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农村建设7问
1.为什么要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长期发展的方向,又是一项紧迫的现实工作任务。现在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至少有5个方面的原因:1.中国农村的基础还不稳固,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2005年中国粮食产量虽然恢复到4.84亿吨,但还不能满足需求,比历史最高水平还低近3000万吨。而耕地和水资源不足的矛盾对农业发展的制约越来越明显。因此,必须增加对农业的投资,以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科技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2.在当前工业化、城镇化加速的背景下,城乡差距呈扩大之势。2005年,中国农民人均纯收入3255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0493元,两者收入比为3.22∶1。同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与城市的差距更大,这是影响农民素质提高的重大制约因素。3.“十五”期间,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已经初步具备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条件。4.由于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收入水平低,购买力不足,客观影响了内需的扩大。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公正,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的必然要求。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特征是什么?
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思路上看,是要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进程,指导方针更明确;从背景上看,是在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农村生产力持续发展和农村经营体制日趋完善的新形势下提出的,发展起点更高;从目标上看,体现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统一的发展要求,工作布局更全;从方式上看,明确要加大国家投入,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并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扶持力度更大。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5大目标和6项主要任务是什么?
5大目标是:农村生产力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继续推进。6项主要任务是:1.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繁荣。2.着力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3.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保障农民民主权利。4.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养造就新型农民。5.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保持农村社会稳定。6.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是全面、系统、完整的,不能片面地理解为是单纯的新村庄建设。概括起来还包括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概念,也包括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
4.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5个必须坚持是什么?
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必须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农村体制机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必须坚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依靠农民辛勤劳动、国家扶持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5.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的“5要5不”是什么?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中,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
6.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5大机制是什么?
1.“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投入机制。无论是财政支出还是国家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各个金融机构贷款发放的投向,都应该逐步增加,并且形成支持农村的长效机制。2.党和政府各部门合力、协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工作机制。3.引导农民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依靠自己辛勤劳动建设自己幸福家园的激励机制。4.引导全社会力量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参与机制。5.建立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
7.如何正确处理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过程中的5个关系?
1.要正确处理发展农村经济与改善人居环境的关系。2.正确处理政府帮扶与农民自主参与的关系。3.正确处理近期改善人居环境与长期制度建设的关系。4.正确处理发展小城镇与村庄整治的关系。5.正确处理集约节约用地与统筹城乡用地的关系。
第二篇:xxx作风建设问责办法
XXX作风建设问责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全乡各级领导干部和机关、社区、村、站所工作人员的作风建设,增强执行力,提高行政效能,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根据中共XXX委员会、XXX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全乡机关、各支部、站所干部和工作人员。第三条 问责坚持严格要求、实事求是、权责统一、客观公正、惩教结合、推进工作、依法有序、有错必究、过错与责任相适应的原则。
第四条 问责是指对问责对象存在本办法所列行为,尚不构成党纪政纪处分的,依照本办法实施责任追究。
第二章 问责情形
第五条 推进工作中执行不力,不求进取、平庸无为,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问责:
(一)对中央、自治区、自治州和XXX各项政策措施以及乡党委、政府工作部署、工作安排和有关决定消极对待,执行不力的或拒不执行上级交办的工作任务的;
(二)对本单位内存在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调查研究,不认真解决的;
(三)对工作拈轻怕重、讨价还价、瞻前顾后、畏首畏尾、怕负
责任、怕担风险,影响整体工作部署和工作进度的;
(四)不负责、不尽职,不能按时完成工作任务或者完成质量不符合要求或延误工作的;
(五)工作无成效、无起色,干部群众意见较大的;
(六)其他执行不力的行为。
第六条 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问责:
(一)不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上级的指示、决定、命令,有令不行的;
(二)对上级明令禁止的行为置若罔闻,不遵守、不制止、不纠正、不查处,有禁不止的。
第七条 欺上瞒下、弄虚作假,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问责:
(一)对职责范围内的事项和群众反映的问题在处置中隐瞒真相、歪曲事实的;
(二)编报虚假数据、虚假成绩,欺骗上级和公众的;
(三)瞒报、谎报、迟报、漏报突发事件、公共安全和安全生产事故或其他重要情况的;
(四)隐瞒案件真相,歪曲案件事实,瞒案不报,压案不查的。
(五)其他欺上瞒下、弄虚作假的行为。
第八条 违反决策程序,超越权限决策,有下列行为之一,应当问责:
(一)领导班子集体或领导干部个人违规决策造成损失的;
(二)不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在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事项、干部任免、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上盲目决策,出现失误或造成损失的;
(三)违规决定采取行政措施,损害群众利益,导致群众集体上访或重复上访,或引发其他社会问题的;
(四)其他违反权限和程序决策的行为。
第九条 违反政务、居务公开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应当问责:
(一)不及时、准确公开或者隐瞒、延误应当公开的政务、居务信息的;
(二)不在规定的时间及时更新公开政务、居务信息的;
(三)违反规定公开不应当公开的政务、居务信息的;
(四)违反规定收取费用或者通过其他组织、个人以有偿服务的方式提供政务信息的;
(五)其他违反政务、居务公开规定的行为。
第十条 滥用职权、违法行政,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问责:
(一)制定、发布与法律、法规或上级政策规定相抵触的规范性文件的;
(二)强令、授意实施违法行政行为,或者不作为的;
(三)违法授权或委托其他组织或个人行使相关职权,或者不依法对受委托者行使职权的行为进行监督,产生不良后果的;
(四)利用职权向办事人员提出不合理要求,获取不正当利益的;
(五)违法增加或者变相增加办事人员义务的;
(六)其他滥用职权、违规的行为。
第十一条 实施行政执法监督检查中,有下列行为之一,应当问责:
(一)无法定依据实施检查的;
(二)未经批准或者无具体理由、事项随意实施监督检查的;
(三)推诿、拖延、拒绝履行监督检查职责的;
(四)发现违纪违规行为不制止、不纠正的;
(五)侵犯被检查对象合法权益的;
(六)其他违规实施监督检查的行为。
第十二条 办事拖拉、推诿扯皮,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问责:
(一)对职责范围内应当办理的事项,不认真履行职责,拖着不 3
办、顶着不办的;
(二)对应该及时办理的事项,敷衍塞责,推诿扯皮,久拖不决,未能在规定时限内完成,违反限时办结制的;
(三)对公开承诺的事项不兑现,违反服务承诺制的;
(四)对待办事人员态度专横、故意刁难、拖延的;
(五)由几个单位共同办理的事项,主办单位不主动牵头协调,协办单位不积极支持配合,致使工作延误的。
第十三条 铺张浪费、攀比享受,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问责:
(一)不从实际出发,违背群众意愿,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的;
(二)违反规定超标准装修办公场所或购买、更换公务用车的;
(三)借招商、考察、学习、培训等名义,变相公款旅游的;
(四)用公款进行高消费娱乐活动的;
(五)其他铺张浪费、攀比享受的行为。
第十四条 违反工作、会议纪律,有下列行为之一,应当问责:
(一)擅离工作岗位的;
(二)在工作时间上网聊天、炒股、购物、玩电脑游戏的;
(三)不遵守单位考勤制度的;
(四)不遵守会议纪律,无故缺席、迟到、早退的;
(五)其他违反工作、会议纪律的行为。
第十五条 道德行为失范,损害机关工作人员形象,有下列行为之一,应当问责:
(一)不遵守公民道德规范和公务员道德准则的;
(二)不遵守公共秩序、举止不端、言行失德的;
(三)造谣生事、搬弄是非、闹无原则纠纷,影响团结的;
(四)逞威风、耍霸道、搞特权、与民争利的;
(五)其他道德行为失范的行为。
第三章 问责方式及适用
第十六条 问责的方式:
(一)诫勉谈话;
(二)书面检查;
(三)通报批评;
(四)公开道歉;
(五)调整岗位;
(六)停职检查;
以上问责方式可以单独使用或合并使用。
第十七条 根据被问责情形的情节、损害和影响决定问责方式。
(一)情节轻微,损害和影响较小的,适用诫勉谈话、书面检查、通报批评的方式问责;
(二)情节较重,损害和影响较大的,适用责令公开道歉、调整工作岗位的方式问责;
(三)情节严重,损害和影响较大的,适用停职检查的方式问责。第十八条
有本办法第二章所列情形,并且有下列情节之一,应当从重、加重问责:
(一)一年内出现2次以上(含2次)被问责的;
(二)干扰、阻碍、弄虚作假、隐瞒事实,不配合调查的;
(三)打击、报复、威胁、陷害问责调查人员、检举人、控告人、证明人及其他有关人员的;
(四)拉拢、收买问责调查人员,采取不正当行为干预调查,影响公正实施问责的。
第十九条 有本办法第二章所列情形,并且有下列情节之一,可以从轻、减轻问责:
(一)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避免损失或者挽回影响的;
(二)积极配合问责调查,主动承担责任并及时纠正,未造成严重后果的。
第二十条 受到本办法第十四条第四项至第五项问责方式问责的,取消当年考核评优和评选各类先进的资格。
第四章 问责程序
第二十一条 有本办法第二章规定的情形,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问责:
一般干部由所在单位调查核实,副科级以上干部由乡纪委协调有关部门组成调查组进行调查核实。
第二十二条 经调查核实后,一般干部由各党支部、站所、乡机关各科室经会议研究决定问责方式,将结果上报乡纪委;科级干部由乡纪委研究,报乡党委会议讨论,决定问责方式。
问责调查一般应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情况复杂的,经批准可适当延长。
对事实清楚、社会影响较大的事件,报市纪委、组织部问责决定。第二十三条 问责决定做出后,问责机关应发出《干部问责决定书》,《干部问责决定书》应写明问责事实、问责依据、问责方式、批准机关、生效时间等。做出责令公开道歉决定的,还应当写明公开道歉的方式、范围等。被问责人的有关问责材料应及时归入其个人档案。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XXX纪委负责解释。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盐城市机关作风建设问责暂行办法
盐城市机关作风建设问责暂行办法
(2013年7月18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改进机关作风,提高工作效能,加强对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管理和监督,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市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政府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人民团体及其工作人员(以下简称工作人员)。
第三条 机关作风建设问责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由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或组织人事部门按照管理权限组织实施,必要时由市作风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直接组织实施。
问责主体在问责中主要履行下列职责:
(一)受理举报投诉;
(二)开展调查核实;
(三)作出问责决定或提出问责建议。
第四条 对工作人员实行机关作风建设问责(以下简称问责),坚持实事求是、严格要求,有违必究、错责相当,依靠群众、依法有序的原则。
第五条 工作人员受到问责,同时需要追究纪律责任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纪律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二章 问责情形
第六条 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问责:
(一)未经规范程序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出台重大决策和政策等事项;
(二)对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和领导指示要求消极抵制、拖延执行,造成工作损失的;
(三)工作不负责任,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不作为、乱作为,导致群众合法利益受损或给工作造成消极、负面影响的;
(四)对职责范围内的群众投诉、举报不受理、不办理、不反馈的;
(五)在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具体行政行为中未履行或未能正确履行职责,被判定为行政执法错案的;
(六)对本部门、本单位工作人员失察失管或包庇护短、有责不究、执纪不严,出现严重问题或产生不良影响的;
(七)不认真执行重要情况报告制度,迟报、瞒报本地本部门发生的重大事件;
(八)对管辖范围内出现重大事故、重大事件和重大案件,不及时到现场处置或处置不力、处置失当,导致事态扩大,造成重大损失或恶劣影响的;
(九)工作中弄虚作假、虚报工作业绩的;
(十)其他因履职不到位或不正确履职需要问责的情形。
第七条 工作人员在服务企业、服务群众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问责:
(一)对服务对象申请的事项,借口推诿、拖延或拒绝办理的;
(二)服务效率低下,超过审批时限,致使服务对象合法利益受损的;
(三)对待服务对象作风粗暴,造成不良影响的;
(四)对服务对象提出的合理诉求置之不理,应当告知而未告知,应当办理而未办理,损害服务对象合法利益的,或在规定时限内未予答复的;
(五)首位接受询问的工作人员,未向群众告知经办处室和经办人员,或经办处室无人时,未告知经办处室联系方式的;
(六)未一次性向群众告知申请事项的办理依据、办理程序所必备的书面材料以及能否办理、手续是否完备、材料是否齐全等事项的;
(七)按规定应当公开而未公开办事依据、标准、条件、程序、时限、纪律的;
(八)违反服务承诺,未在承诺时限内办结服务事项的;
(九)其他因服务意识不强需要问责的情形。
第八条 工作人员在遵守工作纪律方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问责:
(一)工作时间离岗脱岗或在办公场所从事与公务无关事项的;
(二)工作中不团结,不协作,搬弄是非,传播谣言,诬告或诽谤单位、组织、个人,影响单位工作和机关形象的;
(三)不遵守公职人员行为规范,不服从组织管理和工作安排的;
(四)违反禁酒规定,工作日中午饮酒的;
(五)其他违反工作纪律的行为。
第九条 工作人员在廉洁自律方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问责:
(一)用公款相互宴请、送礼,或参与高消费娱乐、健身活动和获取各种形式的俱乐部会员资格的;
(二)公车私用、违规配车、擅自驾驶公车的;
(三)借外出开会、考察等名义公款旅游的;
(四)大操大办婚丧喜庆事宜、违反规定参加非亲属婚丧喜庆活动的;
(五)突击花钱,滥发奖金、补贴和实物,用公款购买、发放各种代币购物券的;
(六)利用职务便利,接受服务或管理对象宴请、礼金、礼品及各种有价证券,或在管理和服务对象单位领取奖金、福利、补贴,违规报销费用或违规借用车辆的;
(七)其他因违反廉洁自律规定需要问责的情形。
第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对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处室主要负责人问责:
(一)本处室工作人员受到停职检查以上问责的,应对单位分管领导、处室主要负责人进行批评教育或通报批评;
(二)一年内本单位工作人员受到问责三人次(含)以上的,应对单位主要领导进行批评教育或通报批评;
(三)未按有关规定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或对有关规定和制度执行、监督不力,造成不良后果的,应对单位主要领导问责;
(四)对所发现的作风效能问题不认真查办,应当处理而未处理,或者压着不查、隐瞒不报的,应对单位主要领导问责;
(五)其他需要对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处室主要负责人进行问责的情形。
本条款所称的本单位是指本级机关单位,不含下属单位或本系统的其他单位。
第三章 问责方式
第十一条 对工作人员问责的方式:
(一)责令限期整改;
(二)诫勉谈话;
(三)责令作出书面检查;
(四)通报批评;
(五)责令公开道歉;
(六)停职检查;
(七)引咎辞职;
(八)责令辞职;
(九)免职;
(十)党内规章和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问责方式。
以上问责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合并使用。
第十二条 对应当问责的工作人员,根据其行为性质、不良影响及危害程度等因素,分别作出如下处理:
(一)情节较轻的,给予责令限期整改、诫勉谈话、责令作出书面检查、通报批评、责令公开道歉处理;
(二)情节较重的,给予停职检查处理;
(三)情节严重的,给予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处理。
第十三条 对工作人员的考核、任用、奖励、表彰,必须对其是否被问责的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一)工作人员受到问责的,当考核不得确定为优秀等次,并取消评选先进的资格;
(二)工作人员受到停职以上问责,如是后备干部身份的,取消其后备干部资格;
(三)工作人员受到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问责的,一年内不得重新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或高于原任职务的职务,可以根据工作需要以及本人一贯表现、专业特长等情况,由党委(党组)、政府(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酌情安排适当岗位或相应工作任务。
第十四条 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从重问责:
(一)拒绝改正错误的;
(二)干扰、阻碍、不配合问责调查的;
(三)弄虚作假、隐瞒事实真相、欺骗调查的;
(四)打击、报复、威胁、陷害调查人、检举人、控告人、证明人及其他有关人员的;
(五)受到问责后,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问责决定的;受到调离工作岗位或者停职检查处理后,不服从其他工作安排的;
(六)同一人一年内被问责二次(含)以上的;
(七)被主流媒体曝光,经查情况属实,造成不良影响的;
(八)党内规章和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从重问责情形。
第十五条 工作人员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从轻、减轻或免予问责:
(一)积极配合问责调查,主动承认错误并且承担责任的;
(二)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避免损失或挽回影响的;
(三)具有本办法规定应当予以问责的情形,但情节轻微,经过批评教育后改正的;
(四)党内规章和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从轻、减轻问责情形。
第四章 问责程序
第十六条 通过下列途径发现需要问责的,应当进行调查处理:
(一)在处理重大事故事件、查办案件、审计工作中或其他渠道发现需要问责的;
(二)在干部监督和其他监督检查中发现需要问责的;
(三)上级领导批示、上级机关督办或其他部门移送,经调查属实需要问责的;
(四)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投诉、控告、检举的;
(五)通过明查暗访发现的;
(六)主流媒体曝光或网络舆情引发且有证据证实的;
(七)其他应当调查的线索来源。
第十七条 问责调查,应当由两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收集证据应当符合相关规定。
问责调查一般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情况复杂的,经批准可延长15个工作日。调查结束后,应当形成调查报告,需要问责的,提出问责建议。
调查人员办理的问责事项与本人或其近亲属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的,应当回避。
第十八条 对领导干部问责,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相应的纪检监察机关或组织人事部门作出问责决定,必要时也可以由市作风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直接作出问责决定;对工作人员的问责,由其所在单位纪检监察机构或组织人事部门作出问责决定,并报经单位党委(党组)同意后实施。
对事实清楚、不需要进行问责调查的,问责决定机关可以直接作出问责决定。
作出问责决定前,应当听取被问责对象的陈述和申辩,并予以记录。对其合理意见,应当予以采纳。
第十九条 对工作人员实行问责,应当制作《问责决定书》。由问责决定机关在5个工作日内送达问责对象本人及其所在单位。
《问责决定书》应当写明被问责对象基本情况、问责事由、问责依据、问责方式、决定机关、生效时间、当事人的申诉期限及受理机关等。
作出责令道歉决定的,应当在《问责决定书》中写明道歉的方式、范围等;受到停职检查以上问责的,其《问责决定书》等问责资料要归入个人档案。
第二十条 问责决定应当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开或被问责对象所在单位公布。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实名投诉、控告、检举的,问责决定机关应当书面向其告知处理结果。
第二十一条 对经本市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选举或决定任命的人员实行问责,按照有关法律规定程序办理。
第二十二条 被问责对象对问责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问责决定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问责决定机关提出书面申诉。问责决定机关接到书面申诉后,应当在30个工作日内作出申诉处理决定。申诉处理决定应当以书面形式告知申诉人。
申诉期间不停止问责决定的执行。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法律、法规授权或行政机关依法委托,具有公共事务管理或公共服务职能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参照本办法执行。
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南新区和省属驻盐单位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由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监察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全县新农村建实施方案
全县新农村建实施方案
为加快推进全县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按照省、市新农村办总体部署和《庄浪县“十二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结合县情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以村镇规划为龙头,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为依托,以改善村容村貌为突破口,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努力发展农村公共社会事业,持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统筹推进农村各项事业,全力构建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通过以点带线,轴线结合,连片开发,在3-5年时间内,县内四条主要交通出口沿线村全部实现新农村化。
二、基本原则
1、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充分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立足区域性差异和乡村实际,按照产业开发型、项目带动型、生态移民型、商贸经营型、三清五改型等模式有重点地稳步推进。
2、突出重点、提高效益。坚持从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紧
迫的实际问题入手,区分轻重缓急,突出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口素质和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等重点,努力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好的形式和办法,提高建设实效。
3、量力而行,务求实效。制定目标、任务和措施时,既严格标准,又切实可行,不盲目攀比,不增加农民负担,不搞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要正确处理阶段性目标和长远目标的关系,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切忌急功近利。要求实务真,真抓实干,务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坚持实事求是,民主商议,不搞强迫命令。
4、政府主导,农民主体。政府要强力推动,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创造条件,搞好服务,组织和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参与。要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实现村民自治,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农民愿意不愿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作为衡量开展工作的主要标准。
三、目标任务
20XX年,新开建水洛镇新兴村、南湖镇石峡村和陈庄村、朱店镇东街村、万泉镇霍李村、韩店镇东门村、岳堡乡崔家村、赵墩乡王堡村、柳梁乡陈山村、卧龙乡魏湾村和刘罗村、大庄乡刘沟村和丁山村、阳川乡刘湾村、良邑乡良邑村和何柳村、通化乡通边村和新庄村、永宁乡河湾村和老庄村、郑河乡具峡村、南坪乡寺门村和王沟村、盘安乡王宫村和焦湾村等25个新建村,全面建成水洛镇徐碾村、朱店镇吴沟村、万泉镇崔坪村、韩店镇聂坪村、岳堡乡岳堡村、杨河乡逯岔村和马寺村、赵墩乡赵墩村、柳梁乡柳渠村、阳川乡苟岔村、郑河乡郑河村等11个续建村。
通过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36个示范村基本达到“三有四好五提高”。“三有”即有一个支撑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有一个战斗力较强的领导班子,有一个健全的管理机制。“四好”即环境卫生好,家庭邻里关系好,民主管理好,社会治安好。“五提高”即提高农民收入,人均纯收入年增幅在21.5%左右;提高通信覆盖面,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85%以上;电话入户率达到85%以上;提高农民素质,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或产业工人;提高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建有卫生室、文化室、老年活动室、购物中心及体育活动场所;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村风民风明显好转。
四、工作重点
(一)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
围绕全县果品、洋芋、畜牧、劳务四大产业发展规划,坚持效益和规模并重,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努力兴办龙头企业,扩大产业基地,带动种养大户,发展新经济组织,促进四大产业上规模、上水平。一是积极扶持引导龙头企业建设。发挥“庄薯”品牌效应,加大银海、宏达淀粉企业的环保技改和达产达标力度,新建千吨贮藏库1座,产能2万吨以上的精淀粉企业1户,逐步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路子,带动洋芋产业快速发展;进一步延伸果品产业链条,新建县果箱厂和3处贮量在5000吨以上的气调果库;建成以关山和中北部乡镇为主的良种肉牛生产基地,发展千头养牛村8个、万头养牛乡2个,通过联户入股和招商引资,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18处,开建10万头生猪屠宰和全价饲料2户龙头企业,示范、辐射、带动全县畜牧业向规模化、效益化发展。二是扩大产业基地规模。全县建成产业基地面积33万亩,其中洋芋产业基地26万亩(种薯基地3万亩);果品产业新植果园5万亩,稳步扩大基地面积,加强标准化管理,提高果品质量;畜牧产业新增优质牧草2万亩,在柳梁陈山等8乡10村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新增养牛户600户;劳务产业依托“梯田人”劳务品牌,继续实施“万名青年务工人员南下就业工程”,加强与发达地区知名企业的劳务合作,新建劳务基地50处,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努力促进劳务输出由体力型向技能型、分散输出向有组织输出转变,力争全年输出劳务工10万人(次),劳务收入突破6亿元,争创全国劳务经济示范县。同时,大力推广农业实用科技,实施好小麦良种补贴项目,积极引进高产、优质、高效优良作物品种,提高粮食单产,确保全县粮食总产稳中有增。(二)认真实施农业基础设施项目,进一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把改善农村基础条件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整合水利、交通、生态移民、农村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增强新农村建设后劲。一是水利建设。开建庄浪河川人饮工程,解决4乡镇、19村、4180户2万人的饮水困难;实施金锁灌区维修工程,维修渠道3.36公里,新增灌溉面积1200亩,恢复灌溉面积3300亩。二是道路建设。改造铺油郑河下寨至韩店东门、朱店桥至石门口至谢家等乡村道路28公里。三是移民搬迁。建成7处移民安置区,搬迁安置群众2084人。四是生态能源建设。继续抓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完成荒山造林2万亩、天保工程5000亩、三北四期工程8000亩,绿化乡村道路180公里;新建淤地坝6座,建成各类小型拦蓄工程20处,新修梯田6000亩,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8平方公里、重点流域治理及封禁治理12.5平方公里;认真实施沼气国债项目,发展农村清洁能源。(三)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科技等社会事业,不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进一步优化学校布局,启动村卫生室建设项目,改善农村教育卫生基础条件;完善农村文化体育设施,建成87个“农家书屋”。新建南湖中心敬老院,不断扩大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争取将我县列入全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积极开展扶贫济困活动,尽最大努力解决好农村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四)加大支农服务力度,为新农村建设增添发展动力。
全面落实粮食直补、退耕还林、“两免一补”等强农惠农政策,推行惠农财政补贴资金支付方式改革,对各类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采取“一册明、一折统”发放管理模式,切实保护群众利益,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大科普宣传和科技推广力度,落实科技特派员制度,积极引导和鼓励科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领办经济实体,切实提高科技服务农业生产的能力。积极筹措支农资金,加强农产品促销,建好“绿色通道”,管好生产资料市场,加大生资打假力度,保护群众利益。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深入开展政务、村务公开,积极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五)推进村容村貌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按照总体规划,结合各村实际,对村容村貌实施“四清四化”(四清即清垃圾、清沟渠、清路障、清破旧房;四化即硬化、绿化、美化、净化)工程,重点是对堵塞道路的厕所、猪牛圈和废弃房屋逐一进行清理。积极推行垃圾分类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后还田。探索建立轮流值日、聘请保洁员、有偿服务、推选专人负责等制度,加强对垃圾的管理,从根本上改善村容村貌和农村环境卫生。组织群众对道路沟渠进行彻底清理,保证沟渠畅通。搞好房屋整修,重点抓好破旧房屋翻修,整治改造农户面貌,使农村道路、庭院整洁,室内干净卫生,柴草、杂物堆放整齐,居民生活井然有序。(六)倡导健康文明新风,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成立新农村管委会、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协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建立健全以《村规民约》为重点的各项规章制度,使村民有章可循,照章办事,树立文明新风。加强人口素质建设,有组织、有计划、分期分批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深入开展农村形势和政策教育,认真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大力倡导尊老爱幼、计划生育、邻里和睦、见义勇为、扶贫济困的文明新风,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培养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开展和谐家庭、和谐村组以及“十星级文明户”、“文明村组”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农村的文明程度和农民的整体素质。(七)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完善村民治理机制。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阵地建设,改善农村党组织和村委会办公条件,搞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加大政策理论、法律法规和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增强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能力。加大对软弱涣散基层组织的整顿力度,切实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不断提高基层干部服务群众、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水平。按照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的要求,从农村致富带头人、退伍军人、回乡青年、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选拔村组干部,努力培养事业心强、能干事、公道正派的带头人。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健全“党员经常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完善“一事一议”和村务公开等制度,引导农民自觉地参与村民自治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依法有效行使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不断激发广大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妥善处理农村各种矛盾,建设平安乡村,创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八)高标准建设示范村,为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样板。
按照抓点示范、以点促面、整体推进的思路,对年内开建的36个示范村,逐村落实村庄建设规划、具体建设内容、整合到村的项目、帮建单位与帮建措施,为全县新农村建设创造典型,探索路子。全县36个示范村年内共规划新建住宅540户4.8万平方米,建成“一池三改”沼气示范户2400户,“村村通”工程1000户,发展养牛户600户,建成生猪养殖小区1处,示范推广种植良种小麦1100亩、全膜洋芋1.2万亩、全膜玉米2.3万亩,间作蔬菜和药材1400亩,种植优质牧草2400亩,栽植绿化树3.7万株,有组织输出劳务工2100人,拆除违章建筑5100平方米,新修维修道路11条39.5公里,硬化巷道252条29.3公里,修建排洪渠2.1万米,配套桥涵1座,新建村文化活动中心36处,建成文化宣传墙1.2万平方米。五、保证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农村工作的核心内容,对确定的新农村示范村,集中领导力量,实行包抓包建。包乡(镇)县级领导,要把示范村牢牢抓在手上,经常深入乡村调研、督查,协调解决问题;乡镇党政一把手每人要包抓一个示范村,具体落实建设任务。要通过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为示范村建设提供组织保证。要加强思想发动和宣传动员,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各种宣传工具,及时宣传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好思路、好经验、好典型,拓宽农民反映意见及建议的渠道,在全县上下形成抓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气氛。
2、整合项目资金,健全投入机制。坚持“农民自筹为主、政府引导为辅、社会力量参与”的新农村建设投入机制,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国家投入主要用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房屋改造、室内设施建设等投入由农户承担。要在稳定现有各项农业投入的基础上,确保新增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向新农村建设倾斜,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扩大公共财政向农村的覆盖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县直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上级政策、使用好上级投入资金,积极向上争取支持。有效整合农村公路、扶贫开发、安全饮水、农村能源、以工代赈等项目资金,集中支持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统筹考虑重大项目安排,拓宽投资建设思路,积极探索土地资产运作、个人资本参与、企业投资经营、业主承包开发、共同投资管理等办法,吸纳社会资金参与新农村建设。鼓励引导社会资本特别是工商资本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动全社会力量扶农助农兴农,逐步形成在政府带动下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村基础设施、社会公共事业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和多元化投融资机制。
3、强化部门职能,形成建设合力。各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分项目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建设、国土部门负责各示范村建设规划,并提供各种风格的民宅设计方案;交通部门负责示范村公路勘察设计和建设技术指导,向上争取乡村公路建设项目;卫生、能源部门负责搞好环境整治、改水改厕和沼气池建设;水利部门负责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以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规划设计和技术服务;林业部门负责制定示范村绿化总体规划、自然村庭院绿化、道路绿化规划及相关技术指导工作;电力、电信、广电部门负责做好通电、通信息、通广播电视工作。其它部门也要根据职能,及时提供各种服务和帮助,搞好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
4、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建立民主管理机制。通过各种途径发动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使农民自觉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要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应当经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大会讨论通过,需要农民出资出劳的,必须按农村税费改革后村内公益事业筹资筹劳的有关规定,办理批准和备案手续。坚持村务公开制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注重发挥农村“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党员、老教师、老模范)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使他们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要积极探索组建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各种农村社区服务组织,具体负责各项工程的实施和监督管理,逐步在新农村建设中形成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长效机制。
5、严格目标考核,促进任务落实。、县政府将新农村建设列入全县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制定具体的考核指标和验收办法进行单项考核。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严格的责任落实制度,把各项建设任务分解到人,把工作责任靠实到人,形成一级对一级负责、逐级狠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确保按期完成建设任务。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督促检查和工作调度,及时掌握、通报各示范村建设进展情况。对完成建设任务的村镇,坚持建成一个,验收一个,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健康有序进行。
第五篇: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摘要:为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的精神,各地都在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但是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日益成为制约新农村发展的瓶颈。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要重视这些问题,并对这些问题给予一定的解决办法,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关键词:新农村的建设,意识,资金,现代化,污染,创新,机制,政府,可持续发展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后,各地积极贯彻落实党的精神,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 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情况
目前,中国的农村改革已经取得重要进展:一是确立了农户的生产经营主体地位,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初步形成;二是废除了统购统销制度,发育了农产品流通体系和农村市场体系;三是破除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开始发挥基础性作用;四是终结了农业封闭半封闭状态,农业对外开放日益扩大;五是废除了农民公社体制,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制度逐步推行;六是实行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初步打破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
二 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可以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但是也要看到,在新农村建设中,一些领导人没有认识清楚新农村建设的一系列问题,从而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主要是:有的地方领导人认识不够全面,把新农村建设简单地等同于村庄建设、新房建设;有的地方领导人急于求成,脱离农村实际,超越发展水平,把新农村建设作为短期工作目标来要求和部署;也有的地方领导人存在着畏难观望情绪和“等靠要”思想。同时,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一些问题也普遍存在,如资金问题、农民意识问题、现代化带来的环境问题、产业化推进难问题等。
(一)一些地方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存在偏差
现在,有的地方领导人为了能够“彰显”自己的“功绩”,只注意一些表面的问题,将新农村建设等同于建设新房子那么简单,他们只重硬件建设轻生产发展,以为修了几条村路,盖了几幢新房,清理了房前屋后的垃圾就是新农村建设,忽略了生产发展和乡风文明建设。使得农村“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虽然表面很风光,但是却负债累累。农民的生活水平甚至不如以前,农民都怨声载道,使得新农村非常空洞,甚至有的人说“建设新农村好几年,建好回到解放前”。
(二)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存在急于求成脱离实际倾向
有的地方领导人为了使得自己的村子能够居于人上,不顾农村实际,急于求
成。比如有的农村建设公路,路基坎坷不平,高低相差很大,达不到施工质量要求,但是为了早日完成,施工人员照样施工,使道路质量存在很大隐患。同样在建设新农村时,就是因为领导人为了早日完成上面的指示,不断施加压力,使得大多数的工程都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三)资金问题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众所周知,新农村建设是一个艰巨和长期的任务,涉及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村容村貌、民主管理等各个方面。而要抓好各项工作最关键的是要有资金保障。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在农村,但自实行税费改革后,村里无收入来源,想办好一件事很难很难。
1.政府投入资金仍然有限
尤其是相比中央财政,地方支农资金明显存在支农基金占财政总支出比例偏低和支农资金结构不合理问题。突出表现为“有钱养兵,无钱打仗”。在地方财政支农总盘子中,大部分属人头费和事业费。
2.资金来源渠道仍然狭窄
由于国家扶持有限,农村信用社的支持重点放在生产资金方面农民自身并不富裕,自筹资金存在很大的困难。虽然有的农村企业家选择在家乡兴办工厂,资助新农村建设,但是这些资金对于需大量投资的新农村建设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3.金融资金民用资金介入不够
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除信用社外的金融机构以及民用基金几乎没有参与。即使有的民用机构资助一部分,但是这种情况还是很少的。以致农村基本的设施建设都举步维艰。
(四)农民的主体意识不到位
现在,农村普遍存在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国家、各级党委政府和党员干部的事,与农民自己的切身利益关系不大。包括相当一部分基层干部,在认识上也存在着很大的误区,以致造成在争取政府拨付资金时积极,自己出资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不高。例如,在修建乡村的公路时,本来时由各家各户出资修建,但是由于农民的主体意识不够,认为这是国家的事,不应该由他们出钱,所以都“你推我,我推你”,都不愿出那份钱,最后可能连公路都修不成。
(五)农业产业化推进难
由于受传统观念和区域位置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对主导产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壮大产业规模形成了阻碍。现行分散的土地经营,土地流转中,尊重农民的自主经营权与产业发展区域化这两者之间形成了矛盾,“一村一品”、“一乡一品”受到局限,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机遇与空间相对小,农村经济发展缓慢,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拉越大。与之同时带来的问题就是农民收入增长的缓慢。加之种子、化肥、饲料等主要农资直线上涨,增加了农民现金支出。现在多数农民仅限于在承包的土地上作业,产业单一,大量富余的劳动力找不到就业门路,尤其是中老年劳动力就业更加困难。
1.产业化发展水平低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阶段,农业面临三争的水平:农业争效,农民争收,农产品争强。这都为农业产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农业产业化经营覆盖面低,不到全国的三分之一,农产品的价格也处于低水平。所以农业产业
化基本处于刚开始的阶段,没有什么新的发展。
2.龙头企业规模小
在全国的农业龙头企业中,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企业所占比例不到5%,销售收入百亿元以上更屈指可数了。在农业的产业化过程中,龙头企业的带动力量事巨大的,但是由于龙头企业少,甚至农村的企业也不断向外转移,所以农业的产业化进程停滞不前。
3.市场竞争力不强
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开发农产品新产品的动力,其开发农产品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市场经济力。但我国开发品种仅100多个,仅为美国的三分之一,农业装备水平也偏低。农业产业化发展带来的新产品开发可以说事是极少数的,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我国的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强。
4.利益连接机制不完善
利益连接机制是产业化经营的机制,龙头企业和农户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是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实际行动。但是由于龙头企业少以及农民主体意识不到位等诸多原因,利益连接机制的不完善成为了农业的产业化面临的一大难题。
5.扶持政策不到位
由于新农村的建设仍要依靠农村的民用工业以及一些龙头企业,所以,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留住这些企业是必要的,但是仍然需要一定的优惠政策来留住他们。而在建设过程中,给企业退税等优惠政策做得并不到位,导致企业流失,农村也失去了资金的支持。
(六)现代化带来的环境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工业化程度低、人口密度小、环境容量较为富余,我国农村的环境问题并不显著。近年来,我国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农村污染问题却越来越严重,在工业化、城镇化程度较高的东部发达地区的农村尤为突出。各种污染不仅影响了数亿农村人口的生活,而且威胁到他们的健康,甚至通过水、大气污染和视频污染等渠道最终影响到城市人口。根据近十年来的全国环境统计报告,可将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污染问题总结为以下三类:
首先是现代化农业生产造成的各类污染。
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的开发已经接近极限,化肥、农药的使用成为提高土地生产水平的重要途径,而我国也已经成为世界上使用化肥、农药数量最大的国家。化肥利用率低、流失率高,不仅导致农田土壤污染,还通过农田径流造成了对水体的有机污染、富营养化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和空气污染。
其次是由于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滞后产生的生活垃圾的污染。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规模迅速扩大。但在“新镇、新村、新房”建设中,规划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普遍未能跟上:大部分城镇只重视编制城镇总体建设规划,忽视了与土地、环境、产业发展等规划的有机联系,规划之间缺位或不协调,农村聚居点则缺少规划,使城镇和农村聚居点或者沿公路发展,形成马路和带状集镇,或者与工业区混杂。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生活污染物则因为基础设施和管制的缺失一般直接排入周边环境中,造成严重的“脏乱差”现象。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较快的地区,这种基础设施建设
和管理落后于经济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现象并没有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而改善,其对人群健康的威胁在与日俱增。
第三是乡镇企业布局不当,对产生的工业污染的治理仍不够。
农村工业化是中国改革开放20年间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受乡村自然经济的深刻影响,这种工业化实际上是一种以低技术含量的粗放经营为特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反积聚效应的工业化。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不仅造成污染治理困难,还导致污染危害直接。目前,我国乡镇企业废水COD和固体废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占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50%以上,而且乡镇企业布局不合理,污染物处理率也显著低于工业污染物平均处理率。
三 对于新农村存在问题的建议解决办法
(一)更新发展理念
1.全面创新发展理念,高起点抓好村庄发展规划
按照高标准、高起点、有特色、功能全的要求科学布局,坚持“一村一图”、“一村一景”;充分体现科学性、实用性、超前性,有利于生产发展,有利于人居环境的改善;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筹规划道路交通、水利电力、商贸通讯、教育卫生、文体休闲等公共设施。通过新农村建设,使农民住上整洁房、喝上清洁水、走上平坦路。
2.典型引路,抓好样板点建设
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大资金投入,加大办点示范工作力度,着重抓好一批产业带动型、村容整治型示范样板。“十一五”期间,主要抓好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新农村建设,分步实施村庄建设规划,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全面提高。
3.坚持科学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
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切实抓好农业科技创新、良种培育、农产品精深加工,引进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抓住农业特色品牌和农产品市场这两个促进生产发展的关键,提速发展农村轻工业和第三产业,充分利用和开发资源,发展田园观光农业、生态、旅游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性发展。
(二)创新发展机制
1.抓好龙头的带动性,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要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方针,切实抓好“一村一品”建设。坚持不断调优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发展链条,提高科技含量,实现产业经营上规模、上档次,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增强经济效益,使龙头企业的竞争力不断提高。要做好经营机制创新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两篇文章,采用“公司+农户+基地”的经营方式,积极引导农民以土地、劳务等生产资料入股,与企业形成风险共担、互利双赢的经营机制。
2.整合资源投入,不断增强农村经济的造血功能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靠政策保障,二靠科学指导,三靠投入支撑。因此,必须整合人才、科技、资金等发展要素的资源投入。特别要充分整合财政支农、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等方面的资金投入方向,向新农村建设项目倾斜,突出投入重点,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效益,为农业产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促进农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3.夯实基础,为农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一方面要扎实抓好农村道路交通、水利电力、广播电视、通信商贸等基础设施建设。当务之急是要切实解决农村交通“瓶颈”制约,彻底改变农村通路不通车的现状,加快通达通畅工程建设,提速发展乡村交通事业。另一方面,要加强投入,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科技,抓好农业实用技术和劳动者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素质。重点抓好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和新品种的推广,为农村培训人才。
(三)加大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力度
我国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差异大,资源多样性表现出生产优势的多元化。因此要充分利用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成果,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培育优势产业,引导农民转向高价值、市场前景好的农产品生产,提高农民收入和就业水平,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政策指导上要促进异地农产品的消费和相互交流,大力提倡农民消费异地农产品,减少自给农产品的比重,彻底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结构。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新突破为基本构架,调整农业区域结构,发展地区优势产业。
(四)加大龙头企业建设力度,增加新农村建设自主资金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龙头企业是关键。
龙头企业在开拓农产品市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小城镇建设以及发展地方经济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我国目前的龙头企业在企业势力、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自我保护等方面与国外企业相比有较大差距。加入WTO后,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龙头企业首先应该把市场放在首位,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是决定市场营销的一个主要因素。在营销手段和营销方式上,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建立和完善市场预测系统,搞好产销衔接,提高企业营销效率。其次,大力提高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强大动力,企业要加强与科研院所及推广机构的合作,走农科教相结合和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有条件的龙头企业要组建自己的研究开发机构,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逐步发展成为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能力强的农业企业集团。要加快技术推广步伐,围绕主导产品,广泛采用先进技术,把技术送到千家万户,加强对农户的技术指导和农业生产的标准化的宣传。再次,要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企业文化核心是“诚信”,龙头企业要始终把诚信放在突出位置,对农民负责、对消费者负责,培养高素质的企业家和职工队伍。最后,利用资本市场,壮大龙头企业规模。我国龙头企业不仅普遍规模偏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技术含量不高、管理落后,而且在规模扩张、市场开拓、技术创新、资产整合等诸多方面困难重重。培育、发展和利用资本市场,提高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是促进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五)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
1.加强经济立法,建立健全法律保障体系
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迫切要求调整和完善农业政策法规体系,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农业法律法规,特别是把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纳入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可以为新农村的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积极促进科技成果向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转化
政府可以通过发育和完善科技成果市场,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与科技工作
者进行科技成果交易提供场所;组织科技工作者深入农业产业化经营第一线,或组织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参观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帮助双方建立联系;还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或电视等现代化媒体,向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展示和介绍最新的科技成果。
4.发挥好协调、调控、监督、检查的服务职能
新农村的发展与建设涉及农业、商业、轻工、计划、财政、金融、工商、税收等多个方面。因此,政府应加强综合服务职能和协调职能,按照新农村发展的要求,消除旧体制障碍,弱化部门壁垒和管理职责,打破行业界限和条块分割,逐步走向管理的一体化。
政府各部门之间要密切配合,协调解决项目审批、工商登记、征用土地、产品购销、交通运输、税收等方面的问题。政府应该通过建立完整的质量标准、检验检测体系、信息体系,为企业和公众服务。质量技术标准由国家来制定,地方政府要按照国家标准,对企业和产品进行检查监督。要引导龙头企业执行国家农产品质量标准,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实施标准化生产。加大执法力度,对龙头企业的产品定期抽检,对产品不合格的企业要限期整改,杜绝无标生产和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保护消费者利益。
(六)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农村建设道路
大力倡导并普及绿色消费理念,形成绿色消费需求。按照绿色产品生产的标准,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等全过程进行控制,减少污染源;对资源循环利用,提高利用率。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要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优化结构,使产业的选择与区域的资源环境相协调。让绿色带出产业、带出发展、带出经济,更快、更强的发展农村经济。让新农村的建设更好的推进农村城镇化,构建以人为本的生存环境。
在新农村建设时,我们一定要切实解决以上问题,并从农民,从农村的实际出发,一切做到以人为本,以实际为出发点,这样才能早日达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宋洪远、赵长保、张海阳《关于深化农村改革问题的思考与建议》(《经济
要参》2008年10月12日出版2008年第62期总第1792期)
【2】 《毛泽东文集》第1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 贺雪峰《论乡村社会的秩序均衡》 云南社会科学 1999年版
【4】 白书祥《关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考》(《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
报》2003年2月)
【5】 谷素华《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及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商业时代》代
2007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