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技术发展推动经济发展
技术发展推动经济发展
当代技术基本特征与主要贡献
主要贡献
当代技术发展给人类生活、生产带来最重要影响的有两类:信息与通讯技术和生物技术。网络时代对人类发展的主要贡献集中在以下方面:
第一,不仅扩大了人类的信息量并使得信息交流成本下降,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还打破了传统上的人类发展障碍,即信息技术打破了人类之间的知识障碍,参与障碍和获得经济机会的障碍。
第二,改变着创造与传播技术的方式,表现在:(1)市场竞争进一步激烈,技术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2)全球化的知识定价规则发生作用,提高了技术的市场价值,刺激了技术创新活动,改变了发展中国家技术交易的成本。
第三,私营部门越发成为技术开发主体,它们在高风险投资领域内也日益活跃。第四,全球化的高级技术人员劳动市场已经形成。
第五,世界范围里形成许多重要的全球化的技术开发、革新中心,为全球技术进步创造了充满活力的环境。
国家之间存在的技术差距问题
技术发展差距可以通过以下方面进行了解:
第一,研发支出差距,R&D/GDP指标反映,在OECD国家平均为2.4%,东亚国家平均为1.3%,南亚和拉美国家平均为0.6%,东欧与独联体国家平均为0.9%。
第二,(10万人均)从事研发活动的科学家与工程师的比例,在高收入国家平均为3127,在中等收入国家平均为687,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平均为152,全世界平均为959。第三全球技术创新中心主要聚集在北美、欧洲和澳洲,在亚洲则聚集在日本、韩国以及中国的台湾(台北与新竹)。
第四,风险资本的分布情况:2000年美国为1031亿美元,英国29亿美元,日本17亿,德国12亿,法国11亿,香港7亿美元,以色列4.7亿美元,印度3亿美元,中国8400万美元,韩国6500万美元。
发展中国家技术风险管理
鉴于技术发展对经济社会带来的潜在灾害,发展中国家在制定有关引进、发展技术方面往往处于犹豫不决状态。肯定地讲,技术变革是有风险的,关键在于技术管理,这可能是发展中国家的弱点。
发达国家在历史上也遇到同样的困境,它们的经验是,将技术变革的好处最大化,同时将技术变革的风险最小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政府而言,技术风险管理应该注意以下方面问题。第一,技术变革对经济社会存在的各种潜在好处是巨大的。尽管人们无法准确比较“变”与“不变”状态下的福利计算,但是所有人类福利指数都说明,积极进行技术变革的国家在所有方面全然优于排斥技术变革的国家。
第二,技术变革给人类带来的最重大的潜在的两类危害是: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和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的危害。
第三,在技术变革的选择问题上,政府应该关注公众舆论的作用。
第四,政府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风险管理能力,在这方面主要做好以下工作:(1)尽量利用科学信息,把不确定因素转变为风险。(2)加强风险交流工作,即所有利益相关者应该有表达
各自意见(风险担心)的机会,这有助于发展透明的、可靠的决策机制。(3)有助于安全使用技术的条件是创立灵活的制度,反应敏捷的管理机构,和一系列替代技术。
第五,发展中国家应该看待自己在技术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针对这些不足进行改革和创新。就观察的情况看,这些不足主要包括:(1)业务熟练人员缺乏,(2)资源、经费不足,(3)技术推广方面的传播战略无力,以及(4)缺乏反馈机制。
第六,政府应该积极对技术风险带来的挑战制定国家战略,国家技术风险管理战略需要包括以下内容:(1)向技术领先的国家学习有关制度建设、标准建设的方式方法,结合本国实际确立有关技术开发政策,适用技术标准。必要时,可以先直接移植外国先进的标准,再结合本国实际进行调整。(2)通过地区间的合作,使有关技术标准、技术安全标准协调一致。(3)加强技术发展的监管机构。(4)调整舆论。(5)加强开展国际合作,积极分享信息和经验。
(6)注重发展本国的科研技术创造能力和推广能力。政府与市场结合,共同培育鼓励一种不断提高人们开拓、创新、冒险的自由发展的环境,将特别有助于国家技术发展和技术变革。第七,上述(6),可以被称为旨在释放人的能力的国家战略的基本原则。按照此原则,国家、政府应该积极创造一种鼓励科学创新的环境。联合国开发署提出以下具体做法:(1)把科学技术政策与长期发展政策联合起来。(2)尤其要抓住网络时代给人类发展带来的各种利益,为此最好在电讯业中注入竞争机制。(3)鼓励高等院校与产业界联合,促进重新。(4)调整教育方向,提高教育质量,使之尽量与技术需求挂钩。(5)政府制定多种干预性政策,以便在技术变革时代促进企业投资,提高工人能力,这些是保持国家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此外,重要的是对发展多渠道教育融资活动制定有效干预政策,这有助于经济社会在为教育融资方面动员社会和个人共同承担责任。
第八,加强技术变革的国际合作,这些合作即使可能面临市场利益的长期冲突,但是国际合作可以获得双赢结果。加强国际合作的各国实际利益在于,一国的技术突破导致全球受益,这种利益有助于促进全球经济发展和各国人们的福利水平提高。不过,经验表明,促进、规范国际合作的最重要的工作包括:(1)制定游戏规则并保证公平贯彻。(2)建立技术创新的伙伴关系,制定协调发展政策。(3)国际经济组织和地区经济组织为增强各国技术投资制定有关政策。(4)共同为努力应付技术变革带来的挑战做出贡献。
第二篇:推动民营经济发展
2011年10月25日,民营经济大省浙江首次举办的“世界浙商大会”在杭州拉开帷幕。这是浙江迄今为止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一次浙商精英聚会,遍布全球的浙商精英、专家学者共襄浙江发展,共谋浙江未来。
选择在“十二五”开局之年,浙江立于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新起点之时,举行此次盛会,正彰显了浙江推进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再创发展新优势的坚定信心和不懈努力。
民企兴则浙江兴
有人形象地说:在浙江,每天都有200家民营企业生成、有100个人成为小老板,平均4户浙江家庭中就有1户在做自己的产品或生意,平均每19个浙江人中就有一个是老板。最新统计显示,浙江民营企业总数70.4万户,个体工商户228.6万家。
提起浙江,杭州软件、宁波服装、温州皮鞋、永康五金、海宁皮革、嵊州领带等为数众多的区域特色产业名声响亮,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提起浙江,“小企业、大集群”加“小商品、大海洋”的特色为人熟识,制造业基地、商品市场联动,造就市场大省。而且,浙江民营经济发展还“激活”了国有经济,“比翼齐飞”、互促共进。
改革开放30年间,民营经济的率先试验、率先突破、率先发展,成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最有特色、最为亮眼的风景。这个既无资源优势、也无政策优势可依的传统农业省,一跃成为经济总量全国第四位的经济强省,书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浙江的生动实践。浙江以中国近1%的土地、4%的人口,创造了中国7.5%的生产总值。其中,浙江60%以上的税收、70%以上的生产总值、80%以上的外贸出口、90%以上的新增就业岗位,都由民营经济创造。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浙江就占了203席。目前,在海外、省外投资经商的浙江人有750多万,他们创造的财富总量,与浙江全年GDP相仿,相当于在省外、国外分别再造一个浙江。
浙江民营经济之所以能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是重要精神动力。浙江人勇立改革开放时代潮头,靠着“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的“四千精神”,创下一个个创业奇迹,完成一次次逆势上扬。
民企兴则浙江兴,民企强则浙江强。浙江的决策者深刻认识到:民营经济是浙江的立业之基、活力源泉和优势所在,也是面向未来浙江长远发展、民富省强的关键所在,“民营经济成就了浙江,是浙江的瑰宝,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它们,坚定不移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大提升。”
优化环境促发展
“一有雨露就发芽,一遇阳光就灿烂”的浙江民营经济,其高速发展的背后,在每个发展的关键节点上,都有“有形之手”在发挥鼓励扶持的推动作用。
浙江历届省委、省政府一以贯之地推动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各地党委、政府也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态度,尊重群众首创精神,不断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生长”的环境和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
近年来,浙江以改革创新精神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构筑优质高效的服务平台,不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做优做强。
2004年,浙江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推动民营经济新飞跃的若干意见》,为民营经济配送“政策套餐”,积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新飞跃”成为浙江民营经济发展“关键词”,加快推进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全面提高民营经济科技化、规模化、集约化和国际化水平。
2008年,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关键时刻,浙江按照“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总战略,及时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帮助企业坚定信心、共渡难关,为企业送服务、解难题、促发展。仅2009年,就通过减免企业税收,取消、暂停和降低行政事业性收费等,为企业减轻负担666亿元。政企合力、危中求机,使浙江民营经济随国民经济一起,走出一个“V”型反转。
2010年,国务院鼓励和引导民营投资健康发展“新36条”出台后,浙江迅速制定实施意见和具体举措,鼓励引导民营企业抓住这一重大机遇,加强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今年以来,针对民营中小企业发展中的困难、特别是融资难等问题,最近,浙江拿出了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一揽子应对措施,帮助那些暂时遇到经营困难、但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节能减排要求,有市场、有前景的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出台促进民间融资“阳光化”新规、落实信贷支持政策、加快地方金融改革创新、加大帮扶企业力度等一套“组合拳”,正在显现积极效果。
转型升级正当时
在浙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这篇大文章中,如何更好发挥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作用和优势,是浙江上下、政企各界思考谋划的命题。
近年,经济先行先发的浙江,遭遇“成长阵痛”也首当其冲,经历发展的“沟沟坎坎”。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和国内外市场竞争新形势下,以往粗放的增长方式不可能再延续,依靠低成本、低价格竞争的老路难以为继,唯有下决心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方是“华山一条道”。
对浙江民营经济来说,尽管经济总量可观,但仍须面对技术含量不高、创新能力不强、产业层次较低等自身问题。要实现新的发展和跨越,浙江民营经济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企业制度创新、产业结构提升、经营模式转变和增长动力转型。
咬定转型升级不放松,“早转早主动”,成为浙江上下的共识。市场倒逼机制形成的内生动力,加上政府引导扶持的推动力,使得民营企业成为转型升级的“排头兵”。
被称作民营企业“常青树”的万向集团,在受金融危机影响最严重的时候,坚定信心、认准方向,大力推动“绿色”的电动汽车项目。董事局主席鲁冠球说:“企业发展有困难,怨天尤人没有用,只有老老实实、踏踏实实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积极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才是长久发展之道。”
大胆闯入汽车工业领域的“青涩后生”浙江吉利集团,牢牢依靠自主创新,成长为我国汽车自主品牌的中坚力量。董事长李书福说:“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形成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以传统纺织织造起家的绍兴新中天集团,深感出口竞争中越来越无优势,利润空间越压越低,下决心转向技术和资金门槛更高、市场前景更看好的无纺布织造,成为全国最大的无纺布生产基地。“早转型、早升级,发展路子才能越走越敞亮。”董事长徐仁良感受颇深。浙江提出,要实现科学发展继续走在前列,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将充分发挥浙商的重要作用。在发展新阶段,鼓励广大浙商继续弘扬“四千”精神,敢为人先,勇闯天下,进一步做强做大;鼓励广大浙商富而思源,回报桑梓,汇集各方力量,促进“浙江经济”与“浙江人经济”更好地融合发展。
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推动民营经济大发展大提升
调结构、抓转型,重投入、兴实体,强改革、优环境,惠民生、促和谐,整体推动民营经济大发展大提升
2011年,在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中国民营企业遭遇严重挑战的背景下,民营经济大省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稳中求进,转中求好。这主要得益于浙江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战略的高度认识民营经济,以科学的思路谋划民营经济,用有力的举措推动民营经济大发展大提升。
浙江改革开放的发展史,就是浙江人民的创业创新史,也是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史。历届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2004年2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全省首次民营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方针,再创浙江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新优势,并把推进民营经济发展作为“八八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张德江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同样对民营经济充满感
情,高度赞扬“一遇雨露就发芽,一有阳光就灿烂”。多年来,浙江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动民营经济加快发展。
近年来,浙江省在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过程中,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方针,加大扶持力度,破除体制障碍,有力地推动了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到2011年底,全省个体工商户达到230万户,民营企业达到72万户,平均每18位浙江人中就有1位个私经营者。目前,民营经济的贡献率分别占全省生产总值的60%、外贸出口的60%和税收的50%。
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浙江进入了全面建成惠及全省人民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民营经济发展面临全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推动民营经济大发展大提升具有诸多有利条件和发展机遇;另一方面,随着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和其他因素的变化,浙江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这就更需要以科学的思路谋划民营经济,自加压力,加快转型,扎实推动民营企业大发展大提升。
今年春节后上班第二天,浙江省委、省政府就以电视电话形式召开了全省民营经济万人大会,大会的主题就是提振民营经济,科学谋划新一轮民营经济发展蓝图,突出的工作基调是“稳中求进、转中求好”,明确的总体思路是“调结构、抓转型,重投入、兴实体,强改革、优环境,惠民生、促和谐”,整体推动民营经济大发展大提升。
要着力优化结构和产业升级,推动民营经济转型发展。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产业结构,鼓励民营经济坚守实体经济,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进入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加快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加快培育和发展民营骨干企业,大力扶持和发展中小企业,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突出困难和问题,尽快形成大中小企业梯次结构、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要着力增强内生动力和提高素质,推动民营经济创新发展。鼓励民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强化对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资金支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民营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规范化、制度化的企业治理结构和决策管理机制,探索创新商业模式,推动产权结构多元化。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大力建设一支具有现代管理理念和现代管理能力的“创二代”企业家队伍。
要着力促进“走出去”、“引进来”互动融合,推动民营经济开放发展。继续鼓励民营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优化配置生产要素,拓展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开展海外品牌收购、研发中心、营销网络和经贸合作区建设。大力引进急需的新兴产业项目和高端技术、装备、人才,吸引和鼓励省外浙商回归兴业,实现“浙江经济”和“浙江人经济”互动协调发展。
要着力推进节约集约和绿色发展,推动民营经济集约发展。按照“生态浙江”的建设要求,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要加强专业化配套协作,构建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
要着力提升质量诚信和强化社会责任,推动民营经济和谐发展。引导民营企业把追求经济效益和实现社会效益结合起来,坚持质量立业、诚实经营、公平竞争,走敬业、诚信、守法的发展道路。要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投身慈善公益事业建设,切实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社会责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
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
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
近年来,在省、市科技部门的支持与指导下,我县科技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这个中心,大力实施“科技兴隆”战略,按照科技富民强县工作的总体部署,立足我县资源优势与特色经济,提高科技进步对县域经济的贡献率,促进县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取得
了一定的成绩。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
1、解放思想,统一认识
为进一步增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意识,我县把科技工作列入中心组学习范畴,每季度召开一次科技报告会,每年选派一批科技干部到江浙沿海进行挂职锻炼,让各级领导、干部在学习中解放思想,统一认识,树立抓科技进步就是抓经济发展的思想,彻底改变科技工作是软指标、软任务的认识。努力增强科技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把科技工作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做到制订规划凸显科技,部署工作突出科技,安排力量加强科技,把思想认识真正统一到“科教兴县”上来。
2、加强领导,完善制度
为切实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我县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顾问、县长为组长的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县四大家各安排了一名副职亲自抓科技工作。为加强科技工作,我县建立了科技工作汇报制度,规定县委常委和县政府常务会议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听取科技部门的工作汇报,解决科技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为把科技工作落到实处,我县制定了科技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把科技工作纳入党政领导政绩考核范围和单位双文明目标考核内容。目前,我县已形成主要领导挂帅、科技部门领唱、其他部门合唱、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2005年,我县科技工作共召开政府常务会议4次,专题研究有关科技工作。2006年3月,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分管科技工作副县长亲自参加了科技部、财政部联合主办的科技富民强县项目专题研究班。
3、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一是利用各种会议,特别是每年的科技活动周,广泛深入地宣讲有关科技知识,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科技兴县”意识。二是综合利用广播、电视、标语、横幅等多种舆论工具进行经常性的宣传教育,基本做到宣传有声音,电视有图像,墙头有标语,街头有横幅,手中有资料。三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传播模式,送科技下乡,请科技专家来我县乡镇举办科技讲座,送科技示范户集中外出参观学习。通过各种形式,宣传科技政策,传播科技信息,普及科学知识,推广实用技术,努力提高全县人们的科技意识,力争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意识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
二、尊重人才,加大投入,加强与科研院所的横向联合
1、尊重人才,重奖有功人员
科技要发展,经济要振兴,人才是关键。县委、县政府站在时代的高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关心和爱护科技人员,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放开放活科技人员,允许他们在不侵害国家、集体利益的前提下,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取得合法收入,鼓励成果持有人以入股方式创业,并根据不同职称和规模给予不同标准的创业启动金。为鼓励科研开发、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我县设立了科技进步奖,制定了“科技兴隆”奖励办法,提高奖金标准,对突出贡献人员进行重奖,奖金不低于5万元,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总之,对待科技人员,我们做到了政治上信任、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特殊人才给予特殊待遇,一流成果给予一流回报,努力改善其工作环境与生活待遇。
2、建立健全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我县在农口各局、计划生育局、卫生局和经济发展局等涉科单位均设立了科教、生产股,在县政府成立了农业、城建、教育、工业、卫生5个专家服务组。除政府组织外,各骨干企业均设立了科研开发机构,民间组织也成立了各类专业学会12个,行业协会29个,培养和授予了科技示范户8280户。目前,我县已形成了政府技术服务站和企业科研开发为主体,技术学会、专业协会为载体,科技示范户为带头人的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3、加大投入,整合资金,统一规划
随着人们科技意识的增强,我县科技资金投入已初步形成了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投入为支撑,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多层次的投资格局。为抓好科技兴县工作,县委、县政府在本级财政预算中确保了科技三项经费、科技事业费、基层科技推广服务费、科技专项经费和农发资金等科技资金的逐年增加。我县科技经费已从2003年的79万元增加到2006年的154万元,基层科技推广服务费已从2003年的594.7万元增加到2005年的744.9万元,科技专项经费已从2003年的725万元增加到2005年的730.5万元。县委、政府加大对科技工作的投入
第四篇:扩大劳务输出推动经济发展
扩大劳务输出推动经济发展桃江县人多地少矛盾突出,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在规划和促进县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进程中,把劳务输出作为扩大农民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来抓,努力把人口资源优势转为经济优势,实现了劳务经济的长足发展。目前,全县对外输出农村劳动力15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35.7,年劳务总收入6.25亿元,农民人均867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6.5。同时,外出打工人员回乡创业来势很好,2002年全县农村投资1.55亿元,其中外出人员返乡投资就占60以上,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提高认识,把劳务输出作为全县经济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站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高度,坚持将劳务输出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相继在县、乡建立了劳务输出机构和“跨省流动就业管理服务办公室”;在本县劳务输出人员比较集中的东莞市设立了“桃江县驻广东对外劳务协作办事处”;每年从县财政预算中安排20多万元作为专门经费。将劳务输出作为一项考评的重要指标,进行严格的目标管理。对劳务输出工作存在的问题,县委、县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县领导还多次带队到沿海地区考察,不断拓展我县劳动力向外输出的市场。
二、鼓励外出,营造宽松的劳务输出环境上个世纪80年代,得益于“桃花江是美人窝”的社会知誉,桃江的劳务输出率先在全省起步,向深圳阳光大酒店输送服务员20名。但是,后来大多数都打了退堂鼓。究其原因,除担心安全问题外,主要是怕“去了说不清,坏了名声成家难”。针对这些顾虑,县委、县政府一是加大劳务输出正面宣传。县里组织宣传车队走街串巷,进乡到村、发放、宣传《外出务工宣传提纲》,每年春节向回乡务工人员发放慰问信,在县电视台点歌,表达问候和祝福,并由县领导带队上门走访慰问有代表性的回乡务工人员,消除某些群众外出务工的顾虑。二是依法维护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针对过去偏远乡镇综治办借打击卖淫嫖娼之机,对穿金戴银回乡的打工妹进行调查、留置、刑讯逼供的问题,县委、县政府责成县纪委、检察院、公安局组成联合调查组进行处理,依法追究了有关人员的刑事责任,彻底扭转了这股歪风。《中国青年报》等报刊对此作了专门报道,予以了充分肯定。三是不拘一格选任人才,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社会地位。近10年来,全县在回乡的优秀务工人员中选拔乡村干部和乡镇企业厂(矿)长经理150多人,有的还被正式录用为乡镇干部。
三、内拓外延,形成多元输出格局县里对有条件的机关、事业单位及社会办学实体,允许其在将用工单位的招工资格报经劳动部门审查备案后,组织劳务输出。近几年来,我县劳动、人事、妇联、外经委、民政、旅游、各类职业学校以及各个乡镇都成为了组织劳务输出的主力军,其中桃花江女子旅游学校已向沿海地区成批输出1200多人。县里将劳务输出自主权下放到乡镇劳务管理站,从用工单位资格审查到组织成批输出,由劳务管理站全程操作,县里实施目标管理。武潭镇劳务管理站与中国建筑设计院中建总公司联系后,2002年向奥运场馆基建工地输送泥木工及副工127人,今年又输出300多人,每人月薪达1200-1800元。去年,这部分人中仅寄回的现金就达128万元。在城乡组织开展“亲带亲、邻帮邻”活动。倡导外出务工人员带动亲友或邻居外出务工,据抽样调查,全县每年因此新增输出的劳动力在千人以上。县乡两级还充分利用各种关系、方式,与在外工作的知名乡友联系,寻找劳务输出新渠道。如桃江老乡深圳宝安区司法局长胡建修,近5年来协助家乡输出劳动力3000人以上。
四、培育品牌,树立输出劳动力整体形象县委、县政府认识到,要在日趋激烈的劳务市场竞争中保持稳步发展,就必须不断打造特色品牌,树立劳务市场的形象。为此,注重抓了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利用媒体推介。近几年来,借助“桃花江”品牌优势,吸引国内外电视、报刊对桃花江劳动力进行专题宣传50多次,树立了人美心更美、淳朴诚信的我县劳务人员形象。二是开展订单劳务输出。根据用工单位或劳务市场需求,精心组织职业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确保劳动者综合素质符合用工单位要求。为此,县里强化了对事业单位和社会力量办学实体的监督管理。县教育局加强对生源流向宏观调控,将有招生资格学校的宣传资料送发到初中毕业生手中,并将有关责任落实到人。凡不符合用工单位和劳务市场要求的不准开设专业和招生,劳动和教育部门不定期对教学进行督查。由于监管有力,近几年,全县的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适应了沿海地区劳务市场需求,逐步取得了一些知名用工单位的信任,广东康佳集团、富士康公司、精成公司等知名大企业都相继把桃江列为主要招工基地,南方航空集团、广州军区下属的宾馆也先后来桃江招工。三是严把政审关。严格要求各输出单位在组织成批劳务输出时,把好输出人员的综合素质关,通过心理素质测试、体检和社会调查后,方可对外输出,用人单位非常满意,广东省军区天虹宾馆、南方航空集团多次在有关场合给予充分肯定。
五、强化服务,推进劳务经济健康发展从维护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入手,强化服务,尽量帮助消除在外务工的风险和不便,并拓宽返乡创业渠道,引导资金回流增值。一是严把用工单位关。县委、县政府要求劳务输出各部门各输出单位都要严把用工单位关,凡因把关不严造成人员大量
回流的,不仅要追究一把手的责任,取消输出资格,还要承担旅差费和误工费的赔偿责任,以进一步维护成批输出的权威。二是开展综合和跟踪服务。县委、县政府要求各职能部门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优质服务。县公安局专门投资完善了办证大厅建设,发挥自身职能优势,积极热情,节假日也为外出务工人员办理证件;县计生委组织专业妇检队伍每年两次到沿海地区开展上门妇检服务,免去了外出务工女性回家妇检的苦恼;县劳动、司法部门组织专业人员定期到东南沿海现场办案,切实维护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县驻广东劳务协作办事处对桃江务工人员比较集中的地区和单位进行走访,多方听取意见。三是优化环境。在吸引外出务工的同时,也鼓励打工者带信息、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返乡创业,立足形成良性循环,并用招商引资的诚意和宽松环境吸引打工者回乡投资兴业。全县相继涌现了一批回乡创业典型,如武潭镇农民蒋国文回乡投资100万元开办了桃花江纯净水有限公司,成为当地有名的民营企业;大栗港镇何介中回乡建起了湘中皮件厂,安置本地劳动力120多人。去年,全县外出劳动力返乡创业投入资金550多万元,创办企业37个,安置劳动力1000多人,促进了全县民营经济的发展。
第五篇:继续解放思想 推动经济发展
继续解放思想 推动经济发展——天门市的调查报告
省市联合调查组
2008年第6期 ——本刊特稿
近几年,天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解放思想为先导,视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化劣势为优势,大力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逐步走出工业滞后、财政拮据、活力不足、后劲不强的困局,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先进行列。
2005年至2007年,天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4.8%,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5%,连续三年被中国社科院等机构评为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2005年、2006年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
第一,突破招商引资怕吃亏、怕上当、怕肥水流入外人田的思想障碍,牢固树立“一切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以工业经济为中心,工业经济以招商引资为中心”的意识。
2004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确立了工业兴市、项目强市的发展战略,明确提出把招商引资作为天门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实现“工作重心向招商引资转移,领导分工向招商引资倾斜,干部力量向招商引资集中”,引导全市上下“一切围绕招商引资,一切服从招商引资,一切服务招商引资”。但由于传统农业经济观念根深蒂固,不少人对此不理解、有非议。为此,天门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倡导树立“客商发财我发展”的义利观,营造“纳税人至上、投资者至上、企业至上”,“投资者是亲人、招来项目是能人、破坏投资环境是罪人”的开放氛围。还先后选派一批干部到沿海发达地区挂职、打工和招商,安排干部到省内高校接受外向型经济培训,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对干部进行开放开发知识培训、教育,与沿海发达城市结成友好城市。结合产业实际,组建招商专班,在沿海9个城市设立招商联络处,市领导与招商专班捆绑招商,挂点安商。经过全方位的“洗脑”和一系列“走出去”的活动,全市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开放意识、改革意识明显增强。
为了克服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和基础设施方面的不足,天门市委、市政府着力营造优惠的政策环境,树立“得利先让利、以政策换投入、以让利换发展”的理念,只要不违背政策法规,能让的利全部让给客商,能给的政策全部给客商。由于天门市坚持在开放理念上创新,在招商引资方式方法和政策环境上创新,吸引了大批国内外客商云集天门,推动了天门外向型经济的形成和发展。2004年至2007年,全市共引进项目676个,计划投资额167.7亿元,实际到位84.8亿元,计划投资1亿元以上的项目27个(10亿元以上的项目3个)。华润啤酒集团、中绿(控股)集团、香港冠建集团等知名企业已落户天门。
第二,突破“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给多少钱办多少事”的思想障碍,牢固树立用市场的办法、改革的办法、开放的办法解决发展中问题的意识。
包袱沉重、投入不足、机制不活是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困难。如果仅靠有限的财力,靠传统的运作模式,问题难以根本解决。天门市委、市政府打破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思维模式,用市场、改革和创新的办法趟出一条发展新路。
一是深化改革转换发展机制。大力推进政资分开、政企分开,对国有工业企业、集体企业实行民营化改革,对城市公共事业凡是能推向市场的全部推向市场。2004年,天门通过招商引资,将城区供水市场25年的特许经营权出售给武汉凯迪水务有限公司。凯迪公司入驻后累计投入1.9亿元,建设了天门市第二水厂,日供水能力达到15万吨,比老水厂提高10万吨。2007年,凯迪公司利用成熟的经营模式和完备的供水网络,通过管网延伸,参与该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这一模式被省委书记罗清泉称为“天门凯迪模式”。2005年以来,天门在全省率先开展了棉花公司改革、粮食企业改革,改革经验在全省推广。
二是开放开发扩大投入。充分挖掘资产和资源存量,引进市场主体进行开发。2005年,引进中国星星集团投资15亿元对城区以南一块1平方公里的空地进行开发,建设天门新城,现已初具雏形;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经营、谁受益”的经营模式,开放城区燃气市场,引进中国燃气股份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元建设燃气工程。现已铺设天然气主管网19.55公里,城区用户达到3000户。天门市对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企业,建立商业与工业项目捆绑开发的机制。凡是开发城区土地的,都要配套建设工业项目或工业园。香港冠建集团在开发商品住房的同时,投资1亿元建设年屠宰60万头生猪的加工厂。既扩大了城市建设投入,提高了城市品位,又推动了工业经济的发展。
三是用创新的办法解决发展瓶颈。随着工业项目的逐步增多,融资难、用工难、用地难的现象开始出现。天门积极创新办法,逐步化解这些瓶颈制约。在解决融资难问题上,成立了金融合作办、担保公司、信用协会,与城投公司建立起“四位一体”的运行模式,同国家开发银行合作,和其他商业银行联动。2005年以来,共为市内中小企业担保融资4.9亿元。在解决用工难问题上,大力开展免费培训工程、组织大型用工招聘会等活动,为企业提供用工服务。去年和今年春节,全市两次大型用工招聘会共1.2万人(次)达成用工协议。天门还积极整合资源,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在解决用地难问题上,一方面加强对零星、分散工业区、厂房的改造和零散土地的整合,及时储备为工业用地,通过招拍挂予以盘活、增值。另一方面,通过引进企业建标准化厂房、提高土地投资强度、依法清理闲置土地等办法,保证了重点项目的用地。
第三,突破封闭保守、划地为牢的思想障碍,牢固树立开放合作、借力发展的意识。区位条件差、经济发展滞后的地方,往往自我封闭,“走出去”的信心不足。天门市委、市政府提出,要从农业大市向工业强市转变,既要立足自力更生,自我发展,更要善于找帅当兵,甘当配角,借势发展。他们找准对接点,与发达地区政府、商会、园区开展合作。在融入武汉城市圈的过程中,立足自身资源、区位、产业基础,定位建立武汉城市圈现代制造业协作配套基地、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休闲度假基地和现代物流副中心,主动融入武汉、借力武汉。近几年,吸引了10多家武汉市企业在天门投资。目前,仙北工业园正在与武汉东湖高新区协商合作,力争成为东湖高新区的“园中园”。天门还与深圳宝安区政府达成共建园区的协议。
第四,突破选人用人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的思想障碍,牢固树立以发展论成败、以实绩论英雄的意识。
天门市委、市政府在干部使用上打破论资排辈的传统观念,建立凭实绩选人用人的机制,营造“鼓励创新、崇尚成功、善待挫折、宽容失败”的干事创业氛围。一是建立科学的干部评价制度。对领导班子进行实绩考核,每年根据考核结果决定干部的升降去留。在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上,把招商引资、工业经济、社会稳定、新农村建设、解决民生问题等中心工作量化成指标。每年对实绩底线考核评分结果居于倒数三位的领导班子,对其主要负责人进行谈话提醒;连续两年实绩底线考核排名位居倒数三名的,对其主要负责人直接评为不称职,并进行组织处理。实施领导班子实绩考核制度以来,市委共对考核结果靠后、不称职、不胜任现职的153名领导干部给予了相应的组织处理,其中免职53人,降职安排37人,诫勉和谈话提醒63人。对100多名敢于创新争先、工作实绩明显的干部予以提拔重用。二是树立科学的用人导向。在选人用人上做到“三不三看”、“六用六不用”。“三不三看”:不惟年龄看精神,不惟文凭看水平,不惟资历看能力。“六用六不用”:重用以民为本、立志干事业、淡泊名利、敬业奉献的人,不用“官本位”意识浓厚、个人主义严重、跑官要官、不择手段谋取官位的人;重用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工作有思路、有办法的人,不用不学无术、不动脑筋思考问题、在困难和矛盾面前束手无策的人;重用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人,不用甘于平庸、办事拖拉、无所作为的人;重用说真话、办实事、埋头苦干、政绩突出而不事张扬的人,不用弄虚作假、沽名钓誉、敷衍塞责的人;重用坚持原则、主持正义、作风民主的人,不用不讲原则、好人主义和自由主义、拉拉扯扯、争功诿过的人;重用清正廉洁、克己奉公、严于律己、不谋私利的人,不用贪图享受、私欲太强、以权谋私的人。
第五,突破工作上不敢冒尖、怕“枪打出头鸟”的思想障碍,牢固树立敢闯敢冒、敢于竞争、争创一流的意识。
天门市委、市政府倡导全市各级干部在发展中实现“三个转变”。一是在和谁比上实现“由窄向宽”转变。要求各级干部不能仅限于“纵向比较”,囿于成绩,沾沾自喜,而要把视野放宽,多搞“横向比较”,与发达地区比,找差距、找问题、找方向。市里每年都组织干部到外县市参观考察,促进更新观念,查找差距,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每个乡镇都确定学习目标和赶超“对手”,制定比学赶超措施。要求市直部门敢于在省内同行业中争位次、争荣誉,对工作长期在全省摆尾的6名领导干部进行了组织调整。2006年,市党代会提出了“奋力争当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排头兵”的目标及相关发展措施。2007年,在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推进二次创业,再造一个天门”的发展战略,力争到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财政收入年均增长3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40%以上,力争培育3家税收过1亿元、7家税收过5000万元的企业,2个产值过50亿元、3个产值过30亿元、1个产值过20亿元的特色产业集群,着力打造亚洲最大的汽车铝轮毂生产基地、全省最大的水泵阀门生产基地。二是在发展气魄上实现“由小到大”转变。倡导各级干部要敢于追求,敢于做大,敢于摒弃小打小闹的思想和做法,大手笔、大气魄地抓发展。在开发区建设上,配套设施按中等城市的标准,实行一次性规划、一次性建设、一次性完善配套。抓住汉宜高速铁路设站的机遇,一次性启动仙北工业园10平方公里的规划。仅仅两三年,原本一片空地的园区矗立起一排排崭新的厂房,其发展速度之快,规模之大,超乎想象。三是在发展起点上实现“由低到高”转变。除了在制定经济发展目标上自我加压外,在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也力争做到高标准、高起点。力争到2020年,全市城区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50万人以上,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
第六,突破你好我好、平稳守成的思想障碍,牢固树立“鼓励多作贡献,激励建功立业”的意识。
天门建立了重点工作和重点部门绩效奖励制度。每年召开全市三级干部会议,对在招商引资、新农村建设、计划生育、效能建设等工作中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每年对乡镇经济发展前五名、工业企业20强进行公开通报表彰。对优秀企业家授予“荣誉市民”称号,并推荐担任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近年来,有2名优秀企业家当选省人大代表,87名企业家分别担任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开发区、招商局等重点经济部门,引入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建立公开、公正、竞争的用人制度,探索绩效挂钩工资制,重奖有功之臣,激励干部职工建功立业。市财政每年安排50万元以上的专项资金建立人才基金,用于高层次和紧缺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奖励,以及重点课题、重点科研项目、重点人才工作的项目资助。■
(执笔:王润涛、肖彦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