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开展我县可移动文物征集调查摸底工作的实施方案
关于开展我县可移动文物征集调查摸底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充实我县博物馆的文物展品和我县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的开展做好准备。并形成项目上报地区,争取我县文物征集专项资金。现就以上工作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六中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对文物的征集、保护、研究、利用、展示来增强我县各民族文化的自豪感。不断提高我县的知名度和经济发展。
二、组织领导
为了更好地完成这次文物征集工作,加强文物征集活动的力度。成立我县文物征集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整个活动的组织、策划、实施、协调等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及下设办公室)
三、征集范围
1、反映历史上个时代,各民族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
2、历史上各时代重要的文献资料。
3、历史上各时期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
具体征集内容如下;
石器、陶器、瓷器、金属器、木器、骨器、织绣品、符牌印章、书画、货币、古籍善本、文献契约、名人遗物、(杂类)
四、实施办法
1、宣传发动阶段(2012年3月至4月)
利用我文广局有线和无线媒体播放,县城主要街道悬挂宣传横幅。层层动员,争取全社会对这次征集活动的关心和支持。充分调动全县各族人民保护文物,捐赠文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文物摸底普查阶段(2012年4月至10月)
各乡场、镇、居委会协调文物工作人员,对本单位进行可移动文物的摸底普查,登记造册,上报领导小组。
3、集中征集阶段(2012年10月至12月)
邀请自治区、地区文物专家对各界群众上交的文物进行鉴定,由我县文官所登记上账,妥善分类保管。
以上实施方案请领导审阅
托里县文物管理所2012年2月23日
第二篇:2021年开展流动人口清理摸底调查工作的实施方案
2021年开展流动人口清理摸底调查工作的实施方案
各社区工作站: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人口计生委开展xxxx年春节期间流动人口调查通知要求,掌握全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情况,促进流动人口工作水平的提高,按照《xxxx年蜀山区流动人口清理摸底调查实施方案》要求,定于xxxx年3月开展流动人口清理摸底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对街道辖区流出人口和流入人口的清理摸底,掌握辖区流动人口底数和区域分布情况,为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全员信息管理系统,全面规范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开展流动人口区域协作提供可靠依据。
二、调查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街道成立以街道办事处主任为组长的流动人口清理摸底调查领导小组,各社区要相应组成社区流动人口清理摸底调查工作
小组,确保摸底调查工作落到实处。要充分认识本次清理摸底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将本次清理摸底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要任务来完成。社区主要领导是本次清理摸底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协调本社区的清理摸底工作,社区计生分管领导为本次清理摸底工作的具体负责人,负责指导和督促本社区的清理摸底工作,社区网格责任人、单位和物业小区计生专兼职人员负责入户登记,准确采集信息,做好对特殊区域和重点人群的掌握和监管工作。
(二)周密布置,精心组织。
各社区在接到本方案后,按照要求,制定具体工作措施,召开流动人口清理摸底工作培训会,布置开展本社区清理摸底工作任务和要求。将辖区范围的具体情况进行任务分解,落实调查人员,具体到每个调查员每天完成多少工作量,制定任务分解表,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全面完成任务。
(三)调查内容和调查方式。
流出人口调查主要涉及流出人口的流向、婚育信息等基本情况。流入人口调查主要涉及流入人口基本情况、婚育信息等。
流出人口调查方式:一是在新WIS单机版中生成流出人口名单,结合《流出人口登记簿》,根据具体情况,分解给网格责任人和相关调查人员,调查人员通过入户询问其亲属、知情者和查看有关资料的方式获取其基本情况。二是登记采集流出人口信息。采集和核实的流出人口信息都要登记在《 乡(镇、街道)流出人口调查登记表》(表一)上。
流入人口调查方式:一是根据流入人口登记本名单,结合新WIS单机版中生成的流入人口名单,将任务分解给网格责任人和相关调查人员,调查人员入户询问调查对象并查看有关证照资料获取其基本情况。二是清理所有门面、出租房屋、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的流动人口。采集到的流入人口信息都要登记在《 街道(乡、镇)流入人口调查登记表》(表二)上。
三、调查期限和调查对象
(一)调查期限。
本次调查时点为xxxx年3月1日零时,流出人口调查和流入人口调查同步进行。
(二)调查对象。
1、流出人口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离开户籍地乡镇(城市区人户分离除外,下同)1个月以上,年龄在15周岁以上,异地从事务工、经商等活动或以生育为目的的流出人口。其中:非经商务工或以生育为目的的不作为调查对象,如探亲、帮助子女照看孩子、陪读等。
(1)春节期间未返乡的流出人口
(2)春节期间返乡流动人口
春节前外出1个月以上、春节期间返乡回家过年的务工经商人员,含因就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提前放假或失业等原因提前返乡的流动人员(这部分人指一直在企业就业,但因企业原因提前放假或失业提前返乡的)。
(3)春节后外出流动人口
调查时点(xxxx年3月1日)已离开户籍地外出,拟在现居住地居住1个月以上的人员。
(4)春节前返乡,春节后无论是否外出,都属于调查对象。
(5)城市区调查流出人口,牵涉到空挂户问题的,要清理并注明。
2、流入人口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跨乡镇及以上居住(城市区人户分离除外),从事务工、经商等活动或以生育为目的,调查时点在现居住地居住1个月以上或拟居住1个月以上,年龄在15周岁以上的流入人口。
四、调查数据处理
(一)数据快速汇总。
采取逐级汇总方式,对xxxx年春节期间流动人口变动情况进行汇总上报。统计单位为流动人口户籍地人口计生部门,起报单位为社区计生办。
(二)调查数据录入。
由省人口计生委提供系统软件,以乡(镇、街道)为单位(有条件的单位可以社区、行政村为单位),录入、变更流出人口和流入人口调查数据。
(三)调查表补充说明。
1、流出表“流出情况”:调查时处于流动状态的流出人员均要填写。春节前返乡但目前没有外出的不要填写。
2、流出表“春节返乡人员”:流动人口春节前返乡,无论春节后是否外出,都要填写。(可以在备注栏填写流入地地址:省、县(市、区)名称)
3、流入表“流入已婚育龄妇女”:18-49周岁已婚育龄妇女填写。
4、家庭流动中“子女数”:指随父母一起外出进城的15周岁以下子女数。15周岁以上的单独登记。
(四)统计表补充说明。
1、春节前返乡流动人口:xxxx年1月25日24时前,跨县域离开户籍地外出1个月以上(城市区人户分离除外)、返乡回家过年的务工经商人员,含就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提前放假或失业等原因提前返乡的流动人员。
2、春节后外出流动人口:春节后(xxxx年1月26日零时)至调查时点,以务工经商为目的跨县域离开户籍地外出(城市区人户分离除外),拟在现居住地居住1个月以上的人员。
五、组织实施
本次调查在区计生委的统一领导下,由街道组织实施,各社区工作站负责工作落实。各社区工作站要制定出本社区清理摸底调查的具体工作措施及任务分解表上报街道计生科,并在调查时点前做好准备工作。各社区对本次调查质量负责,实行日报制度(社区每日上报工作进度),街道计生科将对本次清理摸底调查质量进行抽查,并将此次清理摸底情况、数据录入汇总上报工作纳入20xx年城市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考核。
六、时间安排
第三篇:关于印发《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实施方案》的通知(推荐)
苏左政办发〔2013〕161号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县第一次
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苏木镇、县直(垂管)各单位:
经县政府同意,现将《****县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13年12月4日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2013年12月4
****县第一次全国可移动
文物普查实施方案
为切实做好我县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盟关于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相关文件精神,不断提升我县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水平,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普查目的和意义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是继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之后在文化遗产领域开展的又一重大调查,开展全县可移动文物普查,有利于准确掌握和科学评价我县文物资源情况和价值,建立文物登录备案机制,健全文物保护体系,加大保护力度,扩大保护范围,保障文物安全。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文物资源整合利用,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有效发挥文物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布局中的积极作用。
二、普查范围和内容
(一)普查范围
本次普查的范围是全县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部队等各类国有单位法人所收藏、保管的可移动文物,包括普查前已经认定和在普查中新认定的文物。
(二)普查内容
本次普查包括全县可移动文物信息和收藏文物的单位信息两方面内容。具体内容包括对全县国有可移动文物总体数量、规模和保存状态,收藏文物的国有单位总体数量、规模及分布情况进行全面统计。
驻****县各部队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按照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统一部署组织开展。
三、普查的组织
根据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确定普查的组织方式实施,为加强对普查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县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名单附后),负责全区普查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县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文化体育广播电影电视局,负责普查工作的日常组织和具体协调,制定本行政区内的普查工作方案和相关制度,确保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能够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积极支持配合,各司其职、通力协作,促进文物普查工作取得实效。各国有单位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在单位所在地的普查机构完成本单位可移动文物普查登记工作。同时要加大文物普查工作的宣传力度,广泛深入地宣传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的重要意义,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普查氛围。
四、普查的时间与实施步骤
(一)普查时间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从2013年11月开始,2016年12月结束。
(二)普查的实施步骤
普查分为工作准备、普查实施和验收汇总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3年11月至2013年12月。主要任务是制定普查实施方案,发布规范和标准,组织培训。
1.成立普查机构。县人民政府成立本行政区的普查领导机构,并设立普查组织、信息登录等专门职能机构。
2.编制普查实施方案。根据****县普查领导小组统一要求,制定本地区普查实施方案,并报锡林郭勒盟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3.编制并落实经费预算。普查机构、国有单位编制本地区、本单位普查经费预算。
4.组建普查队伍。
5.制定普查宣传方案,开展普查宣传。
第二阶段: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主要任务是开展文物调查认定和信息数据登录。普查数据资料采集、建档、整理、报送、审核、登录同步开展的方式。
1.普查机构制定本行政区域文物认定程序,开展国有单位收藏、保管文物情况摸底排查。有关单位开展文物清库、完善相关档案记录,按要求登记申报。
2.普查机构对各单位文物申报信息进行核查认定,经认定收藏有文物的单位列入登记范围。
3.在普查机构指导下,列入普查范围的各文物收藏单位根据国家统一规范和技术标准,开展文物测量、拍摄、信息数据资料采集和登记,将文物信息通过可移动文物信息管理平台联网上报,也可以纸质或者离线电子数据方式将文物信息报送各地普查机构,由普查机构统一录入上报。
4.普查机构向上级普查机构按季度报送普查进展情况报告。
第三阶段:2016年1月至12月。主要任务是普查数据、资
料的整理、汇总、数据库建设和公布普查成果。
1.公布可移动文物名录和可移动文物收藏单位名录。
2.建立可移动文物编码系统及可移动文物收藏单位编码系统。
3.建立可移动文物信息管理系统和社会服务系统。
4.编制可移动文物普查档案。
5.编制普查工作报告。
五、普查数据管理
凡在我县收藏保管有可移动文物的国有单位,都必须按照有关规范和标准,如实、准确地填报普查信息,确保基础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参与普查的地方、部门、单位和个人有虚报、瞒报、拒报、迟报等行为的,或伪造、篡改普查资料和数据的,由县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普查机构责令改正,予以通报批评;情节较重的,县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普查中登记的可移动文物受《文物保护法》的保护,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做出有损文物安全的行为。各单位要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程进行文物信息的提取,并做好各项安全预防措施,防止在普查登记中造成文物损坏。普查中涉及国家秘密的,必须履行保密义务。
普查机构对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资料、电子档案实行备份管理,确保安全。公布普查数据,需报请省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意;全区文物普查数据,由省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报请省普查领导小组同意后,上报国务院普查领导小组办
公室审核同意后正式发布。
六、普查的经费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所需经费由中央、省、盟和县级四级共同承担。要按照本次文物普查周期,将普查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按时足额拨付到位。要按照有关财政制度规定,加强经费管理使用。
七、普查的总结
县人民政府应对普查组织、前期调研、业务培训、单位排查、文物调查与认定、数据登录、成果整合等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并根据规范要求,编写本行政区的《普查工作报告》。
县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
领导小组人员名单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文化体育广播电影电视局,负责普查工作的日常组织和具体协调,办公室主任由****同志兼任,联系人:******
第四篇: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通知(国发〔2012〕54号)
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
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通知
国发〔2012〕5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提高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水平,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根据《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国务院决定从2012年开始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目的和意义
种类丰富、数量庞大、价值突出的可移动文物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实物见证。可移动文物普查是继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部分)之后在文化遗产领域开展的国情国力调查,是确保国家文化安全、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措施,是健全国家文物保护体系的重要基础工作。可移动文物普查是通过国家统一组织、由专业部门采用现代信息手段集中调查统计的方式,对可移动文物进行调查、认定和登记,掌握可移动文物现状等基本信息,为科学制定保护政策和规划提供依据。开展可移动文物普查,将有利于掌握和科学评价我国文物资源情况和价值,健全文物登录备案机制和文物保护体系,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扩大保护范围,保障文物安全,并将进一步促进文物资源整合利用,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有效发挥文物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布局中的积极作用。
二、范围和内容
此次普查的范围是我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下同)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等各类国有单位所收藏保管的国有可移动文物,包括普查前已经认定和在普查中新认定的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统计国有可移动文物数量、类型、分布和收藏保管等基本信息。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根据普查结果,编制普查报告,建立普查档案和本
行政区域内的国有可移动文物名录,并进一步加大保护管理力度。
三、时间和安排
此次普查从2012年10月开始,到2016年12月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普查标准时点为2013年12月31日。2012年9月至12月为普查第一阶段,主要任务是制定标准和规范,开发软件,开展培训、试点工作;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为普查第二阶段,主要任务是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开展调查、文物认定、信息采集和审核;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为普查第三阶段,主要任务是进行调查资料的整理、汇总、数据库建设和公布普查成果。
四、组织和实施
为加强对普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国务院决定成立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负责普查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协调解决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文物局,负责普查工作的日常组织和具体协调。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通力协作,广泛动员和组织本系统国有单位积极参加并认真配合地方政府普查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设立相应的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认真做好本行政区域文物普查的组织实施工作。各国有单位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在单位所在地的县级普查机构完成本单位可移动文物的普查登记。
五、经费保障
此次普查所需经费由中央和地方分别负担,并分别列入中央和地方相应的财政预算。
六、资料填报和管理
凡在我国境内收藏保管国有可移动文物的单位,都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和此次普查的具体要求,按时、如实、完整地填报普查信息,配合普查机构开展普查工作。任何地方、部门、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普查资料。各级普查机构要通过实物调查认真核查普查信息,确保普查质量。普查机构及其工
作人员要妥善保存普查数据和资料,对普查中涉及的国家秘密,必须履行保密义务。
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可移动文物普查由总政治部按照本通知精神自行组织开展,普查成果统一汇总后报送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国务院
2012年10月1日
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人员名
单
组长:刘延东国务委员
副组长:蔡武文化部部长
江小涓国务院副秘书长
励小捷文物局局长
成员:李忠杰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朱之鑫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杜玉波教育部副部长
姜力民政部副部长
张少春财政部副部长
汪民国土资源部副部长
杨志今文化部副部长
金琦人民银行行长助理
孟建民国资委副主任
李强统计局副局长
蒋坚永宗教局副局长
李明华档案局副局长
宋新潮文物局副局长
禹光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徐延豪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
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由文物局局长励小捷兼任。
第五篇:关于开展党建情况调查摸底工作的通知
关于开展党建情况调查摸底工作的通知
各党支部:
为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严格党员日常教育管理监督,将每名党员纳入党组织有效管理,根据上级相关文件要求,现就做好基层党组织设置和党员组织关系集中排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排查对象和任务
(一)党组织设置情况集中排查。以各支部为单位进行。排查的主要任务是核查党组织的组织属性、党员人数等情况,摸清党组织和需优化党组织单位底数,进一步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
(二)党员组织关系排查。以党支部为单位进行。排查对象为正式组织关系在本党支部的党员,以及正式组织关系转出后未收到组织关系介绍信回执的党员。排查的主要任务是,核查党员身份信息,摸清流动党员底数,理顺党员组织关系,健全完善党员档案,对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党员作出妥善处理。
二、排查步骤
第一阶段(2月18日至3月30日)、集中摸排。月底前,各党支部根据党员名册、入党材料、组织关系介绍信存根、支部组织生活记录等,对党员基本信息、组织关系转接、交纳党费和参加组织生活、外出流动等情况进行摸底排查,填写《党员组织关系排查信息登记表》。
第二阶段(4月1日至4月30日)、规范管理。各党支部区分不同情况,做好党员组织关系和党籍管理工作。对应当转出组织关系的,及时办理转出手续;对已转出组织关系、因客观原因未能落实的,相关党组织衔接做好转接工作;月底前,对经排查取得联系、确有不合格表现或违纪违法行为的,依据党章和党内有关规定给予处置、处分。对超过个月未与党组织联系、且经多方努力确实无法取得联系的,依照相关规定程序,按自行脱党予以除名。
XXXXX党总支
2017年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