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检察院检察技术工作的思考大全

时间:2019-05-13 01:40: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基层检察院检察技术工作的思考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基层检察院检察技术工作的思考大全》。

第一篇:基层检察院检察技术工作的思考大全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基层检察院检察技术工作的思考

作者:童鹂鹂

来源:《法制博览》2012年第07期

科技强检,是检察机关实现办案现代化、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提高机关办案效率和工作质量的重大举措,是加快检察机关信息化建设,强化法律监督职能的必由之路。检察技术工作担负着科技强检建设的重要职责,已成为基层院各项检察工作开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有力依托,没有技术的支持,其它业务工作将会受到严重影响。但是,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基层检察院的检察技术力量还很薄弱,科技强检的步伐还很缓慢。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谈谈自己对基层检察院技术工作的肤浅的认识:

一、基层院检察技术工作的现状

检察技术部门是检察机关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中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的重要部门。担负着对与案件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尸体实施勘验、检查,进行司法会计检验鉴定、文件检验鉴定以及对技术性证据进行客观性、科学性、可靠性专门审查,对自侦部门讯问活动进行同步录音录像,实现远程侦查指导等信息化建设和推广应用的重任。但是现在基层检察院技术工作有以下几点现状:

(一)基层检察院技术部门人才匮乏

目前的检察技术包括两大部分:一是法律监督职能,主要由法医、司法会计、文字痕迹等传统技术领域组成。二是技术保障职能,主要由信息技术和现代侦查技术等现代技术作为支撑。

但是基层院技术门类各异,大部分基层院从事检察技术工作的人员绝大多数都是由懂一些计算机知识的人员组成,大多数没有除计算机以外的专业技能和任职资格,与检察技术工作的要求不相适应。有的基层院,除了同步录音录像和照相、摄像等视听技术外,其它门类的技术工作根本就无从做起。比如,文检,技术部门受案后,只能收集资料,然后请有资质的专业人员作出科学有效的鉴定。有的基层院有法医,却没有文检。有的基层院有文检,却没有司法会计。专业的检察技术人员相当匮乏。

(二)基层院技术业务举步维艰

现阶段,在相当多的基层院中,检察技术业务的发展举步维艰。

检察技术部门是检察机关开展业务的技术保障部门,检察技术业务的好坏直接影响一个单位检察业务工作的开展。但是在绝大多数基层院,由于主观和客观的原因,检察技术业务的发展举步维艰。有的基层院将与法律监督有关的部门如反贪、公诉等部门视为检察机关的重点部门,由于这些部门是具体办理案件业务的,也称之为业务部门。而作为技术保障的检察技术部

门,则被视为非业务科室;有些基层院对于科技强检和运用技术手段办案的作用和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这是大城市、上级院的事,基层院在小地方,科技手段一是用不上,二是靠传统的办案方法也能办案,所以不积极、主动去开展;有些认为科技设施、设备投入大,买不起,也养不起,平时办案少,技术检案也很少,会造成设施、设备的闲置;有些则认为现在检察机关的办公、办案条件已经不错了,有办公技术用房、有车子,目前财政还比较困难,不必花这么多的钱去搞过多的技术投入,致使依靠科技手段办案和检察技术业务的开展、提升受到束缚。

(三)基层院技术人员水平有限

现在高科技犯罪手段不断出现,但是部分基层院现有的技术人员由于知识结构老化,业务水平不高,实战经验较少,安于现状,其素质和水平很难担当和胜任现在形势的发展变化。而且由于各种条件限制,基层院也没有能力对这些技术人员进行再培训,整体水平得不到相应的提升。

二、基层院检察技术工作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高度重视检察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技术人才队伍是科技强检的重要力量。对技术人才的引进、选拔和培养应纳入院党组的重要议事日程,把它作为检察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部分,从全局的角度加以谋划。要充分发挥技术人才的优势,合理使用,用其所长,避其所短,最大限度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基层检察院的技术部门基于自身的条件和业务开展的限制,司法会计、文检等专业人才的引进可能不能齐头并进,而且作为基层院来说,也没有条件把这些业务都做强做大,不可能小而全,而且小而全的格局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人力、财力的资源浪费。可以考虑市级检察院统一协调,将各级基层院的技术人才统一整合,形成全面的“技术鉴定人才中心”。

(二)着力加大检察技术人员培训力度

如何能让从事信息技术工作的人员在认识上始终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保持一致,在业务水平上跟上信息技术的发展的步伐,在实际工作中能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服务检察事业,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既然基层检察院在引进人才上毫无优势,不如加强对现有人才的培养,要制定中、长期培训规划,把热爱检察技术工作的年轻干警调到技术岗位来工作,并在培训时间、培训费用、培训后职级待遇等方面加以倾斜,把教育培训与考核、任用挂钩。将教育培训成绩作为干警上岗、任职、晋升的必要程序,形成培训与考核、任用三位一体的有效运行机制。将现有技术人员培训成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最大限度发挥现有技术人才作用。

(三)优化结构,为检察业务提供技术保障

第二篇:浅谈基层检察院检察文化建设

浅谈基层检察院检察文化建设

摘 要:检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过程中衍生的法律文化,也是检察机关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塑造属于自己的检察文化,并以此推动检察工作的科学发展,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试图界定检察文化的定义和体系、分析其重要作用,并探寻检察文化建设的路径。

关键词:基层检察院;检察文化;建设

一、检察文化的概念和体系

检察文化从狭义上说,仅包括检察机关的文学艺术创造活动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等精神领域的内容;从广义上说,检察文化涵盖检察工作的方方面面,是指检察机关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过程中所形成的,为广大检察人员所普遍接受和认同的价值观念、规章制度、行为方式以及与其相适应的物质表现形式的总和。我们认为,狭义的理解检察文化是片面和肤浅的,检察文化不应该仅限于思想政治教育和组织唱歌跳舞等简单的机关业余文化活动。应该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检察文化。检察文化包含检察工作的方方面面,其结构体系可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四个层次。精神文化是指检察机关在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过程中,受一定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所影响而长期形成的一种精神成果和思想观念。制度文化主要包括检察机关的领导体制、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等制度建设方面。行为文化是指检察人员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所产生的活动文化。环境文化是检察人员在工作生活中所创造和使用的各种有形的物质载体。

二、检察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引导检察工作的正确方向

文化具有很强的导向功能。通过开展检察文化建设,基层检察院可以建立起自己特有的价值观、工作理念和工作目标。价值观规定了检察人员共同的价值取向,使检察人员对事物的判断有着共同的标准,有助于统一干警的思想认识。工作理念决定了检察人员开展各项工作的思维方式和处理各种问题的基本准则,指导着检察人员用科学的方法从事各项工作。工作目标引领检察工作的方向,催促着检察人员高效、认真、合理的完成其工作。

2、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机关风气

文化具有无形的约束力。这种约束力主要来自检察文化建设所形成的良好习惯和文化氛围。通过检察文化建设,当我们所倡导的正确的行为取向被大多数人所认可并形成自觉习惯后,在机关内部就形成了一股约定俗成的强大精神力量,当有人试图打破这种习惯,与大家共同认可的节奏不一致时,他就会感受到环境、舆论带来的无形压力,从而被迫调整自己的行为,使自己与大家协调一致。当有新生力量加入到集体中时,他也会在耳濡目染之下,被这种良好风气所同化,从而迅速融入集体中去。

3、有助于增强检察人员的凝聚力

文化可以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检察文化主张以人为本,尊重个人的成长和感情,在机关内部能够形成一股团结友爱,和谐融洽的良好氛围,改变原来只从个人角度出发建立的价值观,树立一种以单位为中心的共同价值取向和道德标准,使人们围绕单位的工作目标而奋斗,使每一名干警自觉形成主人翁意识,以院兴我荣,院衰我耻为信念,使爱院如家变成他们的真实行动。

三、检察文化的建设路径

1、以价值观打造为核心, 塑造检察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检察文化的核心,是检察之魂,是建设其他三项文化的基石。塑造检察精神文化要注意以下三点。首先,着力打造核心价值观。坚持以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指导各项检察工作,依法正确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才能使各项工作与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呼声合拍,以促进检察事业的发展。其次,要结合地域文化特色。充分提取地域文化中的积极成分,不仅可以为打造独具特色的检察文化注入独特的魅力,也会加快检察人员对精神文化的认知进程,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次,要注重提炼本单位的优秀传统。精神文化需要与时俱进,任何一家检察院在长期发展的历程中,都会不自觉地形成独特的优良传统,这种精神文化是零碎的,不成体系的,它可以表现为一件先进事迹,一个传奇故事,也可以是一张照片,一面锦旗,我们在塑造精神文化时,要多走访老干警、老模范,切身感受老一辈的优良传统,从中锤炼出精神瑰宝,让它们代代相传。

2、以规范化建设为抓手, 塑造检察制度文化

规范化建设是检察机关实现检察业务、队伍、检务保障等诸项工作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塑造检察制度文化的重要抓手。要找准规范化建设和检察文化建设的最佳契合点,在规范化建设中体现检察文化。首先,要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在执法办案和行政管理的每个方面和每个环节上都做到有章可循、规范操作,并在制定的规章中体现所倡导的检察文化,这是规范化建设的基础工作。其次,要增强制度的执行力。各级领导干部要做遵守规章制度的带头人,自觉用规章制度来管事、管人、管物、引领干警养成遵规守纪的良好风气。再次,要建立制度执行的监督保障机制。对模范遵守规章制度的,要及时表扬;对违反规章制度的,要严格惩处,一张一弛,在机关内部形成令行禁止,违令必究的良好风气。

3、以素质工程为引领, 塑造检察行为文化

行为文化的载体是检察人,是检察文化中可塑性最强的一部分,也是最为鲜活的一部分。要开展行为文化建设,关键要靠素质工程的引导。一是要提升干警的文化修养。通过建立图书室、内部网吧,组织干警集体学习、专家讲座、业务骨干传授经验等形式,引导干警学习法律知识、科技知识、现代管理知识等等,改善知识构成,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二是要提升干警的团队意识。通过组织篮球比赛、歌咏比赛等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使检察干警在活动中陶冶情操,缓解工作压力,融洽同事关系,实现凝聚人心、激发热情、倡导和谐理念的目的。

4、以建设和谐机关为目标, 塑造检察环境文化

环境文化具有极强的渗透力,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开展检察环境文化建设,要做到两个结合。一是要实现与精神文化的结合。环境设施是检察文化的可视化载体,开展环境设施建设不能盲目行动,要在精神文化的指导下做好统筹规划,让环境设施充满文化的内涵,体现检察文化的独特魅力。二是要实现信息化建设的结合。在基建工作中,要增强科技意识,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办公设备的科技含量,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侦查能力和办公效率。同时信息化建设也要坚持量力,切忌贪大求洋,要把有限的资金花到刀刃上,把尽可能多的设备投入到一线工作中去,让科技为检察事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参考文献:

[1]南法明.和谐社会视角下的检察文化研究[J].今日中国坛,2007,(9)

[2]魏旋君.检察文化创新路径研究[J].人民检察,2007,(3).[3]徐苏林.检察文化的界定、结构与功能[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8,(1).[4]谭昆智.组织文化管理[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5]孙丽.郑博超.梳理三十年检察文化[N].检察日报,2008-06-18.[6]郑键.检察文化之“道”--检察文化暨法治文化理论研讨会综述[N].检察日报,2010,11(5).[7]肖荣,徐盈雁.用先进文化引领检察事业科学发展全国检察文化建设工作座谈会发言摘要.[N].检察日报.2010,10(2).作者简介:魏薇,西安市雁塔区人民检察院政工科干部。

第三篇:基层检察院开展检察文化建设的思考

基层检察院开展检察文化建设的

思考

最高人民检察院在《2009-2012年基层人民检察院建设规划》中明确把建设检察职业文化,完善检察文化设施和场所,营造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作为基层院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近年来,许多基层检察院在队伍建设中,坚持以检察文化建设为抓手,文化育检、文化兴检、文化育人,使检察文化真正成为基层院建设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基层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由于对检察文化理论与实践的探索还有待深入,一些基层院对检察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存在模糊认识,特别是在运用和把握检察文化的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指导检察文化的实现过程上存在一些误区,已成为影响和制约基层院检察文化建设深入开展的重要因素。笔者认为,基层院开展检察文化建设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何谓检察文化

文化是一个大概念,文化与人类共生,是人类存在和历史发展中生活方式的表现。检察文化是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察机关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中形成的具有检察特色的文化观念、文化形式和行为模式,是全体检察人员在长期工作、生活及其他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集中体现,是检察机关物质文化、行为文化、观念文化、管理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体现了检察机关及检察人员的价值准则、执法理念、精神道德、行为规范、共同信念及凝聚力。

检察文化具有极其丰富的内容,主要包括发展目标、核心价值观、检察精神、职业道德、规章制度、文体活动等几个方面。其中,发展目标是基层检察

院观念形态的文化,具有对整个单位的全部执法活动和各种文化行为的导向作用。目标的确定能够激发干警的动力,集中立志向目标前进。核心价值观是以检察机关中的每位检察官的价值观为基础,以检察机关各级党组价值观为主导的群体价值观念。因此,每一个单位的核心价值观是检察文化的核心,它决定和影响着执法精神、执法信仰和执法理念、各项规章制度的价值和作用、检察干警的执法行为,并为全体检察干警形成共同的行为准则奠定了基础。检察文化的价值观、行为准则、检察精神、职业责任等都是检察文化本质的反映,也是人的本质的反映。

二、当前基层院检察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认识上有误区。一是无用论。表现为错误认为检察文化是务虚的东西,是摆花架子,检察机关关键是执法办案,不搞检察文化案子照样办。二是万能论。表现为无限夸大检察文化的作用,把检察文化看作队伍建设和队伍管理的灵丹妙药,不管单位出现什么问题都可以用检察文化来“治病”,都可以与检察文化相联系,从而忽视检察文化真正的意义和作用。三是装筐论。认为检察文化是个“筐”,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装,不管是队伍还是业务,不管是管理还是案件,一切都标上文化的标识,使检察文化背上沉重的负担,使人望而生畏。四是补强论。认为检察文化只有在发展顺利的时候才能发挥作用,被描绘成“优秀的”、“强有力的”,但在一个单位发展不顺利时,检察文化就起不到作用,或被说成“无用的”、“软弱无力的”,是助强不助弱。

2011〃第7期

(二)缺乏广泛参与。一是领导论。认为检察文化有与没有、好与差都是领导的事,与己无关,有什么样的领导,就有什么样的文化。另外,有的领导则把自己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强加于本单位,无视单位的客观现实和干警现状,造成干警抱着与己无关的心态,缺乏主动参与和主人翁意识。二是政工论。将检察文化等同于思想政治工作,或者是将检察文化代替思想政治工作。没有充分认识到检察文化虽然可以拓宽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域、增强工作实效,但决不能替代思想政治工作。

(三)方法措施单一。一是标签论。认为开展检察文化就是给本单位贴上个 “文化标签”。热衷于报纸上登几篇文章,电视里播几条新闻,让单位出名、挂彩等,认为这样单位就标有文化了,简单地把检察文化虚化。二是速成论。认为检察文化可以迅速拥有,无须下功夫,以为检察文化无非就是提出了几种精神、列出几条宗旨、总结几条经验,写到纸上、贴到墙上、编到书上,很快就能搞成,把检察文化表面化、简单化、肤浅化、庸俗化。三是难办论。对开展检察文化建设有畏难情绪,对搞好检察文化缺乏信心:一怨部门工作忙,干警不参与,难得搞;二怨领导不重视,资金缺少,没钱没人,无法搞;三怨单位基础薄条件不具备,不能搞;四怨文化建设太高深,无经验,不会搞,甚至有少数单位存在不愿搞等模糊认识。

四是模仿论。认为搞检察文化完全可以学习模仿其他搞得好的检察院,甚至不需要动脑筋直接照搬照抄,拿来就用,一味追求别人的。

五是娱乐论。认为检察文化就是搞好干警的业余文化生活。认为跳跳舞、唱唱歌、组织联欢、搞个体育比赛就是检察文化,应该说文体活动只是检察文化建设中一个有机部分,但不是主要内容,不能以偏概全。

这些问题如果不认真整改并纠正克服,必将制约和影响基层院检察文化建设的科学发展。

三、解决问题的措施

(一)正确选择开展检察文化的有效模式和塑造程序 检察文化必须是检察机关自觉完成的结果。这种自觉完成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 的活动,因而形成了检察文化模式。不同的单位由于地域、目的、意识、规划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检察文化模式。在检察文化模式建设中,不可能都是同一个模式。

基层院可以学习、借鉴其他检察院先进的检察文化模式,但不能照搬照抄,只能打上自己单位的烙印。同时,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检察文化也要发展。检察文化模式涉及方方面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经过一定的程序、步骤、阶段才能逐步建立。

1.统一思想、明确方向。主要由院党组和相关部门根据本单位内外部实际情况和主观因素,提出本单位开展检察文化建设的规划,明确目的意义,通过各种形式教育、发动广大干警广泛参与,使他们充分认识开展检察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思想和行为统一到党组开展文化建设总的部署上来。

2.组织专班,调查研究。组织有关人员以一定的组织形式对本单位检察文化进行调查研究,使院党组能够准确了解现有的知识结构、文化底蕴,了解干警对文化建设的舆论和心态,为塑造检察文化模式提供科学根据,提高塑造检察文化模式的成功率。调查研究一定要注意遵循客观事实,不能主观臆想;要全面综合,不能以偏概全;要讲时效,不能延误;要有计划,不能漫无边际。重点放在单位特点,文化底蕴,文化建设的内在机制,干警的素质,执法环境,核心价值观等方面。

3.设计规划、广泛论证。设计规划是根据检察文化的现实和未来文化发展的设想,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制定规划方案,这有助于增强文化建设的目的性、计划性、有效性,做到定位准确、指标明确、内容科学,措施可行。规划制定后,要在全院上下反复论证,通过讨论和探索寻找具有本单位检察文化特色的突破口,以较小的成本获得理想的结果。

4.贯彻执行、推进有力。这一阶段是在检察文化建设实施意见和方案被院党组和广大干警认可后,将规划转化为现实的过程。这一阶段最复杂、最多变、最漫长,同时也是最关键的一个阶段。在此阶段,一定要把党组的意见和决策认真贯彻下去,防止可能出现的短暂无序状态,各个环节一定

要各负其责,防止纸上谈兵,做到扎实推进。注意 观察与思考 65

PEOPLE'SPROCURATORIALSEMIMONTHLY 2011〃第7期

在推进中充分发挥广大干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参与性。

5.注重实效、评估调整。在推进的过程中,要根据实施方案和规划要求,及时组织人员对实施效果进行衡量、检查、评估,以判断其优劣。调整目标偏差,避开文化负效应,使检察文化建设模式健康稳定,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要注意收集信息,加强与干警的沟通,对正在进行的工作进行正确分析,避免调整的盲目性。

6.确立模式、巩固发展。经过前五个阶段,检察文化模式的框架已初步确立,整体的结构基本确定,检察文化建设将要由浅入深、由粗到细、由横向变纵向开始新的发展。因为检察文化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检察文化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还要不断丰富、不断发展,主要是进行体系整理、肯定成果、改善问题,制定第二阶段发展规划,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寻找文化发展的新模式。

(二)把握开展检察文化建设的科学方法检察文化建设是一项涵盖检察政治思想建设、执法理念建设、职业道德建设和行为规范建设的系统性工程,必须按照科学的方法扎实推进,主要包括以下十种方法:

1.领导牵引法———指检察长在检察文化建设中要开阔视野、拓宽思路;用心谋划,提出建议;积极协调、严密组织;舍得投入、科学运作;追求一流、率先垂范。充分发挥检察长及院领导在检察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2.更新观念法———要求我们在开展检察文化建设之前,必须首先确立正确的检察文化理念与思路,运用多种形式和活动系统进行实践引导,统一思想认识,从而实现检察文化观念上的

“推陈出新”。3.突出中心法———干警是检察文化建设的中心,因此,开展检察文化建设必须突出以干警为中心,真正重视和尊重干警,围绕人来做文章,使队伍教育、管理队伍服务于干警,服从与干警,极大地激发干警参与检察文化建设的热情。

4.优化载体法———检察文化载体是检察文化建设赖以存在和发挥作用的物质结构和手段,是检察文化模式的物化形态,不断优化主体载体、组织载体、制度载体、物质载体、活动载体,即提高人的素质、健全组织、完善制度,搞好物质建设和保障,使各 种载体充分作用于检察文化,成为检察文化建设的良好物质实体。

5.稳定结构法———检察文化模式的结构有基础、主体、外在三部分组成。因此,在开展检察文化建设中紧紧抓住基础部分这个核心,强化主体部分,不断改善外在部分,使本单位的检察文化建设成为一个完善、稳定和科学的系统体系。6.训练培养法———良好的检察文化离不开对干警的训练培养。在统一思想、培育理念、树立精神等过程中运用授课、集体活动、论坛、交流等形式对干警进行专门的检察文化培训,使其了解、熟悉本单位的历史发展、价值取向、发展目标、掌握执法办案的规范要求、知道应遵循和遵守什么,具有正确的工作态度、精神面貌、礼仪礼节以及应具备的形象,真正成为一名“文化型”检察官。

7.目标管理法———发展目标对检察文化具有导向作用。院党组要根据本单位开展检察文化建设所要达到的目的,制定相应的目标,包括战略性目标(建设纲要、中长期规划)、策略性目标以及方案(年

度实施意见及方案)和任务,把检察文化的内容用目标加以量化和细化(上级院的考核细则),确保检察文化建设各要素功能的充分发挥。8.职责挂钩法———开展检察文化建设必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确定检察文化的责任内容,对于检察文化建设具有独特的作用。具体而言就是将检察文化建设的相关内容、必达目标、寓于相关责任人的职务之中,落实到人、分工负责、打破检察文化中

“大锅饭”现象,解决“大家负责、无人负责”的问题。9.轻重缓急法———开展检察文化建设应采取哪些步骤,没有一定立规,必须根据各单位的实际情况而定。党组在开展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将影响检察文化模式形成的各种因素分类排队,分清轻重缓急和难易,按照先

“重”后“轻”、先“急”后“缓”、先“易”后“难”的次序安排步骤。10.优势发挥法———检察文化建设必须充分发挥院党组和党政工青妇女等群团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从政治上保证检察文化建设沿着正确、科学、先进的方向健康发展。

第四篇:检察技术工作规范

检察技术工作规范

检察技术工作的基本职责是:对检察业务工作进行辅助侦查、配合审查和检验鉴定,承担检察机关在办案中需要进行的现场勘验、检验鉴定、文证审查和技术协助等工作任务。受理――

本院各部门――本院直接受理侦查的各类案件和在办理审查批捕、审查起诉、抗诉和控告申诉检察、监所检察、民事行政检察等案件中,需要检验鉴定的。

下级院――下级院检察业务工作中需要进行检验鉴定,并且所在单位相关专业人员己有检验鉴定意见的;所在单位由于没有相关专业人员或相关设备而无法完成检验鉴定任务的。其它机关――其他进入司法程序的案件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由同级公安、法院邀请会检的。检察长交办――

委托书或邀请函、聘请书,程序性审查――根据委托要求分别填写《委托检验鉴定书》、《委托现场勘检书》、《委托文证审查书》或《委托技术协助书》,并由技术人员与案件承办人共同送检。外单位送检的应持有邀请函或聘请书。由内勤负责程序性审查。

技术人员审查材料,确定是否具备受案条件――内勤审查送检程序无误后交技术人员审查送检材料,根据查验结果和鉴定要求,视不同情况作出处理。

不具备受案条件――送检案件不符合法律规定和办案程序,检材和样本不具备检验鉴定条件或有其他原因不能受理时,应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

向送检单位送检人说明情况――

具备受案条件――根据审查结果,提出以下处理意见:

1、决定受理委托检验鉴定;

2、根据客观情况建议送检人修改鉴定要求;

3、要求送检人补充检材或样本。遇有第2、3、项情形时,受理案件,并向送检人说明理由。

委托人填写《受理检验鉴定登记表》――受理案件后,由委托人填写《受理检验鉴定登记表》。技术部门负责人审批并指定检案人(回避情形出现时、依法回避)――检察技术部门负责人审批并指派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检验鉴定。检察技术人员遇有法律规定应当回避的情形时,应当回避。回避由主管副检察长决定;在做出回避决定之前,检察技术人员不得停止其承担的检验工作。

现场勘验――主要任务是:

1、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现场;

2、巡视现场,确定勘验范围、重点和顺序;

3、客观、全面地记录现场原始状况

4、运用科学技术手段发现、固定、提取与案件有关的痕迹物证,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及过程。

检验鉴定――检察技术人员应当了解案情,调取有关证据材料;就与检验鉴定有关的问题同办案人员一起询问有关人员;必要时,可重新复验现场。技术人员根据送检材料及委托要求,完成检验鉴定工作。

文证审查――对象是起证据作用的鉴定书、检验报告、分析意见书、现场勘验记录、财务会计资料、视听资料等技术性证据文书和材料。主要审查:

1、送审材料是否客观真实、全面完整;

2、检验鉴定采用的方法、步骤及选用仪器是否合理;

3、检验鉴定的结果或结论依据是否确实充分、科学可靠;

4、送审材料的制作是否符合规范;

5、送审材料的形成过程是否符合诉讼程序。对涉及检验鉴定的送审材料,审查人应当明确提出同意原结论、不同意原结论或建议退回补充材料等三种审查意见,并说明理由。对其它送审材料应提出可否采用的审查意见,并说明理由。

技术协助――检察技术人员在检察机关办案过程中使用照相、录像等技术手段固定、提取证据的工作。

制作法律文书――技术人员根据《山东省检察机关检验鉴定文书及卷宗制作规范》的要求制作相关法律文书,要求格式规范、记述客观、论证充分、结论明确。并由检验鉴定人签名或

盖章,有技术职称的署明职称,在文书编号处加盖检验鉴定专用章。一般应制作一式三份,正本一份,副本二份。

技术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发――检验鉴定工作完成后,由检察技术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发。副本存档――检察技术部门留一份副本存档备查。

正本及相关材料发还送检单位(验收检材人签字)――正本、副本各一份交送检部门,应将送检材料全部退回送检单位,由验收检材人在《受理检验鉴定登记表》中签字。需将送检材料留作样本的,应征得送检单位的同意,商定留用的时限及保管、销毁责任,并在《受理检验鉴定登记表》中注明。

鉴定人出庭――检验鉴定人接到人民法院的出庭通知,应按时到庭。庭审中,对审判人员、当事人、辩护人依照法律程序提出与鉴定有关的问题,检验鉴定人应予以回答;对与检验鉴定无关的问题,检验鉴定人可以拒绝回答。

案件终结。

第五篇:检察技术工作助力法律监督

检察技术助力法律监督

摘要:检察技术工作是全部检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贵阳市南明区人民检察院通过实现检察技术工作的不断发展,保证了法律监督更有权威,提高了检察工作效率,规范了司法行为。笔者认为检察技术工作要紧紧围绕检察机关工作重点,全面开展各项检察技术业务,积极为办案服务,充分发挥检察技术在法律监督方面的作用,加快以信息化建设为中心内容的科技强检步伐,积极推进检务公开和案件管理系统,充分利用信息化建设的成果推动办案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检验鉴定信息化 法律监督

一、要充分认识检察技术工作在“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中的重要作用

检察机关要发挥好法律监督职能,有效地维护公平正义,就要加大工作力度,提高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就要坚持狠抓检察队伍建设,加强检察执法环节的规范化建设和监督制约。以贵阳市南明区人民检察院为例,通过建设“多功能执法办案区”不仅提高了办案效率,同时规范了办案行为,节约了办案成本,保护了当事人和办案干警。通过检察技术工作在诉讼中的运用,为公诉、侦查监督及职务犯罪侦查等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既是加强法律监督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执法水平和办案能力的必然路径。其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强化法律监督,实现法律真实。

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检察队伍,不断提高检察技术水平,是检察机关发挥好法律监督职能,追求法律真实的重要组织保障。追求法律真实的过程,从检察技术工作角度而言,就是通过现场固定证据以及视听资料的制作,通过法医学检验、文件检验、司法会计鉴定等现代科技寻找发现证据,通过对鉴定人在法庭上的交叉询问认定或否定证据并最终影响判决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无时不体现出检察技术在发挥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作用。

(二)改变侦查模式,规范执法行为。

检察技术工作是增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能力,提高对侦查活动、审判活动法律监督水平的必然路径。如法医文证审查,通过对刑事案件的审查,监督侦查机关对伤情的认定,避免出现对故意杀人伤害类案件的不正常认定,从而在协助审查批捕、引导侦查、决定是否提起和支持公诉中具有重要作用。又如,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它不仅可以固定关键证据,防止嫌疑人翻供和诬告办案人员,同时,办案指挥人员还可以通过同步录音录像系统指挥整个讯问过程,正在讯问的侦查人员也可以根据指挥中心发送的信息随时调整讯问策略,从而对案件的突破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步录音录像既是对犯罪嫌疑人的监督,也是对侦查办案人员的监督。侦查办案人员的一举一动同样也在监控之下,使得侦查办案人员执法更加规范、更加文明。

(三)加强文证审查,提升监督能力。

在侦查监督和公诉工作中,文证审查是必不可少和应当加强的重要一环,特别是伤害、抢劫、杀人案件中的法医学文证审查以及笔迹鉴定的文证审查工作,对发现原鉴定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有着关键性的作用,有时可以改变案件的定性,甚至能够通过这一工作发现新的犯罪嫌疑人,这对侦查监督工作是一个极大的推进。在公诉工作中,通过文证审查,可以及时发现公安机关司法鉴定中存在的问题,对公诉意见的制作乃至量刑建议的提出将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为此,应把文证审查工作作为加强法律监督能力新的增长点,使专业技术人才的技能与业务部门的法律监督职责有机结合起来,在更高的层次上,在更专业的角度上提升法律监督水平。

检察技术是认知主体接近客观真实的直接手段,其实质在于通过专业技术人员一定的科技、技能手段确定事实真相。在很多情况下,寻求真相必须借助法医鉴定、司法会计、文件检验等技术手段来固定证据,明辨是非和理清思路,在这一意义上,检察技术工作的实质是实现认知主体和认知能力的提高,以至于无限接近客观真实,它对案件的侦查、公诉活动的及时依法推进以及审判活动中公平公正的实现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实施科技强检战略,发挥检察技术职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犯罪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对检察技术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大力实施科技强检战略,充分发挥检察技术职能。如建立和改造完善讯问录像系统,作到将讯问的实况能够通过局域网与侦查指挥中心相连,实现远程侦查指挥。同时紧紧跟踪侦查科技的新进展,购置添加最新的侦查技术设备,为反贪部门侦破大案要案获取关键证据发挥作用。科学运用视听技术,为自侦、公诉部门的办案提供录像录音、声纹鉴定等技术协助,为侦查部门收集固定重要证据,为公诉部门的出庭活动提供科技和智力支持。同时,可以借鉴公安机关将心理测试用于侦破疑难大要案件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引进和运用心理测试仪,探索心理测试工作在协助认定犯罪嫌疑人、支持讯问、帮助查找证据、提高侦查工作效率等方面,为侦查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新的侦破、查证路径。

三、完善检验鉴定工作机制,为打击犯罪提供证据保障

当前,检察技术部门必须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完善检验鉴定工作的保障、管理机制,强化科学收集、审查、鉴别证据的能力,变被动服务为主动协助,加大技术办案力度,为办案提供有力的证据保障。

(一)加强检验鉴定工作,不断规范完善制度。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的决定》,各级检察技术部门一律不准面向社会接受委托从事鉴定业务,据此,检察技术部门必须认真贯彻这项决

定,目前由于基层院技术力量薄弱,市院对检验鉴定资源进行了整合,并正在积极筹建通过国家认证的司法鉴定实验室,为此要根据基层检察技术工作的特点,进一步明确检察鉴定规范的范围、程序及要求,实现检验鉴定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要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加大技术办案工作力度,深入办案第一线,体现辅助侦查、配合审查的职能作用,同时充分运用先进的科技鉴定设备资源,为检察办案提供支持和服务,提高技术办案质量。

(二)提高技术鉴定质量,提供侦查证据支撑。

严谨、准确的检验鉴定结论对于认定罪与非罪、重罪与轻罪至关重要,为刑检、自侦、监所等部门准确把握案件事实、正确认定案件性质提供科学依据,为伸张正义,维护法律的尊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如职务犯罪案件侦查对象身份的特殊性,决定了涉案嫌疑人一般具有一定反侦查能力,这就要求检察技术人员善于收集与案件有关的证据材料,通过司法会计、笔迹鉴定、法医鉴定等技术手段引导侦查方向,从而尽快查清事件发生的原因和经过,为侦查工作提供证据支撑。

四、用信息化推动检察机关办案现代化

为加快检察机关办案现代化建设,在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指导下,全国各地检察机关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建立和完善案件管理系统,将案件流转纳入办案流程当中。侦监、公诉、反贪、渎检、民行、控申等部门办理的所有案件都在网上实现审批、流转。案件信息的数字化,便于对所有办案活动从流程上展开全面、有效的监督和管理,通过计算机程序控制节点的设置,达到规范办案程序,对案件办理实时监控,提高办案质量与效率的目的,从根本上转变手工办案方式,同时为下一步的案件管理数据提取自动化、各级检察院之间案件数据网上传递和规范办案行为的标准化奠定基础。在推进办案管理系统的同时,还必须进一步深化办公自动化软件在检察机关的应用,通过增加短信发布平台、领导干警沟通平台,改善电子邮件的实现方式,公文网上流转、审批,使办公自动化系统更为完善,为检察机关在统一平台下提高办公效率和工作质量奠定基础。

为进一步加快实施科技强检战略,有必要对检察技术工作进行科学规划,使信息化建设、辅助侦查技术、检验鉴定业务等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确保检察技术工作更好地为执法办案和队伍建设服务。

下载基层检察院检察技术工作的思考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基层检察院检察技术工作的思考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6浅谈基层检察院如何推动检察文化建设

    浅谈基层检察院如何推动检察文化建设 阿克塞县人民检察院 许风雨 检察文化既是检察事业稳步发展的保障,又是检察事业日趋繁荣的支撑,搞好检察文化建设,对促进队伍整体素质的提......

    基层检察院开展检察文化建设的

    基层检察院开展检察文化建设的 思考 最高人民检察院在《2009-2012年基层人民检察院建设规划》中明确把建设检察职业文化,完善检察文化设施和场所,营造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作为......

    刍议基层检察院检察文化建设(定)

    刍议基层检察院检察文化建设 蒋佩芳 前言近年来,在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实践中,检察文化这一社会现象已引起广泛的关注。建设先进检察文化,提高检察人员素质,增强法律监督能力,逐......

    浅谈基层检察院如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加强检察队伍建设

    浅谈基层检察院如何在构建 和谐社会中加强检察队伍建设 嫩江县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 曲钧杰 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坚持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

    民诉法修改后基层检察院如何加强再审检察建议的运用

    民诉法修改后基层检察院如何加强再审检察建议的运用长期以来,再审检察建议的身影不断活跃于民事检察监督之中,新修改的民诉法吸收了这一成功经验,规定了“检察建议”的监督方式......

    关于基层检察院反腐倡廉文化建设的思考

    关于基层检察院反腐倡廉文化建设的思考 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强调“四种危险”振聋发聩,其中针对“消极腐败的危险”时指出: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

    关于基层检察院信息系统安全的几点思考

    关于基层检察院信息系统安全的几点思考 作者:陈 娟 (广德县人民检察院 242200) 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了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决策指导下,信息技术......

    加强检察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加强检察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先进的法律文化是维持社会法律体系健康运行的思想基础,是国家实现法治的重要保证。检察文化是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检察文化直接影响着检察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