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抓点设问,启发思维
抓点设问,启发思维
提问,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教学艺术,更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认为:“提问是老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巧设问题情景,才能引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那么,如何巧设问题情景呢?在我数年的教学生涯中,认为应该抓住教材中的七个“点”来设计问题。
一、空白点
艺术家的创作手法都讲究“留白”,即在艺术作品中有意不透彻地表现创作意图,而留下一些空白让人们通过想象去填补,以达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教学中,教师应抓住这些空白之处精心设计问题,通过启发想象去填补空白。如教《为了五美元的礼物》这篇课文,可抓住文中词句“……吗?……呢!”设计两个问题让学生讨论:一是这里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二是“……吗”、“……呢”各表现了鲁本怎样的思想情感的变化?这样,学生通过想象,加深了对语言文字内涵的理解,丰富了感性认识,产生了情感体验,发展了形象思维。
二、矛盾点
矛盾是思维的“催化剂”。根据课文的矛盾点设计问题,形成一种认知冲突,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课文的矛盾点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阅读材料本身的“矛盾”。有的课文的语言文字表达看起来似乎“自相矛盾”,实际上这却是作者的匠心所在。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中的题目本身就是一对矛盾,让学生带着矛盾的心理去学习课文,深入理解父亲和母亲对他的作品产生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作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及作者从这两种评价中领悟到的东西——爱。,一类是阅读材料与学生已有知识、生活经验的“矛盾”。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写小女孩抽出一根火柴:“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多么温暖、多么光亮的火焰啊……”学生会困惑不解:一根小小的火柴发出的光和热,真有那么温暖、那么光亮吗?小女孩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教师由此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矛盾,想原因,找答案,明好处,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三、精彩点
不少课文,尤其是文学性较强的课文,作者在描景状物、记人写事等方面往往有很多生花妙笔,具有很高的艺术魅力和欣赏价值。教师根据课文描写的这些精彩之处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精读细析,仔细品味,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四、突破点
就语文教学来说,“最佳突破点”一般是课文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语言现象,这些语言现象又常常是教学的重点或难点,有的还具有明显的导读作用,可以用它做教学的“突破点”。
五、课题题眼。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透过“眼睛”深入到课文的“内脏”。作为课题的中心词──题眼,向我们提示了课文的阅读要求。如《花边饺子里的爱》一文,课题的题眼是“爱”,文中的二、六、七、八这四个自然段则告诉了我们“爱”的含义。因此,我们可以设计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课题的题眼是什么?课文中哪些自然段告诉了我们“爱”的含义。
第二篇:精心设问启迪思维
精心设问启迪思维
提问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有:(1)启迪思维,落实双基,提问,能揭露矛盾,引起认知冲突,把各种层次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参与学习过程。在落实双基的同时培养能力,开发智力。(2)反馈信息,实现调控。通过提问获取反馈信息,检查教学效果。及时调整修改原先的教案,使之符合课堂教学的实际状况。(3)活跃气氛,激发兴趣。当学生听课疲劳、注意力分散时,巧妙的提问,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无意注意转入有意注意,继续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怎样设计数学课堂提问才能充分发挥以上作用呢?下面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摸清思路,通盘考虑数学教学实质上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成功的数学教学,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通过对学生思维活动的指导与调控,达到编者、教者、学生三个思路的和谐统一。因此我们在设计课堂提问时,首先要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学生的思路从哪里开始,向何处发展,在哪里可能受阻,应设计哪些问题打开学生的思路,指明思维的方向。如教学“整除”的意义时,由于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往往对整除的意义理解不深、掌握不住,容易对除尽与整除这两个概念产生混淆。一位教师先让学生口算,然后设计了一组问题引导学生对三组口算题进行分析、比较。①15÷3=5 24÷2=12②6÷5=1.2 2.4÷0.8=3③9÷7=1„„2 33÷6=5„„3(1)第①组的被除数、除数、商各是什么数?第②组与第①组有什么不同?第③组与第①组有什么不同?(2)哪些算式的被除数能被除数除尽?哪些算式的被除数能被除数整除?在此基础上初步归纳出整除的意义:像第①组这样,数)a除以数b(a、b均为整数),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在学生初步理解了整除的意义后,紧接着教师又巧妙提出两个问题:“a能被b整除必须具备哪两个条件?”“整除可以说成除尽吗?除尽能说成整除吗?”让学生展开积极的思考、讨论,从正反两个方面弄清整除和除尽的种属关系:除尽包括整除,整除是除尽的一种特殊情况。正因为这位教师摸清了学生的思路,精心设计提问,由易到难,步步深入,才使学生对整除、除尽这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理解得比较深刻。摸清思路,要对好、中、差三种学生的思路心中有数。一个问题三种水平学生会怎么回答,事先都要有个估计,否则就不能很好地根据课堂上出现的情况因势利导。在摸清学生思路的基础上,教师对一节课的发问要通盘考虑,想问哪些问题,哪几个问题最值得问,要认真进行筛眩需要问的问题,先问什么后问什么,应做到由浅入深,环环相扣。
二、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提问切忌繁琐零碎,面面俱到。要抓住教材中的重点、关键,设计富有思考性的问题,帮助学生掌握关键,突破难点。如义务教材六年制第三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认识除法的含义,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教学的关键是通过实际分物帮助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在教学平均分概念时,一位教师让两名学生到讲台前演示:把6支铅笔分给两个人,看看有几种不同的结果。①一人得1支,另一人得5支;②一人得2支,另一人得4支;③两人各得3支。接着边板书三种结果,边提出一个问题:“第③种结果与前两种结果有什么不同?”这一问问在关键,突出重点。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第③种每人分得的铅笔支数同样多,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叫做“平均分”。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了“平均分”的概念,不仅为学习例1扫除了思维障碍,而且为学习例2,进一步感知除法的含义奠定了基础。
三、明确具体,深浅适宜提问要明确具体。如果含糊不清,使学生感到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就会使学生头脑中的“疑问”变成“疑团”。如教学通用教材六年制第九册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时,一位教师先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硬纸板,启发学生拼成平行四边形,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实践边演示拼的过程,边提出了如下一组问题让学生观察、思考。①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是梯形的什么?②它的高就是梯形的什么?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与梯形面积有什么关系?由于问题提得明确具体,学生按照问题指引的方向,各抒己见很快形成了一 致的意见: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梯形上、下底的和;高就是梯形的高;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正好是原梯形面积的2倍。从而得出梯形面积公式:(上底十下底)×高÷2。提问还要深浅适宜。问题深了,超出了学生知识和智力的限度,思考再三也想不出来,学习积极性会受到挫伤;问题浅了,如“对不对”“行不行”“好不好”之类不讲实效的问题,除了使课堂上显得表面热热闹闹以外,毫无益处。
四、循循善诱,及时调节 提问时要注意创设提问的情境,也就是学生想问还没有问出来,想说而又不知道该怎么说的那种“愤”、“悱”情境。要注意因材施教,难度较大的可让优生答,稍容易的让基础差的学生答,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对回答有创见的要及时给予表扬,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循循善诱的同时,还要十分重视根据提问中获取的反馈信息及时调节。如教学通用教材六年制第十一册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例2:“苍海号捕鱼船五月份捕鱼2400吨,六月份比五月份多捕了1/4,六月份捕鱼多少吨?”在学生较好地掌握一种解法后,我们便可提出“能不能用另一种方法来解呢?”当学生想出第二种解法的列式后,我们通过提问,让学生说出算式的意义和解题思路;当全体学生都掌握了第二种解法,我们可以再一次提高要求,不仅把例2的第二个条件改成“六月份比五月份少捕1/6”,让学生独立完成,还要学生说出改后的题目在思路上和例2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引导学生向着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发展,利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当学生的回答出现“卡壳”、思路受阻时,我们可采用变换提问角度的方法进行调节。或者将稍难的问题进行分解,降低难度,来打开学生的思路。有时学生答错了,并不是完全不会,而是由于考虑不周或心情紧张造成的,可用针对性强的例子“点”一下,让学生自己“领悟”,发现问题自行纠正。
五、锤炼语言,准确生动我们要十分注意锤炼自己的语言,使发问的语言准确、生动、简练;发问的声音高低和谐动听,节奏快慢得当,把字字句句送入学生的耳中,做到声入心通。因为教师的语言直接影响着提问的效果和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要准确,不能出现科学性错误、如在解答应用题时,学生忘了在计算结果上写单位名称。有位老师发问时说,“我们能不能把名数丢了?”这样就把单位名称和名数混为一谈,看上去是在纠正学生的错误,而实际上不知不觉地又给了学生另一个错误的概念。所以我们一定要在语言的表达上下功夫,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能受到良好的数学语言熏陶。、(江苏詹明道)“"注意解题的整体思维”“注意解题的整体思维初学代数的同学,往往对解一些貌似繁杂的题目感到困难,究其原因,是因为缺少整体思维意识,若能巧妙地运用整体思维方式解题,便会提高解题技能。下面举三个例子,重在分析,解法从略。例1计算(-0.02 3×96/13-4)1994×|0.125-1/8|+36×1/4-9/0.01×1/7)1995分析:按一般运算顺序,必须先算(-0.02 3×96/13-4)1994,这很麻烦,若能从整体出发,0.125-1/8|和36×1/4-9的值分别等于零。因此,原式的计算结果是零。例2已知y+b=k(x+a),当x=3时y=5;当x=2时y=2,求x表示Y的关系式。分析,直接求k、a、b的值是困难的,可先将已知式变形为y=kx+(ka-b)把ka-b当作整体,用已知条件 5=3k+(ka-b),k=3,换得 2=2k+(ka-b),解出ka-b=-4也就是所求关系式为y=3x-4.例3已知x+y=1/2①,x 2+y 2=1/3②。试求8(x4y+xy4)的值。分析:(x 4y+xy 4)=8xy(x 3+y 3)=8xy(x+y)(x 2-xy+y2),y是关键,由①两边平方得(x+y)2=x 2+y 2+2xy=1/3+2xy=1/4.即xy=-1/24③,将①、②、③整体代入所求式子,便可得出结果-1/16.(江苏陈洪顺)”“注意数学教学中的“适度””"注意数学教学中的“适度”在数学教学中常会遇到这种现象:对教学难点老是害怕学生听不懂,反复地、不厌其烦地讲解、示范,效果反倒不好。而如果将这一问题放给学生去讨论,自己去理解,教师适度点拨,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合理把握“适度”。
一、讲解过程中的适应教学中如何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呢?如果教师对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练习题都与学生守在一起的话,会使学生心理上产生一种依赖感,被动感。这种消极心里的产生不利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要正确处理好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讲解适度,就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如义务教材第三册有这样一个例题:“小华做了24个信封,平均分给8个同学,——?”选一个合适的问题,画上线,再解答。1.每个同学做了几个?2.可以分给几个同学?3.每个同学分得几个?一般做法是:把三个问题一一分析给学生听,然后带领学生选择好哪一个问题,集体列式解答。我在讲这个例题时,没有这样做,而是提出看谁会独立思考问题。几句话把学生激励得神气十足,然后,到此卡住,放手让学生独立选问题,按顺序讲述理由。由于学生都觉得自己能把问题答对,结果几个寻1”的同学没把后说完,全班就争论起来,什么讲不通啊,没法算呀,经过争论,终于统一 到填空题“3”上来,大家余兴未尽,快活的样子一直持续到下课。这就是讲课中教师应把握的“适度”,即所谓的“点”到为止。
二、教学语言的适度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教师教学过程中要使用语言,但运用语言要灵活适度。一是对待学生的语言适度。现在的独生子女感情脆弱,情绪波动大,心理承受力差,如果教师批评的话稍稍过重,就容易使学生产生心理负担,随即变得颓废、消沉。如果教师整天说个没完,或板起面孔训斥,就会使学生失去对教师的尊敬。严肃与活泼、简洁与详细、直截与委婉、激越与深沉,同样是一个数学教师应具有的素质。二是讲解语言要适度。如义务教育第三册的两步应用题,有位教师在讲完例题后,出了这样一个练习题:在二十五届巴赛罗娜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共夺得了16枚金牌,22枚银牌,在这些奖牌中,男运动员夺得了12枚,女运动员夺得了几枚?在学生解答完后,适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应该的,也是必要的。而这位教师从历届奥运会说起,说起我国体育运动的腾飞,说起外国的体育怎样„„这样脱离了本课内容,没有适时而止,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这就是说,在教学中掌握好语言的适度是很重要的。
三、应用电化教学的适度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电化教学已应用于每一门课的教学中。恰当的电化教学手段能变难为易,化静为动,激发学生兴趣,增加练习量,确实提高了教学效率。但运用电化教学也要因地、因内容、因情况来选择,不能滥用电化教学。如有的教师一味追求电化教学,把练习题也抄在胶片上这实在是不必要的。目前,个别学校出现了允许学生带计算器上课的现象,教师布置计算题,班上嘀嘀乱响,所谓运用现代计算方法。长此下去,学生的计算能力就可想而知了。数学教学中正确掌握好适度,需要教师对知识的正确理解。因此,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主导作用的发挥也要注意“适度”。
第三篇: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启发设问
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启发设问
数学教学过程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相互交流,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学生获得知识,进行思维训练,形成技能,提高数学文化素养的过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启发设问将会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动力。因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精神”。所以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启”和“导”的作用,就是要求教师精心设问,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探讨问题中,动口(表述)、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维分析),让学生“动”起来,激活课堂气氛。根据中学生心理特点、思维活动特征及认知水平,教学过程中启发设问就遵循必要的原则,采取恰当有效的形式,以便更好地发挥设问的作用。
一、设问原则
教学过程中,启发设问应注意它所遵循的原则,没有原则,就缺少方向。只有在原则的制约下,启发设问才目的明确,具备导向性。
1.启发性原则。启发设问,结合中学生的认知特点,用严谨、准确的数学语言、形象的数学符号(包括图形)来表达所设问题。学生从教师设问的语气、停顿和图示中受到启发,从而积极开展思维活动。
2.层次性原则。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教材的知识内容,一层一层设问,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向深入,实现由低层认识向高层认识的发展。
这样由易到难设问,有层次,有梯度,符合学生的认识特点。
3.整体性原则。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在于: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全体学生得到主动、全面的发展。教学过程中设问的目的在于调动全体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教师应坚持针对知识内容的全面性和面向全体学生而设问。改变只针对优生设问,针对升学考试的知识内容设问的应试教育思想观。
4.科学性原则。启发设问具有知识的正确性,方式的技巧性。把握四点:①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认识特点和已有的知识水平;②教师把握设问方向,答案在预料之内,避免产生歧义的设问;③所设问题具有逻辑性、正确性,忌知识性错误的设问;④把握设问的时机及设问的表达方式。
二、设问的作用
启发活动课要求课堂教学以师生共同设问、释疑,解决问题,开展研讨活动来展开。启发设问的主要作用是:
1.诊断评价作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问、答问,教师诊断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予以肯定性评价人,鼓励学生积极思维,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同时教师可以教学目标是否实现。
2.反馈调控作用。课堂教学过程中设问,从学生的解答中及时反馈学生基本知识掌握情况、语言表述能力、技能形成等教学信息,便于教师灵活调控教学进度和难度,把握教学方向。
3.鼓励激发作用。教学过程中设问,刺激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通过思维探索后,问题得以解决,学生有取得成功的愉悦感,也就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从而推动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三、启发设问的几种类型
根据中学生思维活动特征和“启发·活动教学法”的课堂教学结构,启发设问大致分为复习、理解、指导、探索、诊断5个类型。
1.复习型:包括对概念、公式、法则、定理、方法的回想。一方面巩固所学知识,另一方面以旧引新,为学习新课作准备。同时复习设问也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双边活动。上新课时,教师应结合新授课内容所必要的基础知识有意识性设问,涉及面不宜太广。2.理解型:要求学生对已知的知识信息进行消化处理,再运用自己的语言予以表达。这种设问训练,能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指导型:当学生在某个难点问题上,发生思维偏差或受阻时,教师及时予以点拨,指导性设问,以突破难关。
4.探索型:这是数学知识的拓展、迁移与应用。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综合运用,从而使学生的认识水平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设问应根据层次性原则,采用变式训练、一题多解等形式,深入研究。通过探索设问训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思维层次登高。
5.诊断型: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设问,诊断考查教学结果,包括对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原理、方法技能的考查。设问应有针对性,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不同层次的问题,要依据整体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
教学过程中,启发设问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应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实际现状,选择恰当的方法。课堂教学中,教师精妙的启发设问,一个问题一道坎,把学生思维引上高层次,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修养。
第四篇:巧妙“设问”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
巧妙“设问”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
宁陕县贾营小学
贾家安
在阅读教学中“提问”是教师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提问设计巧妙能够引出需要着重解决的词句及内容,同时活跃课堂教学气氛,避免教师“一言堂”的现象,更重要的是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
成功的提问应在启发性上下功夫,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就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得的时候,教师用巧妙的提问,给学生指出思维的方向和寻求答案的途径。那么,怎样的设问才算巧妙呢?
在教学实际中,一般可以紧扣文章中心,在文章的重点、关键处提问,也可以在画龙点睛处、内容储蓄处、潜在的联系处,以及某些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的地方提问,还可以从能激发学生想象及创造性思维处提问。总之,教师要找准切入口精心设计富有启发性、思考性的问题。
例如在教学《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时,为了引出文章的重点内容,我设计了一系列问题:1.周瑜佩服诸葛亮的什么?2.那些内容体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3.诸葛亮的每一步安排各有什么目的?等等。提出这些问题充分让学生边读课文边思考,在师生共同讨论的同时,思维活动经过不断地引导和评价而螺旋上升,从而达到理解文章和训练思维的目的。
“提问”设计巧妙,有利于学生的出阿哥造性思维的发展,想象
能力的培养就是其中最重要的途径之一。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这是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离开了想象,既难以理解课文内容,有难以发展语文能力,所以,语文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而“提问”的精当又有助于想象力的发挥,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教材内容的创造性思维因素,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又例如我在教学《穷人》一文时,结合课后训练:“合理的想象”设问:当桑娜看到邻居西蒙死后,苍白僵硬的手要抓住什么似的,同学们想象一下,西蒙可能抓到什么?在师生共同讨论时教师积极鼓励学生进行求异思维,根据当时的情况合理的开展想象,学生想到了可能那自己的衣服盖在孩子身上给孩子最后的爱,而孩子全然不知今后的命运,从而体会到死者悲惨、生者可怜,引起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这样就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从教学实践看,“提问”是一个有思考价值的课题,它既能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和含义深刻的句子,又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在以阅读为主的语文教学中,阅读训练的核心就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这就要求教师精心巧妙地设计提问,将学生的思维训练落到实处,以达到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
第五篇:初中物理创新思维的启发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和提高创新能力,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实施创新教育,教师首先要优化教学目标,应该考虑到学生所要发展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想象和创新个性,把具体的教学任务细化到各个教学目标中去。创新意识的培养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的,只有教师的创新才能更好地带动学生的创新。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要始终渗透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并且要制定适用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多层次教学目标,以激发学生的求知和创新欲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师生交往的心理状态达到最佳水平,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这样做可以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进行独立学习的自信心,使其创新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实验的具体做法,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技能,还要引导学生学会研究物理问题的实验方法,为创新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如常用的间接测量的实验方法、“控制条件”的实验方法、“以大量小”的实验方法、测量微小量的“叠加法”“替代法”和“比较法”等。通过多种实验方案的设计、讨论和辨析来培养学生的物理创新能力。物理教学要从课内扩展到课外,要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将一些关系密切的学科内容加以融会贯通,加强学科创新能力之间的有效迁移,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创新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校要采取措施构建创新教育环境,为学生提供自主性、首创性和个性化表现的机会;合理安排课程,为学生创新才能的发挥留有余地;对学生的创新成就进行奖励等;要在校园中形成浓郁的崇尚创新、尊重创新人才的氛围等。
总之,作为基础教育的物理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物理学科的特点,遵循认知规律,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创新。让我们用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培育出更多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为培养更多的创造型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