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教育管理工作模式的思路与创新411

时间:2019-05-13 10:48: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学新生教育管理工作模式的思路与创新41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学新生教育管理工作模式的思路与创新411》。

第一篇:大学新生教育管理工作模式的思路与创新411

大学新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思路与创新

邹占1 李菊芬1蒋道平2

(1.西南科技大学党委学工部 2.西南科技大学校办 四川绵阳 621010)

【摘要】

当前社会转型期,信息化进程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引发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发生变化,对大学新生开展专项教育管理工作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高校可从设立新生教育管理机构、搭建师生两个平台、抓好三支队伍建设和转变以学生为中心代替以管理为中心四个方面来创新大学新生教育管理模式,为学生教工作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大学新生教育管理模式导师制以学生为中心

前言: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下,其重要性日益突出。大学生活与中学生活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大学新生入校后所面临的是全新的学习和生活方式,能否使他们尽早地认识大学生活的特点, 并以此为根据, 确立新的起点,将直接影响他们能否拥有高质量的大学生活。目前我们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学生管理模式相对滞后,不同类别高校之间的培养模式也应不尽相同。因此,构建大学新生教育管理的新模式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对大学新生开展专项教育管理工作是时代的要求

(一)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社会转型带来的挑战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人们物质生活获得极大改善的同时,其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就当代大学生而言,热爱国家、积极进取、充满理想、有着竞争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是其主流特征,但是,由于新形势下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西化”、“分化”之心不死,他们极力通过网络、书刊、影视等文化产品进行思想和文化渗透,试图影响和渗透我国新一代年轻人。在这样的环境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就更显得重要了。从刚

进入大学的新生开始,就亟需接受文化教育,以防止被过度西化和分化,造成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挑战

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文化迅速发展,直至今日,其已经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民族文化、和价值观念提出了挑战与冲击。《中国青年报》发表了一篇调查报告,报告指出近65%的高校大学生以网络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40%左右的学生把网络“BBS” 和“聊天室”作为校园里发表言论和交流感情的主要场所。在这样的背景下,网络对青年一代的影响,不论是在其形成认识观、世界观的过程中,还是在其形成对世界、对时政的看法上,都是极其巨大的。

(二)内部环境带来的挑战高等教育精英化到大众化

1999年我国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确立了到2010年实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15%的目标,然而在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就达到了15%,比目标提前了8年之多,我国如今的高等教育规模已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我们为我们花了不到十年时间走完别人半世纪才走完的路的同时,过快的发展也带来一系列问题。由于生源地不一样,招收进校的新生无论是学习能力、生活能力还是性格方面,都有着千差万别。因此,我们在对待新生教育管理工作时,要用实事求是的观点区别对待。高校管理情况的变异

随着大学扩招,学生人数的急剧增加,对高校管理人员的需求也愈发增长。大学出现生活社区化、成才环境社会化的新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校对大学生行为的约束力,同样还存在共住学生群体规模大,管理工作开展有难度,这些新情况和新特点是过去从未碰到过的,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综上所述,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特别是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高校学生工作的空间更加广阔。但同时,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到来,要求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更加国际化,对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使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因此,我们应该探索新的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寻找适应不同水平高校学生管理模式。

二、大学新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思路与创新

(一)设立专门机构,以加强对新生工作的专门指导

1、各高校可根据多校区和新生共性特征,将新生的学习生活安排在一个校区并建立一个专门的新生教育管理机构。其主要工作职责是加强对新生思想政治教育、适应性教育和养成教育等教育工作。新生的教学活动、党团组织活动、勤贷等工作仍由学院具体管理。待一年级学生完成学业后,新生辅导员即完成在新生教育管理机构的各项工作任务后,随学生回归学院的统一管理。

2、根据大学生开展通识教育的要求,建立专门的新生教育管理机构。该模式类似于北京大学“元培学院”管理模式,其基本内容为本科一年级文理大类学生不分院系、专业,在一年级完成基础课学习任务后选择学院。新生教育管理机构全面负责本科新生文理大类学生的日常教学和各项教育与管理工作。一年级阶段以养成教育和通识教育为重点,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近期发展目标,做好科学的生涯规划,帮助新生完成从高中到大学学习和生活的顺利过渡,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生的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搭建两个平台,以便于积极主动的开展新生工作

1、搭建新生辅导员培训与交流平台。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的职能与对象发生了广泛、深刻的变化。针对诸多问题,各高校有必要定期开展新生辅导员培训和交流活动。如,中国科技大学学工部每个月组织新生辅导员(班主任)开展“集体备课”,即辅导员工作经验交流,就日常工作中的重难点问题共同讨论,商讨解决方案,“备课”后,各位老师将“备课”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予以实施。西南科技大学新生工作部每月组织新生辅导员开展工作培训与经验交流会、新生工作论坛等等。因此,搭建好平台,让新生辅导员及时了解新生教育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以便于辅导员更加主动积极地开展好新生工作。

2、搭建新生三自能力锻炼平台。大学生自我教育管理的内容十分丰富,范围涉及到大学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学生自我管理体制的主体是学生,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建立运转正常的学生自我教育管理机构,是使学生的自我管理制度化、经常化的保证。将新生由被动的管理者变为主动的管理者。

(三)抓好三支队伍,构建新生教育管理立体网络

1、新生辅导员队伍。新生阶段是大学学习的关键时期,新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和复杂的多样性,新生辅导员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责任重大,尤其是新生入学教育和适应性教育等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辅导员工作水平的高低、工作效果的好坏, 将直接影响到大学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影响到新生整个大学学习生活目标的实现,因此新生辅导员队伍建设尤为重要。应该重点推选新生辅导员参加各省高校辅导员培训中心的学习培训、专题研讨班、校内岗前培训活动等。新生辅导员还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从本质上进一步理解大学生教育管理与中学生教育管理的区别,以促进新生辅导员管理水平的提高。

2、在新生中推行导师制。由于越来越多的高校实行学分制,在课程设置上大都采用低年级开设公共基础课,高年级开设专业或跨专业课程,通常采用选修制,面对众多的选修内容,许多学生往往不知所措,仅凭个人的一些兴趣和感性认识选择课程,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从性,往往会导致自己的所学的课程不成体系或与培养目标偏差太大,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导师制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本科新生的教育管理过程中引入导师制的培养模式,既符合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方略,又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学生干部队伍。高校学生干部是学生的带头人,是班级集体的骨干力量,是师生之间、校系之间连接的桥梁和纽带。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干部管理队伍,对高校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对各项管理措施的落实,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是加强高校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有效途径。新生辅导员应具备选拔和培养新生干部的洞察能力,选好帮手,能发挥其工作优势开展好工作。

(四)应以学生为中心取代以管理为中心

我国目前的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长期以来大学实行的是以管理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生为中心,大学新生刚进校园,宿舍、班级、系别,甚至小组都分得清清楚楚,每个人都有人管着。这样是有利于学校的管理,却最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国外,大学生是自己选择室友的,不同系别的同学一起居住,无形中形成了知识的交叉。

随着完全学分制的推行,将对高校的学生管理方式带来很大的影响。原有的管理重心所赖以存在的班年级和专业的稳定秩序被打乱,不同专业和班级年级的学生可以于不同的时间在同一个教室上课或于同一时间在不同的教室上课,原来

维系班年级统一活动的固定教室不复存在,而转为以宿舍为单位的管理模式中来。相应地,学生们将有更多的时间在寝室中,寝室成为学生活动相对固定的场所。如,浙江大学2000级新生按报到顺序安排寝室住宿而不是按专业、班级安排寝室,这实际上已将学生宿舍社区的概念导入了学校育人体系。同时,随着培养模式和学生数量的增多以及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提高,各个高校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加强改革力度,相应地实行了学分制、定额淘汰制、主辅修制等制度使原先的班的概念不断弱化。

结论:

高校新生教育管理工作,必须以学生为本,结合新生自身特点和校情推行通识教育,设立专门新生教育管理机构;搭建好新生教育管理交流平台;加强新生辅导员队伍、导师队伍、新生干部队伍建设;以学生为中心取代以管理为中心。切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创大学新生工作新局面。

当然,我们应看到,从传统管理模式到新模式和渠道的转变,是渐进式的,还有一个过程,还必须为促进这一转变提供和创造必备的条件,尤其是全员育人教育观念和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十六号文件《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2004.[2]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编.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解读[M].北京:北京第二外国语学

院旅游教育出版社,2005:141.[3] 陈向明.从北大元培教育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3):71-86

[4] 孙伟,张长青.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研究 [J].中国电力教育,2008,(1):144-145

[5] 穆静.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研究,扬州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08.作者简介:邹占(1979-),男,西南科技大学党委学工部,讲师,研究方向:管理学。

第二篇:大学新生教育管理工作创新模式研究

大学新生教育管理工作创新模式研究

摘要:当前社会转型期,信息化进程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引发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发生变化,对大学新生开展专项教育管理工作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我校针对当时形势,积极改变新生教育管理工作思路,设立新生教育管理机构、搭建师生两个平台、抓好三支队伍建设和转变以学生为中心代替以管理为中心四个方面来创新大学新生教育管理模式,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大学新生;教育管理模式;导师制;以学生为中心

引言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下,其重要性日益突出。大学生活与中学生活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大学新生入校后所面临的是全新的学习和生活方式,能否使他们尽早地认识大学生活的特点,并以此为根据,确立新的起点,将直接影响他们能否拥有高质量的大学生活。目前我们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学生管理模式相对滞后,不同类别高校之间的培养模式也应不尽相同。因此,构建大学新生教育管理的新模式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对大学新生开展专项教育管理工作是时代的要求

(一)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

1.社会转型带来的挑战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人们物质生活获得极大改善的同时,其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就当代大学生而言,热爱国家、积极进取、充满理想、有着竞争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是其主流特征,但是,由于新形势下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西化”、“分化”之心不死,他们极力通过网络、书刊、影视等文化产品进行思想和文化渗透,试图影响和渗透我国新一代年轻人。在这样的环境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就更显得重要了。

2.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挑战

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文化迅速发展,直至今日,其已经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民族文化、和价值观念提出了挑战与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网络对青年一代的影响,不论是在其形成认识观、世界观的过程中,还是在其形成对世界、对时政的看法上,都是极其巨大的。

(二)内部环境带来的挑战

1.高等教育精英化到大众化

1999年我国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确立了到2010年实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15%的目标,然而在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就达到了15%,比目标提前了8年之多。我国如今的高等教育规模已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仅次于俄罗斯、印度、美国)。在我们为我们花了不到十年时间走完别人半世纪才走完的路的同时,过快的发展也带来一系列问题。由于生源地不一样,招收进校的新生无论是学习能力、生活能力还是性格方面,都有着千差万别。因此,我们在对待新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时候,要分清楚如何对症下药,不仅需要师生配合,也需要辅导员(班主任)用实事求是的观点区别对待。

2.高校管理情况的变异

随着大学扩招,学生人数的急剧增加,对高校管理人员的需求也愈发增长。与此同时,高校后勤化高速普及,这样的推进速度,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新情况,如大学出现生活社区化、成才环境社会化的新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校对大学生行为的约束力,同样还存在共住学生群体规模大,管理工作开展有难度,纵观全国各大高校,已陆续发生了一些问题或出现了一些事故苗头。这些新情况和新特点是过去从未碰到过的,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综上所述,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特别是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对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使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因此,我们应该探索新的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寻找适应不同水平高校学生管理模式。

二、国内外大学新生教育管理模式的经验与借鉴

(一)国内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借鉴.北京大学:通识教育及“元培学院”

北京大学在20世纪八十年代末提出了“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人才培养原则, 并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作了一些改革,这一原则被视为通识教育的推行。我国大学本科教育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总体而言都过于专门化,因此现在所有类型大学的本科教育都需要更“通”一些。但是,不同类型的大学应该有不同的“通”的度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不同的“通”的方法。

2.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零零班”的尝试与启发

1978年3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建了少年班,为智力超常的早慧少年提供一种因材施教的培养模式。少年班实行宽口径通才教育培养模式,学生入学后不分专业,首先是集中进

行为期两年左右的宽口径通识教育,全面打好数理化生、计算机、现代实验技能和外语基础,待到学生对学科和专业有所了解,再根据自己的志趣在全校范围内自主选择学科类和专业,从而保持和增强内在的求知创造的动力。

3.浙江大学:“西点”模式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尝试以西点军校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来教育新生和面临退学的老生。西点班采取学院与部队联手的管理模式,聘请现役军官担任营长,聘请退伍军人担任专职教官,学院指定党总支副书记担任教导员,并指派学生政治辅导员负责日常具体工作。“西点班”的成功让我们意识到,即使是在大学这样一个宽松的环境里,学生在严格的要求和明确的指导下,依然可以适应,甚至可以更好地激发自己的潜能。.西安交通大学:“书院制”模式

西安交通大学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学生管理模式,通过推行本科新生住宿“书院制”,以生活社区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与行为养成教育,明显改善了新生入校后对学习生活的不适应以及懒散问题。学生在本科期间不仅是专业学院的学生,同时也是书院的学生和主人,参与书院的自主管理。因此,借鉴书院制管理模式,发扬本校特色,也是行之有效的管理。

(二)国外高校新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借鉴

1.思想道德的教育

自有国家以来,教育就具有意识形态属性,任何国家办教育,都是要培养它所需要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培养信仰其意识形态的青年人。尽管欧美等国在许多方面奉行多元化的价值观念,但在培养大学生追循其主流意识形态方面却是专一而明确的,高校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与管理,不少方面的措施很有效果。

各国在高校学生身上,都倾注了大量的汗水,致力于学生思想道德等方面的修养。以美国为例:虽然美国高校中并没有明确的“思想政治课程”,但是在哲学课和历史课中,课程都以思考世界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历史的理论分析为主线,通过讲述美国伟人的先进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绪,使青年学生具有民族优越感,树立为国家奋斗的理想。美国大学普遍都开设职业道德课,甚至工学院也开设工程伦理学,着重解决学生的职业价值以及与职业有关的品德问题,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克服功利主义的影响。

因此,对于大学生,尤其是大学新生,占领思想教育这一领地,是极其必要的。

2.宿舍管理

大学生离开家庭,开始自己的独立生活,因此宿舍管理无论是在哪个国家的大学生管理

工作,都是重点。美国各高校实行的是完全的学分制,学生进校不分班年级,在开始一、二年中也没有专业和系的概念,集体宿舍是学生相对稳定的地方,故他们以宿舍为单位管理学生是合理的。学生之间的交流也多发生在宿舍,在交流中,学生人生价值观逐渐发生细微或者巨大的变化,并且,学生中的事端也往往发在这里。抓住“宿舍”这一重点,无疑是纲举目张的措施。

综上所述,为了便于研究,笔者将国内外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几种有特色的运行模式进行了独立的分析与研究,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学生工作的综合性和复杂性,我们并不能拘泥于某种单一运行模式而不及其它,尤其是在“以学生为本”的观念下,学生工作体系更要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考虑,将上述多种运行模式交叉运用、综合实施,而且最好能根据各个高校实际情况创新出更为适合于本校学生工作的运行模式,只有这样,高校学生工作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三、我校积极构建大学新生教育管理工作新模式

(一)设立专门机构,以加强对新生工作的专项指导

2006年9月,我校根据东西区地理位置和新生共性特征,将新生的学习生活安排在西校区,并建立一个专门的新生教育管理机构——新生工作部。其主要工作职责是加强对新生思想政治教育、适应性教育和养成教育等教育工作。新生的教学活动、党团组织活动、勤贷等工作仍由学院具体管理。待一年级学生完成学业后,新生辅导员即完成在新生教育管理机构的各项工作任务后,随学生回归学院的统一管理。

(二)搭建两个平台,以便于积极主动的开展新生工作

1.搭建新生辅导员培训与交流平台。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的职能与对象发生了广泛、深刻的变化。新生工作部每月组织新生辅导员开展工作培训与经验交流会、新生工作论坛等等。因此,搭建好平台,让新生辅导员及时了解新生教育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以便于辅导员更加主动积极地开展好新生工作。

2.搭建新生“三自能力”锻炼平台。大学生自我教育管理的内容十分丰富,范围涉及到大学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学生自我管理体制的主体是学生,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建立运转正常的学生自我教育管理机构,是使学生的自我管理制度化、经常化的保证。将新生由被动的管理者变为主动的管理者。

(三)抓好三支队伍,构建新生教育管理立体网络

1.新生辅导员队伍。辅导员工作水平的高低、工作效果的好坏, 将直接影响到大学新生

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影响到新生整个大学学习生活目标的实现,因此新生辅导员队伍建设尤为重要。我校重点推选新生辅导员参加各省高校辅导员培训中心的学习培训、专题研讨班、校内岗前培训活动等。新生辅导员还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从本质上进一步理解大学生教育管理与中学生教育管理的区别,以促进新生辅导员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我校新生工作部还针对新生所在公寓片区,制定新生辅导员定期入住制度。

2.在新生中推行导师制。由于我校实行学分制,在课程设置上大都采用低年级开设公共基础课,高年级开设专业或跨专业课程,通常采用选修制,面对众多的选修内容,许多学生往往不知所措,仅凭个人的一些兴趣和感性认识选择课程,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从性,往往会导致自己的所学的课程不成体系或与培养目标偏差太大,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从2009年起,我校在本科生中全面推行导师制,在本科新生的教育管理过程中引入导师制的培养模式,既符合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方略,又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学生干部队伍。我校新生工作部在一年级新生中选拔学生干部,成立新生自律委员会,主要通过新生自律队伍检查学生晨读,早操情况,并督促新生开展好寝室卫生等工作。真正实现新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目标。

(四)创新入学教育方式,以学风建设为核心,开展导航工程

新生工作部将入学教育内容与大一学生的日常教育内容紧密结合,贯穿到一年级全过程,丰富了学生日常教育的内容,达到入学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针对大学新生入学后对环境、生活、学习不适应的状况,通过理想导航、名师导航、学习导航、生活导航、自我导航、心理导航六个导航系列活动,开展新生适应性教育和养成教育工作,在引导新生成长成才,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五)加强新生养成教育,开展“文明修身”活动,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奠定基础

1.坚持管教结合,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新生工作部在工作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生活、学习习惯的养成,十分重视对学生的文明教育,通过开展诚信教育、责任意识教育、文明礼仪教育,通过签定“寝室文明公约”、“校园文明公约”、开展诚信教育,争创文明寝室、优良学风班等活动,引导学生自觉将“文明修身”作为自己学习生活追求的目标。学生违纪率明显下降,上课迟到现象大幅减少。

2.坚持“五查”制度,加强新生养成教育。新生工作部建立了新生日常行为交叉检查制度,将新生公寓楼划分区域,每个区域都由一名辅导员担任督察组组长,指导新生自律委员会定期检查学生“三早一晚”和寝室内务,起到了相互监督,相互学习的作用。

(六)积极探索新生辅导员队伍建设新思路,提升新生辅导员工作水平

新生工作部针对新生辅导员大多是新任辅导员且人员流动快的特点,着力加强对辅导员的培训和管理,努力提高辅导员的水平。通过岗前培训、以会代训、经验交流、相互诊断、以老带新等方式不定期地对辅导员进行业务培训;此外,通过规范辅导员工作程序,加强对辅导员工作的检查,严格执行辅导员月工作考核制度;引导辅导员深入研究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等,使辅导员工作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结论

我校新生教育管理工作,以学生为本,结合新生自身特点和校情推行通识教育,设立专门新生教育管理机构;搭建好新生教育管理交流平台;加强新生辅导员队伍、导师队伍、新生干部队伍建设;以学生为中心取代以管理为中心。切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创我校新生工作新局面。

当然,我们应看到,从传统管理模式到新模式和渠道的转变,是渐进式的,还有一个过程,还必须为促进这一转变提供和创造必备的条件,尤其是全员育人教育观念和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十六号文件《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2004.[2]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编.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解读[M].北京: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教育出版社,2005:141.[3] 陈向明.从北大元培教育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3):71-86.[4] 孙伟,张长青.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研究 [J].中国电力教育,2008(1):144-145.[5] 穆静.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研究[D],扬州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08.

第三篇:创新发展思路和模式

创新发展思路和模式,加快函件业务发展

一、进一步提高对加快函件业务发展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

1、函件业务是中国邮政的专营业务、主营业务,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邮政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因此,各局要高度重视函件业务发展,真正把函件业务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真正把函件业务作为邮政发展的战略性业务和重点业务,深入研究分析函件业务市场,认真逐项落实函件业务发展的经营措施,坚决扭转目前函件业务发展缓慢的局面。

2、发展函件业务的市场空间广阔。一是商业信息传递市场需求大。从国内外广告市场的发展来看,广告销售额的增长要远远高于GDP的发展速度,中国是一个新兴的发展中国家,通过函件传递商业信息的市场潜力巨大;二是从商函广告占媒体广告市场的份额来看,美国邮政商函业务收入所占分额将近20%,而中国邮政商函收入所占份额仅3%;三是市场经济国家人均使用函件量远远超过我国,美国是650多件、欧洲国家是450多件,连印度也有近20件,而我国现在人均函件量还不足10件。以上三个方面,说明中国邮政的函件业务是极具潜力的业务,是大有作为的业务。

3、函件业务是高效业务。一是函件业务的可变成本低,效益高。特别商函业务中的账单、促销类商函、邮资封片,固定成本高但可变成本较低,对收支差额贡献率都在50%以上,规模效益十分明显。二是国外邮政函件业务收入比重和利润比重都是第一位的。如荷兰,函件业务收入占邮政收入比重近50%,利润所占比重达70%以上,德国邮政函件业务收入占邮政收入的比重为28.4%(2003年),利润所占比重达763%,而中国邮政函件业务收入的比重仅10%左右,而且是亏损业务,主要原因是网络规模大、固定成本高,业务规模没有做大。

二、创新函件业务的发展思路和模式,推进函件业务发展邮电分营以来,省局高度重视函件业务发展,各市县局也把函件业务作为“一把手”工程,加大投入,加快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要进一步加快发展,各局普遍反映难度很大,感觉发展后劲不足,函件业务可持续发展尚未破题。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在发展思路和营销模式上延用分解目标,考核奖罚,关系营销等发展邮政业务的办法,对具有媒体性质的函件广告业务的市场特点、客户需求、发展规律缺少深入研究和分析。对此,我们要创新函件业务发展思路和营销模式,引入传媒业的理念,加快函件业务发展,重点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努力打造邮政商函媒体品牌,让社会各界和广大公众认识并接受这一媒体;二是拥有足够数量的商函媒体受众,就是要做好名址数据库和投递工作;三是媒体经营和广告经营分开,整合社会资源,大力培育社会造信公司和发展中邮广告代理商;四是关注广告客户的投入回报,增强客户对使用邮政商函的信心,不断增加邮政商函业务的“回头客”,促进邮政函件业务持续发展。

三、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落实重点工作

1、切实抓好业务宣传,打造商函业务的知名品牌宣传的方式应多种多样,可采取大众媒体广告、商函广告、报刊软文广告、召开用户座谈会和商函媒体和业务推介会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省局将投入专项宣传费用,牵头组织商函品牌宣传,请各市县局密切配合,投入资金,共同做好商函品牌宣传。

2、切实抓好商函名址数据库建设工作今年商函名址库建设工作,省局已下达通信执行令,各局要认真按照省局通信执行令的要求做好名址库的建设和维护工作,同时,各局要根据业务需求,加大个性化名址库的建设力度,为商函客户提供足够数量的有效受众。国家局下半年将组织全国地址库的建设,这是一项名址库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今后所有名 址库建设,都以地址库为基准,实现地址的唯一性和信息的集合性。各局要按照省局的布署精心组织好这项工作,确保按国家局的要求实现10月份上线。

3、积极抓好投递改革和投递网优化工作

投递网络是邮政的优势之一,完善的投递网是邮政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当前邮政投递能力不足,质量不高对商函业务的发展制约较大,因此,各局要加大力度抓好投递网的改革和优化工作。改革和优化的目标是确保各类邮件、报刊按规定频次时限妥投到户,通过加强信报箱建设维护管理,大城市推进信报分投,试行普遍服务和商业服务分网运作,发展城市社区邮政代理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增强邮政投递能力,提高邮政提供有效受众的能力,以迅速准确、安全、方便的服务吸引社会各方面乐于采用邮政渠道传递商业信息。

4、大力抓好账单业务的发展账单业务在发达国家邮政函件业务中占很大的比重,是发展函件业务的重点。各局要本着把账单由客户的成本中心变为利润中心的思路,把账单业务变为相关账单客户宣传业务和企业形象的媒体,对客户的业务推介要从引导服务领先战略和针对不同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入手,开拓账单业务的新局面,下半年,全省账单业务要实现新的突破,其中沿海的福州、厦门、泉州、漳州、莆田等局在大力抓好电信、移动、联通、银行、保险、医保等行业账单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开拓电力、煤气、自来水等公用事业类账单业务;山区的三明、南平、龙岩、宁德等局要全面拓展通信和金融行业的账单业务。国家局已下文要求寄发邮储账单业务,省局将下文专门布署,各局要充分重视、精心组织,确保按时完成邮储寄送对账单的工作。要力争全省账单业务量和业务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80%以上。各局要成立账单业务攻关领导小组,一把手要亲自抓好组织和公关工作,确保今年账单业务的发展有实质性的突破。

5、积极拓展促销广告商函业务〖CX〗促销广告商函是一项潜力很大的业务,发展广告商函业务,关键要提高客户对广告商函的认知度。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是通过推广直效营销的理念,使客户充分了解商函广告在各项广告媒体中的差异化优势。发展促销广告商函的关键是要拥有足够数量和针对性强的名址库,各局要根据客户需求,充分重视为大客户建立个性化名址库,积极抓好促销商函业务的发展。各局应对促销广告商函的客户和潜在客户进行全面的分析,组织客户经理上门做好宣传工作,沿海局要实现协议客户比去年增长50%以上,山区局协议客户增长30%以上,确保今年全省促销广告商函业务量和业务收入比去年增长36%以上。

6、进一步抓好企业邮资封、邮资广告明信片和企业拜年卡等业务的发展企业邮资封、片、卡是商函中收支差贡献率较高的业务品种,一是各局要充实重视抓好门票明信片的发展,特别是年客流量在30万人以上的旅游景点,如福州的鼓山和西湖、厦门的鼓浪屿、南平的武夷山、莆田的湄洲岛、宁德的太姥山、龙岩的冠豸山等。要做好门票明信片门禁系统的开发,使门票明信片成为一项长效业务。相关局要成立项目带动领导抓好落实;二是要进一步抓好200万专用邮资图项目,未开发项目的市局年内要实现突破,去年开发项目的局要在年底前完成项目的开发;三是要精心组织好2005年贺年有奖明信片和企业金卡业务的发展。今年有奖明信片品种多、做了很多方面的改进,各局一定要认真组织好销售工作,特别是重视做好代理销售,积极抓好邮政有奖明信片进超市、进书店、进百货,扩大销售网点。企业金卡业务要做到早策划、早安排,力争今年发展企业金卡业务打好翻身仗。各局要积极鼓励社会上广告公司代理企业金卡业务,充分用好国家局企业金卡的酬金政策,力争今年全省企业金卡揽收量比去年增长50%以上。

7、用传媒业的理念和模式发展中邮专送广告业务 邮送广告今年上半年出现下滑,主要原因是部份客户自办和其它夹报广告的竞争。目前策划、设计、文案人才较为缺乏是邮政商函广告公司发展中邮专送广告业务的薄弱环节。因此,应采取引进传媒业理念和模式来创新邮送广告业务的发展,厦门局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本册型中邮发展得较好,他们的经营模式是积极发展代理;福州局近期和福州“九龙宝鼎”广告公司联合创办《邮你家》本册型中邮,采用名址库寄送,邮送广告业务也取得一些进展。要进一步总结厦门、福州局的经验,积极摸索用传媒业理念和模式发展邮送广告业务的新路子。同志们,函件业务是邮政的核心业务,抓好函件业务的发展是全体邮政员工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我们一定要正视困难,坚定信心,上下共同努力,确保全年函件业务发展计划的顺利完成。与此同时,要不断更新观念,拓宽思路,引进传媒业的经营理念和模式,突破商函发展瓶颈,开创函件业务发展的新局面。

第四篇: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模式探析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模式探析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模式探析

贾咏梅

(北京城市学院 理工学部 北京 100083)

摘 要:本文探讨如何更好地对大学新生进行入学教育,指导学生更快地融入大学的文化氛围,并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使他们身心健康而愉快顺利地渡过大学生活。

关键词:新生;教育;模式

新生入学教育是学生迈进大学的第一堂课,是高等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性工作。这项工作做得好不好,关系到学生能否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和未来的发展,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否取得实效。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对新生给予及时科学的学习和生活指导,使他们尽快地熟悉、适应大学生活,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开启大学学习和生活的良好开端,为成长、成才、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了解新生特点,切实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新生“不适应症”现象在高校比较普遍。有的学生难以适应新的环境,有的学生学习目标迷失,误认为进入大学就进入了“保险箱”。还有的学生存在着心理调适不当、人际交往困惑等问题。个别新生甚至因为不适应大学生活而退学。特别是随着近年来大学新生中独生子女人数的不断增加,新生入学后的适应性问题愈加突出,不得不引起学校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有关专家指出,高校应充分重视入学教育,帮助学生缩短适应期。良好的新生教育是整个大学生教育与管理良性循环的开始,现在每所大学都开展入学教育,但普遍时间较短,有的内容单一或停留在表面,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没有深入到学生内心。时间只有短短的三四天,教育时间定位在新生刚入学的一两个星期之内,有时很难达到预期目标。“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新生入校后最初几周非常关键,在这段时间里,学生交上了新朋友并且开始形成对校园生活的态度。学生相当于生活在一个有特定文化的社区中,大学的文化和精神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素质拓展训练中的集体“爬墙”游戏,充分说明了团队成员的目标一致而单一是大家努力“爬墙”的根本原因的道理。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每个院系也有自身的目标和传统。新生入学后,就成为这种文化和目标的一分子。应该创造条件,让他们尽早了解认同这种文化和目标,更好地适应大学文化和大学生活,并为这种目标自觉奋进。笔者旨在探讨如何指导学生更快地融入大学的文化氛围并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使他们身心健康而愉快顺利地渡过大学生活。

二、大学新生基本情况分析

入学之初,学生会出现种种不适应,这是正常的。关键是作为教育工作者要调查了解新生的思想动态和需求,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基本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

1.大学新生易出现的主要问题

进入大学,学生会面临很多问题。

一是环境不适应。告别了原先熟悉的环境,远离父母,开始集体住校生活,要独立处理生活中一切事务,面对的是全新的老师、同学和环境。在这样陌生的环境里,如果缺少关爱和温暖,自然会使学生产生孤独感。这是因为经过紧张高考的学生进入大学后一下子松弛下来,学习任务和压力相对减轻,很容易使他们放松要求,不能科学安排时间,每天变得无所事事,把大量时间浪费在休闲娱乐上,有的学生通宵上网、看电影,有的学生整天沉迷于舞厅、游戏厅等等,乃至荒废了学业。能否迅速了解和熟悉校园环境,树立大学生活目标,决定着新生能否在这个环境中自如的学习和生活。

二是心理不适应。有的同学因环境不适应反映出心理不适应问题。如有的新生失落感、失宠感强烈,一经挫折和轻微的打击就会较长时间处在焦虑、自责的心境中不能自拔;其次是由一名中学生向大学生的角色转换,在心理上需要一个调适过程;第三是每年的新生中都会有在高考中发挥失常的学生,他们看着昔日与自己不相上下的同学纷纷进入较好的院校或较好的专业,心理上易产生严重的不平衡甚至会产生弃学念头。这些学生的情绪会导致学生群体中出现更多的不安定因素。更多的学生可能会有自卑心理;第四是城乡中学素质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使得相当一部分农村生源在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城市学生面前觉得自己见识浅薄,没有特长,从而心理失衡。

三是学习的不适应。大学里多是上大课,没有固定教室,教学模式由高中时的以教师为主导变成了以学生为主导的自学模式。有相当-部分学生在选择专业时,由于对专业课程设置的不了解,或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服从了父母或师长的意见。进入大学后,却发现现实与自己的理想状态有较大出入,学习兴趣骤降,便产生了厌学、惧学甚至学习心理障碍。因此新生必须学会主动的学习。

四是生活上的不适应。每年新生入学时,由家长护送报到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经常是家长代学生办理入学手续,而学生无所适从。使学生从小形成的万事依赖家长的心理得到延续。但是当真正离开父母的庇护开始独立生活时,许多新生出现了自理能力差、自我中心主义、人际交往障碍等问题。特别是随着独生子女上大学的比重逐年增加,这些问题越来越突出。有的同学在学校不会理财,出现铺张浪费或者借钱度日情况;有的同学丢失贵重物品,产生报复心理盗窃别人财物,触犯了法律法规。

2.对新生基本情况的调查分析

为增强新生入学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我们在北京市高校2006级新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采取选取样本进行调查的方式,以640名(男生492人,女生187人)新生为研究对象,针对“专业满意度”、“上大学的目的”、“大学期间最重要的事”、“对班级的期望”、“未来的自我期望”、“是否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看法”七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调查。结合与新生个别访谈的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第一,大学新生的心态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他们认为大学生活是有价值的或充满希望的。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是有收获的。如在调查对学校开展的军训、开学典礼、适应大学生活讲座、校园文化活动、从严管理、校规校纪宣传教育等活动的感受时,有相当多的同学都认为自己在参加这些活动中受益很大。对班集体的期望上,有

6216%的学生希望自己的班集体是凝聚力强,有人情味,有温暖感。有2683%的学

生希望班集体团结友爱,气氛活跃。有656%的学生希望学习气氛浓,有竞争意识。有328%的学生认为班集体存在与否无所谓。这说明新生渴望从集体中获取友谊和温暖。第二,大学新生提高自身修养的要求十分迫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态度,新生普遍认同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90%以上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有意义也有必要,其中2528%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来说非常必要,有6544%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来说有意义。对是否希望加入中国共产党,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的新生愿意选择加入共产党,成为党组织的一员,表现出积极向上的一面。7084%的学生选择准备加入共产党。还有1737%的学生选择待进一步学习后再选择。可见,新生渴望学校加强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教育,特别是准备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分子,他们对学校教育反映更强烈。新生入学教育中要突出抓好以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建设和推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重点的思想政治教育。

第三,新生主体意识较强,注重个人全面发展。对大学期间发展的态度,多数新生已经能够明确大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狭义上的专业学习,还在于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培养综合能力素质。有7527%的新生认为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能力很重要,还有791%的学生认为发展个人兴趣爱好重要。

第四,对所选择的专业比较满意。在调查中,有2335%的学生认为自己所学专业“非常满意”,有5019%的学生认为“比较满意”,二项合计高达7354%,高出认为“一般”、“不太满意”、“很不满意”学生2547%的比例近48个百分点。当被问怎样选择了喜欢的专业时,6734%的学生填报志愿前对所选择的专业进行了充分了解,8657%的学生是自己作出的决定。这说明,对选择的专业有较充分了解并自主作出选择,是新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满意的主要原因。

第五,新生自我价值实现、有所作为愿望较强烈,但在目标追求上趋于务实化。在入学动机调查中,有7670%的学生认为是谋求未来美好的生活、为出国打基础、出自对某一行业的追求、为了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为了出人头地等。为了实现父母愿望的占1119%。值得注意的是,认为上大学是为了“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为了报效国家”、“热爱科学、想做学问”这三项的加起来只占501%。这说明,新生学习目的有低层次和功利化趋向,他们在强调对现实目标追求的同时,缺乏对深层次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崇高理想的追求。

6、基本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未来自我的期望,学生希望成为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者、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忠诚的爱国者的三项共计30%的。有4208%的学生希望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2791%选择是“其他”。说明部分学生还没有形成主体性价值观。

三、新生入学教育模式探讨

1.大学入学教育应该系统化

一是科学安排教育时间。集中入学教育时间应安排在开学前二周,但教育内容应该贯穿第一学期甚至延续到整个大学生活。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在校园网上建立相关网页和咨询机构来保障入学教育在时间上的延伸。规模上不应该局限于二三次大规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要采

取报告会、专题讲座和分内容分小班教育相结合的多种形式。

二是在入学教育的实施者上,不应该只是学生工作者、班主任(辅导员)唱“独角戏”,可吸收从事教学工作的优秀教师担任指导教师,还应配备“住宿指导师”,使新生在正常工作之外也可以找到老师咨询指导。另外,高年级的优秀学生也可以成为有效的新生辅导员(学导)。

三是实现教育内容、方法、形式的多样化。教育内容要全面系统,如环境适应教育、角色转换教育、理想信念及党的基本知识教育、校规校纪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思想教育、大学生涯规划教育、健康知识教育等;教育方法要科学有效,尊重新生特点和教育规律。教育形式要灵活多样,通过开学典礼、院系领导和新生座谈会、召开主题班团会、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等,开展生动的入学教育。要建构与新生畅通的沟通渠道,保证学生遇到不适应的问题时,能够及时找班主任、院系领导交谈,也可以找任课教师或心理咨询老师寻求帮助。

四是加强调查研究,及时了解掌握新形势下新生的思想动态和特点,使入学教育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五是要完善机制,抓好队伍。真正把新生入学教育纳入学生教育管理体系,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加大对班主任、辅导员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切实提高入学教育质量。六是建立新型学生工作模式,实现德育重心下移。即建立以思想教育、学生管理为主导,咨询、服务、指导为主体的新的学生工作职能体制。

七是建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大学新生正处在从青少年到成年人的过渡期,这一时期也是心理断乳期。因此,需要学校、家庭与社会多方面齐抓共管,共同关心这一特殊群体的成长。学校在开学初应及时召开学生家长座谈会,与学生家长就学校的情况及时沟通并建立经常性联系。同时,充分挖掘社会资源,为学生的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和宽松的环境。

2.要强化专业思想教育,指导学生确定新的学习目标

入学教育中要充分调动专业教师特别是资深教授的积极性,加强对新生的专业思想教育。一方面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另一方面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专业背景、专业特色、地位作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师资状况、培养方式、就业前景等,帮助学生充分认识所学专业的特点和前景,稳定专业思想,树立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主动投入学习。应结合本专业的特点,向学生介绍大学的教学方法、考核制度、学习要求,提醒学生合理有效地安排学习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新生明确学习主体的角色转变,把握学习的主动权。应向学生详细宣讲学籍管理的相关知识和奖惩条例。帮助新生学会利用图书馆和网络中各种文献资料,学会自我解惑,不断充实提高自己。大学阶段新的学习目标的确立,实际上是学生确立新的人生目标的重要内容。要帮助新生正确认识大学,克服不切实际的想法。指导新生在考虑个人奋斗目标时,力求符合社会实际。要让学生懂得学习是大学校园生活的基本内容,大学生活中也仍然充满着竞争。引导新生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重新客观的认识评价自我,找准自己的位置,既不要以“天之骄子”而自居自傲,更不能高喊60分万岁而自暴自弃。要做到珍惜学习机会,明确学习目标,掌握科学方法,顺利完成学业,使自己早日成为合格的有用之才。

3.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团队建设教育

学生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和个体性倾向。当代大学生就人生价值观方面的任何一个问题的回

答显然难以用传统的“非好即坏”或“非坏即好”的两极标准进行评判。它既有积极合理的因素,又有可能向不好的方面发展的因素。如果不加合理引导,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学生很容易向消极方面转化。同时青年学生的人生价值的选择和判断极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处于不稳定状态。有的学生对同一问题的判断,会因为看了一部有关英雄的电影或遇到一件不顺心的事情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这说明青年学生的道德教育有很强的可塑性。许多学生认为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只是感性的,对党只有一种好感,并没有从理性上考虑入党,成为一名共产主义先锋战士。他们希望通过学校组织的党课,使自己的思想认识得到提高。因此,要坚持在新生中及时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帮助新生确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还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选择适于自己的成才目标。可以邀请名人或杰出校友向学生介绍自己的成长经历,帮助他们寻找生活中的“标杆”,班主任(辅导员)则要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具体的指导意见。

班集体建设在入学教育中十分重要。集体可以帮助学生克服“自我中心”倾向,培养其团队精神。团队合作精神是一种德育教育,提倡的是相互的友爱。班主任应在新生进校前,通过学生档案等材料对教育对象充分了解。班主任及学生管理工作者应多到教室和寝室,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学习、生活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同时,帮助班级组建班委会、团支部,并对其工作给予关心和指导,使班委在班级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要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努力形成奋发向上、团结和谐、互助互爱的班风,从而增强班集体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这样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就会形成。新生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充满乐趣,一些不适应也自然而然地淡化以至消失。

4.要加强对学生的社会化教育

社会化贯穿于人的一生,从出生到老年,个体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社会影响,不断进行社会化,在每个人一生中的不同时期,社会化的要求和内容都会有所不同。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的重要时期。从入学第一天开始就要关注新生成长,帮助其进行四年大学生活规划和人生职业规划。主要是让新生明确社会角色意识,承担起肩负的社会责任。

怎样让学生尽快明确自己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呢?笔者提倡开展职业生涯教育。职业生涯教育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了由社会共同培养人才,大大提高了人的社会适应性,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我国职业生涯教育起步较晚,尚未形成系统的教育体系,大学对职业生涯教育不够,学生对此也认识不足。身为大学生,必须意识到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对自己成为社会人是不可或缺的。而作为大学,导入职业生涯发展教育让学生成为社会人是势在必行的。此外,还要创造条件,让学生间接参与社会实践,包括由高年级学生中的志愿者和社会实践积极分子专门为新生组织社会实践报告会等。

5.强化“软环境”建设

用良好的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影响感染学生,提高入学教育的亲和力和渗透力。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是高校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在大学改革和发展中,如果说硬环境是一所学校的躯干的话,那么,软环境则是她的大脑和灵魂,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软实力。笔者认为这个软实力包涵一个学校的校风、学风、教风和校园文化等。世界著名大学耶鲁大学,非常强调社区感,学校就是一个小社会,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模仿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模式实行“住宿学院制”。

每个学院由来自不同院系和不同专业的400-450名学生组成,配有院长和若干住院教授。学生在其中居住、进餐、社交,从事多种多样的学术和课外活动。学校希望借此使学生所受到的不仅局限于课堂知识,而且注重在起居社交时学到人生的道理,并从中获得终身的友谊。耶鲁大学莱温教授坚信,耶鲁大学的住宿学院是教育的重要场所,大学的环境创造出的特有文化氛围对于培养领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如“泡菜理论”所启示的,“软环境”不但影响学生正确自我认识的形成,影响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还影响学生健康情绪生活的营造。因此我们不但要着力营造学校“软环境”的建设,努力营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还要充分发挥好大学文化氛围对新生的潜移默化作用。新生一入校,通过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开展寓教于乐的特色活动,加强适应性教育,科学塑造大学新生群体是十分重要的。这能够使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思想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6.加强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要及时在新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普查工作。建立危机干预制度,并建立心理危机排查制度。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据相关部门统计,全国25%-30%的在校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6%-8%的在校大学生不同程度的有心理疾病,而大学生由于心理失衡而引发的惨剧更令人触目惊心。有关人士认为,大学新生对新环境不适应,如果得不到及时调整,便会产生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困扰。

因此,许多学校都不约而同加大对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力图通过心理教育提高新生自我调节能力和适应能力。因此,在新生入学之初,要高度重视新生心理状况,扎实做好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可能的基础上,为每一个新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并对其中有心理疾患和心理障碍的学生,以及贫困生、孤儿、单亲家庭的学生予以特别的关注,了解其心理动态,给他们更多的关爱。

A Research on Education of New Students

Jia Yongmei

Abstract:the paper is a research on how to teach new students at their entrance,in order to make them as soon as possibly live happily and smoothly in the new

atmosphere of campus

Key words:New students, Education, Model

收稿日期:2006年11月10日

作者简介:贾咏梅,女,北京城市学院理工学部 教师

第五篇:大学教育与文学创新

大学教育与文学创新

——以青年作家、学者陈进为例

杨永久

(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246000)

2007国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委托研究项目阶段成果

摘要:文章从大学教育与文学创新的关系切入,以青年作家、学者陈进为例,分析通识教育理念中非理性与理性的融合、校园文化环境里的内在自由与创新动力、地域文化资源的学科视野与本土情怀,论证出它们对大学生文化创新的促进作用,从而洞悉高等教育在时代创新中应有何作为,辅导员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上应从何处着手。

关键词:文学创新陈进通识教育校园文化地域文化

现代文学的产生和发展与现代大学教育是密切相关的。结合现代文学史考察后,我们可以这样认定:没有北京大学的贡献,五四新文化运动很难取得实绩;没有北平的学院文化氛围,京派文学也难有立身之处;没有西南联大的存在,九叶诗派便无从谈起。这一切,都喻示着大学的教育对文学创新的促进作用。在创新精神不断被时代召唤,人文素养不断被加以重视的今天,我们不妨从大学教育与文学创新的角度切入,从而洞悉高等教育在时代创新中应有何作为,辅导员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上应从何处着手。本文便试以青年作家、学者陈进为例,探讨大学教育与文学创新的内在联系。

陈进曾就读于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为安徽大学中文系09级硕士研究生。他在读大学期间,就出版有两部长篇小说《固都》与《青春那么八卦》,成为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庆市作家协会理事,因其作品中展现出的渊博学识和睿智设譬,而被美誉为“少年钱锺书”。在第十二届庄重文文学奖(中国青年文学最高奖)的评选中,他一举成为安庆市的唯一推选人。《中国教育报》2005年2月3日发表评论文章,评价其是超越韩寒、郭敬明的青年作家。

在文学创作成果丰硕的同时,他在学术研究上也同样有不凡之处。他的本科毕业论文《言文互动——中国百年新诗流变》深受学界专家好评,并发表于中国社科百强学报《安庆师范学院学报》上,成为该学报历史上发表的第一篇本科毕业论文。他撰写的大量学术性评论发表于《文汇读书周报》、《山西日报》、《新安晚报》等全国各级报刊上,并被收入《石楠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国际国内中学生获奖作品精品集》(人民日报出版社)等重要选本,还曾为一些青年作家的著作作序。他先后出席过安徽省第二届签约作家评论会议、安徽省农村题材作品创作座谈会等学术会议,并宣读论文。目前,他正在主持编纂《1919—2009:安庆新文学史》这一浩瀚的学术工程,并应出版社之约,独自撰写《诸葛亮评传》、《钱锺书评传》等著作。

在对陈进的成长经历进行研究后,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他的文学创新上,高校的通识教育理念、校园文化环境、地域文化影响这三重因素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通识教育理念:非理性与理性的融合爱因斯坦曾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能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1]310同样,仅仅接受专业教育,也无法进行文

学创新。在陈进的文学创新上,可以很明显地考察出通识教育的作用。

陈进的长篇小说《固都》素来以睿智幽默和旁征博引著称,知识涵盖十分广博复杂,很多评论者认为其有钱锺书《围城》之风,但是很少有评论者对其中的知识结构进行分析。在《固都》的征引中,除了古今中外的文史哲典故外,还包涵了很多理科知识与流行文化。而在他的短篇小说《上帝之手》中,那种引经据典的风格更是发展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不到两万字的小说先后引经据典一百多处,而且包罗万象:先秦哲学、唐宋诗词传奇、明清小说、亚非欧美文学、西方哲学、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亚当·斯密的经济学等等,无一不纳入小说之中,且很巧妙地和叙事融合在一起。这种学院派风格的小说在今天的文学界是非常罕见的,没有足够知识储备的社会作家难以表现出如此从容的学者风范,一般只接受专业教育的作家也无法进行如此炫智炫博的写作。考诸文学史,会发现能有如此腹笥的作者基本都是如钱锺书、林语堂这样的学贯中西之士。可以如此断定,假如陈进不接受通识教育,便不可能进行此项文学创新。

然而在高校推行通识教育又谈何容易?在今天这个功利至上的社会,很多人将接受大学教育视为习得一技之长,并藉此而谋得稻粱的途径。在这种急功近利的教育理念的指引与塑造下,很多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仅仅由自己的专业知识组成,专业之外的东西一概不闻。这种单一的知识结构很难具备创新的能力。但是,另外一个不得不直面的现实是,高校学生在毕业时将面临极大的就业压力与竞争,这又不得不使他们埋首专业技能的学习上。

从理性的角度来说,大学生确实应该为日后的就业而进行专业的训练;而从非理性(而非反理性)的角度来说,大学生则要广收博采,接受通识教育,“为求知而从事学术,并无任何实用的目的”[2]5,毋庸置疑,这两者之间是有矛盾的。因此,协调两者之间的矛盾,将是大学生能否进行文学创新的关键,也是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从这一角度考察,会发现陈进在通识教育理念下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了非理性与理性的融合。

陈进最初并非是中文专业的学生,在中学时他学习的是理科,2001年高考之后,被录取为安徽工程大学应用数理系数理金融和应用软件专业的本科生,这是一个复合型的新兴专业,并非只有数学。陈进先后学习了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空间解析几何、大学物理、初等会计学、C语言编程、微观经济学等专业课程,在2003年9月退学之前的两年时光中,陈进所学习的知识可以说横贯了数学、物理、经济学、计算机、会计学等各种学科,理科方面的知识面不可不谓之全面。相对于一般文科学生对理科知识的了解只是阅读科普读物,他的理科知识却来源于专业著作,除了定性的了解之外,还可以进行定量的计算。所以,当我们看到《固都》中出现的广博的理科知识,《青春那么八卦》里灵动跳跃的思维时,也就不以为奇了。

在应用数理系学习的过程中,陈进迷恋上了文学,阅读了大量的文史哲书籍,并且开始创作长篇小说,这也为他日后在中文系能驾轻就熟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同时他对文学的兴趣越来越炽烈,2003年6月,当他的处女作长篇小说《固都》确定可以由广东出版集团花城出版社公费出版时,他毅然作出了一个令所有人感到吃惊的决定——从安徽工程大学应用数理系退学,重新参加高考,由理转文,报考中文系。从理性的角度来说,他的这一行为会浪费金钱,推迟毕业,延缓就业,是极其得不偿失的;从非理性的角度来说,学习自己喜欢的学科,丰富自己的知识面,既是出于自己内心的需要,日后也甚至有可能成为具备创新能力的通才。陈进的这一决定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此时,我们还不能说他融合了非理性与理性,而是青春年少的他以非理性压倒了理性。

2005年9月,陈进考入了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一刚进校时,他就立志要博览群书,横扫安庆师范学院图书馆。安庆师范学院图书馆藏书177.3万册,横扫岂是人力可为?但大学四年里,他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的图书馆度过,阅读面极其广泛驳

杂,虽然远远没有做到横扫,但也确实成长为一位博学的青年。

在钻研学术的同时,他也着力提高综合素质。因为综合素质高,他成为安庆师范学院第二届十佳青年学生,并在安徽省十佳青年学生评选中进入前30名,获得省优秀青年学生荣誉称号。

毕业之前,因为综合素质高,他受到了多家用人单位的青睐,包括一些垄断性的能源国企、公办中学、报社都纷纷向他抛出了橄榄枝。陈进最终因为考取研究生,而谢绝了这些用人单位的邀请。毕业时,陈进既拥有大量的文学创新成果,同时也没有影响到自己的就业问题。可以说,在安庆师范学院学习的四年,陈进自觉地融合了非理性与理性,他并非没有考虑到将来的就业的目的,而是“实现这些目的是靠着一种特殊精神的努力,这种精神一开始的时候是超越这些实际目的的,他这样做是为了以后以更大的清晰度、更冷静的态度返回到

[3]20这些目的中。”

这至少给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两个启示:

一、解决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关键在于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

二、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的关键在于坚持通识教育理念,而非从大一就开始进行专业训练。注重就业和培养创新人才并非不可兼得。

校园文化环境:内在自由与创新动力

每一所大学在它的发展过程中都会沉淀下它的文化底蕴,形成特有的文化氛围。在校大学生“不仅接受学校里传授的各种专门知识,还把学校传播知识的宗旨、目标、手段、途径,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来加以反省,而不是盲目地接受或拒斥”,“将‘大学’作为一种教育形式、一种社会组织、一种文化精神,仔细地阅读、欣赏、品味、质疑。”[4]101所以说,校园文化环境对于大学生的创新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相对于课本知识的灌输,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的塑造更加自由,是一种激发学生内在自由的教育方式。“自由是大学教育最重要的因素”[3]83,这种自由不是对学生的放任,而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教师要把学生的注意力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的自身,而教师本人则退居暗示的地位。”

[5]8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拥有内在的自由,而不是服从外在的压制,如此便可以转化为创新的动力,释放创新的空间。

陈进本科时所就读的安庆师范学院具有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文学创新在校园里具有浓厚的风气与土壤。

首先,安庆师范学院的一些制度性措施,如建立创新奖学金,对发表文章实施奖励,优秀读书笔记评选活动,学生科研立项鼓励办法,等等,对大学生进行文学创新提供了制度性的保障与促进。陈进的评论《暗夜所言 烛照人世》便曾获得优秀读书笔记评选的全校一等奖,并被《安庆晚报》择优发表,然后迅速被《山西日报》、《北海日报》、《马钢日报》等全国各大媒体转载。

在文学院的学生工作中,这些制度便更加具有针对性。文学院以院刊《季节风》与《敬敷文学》为平台,大力弘扬文学创作的风气,并且逐渐形成传统,届届相传。几乎每届学生中都会涌现出一些文学创新人才,如李进、胡源、葛启文、谷卿、游庆文、王光龙等。

其次,安庆师范学院的校园文化具有青春理想的诗性光辉。从菱湖之滨波光潋滟的老校区,到龙山脚下山清水秀的新校区,安庆师范学院美丽的自然风光为青年学子的吟咏创作提供了曼妙的素材。而热爱文学的激情一旦与之合拍,校园文化中便会荡漾起青春理想的诗性色彩。在陈进的文学作品中,那些充满诗意的描写俯拾即是。小说《江南》不以情节取胜,而是以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和意识流技巧展现出现代人的心灵孤独感,从容的笔致将初冬水乡的风景融入到少年维特式的悠悠情怀中,读之余味无穷。《青春那么八卦》虽是一部长篇小说,但却显示出陈进跨文体写作的能力,很多地方竟仿佛“独语体”的散文诗,语言充满了

奇峻的变异,在古典与现代的张力中,传达出诗性的魅力。

第三,安庆师范学院的校园文化具有探索学术的求真精神。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会极大地提升学生的思考与研究的治学意识。大一时,陈进对研究金庸小说产生了兴趣,便经常带着大量的问题在图书馆中查阅资料,进行研究。四年下来,他的研究成果终于汇集成了一篇数万字的《杨过的原型是谁》的讲稿,并且登上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周末讲坛,进行专场学术报告,其思路新颖别致,征引磅礴有序,给广大同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深受好评。

探索学术的求真精神不仅只针对学术研究,也可以用理论来指导写作,促使创作精英化,研读过大量西方现代主义著作的陈进,在《青春那么八卦》中“以先锋的写作姿态„„及西方现代派的表达方式,表明青春文学正式走入了纯文学的殿堂”[6]3。

以学养人,沉浸于学术也可以养成节制情感、敦厚平和、勇于批判的学院派性格。《固都》曾被如此评价:“没有郭敬明拖拖拉拉、莫名其妙的长篇感怀,也没有韩寒一大筐道不尽的尖酸刻薄,陈进以温和幽默的语句,表达了对现实最强烈的批判”[7]6,这显然和陈进养成的学院派性格密切相关。

“所学课程或许相同,但效果就是不一样。因为,我们都被所在的大学氛围所浸润。这些各具特色的‘校园空气’,无法在互联网上传递,这也是大学永远存在而不可能被‘虚拟课堂’或‘标准教授’一统天下的原因。”[4]101所以,在推动大学生文化创新上,我们必须重视校园文化环境的作用,并且努力形成与维护每所大学所特有的校园文化。

地域文化资源:学科视野与本土情怀

地域文化往往可以为大学教育提供丰富的本土资源。这种资源是双向度的,一方面,它作为教育资源对青年学生进行濡染和熏陶;另一方面,它又可以其历史文化特征成为青年学生的研究对象与创作素材。

从前者来看,陈进父亲一脉的祖籍是安庆怀宁石牌,这里是皖江文化的发源地和黄梅戏之乡;母亲一脉的祖籍是徽州黟县,是徽文化的中心和程朱理学的兴盛之处。虽然陈进的成长过程并没有与这些地域产生直接联系,但是先民的文化积累在血液中代代流传,从而形成一种集体无意识。“一个舞蹈并不是舞蹈演员本人情感的征兆,而是它的创造者对各种人类情感的认识的一种表现。”[8]8在对陈进作品的文化批评与原型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这种集体无意识的存在。《固都》里的叛逆少年陆帆影和80后作家春树、孙睿笔下的边缘青年群体有着显著的不同,他并非那种“叛逆得要命或是狂妄得要死的类型”[7]6,也没有对主流文化采取决绝的姿态,而是始终在传统教育的束缚中追求价值认同,又竭力保持自我的独立;在精神世界里寻找柏拉图式的早恋,又在插科打诨中渲染市井俚俗,这双重矛盾可以看出皖江文化的精英意识和黄梅戏剧的通俗特征在文本中无意识的流露。而《固都》里的初恋少女林郁嘉既心仪于陆帆影,又拘于礼法,耽于前程而不得不若即若离,这又依稀可见程朱理学和世俗爱情的抗争。

陈进从小成长在安庆市,这里曾是安徽的首府,文风昌盛,人民群众普遍视读书为崇高之事,有“穷不丢书”之说。这种民风对孕育文学创新人才是大有裨益的。陈进的外公程崇宗曾是徽州儒商,是我国最后一批接受传统私塾教育的士人。在他的指导下,陈进幼年就接受了国学启蒙,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小学时即熟读四大名著,以及《封神演义》、《七侠五义》、《残唐五代史演义传》等古典小说的原著,极大地超越了同龄人的阅读层次,并且开始实践文学创作,9岁时第一次公开发表文章,13岁时便在《新民晚报》上发表楹联。由于经常濡染陈独秀、朱光潜、张恨水等家乡先贤的事迹,幼年的他便萌生出将来要成为大作家、大学者的理想。文学功底的积累,远大理想的树立,由

此看来,当他17岁时用《围城》笔法创作21万字的长篇小说《固都》其实只是水到渠成。

进入安庆师范学院后,陈进则有了一个更高层次的提升。安庆师范学院的大学教育尤其重视本土地域文化资源的利用,不但成立了皖江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专事本土地域文化的研究,还编写了《安庆师范学院与皖江文化》、《皖江近现代高等教育人物研究》等校本教材以熏陶广大青年学子。

当然,仅仅施以地域文化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重视专业教育以拓展学生的学科视野。离开整体性的学科视野,地域文化显然会陷入狭隘的境地。如果没有清代文学的视野,对桐城派的理解便缺乏宏观背景;如果没有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视野,对陈独秀的认识只能浮于表面;如果没有文学理论的指引,那么所有地域文化知识只能变成材料的堆砌„„为此,拥有多个省级精品课程文学院先后制定完善了多个版本的学生培养方案,科学设置课程。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语言文字学、外国文学、文献学,等等,几乎每个专业都拥有较强的师资条件,这对学生的学科视野的奠定与拓展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可以这样说,专业教材建构了陈进的学科视野,而校本教材则培养了他的本土情怀。陈进开始在他的学科视野里对皖江文化进行初步的研究:大一时,他从姚斯的接受美学和读者批评入手,别开生面地研究了安庆著名作家石楠的成名作《画魂》,写成评论《迟到的第三只眼睛——谈评论〈画魂〉的新视角》,发表后不但引起很大影响,还和苏雪林、公刘等大家的评论一起被收入《石楠文集》第十四卷;大三时,由他创意并撰写剧本的DV《走进安庆,走近皖江文化》获得安徽省首届大学生电影节二等奖;大四时,他结合中西文论,研究陈独秀诗歌中的器识胸襟;现在,他又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的视野下研究安庆文学的现代性,着手主持编纂《1919—2009:安庆新文学史》。

地域文化以其独特性,可以为大学生的文学创新提供特有的资源,这也是一条便捷的途径,但是必须做到专业教育与地域文化教育双管齐下,如果偏于后者,那么缺乏学科基础,地域文化的优势便无法发挥,更谈不上创新,这是大学教育中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

文学创新的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命题,它的内在特点决定它无法批量生产,不可能模式化,也无迹可循,而是出现在创新主体灵光突现的瞬间。但是,文学创新的环境却可以建立。大学教育正是要为这种创新建立良好的环境,提供合适的土壤。通过陈进的案例可以看出,通识教育理念、校园文化环境、地域文化资源都是大学教育中值得重视的因素——通识教育理念要求我们必须权衡理性与非理性,极大可能地使学生以超功利的心态去读书治学;在校园文化环境上,我们必须给予学生以内在的自由空间,使他们产生创新的动力;而在地域文化资源的利用上,也必须绳之于专业的学科背景之中。我想,对于大学生的文学创新应当如此,那么,大学生在其他专业上的创新也同样应遵循这一规律。

参考文献:

[1] 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3] 卡尔·雅斯贝尔斯.大学之理念[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4] 陈平原.弄花香满衣——阅读大学的六种方式[J] .河北:社会科学论坛.2009.4(上).

[5] 卡尔·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

[6] 本报讯.青春文学进入第四阶段 少年作家陈进将成旗手[N].海南经济报.2006.7.14

[7] 刘雯.迷糊的青春还能重来一次吗?[N].中国教育报.2005.2.3

[8] 苏珊·朗格.艺术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下载大学新生教育管理工作模式的思路与创新411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学新生教育管理工作模式的思路与创新41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创新培训思路 探索有效模式

    创新培训思路 探索有效模式 用现代精神改善校长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是调整培训目标、改革培训模式的关键。校长培训必须实现自我超越,超越那种表面化的培训、粗放式的培训,提......

    创新大学教育

    学习纲要精神 培养创新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培养和造就一批创新人才特别是科技领军人才、拔尖人才,让他们在献身科学、造福人类的同......

    创新教育培训模式

    创新教育培训模式 着力提高职工素质 创新是企业文化的精髓,是企业长盛不衰的法宝。企业文化只有把创新的基因置入到员工当中去,才是真正能够让企业长盛不衰的企业文化。对企......

    利用网络资源创新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第一课

    利用网络资源创新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第一课——攀枝花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案例陈智案例简介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大学新生入党教育

    大学新生入党教育,还有培训都有些什么作用?一、注重多方面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素质1、政治理论培养。培养入党积极分子,首先要培养他们的政治素质,没有合格的政治素质就不可能成......

    浅议大学新生入学教育

    浅议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阶段教育和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目的在于消除陌生感和孤独感,启发热情,指明如何开始。内容应该包含校情介绍与学院教育理念分享、学......

    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与构建思路论文

    摘要:在现阶段的教育发展进程中,除了加强专业化人员的培养外,也更多的关注到了大学生身体健康方面的内容,因此就需要更多的推广和普及高校体育课的发展和改革,为了实现促进大学生......

    高一新生入学教育-4

    结语: 读书需要用心,处处用心皆学问。只有用心做人,做学问才能有所成就。 高中绝对不是悠闲自在的“养老院”,他是磨练人的意志,锻炼人的体魄,学会“忍耐发奋”的日子。三年以后,你......