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0年村官考试考前必看的农村法律法规
2010年村官考试考前必看的农村法律法规
村官考试有非常明显的特色,考生在复习时除了准备公务员考试的核心知识体系之外,还必须有一定的村官工作知识储备,大学生村官网从对2009年村官考试真题的解析发现,村官特色题的出题集中在几个有关农村工作的法律规章中。
一、《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真题一:我国村民委员会每届任期为(C)
A.5年 B.4年 C.3年 D.2年
出处:《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十一条 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村民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届满应当及时举行换届选举。村民委员会成员可以连选连任。
真题二:农村的经营体制为(家庭承包联产为主 双层经营为辅)
出处:《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五条 村民委员会应当尊重集体经济组织依法独立进行经济活动的自主权,维护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保障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承包经营户、联户或者合伙的合法的财产权和其他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真题三:下列事项中,村民委员会必须提请村民会议讨论决定的有(ABCD)
A.村公益事业的经费筹集方案B.村公益事业的建设承包方案C.村民的承包经营方案
D.宅基地的使用方案
出处:《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十九条 涉及村民利益的下列事项,村民委员会必须提请村民会议讨论决定,方可办理:
(一)乡统筹的收缴方法,村提留的收缴及使用;
(二)本村享受误工补贴的人数及补贴标准;
(三)从村集体经济所得收益的使用;
(四)村办学校、村建道路等村公益事业的经费筹集方案;
(五)村集体经济项目的立项、承包方案及村公益事业的建设承包方案;
(六)村民的承包经营方案;
(七)宅基地的使用方案;
(八)村民会议认为应当由村民会议讨论决定的涉及村民利益的其他事项。
真题四:分析题(10分)
地处偏僻的村子自行设定乡规民约,规定出嫁的女性、升学迁出户口的大学生和嫁到本地的女性都不享受土地分红和拆迁补偿,这一做法违反了哪些法律规定?侵害了村民的哪些权益?”
分析:重点考察的是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和法律意识,能否在法律框架内解决问题是拿分的关键。
出处:《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十条 村民会议可以制定和修改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并报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备案。
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以及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讨论决定的事项不得与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相抵触,不得有侵犯村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合法财产权利的内容。
此外还涉及到——《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条规定,“承包期内,妇女结婚,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发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妇女离婚或者丧偶,仍在原居住地生活或者不在原居住地生活但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发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
农村土地承包,妇女与男子享有平等的权利。承包中应当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剥夺、侵害妇女应当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二、《农村土地承包法》
真题五:根据规定,土地承包的最高年限为(D)
A.20年 B.30年 C.50年 D.70年
出处:《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在“家庭承包”中明确规定了承包的特点之一即:承包期较长,耕地30年、草地30-50年、林地30-70年,林地经批准还可以更长。
三、《政府工作报告》以及相关会议文件
真题六1.2009年12月8-10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2009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明确了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D)
A.扩内需 B.调结构 C.促改革 D.惠民生
出处:《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议指出,贯彻落实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必须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必须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要着力在保增长上下功夫,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作为保增长的主攻方向,把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作为保增长的强大动力,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真题七:2009年1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其目的是(D)
A.强化医疗卫生事业的市场性质
B.强化医疗卫生事业的营利性质
C.强化医疗卫生事业的公有性质
D.强化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
出处:会议指出,推进五项改革,旨在落实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并为全面实现《意见》确定的目标创造条件,奠定基础。
真题八:2009年我国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是(BCD)
A.复原转业军人安置就业工作
B.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C.困难就业群体就业工作
D.农民工就业工作
出处: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一是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突出位置;二是广开农民工就业门路和稳定现有就业岗位。三是帮助城镇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和灾区劳动力就业。四是大力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真题九:宝宝总理在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做好2009年政府工作,必须把握好的原则是(ABCD)
A.扩内需、保增长B.调结构、上水平C.抓改革、增活力D.重民生、促和谐
出处: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的政府报告中,提到要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必须把握好以下四项原则,一是扩内需、保增长;二是调结构、上水平;三是抓改革、增活力;四是重民生、促和谐。
由此可见,对于《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考核在2009年江苏考试真题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除了公务员考试中《综合基础知识》体系中的题目,与农村有关的村官特色题目大部分的考点都在此法规中,应该引起考生的重视。此外,《政府工作报告》也是出题的重要来源,考生在考前也非常有必要认真研读,这不仅对考题中综合基础知识部分的考题有帮助,对于主观写作题部分也非常重要。
另外,《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央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相关法规考生也应在这最后两天内多做温习或了解。
村官考试考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2009-04-29 16:39:27 作者:mengzhaoch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大学生村官考试中综合基础知识部分的考查内容之一,下面,为方便广大考生更好的复习此方面的知识,我们请知鸟教育人事考试网的专家为大家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大学生村官考试中综合基础知识部分的考查内容之一,下面,为方便广大考生更好的复习此方面的知识,我们请知鸟教育人事考试网的专家为大家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1)社会历史条件:19世纪40年代欧洲资本主义经济高度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激化,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冲突日益尖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社会实践的基础和阶级条件。
(2)自然科学前提: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奠定了自然科学基础。
(3)理论来源: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所提供的思想材料,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1)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它的实践性,是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最主要特征。
(2)革命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主要表现在:①它是为无产阶级革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服务的,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体系。②它主张打破旧世界,创立新世界,是具有彻底批判精神的理论。③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自己的学说也采取批判的、革命的态度。它从来不把自己的学说看作是最终完成的真理体系。恰恰相反,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自己只是开辟了真理认识的道路。
(3)科学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①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和彻底性。②实事求是的客观性原则。“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精髓。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概念: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及中国哲学的优秀传统相结合,以中华民族的风格和形式表现出来并有所发展,为中国人民所掌握。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依据: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内在要求;第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客观需要;第三,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大量朴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思想精华。
2008年全国大学生村官考题汇:新农村建设问题
2008年全国大学生村官考题汇:新农村建设问题
1、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目标)是什么?答: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2、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什...2008年全国大学生村官考题汇:新农村建设问题
1、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目标)是什么?
答: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2、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什么党和政府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
答: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由我国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低,农业科技水平、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与发达国家比较,存在较大差距。
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扩大内需、发展经济的有效途径。目前,中国最应启动内需的地方就是农村,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创造需求,有效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
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难点和关键在农村,建设新农村是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有利于改革发展的大局。
⑤国家重视新农村建设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有利于改革发展的大局,国家重视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符合“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是缩小城乡差距,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
⑥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你认为应该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呢?(或:请你为我市新农村建设提出几条建议)
答:①统筹城乡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
②建设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现代农业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③深化农村改革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措施。
④发展农村公共设施是新农村建设中必须突出解决的问题。
⑤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是新农村建设中要解决的又一个重点问题。
⑥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新农村最重要、最关键的目标。
⑦培育新农民、提高农民素质是建设新农村的前提和首要环节。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兴衰,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
⑧加强党的领导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保证。
4、请你从经济、政治、文化三方面谈谈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①经济方面, 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加大农村科技普及和推广,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落实国家农村经济政策,加大对农村的扶贫力度,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
②政治方面, 完善和发展村民自治制度,加强农村的民主和法制建设,打击各种违法犯罪现象,保持农村社会稳定。
③文化方面, 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村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消除各种迷信思想的影响,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的思想阵地,武装农民的头脑。
5、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①肩负“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树立远大的理想,立志成材,发扬艰苦奋斗和创新精神,努力学习,通过深造,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将来要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去。
②向父母建议:要利用农闲时间,学习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专业技能和思想道德水平。
③向政府建议:要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领导,统筹城乡发展,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公共设施和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培育新农民、提高农民素质等。
6、请你描绘一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前景。(请你展望一下若干年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象。)
答:①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工厂林立,特色农业活跃,家家户户有了宽敞的住房,拥有小轿车,人们重视生活质量。
②乡风文明:人人安居乐业,农民的孩子免费高中教育,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自主创业、创新、创优能力增强。
③村容整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繁荣,绿水青山与人相伴。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④管理民主:民主法制日益健全,民主权利得到保障;人民积极参与、关心政治。
7、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假如请你参加一项社会调查,请完成以下内容:
(1)、调查的目的:帮助人们认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意义,了解影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因素,提高人们的参与意识,自觉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共创美好家园。
(2)、调查的方法:(至少三项)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座谈、走访等。
(3)、当前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有哪些?(至少三项)。
收入、就业、教育、医疗、社会治安、社会保障等。
(4)、当前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因素有哪些?(至少三项)。
农业不发达,农民不富裕,农村不繁荣,农业的基础不稳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等。
(5)、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出的金点子有:(至少三项)。
①、加大对农村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②、科教兴农,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③、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 ④、城市积极带动农村发展。
8、党和政府为什么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问题?(国家实行“两免一补”政策有什么重要意义?)
①是实现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②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③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
④发展农村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⑤体现了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⑥有利于公民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实现教育公平、体现社会公正,有利于加强和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从而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⑦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⑧义务教育不仅是适龄儿童和少年应该履行的义务,而且是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履行的义务。
9、谈谈你对免征农业税的认识。
①可以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推进新农村建设。
②有利于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③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统筹城乡发展。
④有利于进一步增加农业投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10、请你就如何促进农民增收工作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①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业的方针政策。②依*科技进步,加强农业科学技术推广,让科学技术成为农民增收的决定性因素。③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④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增加外出务工收入。⑤搞活农产品流通,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⑥深化农村改革,为农民增收减负提供体制保障。⑦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为农民增收提供智力支持和安定的社会环境。
11、我们党和政府为什么要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
答: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于坚持执政为民。党和政府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体现,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
③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我们党和政府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的答案均可)
12、怎样才能解决好“三农问题”?(或结合本市情况,对如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出合理化建议。)①免征农村税,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②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和多种经营,拓展农村就业领域,增加农民收入。③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④举办各种科技培训班,推进科技下乡,强化科技种养。⑤青少年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努力学习,关心“三农问题”,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法制宣传活动,为提高农民工的素质,加快城镇化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13、破解三农问题,青少年应怎么做?
要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明确时代所赋予的崇高使命,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法律知识,关心“三农”问题,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法律宣传,为提高农民工的素质,加快城镇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做出贡献。
14、党和政府为什么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问题?(国家实行“两免一补”政策有什么重要意义?)
①是实现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②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③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④发展农村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⑤劳动者是生产力的主体,加强农村教育工作是我们党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⑥体现了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⑦有利于公民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实现教育公平、体现社会公正,有利于加强和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从而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15、为了促进“三农”事业的发展,党和政府做出了许多实事,请列举两个例子。
如:近三年连续通过三个“中央一号文件”关注农业,指导农业发展。对农村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所举事例符合要求均可)
16、目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有一些不和谐的现象,请你列举一、二加以说明。你认为应该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呢?(或者是:请你为本市的新农村建设提出几条建议)
例如:农业不发达,农民不富裕,农村不繁荣;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比较低;农村水电、道路、交通、信息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比较差;农村商品市场总量不足,分布不尽合理等等。(举一二例,言之有理即可)
建议见第4或第5小题。
17、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如何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①采取综合措施,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扩大养殖、园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绿色食品的生产,努力开拓农产品市场。②大力发展区域经济,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带动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③继续完善现有农业补贴政策,保持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水平,逐步建立符合国情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④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开辟增收途径。⑤因地制宜地实行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方式。⑥对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易地扶贫,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建立救助制度。
第二篇:公务员考试考前必看申论必备
公务员考试考前必看申论必备:如何做好应用文写作类试题
在近几年的公务员考试中,应用文写作题在国家和各省的申论试题中频繁出现,那么,如何做好这类试题呢?下面,教育专家将从应用文写作题的作答基本要求方面为考生进行讲解。应用文写作题的作答基本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作答的内容要求,二是作答的身份要求,三是作答的格式要求。
一、内容要求
考生在作答时要抓住问题的关键,答案要全面而简练。
1.根据题目要求确定内容
考生要根据题目中提出的作答任务和要求确定相应的作答内容。
【真题链接】“给定资料8”介绍了最近社会上涌现出的先进人物事迹,某单位党委决定编印一期《内部学习资料》宣传他们的事迹,号召本单位全体人员向先进人物学习。请你为这期《内部学习资料》撰写一则“编者按”。(10分)
要求:概括全面、准确,揭示各位先进人物的精神实质。不超过200字。(2012•省级第一题•2)
【分析】本题的作答任务是“为《内部学习资料》撰写一则‘编者按’”,具体内容是号召全体人员向先进人物学习。作答要求中明确“要揭示各位先进人物的精神实质”。所以这则编者按的主要内容就是要对各位先进人物的事迹进行概括,以揭示其精神实质。
2.根据文种要求确定内容
不同的文种,具体内容也不相同。例如,对于宣传稿等宣传通知类的试题,作答主要内容是对某个对象进行宣传,要素包括宣传的背景、理由、对策、号召等;而建议或指导意见等工作方案类的试题,作答内容应该包括问题的背景和内涵、解决问题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解决问题的对策等,其中应以解决问题的对策(工作方案)为重点。
【真题链接一】某市将召开一次加快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形势分析会。会上,某领导要就加快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必要性做主题发言。请结合给定资料7~8,为领导拟一份发言要点。(25分)
要求:全面、简洁、条理清晰,有一定高度。字数不超过500字。(2011•浙江•第二题)
【真题链接二】假定你是【给定资料二】中的那位记者,请将表格中的统计资料和说明的问题,以及自己的意见,用建议书的形式反映给当地村委会。(要求:1.篇幅500字左右;2.只写主文内容,抬头和落款省略;3.语言简洁顺畅、条理清晰、结构完整。)(23分)(2011•安徽•第四题)
【分析】【真题链接一】文种为“发言要点”,属于宣传通知类试题,作答内容应围绕“加快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必要性”来展开,具体包括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现状(背景)、加快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必要性(理由)、加快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措施(对策)、呼吁性结尾(号召),其中以加快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必要性为重点。
【真题链接二】文种为“建议书”,属于工作方案类试题,作答内容应围绕“如何解决资料中反映的问题”来展开,具体包括提出建议的背景、简述问题、提出建议等,其中以提出建议(解决问题的措施)为重点。
3.作答内容要架构清晰
架构清晰是指应用文类试题作答要有清晰的脉络和合理的逻辑。应用文类试题一般有较高的框架分。
应用文类试题要求要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考生在作答之前要先弄清楚解答的思路,要从材料的整体出发、大局出发,高屋建瓴地把握材料的主题和思想,统筹安排,然后脉络清晰、逻辑合理地把要表达的内容表述出来,如“情况——问题——原因——对策——意义”等。
【真题链接】国家某部门拟编写一本以黄河为主题的宣传手册,作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材料。宣传手册由四个部分组成,依次为“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与中华文明”、“黄河的治理与开发”、“黄河精神万古传”。请参考资料,分别列出每个部分的内容要点。(20分)
要求:
1.切合主题;
2.全面、表述准确,有逻辑性;
3.不超过400字。(2011•省级•第三题)
【分析】本题要从“背景与内涵——重要性与必要性——重要举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方面按次序作答,否则会直接打6分以下。
二、身份要求
应用文写作类试题作答时需要注意的身份要求有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身份定位,二是执行相对方的身份定位。
身份定位不同,决定了职能范围、可采取措施和语言风格的不同。
【真题链接一】假设你是一名政府工作人员,阅读给定材料,结合我国城市更新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拟写一份《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更新工作的建议》提纲。(25分)
要求:措施建议合理可行,条理清楚,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400字。(2011•北京•第三题)
【真题链接二】
假定你是某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请参考给定资料,为当地居民社区的宣传栏拟一份节水宣传材料(20分)
要求:
1.体现国家节约水资源的有关精神,说明为什么要节水;
2.简明、通俗,利于老百姓理解;
3.不超过400字。(2010•425•辽宁等省•第二题)
【分析】【真题链接一】的题目将考生设定为“政府工作人员”,执行的相对方应当是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所使用的语言应该是庄重、严肃的书面语。【真题链接二】的题目将考生设定为“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执行的相对方为“当地居民社区”的居民。所使用的语言应该有亲和力和感染力。“政府工作人员”的职能范围决定其可采取的措施有“要以人为本做好城市规划,公平、合理调整城市各阶层社会群体的利益。做好基础设施、道路交通、生活空间的规划。”等。而这些完全是“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的职能范围所不及的事情。
三、格式要求
从历年申论考试真题来看,应用文仍重在考查内容,而不是行文格式,考生在作答之前应认真审题,根据题目要求确定是否要按照格式书写答案。
1.无需考虑行文格式
有些题目在“要求”中注明只写主文内容,不考虑格式;或者在题干中要求只写提纲、要点等,这些题目在书写答案时无需考虑行文格式,条理清晰地写出答案要点即可。
【真题链接一】假定你是【给定资料二】中的那位记者,请将表格中的统计资料和说明的问题,以及自己的意见,用建议书的形式反映给当地村委会。(要求:1.篇幅500字左右;2.只写主文内容,抬头和落款省略;3.语言简洁顺畅、条理清晰、结构完整。)(23分)(2011•安徽•第四题)
【真题链接二】假设你是一名政府工作人员,阅读给定材料,结合我国城市更新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拟写一份《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更新工作的建议》提纲。(25分)
要求:措施建议合理可行,条理清楚,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400字。
(2011•北京•第三题)
【分析】【真题链接一】中“要求2”明确要求“只写主文内容,抬头和落款省略”,【真题链接二】要求写“《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更新工作的建议》提纲”,所以这两个题目都无需考虑行文格式。
2.需要考虑行文格式
有些题目在题干和“要求”中都没有对格式作出明确要求,考生就需要按照文种的格式来书写答案。
一般应用文主体部分的格式包括标题、主送机关、发文机关、发文时间等要素。若答案字数符合要求,最好把这些要素都囊括到答案中,即使不能全写,也要包括两到三个要素,其中标题不能缺少。
【真题链接】假如你是某社区工作人员,请你结合给定材料草拟一份《关于加强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的建议》,供上级相关部门参考。(25分)
要求:(1)准确全面、切实可行;(2)条理清楚,表达简明,不超过500字。(2011•424•宁夏等省第三题)
【分析】本题应按照《建议》的一般格式来作答。作答形式如下:
关于加强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的建议
×××(领导):
近年来,我社区中老龄人口持续递增,对于一些新的家庭结构而言,老龄人口扶养问题逐渐凸显。解决好老人的赡养问题,让其安度晚年,对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极其重要。
为改进我社区养老服务工作,提高服务水平,特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加大对养老工作的宣传与引导,使居民充分认识到解决养老问题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整合各方面社会资源,形成浓厚的养老氛围。
第二,完善社区养老服务形式,除家政服务外,发展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多种服务形式,既注重对老人物质照顾,也考虑对老人的精神照顾。
第三,加强对助老服务员的培养和教育,完善志愿者吸纳机制,增加养老护理人员的薪酬待遇,巩固和扩充养老服务人员队伍,以适应人口老龄化的变化发展需要。
第四,政府需加大对社区养老服务的资金投入,以完善社区养老服务的各项软、硬件设施,使每位老人都能享受到社区养老服务,实现社区养老服务普遍化。
××社区:×××
×年×月×日
其中“关于加强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的建议”为标题,“×××(领导)”为主送机关,“××社区:×××”为发文机关,“×年×月×日”为发文机关。
【背景链接】
2012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为重点,加快建设国家电子政务网。加强和改进互联网管理,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
所谓电子政府是指应用信息技术重组政府部门,改善公共服务,增强公众参与、政务公开和民主程度,促进政府办公自动化、电子化、网络化和信息资源的全面共享,提高公共管理效率和公共决策的科学性,最终实现面向公众和以公众为中心的电子化政府。
【标准表述】
近年来,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政务公开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制度建设,狠抓措施落实,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政务公开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部分地区政务公开几乎成为摆设。
政务公开是进一步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措施。各级政府要积极采取多种政务公开方式,推动强化社会经济事务管理职能,把更多精力转到制定战略规划、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上,维护国家法制、政令和市场统一。
把政务公开与政府机构改革结合起来。要适应政务公开对精简效能的要求,进一步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合理界定部门职能。加强项目规划、立项公开,搞好项目可行性论证,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公示制度。进一步理顺并依法公开部门与所属事业单位、社团法人等的权责关系,应当交给企业、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的事情要真正放手,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把政务公开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结合起来。要加强项目审批和建设中的公开工作。进一步集中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再取消一批审批项目。积极推行网上审批,减少审批环节,规范审批程序,坚持公开透明、阳光操作,强化对审批全过程的监控。
把政务公开与各项业务工作结合起来。要把公开的理念贯穿于行政决策、执行、监督的各个环节,体现在业务工作的各个方面,保证政务公开有效覆盖政府机关内部各个部门。
把政务公开与电子政务建设结合起来。要充分发挥中央国家机关电子政务发展快、信息化程度高的优势,进一步加强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和管理,加强于网民的交流互动。政府部门之间要做到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逐步实现行政管理的信息化、电子化。
第三篇:1-2010村官考试必看农业农村知识练习题及答案
农业农村知识练习题及答案
(一)3、《农业法》于1993年7月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2002年1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修订,2003年3月1日新《农业法》正式实施,对原法做了较大调整、充实和完善,新增了()章
A.加强农业执法队伍建设 B.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
C.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D.农民权益保护
4、国家在农村举办的普通中小学校教职工工资由()人民政府按照国家规定统一发放,校舍等教学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经费由()人民政府按照国家规定统一安排。
A.市级县级 B.县级市级
C.县级县级 D.市级市级
5、《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是一部关系九亿农民切身利益的重要法律,它的颁布实施是进一步完善我国村民组织制度的重大立法措施。该法规定有()以上的村民提议,应当召集村民会议。
A.十分之一 B.五分之一
C.三分之一 D.二分之一
6、《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承包林地的承包期为()。
A.30年 B.30-50年
C.30-70年D.50-70年
耕地的承包期为30年;草地的承包期为30—50年;林地的承包期为30—70年;
7、除法律规定外,森林资源属于()所有。
A.国家B.集体
C.私人D.县政府
8、国家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基本农田应当占本行政区域内耕地的()以上。
A.百分之百B.百分之九十
C.百分之八十D.百分之七十
9、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国家保护耕地,严格控制耕地转为()。
A.土地B.田地
C.非耕地D.林地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所称的水资源包括()。
A.地表水和地下水B.井水和湖水
C.雨水与雪水D.河水与海水
11、经济林是指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为主要目的林木。
A.蔬菜B.药材
C.出口产品D.鲜花
12、村民委员会每届任期()年,届满应当及时举行换届选举。村民委员会成员可以连选连任。
A.二年B.三年
C.四年D.五年
1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给予补偿。
A.原用途B.开发用途
C.建筑用途D.农业用途
14、某块河滩地曾属甲村所有,因洪水将该地的表层浮土卷走,只剩下裸露的石头而被甲村撂荒。乙村经多年培土,使该块地变成良田。现甲村和乙村均主张对该块地的所有权。应如何处理?()
A、应支持甲村对该块地的所有权,但甲村应给乙村相应的补偿
B、应支持乙村对该块地的所有权,但乙村应给甲村相应的补偿
C、由甲村和乙村按份共有
D、由甲村和乙村共同共有
15、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体是()
A、承包方 B、发包方C、第三方 D、上级机关
16、农民工子女就学需交纳借读费吗?()
A、需要 B、不需要
17、发挥公共财政的()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A、支农 B、支撑 C、支持
18、加强农村()建设,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
A、生产设施 B、卫生设施C、基础设施
19、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改善农村()环境。
A、交通 B、居住 C、人居
20、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
A、组织保证 B、智力支持 C、动力之源
21、建设新农村,党委善于运用(),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增加战斗力提供经济支持。
A、资金 B、资本 C、资产
22、建设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农村。
A、协调发展 B、可持续发展 C、全面发展
23、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以()为目标。
A、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
B、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
C、现代农业科技
D、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24、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以()为途径
A、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
B、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
C、现代农业科技
D、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2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b)。
A、国家 B、农民 C、农村 D、人民
26、()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也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基本前提。
A、生产发展B、管理民主C、村容整洁D、村风文明
27、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坚持把()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
A、提高农民素质B、推进产业化C、促进农民增收 D、发展现代农业
28、推进城镇化建设,要按照循序渐进、()、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推进。
A、节约耕地B、节约土地C、节约空间D、节约资金
29、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作出了自()起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的决定
A、2005 年12月1日
B、2007年1月1日
C、2006年1月1日
D、2006年1月20日
30、农业税的取消标志着在我国延续了()的农业税从此退出历史舞台,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件大事
A 2000年 B 2200年 C 2500年 D 2600年
31、十七届三中全会在《决定》中确立的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农业生产体系
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B.和谐发展型、可持续发展型
C.统筹发展型D.特色农业现代化型
32、十七届三中全会决议确定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方向是什么?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战略任务又是什么?()
A.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城乡建设一体化
B.遵循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新农村
C.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D.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33、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到2020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年翻一番,消费水平大幅提升,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A、2008 B、2010 C、202034、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农业是()、稳民心的战略产业。
A、基础性B、得民心C、安天下
35、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A.基本教育B.最低生活保障C.廉租住房
36、.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坚持把解决好()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基础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A.农民、民主B.农业、农村、农民
C.农业生产发展D.新农村建设
综合基础知识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答案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并将字母符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1.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
A.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B.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的正确反映
C.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D.对错误思想的彻底克服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观点是()。
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B.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C.对立统一的观点D.实践的观点
3.社会经济结构即一定社会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D.劳动与劳动对象的统一
4.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
A.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B.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C.已需要与满足需要的关系 D.评价与被评价的关系
5.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运动,从表现形式上看()。
A.是事物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B.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C.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D.是不断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6.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结论是()。
A.科学社会主义 B.马克思主义哲学
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D.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
7.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关键是()。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D.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8.我国要建立的宏观调控模式应该是()。
A.直接的调控模式 B.直接与间接调控平行结合的模式
C.以间接调控为主的调控模式 D.以直接调控为主的调控模式
9.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
A.深刻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B.鲜明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
C.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
10.通货紧缩的迹象是()。
A.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增加,物价普遍上涨 B.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下降,物价普遍下降
C.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增加,物价普遍下降 D.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下降,物价普遍增加
11.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A.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实现国家统一 C.加强民族团结 D.加强民族凝聚力
1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特性在于()。
A.国家有计划地调节市场活动 B.国家制定完整的法律规范市场活动
C.国家直接参与市场活动 D.它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
13。法律的公布是指()将通过的法律用一定形式予以正式公布。
A.国家权力机关 B.国家主席 C.国家司法机关 D,法律制定机关
14.甲欲杀乙,将乙打昏后又后悔,见乙未死即放弃了继续犯罪,悄然离去。后来乙因流血过多而死。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中止B.犯罪既遂C.犯罪未遂D.不构成犯罪
15.我国民法是调整()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A.特殊主体 B.一般主体 C.平等主体 D.财产主体
16.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违背法律授权的宗旨,超越职权范围或者违反职权行使的程序,从而导致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应判处()。
A.玩忽职守罪 B.滥用职权罪 C.徇私枉法罪 D.徇私舞弊罪
17.在一定期限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强制其从事劳动生产,并进行教育和矫正的一种刑罚,被称为()。
A.管制 B.拘役 C.有期徒刑 D.拘留
18.丧偶儿媳,对公婆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该丧偶儿媳是()。
A.代位继承人 B.转继承人 C.第一顺序继承人 D.第二顺序继承人
19.各级政府是各级人大的()。
A.领导机关 B.执行机关 C.派出机关 D.附属机关
20.政府机构的主体是()。
A.领导机构 B.办公、办事机构 C.职能机构 D.派出机构
21.我国行政内部监督体系包括一般监督和()。
A.职能监督 B.主管监督 C.专门监督 D.法制监督
22.立法监督是()。
A.中国共产党的监督 B.社会及舆论监督
C.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D.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监督
23.为加快文件的传递,可采用(,)。
A.逐级行文 B.多级行文 C.越级行文 D.直接行文
24.“由于我们没有建立健全安全保卫制度,结果给流氓、惯偷、坏人造成了盗窃、行凶、阴谋破坏的可趁之机”。这句公文用语显然是不规范的,其不正确的原因是()。
A.含义不明确不清晰,让人产生岐义 B.句子成份搭配不当
C.语序安排欠妥当 D.不合乎事理
25.批示转发下级公文应使用()。
A.通报 B.通告 C.通知 D.指示
26.关于答复询问的报告,叙述错误的是()。
A.用语简明、得体、分寸适宜 B.可夹带请示事项
C.是下级机关答复上级机关询问的文种 D.内容准确真实,实事求是地向领导机关作认真负责的报告
1答案:
1-5:DCDCA6-10:CACAA11-15:BBAAA16-20:BACBA
21:25:BAABB26:30:ACACD30-36:ACACBB
2答案: BDBCCAACDBADDBCBCCBCCCBDCB
更
多资料请到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6904171847
第四篇:中考考前必看
中考也是一场要紧的心理心态战,要是考生不能调理心态,那么就会影响所学知识的发
挥。那么怎样如何调理心态呢,不妨参照以下方法:
1.展示自我,回想成功案例,提高考前自信。
2.恰当降低目标,充分鼓励自我,使自己快乐并激动起来。
3.坦然自适,知识怡然心会,心境冷静淡定。
4.不要放弃任何一丝机会,做到尽吾志则无悔矣。
科学对待统考
1.回归讲义“以一当十”
2.强化解题经验规范答题
3.保持良热心态迎中考
4.考前学会自我放松
5.不要轻易对自己说NO.6.给大家三点建议,可以结合自己情况合理规划这几天的学习:一看以前做过的卷子,重
点看错题,找出漏洞,不仅是知识点的漏洞,还有在考试心态、答题技巧等方面的不足,再
进行弥补;二看老师强调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三做一些典型题目,注意练习。
初三阶段的长期高负荷学习,使得身心疲惫,很容易出现心理饱和状态,一个小小的刺
激可能会引起大的情绪波动。
烦躁的情绪就像弹起的皮球,对待消极的情绪,既来之则安之,对目前状态接受了,心
情就平和了。
不要把所有的问题都自己扛,不要把痛苦埋在心里,那样会更苦的。可以跟父母朋友说
说,或是听听音乐、玩会儿球、做做操、大喊几声等,来舒缓压力。总之,我们必须要学会
解放自己,别让心灵超载!
把所有担心的方面都写出来,然后问问自己: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吗?这种担心对改变
现状有用吗?怎样才能争取到最好的结果?然后就具体地去做。另外给你几点建议:
1.关注过程,不要关注结果。
2.关注成功,不要关注失败。
3.关注自己,不要关注别人。
4.和自己比,和同学比。
5.把心态调整好。考生要树立“把中考当作一次练习”的观念。
6.训练注意力。
7.树立信心,自信地走向考场。
中考前五天考生 保证睡眠放松心态
从现在开始不能再熬夜了,恢复原来的作息时间,否则会由于精疲力竭造成中考时过
度劳累,大脑抑制考试非常容易失常。
考前五天中,必须保证睡眠,放松心态。可以通过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放松自己,要信自
己,充满自信。要保证营养,不轻易改变自己的平常饮食习惯,避免生病。不能与家长发生
冲突,少聊与考试有关问题,可交流与考试无关话题。不轻易与同学见面交往,有不会的题可以以电话方式交流,省时间、省力气。
考前这几天“也别太紧张,更别太放松。” 考前考生要注意别走两个极端。一是别加大学习强度过于紧张,二是别完全停止学习。
心理学中有一种现象叫„记忆的恢复‟,也就是说,记过的内容,如果马上回忆效果不是很好,回忆效果最佳的时间是在以后的2至3天。”。
考前一天彻底减负
“中考前一天,再看书学习不但不会有新的收获,相反只能徒增疲劳,从而使已经掌握的知识大打折扣。”中考前一天最好彻底放松,备齐应用之物,以免第二天匆忙之中有所遗失。考前一天的晚上最好不要再看书。考前大脑基本已处于满负荷状态,尤其是头一天的晚上。看书只能徒增焦虑。
中考考前十件事 十六字调整考试心态
1.制定好作息时间计划。
2.进入中考时间节奏。
3.每天以中考的心态做卷子。
4.抓住最佳记忆时间。
5.最好不玩电脑和上网。
6.参加自己喜欢的文体活动。
7.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胃肠疾病。
8.调整睡眠。
9.心平气和,防止烦躁。
学习中有两个不等式:
学习时间≠学习效果知识掌握≠考试成绩
第五篇:村官考试——农村信贷
县域涉农银行信贷“脱节”现象
为抑制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中央政府近两年对银行机构实施了贷款规模管理,这种货币调控手段虽有效遏制了信贷规模扩张、抑制了通货膨胀、确保了经济稳定增长;但最近在对县域涉农银行贷款调查中发现,涉农银行信贷投放因受僵硬、缺乏弹性的贷款规模制约,信贷投放陷于被动,既影响了对“三农”的有效信贷投放,也严重制约了涉农银行经营发展。据调查,央行对县域涉农银行信贷规模管理存在“四个脱节”:
按月均匀分配贷款规模指标,与县域农村信贷季节性需求脱节。目前,由人行省会中心支行和市级中心支行实施对全省银行贷款进行规模管理,并将贷款规模分配到各县涉农银行;并以2007底各县涉农银行贷款基数为参照,对各县涉农银行实行按月分配贷款指标。由于涉农银行如农村信用社对“三农”信贷投放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农业贷款大都集中在上半年,尤其集中在一季度。这种严重脱离农业信贷需求实际的贷款规模控制,使涉农银行贷款手脚被缚,普遍感到贷款吃紧,对此叫苦不迭。
当月贷款规模指标分配时间滞后,与县域涉农银行信贷审批程序脱节。省级央行在分配各基层涉农银行贷款规模时,前瞻性和及时性不够,当月贷款规模指标一般要到月中才能下达,这与当前基层涉农银行信贷管理系统的贷款审批流程脱节;涉农银行每笔贷款从项目考查、贷款审批和贷款发放都需要时间流程;而贷款规模指标下达的滞后性导致基层涉农银行贷款缺乏足够的时间寻找客户资源,造成贷款不能按时发放;而且不能用完的贷款规模指标又不能结转,基层涉农银行普遍为此纠结,深感贷款被动和无奈。
各县之间贷款规模不能相互调剂,与区域经济发展总体资金需求脱节。央行贷款规模指标直接分配到后,并规定各县之间贷款规模不能相互调剂,与经济区域总体资金需求明显脱节。在一个区域经济之间,各县资金需求与供给存在差异,这种规模控制必然造成一些县有贷款规模而无资金、或有资金而无贷款规模的矛盾。可见,当前这种县与县之间相互分割的贷款规模考核办法过于死板,缺乏合理性与灵活性,遏制了各县涉农银行对“三农”信贷资金的有效供给,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贷款指标当月用不完作废,与涉农银行全年经营目标方案脱节。央行对各县涉农银行贷款规模“按月分配、当月用完、不能跨月”的考核办法,严重制约了县级涉农银行对贷款的掌控能力。通常涉农银行都有信贷计划,上级行也有贷款本息收回考核任务;而央行贷款规模考核打乱了信贷营销计划,与全年经营方案发生矛盾,导致了“有规模无项目,有项目无规模”的尴尬局面。加之涉农银行本身存贷比普遍偏低,再受规模制约,有资金不能放贷的矛盾更加突出,涉农银行整体经营受到影响。
可见,提高央行贷款规模管理政策弹性,进一步增强货币调控政策的科学性和灵活性,确保基层涉农银行贷款规模与贷款投放匹配,是央行和相关部门亟需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在四方面配套完善:
其一,按确定新增贷款规模,实现贷款规模与实际信贷需求挂钩。即央行对基层涉农银行贷款规模按下达,使基层涉农银行在信贷投放过程中能保持较强主动权和灵活性,确保贷款规模、贷款项目与贷款资金配套,实现贷款规模管理季节性与性的有机结合。
其二,按新增存款比例确定新增贷款规模,实现存款与贷款直接挂钩。即按基层涉农银行当年新增存款规模确定贷款投放规模,以存定贷,实现存款与贷款挂钩,激励基层涉农银行抓存款的积极性,确保存贷款工作良性互动,增强贷款规模管理的综合调控势力。其三,以存贷比确定新增贷款规模,实现存贷比与贷款规模挂钩。即以基层涉农银行存贷比核定新增贷款规模,存贷比高的少分配贷款规模,存贷比低的多分配贷款规模,消除不按存贷比实际“一刀切”核定贷款规模作法,增强贷款规模管理的效性和针对性。
其四,以经济区域确定新增贷款规模,实现县与县之间贷款规模互调。即央行站在区域经济角度把握新增贷款规模,将贷款规模分配到县的同时,允许各县进行规模调剂,取消贷款规模管理“一刀切”的做法,确保各县之间贷款规模有效调节,促进区域整体贷款规模供给与需求的平衡。(文:莫开伟)
农村资金“非农化”如何破题?
当前,大量农村劳动力外流导致农村社会“空心化”,也引发了农村资金“非农化”,加剧了农村资金供需矛盾:一方面农村生产资金短缺和农民贷款难矛盾突出;另一方面大量农村资金“逃离”农村,通过银行、民间高利贷、非法集资、赌博、六合彩等途径流入非农领域,造成农村躯体“贫血”和发展萎缩。因此,解决农村资金短缺矛盾,要消除“等、靠、要”思想,把着力点放在农村本身,想办法留住农村资金,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笔者认为留住农村资金应通过转变“四种方式”、开凿“四条通道”等措施来实现:
转变社会支农方式,开凿资金流入通道,使农村成为资金的“蓄水池”。即转变政府传统支农方式,从单一扶贫救济、撒胡椒面的方式向资金与项目并重方式转变,大力提供和扶持有市场潜力和规模效益的特色农业产业项目,提高农业投入的收益率,激活农民投资动力;转变政府推动方式,从实行单一惠农政策和农业补贴到政府与民间共同投资推动方式转变,鼓励民间资本用各种不同方式参与农村产业开发和投资创业,鼓励农民用土地经营权、林权等入股经营,或直接用资金投入,让农民资金用在当地,缓解农村资金短缺矛盾。
转变金融改革方式,开凿资金蓄积通道,使农村成为资金的“吸水器”。一是转变原有金融改革“换汤不换药”方式,无论把小额贷款公司改造为村镇银行,还是设立农村资金互助社或农业专业合作社等,都应坚守“四道底线”:即真正把农民利益放在高于一切位置;真正保证“三农”信贷资金需求;真正保证农村资金不“逃农”,真正以缩小城乡差距为己任。二是转变原有信贷改革思维方式,在县下农村设立政策性银行直接吸纳农民资金,为农民发放贷款;并规定县域银行吸收农村资金的一定比例通过补偿方式转入政策性银行,直接用于“三农”信贷投放,使农村成为吸收资金的“天堂”。
转变农业信贷方式,开凿资金供给通道,使农村成为资金的“增值器”。即各级政府制定相应政策激励涉农银行转变传统担保抵押信贷方式,大胆探索适合“三农”季节性、临时性、及时性、层次性等不同需求的信贷投放模式,简化程序,降低费用,优惠利率,拓宽农民信贷需求供给渠道。同时,各级政府部门引导农民生产合作,打破单
一、分散的生产格局,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同时建立长效农产品价格保护机制,提高农业投资效益,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使农业产业成为财富增值的重要途径,使农村成为农民投资置业的乐园。转变政策催化方式,开凿资金激励通道,使农村成为资金的“孵化机”。即转变中央政府对“三农”补贴方式,从直接资金补贴到资金与农业风险保障方式并重转变,把“三农”补贴的一定比例直接用于农业产业项目投保,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把农业自然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保护农民生产利益。同时,转变各级政府原有农业信贷保障方式,各级财政相应设立农业信贷风险基金和农业信贷担保公司,消除涉农银行信贷风险和后顾之忧,提高信贷投放积极性,增强农村资金“造血”功能,使农村成为取之不尽的资金源泉。
转变农民理财观念,开凿资金投资通道,使农村成为资金的“藏金洞”。各级政府部门重视农民理财观念的引导,采取多种方式对农民加大投资理财知识普及力度,增强投资风险意识,让农民实现四个自愿:一是自愿从高利诱惑中解脱出来,杜绝将资金投入非法集资、买码等冒险领域;二是志愿加入农业专业合作社,将富余资金进行余缺调剂;三是自愿进行农业产业及服务项目的开发投入,扩大农业再生产;四是志愿加入农业专业公司,以资金参股,藏资于农,并分享农业产业收益。如此,则能真正留住农村资金,也才能有效缓解农村资金供需矛盾。(文:莫开伟)
农民对农村资金有五个心愿
最近,笔者就农村资金供需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发现当前农村资金存在三对突出矛盾:即农民贷款难与银行找不到适合贷款户(企业)、农村资金贫乏与农村资金不断“离农”、农村资金使用效益不断下降与农村资金投入需求不断增大等矛盾。对此,广大农民希望农村资金能留在农村并怀抱五个心愿:
一愿涉农银行资金投向“三农”,不能成为农村资金“抽水机”。当前,县域农村靠农村信用社承担90%以上小额农业信贷,其他银行因贷款门槛高,在农村难找到贷款户(企业),大量农村资金被抽调投放到大中城市企业,成了农村资金的“抽水机”,加剧了农村资金缺口,成了扩大农村与城市差距的推手。因此,农民希望县域银行机构转变原有信贷管理方式,确立支农信贷观念,坚定支农信心,把吸收的农村资金用在农村,有效破解农民贷款难题,当好农村经济发展的后盾。
二愿农业产业项目能增产增效,不能成为农村资金“漏斗”。农村原有传统、分散、单一的农业生产模式难以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也让农民饱受了资金损失之痛。因此,农民希望政府各部门在资金支持的同时,向广大农村地区推介适应市场发展需要、具有规模效益的特色农业产业项目,发展农业专业生产公司,实现产、供、销一体化经营,根治自发性、盲目性、分散性生产带来抗风险能力弱的“痼疾”;使农民能够增产增收,并带来农村资金增值效应,彻底扭转“投入多产出少”的尴尬局面。
三愿各项惠农资金及时到位,不能成为农村资金“硬伤”。国家惠农政策给“三农”各项补贴,成了农村生产资金的重要来源;但一些地区在执行政策上把关不严,导致惠农资金发生“跑、冒、滴、漏”现象,不仅影响惠农资金的社会作用,也影响了农民生产投入的积极性,使部分农民将资金投向高利贷、非法集资、买六合彩、赌博等冒险领域,加剧了农村资金“贫血化”。对此,农民希望各级政府加大惠农资金监督力度,确保惠农政策的公平性、公正性和正义性,让惠农资金成为调动农民生产投入的“引信”,激发农民扩大农业产业规模,消除农村资金短缺“硬伤”。
四愿农产品价格能跟上物价涨幅,不能成为农村资金的“老虎机”。农产品总体价格长期低于物价指数,让农民蒙受了物价上涨损失,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同时,工业品价格如农药、化肥、薄膜等主要农资价格涨幅太快,使农业利润低微甚至亏损。因此,农民希望政府建立农产品市场动态反馈机制,及时、适时调整价格,与社会物价总水平保持一致,并推行农产品收购保护价,杜绝通货膨胀“吞噬”农业利润,消除“谷贱、菜贱伤农”怪圈,让农业真正成为吸引投资并能发财致富的产业,形成农民自愿投资农业的社会氛围。五愿农村金融改革切中要害,不能成为农村资金的“雪上霜”。中央政府推行温州金融改革综合试点,将有部分小额贷款公司改组为村镇银行,民间借贷有望纳入法制化、公开化轨道,农民设立农村资金互助社和农业专业合作社也将受到鼓励。这些金融改革对改善农村资金供给将起到积极作用。因此,农民希望这项金融改革不能“穿新鞋走旧路”,一切从农村实际出发,一切从有效解决农民借款难问题入手,做到“四个真正”:即真正把“三农”利益放在高于一切位置;真正保证“三农”信贷资金需求;真正保证农村资金不“离农”,真正有效缩小农村与城市经济发展差距。(文:莫开伟)
开伟看财经:如何破解农民贷款难?
2月6日《人民日报》刊发记者杨宁撰写的“他们为何不愿给农民贷款?”一文,对湖北省农村金融服务情况进行了深度调查,并对农村资金流向、制约农民贷款难的瓶颈、涉农银行支农信贷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解剖。农民贷款难现象并非湖北省个案,在全国具有普遍性。可见,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已成当务之急,具有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直接关系到党和
政府各项惠农政策贯彻实施及农村经济社会稳定发展。那么,如何破解农民贷款难题,笔者认为应转变“四种观念”,创新“四种机制”,疏通“四条渠道”:
转变农民信用观念,创新信用激励机制,疏通诚信渠道。解铃还需系铃人,解决农民贷款难的根本点在于激励农民提高信用观念,彻底改变拖贷赖账等不讲信用行为,消除银行后顾之忧。同时,县、乡两级政府和村委会当好信用中介人,直接为农民与银行牵线搭桥;结合创建信用乡村等活动,构建农民信用激励机制,建立、完善农民信用档案信息平台;县财政设立信用专项奖励基金,对按时归还贷款的农民实行奖励,实施贷款与各种惠农补贴直接挂钩的办法,对信用观念差、赖账不还的贷款户扣减或停发惠农补贴,并实行罚款、停止贷款、登记不良信用等惩罚方式,用制度手段增强农民信用观念,疏通好农民诚实守信渠道,为顺利贷款筑牢信用屏障。
转变农民生产观念,创新经营激励机制,疏通发展渠道。农民贷款难的瓶颈在于农业生产分散和抗风险能力弱,而破除瓶颈靠转变农民生产经营观念,在鼓励生产联合、发展专业生产合作社等生产形式基础上,探索出更加灵活的生产组织形式,提高农民整体抗风险能力。为此,县、乡两级政府应有所作为:一是构建农业生产激励机制,鼓励种养殖专业能手扩大农村承包规模,对发展农村经济作出贡献的农民进行奖励,发挥好示范激励效应。二是搭建农业信息平台,充当好市场引路人,实现农民生产与市场对接,为农民提供准确、及时的生产商情,提高农产品生产市场准确性;鼓励发展优质特色农业,实现农业增产增收,提高农民收入,疏通好农业发展渠道,为顺利贷款筑牢生产屏障。
转变银行信贷观念,创新信贷服务机制,疏通信贷渠道。改变农民贷款难,关键在涉农银行确立社会大局意识,转变信贷支农无所作为观念,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大胆创新信贷管理模式:一是小额农业信贷上有新突破,建立乡、村联合审贷委员会,提高乡村干部贷款审批上的话语权,实现贷款全程公开透明,减少盲目性;同时把贷款收回率与乡、村负责人经济利益与政绩考核挂钩,增强乡村干部贷款审查责任感。二是实行贷款差别管理模式,按农户信用等级授信,在授信额度内经审贷委员会同意,简化手续,随时贷款;实行利率激励政策,对按期归还贷款的农民实行优惠利率、定期提高贷款额度,对信用差的农户实行浮动利率,削减直至取消贷款额度。三是对特色农业和农业专业公司进行重点支持,提高农业信贷规模化效益,疏通农民信贷渠道,为顺利贷款筑牢产业屏障。
转变社会支农观念,创新支农服务机制,疏通扶持渠道。破解农民贷款难题是项社会系统工程,仅靠涉农银行很难奏效,需转变全社会支农观念,从撒“胡椒面”式的盲目支农向重点产业、农户转变,从资金救济式支农向农业保险转变。一是在财政机制上创新,用活用好各种惠农政策资金,把粮食直补、退耕还林等财政补贴的一定比例用于农业生产保险,提高农民抗风险能力。二是在金融机制上创新,在县及县以下设立农业信贷银行,将县以下商业银行存款全部转入农业信贷银行,由农业信贷银行发放农民小额信贷并实行最低利率,其呆账和亏损由财政消化;建立农业政策保险机构,设立农业保险基金,将农业生产全面纳入政策保险,降低农业生产风险。三是加大社会扶农力度,鼓励社会慈善、福利机构与政府建立农民困难救助基金,对遭遇天灾人祸的农民实行救助,提高经济补偿能力,疏通扶持渠道,为顺利贷款筑牢社会屏障。(文:莫开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