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性开发对贫困地区农民增收的影响及对策(共5则范文)

时间:2019-05-13 01:24: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经营性开发对贫困地区农民增收的影响及对策(共)》,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经营性开发对贫困地区农民增收的影响及对策(共)》。

第一篇:经营性开发对贫困地区农民增收的影响及对策(共)

经营性开发对贫困地区农民

增收的影响及对策

当前,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在总结完善过去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多种渠道的投入机制和形式多样的开发方式。特别是实行经营性开发,将国有资本以参股的形式投入,是农业综合开发投入机制的一项有益探索和尝试。对贫困地区来说,农业综合开发经营性开发对农民增收的影响是巨大的。

一、农业综合开发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手段

修水是一个革命老区,又是一个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03年底全县尚有7万贫困人口没有解决温饱,特别是还有4.47万人仍处于极为贫困的状况,扶贫攻坚的任务异常艰巨。近年来,我县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壮大支柱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农民收入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收入水平稳步提高,继2002年1.1万贫困人口脱贫后,2003年全县又有8000余人基本解决温饱问题,脱贫致富步伐明显加快。

㈠紧紧抓住以蚕桑为重点的“1116”工程,积极帮助群众增加收入。修水的农业产业化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已经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巨大作用,正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手段之一。一是向规模要效益,继续大力实施“1116”工程(10万亩蚕桑、10万亩药材、100万头山羊、6万亩茶叶)。去年共完成低改桑园3万元,种植木本药材2万亩,新扩茶园2万亩,新增山羊10万头。二是向科技要效益,精心组织以蚕桑为重点“三高一扩”科技兴农活动,努力实现由全省蚕桑大县向全市蚕桑强县的跨越。切实抓好小蚕共育和先进簇具推广,着力办好100个示范点,培育1000户“三高”专业户,建成10000亩“三高”示范桑园,提高亩桑养种量、张种产茧量,全年养蚕种8万张,产茧5.46万担,蚕农售茧收入5000万元以上。三是向加工要效益,不断壮大龙头企业,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力扶持龙头企业的发展,舞活茧丝绸加工、药材加工、绿色食品加工和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四大龙头。目前缫丝企业已新增自动缫18组,缫丝企业工业产值达到6000万元,以前引进的农业加工项目裕发河粉厂,产品一上市就供不应求,去年又新上一条日产13吨河粉的生产线,年加工消化粮食6500吨。宁红集团现已评为国家级龙头企业,龙腾高科被评为省级龙头企业。通过扩张规模、搞好农产品精深加工和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三大有效措施,全县农民今年人均增收达到100元以上。

㈡抓装退耕还林”这一难得的机遇,真正把林业政策与农业综合开发有机结合起来。我县紧紧抓住实施退耕还林这一历史性机遇,充分利用林业政策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帮助山区群众脱贫致富,进一步拓宽扶贫路子。书记、县长多次到上级林业部门汇报工作,争取到每年10万亩退耕还林项目,以及退耕还桑、退耕还药的有关优惠政策。同时,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全面盘活林业资产,把山林权让给农民,大力实施这一林业扶贫工程。去年全县完成退耕还林8万亩,兑现补助资金68万元,补助粮食430万公斤。实施国家生态公益林工程75万亩,长防林工程6.8万亩。目前山区群众退耕还林积极性空前高涨,涌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今年全县各乡镇上报计划达到15.6万亩,现已完成清山整地4万亩。全县林业经济逐步走出困境,山区群众收入来源不断拓宽,山区群众每年从退耕还林中可增收100万元,五年后,全县山区群众每年又可增收5000万元以上。

㈢全力实施移民扶贫,把移民集中安置点变成农业综合开发的项目示范区。建国以来,各级党委和政府通过开展“救济式”扶贫、产业扶贫等方式,不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资金扶贫不少,精力倾注不少,但还是难以跳出扶贫——脱贫——返贫的怪圈,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贫困群众贫困状况。为切实改变山区、库区贫困群众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省委、省政府于2003年初把我县作为移民扶贫搬迁试点的三个县之一。一年来,我县积极实施移民扶贫搬迁工作,成立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移民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县长兼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各有关乡镇也成立了相应机构;确定搬迁对象8100名,并全部进行了严格的资格审查,建立了分户台帐,在三都、上奉、山口、义宁、渣津等乡镇建立了16个集中安置点,5000多移民全部迁入新居。县农业综合开发办没有错过如此良机,对移民扶贫搬迁工作这一新鲜事物开展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广泛的宣传动员活动,决心抓好搬迁后移民的经济发展,即把移民集中安置点办成农业综合开发的项目示范区,确保移民真正“搬得出,移得住,逐步富”。去年6月底,我办按省委和县政府的要求,将2003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调整到4个移民集中安置点,完成了四个项目的测量、规划、设计和项目重新申报工作;至7月中旬,完成了全县6个安置点农业综合开发的测量、规划、设计工作,并制作了项目简介,提供给在我县召开的全省移民扶贫现场会;10月份,我办又完成了2004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与论证的初稿,并顺利通过了专家的评估论证;11月底,2003年农发项目与资金计划下达后,我办制订了项目实施方案,现在四个项目区已全面启动,成为我县冬季农业开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农业综合开发经营性开发对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农业进入新阶段,“小农户”与“大市潮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由于千家万户分散的个体小农难以成为抗衡强大市场竞争力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所以即使国家有一定的农业综合开发专项资金下来,农民也只敢要其中无偿的部分,有偿的部分农民敢要地方政府也不敢给。这就要求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必然要落到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上,再通过经营主体促使农民增收。实践证明:“龙头企业+农户”、“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户”、“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户”是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最卓有成效的三种模式,也是促使农民增收的三条途径。修水目前走的是“龙头企业+农户”的模式,当然以后也要加大对另外两个模式的扶持力度,从而使农民在更宽广的范围内增加收入。

㈠农业综合开发必须扶持龙头企

要有良好的资产情况,连续两年三年无亏损,而且企业在还贷、不出现违规操作等方面具有良好的社会信誉度;再次要求企业建立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能正确行使法人财产权,维护出资人合法权益。

第二篇:经营性开发对贫困地区农民增收的影响及对策

经营性开发对贫困地区农民 增收的影响及对策当前,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在总结完善过去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多种渠道的投入机制和形式多样的开发方式。特别是实行经营性开发,将国有资本以参股的形式投入,是农业综合开发投入机制的一项有益探索和尝试。对贫困地区来说,农业综合开发经营性开发对农民增收的影响是巨大的。

一、农业综合开发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手段修水是一个革命老区,又是一个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03年底全县尚有7万贫困人口没有解决温饱,特别是还有4.47万人仍处于极为贫困的状况,扶贫攻坚的任务异常艰巨。近年来,我县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壮大支柱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农民收入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收入水平稳步提高,继2002年1.1万贫困人口脱贫后,2003年全县又有8000余人基本解决温饱问题,脱贫致富步伐明显加快。㈠紧紧抓住以蚕桑为重点的“1116”工程,积极帮助群众增加收入。修水的农业产业化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已经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巨大作用,正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手段之一。一是向规模要效益,继续大力实施“1116”工程(10万亩蚕桑、10万亩药材、100万头山羊、6万亩茶叶)。去年共完成低改桑园3万元,种植木本药材2万亩,新扩茶园2万亩,新增山羊10万头。二是向科技要效益,精心组织以蚕桑为重点“三高一扩”科技兴农活动,努力实现由全省蚕桑大县向全市蚕桑强县的跨越。切实抓好小蚕共育和先进簇具推广,着力办好100个示范点,培育1000户“三高”专业户,建成10000亩“三高”示范桑园,提高亩桑养种量、张种产茧量,全年养蚕种8万张,产茧5.46万担,蚕农售茧收入5000万元以上。三是向加工要效益,不断壮大龙头企业,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力扶持龙头企业的发展,舞活茧丝绸加工、药材加工、绿色食品加工和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四大龙头。目前缫丝企业已新增自动缫18组,缫丝企业工业产值达到6000万元,以前引进的农业加工项目裕发河粉厂,产品一上市就供不应求,去年又新上一条日产13吨河粉的生产线,年加工消化粮食6500吨。宁红集团现已评为国家级龙头企业,龙腾高科被评为省级龙头企业。通过扩张规模、搞好农产品精深加工和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三大有效措施,全县农民今年人均增收达到100元以上。㈡抓住“退耕还林”这一难得的机遇,真正把林业政策与农业综合开发有机结合起来。我县紧紧抓住实施退耕还林这一历史性机遇,充分利用林业政策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帮助山区群众脱贫致富,进一步拓宽扶贫路子。书记、县长多次到上级林业部门汇报工作,争取到每年10万亩退耕还林项目,以及退耕还桑、退耕还药的有关优惠政策。同时,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全面盘活林业资产,把山林权让给农民,大力实施这一林业扶贫工程。去年全县完成退耕还林8万亩,兑现补助资金68万元,补助粮食430万公斤。实施国家生态公益林工程75万亩,长防林工程6.8万亩。目前山区群众退耕还林积极性空前高涨,涌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今年全县各乡镇上报计划达到15.6万亩,现已完成清山整地4万亩。全县林业经济逐步走出困境,山区群众收入来源不断拓宽,山区群众每年从退耕还林中可增收100万元,五年后,全县山区群众每年又可增收5000万元以上。㈢全力实施移民扶贫,把移民集中安置点变成农业综合开发的项目示范区。建国以来,各级党委和政府通过开展“救济式”扶贫、产业扶贫等方式,不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资金扶贫不少,精力倾注不少,但还是难以跳出扶贫——脱贫——返贫的怪圈,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贫困群众贫困状况。为切实改变山区、库区贫困群众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省委、省政府于2003年初把我县作为移民扶贫搬迁试点的三个县之一。一年来,我县积极实施移民扶贫搬迁工作,成立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移民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县长兼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各有关乡镇也成立了相应机构;确定搬迁对象8100名,并全部进行了严格的资格审查,建立了分户台帐,在三都、上奉、山口、义宁、渣津等乡镇建立了16个集中安置点,5000多移民全部迁入新居。县农业综合开发办没有错过如此良机,对移民扶贫搬迁工作这一新鲜事物开展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广泛的宣传动员活动,决心抓好搬迁后移民的经济发展,即把移民集中安置点办成农业综合开发的项目示范区,确保移民真正“搬得出,移得住,逐步富”。去年6月底,我办按省委和县政府的要求,将2003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调整到4个移民集中安置点,完成了四个项目的测量、规划、设计和项目重新申报工作;至7月中旬,完成了全县6个安置点农业综合开发的测量、规划、设计工作,并制作了项目简介,提供给在我县召开的全省移民扶贫现场会;10月份,我办又完成了2004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与论证的初稿,并顺利通过了专家的评估论证;11月底,2003年农发项目与资金计划下达后,我办制订了项目实施方案,现在四个项目区已全面启动,成为我县冬季农业开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农业综合开发经营性开发对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农业进入新阶段,“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由于千家万户分散的个体小农难以成为抗衡强大市场竞争力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所以即使国家有一定的农业综合开发专项资金下来,农民也只敢要其中无偿的部分,有偿的部分农民敢要地方政府也不敢给。这就要求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必然要落到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上,再通过经营主体促使农民增收。实践证明:“龙头企业+农户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户”、“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户”是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最卓有成效的三种模式,也是促使农民增收的三条途径。修水目前走的是“龙头企业+农户”的模式,当然以后也要加大对另外两个模式的扶持力度,从而使农民在更宽广的范围内增加收入。㈠农业综合开发必须扶持龙头企业。农业综合开发的目标是通过综合开发增加农民收入。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修水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虽然在蚕桑产业上见效明显,但从总体上来说仍处于初步阶段,特别是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更是初步阶段。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所以农业综合开发通过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来促进产业化发展责无旁贷。同时我们认为,龙头企业不同于一般的工商企业,龙头企业与农户的联系是紧密的,一是它为基地农户提供市场、信息服务,带动农民开拓农产品销售市场;二是它为基地农户提供技术服务;三是通过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户增收。因此,产业化经营中龙头企业的兴衰不仅影响企业自身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从这个角度讲,农业综合开发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业、扶持农民。我们还要看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大都依托农产品生产基地而建,是吸纳农村劳动力、发展小城镇的重要途径。在我国工业化进程有了长足发展的今天,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小城镇建设,缩小城乡差距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农业综合开发作为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一种手段,有必要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㈡农业综合开发必须以项目为依托。农业综合开发实行项目和资金管理的有机结合,以资金投入确定项目规模,按项目管理资金。因此,农业综合开发要结合自身特点,以项目为依托,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那么,从农业增收的角度讲,农业综合开发要扶持什么类型的龙头企业呢?这里有个原则,就是按照“适当集中、扶优扶强、扶带动型、成长型项目”的要求,参照国家级和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申报标准,重点扶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能推动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和直接带动农户增收的龙头企业。作为修水来说,大部分龙头企业目前的规模不是很大,但是带动能力特别强,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利益联结机制健全,带动的农户涉及到修水60多万农民。而且一些企业还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特别是宁红和龙腾开发和生产的产品分属绿色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能有力地促进和带动修水“1116”工程的发展壮大。㈢经营性开发能更好地促进农民增收。农业综合开发能促进农民增收是无可置疑的。但是,以前由于农业综合开发国有资产产权界定滞后,管理主体缺位,再加上项目建设内容多样,投资成份复杂,在一定程度上必须会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举一个例子:修水在二十世经九十年代初同样是发展蚕桑产业,同样是发展龙头企业——丝绸加工厂,但由于当时是国有资本投入,而且企业与农户不是利益联动机制,再加上企业经营不善,十几年下来,到现在欠银行近两个亿的贷款,企业破产了,国有资产便也流失了。修水从前年起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几个私营老板进行丝绸加工,发展蚕桑产业的龙头企业,企业成了老板私人的,他们更注意经营管理,更注意与基地农户搞好利益联结关系,如今企业红红火火。所以说,如果是以国有资产经营性投入,则可进行明确的产权界定,同时股份制公司的运作方式也会即使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成为现实,使农民增收成为现实。去年,仅蚕桑产业一项,全县农民则平均增加收入近50元。

三、实施经营性开发应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修水作为一个国贫县,尽管近几年在省市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因为经济基础薄弱,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诸多矛盾,尤其是制约农民增收的根本因素还没有完全消除,农民增收困难仍然是“三农”工程中的突出问题。所以我们认为,在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经营性开发时,要考虑贫困地区的客观因素,采取比较灵活的机制予以支持,从而真正增加农民收入。㈠加大对纯公益性项目的支持力度。纯公益性项目就是土地治理项目,即以农业基础设施为建设内容包括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小流域治理项目等。这一类项目本身无直接的投资收益,但它的实施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地建设,改善农村生产条件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对这一类项目的资金,国家一向是无偿的。而在农业综合开发经营性开发实施以后,这一类项目仍应该是财政支持的重点,而且作为贫困地区,本身经济基础较弱,地方财政和农户没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改善农业基础设施上来,贫困地区更需要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如果国家不加大对这一类项目的支持力度,那贫困地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循环怪圈则短时期内必然难以消除。所以对属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推广和培训等公益性方面的投入,仍应以无偿补助为主,以体现对农业的扶持和保护。㈡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大对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就是加大对农民的支持力度,能从更宽广的范围促进农民增收。一是调整对农业产业化龙头项目的现行政策。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龙头项目的现行政策是:财政资金无偿、有偿比例为20%∶80%,无偿资金主要用于龙头企业的贷款贴息、先进技术引进补助和农村公用设施的建设。国家要加大对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龙头项目的支持力度,可以把财政资金无偿、有偿比例调整为30%∶70%,只要是龙头企业以订单农业的形式确定对基地农户的农产品实行保底价收购和推动优质优价发展的,无偿资金的使用范围也可拓宽。二是加大对龙头企业的的补助力度。对项目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可给予技术推广补助。而且,应该根据各个项目建设的实际需要,给予各单个项目单项或多项用途的无偿资金补助,如对一些规模较小、但效益较好的企业给予贷款贴息等等。三是促使龙头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要实现经营性开发的目标,其中一个基本前提是国有资产的参股企业必须有较强的获利能力,建立起适合市场经济体制的现代企业制度。首先要求企业有较高的发展潜力。企业要建立严格的选项立项制度,提高选项的准确性,从而使企业建立以后在产品市场上有着巨大的竞争优势;其次要求企业有良好的信誉。企业不但要有良好的资产 情况,连续两年三年无亏损,而且企业在还贷、不出现违规操作等方面具有良好的社会信誉度;再次要求企业建立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能正确行使法人财产权,维护出资人合法权益。

经营性开发对贫困地区农民增收的影响及对策(第3页)一文由www.xiexiebang.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三篇:经营性开发对贫困地区农民增收的影响及对策

经营性开发对贫困地区农民增收的影响及对策当前,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在总结完善过去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多种渠道的投入机制和形式多样的开发方式。特别是实行经营性开发,将国有资本以参股的形式投入,是农业综合开发投入机制的一项有益探索和尝试。对贫困地区来说,农业综合开发经营性开发对农民增收的影响是

巨大的。

一、农业综合开发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手段修水是一个革命老区,又是一个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03年底全县尚有7万贫困人口没有解决温饱,特别是还有4.47万人仍处于极为贫困的状况,扶贫攻坚的任务异常艰巨。近年来,我县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壮大支柱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农民收入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收入水平稳步提高,继2002年1.1万贫困人口脱贫后,2003年全县又有8000余人基本解决温饱问题,脱贫致富步伐明显加快。㈠紧紧抓住以蚕桑为重点的“1116”工程,积极帮助群众增加收入。修水的农业产业化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已经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巨大作用,正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手段之一。一是向规模要效益,继续大力实施“1116”工程(10万亩蚕桑、10万亩药材、100万头山羊、6万亩茶叶)。去年共完成低改桑园3万元,种植木本药材2万亩,新扩茶园2万亩,新增山羊10万头。二是向科技要效益,精心组织以蚕桑为重点“三高一扩”科技兴农活动,努力实现由全省蚕桑大县向全市蚕桑强县的跨越。切实抓好小蚕共育和先进簇具推广,着力办好100个示范点,培育1000户“三高”专业户,建成10000亩“三高”示范桑园,提高亩桑养种量、张种产茧量,全年养蚕种8万张,产茧5.46万担,蚕农售茧收入5000万元以上。三是向加工要效益,不断壮大龙头企业,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力扶持龙头企业的发展,舞活茧丝绸加工、药材加工、绿色食品加工和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四大龙头。目前缫丝企业已新增自动缫18组,缫丝企业工业产值达到6000万元,以前引进的农业加工项目裕发河粉厂,产品一上市就供不应求,去年又新上一条日产13吨河粉的生产线,年加工消化粮食6500吨。宁红集团现已评为国家级龙头企业,龙腾高科被评为省级龙头企业。通过扩张规模、搞好农产品精深加工和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三大有效措施,全县农民今年人均增收达到100元以上。㈡抓住“退耕还林”这一难得的机遇,真正把林业政策与农业综合开发有机结合起来。我县紧紧抓住实施退耕还林这一历史性机遇,充分利用林业政策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帮助山区群众脱贫致富,进一步拓宽扶贫路子。书记、县长多次到上级林业部门汇报工作,争取到每年10万亩退耕还林项目,以及退耕还桑、退耕还药的有关优惠政策。同时,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全面盘活林业资产,把山林权让给农民,大力实施这一林业扶贫工程。去年全县完成退耕还林8万亩,兑现补助资金68万元,补助粮食430万公斤。实施国家生态公益林工程75万亩,长防林工程6.8万亩。目前山区群众退耕还林积极性空前高涨,涌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今年全县各乡镇上报计划达到15.6万亩,现已完成清山整地4万亩。全县林业经济逐步走出困境,山区群众收入来源不断拓宽,山区群众每年从退耕还林中可增收100万元,五年后,全县山区群众每年又可增收5000万元以上。㈢全力实施移民扶贫,把移民集中安置点变成农业综合开发的项目示范区。建国以来,各级党委和政府通过开展“救济式”扶贫、产业扶贫等方式,不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资金扶贫不少,精力倾注不少,但还是难以跳出扶贫——脱贫——返贫的怪圈,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贫困群众贫困状况。为切实改变山区、库区贫困群众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省委、省政府于2003年初把我县作为移民扶贫搬迁试点的三个县之一。一年来,我县积极实施移民扶贫搬迁工作,成立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移民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县长兼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各有关乡镇也成立了相应机构;确定搬迁对象8100名,并全部进行了严格的资格审查,建立了分户台帐,在三都、上奉、山口、义宁、渣津等乡镇建立了16个集中安置点,5000多移民全部迁入新居。县农业综合开发办没有错过如此良机,对移民扶贫搬迁工作这一新鲜事物开展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广泛的宣传动员活动,决心抓好搬迁后移民的经济发展,即把移民集中安置点办成农业综合开发的项目示范区,确保移民真正“搬得出,移得住,逐步富”。去年6月底,我办按省委和县政府的要求,将2003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调整到4个移民集中安置点,完成了四个项目的测量、规划、设计和项目重新申报工作;至7月中旬,完成了全县6个安置点农业综合开发的测量、规划、设计工作,并制作了项目简介,提供给在我县召开的全省移民扶贫现场会;10月份,我办又完成了2004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与论证的初稿,并顺利通过了专家的评估

第四篇:经营性开发对贫困地区农民增收的影响及对策

当前,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在总结完善过去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多种渠道的投入机制和形式多样的开发方式。特别是实行经营性开发,将国有资本以参股的形式投入,是农业综合开发投入机制的一项有益探索和尝试。对贫困地区来说,农业综合开发经营性开发对农民增收的影响是巨大的。

一、农业综合开发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手段

修水是一个革命老区,又是一个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03年底全县尚有7万贫困人口没有解决温饱,特别是还有4.47万人仍处于极为贫困的状况,扶贫攻坚的任务异常艰巨。近年来,我县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壮大支柱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农民收入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收入水平稳步提高,继2002年1.1万贫困人口脱贫后,2003年全县又有8000余人基本解决温饱问题,脱贫致富步伐明显加快。

㈠紧紧抓住以蚕桑为重点的“1116”工程,积极帮助群众增加收入。修水的农业产业化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已经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巨大作用,正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手段之一。一是向规模要效益,继续大力实施“1116”工程(10万亩蚕桑、10万亩药材、100万头山羊、6万亩茶叶)。去年共完成低改桑园3万元,种植木本药材2万亩,新扩茶园2万亩,新增山羊10万头。二是向科技要效益,精心组织以蚕桑为重点“三高一扩”科技兴农活动,努力实现由全省蚕桑大县向全市蚕桑强县的跨越。切实抓好小蚕共育和先进簇具推广,着力办好100个示范点,培育1000户“三高”专业户,建成10000亩“三高”示范桑园,提高亩桑养种量、张种产茧量,全年养蚕种8万张,产茧5.46万担,蚕农售茧收入5000万元以上。三是向加工要效益,不断壮大龙头企业,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力扶持龙头企业的发展,舞活茧丝绸加工、药材加工、绿色食品加工和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四大龙头。目前缫丝企业已新增自动缫18组,缫丝企业工业产值达到6000万元,以前引进的农业加工项目裕发河粉厂,产品一上市就供不应求,去年又新上一条日产13吨河粉的生产线,年加工消化粮食6500吨。宁红集团现已评为国家级龙头企业,龙腾高科被评为省级龙头企业。通过扩张规模、搞好农产品精深加工和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三大有效措施,全县农民今年人均增收达到100元以上。

㈡抓住“退耕还林”这一难得的机遇,真正把林业政策与农业综合开发有机结合起来。我县紧紧抓住实施退耕还林这一历史性机遇,充分利用林业政策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帮助山区群众脱贫致富,进一步拓宽扶贫路子。书记、县长多次到上级林业部门汇报工作,争取到每年10万亩退耕还林项目,以及退耕还桑、退耕还药的有关优惠政策。同时,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全面盘活林业资产,把山林权让给农民,大力实施这一林业扶贫工程。去年全县完成退耕还林8万亩,兑现补助资金68万元,补助粮食430万公斤。实施国家生态公益林工程75万亩,长防林工程6.8万亩。目前山区群众退耕还林积极性空前高涨,涌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今年全县各乡镇上报计划达到15.6万亩,现已完成清山整地4万亩。全县林业经济逐步走出困境,山区群众收入来源不断拓宽,山区群众每年从退耕还林中可增收100万元,五年后,全县山区群众每年又可增收5000万元以上。

㈢全力实施移民扶贫,把移民集中安置点变成农业综合开发的项目示范区。建国以来,各级党委和政府通过开展“救济式”扶贫、产业扶贫等方式,不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资金扶贫不少,精力倾注不少,但还是难以跳出扶贫——脱贫——返贫的怪圈,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贫困群众贫困状况。为切实改变山区、库区贫困群众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省委、省政府于2003年初把我县作为移民扶贫搬迁试点的三个县之一。一年来,我县积极实施移民扶贫搬迁工作,成立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移民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县长兼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各有关乡镇也成立了相应机构;确定搬迁对象8100名,并全部进行了严格的资格审查,建立了分户台帐,在三都、上奉、山口、义宁、渣津等乡镇建立了16个集中安置点,5000多移民全部迁入新居。县农业综合开发办没有错过如此良机,对移民扶贫搬迁工作这一新鲜事物开展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

第五篇:贫困地区农民增收研究

贫困地区农民增收的出路在哪里?

河南省扶贫开发工作的调查

为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最近,笔者围绕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问题,先后到河南商丘、周口、信阳、驻马店、洛阳、三门峡、安阳、濮阳等地的20多个县、区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调研,我们认识到,解决好贫困农民的脱贫致富问题,是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重大问题,而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就在于通过培训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促进贫困农民脱贫致富,解决“三农”问题,核心是农民增收。而农民增收的重要出路在于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

人地矛盾是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矛盾。农民增收难的原因,虽然有市场、技术、物价、国际竞争等诸多因素,但人多地少的矛盾是最大问题。在河南这个人口大省,人地矛盾尤为突出。目前,全省共有耕地10894.2万亩,人均1.5亩,大多数山区贫困县人均不足1亩。信阳市的平桥、浉河、商城、新县4个县区,人均耕地只有3分。随着农业实用技术的普及,土地的使用潜力得到充分发挥,但还是跨不过人地矛盾的门槛。扶沟县是全国的农业综合开发先进典型,人均耕地高出全省平均水平,达到1.78亩。尽管这里的农民千方百计挖掘土地潜力,像绣花一样耕耘土地,但全县人均纯收入却一直徘徊在2000元左右。2003年,农业因灾减产,农民人均纯收入锐减至1740元,农业经济的脆弱性显露无遗。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开辟了农民增收的新渠道。土地经营增收乏力,迫使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从而开辟了农民增收的新渠道。信阳市是河南贫困面最大、贫困人口最多的地区。全市10个县、区中有8个是扶贫开发重点县,776万人口中有85.72万人属于贫困人口。正是因为穷,信阳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在全省起步较早,成效较大。2003年,全市有182万人常年在外务工,劳务收入达64亿元,创汇2000多万美元,全市农民纯收入的1/2来自外出务工。光山县有一个偏僻的小村子叫魏老榨,十几户人家不足百人,但近年外出务工致富的农民却先后盖起了7幢有模有样的楼房。新县县城有一片别墅群,远近闻名,那是由100多名出国务工的农民挣“洋钱”致富后盖起来的。河南目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总规模达130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7.9%;劳务总收入每年可达528亿元,人均4700多元,比农业劳动力人均纯收入高出48.2%。

劳务经济给农村发展注入了活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不但为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开辟了门路,而且为农民的生产、生活和农村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激发了农村经济活力。农民在外挣了钱,小富置家、大富兴业已成趋势,劳务经济正在催生着一大批“回归工程”。2003年,仅信阳市就有1万多名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总投资额突破4亿元,吸纳了10多万当地农民转岗就业。全市城镇化水平较设市前的1997年提高了10.3个百分点。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的转移,推动了农村土地的合理流转,使有限的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变一家一户传统种植为现代化大生产。淮阳县四通镇时庄原来是个贫困村,1994年以来,该村平均每户有1至2人脱农务工,农业人口转移后腾出1000多亩土地,村里实行土地入股,办起了股份合作制农场,走出了规模化发展、企业化管理的路子。目前,该村的村民人均年纯收入达3500多元,成为当地有名的富裕村。

农民缺乏技能是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

劳动力素质低导致转移成功率不高。河南农村富余劳动力有2800万人,但目前的劳务输出规模只有1300万人,并且近几年还出现了外出农民工回流现象。究其原因,与劳动力素质偏低有直接关系。从调查情况看,目前外出农民工中高中毕业者仅占10%左右,初中毕业者占30%,小学毕业者占30%,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文盲,并且80%的人没有受过相关

技能培训。因此,他们在劳务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就业门路窄,从事的大多为简单体力劳动,很难找到岗位相对固定、收入相对较高的工作。因收入所限,他们又不敢丢下农业收入,只好进行季节性打工,农忙时回家,农闲时外出,这样又加大了岗位和收入的不固定性,增加了花费,减少了实际收入。

劳动力素质低制约了土地合理流转。劳动力素质低,导致农村已转移出去的富余劳动力大多数属兼业性质,为顾后路,家里承包的土地宁可撂荒也不敢将承包权转移;委托人代种,承种者则不愿或不敢过多投入,搞粗放型经营甚至是掠夺性经营。这两年,随着农业政策的调整和农产品的提价,种地对农民的吸引力也逐渐增大。但苦于土地不能合理流转,难以向种田能手集中,现代化农业发展困难,农业劳动力的增收空间受限。

开展技能培训是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措施

因地制宜,分类明确培训方向。一是从基础教育入手,抓好源头培训。打破与市场需求脱节的应试教育格局,树立面向社会办教育的新理念。中学和高等学校都应加强实用就业技能和社会实践教育,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二是从农民转移前抓起,搞好岗前培训。这类培训应以农村18—40岁的中青年农民为主要对象,以市场实用技能为主要内容,以定向、订单培训为主要途径,以提高转岗就业率为最终目的。应根据社会需求设置专业,根据专业需要确定学制,根据培训对象因材施教,根据培训内容选择培训方式方法。三是从企业发展需要出发,抓好岗位培训。引导用工单位充分认识提高职工素质对企业发展的意义,进而像注重技术革新一样重视对农民工的岗位培训,自身条件不具备的可委托职业培训部门代为培训。四是以农业实用技术推广为目的,搞好产业培训。这类培训应以农村中老年农民为主要对象。这部分人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家庭负担偏重,让他们放下田地不种、放下家务不管去“离职进修”很难办到。最好的办法是将培训阵地前移,进行面对面、手把手式培训,如开办农民科技夜校、举办广播电视科技讲座、印发科技资料等。五是以提高输出就业率为目的,着力打造培训品牌。培训职能部门和培训单位要树立品牌意识和质量意识,以高质量的专业培训打造培训品牌。

互利共赢,整合利用培训资源。河南现有各类职业教育场所达2000多处,但这些培训资源普遍存在着利用率偏低的现象,因而需要研究解决培训资源如何开发利用的问题。农村有的是培训生源,缺的是培训资源;而教学单位有的是培训资源,缺的是培训生源,二者优势互补,互惠联动,定能互利双赢。应打破先建校、后培训的旧思路,在整合利用社会培训资源上下功夫,力避培训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增加不必要的资金投入。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政府应把主要精力用在引导和发动上。一方面,利用有限的资金和合理的方式把农村富余劳动力引入学校;另一方面,动员社会各类教育资源投入职业教育。这样,不但能有效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技能培训专业阵地不足的困难,而且大量的培训生源又会激活职业教育,一举两得。同时,要强化培训市场监管力度,整顿规范市场秩序,保证培训工作的健康发展。广开门路,积极筹措培训经费。在贫困人口技能培训资金筹措方面,应采取国家和地方政府拿大头、用人单位投入一部分、受训者本人承担一部分的办法来解决。国家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应坚持以人为本,适应扶贫开发工作重心的转移,加大对培训贫困人口的投入力度。各级地方政府也应加大对农民技能培训的投入。用人单位是农民工培训的受益者,可以考虑采取适当的优惠政策,促使其投入资金支持培训。接受培训的农民是直接受益者,理应负担一定的培训费用,尤其是培训期间的生活费用更应由受训者个人承担。个人支付不起的,在岗人员可由用工单位暂时垫付,再从受训人员工资中逐月扣除;也可通过银行小额信贷的途径加以解决。此外,还要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广辟筹资渠道。有了资金之后,更应不断完善培训经费的管理和使用办法,使之真正用到培训上来,并提高使用效率。

下载经营性开发对贫困地区农民增收的影响及对策(共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经营性开发对贫困地区农民增收的影响及对策(共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及对策

    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及对策 农民收入增加的问题事关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的大局,一直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并致力解决的重要问题。笔者结合江宁区农村的实际,......

    农民增收缓慢的原因、影响及其对策

    农业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为此,“十五”纲要中指出:“要始终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保证农业在提高整体素质和效益的基础上持续、稳定......

    影响农民增收原因

    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德州市农业局 (2009年10月24日)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度大。当前,我国经济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阶段,但受去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企业发展......

    农民增收缓慢的原因、影响及其对策5篇

    农业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为此,“十五”纲要中指出:“要始终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保证农业在提高整体素质和效益的基础上持续、稳定......

    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

    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与政策选择 系:数理系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姓名:罗明波学号:20090307011040 【摘 要】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生产力得到了大力发展,带动了经济的......

    关于农民增收的对策研究

    关于农民增收的对策研究 按照省、市委统一部署的“领导干部调研破难”专项行动的总体要求和县委要求进行的“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的部署,我于3月31日至4月7日,......

    开发秋冬农业 促进农民增收

    开发秋冬农业 促进农民增收 开发秋冬农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我区历来十分重视。特别是201*年,我区克服了自然灾害带来的诸多困难,紧紧抓住被列为全国油菜生产大县(区)、全......

    农民增收情况分析及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今年农民增收情况分析及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我镇是一个典型的粮猪农业大镇,地形以丘陵为主,70647人,水田面积为59000亩,水面面积6732亩,农业人口62310人。2004年以来,镇党委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