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打造健康文化市场
打造健康文化市场,创建和谐苏仙文化
近年来,苏仙区文化市场稽查大队在执法过程中曾遭遇过暴力抵触现象,严重损害了执法者的威信,也损害了经营者的利益。总结这些现象,给我们极大的震动,同时也促使我们不断反思:我们的执法力度不可谓不强,我们的处罚标准不可谓不严,我们的管理措施不可谓不多,可是,为什么我们与文化经营者间的关系会这么紧张?群众对我们的执法会这么不理解?在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在我市“两城”建设和“三创”工作的大好环境下,文化市场也要和谐,而我们作为执法者,与经营户,社会群众三者间的关系也要和谐,这样才能打造一个健康的文化市场,才能创建出和谐的苏仙文化。
一、文化市场管理需要和谐执法
深挖原因,发现问题不是出在执法力度、处罚标准和管理措施上,而是出在我们的队伍缺乏以人为本的和谐执法意识上。具体说来,就是在管理过程中,可能是我们以执法者自居,居高临下,把管理简单理解为打击、惩罚,缺少人性化措施;个别执法人员执法手段粗暴,侵犯了经营者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还可能是执法人员执法不严,滥用自由裁量权,处罚的随意性强,办事效率不高等原因。执法中的这些问题,影响了执法队伍的形象,影响了文化市场的繁荣,对这样的文化市场执法行为,人民群众当然不满意。
文化市场执法人员只有贯彻落实好十七大关于建设和谐文化的要求,树立正确的执法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推行文化市场和谐执法,才能维护文化市场健康繁荣发展,让群众对文化市场执法满意。
二、文化市场和谐执法具体要求
文化市场和谐执法,前提是遵循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依据正当的法律程序,尊重经营者的合法权利,提倡无歧视性的、理性的、并给予经营者以人文关怀。
和谐执法与粗暴执法截然相反,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迈向法治文明之路的必然选择,是树立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法治发展的趋势。我们要求每一名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举止要文明礼貌,态度要热情诚恳,办事要符合法律程序,平等对待文化市场经营人员,既要严格执法,又要从细节上体现对他们的尊重,宽严相济,刚柔并蓄,让他们在领略法律的威严和神圣的同时,体会和谐执法带来的“温情”与“体恤”。我们不仅代表和体现法律的公平和正义,而且成为了经营户进一步理解法律、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引路人”,最终达到了提高执法效能,建设和谐文化市场的目的。
三、文化市场和谐执法要点
打造群众满意的和谐文化市场,要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1、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抓住文化市场和谐执法的核心
文化市场行政执法的根本目的是保护合法经营,打击违法,营造公平竞争的良好文化市场环境。执法就是服务,强化服务意识,寓服务于监督管理中,这是文化市场和谐执法的核心要求。
文化市场执法要在政策许可的情况下力所能及地解决文化市场经营者碰到问题和困难,技巧性地化解执法中产生的对立情绪,运用灵活的方式达到执法的效果,我们力争做到情、理、法并重,多做宣传解释工作,做到教育在先、处罚在后,使经营者在和谐执法的环境中自我感化,由违法经营转化为自觉守法经营。
2、通过培训,架起沟通平台,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
文化市场经营人员自我规范、自我约束,守法经营,需要宣传与教育;人民群众对文化行政执法的理解与支持,也需要宣传与教育,因此,对经营者的培训工作非常重要,是文化市场和谐执法的一个重要基础。这几年,我们多次开展各种培训,一是向文化市场经营人员进行法规培训;二是公开我们的管理思路、工作措施、执法重点;三是为了架起我们与经营户之间的沟通平台,取得经营人员和人民群众对我们执法工作的理解与支持。通过培训,为我们执法工作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社会环境。
3、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为文化市场和谐执法作好保障
要使和谐执法成为全体文化市场行政执法人员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必须依靠制度的力量,使和谐执法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保证行政执法行为的合法公正、程序正当、处臵合理,使每个执法
活动都规范在法理之中,每个人都约束在制度之中,每件事都运作于规则之中。
我们按照依法行政的总体要求,将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执法错案责任追究制纳入文化市场管理制度的体系之中,并明确执法人员岗位责任,规范文化市场巡查、办案程序,加强内部监督,建立健全执法权力制约机制。同时,逐步建立和完善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案件意见反馈、调查回访等工作制度,架起与文化市场经营人员之间沟通的桥梁,经常性听取他们的心声,及时汲取有益建议,做到办一个案件,教育一个对象,处罚一个单位,交一个朋友,寓执法于服务中,推动和谐执法。
4、提高执法人员素质,是文化市场和谐执法的关键
我们作为文化市场和谐执法的执行者,成年累月在市场上巡查,天天与文化市场经营人员和群众打交道,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反映在群众的眼睛里,我们形象的好坏,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群众对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工作的评价,影响着执法效果。所以,提高素质,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这是文化市场和谐执法的关键所在。
首先是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我们要求每一名执法人员要热爱本职工作,都必须保持清正廉洁,不违规参与经营活动,不与被监督对象发生有碍秉公执法的各种关系,不准向经营户“索、拿、卡、要”,不接受“吃请”,要牢固构筑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其次是提高执法业务水平。执法先要懂法,不懂法就不能做到依法执法,和谐执法更无从谈起。执法人员要学好、吃透文化市场管理相关法规,理解立法精神,才能确保依法行政,合法执法。每年我们都组织执法人员参加省、市的各种培训工作,同时,在我们内部,每周安排了业务学习时间,大家集中学习法律法规,探讨执法中的疑难问题,通过这种方式,有力地提高了大家的业务水平。
另外就是注重执法艺术,如执法语言,做到文明用语、规范用语,注意语言的亲情化,增强与执法对象交流的亲切感,力戒简单粗暴,要善于察言观色,学会揣摩相对人的心理,控制对方情绪,防止过激、过热而导致的失控,坚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法治人。执法艺术需要长期养成,但是我们要求,每次执法,我们都要有意识的这样去做,循序渐进,现在已是我们的长处之一,也是我们与经营户之间建立起信任关系的法宝。
当然,我们在推行和谐执法,打造人民群众满意的文化市场的同时,也注意把握好“度”的问题,正确处理了“和谐”与“执法”二者的关系,避免在实施过程中走入两个极端,一是将和谐执法等同于人情化执法,滥用“自由裁量权”,降低法律规定的处罚力度;二是将和谐执法变质为软弱执法,对违法行为迁就忍让,一味宽容,甚至影响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导致文化市场秩序的混乱。
通过推行和谐执法,苏仙区文化市场执法工作也越来越顺畅,与经营户的关系也越来直融洽,人民群众对我们的满意度也越来越高,我区文化市场得到了繁荣发展,特别是在农村文化市场管理这
一块,以前是我们的执法“硬伤”,现在已经完全治好,并得到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2006年底,全省农村文化市场现场办公会议在我区召开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在当前我市“两城”建设和“三创”工作的大好环境下,我们将继续推行和谐执法,努力打造一个健康发展的文化市场,创建和谐苏仙文化。
2010年10月25日苏仙区文化市场稽查大队
第二篇:2012年XXX文化市场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2012年XXXXX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健康教育工作要点精神,进一步完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体系,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广泛普及重大传染病和常见、多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知识,进一步提高群众健康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结合本区实际,特制定2012年XXX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内容如下:
一、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健教工作网络
完善的健康教育网络是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保证和有效措施,各经营单位要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调整充实健康教育领导小组,进一步健全健康教育组织机构;明确健康教育工作职责,组织人员积极参加区卫生局和区旅游文体广播电视局组织的各类培训,加强健康教育管理基础工作,定期召开健康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完善健康教育资料和工作台帐,将健康教育工作列入工作计划,加强本单位员工健康教育,进一步建立健全集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为一体的卫生工作体系,把健康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突出防病重点,开展健教活动
充分发挥健康教育网络作用,组织职工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开展预防控制艾滋病、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积极倡导健 1
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人们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结合实际,开展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增强广大员工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并充分利用“世界卫生日”、“世界无烟日”、“爱国卫生月”等时机,组织开展不同专题的爱国卫生宣传活动,广泛宣传卫生创建及卫生防病常识和保健知识等,提高广大员工的卫生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组织好爱国卫生月活动,在全区文化市场掀起爱国卫生运动的高潮,使爱国卫生工作深入民心、家喻户晓。
三、充分运用宣传阵地,开展健康教育
充分运用各种宣传阵地,实施大众健康教育。开展创卫公益宣传广告进公共场所、进窗口活动,在宣传栏等显目位置张贴创国卫健康知识画报,并利用电子屏等数字化设施宣传创卫知识。电影院要在开演或映前播放健康教育幻灯片、悬挂卫生宣传标语,要利用设置的电子屏幕滚动播放创卫和健康教育内容,向广大群众宣传、教育卫生科普知识,引导大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坚持开展控烟工作。在公共文化服务、娱乐场所设立禁烟标志,开展控烟宣传。
四、加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除害防病工作历来是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新时期的健康教育工作仍然要强化开展除“四害”工作,按照
“政府组织、地方负责、部门协调、群众动手、科学治理、社会监督”的原则,普及科学病媒生物防制知识,建立除害防病的长效管理和运行机制,进一步改善城市卫生环境,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
五、加强对文化市场经营场所监督和管理
加强对文化公共娱乐场所卫生管理和检查。加强对网吧、歌舞厅等场所的监督和管理,在日常巡查中,强调卫生工作的重要性,要求经营业主消除麻痹思想,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切实落实各种防治措施。同时,认真开展“五小行业”中网吧和歌舞娱乐场所的专项整治工作。
XXXX局
二○一二年二月九日
第三篇: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doc(文化市场管理工作)
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
(文化市场管理工作)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区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2008年能够开拓创新工作思路,突出重点工作内容;能够加大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业主守法经营、文明经营。
一、明确任务,理清思路,确定工作重点和中心。能够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领会十七大报告精神,以繁荣全区文化娱乐场所工作为主线,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以建设服务型机关为宗旨,转变作风,工作提速,优化环境,推进文化市场稽查工作跨越式发展,树立全新的工作理念,构建文明、健康、繁荣的工作体系。能够以提供最优良的工作秩序,最优质的服务,创建“重法制,讲信誉,高效率,优服务”的文化发展软环境。坚持“繁荣为主,发展第一”的原则,全面推进“环境优美、三产发达、人民富裕”的现代化城市中心区进程,树立文化事业新面貌。
二、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认识文化市场工作的重要性。
能够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奋斗目标,为此我局进一步更新观念,转变依法行政水平,提高行政执行力,加强对文化市场的调查研究,把握市场及其门类的发展规律,规范市场秩序,促进文
化体制改革,进一步培育、发展和繁荣文化市场,推动我区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三、加强队伍建设,切实提高稽查队伍的行政执行能力。文化市场管理和稽查工作是文化行政部门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方面,2008年我们下大力气抓了队伍的建设。一是加强学习培训,不断提高行政执法队伍的综合素质,使这支队伍无论是政治上、还是业务上都能适应新形势下的需要;二是严格要求,落实执法目标责任制及考核制,树立从严执法、秉公执法、文明执法的新形象;三是加大资金投入,配备必要的检查装备。四是充实队伍力量,今年7月份,为稽查队抽掉一名内勤,为稽查后勤工作提供了有利的支持和保证。重新调整稽查人员工作分工,实行责任落实、区域落实、重点工作内容落实。
四、巩固专项整治成果,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今年我们还本着“引导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加大联合执法打击力度。
1、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对文化娱乐场所实施有效管理情况:
根据吉林省文化厅、公安厅、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下发的吉文发【2008】157号《关于开展文化娱乐场所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精神,认真吸取深圳市龙岗区舞王俱乐部发生的特大火灾事故经验教训,杜绝文化娱乐场所各种安全隐患,我局积极行动起来,于2008年9月24日~30日为期一周的全区娱乐场所摸底排查工作,共检查娱乐场所59
家,有近30家没有文化部门颁发的《娱乐场所经营许可证》(这些家大部分都具有公安和工商批准文件)。我们要求每个无证场所到稽查队说明情况,进行备案,并责令在7个工作日内要求马上办理。另外针对这种情况,我局于12月8日~到9日,联合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区公安分局、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分局,对没有来说明情况和备案的场所依法进行查封和取缔。我们已经把相关材料上报省、市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2、网吧、电子游艺厅等实施有效管理,严禁接纳未成年人情况:
2008年初,我局按照省、市有关部门的要求,组织全区范围内网吧从业人员500余人进行了网管岗前培训,考试合格的人员发放了职业资格证书。按照全年工作安排,我局于2008年4月10日~5月10日,为期一个月的时间对全区85家网吧和12家电子游艺厅进行了全面检查,检查的结果来看,可以说网吧和电子游艺厅不接待未成年人的情况非常好,能够达到98%以上的网吧和电子游艺厅能够按照《条例》的规定文明经营、守法经营。在5.12汶川地震捐款过程中,我区的网吧业主也积极行动起来,为灾区献爱心,两次捐款均名列各城区首位,分别是64100元和64616元。2008年6月,按照省里要求所有网吧新安装了“伍陆柒捌”矮哨兵网络监控平台,加强了远程控制网吧上网人员的监管能力,加大了对网吧接待未成年人的管理措施和力度。
3、加强对图书、电子、音像、报刊等出版物以及印刷、复制企业的管理:
加大了对出版物市场的管理,重点对日报社后面图书集散地进行的检查,收缴非法小报4000余张,对路边图书亭进行检查,收缴口袋书200本,对音像店检查中缴盗版光碟4万余张。
4、加强对无证照经营的管理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加强市场的巡查,密切注意文化市场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动向,对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做到露头就打。检查过程中除路边游商以外,都具有相关部门发放的营业许可证。
5、建立“扫黄打非”重大案件协调督办机制以及案件举报、奖励制度的情况:
积极配合省、市扫黄办加大对全区范围内的“扫黄打非”力度。为此,我局还设立了24小时举报电话,同时我们还制定了一些奖惩制度,对办案过程中有功人员在年终目标考核时给予加分。2008年我局共计收缴书刊报亭销售非法政治出版物17本、带有黄色图案的口袋书300本,以及黄色光盘50余张和《茶余饭后》等黄色书刊6册,彻底消除不安定因素。
第四篇:打造大健康医药产业示范区
打造大健康医药产业示范区
乌当区以医药产业集群发展为导向,初步形成了集医药研发、制造、包装、物流、医疗服务、健康养生、医药种植等为一体的大健康医药产业链。
今年初,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第七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名单,贵阳市乌当医药食品工业园成功入选。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发展,乌当区医药产业告别了“傻、大、黑、粗”的乡镇企业发展模式,逐步形成了以医药制造产业、医疗服务产业、养生保健产业、健康管理产业为主导的新型工业化产业布局。
园区现有规模以上企业63家,2015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45亿元,带动就业2万余人,在全省同类型园区中具有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产业聚集 彰显竞争优势
沿乌当区高新路一路前行,会看见路两旁制药厂、医药企业的牌子不时掠过车窗,这里是乌当现代制药产业的主要集聚地之一。
乌当区东接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南融贵阳主城区、西临贵阳综合保税区、北连开阳县南江乡。区内生态环境良好,地热资源丰富,目前辖区已探明的野生中药材达1058种,为发展大健康医药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从第一家医药企业落户乌当区,到如今医药产业总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乌当区的医药产业发展之路已走过了24个春秋。
“1992年,作为今天新天药业前身的生物制药厂,成为第一家落户乌当区的医药企业,在当时炼铁厂、酿酒厂等乡镇企业遍地开花的背景下,制药企业的创立给乌当区的产业发展之路开辟了新的方向。”乌当工业园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车冰介绍说。
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成为当时乌当区的一道靓丽风景线。高峰期,乌当区的乡镇企业数量超过5000余家,从业人员超过35000人。
在第一家药企落户的那一年,一件足以催化乌当区医药产业发展速度,乃至决定今后工业产业发展方向的大事发生――贵州省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落户乌当区。
借此机遇,在随后的几年,乌当区的产业转型之路成功嫁接到现代制药业的发展上,医药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健兴、远程、天安、威门等一批至今仍为乌当区工业经济骨干力量的药企,便是在那时应时而生。
近年来,随着全省布局大健康医药产业的发展规划,乌当区以医药产业集群发展为导向,按照“园区聚集、创新驱动、壮大规模、加速发展”的思路,打出集群发展的组合拳。
为此,乌当区先后出台了现代制药产业创百亿元产值培育计划等扶持政策,依托新型工业化产业园,重点打造中药、民族药、化学药品、生物制剂及医疗器械制造,健康保健产品生产,中药材种植及饮片加工,医药产品物流,健康休闲、康复医疗等产业集群。
“发展壮大大健康医药产业,是乌当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实现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发展需要。”车冰说。
去年8月,贵阳市出台《关于支持乌当区建设贵州省大健康医药产业引领示范区若干政策意见》的文件。文件明确了人才引进、土地规划、项目审批、金融支持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支持。
如今,乌当医药食品工业园区规模以上企业达63家,集医药研发、制造、包装、物流、医疗服务、健康养生、医药种植等为一体的大健康医药产业链初步形成。
2015年,乌当区医药产业实现总产值78.9亿元,医药产业实现总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41.45%,医药产业已成为乌当区经济结构中发展最迅速、地位最显著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技术创新 抢占市场制高点
在康心药业有限公司的呼叫中心,上百个工作人员正在忙碌,一边和制药厂家或各大药店联系,一边用电脑在网上下单。库房内,搬运工人正将整箱的药品装车,由货运司机运往各地。
康心药业是贵州省目前规模最大的现代医药物流中心,拥有先进的设备和技术,现在的客户包括医院、药店和其他机构等5000多家,覆盖全省及周边省市,每天的订货量已稳定在600万元左右。
“制药企业的发展催生了关联产业的聚集,从印刷、包装到原料提供,一条完备的产业链逐渐形成。”康心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方洪海说。
事实上,不仅是康心药业,德邦印刷、千叶塑胶等一批医药关联企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2014年,从事医药包装的贵州千叶塑胶有限公司和新天、威门两家制药企业挂牌“新三板”,乌当区的医药产业发展迎来新机遇。
依托雄厚的医药产业基础,乌当区不断实施技术创新引领,加大科技投入,推动和引导企业增加科技创新经费投入。绿色发展和科技创新为园区企业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目前,园区内有20家企业获省名牌产品称号,规模以上企业清洁能源使用率达到100%。园区拥有1个工业企业创业孵化平台、44个各类企业研发中心和9个技术服务中心,初步建立起创新创业和技术创新服务体系。
“黔五福”“贵州龙”“味莼园”等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以时代沃顿、千叶塑胶、森瑞管业等企业为代表的水处理、药品包装、建材等环保新材料产业,其产品技术水平、市场前景在业内均处于领先水平。
园区还承担了一大批国家重大科技计划和成果转化项目。其中,节能型复合反渗透膜获国家863计划支持,抗污染型复合反渗透膜等两个项目获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重点扶持,海水淡化复合反渗透膜首次实现了国产化,占领我国复合膜材料技术领域的制高点。
近年来,乌当区还结合智慧乌当、大数据等建设,使之与医药产业有机融合、相互补给、共同发展。正是借助贵阳和中关村“牵手”的契机,康心药业和中城科智慧(北京)城市规划管理有限公司开展合作,建设贵州省交易量最大的医药智能物流中心。
示范带动 助力同步奔小康
大健康医药产业不仅是一项绿色产业,还是一项惠民产业。
车过乌当区新场镇一路西行,绕过几个山头,穿过一片河谷地,大约20分钟的时间就到了达古村。村外几座用于培育中药材种苗的白色大棚极醒目地提示着人们,贵阳市药用植物园达古基地到了。
自从2013年6月开建以来,尚未完全投入使用的药用植物园达古基地已提前开始了太子参、天门冬、白芨等中药材的培育工作。
基地负责人伍琼斌说,乌当区大健康医药产业构思的出笼,为辖区中药材种植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这不,基地里培育的30万株丹参已经售出了一批。”
事实上,吸引贵阳市药用植物园在达古村建立基地,也是乌当区延伸医药产业链,推进中药和民族药深入开发与产业化的举措之一。
“近年来,众多药企落户乌当区给中药材种植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乌当区工信局副局长罗朝富说,区内现有的天麻、杜仲、灵芝、石斛等名贵中药材资源,不仅吸引着本地药企设立原料科研基地,还吸引着外地专业中药材种植大户的落户。
目前,在中草药的产业基地建设上,乌当区中药生产企业在全省8个县共建有各类名贵中药材种植基地2.373万亩。其中,辖区内已建立中药材种植基地2.3万亩,建成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6个,基地不仅解决了企业原材料供应,更带动了种植基地周边经济的发展。
为了延伸产业链,乌当区紧扣“医、养、健、管”加大药品研发生产、医疗器械、中药种植、健康旅游、健康服务等产业培植,着力打造全省大健康医药产业发展引领示范区。
乌当区人民医院结合大健康医药和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去年率先成立了乌当区智慧医疗,通过与银行合作,居民凭身份证就能免费办理一张居民健康卡。
“老百姓只要有一张居民健康卡就可以在全区甚至全省就医,可以了解到自己的身体状况,可以解决看病难的问题。”乌当区人民医院宣传科科长张佐成介绍,此居民健康卡还具有储蓄等功能,目前领用的人数在一万人左右。
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及资源优势,乌当区以医药产业为龙头,推进温泉旅游、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的发展,带动更多群众共同致富。
车冰表示,乌当将进一步夯实医药产业在全省医药行业中的领军地位,实现医药制造健康服务与休闲旅游、特色农业、大数据、创意文化等产业联动发展。(责任编辑/邓万里)
第五篇:文化市场管理制度
文化市场巡查管理制度
一、根据文化市场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文化主管部门和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应当建立文化市场巡查制度,并确定巡查人员、内容、部位和时间,认真做好文化市场巡查。
二、文化市场巡查内容1、2、3、4、5、6、7、8、9、无合法手续及其不具备文化市场经营许可条列的各类文化经营场所; 违反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危害国家统一,主权或者领土完整的; 危害国家安全,或者损害国家荣誉,利益的
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伤害民族感情或者侵害民族风俗、习惯、破坏民族团结的;
违反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迷信的;
宣扬淫秽、赌博、暴力以及与毒品有关的违法犯罪活动,或者教唆犯罪的;
违背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 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
10、文化市场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
三、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应会同文化部门,辖区民警对辖区内文化市场,每月不少于一次的文化市场巡查。
四、巡查人员应当及时纠正违法违规行为,妥善处理各种隐患,无法当场整改的,应当及时报告上级文化部门;
五、文化站应当坚持每月不少于一次到各单位进行督查巡查落实情况。
六、文化市场巡查应当填写巡查记录表,巡查人员及单位文管人员
应把巡查记录表签名归档。
小金口文化站
二0一0年十二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