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经济块

时间:2019-05-13 10:50: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文经济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文经济块》。

第一篇:论文经济块

2.4新疆经济因素分析

2.4.1新疆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成为我国东进西出、向西开放的桥头堡,能源和战略储备基地,国际能源资源大通道。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之后,稳疆兴疆成为党和国家以及全国人民特别是新疆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一、新疆经济发展优势

1、自然资源优势。新疆物产丰富,是全国最大的优质商品棉基地;新疆更是久负盛名的瓜果之乡,是世界六大果品资源基地和全国最大的干鲜果基地。新疆矿产资源丰富,矿产资源种类繁多,石膏储量居全国前茅。

2、区位优势。新疆地处祖国西部边陲,周边与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印度等八个国家接壤或毗邻,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汇地和中国向中亚南亚各国开放的重要门户,更是中国通向中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大陆最主要也是距离最近的新亚欧大陆大通道的咽喉。

经济总量特征

1、地区生产总值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得到明显改变,天山南北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总量明显提高,产业结构优化调整。2009年,实现生产总值4277.0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20.2倍,年均增长10.4 %。人均生产总值19942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1.2倍,年均增长8.4%。

2、产业结构

新疆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35.8:47.0:17.2调整为2009年的17.8∶45.1∶37.1,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8.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1.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了19.9个百分点。1992年,第二产业比重超过第一产业,成为主导产业,标志着新疆经济增长主要由第一、二产业带动改变为由第二、三产业驱动,产业结构逐步向优化升级方向演进。这一趋势表明,新疆三次产业结构变化趋势符合世界范围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3、地方财力

2009年,新疆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388.78亿元,比1978年增长54.5倍,年均增长13.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349.16亿元,增长79.3倍,年均增长15.1%。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速每10年跃上一个新台阶。1979-1988年,年均增长12.2%,1989-1998年,年均增长14.4%,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年来,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1999年的71.31亿元迅速攀升至2008年的361.06亿元,较1999年增长5.1倍,年均增长19.7%。2009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由1999年的6.1%提高到9.1%。

4、增长方式

从拉动GDP增长的动力看,新疆主要依赖投资拉动,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大力支持下,改革开放以来新疆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成。2000年-2009年完成投资额14148亿元,占改革开放以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近80%。新疆的能源和资源优势吸引了大批大企业和大集团入驻,“投资热土”、“价值高地”取代了昔日的“遥远”、“封闭”成为今日新疆响亮的代名词。

区域经济特征

1、从企业单位总量分布看 北疆地区远多于东疆和南疆地区

在第二、三产业法人单位中,北疆地区5.24万个,占59.5%。南疆地区2.90万个,占33.0%,比“一普”比重提高0.4个百分点;东疆地区0.66万个,占

7.5%,比“一普”比重提高0.4个百分点。同“一普”相比,南疆的阿克苏地区产业活动单位猛增2240户,个体经营户激增17085户。

2、从产业聚集度看 天山北坡经济带成为新疆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我区自2001年起提出将东起乌鲁木齐到奎屯包括昌吉、石河子等地划定为“天山北坡经济带”,下大力气发展这一区域,为整个新疆的经济发展找到一个支点。以点带面找到新疆区域经济增长极。至2009年,天山北坡经济带总人口501.04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23.2%,比2001年增加0.4个百分点;实现增加值2265.01亿元,占全区的53.0%,比2001年提高8.2个百分点。“二普”资料显示,全区有75.7%的第 二、三产业法人单位,64.7%的产业活动单位,78.3%的个体经营户,集中分布在天山北坡经济带,一大批中小城市率先向现代工业化迈进,使得北坡经济带与东部省区的差距明显缩小。

3、从经济增长极看 乌昌地区的率先发展作用正在逐步增强

作为天山北坡经济带的核心区域,2009年,乌昌地区总人口381.84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17.7%,实现增加值1532.21亿元,占全区的35.8%,比我区提出实施乌昌地区经济一体化战略时的2005年提高2.2个百分点。乌昌经济增长极的作用进一步发挥,2009年生产总值占天山北坡经济带的67.6%,比重比2005年提高6.6个百分点。

4、从主导产业看 能源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

新疆区域经济发展体现出倚重于优势资源,大企业大集团聚集于优势资源的特征。进入 90年代以后,随着我区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加快实施,我区石油、电力、化工、煤炭、钢铁、建材、食品、纺织等行业快速发展。2009年,上述8大产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0.0 %以上,成为拉动工业经济整体发展的主导力量。其中,石油工业已成为新疆国民经济中的第一大支柱产业,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经济的70%左右,实现利税占工业利税80.0%以上。得益于资源开发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活力,从“西油东运”到“西气东输”再一跃成为南疆地区的经济强县。到“西电东送”,新疆实现了由资源“批发商”向产品“供应商”的转变,能源开发战略使得南疆巴州、阿克苏地区地区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塔里木盆地周边轮台、库车、沙雅、拜城、泽普和且末等昔日的贫困县,2.4.2新疆经济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障碍

1、自然条件恶劣。新疆国土面积中多数是山地和沙漠戈壁,绿洲森林覆盖率很低,生态环境极为脆弱。

2、经济发展基础薄弱。(1)水资源缺乏,电力建设薄弱。灌溉节水工程不配套,水的总体利用率很低,很多农村人还饮用涝坝及高砷,高氟和苦咸水,人水矛盾较为突出。另外,还有很多农村还没有用上电;(2)交通基础设施严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新疆的交通条件虽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是相对于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问题越来越成为发展的瓶颈。新疆道路整体上状况较

差,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农民的出行和农产品的外销,对投资的吸引力较弱,发挥农业资源优势更无从谈起。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瞄准的是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这种交通上的劣势不仅制约着新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而且严重影响新疆与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的跨区域合作。对于新疆地区建设“两个基地、一个中心”,即对外贸易加工基地、出口产品集散基地和中亚、南亚国际商贸中心上无疑造成了严重的交通制约;(3)劳动力素质低,科技人员缺乏。新疆地区的教育水平低下,文盲半文盲人口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各族群众的科技文化水平较低,严重缺乏科技人才和技术人员,使得落户企业的实际运作成本增加。

3、产业结构不合理。新疆的三次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没有真正发挥该地区丰富的资源优势和独特的区位优势,具体表现为:

(1)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明显,发展多种经营的模式仍然没有形成。新疆地区农业长期处于“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以粮食生产为主”的状况,农产品的种植技术落后以及绿色产品认证工作严重滞后,农产品加工企业都是对农产品粗加工后运往内地深加工再销往海外,并没有真正发挥该地区的农产品资源优势。

(2)工业经济基础差,结构明显落后,呈现出技术含量低和门类单一的发展格局。①长期以来,新疆地区远离国内大市场,交通运输不便,生产成本高,不具备发展工业的基础条件;②新疆地区经济结构比较单一,经济活力弱,技术含量较低,工业结构单一。工业增加值主要集中于重工业,具体讲主要集中于工业原料生产企业。从经济区域分工方面看,新疆地区国民经济主要集中在食品加工行业和矿物采掘及加工行业,而这些行业大都是粗加工行业,技术含量低,附加值较低。总之,工业结构的单一和与之相关产业链的不连续阻碍了珠江三角洲及长江三角洲等内地相关产业向该地区的梯度转移,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疆地区整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3)出口结构单一,没有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新疆的出口货物绝大部分是非本地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把新疆作为一种货物周转地和转运通道,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并没有起到真正的促进作用;在新疆地区出口结构中,出口的商品基本都是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品,产业关联性差,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极为有限,并没有真正发挥出新疆地区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以及区位优势。

4、金融业的实际运作不利于新疆地区企业融资和在国外的利润返流。新疆国有商业银行机构信用等级评价体制相对本地区企业相对较为严格,再加上本地企业的财务管理相对不规范,两者共同造成了企业融资困难。另外,本地的金融机构在周边国家没有分支机构和周边国家的种种外汇限制,使得本地企业在国外的利润无法顺利地返流回国,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疆外向型企业的发展。

5、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和拖累。2008年以来,随着国际金融的影响和拖累,导致周边国家乃至全球市场需求疲软和人们购买力下降,使得新疆外向型企业进出口商品贸易骤减。多数投资者对投资的风险性难以把握,多处于观望状态,加之“7.5事件”的负面影响,投资信心一时难以激发。

2.4.2新疆经济跨越发展的趋势

三、跨越发展的对策建议

为实现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关于“到2015年新疆人均GDP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达到西部平均水平,新疆经济增速每年超过国家平均增速

3.5个百分点以上,新疆城镇居民年均收入增速达到17%以上。”的宏伟目标,应着手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优化工业内部结构

应充分发挥新疆向西开放的地缘优势,利用政府这只“有形的手”,改变“重工业过重”和“轻工业过轻”的局面,实现经济科学全面发展。在立足做大做强石油石化产业的同时,改变产业结构单一的现状,积极推动、壮大地方工业实力。同时优化产业布局,做大煤炭、煤电煤化工、纺织、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高新技术等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促进产业间相互融合,提高地方工业的总体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坚定不移地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通过大企业、大集团,引进资金、技术、人才,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地建设一批现代化新型能源矿产生产加工基地,为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矿山、园区发挥骨干带动作用,逐步形成新疆新型工业化的基本框架。促使大企业、大集团带动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在延伸产业链,增强地方经济活力的同时,发挥中小企业“就业吸收器”的作用,更好地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2、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新疆是中国重要的“粮棉果畜”生产基地。农业用水总量大,节水潜力大,面对制约农业发展的水源难题,应把发展高效节水农业作为重中之重。充分发挥新疆水土光热资源丰富的独特优势,进一步巩固粮食、棉花、特色林果和畜牧业的支柱产业地位,建设国家粮食基地、优质商品棉基地和地域特色农牧产品加工出口基地。积极发展大型涉农生产资料、日用消费和农产品销售连锁经营网络。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设施畜牧业,提高农业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大力发展农产品冷鲜保存、精深加工和生化工程项目。

3、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

目前,新疆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33.9%,全国占40.1%,发达国家占70%以上。今后要抓住有利时机,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结合新疆实际,不断强化第三产业为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构建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地位和作用。

4、积蓄加速发展后劲

新疆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建设西部强区和全面小康社会,缩小与东、中部甚至是西部强省的差距,必须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一是要争取国家和各部委、各省市更大的支持,加大投资力度,优化投资结构,加强与中石油和中石化的协调,及时调整投资计划,增强对新疆油气勘探、开采、加工方面的投资。二是要改善投资环境,切实采取有力措施,有效激活民间投资,实现政府投资主导向民间投资广泛参与的转换。

5、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经济发展必须走一条从产业推进到产业化、工业化、城市化联动的总体发展之路,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由于历史原因,新疆城镇化水平较低,2009年,城镇化率为39.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8个百分点。应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通过城镇化与工业化有机联系,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提升城市化水平,切实增加城市居民和农牧民收入,扩大内部市场需求,提高消费能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让新疆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构筑新疆长治久安的坚实基础。

6、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是重点培育并打造一批如金风科技、特变电工、新疆天业、八一钢铁等具有行军领军作用的企业家队伍,充分发挥新疆能源、资源优势,培育一批高聚能特性强、产品附加值高,在国际、国内占据市场份额大的优势品牌产品,提升新

疆企业和产品的整体品牌形象。二是继续推进南疆石油天然气化工产业带发展。以石化工业园区和轻纺工业园区为载体,以石油、天然气深加工等大型项目为依托,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建成新疆南部重要城市发展轴、新疆重要的石油化工产业带。三是优先发展天山北坡经济带。优化乌昌地区经济结构,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产业层次,打造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全疆高新技术产业研发中心、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宜居城市。四是加大南疆三地州特别是南疆山区贫困地区和边境县的投资和财政补贴力度,加快推进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7、加快人才培养

从体制创新入手,以优惠特殊政策实现人才向本区域集中、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服务和满足本地产业和经济发展战略需要。发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国家应加大对职业学校的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培养大量技术工人,使脱离土地的各族劳动者有一技之长。在疆央企要利用央企强大的教育系统,培养一批本地现代产业工人和管理者,最大限度解决各民族劳动者的就业问题。

8、全方位向西开放

努力扩大产品出口规模,积极进口国内急需的资源性产品,把新疆打造成我国向西出口商品加工基地和商品中转集散地、进口能源资源的国际大通道和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充分利用新疆地缘、资源优势,主动吸引和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发展面向周边国家的外向型产业,提高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在新疆出口结构中的比重。努力把新疆打造成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和基地。紧抓国家将乌洽会升格为“中国——亚欧经贸博览会”的大好机遇,从国家层面上进一步扩大新疆对内对外开放,提升向西开放水平。

9、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生态环境是新疆经济发展的底线,应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当代人的需要与子孙后代的需要统一起来。建立“经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复合系统,打造“绿色新疆”整体品牌,改善和保护新疆生态环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能源,防止工业化对资源的污染和破坏。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应制定严格的市场准入条件,避免不论规模大小企业无条件进入新疆自然资源开发领域。

2.4.3新疆经济对新疆高层次人才缺乏的影响

1.新疆经济基础薄弱起点低导致经济发展缓慢,相应的产业领域发展遇到地域财政的限制,产业发展缓慢导致行业技术,科技落后,高层次人才发展机会少起点低,不利于成长,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导致高层次人才引进难,留住难,甚至一部分高层次人才在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而被淘汰不再是高层次人才。导致了高层次人才读物的缺乏。

2.新疆经济的落后局面往往新疆由于历史原因社会不稳定,导致新疆经济

2.经济落后地方穷,物质条件待遇差,环境恶劣吸引不来高层次人才

3.经济落后支援以及引进的人才长期发展不利于行业立足,导致现有高层次人才队伍流失。不利于成长

不稳定,经济发展影响,

第二篇:英语语块学习论文

浅谈语块学习对提高英语技能的作用

摘要: 语料库研究分析和语言学家的研究发现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语块。掌握和储存众多语块会对英语学习者的口语、写作和听力能力产生显著的提高作用,同时语块学习带来的更加地道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增强学习者的信心和激发学习兴趣。

关键字:语块; 英语口语 ;英语写作; 英语听力

相对于以往偏重语法的英语学习——强调英语记忆单词,注重掌握语法规则,侧重语块学习这一方法更能有效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成效。根据国外语料库的研究分析以及语言学家的研究发现,我们每天使用的语言当中,几乎有90%的固定和半固定模式语块作为基本或者中介单位存在于自然语言中,有大量的语言是约定俗成和可预见的。Lewis(1993)认为这些语块可以作为理想单位用于英语语言教学和学习。语块的定义和类型

对于语块,不同的学者使用了不同的术语,如Bollinger(1975)称之为预制板块(pre-assembled chunks);Krashen & Scarcella(1978)把它称作半固定式短语(semi-fixed patterns); Nattinger & Decarrico,(1992)称其为词汇语法单位或词汇短语(lexico-grammatical unit, lexical phrases);Lewis(1993)称其为词语板块(lexical chunks),并将其分为四种常见的类型:即复合词(complex words)和聚合词(polywords)、搭配(collocations或word partnerships)、惯用(institutionalized utterances)和句子框架与引语(sentence frames and heads)。尽管术语各有不同,但是它们却拥有共同的涵义:语块是指在语言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结构固定或者半固定,词义和运用语境比较固定的多个词的组合。例如,结构固定的语块:what is called、states of mind、around the world等,半固定结构的语块:a lot of____、define ____ as、problems arising from______ 等。语块学习对英语口语的促进作用

英语口语历来是中国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很多人背了大量的单词,熟记各种语法规则,但口语表达却总是处于“拙劣”状态,想要表达的时候“开不了口”,要么苦于没有想法,要么有了想法又不知道如何表达。Lewis(2002)指出这种缺乏“思想”与脑海中缺乏足够大、足够多短语词汇有关。而且还指出意识词语搭配的重要性,因为许多词语搭配是表达一个特定“思想”的最为准确和经济的方法。缺乏足够大的搭配词汇就等同于缺乏思想,至少缺乏精确的、现成的可表达的思想。的确,因为语块的意义是置于特定语境中的,所以记忆语块后用于表达比单独记忆单词再组合表达要方便和准确得多。比如,表达“想法一致”,不熟悉语块的人可能会这样组合单词:“have the same opinion as someone”或者 “have the same thought as someone”,这种表达远不如语块“see eye to eye”表达得准确和地道。

语块还能促进口语表达的流利程度。Nattinger& DeCarrico(1992)认为:“语言的流利程度不是取决于学习者大脑中储存了多少具有生成性的语法规则, 而是取决于学习者大脑中究竟储存了多少数量的语块, 是语块使人们能流利地表达自我”。语块作为整体在语言中出现的频率较高, 较高的频率可以确保这类语块能被学生循环使用,而这中重复性练习和使用正是使口语流利的一个基础。英国威尔士大学心理学教授Nick Ellis(2002)也同样指出:“语言学习是一个逐步积累范例的过程,流利运用的基础就是凭借储存在记忆中的大量范例。在时间紧迫的即时交流中,临场运用规则造句就需要较多时间和注意力,而且难以做到准确、流利和地道。而记忆储备中的语块将给我们及时有效的帮助”。记忆中储存的语块的半固定形式能不断生成新语块,例如“take____ for granted”,空格中填进去不同的词就能形成新的语块:take love for granted、take money for granted 等。它能带来即时交流所需要的丰富的语意,使思想交流更灵活,使口语表达更流利。

语块学习对英语写作的促进作用

Paw ley 和Syder(1983)指出, 困扰外语学习者有两大问题, 即如何获得接近本族语的流利性(native-like fluency)和接近本族语的选词能力(native-like select ion)。所谓接近本族语的选词能力, 是指学习者能够选用标准、地道的词语, 给人以本族语者表达的感觉。事实上, 不少学习者虽然能够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却始终与本族语者的表达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外语学习者往往从单词、语法学起, 用外语进行写作时, 更多地依赖根据语法规则构建起来的句子, 因而忽略了语块的作用。为了使语言表达地道、生动, 在写作中大量运用语块是一个重要的手段。正如成语和歇后语在汉语写作中所具有的地道、形象的效果一样,如果在英语特定语境中灵活运用语块, 可使写作更加准确、生动, 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掌握大量的语块结构有助于学习者达到本族语者的选词能力。例如, 本族语者在表达身体健康时, 很可能使用 “physical fitness”, 而外语学习者很可能会使用 “body heath”之类的句子;再比如表达 “一个特别的人”时,用语块“a rare bird” 比 “a special person”更形象生动和地道。可见, 在写作中恰当运用一定的语块可以保证学习者用现成、地道的语言来表达思想, 使所写的句子更加地道, 缩小外语学习者与本族语者在词汇合表达上的差距,。

语块同样有利于增强写作的流利性。写作流利性通常是指学习者能够自如而不费力地使用外语进行写作的能力, 包括语言的流畅性和意义的连贯性(廉洁, 2001)。写作实际上是用书面语言表达思想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记忆中储存的大量语块,即形式固定的短语和形式半固定但可以自由组合的短语,在思维的支配下,可以直接使用或者稍微加工后使用,省时省力,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思维的间断,增强写作语言的流利程度和意义表达的连贯性。

词块学习对英语听力的促进作用

听力理解也是英语学习者的一个薄弱环节,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孤立地去听每个单词和每句话,这种方式实际上是听力的最大阻碍。听力要求大脑在短时间内对听到的信息做出即时的理解和判断,也就说听力需要听者的大脑进行高效率的运作。而除了传统认为的积累单词量和理解句子语法规则之外,记忆语块对于提高英语听力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

由于语块是较大的词汇构块, 大到可以是整个句子, 所以一次性记住的单词数量就会大大增加。在进行听力理解的过程中,当大量稍纵即逝的听力信息源源不断地进入听者大脑时,如果学生在记忆里储存了大量语块,对听到的语言形式和语意就不陌生,这样就可以在特定的时间里即时获取更多并能够有效提取信息和理解信息。例如听到这个长句:Creating a “European identity” that respects the different cultures and conditions which go to make up the connecting fabric of the Old Continent is no easy task and demands a strategic choice.如果单单依靠独立单词来逐个解析听力信息那么时间很可能不够,如果对语块熟悉的话,完全可以将长句分解为这几个语块:“European identity、respects the different cultures and conditions、make up the connecting fabric、the Old Continent和demands a strategic choice,那就有可能在有限的时间里较为清晰地弄懂听到的句子。而且由于每个语块都有语用功能,在记忆和积累语块的过程中,表示同一功能的语块以语义场(semantic field)的形式存在于大脑中, 这样, 语块可以使学习者获得一定的语用功能, 在听力中无需分析过多的干扰性的语法规则仅通过语块就可判断语言所发生的语境,提高听力理解的效率。例如:当一段听力对话中出现reference room、overdue pay、check out、current issue等语块时,通常可以认定对话的内容与图书馆有关。

由于语块还具有组织和衔接语篇结构的功能,如When it comes to 可以表示开头,Now there is a growing awareness that可以用来提出话题,to sum up用来总结话题,for instance、in particular可以用来举例,as far as I am concerned用来发表观点,likewise、on the other hand暗含前后对照,furthermore、in addition表示进一步阐述,indeed、most important 表示强调。因此通过掌握这些语块,使听者可以从整体上把握听力内容,节省对信息做出处理所需的时间,从而实现对听力内容的准确把握。

除了语块的意义对听力有促进作用外,语块的读音亦有同样功能。英语短语在发音时通常存在连读、省读、失音等现象,如果平时在记忆语块时能够同时注意读音,那么在听力理解中出现这些语块时能很快做出反应。比如,听到[,kɔlɪt ə'de] 时知道是 “call it a day ”,听到[izn ti] 时知道是 “isn’t he”。结论:

综上所述,语块的固定结构、可生成性、易于记忆和灵活使用的特性使其在提高英语技能的听、说、写方面确实存在一定作用,学习者应该在语言的学习中广泛阅读,加强范文背诵,积极积累和使用语块,提高语块意识,更有效率地提高英语技能。

参考文献:

[1] Lewis, M The Lexical Approach[M].Hove England LTP,1993.[2] Nattinger, James R.& DeCarrico, Jeanette S.Lexical Phrasal and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3] 杨玉晨.英语词汇的“板块”性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 J ].外语界, 1999,(3).[4] 蒋宇红.词块教学促进英语学习者口语交际的实证研究 [ J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8,(3)[5] 郭晓英.英语语块与大学英语写作 [ J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8,(4)[6] 陈万会.词块的心理现实性及其特征 [ J ].外语学刊,2008,(6.)

[7] 陈平文.语块理论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 J ].基础英语教育,2007,(12)

[8] 王龙吟 何安平.基于语料库的外语教学与二语习得的链接[ 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3)

第三篇:高频词块123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patriotism education base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lics under state protection;key heritage conservation unit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World Heritage List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China Excellent Tourist City;Outstanding Tourist Cities in China中央和解放军总部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the General Headquarters of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国家湿地自然保护 national wetland protection zone

7土木工程历史古迹 historical construction relic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UNESCO)宝贵的文化遗产 A Precious Cultural Heritage第二个政治中心 the second political center鸟类自然保护区 bird nature reserve;birds’ protection area中国人民解放军 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乡村旅游接待户 The tourist families of rural tourism

14湿地自然保护区national wetland protection zone省级旅游度假村 one provincial-level scenic spot;a provincial resort(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national key scenic spots/resort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nation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own/city重要组成部分 one of the important components一二九师将士 the 129 Division soldiers;soldiers of the 129 Division七届二中全会 the second meeting of the seventh conferenc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21 中国传统文化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22乾隆四十五年 the 45th year of Qianlong’s reign千手千眼观音 The 1000-hand and 1000-eye Avalokitesvara古代劳动人民 ancient Chinese craftsmen;ancient Chinese artisans and engineers 25 土尔扈特部落 Turhut tribe;Turhut people工艺美术大师 industrial art master康熙五十年 the 52nd year of Kangxi’s reign开发潜力巨大 a rare place with huge potential to develop;a rare wetland reserve with great development potential;the potential for exploitation is great日本帝国主义 Japanese imperialists西方极乐世界 the Land ofUtmost Happiness of the West World

自然保护区 Bird Nature Reserve;wetland protection zone;birds’ protection area 32 刘少奇同志 Comrade Liu Shaoqi

高尔夫球场 golf course

观世音菩萨 Avalokitesvara Bodhisattva Goddess of Mercy

解放军总部 General Headquarter of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乾隆皇帝 Emperor Qianlong

36年平均气温 annual average temperature

释迦牟尼 Sakyamuni

内画鼻烟壶 inside painting snuff bottle;interior painting snuffbox

抗日根据地 anti-Japanese base

白求恩大夫 Dr.Bethune

内画艺术inside painting

自然景观 natural scenery

万法归一殿 Hall of Unification of All Dharmas

五千年的历史 five thousand years of history

国家领导人 national leaders

地下兵工厂 underground arsenal

电影地道战 the movie of“ War of Underground Tunnels”

48皇家园林 imperial garden

自然风光 amazing natural landscape;beautiful natural scenery

避暑胜地 one famous /ideal summer resort

A级旅游区 National 4A-Level Tourist Area;4A-class tourism zone;4A-level scenic spot 52 一个好去处 an ideal/good place

丰厚的历史 the/its rich history

五勇士精神 the spirit of the five heroes

动植物资源 abundant wildlife resources;abundant wild animals and plants resources 56 嶂石岩地貌 Zhangshiyan landform

57(廊坊)市委市政府 Langfang Municipal Committee and Government

旅游度假区 tourist resort

毛泽东同志 Comrade Mao Zedong

河北省政府 Hebei Province Government

河北省省会 Capital of Hebei Province

湿地迷宫区 wetland labyrinth

烈士纪念碑 the monument for martyrs

珍贵的文物 valuable cultural relic

建筑形式 construction form

理想之地 ideal place

美味佳肴 delicious food

解放事业liberation career

建筑风格 construction style

阿弥陀佛 Namo Amitabha

地理位置geographical location

中国人民 Chinese people

73大乘佛教 Mahayana Buddhism

大规模的 large-scale

旅游资源 tourist resource

艺术价值 artistic value

77吴桥艺人 Wuqiao acrobats

宋代建筑 architectural style in Song Dynasty

小乘佛教 Hinayana Buddhism

工作人员 the staff

建筑面积 building area

艺术珍品 art treasures

黄帝部落 Huangdi tribe

一切众生 all beings

主体建筑 the main building

劳动人民 the working people

古代建筑 ancient Chinese architecture 88 娱乐项目 entertaining projects 89 建筑艺术architectural art

旅游产品tourist product

旅游城市Tourist City

杂技艺术 acrobatics art

民俗文化 folk-custom culture94 民间艺术 folk art

海洋生物 marine lives

海滨浴场bathing beach

湿地资源wetland recourses

皇家猎苑royal hunting ground 99 中华文明Chinese civilization

100乾隆年间 the reign of Emperor Qianlong 101人文景观 human landscapes

102佛教文化Buddhist culture

103大千世界boundless universe

104天下第一The First Gorge Under Heaven 105娱乐中心Entertainment Center 106帝国主义Imperialist

107拱式桥型open spandrel arch bridge108政治中心the second political center 109文化底蕴rich cultural deposit 110杂技表演acrobatic show

111民间传说folk lore

112气候宜人nice climate

113水幕电影waterscreen film

114渔业文化fishery culture

115炎帝部落Yandi tribe

116炎黄子孙Chinese descendant 117琉璃牌坊glazed archway

118生活用品daily household supplies119社会主义socialism

120自然环境natural environment 121藏传佛教Tibetan Buddhism

122西部山庄the western mountain area 123革命传统 revolutionary tradition

第四篇:词块理论的论文开题报告

基于词块理论下的英语教学

一、文献综述

国外研究动态:

组块(chunking)一词首先由美国心理学家米勒(Miller)和塞尔弗里奇(Selfridge)于1950年提出,表示通过对单个信息单位进行加工,从而组成更大的信息单位的记忆过程。这个更大的信息单位就是chunk(组块),也被译作”语块”,”词块”。

Becker(1975)最早提出了预制(prefabrieated)短语的概念,它表示的是人们把储存在大脑中的一组相关词看作整体,然后根据这组词的特点,把它作为词块加以学习和记忆。他认为,像“let alone”、“as well as”、和“so much for”等特殊短语在词汇学习中应受到特别的重视。我们在表达思想时可以随时从记忆库中调出这些预制的短语,把它们稍作加工,就可生成符合语法的流畅语言。

Bolinger(1976)指出,规则系统固然可以帮助人们表达新的思想,生成从未有过的话语,但人们过分强调了语言的规则性,事实上,语言交际更多地建立在长短不一的词汇成分上,语言使用者更多地使用大量储存在记忆系统里的语块,大多数交际涉及的都是可预见的世间平常事,人们所使用的语言大多是在重复自己或别人曾经使用过的,并非特别具有创造性。如我们可以说“somewhere else”、“somebody else”,但不可以独创“sometime else”。

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克拉申)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著名的二语习得模式—“监察模式”,其中包括:(l)习得与学习假说;(2)自然顺序假说;(3)监控假说;(勺输入假说;(5)情感过滤假说。Krashen将他的五大假说进行了汇总,并做了细致的描述和论证,同时也肯定了输入假说的重要地位。他认为输入假说“也许是当今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唯一最重要的一个概念”Krashen1982:9),因为它回答了语言学习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即怎样习得语言,尤其是外语。Krashen认为单纯地主张语料输入是不够的,学习者需要的是“可理解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可理解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所谓“可理解输入”是学习者听到或读到的可以理解的语言材料,这些材料的难度应该稍微高于学习者目前己经掌握的语言知识。如果语言材料中仅仅包含学习者已经掌握的知识或者语言材料太难,它对语言习得都没有意义。Krashen把当前的语言知识状态定义为i,把语言发展的下一阶段定义为i+1。这里的1就是当前语言知识与下一阶段语言知识之间的距离。只有当学习者接触到属于i+1水平的语言材料,才能对学习者的语言发展产生积 1 极作用。语言输入的作用就是激活大脑中的习得机制,而激活的条件就是恰当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输入假说”还强调,语言使用能力如口语,不是教出来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接触大量的可理解语料之后自然获得的,同时也能获得必要的语法。可见,可理解语言输入是习得语言的关键,教师的最大职责就是让学生接受尽可能多的可理解的语料。可理解的语料是指输入的语言材料必须是学习者可以理解的,不可理解的输入对学习者无用,只是一种噪音。输入的趣味性或相关性,指的是输入的语言材料要有趣并要有关联,这样学习者就可在不知不觉中轻松地习得语言;输入的语法无序性,指的是语言理想输入不按既定语法程序安排,这样的安排也是不必要的;输入的数量性,指的是可理解输入材料要有一定的量。前两者,尤其是第一条是语言习得的关键,违背上述规律必将导致语言学习的低效或无效。可以说,没有可理解输入,就没有语言习得。情感过滤因素习得中有时有这样的现象,学习者面对相同数量相同质量的可理解输入,他们的学习速度和效率不同,最终的语言水平也不同。这就是Krashen所说的可理解输入不是二语习得的充分条件,只是必要条件。词汇组块教学法正是以这个必要条件为切入点,将词汇搭配及词汇类联接输入给学习者。这样,学习者在记忆词汇的同时,也掌握了词汇的用法,较为有效地防止了母语负迁移及学习者创造性思维带来的负面影响。输入假说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要想使外语课堂教学变得更有成效,教师不妨采取以下措施:在课堂上,教师有责任向学生提供可理解输入,而且应不断地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自己的语言输出,以确保学生对的输入是可理解的。

Pawley和Syder(1983)把语块界定为词汇化句干(lexiealized sentenee stems,简称LSS)。比如,从句子:“I'm sorry to keep you waiting.”/“I'm so sorry to have kept you waiting”/“Mr.X is sorry to kept you waiting all this time。”中,我们可以派生出:“Np be-TENSE sorry to keep-TENSE you waiting”这样的词汇化句子。他们指出,一个普通的英语本族语者一般都掌握数以千计的词汇化句干,在交际过程中,交际者无需绞尽脑汁,就可以随时使用词汇化句干技巧,使交际达到即兴的流利程度。本族语者的这一词汇习得过程无疑给我们二语学习者很大的启示。

Nattinger和DeCarrico(1992)著有Lexical phrases and Language Teaching一书,他们认为以词块的形式进行英语学习有利于提高语言流利程度,还能使说话者的注意力集中在整体的语篇结构而非单个词上。他们还指出:语言习得和文本输出的计算分析表明,词汇组块((lexical phrase)是语言教学中理想的单位。它们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短语,是一种兼具词汇与语法特征的语言单位。词汇组块长度不等, 介于传统的词汇和句子之间,由多个词构成,约定俗成,集形式与功能于一体。这种词汇组块包括相对固定的较短的短语,或者是稍长的短语或句型,每个词汇组块都有其特定的话语功能。据电脑统计的数据显示,像这些语义较固定的各类形式的词汇组块在自然语言中占到90%的比例(转引自杨玉晨,1999:25)。这些日常套语和多种多样预制的词汇组块在语言习得和语言行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Miehael Lewis(1993)著有The Lexieal Approaeh一书,提出了词汇组块教学法,这一教学法的语言理论依据是语言是语法化的词汇而不是词汇化的语法,语言学习的中心是词汇。他的主要观点是:“language consists not of traditional grammar and voeabulary, but of multi-word prefabricated chunks”(Lewis,1997).(语言不是由传统语法和词汇构成的,而常常是由多词的、预制的语块构成的)。使用词块教学法的老师在课堂中不是分析目标语言(中的语法),而是要更多地引导学习者的注意力集中在词块上;在语言教学的实践中,观察一假设一实践这个循环取代了引入一操练一产出的过程;教师所实施的教学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要学习者关词块、接纳词块,而不是使学习者处于高度焦虑之下在学习。要教会学生“怎么学”,不仅仅限于教师对预制语块(即词块)的讲解,要教给学生辨别预制语块的能力。像Lewis(1993:260)自己所说的,要给学习者提供一个处理输入的更有效的工具。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区分预制语块结构中的固定部分和可变部分,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利用预制语块中的可变部分造句。如在讲解It is said that一时,可鼓励学生造出It is believed that一/Itt is reported that一/It is suggested/hoped/thought/known--一学生根据已有的语言知识总结出相应的语法规则,再按照这些语法规则,在语块中填进所需要的词语或从句,造出许多新句子,举一反三,大大提高学习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Michael Lewis(1997)著有

Implementing the Lexieal Approach

一书,Lewis(1997:255)认为英语有四种词块:(1)词、短语(poly一words):如:by the way,to and for,这是传统意义上的“词汇”。短语指具有一定习语性质的词组,即由一个以上单词组成的“固定词组”,其中的单词不能任意替换,如:by the way就不能用by the road来代替。(2)高频搭配组合(high frequeney colloeations):如:mak a mistake,have a walk,指那些在一起出现频率很高的词语,最典型的是动词和名词,形容词和名词的配对,例如keep animals, a heavy rain等。(3)惯用话语(institutionalized expressions):如:Good morning,Happy Christmas,指形式固定或半固定、具有固定语用功能的单词组合。它们既可以是完整的句子,如It's nothing to do with me.也可以是固定的句子开头(sentenee heads),如I’m afrald„,惯用话语主要指口头用语。(4)句子框架和引语(sentence frames and heads):如:What was interesting was„? 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与第三类相似,区别在于第四类仅指书面语词汇。Lewis著有Teaching Collocation一书,认为高频搭配组合在语言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学习这些搭配是准确、自然、流利、地道的英语表达的基础。Nattinger和DeCarrico(2000)指出:语言习得和文本输出的计算分析表明,词汇短语(lexieal phrase)是语言教学中理想的单位。这种多词(multi-word)的词汇现象存在于传统的词汇和句法之间,通常是较短的、相对固定的短语,像“X ago。”这些日常套语和多种多样预制的语块在语言习得和语言行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理应受到应有的重视。国内研究动态:

对如何提高英语词汇教学效率的问题,人们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探讨,其中最主要的一是揭示英语词汇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探求利用这些特点来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二是揭示学生学习词汇的规律,探求控制、干预有关变量的途径与方法。

在我国国内,有关二语习得过程中语块知识习得和运用的研究也刚刚起步。其中,杨玉晨的《英语词汇的“板块”性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和沈敏瑜的《词汇法一一种新的教学路子》的两篇文章是较早介绍语块教学的文章。2000年,王呈祥在《短时记忆与英语词汇教学》一文中提到“帮助学生扩大组块,减少记忆项目的数量,提高在同一时间里对词的相关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是提高英语词汇教学效率的基本途径”。

2002年宋德生的《组块效应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认为记忆可通过组块(chunking)助的策略把单个的信息集组成较大的语块,从而扩大短时记忆的信息加工量,促成信息迅速、高效地编码。以组块形式加工信息也便于日后快速地提取,这就是组块效应语学习特别是记忆单词,可利用组块效应提高记忆效率。

2003年,刘晓玲、阳志清在《词汇组块教学—二语教学的一种新趋势》中阐述:词汇组块在一语和二语习得和使用中的作用,已得到许多研究的证实。作为一种新的二语教学单位,词汇组块具有许多优势:培养语言习得早期的流利性;奠定语言发展的基础;克服加工限制的局限;降低语言习得的难度。

2004年姚宝梁的《预制语块与英语口语教学》,提出了预制语块可以提高口头交际的流利性、语言使用的正确性、交际的得体性的这些看法。2005年葛文山在《巧用“记忆的组块效应”记英语单词》中,也陈述了两类常用的组块方法,以及几种常见的单词记忆组块策略。

2005年5月,丁言仁、戚众发表了《词块运用与英语口语和写作水平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这样写到:恰当运用词块有助于提高交际的流利性和选词的地道性,因此探讨二语学习者如何习得、处理和运用词块尤为必要。该文分析在英语口头复述故事和限时写作中,词块知识、语法知识与口语和写作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相对于语法而言,学习者运用词块的能力与英语口语成绩和写作成绩具有更加显著的相关性;(2)无论是口语还是写作,学生个体之间在词块使用上存在较大差异。

2006年4月,袁静通过教学实践,探讨了预制语块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充分显示出预制语块教学在提高学生听、说、读、写方面的积极作用,撰写了《预制语块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的学位论文;同年,邵华也发表了题为《词汇组块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的论文,他的实验证实了词汇组块教学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

2007年刘金雪、马丽雅在《组块的激活扩散及其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一文中这样写到:词汇组块教学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已被广泛接受并得到应用,它有利于心理词汇的检索与提取,有利于语言表达的地道性以及语言习得初期的流利性。

2009年李欧、孙若红证明了在英语听力教学中采用词块法,其实际效果与二语学习者的听力成绩呈及其显著地正相关。

2010年王立非等学者提出了运用语料库的方法,提高二语学习者词块运用的能力。

从上面这些观点来看,词汇组块教学研究己成为二语习得研究方面的一个热点。国内一些英语教育者己经开始运用现代语言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深入研究词汇教学规律,.并且在学习国外语言教学经验和理论的同时,结合我国特殊的语言学习条件和环境,开始研究以词汇组块教学促进二语习得的方法;在近年来出版的英语词汇教学法书籍中也不乏介绍词汇组块教学的经验;英语学习者也都非常清楚词汇组成的词块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因此,词汇组块教学已成为目前二语教学的一种新趋势。

二、课题根据

1、课题来源:课题来源于导师的启发和指导,和本人在本科阶段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习经历。在与导师交流中, 我们共同感受到在当前高中英语课堂中,教师普遍过于重视单词词义和用法的讲解,学生机械记忆单个单词,导致记忆效率低,遗忘速度快,严重影响了英语学习的兴趣,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所以研究词块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是一项很有价值的研究。

2、课题研究目的、目标:由于在论文选题过程中,作者发现国内词块教学的相关专著比较少,所以作者通过一学期的实验希望能够得出词块教学法与学生的词块输出和语言运用能力的相关关系,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到底是怎么样的关系;对以后的教学有哪些作用等。旨在帮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词汇,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3、课题的研究意义:长期以来,多数教师的课堂教学主要侧重于以下两个方面的教学:一是讲解课文,面面俱到,注重句法分析,要求学生读懂课文;二是对课文中重要的语言点进行讲解和操练,始终遵循着典型的行为主义的“讲解一操练一复用”的模式,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但结果是学生看到文章能够理解,一旦开口或动笔就力不从心,出现用词不当和搭配错误的现象尤其严重。这清楚地表明在教师的教学中一定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许多教师偏爱传统的语法结构教学法,割裂了词与词之间特有的联系,孤立地讲授学习词汇,这种教学法无疑是低效的。同样,这也增加了学习者的学业负担。

新课程改革强调“减负增效”,这就要求教师们熟悉各种教学法,了解语言运用的理论,即人们在具体语境下如何根据他们的语言知识来表达其意思的理论。基于英语词汇学习这一难题,许多语言学家和英语教师都在努力探索一条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掌握和熟练地运用英语词汇。英语词块教学法应运而生。1997年Lewis出版了The Lexical Approach一书,成为词块法教学的典型代表。他抛弃陈旧的语言观,提出全新的语言观,认为“语言是语法化的词汇,而非词汇化的语法”。而这里所说的“词汇”指的是“词块”(lexical chunk), Lewis认为,词块是真实交际中高频率出现的、相对固定的语言形式,在一定的语言社区内为大多数语言使用者使用。他还坚持认为,大部分语言使用者的语言,皆由这些有意义的词块进行合理的组合构成,并形成交际中连续的、连贯的语言,这个假设也得到了数据上的验证。杨玉晨(1999)认为,自然话语中的90%是由那些半固定的语块结构来实现的。

因此,语言教学应遵循由词块是语言的基本构成要素,应将词块视为语言教学 的第一章前言基础。词块教学法就是突出词块的教学方法,将词块作为语言教学和学习基本单位。它能有效的提高学习者的语言流利程度,有利于提高词语选用能力,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有利于增强学习者的自信心,有助于提高语篇理解能力和语篇组织速度。

三、主要参考文献:

Altenbeg.The London-lund Corpus and Applications in Proceedings of the 7th Annual Conference.London:Longman,991.Becker,J.The Phrasal Lexical.Cambridge Mass:Bolt and Newman,1975.Bolinger,D.Meaning and Memory.Forum Linguisticum,1976(1):2一14.Krashen,S.D.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Oxford: PergamonPress,1981 Kashen,S.D.1982,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Lewis,M.The Lexical APProaeh.Hove:Language Teaehing Publieations,1993.Lewis,M.Implementing the Lexical APProach:Putting Theory into Practice.Hove: Language Teaehing Publications,1997.Nattinger,J.R.&J.S.Decarrico J.Lexical Phrases and Language Learning.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Nattinger,J.R.&Decarrico J.Lexieal phrases and LanguageTeaching.上海:上海 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Pawley,A.&Syder.TwoPuzzles for Linguistie Theory :London:Longman,1983.Wallace, M.J.TeachingVocabulary.London: Heinemann Edueational Books,1982.Widdowson,H.G.Knowledge of language and ability for use.Applied Linguisties,1987,(10):128一37.丁言仁(Ding Yanren):“口语与写作水平的相关性研究”,《外国语学院》,2005年

第3期,第3-6页。葛文山(Ge Wenshan):“巧用“记忆的组块效应记英语单词”,《教学与管理》,2005第6期,第64-65页。

刘金雪(Liu Jinxue),马丽雅(Ma Liya):“组块的激活扩散及其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2期,第83-85页。李欧(Li O),孙若红(Sun Ruohong):“建构在词块之上的英语听力教学实效研究”,《现代教学管理》,2009年第11期,24-27页。刘晓玲(Liu Xiaoling),阳志清(Yang Zhiqing):“词汇组块教学一二语教学的一种新趋势”,《外语教学》,2003年第6期,第37-39页。宋德生(Song Desheng):“应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语与外语教学》,2002年第9期,第23-25页。王呈祥(Wang Chengxiang):“短时记忆与英语词汇教学”,《天水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2期,第76-78页。王立非(Wang Lifei):“基于料库的中国学生英语演讲话语立场构块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5期,第54-57页。王立非(Wang Lifei),张大凤(Zhang Dafeng):“外二语预制词块习得研究的方法进程与启示”,《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年第5期,第17-21页。姚宝梁(Yao Baoliang):“预制语块与中学英语口语教学”,《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第4期,第23-25页。杨玉晨(Yang Yuchen):“英语词汇的“板块性”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外语界》,1999年第3期,第24-27页。袁静(Yuan Jing):“预制语块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外语界》,2006年第4期,第23-34页。

第五篇:经济社会学论文

生活方式与消费行为的关系

消费行为指的是消费主体通过消费支出,取得对自身生活的维持和发展所需的商品或资源时的选择方式,包括各个选择行为和一定选择时期内选择行为的积累。〔26]有的学者认为消费方式就是人们将收入用于生活支出的形式,由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家庭财产总额、未来预期收入、通货膨胀率和利率等因素决定。此外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还与一定的社会结构和消费结构,特别是某个民族特定的文化价值观有紧密联系。〔27]从上述诸多学者关于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的定义中不难发现,消费行为从属于生活方式。受韦伯和凡勃伦理论方法的影响,生活方式研究出现了一种新的思路,即把生活方式转化为消费方式来研究。韦伯认为特定的生活方式表现了消费商品的特定规律,也就是说人们可以根据消费规律来认识生活方式;在《有闲阶级论》中凡勃伦正是通过商品的消费来界定生活方式,并进而界定社会阶级的。就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来说,当前西方社会学对生活方式的研究中,真正兴盛的是关于消费行为的研究。〔28]王宁认为消费方式是一个结构性概念,是社会对消费的结构性或制度性安排,生活方式包含着人们如何生活、如何花费以及如何消磨时间等,与消费者的外部行为紧密相连,可以作为判断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直接根据。〔2,〕

下载论文经济块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文经济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经济博弈论论文(模版)

    一、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 ............................................................................................................................... 2 (一)当代......

    经济博弈论论文

    基于博弈论的制度有效性分析 学号:091324109 姓名:管浩 摘要:制度可看作 由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参与的博弈规则,规则不同博弈参与者的策略选择依据就不同,导致的收益和成本也就不同,......

    经济管理学论文

    浅谈绿色管理思想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识,是人类未来的发展道路。“绿色思想”已经融入了大众生活。绿色管理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环保......

    经济管理学论文

    经济管理学之决策 摘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人们对事物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决策的制定和实施,则逐步由经验型向科学化发展。可以说,科学化决策,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产物,......

    关于新农村经济(论文)

    关于中国新农村经济的发展 本身我来自农村,农村的发展在我眼中一点一滴的呈现开来,可以说是日新月异,每一天都有新的发现,新农村的经济发展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们去城市发展自......

    经济法学论文[精选]

    -------------------------------------- - -线-4-3--2-1--0-4--0-5--2-1--1-------号---学-------- -------订佳--炜---吴------ -----名---姓- ------ --- -----班---二--......

    经济信息管理 论文

    浅谈我国网络购物的发展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购物成为一种新型的购物形式。在我国网络购物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它能为消费者和商家带来诸多的便利和实惠,但是网络购物在......

    经济行政管理学论文

    地方政府优化对经贸管理的策略 1、遵循法律、法规和贸易政策的统一性 首先是法律、法规的统一性间题。地方政府制定和实施有关经济贸易的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和政策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