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批评”的技巧
“批评”的技巧
尖锐的批评,常常会伤害小学生的自尊心,引起他们的不满,甚至抵触,很难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在素质教育中教师如何正确有效地运用批评方法达到育人的目的?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和多年实践,我们认为下列方法是可行的。
一、微笑
用微笑方法去批评学生,实际上是一种动之以情的教育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学生细微的违纪
行为或偶尔为之的过错。比如学生在课堂上思想开小差或是课后骂人一句,这时教师对他(她)微微一笑,他(她)就会意识到自己的不对。
二、提醒
这种方法适用于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小,辨别是非的能力弱而导致出现的错误。例如:喜欢帮助人是小学生的一大特点,但往往会在不考虑帮助的内容、方式、目的和性质的是非曲直情况下见“义”勇为,最后导致错误的发生,像替同学做作业、帮伙伴打架等。这时教师不能够毫不留情地予以严厉指责或无情处罚,而应该及时提醒他“这种帮助人解决困难的精神固然可嘉,但这种帮助的内容、方式却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既不利于被帮助者的进步,更不是一种真正的友谊。”使他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已构成错误,并谆谆教导其以后改正,不要重犯。
三、鼓励
缺点错误改正后,过了一段时间,在内外因的诱导下,又会偶尔重犯同类错误,这是小学生中经常发生的事,此时教师若严厉训斥、新账旧账一起算,则会大大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上进心,师生之间甚至会产生对立情绪。若教师用鼓励方式去促进,效果会大不一样。语重心长充满信任的鼓励,较之板脸瞪眼的呵斥“屡教不改”效果要好得多。
四、谈心
学生的不良行为出现后,教师不能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去压服,而应以亲和平等的态度,和颜悦色地找其谈心,指出不良行为产生的后果及改正要求。如初夏来临,学生听课容易疲倦,打瞌睡现象时有发生。发现学生打瞌睡时,老师可相机走近他并轻轻摇醒他,待下课后再与之交谈:“是我的课讲得不好,提不起你的兴趣,还是你昨晚没睡好以致今天精神不振呢?”这种朋友间的情感沟通,既能使学生为自己没能认真上课深感惭愧,又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谦和、诚恳和关爱。
五、沉默
面对学生的不良表现,老师若微露不悦或沉默不语,就会给学生传送一种心理警示信息,并由此领悟到自己的过错。这种批评可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例如课堂上一些学生会埋头做小动作,老师适时突然中断讲课,短暂沉默一会儿,做小动作的学生就会警觉起来,注意力也就集中了,这比大发雷霆更有利于维持教学秩序。
六、告诫
如果学生严重违反了规章制度,破坏学校纪律,造成了一定影响,并且不是初犯,老师就必须在调查清楚事情真相的基础上对他进行具有说服力的严肃批评,绝不能姑息迁就。但是必须注意,使用这种方式时,批评的内容一定要有根有据,切忌臆想发挥;批评的语言一定要准确集中,切忌含糊分散;批评的态度一定要诚恳尊重,切忌威胁鄙夷;批评达成的目标一定要端正适度,切忌歪斜拔高。总之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和人格,要在议事剖理过程中告诫学生,使他充分认识到自己所犯错误的危害,充分感悟到老师对他的善良用心和殷切期望,从而增强改正错误的勇气和决心。
小学生是发展成长中的人,在错综复杂的主客观因素影响下,难免会发生这样那样的缺点错误。批评是教师引导学生改正缺点错误,提高整体素质常用的教育手段,也是一门内涵丰富的教育艺术。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应该十分讲究批评艺术,通过批评送给学生矫正不良行为的自信、勇气和力量.
第二篇:批评言语技巧
班主任要注意对学生表扬批评的言语技巧。班级管理工作中,表扬与批评是班主任做好工作的重要手段。表扬与批评都会对学生的情绪、感情、心理、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只有适时、适度、有效的表扬与批评,才能起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达到既定的教育目的。因此,要做好班级工作,班主任必须掌握必要的表扬与批评的言语技巧,对于自制力相对较差的学生来讲,批评更显得尤为重要。班主任要选择批评的场合与时机。对于自尊心和独立性较强的学生,班主任一定要选择恰当的批评时机和场合,才能达到教育目的。一般来说,对于个别同学批评宜单独进行。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选择不同的批评场合与时机。对于那些一时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比较固执的学生,可以适当在办公室进行批评,借助其他教师言论的旁敲侧击,使其及时认识并改正自己的错误;对于自尊心很强又“爱面子”的同学,则应以单独聊天的方式进行批评,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让其在与老师平等交谈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只有被批评的错误具有代表性,批评一人可以教育全班学生时,才可公开批评,起到对全班同学“敲警钟”的作用。另外,对于学生缺点错误的批评应随机进行,切不可等错误积累到一定程度才采取措施,应随时发现,随时批评。还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批评方式:
1、一针见血。部分学生自觉性较差,犯了错误很难自我认识,且性情固执,不愿认识和改正错误。对这类学生的批评,不要含糊其辞,宜把错误直接了当地指出来,使批评富于针对性,从而达到快速教育的目的。
2、启发暗示。对不易接受“一针见血”批评的学生,缺点错误不十分严重的学生,应该采取启发、暗示、诱导的方式,用委婉的言语达到批评的目的。
3、点到为止。对于自尊心很强,自觉性和悟性较高的学生,批评尽量不用激烈的言辞,也不能罗唆不休,只须指出问题,点到为止
4、以鼓励代批评。对一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学生,一般宜通过鼓励达到批评的目的。
使他们从鼓励中发现不足,看到希望,增强信心。
班主任是班活动的协调者,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在多年班主任工作中,我体会到最深的就是这一点。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表现。而良好的师生关系又是推动学生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作为班主任,我经常到班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当他们遇到困难时,要切法帮助解决。有好多家境困难的学生都得到我和班集体的资助,这些同学就充分感受到集体对他的重视和关心。除了关心之外,班主任还应时常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及时纠正他们的不良行为。当发生不良行为后,不能只责骂,要采取适当方法,和学生分析,并及时联系家长做好思想工作。如我班一名男生,他经常违反纪律,曾多次参与打架,而且性格倔强。针对他的情况,我及时与他家长联系,对他做了大量思想工作,让他感受到老师是他的朋友,是真正关心他的。结果,他明白到自己的错处,认真改进,取得一定的进步。
但在现实的教师批评学生中,许多教师往往会认为批评就是“挑毛病、找错儿”。带着这种观点,在批评学生时,常常采用尖刻的数落、粗暴的训斥和恶意的挖苦,结果导致学生对老师产生恐惧、反感、憎恨,以至酿成一些不良的后果。
有学者认为:“过度的严厉会造成恐惧,过分的温和则会有失威严。因此,聪明的教师不会严酷得使人憎恶,也不会温和得让人胆大妄为。”
因此批评学生一定要讲究艺术,把握好尺度。
一、寓批评于身教中
教师的行为原本就是学生的风向标。学生就是教师的影子,他们的言行处处折射着教师的形象。
因为来自农村的孩子大多数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所以我班的教室除了一日三次的打扫卫生之余,教室里还是经常看到垃圾,有废纸、食品袋、笔芯等。多次的教育几乎没什么效果,无奈之余,采用了班干部监督和扣分制,结果在一段时间内有了一些效果,但不久之后又“涛声依旧”。
直到有一天,我实在看不过去,便自己弯下腰捡起了废纸,旁边一位女同学马上就帮我一
起捡了。我突然得到启发,以后经常主动去捡班里的垃圾。渐渐的班里越来越多的同学会主动去做这件事情了,那些有乱扔习惯的同学也感到不好意思,渐渐地改掉了这一坏习惯。可见,教师的行为是最直接、最形象、最有效的批评方式。
二、寓批评于关爱中
“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我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认为:表扬是爱,批评也同样饱含着对学生的爱。
教师只有把自己当成学生的朋友,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在批评教育时,力求点到为止,留有余地,给学生一个自我批评、自我教育的机会。
比如看到学生在教室的走廊上玩篮球,打破了窗户的玻璃,还差点打到了同学,如果此时教师不问具体情况,张口就训斥学生:“你总是违反校规校纪,做事莽撞,惹是生非!” 这种斥责式的批评,学生一般难以接受。
如果,此时换一种方式,对学生说:“教室的走廊上场地小,玩球很危险,不但容易伤到别人,同时也会容易伤到自己,还会给同学的行走带来不便,你课间喜欢运动是好事,老师希望你选一个能尽情玩又不会有太大危险的地方,好吗?
这样,被批评的同学会认为教师完全是为自己和同学的安全考虑,自然会主动承认并改正错误。
三、寓批评于尊重中
处在初中年龄段的中学生,他们都有较强的自尊心。教师在批评中应注意把握批评的尺度,才能收到批评的效果,反之,不仅没有效果,甚至会激化师生的矛盾。因此,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注意不同性格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场合(指课堂上或课堂下),采取不同的批评方法,不能随心所欲和信口开河,尤其不宜在大庭广众的课堂上和异性面前指名道姓批评学生,令其尴尬和难堪。批评中更不能咒骂、讽刺、挖苦学生,不拿学生非原则性的个性习惯做文章,不宜过早下断结论,要采取平等、商讨的态度,多用揭示语,启发学生思考,进而认识自身的问题。倘若教师在批评中果真平等地尊重学生的人格,那么学生也会很尊重你,乐意接受你的批评,这样的批评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我经常会碰到这样的事情,有一些学生因为一时的疏忽,犯了一些错误,但他马上又认识到了,并要求老师不要在班里批评他,他保证以后会改正。学生既然有这样的认识态度,做老师的应该感到高兴才是,当然绝对不会违背他的意愿,而且当他看到老师这么尊重他,下次有类似的事情发生,他也会愿意与老师交流,那么老师做起思想工作也就容易许多了。
四、寓批评于激励中
有效的、成功的、具有激励性质的批评,可以改变一个人,塑造一个人,可以将一个人引向成功。
相反,一个有伤自尊心、令人泄气的批评则会让人从此一蹶不振,失去前进和向上的动力。比如:有一次,我接任了一个比较乱的班级,其中有一个特别难管理的学生,被前任班主任称作“刀枪不入”型人物,也就是说软硬兼不吃的人。一学期下来检讨书是成堆的,但还是错误不断,打架、上网、逃学、上课吵闹等样样照来。为此,我想了一个办法,故意装作对他以前的所作所为不是非常的了解,而是在一次小小的违纪事件发生以后,找到了他。跟他说:“经过这段时间对你的观察,发现你是一个很好动的学生,而一般好动的学
生都非常聪明的。根据我上数学课时你的反应来看,你确实很聪明,像你这样的学生,老师不重用你实在觉得可惜。今天老师请你回去思考一下,你觉得你能当个什么班干部,为班里做点什么呢?明天来告诉老师,好吗?”可能是自己长期以来都已经习以为常被当成无用的学生了,第二天,他居然跟我说:“老师,你看错人了,其实我是一个没的救的学生,不要为班里惹是生非就已经很不错了,还能为班里做事?老师你这么看得起我,我真的很感动,以后我尽量不为班里惹事了,当班干部就算了吧。”听到这里,我真的是很高兴,说明我计划已经成功一半了,我当然不会就此罢休,马上说到:“老师是真心实意想让你当班干部的,我看你在同学中挺有威信,虽然以前没做过班干部,但我相信以你的聪明,应该不会难学的,你就先做副班长,多向班长学习,快点把工作做好,当好老师的小助手,让老师有更多的精力去钻研教材,把你们的功课教好,好吗?”听我这么说,他也就没再推辞了,说那就试试看吧。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虽然还是要犯些错误,但错误明显比原来少了、小了,而且每次犯错,他都有些不好意思,我就经常鼓励他,说他在班干部工作中,有哪些做的很好,让老师很佩服等等,顺便再指出平时哪些地方应该加以注意的。在最后毕业时,虽然他还没有改掉所有的毛病,但已经基本上不犯大的错误了。后来他还在同学、家长面前却时常提起我,说我对的鼓励让他终身难忘,而且让他觉得自己原来还是挺能干的,并不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
五、寓批评于宽容中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少一些严厉,多一些宽容。
许多老师总是在苦苦地追求着学生的那种“白璧无瑕”的完美境界:
学生一时不听话,他们就气愤不已,吹胡子瞪眼;
学生一时做得不合己意,他们就经常随口而出:“怎么这么苯?”
学生一时成绩不好,他们往往会才采用简单粗暴甚至体罚的方法对待学生;„„
久而久之,学生不论做什么事,都往往局限于一个框框内,如同惊弓之鸟,不敢越雷池半步。结果导致学生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多彩多姿的生活被剔除了,学生的天真无邪和好奇心也被扼杀了。
因此,作为老师要多给学生一些宽容,善待学生的“黑点”并加以正确的引导,那么,你将会得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喜悦。
有一次,我班的一位任课教师由于大意,下课时把包放在了讲台上,这时我班的一位男生看到了包里露出了一个皮夹,他于是就走到了讲台边,用报纸挡住了其他同学的视线,拿走了皮夹,由于班里人多,有几个男生已经看到了他的行为,虽然没看到他拿着皮夹,但已怀疑他从老师包里拿走了东西,于是就赶紧告诉了那位老师,这位老师赶紧看了一下包,发现钱包没有了,于是马上把那位男生叫到办公室,追问钱包的下落,结果他却坚决不承认拿了钱包。因为他很清楚,拿走了老师的钱包,这一罪名可非同小可,弄不好是要处分的。但另一方面,我发现他其实也很心虚了,一直低着头。我想,他也是一时的贪念吧,也不能说他的品行能坏到哪去。于是我就很诚恳地对他说:“老师知道你也是一时的糊涂,根据老师平时的观察,你的品质还是不坏的,老师给你一次机会,只要你以后保证不犯了,这次的事情老师再给你一次机会还是可以的,但老师也要看你对这件事情的态度,希望你好好想想,也给自己一次机会,如果你将来有好的表现,老师保证只字不提这次的事。”听了我的劝告以及对他宽容的做法,他表示要好好改改自己的这一不良行为,并拿出了钱包。以后他的表现也证明了这次对他的宽容的处理方法是正确的,因为再也没听说他发生
过类似的事情了。
教师在批评学生的时候,一定要给学生留下这样的感觉:你仍是我的学生,犯了错不要紧,我相信你一定会改正。
当然,在执行宽容这种批评方法时,我们一定要明白:什么时候可以宽容,什么时候绝不姑息,是悄悄地宽容,还是明明白白地告诉学生事不过三,这些都是要有尺度的。
六、寓批评于无声中
心理学家莫勒比恩有一个公式值得借鉴:感情表露=7%的言词+38%的声音+55%的面部表情。在进行个别谈话时,教师亲切、真诚、自然的表情,不仅有利于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和对立情绪,而且会使学生感到教师对他的关怀与爱护,从内心萌发和增强对教师的尊敬和信赖。所以教师在与学生进行个别谈话时,要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事和不同的环境与气氛恰当地、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曾有这样一个事例:一个学生经常缺课,有人把他告到了校长那儿,校长经过了解,发现他去玩康乐球。于是校长便到康乐球室找到了他,站在他背后。他发现校长严肃地看着他,一言不发,便放下球棒跟着校长回到了学校。一路上,两人都不说一句话,到校后,校长只用手朝教室一指,他便进教室去上课了。以后校长再也不提此事,下课也不找他,结果他连续几天都心事重重。后来他自己到校长办公室去找校长,“校长,你什么时候批评我啊?”校长说:“不必了,你现在不迟到不旷课,又没有什么错误,批评什么?”他如释重负地笑了。长大后他对这件事念念不忘,他说:“如果校长当时骂我一顿,我也许早就忘了。校长越是不说,我自己就越是想得多,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这个例子生动地说明了“无声批评”的巨大作用。在学校教育中并不是所有的批评都必须有声地进行,有时无声的静场反而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我们在批评学生时,也不妨试试无声的批评或惩罚。比如当你步入课堂,看到喧闹不止的情景,不妨静静地站一会儿可能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以上就是我在平时教育学生时总结出来的一些批评的方法与技巧,尽量让批评在踏雪无痕中进行,并收到良好的效果。
当然,批评一定要遵循一个重要的原则:对事不对人,不能因为学生在某件事上做错了,就一棍子打倒,将整个人都否定掉了。
我们的批评应该是善意的,而非恶意的;
我们的批评应该是激励的,而不是打击;
我们的批评应该本论文由无忧论文网整理提供是维护人的尊严,而不是辱没人格;是爱而不是恨,是藏在严峻的外表下深沉的炽热的爱!
人们常把教师比喻为园丁,把学生比喻为一棵棵正在成长的小树。小树苗想长成参天大树,需要园丁不停地为其浇灌、施肥、剪枝和除虫。
假如我们把表扬当作施肥、浇水,那么批评就是剪枝、除虫。
要想让你的批评成为点石成金的魔戒,要想让学生们因你而从执迷不悟中豁然开朗,那么,你的批评中必须蕴含着爱、蕴含着真正的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张利主编.没有不上进的学生.《名师最有效的激励智慧》.九洲出版社.2006,1
第三篇:批评的技巧
批评也是一种艺术,是改善管理的重要手段。好范文版权所有,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在管理心理实践的过程中发现,许多组织死气沉沉,机制僵化,人们缺乏积极性创造性,都是批评不当的结果。
一、确认批评的原则和目的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原则和目的,批评也不例外。很多人把批评仅仅简单地理解为工作以外的事情,而不
是当作完整的一件事,这往往造成混乱和迷失,引起批评无效或不良后果。
如果仅仅是不满情绪的发泄,那可以免了。因为你不能通过批评得到什么,反而会不利于将来工作的开展。
在批评手下的时候,一定要明白,下属本来就是不如你。他们可能在某些方面比你出色,但从整体来说,还是比不上你,比如资源和经验不足等。要分析批评的目的是什么,你要通过批评对将来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二、批评实施的步骤
在批评中,首先要肯定他所做的事情中的好的部分。你要把它看作他以后工作的积极性和动力。锐气磨掉只能让他不敢承担责任,不敢挑战自我,主动突破。
其次,明确、直接和客观地指出他的不足或错误。并说明这种不足和错误对组织和他个人都将承受什么。但是也要说明,不足是可以弥补,错误是能够改正的。给他指出方向,但仅仅是方向。不要具体告诉他应该怎么做。这样,他才不会依赖性强。不敢自己思考。或仅仅是你的思想的操作工具。
然后,要注重人的培养。成长性是个人在组织中追求的一个目标。教他并且让他成长,能够得到对他的最大激励。这种境界的提高,往往能够消除他受到批评以后的不良情绪,反而让他动力更足。
三、可以体现艺术的方面
在批评中,一般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批评的艺术:
⒈语言
⒉时间
⒊方式
⒋规划性步骤
⒌客观性好范文版权所有,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
⒍到位
四、风险规避以及不良影响消除
任何批评都会造成不良情绪。
负强化的作用就是纠偏。
五、批评结果或效应评估
批评就是为了改变。这种改变是什么,是否异化,就需要跟踪评估
六、其他注意事项
系统性。不要将批评与环境割裂,与形势发展割裂。
批评其实是心战的重要手段之一。是用以精神控制的有效措施。不要错过任何洗脑的机会,这才是真正管理的成功。
《批评的技巧》
第四篇:批评学生要有技巧
批评学生要有技巧、有境界
许多班主任都很苦恼的一个共同问题是:学生犯了错误,怎样批评教育更好?比如有这样一部分学生,犯错误时教师批评他,他们当面说一定会改正,但过后还有犯类似的错误。时间一长,有的学生似乎不再惧怕老师的批评,而现在的教育环境下教师也不敢对学生过分批评,害怕对学生心理造成不利影响。请万老师能够给予解答,谢谢!
——鄢陵县三高 王伟锋
有学生的地方就会有教育,有成长的地方就会有错误。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该如何进行教育,这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价值问题。
说它是技术问题,实在是因为这其中是富含技巧的。
我以前读书时,我的班主任很善于批评学生,很多次,她的话让我脸红,我知道她在批评我,方式却很巧妙。
有一段时间,班级自习课纪律不佳。她在全班说,有一些同学,自习课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甚至包括极个别成绩很优秀的同学。说完,她的眼光在全班扫了一遍,所有的人都被她扫到。我隐隐觉得她应该是在说我的,虽然我最多只有过一次自修课说话的记录。
又有一次,我上课的时候坐姿不够端正,自己并没有意识到。她突然停下来,指着一个小组说,这个小组的同学,上课到现在,一直保持很好的坐姿,提出表扬。我心头一凛,马上正襟危坐。
我的字在同学中写得算好的,因此有点浮躁,只要同学夸我字写得好,我甚至连检讨书都愿意帮他写。老师看在眼里,却不明说,只是不经意间当着我的面表扬一位同学,你的字写得像是模板刻出来的一样,而且,更重要的,你从来不炫耀。
每个人都会有起伏,我也不例外。我的班主任很少对我提出表扬,为数不多的一次表扬却是,你这学期表现特别稳定。重音在“这学期”三个字。我马上回想上学期,的确有些波动。于我而言,这哪里是表扬,简直就是迟到的批评。
像我这样有悟性的学生,批评可以点到即止。对于那些过于调皮的学生,直面问题或许是更佳的选择。对此技术掌握得炉火纯青的教育家是陶行知,他奖励学生五颗糖的故事广为流传。故事是这样的:
陶行知先生在担任一所小学的校长时,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块砸班上的同学,当即制止了他,并要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
放学后,王友已经等在校长室准备挨训了,陶行知却掏出一块糖果送给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王友惊异地接过糖果。随后,陶行知又掏
出一块糖果放到他的手里,说:“这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王友更惊异了,眼睛睁得大大的。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到王友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王友感动极了,他流着泪后悔地说道:“陶„„陶校长,你„„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陶行知满意地笑了,说:“你能正确的认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可惜我只有这一块糖果了,我的糖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完了吧!” 说完,陶行知走进了校长室。
陶行知的批评技巧已经超越了技术层面,而进入价值层面。换句话说,高超的批评技巧不是想出来的,而是悟出来的。而悟,需要修炼。
当前,教师批评陷入困境的模式基本是以下的“六步曲”:
一、学生犯了错误;
二、教师批评他;
三、学生当面表示要改正;
四、回去之后不久再犯;
五、学生不再惧怕教师的批评;
六、教师不敢拿学生怎么样。到了第六步,教师黔驴技穷,举双手投降。
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这“六步曲”:
第一步,学生犯了错误。这再正常不过了。有不犯错的学生吗?没有。有不犯错的人吗?没有。人是在不断的试错中成长的,学生当然也是这样。其实,中小学是青少年学生犯错的黄金时期,现在的犯错是为了以后的不再犯错,此时不犯,更待何时?如果这样理解,教师就释然了。
更何况,如果有些孩子一点不犯错,那才真的可怕。我读过一篇文章,叫做《乖孩子才是真正的问题学生》,讲得极有道理。那些教师眼中的乖孩子,心灵受到压抑,无法正常健康地成长,日积月累,会产生心理扭曲。进入成人社会,可能会产生大麻烦。所以,如果教师真正为学生成长考虑,他所要担心的,不是学生犯错,而是学生不犯错。偶然犯点小错,引起自己和他人警醒,就不会犯大错;从来不犯错,在不知不觉之中,大错已经铸成。
第二步,教师对犯错的学生进行批评。如前所言,批评是需要技巧的。采取不正确的方式进行批评,那也是犯错。我有一次在大学里进修,讲课的是一位年轻教师,他讲得很认真,无奈教室太大,听课的人有200多,有些学生听得不太认真。我前排的一名学生从上课开始就一直和旁边的人说话,声音越来越响。年轻教师停下来,从很远的讲台前伸出手指,很生气让这名学生站起来。出乎我们意料的是,这名男生竟然反过来指责教师讲话声音太轻,他根本听不见。后来又大声抱怨学校只顾赚钱,把几个班级的学生凑在一起上大课是不负责任的行为,一时间竟然赢得许多人的支持。教师眼看形势不妙,只好偃旗息鼓。
我们常常在批评学生的时候遭致学生的反抗,例如,学生会说,张三也是这样做的,李四也是这样做的,老师为什么不批评他们,只批评我?教师通常会反驳,不要管别人,管好你自己。这句话,我们扪心自问,是有问题的。事实证明,它不能说服学生。学生即便承认自己犯错,也仍然要抗议教师的不公以及批评的不当。耶稣说,不要批评他人,以免被人批评。
在没有掌握好的批评方式之前,还不如不批评。
第三步,学生当面承认错误。许多教师以为到此问题就宣告解决,却不知这才是问题的开始。要知道,在强权面前,口是心非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选择。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如果我是一名学生,犯了错误,只要智力正常一些,最多略作抵抗,最终一定是要低头认错的,虽然心头有许多不服气。
判断学生是口服还是心服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允许学生和你进行辩论。不是依靠威权压人,而是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和学生在一个平台上公平公正地PK,此时学生的口服一定也是心服。
第四步,学生继续犯错。不要说那些态度诚恳、屡教不改的家伙了,即使是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而真心悔改的学生,指望他不再犯错,也是过于天真的想法。如果世界上的所有错误我们都只犯一次,所有人都可以直接修炼成圣人。问题是,我们自己能够做到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给学生时间,给学生空间。人总有糊涂的时候,尤其是学生。既然容忍他糊涂第一次,不妨容忍他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又何妨?相信他会有幡然悔悟的那一天。
一位父亲这样教育他的儿子,你要好好学习,你老爸我当年就是因为不懂事,学习不认真,现在后悔莫及。你可不能再犯老爸的错误了!由此可见,再调皮的人,最晚到成为父亲之后,必有醒悟的那一天。教师的任务是让这一天尽量提前,而不是立马实现。
第五步,学生不再惧怕教师。这才是问题的核心。我们说批评更是一个价值问题,就在于,假如你碰到一个类似于王友这样的学生,你用陶行知的方法去“批评”他,也不一定收到大师那样的效果。同样的话,换不同的人说,甚至会产生截然相反的效果。所以,方法不是关键,人才是关键。
天子无德,老百姓都可以起来造反。一位将军被解职成布衣,手中没有任何权力,走进军营,却仍然得到老部下一如既往的拥戴。原因何在?不外乎威信二字。威信有两种获取途径,一种以威取信,另一种以信取威。前者易,后者难。然而易则短暂,难则长久。学生不再惧怕教师不是学生的问题,恰恰是教师的问题。
第六步,教师不知该怎么办。不知道怎么办,就不要怎么办。没有金刚钻,就不要揽瓷器活。批评是一种需要高度技巧的教育方式,在没有掌握足够的技巧前,无为而治至少不是一个坏的结果。那些因为教师一句批评的话而导致学生自杀的事件也不是绝无仅有的,陷入漩涡中的教师可能觉得很冤,然而,过度的批评必将伤及自身,这原是他们在批评前就应当想到的。
卢梭的方法比较绝,这个人倡导自然教育,也和大自然一样的无情。他说,小孩子如果犯了错,一定要让他承受犯错的后果。例如,他把窗户打破了,冬天,北风那个吹,屋子里冷得不得了。卢梭说,不要修,也不要糊。让小孩子冻上一段时间,不用说一句话,他以后自然会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惜那个窗玻璃。
把卢梭的方法稍稍转化一下,就可以避免教师批评学生导致的冲突问题。卢梭的思路是转移批评的主体,学生犯错,为什么非得是教师批评他?除了教师,难道没有第三者了吗?换作是我,至少可以这样做:带着班委,制定一个班规,把学生可能犯的错误都列上,包括处罚
措施,全班表决通过。接下来,对于违反此班规的学生,教师不必出面批评,那是纪律委员的职责。如果生出恻隐之心,或许还可以出面为一些学生求情呢,就像当年西安事变之后,蒋介石授意军事法庭宣判张学良10年有期徒刑,随即马上发布总统特赦令。总而言之,我们何必要站到学生的对立面上去呢?
几年前,我曾经写过一篇关于批评的文章,叫做《批评的境界》,其中有这么一段:
批评也有四个境界。第一个境界,看谁都不顺眼,到处找茬,其实自己做得比谁都差,但自己永远是对的,别人永远是错的。第二个境界,有自己为人处事的准则,如果别人不能做到,则不会轻易罢休,看起来是对事,结果却是伤人。第三个境界,对其他人所谓愚蠢的错误不轻易发表评论,偶尔会以过来人的口吻提一些忠告,有时候也给予帮助但很少怜悯。第四个境界,随心所欲不逾矩,自己几乎不犯错,遇到别人犯错,哪怕伤害到自己,也报以宽容一笑。
教师批评学生,是为了让学生感悟道理以及获得情感认知。而要达到这一目标,有许多途径和方法,绝非批评一种。不要批评学生,唯有批评自己。当教师悟道的那一天,他的微微一笑可胜过千万批评的话语。
第五篇:班主任批评的言语技巧
班主任批评的言语技巧
班级管理工作中,表扬与批评是班主任做好工作的重 要手段。表扬与批评都会对学生的情绪、感情、心理、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只有适时、适度、有 效的表扬与批评,才能起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达到既定的教育目的。因此,要做 好班级工作,班主任必须掌握必要的表扬与批评的言语技巧,对于自制力相对较差的职中生 来讲,批评更显得尤为重要。
一、批评的场合与时机
对于自尊心和独立性较强的职中生,班主任一定要选择恰当的批评时机和场合,才 能达到教育目的。一般来说,对于个别同学批评宜单独进行。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选择不 同的批评场合与时机。对于那些一时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比较固执的学生,可以适当 在办公室进行批评,借助其他教师言论的旁敲侧击,使其及时认识并改正 自己的错误;对于自尊心很强又“爱面子”的同学,则应以单独聊天的方式进行批评,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让其在与老师平等交谈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只有被批评的错 误具有代表性,批评一人可以教育全班学生时,才可公开批评,起到对全班同学“敲警钟” 的作用。另外,对于学生缺点错误的批评应随机进行,切不可等错误积累到一定程度才采取 措施,应随时发现,随时批评。
二、批评的方式
1.一针见血
部分职业中学的学生自觉性较差,犯了错误很难自我认识,且性情固执,不愿认识和改正 错误。对这类学生的批评,不要含糊其辞,宜把错误直接了当地指出来,使批评富于针对性,从而达到快速教育的目的。
2.启发暗示
对不易接受“一针见血”批评的学生,缺点错误不十分严重的学生,应该采取启发、暗示、诱导的方式,用委婉的言语达到批评的目的。我班有名学生,本来很聪明,基础也不错,但 学习目的不明确,不喜欢上文化课,对专业课也不去认真学习和钻研,且经常迟到、早退、旷课。如果长此以往,一名很有希望的学生很可能因此贻误终生。对此我多次找他谈话,给 他指明社会形势和知识的重要性:“我们生活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只有知识 技术和能力才是立足社会的资本,既将到来的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作为跨世纪的 青年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术,才能有利于国家、社会和自身发展……”通过多次启发教导,这名学生终于明确了努力的 方向,认识到自己以往的错误,开始努力学习文化课、专业课,成绩也很快提高,并提前一年参 加职校对口升学考试。
3.点到为止
对于自尊心很强,自觉性和悟性较高的学生,批评尽量不用激烈的言辞,也不能罗唆不休,只须指出问题,点到为止。我班有名女同学和别班一名学生发生早恋,还经常以学习为名到 他班闲谈,影响很不好。该女生自尊心较强,我找她谈心:“学生的天职是学习,只有在学 校学好知识,将来才能立足社会,如果在校期间因为不应该的事情耽误学习,可要懊悔终生 啊!”这个女生当时脸红了,只说:“老师我明白了。”从此,她成了我班学习最刻苦的一 名学生,经常找我谈学习和生活,早恋终止了,还报名参加了建筑专业对口升学考试。
4.以鼓励代批评
对一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学生,一般宜通过鼓励达到批评的目的。使他们从鼓励中发现不 足,看到希望,增强信心。我班一名班干部,工作一直积极主动,学生工作做得很不错,深 得老师赞许和学生认可。但有一次,他因为意外的原因,在组织一次全校性的班级活动时,搞得很糟,部分同学对此表示不满,该同学就背上了思想包袱,工作再不像原来那样积极、主动、热情了。我找他谈话:“你以前的工作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不能因一时的失误就失 去信心,只要今后在工作中更认真、细致,你就会取得更好的成绩。”从此,这名学生又 开始积极主动进行班级工作,成效一直不错。
另外,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还可采取自我批评、集体舆论帮助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