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期从江县吹响紧急“冲锋号”打好抗旱救灾“攻坚战”

时间:2019-05-13 01:59: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110期从江县吹响紧急“冲锋号”打好抗旱救灾“攻坚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110期从江县吹响紧急“冲锋号”打好抗旱救灾“攻坚战”》。

第一篇:第110期从江县吹响紧急“冲锋号”打好抗旱救灾“攻坚战”

从江县作风建设年活动简报

(110)

发往领导

州委作风建设年活动办公室杨文森

地址签批

从江县作风建设年活动办公室2011年8月30日

从江县吹响紧急“冲锋号”打好抗旱救灾“攻坚战”

今年6月下旬以来,从江县境内持续高温少雨,旱情严重,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目前,从江县境内河流水位均呈下降趋势,发生干涸的山塘、水库达7座,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63937亩,成灾面积1.2万亩,经济损失约1500万元,全县21个乡镇饮水困难群众人口数达12541人,饮水困难大牲畜13453头。

旱情就是命令抗旱救灾工作成为当务之急!

面对旱情,从江县委、县政府紧急部署,号召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一线、抗旱在一线、救灾在一线。

7月30日,从江县召开全县抗旱救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上对全县旱情形势进行通报,对抗旱救灾进行紧急部署,提出了“把抗旱救灾保民生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来抓好抓实!”的响亮口号。

8月1日,县委办、县政府办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抗旱救灾和“两防”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级各部门提高认识、通力协作、密切配合,按照“先生活、后生产”的原则统筹解决好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用水,在确保生活用水的前提下,尽量对受旱的农作物抗旱保苗,减少损失。

随着,县委组织部下了《关于积极动员全县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投入当前抗旱救灾和“两防”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全县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把抗旱救灾作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实践课堂,积极投入到抗旱救灾和“两防”工作中来。

各级各部门紧密配合成为抗旱救灾工作强大合力!

全县各级各部门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政治高度出发,及时落实县委、县政府会议精神和有关要求,把抗旱救灾作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实践阵地,全面落实抗旱救灾和“两防”工作的各项安排部署、措施要求和工作制度,主要领导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做到亲自安排、亲自部署,迅速组织干部和技术力量深入实地、深入群众、深入第一线,把抗旱救灾和“两队”工作及时落到实处。

全县各乡镇紧急行动起来,贯洞、洛香、下江、停洞等乡镇及时成立抗旱救灾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指挥抗旱工作;丙妹、西山、翠里等乡镇及时落实抗旱工作责任制,将抗旱重点村、组分配到每一位党员干部;加鸠、往洞等乡镇认真制定工作方案,积极开展“百名干部下村---查旱情、解民困”活动等多种主题实践活动,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实际困难。

县直机关单位各司其职,紧密协作。县农业部门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基层搞好技术服务,指导落实农业生产补救措施;县农机部门组织专业队伍深入乡镇开展抗旱机具维护、技术指导;县水利部门启动全县供水设施维修建设工程,增建各种抗旱应急设施和水资源调配方案,确保人畜饮水、农业生产用水“两个优先”。县卫生部门深入乡镇开展水源卫生检测工作,坚决杜绝群体性中毒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的发生;县气象局对高炮装备等人工降雨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定了炮点,抓住可能出现的每一次降雨机会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全力缓解旱情;县民政部门开展灾情调查,及时组织旱灾的救灾救济,妥善安排受灾群众生活;县公安部门部署警力严防因争水导致的各类治安案件和群体事件;县建设部门加大对城镇供水和管网保护力度,合理调节,全力保障城镇供水安全;县电力、石油部门及时调度保证抗旱用电和油料供应;县武警官兵部队、防汛抗旱应急队伍制定了送水应急方案,做好为困难群众送水的前期准备,确保缺水群众的饮水供给;县文体广电部门大力开展抗旱救灾的宣传报道工作,为全县抗旱救灾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全县形成了党群同心、全民参与抗大旱保民生,部门协作、上下联动保生产促发展的强大合力。

领导干部作表率成为抗旱救灾一线主心骨!

在抗旱救灾中,各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亲临一线,靠前指挥。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领导干部的身影。

连日来,县委书记王之政深入到贯洞、洛香等乡镇现场办公,在一线指导检查抗旱工作;张广渊县长深入到丙妹、西山

等乡镇了解当前的旱情,帮助乡镇研究抗旱措施;县四大班子领导纷纷深入到挂点联系乡镇,了解灾情,指导抗旱,组织带领党员干部和群众共同打好抗旱救灾攻坚战。

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县“四大”班子亲临一线指挥,进一步坚定了全县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抗旱救灾的信心和决心。

在加鸠乡,面临着5378人和3960头大牲畜饮水困难、近

80%水稻面积受灾的情况,该乡开展了“百名干部下村---查旱情、暖民意、解民困”活动,组织全乡党员干部深入到村、组、户了解旱情,对各村人畜饮水、农业受灾情况进行全面摸底统计,组织各村民兵应急分队确保五保户、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弱势人群的生活用水,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截止目前,全乡投入抗旱救灾工作5300人次、抗旱资金1.5万元,新修建农用水渠2000米,架设人畜引水管道12800米,新建人饮工程2处,灌溉秧田面积600亩,解决3000人和2200头大牲畜饮水困难。

在加榜乡,该乡党委书记武廷光带头深入村寨组织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及时制定出提水、引水、送水等措施帮助苗族群众饮水困难。同时严格实行领导包片、部门包村、村干包组、组干包户的“四包”抗旱责任制,全乡领导干部深入农村一线,帮助群众解决饮水困难,指导群众开展抗旱救灾工作。

在受灾的重点村寨---贯洞镇贯洞村,该村支书吴道杰组织党员干部顶着酷热,为“望天水田”铺设引水管道800多米,组织全村150台抽水泵,组成5支党员义务抽水突击队活动在田间地头,为缓解全村水稻旱情、降低损失连续工作了40多天,成为了全村抗旱自救的“顶梁柱”。

在从江,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正在带领群众如火如荼地开展抗旱救灾工作……

从县机关到各乡镇,各级领导班子成员纷纷下基层,开展

实地调查、走访群众,亲临一线组织指挥抗旱救灾。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日夜奋战在抗旱救灾第一线,为基层群众送饮用水、送物资、送温暖,帮助基层群众抓生产、解难题、促发展,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处处彰显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本色。(吴家辉)

第二篇:吹响创先争优“集结号” 打赢抗旱救灾“攻坚战”

吹响创先争优“集结号” 打赢抗旱打井“攻坚战”

——112队在抗旱打井工作中再掀创先争优新高潮

旱情就是命令

自贵州省有气象资料记录以来,今年入夏以来遭受到最严重的旱灾,截至8月3日,全省出现特旱35个县市区,重旱35个,中旱14个。针对日趋加重的干旱灾害,贵州省委、省政府发出紧急通知,举全省之力打好抗旱救灾攻坚战。

贵州所出现的严重干旱,关于旱情的新闻报道占据了贵州省主要媒体的头版头条和重点时段。这些旱情报道不仅牵动着全省各级领导的心,也深深触动着贵州地矿人。危急时刻,贵州省地矿局根据省委省政府的指示精神,紧急动员,组织最精干的队伍,最先进的设备,全力以赴投入找水打井抗旱救灾战斗中,并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112队作为省地矿局打井施工主力军,按照省地矿局的统一部署,义不容辞地承担了在毕节地区黔西县、金沙县、纳雍县、黔南州龙里县和黔西南州兴义市的抗旱打井重任。

8月4日,省地矿局召开抗旱找水打井部署会后,112队立即召开了由队领导班子成员、各有关单位和机关科室负责人参加的抗旱打井工作部署会。会议传达了省地矿局部署会议精神,介绍了这次抗旱打井工作的基本情况和意义。作为资源保障的地勘单位,112队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贵州把保障城乡民众饮水安全作为首要任务,特别在2010年西南抗旱打井救灾、2011年援豫抗旱打井救灾工作,112队的贡献和战斗力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主管局的认可;今年入夏贵州旱灾来势猛、灾情重、蔓延快,112队把抗旱打井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同时把抗旱打井工作纳入创先争优活动之中,力争以优异的抗旱打井工作成果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

部署会上,112队党委要求全队党员干部要把抗旱打井救灾作为创先争优的主战场,在全队再次掀起了创先争优新高潮。同时成立了抗旱打井工作领导小组和指挥部,指挥部下设技术组、生产协调组、后勤保障组、安全质量组和宣传报道组;成立了以施工公司为主体,勘查总公司等相关单位全力配合的抗旱找水打井突击队,组建了8台套抗旱打井机台,根据抗旱打井机台的分布地域,成立了黔西、金沙、纳雍、龙里、兴义等三个项目部。根据会议要求,为做到“安全、高效、优质、快速”,各组迅速制定了技术、施工、安全和质量的标准和工作流程,大队从资金、材料物资等方面做好后勤保障。按照“快打井、打好井、多出水”的总体要求,各项目部按照大队统一安排部署,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争分夺秒,力争早行动、早出水,各个抗旱打井机台从接到通知到施工人员、设备物资等全部抵达施工现场仅仅花费了不到十个小时的时间。由于各个打井机台相距最远有500余公里,自抗旱打井工作开展以来,112队党政主要领导、公司经理及项目负责人没有回家呆过一天,他们密切关注各个机台的施工进展情况,往返于各个机台,亲临抗旱打井第一线检查指导工作,现场解决有关难题。

俺村也需打口井

“这下好了,终于出水了,554.4吨/日”,8月8日上午,在黔西县锦星乡新街村钻井的杨再洪一脸兴奋,村委会主任杨平文凑近杨机长连声说道:“感谢你们,感谢你们!这下我们再不用跑远路拉水了,感谢你们来给我们打好了这口井”。殊不知,近些天来,隔壁新林村40余名村民在这里恭候着,看见新街村这口井已终孔,在场的新林村村民们全部上前帮助搬运设备物资装车,他们想尽快让打井队的同志们到他们那里打井,可按计划安排杨再洪机台是要去金沙县岚头镇和平村打井,可新林村的村民们哪管这些,他们将装有钻探施工设备的车强行堵在村口,他们说:我们新林村真是太洛后了!是靠天吃饭的村,雨水少了庄稼只能眼睁睁看它旱死,今年来我们的水池都已经干枯了,别说洗衣服了,现在我们吃水都成问题了!请你们给我们打口井让我们吃水不再困难,让现在还有救的庄稼能得到浇灌,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愿望了!但如果放你们走了,我们就无望了,请你们拉我们一把!

现场负责黄守进告诉村民们,即便马上在该村打井,首先要做相应的地质工作和物探工作,最起码要耽误一周左右的时间,让杨再洪机台先到其他已点好孔位的村打井,等他们那里地质和物探工作做完后,再来给他们打井,尽管现场负责黄守进作了再三解释,村民们还是听不进去,一堵就是近两天两夜时间,为不耽误抗旱打井时机,该队正在北京学习的党委书记、大队长洪江坐不住了,赶紧请假返回,亲临新林村并会同地方政府进行协调,并承诺立即安排在该村做地质和物探工作,待这些工作做完立即到该村打井。8月10日,杨再洪机台才从新林村出发前往金沙县岚头镇和平村。

出水才是硬道理

“地质踏勘—选址,通过物探检测—定位,钻探设备进场—钻井,下泵下管—抽水试验—水质试验,资料整理,最终验收”,这是一口成功水井的全部施工工序,任何一个环节都很关键,缺一不可,而所有的工序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出水!这是抗旱找水打井突击队的最终任务。

经过地质踏勘和物探工作,在金沙县岚头镇高仓村已确定了一个钻井施工点。8月21日,王开林和工友们来到该点,机器设备只能卸载在距孔位300米远的乡村小道边,笨重机器设备和管材物资必须通过人工才能搬运进场,要是在往常,工友们慢慢搬进场已不是不可以的事,可这抗旱打井要抢时间抓进度,王机长正为此事犯愁着,没想到该村黄村长带着近百名村民主动前来帮忙,不到半天时间,所有设备及管材物资全部搬运到场。王机长和工友们随即安装并进行钻井施工,当施工至设计孔深,出水量达不到设计要求,应村民要求经请示同意,他们将该孔加深至200.77米,但出水量仍满足不了设计要求,8月30日,他们不得不终止该孔施工,准备搬迁至金沙县长坝乡店民村岐山组打井,可岚头镇高仓村村民们就是不允许王机长们搬出。该村村长、村支书前来要求移点重打,可即便移点重打之前也要先做地质和物探工作,哪怕立即做地质物探工作,那不也得要花一周左右的时间,不管怎么解释,村民们就是听不进去,为了不让打井施工队搬走,村长、村支书不准村民们来协助搬设备出场,部分村民们还以施工时损坏了他们的青苗为借口进行索赔,大家就这样僵持着。为不影响整个抗旱打井施工进度,同时为帮助抗旱打井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9月1日,省地矿局党委书记、局长李在文,112队党委书记、大队长洪江等率工作组前往金沙县与地方政府商议下一步的工作,并承诺立即安排在该村择点做地质和物探工作,待这些工作做完立即到该村另打一扣井。9月6日,王开林机台才顺利从岚头镇高仓村搬出,赶赴金沙县长坝乡店民村岐山组。

科学施工,安全生产

为确保整个抗旱打井施工质量和安全生产,我队制定了《水井施工工作标准和流程》及《水井施工安全工作标准和流程》,对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实施全过程管理控制,确保保质保量完成抗旱打井任务。抗旱打井工作启动后,按照省地矿局党委提出的“快进场、多打井、快出水”的指示精神,为增加抗旱打井机台,我队生产技术科、安全科、党办、财务科和人事教育科与施工公司紧密配合、上下联动,对人员、设备、资金进行紧急调配。累计调配人员80余人,钻机10台(套)。并将施工公司在水银洞矿区进行岩心钻探的机台调配加入到抗旱打井会战中。成井,首先是针对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差异,选择不同的工艺,统筹安排,做到因地制宜,保质高效;其次为确保施工进度,需采用国内最先进的打井施工钻进工艺——风动潜孔锤钻进工艺,以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成井施工作业,提高钻进效率,以此显示我队水文成井先进钻井技术和雄厚施工实力。特别是在黔南州龙里县的抗旱打井施工工作中,我队平均每6—7天成一口井的超高效率,受到当地政府和百姓的一致好评,并因此增加了我队的钻井施工工作量;再次是实践了一个钻孔两种工艺的钻进方法,如在织金县八步镇、茶店乡的抗旱打井施工工作中,由于织金县境内地下岩溶发育、地层复杂多样,地表覆土厚且多为粘性土。根据实际情况及打井设备的特点,施工人员首先采用泥浆护壁回转钻进工艺开孔,施工至基岩,再改换钻头,采用潜孔锤冲击施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办法总比困难多

“命令急,时间紧,任务重”是本次抗旱找水打井任务的总体特点。“12月30日之前要完成所有的抗旱打井施工任务,12月 30日之前完成挂帮织金县11口井的抗旱打井施工任务”,时限明确,任务明确,压力同样明确。在今年下半年抗旱找水打井这场攻坚战中,我队施工公司挂帮职工经历了各种复杂环境带来的严峻考验,但无论是遇到工期紧、任务重、人员设备紧张等客观因素影响,还是钻进困难、井孔不断坍塌等技术难题,施工公司所有员工没有一个带有“畏难”情绪,“攻坚克难”从来都是112队人的强项。我队施工公司广大挂帮职工放在心里、挂在嘴边的是一句普通但却有力的话:“办法总比困难多”!凭着这句朴实简单的话,凭着客观理性审视困难的态度,凭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和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在近年执行急难险重突击任务的过程中,我们的施工公司克服了一个一个的困难,闯过一道一道的难关,迎来了胜利,迎来了成功!

万事开头难。“人员、设备、物资、进场 „„”是抗旱打井最初面临的问题。今年下半年,施工公司打破机台与机台之间的界线,按区域成立项目部,充分利用区域内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调配人员、设备、管材等资源,统筹安排抗旱打井施工工作。各抗旱打井项目部则通过多年丰富的社会资源,踏现场、找设备、组人员。在执行今年下半年的抗旱打井施工突击任务中,不到2天时间,兴义、毕节、黔南州三个项目部人员、设备、物资等全部到位,为抗旱工作开了个好头。

贵州省地矿局挂帮的织金县是本次抗旱找水打井重点攻坚工程之一。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给钻进施工带来意想不到的困难。织金县茶店乡海马村王万学钻井机台,该井施工至95米深后,孔内坍塌严重,必须改用普钻进行施工,当施工至102米时,正准备起钻改换钻具时,潜孔锤就被埋在下面提不起来了„„。八步镇沙冲村偏江石组徐明机台,该水井开孔至5米地下就有水了,经钻具搅拌,黄粘土就牢牢地粘在钻具内,有时一趟钻起来,清理钻具中的淤泥要花3—4个小时时间,虽已经打了10多米深还不见基岩。面对这一道道难题,大队组织工作组和公司项目部技术人员即刻组织“会诊”,对茶店乡海马村钻孔,大家一致认为该井位出水量可观,决定“不抛弃、不放弃”,确定了孔内事故处理方案,历经15天事故处理,11月 日,该井终孔,井深为 254.6m,涌水量 54.36m3/h。这口被誉为织金挂帮抗旱找水“第一井”的水井给了我们工程施工人员坚持的理由。“风雨过后就是彩虹”,在之后 天,我们在织金县的3个抗旱打井机台的钻井施工工作顺顺当当,整个挂帮织金县的抗旱打井工作于月日全面完成,并为我队2011抗旱找水打井野外施工工作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一组组数据背后的故事

历时 天,调配 人,10台套钻机,分配任务 口,实际完成 口,总进尺 m,总日出水量 m3,这一组组数据是我队施工公司2011年下半年抗旱打井取得的成绩,是公司广大挂帮职工工作成果最直接的体现。我队施工公司抗旱打井的同志们战天斗地,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他们以自己的行动和打井成果向局、队两级党委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这中间也涌现出许多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他们不怕苦、不怕累,忘我工作、乐于奉献的精神值得全队挂帮职工学习,李毅刚、黄邦忠、杨金海、黄守进、朱学权、王开林、杨再洪、徐明、陈顶峰、王万学、王学伦、黄邦友、欧阳维佳、黄仲华、江松、黄银强、林贵平就是这支队伍的突出代表。下面,就让我们对这组数据进行解读,一同走近数据背后的故事。

李毅刚,112队施工公司经理,112队抗旱找水打井的主要组织者。自2010年以来,他的工作总是排得满满的,没有节假日,经常加班加点,8月4日,接到抗旱打井施工任务后,他就立即召集召开动员会,明确参战人员及分工,拿方案、调设备、组织队伍,亲自带队奔赴野外开展工作,全力协助地质物探组确定井位。自接到抗旱打井通知到8台钻机进入旱区仅用了3天时间,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由于旱情在不断加深,抗旱打井任务异常艰巨,他一边忙于协调指挥抗旱打井施工工作,一边协调抽调已在水银洞等矿区施工另两台钻进进入旱区施工,使112队抗旱打井机台增至10台。在整个抗旱打井施工过程中,他往返奔走于各个抗旱打井工地指导工作,与地方政府沟通,争取当地政府和百姓的支持和帮助,协调兄弟单位的地质物探组的各种安排,向局、队领导汇报各个点的施工工作进展,安排职工生活,解决现场遇到的各种问题。9月2日,我随李经理一起到钻井机台,在奔赴金沙县高仓

村王开林机台途中,一脸倦容的李经理斜靠在车座上睡着了,还打起了呼噜,我知道这是他长时间的奔波劳累造成,我叫驾驶员把车开平稳一点,以便李经理能多睡一会,可那曾知道,不到10分钟他的手机却响起来了,他接完电话后我很感叹地说道:你太辛苦了,可他却说:“比起在打井第一线工作的同志们要好多了,一天24小时他们两班倒,平均每天要工作12小时,有时遇到孔内事故上大班,他们连休息时间没有,真正辛苦的是他们”。李经理还告诉我说:大家知道,能否打出水这与钻井施工没有直接关系,可我们的任务就是来解决群众的用水问题,我们执行抗旱打井的地区,多数都是长期以来一直缺水,我们所施工的井能不能出水,这对我们来说很重要,也有很大压力,出水了老百姓高兴我们也高兴,打不出水我们怎么向老百姓们交代,不说别的,单想到那些整天坐在钻机周围的老乡那一双双期盼的眼神,我们心里就难受。

黄邦忠,施工公司副经理,作为李毅刚经理的助手,近两年以来,他主要负责抗旱找水打井的生产和技术工作,今年2月初,接到上级指示及安排,他带队赶赴河南并圆满了援豫抗旱救灾打井施工突击任务,今年下半年我省打井救灾工作启动后,他同时兼任112队在黔南州片区抗旱打井施工项目部负责,为确保各个抗旱打井机台尽快进场并正常施工,与地方关系的协调、机器设备的吊装及进出场、钻孔位置的确定、施工技术方案的制定、孔内事故的处理,每一桩事他都亲自参与。他一直坚持在工地,白天他到各打井机台巡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向领导汇报沟通,决不让问题过夜。晚上他通过电话把10个机台生产及技术工作情况逐一进行了解,研究解决当天遇到的工作难题,部署第二天的工作,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他反复叮嘱,每天还坚持召集抗旱打井后勤保障工作组同志开会,对各个机台管材物资的配备情况、急用物资的调配情况进行汇总,以便分片区统一调配,综合利用,避免因重复调配、不及时调配,造成运输成本浪费或停工待料,给整个抗旱打井工作顺利推进造成影响。对安全和质量工作他更是严格,不放过任何一丁点隐患存在的可能,他经常告诫手下工作人员说:尽管抗旱打井施工任务时间紧任务重,但我们不能凑合生产,我们都知道这样一个道理“磨刀不误砍材工”。因此,每个机台从进场安装到正常钻进,每到工序他都要严格把关,他常常几个小时不间断地在钻机旁监督指导,他虽才只有三十几岁,看见他在机台上那严肃认真的样子,活脱一个“小老头”。他每天要收集准备进场的各个钻孔资料,了解井位处于什么构造部位,地下是什么地质结构,上什么型号的钻机,配备什么样的钻进工艺。除此之外,他还要和施工技术人员商量钻机安装符不符合要求,采用什么方法固井止水,成井段与下滤管多少,沉沙段预留多少,采用多大水泵和降深进行抽水试验,多大水量才能成井交付等等,每天都能看到他在抗旱打井现场的身影。一次,在聊家常时,大家无意聊到孩子学习方面的事,当谈及他小孩时,他沉默了许久后告诉说:我和孩子他妈离婚已有5—6年了,孩子判给我,前几年工作没有现在忙我有时间管,孩子各方面都还可以,这两年工作实在太忙了,有时一两个月都见不到孩子一面,最近孩子提出不想读书了,到底是什么原因我还不知道,最近准备抽时间去学校了解到现在也还没有去,这两天我正为此事烦恼着,他自言自语道:才14岁的孩子,不读书现在能做什么呀,要是孩子真“废”了,我怎么向孩子的母亲交待啊!2010年以来,黄邦忠同志全身心地投入到抗旱打井工作中,为让旱区人民能早日喝上水洁净的地下水而努力工作着。他忘记了什么叫疲惫,什么叫休息日,他甚至还忘记了家中还有一个十多岁需要有人照顾的小孩。

杨金海,112队施工公司兴义片区抗旱打井项目部负责人。在2010年上半年西南抗旱打井救灾工作中,他作为抗旱打井机台机长率领工友们在黔西、金沙两县成功打井6口,向旱区群众提交了日涌水量1984.13吨,较好地解决了旱区人畜饮水和保春耕工作,由于工作业绩突出,杨金海同志被授予国土资源部西南抗旱找水打井先进个人。今年下半年,我省打井救灾工作启动后,杨金海同志被公司抽调负责兴义片区抗旱打井项目部负责人,主要负责徐明机台、陈顶峰机台及吴增强机台三台钻机施工组织和协调工作等,身为大机长肩上担子比以前重了许多,他每天奔波于水井施工工地,跑地方政府落实打井用地,找村民协助机器设备进出场,监督指导机台安装,检查安全,量进尺。为了赶进度,在每台钻机终孔前,他要提前把下一个孔点位置找到,踏勘机器设备进场路线,做好搬迁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终孔后,他一分钟也不耽误,马上安排下步工作,协助机台量钻杆,抽水试验,收集整理机场管材物资。抗旱打井施工不分昼夜,他也夜以继日,坚持在工地,由于没有专职驾驶员,他同时兼任起兴义片区工程车驾驶员工作职责,机台所用的大小零配件及生活物资都要靠驾车出去运到工地来,因此不管是夜晚还是白天,三个机台随叫随到。饿了就吃自带的方便面,困了就把车停靠在路边打个盹,尽管每天晚上都工作到很晚,第二天他依然早早地起床继续工作。他是个爽朗的汉子,面对艰苦的工作环境,他乐观向上,到机台上有自己能干的工作,他毫不犹豫地抢着干,长期的野外钻探工作锻炼了他的毅力,激发出他巨大的工作潜能。负责兴义片区三个机台的抗旱打井施工日常事务工作已经够他忙碌的了,但他还兼任司机,每天他不是在机台就是在路上奔忙着,从一个施工点赶赴另一个施工点。为不在搬迁进下一个施工点时耽误时间,到下一孔点就能直接施工,他总是每条路亲自跑过才决定钻机进场走哪条路,其劳累可想而知。看到他每天都乐此不疲地工作着,三个机台的每一个员工都深受感动。

黄守进,钻探技师,112队在毕节片区抗旱打井项目部负责人。在2010年上半年西南抗旱打井救灾工作中,作为抗旱打井机台机长,他与工友们在安顺镇宁、毕节织金等地成功打井8口,由于工作业绩突出,2010年4月他所负责的机台被省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2010年6月他被授予国土资源部西南抗旱找水打井先进个人和贵州省地矿局2009—2010优秀共产党员。对黄守进同志来说,成绩来之不易,认识黄守进同志的人都知道,近年来,他一直坚持带病工作,原本三年前他就想病退了,可近两年来,西南、河南等地接连出现严重的旱情严,112队作为贵州省地矿局抗旱打井施工主力,要组织10台抗旱打井机台奔赴旱区执行抗旱打井施工任务,能带队伍的机班长紧缺,作为一名老党员他深知,在这用人之际不能向组织提出病退之事,在今年年初,接到援豫抗旱打井工作通知后,他想:在大灾大难面前作为共产党员不冲锋在前,群众们会怎么看待我们?他毫不犹豫主动提出参与援豫抗旱救灾打井施工工作,在近两月的援豫抗旱救灾打井施工工作中,他带着病痛的身躯奔忙于各个抗旱打井机台,研究施工方案,处理施工中遇到的难题,全力协助副经理黄邦忠的工作,圆满了援豫抗旱救灾打井施工突击任务。今年下半年,我省抗旱打井救灾工作启动后,黄守进同志被委任为112队在毕节片区抗旱打井项目部的负责人,由于抗旱如救火,得抓紧时间,为在最短时间内打出第一口井,7月30日接到任务后,黄守进同志便立即组织清点设备物资和装车,把各种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都考虑到位,从打井工艺、施工效率等方面作了详细安排。当晚,黄守进带领32名施工人员和四台打井钻机从安顺出发,奔赴黔西县锦星乡新街村、黔西县林泉镇合心村潘家沟组、黔西县锦星乡集镇、黔西县锦星乡白泥村抗旱打井施工现场执行抗旱打井。事实证明,在黄守进同志的精心安排和组织管理下,毕节片区抗旱打井工作推进有力并取得非常好效果。8月8日上午9点,在黔西县锦星乡新街村钻进的这口井终孔,出水量每天达554多立方米。喷涌出来的水花四溅,打井队员们欢呼着拥抱在一起。喜讯不断传来,8月11日下午13点,在黔西县锦星乡集镇打出了第二口井,出水量每天也可达1550立方米以上,可解决6000多人的饮水问题。8月12日下午16点,又在黔西县林泉镇合心村潘家沟组打出了第三口井,出水量每天也可达1200立方米以,可解决2400多人的饮水问题。到8月21日,在黔西县锦星乡白泥村顺利打出了第四口井,出水量每天也可达1252立方米,可解决8000多人的饮水问题。由于毕节片区属特旱区,抗旱打井施工任务异常艰巨,旱区百姓盼水心情十分迫切,与当地百姓协调难度较大。根据省委关于挂帮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省地矿局挂帮织金县,抗旱打井是挂帮首当其冲的工作,按省地矿局的指示精神,112队在织金县安排了三台抗旱打井机台,这样毕节片区抗旱打井机台增至7台,并分布于黔西、纳雍、金沙、织金等地,点多线长面广,这无疑给黄守进的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黄守进同志感到责任更加重大,“现在加下班、熬下夜没关系,多打一口井,泗水旱区就多一分丰收的希望!”他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帮群众之所需,在特大旱灾面前,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帮群众之所需,在特大旱灾面前,团结带领全机台职工充分发挥地质工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抗旱救灾突击队和生力军作用,不畏艰难,奋不顾身,冲锋在前,奋勇抢险,他所带领的机台共完成水井施工8口,工作量1170余米,每天出水量近4000立方,可解决近5万日的基本生活用水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鲜艳的旗帜,副队长、共产党员余志林将党员精神投入到当前的工作岗位中,在实践中接受着群众的检阅。队长吴琪精心研究施工方案,保证了施工的质量。每一名突击队员发扬着地矿人“三光荣”精神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截至日前先后打出了伍口井,解决了部分村民饮水难的问题,较好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

成绩只代表过去,展望未来,我们满怀希望,信心十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队员们由衷地感到能在云南这片干涸的土地上挥洒下汗水是一种责任,是一项义务,更是一笔财富!大家不会吝惜自己的汗水,而是希望能用辛勤的汗水换来地下的甘泉,用实际行动换来群众的微笑,已有71岁高龄,河南省有色地矿局抗旱找水打井指挥部特聘技术顾问。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刘工就是安阳、林州一带有名的找水专家,人称“水龙王”。为了旱区人民,他不顾自已年事已高,野外工作的艰苦,毅然加入我们队伍,使我们抗旱打井有了可靠的技术保障。初春的豫北乍暖还寒,2月28日气温达到零下5度,雪花沸沸扬扬,乡间的道路湿滑泥泞,刘工带领找水队伍坚持早六点从安阳出发,徒步近两个小时,翻了两个山头,实地查看含水层位置,最终确定了三羊村的井位,接着又马不停蹄赶赴下一个村庄。晚上到家他实在顶不住了去医院输液,这时我们才发现刘工当天是带着病坚持在工作一线,使我们在场的年青后辈无不为之感动,他们老一辈地质人 “生命不息,奉献不止”的精神是我们新一代永远学习的榜样。

王庆阁,河南省有色地矿局驻安阳抗旱找水打井指挥部副总指挥。自抗旱打井开工以来,一直坚持在工地,白天他到各打井工地寻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向领导汇报沟通,决不让问题过夜。晚上坚持召集各抗旱工作组负责人进行打井进展情况分析,研究解决当天遇到的工作难题,部署第二天的工作。对安全工作他更是不放过一点不安全因素,他告诫手下工作人员:施工安全大意不得,我们要本着尽职尽责的态度和施工队一起搞好安全工作。他常常几个小时不间断地在钻机旁监督指导。尽管他夜以继日地工作,身心已很劳累,但每天依然能看到他坚持在打井现场的身影。用他的实际行动感染和激励着每一个工作人员。一个多月以来,大家全身心投入到抗旱打井工作中,忘记了什么叫疲惫,什么叫休息日,为让旱区人民能早日喝上水而努力工作着。

高维征,河南省有色地矿局驻安阳抗旱指挥部技术组负责人。他是第一个进入找水打井工地的技术人员,从到工地的第一天起他就昼夜操劳,白天辛苦劳作在工地,晚上还要整理各种资料,分析研究问题,安排第二天的任务。他有段时间总带着墨镜,别人问他,他开玩笑说因为耍酷所以总要带着墨镜。其实是连着一个多月的野外辛勤工作,眼睛一直红肿不下,受不了较强光线的照射,不得不靠墨镜减轻痛苦。4月1日本已回暖的河南又遭遇倒春寒,安阳部分地区七级大风,漫天风沙。为了了解真实的水位情况高工坚持带队去分草峪、占元、白壁村测水位。在白璧村,寒风吹起的风沙打在人身上生疼,高工亲自动手测水位一测就是半个小时,浑身上下满是沙土,手已冻得发紫,但队员们看到高工满脸笑容,这是他成功测出水位的喜悦和满足。

胡凯,河南省有色地矿局驻安阳抗旱指挥部施工组负责人。他每天在工地奔波,监督、督促施工单位施工,检查安全,量进尺。为了赶进度,只要钻机结钻,一分钟也不耽误,马上量钻杆,安排下步工作。钻机施工不分昼夜,他也夜以继日,坚持在工地,不管是夜晚还是白天,随叫随到。在钻井工地饿了就吃自带的方便面,有时晚上工作到很晚,第二天依然继续工作。面对艰苦的工作环境,他乐观向上,看到有自己能干的工作,他会毫不犹豫地抢着去干,长期的野外工作锻炼了他的毅力,激发出巨大的工作潜能。在工地他还兼任司机,每天从一个施工点赶赴另一个施工点,坚持自己开车领钻机进场。为了不在路上误事,到地方就能直接施工,他总是每条路亲自跑过才决定钻机走哪条路,其劳累可想而知。看到他每天不知疲倦地工作,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受感动。

早春的河南依然寒风凌冽,但抗旱队伍的热情却异常高涨。为了保质保量完成抗旱找水的艰巨任务,战斗在第一线的同志们加班加点艰苦奋斗,他们不顾野外条件的艰苦,不顾长期超负荷工作的疲劳,忘我工作,努力为灾区人民解决吃水难问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当一股股清水从新打的井里喷涌而出,当旱区群众喝上甘甜清澈的井水,告别祖祖辈辈缺水的历史时,我们的心里也有说不出的喜悦。清明时节,打井工地的同志们仍然没有休息,他们依然默默地奋斗在打井第一线,我们为有这样的同志而骄傲,而自豪。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临沂项目部经理唐安业从方案设计、人员组织、设备调配、井位布设、施工管理等方面亲自靠上抓,多次深入施工现场调查了解情况、检查指导工作。总工程师戚庆学全身心地投入到抗旱找水打井工作现场,认真翻阅有关水文、地形、地质资料,翻山越岭查看村庄周围每个区域地貌特征,反复分析地质、构造及成井可行性,科学圈定工作区域,为科学选点定位、确保打井出水成功率发挥了关键作用。物探工作人员以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先进的仪器设备、精湛的专业技术、忘我的拼搏精神为找水打井工作提供了有力地技术支撑。项目部全体施工人员在王勇带领下,起早贪黑、风餐露宿、舍小家顾全局,赶工期、抢速度、抓管理,在整个打井工作中实现了安全优质高效文明施工。3月 10日苍山电视台记者采访了临沂项目部,并在当天的《苍山新闻》栏目报道了山东局抗旱找水打井工作的先进事迹。

潍坊项目部的杨勇,昌乐地区打井工作的具体管理者,每天带领他的团队,早上 7点钟出发,晚上 7点钟归队,不畏严寒,不怕艰苦,日日往返于昌乐——潍坊之间,奔波于昌乐山间、地头的施工点进行指导和协调。他工作认真、一心服务、不求群众回报。赵金录,昌乐项目部副经理,是找水打井经验丰富的老职工。他忍着长期的腰腿病痛,奔波于各个水井点,指导抽水试验,下管,安装水泵。每到一处,事必躬亲,今天的事必须今天做完,绝不给明天留尾巴,即使忙到夜幕降临,熬油点灯也要把水泵下完、井口封好才肯罢休。李小龙,昌乐项目部总工,一个从未接触过水井施工的 80后年轻技术负责人。本着不会就学、不耻下问的原则,努力学习相关知识及技术规程,出色地完成单井设计、现场录井、技术资料整理等各项工作。同时为按时保量完成 16口井的验收资料,他放下手头一切工作,全力以赴专注整理,夜夜熬到十一二点,毫无怨言。

博山区项目部,施工中正值冬季,夜间气温在零下 10度左右,2、3号机施工位置离村子较远,为了不给老百姓添麻烦,施工人员住在帐篷里,寒冷的天气使很多工人身患感冒,但他们仍然坚持在工作岗位。3号机机长马用忠痛风病发作,在帐篷里打完吊针继续工作,按时完成了水井施工任务;1号机机长孟凡臣身患重感冒,嗓子说不出话,嘴上急的起了泡;项目经理苗文武早出晚归,每天奔波在五个乡镇,短短的 40天时间,行程近1万公里。

冠县项目部,项目经理英昌恒,以往从事水文地质专业的老职工,不但有着水文钻井方面的知识,同时在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管理及协调工作经验,能够充

分发挥自己的长处。项目总工张立鹏,是一个综合型人才,不但有着丰富的岩土施工经验,同时对水井作业和水文地质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行动伊始,该项目部按照山东局的总体工期要求,倒排工期,精确计算,合理安排,精心组织,在大曲村、大焦庄、蔡庄各上一台回转钻机同时施工,井孔钻进期间穿插进行洗井、水泵及管材购制、抽水试验、管材安装、水泵安装等工作,做到了统筹兼备,科学合理。从 2月 24日进场施工,至3月 15日 15眼水井验收资料全部整理完成,历时 20天,比预计工期提前 16天,取得了总进尺1244延米,总出水量 535m 3/h的骄人成绩。

莱芜钢城区项目部现场负责人许红伟,每天都要沿着蜿蜒的山路到水井施工现场巡查,协调进度,处理地方关系。由于时间紧迫,未休完假的他直接从老家赶赴旱区,没带随身换洗衣物,一连 2周都穿着那一身工装在工地上组织协调。在 40天的施工时间里,他竟然穿坏了3双登山鞋。由于打井现场不断出现技术难题,单位决定将鲁建平派驻打井一线。鲁建平接到任务后,二话没说就带着还没服完的中药立即奔赴打井现场。同是钢城区项目部,有一天下午都快 2点了,有人发现技术员王群策在帐篷里泡方便面,原来他的午饭还没吃,便问他:“这么辛苦值不值啊? ”,这位西北汉子若有所思地说:“我的家乡在西北,那里也经常遭受缺水的困扰,深知旱区人民的困难,莱芜人民能喝上咱们打的井水,苦点累点不算什么!”

在 4个项目部 7个施工区域有 234名这样不计个人辛苦、默默奉献的冶金地质人,我们不能一一列举,不能一一点出他们的名字,但是我们知道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山东局抗旱找水打井突击队——冶金地质人,我们的“三光荣”精神再一次在这里闪光,他们让我们自豪,让我们骄傲,让我们感动,更让我们敬佩,所有的荣誉都属于他们,我们的勇士,我们的突击队队员!

自去年秋冬以来,岳阳地区降水量小,遭遇了秋冬春三季连旱。君山区作为农业大区,受灾情况严重,抗旱形势严峻。面对60年以来的特大旱情,该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迅速行动,把抗旱保苗第一线作为创先争优主战场,吹响了创先争优的“集结号”。

一、组织“促动”,吹响抗旱保苗的号角。自去年秋冬至今,该区区委、区政府多次召开抗旱保苗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抗旱工作,区级领导更是多次深入基层,亲自指导督查。区委要求各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把抗旱保苗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来抓,在抗旱保苗工作中创先争优,牢固树立抗大旱、抗长旱、抗连旱的思想,坚决做到旱情一日不解除,抗旱一日不停止。同时,通过悬挂条幅、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短信等形式,广泛宣传旱情发展形势、抗旱技术要点、抗旱补贴政策等,力求做到电视天天有图像、广播天天有声音,激发群众抗旱热情,引导农民兄弟正确抗旱,科学保苗。全区共悬挂抗旱条幅200多条,发送短信6000多条,印发抗旱保苗资料20000多份,开设培训班20多堂,区电视台和区政府网站开辟专栏进行了跟踪报道。

二、部门“联动”,推动抗旱保苗的战车。该区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抗旱大局,服从指挥调度,联合互动,全力以赴做好抗旱保苗工作。财政、水利、农机、电力等部门密切配合,协同作战,成立多支由农技、水务组成的服务小分队奔赴旱情严重地区,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帮助群众抗旱保苗。区财政局投入500多万元作为抗旱保苗专项资金,用于抗旱工作;区水利局投入100多万元购买大型水泵、机组60台,分派到各镇抗旱;区农业局组成7个专业技术小组,每日赶赴田间地头指导群众抗旱保苗;区供电局成立“电力抢修队”,确保抗旱电力供应不出故障。全区共投入水泵、抽水机等抗旱设备4356台,投入抗旱资金1600多万元,有力地保障了抗旱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党员“带动”,扛起抗旱保苗的大旗。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哪里有旱情哪里就有冲锋在前的共产党员。在抗旱保苗工作中,该区广大党员冲锋在前,战斗在前,坚守抗旱一线,带动群众抗旱保苗。广兴洲镇60岁老党员乐培炎,50多天坚守机埠不离火线,在机埠度过60岁生日;广兴洲镇

政府54岁的副主任科员、水利专干杨茂松为全镇水系的调度、机械的架设日夜奔波操劳,曾连续四天四晚在临江外闸亲自指挥筑坝拦水、机组安装;采桑湖镇团北村党员徐贵武,在组织抽水过程中,为水压过大水泵接口不稳的问题,自己抱着水管在水中连站10多个小时;柳林洲镇永城村共产党员张芳自掏腰包投资5000多元打了两口地下水井,无偿地为周围二十多户提供水源;许市镇横山岭村党员陈锦明,不顾自家的秧苗还未下地,连夜将家里的抽水机安装在丁眼桥机埠上,挨家挨户通知群众抽水,使全组300多亩旱田及时栽秧。

四、党群“互动”,打好抗旱保苗的会战。面对特大旱灾,该区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团结一心、共同作战,有效地缓解了灾情,取得了明显地成效。广兴洲镇投入抗旱资金近200万元,增设大型水泵6台,出动挖土机12台,组织群众1200余人,对沿江中心渠、永明中心渠、殷家铺中心渠等5条渠道进行清淤导流,完成土方3万方,完成灌溉面积1.8万亩;采桑湖镇投入资金80多万元,组织群众800余人,在华洪运河开沟3000多米引水,有效缓解了1.2万亩水田的旱情;许市镇出动各类抗旱机械900余台,出动群众600多人,缓解了3万余亩农田的灾情;养殖场组织500多劳力打井73口,在群众的配合下,将700多亩水田改种棉花,400多亩池改养苗种,科学合理地引导群众,减少了旱灾损失。

网友:您好!对您反映的问题,洛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已责成洛宁县政府进行了认真查处。现将具体情况向您反馈如下:新生村位于河底镇东,与宜阳县石村乡相邻,属半丘陵旱塬区。该村共756口人,辖新生、大牛店、小牛店三个自然村,其中小牛店村是第一村民小组、270余口人。该行政村于2003-2004年修建两处人畜吃水工程,解决了新生、大牛店的人畜吃水问题,小牛店自然村人畜吃水问题没能得到解决,该自然村人畜吃水依靠村民自家院内小水井。去冬以来,我县一直没有有效降水,由于长时间干旱,井水水位明显下降,少部分井现已断续缺水,目前部分群众吃水确实比较困难。鉴于当前严重的旱情形势,河底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于近期对全镇人畜饮水困难的村,集中开展了调查摸底工作,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汇总上报。鉴于新生一组(小牛店村)部分群众吃水困难的情况以及该村村民的打井申请,经镇政府认定后已上报县水利部门,现镇政府正与有关部门积极协调争取项目,以早日解决该自然村群众吃水困难的问题。

天气很热,市民郑女士和朋友去金东区岭下镇的三汶塘水库游泳,途中被几名中年妇女拦住收“水费”。郑女士说:“如果不交钱就不准去游泳,也不知道他们这样收钱正不正规?”

8月5日傍晚6时许,天空下起了雷阵雨,但仍有许多市民前往三汶塘游泳。快到水库的时候,十几名妇女站在路边,车经过时就上前敲窗,向每辆车收取10元,再给一张白色的票。一市民说:“这两天开始收的,他们说是为了买点水喝,因为比市区游泳馆便宜,也还能接受。”也有市民想冲过去,妇女立即围了上来,拿出放在边上的一个木桩挡路,市民交钱后才放行。

这些妇女说,她们都是三汶塘村的村民。她们说:“我们这么做也是被逼无奈。”三汶塘边有三汶塘和下辽两个村,饮用水都取自三汶塘。“以前来水库游泳的人不多,我们劝阻劝阻也就算了,这两年来的人特别多,每天有100多辆车,还没算上骑车的人。”一位村民激动地说,游泳的人多了,水质也变化了,“有人还带小狗来游泳,水面上经常漂浮着卫生棉、粪便等污物。”

8月6日下午,金东区岭下镇三汶塘水库管理处主任朱锦良表示,村民在收费的事他们知道,也曾劝过村民不能收费,这是不合法的。“水库内不能游泳是毋庸置疑的。”朱锦良说,村里没有通自来水,三汶塘村和下辽村的村民一直都打井,使用三汶塘水库内的水。为了解决水质问题,两个村的村委会这几天正在水库上游找水源。

同时朱锦良提醒市民,在水库内游泳安全没有保障,为了自身的安全,也为了解决村民的饮用水问题,市民应选择其他可游泳的地方。

5.1去了平定,真不能忍,居然家家户户,喝的是雨水,老百姓真是苦啊,建议县长拨点款给每个村打个井,支持的顶起来!!是的,平定的这种现象什么时候能够引起政府的重视啊,老百姓太苦了

奋战在抗旱找水打井第一线的人们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岩土公司办公室 时间:2011-4-12 10:37:17 去年入秋以来,中原大地遭遇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面对日益严重的干旱,省委、省政府立即责成省国土资源系统组成抗旱找水打井突击队开赴旱区。河南省有色地矿局也积极响应号召成立了河南省有色地矿局抗旱找水打井突击队,他们在第一时间赶赴安阳、林州抗旱打井,受到旱区人民的热烈欢迎。抗旱突击队的同志们战天斗地,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以自己的行动和打井成果向旱区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这中间也涌现出许多 10

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他们不怕苦、不怕累,忘我工作、乐于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田奎生、刘振江、王庆阁、高维征、胡凯就是他们突出的代表。

田奎生,河南省有色地矿局驻安阳抗旱找水打井指挥部总指挥,岩土公司总经理,这次抗旱找水打井的主要组织者。在这段时间里他的工作总是排得满满的,没有节假日,经常加班加点,接到抗旱打井找水任务后,2月18日就召集局属各相关单位开动员会,明确参战人员及分工,拿方案、调设备、组织队伍。第二天,水文、物探、测量人员就奔赴野外开展工作,确定井位。接下来在短短几天里就组织了几十台钻机开进旱区。在工程进行过程中,他多次到野外打井工地指导工作,安排职工生活,与地方政府沟通,争取当地政府和百姓的支持和帮助,协调各兄弟单位的各种安排,向国土资源厅和有色地矿局领导汇报工作进展,解决现场遇到的各种问题。大家知道,这次我们打井的地区,长期以来一直缺水,定一口井能不能出水,这对参加抗旱的技术人员是一个挑战,对总指挥也有很大压力,可田总全然不顾这些,他告诉技术人员:我们这次的任务就是解决群众的用水问题,人民群众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你们只管大胆放手干,有什么问题只管找我。这样长时间的奔波劳累,跟他在一起的年青人都感到吃不消,可他却说:“我们比起在打井第一线工作的职工同志们要好多了,真正辛苦的是他们。”

刘振江,退休高级工程师,今年已有71岁高龄,河南省有色地矿局抗旱找水打井指挥部特聘技术顾问。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刘工就是安阳、林州一带有名的找水专家,人称“水龙王”。为了旱区人民,他不顾自已年事已高,野外工作的艰苦,毅然加入我们队伍,使我们抗旱打井有了可靠的技术保障。初春的豫北乍暖还寒,2月28日气温达到零下5度,雪花沸沸扬扬,乡间的道路湿滑泥泞,刘工带领找水队伍坚持早六点从安阳出发,徒步近两个小时,翻了两个山头,实地查看含水层位置,最终确定了三羊村的井位,接着又马不停蹄赶赴下一个村庄。晚上到家他实在顶不住了去医院输液,这时我们才发现刘工当天是带着病坚持在工作一线,使我们在场的年青后辈无不为之感动,他们老一辈地质人 “生命不息,奉献不止”的精神是我们新一代永远学习的榜样。

王庆阁,河南省有色地矿局驻安阳抗旱找水打井指挥部副总指挥。自抗旱打井开工以来,一直坚持在工地,白天他到各打井工地寻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向领导汇报沟通,决不让问题过夜。晚上坚持召集各抗旱工作组负责人进行打井进展情况分析,研究解决当天遇到的工作难题,部署第二天的工作。对安全工作他更是不放过一点不安全因素,他告诫手下工作人员:施工安全大意不得,我们要本着尽职尽责的态度和施工队一起搞好安全工作。他常常几个小时不间断地在钻机旁监督指导。尽管他夜以继日地工作,身心已很劳累,但每天依然能看到他坚持在打井现场的身影。用他的实际行动感染和激励着每一个工作人员。一个多月以来,大家全身心投入到抗旱打井工作中,忘记了什么叫疲惫,什么叫休息日,为让旱区人民能早日喝上水而努力工作着。

高维征,河南省有色地矿局驻安阳抗旱指挥部技术组负责人。他是第一个进入找水打井工地的技术人员,从到工地的第一天起他就昼夜操劳,白天辛苦劳作在工地,晚上还要整理各种资料,分析研究问题,安排第二天的任务。他有段时间总带着墨镜,别人问他,他开玩笑说因为耍酷所以总要带着墨镜。其实是连着一个多月的野外辛勤工作,眼睛一直红肿不下,受不了较强光线的照射,不得不靠墨镜减轻痛苦。4月1日本已回暖的河南又遭遇倒春寒,安阳部分地区七级大风,漫天风沙。为了了解真实的水位情况高工坚持带队去分草峪、占元、白壁村测水位。在白璧村,寒风吹起的风沙打在人身上生疼,高工亲自 11

动手测水位一测就是半个小时,浑身上下满是沙土,手已冻得发紫,但队员们看到高工满脸笑容,这是他成功测出水位的喜悦和满足。

胡凯,河南省有色地矿局驻安阳抗旱指挥部施工组负责人。他每天在工地奔波,监督、督促施工单位施工,检查安全,量进尺。为了赶进度,只要钻机结钻,一分钟也不耽误,马上量钻杆,安排下步工作。钻机施工不分昼夜,他也夜以继日,坚持在工地,不管是夜晚还是白天,随叫随到。在钻井工地饿了就吃自带的方便面,有时晚上工作到很晚,第二天依然继续工作。面对艰苦的工作环境,他乐观向上,看到有自己能干的工作,他会毫不犹豫地抢着去干,长期的野外工作锻炼了他的毅力,激发出巨大的工作潜能。在工地他还兼任司机,每天从一个施工点赶赴另一个施工点,坚持自己开车领钻机进场。为了不在路上误事,到地方就能直接施工,他总是每条路亲自跑过才决定钻机走哪条路,其劳累可想而知。看到他每天不知疲倦地工作,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受感动。

早春的河南依然寒风凌冽,但抗旱队伍的热情却异常高涨。为了保质保量完成抗旱找水的艰巨任务,战斗在第一线的同志们加班加点艰苦奋斗,他们不顾野外条件的艰苦,不顾长期超负荷工作的疲劳,忘我工作,努力为灾区人民解决吃水难问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当一股股清水从新打的井里喷涌而出,当旱区群众喝上甘甜清澈的井水,告别祖祖辈辈缺水的历史时,我们的心里也有说不出的喜悦。清明时节,打井工地的同志们仍然没有休息,他们依然默默地奋斗在打井第一线,我们为有这样的同志而骄傲,而自豪。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第三篇:奏响追赶跨越冲锋号 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

奏响追赶跨越冲锋号 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

南江县委常委、秘书长 罗鸿宾

消除贫困,事关社会稳定大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最终实现。“十一五”期间,南江始终坚持把缓解和消除贫困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村增收项目逐年增多,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提高,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但是,受诸多因素制约,南江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仍然滞后,农村贫困现象未能根本消除,扶贫开发任务仍十分艰巨。

一、面对现实,摸清实情,打好扶贫攻坚战

“十一五”时期,我们围绕“打好打胜老区发展翻身仗和扶贫攻坚战”,积极拼抢机遇,争取政策,千方百计加大扶贫力度,减少贫困人口4.2万人,为南江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但由于南江集“老、边、山、穷”于一体,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扶贫攻坚任重道远。

(一)贫困现状。南江全县总人口70.9万人,贫困户达6.6万户21.73万人,占总人口的30.65%。其中,因灾返贫3.1万户10.23万人,分别占贫困户和贫困人口的46.97%、47.08%;因病致贫1.1万户3.36万人,分别占贫困户和贫困人口的16.67 %、15.46%;因智致贫0.4万户1.32万人,分别占贫困户和贫困人口的6.06%、6.07%;因残致贫0.6万户1.98万人,分别占贫困户和占贫困人口的9.09%、9.11%;因教致贫1.2万户3.96万人,分别占贫困户和贫困人口的18.18%、18.22%;其 它原因致贫0.2万户0.88万人,分别占贫困户和贫困人口的3.03%、4.05%。流坝乡、东榆镇等距离县城较近的乡镇贫困人口占总农业人口的30%,高山边远乡镇的贫困现象更为突出,贫困比例居高不下。红岩乡总人口仅3179人,因贫未能成家的50岁以上的“光棍”就达46人。像红岩这样的边远乡镇不少居住条件差、家庭困难的农户大多采取将儿子出“嫁”到条件更差的独生女家庭或条件稍好的寡妇家庭做上门女婿,留下女儿入赘家庭条件更差同时又难以解决婚姻问题的上门女婿,山区的这种养儿(女)防老方式比比皆是,随着贫富差距的拉大,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农村光棍愈来越多。据调查,红岩双寨村6社贫困户何仕林是一位曾经参加抗美援朝的退伍军人(83岁,党员),妻子长年多病,家中3个儿子,老大已经51岁,最小的也已39岁,均未成家,老两口带着3个光棍儿子生活,家庭困难状况可想而知。

(二)贫困成因。作为集革命老区、边远山区、贫困地区于一身的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从基本县情看,贫穷落后底子薄、自主发展能力差、同步小康任务重;从主要问题看,县域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优势转化难;从明显差距看,基础设施条件差、项目投资拉动小、公共服务能力弱;从现实压力看,遗留问题化解难、发展建设矛盾多、维护稳定任务重。一是自然资源短缺。自然资源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的物质源泉,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要素分布。全县48个乡镇、522个村自然资源均不同程度短缺。尤其红岩、汇滩等乡镇,山高坡陡,土地贫瘠,不具备发展其他产业的有利条件,玉米是目前主要农作物,辅以少量的水稻生产,农民增收致富缺乏产业支撑。二是生存环境恶劣。基础设施滞后是制约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因素。南江目前尽管全县所有村均通了公路,但由于道路战线长、疏于管理等原因,“达”而不“畅”的村有46个,占全县行政村的8.81%。红岩乡尽管6个村中均村通了公路,但由于农户住居分散,道路战线长,养护难度大,通行能力差,其中最远的云光村距乡政府所在地20多公里,步行到乡政府差不多要4个多小时左右。人畜饮水困难也是制约农村发展原因之一,南江全县旱山村达254个,占全县行政村的48.66%。像红岩乡红寨村这样因长期采煤,水位严重下降而导致整村缺水的行政村,在全县不是个别现象,天旱时农户将过多的时间都用在了肩挑背磨挑水上,根本就没条件也没时间发展生产。三是恶性婚配影响。近亲婚、禁病婚等愚昧落后的婚配陋习依然在边远贫困地区不同程度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村民素质。“好女嫁外乡,笨女不外嫁”,“歪锅配歪灶”的呆傻婚配,只顾不断香火,不顾人口素质,导致呆娶傻、傻嫁呆的恶性循环。南江全县共有残疾人4.8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6.77%,一户多残家庭就多达1567户5326人,分别占贫困户和贫困人口的2.37%、2.45%。现年48岁的朱公乡斜岩碥村5社户大朝,智力残疾,30多岁时经人介绍与邻村一智残女人孙玉华结婚,婚后育有一子也是先天性智力残疾,一家三个智障人长年靠政府救济度日。

(三)贫困问题。一要解决因环境恶劣制约脱贫致富的问题。特困群体的生存环境大都十分恶劣,观念陈旧,不仅与外界交流少,掌握不了新技术、接触不到新信息,而且抗灾自救能力极弱,自身又缺乏相应的能力和胆量,致富技能十分单一,在农业增收日益困难的情况下,很难外出找到合适的工作,导致家庭收入萎缩。关田乡西坪村五社贫困户罗刚,妻子聋哑残疾,生育2个孩子,本身劳动技能差,外出务工因不能胜任繁重的体力劳动,返村务农,家庭没有其他经济来源,家里没有一件象样的家具,两架床,一架放臵两袋粮食,一架睡床放臵着民政干部送来的的两床棉被,生存状况堪忧。二要解决因精神贫穷导致家庭困难的问题。经济长期贫困,文化教育相对滞后,致使部分贫困群众听天由命、消极无为,把个人和家庭的贫困归于老天的安排和命运的注定,失去了改变贫困命运的精神动力。部分贫困群众存在严重的“等、靠、要”思想,依靠政府救济度日,身在贫中不知贫,懒惰无为度春秋,处于一种比物质贫困更严重、更难治愈的精神贫困。红岩乡黑岩村二社的“陶氏兄弟”,全靠国家救济度日。兄陶开贵已66岁,弟陶开云60岁,二人居住2间茅草房屋,穿眼漏洞,陶开贵的睡床上用塑料薄膜遮风蔽雨。红岩乡黑岩村3社罗成文,56岁,妻子聋哑(育有一女未到婚龄就已嫁人),住房是政府出资修建的,家徒四壁,“舀水不上锅”,而他本人却常年弃家不顾,无偿替周围村民干活,只求“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三要解决因老弱病残加剧家庭贫穷的问题。农村弱势群体贫困程度加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家庭主要成员或年龄偏大,或身体病残,或意外事故,使原本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38岁的杨坝镇尖山村4社袁宗和,母亲岳玉兰61岁,母子2人因长年患病失去劳动能力,经济无来源,生活极度贫困。红岩乡黑岩村二社62岁的赵青荣,多年来多种疾病缠身,家庭的贫困,使其儿子难以成家,长子到巴州区安家落户,次子死于煤矿事故,夫妻二人生活十分艰难。红岩乡黑岩村一社89岁老人魏友成,老伴早已去世,因年事已高,加之常年患有结核病,生活完全无法自理;41岁的儿子魏荣强,因智力低下而没有娶妻,父子二人居住在2间土木结构的房屋里,广种薄收的农业生产方式,全年产粮不足500斤,经济来源全靠政府的春荒冬令救助和每月每人50元的农村低保。

二、带着感情,缩小差距,打好扶贫攻坚战

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是南江实现致富奔小康的重点和难点。在扶贫工作中,我们不仅要抓大事,还要抓难事,不忘抓小事。要把贫困人口的油盐酱醋样样考虑周全,需要我们党员干部带着真感情,组织带领全县人民共同打好打胜扶贫攻坚战。

消灭贫困,是共产党员的义务。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共产党人告诉老百姓,我们是穷人的党,是为穷人打天下的,只要跟着共产党,天下穷苦人就可以翻身得解放,就可以过上好日子。今天,由于种种原因,仍然有那么多的困难群众生活得那样贫苦,那样艰辛!因此,我们这一代的共产党员,不仅要从上一代共产党人手里继承政权和权利,而且要承担好他们未及去完成的责任和义务,这才是负责任的表现,是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精神的具体体现。要在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中,带动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奋斗,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为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找到符合当地实际的扶贫新路子、新方法,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扶贫济困,是人文关怀的体现。当代真正共产党人的人格魅力,不仅在于能够释放出质朴的人性光辉,为他人和社会奉献人世间最可宝贵的爱与善,更在于为每个人烛照前路、纯净 心灵、提升境界。“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共产党人更有责任帮助身边群众脱贫致富。红岩、关田等等乡镇的党员干部围绕扶贫解困,增强发展活力,千方百计给予辖区贫困户以各种关怀,帮助他们度过难关。当前,我们各级组织、社会团体等社会各方力量,也应该形成合力,安老扶幼,济危助困,有计划地解决好农村弱势群体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实现共同致富,维护社会政治稳定。

消贫度困,是帮扶老区的责任。南江是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之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徐向前、李先念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战斗两年多,有2.2万名南江儿女参加红军,1.6万多人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为新中国的成立抛头颅、撒热血。南江2.2万红军家庭中仍有近10万人在贫困线上挣扎。从革命老区延安扶贫发展来看,国家在制定扶贫政策方面,更多地向革命老区倾斜,因此,地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重要腹心地带的巴中南江,也应得到国家扶贫政策的更多倾斜,帮助老区尽快脱贫致富。

济危助困,是帮扶贫困的渠道。改革开放,中国发生巨大变化,取得辉煌成就。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很快,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中西部欠发展地区需要发达地区和先富起来的人们的扶持和帮助。南江是劳务大县,每年劳务输出达20余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3.2亿元,同比增长34%,但同时也为发达地区创造了5倍甚至更多的财富,以致于与发达地区发展贫富差距愈拉愈大,返贫问题日益严重。经济发达地区有责任反哺特殊困难地区,通过对口支援、投资建厂等多种形式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三、拼抢机遇,舒筋活血,打好扶贫攻坚战 实施扶贫开发纲要,谋划“十二五”,必须把思想进一步统一到抓住机遇、加快发上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南江面临西部大开发、扩大内需、灾区重建和发展振兴等一系列重大机遇,我们必须牢牢抓住大机遇,谋取大发展。

抓住政策机遇求发展。目前全县不少村已经采取了多种与扶贫有关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整村推进、以工代赈、基础设施建设、扶贫贴息贷款,农户小额贷款、技术培训和职业培训、退耕还林、粮食直补、扶贫贷款、最低生活保障、农民养老保险、新型合作医疗、扶贫救济和补贴等措施。今后10年,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南江作为地处秦巴地区的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国地震重灾县,面临西部大开发、灾后恢复重建、扩权强县试点县等重大政策机遇。加之有丰富绿色的生态优势、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革命老区的后发优势,必须坚持把项目作为南江发展的“牛鼻子”,以决战的状态拼抢机遇,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始终保持投资拉动增长的良好势头。把工作重点放在增强长远发展能力上来,以产业发展、就业促进、扶贫帮困和生态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实现县域经济社会全面振兴。

抓住政治机遇求发展。南江作为中央和省委特别扶持的贫困县,脱贫致富、加快发展需要充分利用国家支持革命老区发展的政治机遇,尤其是省委奇葆书记将槐树村作为“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工作联系点,全国工商联把南江作为县域经济试点县给予重点扶持,国中商联将在我县围绕矿产、农业、旅游3大类19个方面投资产业发展项目,省委办公厅、省发改局、路桥集团“挂包帮”南江,南江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 机遇,必须紧密结合党的方针政策、发展战略加快完善十二五发展规划,牢固树立“大扶贫”理念,以贫困村为主战场,在切实解决低收入群众的温饱问题的同时,切实改善基础条件,加快发展特色产业,着力提升发展质量。

抓住历史机遇求发展。南江位于“两地区一中心”(四川重要的北向东向开放高地、川陕渝重要枢纽联结地、西部绿色经济示范区、全国扶贫开发示范区、川东北重要中心城市)的腹心地,是巴中融入“西三角”的“桥头堡”,走出“根据地”的“排头兵”,必须用好用活、用足用够历史机遇。特别是对于南江这样的贫困县来说,更要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西部大开发和扶贫开发的一系列会议精神上来,跳出南江思考南江、分析南江、研究南江,在一个更加广阔的范围里审视自己,全面分析我们面临的发展形势,明确未来10年发展的总体要求、重要原则、主要任务,绘制南江加快发展的宏伟蓝图。尤其要结合中央和省、市重大发展战略,以跨越发展为主题,趋利避害,在科学编制好发展规划的前提下,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抓住交通机遇求发展。南江目前处于“大交通”枢纽逐步形成的特殊时期,巴广高速、巴乐铁路竣工通车,巴陕高速开工建设,并将在南江境内开设5个出口,融入了国省大交通,S101线绕城公路形成通车能力,大交通带来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将让南江发生质的飞跃,面临“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历史机遇,必须以夯实基础为先导,以发展生态经济为重点,以产业园区为载体,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开放合作为契机,以创新创造为动力,以构建城乡统筹新南江、产业发展新南江、平安和谐新南江、风清气正新南江为目标,打好老区扶贫攻坚战和发展翻身仗。

四、战略谋划,消除贫困,打好扶贫攻坚战

扶贫攻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高标准规划,多举措推进,全社会共同参与,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努力改变老区贫困现状,加快建设美丽富饶新南江。

一要集民智科学编制扶贫规划。扶贫开发必须规划先行。要让扶贫开发规划与产业发展规划有机结合,认真研究扶贫开发政策,紧密结合中央省市关于秦巴山区扶贫开发规划,科学编制南江五年扶贫规划和扶贫专项规划,启动“一园二片三点”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要着力于扶长远,通过真心帮扶,培育增收致富项目,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好长远生计问题,增强贫困群众自身造血功能,最终实现脱贫致富。要充分发动群众,让群众带动群众,互帮互促,提高群众发展生产,管理村组的积极性。要加快居民聚居点建设,让百姓住房相对集中,完善相关服务配套设施,大力改善村容村貌。

二要下重手加大迁移扶贫力度。把生存在环境恶劣、住居在含有有害矿物质区域的农户逐步迁出穷山窝,给予相应的补救政策,让这部分人脱离危害区,走进集镇发展三产业。要把迁移工作与退耕还林、生态保护工作有机结合,坚持整体推进。坚持突出点、连成线、覆盖面,促进“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生存型扶贫”向“发展型扶贫”转变,打好老区扶贫攻坚战和发展翻身仗。

三要尽全力做好智力扶贫工作。“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治穷先治愚,治愚办教育。只有着力提高劳动者素质,才 能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在办好义务教育的同时,要针对农村实际,市场特点,整合农业、科技、扶贫、就业等部门培训项目,发挥职教作用,把每个劳动者培养成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努力增加农民增收致富手段和技能。要大力宣传《婚姻法》,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和守法意识,遏制恶性婚配,着力提高人口素质。要加强农村医疗卫生网点的建设和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着力解决农村“四难”问题。

四要全方位畅通扶贫绿色通道。必须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参与、乡镇主体、社会支持”的工作思路,努力形成农村扶贫攻坚合力。对农村困难群体的帮扶,要改单一的“输血”为增加“造血”功能,从治表转向治本。采取积极的扶持政策,对农村困难群体自谋职业的,要积极鼓励,由相关部门给予办理弱势势群体自谋职业优惠证,凭证享受税费减免等政策优惠。进一步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回乡开展群众工作”活动,并建议组织开展“挂钩帮扶”、“扶贫济困”等活动,让个体私营企业和工商户等均承担扶贫任务。同时,加大慈善事业建设力度,发扬互助互帮传统美德,组织和引导全社会力量捐钱捐物。通过全社会共同分担的形式,建立起政府主导、部门协调、社会各方面救助的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保障新机制。

第四篇:湘西州住建部门吹响抗旱救灾

湘西州住建部门吹响抗旱救灾“集结号”

7月以来,连日高温,天干地裂。山河村1134人面临饮水困难,水稻受灾面积522亩,其中绝收面积187亩;玉米受灾面积947亩,其中绝收665亩;烤烟受灾面积134亩,绝收110亩。直接经济损失达300多万元。旱情就是命令,7月31日,扶贫工作组为山河村送去1万元抗旱救灾资金。帮助山河村解决人畜饮水安全及农作物用水灌溉。

第五篇:打响农业抗旱救灾攻坚战

陆良打响农业抗旱救灾攻坚战

面对持续加剧的旱情和因旱造成的巨大损失。陆良农业部门把抗旱救灾工作作为检验干部职工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活动成效的重要阵地,咬定农业增长的目标不放松,坚定农民增收的信心不动摇,立足部门职能,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春耕生产,打响抗旱救灾攻坚战。

强组织明责任,千名干部进万户。县乡农业部门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决策和部署,强化抗旱保春耕生产工作措施,推行党员干部定点挂钩保包、技术人员分片包干制,督促指导各地开展好抗旱促春耕工作。县农业局副科级领导分别挂钩指导10个乡(镇)和1个华侨管理区的农业生产,400多名干部职工直接联系帮扶1250户农民的生产生活;各乡(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的870名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对全县139个村(居)民委员会的1421个村(居)民小组的数万户农民的农业生产进行面对面指导。明确工作纪律,组成督查小组,对抗旱救灾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对违反抗旱救灾工作纪律的,按有关规定严肃查处,绝不姑息。

筹物资备项目,未雨绸缪抢先机。强化抗旱物资和项目储备,目前已检修到位各类农机具5182台(套),检查农机维修网点32个;水稻良种就位450吨,玉米良种就位550吨;累计储备各种化肥51360吨,储备农药276吨、农膜1000

下载第110期从江县吹响紧急“冲锋号”打好抗旱救灾“攻坚战”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110期从江县吹响紧急“冲锋号”打好抗旱救灾“攻坚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推动民企军工产业化,军工经济吹响冲锋号

    推动民企军工产业化,军工经济吹响冲锋号对于民营企业来说,一直以来对军工领域的投资,都几乎是空白的。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落幕,关于军工领域改革政策的细则浮出水面,超出了市场......

    吹响土地卫片执法整治“冲锋号”

    吹响土地卫片执法整治“冲锋号” ——八大关键词解读土地卫片执法整治活动月行动 本报记者 贺军 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 土地问题是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带有全局性、战略......

    粤吹响打赢脱贫攻坚战号角

    粤吹响打赢脱贫攻坚战号角 分享 2016年03月23日07:04 南方日报 粤吹响打赢脱贫攻坚战号角 分享 原标题:粤吹响打赢脱贫攻坚战号角 被帮扶村英德市东华镇古滩村的浅水莲藕种植......

    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 教案16、吹响防毒“冲锋号”

    16吹响防毒“冲锋号”——病毒的全面防护学习目标1.了解计算机安全防护的基本知识。2.掌握查杀计算机病毒的方法。3.会开启杀毒软件的实时监测功能。4.掌握使用防火墙技术,会......

    全力以赴打赢泸西抗旱救灾攻坚战

    全力以赴打赢泸西抗旱救灾攻坚战 ——关于做好当前抗旱救灾和农田水利建设的思考 段锦良 泸西县遇到百年未遇的持续高温干旱,各水库坝塘没有新的蓄水,部分水库坝塘、水池、水......

    2016年湖北省公务员考试时事评论:脱贫攻坚战冲锋号已经吹响 全党全国咬定目标苦干实干

    2016年湖北省公务员考试时事评论: 脱贫攻坚战冲锋号已经吹响 全党全国咬定目标苦干实干 时事评论背景: 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11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

    汪洋坚决打好抗旱防汛减灾攻坚战

    汪洋:坚决打好抗旱防汛减灾攻坚战 2013年08月13日07:37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目前,我国南方部分地区旱情持续发展,北方部分地区出现较大汛情。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当前抗旱......

    发挥四个作用 打好抗旱节流攻坚战[范文大全]

    发挥四个作用 打好抗旱节水攻坚战 继2010年遭受百年不遇的严重旱灾,2011年泸西县再次遭遇严重干旱。全县库塘蓄水同比大幅减少,农作物受旱严重,部分村组人畜饮水困难。在百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