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川新农村建设的规划路径选择及对策建议
四川新农村建设的规划路径选择及对策建议
新农村建设需要规划先行。而新农村规划最基本的首要问题是目标路径和战略。究竟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什么?通过什么路径实现目标?不同的路径决定不同的农村要选择不同的战略,不同的规划。
一、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目标是减少农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针对城乡收入差距拉大趋势(由1984年的1.8:1上升到2005年的3.3:1),提出的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战略举措。也是针对国民经济内需不足(1个城市人口消费商品为农民的5倍),扩大内需消化过剩工业生产能力的一项举措。集中体现了我党执政为民,代表最大多数人利益的本质。也是我党借鉴了国外经验,尤其韩国持续三十多年的新村运动,使城乡居民收入始终保持在1:0.8~0.9之间,城乡经济同步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同步提高的经验后,作出的选择。
中央一再强调,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是生产发展,关键是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收入的关键是农民太多,隐性失业广泛而严重存在,农民的劳动力要素不能充分利用转化为财富与农民收入。
农民减少了,即使农地生产力不变,农民的隐性失业才会缓解,农民的劳动能力才会转化为农民的收入与社会净财富的增加,农民的人均购买力也才会大幅提升,中国的全面小康才会顺利实现。
减少了农民往哪里去?主要还是靠城镇来接纳,因此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跳出农业来发展农业,跳出农村来发展农村”。应该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只是国家城镇化战略的一个重要补充。
按照国际经验,城市化率至少要达到70%,农村剩余劳动力才可能被有效消除。要四川农民劳均耕地达到15亩,城市化率更需高达85%。四川城市化率要提高到70%,按照前述十五期间年提高1.26~1.4个百分点的经验,也需要大约30年~26.5年;提高到85%,则需要更长时间。四川的新农村建设从全局看,不可能搞大跃进,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二、新农村建设的路径与战略设计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与工业化,城市化互动的庞大系统工程。从减少农民这一基本目标出发,从各地农村的资源禀赋与产业选择的角度分析,实现这一系统工程的路径与战略可概括为下图所示的“三化”:旧农村“异化”为城市,新型的城市,采用城乡一体化战略;旧农村“进化”为新农村,基本战略是以农业生产规模化,农产品市场特色化,农业组织企业化为特征的现代化大农业战略;旧农村“退化”为生态环保化的田野,其战略是发展生态环保产业。
异化:位于城乡结合部与工业集中发展区(包括矿区与资源富集区)的农村,逐渐异化为原有城市的一部分或新城镇,我国过去的二十多年一直在进行着。一是把扩大到城镇来的农民就地转化为市民,二是把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群体(及其家庭)大部吸纳消化为新市民,其余返(原籍)乡成为新型农民。
“异化”是减少农民的主要途径。城乡一体化战略的重点与核心是统筹规划,系
统安排农民进城。
进化:这一战略的核心是五个支柱。一是规模化农业;二是农业现代化的投入,尤其农业技术进步系统的投入,主要由政府来承担;三是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重点领域,即硬基础设施(交通、信息、物流),软基础设施(如担保组织、仲裁、科技服务系统、市场秩序等),新型农民教育等进入公共财政框架的安排;四是农村微观经济基础的企业化,即“以办工业的思路来办农业”,采取有效措施,使农业产业化以农业产业链为主,外部龙头企业为主,基层政府当主角,转变到以解决农业价值链为主,内部大农户或合作经济组织为主,农民当市经济主体;五是富有各地特色的市场化农业。没有特色的农业产业化,能把农产品的量搞上去,随之而来是家产品的恶性价格战。农产品丰收,农民减收的悲剧只能靠特色效农业来解决。
退化:不少农村,资源条件不好,不适宜进行农业生产,甚至不宜人居;有些地方,虽有资源,出于生态环境保护等的需要,也不宜农。西部大开发中,广泛开展的退耕还林,还草就是一种积极的“退化”。在国家“十一五规划”中的禁止发展区与某些限制发展区的新农村建设就应走“退化”之路。这些地方的传统农业要转型为生态环保产业,包括生态环境的维护,花木药材,旅游以及手工艺品,农民则要逐渐退出种养农业,旧农村自然成为“空壳村”甚至自然消亡为顺应自然规律的生态化田野。
退化地区实行生态环保化战略,其核心是保护生态环境和渐近性自然移民。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应以水利,植树造林等为重点,但对于公路“硬化”、电网、自来水,电视等设施则不宜提“村村通”,除了建设与维护成本高昂外,如果没有后续的维修机制,几年后就会破烂不堪,一场大水就可能冲垮,水泥沥青,烂钢铁就会成为破坏环境的现代垃圾。无选择地搞“村村通”,给出的政策信号是鼓励居民在不宜居住地长期定居。但是强制性搬迁,成本太高,非万不得已不为。而是要通过多种政策的合力,如退耕还林还草的政府补偿,对当地居民的“无为”给予补偿,又如以环境差异拉动退化地区居民志愿迁移到城镇或“进化”地区,政府予以鼓励。
“异化”、“进化”、“退化”的核心是造就“新型农民”,充分发挥农业的多重功能。我们在忧虑“三农”问题的同时,应当看到我国农业仍发挥着很重要的多种功能。它不仅是“米袋子”、“菜蓝子”,提供国民的食物和许多工业原料的显性功能;还对维持社会稳定;为城市和工业提供大量劳力;净化空气、改善生态、涵养水资源、调节洪水、实现生态良性循环;保持自然景观、提供观光休闲场地;保持传统文化;提供产业和工业品消费市场等功能,它对我国社会和谐十分关键。要发挥农业的多种功能,要使农民真正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农民就要成为经营者、创业者。发达国家历来把经营能力视作合格农民最重要的基本素质,其家庭农场本身就是企业,其生产生活活动主动有序地融入现代社会的生产、市场、金融、流通、信息、社会福利等活动中去。困此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在于教育。通过教育,使农村劳动力有进入城镇谋生的职业技能与市民素质;通过教育,使农民成为农业的经营者与创业者;通过教育,使农民成为胜任生态环保产业的工作者、经营者。
三、对科学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建议
1、把做好我省新乡村规划提上日程。四川全省有4801个乡,53227个建设村。村、乡情况复杂,不宜笼统提“村村通”。而需站在全省高度,统筹考虑,为现有
村、乡的发展路径定位;为进化地区的特色效益农业及其市场预测提出指导意见,避免农产品过度生产,恶性竞争;统筹各部门支持扶助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布局,避免各自为战的分散、低效;统一设计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机制、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乡镇机构改革、农村金融改革、培养与帮扶农村致富带头人等5个方面的相关政策与各地可选择模式等。
2、对“异化”地区,责成市或区(县)政府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城乡一体化规划。
3、对“退化”地区,由上一级政府的发改委与环保部门组织编制县级农村生态一体化规划。
4、对广大“进化”地区乡村,完成地形图的测绘工作,指导当地做好粗线条的保护性规划。鼓励有经济实力、有编制规划要求、又有改造条件的乡村规范其总规与详规的编制。允许并指导强村、富村,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行跨村界的联村规划和建设,以强带弱,以富带贫,以市场经济体制带动其它村庄的规划和建设。对于大部分村庄,近期内不强求编制深度规划。希望用5~10年的努力,以较小投入和成本,高水平全面完成新农村建设规划。
5、完善乡村规划建设的管理体系建设,加强管理和服务机构,培育村庄规划建设的中介组织。在梳理乡村规划的机构和人力资源后,提升省市县各级政府乡村建设部门的行政规格、增加编制、增设协调城镇和乡村的规划、用地及基础设施建设指导及拆迁政策等业务机构。
6、加强对农村规划干部的专业培训。应该制定一个2~3年的培训工作计划,可以考虑组织少量人员赴韩国考察其“新村运动”,或请相关专家来川培训干部。
7、开展对乡村规划建设政策与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的研究。前一方面,至少有鼓励与利用多元化投入建设政策,以占补平衡用地筹集资金政策,新建房屋产权政策,新村建设或旧村改造的回迁户政策。后一方面是鉴于农村建设所需要的技术与标准不可能照搬城市,急需有新农村建设技术方案的“菜单”。
第二篇:新农村建设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新农村建设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摘要】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新农村建设规划存在问题、遵循原则进行研究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规划;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一、存在问题
1.规划落实不到位。很多村庄规划实际上只是为争取项目资金和应付工作,导致批量生产。这种赶时间充任务的村庄规划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不科学、不实用严重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2.布局配置不合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配置不完善、不合理,利用率较低,导致资源浪费,是目前大部分农村的现状。同时,由于部分新农村住宅规划设计不合理,严重影村民响生产生活。
4.地方特色不突出。部分村庄规划没有延续村庄原有的传统格局,空间布局、功能分区、产业结构和建筑设计单调雷同。编制内容千篇一律,缺乏地方特色,建筑形态单调,缺少对传统建筑和街巷空间等具有农村地方特色元素的研究挖掘和保护利用。
5.资金投入不充足。各级政府投入较少,造成规划资金缺乏;多数村庄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有限,无力出资或不愿出资做规划。在新农村建设的各个阶段,财政投资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资金渠道。
6.规划研究不深入。由于村庄规划费用较低,导致愿意从事村庄规划人员少,技术力量薄弱,专业水平较低,对村庄规划调查研究不深入、不到位。从事城市规划人员关注重点和知识技能,与目前新农村建设规划的需要存在一定偏差。
二、遵循原则
1.遵循规律、规划先行。遵循村庄建设发展客观规律,坚持先规划、后建设,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应符合县(市、区)、镇(乡)编制的各层次城乡规划中的有关要求。
2.以人为本、产业为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目的,把产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起点和基点,根据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特色农业的发展基础和前景,调整优化村庄布局,以生产方式、生产规模、生产性质决定村庄的位置、规模和形态。
3.城乡统筹、五规合一。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以县为单元统筹规划,形成产业、村庄、土地、公共服务和生态规划五规合一,注重与交通、能源、环保、水利、通讯等方面规划的衔接配套,最大限度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4.因地制宜、分步实施。根据产业发展水平和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城镇规划建设区内村庄城市化改造,推进深山区、河流滩区、煤炭塌陷区、地质灾害易发区等不具备发展条件村庄易地搬迁,加强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传统村落和民居的保护;选择城镇规划区外条件成熟的地方作为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引导点,成熟一批规划一批,审定一批推进一批,避免盲目发展。
5.群众自愿、因势利导。坚持自下而上制定规划,尊重大多数群众的意愿,积极加以引导,让农民群众充分参与规划编制和实施全过程,使规划更加符合客观规律和本地实际,不超越发展阶段,不搞一刀切,使新农村建设稳步发展。
6.三级联动、形成合力。省、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指导,县(市、区)政府统筹规划编制、村庄布局和进度安排,整合资源,有序推进规划实施,形成上下联动、分工负责、协同推进的良好局面。
7.统筹安排、节约利用。立足村庄已有条件,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与维护,符合经济、安全、美观的要求,推广节地节能技术。
8.保护生态、突出特色。尊重现有格局,在村庄现有布局和格局基础上,改善村民生活条件和环境,保持乡村特色,保护历史建筑和传承传统文化,方便村民生产,慎砍树、不填塘、少拆房,避免大拆大建和贪大求洋。
三、对策建议
(一)分类编制村庄建设规划。按照五规合一要求,与现有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相衔接,分类推进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对于城中村、城郊村和产业集聚区内的村庄,编制城市社区规划。对于深山区、河流滩区、煤炭塌陷区、地质灾害易发区等不具备发展条件的村庄,与产业扶贫结合起来,编制搬迁规划,通过搬迁实现集中居住。对于平原地区的村庄,根据特色农业布局,选择条件成熟、积极性高的地方,编制新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引导农民向社区集中居住。缺乏产业基础的地方,根据实际可编制村庄整治规划,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保障农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对于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村落,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编制保护性发展规划,保留历史文化传承。把农村市场发展规划纳入小城镇和新农村社区等发展规划中,规划建设具备商品销售、生活服务、休闲娱乐等综合功能的乡镇商贸中心,形成乡镇微商圈,促进农村商贸服务业集约发展。
(二)明确村庄建设重点时序。按照突出重点、次第展开、逐步提升的原则,制定新农村建设分步实施方案。
(三)突出重点产业发展支撑。按照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土地集约的原则,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强化二三产业发展载体支撑,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打造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互促互进的发展格局。依托当地空间或资源发展旅游、农产品加工业等特色产业,结合实际发展特色种养业。
(四)加强土地利用规划衔接。按照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土地利用目标和用地布局,加强耕地保护,统筹安排农村非农产业、农村公共服务和公共事业发展用地,优化生态、农业、城乡建设用地布局。加大空心村、废弃地治理或复垦力度,促进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鼓励农民到县城和重点镇购房;未审定规划的村庄原则上不再新批宅基地;在原宅基地上翻建房屋的,要符合规划要求,合理控制建筑面积和层数。
(五)加强环境保护规划衔接。根据不同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划分县(市)域不同的生态功能区,明确各类区域生态保护措施。对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水源地、生态湿地、主要湖泊和其它生态敏感区,明确保护范围,控制建设活动。对现代农业生产区,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和循环农业,合理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对城镇建设区,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控制、削减污染物排放量。对农民集中居住区,推进村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河道治理、水土保持等工作,确保防洪、排涝、饮水和生态安全。
(六)合理布局配置各项设施。按照功能定位、差异标准、协调推进的原则,对城中村、城郊村和产业集聚区内的村庄,按照城市社区的标准配置;对深山区、河流滩区、煤炭塌陷区、地质灾害易发区等不具备发展条件的搬迁村庄,按照居民迁建方案规定的标准配置;对平原农区村庄建设引导点,按照审定的建设规划的标准配置;对于传统村落,按照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配置。
(七)注重与时俱进规划创新。全面把握城乡关系发展新变化、农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新变化、农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新变化,创新规划理念,与时俱进编制规划。
四、结束语
通过对新农村建设规划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的探讨,我们可以发现,在当前各种条件下,该项工作中的存在问题是多方面的,有关人员应该从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客观实际需求出发,研究制定最贴近村民生产生活实际的新农村建设规划。
参考文献:
[1] 王静岩.新农村建设中村庄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苏州市为例.《北方经贸》.2013(09):29-30.[2] 唐兰,鲁长亮.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模式初探――以仙桃市郑场镇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为例.现代企业教育.2011(09):88-89.
第三篇:新农村礼区建设的路径选择
新农村礼区建设的路径选择
[摘要]新农村社区建设要解决的首要理论问题就是“路径选择”问题,其中包括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内涵界定、基本单位、模式等方面。新农村社区建设规划,既要考虑现有农村居民居住方式。也要遵循农村城镇化趋势,即要依据不同区域农村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定位。依据与城镇的距离远近,将我国新农村社区建设可选模式分为:城郊型、集镇型、村落型三种模式,不同区域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不同模式。
[关键词]新农村社区;定位:模式
[中图分类号]F30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09)08-0061-04
相对于城市社区建设,我国农村社区建设无论是实践还是理论都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鉴于此,有必要对新农村社区建设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入研究。其中首要的就是新农村社区建设的路径选择问题,这一基本理论问题涉及到: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内涵界定、新农村社区建设基本定位、新农村社区建设模式等方面。从已有的研究可以看出,对农村社区的理论研究主要是从农村社区的概念界定人手,从社区治理、社区服务、社区管理、社区组织等角度探讨农村社区建设问题,这为我们研究新农村社区建设奠定了相应的理论基础。但是,这些研究在强调社区治理在农村社区建设中的重要性的同时却忽视了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的一个最显著的区别,那就是农村社区建设与发展的基础是经济发展,农村社区建设必须要以产业为支撑。因此,有必要从新农村社区概念重新界定人手,从农村社区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公共服务、社会保障、民主政治建设等多方面,深入探讨新农村社区建设基本定位、模式等问题。
一、新农村社区建设的理论内涵
社区在中国是一个外来语,20世纪30年代初,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最早将这一概念引入中国。进入20世纪80年代,社区这一概念才逐渐进入我国学者的研究视野。由于研究视角不同,国内学者们对社区概念的定义也存在较大差异,但一般认为,社区构成必须具备固定地域、规模数量居民、服务设施、特定文化、社区意识、管理机构等六大要素。
人类最早的社区形态是农村社区。由于西方发达国家较早进入现代工业社会,因此西方学者对社区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社区。传统的农村社区是指以农业生产为主要活动内容而聚集起来的人们生活的共同体,其社会结构简单,封闭程度较高,日常生活通过其特定地域内的社会关系网络进行。国内学者中最早研究传统农村社区的费孝通先生曾经以“熟人社会”加以表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农村社区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农村社区已不再是封闭的、与外部隔绝的、自给自足的、缺乏分工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与外部、与他人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和依存度。传统农村社区向现代农村社区的转型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现代意义上的农村社区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小城镇为中心地,以自身为腹地,具有一定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口群体,并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的社区类型;其具有人口密度低,同质性强,流动性强,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受传统势力影响较大,社区成员血缘关系浓厚等特点。
传统农村社区向现代农村社区的转型,为新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现实条件。
目前,虽然还没有学者对“新农村社区”概念进行明确界定,但已有一些学者开始探讨如何将农村社区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的问题。徐勇认为,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点和平台。当下要建设的农村社区不是以传统自然村落为基础的文化共同体,而是能够不断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社会需要,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现代社会生活共同体。甘信奎认为,要通过农村社区建设与自治机制的构建力求实现七个根本性转变:即在社区理念上,以“民为”取代“为民”思想;在社区规划上,以集中居住取代分散居住;在社区治理上,以社区自治取代“村民自治”;在社区组织上,以社团组织取代家族组织;在社区文化上,以现代市民精神取代传统伦理观念;在社区功能上,以社区服务取代行政管理;在社区目标上,以居民需求取代政府绩效。
基于以上学者们对农村社区及其发展变化趋势的研究,笔者将“新农村社区”这一基本概念进行如下界定:新农村社区是相对于传统农村社区而言,既具备传统农村社区的一些特点,又同时具备城市社区一些特征的现代新型农村社区。与传统农村社区相比,新农村社区应具有以下特点:(1)从事现代农业将成为社区居民的主要谋生手段,此外,从事二、三产业的工资性收入也是社区居民的重要生活来源;(2)社区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有所增加,集中居住取代分散居住;(3)人口流动性增加、同质性相对下降;(4)城市的现代文明和生活方式对社区的影响越来越大;(5)居民生活水平、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等与城市社区的差距越来越小;(6)以社区自治取代“村民自治”。同时,新农村社区也区别于城市社区。首先,新农村社区处于农村地域范围,农业(现代农业)依然是农村社区的主要支柱产业。其次,发展社区经济是农村社区居民的生存基础,而提供公共服务和加强社区治理是城市社区的主要功能。再次,农村社区的存在主要以地缘、血缘和业缘为基础,而城市社区主要依据居住地域(居民小区)进行划分。简言之,本文所界定的“新农村社区”是农村地域范围内,以一定规模人口为基础、以一定产业为支撑、以地缘和血缘关系为纽带、以社区组织及其相应的治理机制为保障、以满足社区居民基本需求为目标的新型农村社区。
基于以上对新农村社区概念的界定,新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或任务应包括以下几个层面:
一是发展社区经济。发展社区经济既是新农村社区建设的物质基础,也是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的一个显著差异。集体经济和家庭经济是新农村社区的主要经济形式。新农村社区经济主体不仅包括农业,而且还包括第二、三产业在内的建筑业、加工制造业、服务业、商贸流通等多种产业。农业也不再是传统农业,而是实现了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的现代农业。而农业收入也不再是新农村社区的唯一收人来源,二、三产业将逐渐成为新农村社区的主要收入来源。通过建立社区型企业,发展壮大社区集体经济实力,增强社区辐射能力,造福社区居民。
二是发展社区文化教育。在传统的农村社区,受传统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影响,社区文化发展受到极大的制约。在新农村社区,发展社区文化将成为一个新的亮点。社区的各类学校将得到快速发展,不仅幼儿园、小学、中学等义务教育得到长足发展,各类成人学校、培训班、文化活动室等也将不断兴起。此外,社区居民的文化活动将不断得以丰富,社区居民的基本文化素养将得以不断提高。
三是改善社区环境。传统农村社区中,村民居住相对分散,各种基础设施条件差,社区环境差。在新农村社区中,村民居住相对集中,社区基础设施条件将大大改善,通过村容村貌整治,社区生态环境、生活环境、居住条件也会不断得以优化。
四是完善社区社会保障。在传统农村社区,由于存在着严重的城乡二元结构,村民们无法享受到城市居民拥有的各种社会福利,社会保障水平极为低下。在新农村社区,通过逐渐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
度、不断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制度和其他社会福利制度,社区居民不仅可以看得起病,还可以逐渐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五是建设社区民主。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建设社区民主也就是实现社区自治和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新农村社区民主建设是实现农民政治利益诉求的制度保障。通过实现社区村民自治、改革社区管理体制、大力培育社区民间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培养农民民主意识和政治诉求能力。
二、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定位
新农村社区建设规划是在一定时期内对一定地域范围内新农村社区建设的总体部署或设计。主要包括新农村社区总体布局规划、经济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资源利用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社会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内容。新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基本定位首先涉及的就是新农村社区总体布局规划,即要确定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单元、新农村社区在不同农村区域的分布等。
要确定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单元,需要明确的是,什么样的农村社区才是合理的。张兴杰等学者认为,较为理想的农村社区应该具有三个特征。第一,农村社区是一个微观的地域性社会,区别于城市社区,并且因为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地理条件不同,农村社区也可相互有所区别。第二,理想的农村社区应该是一个具有较健全的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机构、较完善的整合人际关系的社会服务体系的微观地域性社会,应该有较好的公共社区道路、公共图书馆、邮局、文化活动中心、学校、体育活动中心、卫生保健机构、社会工作机构以及从政府到民间的各类社会组织。第三,理想的农村社区应该是一个有利于国家、各类社会组织和各类专门化机构进行活动与管理的微观地域性社会。
按照以上标准,我国的农村社区规划,首先要考虑我国农村地区居民点分布的形式和特点。从现状看,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点的主要存在形式是村镇。村镇一般可分为集镇和村庄两种类型,其中村庄又可分行政村和自然村。至于一个农村社区的规模和范围应该有多大,尚无定论,一般认为,“把我国广大农村目前的‘行政村’,作为一个农村社区,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是通往社会主义新农村美好图景的正确路径”。以行政村为基本单元进行新农村社区建设规划,不需要打破现行农村行政区划,简单易行。目前我国许多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地区基本上是在行政村基础上进行规划的。
究竟新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应该以“行政村”或“自然村”为基本单元,还是其他,除了要考虑我国农村地区居民点分布的形式和特点,还应该遵循以农为本、突出特色、生态取向等原则,遵循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城镇化这一必然趋势,依据不同区域农村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定位。我国农村地区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及居住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果都一刀切地以“行政村”为基本单元进行新农村社区建设规划,难免出现一些新问题。
我国“行政村”这一提法始于20世纪90代初的“乡政村治”及“撤乡并镇”等农村基层改革,目前基本上沿用当时的区划。我国目前的行政村约65万个、自然村约320万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地向东部沿海及城市转移,我国中西部许多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空心村现象”。“空心村现象”主要是指一些村庄,平时只留下了老弱病残者在家,即所谓“青壮打工去,种田老与孤”。这些空心村不仅人烟稀少,而且家庭经济、集体经济、公共服务设施、道路交通等衰败。对待这样的空壳村,我们如果还是硬性地重建农村社区,既是浪费(不经济),也是与农村城镇化趋势背道而驰的。对待这些空壳村,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已经和将不可避免地产生的“空壳村”,应早作部署、早作预测,避免重复建设和投资上的浪费;对其留下的少数住户可本着自愿和适当资助的原则,在安排好生活的前提下,集中搬至大村庄和集镇、县城居住,对多出的宅基地和山地、田园,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空壳村将会越来越多,对空壳村的合并重组并以此为基础重建农村社区也会成为一种必然。
例如,5.12汶川特大地震重灾区都集中在西部地区,震前这些地区本已存在不同程度的“空心村”现象,地震又使得许多村庄的生存条件受到严重破坏。生态移民或其他形式的异地重建将成为这些地区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必然选择。因此,我们不能一刀切地将“行政村”或“自然村”作为我国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切入点和基本单元。各地在进行新农村社区建设规划的时候,既要考虑现有农村居住方式,也要结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城镇化趋势,必须依据当地实际情况(包括农村村落分布情况、人口密度、生存条件等因素),对新农村社区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该合并的就得合并,该搬迁的就搬迁。
三、新农村社区建设的模式选择
相对于城市社区建设而言,我国农村社区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一些地区还处于试点探索中,但农村社区的雏形或典型模式已开始在一些试点地区呈现。朱勇、孙玉琴将2006年农村社区建设试点以来,在我国天津、山东、江苏、福建、浙江等地进行农村社区建设试点的模式概括为:城郊型、集镇型、村落型三种不同模式。甘信奎结合深圳、湖北、江苏、山东等地的试点实践,将这些地区的典型模式概括为:城市化扩张下的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就地城镇化”下的农村社区建设模式、“村民自治”体制下的农村社区建设模式。
这些已经开始呈现的典型模式反映了我国不同地区新农村社区建设的特色,具有其特殊性和不可移植性。同时,其中一些模式也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我国农村区域差异较大,不同区域究竟采用哪些模式,必须要针对自身实际情况作出抉择。笔者依据与城镇的距离远近,将我国新农村社区建设可选模式分为:城郊型新农村社区建设模式、集镇型新农村社区建设模式、村落型新农村社区建设模式。下面分别对这三种模式的特点及其适宜范围进行简单分析。城郊型新农村社区建设模式。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大中城市的扩张,以前属于农村的地域逐渐被纳入城市的范畴,以前远离大中城市的农村也逐渐成为城市郊区。处于大中城市郊区的农村地区,可以借助城市化整体推进及城乡一体化契机,对“城中村”或“城郊村”进行社区化建设和管理。深圳是这一模式的集大成者,通过全面撤销镇政府成立街道办事处,撤销村委会成立居委会,使城市社区管理模式迅速覆盖全市。到2004年深圳已成为全国第一个没有镇和村的城市。我国其他许多大中城市,也可以通过城乡一体化的整体推进,加快对“城中村”及“城郊村”的社区化改造,并逐渐按照城市社区标准建设现代新型城郊农村社区。集镇型新农村社区建设模式。所谓“集镇型”新农村社区建设模式,是指以集镇为依托,以中心镇、中心村为中心开展新农村社区重建的途径或方法。这种模式包括两个层次:一是以乡镇政府所在地的小集镇为中心的乡镇大社区模式;二是以村庄合并后的村部所在地或条件较好的自然村为中心的中心村社区模式。“就地城市化”是我国城市化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主要途径。随着农村“就地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农村集镇将会成为产业聚集、人口集中的主要场所,农村集镇的规模也会不断
扩大,以集镇为中心的小城镇也会不断地兴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江浙、珠江三角洲等地区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带动了许多新兴小城镇的兴起,也促进了这些地区由传统农村社区向集镇社区的转变。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一些村庄通过经济强村率先致富,在全国脱颖而出,比较典型的如江苏的华西村、山东的岜山村和河南的京华村、南街村、龙堂村等,由于兴办村级企业使村落具有了城市社区自治的色彩。
可以说,以集镇或中心村为中心推进农村“就地城市化”将会成为我国农村城镇化的一种必然趋势,因此,集镇型新农村社区建设模式也将成为我新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模式。村落型新农村社区建设模式。所谓“村落型”新农村社区重建模式,是指以行政村或自然村为基本单元进行新农村社区建设的途径或方法。农村城镇化是必然趋势,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农村人口会越来越少,传统村落的衰败(如“空心村现象”)也是一种必然趋势,村落的重组变革也在所难免,但村落永远不会消失。正如霍华德在《明日的田园城市》中所说,“城市和乡村都各有其优点和相应的缺点”,二者不能相互取代。目前已在一些发达国家出现的“逆城市化”现象也表明,乡村具有城市稀缺的许多东西――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田园风光、幽远宁静……回归自然是人的禀性,我们不能消灭乡村也无法消灭乡村。
目前,我国广大农村村落的存在更是一种现实。不仅如此,贫困落后的村落还占有很大的比重。我们在设计新农村社区建设路径时,一方面要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吸引落后村落的人口向集镇或中小城镇集中,另一方面要对现有行政村和自然村进行科学规划、合并重组。在对现有行政村或自然村进行整合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以农为本、突出特色、生态取向等原则。在对传统村落进行改造的同时,也要突出现代新型村落的生态特色、民族特色、文化特色等,通过发展新产业、树立新风尚、打造新农民、构建新环境等途径,将村落型农村社区打造成城市社区居民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的好去处,使农村真正成为城市的后花园。
参考文献
[1]甘信奎,中国当代新农村社区建设的现实条件及路径选择[J],理论学刊,2007,(01),[2]徐勇,村民自治的深化:权利保障与社区重建[J],学习与探索,2005,(4),[3]李长健,我国农民权益保护与农村社区发展基本法律问题研究综述[J],广西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7,(5),[4]张兴杰等,农村社区建设与管理研究[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5]朱勇,孙玉琴,农村社区建设试点经验综述[J],中国民政,2007,(4)。
第四篇:如何加快集镇建设的规划和路径选择
如何加快集镇建设的规划和路径选择
加快集镇建设进程,提升集镇功能,是实现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需要,也是提升农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如何破解集镇建设与发展难题,合理布局集镇建设规划,努力探寻集镇发展新路,进一步加快集镇建设与发展步伐,推进当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已成为当前经济建设发展战略的重大课题。
从目前看,XX集镇建设仍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布局不合理,导向不明确,群众思想不解放,观念陈旧,与经营土地、经营集镇的要求不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
东阳市花园村的成功经验为我们提供了集镇建设的思路,即将现代企业制度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以民营企业为主体参与村庄全面发展的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道路,把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坚持以产业集聚,经济集聚带动和实现人口集聚,坚持以经济与社会统筹发展带动建设和谐社会,坚持以自主创新为核心,保持集镇领先和可持续发展。
结合XX镇实际,在加快集镇建设时要科学规划、完善体制、合理布局、突出重点、梯度推进,不断增强集镇的综合实力、集聚能力和经济辐射功能。
一、科学制定规划,以“高”确立集镇定位。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表明,集镇建设必须规划先行,规划是前提,是基础,是关键,规划得好才能建设得好,管理得好。集镇建设明确集镇的定位,科学制定集镇发展战略。要科学编制好XX镇发展控制保障规划,合理划分功能区,确定建设用地规模,建设生活区、商业区、工业区等都要有科学的依据,使发展规划立足长远,紧扣实际,切实可行。要立足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统一布局,量力而行,分步实施。集镇发展规划要与国民经
—1—
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用地规划相衔接,把集镇发展纳入当地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总盘子中通盘考虑,使农村人口、乡镇企业向集镇集中,坚持以产业集聚,经济集聚带动和实现人口集聚,使集镇各项建设协调发展,达到功能健全,交通安全,乡容整洁的整体效果。
二、加大基础投入,以“强”推进设施建设。要加快集镇发展,完善集镇功能,推进功能分区,改善集镇风貌,就要不断加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就XX镇当前实际来说,首先是要修路,道路是集镇发展的血管,要集中力量搞好主动脉建设,如加快建设环镇东路,力争打通镇中路,对现有的几条道路做好修缮和拓宽等。通过修路拉大集镇框架,形成纵横交错的路网,为集镇各区块的建设打好基础。二是要改造综合市场。搞活市场流通是解决农产品出路、增加农民收入、丰富群众物质需求的重要保障。要推动市场提升改造,推进市场现代化建设,扩大市场规模,抬高市场层次,丰富经营内容,尽可能扩大市场的服务半径和辐射范围,增强市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三是要完善公厕、排水、供电、污水处理等项目建设,完备卫生、电力、邮政、电信、文化等中心站所服务功能。要有超前意识,项目应满足将集镇长期发展需求,在位置、功能、造型等各方面科学设计,一次建成长期适用,避免重复拆建。
三、突出自身特色,以“美”体现集镇品味。集镇在完善功能、配套设施的同时,要注重优化环境、体现美感,走特色的发展路子,形成比较优势,提升集镇竞争力,提高集镇品味。一要实施集镇“净化”工程,完善垃圾房、垃圾箱建设,提升垃圾中转站的功能,建立垃圾清运长效机制,推进垃圾管理一体化。二要实施“靓化”工程,全力加快集镇绿化亮化建设,将园林设计理念带入集镇建设,充分利用空间,增设绿地、灯光,使集镇处处有绿景,夜夜有霓虹。三要实施“文化”工程,推进XX文化
—2—
大舞台工程建设,积极开展各类文体表演,不断完善各村的文化队伍建设,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满足群众的精神需求。四是实施“统化”工程,针对集镇房屋外部斑驳陆离、杂乱无章,宣传画不雅观、小广告满墙飞,集镇面貌脏、乱、差的实际,对集镇沿街门面、房屋用统一涂料进行出新改造。同时,督促相关户主和经营业主修复更换陈旧、破损的户外广告及店面招牌,清除有碍美观的小广告及宣传画,制作格式统一、美观大方的招牌、广告牌。
四、引进先进企业,以“优”发展集镇产业。要充分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加强对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优秀企业的落地发展来带动集镇的长远建设。一是要重抓集镇房地产开发,加快房地产项目引进建设,实现XX镇房地产项目零的突破。注重老镇区改造和新镇区规划建设相结合,以房地产为产业龙头,进行房地产梯度开发,靠房地产项目推进酒店、宾馆等服务、娱乐产业建设,提高政府税收,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集镇开发力度,改善人居环境。二是要改造提升综合市场,通过扩建市场,完善功能,扩大范围,丰富种类,全面拉动商品的交易流通,搞活农产品销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搞旺人气提振消费,带动市场周边的商业繁荣。通过市场的带动作用,不断壮大第三产业,推动服务业加速发展。三是要引进好的企业,注重产业政策、投资强度、经济效益、带动作用,着力引进投资规模大、经济效益好、利税贡献大、带动作用强的亿元项目。进一步改变政府职能,提供宽松透明的政策环境,高效快捷的服务环境,全力为外来客商保驾护航。四是以创新体系建设为依托,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不断推进科技创新,提升产品层次,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3—
第五篇:新农村建设中的规划问题及对策建议
新农村建设中的规划问题及对策建议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如期实现,关系到广大农村的繁荣发展和和谐稳定。规划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总蓝图,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有效途径,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作,对指导和建设新农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如期实现,关系到广大农村的繁荣发展和和谐稳定。规划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总蓝图,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有效途径,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作,对指导和建设新农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规划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引领
推进城乡统筹,建设新农村,规划是龙头,也是基础。必须进一步提高对新农村规划编制工作重大意义的认识,切实把规划编制和执行工作抓紧抓好。
1、搞好村庄规划是建设新农村的基础。村庄建设如何布点布局、何处着色着力,才能最美丽动人、最科学合理、农民群众最满意,基础就在于规划的编制。规划不仅管当前,更关系长远。只有搞好了规划,才能保障新农村建设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循序渐进地开展,避免低效投入、重复建设,节约物力财力,最大限度、最高效率的用好每一笔来之不易的新农村建设资金和资源。
2、搞好村庄规划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引领。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全新要求,作为美丽中国的重要构成的美丽乡村建设,必须以规划作为先导和引领。规划是对未来的设计,规划定位决定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决定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布点,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水平,只有定位准、标准高,才能充分发挥好村庄规划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优化村庄空间布局和统筹配置空间资源等方面的引领作用。
3、搞好村庄规划符合广大农民的利益愿望。长期以来,许多地方的农民饱受村庄无序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无法合理配置、生产生活环境恶劣之苦。随着农民群众收入水平的逐年提高,要求整齐划一的房屋建设规划,盼望改变农村“脏、乱、差”的落后面貌,提高水、电、路等配套基础设施条件,完善就医入学入托等民生事业,已经成为新时期广大农民的共同诉求和愿望。通过科学合理规划引领的新农村,必将逐步满足这些要求,也必将给广大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和实惠。
近年来,各地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越来越重视规划的引领作用,许多市县已经实现镇村城乡统筹规划全覆盖。在规划的引领下,一批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加快建设、亮点纷呈。
二、当前新农村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农村绝大部分地区已实现镇村规划全覆盖。但据笔者多次深入农村广泛调研与观察,发现由于经验积累不足、重视程度不同、专业人员有限等制约,部分地区的新农村规划还存在无规可依、规而不高、有规不依、违规难纠等令人担忧现象,成为影响新农村建设质量的重要因素。
一是无规可依。主要表现为部分地区对规划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规划意识淡薄,规划基础薄弱,建设跟着感觉走,甚至“没有规划”的现象还存在。受几千年来的自然经济和半个多世纪的城乡二元分割格局影响,行政上人为把城镇和农村严格区分为两类地区,致使早期的规划主要服务城镇地区,村庄规划往往不被关注和重视,新农村规划存在先天不足,不少农村地区的村庄发展就是一种自然外延式拓展。近年来各地纷纷加大加快新农村建设力度进度,但因为规划编制费用高、耗时长,再加上有些乡镇受领导“急于求成”的政绩观驱使,导致重建设、轻规划的现象,走马上任“三把火”,往往匆忙安排镇村项目建设,先建设、再规划或边建设、边规划,建设牵着规划走的不科学现象时有发生。
二是规而不高。主要表现为有的地方虽然有规划但水平不高,水平参差不一,内容深度不同,缺乏前瞻性、科学性、长远性。部分地区已有的新农村规划缺乏深度,有的只是简单的平面规划,缺少控制性详规,普遍达不到城市设计的深度。部分地区对规划的认识不全面、不科学,偏重了村居建设、基础设施规划,忽视了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等专项配套规划,已有的专项规划之间也缺少有效衔接。部分地区的新农村规划缺乏差异性、个性化,只是照搬照抄、“重复模仿”,或是跟着主观走,忽视当地实际的功能定位、产业现状、生态环境等因素,导致规划与建设农村不像农村、城市不像城市,有新房无新村、有新村无人口、有人口难就业等现象,规划效果差导致群众满意度低。
三是有规不依。主要表现为虽然编制了规划,但得不到执行或是执行过程中走样变形,规划和建设成了“两张皮”。有的地区规划执行严肃性不够,规划只是“纸上画画、墙上挂挂”,或只是用于应付达标验收及领导调研视察,“只见规划、不见行动”。有的地区以优化招商环境、简化审批程序等名义,无视已有规划要求,先建设,后审批,甚至不走规划审批程序。有的地区规划执行连续性不强,跟着领导意愿、人事变动随意更改、任意变动,变样走型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任领导一套规划”现象较为普遍。还有少部分地区因为规划好高骛远,在规划面积、空间布局、人口规模等方面盲目求大求全求高,超出了新农村建设的现阶段实际承受能力,实施起来战线长、困难大、阻力多,导致规划落实难度过大,可操作性不强,影响了规划的执行效果和权威性。
四是违规难纠。主要表现在对违规项目难以处理,执规不严、违规不纠、缺少执规执法队伍等。有的地区对出现的违规现象不能及时按规纠正、坚决取缔,规划在违规项目面前“弱声”、“失声”,使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丧失。“以罚代拆”产生连锁负面效应,导致乱搭乱建屡禁不止。有的地区对建设项目监督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人,对违规的项目监管存在慢一拍、缓一步现象,直到工程竣工才发现违规问题,导致事后查处陷入拆了浪费、不拆违规的两难境地,增加了查处成本。同时,多数乡镇建设管理站人员编制少、工作经费少,执法手段少,面对面广量大、居住分散的农村新房建设,发现、查处违规行为人手不足、力不从心。
五是人才短缺。主要表现为基层规划和管理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缺乏专业的规划人员和编制人员,难以适应新农村建设需求。专业人才在新农村规划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承担着描绘农村蓝图、引领农村发展的重任,关乎城乡规划编制和执行的成败。据调查,目前乡镇普遍未设专门规划机构,多以建管所代行职责,人员以兼职为主,经费多为自筹。据相关研究,每万人口应配备1—2名城乡规划技术人员,但现有的基层乡镇规划人才队伍总量偏少,难以满足现实需要;队伍年龄结构偏大、结构不优,从事规划人员多数中专或高中毕业,非规划专业出身,专业不对口,有的甚至是转岗的村干部,只能边学边干边探索,技术储备和专业经验不足,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水平亟待提高。
三、主要对策及建议
新农村规划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工程,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龙头。笔者建议,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着力在增强规划意识、提高规划质量、强化规划执行、打造规划队伍等方面下深功夫、做细文章,切实发挥好引领作用。
一要强化规划意识。首先要强化县乡干部的规划意识,尤其是强化乡村干部的规划意识,通过对他们的经常性的学习培训、参观考察,使他们认识到规划有法、建设依规意识,杜绝凭长官意志、拍脑袋建设。要提高规划的参与度,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人公,要切实增强规划的公众参与,广泛征求和吸纳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建立规划公示制,召开村民议事会和村民大会,甚至组织听证会等形式,请村干部和村民围绕规划谈看法、出主意、提建议,充分保障村民的规划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要提高规划的知晓度,持之以恒抓好《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引导工作,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手机短信等传媒载体,经常性、大规模的组织专题宣传活动,使规划知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切实增强基层干部和群众对规划法律地位的认识,形成人人关心规划、自觉遵守规划、维护规划的社会氛围,不违规建设、不违规搭建,并且能够揭发和自觉抵制违规建设,从源头上消除违法违规行为的产生。
二要提高规划质量。规划科学,是最大的节约;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农村要美,首先规划要美、水平要高。要注重城乡统筹发展理念,按照统筹城乡规划要求,编制总体规划,完善相关产业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等,强化城市设计、景观设计、建筑设计标准。要结合村庄的村情、民情和社会需求,正确处理近期与远期、局部与整体、需要与可能等方面的关系,依法调整和完善新农村规划,优化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使新农村建设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要按照发展中心村、保护特色村、整治空心村的要求,注重保留不同村庄在产业结构、功能形态、空间景观、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深度挖掘地域风貌、自然村落、民俗文化、建筑传统等独特元素,打造具有个性的特色新农村,防止千篇一律、千村一面。要提高新农村规划的编制深度,在层次上覆盖到村、社区,在内容上涵盖镇村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和公共服务配置,在深度上镇区达到控制性详规,新社区达到城市设计的水平。要进一步加强乡村规划编制中的基础研究工作,确保各项规划编制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城乡建设需求相配套,与乡村资源能源利用、历史文化传承与生态环境保护相一致,把规划的高起点要求和可操作性统一起来,全面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权威性。要保障规划编制经费,将新农村规划编制经费列入县乡财政预算。
三要强调规划执行严肃性。要牢固树立规划即法的理念,规划一经制定通过就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更改,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和连续性,坚持一本规划一张蓝图持之以恒加以落实,不能搞“一任书记一个规划”。要强化规划管理监督,建立和完善建设规划审批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对规划项目实施监督责任落实到人,从源头上杜绝管理混乱问题,坚决做到“无规划不批准、无审批不建设”。要加大对违法违规案件的惩处力度,对擅自改变规划用途的行为,除勒令其整改外,再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加大处罚,让违规者接受处罚大于受益;对擅自改变规划设计的,按照法律法规严肃查处,做到执法如山、令行禁止。要逐步建立规划诚信档案,不允许有违法违规行为的开发主体、居民个人再参与当地项目建设,从源头预防违规现象的出现。
四要加强规划机构队伍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是规划编制的保障。要强化乡镇规划管理机构建设,各地应专项拿出一部分编制,逐步实现基层新农村规划有专门机构、有人员编制、有专业人员、有工作经费、有办公场所的目标。应坚持“柔性引才”,立足“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原则,内引外联一批高等级规划编制专家,或返聘一批离退休规划建设人才,以缓解规划建设人才缺乏的问题。应加大现有的县乡两级规划编制人员培训力度,适度提高规划编制人员待遇,用待遇留住人,用事业凝聚人。要注重培养“土专家”,在规划建设管理人才短期内难以大幅增加的情况下,要把提高村“两委”负责人的综合素质和规划管理能力作为重要手段,统筹安排住建、环保、卫生、水利等部门,分批分期组织中心村(社区)“两委”负责人开展教育培训和学习考察,提升村庄建设管理和引领发展的水平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