理体制,督促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有利于加快林业产业建设的步伐,促进林地的合理流转。
(三)拓宽融资渠道,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
云南省林业产业的资金主要是来源于国家林业专项资金的支持、银行的投资贷款以及省内的经济支持。云南省的林业产业较为复杂,所以我们在发展过程中,我们要积极争取国家的重大项目补贴经费的,把云南的林业产业作为省内首要产业,加强林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合理地利用银行等相关金融机构的投资贷款,推动云南省林业经济的发展;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还要大力支持和正确引导林产加工企业合理地开采林业资源,延长产业链和鼓励个体林产业经营等方法提高云南省整体的经济效益,为林业产业的发展筹集资金。
(四)积极学习现代化林业知识,改变传统理念
我们必须加强科学经营林业产业在云南省经济建设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和生态林业重要性的宣传力度,并改变陈旧的发展观念,建立适应新时代发展和需要的新理念,促使人们对林业经营理念的科学化和创新化。
(五)完善现代林业产业体系
首先要加快云南省二、三产业的发展,积极引进先进的设备,促进产品的升级换代,提高产品的其他价值从而达到提升产品精加工的能力,以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等为例,加快湿地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有利于推动云南省林产品电子交易市场的建立,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其次,建立特色园区,发挥产业园的整体优势,推动附近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林业产业的集群式发展。
(六)建立林业产业的预警信息系统
要随时注意市场的动态并加以分析,及时掌握投资动向、价格变化、原材料信息等市场发展信息的变化趋势,同时也要向省内乃至社会发布实时信息,有效的规避市场风险,帮助相关林业企业和个体经营户了解投资信息和争取的做出决策。
(七)科学的建立林产业工作队伍
在林业产业建设中,劳动者起到主导作用,我们要加强对林业农户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的能力鼓励大家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融合到林业培育等技术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提高林业农户种植的积极性。
另外,我们还要打造一批专业的林业管理和技术人员队伍,对云南省的林业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八)充分发掘云南省林地开采的潜力
云南省有丰富的森利资源,我们在大力发展商品林的同时,还要充分地利用云南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地理优势,大力发展黄连木等树种,成立林木能源示范基地,推动云南省生物柴油项目的发展,带动整体经济效益。
另外,我们还要充分发挥林下土地资源的优势,发展林草、林药、林菌等相关产业,提高林业资源的循环再利用率,促进云南省生态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结语:
林业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它的发展有利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推动经济的发展。林业产业的建设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指导,在今后发展中,我们要把林业科学研究和林业生产结合在一起,全面推动林业产业的发展。参考文献:
[1]周会娥.浅议云南林业发展的潜力[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6,02:133-134.[2]王利芳.关于我国林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探究[J].北京农业,2011,36:102-103.[3]何小洋,蔡春梅.浅谈我国林业发展的现状及解决对策[J].绿色科技,2013,12:133-134.
第四篇: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题目: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众多金融机构中发展历史较长、机构网点较多、服务面积较广、具有鲜明特色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对农村信用社发展能力进行系统研究的重要意义体现在:一是“三农”问题的解决迫切需要农村信用社持续经营;二是农村信用社发展能力的提高是持续经营的基本要求;三是农村信用社作为支农的基础力量,只有注重发展能力建设,才能从根本上化解经营风险,解决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市场中的低效运行状态,才能加强和改善服务,达到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四是现代农村金融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需要农村信用社实行综合发展能力建设。本文主要从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浅谈的研究,并且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问题,找到根本原因,进而做出对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有促进作用的切实可行的对策。本文主要有七大结构,主要为:一.目录; 二.对农村性用社的浅谈。其中有农村信用社的三大目标(合作制目标、经营制目标、“三农”目标);三.浅谈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现状;四.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和发展的思路;五.管理体制及监管模式的确立问题;六.结束语;七.参考文献。
关键字: 农村 信用社 合作制 改革 目标
目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浅谈.........................................1
1.1 合作制目标..................................................1
1.2 经营制目标..................................................21.3 “三农”目标.................................................2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特点...........................................32.1 以资金互相合作为基础........................................3
2.2 以资金为媒介实行成员间的联合................................3
2.3 既包含精神和道德的因素,又不是慈善机构......................3
2.4 不以单纯的赢利为目的........................................3
2.5 以民主的方式进行管理........................................3
2.6 以灵活的方式进行经营........................................4
浅谈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现状......................................43.1 农村金融体制现状............................................4
3.2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4
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应予关注的问题..............................5 4.1 进一步明确信用社改革的目标..................................5 4.2 管理体制及监管模式的确立确题„„„„„„„„„„„„„„„..5 4.3 信用社改革应采取分策„„„„„„„„„„„„„„„„„„„..6 4.4 对信用社的扶持和经营限制应予权衡............................6
4.5 地方政府承担职责应以储蓄保险体系的建立为前提................6
4.6 应逐步扩大贷款利率自由化改革的试验..........................7 4.7 信用社改革与整个农村金融体系相配套..........................7
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和发展的思路………………………………………….7
5.1 产权改革是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首要环节…………………………………..7
5.2 对农村性用合作社的政策支持应加大力度………………………………..7
5.3 实施人才战略和科技兴社战略……………………………………………..7 6
对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发展建议和研究对策………………………………….8
6.1 注重人员的选拔及对员工的激励机制…………………………………….8 6.2 巩固镇农村信用社与社员(客户)之间的密切关系……………………….8
6.3 加快不良贷款消化吸收…………………………………………………….9
6.4 整治农村信用环境,增强贷款诚信保障………………………………….9 结束语
录
农村信用合作社浅谈 1.1 合作制目标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财富明显分化,一些弱势群体事实上难以获得商业金融的眷顾,如果他们能够志愿加入合作金融组织,实现互助自救,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农民中的大多数无疑属于弱势群体,他们所需的资金融通,很难从政策金融机构、商业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获得,只能依靠民间借贷。农村信用社本应担此重任,但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作用,农村信用社不恰当地充当了“官办银行”的角色。在与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之后,农村信用社由人民银行实施监管和行业管理,农村信用社的独立法人地位也未能得到有效体现,原本应该属于民营银行的农村信用社,蜕变成了被动执行人民银行各项政策的附属机构,比如它们需要负责落实收编农村合作基金会、城市信用社,推行信用镇、信用村、小额农贷等政策。
挑战合作金融存在的一个普遍观点是:金融业具有风险集中并延期爆发的行业特征,不适宜由受教育程度不高、对金融业知之甚少的农民通过一人一票的方式行使管理权力。问题的关键不在农民的素质高低,而在农民一人一票的选举是否受到他人不恰当的干预,比如:来自宗族的或者基层政府官员的干预。
事实上,实行合作制将使股权结构更加分散、服务对象相对固定、经营目标更加清晰、民主管理更加深化,合作制的组织形式不可能构成金融企业管理混乱的理由。改革开放20多年来,企业制度改革的实践表明:企业依靠所谓的“精英管制”只能维系一段时间,只有建立在私有产权和民主监督基础上的法人管理机制才能确保企业的存续经营。金融业作为风险集中的行业,需要特别的法规和独立的机关进行监管,但这并不能说明金融业不能沿用现代企业的多种组织形式,包括股份制和合作制。
由于合作制企业具有股权分散、进出自由、一人一票、主要为社员服务和不以盈利为主要目标等特征,相对于股份制企业而言,合作制企业需要更严格的法律监管。合作制企业需要通过既类似又有别于《公司法》的专门立法来加以规范,特别要对下列问题给予清晰的法律界定:合作制企业是否只限于自然人出资入股?是否应该通过限制个人出资比例来保证其股权分散?进出自由(如《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规定》第十九条)导致合作制企业资本流失又如何保证存续经营?一人一票又如何吸引人们更多地出资入股?由于合作制的经营宗旨,从本质上看不是以盈利为目标的企业组织,而是半企业、半事业,带有一定慈善性质的弱势群体自救组织。因此,国家应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比如,美国的信用合作社就是由独立于银行体系的专门立法、监管机构、保险机构、清算体系实施监管和服务,享受一切税收豁免,董事及部分经理人员由不在信用社计取报酬的志愿人士担任。
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应当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搞“一刀切”。在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经济基础和国家管理体制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此,把农村信用社改革定位为“恢复”合作制,显然脱离了现实情况。因地制宜的农村信用社改革可以有两种出路:一是将大部分农村信用社根据自愿原则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如:县域)联合改建为合作制的合作银行;二是在农村城市化地区,将经营管理达到相当水平的农村信用社改建为股份制的民营银行。
1.2经营制目标
农村信用社作为集体所有制的合作金融组织,在执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服从宏观调控大局要求的前提下,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农村信用社实行经营目标责任制的指导思想是:在服从国家宏观调控和严格执行国家金融政策的前提下,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以业务经营为中心,以利润为目标,充分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努力开拓业务,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大力增收节支,不断提高经营效益,以切实增强信用社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农村信用社实行经营目标责任制是一项综合性工作。要在农业银行领导下,由县(市)联社统一组织实施,并充分发挥信用社民主管理组织的作用。信用社经营目标责任制的各项指标要分解落实到社内各职能部门和岗位,切实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作为法定代表人的信用社主任和作为共同经营承包人的信用社职工,其责、权、利应有明确区分。各项经营指标的确立与考核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切合实际的原则,严禁弄虚作假;必须打破分配上的“大锅饭”,切实将责、权、利挂起钩来,按劳分配,奖优罚劣,落实各项考核奖惩措施,真正做到经营成果与经济利益挂钩,达到预定的经营责任制目标。1.3 “三农”目标
农村信用社的存在是以能否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前提的。有利于农户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增长的金融需求的满足,是应当赋予农村信用社的基本功能。农村信用社作为支农的主力军,无论怎么进行改革,都应当有利于实现上述功能。只要是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产权制度和组织形式,都是信用社发展的可行方向。例如,实现产权组织形式的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甚至其它战略投资者愿意进入农村信用社,如商业银行的入股、收购兼并等,只要能改善信用社的经营绩效,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都不失为一种好的形式。在农村贫困地区,现存的信用社组织形式如果不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也可突破现有的各种形式,进行有益的探索。因此,改革不能在现有的机构与组织既定的前提下推行,首先要确定其功能,然后据此考虑来设置或建立可以最好地行使这些功能的机构与组织。构造农村信用社改革后的制度框架,主要和首要考虑的应该是其功能作用,而不是其“出身”。民间借贷和合作基金会,从制度安排的角度来说,不是正规的安排,特别是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和监管保证,风险性大。但从功能角度来说,其生命力恰恰在于替代了正规金融制度安排所欠缺的功能。一方面要求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制度安排,必须首要考虑功能因素,特别是通过改革要能够提供目前被非正规制度安排金融所替代的功能供给;另一方面,把正规安排之外的金融行为,通过引导和规范纳入到正式制度安排中来,扬其功而避其险,这是考虑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制度安排应当具备的视野。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中,难免会产生各种矛盾和问题,甚至在短期内会影响经济的发展与稳定,我们必须坚持农村信用社支持和服务“三农”的制度特征,并通过相应的制度约束,保证其功能实现。这些制度特征和约束至少应当包括:(1)是立 2 足于农村社区的金融组织;(2)这个组织的功能是聚集农村、农民和农户的资金,并通过金融手段在“三农”发展中进行配置;(3)这个组织应当使农民贷款尽可能地方便,并有内在动力自觉并不可选择地在“三农”中寻求资金出路;(4)这是个能够自动进化的、开放的和动态的制度安排,随着各地“三农”需求的变化而调整自己的组织结构和功能方向;(5)这个组织体系应当具备自我风险控制能力,并受相应必须的监管约束。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特点
2.1 以资金互相合作为基础
农村信用社产生和起源的基础理社员的股金,股金的筹集是人们出于相互资助的动机,用群体的资金合力,资助其成员克服经济困难,促进成员及其所处社区的经济和社会进步。这种合作,既能有效抵制高利贷剥削,又能以优惠、灵活的方式为成员提供服务,是受群众欢迎的金融形式。
2.2 以资金为媒介实行成员间的联合
农村信用社是市场经济里中小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联合,其中成员的联合是主体,资金的联合是客体。在内部管理上以人为本,实行“一人一票”的民主管理,作为社员代表的个人(含团体社员的法人代表)在信用社是平等的,资金的数量失去了特权,成员联合的本质则是体现了人的联合。
2.3既包含精神和道德的因素,又不是慈善机构
农村信用社讲究互助合作,讲究民主意识和集体主义,因而具有一定的精神和道德因素。其吸收社员要求忠实可靠、正直勤勉、恪守信用。作为信用机构和金融企业,农村信用社还必须坚持在服务中实现效益。2.4不以单纯的赢利为目的
农村信用社的首要任务是为社员服务,不是单纯为赚取利润而存在。同时为了不断地满足社员日益增加的服务需求,农村信用社还必须具有一定的盈利能力,必要的盈利是实现更好地为社员服务的必要前提。2.5以民主的方式进行管理
农村信用社按照章程和管理规定,由社员入股设立,实行民主管理,社员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并设理事会、监事会等民主管理组织,受社员代表大会的委托开展民主管理,实行对重大事项按照“一人一票”制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由理事会聘任主任管理日常社务,并推行社务公开,接受社员监督。2.6以灵活的方式进行经营
农村信用社因其性质的不同,一般在经营上享有一定的灵活性,具体的灵活性因国情域情不同而有所不同。浅谈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现状
3.1 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
金融体制改革,明确了四大国有银行的改革方向,即建立制度下的国有商业银行,以盈利最大化为经营目标。基于这一改革取向,各国有商业银行纷纷调整自己的经营战略,不约而同地大量撤并农村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分支机构与营业网点,同时逐步向城市收缩并上收贷款权限。作为长期以来农村地区最重要金融机构的农业银行,在其他国有商业银行撤出农村金融市场后,非但没能填补网点与业务上的空白,相反也紧随其后收缩农村金融市场。更为重要的是,不论是国有商业银行还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利润最大化和资源配置有效性原则的约束下都不愿将资金投入期限长、见效慢、风险高的农业项目,直接导致了金融机构对农业信贷投入的逐年减弱。据调查,1995-2004年各家金融机构对农业的贷款余额占全国贷款余额的比例由11.27%下降到3.1%。农村信用社则由于资金实力和服务水平所限,以及不良资产等问题,难以满足农村资金需求,资金缺口呈现出愈来愈大之势,“贷款难”的问题目前在农村极为普遍,银行、信用社能提供的贷款只占农村贷款客观需求量的30%以下。为此,有70%以上的农户是依靠民间借贷来解决资金需求的,有的乡镇企业因向金融部门借贷无门,也转向社会集资和民间借贷。
3.2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
农业贷款和乡镇企业贷款不足,严重地影响了农村地区的发展。资本的不足将导致农村经济的发展陷入不良循环的境况。因此,农村地区后续经济实力不强,将使农业的产业态势逐渐弱化。更严重的是,农业和乡镇企业作为消化农村劳动力以及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产业和部门,一旦失去发展的源泉,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难度将大大增强,不但影响和谐社会的建立,而且危及社会的长治久安。长期以来,金融资源不断从贫困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从农村流向城市,从农业流向非农产业,导致金融空洞化。金融资源的匮乏必然影响贫困地区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影响农业先进技术的引进以及影响农村发展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产增收的难度将加大。具体表现在:(1)农村金融服务功能整体弱化。县以下金融机构数量和业务快速萎缩。农村资金向城市逆向流动,导致城乡差距越拉越大。农村金融服务整体上不能满足“三农”的要求。过去农村的融资渠道有四大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合作基金会等多个渠道,现在多数地区对农户、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贷款基本上只剩农村信用社这一渠道。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影响农村资金的整体供应。而民间金融长期被排斥在体制之外,现行农村金融具有明显的金融抑制特征。长期以来,民间金融作为非正式金融,不能见光,只能在“地下”活动。(2)农村金融机构功能定位不明确。目前,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服务体系单一,信贷资金供给不足。国有商业银行县域的分支机构主要以吸收存款为主,从农村吸收的资金更多地投向回报高的产业和地区。农村信用社的功能和性质不够明晰,支农服务水平不高,对重点农户和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的资金支持不 4 到位。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其业务范围相对较窄,机构设置较单一,难以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农户和农村企业贷款抵押难,担保难,分散风险的机制不健全。金融监管部门对防范和打击高利贷、地下钱庄比较重视,但对如何组织和引导民间借贷为“三农”服务重视不够。农村金融机构撤并继续延伸,一些偏远贫困地区金融服务出现了“真空”,问题十分突出。现行的农村金融体系是一个服务于城市化的制度安排,没有充分体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战略思路。(3)竞争性的金融制度安排扭曲了农村金融的本来面目,无法解决困扰农村金融市场的四大问题。将民间金融排斥在外的竞争性金融体系,无法克服农村金融市场固有的四大难题,结果很可能是将灰色金融推向黑色金融。这四大难题分别是: 信息不对称问题。调查表明,由于缺乏有效的财务报表和数据资料作为,农村放款人通常需要与农户进行较长时间交往才能采集足够的信息,用于判断是否提供信贷。由于贷款规模微小,正规金融机构极度缺乏有关农村客户特点及活动的私人信息,无法承担信息采集的时间和成本;
抵押物的问题。银行不愿接受农村客户提供的抵押品(没有房产证的房屋、小企业厂房设施、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等),而且双方在估价上差距甚大,这些物品在正规金融看来价值不大。即使银行接受了这些抵押品,也难以找到一个合适的抵押品拍卖市场去处理。
特质性风险与成本问题。正规金融机构很难了解与应对农村生产活动中面临的各类风险、社会风险和市场风险,相对于较小的贷款本金而言,他们的信贷成本太高,高到难以用利率提高后的风险溢价去弥补(因为受到监管机构规定利率上限的限制)。
非生产性借贷问题。农村借贷尤其是小额的农户借款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用于满足日常生活之需,这与正规金融机构贷款的生产性用途是相悖的。而竞争性金融体系将民间金融排斥在体制之外,无法适应农村金融市场的固有特性,间接助长了“潜行于地下”的农村灰色金融(合理不合法,对社会有益)的发展,隐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尤其当民间金融与地下经济和不恰当的行政干预紧密结合时,情况尤其危险,随时都可能向黑色金融(不合理也不合法,对社会有害)转化。不仅使国家税收大量流失,宏观调控的政策效果受到干扰,更深层次地说,是对整个国家金融安全和经济安全的严峻挑战。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应予关注的问题
4.1 进一步明确信用社改革的目标
根据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逐步满足多样化的农村金融需求是信用社改革 的根本目标,而暂时解决信用社的经营困难,处理目前的累计亏损和不良资产 只应是阶段性目标。由于地区的差异,强调统一的管理模式或必须是什么样的 所有制形式,显然不是一种符合实际的改革思路
4.2 管理体制及监管模式的确立问题和信用社的监管体制如何设置,是改革中的一大难题
建立全国统一的联社 管理体制是一种集聚风险的制度设计。继续保持 3.8 万家产权独立的信用社由 中央银行监管并负责业务管理、指导也不现实。既然设立全国联社体制存在障碍,中央银行集中担负监管和业务管理又面 临各种实际困难,那么地方政府承担信
用社经营管理和部分监管责任显然就成 了信用社改革的题中之义。如何建立地方金融管理 及监管体系,确立中央与地 方即统一又分散、各负其责的金融监管体系,又不仅仅只是信用社改革所能够 解决的问题,这将涉及整个银行业监管体系的改革及银行业自身如何重组的问 题。比如国有商业银行是否拆分和如何拆分、中小型银行的发展、现有地方商 业银行的管理和监管问题、储蓄保险制度的建立等等。“地方金融”已经成为我们经济生活中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因此适时地 提出地方金融管理与监管体系建设问题已经成为当前金融改革的一项重要内 容。地方政府不仅对辖区内的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稳定“守土有责”,建立地方 金融管理和监管体系也体现了实事求是和因地制宜的改革方针。因此,信用社 的地方管理问题并不是简单的下放管理和监管权限的问题,而是涉及到整个银 行业的改革战略和制度创新的问题。
4.3 信用社改革应采取分散决策
近来,不少改革建议都提出了要求地方政府承担管理信用社责任的问题。但是如果信用社改革始终采取中央制定统一方案,地方政府负责实施的模式,显然不符合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分散风险应该与分散决策相结合,只是分 散风险而不分散决策,难以真正达到风险分散的目的。
4.4 对信用社的扶持和经营限制应予权衡
政府对于未来信用社的经营是否要给予政策扶持,各个方面的意见分歧较 大。一些同志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的金融机构应该处于同等的竞争地位,政府不应予以扶持。我们同意信用社在机制改革完善之后应该具备可持续发展 的能力。但是,信用社在目前的经营活动中还受到各种限制。比如监管的时候 完全依照商业银行的法规进行管理,但在业务开展方面却又无法享有一般商业 银行的待遇。像金融工具应用的限制、只能给农户农业生产贷款的经营范围的 限制等。一些行政事业机构下发文件明确规定不允许其基层机构将资金存于信 用社,也不允许委托信用社进行代管、代收、代付等业务。此外,信用社地处 乡村地区,经营活动具有金额小、活动半径大、经营成本高的特点,而信用社 的资金来源中个人储蓄一般要占到 60-70%或者更高,因此其资金成本也高于其 他的商业银行。地方政府要负担起信用社未来的管理和监管责任,一个基本的前提是:过 去的不良资产和累积亏损如何解决。中央政府必须对当前信用社近4000 亿元的 累积亏损和呆坏帐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地方政府才具备改革信用社、建立新 的管理和监管体系的基础。现有的改革方案中对此已经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办法,比如通过中央财政逐年补贴、给予税收优惠、中央银行给予再贷款等等手段都 应是值得考虑的。在实施过程中还应依据各省市自治区的实际情况分步实施,可以采取对不同的改革模式、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采取不同的政策和不同的扶 持措施。除了上述的限制和信用社自身利益的经营特点,未来政府是否对信用 社给予政策扶持还取决于其产权制度如何重构、如何定性、管理体制如何设置 等问题。但是,需要明确的是:如果不对信用社经营进行补贴,那么在监管和经营管理方面就应取消其已经设定的各种限制,并应根据其特殊的经营环境给 予更为灵活的利率决定条件及储蓄动员的空间。如果鉴于部分地区信用社的实 际状况而必须对其经营活动进行一定限制,那么政府就应该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否则,这些限制会成为一些信用社的借口,使其不愿意为农村经济发展提 供优质、有效的服务。否则将会影响信用社动员资源为“三农”服务的积极性,使其在竞争中失去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4.5 地方政府承担职责应以储蓄保险体系的建立为前提 与地方金融管理体系建设相配合的一条重要措施是: 应尽快建立多层次存款保险制度和金融风险防范基金,以降低和分散中央银行(其实是中央财政)所担负的银行机构的全部风险。
4.6应逐步扩大贷款利率自由化改革的试验
在改革试验过程中应允许并鼓励国有商业银行参与贷款利率自由化的试验,只要国有商业 银行愿意参与到对农户和农业生产的贷款之中,也允许其利率依据资 金供求状况浮动。4.7信用社改革与整个农村金融体系相配套
就目前农村发展的金融需求来看,仅仅是信用社还难以独立支撑。满足农 村经济发展的多样化的金融需求,需要多样化的服务供给组织。因此,认为只 要解决了农村信用社的问题,农村金融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是一种过于简单的 政策思路。况且,信用社问题的彻底解决还将受到整个银行业和监管体系改革 的影响。
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和发展的思路
5.1 权改革是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首节
只要农村信用社存在产权不明晰的问题,则无论采取何种组织形式,其法人治理 结构扭曲的现状都难以得到真正改变,经营困难的局面就不可能有根本性的扭转。因 此,产权改革是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首要环节。要改革产权制度,使农村信用社产权明晰,必须做到:(1)理顺股权结构。对农村信用社长期遗留下来的每股几元、几十 元的股金进行妥善核算量化,并按照法人运作的标准重新明确并落实出资者的权利和 义务。(2)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农村信用社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确保出资者的所有权得到明确,股东权利得到全面保证,防止经营者 滥用权力,并使所有者和经营者的责、权、利相一致,通过改革,使农村信用社真正 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
5.2 加大对农村信用社的政策支持力度
农村信用社目前沉重的历史包袱大多是由国家政策制度安排、地方政府干预以及 信用社自身经营管理不善等多方面因素共同造成的,但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也应因 地制宜,要对农村信用社的历史包袱进行认真鉴定,然后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中央和地 方财政按比例补偿的政策。其次,实行优惠的税收政策,对农信社发放的“三农”贷款 应免征营业税,对贫困地区的农信社免征所得税,从而降低其经营风险,提高竞争能 力。第三,适当降低农村信用社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适当降低农村信用社法定存款准 备金率、扩大其贷款规模也是农村信用社增加收入的一个来源。但是应当注意到,准 备金的减少意味着风险的增大,所以在降低农村信用社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一定要掌 握适度的标准。第四,加大再贷款支农力度。人民银行的支农再贷款,要适应农产品 生产周期,允许跨使用。当农村遭受自然灾害时,允许延期归还,从实质上体现 中央银行对农信社的扶持。第五,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农村金融的垄断局面,开展多 种形式的互助组织。允许农信社跨乡镇经营,扩大竞争面,并允许不同区域的农信社 跨区域兼并收购,实现优化组合。5.3 积极实施人才战略和科技兴社战略
由于多种原因,农村信用社的职工素质和电子化程度都较低,是影响农信社发展 壮大的一个重要
因素。因此农信社应以人为本,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和人才工程,加强 信用社员工的现代金融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将各种优秀人才吸收到农信社队伍中 来,提高农信社职工的整体素质,增强农村信用社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积极 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农信社结算和联行业务的电子化进程,增强竞争能力。
6针对镇农村信用社存在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6.1 制定人员培训计划,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同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1)人员选拔与培训
人作为提供服务的主体,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服务质量的优劣,影响着企业良好形象的树立。与国有商业银行职工相比,信用社职工队伍从总体上缺乏专业理论知识,素质较低将影响其业务发展。因此,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就必须有一支业务素质高、思想过硬的职工队伍,这是信用社业务发展的基础。具体来说,笔者认为镇农村信用社应该做好以下工作:一是以“德才兼备”为标准招考、选调、聘用人员,严把进人关。注重从高等院校选用人才,并逐步调整信用社的文化结构,提高大专以上学历比重。二是信用社主要领导的任免,应改变由主管部门任命制为聘任制,竞争上岗,强化约束机制。三是加强目前信用社在职人员的培训。首先要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文化知识补习,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其次要采取在职培训、脱产学习等多种形式,加强业务和技术学习,努力造就一批既懂宏观调控,又懂微观经济分析,既懂经济管理,又懂金融立法的现代化金融人才,为信用社业务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多样化的激励机制
农村信用社在某种意义上作为一种企业而言最终的竞争力来自员工,在“以人为本”的经营时代,只有不断开发出新的激励模式,才能够带动农村信用社员工在经营中不断创新。具体而言,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入手:第一,利用分配机制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要使员工充分认识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在实施过程中要深入细致,始终坚持以效益为目标,责任、风险、利益相一致,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第二,用工作自主激励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让经营者知道自己的岗位职责和权利,在工作中赋予他们一定的决策权,用工作本身来激励经营者,通过参与工作目标的制定,自主制定自己的工作计划、方案等,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6.2 巩固镇农村信用社与社员(客户)之间的密切关系
(1)转变经营方式,调整经营策略。农村信用社在坚持“三农”服务过程中,要结合实际,在经营管理上尽快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注重支持数量型转向支持规模效益型;二是从资产负债结构单一型向多元化转变;三是从资金分散使用、粗放经营向资金集中投放、集约经营转变。从目前情况看,农村信用社资金投向的重点应为:一是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和规模经营。因为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基本途径,是农民增收的根本出路。二是以支持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主,大力支持农村市场流通体制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三是支持特色农产品商品建设,尤其要重点支持专业村、专业镇产业市场以及农副产品龙
头企业的生产经营。在确定重点时,要坚持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应根据自身实际和特点,确定符合自身发展的主攻方向,实现信贷投向定位的微观化、科学化。
(2)转变信贷方式,推广小额贷款业务。要深入调查,抓住当前新的经济增长点,找准信贷投入的最佳切入点,寻找贷款对象、培育和扩展信贷投放空间。同时,要转变信贷观念,改变只片面强调保全信贷资产而惧贷、惜贷的现象。对万元以下小额贷款要放宽条件,简化手续,特别是对信誉好,无拖欠贷款记录的农户,可采取信用贷款方式;对农户大额贷款,在确保信贷资产真正用于支农的前提下,采取质押、抵押、联保等不同方式。同时,要认真研究新的、更有效的信贷投入方式和资产保全方式,适当扩大贷款范围。加大新增贷款投入,以增量带动存量。一是实行农户贷款证,简化贷款手续。通过对农户贷款最高限额的合理界定,落实农村信用社对农户的贷款授信,密切信用社与农民的联系,最终形成一批以分层次授信为主体的优质客户群体。二是推行农户联保,解决担保难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开展“信用村”建设活动,培育良好的信用环境。三是实施小额贷款上柜工程,把储蓄所升格为分社,方便农户借贷需要,达到贷款、存款的同步服务。四是推行客户经理制度,使客户经理成为联接农民与信用社的桥梁和纽带。五是继续加强对“三农”的支持。农村信用社在支持“三农”的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其他任何的金融机构所不能代替的。现在国家逐步取消了农业税,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所需的资金量也在不断上升。鉴于农民的贷款回收率很高,我们可以结合实际,简化手续,增加信贷投入,从而真正的达到支持“三农”发展的目的。
6.3 加快不良贷款消化吸收
(1)自身逐步消化历史包袱。信用社的不良贷款大多是历年的陈旧贷款。对这种贷款要采取逐步消化的方针,坚持不懈的落实,在必要时还要争取行政部门及其他部门的配合,争取早日把这部分贷款收回来。
(2)积极做好央行不良贷款置换工作。央行不良贷款置换工作就是为了减轻信用社的历史包袱,以“花钱买机制”的办法来促进信用社逐步走向良性发展的道路。信用社应抓住这难得的机遇,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信用社自身的发展,以达到洋行的要求。同时加强自身信贷管理工作,加大贷款第一责任人制度,加大贷后调查力度,信贷员要联系实际,深入调查建立详细信贷档案,并采取一厂一策、一户一方、区别对待、重点消化,降低不良贷款发生率,尽早实现不良贷款置换。
(3)加大对置换后的不良贷款的清收力度。除了按正规手续走账外,还派专人把原始借据专门专夹保管,以防丢失和损坏;另外对专夹保管的借据,一一列出清单分给包片信贷员让他们做到置换不死账;最重要的还要信贷员通过下发催收通知书、起诉、抵贷等方法进行处置,真正使置换的不良贷款没有置于账外。联社对于置换的不良贷款也进行了考核,加大清收力度,从而争取使不良贷款的比例达到央行票据置换考核标准。报告期不良贷款比例与基期相比降幅不低于50%;或报告期不良贷款比例不高于5%。这样从根本上使信用社摆脱不良贷款的制约,向良性发展。
6.4 整治农村信用环境,增强贷款诚信保障。
加强农村信用环境的建设,培养农民的信用意识,提高农民的信用观念,改变农民对农村信用社的负面看法,有利于农村信用社业务的进一步拓展。一方面要重视制度性变迁,信用社可以充分利用或借鉴人民银行新发展的征信管理系统,将农户的借贷信息录入征信
系统,出台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另一方面也不可忽视非制度性变迁,积极进行政策的宣传教育,使诚信还贷的观念深入人心。而改变农户的信用观念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这需要金融部门、法律部门、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来实现。同时在宣传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对农户贷款进行商业化管理,逐步培养农户的信用意识。
总 结
近年来,随着金融制度改革的深入,我国农村信用社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已经成为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主导力量。然而,在农村信用社长期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各种体 制内外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其提高竞争力和快速发展的瓶颈。这些问题主要有支农力 度弱、网络资源不足、新业务发展平台尚未建立,治理结构残缺、工作人员素质较低等。只有通过明确信用社的性质及产权治理结构,明确规定农村信用社的服务方向、经营宗旨,建立新的体制框架,培养高素质的从业人员等措施,对农村信用社体制进行 改革,才能使其不断提高自身实力,并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求得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人民银行岑溪市支行课题组.关注农村信用社贷款投向“城镇化”趋向[J].广西金融研究.2006.9.[2] 董卫国.城区农村信用社发展问题思考[J].吉林金融研究.2003年第6期
[3] 吴一民.对农村信用社发展问题的几点思考[J].西安金融.2002年第11期
[4] 何晓梅.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思考[J].甘肃农业.2006年第8期
[5] 鄢华贵.解决农村信用社发展问题的对策思路[J].咨询与决策.2003.8 [6] 史金奎.农村信用社道德建设的途径[J].黑龙江金融.2006.9 [7] 丛正.农村信用社发展问题浅析[J].农村财政与金融.2004.5 [8] 罗恩平.农村信用社农户信贷行为影响因素及政策选择[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06.9 [9] 唐笑冬.当前农村信用社法定存款准备金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年第5期
[10] 张明霞.中国农村信用社制度创新研究[J].经济问题.2006年第9期 [11]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http://www.xiexiebang.com/ [12] 周小川.关于农村金融改革的几点思路[J].《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8期 [13] 杨羽飞、粱山.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若干问题的探讨[J].《金融研究》.2005年第3期
[14] 姚耀军.中国农村金融研究的进展[J].《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15] 罗和平.省级农村信用社联社的设计存在弊端[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5年第4期
[16] 张杰.农户、国家与中国农贷制度:一个长期视角[J].《金融研究》.2005年第2期
第五篇:大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近段时间,在发展大文化产业课题调研中,我们与市直有关部门进行了座谈,实地考察了中心城区的旅游文化资源和环境,并到长沙学习取经。在此基础上,思考大文化产业的发展,并提出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要借鉴创“三城”、办农运会的经验与作法,才能有效地推动大文化产业的发展
在大文化范畴内,我市中心城区的体育、教育、广电、报业相对发展较快,在省内兄弟城市中处于领先地位,在中部设区市城市中也屈指可数。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市的旅游休闲、文化娱乐产业相对落后。但发展旅游休闲、文化娱乐产业又不是旅游和文化两个专业部门能够抓得起、做得好的事情。现在市里的一般工作方法是上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我们感到这种非常设的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机构,要发展大文化产业很难真刀实枪地抓得起和做得好。回顾前几年创“三城”、办农运,之所以能够大见成效,是因为政府集中了必要的人力、财力、物力,特别是有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有一个强有力的机构集中抓,有一支精干得力的队伍专门抓。因此,要想中心城区大文化产业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就必须借鉴创“三城”、办农运的经验,弘扬“××精神”,建立市区两级联动的工作机制,创新大文化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二、要整合部门行政资源,变分而治之、各自为战为统一管理、协同作战
目前,我市的文化旅游资源由众多的部门分而治之:旅游局管理旅游宣传促销、星级饭店评审、旅行社业务指导;文化局管理演出团体、群艺馆、图书馆、博物馆和重点历史古迹;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管理局管理辖区内的规划建设;民宗局管理宗教事务和重点寺庙;林业局管理森林公园;城管局管理市区各公园。旅游局、文化局、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管理局都是正处级建制,但有的或人少事多,或人多事少,或事多钱少,或钱少人少,很难开创工作新局面。大家都普遍感到,××不缺旅游资源,但缺文化包装,缺宣传、促销手段与能力。要在旅游上进行突破,必须用文化包装旅游,给旅游注入文化。但现在旅游局人手少,没有能力顾及;文化局和文联有人手,却没有这方面的硬任务;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管理局独立作战,筹划规划建设方面的事情。我们觉得,可以重新洗牌,将文化、文联、旅游、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管理局行政资源进行整合,统一领导、统一人员、统一经费、统一调度、统一管理,对外可以保留旅游局、文化局和文联的牌子。这样,就可以让“文化包装生态,给生态注入文化”和“文化包装旅游,给旅游注入文化”成为硬任务;市直文化、艺术单位的所有创作演出人员的主要任务,都应当围绕旅游生态环境的包装和休闲娱乐文化的发展,来从事创作、宣传、演出、展示;广电、报业传媒要大力支持配合,为大文化产业发展宣传造势;市外宣工作的重点也应以宣传推介我市的旅游文化资源和生态休闲度假优势为主。只有这样,才能克服我市难出巨资到央视和海内外媒体广告促销的尴尬,且能全面提升我市禅宗文化、农耕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文化、旅游文化的品位和名气。
三、要着眼于提高城市文化品味,在新一轮城市开发建设中,预留发展大文化产业的足够空间
随着新行政中心筹建工作的展开,中心城区重点向北拓展已成为定势。但如何才能把城北人气带旺?如果仅靠超市一类的商贸带动,就成不了气候、上不了档次。理想的办法是要以文化娱乐休闲带动,这就需要预留发展大文化产业的足够空间。几年前市里曾在袁山西南规划过近300亩的文化园区,但以后有了变更。纵观××中心城区近代现代的建设,还没有新出现像××台、古天文台、大成殿这样的传世之作。现体育中心建筑群,尽管目前在省内一流,在国内地市级也数得上,但限于都是现代钢架混凝土建筑物,使用寿命最多也只有100年。庐山号称万国建筑博览园,但庐山的旧建筑中,体量最大,档次最高的至今仍是上世纪30年代建成的庐山大厦、博物馆、图书馆和庐山剧院等几幢标志性建筑。因此,我们认为在行政中心和市政广场南边,应当规划一个比较大的文化中心广场(园区),预留大剧院(市会议中心)、图书馆、博物馆等几大标志性建筑的地盘。可以用市场运作的办法,先行建设文化广场周边的娱乐休闲设施。在资金紧缺时,几大标志性建筑不宜仓促上马,避免建成经不起时间检验的低档建筑物,避免为后人留下骂名。如果将来能够在文化广场建成几幢高标准的标志性建筑物,成为××中心城市的传世之作,这对改善中心城区的文化生态,提升城市的文化品味具有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