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新闻出版局关于青海省新华发行(集团)有限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新闻出版局关于青海省新华发行(集团)有限.txt吃吧吃吧不是罪,再胖的人也有权利去增肥!苗条背后其实是憔悴,爱你的人不会在乎你的腰围!尝尝阔别已久美食的滋味,就算撑死也是一种美!减肥最可怕的不是饥饿,而是你明明不饿但总觉得非得吃点什么才踏实。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新闻出版局关于青海省新华发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建方案的通知
青政办〔2005〕67号
西宁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东行署,省政府各委、办、厅、局:
省新闻出版局关于《青海省新华发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建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五年五月十九日
青海省新华发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建方案
省新闻出版局
(二○○五年四月)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中央宣传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1〕17号)精神和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新华书店(发行集团)股份制改造的若干意见》(新出发〔2002〕887号)的总体要求,结合我省新华书店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建集团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目前,全省新华书店实行分级管理、分散经营,导致各自为政、人员膨胀、管理不顺、资源浪费和无序竞争等诸多问题,严重削弱了新华书店系统业已形成的网络、储运、结算、信息、人员、管理等优势,使新华书店的整体实力下降,部分书店已经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组建全省新华发行集团,不仅是新华书店改革和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适应我国出版物发行体制改革新形势的客观要求。一是面对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出版物分销领域竞争日趋激烈,迫切需要新华书店从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转变,加快体制和机制创新,尽快成为新型的市场竞争主体。二是教材管理体制改革,打破了中小学教材指定出版方式和单一发行渠道的格局,教材的出版发行由具备出版发行资质的机构通过竞标取得,而我省目前新华书店的管理体制很难达到投标人的资质条件。如果失去了教材发行权,全省新华书店将难以生存和发展。三是组建发行集团已成为全国新闻出版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我省目前新华书店的管理体制和机制,与日益发展的市场经济很不适应,组建集团势在必行。
二、全省新华书店的基本情况
目前,全省共有45个基层新华书店,其中省级1个、州(市)级7个、县级37个,下伸发行网点78个,遍布省内城乡。2004年全省新华书店出版物净销售额为178亿元,占全省社会销售额的80%。资产总额为144亿元,净资产3718万元。现有职工952人。
三、指导思想和组建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四次、五次全委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主题,以资本为纽带,以优化资源配置为切入点,以增强我省发行业的整体实力、活力和竞争力为目标,组建青海省新华发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
(二)组建原则。
1、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在政府的协调和推动下,对全省新华书店的资产、人员、业务等要素按照市场化的要求进行整合。
2、在国有资本控股的前提下,多渠道引进投资者,实现集团公司股权多元化。3、对资不抵债的新华书店暂不吸收为集团成员。
4、按照总体设计、周密部署、分步实施的原则,根据省情和行业特点,稳步推进。
四、组建方式和集团框架
(一)组建方式。
在清产核资、产权界定的基础上,将全省各级新华书店的经营性国有资产以无偿划转方式进行整合,组建集团公司,同时保留新华书店的牌子。
(二)集团框架。
1、将省新华书店、西宁市及市属各县新华书店、海东地区各县新华书店的资产、人员和业务进行整合,组建教材发行公司、图书音像发行公司、图书音像物流配送中心作为集团公司的核心公司。海东地区各县新华书店、西宁市各县新华书店改造为集团公司的分公司。2、将州级新华书店改造为集团公司的子公司,州属各县新华书店改造为子公司的门市部或连锁店,实行二级管理。
3、充分发挥集团公司在图书发行中的主导地位和优势,在国有资本控股的前提下,采取联合重组,吸引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等形式,推进集团公司资本多元化,壮大资本实力,扩大经营规模,把集团公司做大做强。
五、管理体制和治理结构
(一)管理体制。
1、经省政府同意,将划入集团公司的经营性国有资产授权集团公司经营,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在资产管理方面接受省国资委的监管。
2、集团公司法人代表和主要管理人员由省新闻出版局选聘和委派,受省新闻出版局行业管理和业务指导。
3、集团公司的监事会由省国资委委派。
(二)治理结构。
1、按照《公司法》的要求,规范设立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董事长为集团公司的法人代表。集团公司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分别行使决策、执行和监督权,形成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地行使法人财产经营权。
2、集团公司以产权为纽带,以业务为依托,对子公司行使出资人的权力。
3、集团公司的党、团组织采取集团和属地双重管理,以集团管理为主。
4、健全和完善集团公司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工会等组织。
六、发展目标和组建步骤
(一)发展目标。2005年,组建集团公司。到2006年底,图书销售额达到2亿元;巩固现有发行网点,使全省新华书店得到巩固和发展;80%的集团成员单位实现计算机网络管理,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加快图书流转,促进全省图书市场的繁荣。
到2010年,集团公司图书销售额达到2.5亿元;集团成员全面实行连锁经营,基本实现计算机网络管理,全面提升新华书店的品牌形象。
对集团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在国有资本控股的前提下,加快资本重组,实现国有控股、民营参股、职工入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提高资本运作效率,提高新华书店的市场竞争力,确保新华书店的图书发行主渠道地位。
(二)组建步骤。
第一阶段(2005年5月—6月):完成西宁市及市属各县新华书店、海东地区各县新华书店的清产核资和国有资本划转工作;完成州及州属县新华书店的清产核资和国有资本划转工作。
第二阶段(2005年7月):制定集团公司章程。
第三阶段(2005年8月):集团公司挂牌成立。
七、配套的政策措施
(一)集团公司组建后,享受《青海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若干政策措施》(青政〔2003〕35号)的有关税收优惠政策。
(二)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和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两个规定的通知》(国办发〔2003〕105号)精神,集团公司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
(三)根据企业人均劳动生产率和经营规模测算,此次改制中需要安置的富余职工48人,需要支付的经济补偿金等费用91.2万元。安置资金采用省财政补贴和当地财政补贴的办法解决,省财政补贴部分由省经委会同省财政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审核研究确定。
(四)各地区和省有关部门要采取积极的扶持措施和办法,对集团公司的改制组建和运营给予更大的支持。
八、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集团公司组建工作的领导,成立集团公司筹备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张承伟(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
副组长:姚 琳(省国资委副主任)
黄天玉(省新华书店总经理)
成 员:李 文(省新闻出版局印刷发行处处长)
邓 莹(省经委企业改革处处长)
薛海彦(省国资委统计评价处处长)
杨玉良(省新闻出版局办公室副主任)
厶貝宝英(西宁市新华书店总经理)
王锦慧(省新华书店副总经理)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新华书店,黄天玉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第二篇: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新闻出版局关于青海省新华发行(集团)有限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新闻出版局关于青海省新华发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建方案的通知
青政办〔2005〕67号
西宁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东行署,省政府各委、办、厅、局:
省新闻出版局关于《青海省新华发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建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五年五月十九日
青海省新华发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建方案
省新闻出版局
(二○○五年四月)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中央宣传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1〕17号)精神和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新华书店(发行集团)股份制改造的若干意见》(新出发〔2002〕887号)的总体要求,结合我省新华书店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建集团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目前,全省新华书店实行分级管理、分散经营,导致各自为政、人员膨胀、管理不顺、资源浪费和无序竞争等诸多问题,严重削弱了新华书店系统业已形成的网络、储运、结算、信息、人员、管理等优势,使新华书店的整体实力下降,部分书店已经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组建全省新华发行集团,不仅是新华书店改革和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适应我国出版物发行体制改革新形势的客观要求。一是面对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出版物分销领域竞争日趋激烈,迫切需要新华书店从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转变,加快体制和机制创新,尽快成为新型的市场竞争主体。二是教材管理体制改革,打破了中小学教材指定出版方式和单一发行渠道的格局,教材的出版发行由具备出版发行资质的机构通过竞标取得,而我省目前新华书店的管理体制很难达到投标人的资质条件。如果失去了教材发行权,全省新华书店将难以生存和发展。三是组建发行集团已成为全国新闻出版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我省目前新华书店的管理体制和机制,与日益发展的市场经济很不适应,组建集团势在必行。
二、全省新华书店的基本情况
目前,全省共有45个基层新华书店,其中省级1个、州(市)级7个、县级37个,下伸发行网点78个,遍布省内城乡。2004年全省新华书店出版物净销售额为178亿元,占全省社会销售额的80%。资产总额为144亿元,净资产3718万元。现有职工952人。
三、指导思想和组建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四次、五次全委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主题,以资本为纽带,以优化资源配置为切入点,以增强我省发行业的整体实力、活力和竞争力为目标,组建青海省新华发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
(二)组建原则。
1、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在政府的协调和推动下,对全省新华书店的资产、人员、业务等要素按照市场化的要求进行整合。
2、在国有资本控股的前提下,多渠道引进投资者,实现集团公司股权多元化。
3、对资不抵债的新华书店暂不吸收为集团成员。
4、按照总体设计、周密部署、分步实施的原则,根据省情和行业特点,稳步推进。
四、组建方式和集团框架
(一)组建方式。
在清产核资、产权界定的基础上,将全省各级新华书店的经营性国有资产以无偿划转方式进行整合,组建集团公司,同时保留新华书店的牌子。
(二)集团框架。
1、将省新华书店、西宁市及市属各县新华书店、海东地区各县新华书店的资产、人员和业务进行整合,组建教材发行公司、图书音像发行公司、图书音像物流配送中心作为集团公司的核心公司。海东地区各县新华书店、西宁市各县新华书店改造为集团公司的分公司。
2、将州级新华书店改造为集团公司的子公司,州属各县新华书店改造为子公司的门市部或连锁店,实行二级管理。
3、充分发挥集团公司在图书发行中的主导地位和优势,在国有资本控股的前提下,采取联合重组,吸引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等形式,推进集团公司资本多元化,壮大资本实力,扩大经营规模,把集团公司做大做强。
五、管理体制和治理结构
(一)管理体制。
1、经省政府同意,将划入集团公司的经营性国有资产授权集团公司经营,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在资产管理方面接受省国资委的监管。
2、集团公司法人代表和主要管理人员由省新闻出版局选聘和委派,受省新闻出版局行业管理和业务指导。
3、集团公司的监事会由省国资委委派。
(二)治理结构。
1、按照《公司法》的要求,规范设立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董事长为集团公司的法人代表。集团公司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分别行使决策、执行和监督权,形成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地行使法人财产经营权。
2、集团公司以产权为纽带,以业务为依托,对子公司行使出资人的权力。
3、集团公司的党、团组织采取集团和属地双重管理,以集团管理为主。
4、健全和完善集团公司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工会等组织。
六、发展目标和组建步骤
(一)发展目标。
2005年,组建集团公司。
到2006年底,图书销售额达到2亿元;巩固现有发行网点,使全省新华书店得到巩固和发展;80%的集团成员单位实现计算机网络管理,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加快图书流转,促进全省图书市场的繁荣。
到2010年,集团公司图书销售额达到2.5亿元;集团成员全面实行连锁经营,基本实现计算机网络管理,全面提升新华书店的品牌形象。
对集团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在国有资本控股的前提下,加快资本重组,实现国有控股、民营参股、职工入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提高资本运作效率,提高新华书店的市场竞争力,确保新华书店的图书发行主渠道地位。
(二)组建步骤。
第一阶段(2005年5月—6月):完成西宁市及市属各县新华书店、海东地区各县新华书店的清产核资和国有资本划转工作;完成州及州属县新华书店的清产核资和国有资本划转工作。
第二阶段(2005年7月):制定集团公司章程。
第三阶段(2005年8月):集团公司挂牌成立。
七、配套的政策措施
(一)集团公司组建后,享受《青海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若干政策措施》(青政〔2003〕35号)的有关税收优惠政策。
(二)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和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两个规定的通知》(国办发〔2003〕105号)精神,集团公司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
(三)根据企业人均劳动生产率和经营规模测算,此次改制中需要安置的富余职工48人,需要支付的经济补偿金等费用91.2万元。安置资金采用省财政补贴和当地财政补贴的办法解决,省财政补贴部分由省经委会同省财政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审核研究确定。
(四)各地区和省有关部门要采取积极的扶持措施和办法,对集团公司的改制组建和运营给予更大的支持。
八、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集团公司组建工作的领导,成立集团公司筹备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张承伟(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副组长:姚 琳(省国资委副主任)
黄天玉(省新华书店总经理)
成 员:李 文(省新闻出版局印刷发行处处长)
邓 莹(省经委企业改革处处长)
薛海彦(省国资委统计评价处处长)
杨玉良(省新闻出版局办公室副主任)
厶貝宝英(西宁市新华书店总经理)
王锦慧(省新华书店副总经理)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新华书店,黄天玉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第三篇: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林业局《关于2001年退耕还林
【发布单位】82702
【发布文号】青政办[2001]72号 【发布日期】2001-04-13 【生效日期】2001-04-1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林业局
《关于2001年退耕还林
(草)试点示范实施意见》的通知
(青政办〔2001〕72号)
西宁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东行署,省政府各委、办、厅、局:
省林业局《关于2001年退耕还林(草)试点示范的实施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00一年四月十三日
关于2001年退耕还林(草)试点示范的实施意见
(省林业局 二00一年二月)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发〔2000〕24号)和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林业局等五部委《印发国家计委、国务院西部办关于2001年退耕还林还草试点计划安排意见的请示的通知》(计农经〔2001〕21号)精神,现就我省2001年退耕还林(草)试点示范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一、试点示范县的确定
根据我省2000年的试点情况,2001年退耕还林(草)试点范围仍确定为16个县,仅作个别调整。退耕还林(草)试点县(市)15个:西宁市、乐都、平安、互助、民和、化隆、大通、湟中、湟源、格尔木市、共和、贵南、海晏、门源、玉树县。退牧还草试点县(市)1个:达日县。同仁县今年不承担退耕还林(草)任务。
二、二、退耕还林(草)的任务
全省退耕任务共计25万亩,其中包括2000年超额2万亩。荒山造林种草54万亩(详见附件1)。
三、三、退耕还林(草)的重点
1、今年,全省退耕还林(草)试点的重点是:环青海湖南岸109国道两侧,东部干旱山区,西宁市沿湟水两岸干旱山地,龙羊峡库区周围。
2、对2000年验收不合格的退耕地,抓好补植补播;经过去冬今春,保存率达不到要求的也要进行补植补播。
3、结合退耕还林,在湟源县和乐都县建设“西繁东育”的饲林饲草基地。
四、四、资金概算与筹措
2001年退耕还林(草)工程资金9419万元,其中:人工造林种草种苗补助3950万元;退耕还林(草)粮食折算现金3500万元,粮食运输费500万元,群众生活现金补助费500万元,种子基地建设费820万元,其它补助149万元。
2000年退耕地补助资金4500万元,其中:粮食折算现金3500万元,粮食运输费500万元,群众生活现金补助费500万元。
以上共计资金13919万元。其中:人工造林种苗补助费3950万元。粮食折算现金7000万元,粮食运输费1000万元,群众生活现金补助费1000万元,种苗基地建设费820万元,其它补助149万元。除粮食运输费1000万元由地方财政解决外,其它12919万元均由中央财政支付(详见附件2)。
五、五、基本政策
1、国家向退耕户无偿提供粮食补助。补助标准为:每退1亩耕地,每年补助粮食(原粮)200斤。补助粮食的经费,每斤粮食按0.7元折算。粮食调运费用按每斤0.1元计算,由地方财政承担。不得将粮食折算成现金发放,不得向农民推销陈化粮,也不得将运粮负担转嫁给农民。
2、国家给退耕户适当的现金补助。按每亩退耕地每年补助20元安排。
3、国家向退耕户无偿提供种苗。种苗费一次性按每亩平均补助50元直接发给农民,由农民自行选择采购种苗,荒山造林种草的种苗补助费直接发给农民或承包经营者。根据作业设计的造林(草)树种,单位面积种苗补助费各县可自行调整。
4、退耕还林(草)实行个体承包。退耕还林(草)按照“谁退耕、谁造林(草)、谁经营、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承包到户,50年不变,并核发林草和土地使用权属证。
5、实行“退一还二”。退耕还林(草)实行退一亩耕地,还2亩林(草)地。荒山荒坡面积大的地区,退耕还林(草)要与荒山荒坡的治理结合起来,集中连片,统一实施。
6、免征农业税。试点示范县的退耕地,自退耕之年起免征农业税。
六、六、主要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的责任主要是地方各级政府。各级政府必须层层建立目标责任制,实行州、县长一把手负责制,层层签订责任书,实行“目标、任务、粮食、资金、责任”五落实,对本地区的试点示范工作负全责。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具体负责实施,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搞好服务工作。
2、做好宣传工作。要大力宣传退耕还林(草)的重大意义、政策措施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把群众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加强资金和补助粮食的管理。省上将国家下达的退耕还林(草)的粮食、现金和种苗费用指标,逐级分解下达到州(地、市)、县。各州(地、市)、县要将退耕还林(草)的任务逐级落实到户,并分户建卡,签订退耕还林(草)合同,由农民实施退耕还林(草)任务。任务完成后,在地方政府统一组织下,由林业部门按退耕还林(草)检查验收办法组织检查验收,农户凭验收证明和卡领取粮食和补助现金。粮食供应由省粮食储备局负责,按照退耕还林(草)试点计划,组织粮源,就近供应,与省财政进行经费结算,建帐立档。
4、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各地应根据不同气候条件和立地类型,组织配套一批先进成熟的适用技术,层层建立培训制度,提高农牧民植树种草的技术水平。继续抓好2000年确定的乐都县、平安县、共和县等省级试点单位。有退耕还林(草)试点任务的州(地、市)、县也要层层抓点,树立典型。要鼓励科技人员下乡开展退耕还林(草)技术承包,进行有偿服务。要鼓励社会其他人员和单位下乡承包退耕还林(草)任务,以加快荒山绿化进程。
5、组织好种苗和草籽的准备工作。今年任务下达后,各地务必抓紧做好退耕地和荒山造林种草的作业设计,按设计迅速组织力量,准备种苗和草籽,有条件的试点县要逐步实行苗木招标。从外地购进种苗必须经省种苗管理部门批准、检验。同时,加快种苗生产基地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种苗生产能力,以满足退耕还林(草)良种壮苗的需要。
6、抓好作业设计。退耕地及荒山造林种草的作业设计,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既要符合自然规律,做到宜林则林,宜草则草,乔灌草合理配置,又要充分尊重经营者的意愿,积极引导,走林草结合,林药结合的路子。
作业设计必须报经上一级主管部门审批,并做为检查验收的依据。
7、退耕还林(草)布局调整要本着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先易后难的原则,先脑山,后浅山,稳步推进。
8、切实做好管护工作,妥善处理好林牧矛盾。结合退耕还林(草),建设饲林饲草基地,对牲畜实行舍饲圈养。林草管护难度大的地方,可在群众自愿的前提下,筹集管护费用,统一管护。
9、加强检查和验收。按批准的作业设计切实加强退耕还林(草)各项环节的检查和验收,做到退耕面积不落实不设计,没有设计不整地挖坑,没有整地不发放种苗费,不是良种不下种植苗,质量不合格不验收,没有验收的不发粮款补助,并公布检查验收的结果,建立完整的档案。
10、加强审计监督工作。审计、监察部门要提前介入,加强审计、监督检查。对弄虚作假,虚报冒领粮食和现金,挪用资金的,要扣回补助粮食和资金,并追究承包当事人和领导人的责任。
附件:
1、青海省2001年退耕还林(草)试点任务表(略)
2、青海省2001年退耕还林(草)试点工程资金概算表(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青海省助学贷款管理规定
【发布单位】82702
【发布文号】青政办[2000]222号 【发布日期】2000-10-23 【生效日期】2000-10-2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青海省助学
贷款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
(青政办〔2000〕222号)
西宁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东行署,省政府各委、办、厅、局:
省教育厅、中国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省财政厅制定的《青海省助学贷款管理规定(试行)》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000年十月二十三日
青海省助学贷款管理规定(试行)
(省教育厅、中国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省财政厅 二000年十月九日)
为支持我省教育事业的发展,帮助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中经济确实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 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的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管理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关于助学贷款管理补充意见》,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管理规定。
(一)助学贷款包括国家助学贷款和一般商业性助学贷款两类。国家助学贷款是以帮助全日制高等学校中经济确实困难的本、专科在校学生和研究生支付在校期间的学费和日常生活费为目的,运用金融手段支持教育,国家和地区财政贴息,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而设置的贷款项目。一般商业性助学贷款是指对正在接受非义务教育学习的学生或其直系亲属、法定监护人发放的一般商业性助学贷款;助学贷款只能用于学费、生活费以及其他与学习有关的费用。
(二)中国工商银行青海省分行、中国农业银行青海省分行、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和中国建设银行青海省分行及其指定机构为国家助学贷款的经办银行。一般商业性助学贷款各金融机构均可办理。
一、一、管理体制
(三)为保证我省国家助学贷款的顺利实施,由省教育厅、省财政厅、中国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和中国工商银行青海省分行、中国农业银行青海省分行、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中国建设银行青海省分行组成青海省国家助学贷款协调小组(以下简称省协调小组)。省教育厅设立学生贷款管理中心,作为省协调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
(四)省协调小组职责。负责根据全国助学贷款部际协调小组确定的有关政策,领导我省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负责协调我省教育、财政、银行等部门及学校之间的关系;提出我省院校的国家助学贷款指导性计划。
(五)省学生贷款管理中心职责。根据省协调小组确定的国家助学贷款指导性计划,接收、审核省属院校提交的贷款申请报告,核准各院校提交的贷款申请额度,并抄送经办银行;统一管理省财政拨付的贷款贴息经费,接受国内外教育捐款,扩大贴息资金来源,并将贴息经费专户存入经办银行;根据经办银行发放的国家助学贷款数量,按季足额向经办银行划转贴息经费;与经办银行签订国家助学贷款合作协议;向经办银行提供有关信息材料;协助经办银行监督、管理贷款的发放、使用和回收,负责协助经办银行催收贷款;办理省协调小组交办的其他事宜。
(六)省协调小组成员单位职责。
1、青海省教育厅负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助学贷款的有关政策。
2、青海省财政厅负责核定省属院校国家助学贷款的贴息经费额度;制定国家助学贷款贴息资金管理办法;审定经省学生贷款管理中心审核的各院校贷款申请报告等相关资料及贷款贴息经费,将核定的贷款贴息经费拨付到省学生贷款管理中心专户;监督贴息经费的使用情况。
3、中国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主要负责监督贷款执行情况。
4、中国工商银行青海省分行、中国农业银行青海省分行、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中国建设银行青海省分行及其经办支行接受中国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的监督。负责按国家的信贷政策,制定国家助学贷款的具体实施细则;审核各院校报送的贷款申请报告等相关资料,按贷款条件审查决定是否发放贷款;具体负责贷款的发放和回收。
(七)各院校要指定专门机构统一管理本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负责对申请贷款的学生进行资格初审;按期向省学生贷款管理中心报送全校贷款申请报告;根据省学生贷款管理中心核准的贷款申请额度,将经初审的学生贷款申请报送省学生贷款管理中心、省财政厅和经办银行;负责协助经办银行催收贷款;及时统计并向省学生贷款管理中心和有关经办银行提供学生的变动(包括学生就业、升学、转学、退学、休学、出国留学或移居、开除、伤亡、失踪等)情况和国家助学贷款的实际发放情况;办理省学生贷款管理中心交办的其他事宜。
(八)国家助学贷款实行总额控制。省协调小组根据贷款银行的贷款规模和省财政贴息总额测算制定“贷款指导性计划”,并确定贷款控制总额。各经办银行根据省学生贷款管理中心批准的各院校国家助学贷款申请额度及省财政核定的贴息额度等条件,确定贷款总额。
二、二、贷款的申请和发放
(九)经办银行发放的助学贷款属于商业性贷款,纳入正常的贷款管理。
(十)经办银行负责确定国家助学贷款的具体发放金额。其中:用于学费的金额最高不超过借款人所在学校的学费收取标准;用于生活费的金额最高不超过学校所在地区的基本生活费标准。
(十一)助学贷款的担保可以是经办银行认可的保证担保、抵押担保、质押担保和信用助学贷款四种。担保人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自然人。
(十二)申请助学贷款的借款人要符合助学贷款有关政策及经办银行规定的条件。
(十三)申请助学贷款的借款人须提供贷款银行认可的合法资料。
(十四)省学生贷款管理中心、省财政厅和经办银行原则上每年集中一次受理国家助学贷款申请。借款人须在新学年开学后30天内向学校的指定部门提出贷款申请。经审核后财政同意贴息,银行同意发放贷款的,银行通知借款人所在学校,由学校统一组织借款人填写借款合同文本、借款凭证并办理有关手续。
(十五)国家助学贷款实行“学生一次申请,学生贷款管理中心、财政和银行集中审批,按年(月)发放贷款”的办法。发放贷款时,学费贷款由经办银行按学年直接划入学校指定的帐户,基本生活费贷款由经办银行按月划入借款人指定的在经办银行开立的活期储蓄帐户。生活费贷款原则上一年按10个月发放。若借款人中途要求停止贷款,可通过学校指定部门向经办银行申请中止贷款发放。遇特殊情况需追加贷款金额的,经省学生贷款管理中心、省财政厅同意后在贴息额度内另行申请办理追加贷款及有关手续。
(十六)经办银行核批国家助学贷款,并将已批准发放贷款的学生名单及其所批准的贷款金额反馈给省学生贷款管理中心和学校,学校将借款人贷款的有关资料上报省学生贷款管理中心备案,并配合贷款银行加强管理。
三、三、贷款期限、利率和贴息
(十七)助学贷款的经办银行根据学生申请,具体确定每笔贷款期限。
(十八)助学贷款利率按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法定贷款利率和国家有关利率政策执行。
(十九)贷款期间遇利率调整,贷款期限在1年(含1年)以内的,按合同利率计息;贷款期限在1年以上的,利率实行一年一定的规定。自贷款人放款之日起,按日计息,借款到期还清本息。
(二十)经银行书面同意;借款人提前归还贷款的,提前归还部分的利息仍按合同约定的利率和该部分实际使用天数计算。
(二十一)借款人未按《借款合同》约定的用途使用借款,经办银行可以停止发放尚未发放的贷款,并提前收回已经发放的部分贷款或全部贷款,省财政厅停止对贷款的贴息,同时对违约使用的部分,在违约使用期间,按挤占挪用贷款计收罚息,罚息全部由个人负担。
(二十二)国家助学贷款利息的50%由省财政贴息,其余50%由借款人负担。逾期未能归还贷款,其发生利息均由个人全部负担,省财政不再贴息。
四、四、贷款回收
(二十三)借款人和经办银行应在签订国家助学贷款借款合同时约定还款方式和还款时间。借款人所借贷款本息应在毕业后四年内还清。应由借款人个人承担的贷款利息50%实行“利随本清”,归还贷款本金的同时,归还同期贷款利息。国家助学贷款逾期部分不再给予贴息,全部由借款人承担,并按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规定计收罚息。
(二十四)借款人本科毕业后继续攻读研究生及第二学士学位的,在读期间贷款期限相应延长,贷款本息在研究生及第二学士学位毕业后四年内还清。一般商业性助学贷款可按有关规定延期。
五、五、信用助学贷款管理
(二十五)申请信用助学贷款的借款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提供入学通知书或学生证,具有永久居留身份证、学习认真、品德优良。
(二十六)申请信用助学贷款的借款人,应依法签订贷款合同,提供本人身份证和有效联系方式。对接受非义务教育学生的直系亲属或法定监护人(借款人)发放助学贷款的条件,由贷款人按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 贷款通则》决定。
(二十七)申请信用助学贷款的借款人,未还清全部贷款本息的,须提供银行认可的有效担保。有关学校应采取相应措施给予积极配合。
六、六、助学贷款协调管理
(二十八)在借款期间,借款人发生转学、休学、退学、出国、被开除、伤亡等情况,学生所在学校有义务及时通知贷款银行,贷款银行有权按合同约定采取停止发放尚未使用的贷款、提前收回贷款本息等措施;学生出国(境)留学或定居者,必须在出国(境)前一次性还清贷款本息,有关部门方可给予办理出国手续;凡需转学的学生,必须在其所在学校和经办银行与待转入学校和相应经办银行办理该学生贷款划转手续后,或者在该学生还清所借贷款本息后,所在学校方可办理转学手续。
(二十九)对未还清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生,其接收就业的单位有协助经办银行按期催收贷款的义务,并在其工作变动时,提前告知经办银行。
(三十)对借款人蓄意逃废银行债务,不履行还款责任,致使贷款形成风险的,银行有权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保全银行权益。
(三十一)银行与学校需建立借款人个人信息台帐系统,并及时做好资料更新。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计委、省水利厅关于青海省基本建设投
【发布单位】82702
【发布文号】青政办[2001]102号 【发布日期】2001-05-22 【生效日期】2001-05-2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计委、省水利厅关于青海省
基本建设投资人畜饮水项目建设管理实施细则
(试行)的通知
(青政办〔2001〕102号)
西宁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东行署,省政府各委、办、厅、局:
省发展计划委员会、省水利厅关于《青海省基本建设投资人畜饮水项目建设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附表:
一、农村牧区人饮项目实际受益人口和补助资金到户统计表(略)
二、农村牧区人饮项目验收内容和评分标准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00一年五月二十二日
青海省基本建设投资人畜饮水项目
建设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省发展计划委员会、省水利厅)
为加强基本建设投资人畜饮水工程项目的计划管理,保证项目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提高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项目安排原则
第一条 第一条 基建投资人畜饮水工程项目。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的范围主要指解决农村牧区人畜饮用水,不含国营农林牧场、城镇企事业单位以及县城的缺水问题。主要安排居民点到取水点的水平距离大于1公里,垂直高差超过100米,正常年份连续缺水超过70天,从未安排过各类人畜饮水工程,已列入全省解决人畜饮水困难总体规划的项目;水源型氟病区为饮用水含氟量超过1.1毫克/升,当地出生8-15人群中氟斑牙患病率大于30%,出现氟骨症病人地区的人畜饮水工程项目。凡因开矿、建厂及其他人为因素引起的水源变化、水质污染而造成的农牧区人畜饮水困难,由责任单位或个人负责解决。
第二条 第二条 工程建设标准以初步解决人饮困难为原则。供水系统一般只包括到公共供水点的水源工程和干、支管以及公共供水点。需要引水入户的配水管、入户管以及配件,均由农牧户自行承担。人均日生活供水量正常年份为20-35升,干旱年份为12-20升。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标准。
二、申报和审批
第三条 第三条 人畜饮水工程建设按照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程序管理。
第四条 第四条 人畜饮水工程原则上以州(地、市)为单位,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进行工程设计,并按以下范围分级审批,投资在100万元以上的项目,由省计委商省水利厅审批其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在50-100万元的项目,由州(地、市)计划部门商同级水利部门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在50万元以下的项目,随同项目建议计划直接上报设计文件。以上项目的初步设计文件批复,仍按现行的《青海省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办法》规定执行。
第五条 第五条 州(地、市)级计委和水利(水电)局根据计划控制规模,联合向省计委和水利厅申报项目建议计划,由省水利厅和计委联合编制省级项目建议计划,统一报送国家计委和水利部。各地上报的文件材料包括:
1、本地区解决人畜饮水困难的总体规划和建议计划;
2、所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设计文件及其审批文件;
3、地方有关部门对配套资金的承诺;
4、上一项目建设情况总结,包括工程进度、效益、配套资金到位和中央补助资金的使用情况。
第六条 第六条 省计委和水利厅根据国家下达的计划和各地上报的项目申报材料和资金可能,经综合平衡后联合下达项目建设投资计划。经审批后下达的项目建设投资计划必须严格执行,不得随意调整。
三、资金管理
第七条 第七条 人畜饮水工程项目建设资金由中央、地方和受益区群众多渠道筹集。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人畜饮水工程按国家、地方和受益区群众自筹相结合的原则筹集建设资金。
第八条 第八条 建设单位应按基本建设程序和审批的工程建设内容使用管理资金,建立健全各项财务规章制度,督促落实各项配套资金,切实加强基建财务管理,实行单独建账,单独核算,保证专款专用,防止建设资金的挤占、截留和挪用。人畜饮水工程预(结)算及竣工财务决算应按有关规定由同级财政部门审核。
第九条 第九条 人畜饮水工程项目要尽快建成并发挥效益,不能形成“半拉子”工程。项目建成后,如出现反复或新增的饮水困难,由地方自行解决。
四、项目实施
第十条 第十条 根据审批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省下达的投资计划,以州(地、市)为单位编制项目实施方案,由省水利厅审查后报省计委审批,送国家计委和水利部备案。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人畜饮水工程实施方案要将项目计划落实到村和户,逐乡、逐村建立卡片,包括工程措施、投资规模、资金来源、解决户数、人数及完成时间等,并按卡实施。要求项目与需要解决人饮困难的总体规划相衔接,建成一村,“销号”一村,今后不再重复安排。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人畜饮水工程实行行政领导责任制和工程质量终身制。对项目实施的州(地、市)要按行政分级管理的原则,将任务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到单位和个人,并要层层签订责任书。凡投入50万元以上的人畜饮水工程,均应实行工程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要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和监督机制,严格执行工程质量标准规范,严把工程质量关,确保工程质量并按期完工。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省计委和水利厅负责全省的人畜饮水项目的监督和检查,各州(地、市)计委和水利局负责对本地区人畜饮水工程项目建设的监督、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组织领导、管理办法、项目进度、工程质量、资金使用、合同执行情况以及工程建成后的效益和管理等。
五、项目验收和建后管护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对人畜饮水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严格按照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规范进行,并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进行验收。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项目的总体竣工验收。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 项目完成后,项目所在州(地、市)计委和水利局在组织初验合格的基础上,向省计委、水利厅提出省级验收申请,省水利厅商计委等有关部门组织验收。验收结果将报水利部农村水利司备案。对验收合格的,随即销号并公示;对验收不合格的项目,要立即整改,并通报批评。同时,验收结果将作为下安排水利工程项目的重要依据。
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 要对人畜饮水工程项目村进行验收,检查有受益人签字的实际受益人口和补助资金到户统计表。集中供水工程要求以自然村为单位,每村有不少于3名村民代表签字;家庭水窖工程要以户为单位签字。
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 省级验收采取随即抽样的办法,抽样县将不少于任务县数的50%,每县抽验乡不少于任务乡数的40%,每乡抽验村不少于任务村数的30%。各州(地、市)要对实施项目进行全面验收。按《农村人饮工程验收内容和评分标准》,主要验收组织领导、任务完成情况、工程质量、资金投入和工程管理等5个方面。
第十八条 第十八条 验收评分按百分制计算,分为4个等级,总分在90分以上为优秀,80-90分为良好,70-79分为合格,低于70分为不合格。
第十九条 第十九条 项目在通过省级验收合格后应及时办理交接手续,明确管理主体,制定管理措施,建立健全工程维修、养护、用水、节水、水费计收、水资源保护等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工程充分发挥效益。
第二十条 第二十条 地方各级目标责任单位都要同目标管理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双方的任务与责任。
六、附则
第二十一条 第二十一条 本细则由省计委商省水利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第二十二条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表二: 农村牧区人饮项目验收内容和评分标准
┌──┬──┬───────────────────────────────┐
│内容│分值│ 细化条款及评分标准 │
├──┼──┼───────────────────────────────┤
│总分│ 100│ │
├──┼──┼───────────────────────────────┤
│ │ │
1、政府纳入任期目标考核内容,层层签订责任书。(2分)││
一、│ ├───────────────────────────────┤
│组织│ │
2、农村人饮工作领导机构健全,并有主要领导挂帅,具体领导分管,│
│领导│ 5│ 部门协作好。(1分)│
│ │ ├───────────────────────────────┤
│ │ │
3、水电局设有人饮办事机构,人员组织合理,职责明确,并有专门工 ││ │ │ 程技术人员负责。(2分)│
├──┼──┼───────────────────────────────┤
│ │ │
1、严格按照国家饮水困难标准安排。有符合实际的总体规划,实 ││ │ │ 施计划(3分),并将规划按村(家庭水窖按户)建卡(2分)。(共5分)│
│
二、│ ├───────────────────────────────┤
│任务│ │
2、实际解决与建卡规划基本一致(占90%以上)。(5分)│
│完成│ ├───────────────────────────────┤
│ │ 30│
3、全面完成项目计划和效益计划,且工程项目及附属设施按规定标准 ││ │ │ 完成。(15分)│
│ │ ├───────────────────────────────┤
│ │ │
4、开展技术培训,加强技术指导服务。(3分)
│
│ │ ├───────────────────────────────┤
│ │ │
5、宣传报道有力,农村人饮工作深入人心。(2分)│
├──┼──┼───────────────────────────────┤
│ │ │
1、施工组织健全,有施工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3分)│ │ │ ├───────────────────────────────┤
│
三、│ │
2、工程布局合理,按设计图纸施工。(3分)土建质量好,配套设施齐 │ │工程│ │ 全,结构尺寸达到要求,水池无渗水、垮塌、沉陷现象(6分),材 │ │质量│ │ 料符合设计要求,灰浆饱满,外形美观,环境卫生,管道安装和机 │
│ │ 35│ 电设备安装规范(6分)。(共15分)│
│ │ ├───────────────────────────────┤
│ │ │
3、工程水量充足(6分),水质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6分)。│ │ │(共12分)│
│ │ ├───────────────────────────────┤
│ │ │
4、财务帐目清楚,审计合格。(5分)│
├──┼──┼───────────────────────────────┤
│ │ │
1、国补资金足额及时到位。(5分)│
│
四、│ ├───────────────────────────────┤
│资金│ │
2、地方财政配套按计划落实(5分),落实50%以上(2分),未落实 │投入│ 15│(0分)。│
│ │ ├───────────────────────────────┤
│ │ │
3、自筹资金按计划到位(5分),落实70%以上(3分),落实70%以 │
│ │ │ 下(0分)。│
├──┼──┼───────────────────────────────┤
│ │ │
1、完整工程竣工资料和决算报告。(2分)│
│ │ ├───────────────────────────────┤
│ │ │
2、对所解决的饮水困难村建档建卡,装订成册。(2分)││
五、│ ├───────────────────────────────┤
│管理│ 15│
3、已竣工的工程有专人管理,各项管理制度落实。(3分)││工作│ ├───────────────────────────────┤
│ │ │
4、集中供水工程水费的核算和征收落实。(2分)│
│ │ ├───────────────────────────────┤
│ │ │
5、集中供水工程的工程折旧费按规定提留专户储存。(2分)│ │ ├───────────────────────────────┤
│ │ │
6、按时、按质上报规定的统计资料。(4分)
│
│ ││
└──┴──┴───────────────────────────────┘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