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5W2H分析法在管理上具体应用(大全)
5W2H分析法在管理上具体应用
管理工具与方法分享之5W2H分析法在管理上具体应用 在项目管理上的应用: 项目管理不仅指企业管理中的大项目,也包括那些有时间约束的小型任务。项目计划任务书必须包含5W2H的所有内容,在此不再赘述,但在项目验证时可以简化为三个主要问题:
1、项目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Why+What)?
2、项目是否按阶段计划如期完成(How +When)? ;
3、总体成本是否在预算之内(How much)? 程序编制上的具体应用: 企业管理必须制度化,制度化必然要求文件化,文件化当然需要一定的编制框架,而且企业制度更多地涉及到程序性的内容,按5W2H的思路,编写程序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目的(Why)
2、适用范围(Where)
3、职责(Who)
4、程序内容(What+When+How)
5、考核要求(How much)问题分析上的具体应用: 企业管理的棘手问题不仅凭经验,更需要科学的分析,5W2H是最简洁也是比较全面的框架分析,对此我们可以按以下流程分析问题:
1、问题是什么(What)?
2、问题发生的原因分析(Why)?
3、谁应当承担责任(Who)?
4、解决问题的办法或对策(How)?
5、确定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When)?
6、关键控制点(Where)?
7、成本分析(How much)? 任务分配上的具体应用: 企业管理中各级管理者免不了对公司的目标或上司交待的任务进行再分解或细化,同样5W2H也是很顺手的一个工具,我们可以这样理清思路:
1、公司的目标宗旨(上司为什么这样要求)(Why)?
2、目标内容或具体任务要求(What)?
3、谁能胜任此项工作(Who)?
4、具体控制要求(How)?
5、倒计时控制和进度安排(When)?
6、现场控制和控制点的设定(Where)?
7、预算编制(How much)? 在工作执行上的应用: 何人:将安排谁全权负责; 何时:什么时候接受了工作指令,要求什么时候完成,计划什么时候完成; 何因:什么样的原因将可能使工作指令顺利完成、延期、中止和无法执行; 何地:将在什么地方、什么条件下执行; 何事:将具体做什么事?预期将产生什么效果; 怎样:指示将怎样去执行?具体的执行方法如何?主要采取哪些措施? 多少钱:执行指令预计需花费多少钱?可望产生的效果值多少钱?管理者在管理时应用“5W2H”的思维方式,就是管理的精确化、数字化。在你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头脑中都有如此精确化、数字化的概念,才能避免你在工作中的盲目冲动或感情用事。比如在审查一个改善方案是否有价值实施的时候,只要做一个“5W2H”的比较评价,立刻就会明白是否值得去做。“5W2H”还是所有外资企业的管理者在提交报告时不可缺少的内容,如果一份报告中没有这些内容,或者这些内容交代得不清楚,那么绝对不会是一份质量高的工作报告。
第二篇:中国企业在研发管理上存在问题
中国企业在研发管理上存在问题
绝大多数中国企业在研发管理上存在问题。根据汉捷咨询多年的研究调查,中国企业在研发管理上存在十大方面的典型问题。
1、未形成系统、正确的研发理念;
市场导向、客户意识、技术创新等是中国企业经常强调的观念,但是,整体看来,中国企业的研发理念比较零碎模糊,缺乏系统性,而且存在很多不正确的过时的观点。比如,很多企业认为,研发的关键在于技术和人才,研发管理只是辅助性的;很多研发主管和研发人员觉得“失败是成功之母”,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搞产品研发;流程和规范会约束创新;产品创新来源于天才和灵感,而不是执着,长期有目的的追求,等等。一些企业甚至寄希望于“四两拨千斤”,总想通过一些绝招来搞研发。还有,很多企业对产品研发,技术研发、技术研究、基础研究、核心技术等基本概念没有正确的理解。另外,绝大多数中国企业还停留在从功能及性能实现的角度来定义产品研发,而没有从客户的角度,即从呈现给客户的产品整体(包括功能、性能、体验、包装、服务、品牌、资料等)的角度去定义产品研发。
2、缺乏具有前瞻性的、有效的的产品规划
国内企业通常都会提出一个远大的产品发展规划,但是一般过于笼统,也没有明确的竞争定位;通常也会制定产品研发计划,但是很少在产品平台战略和产品线规划上下功夫。
在我所接触的中国企业中,很少有制定了产品平台战略及规划的,一些企业甚至没有产品平台的概念。由于只是关注一个个的产品的立项和研发,众多产品相互拼凑,无法平台化,系列化地研发产品,缺乏共享平台的支撑,也导致研发效率受到严重制约。
中国企业的产品开发计划和实际的产品立项,往往是被动响应市场和竞争的结果,缺乏主动的、基于充分市场研究的、前瞻性的产品线规划。产品开发计划容易流于形式,产品开发在失去清晰的路线图的指引下,主管们和产品开发人员就会无章可循,只能临时和被动地定义和开发产品。而企业由于不能按恰当顺序开发并投放新产品,往往错失良机,在恼怒的心态下,于是企图样样都一下子做出来,不顾有限的资源,摊子铺得很大,到头来发现自己不具备充足的资源,结果是欲速而不达。
3、在研发过程中缺乏业务决策评审;
中国企业普遍缺乏把产品开发作为一项投资来管理的意识和活动,尤其是产品立项后未进行业务决策评审的投资管理活动,对于具有很大业务风险、难以带来投资价值的项目,没有在过程中发现并及时砍掉,导致大量产品上市后失败,造成研发资源的巨大浪费。这也是企业普遍感到研发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紧缺的主要原因之一。
4、职能化特征明显的组织结构阻碍了跨部门的协作;
产品开发是一项需要跨部门协作的综合性活动,几乎需要企业所有的职能都参与进来。绝大部分中国企业的组织结构是以部门职能为基础的,运作上职能化特征明显,部门各自为政,由于“部门墙”的存在带来了部门之间协作和协调的种种困难。一些企业采用了矩阵结构,然而部门壁垒依然存在,跨部门协作困难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多少缓解。
首先,各部门对产品开发的成功标准缺乏一致的认识。比如技术部门认为只要产品顺利转入生产就成功了,制造部门理解的成功则是产品制造流程和工艺的稳定,而市场部门则关注的产品何时上市、销量如何。各部门在产品开发过程中缺乏一致的目标是带来跨部门协作困难的根源之一。
其次,在项目运作层面没有有效的运作原则和机制。绝大多数的企业都会采用项目组的方式来负责产品开发,但项目经理往往有责无权或有责少权,项目经理的角色更象是一个行政管理人员、记录人员和协调人员,而不是项目的领导者。项目组也并不是真正的跨部门小组,职能部门所拥有的权利和责任比开发组多,项目成员对职能部门的忠诚远远超过对公司或项目的忠心程度。一旦出了问题,部门之间就相互抱怨及推诿责任,备忘录中常常出现这样的字眼:“市场部认为…”,“工程部的看法是…”,“生产部觉得…”。
另外,跨部门协作的障碍也来自于文化的不支持。很多公司官本位思想突出,本位主义和官僚主义较严重,各部门做事不关注整体利益,造成跨部门协作的“土壤”不良。
5、不规范、不一致、接力式的产品研发流程;
流程比较粗放、层次不清、不够规范、不具体、不细化、操作性不强等结构化不足的问题在国内企业中比较普遍。流程执行方面缺乏纪律性,比较随意,各自按自己的理解行事,没有一致的流程。当然,很多情况下,流程是由职能管理部门闭门造车做出来的,流程不切实际,或者只是把当前本身有问题的做法固化,不按这种流程去执行,反而是一件好事。
很多公司制定了产品开发流程,但他们的流程只是一些零散的功能性流程(如硬件开发流程、测试流程),缺乏系统性,没有一个联合了所有的职能部门的集成的总体流程,这就象作战时缺乏总体的“作战地图”和“作战方案”,导致项目组如何开展工作,各部门如何参与到产品开发过程中缺乏统一部署和安排,只能到时候各行其是。加之跨部门协作的机制又不强,导致产品开发流程在“部门墙”林立的情景下运行艰难、接口不畅、漏洞百出。
另外一个典型问题是,流程是接力式的、串行的,运行缓慢,问题留到了后面,造成返工和拖延。在产品开发前面的阶段,除了技术部门以外,测试、制造、维护、财务,甚至市场部门很少参与,导致产品开发偏重从技术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产品的可制造性、可靠性、可测试性、可维护性等方面的需求考虑很少,产品开发后面的阶段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修改前期考虑不周的错误,甚至要重新设计。
6、项目管理薄弱
尽管项目管理的方法和工具在国内企业已经开始普及,但由于相配套的组织机制、业务流程、考评激励措施欠缺,加之研发工作本身的不确定性、复杂性、涉及面广,研发项目管理的有效性也是比较差的。包括时间估计不准确,总体进度计划缺乏完整性,也得不到及时修正;因为职能部门各自制定进度表,计划衔接性差,造成实际工作衔接性也差;进展情况得不到及时汇报,缺乏有效的监控措施和手段;对成本目标缺乏关注,也没有有效的降低设计成本的方法;对风险估计不足,缺乏预防措施;资源管理头绪多,尤其是在矩阵结构下,更是无所适从。
产品质量管理尤其薄弱。在源头上,产品需求的定义不准确、不清晰(如客户需求)、不完整(如可靠性需求、可维护性需求);在保证质量的过程控制上,流程本身不规范、不科学,执行不力;在质量控制活动上,缺乏完整的、明确的测试计划和技术评审计划,测试方法和手段落后,测试走过场,技术评审流于形式。
7、技术研发与产品研发未分离,缺乏技术研发体系;
绝大多数的中国企业没有解决好产品开发与技术开发的关系,产品开发与技术开发是混在一起的,没有实现分离。一方面导致产品开发中要去突破技术难题,加长了开发周期,并带来了更大的风险,影响产品的成功,另一方面容易片面关注产品开发,缺乏专门的团队和相应的机制保障技术开发工作的开展,制约了技术研发体系的建设,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难以积累和提升。
国内企业技术研发体系的缺乏还体现在没有明确、清晰的技术规划及路标,没有建立专门的技术开发流程,缺乏相应的实验和试验体系,缺乏高水平的技术研发人才等方面。即使在国内知名的大型企业中,也极少有成立了专门的技术研究机构的。企业在经营决策和评价及激励机制方面的短期导向,是技术研发体系缺乏的关键原因。
8、缺乏共享器件或者共用零件,缺乏知识积累及共享机制;
中国企业在产品的标准化、通用化方面普遍做得比较差,具体体现为零部件种类非常之多。如各产品和各项目之间往往各干各的,很少考虑零部件的重用。从产品设计的角度来说,就是缺乏模块化设计,缺乏对共用构建模块(CBB,Common Building Block)的规划、开发、应用及维护。国内一家高科技企业在进行器件归一化工作时,发现在公司各种型号的产品中,100欧姆的电阻竟达12种之多,经过分析,最后归并为4种。
很多企业一开始不重视对研发知识进行积累,前人的经验无法传承,教训及问题无法提示后人,产品开发的效率变得越来越低,经常犯同样的错误。对知识管理重视起来后,又发现要建立有效的知识积累及共享机制是何其艰难的事情。专家们太忙、对知识难以结构化管理、缺乏评价及奖励措施、知识即权力的传统观念、缺乏分享文化等都是这些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
9、缺乏有效的培训机制,研发人员的职业化素质不足;
研发人员的成长速度滞后于项目的增长速度是中国企业面对的普遍问题,反映了企业对研发人员培养的被动局面,表现为培养手段单一,未建立清晰的发展通道,责权不明确,师傅带徒弟留一手,专业培训不足,对周边工作了解不够,交流机制缺乏,市场压力传递不到位等问题。由于缺乏周边部门的锻炼及轮换机制,职能化组织带来的横向责权缺失,对产品经理、项目经理等复合性人才的培养尤其不力。
中国企业研发人员聪明勤奋,学习能力强,专业化素质较高,但普遍职业化素质不足,体现为市场意识不足,重功能轻性能,重技术轻管理,缺乏商品化意思,缺乏成本意识,甚至缺乏质量意识。华为公司曾经把研发人员的这些问题称之为“幼稚病”,在97年在研发系统发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幼稚”运动。
10、缺乏有效的研发考核与激励机制;
如何对研发人员进行合理的考核和激励是困扰着企业的难题。一家精细化工企业的人力资源部在推行绩效管理方案时,研发部经理就提出:“做起来是可以,但考得不好,反而起反作用,谁来负责?”由于研发工作的创造性和不确定性,目标难以量化,对研发工作和研发人员的评价确实比较困难。比如说要考产品的市场效益,研发人员会说课题又不是我选的,怎能怪我?再如考计划完成率和错误率,往往越难的项目计划完成率越低、错误也越多,而项目组人员越是辛苦,如果他们的考核却越低,这不是“鞭打快牛”吗?那谁还愿意去做高难度而重要的项目。于是,企业对研发人员的考核在定量和定性之间、在结果和过程之间、在短期和长期之间摇摆,找不到一个行之有效的考核办法。
在矩阵结构下如何对研发人员考评也是一个难点。研发人员面对两个或以上的上级,考核关系如何界定,项目考核和部门考核如何结合,权重如何定,如何对技术部门以外的职能部门参与产品开发的人员进行考核…这些问题让人难以理出头绪。
绩效考核的不科学也带来了报酬激励缺乏依据,带来不公平感,影响研发人员的积极性。如果再加上岗位价值不明确、任职资格划分及评定模糊,那研发人员的薪酬就确实靠拍脑袋了,于是薪酬机制引起更多的不满。在这种情况下,项目奖被一些企业看作是灵丹妙药,可惜项目奖在带来短期的激励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降低研发人员对企业的凝聚力、影响团队精神、短期行为、不利于人员流动和培养等长期的危害。对于研发人员来说,发展机会、认可、沟通、荣誉等非经济性的激励措施的重要性并不亚于薪酬,但这些也明显被大量企业忽视了。一个企业主抱怨研发人员不愿意加班,但他自己极少与研发人员沟通,研发人员按时下班有班车,晚上加班后回家要自己想办法,更不用说免费的夜宵。试想,在这样的环境下,有哪个研发人员愿意加班?
以上十大研发管理的典型问题就象阻碍中国企业研发能力提升的十大顽症。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企业的决心和努力外,通过研发管理变革,引进和实施业界先进、成熟的研发管理体系是必由之路。
第三篇:分析法在立体几何问题中应用
分析法在立体几何问题中应用
立体几何在高中是一个难点,特别是添辅助线,让很多同学无从下手.虽然证明题的思路是非常明确的,比如要证明线面平行,只要在平面中找到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即可;要证明两条异面直线垂直,只要构造一个包含其中一条直线的平面与另一条直线垂直即可,但是如何去寻找所需要的直线与平面呢?幸好空间向量的引入,使得立体几何也可以转化成代数问题进行计算,不需要添加辅助线,只要能建立适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通过计算即可解决立体几何的问题.但事与愿违,那些没有数量关系的几何问题不可能利用空间向量来解决,因此如何添加辅助线的可操作性的方法便呼之欲出.接下来,利用分析法讨论两类问题:如何添加辅助线和建立适当空间直角坐标系.一、分析法解决辅助线问题
例1 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求证:B1D平面ACD1.分析:要证明B1D平面ACD1,只要证明B1D垂直于平面ACD1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利用分析法,可以将B1D平面ACD1看成是已知条件,则根据线面垂直的定义,有B1D垂直于平面ACD1内的所有直线,所以只要选取其中的两条来证明即可.接下来问题就转化成为证明B1DAC和B1DCD1,即两条异面直线垂直,常用的方法就是构造线面垂直.先来证明B1DAC.利用分析法,B1DAC可以看成是已知条件,由于A、C、D处于下底面,只要过D有一条垂直垂直于AC的直线即可,因为底面是一个正方形,故对角线互相垂直,所以只要连接BD,就应有AC平面BB1D.这样问题就转化为证明AC平面
BB1D.由于ACBD,ACB1B,即可证明.然后同理可证B1DCD1.证明过程略.A
D1 C
1B1
A1
D
C
B
评注:其实这个题,如果用三垂线定理,应该是比较容易想到连接BD,因为BD是B1D在下表面内的射影。但由于课改后,在必修2中对三垂线定理只字不提,增大了此类题目的难度.类似地,《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必修2的73页上有这样一个探究题:如图,直四棱柱ABCDABCD(侧棱与底面垂直的棱柱称为直棱柱)中,底面四边形ABCD满足什么条件时,ACBD?
'
'
'
'
'
'
'
'
'B
D
B
分析:连接A'C',只要A'C'B'D',就有A'CB'D'.C
例2 如图,ABCD是平行四边形,S是平面ABCD外一点,M为SC的中点.求证:SA//平面MDB.S
M
D C
A
B
分析:要证明SA//平面MDB,只要在平面MDB中找到一条直线与SA平行.利用分析法,可以将SA//平面MDB看成已知条件,根据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过SA的平面只要与平面MDB相交,则SA与交线平行.题目中包含SA有两个平面只有平面SAB和平面SAD,而这两个平面与平面MDB的交线在这个几何体的外面,不太好找.我们可以改变策略,在四棱锥中构作一个包含SA的平面.根据确定平面的公理2的推论:一条直线和直线外一点可以唯一确定一个平面,我们选取点C,连接AC交BD于O,构作平面SAC,它与平面MDB的交线是OM,故只要证明SA//OM.由于底面是平行四边形,M是SC的中点,易得
SA//OM.证明过程略.评注:由于线面平行的话,直线上所有点到平面的距离相等,而且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两条平行直线也可确定一个平面,有时也利用平行四边形构作平面.如下题.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分别是A1B、AC上的点,A1MAN.求证:MN//平面BB1C1C.二、分析法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利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有着无比的优越性,因此逐渐成为高考的热点之一.新课改也处处体现向量方法的重要性.在必修2的最后一章,介绍了空间直角坐标系,重点要求掌握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的确定,以及空间向量的模长,从而掌握空间向量的数量积来解决长度与角度的问题.而空间直角坐标系是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的关键,所以如何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就显得犹为重要.接下来,利用分析法谈谈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的问题.例3 四棱锥SABCD中,底面ABCD为平行四边形,侧面SBC底面ABCD,已知ABC45,AB
2,BC
SASB
(1)求证:SABC;
(2)求直线SD与平面SAB所成角的大小.S
C
B
D
A
分析:要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最好有一个线面垂直.先来分析下底面,由于下底面是ABC45的平行四边形,且AB
2,BC故连接AC,有ABC是已CAB为直角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取BC的中点为O,连接AO,则AOBC
.利用分析法,将SABC看成已知条件,所以应有BC平面SAO,则SOBC.因为侧面SBC底面ABCD,根据面面垂直的定义,有SO底面ABCD.故可取O为原点,OA所在的直线为x轴,OB所在的直线为y轴,OS所在的直线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证明过程略.附:分析法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1.设a,b,c都为正数,求证:abc(abc)(bca)(cab).分析:由于a,b,c都为正数,当abc0,bca0,cab0时,可以将a,b,c看成是三角形的三边.由不等式的右边联想到海伦公式,有
abc(abc)(abc)(bca)(cab)(abc)16S
abcabc16r()
4R2
得R2r(其中R,r分别为三角形的外接圆与内切圆的圆心)2.在数列{an}中,已知anln2.解Snln下先证明ln
12ln1
23ln1
nn1,Sn是{an}的前n项和,求证:Sn
n
1n
.ln
12n1
ln()ln,n123n1n11,只证lnxx,令f(x)lnxx(0x1),n1n1n111x
0,又0x1,得f(x)0,∴f(x)为增函数,则f(x)1
xx
,令x
得f(x)f(1)ln1110,即lnxx0,有lnxx,于是ln
1n1
1n1
1n
.3.设函数f(x)lnxpx1(pR),(1)求f(x)极值点;
(2)当p0时,若对于任意的x0,恒有f(x)0,求p的取值范围;(3)证明:当nN,n2时,ln22
ln33
lnnn
2nn12(n1)。
解:(1)f(x)的定义域为(0,)。当p0时,f(x)
1x
p0,f(x)在其定义域上是增函数,故没有极值点。
当p0时,若x(0,),则f(x)
p1p
11pxx
0
;若x(,),则f(x)
p
11pxx
0,于
是f(x)有极小值点x。
1p
(2)由(1)知,p0时,f(x)有极小值点f()ln
p
1p,由于f(x)在其定义域上只
1p
有一个极值点,因此f(x)的最大值为f()ln
p
。所以f(x)0ln0p1。
1x
(3)由(2)知,当p1,x0时,f(x)0lnxx1
于是
ln22
lnxx
1。
ln33
lnnn
(1
12)(1
13)(1
1n
1n)
(n1)(又当nN,n2时,12
)。
1n
1(n1)n
1314
1n
1n1
1n131,于是
1n1)1n
1n
(12
13)()(12
12)
1n1,∴
ln22
ln33
lnnn
(n1)(
(n1)(
n1)
2nn12(n1),即
ln22
ln33
lnnn
2nn12(n1)。
评析:导数进入中学数学后,为中学不等式证明提供了一个强大工具。正因为如此,通过构造函数并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已成为高考数学试题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本题第(2)问实际上已经作出暗示,对比待证不等证式与第(2)问所得结论,证明思路自然生成。
第四篇:浅谈我国在水资源保护与管理上的措施
我国在流域水资源保护与管理方面开展了一定的工作。在以《水法》、《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为基础的水资源法制管理的基础上,又制定了其他与流域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有关的政策性法规,为我国的流域水资源管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流域水资源保护的主要内容包括:
浅谈我国在水资源保护与管理上的措施
(1)水污染综合防治是流域、区域总体开发规划的组成部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要按照“合理开发、综合利用、积极保护、科学管理”的原则,对地表水、地下水和污水再生回用统筹考虑,合理分配和长期有效地利用水资源。
(2)制订可操作性强的流域、区域的水质管理规划,并将其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制订水质管理规划时,对水量和水质必须统筹考虑,应根据流域、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工业布局、人口增长、水体级别、污染物排放量,污染源治理。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水体自净能力等因素,采用系统分析方法,确定出优化方案。
在流域、区域水资源规划中,应充分考虑自然生态条件,除保证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外,还应保证在枯水期为改善水质所需要的环境用水。特别是在江河上建造水库时,除应满足防洪、发电、城市供水、灌溉、水产等特定要求外,还应考虑水环境的要求,保证坝下最小流量,维持一定的流态,以改善水质,协调生态和美化环境。
(3)重点保护饮用水水源,严防污染。对作为城市饮用水水源的地下水及输永河道,应分级划定水源保护区。在一级保护区内,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的工矿企业、设置污水排放口、开辟旅游点以及进行任何有污染的活动。在二级保护区内,所有污水排放都要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水体环境质量标准,以保证保护区内的水体不受污染。
(4)厉行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的方针。加强农业灌溉用水的管理,完善工程配套,采用渠道渗或管道输水等科学的灌溉制度与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用水的利用率。重视发展不用水或少用水的工业生产工艺,发展循环用水、一水多用和污水再生回用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在缺水地区,应限制发展耗水量大的工业和农作物种植面积,积极发展节水型的工、农业。
(5)流域、区域水污染的综合防治,应逐步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对流域内的城市或地区,应根据污染源构成特点,结合水体功能和水质等级,确定污染物的允许负荷和主要污染物的总量控制目标,并将需要削减的污染物总量分配到各个城市和地区进行控制。
(6)根据流域、区域和水质管理规划,允许排入污水的江段(河段)应按受纳水体的功能、水质等级和污染物的允许负荷确定污水排放量和污水排放区。污水排放区应选择水文、水力和地质条件以及稀释扩散好的水域,对其污水排放口排放方式的设计,应进行必要的水力试验。特别是对重要水体,应以水力扩散模型为依据进行设计,防止形成岸边污染带和对水生生态造成不良影响。
第五篇:于细节处下功夫 在管理上做文章
于细节处下功夫 在管理上做文章
——让师生生命在“动感课堂”中丰盈
蕲州实验小学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是建立井然教学秩序,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近年来,我们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坚持以规范办学,推进素质教育为重点,走科学发展、内涵发展、和谐发展之路,努力推进高效课堂的深入开展,明确提出了“是、深、严、细、新、恒”的六字方针来狠抓教学管理的落实,促进了学校健康、和谐的发展,下面我就谈谈我校在教育教学管理上的一点不成熟做法,与兄弟学校共勉。
一、求是,实事求是,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深入打造高效课堂。(1)构建“动感课堂”备课模式,为高效课堂蓄势
在新课程改革之际,我校成功推广了“主体创新”课堂教学模式,随着近年大力推进高效课堂,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以前的课堂模式已不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于是,在学校教务处和教研处牵头下,尝试打造高效课堂“动感课堂”模式,着力推行“动感课堂”备课模式,立足课堂教学,走自主、合作、高效之路。即:个人主备、备课组研讨备、个性化修改备;要求在备的过程中紧抓住四个环节:巧引激趣——妙问探思——活练提能——善联广用。集体备课活动具体程序如下:首先教研组长分配各位教师应备的主要内容。备课内容应为下周的上课内容。主备人提前一周备好课后,就召开小组研讨会,先由主备人讲自己备课预设,再由其它老师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这样轮流将下周要上课的内容全部完成。集体备课研讨结束后,老师们根据主备人的导学案,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各自将导学案修改完善。
(2)推行“动感课堂”教学模式,替高效课堂导航
“动感课堂”教学模式:即“两主四步”,两条主线:师(引、问、练、联),生(研、演、辩、赛),四个步骤:巧引激趣——妙问探思——活练提能——善联广用。课堂中的互动探究是引领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手段,是构建“动感课堂”的本质。让学生更好的参与互动探究,应遵循“三动”法则:
1.主动。“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们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发展,在解决问题中学习。须做到“五让”:教材让学生自读;知识让学生探索;问题让学生解决;结论让学生概括;体系让学生构建。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地“动”起来。
2.互动。自主学习的课堂其本质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生生互动”、“生本互动”、“组组互动”,从而达到“兵教兵”、“兵帮兵”、“兵学兵”的自主有效互动学习。
3.灵动。导学案的使用就是为了让学生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组组互动”的学习过程中达到思维与情感的交流和碰撞,共同发出思维的火花,张扬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品格,从而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形成真实灵动的课堂。
(3)举行“动感课堂”教学比赛,让高效课堂升值 我校“高效课堂”工作做到了有目标,有计划,有安排,有方案,循序渐进,层层推进。
每学期,分名师“示范课”、骨干教师“优质课”、青年教师“达标课”、新教师“过关课”四个层面进行。明确了各个层面的比武目的和重点:名师 “示范课”以县市名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为对象。这类教师专业素养强,教学水平高,活动中重点是发挥其示范辐射作用,用他们的专业魅力和人格魅力带动广大教师不断成长成熟,同时也促使其力戒自身可能出现的自满心理,解决这些教师的职业倦怠;“优质课”以校级、县级骨干教师为对象,通过“学、研、备、讲、说、议、评、思”等环节,使之在全面展示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艺术的同时,也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促使其在专业上精益求精,并代表学校参加镇县市等级别的教学比武;青年教师 “达标课”以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为对象,通过开展“同课异构”的竞赛活动,对其教学基本功进行打磨,加快其成长的步伐,使之能迅速成长为学科骨干;新教师“过关课”以本新分配和新调进我校的教师为对象,通过“磨课”,侧重对其教学仪表、教材处理等技能进行锻造,促使其角色的转变,使之能迅速适应新的教育教学环境,从容立足三尺讲台。今年,在全镇新机制教师讲课比赛中,我校语、数、外三位教师都是运用“动感”课堂模式进行教学,结果,三位教师都取得了非常理想的结果,在今年全镇调研考试中,我校无论哪个年级,还是哪个学科都有不错的成绩。这只是在推进高效课堂过程中取得的一点滴成绩,只不过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二、求深,深入浅出,彻底转变观念,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只有拥有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素质优异的学生,才能更好地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因此我们将继续紧抓师德建设和师资培养两条主线,以“发展每位教师”为核心目标,发挥每位教职工的优势,让教师成为优雅的自己。
1、加强师德建设
⑴坚持以精神支撑发展,以目标凝聚人心,促使教职工能紧密联系工作实际,从不同角度诠释师德内涵,要求教师把德养放在首位,大力营造“教师喜欢学生,学生喜爱教师”的良好氛围。
⑵树立好典型。深入开展岗位争先创优活动,坚持用多把尺子来评价教师,积极开展争创“最美教师、最美班主任、最美女性”的活动,提升教师师德修养。
⑶积极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定期开展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定期对青年教师进行心理疏导,号召广大教师幸福地做教师,做一个幸福教师,使教师心理充满阳光,评选幸福教师。
2、加强业务培训 ⑴用目标规划促成长,让每一位教师依据自身三年发展规划,找准自己的发展坐标。
⑵启动名师工程。壮大名师队伍,鼓励蕲春名师、市学科带头人和在县级讲课获奖教师,以网络为载体,定期在网页上挂出优质教案,并在学校网站上设立名师简介、精彩案例、师生有约等栏目,扩大名师效应。推行名师开放周,做好示范辐射作用。设立名师研究经费,调动名师工作积极性,同时激发全体教师争当名师的热情。加强对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管理和考核。
⑶实施青蓝工程。搭建平台,采取师徒结对等措施,加速青年教师成长。对结对教师做到三定:定人、定内容、定目标。同时名师应为青年教师坐诊把脉,配置良方,全程指导,力争使青年教师早日脱颖而出。⑷加强校本培训。①坚持每周集体培训制度,围绕“高效课堂”理论组织培训,由听课转为注重语文、数学等学科方法重点进行集中“动感讲堂”培训。②坚持教师基本功培训,要以课堂教学、钢笔字、课件制作与使用,特别是电子白板的操作与使用作为重点。③坚持利用网络平台自学培训,拓宽学习渠道。④坚持开展“我与动感课堂”征文活动,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
三、求严,严于律己,严格执行教学常规,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每学期假期集训期间,学校均召开由教导主任主持,校长亲自参与,各学科教研组长及部分骨干教师参加的学校教学工作研讨会,通过研讨共同制定学校新学期的教学及教研工作计划,然后,组织全体教师进行学习,在充分学习的基础上,督促广大教师及时、准确、科学地制定出新学期的学科教学计划,并在开学一周后,对每位教师的教学计划进行视导检查,将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给广大教师,以便于他们对教学计划作进一步的修订与完善。在制定并完善教学计划的基础上,要求教师们按照《常规》要求提前一周备课并形成导学案,我们坚持从细、从严、从新的“三从原则”,将导学案撰写工作,作为提高课堂效率的突破口,同时严格规定各科均应超周备课,无备课不准上课。
课堂教学是落实教学常规的主体,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通过实行校长及教导主任推门听课制度,狠抓教学目标的落实;同时,学校鼓励广大教师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小学备课大师网等教育资源,进行电子备课,创新动感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作业的设置与辅导上,我们除严格按规定执行家庭作业量外,始终坚持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讲、有错必纠的“四必原则”,此外,为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每周三定为无家庭作业日,学校制定了《学生家庭作业量监测表》,由教导处负责跟踪监测评定。此外,我们还严格执行教师业务“月度检查”制度,每月对教师教学计划的执行与实施情况进行量化评估,强化了教师业务的过程性监测。
四、求细,精耕细作,教学管理精细化,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1、教学管理的精细化。
我们每个学期开学前,把教学常规工作要求作为教师校本培训的基本内容,在培训时,提出要求,让广大教师明确,教学常规工作做什么,怎么做,如何去做好。具体要求及做法:(1)备课要求:“六备一反思”即备目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备过程,备作业,备课后反思。集体备课由主备人在集体备课前应提供相关资源;集体备课时作为中心发言人向科组教师汇报所备内容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流程、练习设计及注意事项;将相关资料及课件等相关内容整理到年级组;全组教师互相交流、补充,根据实情,适当加减,达到资源共享。备课流程为:个人备课(资料搜集、制作课件)——集体备课(交流讨论、修改课件)——形成教案(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当加减)——教后反思(个人反思)。(2)教学突出实效性:我们对课堂教学的总体要求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潜下心来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一堂课,好的情境是前提,解决问题是核心,转变学习方式是根本,扎实训练是保证,促进学生发展是目标。两个基本关注点:学生的参与状态和学生的思考水平。(3)作业讲究合理性:采取常规+自主+探究型作业的设计,坚持既要让尖优生吃得饱,又要让学困生努力吃得消的原则。突出“四性”:针对性、层次性、探究性、多样性。“三控制”:控制作业内容、控制作业量、控制作业时间。“五做到”:发必收、收必批、批必评、错必纠、好必展。提倡分层布置作业。作业的批改要做到及时、认真、细致、规范(日期、等级或分数)、书写打勾要规范、复批等。提倡同年级同学科老师分工合作,集思广益,进行作业设计,实现资源共享。(4)辅导要有针对性。要求教师围绕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体性辅导;对作业中个别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辅导,面批面改,及时纠正。每次期考要及时对试卷分析,对学困生进行辅导,辅导要求做到“三补六多”,即补态度、补方法、补知识;课堂多提问、课后多辅导、作业多面批、方法多指导、思想多鼓励,生活多关心。
2、“细节决定成败”。
在业务检查中,我们重点查教师备课中的反思和修改,因为这些反思及修改,才是广大教师在教学及学习中的经验、教训与收获;在听评议课活动中,我们要求广大教师彻底改变过去那种“空话、套话连篇,重点、实质不见” 的评课方式,坚持从教学过程的某一点入手,从细节上去评,这样也便于教师在互动交流中共同学习与提高;在课堂教学上,我们也狠抓细节的落实,如,我们严格落实“课前一支歌”或“课前一首诗”的规定,让校园充满歌声和读书声,这看似简单的行为,却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了知识巩固和艺术熏陶。
五、求新,推陈出新,突出校本品牌,奠定学生发展基石。
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均符合学校与学生的客观实际,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我们围绕校本课程开发,打造标识教育,推陈出新,实现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突出个性特长,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1、继续开展特色课程。⑴在学前班、一、二年级每周开设一节英语课,利用校园广播坚持每天十分钟英语晨读,创设英语的氛围。⑵强化书法训练,坚持每天二十分钟的午写,用好写字软件,选好字帖,细化目标,定期考评,让规范书写成为学生的学习习惯。⑶坚持每天阳光锻炼一小时的运动底线,扎实开展大课间活动,推广校园集体舞,落实流星球、竹杠舞、抖空竹、太极拳等特色项目的练习班级,做好眼保健操,使阳光体育活动在校园内生根发芽。
2、坚持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为落实好《蕲州实小主题阅读实施方案》,学校定期添置大量儿童文学和中外名著,坚持“一诵三读”(课前十分钟背诵名言警句,早上、中午和晚上抽出时间阅读课外书),实现课内外海量阅读,扎实开展“六个一”活动,即:每周一首课外古诗和一则名人名言,每周四下午一节课外阅读课,每学期最少读一本课外读物,写一本读书笔记,每两天一则日记。引领学生读名著、看名片、诵读经典诗文活动,提升学生人文素质,做一个“有根”的人。
3、满足个性需要,提供展示舞台。坚持开办兴趣小组,如绘画、电子琴、合唱队、葫芦丝、舞蹈、武术等,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能力。经常举办各种比赛活动,如朗读比赛、讲故事比赛、新体操比赛、校园集体舞比赛、作文比赛、运动会、读书节、英语节、科技节等。
六、求恒,持之以恒,推进高效课堂,办人民满意教育。
我们清楚地知道,高效课堂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课改之路曲折而漫长,责任与使命并存,艰辛与喜悦同在,它要靠我们作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在一年年点滴的量变积累中,而最终发生质的飞跃,因此,我们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征程中,有足够的信心与恒心来迎接任何困难与挑战。“动起来,让每个生命都出彩”是蕲州实小的教育理念;打造优质教育,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是蕲州实小矢志不渝的追求;“面向全体,让学生全面发展,让家长放心,社会放心”是蕲州实小郑重的承诺。蕲州实小将借助本次会议精神,为实现“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的办学方针,再定新目标、再树新形象、再立新业绩、再造新优势、再创新局面,沿着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轨迹,向着创建黄冈市名校的目标迈进!
最后,欢迎与会各位领导专家同仁莅临蕲州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