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0年公安机关三项建设工作经验材料介绍大全
县级公安机关推进“三项建设”,关键是如何找准定位、如何立足已有基础并结合本地实际来推进。
一、定准县级公安机关的实际,分清层面、重点用力,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
作为县级公安机关,抓信息化建设主要应在三个层面开展工作:
一是信息的采集和录入。近年来,莱州市公安局建立健全了从局有关部门到各派出所
再到警务室民警的三级信息网络,将信息收集触角延伸至社会各个层面。在此基础上,采取集中封闭培训、网上开辟“每日一学”栏目、组建“教你会”授课小分队轮流到基层授课等多种形式,下大气力抓民警计算机基本操作和信息录入基本知识培训,推动民警将大量的“口袋信息”、“脑袋信息”转化为网络基础数据。
二是信息系统建设。以贴近县域实际、解决具体问题为目标,开展好实战项目的开发建设。去年11月13日,莱州市公安局民警自主开发的科研项目“互联网违法信息采集处理系统”通过省科技成果鉴定。同时,去年莱州市公安局还依托公安四级网络,开发建成了能够直观反映各派出所、警务室辖区治安状况和各类发案波动的“四色预警”系统,有效避免了个别治安问题形成热点。
三是实战与应用。要不断引导全局各单位和广大民警树立“向信息化要战斗力”的工作理念,积极研究和探索建立网上作战信息应用机制的途径和方法。莱州市公安局在局公安网主页上开辟“信息研判”专栏,引导全局各单位利用派出所综合信息系统、旅馆业管理信息系统等开展警务工作。仅今年以来,通过实施“信息主导警务”工作模式,共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29人,破获案件55起。
二、将继承既有经验与引入先进执法理念相结合,规范执法、提升境界,实现执法效益的最大化
一是进一步巩固执法规范化、制度化基础。就公安机关而言,执法的规范化与队伍管理的规范化是密不可分的。县级公安机关要重点抓好每月、每季度、每半年的局内执法质量考评,着重探索执法质量考评结果的运用,真正使执法质量成为衡量民警绩效、左右民警收益、决定任免使用的重要砝码。
二是提升执法追求的目标境界。执法的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县级公安机关应在全局重点探索把“执法质量与执法效果”进行综合考评的工作思路,以开展执法资格认证试点工作为契机,研究将职业道德、执法效果纳入执法资格升级分值的考评工作新模式,力争创出具有自身特色、贴合公平正义要求的执法资格认证经验,形成对执法理念的科学引导。
三、明确主动权就掌握在公安机关手中这一基本前提,强化意识、贴近本质,以积极的姿态推动和谐警民关系建设
一是强化服务意识,贴近民生本质。县级公安机关要努力实现“由服务中心向融入中心”的转变,特别是在各项涉及发展、民生的公安行政管理工作中,坚持“多予少取、严管轻罚,少干预、多帮忙,多设路标、少设路障”,以更加突出的“服务”色彩,赢好评、获尊重、促和谐。
二是强化“形象”意识,把握舆论导向。要坚持正面宣传,树立形象;把握舆论,维护形象。特别是在一些涉警“危机事件”发生后,莱州市公安局第一时间主动发布新闻,确保牢牢把握舆论环境的主动权。
三是强化“互动”意识,吸引群众参与。今年,莱州市公安局把强化民警群众工作能力的培训作为全年练兵的一项主要内容,重新强调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中基层民警与辖区群众见面率、熟知率这一要求,通过双向动态的熟悉,增进警民之间的人际吸引。
第二篇:公安机关三项重点工作经验材料
三项重点工作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深刻把握政法稳定工作规律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公安机关作为政法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中肩负重要使命,如何把握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如何把握社会发展特征,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如何把握民主法治建设进程,深入推进公正廉洁执法?成为摆在各级公安机关
面前亟待解决的时代课题。
一、坚持居安思危,抓好三项重点工作,把社会矛盾化解工作作为推动公安事业发展进步的重要使命。
(一)发挥基层优势、健全机制抓排查
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政治稳定,治安秩序良好,但一些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依然大量存在,这就给公安机关社会矛盾排查化解工作带来了更加严峻的挑战。一是要健全完善维稳工作机制。各级公安机关应充分发挥基层警力的优势,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社会矛盾排查工作,确保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二是要健全完善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长效机制。通过广大民警走社区、串农户,贴近群众,积极主动开展矛盾和纠纷排查工作,对不稳定的因素和隐患,力争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引导,第一时间化解。
(二)规范执法管理、注重效果抓化解
公安机关的基本活动是执法活动,公安民警的基本行为是执法行为,执法为民是公安机关执法思想的核心,而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是公安机关切实履行执法为民职责的最直接体现。当前,公安机关个别部门执法管理不规范的问题依然表现突出,执法不严,执法不公,不作为、乱作为,办关系案、人情案的现象时有发生。为此,各级公安机关务必进一步规范执法管理,提高执法效果,把更多的警力、精力集中在社会矛盾化解工作上,使执法办案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有机统一,最终实现群众满意,社会和谐。
(三)回应群众诉求、落实责任抓处置
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带来了群众利益诉求的多元化。公安机关作为回应群众利益诉求的国家行政机关和刑事司法机关,在化解矛盾纠纷、处置违法犯罪的过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是要按照“归口管理、落实责任”的原则,对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在处置社会矛盾纠纷时,玩忽职守、徇私枉法、不作为、乱作为的,按照责任大小,严格责任追究,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二是要按照“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原则,对社会矛盾纠纷中当事双方之间的纠纷,严格按照法律规定,依照法律程序予以积极、主动、热情办理,对涉黑、涉恶,涉及群体性事件或有其他严重违法犯罪行为的责任方,公安机关将从重、从快,予以严厉打击。
二、坚持与时俱进,力求“三个突破”,把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作为推动公安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
(一)在加强公安行政管理上求突破
公安机关承担着大量的行政管理职能,且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在各项公安行政管理中,要切实树立服务理念,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实施管理,把管理和服务有机统一起来。一是要进一步创新管理机制,改进管理方法,提升管理水平,实现公安机关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审批型向效能型转变、随意型向规范型转变。二是要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畅通服务渠道,简化审批手续,缩短办事流程,不断推出便民、利民、惠民新举措,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公安机关努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带来的新便利、新实惠。
(二)在加强公共安全管理上求突破
公共安全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社会安全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安机关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行政力量,理应在加强公共安全管理上作出更大成就。一是公安机关应将更多警力和资金投向管理相对缺位、服务相对缺失的城乡结合部和广大农村地区,继续加大对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实现对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的综合整治,进一步提高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二是公安机关应进一步加强对道路交通安全的管控力度,通过不断改进管理方式,提高服务水平,着力打造畅通、安全、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三是公安机关要进一步创新消防管理举措,加强消防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治力度,努力使消防灾害事故的发生降到最低。
(三)在加强网络安全管理上求突破
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飞速发展,对互联网和“虚拟社会”的管理被迅速提上了公安机关社会管理的日程。面对这一新的课题,各级公安机关必须以全局的眼光和创新的精神去研究、去解决现已存在的各种问题。目前,公安机关面对的网络问题很多,涉及行业管理、安全管理、意识形态等诸多领域。各级公安机关要高度重视网络安全管理工作,通过不断加强管理,创新技术,力争在网上建立起集巡查处置、舆情引导、管理控制、侦查打击于一体的“网络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把公安机关社会管理职能延伸到网络社会。
三、坚持执法为民,实现“三个必须”,把公正廉洁执法工作
第三篇:公安机关三项重点工作经验材料
公安机关三项重点工作经验材料
公安机关三项重点工作经验材料
三项重点工作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深刻把握政法稳定工作规律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公安机关作为政法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中肩负重要使命,如何把握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如何把握社会发展特征,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如何把握民主法治建设进程,深入推进公正廉洁执法?成为摆在各级公安机关面前亟待解决的时代课题。
一、坚持居安思危,抓好三项重点工作,把社会矛盾化解工作作为推动公安事业发展进步的重要使命。
发挥基层优势、健全机制抓排查
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政治稳定,治安秩序良好,但一些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依然大量存在,这就给公安机关社会矛盾排查化解工作带来了更加严峻的挑战。一是要健全完善维稳工作机制。各级公安机关应充分发挥基层警力的优势,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社会矛盾排查工作,确保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二是要健全完善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长效机制。通过广大民警走社区、串农户,贴近群众,积极主动开展矛盾和纠纷排查工作,对不稳定的因素和隐患,力争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引导,第一时间化解。
规范执法管理、注重效果抓化解
公安机关的基本活动是执法活动,公安民警的基本行为是执法行为,执法为民是公安机关执法思想的核心,而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是公安机关切实履行执法为民职责的最直接体现。当前,公安机关个别部门执法管理不规范的问题依
然表现突出,执法不严,执法不公,不作为、乱作为,办关系案、人情案的现象时有发生。为此,各级公安机关务必进一步规范执法管理,提高执法效果,把更多的警力、精力集中在社会矛盾化解工作上,使执法办案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有机统一,最终实现群众满意,社会和谐。
回应群众诉求、落实责任抓处置
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带来了群众利益诉求的多元化。公安机关作为回应群众利益诉求的国家行政机关和刑事司法机关,在化解矛盾纠纷、处置违法犯罪的过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是要按照“归口管理、落实责任”的原则,对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在处置社会矛盾纠纷时,玩忽职守、徇私枉法、不作为、乱作为的,按照责任大小,严格责任追究,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二是要按照“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原则,对社会矛盾纠纷中当事双方
之间的纠纷,严格按照法律规定,依照法律程序予以积极、主动、热情办理,对涉黑、涉恶,涉及群体性事件或有其他严重违法犯罪行为的责任方,公安机关将从重、从快,予以严厉打击。
二、坚持与时俱进,力求“三个突破”,把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作为推动公安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
在加强公安行政管理上求突破
公安机关承担着大量的行政管理职能,且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在各项公安行政管理中,要切实树立服务理念,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实施管理,把管理和服务有机统一起来。一是要进一步创新管理机制,改进管理方法,提升管理水平,实现公安机关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审批型向效能型转变、随意型向规范型转变。二是要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畅通服务渠道,简化审批手续,缩短办事流程,不断推出便民、利民、惠民新举措,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公安机关努力推进社
会管理创新带来的新便利、新实惠。
在加强公共安全管理上求突破
公共安全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社会安全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安机关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行政力量,理应在加强公共安全管理上作出更大成就。一是公安机关应将更多警力和资金投向管理相对缺位、服务相对缺失的城乡结合部和广大农村地区,继续加大对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实现对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的综合整治,进一步提高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二是公安机关应进一步加强对道路交通安全的管控力度,通过不断改进管理方式,提高服务水平,着力打造畅通、安全、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三是公安机关要进一步创新消防管理举措,加强消防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治力度,努力使消防灾害事故的发生降到最低。
第四篇:公安机关三项重点工作经验材料
三项重点工作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深刻把握政法稳定工作规律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公安机关作为政法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中肩负重要使命,如何把握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如何把握社会发展特征,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如何把握民主法治建设进程,深入推进公正廉洁执法?成为摆在各级公安机关面前亟待解决的时代课题。
一、坚持居安思危,抓好三项重点工作,把社会矛盾化解工作作为推动公安事业发展进步的重要使命。
(一)发挥基层优势、健全机制抓排查
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政治稳定,治安秩序良好,但一些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依然大量存在,这就给公安机关社会矛盾排查化解工作带来了更加严峻的挑战。一是要健全完善维稳工作机制。各级公安机关应充分发挥基层警力的优势,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社会矛盾排查工作,确保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二是要健全完善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长效机制。通过广大民警走社区、串农户,贴近群众,积极主动开展矛盾和纠纷排查工作,对不稳定的因素和隐患,力争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引导,第一时间化解。
(二)规范执法管理、注重效果抓化解
公安机关的基本活动是执法活动,公安民警的基本行为是执法行为,执法为民是公安机关执法思想的核心,而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是公安机关切实履行执法为民职责的最直接体现。当前,公安机关个别部门执法管理不规范的问题依然表现突出,执法不严,执法不公,不作为、乱作为,办关系案、人情案的现象时有发生。为此,各级公安机关务必进一步规范执法管理,提高执法效果,把更多的警力、精力集中在社会矛盾化解工作上,使执法办案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有机统一,最终实现群众满意,社会和谐。
(三)回应群众诉求、落实责任抓处置
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带来了群众利益诉求的多元化。公安机关作为回应群众利益诉求的国家行政机关和刑事司法机关,在化解矛盾纠纷、处置违法犯罪的过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是要按照“归口管理、落实责任”的原则,对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在处置社会矛盾纠纷时,玩忽职守、徇私枉法、不作为、乱作为的,按照责任大小,严格责任追究,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二是要按照“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原则,对社会矛盾纠纷中当事双方之间的纠纷,严格按照法律规定,依照法律程序予以积极、主动、热情办理,对涉黑、涉恶,涉及群体性事件或有其他严重违法犯罪行为的责任方,公安机关将从重、从快,予以严厉打击。
二、坚持与时俱进,力求“三个突破”,把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作为推动公安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
(一)在加强公安行政管理上求突破
公安机关承担着大量的行政管理职能,且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在各项公安行政管理中,要切实树立服务理念,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实施管理,把管理和服务有机统一起来。一是要进一步创新管理机制,改进管理方法,提升管理水平,实现公安机关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审批型向效能型转变、随意型向规范型转变。二是要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畅通服务渠道,简化审批手续,缩短办事流程,不断推出便民、利民、惠民新举措,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公安机关努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带来的新便利、新实惠。
(二)在加强公共安全管理上求突破
公共安全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社会安全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安机关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行政力量,理应在加强公共安全管理上作出更大成就。一是公安机关应将更多警力和资金投向管理相对缺位、服务相对缺失的城乡结合部和广大农村地区,继续加大对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实现对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的综合整治,进一步提高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二是公安机关应进一步加强对道路交通安全的管控力度,通过不断改进管理方式,提高服务水平,着力打造畅通、安全、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三是公安机关要进一步创新消防管理举措,加强消防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治力度,努力使消防灾害事故的发生降到最低。
(三)在加强网络安全管理上求突破
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飞速发展,对互联网和“虚拟社会”的管理被迅速提上了公安机关社会管理的日程。面对这一新的课题,各级公安机关必须以全局的眼光和创新的精神去研究、去解决现已存在的各种问题。目前,公安机关面对的网络问题很多,涉及行业管理、安全管理、意识形态等诸多领域。各级公安机关要高度重视网络安全管理工作,通过不断加强管理,创新技术,力争在网上建立起集巡查处置、舆情引导、管理控制、侦查打击于一体的“网络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把公安机关社会管理职能延伸到网络社会。
三、坚持执法为民,实现“三个必须”,把公正廉洁执法工作作为推动公安事业发展进步的核心内容。
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进程的深入推进,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平正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公安机关公正廉洁执法有了更高的期待。坚持执法为民,强化公正执法、廉洁执法,是公安机关回应群众呼声、顺应时代潮流、加强队伍建设的根本要求。
(一)必须在加强执法教育培训上下工夫
执法工作是公安机关的生命线,按照“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要求,大力开展规范执法、廉洁执法教育培训工作,促进广大民警规范执法、廉洁执法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各级公安机关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基本要求。各级公安机关要进一步开展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教育广大民警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尊重保障人权等正确的执法理念,牢固掌握相关业务法律知识和纪律规范,自觉运用正确法律理念,使公正廉洁的执法行为贯穿于每一项执法活动,实现于每一个执法领域。
(二)必须在加强执法制度建设上下工夫
完善执法责任体系,健全规范执法机制,是公安机关执法活动规范进行的制度性保障。一是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执法执勤规范,使各项执法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二是要进一步完善执法质量考评制度,建立民警个人执法档案袋和单位执法档案库,实现执法质量考评工作的动态化、常态化。三是要以日常监督和重点岗位、重点环节监督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执法责任体系,明确执法职责、限定执法权限,严格落实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严防执法不规范现象再次发生。
(三)必须在加强执法活动管理上下工夫
针对执法不严、执法不公、执法不廉、执法不规范、执法不文明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问题,各级公安机关要在深入查摆、深刻剖析、坚决整改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执法方式、方法,进一步加大规范执法管理力度,从源头上减少和杜绝执法不规范问题的发生。确保各级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在执法工作中,既能严厉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法律威严,又能依法保障人民权利;既能严格依法办案、依法管理,又能做到公正廉洁、文明执法。
第五篇:公安机关三项建设工作意见
按照公安部、省公安厅的战略部署,立足公安实际,强力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大力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着力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简称“三项建设”),全力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大局平稳,实现公安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及总体目标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公安机关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和
谐稳定思想为统领,以公安信息化建设为载体,以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为核心,以提升民警素质为关键,以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为目标,以推进内涵式发展、集约化发展、创新型发展为要求,全面推动公安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基本实现警务管理专业化、公安工作信息化、执法执勤规范化、打防管控精确化、队伍建设正规化,警民关系和谐化。警务管理专业化,重点是根据《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公安机关警察职务序列的意见》,规范内设机构,完善精细化分类管理,实行网上监督考核,建立激励奖惩机制,激发队伍活力。公安工作信息化,将以构建警务信息化“五大格局”为龙头,逐步实现警务工作由传统粗放型向集约高效型、精细化转变。执法执勤规范化,通过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规范执法主体、规范执法教育培训、规范执法行为、规范执法考评、完善执法制度、强化执法监督等措施,基本实现执法思想端正、执法主体优化、执法制度健全、执法行为规范、执法监督有效。打防管控精确化,以深化“三大警务”建设为载体,以推进治安防控社会化为重点,以解决新的治安热点、难点问题为抓手,着力构建社区、农村、街面、单位内部、重点阵地五张防控网络。队伍建设正规化,按照准军事化机关的要求,加强民警队伍建设和公共关系建设,确保公安队伍忠诚善战、清正廉洁、执法为民。警民关系和谐化,努力实现便民服务便捷高效、惩治犯罪公正及时、治安防控更加有力、信访总量逐渐减少、社会治安持续平稳、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的目标。
二、分步实施规划
按照“统筹规划,整体运作,量力而行,注重实效,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工作思路,全面推进“三项建设”。为启动年,主要争取党政对“三项建设”的重视支持,纳入政府项目建设。信息化建设上重点是力争完成“金盾工程”二期建设任务,扩容增量升值,着力开展警务信息化“五大格局”的基础性、先导性工作;执法规范化建设上,贯彻落实《关于大力加强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着力抓好民警执法能力培训,解决好社会治安突出问题,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重点是调整完善内部工作机制,建立警民互通互动互信机制,逐步建立起警民和谐关系。~2011年全面实现“三项建设”各项目标,不断提升整体战斗力、执法公信力、群众满意率。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把握五个环节,打好信息化建设攻坚战
推进全市公安信息化建设,要健全基础网络,优化应用系统,逐步形成全市公安信息“大通道、大平台、大采集、大整合、大应用”的五大格局。公安信息互联互通,大通道是保障,大平台是基础,大采集是前提,大整合是关键,大应用是目的。今后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要着重把握好以下五个环节:
一是打通大通道。不断完善全市基础通信网络带宽建设,及时将市局到各县(区)局带宽从目前的8兆改造、扩容为100兆,加快县(区)局到基层派出所10兆带宽建设,抓好向实战单位的延伸,强化网络的基础支撑功能,不断提高信息网络的覆盖面。通过信息通信网络的接入和无线移动警务信息系统的应用,大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一线民警随时、随地都可以查询的网络体系。
二是搭建大平台。目前,全市警务综合应用平台已建成。在此基础上,抓紧建立公安情报信息综合应用平台,不断满足国保、经侦、治安、刑侦、禁毒、技侦等综合情报部门的研判需求。抓紧建设警用地理信息基础应用平台,力争在完成该平台建设,实现可视化、图形化应用。
三是实行大采集。有了畅通的信息高速公路和宽阔的信息基础平台,还必须有大量及时、准确、鲜活、完整、实用的信息支撑。加大信息采集要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第一,要努力抓好信息采集室建设。把全警采集、全警录入、全警应用、全警共享作为基层基础工作的重要内容,使信息的触角延伸至社会各个层面、各个领域。将社会信息纳入采录范围,努力构建以公安信息为主、社会信息为辅的综合信息库。第二,保证信息质量。加强信息数据的规范化管理,特别是对指纹、现场勘查、案件、高危人群等信息,要分类建立健全信息采录运行机制,坚持数量、质量和时效并重,落实岗位采集责任,全面提高信息质量。第三,加强信息维护。落实“谁主办、谁采录、谁维护”责任,努力为实战提供有力保障。第四,要增加信息数据存储容量,随着全市各类信息采集的不断增加,市局信息中心现有的存储设备容量已不能满足应用需要,需进一步扩大容量,满足信息存储的需要。
四是实施大整合。从提高实战指挥、实战应用和快速反应能力出发,建成综合智能警务平台,集成“三台合一”、gps目标定位、街面图像监控以及计算机辅助调度、决策预警等多个系统,形成统一接处警、自动分流、综合指挥的现代警务大整合模式。同时,要整合街面的图像信息和社会图像资源(小区、商场、楼宇监控信息),通
过光纤实现端口对接,及时传播数据、图像,实现全市范围内技防设施网络化管理。要按照省委政法委要求,实现与法、检、司等政法部门的信息联网和信息资源共享的目标。要突破传统模式下各警种之间、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将现有分散的各类业务信息系统有机整合,实现互联互通,实时共享,提升应用效益。
五是实现大应用。要着力开发实战业务应用系统,将社会相关信息资源统一纳入,并按层级不同分别赋予单位和警种查询权限,拓展“单点登录,全网漫游”功能,提高民警对信息警务的认可度和参与度,争取使一线民警在执勤时就能利用手中的网络终端进行有效、快捷的查询,服务现实斗争。市、县(区)各业务部门将制定本警种办理案件、日常管理业务的信息化应用工作流程、工作规范以及相应的配套保障措施,推进本警种信息化应用工作深入开展。通过以上努力,力争在2011年前全市公安信息化实现“六个突破”。即基层基础工作信息化取得新突破;情报信息主导警务工作模式取得新突破;全面提升整合信息资源、信息共享水平取得新突破;全警信息化应用水平取得新突破;信息化引领警务机制改革取得新突破;信息化促进警务规范化建设取得新突破。
(二)坚持六个规范,切实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一是规范执法主体资格。首先,规范执法机构设置,明确执法机构的职能职责。再次,规范执法行为人资格。清理整顿执法队伍、实行执法资格认证,对特殊执法岗位民警实行特殊资格许可。
二是规范执法教育培训。重视入警培训、在岗民警职能培训和新法颁布实施前的培训。
三是规范执法制度。删繁就简,修订完善切实可行管用的执法制度。
四是规范执法考评。把考评结果与干部奖惩、任免和升降挂钩,建立执法绩效奖惩考核机制。
五是规范民警执法行为。抓好接处警环节;抓好立案受理环节;抓好采取措施环节(一方面,采取措施必须果断,另一方面,采取措施必须适当);抓好执法处罚环节,做到公平、公正,不偏不倚,恰到好处;抓好执法方式方法环节,按照“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要求,改进执法方式方法,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特别是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处置群体性事件时,遇到挑衅时,不冲动、不感情用事,不说过头话、不做过激事。在执法中,尽量使用规范执法语言、统一行动指挥,做到言行得体、举止得当。六是规范执法监督。强化监督权力机关和部门在执法中的作用;强化法制部门在执法监督中的作用;强化基础执法办案单位在执法中的作用。探索在基层执法单位,专设法制所队副职,把执法监督工作的重点从机关转向基层执法一线,为基层执法提供服务和保障;强化社会的监督作用。
(三)深化两个和谐,着力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一方面,要突出五个重点,大力加强警营内部和谐建设。第一,要促进班子和谐。要以提高各级领导班子战斗力和凝聚力为目标,配齐配强公安机关各级领导班子,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努力形成具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和事业追求、浓厚的平等意识和民主氛围、良好的纪律作风和整体形象、紧密的团结协作和协同配合的坚强领导集体。第二,要促进队伍和谐。要在全市范围内广泛“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争当人民满意警察”活动、“十佳警务室”、“好师徒”等评选活动、搞好传、帮、带,提高民警素质和技能,提高民警群众工作能力,不断增强民警的职业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强力推行“轮训轮值、战训合一”训练模式,提高队伍整体素质。第三,要促进管理和谐。要以加强制度建设为重点,坚持用法律和制度管理队伍,用标准和规范建设队伍,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推行公推公选、竞争上岗,做好维护民警正当合法权益工作,落实从优待警各项措施,充分调动和激发民警的积极性,努力形成制度规范、纪律严明、秩序良好、奋发向上、奋勇争先的工作氛围。第四,要促进人际和谐。要以强化人际环境建设为基础,从思想、工作、制度等各个层面优化人际环境,增强机关与基层、部门与部门,领导与民警、民警与民警之间的沟通联系,努力形成团结友爱、互信互助、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要以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为关键,切实做好民警心理健康保护工作,注重与民警加强情感交流,及时解惑释疑,提高民警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第五,要促进文化和谐。以举办警察体育运动会、民警书画展为载体,大力加强公安文化建设,用先进文化教育熏陶民警,用共同的职业价值观念凝聚团结民警,提升警察的文化和社会品位。
另一方面,要注重四种因素,大力加强公安机关与社会和谐的建设。第一,要加强内外沟通,拉近警民距离。通过采取召开警风警纪监督员座谈会、新闻发布会、法制宣传教育大会和赃款赃物发还大会,开展“警民相约警务室”,“警察开放日”等活动,与电视、广播、报刊等新闻单位联合开辟各类宣传专栏,利用互联网开设局长信箱,制作专题宣传展板等形式,使广大民警与群众建立起互通互动、相互支持、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第二,要切实维护好社会治安秩序,增强群众安全感。要深入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针对群众反映的突出治安问题,组织开展各类破案追逃和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涉黑涉恶、恐怖暴力、多发性侵财等犯罪活动。要严密治安防控,建立科学的勤务运行机制,提高街面见警率,遏制街面违法犯罪案件和可防性案件发生,为广大群众营造安宁的环境。第三,要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提高群众对公安执法的信任度。要规范非警务活动,慎用警力,有效避免和防止警民冲突。要采取强有力措施、下大力气特别是从源头上治理和解决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及其他各类执法问题,有效防范和减少信访案件和群众投诉。第四,要积极服务改善民生,提高群众满意度。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单位要通过开展“全国公安民警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这个载体,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全面提高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服务水平,从人民群众最紧迫、最急需的小事入手,不断在治安、交警、消防、出入境等公安行政审批事项和管理服务方面推出便民利民惠民措施,实实在在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快捷的帮助和服务,为民办实事、办好事。
四、工作要求
(一)深化认识,争取重视
加强公安信息化建设、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和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公安部党委在深入总结“三基”工程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为推动公安事业长远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全市公安机关要不断提高对公安基层基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务必把加强“三项建设”作为推动全市公安工作新发展的重要切入点,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大力气抓紧抓好。要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切实将“三项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内容,不断解决“三项建设”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切实提高公安机关整体战斗力、执法公信力和群众满意率。
(二)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成立以为组长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市公安“三项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任主任,任副主任,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协调。各县(区)公安局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全面落实“一把手”主抓责任,大力推行“领导压职务,民警压岗位”责任追究制,真正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责任单位主动抓,各警种、各部门积极参与,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在推进过程中,要坚持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分级负责,分步实施,坚决防止“信息孤岛”、重复建设,保证建设以实战需要为导向。
(三)灵通信息,注重创新
“三项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相互联系紧密,领导小组办公室、各警种、各部门要加强协作配合,注重对各类资料、信息的收集、整理、汇总、上报,及时、准确、全面反映全市“三项建设”进展情况,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同时,要紧紧围绕“三项建设”活动的任务和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深入调查调研,拓展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务求“三项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更大实效。
(四)加强督导,逗硬奖惩
要建立健全领导责任机制、目标管理机制、督导引导机制、警务保障机制,坚持每季度对“三项建设”进展情况进行排名通报。要采取重点督察、集中督察、专项督察、市县联动督察、交叉互检等多种形式加强“三基”工作督导,对进展不快、效果不佳的地方,要采取通报批评、诫勉谈话等措施进行重点督办;对措施不力、推进滞后的地方,将派出工作组帮助整改。鼓励民警自主开发公安应用软件,组织项目攻坚、科技攻关,对在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要重奖、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