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祖国60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验——以广东省英德市九龙镇为例(5篇可选)

时间:2019-05-13 10:27: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析祖国60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验——以广东省英德市九龙镇为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析祖国60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验——以广东省英德市九龙镇为例》。

第一篇:浅析祖国60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验——以广东省英德市九龙镇为例

浅析祖国60年社会主义新农村改革发展经验

————以广东省英德市九龙镇为例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报告指出:“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系统回顾总结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进一步统一全党全社会认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如今在祖国60华诞之际,作为生在英德长在英德的学子,深感家乡新农村建设几十年来所发生的翻天腹地的巨大变化,这60年来英德市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为加快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英德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奋斗。英德市地处广东中部,北江中游,位于珠江三角洲和粤北地区的结合处,以粮、油、糖、桑、菜、林、果、茶、笋、木薯等十大农产品生产为主。截至英德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期间,英德市在农村经济发展各方面都跨上了新台阶。按照英德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 “十五”时期农业总产值28.10亿元;三大产业年均增长11.5%,而其中农业年均增长23.1%;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2000年的52.6:23.9:23.5调整为2005年的28:31:41;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比2000年“九五”计划完成时增长30.6%,年均增长5.5%。为何英德新农村经济建设能稳步前进?笔者欲在对家乡英德新农村建设实践的切身体会的基础上总结多年来英德社会主义新农村改革发展的经验(以英德市九龙镇为例),以期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献上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九龙镇简介:九龙镇是个农业大镇,全镇17个村(居)委会,总人口5.56万人,总面积213.5平方公里。目前该镇建有4个经济基地:即砂糖桔基地2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1.5万亩;优质水稻基地2.1万亩;笋竹基地

3.5万亩。达到全镇农业人口人平1.5亩的经济作物,其中砂糖桔就有8000多亩挂果,收入可达6400万元以上,人均达1000多元。2006年全镇劳务输出2万多人,年收入1600多万元,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笔者总结的英德市九龙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经验具体阐述如下:

一、做好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报告指出:“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加强对农村改革发展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调查研究,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九龙镇党委、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采取“试点先行、逐步推广”的方法,对各村委会的自然村新村建设进行深入调查后确定了枫木村白屋、下塘围等10个自然村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建设农户546户,并组织规划所、水利所、国土所等部门,对列入新农村建设的各村小组的道路交通、食水、沼气池等进行高标准、高起点的整体规划,确保全镇各村建设的全面性、协调性、实用性,以避免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及资源浪费。目前,10个示范村已严格按照规划图进行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实行“六统一”: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图纸、统一标高、统一排水、统一外墙装饰,住宅区街道不设水井,统一安装自来水、沼气,实行人畜分离,做到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在整体规划中规划部门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如塘空村新建房屋采取统一规划、统一设计,规划建设68户,现已建58户,实行人畜分离,进行拆旧屋建新屋,用4个月时间把全村58户旧屋全拆除,把旧屋的砖瓦用于建猪鸡兴畜舍,整体布局比较好,全村街道铺设水泥,并铺设了下水道水管、自来水管,计划改建沼气,绿化美化环境,兴建文化广场,使村容村貌得到有效改善,被定为九龙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又如石角村委墩头小组,全村160多人,30户农户,经组织村民参加现场会、通过村民自治的有效方法,把全村的土地、竹木果树统一收归村集体统一规划支配安排,有利于统一规划新农村,也有利于发展集体经济。在兴建21座两层半楼房时,统一购买材料、统一施工队、统一装修,并建起娱乐室、文化室等,村民建楼房资金实行统筹管理。

二、落实领导责任制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始终把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政治保证。完善党管农村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保持党同农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完善党领导农村工作体制机制。强化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加强九龙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领导,九龙镇成立了由党委书记李木桥同志担任组长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专门办公室,专人负责全镇的新农村建设工作,确保了九龙镇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正常开展。领导责任制的措施包括:镇党政班子10个班子成员分别挂扶塘空新村、根竹园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定期到规划村委、村小组深入调查研究,倾听群众心声,收集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并与各示范村民小组签订了责任书。要求挂扶人员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专题会,每月1—2次到挂扶农户商讨新农村建设工作。镇党政班子组织其他自然村支书到塘空新村、根竹园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参观,由示范村定点帮扶其他自然村,落实责任制。

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报告指出:“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大幅度增加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把农村建设成为广大农民的美好家园,必须切实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九龙镇

对列入示范的塘空新村、根竹园等10个自然村25公里道路全部铺设水泥路,总投资500万元,资金以政府财政+社会企业捐资+村民自筹三部分构成,此外镇政府还以实物的形式下拨1100吨水泥帮助农户铺设村街道水泥路。例如如河头村小桂林乡村道路一直未能铺好路面,造成路面坎坷不平,群众出行及运输农副产品很不方便,根据本村实际情况,支部班子成员率先捐款,并采用村民自筹与知名人士募捐等方式筹措资金近2万元,解决了群众“行路难”问题,方便了农副产品快捷运输;新田村S348线至该村正寨组路段长1.4公里,属泥沙路,坑坑洼洼,下雨天更是破烂不堪,严重影响正寨村小组及附近群众1000多人的生产生活,新田村委决定铺设一条路面4.5米宽的水泥路,共投资44万无,现已筹到10万元,新田村委正积极争取各方支持,争取早日动工;新田村还组织群众筹资5万元,村委会投资2万元,上级支持8万元共15万元修建正寨组农田灌溉渠道三面光;枫木村委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发动群众、外出知名人士捐资兴建4公里的乡村水泥公路,该村外出经商商人丘兰玉,在铺设该村水泥路中,他捐款10万元。还有商人成继炎捐款10万元支持石角村铺设水泥路等,预计该公路今年6月招标动工,投资概算110万元,可解决3820名群众出行难问题等.另外,对新铺设的水泥街道还配套了电网、沼气、供水、排污等基础农用和生活设施。通过兴建基础设施,为农民群众增产增收,致富奔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了新环境。

四、农村房屋改造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报告指出:“必须抓住农村稳定这个大局,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证农民安居乐业。”对旧村重新规划拆迁,建成新的商品房,为了不使农民利益受损,在拆迁过程中适用以旧换新加资金扶持的形式进行置换即①以旧换新,对村民旧房面积进行测算再免费置换成同等新房面积;②对困难村民所承担的新房超出旧房面积的,每户以农房改造扶持资金的形式给于资金支持。而商品房资金形式是以政府引入房地产商业资金+加镇村政府出资的形式完成。具体来说:以房地产商以现金换优惠政策的形式进行资金投资,该开发商如以后在该镇进行商业旅游地产开发则给与政府政策支持。但在拆旧建新过程中,难免会碰到阻力,在坚持“政策引导、政府指导,筹资投劳、户为主体”的原则下,除了配备一批责任心强、有威信干部指导新农村房屋建设外,还注意发挥三种人的人脉关系和话语优势进行协调说服作用,即在村里说话有分量的人、外出当官的人、外出当老板的人。其中塘空新村还邀请了退休干部作顾问,指导和协调新农村建设工作。由他们唱主角,致使许多在规划和拆迁过程中碰到的诸如风水、朝向和采光、通风诸难题均迎刃而解。塘空新村从2005年9月开始,仅用105天时间就把全村58户205间旧屋全部拆除,把旧屋的砖瓦用于兴建牲畜区,并建成楼房58幢,成为全镇行动最快、拆迁力度最大、建设标准最高的新农村建设样板。目前,全镇拆掉旧房屋1500多间,示范村建了600多间楼房。石角村委墩头小组,经过家乡的发动,该村企业老板曾继福决定对参与建设新农村的村民每户资助2000元建设,同时主动出击,争取中国移动广东分公司为58户村民提供了23.2万元的农房改造资金。于是全村决定对一年内兴建36座两层半楼房,统一购买材料、统一施工队、统一装修,并建起娱乐室、文化室等。

五、提高农民思想觉悟,在思想建设上改被动为主动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报告指出:“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和谐,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村民思想建设,积极发挥村民的主观能动性,把村民的思想由“被动要你建”转变为“主动我要建”。九龙镇在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村---石角村召开由该各党员骨干和村民小组长参加的“保持先进性,建设新农村”宣讲会,镇宣讲团结合本地实际,就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目的是要让农民群众认识到,新农村建设是一项“为民、惠民”的民心工程,能够改善生活和提高收入,因而大大激发了村民自觉投身新农村建设的主人翁意识。经过多形式的学习宣传,九龙镇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了深刻的认识,掀起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潮。

六、加强农民教育培训,提高农民技能,增加农民收入。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报告指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方针,加大国家对农业支持保护力度,深入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全会还指出:“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农村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由英德市农村合作经济联合会、九龙镇农惠沙糖桔专业合作社及其党支部举办了沙糖桔种植技术培训班,邀请深圳英国光合有限公司中国总代理技术讲师潘亚军同志就沙糖桔的种植管理、果园管理和丰产保收管理等方面进行授课,并现场解答农户在沙糖桔种植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举办了“九龙镇砂糖桔栽培技术现场会”,邀请华农大许廷锴教授授课,为果农讲解砂糖桔生产管理、保花保果、合理施肥、如何控梢、病虫害的防治等方面的技术,受到了广大果农的欢迎,吸引了本镇及邻镇含光、黄花、西牛镇的果农及清新县沙河、浸潭、石潭镇的果农400多人次参加了现场会;邀请了华农大梁军教授到九龙镇举办“农村创业青年砂糖桔技术讲座”。九龙镇党委、政府有意识地通过有关中介机构、专业机构、职能部门对农民进行生产技能培训,增强农民致富的本领,提高农民收入,更好的发挥农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地位及积极性、主动性,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二篇:XXX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经验材料

真抓实干 科学发展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XXX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经验材料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一年来,XXX镇党委政府在黑山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五新”为目标,以“十项”工程为重点,以“四清”“四改”为突破口,统筹规划,真抓实干,在增强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实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伟大事业的开门红。

一、强化领导,分兵把口,实现事事有人抓,人人有事干

党政领导认真学习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关文件和书籍,充分认识到了这一历史任务的重大意义,将其纳入四家子镇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2006年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议事日程,多次召开党委会、镇村干部会议,开展动员和调查研究,经过认真讨论,制定了XXX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五年规划》和《XXX镇2006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方案》,并且按照规划和方案有条不紊的逐步落实。在“三秋”生产阶段,按照xxx县委、县政府的要求,提出“大干60天”的口号,党政领导和机关干部取消节假日,放弃休息,包片包村,把中心工作分成招商引资、棚室建设、植树造林、“四清”“四改”四条线,分兵把口,落实责任。形成专人专抓,上下联动,事事有人抓,人人有事干的良好态势。疑难问题由主要领导亲临现场,坐阵指导,当日事当日毕,当机立断,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二、强化宣传,广泛动员,实现户户都知晓,人人皆参与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民的事业,所以一定要做到舆论先行,从年初开始,加大宣传工作力度,除召开党员、镇村干部参加的动员会,还充分利用广播有线电视、广播、标语、广告牌匾等各类宣传工具,镇村共召开动员会50多次,播出电视讲座20次,开广播会130次,张贴标语50条,制作广告牌匾15个,全方位宣传党和国家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让老百姓了解这一重大任务的目的意义和内容,宣传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以及我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五年规划和当年的实施方案,在认识上达到实现知晓,进而在行动上实现人人参与,全镇上下统一认识,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干部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来,全力支持,积极配合,主动参与,全镇形成“户户谋求致富路,人人建设农村”的氛围,使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特别是“四清”工作由于宣传到位,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全镇共清理柴堆6347处,粪堆5200处,垃圾堆5500处,清理各种违章建筑2800处,清理路边沟2万延长米,在较短的时间内,高质量的完成了村屯环境整治任务。

三、强化实效,真抓实干,实现环环扣得紧,处处落得实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始终坚持强化实效,不走过场。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结合本镇实际,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主要做了十件大事:一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棚室建设掀起新高潮。采取镇村引导协调,群众自愿串地的原则,全年新发展棚室815座,占地面积达到3100亩,建成6个高标准高效日光温室小区,全镇有棚菜面积22300亩,实现人均1亩棚,全年新发展水浇地7000亩。二养殖业发展又上新台阶。稳定猪禽,发展牛羊,以小区牵动,整体推动,建设畜牧养殖小区。按照科学、卫生、生态的标准,对原有的11个小区进行改造,新建3个占地超过100亩的养殖小区。三是大力发展绿色银行,植树造林又有新突破。以两河流域绿化,林网、迹地造林为重点,统一规划,承包到人,全年完成造林1万亩,全镇累计造林面积突破4万亩,受到市县领导的好评。建设了四家子、六间、赵家3个万树村庄,四家子村通过了辽宁省绿化委员会和辽宁省林业厅关于省级绿化模范村的坚持验收。五是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成果。全年引入资金1370万元,新上项目6个。其中投入520万元建立的蔬菜批发市场已经在6月份投入运营,并且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投入385万元建立的东风食品加工厂也将对全镇的养殖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六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得到新增强。全年投入大型施工机械800个台班,投入人工15万个,完成农建土方120万立方米,大大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七是农业机械化水平有新提高。全镇机翻、机旋、机播面积达到100%,为了弥补机收程度低的缺陷,秋季投入46万元,购进2台“久保田”水稻联合收割机,使全镇水稻机收面积达到60%。八是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取得新进展。今年新成立了蔬菜、水稻、农机、养殖四个协会,切实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解决了生产致富过程的难题。九是示范村建设上了新档次。县级示范村四家子村今年总投资40余万元,维修了村部,新建了占地26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配齐了“四厅”,修建了700平方米的花坛,栽了500棵风景树,维修了5000米的村路,受到上级领导和当地群众的好评。十是社会事业有新发展。完成大许线6公里油路工程河座桥涵配套建设;新型合作医疗全面开展,参合率达到77%;完成3个村1000户防氟改水工程,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0%;有线电视今年新发展700户,入户率达到40%。

四、强化措施,设计载体,实现招招见真功,项项有奖惩

干成事业,必须措施得力。一是设计载体,开展各种形式的农民教育活动。全镇开展送文化、科技、法律知识“三上门”活动,妇联牵头开展了增收致富项目进家庭、科技知识进家庭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家庭创建和评选活动,以家庭建设为切入点,引导家庭成员逐步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者,提高了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二是实现网络化管理,领导包片,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长包户,形成网络,不留死角。三是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在明确目标任务职责的基础上,实行工作绩效与村干部工资挂钩,对态度积极,工作认真,效果显著的人给予奖励,否则给予一定惩罚。四是建立切实可行的长效机制,村村都有《村规民约》。

五、强化共建,主动出击,实现人人都支持,家家都资助

县里包片领导对我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给予了的大力支持,经常到实地调研,亲临现场,指导部署工作任务,帮助出好点子,研究好方法,讨论并解决实际难题,在工作策略上指点迷津,宏观掌控,使我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不走弯路,顺畅发展。在文化广场建设资金方面,一是主动出击,争取到包扶单位的支持,粮食局、烟草局伸出援助之手,分别出资4万元和3万元;二是村企共建,驻镇企业筹措资金2万元,支持文化广场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今后,XX党委政府将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继续沿着增强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道路奋勇前进!

第三篇:以河北省魏县为例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以河北省魏县为例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肖海英

内容提要:十六届五中全会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构思,并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的指导方针——生活宽裕 生产发展 乡风文明 村容整洁 管理民主。这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消除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步骤,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两年时间过去了,笔者今年有机会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关情况作了调研,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的障碍因素,期待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携手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问题

思考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调整产业结构,繁荣农村经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保障,但决不是全部,改革和完善基层政府工作机制,转变政府职能,培养新型农民,净化农村风气,营造健康科学文明的村风也是构建和谐农村的必不可少的微观基础,必须得到足够重视。

一、广大农民政策认识不清,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社会风气需要扭转

“新农村建设是亿万农民的事业,因此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农民为主体,尊重农民意愿,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1],新农村建设从根本意义上讲是一种价值追求,必须从实现农村的社会进步角度来衡量,除了改善农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条件,还必须发展科学教育事业,着力培养新型农民。但现状却不尽如人意,对于农民来说千方百计的挣钱,盖房、娶媳妇更实惠,更有吸引力,尽管这些事耗尽了他们全部心血、尊严,甚至是生命!农民对于自身事业的冷漠,有传统因素的影响,有体制、制度的制约,最主要的是基层政府工作的缺失导致农民对国家方针、政策的不理解,对政府和社会的不信任。“政府作为公民契约的结果及意志代理人,培育和健立合理的制度结构和激励机制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传统社会,离开了政府推动、政策和制度引导,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只能是步履蹒跚,甚至是寸步难行”[2],这集中概括了政府,尤其是基层公共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可惜的是基层公共组织,包括党组织和政府的功能没有得到发挥,现状令人寒心,“某些地方农村党组织涣散,基层政权的退化、弱化和软化------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现状不能适应我国农村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有的党员不能带头致富,更不能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有的党员干部自私自利,光为自己算计,以权谋私,腐化堕落,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分山头、闹派系、搞裙带,不能成为领导农村发展的核心------”[3],最可怕的是广大农民群众对这样的局面无动于衷,对公共组织没有要求,不思考全局,小农意识十分根深蒂固,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可概括为两点,一是政府没能很好的宣传、落实党的方针、政策,行官僚主义作风,脱离群众,二是缺乏公平、公正的氛围,社会风气日益腐化,农民观念守旧,极端崇拜权利和物质利益,攀比、享乐之风盛行!以上种种原因导致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不能发挥,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在社会安全和保障机制缺失的条件下,农民的归宿在感情、在互济,不幸的是在缺乏道德和信仰制衡条件下的商品经济让人变得实际和物质化,农民对利益的渴求达到了极限,最典型的就是婚姻关系的物质交换倾向明显,“嫁女择佳婿,勿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的传统婚嫁标准已没有约束力和指导意义。“娶了媳妇忘了娘”曾经被唾弃的社会现象也变得理所当然了,这不是小事情,这与中国的孝道背道而弛,它正在颠覆着农村伦理和价值。那么为什么媳妇的地位不断上升呢?这源于婚姻指导思想的恶变和娶亲成本的增加,一是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速度加快,“二元差别”使得城市对农村青年有神秘的吸引力,同时也使农村男青年立足城市的代价增加,而女青年,特别是相对优秀女青年与城市人群通婚的成本降低,最终导致农村青年男女比例失调。有的家庭为防止儿女进城后有“意外婚姻”,把年轻人的婚育年龄提前,所以农村事实婚姻也大量增加,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婚姻成本增加的另一因素是农村传统家庭模式和教育观念的影响。计划生育政策和已经存在的社会压力已经有效影响了农村家庭规模,但农村家庭人数的减少与日益增加的农村养老和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形成了强烈反差,比如家庭赡养的模式没变、农村新势力不断增加、也仍然存在相互攀比的观念和恃强凌弱的现实等,这都使得父母更加重视儿女的婚姻,为了所有的一切,父母们甚至可以放弃应该得到的尊重和安逸。“农村婚姻消费呈现出节节攀升的趋势---借债办婚事成了这些家庭沉重的负担。富裕起来的农民花在结婚上的费用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农村居民婚姻消费的上升也体现出农民要‘面子’的心理和从众心理。农民普遍重视社区内部家庭财富和面子上攀比”[4]。

道德的重建依赖科学教育和信仰的回归,良好生活习惯和风气的形成也需要公共组织的干预和指导,只有科学教育和信仰可以阻止社会风气的恶化和伦理的颠覆,公共组织是教育和实施有效干预的桥梁,社会需要宽容理解、互助互爱、安全保障和心灵寄托。农村基层公共组织的现状已在上文中作了浅析,这里重点谈谈农村教育问题和信仰状况。农村教育可概括为“家庭教育失败,国家教育严重衰退,私人教育兴盛”,家庭教育肩负培养个体人和传承家庭伦理、传统文化的重任,显然目前大多数家庭教育仅仅是养活人;国家教育是农村教育的重要部分,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教育和政策教育三部分,其主要载体是国立学校和基层公共组织,由于考学的动力使得农村文化教育长胜不衰,但有公共组织承担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政策教育显然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不适应,所以农村教育整体滞后,国家承担的文化教育甚至“保工资、保安全、报运行的问题一直没得到彻底解决,其结果是一方面教学设备落后,进而导致教育质量低下”[5],在这样的形势下,加之升学的动力使得私立文化教育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兴起,而国家花大钱投资的农村国办学校门可罗雀,每况愈下,在农民眼里学校是国家的形象工程,教师是可有可无的吃闲饭的懒人,无形中增加了矛盾。

信仰是人区别动物的标志之一,也是人不断追求进步、提升人格的精神动力,因信仰产生事业,事业会凝聚人心,中国共产党人在共产主义信念的支配下,追求民族独立、富强的脚步从未停止,尽管道路艰辛,代价惨重,但实践已经证明共产党人的共产主义追求是科学的,有生命力的,党的方针、政策、理论是指导我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理论,不能否认的是共产党的精神信仰没有涵盖到全部人群和全部的社会生活,或者说相当部分的人群,特别是广大农民的日常生活、生产需要更加有指导意义的精神动力、信念规范,承认党在政治生活和重大事务中的指导地位,也要尊重广大农民实际,不可能把所有的农民都培养成共产党员,在没有主动发现和培养农民统一精神信仰的条件下,盲目相信鬼神的游戏仍然活跃,人们无所事事,日常行为的不理性,甚至不孝、不仁、不义、不和谐等背人常情,扰乱社会的消极因素很多,社会风气需要净化、扭转!当然会有人说制定“村民行为规范”和“村民文明守则”等约束性的规定来倡导文明新风,可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基层组织没有这样做,不会这样做,甚至矛盾冲突不断,官和民的界限明显、利益不一致,这是整体情况,个别地方好风气和个别人的思维和价值追求并没有改变“当官是为民做主的”集体观念,这与现代社会政府与群众关系认识存在很大距离;二是外在的规定与自醒之间存在极大的效果差,人的意识和思维需要长期的符合社会要求的价值规律的引导,才能产生普遍认可的行为,这种价值判断必须是人性的,又是有利益导向的,但不是利益追求。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全球性问题”

农村特殊的历史和现状有其发展的特殊性,也是根本性的障碍性因素,但农村在模仿工业文明过程中,也同样产生了“全球性问题”最主要的是环境问题和人口膨胀导致的城镇规划和交通问题。

1、农村环境面临众多污染源,是影响农村发展和农民健康的根本。工业化对环境的破坏,对人类生存的负面影响早已是共识的问题,因此被认为是最受关注的全球问题之一,而我国工业化和农村现代化过程本身都对生态环境提出了挑战,在经济发达地区日益重视环境和人居的同时,广大农村地区的生存环境正在遭受空前污染和破坏。“农村环境问题不仅直接威胁着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存环境与身体健康,而且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传统粗放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农村环境恶化日益突显,生态问题令人担忧。[6]”具体表现为1:村庄环境“脏、乱、差”现象严重,污水、粪便及生活垃圾不能得到处理,柴草乱堆乱放,畜禽乱跑,2: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程度低。在发达地区已基本实现集中供水,但存在供水效率低,设备简陋的问题,特别是饮用水的家庭存储方式简单,容易污染变质,很不卫生,3、工业垃圾污染严重,一方面是乡镇企业的发展导致的对水、气、地的污染,如小型造纸、煤炭、造糖、砖窑及玻璃生产等都是严重的污染源;另一方面是城市垃圾向农村转移加快,主要是城市行政中心地位优越产生的不平衡观念、垃圾转移权利可能,同时广大农民把回收垃圾作为谋生也加速了城市垃圾向农村流动的速度和规模,4、以木为生,树木砍伐严重,树木是保护环境的屏障,但由于地方煤炭行业发展所需,成材树木需求急剧增加,导致树木过度砍伐,林业发展缺少规划和科学指导,5、农村交通工具尾气排放增加,在河北魏县一带,家庭三轮车占有率约75%,摩托车拥有率91%,家庭汽车的数量也有较大数量增长,这一方面方便了农民的生产生活,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污染,6、农业生产导致的土壤和水污染日益明显,这主要是长期使用化学肥料、农药、地膜和污水灌溉的结果,它影响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也对生态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7、取暖污染是老话题,但有了新的更严重的形式,在河北魏县的农村地区,正在流行一种耗费大量柴火的“地火”,在室内,约一米见方,塞满柴火密封后烘,其污染程度是传统火炉的几十倍,是农村环境的主要祸害之一。针对以上问题,需要积极落实新农村建设的各项部署,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观念更新,推广清洁、节能技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适当限制私人交通工具数量,发展推广沼气、太阳能技术,采取集中供暖等等,这些已经成熟的技术在这一地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乡镇发展缺少整体规划,交通问题突出

孟建柱同志在《问鼎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一书中写到“村镇建设没规划,无序,布点杂、乱、散,环境脏、乱、差是农村的普遍现象”[7],这是对农村地区建设环境现状的精辟概括,广大农村的住房、道路及其他公共事业发展缺乏科学论证和规划,这些行为基本上依据传统习惯,公共建设不估计长远,只谋求短期效果,公共建设的不科学与迅猛发展的农村经济和私人交通形成鲜明对比,所以乡镇交通拥挤和交通事故屡见不鲜,代价沉重。私人建设很大程度上村民说了算,抢地盘、乱搞建设的现象严重,加之攀比心态,建高房、建大房成了时尚,华而不实,浪费严重,结合环境治理,应该大力开展“以村镇规划为龙头,一‘三清三改’(清垃圾、清路障、清污泥,改水、改厕、改路)为突破口的村庄整治”[8],应该下大力气“引导和规范农民建房行为”[9],坚决制止盖房中的盲目攀比和抢占公共用地行为。

对于交通问题,应从环保和尊重村民的生存、生命安全的角度开展教育和指导工作,积极发展公共交通,注重发展规划,设计科学,着眼长远,同时又要发扬民主,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三、基层公共组织的作用缺位、错位 社会事业需要社会公共组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系统工程,要依靠党和国家的政策指导,“农村基层公共权力是国家治理的基层组织和重要落脚点,其运行有效与否,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安危。特别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农村基层公共权力问题更是一个根本性问题,其地位更为重要。[10]”如上所述,基层公共组织的现状不尽如人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基层公共组织职能的回归,需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公共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领导作用。

1、发挥基层组织的宣传教育作用,积极营造良好的政策氛围,公共基层组织是连接国家和人民的纽带,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能否落实取决于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程度,而这一过程与基层公共组织的宣传有密切联系,传统的农村宣传只是标语和广播,这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对基层公共组织的宣传手段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有效宣传,才能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才能增强政策的实用性和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这要求发挥学校教育、各级公共组织民主生活会和集体学习讲解的功能,使党和国家的政策深入民心。

2、发挥基层组织的组织优势,指导规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不是大拆、大建,不是搞盲目的统一,而是推动农村全面发展之路。基层公共组织工作“重点是加强村镇建设规划和环境整治,建设新村镇,发展农村各项事业,培育新农民,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倡导新风尚”[11],比如规划村镇房屋建设,为农民住宅建设设计、提供实用样式,限制房屋过大、过高等铺张浪费行为,指导农民树立正确的婚葬消费观念,提倡节约、质朴、科学的风俗习惯,必要时要强制干预,严厉批评教育、打击赌博和封建迷信行为等等。

3、转变政府职能,努力构建“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干部服务、社会参与”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机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系统工程,需要不懈的努力和奋斗,转变观念,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项方针、政策落实的保障。政府应积极推动观念转变,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宣传发动、制定规划、政策扶持和投入支持上,引导而不代替,支持决不包办。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服务农民观念转变,服务农村发展大局,服务党的伟大事业。“农民主体就是始终把相信农民、依靠农民、发动农民放在首位,农民的事情让农民做主,农民的事情农民来办,切实保障农民的决策主体、实施主体地位”[12]。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重视。[1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村小康的必由之路,应该是基层公共组织工作的重中之重,应该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的事业!

第四篇:xx年xx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xx年xx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工作总结

xx镇新农村建设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镇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按照《xx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强化责任意识,明确工作任务,确保了我镇新农村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现将xx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一、新农村建设完成情况

根据《xx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按照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结合我镇近几年新农村建设的实际,今年我镇新农村建设以突出重点,分层次推进,重点实施村屯绿化美化,加快推进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通过省级示范村和市级先进村、标兵村建设,实现了我镇新农村建设的全面跃升。

(一)村容村貌明显改观。随着以环境综合整治为主要内容的整治工作的不断深入,我镇环境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好转,脏、乱、差现象明显改观。政府与各村各村与保洁员层层签订责任状,奖罚分明,提高了保洁工作的积极性,确保了保洁工作的有效完成。自年初以来,全镇共出动人力xx多人次,动用车辆xx多台次,清理垃圾xx多方,新栽、补植绿化树xx棵,种花种草xx立方米共投入xx万元,群众居住环境得到明显优化。

(二)路容路貌实现洁化。随着xx的建设,来xx旅游、观光的的外地游客逐年增加,为此我镇近几年加大了对公里沿线环境的整治力度。今年对xx年种植的绿化树进行了补植,公路沿

线种花种草,各村保洁员每天对公路沿线的白色垃圾进行及时清理,镇新农办工作人员定期进行检查并对沿线非法广告进行清理。通过整治,干净美观的效果使人赏心悦目。

(三)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在市、镇各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今年全镇共投入xx万元硬化巷路xx公里;投入xx万元新建围墙xx延长米;新修边沟xx延长米投入xx万元;新建垃圾池xx座投入xx万元;新建垃圾处理厂xx处投入xx万元;新建河堤xx延长米投入xx万元;自来水改造xx米、xx户共投入xx万元;新建浴池xx座投入xx万元;新修村部xx个投入xx万元,全镇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xx万元。这些设施的建成将极大地改善群众的生活环境。

(四)庭院环境逐渐好转。随着“洁美农家”活动的不断深入,带动了广大群众改厕和改院的全面展开,使庭院环境更加清新健康。今年全镇共危房新建xx户,危房修缮xx户,改厕xx座,改院xx户,水冲厕所、太阳能洗浴以及各种花草使群众庭院明显提升。

(五)多渠道多举措寻求扶持。积极开发人脉资源,争取在外地工作和创业的xx镇人回乡帮扶新农村建设。积极探索军民共建、村企共建、社会捐建相结合的建设模式,努力构建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建设主体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运行体制和动力机制。今年各村共向上争取帮扶物资水泥xx吨、椅子xx把、电脑一台折款xx万元,现金帮扶xx万元。

(六)群众面貌焕然一新。环境改变人的思想,随着周围环境的不断美化,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在悄悄改变,各村实现了垃圾集中处理,邻里之间和睦相处,休闲娱乐文明适度,社会环境和谐稳定的新景象。广大干部群众对和谐社会充满了信心。

(七)基层组织得到加强。随着省级示范村、本市级标兵村、先进村以及达标村的创建,各村积极争先创优争当标兵,为新农村创建工作付出了艰辛的劳动。通过3年建设将达到省级示范村建设标准。全部达到先进村标准。新农村建设使干群关系更加融洽,党群关系更加稳固,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二、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措施和做法

(一)明确工作责任。镇党委、政府把新农村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为加强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领导,多次召开会议研究新农村建设,根据xx镇实际制定具体的工作规划和实施细则,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分解细化工作任务,形成相互配合的工作体系,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市各项政策措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强化舆论宣传。我们利用标语、宣传单等形势广泛宣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基本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通过召开村干部会,把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统一到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来,推动新农村建设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三)建立目标考核制度。我们根据各村新农村建设任务制定了工作目标,完善了考核办法,确保目标任务的完成,保证了我镇新农村建设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

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问题

我镇新农村建设工作任务十分繁重,通过近几年基础设施建设,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已初步改善,但仍然存在着相对滞后的问题,主要是资金投入不足。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积极争取省市及各扶持部门的支持,以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xx镇新农村办公室xx年xx月xx日

第五篇:以乡村特色为主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以乡村特色为主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008年7月23日至26日,我随同团队走进了大梨树村,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进行了调研。采取参观现场、个别走访等形式,与当地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就新农村建设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探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使农村整体面貌出现较大改观,逐步把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重点是加强村镇建设规划和环境整治,建设新村镇;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培育新农民;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倡导新风尚。

大梨树村在党的路线方针的指引下,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二十几年的艰苦奋斗和民主科学管理,已经改变了经济贫穷,文化落后的旧面貌,实现了各方面稳定协调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整体推进,项目带动,掀起群众性宣传特产高潮

发扬“干”字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三个文明建设一起抓,坚持集体经济与民营经济同步发展,推进农、工、商、旅游一体化,实现村民增收。重点建设五味子标准化生产基地1万亩,辐射东北三省,成为全国最大五味子集散地;开发旅游资源,打造旅游精品,年均接待游客50万人次;开发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北国江南”新村。到“十一五”末,全村总收入突破10亿元,利税突破1亿元,村民人均收入突破2万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让村民过上比城里人还好的日子。

必须真正让群众行动起来,充分调动群众生产五味子的积极性,掀起群众性生产高潮。据调查主要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发动群众。生产五味子利国利民,不仅能增加经济收入,还能提强身健。二是组织群众。搞项目目的就是为了发挥它的示范作用,我们通过组织非项目村的农户到项目村、项目户进行参观考察,让他们看到实效,让更多的农户自筹资金生产五味子。三是服务群众。

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群众愿意发展了,我们主动为群众搞好服务,帮助他们规划、设计,组织技术人员,调配器材物资,现场解决五味子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二、广泛推广五味子特产,创建度假村,促进城乡发展。

坚持优化经济结构,做强特色产业。开发2.6万亩果园。建成全国最大五味子标准化示范基地10000亩,其中集体8000亩,个人2000亩。依托资源优势兴办了精湛食品厂、田丰食品厂、水果保鲜库、五味子烘干厂,村内企业达到14户。

坚持城乡并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市内凤泽大市场为龙头,兴建了青年点、庄家院、河边客栈等现代服务设施。打造了双万亩果园赏花摘果品牌,塑造了体现大梨树精神的干字碑,营造了万亩五味子田园风光,开发建设了药王谷、联珠三湖、仿古新村等景点,成为国家特色生态旅游区,年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

三、坚持干字精神,高标准、高起点规划“新农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的思路和要求,做到以五味子为切入点,抓整体建设,围绕建一个生态家园村,脱贫一个村、卫生一个村、富一方百姓,使农户实现室内亮化、庭院绿化、环境美化、生活污水无害化,彻底改变农村普遍存在的脏乱差现象,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大梨树村坚持发展集体经济,逐渐形成以集体经济为主,民营和家庭经济做补充的经济关系。在这种经济关系中,集体经济对民营和家庭经济发挥了三大作用。一是骨干作用,家庭经济依附于集体经济之上,防止了家庭经济游离分散,不利于管理的状态,从而易于解决选项、技术、资金、经营经验等问题;二是导向作用,为家庭经济的开发、发展作出样板,引领家庭经济的健康发展,防止了家庭经济的盲目性和片面性;三是支撑作用,帮助家庭经济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走上平稳安全发展的道路。这种从大梨树村实际出发的经济关系和运行模式,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方向性,也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

1、加强科学建设 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 培养技术型人才。

在科学管理方面,首先,实行产业化经营,把全村的经济活动分门类经营,组建了果树农场、五味子农场、五味子生产合作社,成立 了旅游公司和房地产开发公司,由大梨树村实业总公司统筹管理。其次,实行市场化运作,所有企业和经济实体都紧密跟着市场走,独立核算。再次,运用新的管理手段,把科学的管理手段同科学的管理理念、科学的管理方式统一起来,不断提高管理技能。利用网络系统研究市场变化、发布收集信息、推销产品。引进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培养自己的技术人员。外招了具有专业技术的人员来大梨树村工作,参与村里的管理。

2、加强政治建设把领导与管理寓于服务之中 密切干部群众关系

村党委和村委会把自己的职责落实在为村民的服务上,在服务中体现领导和管理。在村民致富奔小康的活动中,村党委和村委会为村民提供了多方位的服务。为村民提供信息服务,加强对村民的引导;为村民提供技术服务,把村民的致富活动落实在致富能力上;为村民提供供销服务,规避了致富过程中的风险;为村民提供资金服务,帮助村民解决致富的燃眉之急;为村民提供扶贫服务,帮助没有能力致富的村民摆脱贫困。几年来,为150多户村民安排了致富项目,帮助180多户村民解决了供销问题,帮助村民解决120多万元贷款,帮助15户无能力致富村民摆脱贫困。除此之外,村党委和村委会对村民的其他问题也热心帮助解决,比如帮助村民打官司,帮助村民讨要债务等等。这种服务看似解决的是具体困难和实际问题,但本质上是在维护村民的根本利益,这也是基层党组织和村委会的领导和管理责任。

这种服务不是简单的有求必应,而是立足于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领导和管理真正人性化;在为村民服务的同时,进行民主科学决策,依法行政,以德行政,增强了村党委和村委会的威信和凝聚力,密切了干部群众关系。现在,我们村党委和村委会同村民的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已经具体为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村民成为村政治社会生活的主体,成为村一切事物和活动的主人。这种关系也有利于村党委和村委会的科学决策和民主管理。

3、加强文化建设把以人为本落实在提高村民的素质上实现农民知识技能化

在提高村民素质上做了大量工作。首先,用大梨树村传统的干字精神武装村

民。在十几年改造荒山的艰苦奋斗中,大梨树村民形成的干字精神主要是:想干,思想不保守;敢干,不怕困难;实干,不搞花架子;苦干,弯大腰流大汗;会干,遵从客观规律。现在,艰苦创业的时期已经过去了,但干字精神已经成为大梨树人宝贵的精神财富。其次,用现代科学技术来增强村民的致富能力。同3所大学结成帮学对子,对460多名村民进行技术培训,派出180多名技术骨干到外地进修,科技示范户460多户,使得村民大都有一技之长,努力实现农民知识技能化。第三,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来活跃村民的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每个村民组都有秧歌队。每年村里都要组织文艺汇演、秧歌比赛、篮球比赛。春夏秋季节,几乎每周都有露天电影,或者村民同游客的文艺联欢活动。常设的大梨树农民艺术团用反映大梨树新生活的歌舞说唱节目来为游客服务和活跃村民的文化生活。第四,用法制来规范村民的素质提高。除了广泛宣传法律法规,进行普及法律常识教育外,村党委和村委会还在普遍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村规民约,教育与惩治想结合,以教育为主;尊重民俗民风与移风易俗相结合,大力提倡具有时代精神的新风尚;注重实践性,不搞空洞的说教;注重操作性,规定明确,易于落实;在村规民约面前,干部村民完全平等。第五,用优越的物资生活条件保证村民素质的提高。村里为保证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除发展生产外,已经免除或代交村民的一切税费负担。每年春节还要给村民发放大米、白面、豆油、以及烧柴补贴等。家家有自来水,家家有有线电视,家家基本有电话,家家基本有汽车或摩托车,家家基本都住上了新房。对7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年给1000元养老金,凡考入大学的村民子女,每人奖励5000元。从今年开始,每个村民年终分发福利补贴1000元。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让大梨树村民的生活方式逐渐走向了现代化。另外,利用外来人才推动和促进村民素质的提高。大梨树村不仅聘请专家来讲学,还引进专家来大梨树村落户,不仅增强了管理技术力量,而且也影响带动了村民素质的提高。几年来大梨树村没有发生一件违法乱纪案件,没有发生一次上访闹事事件,没有发生任何有碍社会和谐稳定的情况。

4、加强社会建设理顺人与自然的关系 实现农村城镇化

为了改善村民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的新局面,我们村党委和村委会带领村民奋斗了二十多年。我们把贫瘠的荒山

秃岭全都修整成水平梯田,建成10600亩果园,5000亩药材园,最近又新发展了5000亩药材园,总计达到10000亩,在山上打井50眼,修作业道90公里。修建5座水库,蓄水40多万立方米,修整河道5公里,使得无水干涸,有水泛滥的小河沟成为风光秀丽的运河,并在河面上架设了7座形态各异的石拱桥。改建村路56.6公里,通往各村民组的道路都是黑色路面。村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自然环境的质量也提高了。我们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积极地保护自然,开发自然,利用自然,既为人的生存改善了环境,又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早在2000年我村便被国家水利部授予全国水土保持示范村称号,被国家国土资源部授予国土开发整理示范区称号。

现在的大梨树村正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下载浅析祖国60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验——以广东省英德市九龙镇为例(5篇可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析祖国60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验——以广东省英德市九龙镇为例(5篇可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以农村沼气为载体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新农村。生产发展在农村首要指的是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的发展,也就是面向国内外市场,依托各地优势,走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集约化和产......

    以村庄整治为突破口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赣州市位于江西省南部,简称赣南,是一块有着845万人口、3.94万平方公里面积的红土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这里演绎了中国革命最为悲壮、最为辉煌的历史。改革开放后,赣州革......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以XX县为例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以XX县为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国家实行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以小庙为例

    合肥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 201 2至201 3学年第2 学期 实 践 教 学 报 告 实践报告题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指导教......

    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以小庙为例

    合肥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 201 2至201 3学年第2 学期实践教学报告实践报告题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指导教师关克难......

    以实施党建引领工程为牵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以实施党建引领工程为牵引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江西省高安市龙潭镇地处江西省中部、高安市西郊,面积88平方公里,现有人口40443人,耕地42649亩,山林43966亩,辖15个村(居......

    新农村建设现状调研报告--以XX村为例

    新农村建设现状调研报告 ——以永济镇柏马村为例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

    以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加快发展“六大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

    以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加快发展“六大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近年来,雅尔根楚办事处认真贯彻落实市委政府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具体部署,围绕农民增收这个中心,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